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统计学数学模型

统计学数学模型

统计学数学模型
统计学数学模型

一、多元回归

1、方法概述:

在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模型时候,用到这类方法,具体地说:其可以定量地描述某一现象和某些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将各变量的已知值带入回归方程可以求出因变量的估计值,从而可以进行预测等相关研究。

2、分类

分为两类:多元线性回归和非线性线性回归;其中非线性回归可以通过一定的变化转化为线性回归,比如:y=lnx 可以转化为 y=u u=lnx 来解决;所以这里主要说明多元线性回归应该注意的问题。

3、注意事项

在做回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件事:

(1)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可以通过sas和spss来解决)(2)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可以通过sas和spss来解决)

检验是很多学生在建模中不注意的地方,好的检验结果可以体现出你模型的优劣,是完整论文的体现,所以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4、使用步骤:

(1)根据已知条件的数据,通过预处理得出图像的大致趋势或者数据之间的大致关系;

(2)选取适当的回归方程;

(3)拟合回归参数;

(4)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及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5)进行后继研究(如:预测等)这种模型的的特点是直观,容易理解。

这体现在:动态聚类图可以很直观地体现出来!当然,这只是直观的一个方面!

二、聚类分析

聚类有两种类型:

(1) Q型聚类:即对样本聚类;(2) R型聚类:即对变量聚类;聚类方法:

(1)最短距离法(2)最长距离法(3)中间距离法(4)重心法(5)类平均法(6)可变类平均法(7)可变法(8)利差平均和法

在具体做题中,适当选取方法;

3、注意事项

在样本量比较大时,要得到聚类结果就显得不是很容易,这时需要根据背景知识和相关的其他方法辅助处理。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总体样本的显著性差异不是特别大的时候,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4、方法步骤

(1)首先把每个样本自成一类;

(2)选取适当的衡量标准,得到衡量矩阵,比如说:距离矩阵或相似性矩阵,找到矩阵中最小的元素,将该元素对应的两个类归为一类,

(4)重复第2步,直到只剩下一个类;

补充: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的分类,下面将介绍有监督的“分

类”。我简单说明下,无监督学习和有监督学习是什么无监督学习:发现的知识是未知的而有监督学习:发现的知识是已知的或者这么说吧:有监督学习是对一个已知模型做优化,而无监督学习是从数据中挖掘模型他们在分类中应用比较广泛(非数值分类)

如果是数值分类就是预测了,这点要注意

三、数据分类

1、方法概述数据分类是一种典型的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其目的是从一组已知类别的数据中发现分类模型,以预测新数据的未知类别。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预测和分类是有区别的,预测是对数据的预测,而分类是类别的预测。

2、类别方法:(1)神经网路(2)决策树(这里不再阐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相关书籍)

3、注意事项

1》神经网路适用于下列情况的分类:

(1)数据量比较小,缺少足够的样本建立数学模型;(2)数据的结构难以用传统的统计方法来描述(3)分类模型难以表示为传统的统计模型

这里主要介绍以上三点,其他的情况大家可以自己总结!

2》神经网路的优点:

分类准确度高,并行分布处理能力强,对噪声数据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容错能力

能够充分逼近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具备联想记忆的功能等。

3》神经网路缺点:

需要大量的参数,不能观察中间学习过程,输出结果较难解释,会影响到结果的可信度,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当数据量较大的时候,学习速度会制约其应用。

4、步骤

这里只做简略说明,具体步骤,大家可以查阅《神经网路》《数据挖掘》等相关书籍(1)初始化全系数(2)输入训练样本(3)计算实际输出值(4)计算实际输出值和期望输出值之间的误差(5)用误差去修改权系数(6)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如果满足终止,否则进入第二步 .

四、判别分析

1、概述其是基于已知类别的训练样本,对未知类别的样本判别的一种统计方法,也是一种有监督的学习方法,是分类的一个子方法!具体是:在研究已经过分类的样本基础上,根据某些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判别式,然后对未知分类的样本进行分类!

2、分类

根据判别分析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下面几类:(1)距离判别法(2) Fisher判别法(3) Bayes判别法(4)逐步判别法

关于这几类的方法的介绍,大家可以参考《多元统计学》,其中比较常用的是bayes判别法和逐步判别法

3、注意事项:

判别分析主要针对的是有监督学习的分类问题。共有四种方法,这里重点注意其优缺点:

(1)距离判别方法简单容易理解,但是它将总体等概率看待,没有差异性;

(2) Bayes判别法有效地解决了距离判别法的不足,即:其考虑了先验概率——所以通常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应用比较多!

(3)在进行判别分析之前,应首先检验各类均值是不是有差异(因为判别分析要求给定的样本数据必须有明显的差异),如果检验后某两个总体的差异不明显,应将这两个总体合为一个总体,再由剩下的互不相同的总体重现建立判别分析函数。

(4)这里说明下Fisher判别法和bayes判别法的使用要求:两者对总体的数据的分布要求不同,具体的,Fisher要求对数据分布没有特殊要求,而bayes则要求数据分布是多元正态分布,但实际中却没有这么严格!

(5)这种方法可以利用spss,sas等软件来轻松实现

4、方法步骤这里以bayes判别法为例简要讲述,具体的方法和软件实现,可以去数学中国网站下载或者参考《多元统计学》

(1)计算各类中变量的均值xj及均值向量xh,各变量的总均值xi 及均值向量x

(2)计算类内协方差及其逆矩阵

(3)计算bayes判别函数中,各个变量的系数及常数项并写出判别函数

(4)计算类内协方差矩阵及各总协方差矩阵做多个变量的全体判别效果的检验

(5)做各个变量的判别能力检验

(6)判别样本应属于的类别

1.5主成分分析

1、概述主成分分析是一种降维数的数学方法,具体就是,通过降维技术奖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主成分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建模中,主要用于降维,系统评估,回归分析,加权分析等等。

2、分类(无)

3、注意事项

在应用主成分分析时候,应该注意:

(1)综合指标彼此独立或者不相互干涉

(2)每个综合指标所反映的各个样本的总信息量等于对应特征向量的特征值。通常要选取的综合指标的特征值贡献率之和应为80%以上(3)其在应用上侧重于信息贡献影响力的综合评价

(4)当主成分因子负荷的符号有正也有负的时候,综合评价的函数意义就不明确!

4、方法步骤大家可以参考《多元统计学》这本书籍,在这里就不做阐述,也可以从数学中国网站的统计学板块下载!

六、因子分析

1、概述其是也是将变量总和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是降维的一种数学技术!

它和主成分分析的最大区别是:其是一种探索性分析方法,即:通过用最少个数的几个不可观察的变量来说明出现在可观察变量中的相关模型(有点类似于前面讲述的分类和聚类的区别,大家好好体会下)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利用数学模型来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数据挖掘的一点精神!

2、分类因子分析是R型,即对变量研究

3、注意事项

(1)其不是对研究总体的变量的降维,而是根据原始变量信息构造新的变量,作为共同因子,这点区别于主成分分析

(2)它通过旋转可以使得因子变量具有可解释性(这块可能不容易理解,大家可以去找因子分析的相关书籍查阅,搞清楚这块,对于你解释模型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这里说明下,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1>两者都是降维数学技术,前者是后者的推广和发展

<2>主成分分析只是一般的变量替换,其始终是基于原始变量研究数据的模型规律;而因子分析则是通过挖掘出新的少数变量,来研究的一种方法,有点像数据挖掘中的未知关联关则发现!

4、方法步骤

(略)大家可以去论坛上下载相关电子资源,也可以参考《多元统计学》

七、残差分析

1、概述

在实际问题中,由于观察人员的粗心或偶然因素的干扰。常会使我们所得到的数据不完全可靠, 即出现异常数据。有时即使通过相关系数或F检验证实回归方程可靠,也不能排除数据存在上述问题。残差分析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一问题。所谓残差是指实际观察值与回归估计值的差。

2、分类无

3、应用

(1)通过残差分析来排除异常数据(2)通过残差分析来检验模型的可靠性

还有很多应用,大家在使用过程中据情况选取,灵活应用!

八、典型相关分析

1、概述

前面介绍的方法主要是一个变量和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的是多个变量和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者是一组变量和一组变量之间关系!

其可以揭示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供大家研究两个现象之间的关系。例如:蔬菜的产出水平和影响产出水平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2、分类

多对多的变量关系研究!

3、注意事项

(1)其可以很好地解决组合相关性的问题

(2)其还局限于两组变量的研究,而且要求这两组变量都是连续变

量且需服从多元正态分布

九、时间序列

1、概述

时间序列预测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是在时间序列变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使时间趋势向外延伸,从而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变量预测值。

其基本特点是:假定事物的过去趋势会延伸到未来;预测所依据的数据具有不规则性;撇开市场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

2、分类

时间序列的变动形态一般分为四种:长期趋势变动,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方法分类:

(1)平均数预测(简单算术平均法,加权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数法)(2)移动平均数预测(一次移动平均法,二次移动平均法)(3)指数平滑法预测(一次,二次,三次指数平滑法)(4)趋势法预测(分割平均法,最小二乘法,三点法)(5)季节变动法(简单平均法,季节比例法)

3.注意事项

(1)季节变动法预测需要筹集至少三年以上的资料

(2)移动平均法在短期预测中较准确,长期预测中效果较差;(3)移动平均可以消除或减少时间序列数据受偶然性因素干扰而产生的随机变动影响。

(4)一次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具有明显线性趋势的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一次移动平均法只能用来对下一期进行预测,不能用于长期预测,必须选择合理的移动跨期,跨期越大对预测的平滑影响也越大,移动平均数滞后于实际数据的偏差也越大。跨期太小则又不能有效消除偶然因素的影响。跨期取值可在3~20间选取。

(5)二次移动平均法与一次移动平均法相比,其优点是大大减少了滞后偏差,使预测准确性提高;二次移动平均只适用于短期预测。而且只用于的情形。

6)最小二乘法即适用于直线趋势的预测,也适用于曲线趋势的预测。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这里就不再一一罗列 4.方法步骤(略)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文) 第一部分:统计 一、什么是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众数的特点。 ①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②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当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就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并且它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到一组数据的大致情况。但是,当一组数据大小不同,差异又很大时,就很难判断众数的准确值了。此外,当一组数据的那个众数出现的次数不具明显优势时,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典型水平是不大可靠的。 3.众数与平均数的区别。 众数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表示平均每份的数量。 二、.中位数的概念。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有偶数个数据时,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三.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求法。 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当数据为奇数个时,最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为偶数个时,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③求平均数时,就用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四、中位数与众数的特点。 ⑴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唯一的,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 ⑵求中位数时,先将数据有小到大顺序排列,若这组数据是奇数个,则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时,则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⑶中位数的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 ⑷众数考察的是一组数据中出现的频数; ⑸众数的大小只与这组数的个别数据有关,它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其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6)众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甚至没有;(7)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 实验(Experiment):指由研究者主动地决定给予部分实验对象某种处理,给予另部分对象某种对照处理的研究设计形式,这种处理的分配常常是随机的。 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是通过良好地计划对象的选择、处理因素的分配、结果指标的测量和资料分析来保证比较组间对象和实验条件是均衡的,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并且较好地控制误差以能用较小的样本获取可靠的结论。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1.处理因素(treatment):根据研究目的,对受试对象施加的某种措施,称为处理因素。 注意:①抓住主要因素。 ②控制混杂因素(“非处理因素”在各组中应尽可能相同)。 ③标准化(处理因素应该标准化,即研究过程中处理应该自始至 终保持一致,不能因任何原因中途改变。)

2.受试对象(subject):动物——种类,品系,窝别 人——诊断,依从性 注意受试对象的同质性 (homogeneity) 3.实验效应(effect): 指标选择:有效,客观,灵敏,精确。(头痛,发烧) 指标观察:对人的观察应注意避免偏性,提倡盲法。 主观指标的量化:如划记评分。 完全不满意完全满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实验研究的分类:根据实验的对象不同,实验分成三类。 1. 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2. 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3. 现场干预试验(Intervention trial)

三.实验中的变异及其来源: 在实验中,由于实验对象自身特点、实验条件的变化和实验结果测量的不确定性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值的差别称实验误差,根据统计分析上的处理不同,实验误差分成两类: 1. 随机误差:由大量、微小的、偶然的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不易控制的误差称随机误差。如在实验中,温度、湿度、风向、振动、试剂、仪器、操作员等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偏差。 随机变异是没有倾向性的,在大量观察条件下,随机误差的分布呈标准N。随机误差的规律可以用统计方法分析。 正态分布()1,0 2.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由于在对象选择、处理因素分配的不随机、测量结果的不准确造成实验结果有倾向性地偏离真值称系统误差,或称偏倚(bias)。

高中数学试卷选修2-1

学校 : 班 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高中数学试卷选修2-1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 1.(2020高二下·大庆期末)下列三个结论: ①命题 p :“ ?x 0∈R ,x 02?x 0?1>0 ”的否定 ?p : “ ?x ∈R ,x 2?x ?1≤0 ”;②命题“若 x ?sinx =0 ,则 x =0 ”的逆否命题为“若 x ≠0 ,则 x ?sinx ≠0 ”;③“命题 p ∧q 为真”是“命题 p ∨q 为真”的充分 不必要条件;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2020高二下·北京期末)焦点在 x 轴的正半轴上,且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3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y 2=12x B. y 2=3x C. x 2=6y D. y 2=6x 3.(2020高二下·通州期末)命题“ ?x ∈R , x +1?0 ”的否定是( ) A. ?x ∈R , x +1<0 B. ?x ∈R , x +1<0 C. ?x ∈R , x +1?0 D. ?x ∈R , x +1?0 4.(2020高二下·新余期末)“ k >3 ”是“方程 x 2 k?3 ?y 2 k+3=1 表示双曲线”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20高二下·商丘期末)已知双曲线 x 23 ?y 2=1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 , F 2 , 点P 在双曲线上, 且满足 |PF 1|+|PF 2|=2√5 ,则 ΔPF 1F 2 的面积为 ( ) A. 1 B. √3 C. √5 D. 1 2 6.(2020·平邑模拟)已知O 为坐标原点,双曲线C : x 2a 2 ?y 2 b 2=1(a >0,b >0) 的右焦点为F ,过点F 且 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与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交于点A (点A 在第一象限),点B 在双曲线C 的渐近线上,且 BF ∥OA ,若 AB ????? ?OB ????? =0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 A. 2√33 B. √2 C. √3 D. 2 7.(2020高二下·广州期末)正方体 ABCD ?EFGH 的棱长为1,点M 在正方体的表面 EFGH 上,定义每一点均在正方体表面上的一条路线为一条路径. 已知点M 到A 的最短路径 d(M,A) 等于点M 到点G 的最短路径 d(M,G) . 则 d(M,G) 的最大值为( ) A. √52 B. 5 4 C. 1+√22 D. 5√26 8.(2020·九江模拟)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气势磅礴的中国馆——“东方之冠”令人印象深刻,该馆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设计理念,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似斗拱.它有四根高33.3米的方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总高度为60.3米,上方的“斗冠”类似一个倒置的正四棱台,上底面边长是139.4米,下底面边长是69.9米,则“斗冠”的侧面与上底面的夹角约为( ). A. 20° B. 28° C. 38° D. 48° 9.(2020·厦门模拟)一副三角板由一块有一个内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和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如图所示, ∠B =∠F =90° , ∠A =60° , ∠D =45° , BC =DE .现将两块三角板拼接在一起,取 BC 中点 O 与 AC 中点 M ,则下列直线与平面 OFM 所成的角不为定值的是( ) A. AC B. AF C. BF D. CF 10.(2020·新课标Ⅲ·理)设双曲线C : x 2 a 2?y 2 b 2=1 (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 , F 2 , 离心率为 √5 .P 是C 上一点,且F 1P ⊥F 2P .若△PF 1F 2的面积为4,则a =( ) A. 1 B. 2 C. 4 D. 8 11.(2020·天津)设双曲线 C 的方程为 x 2 a 2 ?y 2 b 2=1(a >0,b >0) ,过抛物线 y 2=4x 的焦点和点 (0,b) 的直线为l .若C 的一条渐近线与 l 平行,另一条渐近线与l 垂直,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 ) A. x 24 ?y 24 =1 B. x 2? y 24 =1 C. x 2 4?y 2=1 D. x 2?y 2=1 12.(2020高二下·丽水期末)已知F 是椭圆 x 2a 2+y 2 b 2 =1?(a >b >0) 的一个焦点,若直线 y =kx 与椭圆相 交于A ,B 两点,且 ∠AFB =60° ,则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32 ,1) B. (0,√32 ) C. (0,1 2) D. (1 2,1) 二、填空题(共4题;共12分) 13.(2020高二下·徐汇期末)如图,以长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的顶点D 为坐标原点,过 D 的三条棱所 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若DB 1???????? 的坐标为 (4,3,2) ,则 AC 1??????? 的坐标为________ 14.(2020高二下·北京期末)已知双曲线 x 2a 2 ?y 2 b 2=1(a >0?,?b >0) 的离心率为 √2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 线方程为________. 15.(2020高二下·天津期末)命题“ ?x <0 , (1 2)x <1 ”的否定是________. 16.(2020高二下·上海期末)双曲线 mx 2+y 2=1 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 m = 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共52分) 17.(2019高一上·上海月考)证明:“已知 a 、 b ∈R ,若 a 2+2ab +b 2+a +b ?2≠0 ,则 a +b ≠1 .”为真命题.

高中数学测试题(简单)

数 学 试 题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3)0}A x x x =+-<,{1,0,1,2,3}B =-,则A B = (A ){0,1} (B ){0,1,2} (C ){1,0,1}- (D ){1,0,1,2}- (2)设a =(2,)k k +,b =(3,1),若a ⊥b ,则实数k 的值等于 (A )-32 (B )-53 (C )53 (D )32 (3)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5+a 14=10,则S 18等于 (A )20 (B )60 (C )90 (D )100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A )内切 (B )相交 (C )外切 (D )相离 (5)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112y x y x y ,则z =3x +y 的最大值为 (A )12 (B )11 (C )3 (D )-1 (6)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1=1,q =2,则T n =1a 1a 2+1a 2a 3 +…+1a n a n +1的结果可化为 (A )1-14n (B )1-12n (C )23(1-14n ) (D )23(1-12n ) (7)“m =1”是“直线20mx y +-=与直线10x my m ++-=平行”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阅读右面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 输出S 的值为 (A )15 (B )105 (C )245 (D )945 第II 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之比为334::,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一年级抽取 名学生. (14)在ABC ?中,角所对边长分别为, 若3,,c o s 6 a B A π=== 则 b =___________. (15)已知点P ,Q 为圆C :x 2+y 2=25上的任意两点,且|PQ |<6,若PQ 中点 组成的区域为M ,在圆C 内任取一点,则该点落在区域M 上的概率为 __________ . (16)点C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O 是直线AB 外一点,OC xOA yOB =+, 不等式22(1)(2)(2)(1)x y y x k x y +++>++对满足条件的x ,y 恒成立,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已知的面积是3,角所对边长分别为,4cos 5 A = . (Ⅰ)求AB AC ; (Ⅱ)若2b =,求的值. ,,A B C ,,a b c ABC ?,,A B C ,,a b c a

高中数学测试卷

高中数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N (2,2σ),8.0)4(=≤X P ,则=≤)0(X P ( ) A 、 0.4 B 、0.2 C 、0.6 D 、0.8 2. 一位母亲记录了儿子3~9岁的身高,由此建立的身高与年龄的回归模型为 y=7.19x+73.93用这个模型预测这个孩子10岁时的身高,则正确的叙述是( ) A.身高一定是145.83cm; B.身高在145.83cm 以上; C.身高在145.83cm 以下; D.身高在145.83cm 左右. 3.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2 (0,)N σ,且(2)0.8P ξ<=,则(02)P ξ<<=( ) A .0.6 B .0.4 C .0.3 D .0.2 4.已知:),,(~2 δμN X 且,5=X E ,4=X D 则≈≤<)73(x P ( ) A .0.0456 B .0.50 C .0.6827 D .0.9545 5.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5,4)N ,且()4P X k P X k ><-()=, 则k 的值为( ) A.6 B.7 C.8 D.9 6.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 与销售额y 的不完整统计数据如下表: 若已知回归直线方程为69?-=x y ,则表中m 的值为 A .40 B .39 C .38 D .37 7.工人工资(元)依劳动生产率(千元)变化的回归方程为5080y x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工资为130元 B .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1000元时,工资平均提高80元 C .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1000元时,工资平均提高130元 D .当工资为250元时,劳动生产率为2000元 8.以下四个命题中:

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实验设计的统计学基本原则 实验(Exper iment):指由研究者主动地决定给予部分实验对象某种处理, 给予另部分对象某种对照处理的研究设计形式,这种处理的分配常常是随机的。 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是通过良好地计划对象的选择、处 理因素的分配、结果指标的测量和资料分析来保证比较组间对象和实验条件是均衡的,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并且较好地控制误差以能用较小的样本获取可靠的结论。 一.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1 -处理因素(treatment):根据研究目的,对受试对象施加的某种措施, 称为处理因 素。 注意:①抓住主要因素。 ②控制混杂因素(“非处理因素”在各组中应尽可能相同)。 ③标准化(处理因素应该标准化,即研究过程中处理应该自始至 终保持一致,不能因任何原因中途改变。)

2.受试对象(subject):动物 ---------- 种类,品系'窝别 人——诊断,依从性 注意受试对象的同质性(homogene i ty) 3.实验效应(effect): 指标选择:有效,客观,灵敏,精确。(头痛,发烧) 指标观察:对人的观察应注意避免偏性,提倡盲法。 主观指标的量化=如划记评分。 实验研究的分类:根据实验的对象不同,实验分成三类。 1.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2?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3.现场干预试验(Intervention trial) 三.实验中的变异及其来源: 在实验中,由于实验对象自身特点、实验条件的变化和实验结果测量的 不确定性造成实验结果与真值的差别称实验误差,根据统计分析上的处理不 同,实完全不满意 I I I I I I I I I I I 完全满意 0 1 2 3 4 5 6 7 9 10

高中数学1-2测试题一

高中数学文科(选修1-2)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 A .预报变量在x 轴上,解释变量在y 轴上 B .解释变量在x 轴上,预报变量在y 轴上 C .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x 轴上 D .可以选择两个变量中任意一个变量在y 轴上 2.数列2,5,11,20,,47,x …中的x 等于 ( ) A .28 B .32 C .33 D .27 3.复数 2 5 -i 的共轭复数是 ( ) A .i +2 B .i -2 C .-i -2 D .2 - i 4.下面框图属于 ( ) A .流程图 B .结构图 C .程序框图 D .工序流程图 5.设,,a b c 大于0,则3个数:1a b +,1b c +,1 c a +的值 ( ) A .都大于2 B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C .都小于2 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6.当 13 2 <

8,5,若在实际问题中,y 的预报最大取值是10,则x 的最大取值不能超过 ( ) A .16 B .17 C .15 D .12 9.根据右边程序框图,当输入10时,输出的是( ) A .12 B .19 C . D .-30 10.把正整数按下图所示的规律排序,则从2003到2005的箭头方向依次为 (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 卡的横线上) 11.在复平面内,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三个顶点A 、B 、C 对应的复数分别 是1+3i,-i,2+i,则点D 对应的复数为_________. 12.在研究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时,求得相关指数≈2R ___________,可以叙 述为“身高解释了64%的体重变化,而随机误差贡献了剩余的36%”所 以身高对体重的效应比随机误差的效应大得多。 13.对于一组数据的两个函数模型,其残差平方和分别为 和200,若 从中选取一个拟合程度较好的函数模型,应选残差平方和为_______的 那个. 14.从2 2 2 576543,3432,11=++++=++=中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是 _____________。 15.设计算法,输出1000以内能被3和5整除的所有正整数,已知算法流程 图如右图,请填写空余部分:① _________ ;②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 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某班主任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了作业量多少的调查,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同学认为作业多的有18人,认为作业不多的有9人,不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同学认为作业多的有8人,认为作业不多的有15人,则认为喜欢玩电脑游戏与认为作业量的多少有关系的把握大约是多少? 17.(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a ,b ,c 是全不相等的正实数,求证 3>-++-++-+c c b a b b c a a a c b 。 第(15)题图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期末测试题

期末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等差数列3,7,11…中,第5项为( ). A .15 B .18 C .19 D .23 2.数列{}n a 中,如果n a =3n (n =1,2,3,…) ,那么这个数列是( ). A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B .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 C .首项为3的等比数列 D .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 3.等差数列{a n }中,a 2+a 6=8,a 3+a 4=3,那么它的公差是( ). A .4 B .5 C .6 D .7 4.△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3,b =4,∠C =60°, 则c 的值等于( ). A .5 B .13 C .13 D .37 5.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1(n ∈N +),那么a 4的值为( ). A .4 B .8 C .15 D .31 6.△ABC 中,如果A a tan =B b tan =C c tan ,那么△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7.如果a >b >0,t >0,设M =b a ,N =t b t a ++,那么( ). A .M >N B .M <N C .M =N D .M 与N 的大小关系随t 的变化而变化 8.如果{a n }为递增数列,则{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为( ). A .a n =-2n +3 B .a n =-n 2-3n +1 C .a n = n 21 D .a n =1+log 2n

高中数学统计

【课题】10.2 概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互斥事件的古典概率. 能力目标: (1)会判定互斥事件及古典概型; (2)会解决简单的古典概型实际问题,会计算互斥事件的概率;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技能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数学兴趣; (2)经历合作学习的过程,尝试探究与讨论,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公式()m P A n = 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教学难点】 概率的计算. 【教学设计】 由于本教材没有介绍排列与组合等内容,所以,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不要搞得太复杂,重点放在理解算法原理上.等可能事件A 的概率计算公式为()m P A n = ,其中n 是基本事件总数、m 是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有些教材用这个公式来定义概率,叫做概率的古典定义. 教师在讲解例3、例4时,重点应剖析清楚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m P A n =中的基本事件总数n 、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 的确定方法. 为了计算一些复合事件的概率,教材介绍了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在讲此公式以前,首先用实例引入了互斥事件的概念,要向学生强调,互斥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一定不是互斥事件.当互斥事件A ,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用A B 表示)时,我们 可以使用概率的加法公式()()()P A B P A P B =+来计算概率.需要指出的是,在A ,B 中 至少有一个发生实际上就是A 发生或者B 发生,而A ,B 不能同时发生.一定要强调概率公式()()()P A B P A P B =+只适用于互斥事件.

高中数学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函数f (x )=e x -1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0,12 ) B .( 1 2,1) C .(1,3 2 ) D .( 3 2 ,2 ) 3.函数||2)(x x f -= 的值域是 ( ) A .]1,0( B .)1,0( C .),0(+∞ D .R 4.集合}1,log | {3>==x x y y A ,}0,3|{>==x y y B x ,则=?B A ( ) A .}31 0|{<y y C . }13 1 | {<y y 5.当10<

A. B. C. D. 8.梯形ABCD中AB//CD,AB?平面α,CD?平面α,则直线CD与平面α内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只能是() A.平行 B.平行或异面 C.平行或相交 D.异面或相交 9.已知 1 3 log2 a=,1 2 1 log 3 b=,0.3 1 () 2 c=,则(). A.a b c << B.a c b <1 C.0≤k<1 D.k>1,或k=0 11. 若一个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棱柱的体积为() A. 3 24 B. 3 36 C. 3 32 D. 3 48 12.已知三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90,2 BAC AB AC ∠=== o,若球心到平面ABC距离为1,则该球体积为() A. 23π B. 43π C. 63π D. 83π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函数() y f x =是函数(01) x y a a a =>≠ 且的反函数,且() y f x =的图象过点(2,1),则() f x=______________ 14.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正视图中的弧线是半圆),图中标出的尺(单位:㎝),可得这个几何体表面是 cm2。

医学统计学重点

医学统计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基本概念: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对象的某个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个体的某个变量值的集合。 总体参数:刻画总体特征的指标,简称参数。是固定不变的常数,一般未知。 统计量:刻画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观察值计算得到,不包含任何未知参数。 抽样误差:由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相应的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 频率:若事件A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发生了m次,则称m为频数。称m/n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或相对频率。 概率:频率所稳定的常数称为概率。 统计描述:选用合适统计指标(样本统计量)、统计图、统计表对数据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刻画和描述。 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用样本统计指标(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指标(参数),称为参数估计。用样本差别或样本与总体差别推断总体之间是否可能存在差别,称为假设检验。 2.样本特点:足够的样本含量、可靠性、代表性。 3.资料类型: (1)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数值变量或尺度资料。是对观察对象测量指标的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观察指标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每个个体都能观察到一个观察指标的数值,有度量衡单位。 (2)分类资料:包括无序分类资料(计数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等级资料) ①计数资料: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频数),由 各分组标志及其频数构成。包括二分类资料和多分类资料。 二分类:将观察对象按两种对立的属性分类,两类间相互对立,互不相容。 多分类:将观察对象按多种互斥的属性分类 ②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档次或等级顺序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 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 4.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统计分析。

高一数学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学期10月检测考试 高一年级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第一大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已知{}{}|24,|3A x x B x x =-<<=>,则A B =( ) A. {}|24x x -<< B. {} |3x x > C. {}|34x x << D. {}|23x x -<< 2.设集合A 和集合B 都是自然数集N ,映射:f A B →把集合A 中的元素n 映射到集合B 中的元素2n n +,则在映射f 下,B 中的元素20是A 中哪个元素对应过来的( ) .3 C 3.满足关系{}1{1,2,3,4}B ??的集合B 的个数 ( ) 个 个 个 个 4.方程260x px -+=的解集为M,方程260x x q +-=的解集为N,且M ∩N={2},那么p q +等于( ) B.8 5. 在下列四组函数中,()()f x g x 与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 A. ()()211,1 x f x x g x x -=-=+ B. ()()()0 1,1f x g x x ==+ C. ()()2,f x x g x x == D. 4)(,22)(2-=-?+=x x g x x x f 6. 函数 1 23 ()f x x x =-+ -的定义域是( ) A. [)23, B.()3,+∞ C.[)()233,,+∞ D.()()233,,+∞ 7. 设0abc >,二次函数2()f x ax bx c =++的图象可能是

高中数学统计、统计案例知识点总结和典例

统计 一.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1.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有限),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n/N),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做抽签法。 抽签法的一般步骤:a、将总体的个体编号。 b、连续抽签获取样本号码。 3. 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叫随机数表法。 随机数表法的步骤:a、将总体的个体编号。b、在随机数表中选择开始数字。c、读数获取样本号码。 4. 抽签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当总体的容量非常大时,费时、费力,又不方便,如果标号的签搅拌得不均匀,会导致抽样不公平,随机数表法的优点与抽签法相同,缺点上当总体容量较大时,仍然不是很方便,但是比抽签法公平,因此这两种方法只适合总体容量较少的抽样类型。 二.系统抽样: 1.一般地,要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若干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做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 (1)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总体中的N个个编号。 (2)将整体按编号进行分段,确定分段间隔k=N/n。(k∈N,L≤k). (3)在第一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个体的编号L(L∈N,L≤k)。 (4)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起始编号L加上间隔k得到第2个个体编号L+K,再加上K得到第3个个体编号L+2K,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 在确定分段间隔k时应注意:分段间隔k为整数,当N/n不是整数时,应采用等可能剔除的方剔除部分个体,以获得整数间隔k。 三.分层抽样: 1.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的步骤: (1)分层:按某种特征将总体分成若干部分。(2)按比例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 (3)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2.分层抽样是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采用的抽样方法,进行分层抽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层抽样中分多少层、如何分层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总的原则是,层内样本的差异要小,面层之间的样本差异要大,且互不重叠。 (2)为了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所有层应采用同一抽样比等可能抽样。 (3)在每层抽样时,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 四.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1.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 其一般步骤为:(1)计算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求极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将数据分组(4)列频率分布表(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折线图、总体密度曲线 频率分布折线图: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

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填空题 1.数据资料按其性质不同各分为资料和资料两种。 2.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团称为。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观测,用以估计总 体的一般特性,这部分被观测的个体总称为。 3.由总体中包含的全部个体求得的能够反映总体性质的特征数称为;由样本的全部观察 值求得的用以估计总体参数的特征数叫。 4..试验误差可以分为误差和误差两种类型。 5.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必须是抽取的样本。 6.样本根据样本容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和。 8.小麦品种A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值为12cm和3cm,品种B为18cm和3.5cm,根据__________,判断品种______的 该性状变异大。 9.某海水养殖场进行贻贝单养和贻贝与海带混养的对比试验,收获时各随机抽取抽取50绳测其毛重,结果如下所示: 平均数X(kg)极差R(kg)标准差S(kg)变异系数CV% 贻贝单养42.70307.0816.58贻贝与海带混养52.1030 6.3412.16根据和,判断的效果好。 10.在统计学中,常见平均数主要有和。 11. 12. 13. 14. 15. 16. 17. 简答题 1.如何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 2.什么是准确性,精确性?如何提高试验的正确性? 3.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用途?常用统计图、统计表有哪些? 4.生物统计学中常用的平均数有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5.为什么变异系数要与平均数、标准差配合使用? 多选题 1.下列总体中属于有限总体的是()。 A 保定地区棉田中棉铃虫的头数 B 20m2的试验小区中鲁玉4号玉米的株高 C 66.7万公顷鲁玉4号玉米的株高 D 320株水稻中糯稻的株数 2.下列数据资料中属于连续型变数资料。

高中数学集合测试题

集合测试题 请认真审题,仔细作答,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一、单项选择题 : 1. 设集合,则( ) A .{75}x x -<<-∣ B .{35}x x <<∣ C .{53}x x -<<∣ D .{|75}x x -<< 【答案】 C 【解析】 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交集及其运算. 分析:由绝对值的意义解出集合S ,再解出集合T ,求交集即可. 解答:由{|55}S x x =-<<,{|73}T x x =-<<故{|53}S T x x =-<

4.若{1,2}A{1,2,3,4,5}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A .6 B .7 C .8 D .9 【答案】 C 5.设P={x|x ≤8},a=,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P B .aP C .{a}P D .{a}P 【答案】 D 6. 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6 C . 8 D .10 【答案】 D 【解析】 考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题意,根据集合B 中的元素属性对x ,y 进行赋值得出B 中所有元素,即可得出B 中所含有的元素个数,得出正确选项 解答:解:由题意,x=5时,y=1,2,3,4, x=4时,y=1,2,3, x=3时,y=1,2, x=2时,y=1 综上知,B 中的元素个数为10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领会集合B 中元素的属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寒假作业(1) 一、选择题: (1)设集合A={–2,–1,3,4},B={–1,0,3},则A ∪B 等于( ). (A ){–1,3} (B ){–2,–1,0,3,4} (C ){–2,–1,0,4} (D ){–2,–1,3,4} (2)cos (–570?)的值为( ). (A ) 21 (B )23 (C )–2 1 (D )–23 (4)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2=7,a 4=15,则其前10项的和为( ). (A )100 (B )210 (C )380 (D )400 (5)命题“若x 2+y 2=0,则x=y=0”的否命题是( ). (A )若x 2+y 2≠0,则x ,y 都不为0 (B )若x 2+y 2=0,则x ,y 都不为0 (C )若x 2+y 2=0,则x ,y 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 (D )若x 2+y 2≠0,则x ,y 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 (6)函数f (x )=log 4x 与g (x )=22x 的图象( ). (A )关于x 轴对称 (B )关于y 轴对称 (C )关于原点对称 (D )关于直线y=x 对称 (7)椭圆 14 92 2=+x y 的焦点坐标是( ) . (A )(0,±5) (B )(±5,0) (C )(0,±13) (D )(±13,0) (8)双曲线9x 2 –16y 2 =144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x y 169± = (B )x y 43±= (C )x y 9 16±= (D )x y 34 ±= (9)过点A (2,3)且垂直于直线2x+y –5=0的直线方程为( ). (A )x –2y+4=0 (B )2x+y –7=0 (C )x –2y+3=0 (D )x –2y+5=0 (10)过点(1,–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y 2=4x 或x 2=21y (B )y 2=4x (C )y 2=4x 或x 2=–21y (D )x 2=–2 1 y (11)当x ,y 满足条件?? ???≥-+≥≥0320y x y y x , , 时,目标函数z=x+3y 的最小值是( ). (A )0 (B )1.5 (C )4 (D )9 (12)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S 为4,则输入的x 应为( ). (A )–2 (B )16 (C )–2或8 (D )–2或16 (13)将函数y=sin ( 21x+3 π )的图象向右平移3π,所得图象对应的表达式为( ). (A )y=sin 21x (B )y=sin (21x+6π) (C )y=sin (21x –3π) (D )y=sin (21x –3 2π) (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正视图、侧视图都是矩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16 (B )12 (C )8 (D )6 (15)已知向量a =(3,1),b =(m ,1).若向量a ,b 的夹角为 3 2π ,则实数m=( ). (A )–3 (B )3 (C )–3或0 (D )2 (16)已知函数f (x )=2x 2–2x ,则在下列区间中,f (x )=0有实数解的是( ). (A )(–3,–2) (B )(–1,0) (C )(2,3) (D )(4,5) (17)0.32,log 20.3,20.3这三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0.32<log 20.3<20.3 (B )0.32<20.3<log 20.3(C )log 20.3<0.32<20.3 (D )log 20.3<20.3<0.32 (18)一个袋中装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现从袋中取出1球,然后放回袋中再取出一球,则取出的两个球同色的概率是( ). (A ) 2 1 (B )31 (C )41 (D )52 (19)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底面为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侧棱AA 1⊥底面ABC ,点D 在棱BB 1上,且BD=1,若AD 与平面AA 1C 1C 所成的角为α,则sin α的值为( ). 第(14)题 第(12)题

最新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全)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文) 一、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二、 众数与平均数的区别: 众数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表示平均每份的数量。 三、二、.中位数: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有偶数个数据时,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四、 三 .众数、中位数及平均数的求法。 五、 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当数据为奇数个时,最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为偶数个时,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③求平均数时,就用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得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四、中位数与众数的特点。 ⑴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唯一的,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 ⑵求中位数时,先将数据有小到大顺序排列,若这组数据是奇数个,则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时,则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⑶中位数的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 ⑷众数考察的是一组数据中出现的频数; ⑸众数的大小只与这组数的个别数据有关,它一定是一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其单位与数据的单位相同; (6)众数可能是一个或多个甚至没有; (7)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五.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异同: ⑴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 ⑵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有单位; ⑶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关系,所以最为重要,应用最广; ⑷中位数不受个别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⑸众数与各组数据出现的频数有关,不受个别数据的影响,有时是我们最为关心的数据。 六、对于样本数据x 1,x 2,…,x n ,设想通过各数据到其平均数的平均距离来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那么这个平均距离如何计算? 思考4:反映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一般用s 表示.假设样本数 据x 1,x 2,…,x n 的平均数为x ,则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是: 12|||||| n x x x x x x n 22 2 12()()()n x x x x x x 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