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西方哲学史txt整理版

西方哲学史txt整理版

第一章 学习哲学的态度和途径
第一章 第一节 哲学之用途
“哲学”通常认为起源于古代希腊,是欧洲的一门古老的学问。
这样的共识,不等于否定古代其他民族也有“哲学”的问题。凡有人
类的地方,多少都会有“哲学”的问题。“哲学”所提问题,乃是人类精
神的自然的趋向,是人作为有限理智者在理性上所能提出的“终结一最
终”问题,是人类精神力量的一种表现,是人人都具备的,只是表现的
方式和执著的程度有所不同,所以叔本华曾经说,人是形而上学的动
物,就是强调人类精神这种穷根究底、追根寻源的特点。
然而我们应该承认,在世界上众多的古代民族中,只有希腊人把
这些哲学问题推向了“学问-学科”的层面,也就是说,由于古代希腊的
智者们的努力,“哲学”成为一门“科学”。我们说“哲学”为一门“科学”
意味着它不是“宗教”,也不是“艺术”,更不是日常的经验“技术”——
不是处理日常事务的应变能力,在这些方面,“哲学家”有时显得很
“笨拙”。古代希腊的哲学家被讽刺为“望天者”,他们只注意“天体”的
运行,而没有注意眼前的道路,一脚掉进了泥坑里。讽刺哲学家的故
事后来更是层出不穷。传说一位哲学家渡河,问船主懂不懂得哲学,
听到否定的答复后,喟然叹曰,如不懂哲学,生活的意义去了一半。
霎时间狂风大作,白浪滔天,船夫问哲学家会不会游泳,当听到否定
的答复时,船主大呼,如果不会游泳,生命的意义就全部没有了。种
种讽刺,无非说明“哲学”虽为“智慧”之学,而在实际的利害关头,哲学
家往往并无“智慧”。
对此,我们只能以“大智若愚”来自我解嘲。我们说,日常所谓“智
慧”乃是一些“小计谋”、“小聪明”,而“哲学”关心的是“大事情”,讲的
是“大智慧”、“大聪明”。
就理性的智慧来说,一切从事专门的“科学”问题研究的人,都会
在非其专门领域的“事情”上,显得有些“笨拙”,不那么“精明”,并不只
是“哲学家”就会特别可笑些。
“智慧”的“大”“小”之辨,使我们想起庄子的寓言。传本《庄子》开
篇《逍遥游》用各种故事说明“大”和“小”的区别。最后一则,讲惠子讽
刺庄子的话,“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并以大树“樗”作比喻,这种树
“不中绳墨”,连木匠都不会看它一眼,就像大众不会爱听某些哲学家
的话一样。庄子也以寓言反驳道,狸猫倒是很小了,东蹿西跳,掉进
了陷阱,“死于网罟”;而大斄牛要它逮耗子固然不行,但是它也中不
了机关,掉不进陷阱里,

而那棵大树,因其大而无用,“不天斤斧,物无
害者”,你可以经常在大树底下乘凉,“逍遥乎寝卧其下”,“无所可用,
安所困苦哉”。
大用解决大问题,小用解决小问题;大用持久,小用短暂。这是
庄子要阐明的意思,这个意思,跟古代希腊对于哲学的态度,基本上
是一致的。“哲学”好像一棵“大树”,在人的精神世界生根成长,因其
“大”而不能、不必一更不舍得“用”,“大材”不能、不必一也不舍得“小
用”。所谓“舍不得”,乃是“珍惜”它的“(大)用处”,不轻易用它。西方
语言很难找到对应“舍得一舍不得”的语词,可用英文的“save”理解。
“save”有“救”的意思,用在这里,也很恰当。“树”、“牛”因其“大”,而
得“救”——庄子所谓的得(享)“大年”。
我们看到,“哲学”比起其他科学一学科来说,真可谓得(享)“大
年”了。
当然,“科学”都具有跨越时间的特点,某种意义来说,“物理”、“化
学”等学科,竟然可以是“永恒”的,不会有哪一天说“物理学-化学”这
类科学“过时”了,但是“哲学”的情形又有不同。
科学在一般的意义上是持久的,而哲学在具体的意义上也是持
久的。
大概我们可以合理地说,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作为一本
书来说,主要只有“历史”的意义了,做科学史的会重视它,但没有人
再从这本书开始学习平面几何学。但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我们就不能做这种论断。迄今为止没有人敢说他们的著作只有历史
的意义,而没有理论的意义了,也就是说,没有人敢说学哲学的可以
不必读他们的著作了。并不是说他们以后的大哲学家没有作出新贡
献,恰恰相反,每一个称得上真正哲学家的,都是创造性的;也不是说
后辈有些人修养高,特别谦虚,不忘前辈人的劳绩。不是的,我们看
到后来许多的哲学家都在“批判”他们,有的态度还很激烈。然而,所
有这一切,并不影响柏拉图一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生命力”,它们继续
“存活”,的确是“大命-大年”了。
“哲学”因其“无(小)用”而“命大”,得享“大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