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人口健康:现状和趋势

中国人口健康:现状和趋势

中国人口健康:现状和趋势
中国人口健康:现状和趋势

中国人口健康:现状和趋势

一、人口健康观的发展和健康素质的提出

(一)人口转变过程中关注人口健康成为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与此同时,全球社会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呈现下面五个发展趋势。

1、从关注“疾病”到关注健康:健康的社会内涵得到更充分的认识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无病或不虚弱。”(WHO,1948)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一举冲破了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揭示了健康问题三维联系的本质。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近年又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例如: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它不能被给予,但每个人都应得到帮助;为实现健康必须确定和认识需求并设法满足需求;健康是强调社会与个人资源的一个积极的概念;生殖健康促进侧重于在健康方面实现公平;生殖健康促进行动旨在减少现有健康状况的差异,并确保平等的机会与资源,以便使所有的人达到其最完美的健康状态,而这点必须平等地适用于妇女及男子;等等。这些对健康概念的发展与完善,是与发展的概念,尤其与人类自身发展的概念并行不悖的,是对社会发展内涵的极大丰富。

2、生殖健康概念已被各国政府所认同,并逐步从概念化向操作化方向过渡

自1994年埃及开罗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和1995年中国世界妇女大会后,生殖健康概念已逐步被各国政府决策者所接受和采纳,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生活质量为主题的生殖健康需求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一些国家已开展生殖健康服务来满足人们对生殖健康日益增长的需要。展望21世纪,发展中国家如何根据自身国情来提供全面与适宜的生殖健康技术与服务,以促进人类社会质量提高和人的福利全面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

3、人口结构的变动促进人类健康生存终身的追求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21世纪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世纪。目前(2002),据估计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6.29亿。到2050年这一数字预计会增长到20亿。全球老年人口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远高于总人口增长率。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比例的上升伴随着少年儿童人口(15岁以下)比例的下降。到2050年,在人类历史上世界老年人口的数量将首次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的数量。我们要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健康,更优的老化,更美的生活(better health,better aging,better living),这需要卫生保健体系适应老年人口的高龄化,应对残疾和疾病的双重负担。因此,在整个生命进程中促进健康,制订和开展旨在促进老年人健康、自主和保障能力的政策和计划,已经成为2002年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制订的全球行动计划的优先内容之一。

4、生命科学发展为人口健康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20世纪是人类社会生命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生物技术极大地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人类健康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生命科学发展的三个重要趋势也为人口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首先是在分子水平上学科整合,分子医学(Molecular Medicine)正在崛起和系统生物学(Systematic Biology)正把生命科学引向宏观综合方向,从而真正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与机制;其次是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交叉重组,相互融合,生命科学成为各学科交叉发展和共振共鸣的交会点;最后是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健康促进、保健、治疗、预防与预测的新技术日新月异。着眼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走向将更强调人的全方位健康,上述领域的突破将为人口健康的提高带来福音。

5、人口健康与发展的研究成为新的国际热点问题

国际社会对人口健康与发展研究非常重视。2000年在泰国曼谷召开了国际健康研究和发展大会,提出了未来十年健康研究的行动框架和行为准则。会议一致通过了里程碑式的宣言《曼谷健康研究与发展宣言》,把人口置于健康研究的主体之中,并承诺将确保人口健康研究用于促进人类的健康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将其作为健康研究的中心议题。近年来,国际社会开展了人口变化后的健康结局(Health Consequence after Population Changes HCPC)是什么的大讨论,期望能给人口与健康的研究带来更多的思路。

上述五种趋势让人口健康成为人口转变中尤其值得关注的焦点问题。人口健康与传统的医学健康概念具有明显区别,它所关注的是三维空间的人口群体的健康。这意味着研究和关注的人群已从患病人群扩展到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同时,20世纪社会和科技高速发展,推动了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已不再仅仅是医学领域内的问题,而已成为社会范畴的研究热点。在人口转变中强调群体的健康和在健康研究中关注人口群体的结合使得人口健康成为20世纪末期在国际上全面引入的一个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概念和指标。

(二)健康素质的提出是人口健康和发展的必然

人口健康的核心是关注人口群体健康素质的高低,健康素质的提高是人口健康得到改善的直接后果和表现。因此,在新的人口健康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的过程中,以健康素质的提法替代人口素质中的身体素质的概念有更为深刻的时代内涵,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健康素质包括了身体素质在内的生物因素,而且涵盖了更广的健康内涵。“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无病或不虚弱。”这说明健康早已不是一个纯生物学的概念。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健康既是保障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又是衡量人类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及社会发展最为敏感的和重要的标志。健康与发展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关系。2002年八九月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大会对发展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讨论,对发展赋予了新的深刻内涵:现代社会发展应包括个人的全面发展,它强调个人所能获得的机会,强调个人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联系,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彼此适应和协调。新的发展概念既不是单纯指经济发展,也不完全是指社会发展,而是强调以人为本,因此而形成人口、社会、经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显而易见,在这一发展概念中,人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还提出了一套综合的发展指标体系,包括人口发展,健康状态、卫生状况、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等人文指标,把这些指标综合起来,并把艾滋病作为重要参数,来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类发展水平。用这一指标体系来判断,当前中国处在中等发展水平。(赵白鸽,2002)因此,健康是发展内容的重要反映。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4年A37号文件中就已做出的精辟论述。健康本身不仅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越来越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不是先决条件,至少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开发暑、人口基金会、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欧洲共同体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等越来越重视人口健康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环境、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要素。2002年3月IISAS(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USSP(国际人口科学联盟)和UNU(联合国大学)共同发起的一项人口因素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作用的综合评价研究中已经明确提出人口要素是可持续发展得以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通常注意到人口快速增长是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人口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不仅仅来自于人口数量。研究表明人口因素从多方面制约着脱贫致富进程,但低素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比过多人口的制约作用更大。人

口素质尤其是人口的健康素质在人口要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以人口特征分类的各个群体的健康指标如何,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口素质。当人口健康水平改变后,人口的健康储量也将发生变化,这不仅仅体现出一代人健康问题,而且是要影响子孙后代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总体战略,在分析了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卫生状况后,在1995年提出了西太区在20世纪末及21世纪的人口健康战略思想——健康新地平线。这一设想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健康潜能。实现这一设想的重要措施是把人的生命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生命的准备阶段、中年生命的保护阶段和晚年生命质量的保持阶段,并根据生命各阶段的健康需要实施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计划。显然,出生人口素质是人类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人口健康储量的必要条件。生命的准备阶段是人的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研究表明低出生体重儿童与正常出生的儿童相比,智商平均低5个点;在包括胎儿发育期在内的生命早期的营养不良和健康潜能低下与在中老年所患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密切相关。

健康的人口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投资健康比投资其它产业更具有广泛和持续的效益。以生殖健康为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口数量和素质对女性参与社会活动有重大的影响。通过计划生育,人们可以摆脱和降低无计划的早生、多生、过密的生育,从而减少损害母婴健康的危险性,并使母亲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摆脱了生育、避孕节育的单一角色。妇女参与管理家庭、社区及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机会也增多,妇女成为社会发展建设的主力军。在2000年联合国《世界人类发展报告》中,也明确地指出妇女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设想如果没有生殖健康的基础,实现女性的社会参与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人口出生素质的提高,老年人口健康生存期延长,大大降低了疾病负担,并带来医疗服务和需求的改变,有利于人口的健康水平的提高,减轻了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担。

人口健康关注的对象是一个大人群,大社区的概念,这些人群都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在社区的各个层面生活和工作。如果能将以人口为目标人群的健康水平加以改善,人群的健康实力会体现在以社区为主的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可以阻断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恶性循环,这在健康与贫困的关系上显得尤为突出。健康问题加剧贫困的速度和程度,并继之影响贫困人口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会参与能力,结果使贫困人口脱贫能力进一步下降,脱贫进程受阻。如果改善了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就可以克服致贫和维贫的重要症结之一。在非贫困人口中,人口健康也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的积累和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健康素质”概念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也是以群众的需求为中心,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必然。

二、中国人口健康的基本状况与发展

对人口健康的内在需求决定了人口健康在我国现阶段的作用和地位。尤其是伴随着人口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国家行列,人口快速转变导致人口结构和疾病模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让人口健康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关注人口健康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国际社会出现了这么一种趋势,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人口健康本身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可能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最切身利益。我们只有把握住了当前的主要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真正利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中国人口疾病与死亡状况

由于我国特定的医疗卫生体制,中国人口疾病谱没有完整的统计数据,这是一个极大的

缺憾。就目前所拥有的数据,我国以医院为基础的数据是推测人口疾病结构的唯一可能的依据。通过这些信息和人口特征变化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人群疾病的构成总体变化特点与人口特征之间的关系。

首先,80年代以前,在疾病构成中居前列的是消化系病、呼吸系病、妊娠分娩相关疾病和传染病。80年代以后,基本是消化系病、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与妊娠分娩相关疾病。80年代成为疾病构成变化的一个分水岭。在疾病构成的总体水平上,传染病的比重下降,慢性疾病的发病比重增大,初步反映出发达国家健康转型的特点。同时,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的特点也在近年的“损伤中毒”跃居首位的现象中反映出来。疾病构成与人口特征和社会发展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的疾病构成变化情况与人口过程变化比较吻合,只是疾病构成的变化稍有滞后。其次,疾病在排位顺序发生变化的同时,体现出各种疾病的比重差异相对缩小和变化不大的现象。80年代后,疾病谱中各种疾病平分秋色的局面渐渐出现,各个病种比重差距减小,并有继续减小的趋势。某些疾病的排位有变化,但自身发病的比重变化并不大。这就是说,排序只是在一个方面体现了疾病的构成,但真正了解排序的意义已经不是前后的位次,更重要的是分析位次间的差距和进入排序中的病种的变化。以城市传染病为例,随着年代的推移,其排位渐次后退,但比重的下降还应该更大些。事实上,从1987年以来,疾病构成中的传染病比重就在6.25%-4.55%之间波动,这可以间接反映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国城市传染病下降的动力不足;第二,中国较低的传染病构成并不意味着其危险性也较低,因为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过程的不稳定随时会引发传染病的流行或爆发;第三,因为单纯以疾病构成排序指导下的卫生资源利用,使人群传染病的抵御能力大大下降。以此为据,城市传染病的防治应该在疾病构成细分的基础上,进行卫生服务和利用的重新调整。其他疾病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还要逐一分析。

以接受农村地区人口为主的县级医院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数据分析,2001年可及医院的农村人口的疾病构成主要是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病、呼吸系病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但病种的差距大于城市,这说明农村人口的疾病发生较为集中,影响因素也更集中,真正的疾病谱可能比城市要窄。当然,用医院为基础的疾病构成统计还不能说明我国的健康转变已完成,我国面临着慢性病与急性病并存,非传染病与传染病共存的双重疾病负担,人口健康也相应面临着疾病的二重性挑战。

疾病的构成与死亡构成也有十分密切的关联。从表7.1可以看出,中国人口死因构成的模式有较明显的城乡差别,死亡构成的前十位主要疾病与医院住院病人的前十位疾病基本相似,但排位不相同。2001年城市死亡主要原因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其次是呼吸系病和损伤中毒。而农村则是呼吸系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其次是心脏病和损伤中毒。医院死因构成与住院的疾病构成比较发现,一些疾病的住院率高,但医治率也高,死亡比重下移,有些疾病则恰恰相反。无论城乡,前三位疾病的总构成比重较大,但农村的呼吸系疾病控制较差,死亡构成排位第一,且比重超过总构成的1/5。这就提示,疾病构成的比重还不是指导疾病控制重点的唯一原则,必须结合死因,才能发现对健康影响重大的疾病。同时,对某些发病率高,死亡比重也大的疾病,如呼吸系疾病,要做重点细分并寻找多级防治对策,因为“双高”病种可以较清楚地显示出致病因素的强度和医疗措施的能力,其中可能潜伏着公共健康危险暴露的特别问题。如果置之不理,由此导致抵御某些疾病风险的能力下降,将会引发健康问题的群体化效应。

表7.1 2001年部分市县主要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原因构成城市医院县级医院

顺位死亡原因死亡专率

(1/10万)

占死亡总

人数的%

死亡原因死亡专率

1(1/10万)

占死亡总

人数的%

1 恶性肿瘤135.59 24.93 呼吸系病133.4

2 22.46

2 脑血管病111.01 20.41 脑血管病112.60 18.95

3 心脏病95.77 17.61 恶性肿瘤105.36 17.73

4 呼吸系病72.64 13.36 心脏病77.72 13.08

5 损伤和中毒31.92 5.78 损伤和中毒63.69 10.72

6 内分泌/营养/代

谢及免疫疾病

17.18 3.16 消化系病24.14 4.06

7 消化系病17.06 3.14 泌尿、生殖系病9.09 1.53

8 泌尿、生殖系病8.55 1.57

新生儿病791.21 1.26

9 精神病 5.37 0.99

肺结核7.38 1.24

10 神经病 5.20 0.96

内分泌/营养/代

谢及免疫疾病

6.59 1.11

十种死因合计92.00 十种死因合计92.14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编,2002。

(二)中国人口的生殖健康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为全人类健康而奋斗的宗旨下,在积极努力地维护妇女健康,加强妇幼保健的实施过程中,深深感到仅仅强调计划生育尚不能满足妇女在性和生殖方面的健康需求。1994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政策理事会,正式确定了生殖健康定义,“人类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所涉及一切事宜上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状态,而不仅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人们应能享有满意而且安全的性生活,有生育能力,享有决定是否和何时生育及生育多少的自由。男性和女性均有权获知并能实际获取他们所选定的安全、有效、负担得起的和可接受的调节生育方法,并享有安全妊娠及分娩的保健服务。”(张开宁,1995;郑晓瑛,1997)。这一概念由1994年在埃及开罗召开的第三次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正式提出并郑重写入大会的《行动纲领》,文件把生殖权利、优质服务和男女平等置于生殖健康的核心地位,详尽地界定了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1)有关生育权利和生殖健康;(2)有关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3)对性传播疾病和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预防;(4)性行为和两性关系;(5)有关青少年性健康问题。(郑晓瑛,1997)此次大会提出生殖健康概念的认识基础是:强调综合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即把人口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肯定包括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安全孕产和性健康在内的生殖健康概念;把维护夫妇和个人的生殖权利、满足他们的生殖健康需求纳入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项目,而不把完成人口学指标作为项目的宗旨和目标;强调负责地和自愿地做生育决定和选择计划生育方法的原则,反对强迫命令,反对把人工流产当作计划生育的手段,不赞成使用配额和指标;指出执行《行动纲领》所载建议是各国主权,应符合国家法律、政策、发展优先事项和宏观人口目标,充分尊重人民的不同宗教、道德观念和文化背景,并符合普遍公认的国际人权等等。此次大会因此而载入世界人口与发展史册。生殖健康这一科学概念后又为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和相关的国际会议所接受,从此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成为各国政府维护妇女生殖健康权益及促进妇女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

生殖健康的概念,把人类的生殖从传统的生殖保健扩大到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从少儿期、青春期、婚育期、更年期,直到老年期的保健,从医学领域扩大到社会学领域。 1.出生缺陷疾病负担

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前就已发生的任何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异常。根据1986年至1987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全国出生缺陷的总发生率为130.1/万,男性(131.0/万)略高于女性(125.5/万),农村(163.9/万)远高于城市(113.5/万)。根据现有文献报道,中国出生时可见的畸形发生率为8.78‰—27.52‰(曹红,1998;杨树勤,1998)。但我国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所显示的结果并不能反映我国出生缺陷的真实发生水平,明显偏低。监测所得到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仅仅是冰山之顶。国外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严重遗传性疾病和出生缺陷到5岁时的累积发生率可达到78.6‰,在出生时仅仅能发现其中的27.6%。所以,我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可能在40—50‰以上。以次推断,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出生缺陷至少有80万,即每40秒钟就有一个出生缺陷儿在中国大地上问世。

在我国,婴儿死亡率已从1949年200‰以上下降到1999年的33‰左右,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在我国城市地区,先天性畸形导致婴儿死亡的比例至少有十年已超过20%,在1999年已达到30%(国家卫生部,1999)。出生缺陷也已成为我国导致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根据1987年全国残疾人调查,我国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导致的残疾人约5100万人(1995年达到6000万左右),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9%,受累家庭达到18.1%。先天性致残者有1000多万,占残疾人总数的20%。在儿童残疾和智力残疾中,先天性因素所起的作用更加显著。在800多万14岁以下残疾儿童中,先天性残疾儿童有417万,占残疾儿童总数51.3%;在1000多万智力残疾人中,先天性致愚者占一半以上。出生人口质量除出生缺陷外,还有其它一些非健康状况的出生,如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异常分娩等。这些情况也严重地影响了出生人口质量。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等也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早产、窒息、低体重出生的新生儿中的存活者中智力低下的发病率很高。

出生缺陷对社会经济和家庭的压力是非常沉重的。出生缺陷患儿常常需要长期的医疗和康复、特殊教育和其他支持性服务,导致相当可观的经济损失,同时给家庭和患儿本身带来巨大的痛苦。根据美国的估计,1992年美国发生的18种主要出生缺陷所造成的终生经济损失约为80亿美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亿美元(Waitzman 等,1996)。仅北京儿童医院一家医院在2003年上半年,手术治疗较为严重的儿童肝巨细胞瘤就近百例(北京晚报,2003)。目前每例仅住院手术治疗费就高达1万多元。如果依次类推,北京的一家医院每年为单一病种的手术治疗花费可能高达约200万元以上,如果是各种出生缺陷和除手术治疗费以外的康复保健费相加,其家庭和社会需要承担的经济负担将会是不堪重负的。由于出生缺陷所导致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和高龄化,慢性病的绝对数量将会急剧上升。许多常见的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病和精神疾患是由多基因协同作用或多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明显遗传倾向。出生质量对未来人口健康,包括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的健康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低出生体重儿童与正常出生的儿童相比,智商平均低5个点;在包括胎儿发育期在内的生命早期的营养不良和健康潜能低下与在中老年所患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密切相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0)。由人口出生素质导致的人口素质问题的严重性决不亚于人口数量的压力,所以出生缺陷干预是提高全人口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工程,

2、营养和妇幼卫生问题

尽管中国儿童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由传染病和急性疾病所致的死亡率不断下降。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儿童营养状况和问题,营养失衡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往往是长期的和潜在的。以

缺铁造成的儿童贫血为例,儿童的智力受到影响,抵御疾病的能力减弱,成年后的体质下降。无论在中国的大城市,还是在欠发达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但较高水平的儿童贫血患病率(见表7.2)。这也仅仅是冰山上的一角,儿童营养失衡的各种情况较为严重的影响着儿童的人口健康储量。

表7.2 6个营养监测点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1998

地区 血红蛋白含量(g/l) 贫血患病率%

北京 123.5+13.3 10.3

广西 120.0+10.7 20.4

江苏 119.4+10.8 17.1

山东 122.5+9.7 9.8

广东 118.6+12.0 22.4

青海 127.5+12.6 21.3

合计 120.6+12.1 16.8

数据来源:杨晓光,2001

我国碘缺乏的危险人群约有4.25亿人,维生素A缺乏症在高危地区的一些年龄组中高达60%,低体重发生率在农村为17.8%。此外,每年32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与营养因素有关。根据PROFILES模型所做的保守估计,中国每年因碘缺乏,给国家造成1.6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贫血造成1.06亿美元损失;估计因儿童发育迟缓给国家造成损失为0.96亿美元(中国国家RETA 组,2000)。同时,营养问题对人口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后果,如智力低下,死亡,生育问题,职业选择限制等。

妇幼卫生状况是衡量国家发展的指标之一,也是国际间比较人口健康水平的内容。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妇幼卫生状况的水平在许多方面都居中或偏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除一岁儿童完成全程免疫百分比外,其他指标均处在较低的水平(见表7.3)。由此不难看出,社会因素影响成分大的指标,健康水平较低,如孕产妇死亡率。而政府行为干预成分大的,健康水平较高,儿童免疫接种率。所以说,经常会用这些指标度量和比较社会发展,是更为客观的反映社会问题的途径。

中国已婚人群的避孕率达84%,总和生育率达2.0以下,出生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育龄人口的健康还不尽如人意,仅以死亡率这一指标来看,距离国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尽管在这方面的工作已有较大的改善。根据妇幼卫生监测,1991年我国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0.2‰和61.0‰,2000年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2.2‰和39.7‰,2000年比1991年分别下降了35.9‰和34.9‰。1998年我国低体重儿发生率为5.87%。199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94.7/10万,其中城市为49.9/10万,农村为114.9/10万;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53/10万,其中城市为29.3/10万,农村为69.6/10万,较1990年下降了44%,但距国家规划仍有较大的距离。孕产妇死亡率大于100/10万的省份以西南、西北为主。孕产妇死亡率受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制约,我国贫困人口现有4000多万,占全国总人口的3.3%,而孕产妇死亡却占全国到20%(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2001)。孕产妇死亡率居高不下,既与贫困地区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足密切相关,同时,缺少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北京大学“母亲安全”项目外部审评工作组,2001)。

表7. 3 中外妇幼卫生状况

一岁儿童完成全程免疫百分比 1995-1998 出生时低

体重婴儿

比重(%)

1990-1997婴儿死亡率(‰)1998 孕产妇死亡率(1/10万)1990-1998卡介苗(%) 百白破(%) 脊灰 (%) 麻苗 (%)

中国 9 33 56 96 97 97 96 日本 7 4 8 91 100 98 94 泰国 6 30 44 98 94 94 91 印度 33 69 410 79 73 73 66 英国 7 6 7 99 95 96 95 法国 5 5 10 83 96 97 97 俄罗斯 6 21 50 95 97 99 98 波兰 … 10 8 94 95 95 91 罗马尼亚 7 21 41 100 97 97 97 美国 7 7 8 … 94 84 89 巴西 8 36 160 99 94 96 96 澳大利亚 6 5 … … 86 86 86 埃及 10 51 170 97 96 96 98 尼日利亚 16 112 … 21 21 22 26 注:1.中国婴儿死亡率系1990年人口普查;2.孕产妇死亡率系儿童基金会调整数。

资料来源: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0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

3、生殖道感染与HIV/AIDS

生殖道感染(RTI)是在全球广泛流行的一组常见病、多发病。无论是滴虫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等常见RTI,还是性病,中国的患病率(发病率)都比较高。

(1)常见生殖道感染普遍存在。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资料,虽然常见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有高有低(40-70%不等,云南省1995年部分地区调查资料显示:城乡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分别为62.79%和70.41%;),资料来源不同,缺乏可比性,但已有的调查结果表明,每2名妇女中平均有1人程度不等地患有常见生殖道感染。

(2)性病死灰复燃。1964-1976年的10余年间,STD 曾得到有效控制,自1977南方某省报告首例淋病以来,性病传播迅速,报告的病例数逐年增加。1999-2001年的3年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病病例报告数每年均在80万左右。由于诸多原因,如部分症状轻或无症状的性病患者不求医,有的到个体诊所或找江湖医生治疗,有的自行购药,漏诊漏报现象严重。因此,实际患性病的人数远比报告数多得多。权威专家估计与推算,我国性病实际患病人数为报告数的5-10倍或以上。

(3)艾滋病(AIDS )迅速蔓延。自1985年我国(北京协和医院)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外国人)以来,艾滋病在经历了传入期、扩散期、增长期后,目前艾滋病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易感人群已从高危人群转向一般人群。据卫生部提供的信息,中国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者约为0.05%,尽管这个率看上去不高,但感染发病率每年正以30%的速度增

长。(史梅,2001)形势实在不能另人乐观。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截止2001年底,包括中国在内的西太区HIV感染总人数为120万,其中中国居西太区第一位、亚洲第14位、世界第17位。据初步统计,2000年上半年,中国报告的HIV感染者比2001年同期增加16.7%,累计感染总人数为100万(许侠,2002)。截至2002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感染艾滋病者已逾100万。

生殖道感染已酿成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其危害性涉及到以下诸多方面:

(1)严重影响及危害人的生殖健康与生命安全。常见生殖道感染的普遍存在、性病的死灰复燃以及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对人们的生殖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和死亡负担。一是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宫颈癌是妇女易患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尖锐湿疣居常见性病的前3位。研究结果显示,该病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二是影响人口平均寿命。我国艾滋病病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较全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低41.2岁。三是已有的资料和研究结果表明,生殖道感染对出生人口素质和婴幼儿健康的影响表现在增加异位妊娠、流产、早产、胎膜早破、死产、低体重儿的发生;增加胎婴儿夭折的发生;梅毒、淋病、艾滋病等母婴传播等方面。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性病麻风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提供的资料,2001年和2002年,全国胎传梅毒病例报告数与上一年比较分别增长了44.66%和43.43%。患淋病的孕妇如胎膜破裂,继发羊膜腔内感染,也可感染胎儿,新生儿多数是在经患淋病的母亲产道分娩时双侧眼结膜受染,致淋菌性结膜炎(常于分娩2-3天后出现症状),可致角膜穿孔和失明,后果常很严重。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之一,其机率为15-30%。

(2)影响人口的生活与生命质量,影响学习、工作、夫妻关系及家庭幸福。生殖道感染严重制约和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此外,患有生殖道感染的人,通常都要求医,这无疑对工作与学习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夫妻一方尤其是男方不洁性生活而感染上性病,或女方患常见生殖道感染阴道分泌物有异味,导致夫妻感情不和,影响家庭幸福乃至造成家庭破裂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3)增加艾滋病感染的危险。艾滋病感染的危险性因其他性病的感染而增加。据人口理事会提供的信息,梅毒、软下疳患者发生HIV的危险性为非患者的3-9.9倍;淋病、衣原体及滴虫感染者发生艾滋病的危险性为非感染者的3-5倍;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为非患者的1.5-2倍。

(4)影响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15-49周岁的育龄妇女是计划生育的主要服务对象,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同时也是生殖道感染的易感人群。然而,预防生殖道感染的有效方法常常不是避孕的最佳手段。推广、使用避孕套,是防止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方法;在已有的避孕方法中,因知识普及不到位、避孕套自身的缺点等诸多因素,至今避孕套尚不属最好、最有效的避孕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性病、艾滋病的防治和避孕有效率的提高。而使用面最广、选用人数最多的IUD及其他避孕方法(杀精剂除外),又无预防性病、艾滋病传播的功能。在性病死灰复燃、艾滋病蔓延的当今,故而有人主张,为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不管有否选用其他避孕方法,普遍提倡推广使用避孕套。现实中,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如阴道分泌物异常、性交痛、慢性盆腔疼痛等,常被误认为是避孕副反应,影响了育龄妇女对避孕方法的接受程度及避孕及时率、普及率和有效率的提升,乃至对整个计划生育产生负面影响。在已有避孕方法中,IUD是我国城乡妇女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最常用避孕方法,至2000年末,全国累计使用的人数已达1亿以上,占避孕方法构成46%以上。然而,生殖道感染系IUD等避孕方法选用的禁忌证。按卫生部和国家计生委制定的《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卫基妇发[2003]32号)规定:生殖器官炎症,如阴道炎、急性或亚急性宫颈炎、急慢性盆腔炎、性传播性疾病等,未经治疗及未治愈者系宫内节育器放置的绝对禁忌症。生殖道感染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以及所致的盆腔炎、输卵管狭窄或闭塞等,均有可

能增加不孕症和宫外孕的发生率。

(三)老年人口健康状况

截至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7%,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个百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1)。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城乡差异。无论城乡随着年龄的升高,老年人的失能率和慢性病患病率都处于上升趋势。据调查表明,人群慢病率为32.3%,但老年人口为71.4%,有42%的老年人口有二种以上的疾病,其中以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几乎以系统病为主,老年人智力明显下降超过10%。21.4%老年人有不同程度抑郁,综合评价身心基本健康的仅有31.7%(汤哲,1999)。 55-64岁组老年人的失能率农村比城市高21.55%,65岁及以上组城乡差别不大,但城市反而高于农村5%左右。从慢性病患病率来看,城市远远高于农村,是农村的两倍左右。城市残障流行率也高于农村5.8%。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口的失能率和残障率将会增加,大量的有某种失能或残障的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医疗上的治疗,长期的护理和照顾对他们同样重要。人口的老龄化无疑将会导致这部分需求大量增加,因此必须要考虑谁来为这些老人提供护理与照顾?传统中由家庭提供的长期护理,越来越难以维持。由机构提供的长期护理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种需求在未来的中国无疑是巨大的,由它所引发的费用负担及养老的压力也将是巨大的。

因为人口的失能和残障状况是长期护理需求的决定因素,在此仅考察考察一下我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状况。“失能”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日常生活中主要活动的长期受限”1。“残障””则是比失能更为严重的长期活动受限,其严重性表现在需要社会支持和他人的帮助才能维持日常生活(1998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这里所指的老年人失能更多的是发生在老年时期的生理自然退化,这个时期很多老年人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帮助将很难生活。老年人失能和残障的严重程度可以体现老年人对其他人的依赖程度,因此也间接的反映了给家庭或政府带来的负担大小。在众多影响老年人失能和残障的疾病当中心血管疾病、智力退化和关节炎是其中最常见疾病。

对于失能和残障率的大小,不同国家由于采用的定义和标准不同,因此很难进行国际间比较。在家庭入户调查中,对于失能和残障的问题不同导致估计的结果也会不同,即使同一个人群,问的问题不同反映出的结果也会不同。例如我国1993年和1998年进行的两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关于老年人失能情况的问题差异很大,因此不能对其进行比较。一般来说失能和残障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升高,老年人失能和残障率最高。死亡前的最后一年是失能和残障最严重的时期,也就是依赖最多,医疗费用最高,需要的长期护理最多的时期。

我国1998年的国家卫生服务调查中对我国老年人失能和残障情况进行了分析,表4为城市和农村年龄别失能率,结果可见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人口在老年时期都将会明显升高,接近全部人口平均水平的6倍。

表7.4 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年龄别失能率(%)

城乡合计城市农村

0-4 0.86 0.65 0.91

5-14 0.46 0.53 0.45

15-24 0.60 0.73 0.56

1世界卫生组织对残疾的描述,采用国际损伤、失能和障碍分类(ICIDH,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为基本框架,作为对国际疾病分类(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的一个补充。

25-34 1.03 0.79 1.11 35-44 1.75 1.24 1.97

45-54 3.45 3.01 3.62

55-64 8.21 6.81 8.97

65+ 19.55 19.83 19.37

合计 3.38 4.20 3.11 资料来源: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上册)

表7.5 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残障率

城乡合计城市农村残障率(‰)12.46 16.79 10.99 残障程度构成(%)

严重30.42 30.90 30.18

中度26.60 23.58 28.15

轻度42.98 45.52 41.67 资料来源:1998年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上册)

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会在营养和医疗等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健康预期寿命会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如果这种假设成立的话,按上面的图示增加的预期寿命中失能时间虽然会保持一定的比例,但会比原有的失能时间所占比例低,那么这种情况下失能率就会有所降低,因此本文的预测有高估的可能。但在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口年龄分组中没有将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分开,高龄老人的失能比低龄老人更为严重,因此老龄人口的高龄化过程也会增加老年人口的失能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又有低估的可能。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由生活和医疗条件改善带来的失能率降低。

预测结果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失能人数增长很快,由2000年的1742.88万增长到2050年的5902.34万。占总失能人数的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由2000年的45.28%增长到2050年的66.15%。45-64岁年龄组的人口虽然失能人数也同样有所增长,但是占总失能人数的比例是下降的。

1000

2000

3000

400050006000

7000

19821990200020102020203020402050年

失能人数(万人)

图7.1 年龄别失能人口数量预测

虽然假定年龄别失能率水平保持不变,但是由于人口构成的变化,即人口的老龄化过程将会导致总的失能率有很大的提高(见表7.5),总失能率会由2000年的3.02%增长到2050年的6.13%。

表7.5 年龄别失能人数(万人)与年龄分布

年份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0-14 193.02

190.56 186.55163.22163.2 158.64150.42 146.11 占总失能人

数的比例% 7.93 6.41 4.85 3.42 2.66 2.09 1.72 1.64

15-44 470.03

603.95 697.06752.08676.74682.09616.74 597.35 占总失能人

数的比例% 19.31 20.31 18.11 15.75 11.01 8.99 7.06 6.69

45-64 807.27

948.11 1222.211747.22193.252422.982190.14 2276.95 占总失能人

数的比例% 33.17 31.88 31.76 36.59 35.69 31.95 25.07 25.52

65+

963.211231.26 1742.882112.383111.974320.755779.37 5902.34 占总失能人

数的比例% 39.58 41.40 45.28 44.24 50.64 56.97 66.15 66.15

合计

2433.532973.86 3848.714774.886145.167584.438736.66 8922.74 失能率% 2.42 2.63 3.02 3.51 4.28 5.13 5.87 6.13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预测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预测 摘要 人口总数的预测对未来资源分配,划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人口预测模型结合所给数据进行人口预测,并进行模型改进结合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较理想的人口变化趋势。 第一问中,采用Logistic模型描述了人口的增长规律,通过简要的假设设置相应的预测系数 第二问中,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运用Matlab以及Excel得出人口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第三问中,通过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Matlab编程得到相关的系数x =r 万人,并判断模型的可用性。 .0 248205= 0253 m 第四问中,根据所得的模型,带入相关数值得到203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144210万人 第五问中,通过改进求解拟合参数的方法,将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改为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通过分析可知2030年可能会达到我国人口数量的峰值近似为145168万人,与国家人口预测结果基本相符合。 关键词:Logistic模型;最小二乘估计;Matlab;线性拟合

一. 问题提出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已有多方面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对于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研究人口增长的规律。 问题一,作出适当的简化假设,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大陆人口群体增长的数学模型。 问题二,对表中所给出的数据,画出1949~2017年中国大陆人口总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问题三,对第1问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问题四,预测2030年中国大陆的人口总数。 问题五,模型的评价与改进。 二.问题分析 由于人口的增长受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第一问的模型选取应该选用能够反映阻滞作用对人口增长率的影响,使增长率r能够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而下降,基于此选择了典型的人口增长模型logistic函数,并对相应的参数进行设置。 第二问中由Matlab能够得到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 第三问中对于大数据处理要得到模型中的相应参数需要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系数估计,通过分析曲线的特点评价模型的可用性。 在第四问,根据模型带入相应的时间预测对应的人口总数。 第五问中,由分析可知,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要比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精度要更高,因此通过观察人口增长率的曲线可以近似拟合成一次函数的现象,将估计参数的方法改为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并结合数据实际曲线,确定相应的模型参数。 三.模型的基本假设 (1)生育模式相对不变 (2)所用数据真实可靠 (3)不考虑生存空间等自然资源的制约,不考虑意外灾难等因素对人口变化的影 (4)较短的时期内的死亡率是稳定的

浅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浅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困境及对策 文章概述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现状,分析了计划生育国策制定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计划生育政策落实过程中问题的对策:加强计划生育基层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 标签:计划生育;现状;困境;对策 尽管计生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人口过多仍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现在正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国未来的人口发展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性和复杂性。 一、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现状 1、现阶段,“人口众多”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目前,我国人口已经进入了低增长的时期,在未来的20年中,人口增长速度也会逐步减慢,但是在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下,我国人口总量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会呈现出一个增长的态势。经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会达到14.3亿;在2023年前后,将会出现人口总量的高峰期,总数将达到14.7亿左右。在我国经济发展时期,“人口数量过多”一直都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促进中国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对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2、老年人口数量不断上升,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 自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的出生率迅速下降,人们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据统计,我国现有的老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1.6亿,并且会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长,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将会达到总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老龄化与经济发展还具有较大的差距,使得我们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任务更加艰巨。 3、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加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目前,我国各个省份都普遍存在着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在一些偏远地区,大龄未婚男青年屡见不鲜;在乡村的校园里,男孩的比例呈明显升高趋势。出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现象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在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广大人民群众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在我国的农村偏远地区,这一传统思想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计划生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一定的偏差,由于对非医学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问题的

浅论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浅谈中国人口的现状及解决办法 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开了一门课《社会》,就是让我们了解我们国家的人口,民族,语言,省份等常识。当初对数字还没什么印象,当老师提及中国有数十亿人口时,我们在老师的惊呼中在脑海中留下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浅浅的印象。至于这个“大”所折射的含义,当初根本没有概念,随着中国人口的发展,现在也只能对这个“大”做浅浅的分析和理解。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既然如此我们必须理性的认清中国到底存在哪些人口问题,也即中国人口的现状是怎样的。 现就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来一窥中国人口的现状。 一、人口数量。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我国热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净增数仍很大。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受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同时,由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按照现行生育政策,政策内生育水平将有所提高。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庞大的人口数量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带来沉重的压力。二、人口素质。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平均预期寿命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明显下降。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健康素质仍然不高。数以千万计的地方病患者和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防治艾滋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中国普及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粗文盲率等数据均显示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受高层次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受小学教育人口比重逐步下降。但是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二是大学粗入学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三、人口结构。从人口年龄结构看,第一,当前中国人口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未来一、二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红利期。但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也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2亿多。并且,劳动年龄人口将保持增长态势。这对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根据国际标准,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对未来社会抚养比、储蓄率、消费结构及社会保障等产生重大影响。第三,从人口性别结构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四、人口分布。从城乡分布来看,全国城镇人口低于下面缓存人口比重。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进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采取多种措施和合理规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体系却严重滞后,亟待完善。庞大的流动迁移人口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流动人口就业、子女受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严重制约着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困难。

中国人口与未来发展现状

中国人口与未来发展现状 2012-06-17 自1985年实行计划生育开始,中国人口得到了控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老年人的人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相比之下,年轻人相比之下有所减少,随着人们晚婚晚育的意识逐渐的增长,年轻人就业问题,中年人的压力降越来越大,尤其是农村偏远地方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自己不但要养活一家人,夫妻双方的2对老人,再加上还有小孩的问题,平均每个人需要养活4个人,如果正常的夫妻每月工资为4000元,这样的工资平均家庭收入每人每月也只有500,去掉正常日常开支,也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加上农民工外出打工,医疗费和消费水平,面对这样的窘境,辛辛苦苦挣到的血汗钱,也花费殆尽。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政策,提高一线工人的工资,让农民工没有歧视的融入到社会中去。 当前世界处于不稳定,和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面对电子行业纷纷裁员下,中国应该加快科技的步伐,构建更加和谐的电子信息社会。各行业均应该从实际出发,从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出发,科学有序的去发展。政府工作,更应该面向每个百姓,应该把服务面向基层群众,提高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这样有助于政府积极的工作,和化解、减少政府与百姓的矛盾,提高百姓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共同营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可以在手机中增加应用程序的方式,更加合理的搭建政府与百姓心与心的沟通,让百姓有话有地方说,有倾听的对象。 建议国家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合理的改进,由原来的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改为平均一对夫妇生育1.4------1.7个孩子,这样可以控制人口的增长,不至于阶段性的就业潮,婴儿潮,和老龄潮,稳步推进,更加合理稳健的人口控制机制。当人口低于一定的数量时改为改为平均一对夫妇生育1.8------2.3个孩子,有序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资源紧张。人口问题,如果得不到更会的解决,势必在以后25-40年的时间里变得更加突出。希望尽早处理,妥善解决这些关系到中国13亿发展方向中来。 QQ:724814227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在高中的课本中,也有关于人口迁移的描述,在世界大战期间的迁移以及工业革命时的迁移。人口迁移会导致人口结构的变化。比如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就有很多人口迁移过去,我们来南京上学有部分就把户口迁移过来了。这也会引起人口结构的变化。 当人们关注着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时,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悄然老化,使我们又面临另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1953年和1964年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属于年轻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伴随人口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初步进入成年型,到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变为典型的成年型。此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又上升了1.3百分点,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仍在进一步发展。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随着人口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时间。我国则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且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经历着更加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快的变化,即从相对年轻型人口结构,直接转变为相对老年化的人口结构。 目前,虽然中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如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成双赢的局面,是我们亟待研究思考的问题。而这 需要广大人民的实施。 由于人们的寿命延长而产生老龄化。这是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如何防止老龄化,而是如何应对由此造成老龄化后所带来的养老金不足和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主要措施是延迟退休和加强养老服务。此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

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 “65岁+”5年后将破2亿,应对老龄化最重要窗口期开启 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 由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下称“报告”),进行了上述预测。 报告称,人口老龄化既有挑战也是机遇。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的时期,积极、科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至关重要。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应尽快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十四五”期间应该尽快推进的重要改革包括,实现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和完善退休制度,如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以及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2050年老年人口将近5亿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属于较晚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但从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后,老龄化发展速度在加快。 国家统计局有分析文章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导致了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0~14岁人口比重为22.9%,老年型年龄结构初步形成,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报告认为,人口基数大、发展速度快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典型的特征。200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3亿,占总人口比例10.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827 万人,占比为7%。200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1亿人,超过多数发达国家的总人口。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1.78亿,占总人口比例13.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18亿人,占总人口的8.9%。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 亿人,占总人口的12.6%。 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届时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以上。这一过程仅用约22年,速度快于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和瑞典,这两国分别用了115年和85年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也快于其他主要的发达国家。 高龄化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一个重要的特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有1904万高龄老年人。《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8 年,低龄老年人口、中龄老年人口和高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从 6.16%、 3.34%、0.96%左右上升到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06-02-24)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为了摸清中国老年人口及老龄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掌握未来中国老龄问题的基本国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预测研究,基本情况如下。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

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养老保障的负担正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

浅析中国人口问题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人口问题发展历程 众所周知,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诸多的文明。人口,就就是聊以自傲的成果之一。中国人口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正就是古往今来栖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而说起经济的发展情况,我们更不能忽视人口的发展历程。人口的发展历程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来说。 首先,从时间上来瞧,纵观数千年来中国人口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人口总量的增长就是中国人口发展中最明显的特征。体现在数据上,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增长阶段:第一阶段,从夏至西汉末年(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初),大约2000多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缓升的总量线波动,直至接近6000万。第二阶段,从东汉至明末(公元初到17世纪初)大约1600多年时间,人口围绕着一条水平的总量线(6000万至7000万)上下波动。对于宋时期与明时期的人口总量,有学者认为已经达到或突破了1亿。第三阶段,从明末至清后期(17世纪初到1850年),大约200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向上倾斜的总量线波动,历经1亿、2亿、3亿,最终达到4亿3千万左右。特别就是清代的康雍乾时期,人口急剧增长,竞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人口总量从不足1亿人增加到了4亿多人。相对于中国人口发展史的前两个阶段来说,这个阶段的人口增长实在就是太快太猛了。第四阶段,从清后期至新中国建立(1850年到1949年),大约100年时间,人口总量在动荡中继续增长。到新中国建立之初,人口已超过5亿4千万。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体现在图象上,即波浪式变化,在整体上,形成了中国人口发展的轨迹。也就就是说,中国人口在某个时期增长很快,在另个时期却增长很慢,甚至减少。一般来说,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西汉前期、盛唐时期、清时期等。而在社会动荡时期,人口总量就会减少,乃至出现人口负增长。如两汉之交、三国时期、明末清初等。这种波浪型的变化,在整体上,形成了中国人口历史发展的波浪型轨迹;在局部上,则形成了大部分朝代期间人口发展的“单驼峰”或“双驼峰”型轨迹。 而从空间上来瞧,中国人口的发展历程还有人口分布格局上的变化。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与急剧增长,中国人口分布也发生着变化。这就就是最终形成的南重北轻与东南密西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远古时期,人们抗御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

北方民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 院(部)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学生姓名:赖银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号:20040291指导教师姓名:高义讲师 论文提交时间: 2008年5月26日 论文答辩时间: 2008年5月30日 学位授予时间: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中国人口增长预测模型 摘要 本课题来源于200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甲组A题,本文以中国人口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综合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讨论了已有的一些预测方法及其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然后结合我国人口发展现状和题目提供的数据表确立了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以大学生数学建模提供的2001年到2005年的各分量数据为预测指导方向、以2006年和2007年的公报数据为结果检验参照数据的整体建模思想,并在建模过程中提出了人口年龄推移算法,即通过上一年年末市镇乡男女各年龄人口数量、育龄妇女生育率和人口死亡率,计算出本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并结合2001年到2005年市镇乡人口比拟合出未来人口迁移变化式,在此基础上根据上一年年末人口总数加上当年出生人口数和迁进人口数,减去当年死亡人口数和迁出人口数,获得本年年末人口数量.依次进行推移,对未来30年中国人口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未来30年中国人口规模将保持增长的趋势,2010年为13.4亿,2020年为13.9亿,并在2034年达到峰值14.2亿,中国人口实现零增长. 在此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平稳下降,妇女生育保持稳定的低水平,死亡率保持较低水平,人口抚养比持续下降,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年龄结构继续向老年型人口转变. 文章最后结合预测结果提出了我国未来应继续坚持贯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和加强关注农村老年人口等人口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人口数学模型人口预测人口政策 I

浅析中国人口问题与社会持续发展

浅析中国人口问题与社会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和人口问题,指出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进而论述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宏观对策。 关键词:人口;人口问题;持续发展 人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两层属性。从各种因素的地位看,人既是人地相关系统中的主体,又是环境和资源的组成要素。研究我国人口问题与社会持续发展对于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人口的主要特征 (一)人口众多 国家统计局1982年公布的我国总人口,包括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人口,全 国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93年末,我国大陆人口已达亿,比1992年净增1346万人。1949年末到1993年末的44年间,我国大陆总人口翻了一番多,目前已超过12亿人。 (二)绝对增长量大 我国人口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如1930年出生率为38‰,死亡率为33‰,自然增长率仅5‰;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如1965年出生率为‰,死亡率为‰,自然增长率为‰;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由于70年代末我国政府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人们生育意识的变化和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这一阶段中,1985年出生率为‰, 死亡率为‰,自然增长率为‰。1993年出生率为‰,死亡率为‰,自然增长率为‰。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发达国家为6‰,发展中国家为20‰。但由于中国 人口基数大,育龄人口和将要进入育龄的人口比重大,我国人口的绝对增长量仍 然是相当大的。 (三)地区分布不均 胡焕庸1935年根据当时创制的1933年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清楚地表现出东半部人口十分稠密,西半部人口十分稀疏,两者之间明显地看出有一条 人口分界线。这条线的东北端起于当时黑龙江省的瑷珲(现称黑河),以此向西南划一条直线直达云南省的腾冲。当时把这条线称作瑷珲—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当时计算,这条线以东的中国东半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而人口却占全 国的96%;而这条线以西的西半部,面积约占全国的64%,人口仅占全国的4%。到 80年代,胡焕庸利用1982年的人口普查资料,重新计算了这条线东西两侧的人口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及现状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 中国人口的发展同中国社会的发展一样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人口发展已经结束了高增长的历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人口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时期: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自发的高增长时期;二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人口发展逐步走向有计划、可控制的平稳增长时期。这两个不同发展时期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人口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上。 (一)人口总量的发展 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可以把中国人口总量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得不到发展,人口发展缓慢,明显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死亡率为20‰,自然增长率为16‰,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2、人口低增长阶段(1958—1961年) 1959至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波折,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1959年人口死亡率上升到了14.6‰,1960年进一步上升到25.4‰,而人口出生率只有20.9‰,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其中1960年、1961年连续两年人口出现负增长。 3、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1970年)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人口发展的不正常状态也迅速得到改变,人口死亡率开始大幅度下降,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达到43.6‰,平均水平在36.8‰;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最新中国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资料

中国人口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人口质量;解决策略;完善制度 一、当今中国人口现状分析 (一)人口基数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上,居住着56个民族的中华儿女。中国人口问题,首先是人口数量太大,人口增长过快。2001年底,中国总人口(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为12.7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由于人口基数大,尽管实行计划生育,近几年每年净增人口仍在1300万左右。同时,人口分布极不平衡,94%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东南部,乡村人口约为63%(2001年),城市化水平较低。一个国家的人口超过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总人口(1990 年发达国家总人口为8.16 亿人)。现在虽然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每年仍净增1400 ―1500 万人,即每年增加一个世界大国的人口。 (二)人口质量方面的问题 我国人口质量从总体讲,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了较大的提高,无论是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或思想道德素质都是如此。但是,同发达国家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比,则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人口质量的差距在于人口群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 1、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 全国现在约有各类残疾人口5164万人,残疾人口中,各类遗传病患者约有2200多万人,而主要问题是人口的耐力、精力不足,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劳动中的紧张度不够,散漫松弛,精力集中度不够。 2、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人口的思想素质基本上是适应自然、半自然经济旧体制的观念,对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总是适应不好,商品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必要劳动时间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劳动生产率观念也很薄弱。

中国人口迁移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 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 德育目标 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 ●教学方法 1.我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 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学习: 1.6 中国人口迁移(板书)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私饫 飞衔夜 丝诘那ㄒ聘趴觯黄浯问切轮泄 闪⒌?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 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 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

浅谈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

浅谈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人口数量这个概念对中国人口政策及中国人口现状的进行了描述,并讨论了中国人口政策应该如何调整。 关键词:人口政策人口现状政策调整 前言 在我的认知里,对于中国的人口,周遭的人似乎一直在强调“中国的人口太多了!”,“中国的土地就要承受不住中国人口的增加了!”等等。特别是今年十一黄金周电视报道的各大旅游景区出现的游客“井喷”现象,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国人口实在太多了”。但是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在表达:“中国人口面临严重下滑趋势”。有专家表示,如果中国的人口继续现在1.18的生育率,那么中国人口将在2018年呈现负增长,到2100年只有4.6亿人,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呀!所以我认为,中国现阶段应该果断调整人口政策。一中国人口政策 中国自7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实行以计划生育为主的人口政策。它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20世纪70年代,中国正式提出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或者称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的口号,是一种指导性的减缓人口增长速度的政策,从数量上看,其政策是以更替水平为界;从时间上看,其政策是以有利于妇女生殖健康与优生的第一孩晚育、第二孩生育间隔够4年为条件。到1979年,更改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4年又调整为允许有实际困难的家庭(主要是第一胎生女孩的夫妇)可以生育第二胎,直到如今的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么多年来这个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为主调的人口发展战略没有改变。由于大多数人只生育一个孩子,这不仅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而且是促使人口尽快负增长,因而实际上是压缩人口规模的战略。 但是,我认为,这种政策是存在很大漏洞的,看看中国人口现状就知道了。二中国人口现状 我认为,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最大的弊端就是会使中国人口在未来严重削减。这个我深有体会,因为就是由于计划生育,直接害死了我好几个兄弟姐妹。而不久前,陕西省镇平县发生的怀孕七个多月的产妇冯建梅被计划生育人员强制

中国人口质量的现状和未来

中国人口质量的现状和和对策 摘要:人口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我国人口质政策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同时,也在努力提高人口素质。这其中,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受教育水平出生人口质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正文: 一,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的相互关系 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是人口范畴的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个是量的方面一,个是质的方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有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之间首先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任何时代的人口数量都是具有一定的质的数量离开一定的人口质量或者说没有人口质量的人口数量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任何时代的人口质量都是具有一定的人口数量的人口质量离开一定的人口数量或者说没有人口数量的人口质量也是不存在的。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互相制约的关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质量的高低常常是互相制约的人口数量的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甚至会阻碍人口质量的正常发展。因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不利于身体素质和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反之如果控制和调整人口数量使其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必然有利于人口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人口质量低下不利于控制和调整人口数量,难以使人口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反之人口质量的不断提高。必然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使它能够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一句话,控制人口数量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前提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现为互相转化互相替代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看在一般情况下当一个家庭的收入资源为既定时,如果它的生育抉择倾向于增加孩子数量时能用于提高孩子素质的资源必然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数量的增加替代了质量的提高反之如果家庭的生育抉择倾向于提高孩子素质时能用于增加孩子数量的资源必然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质量的提高替代了数量的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力在数量上的需求相对减少而在质量上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竞争原则的推动下。宏观上存在着促使家庭的生育抉择有以孩子质量替代孩子数量的趋势。 二,人口素质概述 1.人口素质的定义 人口素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日本人口问题审议会1971年对人口素质的定义是:作为集团的人的遗传的素质形质性格智能或教育程度等各种属性,换句话说是对肉体的精神的以及社会的能源的状态等的机能侧面的各种性质的综合。前苏联学者瓦连捷伊等人的定义是:表现人口本质人口特殊性和人口规定性的那些本质特征的总和。人口质量就是使人们的劳动能力同它赖以运用起来并发挥出来的客观条件相适应并把这种适应关系保持下去的一种方式,它包括整整一套表明人口及其最重要部分劳动适龄人口的特征,这些特征指的是人口教育水平人口职业构成人口社会构成人口变动以及多民族国家中通晓一种或几种民族语

中国人口分析

1 中国人口现状 1.1 计划生育国策的出台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人口数量已高达13忆,人口问题一度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地关键因素。为了减小人口问题对我国提高综合国力 产生的阻碍作用,我国这些年来一直大力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一家只生一个孩子。 1.2 人口问题初步显现 过去的中国坚持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个体都以家庭人口兴旺为荣,加之国家也一直 鼓励生育,所以尽管当时的医疗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人口死亡率极高,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总人口数量还是呈现出爆炸式地增长。然而建国以来,考虑到快速提升我国的国 际地位,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国家开始限制生育,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 开始发生转变,人人准求高质量的生活,家庭模式流行“四二一”组合。 1.3 人口老龄化现象不容忽视 现在我国的人口增长方式进化成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的状态,且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人口增长率大大降低。这一举措的实施从某个角度上来讲,对于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我国的国际地位也突飞猛进,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强国。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观察,中国人口逐渐表现出老龄化的现象,这将再一次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对我国的 人口进行分析,借助抽象模型的建立,以进一步修改完善我国人口政策。 2 我国人口模型分析 2.1 人口灰色增量模型分析 人口灰色增量模型比较适用于年限较短的人口模型分析,长序列时也可酌情使用,但 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精确值,对于较短年限的人口预测分析可采用下面的公式:普通灰色增量模型预测公式: X1(t+1)=-17143.853*exp(-0.05244452*t)+ (18100.853),t=1,2,3... 新初值灰色增量模型预测公式: X1(k)=-13898.853*exp(-0.05244452*(k-n))+ (18100.853),k=1,2,3... 离散灰色增量模型预测公式: X1(k+1)=0.9628X1(k)+900.1719,k=1,2,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