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鬼谷子溯本新译》导言

《鬼谷子溯本新译》导言

《鬼谷子溯本新译》导言
《鬼谷子溯本新译》导言

《<鬼谷子>溯本新译》

导言

一、正确认识《鬼谷子》一书性质和作用

《鬼谷子》讲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但仍重视合道,认为“逆之者,虽成必败”、“虽盛必衰”。因苏秦、张仪大展纵横之术,人们对其权诈之术心怀惊惧,对《鬼谷子》一书中的策略权谋之术也多从权变诡诈上理解,对《鬼谷子》一书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并不能从根本意义上去理解;加上历代统治者的愚民政策,不希望臣民拥有能驾驭统治者的能力,而是推崇有利于其统治的儒家的仁义道德,并且对儒家的经义也从脱离本义的片面化的含义上理解,与《鬼谷子》对比而进行否定。故除历代少数著名的兵法家多有研习外,《鬼谷子》一度被排斥、压制,使这部人类大智慧的瑰宝堙隐不出。

《鬼谷子》既高深又精妙。高深是因为它站在天地变化的宏观高度,遵循客观规律;精妙,是因为它从非常细微的角度观察事物、探测人的内心世界,根据不同事物的特性,提出非常明确、具体的应对方法。

二、《鬼谷子》简介及本书的编写结构

《鬼谷子》的作者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一说卫国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传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其所著《鬼谷子》和《本经阴符》皆为人生大智慧的瑰宝。

《鬼谷子》本有十四策,捭阖、反应、内楗、抵巇、飞箝、忤合、揣篇、摩篇、权篇、谋篇、决篇、符言、转丸(佚)、却乱(佚)。其中第十三转丸、十四篇却乱已失传。现存十二策。有人将第九篇权篇放在第十转丸中作为第十三篇。

笔者把它分为三部分:

(一)合外策

合,是合一;外,指他人。就是通过一行列手段,沟通他人内心,达到与他人统一、联合、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的方法。包括:

行止生灭术------捭阖;

掌握人心术------反应;

沟通心意术------内楗;

攻人弱点术------抵巇;

投人所好术------飞箝;

以反求合术------忤合。

这些都是如何让别人接受自己观点,实现自己说服他人的目的的。

(二)实内策

实,充实;内,自己。这里指提高自己谋略和辩说能力与效果,充实自己的实力的策略。包括:

探测情况术------揣篇;

判断人心术------摩篇;

选择谋略术------权篇;

谋划应对术------谋篇;

解疑决断术------决篇。

这些都是可以让自己的谋略、辩说更合理有据,方法更恰当,效果更好的计策。故归为实内策。

(三)驭世策

驭,驾驭。指由自己随心所欲的解决世间所遇到的问题。包括:

把握要领术------符言;

转和化吉术------转丸;

避害驱凶术-------却乱。

《鬼谷子》原书中转丸和却乱已经佚失。现无原文。笔者早期曾欲写一个“逢凶化吉术”的应变之策,正合《鬼谷子》佚失的转丸、却乱二章,后忙于事务搁置。译完本书,拟以《鬼谷子》一书的行文结构和语言特点及思维体系,补写此二章。当然,这就已经不是对《鬼谷子》的译文了。但可补一下这两方面策略方式的空缺。

《本经阴符七术》阐述养神蓄锐之道。共有七术:指盛神、养志、实意、分威、散势、转圆、损兑。笔者将其也分为两部分:

(一)强心策:指增强自己的精神、意志,凝练心志的方法。包括:

聚气强神术-------盛神法五龙;

定欲炼志术-------养志法灵龟;

静心固意术------实意法腾蛇。

这三章都是增加自己的精神意识的。

(二)制人策

这部分是指利用自己强盛的内在精神力量,而消弱或控制他人。包括:

威压屈敌术------分威法伏熊;

毁人志意术------散势法鸷鸟;

转人思想术------转圆法猛兽;

打击信心术-------损兑法灵蓍。

三、避免学习、理解《鬼谷子》的误区

许多人读鬼谷子存在一些误区。有的人想通过学习《鬼谷子》的奇策妙计,走捷径快速、简易地办成事情;有的人想通过学习鬼谷子得到奇异的力量。但却忽略了掌握客观规律和观察判断事物及人的心理,都是需要知识、经验的积累,更要有高超的思想境界及宽大的胸怀。

笔者之前曾看到过一些译文,许多地方不但字意不通,前后说法无关连,解释的意思常常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是相反的,更不要说紧扣每一篇章的主题理解。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有些研究古哲学的人,只从古代辩证关系的终极意义的角度理解有些词语,如道、阴、阳等;有些对古代的文字含义是熟悉的,却不熟悉政治、经济、兵法、心理学和辩论知识;有些对文字含义的演变不熟悉,用现在的字意解释《鬼谷子》;甚至有些人只是串字,把前后的文字按现在的意思串起来,说不通了就搬用其他书籍里面相同的字的用法去联系、解释,或按普通人的生活常理去推想;甚至用探讨人生终极意义的道家、佛家的辩证观点去解释鬼谷子直接解决眼前事物的应对之策。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许多人觉得《鬼谷子》看不懂,使《鬼谷子》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四、本书的编写特点及正确学习、理解鬼谷子的方法

针对以前所见译文存在的问题,本书在编写中采用了新的方式。首先对每一个字都进行考究,任何一个字的字义都有出处,并且都跟全句的意思吻合、一致;其次对字义的解释,跟前后文的意思连贯一致;第三对词句的解释跟该章节

的主题、论述目的相符;第四在每章翻译前,用现代语标注出相对应的计策的类型,并以【题解】对计策的要义做简要说明。然后对重点和难解词句作【解析和注释】;最后才系统翻译,并对分段翻译的章节,逐段写出段意。这样使人对每一篇文章有个贯通的理解,力图追溯出《鬼谷子》一书的本义。故命名为《<鬼谷子>溯本新译》。

学习和理解鬼谷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理解《鬼谷子》,要怀天心。即怀天下之心。一个没有胸怀天下的人,是很难从天下安危的角度去想问题,去观察天下变化,分析和解决天下问题的,也就不能判断社会形势及变化,不能推断别人的行为和思想。

(二)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规律。鬼谷子一书特别重视“道”,即把握客观规律。在第一篇就说:“捭阖者,道之大化”,还说“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摩篇更是说:“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在持枢中更说明,“人君亦有天枢”,“逆之,虽盛必衰”。还说“此天道也,人君之大纲也”。不把握事物的规律,就无法推理判断,更不可能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

(三)要善于观察,经常分析判断各种事物。没有知识经验的积累,就无法揣情,也无法摩意,更谈不上应用其他谋略计策。早些年,有一位长辈曾向我问过如何增强知识的问题,我曾回答:“观四方之变可得万物之理,取万物之长能夺天地之灵”。鬼谷子一书中说:“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 ,也讲了这个道理。

(四)理解词句要跟探索人生价值和辩证观点道家、佛家的解释区分开来。任何词语在不同的使用场合、不同价值体系的书籍中,意义是不同的。绝不能用其他体系的经典书籍中出现过的相同字的含义去放在《鬼谷子》中硬套。如:化,在道家多指大造化:在注重教育的儒家多指教化;而在强调事物变化,力图改变事物的纵横家,即《鬼谷子》中常是指变化。具体意思应根据前、后文及该篇文章论述的目的确定,不能从原来熟悉的文章中搬来套用。再如“捭阖”中讲阴阳关系的一段话,道家讲的阴阳是从终极意义的辩证关系上讲的,而鬼谷子是从运用捭阖之术的角度讲具体的策略,所以要从运用捭阖之术方式上去具体解释那些内容。比如:“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应该解释为:“以“阳”类公开做事的,当对方有反应时就要采取进一步行动;

而以“阴”类方式做事,遇到不能继续向前推进的阻止事由出现,就应采取遮掩意图、消除暴露痕迹或退回等方式隐藏起来。以“阳”类行事,行动起来意图、形迹直接显露出来;以“阴”方式行事,需要隐蔽而收敛遮藏意图、痕迹。当以“阴”运作时隐藏的迹象、行为暴露显现而“阳”性出现时,“阴”性的计划就无法再进行而须终止。“阴”性的手段,用得太过到了极点就会反而暴露出来成为阳。”而不能只从阴、阳的辩证关系上讲。

(五)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不能按现在的意思套用,意思不通就乱去联想,甚至违背常理。如“阴阳相和”,和,本是相应的意思。说的是阴阳是相对应的,这就很明确。但许多人按现在的意思硬要从二者相调和上去解释,只能从终极意义的矛盾的对立面互相转化、互相渗透上去解释。这在哲学意义上还勉强可以说。但《鬼谷子》很重视把握不同属性,如果对相反的两个属性从统一的角度上去讲,就失去了区别属性类别的意义,背离了论述的目的。再如:“从之者乘之”,许多人解释为:“追随(或跟从)一个人,然后就找机会偷袭。”如果追随一个人就乘机偷袭,那还如何跟人合作?这就是按字的现代意思乱套,违背了常理,没有根据文章的整体意思理解。实际上,“乘”本是画的一个人爬上树的会意词,意思是登高、提升。所以,这句的意思是追随一个人就是想办法抬高他,提升他。这样解释才符合鬼谷子用计策的思维方式,也才符合整体的意思。

(六)提高自己认识社会生活的水平和能力。不同的人认识事物的水平本身就有差别,所以从自己现有的认识水平去理解事物,如“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许多人翻译为:别人说话,是活动;自己沉默,是静止。这就只是从最表象的属性上去解释。而鬼谷子不可能去给人讲这么浅显的道理。所以应结合上下文的用意上去理解,该文是要判断人的内心,所以,应该译为:别人对自己说话,是为了打动自己;自己保持沉默,是要平静(不能轻易显露内心)。另如:“貌者不美又不恶,至情相托焉”许多人翻译为看上去不漂亮又不太丑,这样的人最可靠就可以托付终身。这是想着如何谈恋爱的人容易出现的想法。而《鬼谷子》教人计谋,怎么会说到谈感情上去呢。所以,要注意貌字后面还有个“者”字,不是直接说相貌美不美,而应结合上下文应该理解为:“貌,是外貌,外部模样、表现;美,赞美,欣赏,喜欢;恶,厌恶;至情,是极为隐秘的内情,并不是指极深厚的感情。这句是说:从外部样子上看不出他喜欢什么、厌恶什么,

这样的人就可以将涉及极为隐秘的内情的事托付给他。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单选题 1.(2019·全国Ⅱ)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 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答案】 D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反对慈禧干预政治,说明部分西方人对变法表示赞同,D选项符合题意。 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群众基础,A选项排除。 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 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2019?北京)下图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如此自由” A. 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 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 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 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答案】B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分析】由图片和2月19日法令主要内容:政治上: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经济上: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叫做“份地”),农民只有使用权。组织上: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可知,自由主要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B正确;

A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如土地只有使用权,排除; D俄国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排除; D说法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全面掌握1861年俄国改革的内容,方式和评价。 二、材料分析题 3.(2019·全国Ⅲ)[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概括出原因是自身认识的转变。根据材料“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可分析出原因是:减少变法的阻力和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 (2)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即可归纳出: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是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和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故答案为:(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戊戌变法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2019·全国Ⅱ)[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习题范文

第一章导言 第一题:判断题 1.如果社会不存在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 2.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 3.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 4.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然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 5.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 6.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 7.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畴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 9.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10.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 1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 12.经济学按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13.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14.规范经济学的结论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 ) 15.如果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曲线将是一条垂直线。( ) 16.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 化。( ) 17.在商品过剩的情况下,卖者之间的竞争会压低价格;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买者之间的 竞争会抬高价格。( ) 18.商品短缺所带来的价格变化,会进一步导致短缺数量的增加。( ) 19.在供给和需求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供给增加的幅度大于需求增加的 幅度,均衡价格将下降。( ) 20.假定供给不变,需求的减少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交易量的增加。( ) 2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将引起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 ) 22.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需求曲线的斜率在数值上一定相等。( ) 23.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意味着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 24.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意味着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 25.假如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那么任意两点间的需求弹性一定不等。( ) 2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能增加总收益。( ) 27.卖者提高价格可能会增加总收益。( ) 28.卖者降低价格肯定会减少每单位商品的收益。( ) 29.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价格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价格上升时,农场主的总收益 将增加。( ) 30.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随着买者收入的增加会发生变化。( )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对《现代文学三十年》写作的影响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是将《中国新文学大系》(以下简称《大系》)(10卷)中的序言部分摘录而成,在1942年10月由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大系》出版之后,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冰心就曾说:“这是自有新文学以来最有系统、最巨大的整理工作。近代文学作品之产生,十年来不但如笋的生长,且如菌的生长,没有这种分部整理的书评工作,在青年读者是很迷茫紊乱的。”叶圣陶也评论道:“良友邀约能手,给前期新文学结一回帐,是很有意义的事。”姚琪在《最近两大工程》这篇论文文章中说:“《大系》固然一方面要造成一部最大的‘选集’,但另一方面却有保存‘文献’的用意。《新文学大系》虽是一种选集的形式,可是它的计划要每一册都有一篇长序(二万字左右的长序),那就兼有文学史的性质了。这个用意是很对的。不过因为分人编选的缘故,个人的看法不同,自亦难免,所以倘若有人要把《新文学大系》当作新文学史看,那他一定不会满意,然而倘使从这部巨大的‘选集’中窥见‘新文学运动’的第一个十年的文坛全貌,那么反倒会因为分人编选的缘故,无形中成了无所不有,或许他一定会满意。《新文学大系》的编选计划也是近年来少有的伟大企图,全书十册……开头还有蔡元培先生一篇颇长的总序。”转引赵学勇朱智秀《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研究述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五期显然从这些评语中可以看出,《大系》在出版之后,当时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是很巨大的。笔者认为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因为在此之前,当时还没有一部较完整的作品全集出现,其二是由于《大系·导言》的编辑者们,他们不仅是选集中一部分文学作品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新文学的发展有突出的贡献参与者。因而由他们撰写的序言集可以称作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部较详尽介绍中国新文学发展状况的著作。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在文革之后,《大系》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 一、《大系·导言》概观 曹聚仁先生曾经针对这部《大系·导言》说过这样的话:“便是最好的那一部分的评价,假使把这几篇文学汇刊起来,也可以说是现代中国新文学的最好的综合史。”曹聚仁:《文坛五十年》(续编)香港新文化出版社,《大系·导言》不只是介绍、说明、阐释《大系》的一部分。就它单独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一部现代文学史著作,在随后现代文学史编写的过程中,编写者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大系》的影响。 《大系·导言》共分为十大部分。其中蔡元培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叙述了文学革命的开始的必然性,这是全书的总序。其后依次是胡适《建设理论集导言》,郑振铎《文学论争集导言》、茅盾《小说一集导言》、鲁迅《小说二集导言》、郑博奇《小说三集导言》、周作人《散文一集导言》、郁达夫《散文三集导言》、朱自清《诗集导言》和洪深《戏剧集导言》。从这些分类中不难看出,《大系·导言》的作序者们把文学的发展分六个小部分。他们分别是理论部分、文学论争部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序言的编写者们这样将文学系统化之后,随后对1917——1927年这十年间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例如胡适在《建设理论集》中就介绍了文学革命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中国白话文运动能够兴起的原因、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两个理论、(建设“活的文学”和“人的文学”)、而郑振铎也在《文学论争集》中也分析了文学革命与旧文人针对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几次的论争;关于“双簧信”的论战,林琴南与李大钊、鲁迅之间的论争等等。这些相关的内容对后期编写文学史教材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读者们可以将《大系·导言》当作是一部文献详实的现代文学史来研究和学习。事实证明确如此,这部称作是现代文学史的开山之作对其后现代文学史教材的编写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试图以《大系·导言》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编写的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试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试题1.(2019·永州一模)材料明朝中叶,土地兼并的情况相当严重。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隐占,贵族大地主疯狂掠夺土地,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有“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的民谣。此外,政府的财政危机日渐加重。明洪武年间,夏秋两税米2 473万石,麦471万石。但到嘉靖后,税收则降到了米1 822万余石,麦462万余石。官员冗腐现象也日益严重。明宪宗成化时(1465~1487年),明政府文武官员已达10万人,至嘉靖时(1522~1566年),更是“岁增月益”;官员“无功可以受赏,有罪可以逭诛”,官风极坏。张居正为扭转这种局面,从整顿吏治着手,裁汰冗官。同时,对有才能之人,一概以“功实为准”,大胆提拔。万历元年,他修订“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以内阁控制六科,凡各项法令、章程的实施情况都必须在簿册上加以注明。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逐月进行检查;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考成法”是张居正推行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此法实行后,当时朝廷命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政治改革的背景及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作用。(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明朝中叶,土地兼并的情况相当严重”可知明朝土地兼并严重;据材料“贵族大地主疯狂掠夺土地,租种官田的农民生活极苦”可知封建剥削加剧;据材料“政府的财政危机日渐加重”可知明朝财政危机加重;“官员冗腐现象也日益严重”可知官员冗腐现象严重。第二小问,据材料“张居正为扭转这种局面,从整顿吏治着手,裁汰冗官。同时,对有才能之人,一概以‘功实为准’,大胆提拔”可知他裁汰冗官,提拔人才;据材料“修订‘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以内阁控制六科”可知制定考成法,对官员进行考核。第(2)问,据材料“‘考成法’是张居正推行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此法实行后,当时朝廷命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可知成为张居正推行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1)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封建剥削加剧;严重的财政危机;官员冗腐现象严重。措施:裁汰冗官;提拔人才;加强对官员的考核。 (2)作用:成为张居正推行其他各项改革的有力武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 2.材料“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拨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中国中古时代是一个家族时代,呈现出鲜明的家族政治、家族经济与家族文化的特征。东晋南朝时代,侨州郡县普遍设置乃至成为一种制度。侨流人口的迁徙与定居新地,基本上保持着乡族集团的形式,这就使得安辑侨流采取设立郡县的方法比较简便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节选) 郁达夫 在四千余年古国的中国,散文的内容自然早已发达到了五花八门,无以复加,我们只需一翻开桐城派正宗的《古文辞类纂》①来看,曰论辨,曰序跋,曰奏议……一直到辞赋哀祭之 类,它的内容 ..a真富丽错综,活像一部二十四史零售的百货商店。这一部《古文辞类纂》所以风行二百余年,到现在还有人在那里感激涕零的理由,一半虽在它的材料的丰富,但 一半也在它的分门别类,能以一个类名来决定内容 ..b。但言为心声,人心不同又各如其面,想以外形的类似而来断定内容的全同,是等于医生以穿在外面的衣服而来推论人体的组织;我们不必引用近代修辞学的分类来与它对比,就有点觉得靠不住了。所以近代的选 家就更进了一步,想依文章本体的内容 ..c,来分类而辨体。于是乎近世论文章内容者,就又把散文分成了描写、叙事、说明、论理的四大部类了;还有人想以实写、抒情、说理的三项来包括的。 从文章的本体来看,当然是以后人分类方法为合理而简明;但有些散文,是既说理而又抒情,或再兼以描写记叙的,到这时候,你若想把它们来分类合并,当然又觉得困难百出了,所以,我们来论散文的内容,就打算先避掉这分类细叙的方法。 我以为一篇散文的最重要的内容,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的作意,大约就是这“散文的心”了。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到了这里,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方始出现。 中国古代的国体组织,社会因袭,以及宗族思想等等,都是先我们之生而存在的一层固定的硬壳。这一层硬壳上的三大厚柱,叫作尊君、卫道与孝亲;经书所教的是如此,社会所重的亦如此,我们不说话不行事则已,若欲说话行事,就不能离反这三种教条,做文章的时候,自然更加要严守着这些古圣昔贤的明训了。这些就是从秦汉以来的中国散文的内容,就是我所说的从前的“散文的心”。 从前的散文的心是如此,从前的散文的体也是一样。行文必崇尚古雅,模范须取诸六经;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2019全国卷Ⅲ,44,15分] 材料甲午战后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①,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②。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③。(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 本题通过档案史料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凸显时空观念①、史料实证②、历史解释③等学科核心素养。 第(1)问,依据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其自身认识的转变;依据材料中“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可得出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结合所学知识从保守派的态度予以完善。第(2)问,依据材料中有关制度局地位的信息可得出其是变法的核心机构;依据材料中“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以及“最终由皇帝裁决”可得出其注重维护皇帝权威;通过制度局的职能可得出其具有议院的性质。 (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6分)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9分) 解题反思 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1)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2)一场改革的成败,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是看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看: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发展进步,都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的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中文系本科生必读书目

中文系本科生必读书目 中文系本科生必读书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38+94+45+32+60=269种) 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计38种) 对应课程:中国现代文学B1-2 中国当代文学B1-2 一级书目 1、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2、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3、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王光东等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导读》 5、郭沫若:《女神》(1921) 6、郁达夫:《沉沦》(1921) 7、鲁迅:《呐喊》(1923)、《彷徨》(1926) 8、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 9、茅盾:《子夜》(1932) 10、沈从文:《边城》(1934) 11、萧红:《生死场》(1935) 12、艾芜:《南行记》(1935) 13、曹禺:《雷雨》(1936) 14、老舍:《骆驼祥子》(1936) 15、张爱玲:《传奇》(1944) 16、柳青:《创业史》(1960) 17、陈映真:《将军族》(1964) 18、《朦胧诗新编》(2003) 19、张炜:《古船》(1986) 20、王安忆:《长恨歌》(1995) 21、余华:《许三观卖血记》(1995) 二级书目 22、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35-1936) 23、周作人:《自己的园地》(1923) 24、鲁迅:《坟》(1927)、《朝花夕拾》(1928) 25、沙汀:《淘金记》(1943) 26、沈从文:《长河》(1945) 27、巴金:《寒夜》(1947)

28、《穆旦诗选》(1986) 29、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1956) 30、赵树理:《三里湾》(1953) 31、老舍:《茶馆》(1958) 32、白先勇:《台北人》(1965) 33、西西:《我城》(1979) 34、张承志:《心灵史》(1991) 35、贾平凹:《废都》(1993) 36、阿城:《棋王》(1984) 37、史铁生:《我与地坛》(19) 38王朔:《动物凶猛》(1991) 中国古代文学部分(计94种) 对应课程:中国古代文学A1-5 中国古代文论1-2 一级书目 1、《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诗经注析》,程俊英、蒋见元注析,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诗经》全注本,如陈子展《诗经直讲》等) 3、《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楚辞》全注本) 4、《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 5、《论语新解》,钱穆注解,三联书店。(亦可用其他《论语》全注本) 6、《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7、《老子校释》,朱谦之校释,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老子》全注本) 8、《庄子集释》,(清)郭庆藩集释,中华书局。(亦可用其他《庄子》全注本) 9、《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中华书局。 10、《汉书》,(东汉)班固著,中华书局。 11、《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2、《乐府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3、《六朝文絜译注》,(清)许梿选,曹明纲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4、《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经济学第一章导言答案

第一章导言 一、名词解释 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有时也被称为价格理论,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理性人 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纪人”。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二、是非题 1、(是)如果社会不存在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非)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3、(非)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4、(非)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然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5、(非)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高中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及答题技巧

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第一部分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⒈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⒉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⒊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⒋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⑴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2)、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之路。 4.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1

《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习题集 第一章导言部分 一、名词解释: *供给法则. *收入—消费曲线. *需求交叉弹性. *经济学中的“均衡”的含义. *供求规律. *需求收入弹性. *商品的均衡价格. *比较静态分析. 需求法则 *需求弹性. 稀缺. 交叉弹性.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需求. 需求量. . 二、单项选择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4.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分析范畴的() A.1990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饿下降 B.“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拉开了中国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 C.穷人应该不纳税 D.美国经济比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更快 5.经济均衡是指() 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行为或经济状态不在改变 B.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状态都将处于稳定状态 C.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并不会发生 D.规范分析中才使用的范畴 6.在需求水平和供给水平同时下降的情况下,()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交易量变化无法确定; 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 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 7. 如果某商品需求富有价格弹性,那么该商品价格上升 ( ) A.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B.该商品销售收入不变; C.会使销售收入下降; D.该商品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8.如果商品市场存在过剩,那么() A.现行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消费者愿意按照现行价格购买的商品量多于可以销售的商品量; C.按照现行价格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D.现行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9.下列中的哪一个例子属于边际分析?() A.如果利润是正的,厂商将建立一个新工厂; B.如果新工厂增加的收益超过增加的成本,厂商将建立一个新工厂; C.如果在没有新工厂时,厂商正承受货币损失,那么它将建立一个新工厂; D.如果厂商能便宜地建立新工厂,它就会这样做。 10.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A.一般物价的膨胀; B.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政府支出的总水平对经济的影响; D.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三部分 三、填空题 1.十九世纪末戊戌变法的失败,促进了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梁启超的反思,他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倡导“新 小说”,于1902年创办《新小说》杂志。 2.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3.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此后,他的《药》、《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 等接连发表,引起巨大反响。 4.在受到老师们主办《新青年》影响而创办的北京大学学生刊物《新潮》上,出现了一个活跃的作家群,创作 出新文学早期的一批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 5.五四时期表现青年男女情感纠葛的小说主要有鲁迅的《伤逝》、庐隐的《海滨故人》、郁达夫的《沉沦》、郭 沫若的《喀尔美罗姑娘》、张资平的《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等。 6.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到四十年代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和八十 年代古华的《芙蓉镇》、张炜的《古船》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7.创造社初创时期,有两座高峰,一是以《女神》闻名的郭沫若,一是以《沉沦》闻名的郁达夫,他们共同建 构了创造社重主观抒情和浪漫主义的特色。 8.1921年6月,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9.1921年7月,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 10.郁达夫的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系列。 11.30年代前期的叶灵凤,和张资平一样,创作了《时代的姑娘》、《永久的女性》等一批现代言情小说,将新文 学与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成为海派文学的重要作家。 12.叶绍钧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出版有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13.13.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是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成员数量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 文学社团。 14.乡土小说,最初得名于鲁迅的命名。 15.同样着力于乡土文学,却走着诗意化道路的废名(原名冯文炳)是“浅草社”成员。 16.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发表了胡适的八首白话诗,这被视为新诗的起点。 17.如果说,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开端,那么,郭沫若的《女神》则是自觉实践并取得决定性 成果的标志。 18.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9.宗白华写作小诗的直接渊源是冰心的影响。 20.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昨日之歌》。 21.1926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创办《诗镌》专栏,请闻一多任主编,开始新月社的新诗创作和理论建 设,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诗人,形成早期新月诗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 ★专题知识要点 本专题选择了中外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九场改革:(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对于中外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九场改革,虽发生在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性质各异,结果千差万别,体现出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①本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等。②促进新旧社会制度转变的改革,如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欧洲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等等。 ★基本知识梳理 ◆梭伦改革 背景 (1)贵族制取代君主制,实行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2)至公元前7世纪末,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贵族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3)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改革,振兴城邦。 内容 (1)经济: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2)政治:改变了贵族政体的分配原则,按照财产多寡将全体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3)国家机构:进行民主化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 特点:改革带有“折中”色彩,改革中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 评价: ①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梭伦被称之为“第一位平民领袖”。 ②改革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③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备的公民群体。恢复公民大会的权力,设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④以财产多少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 ◆商鞅变法 背景 (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破坏,分封制的瓦解,周王室衰微,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增强国力。 (3)秦孝公希望建功立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内容 经济方面: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 军事方面: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建立什伍组织。 政治方面: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制定秦律,严格刑罚。 思想文化方面:“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特点: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富国强兵,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历史作用 积极作用: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实现了富国强兵,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消极作用:轻罪重罚,轻视了教化,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重农抑商,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结果 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失败原因: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商鞅实行的酷刑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视;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成功原因: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变法的内容深入人心;商鞅不惧权贵,执法如山,使新法得以顺利进行。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2)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严重。 (3)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阅读书目(上)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学生阅读书目(现代部分)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 *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 唐弢严家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3) 黄修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 二、综合参考书(包括文学史资料、文学史论著和作品) 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1-3)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 北京大学等三校合编:《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料选》(1-5) 黄曼君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3) 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孔范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 《中国现代各流派小说选》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一1927)(1一10) 《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1—20)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1—20) 三、作家作品: 《鲁迅全集》 *《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坟》 *《二心集》 《郭沫若全集》(文学编) *《女神》《三个叛逆的女性》 *《屈原》 胡适:《尝试集》《终身大事》 《叶圣陶短篇小说选》 *《倪焕之》 *《潘先生在难中》 《郁达夫文集》《郁达夫小说集》 *《沉沦》 《冰心全集》 *《冰心选集》 *《朱自清散文》 *《周作人散文》 《闻一多文集》 *《死水》 《徐志摩全集》 *《徐志摩诗集》 《丁西林剧作全集》(上下) 陈西莹:《西莹闲话》 《象征派诗选》《(语丝)作品选》《新月派诗选》 《茅盾全集》 *《子夜》《蚀》《虹》《腐蚀》 *《农村三部曲》 *《林家铺子》 《老舍文集》 *《骆驼祥子》《月牙儿》《四世同堂》 《巴金全集》 *《家》《憩园》《寒夜》 《沈从文文集》 *《边城》《沈从文小说选集》《沈从文散文选》 张恨水:《金粉世家》 *《啼笑因缘》 柔石:《二月》 *《为奴隶的母亲》 叶紫:《丰收》 《张天翼小说选》 *《华威先生》 沙汀: *《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 【授课对象】本科各专业学生 【教学课时】1学时 【教学目的】 明确中国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任务与意义。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历史主线,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分期和基本框架。掌握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明确中国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任务与意义。【教学难点】“四个选择”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 一、为什么必须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教育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这是中央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2005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这一文件)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新设臵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2007年1月11日,原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培训班的讲话中指出:“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西方国家似乎没有中国这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和独立学科,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理念切切实实地渗透在有关学科的教育中。各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称谓不一,如法国、美国称之为“公民教育”;西班牙称之为“共处之道教育”;日本称之为“社会科”和“道德实践”。通过这些科目,无时无刻不在对大学生进行资产阶级政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以为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

理论课:从其科学体系看,它是一门历史课,从其社会功能看,它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一致的。因为,历史本来就具备以史鉴今,明治乱、知兴替,资政育人的功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说,要通过研究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盛唐时期的历史学家刘知几说:“史之为用,其利实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晚清的思想家龚自珍说:“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他们对治史的重要性都作出了相当中肯的说明。 (二)重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人向来就高度重视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政育人的功能。党的领导人对治史的重要性这个问题,曾反复地做出过深刻的论述。毛泽东认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看问题,一定不能割断历史。“我们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他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纲要,它对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及其主题、主线和基本经验作出了科学的论述。在社会主义时期,他更反复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并且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 邓小平多次强调,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强调青年人“要学点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 江泽民也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必须指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从历史教育角度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因此,尽管就其性质而言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从其科学体系来说,它首先是一门历史课。既然是一门历史课,它首先必须遵循历史科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观念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 [摘要]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出版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具有突出的贡献,但这个结论往往比较空泛,还没有深入到具体层面。我们从三篇《小说选集·导言》入手,探索其中的文学观念,发现它们表现出四个方面的共性:一是为“新文学小说”设定了相同的起点;二是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分析和评价“新文学小说”;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否定或漠视的态度;四是尊重作家的个性。这些鲜明的共性深刻揭示了“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促成了学术界对“现代文学”的认识和关注。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导言;现代文学观念;现代文学;新文学 《中国新文学大系》是1935年至1936年初,由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发行的一套丛书,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之作,对这一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它对“新文学”(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对这种“影响”的研究,学者们多从宏观角度进行评论,而缺乏具体考察,导致结论往往大而不当。本文以《大系·小说选集·导言》为考察对象,集中分析三篇“导言”中表现出的共性,以求揭示《大系》这套经典丛书的出版对“新文学观念”的形成所具有的突出贡献。 一、现代文学的诞生:1917年 茅盾、鲁迅、郑伯奇三位编选者在三篇《小说选集·导言》中为“新文学小说”设定了相同的起点,这反映了他们相似的文学史分期意识。 茅盾在《小说一集·导言》的开头写道:“民国六年(一九一七),《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文学革命论》的时候还没有‘新文学’的创作小说出现”[1](P1),民国七年鲁迅的《狂人日记》被他看作新文学小说的开篇之作。鲁迅在《小说二集·导言》的开头、郑伯奇在《小说三集·导言》的第一部分也毫无例外地把《新青年》杂志的创刊所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作为新文学孕育的文化语境,把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作为新文学的开端,他们对新文学的讨论都是以此为起点的。由此看来,三位编选者对“新文学”这一概念有着基本相同的认识,即他们都视“新文学”为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学的“新生”事物,1917年便是它诞生的时机。 从“新文学”概念的运用方面来看,这一概念中十分重要的限定词“新”具有核心意义。它反映的是“五四”时期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鲁迅、茅盾等文化名人对自己倡导的文学运动所产生的“文学”的基本态度。“新”与“旧”潜在的二元对立思想使他们积极主张“新”而坚决反对“旧”,即传统中国文学。这种对“新”的事物的追求和张扬在文学转型时期具有极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杨义曾经指出:“转型的基本含义是弃旧求新,因而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好的’思想逻辑,并且几乎成了这个世纪文学界的一种思维定式。应该承认,这种逻辑和定式在转型期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尤其在转型初期或受某种非文学力量压抑而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