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

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

德育目标

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

●教学方法

1.我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

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学习:

1.6 中国人口迁移(板书)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私饫 飞衔夜 丝诘那ㄒ聘趴觯黄浯问切轮泄 闪⒌?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

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

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

口数量的增多,人地矛盾的出现,促使大量人口移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开发。一般说来,在一个范围固定的区域内,如果人口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饱和,或者使生产或生活条件降低,这就必然会产生外迁的动力(即推力);另外一些人口增长缓慢、人口稀少、有开发余地的地区可以为更多人口提供生产和生活的条件,对外来移民具有吸引力(即拉力)。自然条件对人口的迁移在人类社会早期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战乱中的人们寻求的世外桃源也必定是创造出“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地方。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正如上面所述的有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在历史上,每当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一次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例如,“实史之乱”“永嘉丧乱”“靖康之难”等。

补充材料1:

安史之乱

唐代中叶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又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政治十分腐败;潘镇权限增大,总揽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不听中央节制。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反叛,率军南下,很快攻占洛阳,次年五月称大燕皇帝。七月击败唐将哥舒翰,攻破潼关,进占长安。同时派部将史思明占据河北十三郡。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相继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郡(今河南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然“燕帝”,再度攻下洛阳,中原又落叛军之手,761年,史朝义杀其父史思明,自称皇帝,叛军内讧,力量消弱。762年、代宗继位,唐朝再借回讫兵收复洛阳,史朝义逃往莫州(今河北任丘)。763年,因田承嗣、李怀先降唐,史朝义势穷自杀于山林之中。安史叛乱始平。自天宝十四年至广德元年,安史之乱历时八年,波及中原广大地区,使人民的生命财产蒙受重大损失,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人们背井离乡,纷纷南迁。唐朝也从此由盛转衰,陷入藩镇割据局面。

补充材料2:

靖康之变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逼近宋都汴京,宋徽宗让位,宋钦宗当上了皇帝。第二年起年号为靖康。靖康之变就是指在钦宗统治时,政局的变故。靖康元年正月,金军在完颜宗望的率领下,围攻汴京(今开封)。宋以金银、绢帛、牛马等物,和康王赵构、宰相张邦昌为“抵押”,还许下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为条件,才使金兵退兵。八月,金兵分两路再次进攻北宋,很快完颜宗望的军队第二次包围汴京,并攻入京城,钦宗请降。当时北宋政权实际上已经完全被金朝所控制。1127年4月,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饮宗以及后妃、

宗室、大臣等3000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等。

承转: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较为复杂,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正如上述提到的“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等,由于政治、战争等因素,使中原人口开始大规模南迁,南方政权陆续建立,长江中下游平原、宁绍平原、珠江三角洲的人口数量都有了增加,黄河流域原来人口密集的地区一度成为丘墟,河西走廊、辽东却由于避难人口的涌入而出现了暂时的繁荣。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由于我国管理制度的规范和一些相应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迁移变得规范和有序,且迁移和流动的数量较少。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了解我国建国后到20世纪80年中期的30年间人口迁移的情况。

二、新中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了解建国后30年的人口迁移状况,并分析其原因,结合课文中表1.7,再了解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情况。

组织活动:

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更清楚的认识,可组织学生对其长辈进行探访,这种现象在一般的城市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这样的活动。通过学生的探访活动,可让学生写成小文章,或在课堂上进行叙述,然后老师从中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几种情况及其简要原因。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这一时期中,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再加上国家政策限制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

我们从课文中表1.6:1954~1984年中国人口迁移的三个阶段中可以看出:我国在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总体规模比较小,频率也比较低,据统计,从1954年到1984年,跨越乡镇及城市办理迁移手续的迁移人口为5.94亿人,平均每年在1900万人以上。其大致情况如表格所示:

此外,在这一时期表现在迁移方向上也较为明显。我国的净迁出地区主要是辽宁、山东、上海和四川等省市;西藏为迁出和迁入持平的地区,其余地区则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人口在迁移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的人口迁移;(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7)少量的自发迁移。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受国家政策和户籍等管理制度的控制较多,而自发的人口迁移和流动相对较少。

补充材料3:

解放后,为了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祖国,国家政府曾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了一系列人口迁移,其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1)向内地移民解放后为了使生产力布局向合理方向发展,在内地新建了一大批工矿业基地、农业基地,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运输建设。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从东部沿海人口密集地区抽调了大批工人、干部、科技人员及其家属,支援重点开发地区和重点建设地区,人数达几百万。迁入地区主要是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2)向新建的农林业基地移民为了建设新的农、林业基地,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地广人稀的边疆地区移民,迁移了大批城镇青年、复员转业军人及城镇闲散人员。解放初期的大规模野战军团改制成建设兵团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就属此类型的移民。

(3)毕业生分配解放后,每年均有几十万名大中专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中,除一部分回各自省、市、自治区安排工作外,尚有一部分响应国家号召,分配到重点建设地区、边远山区和文化落后地区工作。

(4)灾区移民这种移民人数越来越少。但在生产条件差,遇以难以克服的自然灾害时,仍有相当数量居民离开家乡,移向生产条件较好的、人口稀少的地区。

(5)水库移民解放后,我国水利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兴建了数千座大、中型水库,水库淹没区的居民要迁移,一部分就近安排,一部分需迁往其他省区。我国目前的三峡库区移民,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

(6)特殊性质的移民这类移民,各国、各地区不一样。在我国由于经济建设或是军事上的需要,有组织地从人口密集区迁出部分居民到海岛、边疆等地。有时,某些地区性别比失衡时,也会有组织地迁入部分异性青年调节该地区的性别结合。

承转:

上面我们学习了解放以后到20世纪80年代的人口迁移状况,那么,随着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的人口迁移又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也就是我们第三部分要学习的内容。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板书)

这一部分内容所反映的现象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较为普遍,我们自己应该有所体会。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迅速发展,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在我们的城市中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我们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多联系实际生活,以周边事例来了解这一时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情况。

对于这一时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的流动人口的情况。按照人口迁移的定义,我国的这些流动人口,其中大部分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人口迁移,因为他们的居住地一般不会发生“永久性”或者“长期”的改变。但由于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很多,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极大,而且也有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也确实“长期”地落脚他乡。所以我们对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迁移的学习,主要侧重在流动人口方面。以下我们将概括其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中央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中小城镇的控制,当年全国流动人口就达2000多万。自此以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从人口流动的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这与以前人口迁移和流动主要受国家政策和制度的影响不同,这一时期的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迁移和流动人口外出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但是,这一时期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此外,变化较大的还有一点,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例如上海市。

在这一时期,我国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他们迫切要求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第二,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提供了契机。第三,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政策,使得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异,人们为了进一步追求较高的生活水平,使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由于我国的流动人口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这样对城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1)

流动人口给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的劳动力供需矛盾;(2)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作出了贡献;(3)促进了城市商业

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4)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5)为城市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6)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当然,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也产生了各种不利的影响。一方面,流动人口由于其巨大的规模,极大地加剧了城市公共交通、住房、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一部分流动人口由于不能找到合适的安置场所而私搭乱建各种“窝棚”,成为城市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我国的流动人口主要是由农村到城市,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这一现象,促使人口流动更趋合理化。

课堂活动:

组织学生简要讨论“民工潮”现象。

在我国,随着城市经济的大发展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出落后的农村地区,涌入城市或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谋求职业,引起规模日益扩大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即人们常说的“民工潮”。

讨论:你所在的地区有民工吗?你的家乡外出打工的农民多吗?你能就民工的主要来源、流向、从事职业、主要分布区域及民工对流动生活的态度等方面展开调查,分析“民工潮”形成的原因,民工已经或将要给城市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吗?针对这些影响,你能提出一些看法吗?

以上这些问题可在课堂上及时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也可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来。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是紧接上节课的内容而展开的。本节中,课文将我国人口迁移划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可采用实际事例与阶段对比的方法来了解不同阶段人口迁移的原因、流向及其特点,尤其是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流动)所表现出的新特点:本节内容较为简单,但周围有大量的事例可供我们选用,我们应灵活学习,学而用之,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01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 )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概念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的进行

答案:D

2.引起历史上中国人口迁移的原因,总体上是 ( )

A.自然原因

B.社会原因

C.自然灾害

D.自然和社会原因

答案:D

3.三峡工程建设产生的诸多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中,首推 ( )

A.库区文物保护问题 B.库区移民安置问题

C.库区森林、耕地保护问题 D.库区防洪问题

答案:B

4.历史上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中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原因是 ( ) A.安史之乱 B.自然灾害

C.战争 D.移民支边

答案:A

5.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城市是 ( )

A.大庆 B.攀枝花

C.金昌 D.珠海

答案:D

6.铁路部门为减轻“春运”的压力,采取上浮票价的方式,春运压力大主要原因是 ( ) A.铁路运输慢 B.年货运量大

C.民工人数多 D.减少了车次

答案:C

7.三峡工程移民安置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

A.移民环境容量不足 B.资金严重不足

C.人口文化素质较低 D.乡土观念太强

答案:A

8.近几年我国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学成不回国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对我国而言 ( ) 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 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答案:C

二、读图题

1.下图是我国80年代下半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迁出总人口大于20万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迁入总人口大于35万的我国工业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贡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疆吸引大量移民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0年代以来,重庆和湖北出现了新的移民高潮,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人口问题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00~2150年世界人口增长预测图(图1)

材料二:2000~2150年中国人口变动预测图(图2)

图1

图2

(1)据联合国的中位预测2025年世界人口达78.24亿,2050年达89.09亿,根据图7的中位预测可知205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总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1、图2可以看出: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比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50年人口总数将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亿人(取中位数字)。2050年以后中国的人口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长(取中位数字)。

(3)根据你的预测,2050年我国年龄结构金字塔最有可能是下面图3、图4两图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届时中国人口面临最大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 图4

答案:1. (1)四川、广西、江苏、河北 (2)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 (3)带回资金及先进的管理经验 (4)矿产资源丰富;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人口密度小

(5)三峡移民

2. (1)变慢 90亿 (2)弱 15 零 (3)图4 老龄化

●板书设计

1.6 中国的人口迁移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迁移原因——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

2.迁移方向——由黄河流域向南方

二、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1.迁移的规模

2.迁移的方向

3.迁移的几种形式

三、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1.表现特点

2.人口迁移和流动方向

3.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和目的

4.流动人口由农村到城市及其影响

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上海金融学院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人口社会学》课程代码:5322091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 班姓名毛奕琳学号 2013137106 成绩_________ 答题纸 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研究 摘要:中国的人口迁移从古至今分为若干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改革,人口迁移活动日趋活跃,而伴随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受到计划时代户籍制度和市场化的双重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体制的牵制,反而言之,大量人口的定向流动又反作用于经济上,两者呈相辅相成关系,所以人口迁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关键词:历史诱因;城市向心力;时代性特征;经济主导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就中国而言,从古至今的人口迁移时常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动荡,其规模也大小不一。 一、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研究 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通常受到地理环境、战乱和政策的影响,可以大致地分为三个关键性的时期,从这三个时期可以大致观察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一阶段,公元前221年前的人口迁移,是一种低水平的生存型迁移。根据历史的推测,秦国建立之前的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最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繁殖,黄河中下游平原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当时中国的很大一批人口,然而众所周知,由于当时的地理知识有限,缺乏人口迁移的诱因,人口迁移的速度相当缓慢。 第二阶段,公元前221-公元1376年(秦朝至元末)的人口迁移,是一种强制型和自发型相结合的人口迁移。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时期正是转乱纷飞的高峰时期,密度大、时间长的战争从而导致了人口迁移在当时十分集中。“安史之乱”、“靖康之变”都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大迁移的关键导火索。以北宋末年为转折点的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及未来趋势 郑真真杨舸 2013年05月14日0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发展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结构。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2亿人(图1),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

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内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则有近82%来自农村。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10年(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 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广东省的流入人口规模至今仍在全国居首位,东莞、深圳、中山等城市的流入人口数量已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不过,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对经济变化高度敏感,随着各地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形势变化,人口流动的地域特征也发生了局部性变化。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对流入人口的吸引力逐渐增强,与珠三角和京津冀共同成为流入人口集中的三大都市圈。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流入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地区,其中以浙江流入人口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入人口更为集中在珠三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文献作业 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 院(系)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题目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 指导教师xxx

关于人口迁移的文献综述摘要: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人口的空间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各地区中的分布状况, 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对人口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把握是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和合理功能区划的前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加之自然环境和城市规划问题,造成了城市局部地区人口拥挤就业人口分布不均匀等社会问题。因此人口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字:人口迁移,城市化,人口政策、 正文: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 近年来,国外人口迁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 ① 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 ② 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 ③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 ④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 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研究是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 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 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 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

杨云彦、陈金永, 蔡建明指出自1960~1980 年代大多数迁移的流向是由东向西, 而改革开放后, 人们迁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体格局由自东向西转变成由西向东。王桂新利用1990 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 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Liang and White 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 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 以上, 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 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 人口迁移的政策变化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引起了政策制定者以及有关专家的关注。一些学者建议将人口迁移纳入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杨云彦,张再生等均认为户口体系是人口迁移的主要障碍之一, 户口体系不利于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户口体系必须彻底改革或者彻底废除。曹景椿认为户籍制度阻碍了人口的合理迁移与流动, 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 人口迁移研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概念的定义与统计口径问题。目前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界定与统计口径仍未统一。如我国不同地区户籍统计中人口迁移的统计口径不一, 有的地区采用半年, 户口迁出原地半年以上的为迁移人口, 有的地区则采用一年。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 而且客观存在着三大

中国人口迁移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 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 德育目标 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 ●教学方法 1.我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 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学习: 1.6 中国人口迁移(板书)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私饫 飞衔夜 丝诘那ㄒ聘趴觯黄浯问切轮泄 闪⒌?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 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 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

中国人口现状分析与前瞻性研究综述

中国人口现状分析与前瞻性研究综述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综评4 月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作为新世纪摸清中国人口家底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六普”启动之初,便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切。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人口国情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多国的敏感神经,中国的人口问题俨然也成了一个“国际问题”。美国有媒体认为,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会拖累目前活力四射的中国经济,劳动力总量的缩减可能会让未来的中国走向“制造业蓬勃发展”的反方向,并给薪酬支付带来压力,进一步导致通胀率上涨。印度一些媒体则从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中,“敏锐”地找到了“赶超中国”的突破口,认为印度拥有更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所以印度未来的发展更有动力。不过,当代世界国家实力的竞争,早已不是人口数量的比拼,而是以人的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为核心。中国的人口问题,也早已不是单纯的数量问题,人口的结构、分布、素质越来越成为深层次矛盾的痛点。纵观1949~2049 年百年人口发展,1949~1999 这50 年,中国曾经历了人口从5.4 亿增加到12.6 亿的巨大压力;而从1999~2049 这50 年,在继续承受人口总量压力的同时,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包括城乡人口结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年龄结构、家庭结构等,正在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的主要矛盾。最新普查结果揭示出中国人口国力的几大变化,如人口总量与人口素

质的变化,人口流动增速迅猛、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分布不均衡加剧、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等,也都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存在的几大变数。过去30 多年,我国之所以能保持高速经济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妥善解决了人口问题,并充分利用人口资源的比较优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未来10~20 年,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也是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此时,全面地认识人口问题,客观分析人口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把握好新的人口变动趋势,进一步完善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更显紧迫和必要。如果能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充分考虑人口因素的新变化,因势利导,再造新的人口资源比较优势,会极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能。相反,如果决策失误或贻误时机,任何一个人口问题都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制约现代化进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需要把人口发展战略作为最基础的国家战略,科学谋划相关的人口与经济社会政策。外媒分析:人口结构变化使中国面临挑战【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4 月28 日报道】题:最新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增速放慢今天公布的2010 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增速已降至10 年前的一半,而且中国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和老龄化程度都更高了。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10 年中国国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7.“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 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人口就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而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人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编辑本段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这一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表现为:规模小,频率低,受国家政策影响。 1.1954年-1960年,活跃时期 2.1961年-1976年,低潮时期 3.1977年-1984年,回升时期 从迁移方向上看:我国人口净迁出地区有:辽宁、山东、上海、四川;迁入与迁出持平的地区是西藏;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迁移原因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 《人口迁移》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②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③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④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②通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学

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二)教学难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和流向,尝试分析时代背景。 2.利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其变化。 三、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我国“民工潮”和“春运”的画面,人口的大量移动。 承转过渡:这些人的移动是人口流动,还是人口迁移呢?什么是人口迁移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6正文第二段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第二阶段:出示问题“什么是人口迁移“,引导、组织学生思考。 ①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人口自然增长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人口迁移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人口迁移研究综述 旅游学院 A0821班 30号王兴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国人口的流动大 大加快,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中国对人口迁移研究的进展以及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人口迁移理论综述评价 1.国内人口迁移研究进展 1.1对迁移人口的社会经济与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早在80年代,已有许多研究涉及到迁移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社会经济与人口学静态特征。90年代以来, 对迁移人口的收入,消费状况及行为方式等社会经济动态特征的研究增多。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从年龄结构来说,大多数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以年轻型人口为主。杨云彦、黄晨喜、王桂新等的研究都显示出迁移人口绝大部分都是以年轻人为主[1]。就性别结构来说,迁移人口以男性为主,约占总迁移人口的60%—80%,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女性人口在迁移中也占有较大比例,如张善余、张茂林认为在短距离的迁移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而省际迁移人口中则以男性为主[2]。就文化程度来说,基本上所有的研究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非迁移人口,蔡建明、马清裕,黄晨喜均认为迁移人口的文化程度高于总人口的平均水平,范力达发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更喜欢向东部地区迁移[3]。就职业构成来说,迁移人口的职业主要以工业、商业贸易及服务业为主,周祖根认为迁移人口更容易获得在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工作[4]。范新城、吴立军(2007)认为,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城乡收入差距(I)、城市就业率(π1)、现代部门工作创造率(P)。 1.2对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的研究 许多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基本上是从中西部指向东部,从不发达地区指向发达地区,从农村地区指向城市地区,并且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5] 王桂新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得出大部分人口净迁入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大多数人口净迁出省区位于中、西部地区[5]。Liang and White认为北京、上海、天津一直是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北京、辽宁、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陕西所接受的省际迁移人口均超过全国总迁移人口的4%以上,这些省市大都位于东部地区,而人口净迁出率较高的省、区大多在中西部地区[5]。王桂新利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1995年1%人口抽样资料,发现80年代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主要从中、西部地带迁出,主要迁向东部地带; 90年代以来,西部地带一些地区对中部地带的迁移人口开始形成一定的吸引力,人口迁移流向继续主要向东部地区集中的同时,迁移吸引中心发生多极化;迁移格局中北京、上海是两大全国级吸引中心,广东、新疆是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5]。Liang指出无论是省际或省内人口迁移中,农村为源地的人口迁移占有绝大多数;周皓认为在1990年至1995年间,由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占总迁移人口的60%左右[5]。 1.3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缺乏系统的、可靠的有关国内人口迁移统计资料。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1954~1987年间的全国人口迁移数据,已汇总发表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但其中问题不少,主要的就是对统计对象缺乏严格的界定,各种类型的迁移混在一起,更有甚者,不少地区视人口迁移为平衡人口总数的“弹性系数”,统计时随意性很大。典型的如青海省1960~1962年间对死亡人口未作如实统计,缩小了死亡数,夸大了迁出数。天津市在1973~1981年间年均漏报出生人数达4360人,这些婴儿第二年一般均计入“迁入人口”。类似的问题在其它地区也相当普遍。结果造成在中国这样一个国际人口迁移率极小的封闭系统中,迁入总人数不能与迁出总人数相互抵消,有的年份差额竟达数百万人之多,这不能不影响到上述这套统计数据的实用价值。 根据由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统计,1954~1987 年间,中国年均迁入1840万人,迁出 1752万人。由于其中的 1966~1971年间部分省区缺统计,经修正后年均迁入、迁出数分别应为1956万人和1868万人,迁入率和迁出率分别为 23.7‰和 22.6‰。以上可见,迁入与迁出之间有近90万人的差额,表明统计中确有缺陷。但若取二数的平均值,即年均迁移1910万人,迁移率为22.2‰,则是大体可信的。 1987年中国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其中包括了人口迁移的内容,并对统计对象作了较严密的界定。这次抽样调查中的迁入人口,指的是从1982年7月 1日到1987年6月 30日由外市、镇、县迁入本市、镇、县,并一直居住到1987年7月1日零时的人。其中既包括有户口迁入的人,也包括虽无户口迁入,但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在本地居住不满5年的人。5年内有两次以上迁入,以最近一次为准。很显然,如此清晰的界定,同相对含糊而有缺陷的日常户籍登记统计在科学性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遗憾的是,不同地区在对上述规定的理解和执行上仍有差异。例如,按规定一个城市市区内的迁移是应予排除的,实际并非如此,表62 反映了由市、镇、县三部分组成的中国三大直辖市的市内迁移情况。 从表62可见,北京市完全计入了市区内部迁移,天津市则完全予以排除,上海市在6.88万的抽样人口中统计出3人,年均0.6人,既未完全排除,市区内迁移率又小得难以思议。三大直辖市就出现3种不同情况,这不能不使此次抽样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受到影响。 按1%抽样调查数推算,前述5年内中国迁移人口共3053万人,年均610.6万人,迁移率为5.90‰。与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1954~1987年间的年均数据相比,尚不及其1/3,可见统计范围差异很大,很重要的原因看来是抽样调查只统计跨市、镇、县的迁移,而户籍统计则包括了其内部迁移。 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也包括了人口迁移的内容,从而填补了前3次普查在这一领域内的空白。第四次普查设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状况”一栏,以此同目前普查所有地比较,可反映出5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同1%抽样调查一样,这次所统计的也只是跨市、镇、县的迁移,仍然不包括市、镇、县的内部迁移。如上海市的市区包括12个区,总人口达821万之多,但在普查中统统算作一块,其内部迁移未得到反映,从而失去了一次研究城市内部人口迁移的好机会。同1%抽样调查不同的是普查将迁入者的迁入时间由半年改为1年,这一改变显然是比较适当的。 除了未包括市、镇、县的内部迁移和居住未满1年的迁移外,这次普查的人口迁移项目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1)5年中多次迁移的,只计算1次。 (2)5年中已死亡的迁移者,以及未满5足岁的迁移者,均未予计算。 (3)5年中迁出又迁回的人员也未予计算。 因此,1990年普查数据所反映的实际上只是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总量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有偏低的倾向。

2020年中国人口大迁移研究报告

2020年中国人口大迁移的研究报告 现代经济,人口不是负担,而是经济社会活力的源泉, 是创新创业的基础,人口迁移带来的居住需求是房地产发展 的根基。 我们曾提出业内经典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 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长期倡导“城市群”模式,尊 重人口迁移聚集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在近年大力呼吁“尽快 全面放开生育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经历了从“孔雀东南飞”到2010年后的回流中西部,再到近年的粤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中西部并存。从城市层面看,近年向粤浙集聚的人口主要在大都市圈,而回流中西部的人口也主要是向大城市集聚。 中国已经进入都市圈城市群时代! 1、中国人口大迁移的新趋势 1.1.省级:粤浙人口再集聚与渝皖川回流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跨省人口迁移经历从“孔雀东 南飞”到回流中西部,再到近年粤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中西 部并存三个阶段。从常住人口变化看,2001-2010年、 2011-2015年、2016-2019年,粤、浙常住人口年均增加分别为171、69、131万和83、15、65万,而江苏三个时期分别为51、16、18万;皖、桂、川、豫、湘、渝、黔、鄂等中西部省份由2001-2010年的年均负增长转为2011 年后的正增长;东北三省由2001-2010年的年均正增长转为2011-2015年的 负增长,近4年减幅扩大。

从剔除自然增长因素之后的人口迁移看:近4年广东、浙江年均人口净流入分别由2011-2015年的14、-7 万大幅回升至2016-2019年的76、46万,呈现明显的人口再集聚趋势; 上海、北京因近年严控人口规模,均由人口净流入转变为净流岀; 山东近年经济转型落后,年均人口净流出规模较2011-2015年继续扩大; 中部省份除安徽由年均净流岀转为净流入外,其余各省均为持续净流出状态; 重庆、四川、陕西近年人口持续回流,其中重庆、四川近4年年均人口净流入规模在10万以上; 东北三省经济持续低迷,人口净流出规模持续扩大,辽宁由2001-2010年年均人口净流入14万下滑至 2011-2015年的2.3万,近4年年均净流出5万。 1.2.城市:深圳、广州、杭州、长沙年均净流入超 20万 人口持续向少数核心城市集聚;近4年深圳、广州、杭州、长沙4市年均净流入超20万,北京年均净流出超10 万。2001-2010 年、2011-2015 年、2016-2019 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单位中,人口净流入的分别有155(1 市数据缺失)、134 (10市数据缺失)、120个(14市数据缺失),人口净流入城市数量占比分别为46. 1%、41?0%、37. 2%;三个时期人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WS23 人口迁移)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翟振武)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1、概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国际上,迁移和流动并无实质上的区别,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词典》将人口迁移定义为:“人口在两个地理单元之间的空间移动,通常会涉及到居住地的永久性的变化”(UN,1958)。其中的关键要素有两点:地理区间的改变和居住地的永久性改变,而这两个要素也就是区分人口的迁移性移动(migratory movement)和非迁移性移动(non-migratory movement)的重要特征。与国际上通用的定义相比,我国对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定义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由于我国独特的户籍制度的存在,因此人口的移动行为是否改变其户籍就成为了区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主要标志。除此之外,相关权威学者认为,流动人口和迁移人口的核心区别在于:流动人口只是暂时离开了其常住地,而进入了暂住地或客居地的人口,最终是要返回其常住地的;迁移人口则是改变了定居地的人口,通常并不再返回原来的常住地。1国家统计局在进行统计时,把在一个地方居住达半年以上的人口,无论其户口在何地,都算作这个地方的常驻人口。在很多地方,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的时间甚至长达几年。比如,在北京的400万流动人口中,居住北京5年以上的人口高达40%以上。中国的城市化率指标,都是按照在城市常住人口数量统计的,而城市常住人口中,包含了大量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因此,中国的人口流动其实就是人口迁移的一种形式,是户口没有变更的迁移。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我 1翟振武 段成荣,《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5

中国人口迁移趋势

中国人口迁移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从80年代开始,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超大规模剩余劳动力成为全国城镇化的主体力量,人口红利得以释放,因此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梳理我国人口迁徙趋势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人口迁移:乡镇企业发展推动补偿性高峰 在经历了60-70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后,上世纪80年代进入恢复性城镇化阶段,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带来了城乡迁移的浪潮,尤其在1984年后,国家逐步放宽对人口迁移的制度限制后,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在小城镇落户,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创造了条件。据统计,1979年至1981年我国人口省际净迁入量为626万人,净迁出为107万人,迁移活跃度较70年代明显提升。 当时的人口迁移表现具备以下特点:1、人口迁移还主要集中在省内。1985-1990年全国平均省内迁移率在20-30%左右,其中广东省省内迁移率达到40%以上; 2、地区之间的迁移活跃度分化明显。总迁移率最高的北京达到74.2%,而最低的河南只有12.4%。

流迁人口的活跃也推动各个地区人口区域的变化,直辖市、沿海城市以及部分非农城市开始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百万民工下广东”的民工潮开始显现,折射出改革开放进程对我国人口再分布的直接影响,而中西部省份以及东北省份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的趋势也在当时开始形成。 从区域来看,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东部省市的人口吸引力开始初步彰显,而人口迁出最大的省市包括四川、浙江、黑龙江等中东部区域,“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成为当时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典型。 上世纪90年代人口迁移:东部城市群开始形成 1992年邓小平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后,90年代伴随市场经济建设的神话,人口迁移流动进入快速提升周期。相比80年代,人口迁移流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迁移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期间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迁移量都增长了近4倍,并且非正式迁移(在人口普查中根据户口登记状况离析出来的“人户分离”的人群)对总迁移的贡献度逐步加大,到2000年,非正式迁移的占比高达70%,远远超过80年代; 2、人口迁移原因变化。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力度增强以及电子和汽车产业兴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成为人口流迁的核心动力,人口迁移原因也从原来的工

浅论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城乡迁移 ----------浅论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城乡人口迁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镇就业岗位的增加,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乡镇企业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都明显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迁移,而实际迁移距离和"无形"迁移距离制约着城乡人口的迁移。 关键词:人口城乡迁移;影响因素;形成特点;人口迁移;迁移原因;迁移选择;迁移方式 目录 一、摘要—————————————— 二、关键词—————————————— 三、前言—————————————— 四、探讨人口迁移问题 1、城乡人口迁移数据的概况—————————————— 2、城乡人口迁移的形成原因——————————————— 3、城乡人口迁移的阶段变化——————————————— 4、城乡人口迁移的形成特点———————————————— 5、当今社会中国面对城乡人口迁移所采取的的措施—————— 6、参考文献——————————————————————

前言 从人口迁移进程的变化、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与迁移选择和迁移方式、迁移人口对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及影响等方面,综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进程及研究成果。大量的实证研究,使人们对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有了日益清晰的认识,但多数仍停留在国外人口迁移理论的框架之内。在人口迁移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居民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及迁移人口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比较的影响等方面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1、城乡人口迁移的数据概述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经济成分的日益多元化,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抑制人口迁移的政策性壁垒逐步削弱,农村人口的迁移权利不断扩大。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也迫使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到城市谋求出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推动着中国人口迅速城市化。1978~2003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8%上升到40.53%,城镇人口也由1.8亿人增加到5.2亿人,增长了近3倍。但是,由于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的困扰,迄今为止,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研究仍是空白。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

近几年中国人口迁移的规律

近几年中国人口迁移的规律 1.以短距离的迁移为主。以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一般都是省内迁移或者是周边省份之间的迁移。举杭州为例,大概有80%的迁移人口的原籍是浙江,而大概13%的人口是来自安徽江西。基本上所有年龄段的人口都会选择短距离迁移,一来费用相对较低,同时又能迅速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 2.以农村人口移向大城市为主。几年前,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落后于城市,尤其是山区居民,生活没有保障,出行非常不便,而在大城市里,工资水平要大于农村,近些年地铁,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又更加完善,因此许多人离开家乡,抱着对城市生活的幻想,历尽千辛也一定要到大城市。最近新闻上也总是报道某某山村只有一位居民和狗相依为命,山区的村庄一个个成为“空村”,山区农村的减少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3.大部分迁移人口为青年人和中年人。老年人口迁往南方的比重不断上升。青年人和中年人都是主要的劳动力,大学生的话,从2003 年开始公安部就推出了大中专学生可自愿迁移户口的便民措施,所以他们从外省来到这里,为了更好的融入这里的生活,(比如打工,办理签证护照等)就选择户口迁移,这也是一个竞争优势。中年人一般为了改善家里的情况而迁移至大城市打工,等到条件符合以后再落户,也就是所谓的农民工,近些年我们可以看到,每当到了春节过年之际,总有大批农民工挤爆火车站,还有一些甚至买不到车票而无法和家人团聚,可以说农民工的人口流动大大增加了大城市的

人口数量。当然也有部分高素质人才,在其他地方的大学毕业之后,就留在当地寻找工作,结婚生子落户。而大部分人口的迁移,也导致农村的年轻劳动力量大量缺失,留下的是老年人或者是妇女及孩子。“空巢”一词也油然而生。同时老年人的迁移虽然还是近乡迁移为主,但是最近几年跨省迁移,迁至广东上海天津的比例不断增加。也就是由北方寒冷地区迁至南方地区,这个跟美国的移民相类似。据2010年人口普查,我国户籍不在原地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60岁以上迁移人口数量为934万,占全部迁移人口的5.79%,近几年更是逐级增加。我国北方冬季寒冷,而且由于重工业较发达,空气污染严重,很多地区雾霾状况实在堪忧。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就会选择异地养老,南方东部沿海地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阳光充足,冬季平均温在0°以上,同时污染也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严重。当然,随着老年化的严重,对于子女不在当地的父母来说,随子女迁移至一个城市也是较好的选择。 4.迁移至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大比例。东部地区的地势相对平坦,雨热光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东部还有较优惠的政策,外企也发达,像上海那样的国际大都市,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城市,对于劳动者来说确实是一个诱惑。在东部经济区中,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发展迅速,需要的劳动力也不断增加,劳动工人来到这里能较容易的找到一份工作,而工资水平又大大超过了原籍地区。因此劳工都倾向于东部沿海经济区。但是也因如此,东部地区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许多行业几近于饱和状况。这对当地的发展又是

中国当代人口迁移政策演变考察

中国当代人口迁移政策演变考察 2013-11-27 14:43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作者:王跃生 中国当代人口迁移政策演变考察 ——立足于20世纪50—90年代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王跃生 【摘要】中国当代人口迁移政策的变动表现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自由迁徙制度得到了基本落实,特别是农村人口因就业或投亲靠友向城镇迁移没有或较少限制。1955年自由迁徙开始转变为限制农村劳动力在非招工、招生前提下迁往城市。1958年全面控制农村人口迁往城镇政策产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由于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国粮食短缺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控制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或转变为吃商品粮人口成为政府迁移限制政策的重点。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夫妇团聚型迁移和直系关系成员投亲型迁移逐渐放松;80年代中期农村劳动力进集镇务工型迁移政策启动,"农转非"人口逐渐成为小城镇居民的主体。更多还原 【关键词】中国人口迁移;迁移政策;自由迁徙;控制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深受制度的影响,政府所制定的与迁移有关的政策主导着民众的迁移行为、迁移方式和迁移规模。但也需看到,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制度和政策经历了多次变动,形成独特的变动轨迹。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即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的自由迁徙,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控制迁移和80年代中后期至当代自由流动与适当控制迁移的制度。本文将对不同时期迁移政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落实方式和特征进行探讨。 一、自由迁徙制度及其短暂实行 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何谓迁徙自由?对这一概念的解释甚多。一般来说,它是指一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和保障本国公民在国内自由迁徙和定居的权利以及出国、移居国外的权利。 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条规定:人民有迁徙的自由。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条进一步重申和完善了这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那么,民众是否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到了迁徙自由这一权利?它是如何落实的?我们这里主要从当时户口迁出和迁入规则来认识这一问题。 1951年公安部制定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第一条即为保障人民迁徙自由。[1]这一点在实施规则中得到体现。其中第五条规定:户口变动时,户主须按照规定,持户口簿至当地公安机关办理手续。凡迁出者,须于事前向当地公安机关申报迁移,注销户口,发给迁移证(同一公安派出所辖区内之迁移不发给迁移证)。凡迁入者,须于到达住地三日内,向当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入户。有迁移证者,应呈缴迁移证;无迁移证者,应补交其他适当证件。[2]

国际人口迁移分析及发展趋势

国际人口迁移分析及发展趋势在哥伦布 15 世纪末发现美洲之前 , 各国几乎是各自独立地发展 , 只有在美洲大陆被重新“发现”之后 , 世界各地的历史发展才联系在一起 , 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的全球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才名副其实。另外,在 一战和二战期间,受到战争的影响,全球的国际人口迁移在 这一段时期内出现了停滞的特殊现象。所以本文对国际人口 迁移以 15 世纪末—二战前的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后至今的 国际人口迁移这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国际的人口迁移是受到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如气候因素、淡水因素、土壤因素、矿产资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如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 的结果。但是,二战前与二战后引起其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 主导方面的因素是不一样的,因此,各自具有特点。 一、 15 世纪末—二战前的国际人口迁移 15 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美洲之间开辟了新航线。那时候,商业在发展,贸易在扩大,从世界范 围来看,欧亚两洲商贸发达,对于西欧、北欧的国家来说, 亚洲无疑是千里之遥,而美洲、非洲则近得多。于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等开始殖民扩张。他们在美洲创 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由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利 润的驱使下,殖民者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化非洲大

陆。与此相适应,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尚待开发的 “处女地”。随着商贸的扩大,欧洲国家资本积累的需要, 全球国际性的人口迁移进入高潮期。该时期的人口迁移有三 大特点: (1)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 如英国向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地迁移人口 ; (2) 从较发达地区向 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如欧洲国家向拉丁美洲各国 移居人口 ; (3)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即亚非欧三洲人口向北美、拉美、大洋洲迁移。(见图1) 图一 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殖民者对利润的疯狂追逐是该时期 人口迁移的主要驱动力,当然还有政府政策(“重商主义” 以及政府的默认),社会文化(如非洲人民由于原始的社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