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基础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基础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2016年5月24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实验1: (2)

实验2: (9)

实验3: (23)

实验总结 (32)

实验1:数据表示

1.1 实验概述

本实验的目的是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中整数和浮点数的二进制编码表示。

实验中,你需要解开一系列编程“难题”——使用有限类型和数量的运算操作实现一组给定功能的函数,在此过程中你将加深对数据二进制编码表示的了解。实验语言:c; 实验环境: linux

1.2 实验内容

需要完成 bits.c 中下列函数功能,具体分为三大类:位操作、补码运算和浮点数操作。

1.3 实验设计

源码如下:

/*

* lsbZero - set 0 to the least significant bit of x

* Example: lsbZero(0x87654321) = 0x87654320

*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5

* Rating: 1

*/

int lsbZero(int x) {

//x右移一位再左移一位实现把最低有效位置0

x = x>>1;

x = x<<1;

return x;

}

/*

* byteNot - bit-inversion to byte n from word x

* Bytes numbered from 0 (LSB) to 3 (MSB)

* Examples: getByteNot(0x12345678,1) = 0x1234A978

*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6

* Rating: 2

*/

int byteNot(int x, int n) {

//x第n个字节每位都和1异或实现取反

int y = 0xff;

n = n<<3;

y = y<

x = (x^y);

return x;

}

/*

* byteXor - compare the nth byte of x and y, if it is same, return 0, if not, return 1

* example: byteXor(0x12345678, 0x87654321, 1) = 1

* byteXor(0x12345678, 0x87344321, 2) = 0

*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20

* Rating: 2

*/

int byteXor(int x, int y, int n) {

//把x和y的第n个字节取出来异或,再转换为逻辑的0和1

n = n<<3;

x = x>>n;

y = y>>n;

x = x&(0xff);

y = y&(0xff);

return !!(x^y);

}

/*

* logicalAnd - x && y

*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20

* Rating: 3

*/

int logicalAnd(int x, int y) {

//把x和y分别转化为逻辑的0和1,再相与

x = (!(!x))&(!(!y));

return x;

}

/*

* logicalOr - x || y

*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20

* Rating: 3

*/

int logicalOr(int x, int y) {

//把x和y分别转化为逻辑的0和1,再相或

x = (!(!x))|(!(!y));

return x;

}

/*

* rotateLeft - Rotate x to the left by n

* Can assume that 0 <= n <= 31

* Examples: rotateLeft(0x87654321,4) = 0x76543218

*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25

* Rating: 3

*/

int rotateLeft(int x, int n) {

//先构造低n位为1,高(32-n)位为0的数z,x左移n位后的数加上x右移(32-n)位的数&z即可

int z;

z = ~(((1<<31)>>31)<

x = ((x>>(32+(~n+1)))&z)+(x<

return x;

}

/*

* parityCheck - returns 1 if x contains an odd number of 1's

* Examples: parityCheck(5) = 0, parityCheck(7) = 1

*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20

* Rating: 4

*/

int parityCheck(int x) {

//每次将数的低半数位与高半数位比较,再把y右移31位,最后把y转化为逻辑的0和1

int y;

y = x<<16;

y = y^x;

y = y^(y<<8);

y = y^(y<<4);

y = y^(y<<2);

y = y^(y<<1);

y = y>>31;

return !(!y);

}

/*

* mul2OK - Determine if can compute 2*x without overflow

* Examples: mul2OK(0x30000000) = 1

* mul2OK(0x40000000) = 0

*

* Legal ops: ~ & ^ | + <<>>

* Max ops: 20

* Rating: 2

*/

int mul2OK(int x) {

//把x第31位和30位分别和1做按位与,再异或,再和1异或

int m;

m = ((x>>31)&0x1)^((x>>30)&0x1);

return m^0x1;

}

/*

* mult3div2 - multiplies by 3/2 rounding toward 0,

* Should exactly duplicate effect of C expression (x*3/2),

* including overflow behavior.

* Examples: mult3div2(11) = 16

* mult3div2(-9) = -13

* mult3div2(1073741824) = -536870912(overflow)

*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12

* Rating: 2

*/

int mult3div2(int x) {

//左移一位再+x即x*3,右移一位的时候,当y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为0时还要+1

int y = (x<<1)+x;

y = (y>>1)+(((y>>31)&1)&(((y<<31)>>31)&1));

return y;

}

/*

* subOK - Determine if can compute x-y without overflow

* Example: subOK(0x80000000,0x80000000) = 1,

* subOK(0x80000000,0x70000000) = 0,

*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20

* Rating: 3

*/

int subOK(int x, int y) {

//x的最高有效位和y的最高有效位不同且x和(x-y)的最高位不同才能判断溢出

int m = (x>>31)&1;

int n = (y>>31)&1;

x = (m^n)&(m^(((x+(~y+1))>>31)&1));

return (!x);

}

/*

* absVal - absolute value of x

* Example: absVal(-1) = 1.

* You may assume -TMax <= x <= TMax

* Legal ops: ! ~ & ^ | + <<>>

* Max ops: 10

* Rating: 4

*/

int absVal(int x) {

//x最高位为0时就是x,最高位为1时是~x+1

int y = x>>31;

x = (y&(~x+1))+((~y)&x);

return x;

}

/*

* float_abs - Return bit-level equivalent of absolute value of f for * floating point argument f.

* Both the argument and result are passed as unsigned int's, but * they are to be interpreted as the bit-level representations of * single-precision floating point values.

* When argument is NaN, return argument..

* Legal ops: Any integer/unsigned operations incl. ||, &&. also if, while

* Max ops: 10

* Rating: 2

*/

unsigned float_abs(unsigned uf) {

int x=uf&(~(1<<31));

if(x>0x7f800000)

{

return uf;

}

else return x;

}

/*

* float_f2i - Return bit-level equivalent of expression (int) f

* for floating point argument f.

* Argument is passed as unsigned int, but

* it is to be interpreted as the bit-level representation of a

* single-precision floating point value.

* Anything out of range (including NaN and infinity) should return * 0x80000000u.

* Legal ops: Any integer/unsigned operations incl. ||, &&. also if, while

* Max ops: 30

* Rating: 4

*/

int float_f2i(unsigned uf) {

unsigned num=0x80000000;

int x=(uf&0x007fffff)^0x00800000;

int order=0;

order=(uf&0x7f800000)>>23;

if(order>158){

return num;

}

if(order<127) return 0;

else if(((uf>>31)&1)==1){

if(order>150){

return ~(x<<(order-150))+1;

}

else return ~(x>>(150-order))+1;

}

else{

if(order>150) return x<<(order-150);

else return x>>(150-order);

}

}

1.4 实验过程

编写源码,运行btest,得出实验结果。

1.5实验结果

可见13个函数全部正确。

1.6实验小结

此次实验主要考查的是对数据的处理,对此需要掌握数据在机器中的表示,运用合理的位运算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实验2: Binary Bombs 2.1 实验概述

本实验中,你要使用课程所学知识拆除一个“binary bombs”来增强对程序的机器级表示、汇编语言、调试器和逆向工程等方面原理与技能的掌握。

一个“binary bombs”(二进制炸弹,下文将简称为炸弹)是一个Linux可执行C程序,包含了6个阶段(phase1~phase6)。炸弹运行的每个阶段要求你输入一个特定的字符串,若你的输入符合程序预期的输入,该阶段的炸弹就被“拆除”,否则炸弹“爆炸”并打印输出"BOOM!!!"字样。实验的目标是拆除尽可能多的炸弹层次。

每个炸弹阶段考察了机器级语言程序的一个不同方面,难度逐级递增:* 阶段1:字符串比较

* 阶段2:循环

* 阶段3:条件/分支

* 阶段4:递归调用和栈

* 阶段5:指针

* 阶段6:链表/指针/结构

另外还有一个隐藏阶段,但只有当你在第4阶段的解之后附加一特定字符串后才会出现。

为了完成二进制炸弹拆除任务,你需要使用gdb调试器和objdump来反汇编炸弹的可执行文件,并单步跟踪调试每一阶段的机器代码,从中理解每一汇编语言代码的行为或作用,进而设法“推断”出拆除炸弹所需的目标字符串。这可能需要你在每一阶段的开始代码前和引爆炸弹的函数前设置断点,以便于调试。

实验语言:C语言

实验环境:linux

2.2 实验内容

反汇编bomb,得到汇编代码,根据汇编代码完成拆炸弹任务。

2.2.1 阶段1 字符串比较

1.任务描述:找到与输入的字符串进行比较的存储的字符串的首地址,进而得到存储的字符串,得到结果。

2.实验设计:根据反汇编代码一步一步分析,具体见实验过程。

3.实验过程:

将bomb反汇编输出到asm.txt文件中,在反汇编代码中查找phase_1的位置:

从上面的语句可以看出所需要的两个变量是存在于%ebp 所指的堆栈存储单元里,在main函数中:

得知%eax里存储的是调用read_line()函数后返回的结果,就是输入的字符串,所以得知和用户输入字符串比较的字符串的存储地址为0x804a204,可用gdb查看这个地址存储的数据内容:

4.实验结果:

可见结果正确。

2.2.2 阶段2 循环

1.任务描述:完成炸弹2的拆除

2.实验设计:观察分析phase_2代码,使用gdb调试分析结果

3.实验过程:找到phase_2代码:

由read_six_numbers知是要输入6个数字,观察:

可知输入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必须依次为0,1

4.实验结果:输入上述序列后得:

可知结果正确。

2.2.3 阶段3 条件/分支

1.任务描述:完成炸弹3的拆除

2.实验设计:观察分析phase_3代码,使用gdb调试分析结果

3.实验过程:找到phase_3代码如下:

08048c0a :

8048c0a: 83 ec 3c sub $0x3c,%esp

8048c0d: 8d 44 24 2c lea 0x2c(%esp),%eax

8048c11: 89 44 24 10 mov %eax,0x10(%esp)

8048c15: 8d 44 24 27 lea 0x27(%esp),%eax

8048c19: 89 44 24 0c mov %eax,0xc(%esp)

8048c1d: 8d 44 24 28 lea 0x28(%esp),%eax

8048c21: 89 44 24 08 mov %eax,0x8(%esp)

8048c25: c7 44 24 04 4e a2 04 movl $0x804a24e,0x4(%esp)

由此行代码查看输入内容:

可知输入的依次是数字、字符、数字

8048c43: 83 7c 24 28 07 cmpl $0x7,0x28(%esp)

8048c48: 0f 87 f5 00 00 00 ja 8048d43

8048d43: e8 8d 04 00 00 call 80491d5

可见输入的第一个数一定小于7

8048c4e: 8b 44 24 28 mov 0x28(%esp),%eax

8048c52: ff 24 85 60 a2 04 08 jmp *0x804a260(,%eax,4)

假设输入的第一个数为0,即(%eax)=0,所以:

8048c59: b8 76 00 00 00 mov $0x76,%eax

8048c5e: 81 7c 24 2c 04 01 00 cmpl $0x104,0x2c(%esp)

所以第二个字符ascll码为0x76,即字符'v'

而第三个数为0x104,即260

4.实验结果:

从实验结果来看结果正确,拆弹成功。

2.2.4 阶段4 递归调用和栈

1.任务描述:拆除炸弹4

2.实验设计:观察分析phase_4代码,使用gdb调试分析结果

3.实验过程:

用x/sb 0x804a3cf 来查询有几个输入以及输入的类型,如下所示:

由此可见输入是两个整数。

再由phase_4中:

知道func4第二个参数值为1f,即37

再仔细研究func4函数,发现其实现了递归调用:

08048d5c :

8048d5c: 56 push %esi

8048d5d: 53 push %ebx

8048d5e: 83 ec 14 sub $0x14,%esp

8048d61: 8b 54 24 20 mov 0x20(%esp),%edx/ebx是传递的参数/ 8048d65: 8b 44 24 24 mov 0x24(%esp),%eax

8048d69: 8b 74 24 28 mov 0x28(%esp),%esi

8048d6d: 89 f1 mov %esi,%ecx

8048d6f: 29 c1 sub %eax,%ecx

8048d71: 89 cb mov %ecx,%ebx

8048d73: c1 eb 1f shr $0x1f,%ebx / ebx 右移31位/ 8048d76: 01 d9 add %ebx,%ecx

8048d78: d1 f9 sar %ecx

8048d7a: 8d 1c 01 l ea (%ecx,%eax,1),%ebx

8048d7d: 39 d3 cmp %edx,%ebx

8048d7f: 7e 17 jle 8048d98

8048d81: 8d 4b ff lea -0x1(%ebx),%ecx

8048d84: 89 4c 24 08 mov %ecx,0x8(%esp)

8048d88: 89 44 24 04 mov %eax,0x4(%esp)

8048d8c: 89 14 24 mov %edx,(%esp)

8048d8f: e8 c8 ff ff ff call 8048d5c

8048d94: 01 d8 add %ebx,%eax

8048d96: eb 1b jmp 8048db3

8048d98: 89 d8 mov %ebx,%eax

8048d9a: 39 d3 cmp %edx,%ebx

8048d9c: 7d 15 jge 8048db3

8048d9e: 89 74 24 08 mov %esi,0x8(%esp)

8048da2: 8d 43 01 lea 0x1(%ebx),%eax

8048da5: 89 44 24 04 mov %eax,0x4(%esp)

8048da9: 89 14 24 mov %edx,(%esp)

8048dac: e8 ab ff ff ff call 8048d5c

8048db1: 01 d8 add %ebx,%eax

8048db3: 83 c4 14 a dd $0x14,%esp

8048db6: 5b pop %ebx

8048db7: 5e pop %esi

8048db8: c3 ret

下面就来剖析func4,这个函数在确定栈之后,首先取出来传递给它的参数,依次放在eax,edx,esi.中,从一个jle和一个jge可以看出,这个递归函数跳出的条件根据func4的第二个参数和第二个参数进过种种运算的结果等于第一个参数即可。注意在递归过程中第一个参数是不变的,最后返回值是经过运算后的ebx加上第一个参数。当时做实验时推出了具体的表达式,未记录下来,只记录了最后得出fun(11)=31。

运行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phase_4拆除成功!

4.实验结果:给出阶段x的实验结果和必要的结果分析

2.2.5 阶段5 phase_5

1.任务描述:拆除一个关于指针的炸弹。

2.实验设计:

此阶段实验与指针相关,又根据静态调试跟踪可知,需借助gdb的动态调试跟踪来查找相关地址中存放的数据的值,进而分析出最终的拆弹密码。

3.实验过程:

首先观察代码,分析代码时发现有多个跳转指令,具体为x>15时,bomb;x>=1时,取x低4位;

使用gdb调试发现,要输入的是两个%d数。由后面的步骤知输入第一个数为初始数组下标,第二个数为循环15次累加求的和。

再接着:8048e70: 8b 04 85 80 a2 04 08 m ov 0x804a280(,%eax,4),%eax,这句就是从(0x804a280+eax*4)里面拿数据出来,加到eax上。

因为eax只能是0~F的数,所以0x804a260 这个地址里面存的应该是一个数据大小为16的数组,用gdb看,得到:

观察到果然是一个数组,然后下面就是把5个输入对应ascll码的低4位转换的十进制数对应的数值一个一个的转化为这个数组,得到累加值ecx。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上机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 1 - 二、Word文字处理基本操作 .............................................................. - 4 - 三、Excel电子表格基本操作 ............................................................ - 6 - 四、PowerPoint幻灯片基本操作....................................................... - 8 - 五、网页设计基本操作 ...................................................................... - 9 - 六、Access数据库基本操作 ............................................................ - 10 - 上机实验作业要求: ○1在实验报告纸上手写并粘贴实验结果; ○2每人将所有作业装订在一起(要包封面); ○3全部上机实验结束后全班统一上交; ○4作业内容不得重复、输入的数据需要有差别。

实验名称一、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画图”和PrntScr快捷键。 3、学会使用“计算器”和Word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1、日历标注 利用“画图”和Word软件,截取计算机上日历的图片并用文字、颜色、图框等标注出近期的节假日及其名称,并将结果显示保存在下面(参考下面样图)。 运行结果是: 主要操作步骤是: 2、科学计算 利用“计算器”和Word软件,计算下列题目,并将结果截图保存在下面(参考样图)。 ○1使用科学型计算器,求8!、sin(8)、90、74、20、67、39、400、50.23、ln(785)的平均值、和值,并用科学计数法显示。 运行结果是: ②将以下十、八、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894.8125)10、(37.5)8、(2C.4B)16 运行结果是:(需要下载使用“唯美计算器”) ○3计算下列二进制数的加法与乘法:101.1+11.11;1101*1011 运行结果是:(参考样图) 写出主要操作步骤: 3、实验心得体会

华科_计算机系统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基础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年月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实验1: (1) 实验2: (7) 实验3: (24) 实验总结 (34)

实验1:数据表示 1.1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中整数和浮点数的二进制编码表示。 实验目标:加深对数据二进制编码表示的了解。 实验要求:使用有限类型和数量的运算操作实现一组给定功能的函数。 实验语言:c。 实验环境:linux 1.2 实验内容 需要完成bits.c中下列函数功能,具体分为三大类:位操作、补码运算和浮点数操作。 1)位操作 表1列出了bits.c中一组操作和测试位组的函数。其中,“级别”栏指出各函数的难度等级(对应于该函数的实验分值),“功能”栏给出函数应实现的输出(即功能),“约束条件”栏指出你的函数实现必须满足的编码规则(具体请查看bits.c中相应函数注释),“最多操作符数量”指出你的函数实现中允许使用的操作符的最大数量。 你也可参考tests.c中对应的测试函数来了解所需实现的功能,但是注意这些测试函数并不满足目标函数必须遵循的编码约束条件,只能用做关于目标函数正确行为的参考。 表1 位操作题目列表

2)补码运算 表2列出了bits.c中一组使用整数的补码表示的函数。可参考bits.c中注释说明和tests.c中对应的测试函数了解其更多具体信息。 表2 补码运算题目列表 3)浮点数操作 表3列出了bits.c中一组浮点数二进制表示的操作函数。可参考bits.c中注释说明和tests.c中对应的测试函数了解其更多具体信息。注意float_abs的输入参数和返回结果(以及float_f2i函数的输入参数)均为unsigned int类型,但应作为单精度浮点数解释其32 bit二进制表示对应的值。 表3 浮点数操作题目列表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1-3-2

第一部分:实验前准备 1、在个人存储设备上,例如u盘上建立个人信息文件夹,文件夹命名为:学号班级本人姓名例如:20160001通信1601章实验 2.将第二部分所作的实验全部保存在该文件夹中 第二部分:实验内容 实验一:Windows 7基本操作(2学时)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以及其对文件和磁盘的管理。 二、实验内容 具体实验要求如下: 1、熟悉输入法切换:按键盘组合键“Ctrl+Space”、“Ctrl+Shift”;熟悉全角/半角切换: “Shift+Space”。 2、熟悉文件夹显示方式和排序方式。 3、熟悉单个和多个文件的选定,然后进行移动和复制操作。 4、实验操作: 在U盘个人信息文件夹下,建立文件夹:WIN7 (1)在WIN7文件夹中建立一个名为WENHUA和APPLE两个新文件夹。 (2)在WIN7文件夹下创建文件EAT.TXT,并设置属性为只读。 (3)将文件EAT.TXT文件复制到APPLE文件夹中,并将新复制的文件改名为文件BASE.DOCX。 (4)将APPLE文件夹中BASE.DOCX文件建立名为BASE的快捷方式,并将其移动到WIN7文件夹中。 (5)利用Windows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EAT.TXT (6)删除APPLE文件夹中的BASE.DOCX文件。 三、实验要求

束后保存好完整的电子版实验报告和文件夹。 四、实验准备 认真学习教材中有关Windows 7操作系统的所有内容,实验时需携带教材。 五、思考题 文件扩展名代表了文件的类型。如果修改文件扩展名,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六、实验报告(见模板) 上机实验完成后,打开文件“实验一报告.docx”,填写实验内容。 七、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 本课程考试方式为上机考试,但上机时间有限,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多进行练习(按照以往的经验,分数与练习次数成正比)。 请各位同学按时上机和下机,不要迟到或拖延下课,以免影响机房老师工作或后面同学上课。 严格遵守机房的规章制度,不得在机房内食用任何餐饮。 想望大家在下课后自觉将凳子放回到实验桌下,减少机房老师的重复性劳动,谢谢大家。

大学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

大学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ord文档的创建、并按指定路径、指定文件名保存文件。 2.掌握文档中文字的快速输入并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字颜色、行间距、字间距等格式。 3.掌握文档中段落的分栏、首字下沉、底纹、边框、页眉页脚等的设置方法。 4.掌握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图片及公式的方法、并设置其版式及图片文字说明。5.掌握规则、非规则表格的设计。 5.掌握使用Word软件对论文、科技文章进行排版。 6.掌握文档中页面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行间距、字间距的设置。 8.掌握分页、分节要点,按不同章节的要求,设置不同的页眉、页脚。 7.掌握正文及三级标题的设置,并自动生成目录(或有修改后同步该目录)。 10.掌握论文封面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1.单文档图文混排。 2.长文档排版。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后者是各种程序和文件,用于指挥全系统按指定的要求进行工作。 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均指数字计算机,其运算处理的数据,是用离散数字量表示的。而模拟计算机运算处理的数据是用连续模拟量表示的。模拟机和数字机相比较,其速度快、与物理设备接口简单,但精度低、使用困难、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价格昂贵。故模拟机已趋淘汰,仅在要求响应速度快,但精度低的场合尚有应用。把二者优点巧妙结合而构成的混合型计算机,尚有一定的生命力。 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包括中央处理机、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等;软件是计算机的运行程序和相应的文档。计算机系统具有接收和存储信息、按程序快速计算和判断并输出处理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组成。前者是借助电、磁、光、机械等原理构成的各种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是电子计算机分数字和模拟两类。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课程 实验报告 (以上由学生填写)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育系 2017年12月8日 实验成绩记载 课程Array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题目:Win7得基本操作、文件管理与控制面板得使用 二、实验目得: 1.掌握“计算机"(资源管理器)得使用。 2.掌握文件与文件夹得基本操作。 3.了解显示属性得相关内容,掌握显示属性得设置。 4.掌握鼠标、键盘得属性设置。 5.掌握应用程序得添加/删除功能。 6.掌握输入法得设置方法.

7.掌握系统属性得设置方法。 8.掌握计算机名或域得查瞧及更改方法。 三、实验主要内容及过程(实验主要内容得介绍、主要得操作步骤) (列出实验主要内容通过截屏显示出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结果) (一)文件与文件夹得管理 1、双击桌面上“计算机"→选择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重命名 文件夹→改名为“windows练习”→双击“windows练习"→右击空白处分别新建三个文件夹为“LX1”、“LX2”、“LX3”. 2、双击“C盘”打开→搜索框搜索“*、wmf”单击搜索按钮→选择任 意三个图片文件→右击→选择“复制”→粘贴至“LX1"文件夹中→并对三个文件分别重命名为“图片1、wmf”、“图片2、wmf”、“图片3、wmf”。 3、打开“LX1”文件夹→右击图片“1、wmf”→剪切→打开“LX2” 文件夹→右击空白处点击“粘贴”→选中剩下得两个文件→复制→打开“LX3”文件夹→右击选择“粘贴”→右击“LX2”选择“剪切” →打开“LX1”文件夹→右击选择“粘贴”

4、右击“LX3”文件夹→选择“属性”→选择“常规”属性卡→勾选“隐 藏”→右击“LX2"文件夹→选择“常规"属性卡→勾选“已读"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2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课程 实验报告手册 \ 实验教师(签字)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育系 年月日

一、实验说明 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从第3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3周开始实习,每周2学时,16周结束,共28学时。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上机内容参见本报告中的“五、实验任务书”部分。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要求 1、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2、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3、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交各专业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专业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四、实验报告要求 一共要求填写3个阶段性实验报告、1个综合性实验报告和1份学期总结,与每份实验报告对应产生的电子文档交由实验老师指定的位置,该电子文档也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五、实验任务书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一:指法练习、汉字录入 实验目的: 1.掌握鼠标和键盘的使用及正确的操作指法。 2.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3.熟悉键盘指法和文字录入 4.了解中英文切换,全半角的切换 实验任务: 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1-1中的[任务1](7页) 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1-1中的[任务3](7页) 实验二: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操作 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2.掌握“Windows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 实验任务: 1.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2-1中的全部任务(14页) 2.参见实验参考书中的实验1-2-2中的全部任务(18页)

大学生计算机实验报告(完整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3.1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经贸1103 姓名——- 学号201118910315 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1.10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班/王帅、王鹏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8.设置共享文件。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 9.显示扩展名。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 2.设置鼠标。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 3.设置键盘。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 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 5.设置输入法。打开控制面板/区域与语言选项/详细信息/文字服务与输入语言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了解Linux系统内核代码结构; 掌握实例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 一、实验要求 1、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键盘命令、系统调用;掌握在Linux 下的编程环境。 ●编一个C程序,其内容为实现文件拷贝的功能; ●编一个C程序,其内容为分窗口同时显示三个并发进程的运行结 果。要求用到Linux下的图形库。 2、掌握系统调用的实现过程,通过编译内核方法,增加一个新的系统调用。 另编写一个应用程序,调用新增加的系统调用。 实现的功能是:文件拷贝; 3、掌握增加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通过模块方法,增加一个新的设备驱动 程序,其功能可以简单。 实现字符设备的驱动; 4、了解和掌握/proc文件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了解/proc文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监控系统状态,显示系统中若干部件使用情况 ●用图形界面实现系统监控状态。 5、设计并实现一个模拟的文件系统(选作) 二、实验一 1、编一个C程序,其内容为实现文件拷贝的功能 要实现文件拷贝功能,主要用到的函数是fopen、fputc、fgetc。 主要用到的头文件: #include #include 设计思路:由scanf函数获取2个文件名,根据其文件名和路径分别打开该2个文件,设置一个循环,从源文件复制1个字节到目 的文件,直到源文件指针到文件尾,最后关闭2个文件。 在可能出错的地方需要加上相应的报错代码,并输出错误信息,以方便调试。 理清楚设计思路后,首先搭建linux下编程环境。 安装gcc: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安装codeblocks:sudo apt-get install codeblocks 在集成开发环境Code::Blocks IDE下根据需求写出相应的源代码copy.c,将程序编译并生成exe可执行文件。 然后手动创建一个测试文件test.txt ,运行copy.exe文件,并输入

实验报告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7

实验报告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7 班级 178 学号姓名 【实验目的】 1. 掌握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2. 熟练掌握资源管理器、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3. Windows 7控制面板的使用 【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Windows7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 完成实践教程第18页中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新建文件或文件夹 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文件夹”,键入新文件夹的名称,然后按 ENTER 键。 2.如何选定多个相邻文件或文件夹如何选定多个不相邻文件和文件夹如何选中全部文件和文件夹 选定多个相邻文件的操作是:单击第一个文件,然后按住Shift 键,再单击最后一个文件 Shift 键,就是Ctrl 键上面那个。 选定多个不相邻文件操作是:单击第一个文件,然后按住Ctrl 键的同时,单击其他待选定的文件 Ctrl 键,就是键盘最左下角那个。 如何选中全部文件和文件夹:ctrl+A 3.试列举对文件/文件夹进行复制和移动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可以用鼠标右键进行操作。 第二种:可用ctrl+c 进行复制;ctrl+x 进行移动(也就是剪切)ctrl+v进行粘贴 4.如何对已删除的文件进行“还原” 如果没清空回收站,在回收站里还原就行。 5.如何对按照修改日期搜索文件或文件夹 我的电脑右键选搜索,打开搜索界面,在搜索选项里按日期,选中并输入日期 6.如何“隐藏”文件/文件夹如何显示被“隐藏”起来的文件/文件夹图标 把想隐藏文件的文件夹或文件,打开文件夹属性,隐藏打钩或去掉即可以选择这个文件是否隐藏或显示打开任意的文件夹的工具选项卡的文件夹选项——查看选项卡——隐藏文件和文件夹上面有2个选择,选择显示隐藏文件夹即可看到隐藏文件 二.Windows7系统设置 完成实践教程第23页中的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改变桌面的背景、屏幕的分辨率并设置屏幕保护程序。 开始—控制面板—外观和个性化—个性化,然后进行桌面背景、窗口颜色、屏幕保护调整。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报告3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计算机控制系统》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三积分分离PID控制仿真实验 实验时间2017.11.2 专业自动化班级1503 姓名汪涛学号1070415333 指导教师陈珺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会PID 三个系数的选取。 2、了解积分分离值的模拟实验选取。 3、掌握SIMULINK 的仿真方法。 二、仿真软硬件环境 PC 机,MATLAB R2012b 。 三、实验原理 如图,R 为输入,C 为输出。计算机不断采人误差E ,进行积分判别与PID 运算,然后判结果是否溢出(若溢出则取最大或最小值),最后将控制量输送给系统。 四、PID 算法 PID 控制规律为:? ++ =t D I p dt t de T dt t e T t e K t U 0 ]) ()(1)([)( 其中:e(t)为控制器输入;u(t)为控制器输出。对上式进行零初始条件下的拉氏变换,得PID 控制器的传递函数: )1 1()()()(S T S T K S E S U S D D I P ++== 五、整定调节参数与系统开环增益 用临界比例带法整定参数。设采样周期为50ms ,先去掉微分与积分作用,只保留比例控制,增大K P ,直至系统等幅振荡,记下振荡周期T u 和振荡时所用比例值K pu ,按以下公式整定参数(比例、积分、微分调节): T=0.167Tu ,K p =0.27/K pu ,T I =0.4T u ,T D =0.22T u

六、SIMULINK仿真结构图 七、自定义函数设计 实现积分分离功能的自定义函数设计(文件名jffl): function y=jffl(x)y=x; EI=5(或2);else y=0;if abs(x)<=EI end

计算机操作系统银行家算法实验报告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银行家算法 二、实验目的:银行家算法是避免死锁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编写 一个简单的银行家算法程序,加深了解有关资源申请、避免死锁等概念,并体会和了解死锁和避免死锁的具体实施方法。 三、问题分析与设计: 1、算法思路:先对用户提出的请求进行合法性检查,即检查请 求是否大于需要的,是否大于可利用的。若请求合法,则进行预分配,对分配后的状态调用安全性算法进行检查。若安全,则分配;若不安全,则拒绝申请,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拒绝申请。 2、银行家算法步骤:(1)如果Requesti<or =Need,则转向 步骤(2);否则,认为出错,因为它所需要的资源数已超过它所 宣布的最大值。 (2)如果Request<or=Available,则转向步骤(3);否则, 表示系统中尚无足够的资源,进程必须等待。 (3)系统试探把要求的资源分配给进程Pi,并修改下面数据结 构中的数值: Available=Available-Request[i]; Allocation=Allocation+Request;

Need=Need-Request; (4)系统执行安全性算法,检查此次资源分配后,系统是否处于安 全状态。 3、安全性算法步骤: (1)设置两个向量 ①工作向量Work。它表示系统可提供进程继续运行所需要的各类资源数目,执行安全算法开始时,Work=Allocation; ②布尔向量Finish。它表示系统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分配给进程,使之运行完成,开始时先做Finish[i]=false,当有足够资源分配给进程时,令Finish[i]=true。 (2)从进程集合中找到一个能满足下述条件的进程: ①Finish[i]=false ②Need

大学计算机2016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 实验报告编制教师:张敏卓学锋 钟琪张凯 审定:唐年庆 学院: 班级:级班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至2017学年第1学期 计算机科学学院

实验报告说明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四周开始,每周2学时上机实验课,十八周结束,其中第十八周为实验抽测,共32学时。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实验课注意事项如下: (1)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 ..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 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 ..完成。 (2)每次实验课将考勤 ..,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3)每次实验完成后,亲自 ..,并让老师手写. ..批阅 ..将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老师检查 或盖章签字 .....,否则实验成绩无效。 (4)实验报告中学生必须填写【实验地点 ..完成。 ....】、【实验时间 ....】,注意:必须手写 (5)每次实验完成后,请将实验结果压缩后上传 .....到服务器。 (6)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册》交各班级班长或学习委员, 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 ........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附实验成绩登记表 实验名称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实验成绩

实验一:操作系统基本练习 实验日期:2016年月日实验地点:第三实验楼机房 实验成绩:指导教师姓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 7的启动和退出。 2.学会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的使用方法。 3.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Windows 7系统设置。 4.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选定、复制、重命名、删除和查找等操作。 二、实验任务: 1.实验准备: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平台下载“实验1”资料包,并解压于D盘,并将解压后的文件夹重新命名为你的姓名。 2.在“Text”文件夹中建立名为Test1.Txt文本文件。在所建立文本文件中用一 种输入法输入以下文字内容: 3.查找C盘中所有jpg图片,然后按照大小排列,拷贝前2个到“Image”文件夹下;把资料包中audio文件夹下的css文件的扩展名修改为.txt类型,并设置为隐藏属性。 4.把任务栏调整在左边并取消“显示时钟”,然后抓取当前桌面图像,利用画图程序保存,命名为“窗口图像.jpg”,放在Image文件夹下。 5.在桌面上分别为“记事本”和“画图”两个应用程序建立快捷方式,并把这两个快捷方式复制到Text文件夹下。 6.查询磁盘的状态后然后回答下列问题:C盘:文件系统类型、已用空间、可用空间、容量。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书答案 习题及实验(一) 第一部分习题 一、简答题 1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ator andcalculator)全称叫“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第二个发展阶段:1956-1964年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 第三个发展阶段:1964-1970年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1964-1965)(1965-1970) 第四个发展阶段:1970-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1946 1957电子管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 第二代计算机1958 1964晶体管体积小,耗电量较少,运算速度高,价格下降。 第三代计算机1965 1971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功能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及速度进一步提高。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性能到规模提高,价格大幅度降低,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走进办公室和家庭 2.主要应用:计算机的应用极其广泛,早期的计算机主要体现在科学计算机,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等几个方面.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慌和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总门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计算机除了传统的应用外,还应用于以下几个大方面. 1.办化自动化 2.计算机辅助系统 3.虚拟现实 4.人工智能 5.电子商务 3. 1.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监视资源 2)决定分配资源策略 3)分配资源 4)回收资源 2.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 1)命令行界面 2)图形化界面 4.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6种类型。 简单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操作系统。智能操作系。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5.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以实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控制、运行、维护,并完成应用程序的装入、编译等任务的程序。系统软件是开发和运行应用软件的平台,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一个专用目的而开发的软件。

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报告

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报告 一.流水线中的相关 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WinDLX模拟器的操作和使用,熟悉DLX指令集结构及其特点; 2. 加深对计算机流水线基本概念的理解; 3. 进一步了解DLX基本流水线各段的功能以及基本操作; 4. 加深对数据相关、结构相关的理解,了解这两类相关对CPU性能的影响; 5. 了解解决数据相关的方法,掌握如何使用定向技术来减少数据相关带来的暂停。 实验平台: WinDLX模拟器 实验内容和步骤: 1.用WinDLX模拟器执行下列三个程序: 求阶乘程序fact.s 求最大公倍数程序gcm.s 求素数程序prim.s 分别以步进、连续、设置断点的方式运行程序,观察程序在流水线中的执行情况,观察CPU中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内容。熟练掌握WinDLX的操作和使用。 2. 用WinDLX运行程序structure_d.s,通过模拟找出存在资源相关的指令对以及导致资源相关的部件;记录由资源相关引起的暂停时钟周期数,计算暂停时钟周期数占总执行周期数的百分比;论述资源相关对CPU性能的影响,讨论解决资源相关的方法。 3. 在不采用定向技术的情况下(去掉Configuration菜单中Enable Forwarding选项前的勾选符),用WinDLX运行程序data_d.s。记录数据相关引起的暂停时钟周期数以及程序执行的总时钟周期数,计算暂停时钟周期数占总执行周期数的百分比。 在采用定向技术的情况下(勾选Enable Forwarding),用WinDLX再次运行程序data_d.s。重复上述3中的工作,并计算采用定向技术后性能提高的倍数。 1. 求阶乘程序 用WinDLX模拟器执行求阶乘程序fact.s。这个程序说明浮点指令的使用。该程序从标准输入读入一个整数,求其阶乘,然后将结果输出。 该程序中调用了input.s中的输入子程序,这个子程序用于读入正整数。 实验结果: 在载入fact.s和input.s之后,不设置任何断点运行。 a.不采用重新定向技术,我们得到的结果

计算机操作系统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随着操作系统应用领域的扩大,以及操作系统硬件平台的多样化,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开发方式都在不断更新,目前通用机上常见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有如下几种:模块组合结构、层次结构、虚拟机结构和微内核结构。为了更好的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体系结构,以及linux 的体系结构,特作此报告。 实验内容: 计算机操作系统体系结构 一、模块组合结构 操作系统刚开始发展时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小系统为目标来实现的,但是为了满足其他需求又陆续加入一些新的功能,其结构渐渐变得复杂而无法掌握。以前我们使用的MS-DOS 就是这种结构最典型的例子。这种操作系统是一个有多种功能的系统程序,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的可执行体,即整个操作系统是一些过程的集合。系统中的每一个过程模块根据它们要完成的功能进行划分,然后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协同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如图1所示: 在模块组合结构中,没有一致的系统调用界面,模块之间通过对外提供的接口传递信息,模块内部实现隐藏的程序单元,使其对其它过程模块来说是透明的。但是,随着功能的增加,模块组合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难以控制,模块间不加控制地相互调用和转移,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的随意性,使系统存在一定隐患。 二、层次结构 为了弥补模块组合结构中模块间调用存在的固有不足之处,就必须减少模块间毫无规则的相互调用、相互依赖的关系,尤其要清除模块间的循环调用。从这一点出发,层次结构的设计采用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理念,将操作系统或软件系统中的全部构成模块进行分类:将基础的模块放在基层(或称底层、一层),在此基础上,再将某些模块放在二层,二层的模块在基础模块提供的环境中工作;它只能调用基层的模块为其工作,反之不行。严格的层次结构,第N+l层只能在N层模块提供的基础上建立,只能在N层提供的环境中工作,也只能向N 层的模块发调用请求。 在采用层次结构的操作系统中,各个模块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相对固定的层次。处在同一层次的各模块,其相对位置的概念可以不非常明确。处于不同层次的各模块,一般而言,不可以互相交换位置,只存在单向调用和单向依赖。Unix/Linux系统采用的就是这种体系结构。 在层次结构中,强调的是系统中各组成部分所处的位置,但是想要让系统正常运作,不得不协调两种关系,即依赖关系和调用关系。 依赖关系是指处于上层(或外层)的软件成分依赖下层软件的存在、依赖下层软件的运行而运行。例如,浏览器这部分软件就依赖GUI的存在和运行,GUI又依赖操作系统的存在和运行。在操作系统内部,外围部分依赖内核的存在而存在,依赖内核的运行而运行,内核又依赖HAL而运行。处在同层之内的软件成分可以是相对独立的,相互之间一般不存在相互依赖关系。 三、虚拟机结构 虚拟机的基本思想是系统能提供两个功能:①多道程序处理能力;②提供一个比裸机有更方便扩展界面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覆盖在硬件裸机上的一层软件,它通过系统调用向位于

大一计算机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实验成绩:

“Ctrl+V”,完成文档的粘贴。选择“删除”把文档删除 (4)对文档进行查找与替换操作。 单机“开始”选项卡中的“查找”选项进行查找,单击“查找替换”选项进行替换 (5)练习字符、段落格式的设置; 单击右键选择“段落”选项,在段落对话框中修改段落。 在开始选项卡中进行字符设置 (6)练习分栏版式的设置; 在“页面布局”选项卡中设置分栏 (7)练习项目符号、编号的设置; 选中要添加项目符号的文本。单击图标,选择合适的项目符号。 选中要添加项目符号的文本。单击图标,选择合适的编号。 (8)练习边框、底纹的设置; 在页面布局选项卡中进行页面设置如图 在“页面布局”选项卡的“页面边框”选项中设置边框和底纹 (9)练习页面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 在插入选项卡中设置页眉和页脚 (10)练习利用文本框和表格进行复杂版面编排的方法。 在插入选项卡中设置文本框和表格 (11)表格的建立和单元格内容的输入; 在插入选项卡中插入表格,在“插入表格”对话框中输入表格信息。插入表格后,单击某单元格,在单元格内输入信息 (12)表格的编辑和格式化; 选中表格,单击右键选择“表格属性”选项,在表格属性对话框中对表格进行修改。 (13)表格排序和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 单击表格中临近数据的左右或上下单元格。 选择“布局”选项卡。3 选择“数据”中的“公式”按钮。4

选择“粘贴函数”下三角按钮。 在函数列表中选择需要的函数。 完成运算 (14)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的使用。 选中表格,单击右键点击“边框和底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边框和底纹 实验项目三:Excel使用 1、预习要求:Excel的基本概念和操作,Excel图表的制作。 2、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Excel表格的一些基本操作,熟练掌握Excel图表的制作方法。 3、实验内容及要求: (1)练习Excel工作表的创建和编辑; 在“文件”选项卡中进行工作表的创建,在表格窗口中进行编辑。 (2)练习数据的填充与系列数据的输入; 选中一个单元格,利用输入法输入数据;例如在某个单元格中输入“1”然后用鼠标拖动右下角的智能符号,选择填充序列,则可达到填充数据的效果。 (3)练习Excel工作表的格式化; 在“开始”选项卡中单击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对excel表格进行格式化 (4)练习Excel常用函数和公式的使用。 在“公式”选项卡中单击“插入函数”选项,可以自己编辑也可以,也可以使用已有的模板。 (5)建立一张原始数据工作表,如学生成绩、销售情况等; 新建一张表格,在表格中输入对应数据如图。 (6)根据数据内容建立对应的分析图表,如柱形图、饼图等; 将“姓名”和“成绩”两列选中,然后在插入选项卡中选择柱状图。然后将柱状图调节至合适的位置。 (7)对图表进行美化修饰。 选中图表,此时会出现“图标工具”选项卡,在此选项卡中可以对图标进行修改。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参考答案1

习题及实验(一) 第一部分习题 一、简答题 (略) 第二部分选择题答案(p3) 1.C 2. A 3. B 4. C , C 5. B , B 6. A 7. A, B, B 8. B, D 9. D 10. C 注: 7.(1) 应为: 1010011.001 习题及实验(二) Windows XP 第一部分习题 一、简答题 1. 简述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的组成。 答: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上部是菜单栏和工具栏。工具栏包括标准按钮栏、地址栏和链接栏。窗口中分为两个区域:左窗口和右窗口。左窗口中有一棵文件夹树,显示计算机资源的结构组织,称为“文件夹树型结构框”或“文件夹框”。右窗口中显示左窗口中选定的对象所包含的内容,称为“当前文件夹内容框”,或简称为“文件夹内容框”。左窗口和右窗口之间是一个分隔条。 窗口底部是状态栏。 2. 什么是“快捷菜单”?如何打开Windows XP的快捷菜单?不同对象的快 捷菜单的内容是否相同? 答:当用鼠标右击一个对象(项目)时,会出现一个快捷菜单。不同对象的快捷菜单的内容是不相同的。 3. 简述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命名规则。 ①在文件名或文件夹名中,名字总长度最多可以有255个字符。其中,包 含驱动器和完整路径信息, ②命名必须遵循唯一性原则,即在同一目录下的文件名必须惟一。

文件名或文件夹名中出现的合法字符包括: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0~9十个数字和一些特殊字符。特殊字符包括:$、&、@、!、^、~、_、?、(、)、{、}等。不能出现以下字符:\、│、/、:、*、?、“、<、>等9个字符。 ③不区分英文字母大小写。 4. 回收站的功能是什么?怎样利用回收站恢复被删除的文件及彻底删除回 收站中的文件? 答:回收站”就相当于一个垃圾箱,用于暂时存放从硬盘文件夹或桌面上被删除的文件及其他对象。 双击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在打开的窗口中选中要恢复文件,单击“文件”菜单下的“还原”。 双击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在打开的窗口中选中要恢复文件,单击“文件”菜单下的“还原”。 双击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在打开的窗口中单击“文件”菜单下的“删除”。 5.在Windows XP中运行应用程序有哪几种方法?最常用的是什么方法? 1.使用“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启动程序 2.通过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中双击程序图标 3.使用“运行”命令启动程序 4.通过文档启动应用程序 5.在MS?DOS方式下运行应用程序 最常用的是1、2、4三种。 6.叙述在Windows XP的资源管理器中,用编辑菜单和鼠标拖曳两种方法实现文件移动和文件复制的过程。 答:用编辑菜单: 1、选定要复制的文件。 2、单击应用程序“编辑”菜单下的“复制”命令。 3、在目标地单击“编辑”菜单中“粘贴”命令。 用鼠标拖曳: 步骤1:选定要复制的文件。 步骤2:按下Ctrl键的同时用鼠标将其拖动到目的窗口中 7.在不同窗口间进行切换的方法有哪些?怎样使所有打开的窗口全部最小化? 答:第一种方法:用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窗口图标按钮。 第二种方法:在所需要的窗口还没有被完全挡住时,单击所需要的窗口。 第二种方法:用快捷键Alt+Esc或Alt+Tab。 单击任务栏快速启动栏中的“显示桌面”图标可使所有打开的窗口全部最小化。 8.如何卸载程序?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三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实验报告册

一、实验报告三 实验题目:Excel中数据计算与数据统计分析 实验目的: 1.熟悉Excel2010的工作界面,掌握工作表的建立、保存与打开 2.掌握各种数据类型的输入及格式的设置 3.熟练掌握数据的编辑与修改的方法 4.熟练掌握工作表的插入、复制、移动、删除和重命名等基本操作 5.掌握内嵌图表和独立图的创建方法 6.掌握图标的编辑、格式化操作 7.掌握数据表的排序、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 8.掌握数据有效性、圈释无效数据、多工作表的操作 9.掌握数据透视表、透视图,数据的追踪分析、宏的应用、 本实验报告是在2016版本下操作完成 实验主要内容及过程性描述(列出实验主要内容、主要的操作步骤) 一、工作表的建立、编辑和格式化 (3) 1、表格界面 (3) 1)工作簿窗口 (3) 2)编辑栏 (3) 3)地址栏 (3) 2、工作簿与工作表 (3) 1)工作簿 (3) 2)工作表 (3) 3、工作表内容的录入 (4) 1)常量输入 (4) 2)输入等差数列 (4) 3)自定义自动填充序列 (4) 4、编辑工作表 (4) 1)选定单元格、工作表 (4) 2)单元格内容的修改 (4) 3)利用菜单命令复制或移动单元格 (5) 4)利用鼠标拖动复制或移动单元格 (5)

5)选择性粘贴 (5) 6)插入或删除单元格、行列 (5) 5、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5) 1)简单公式 (5) 2)单元格的引用 (5) 3)函数 (6) 6、工作表的格式化 (6) 1)使用菜单调整行高列宽 (6) 2)使用鼠标调整行高 (6) 3)设置边框和底纹 (6) 4)使用条件格式 (6) 5)单元格内容的格式设置 (6) 二、数据管理及图表化 (7) 1、数据的图表化 (7) 1)创建图表 (7) 2)编辑图表 (7) 3)创建和编辑迷你图 (7) 2、数据管理 (8) 1)数据排序 (8) 2)数据的筛选 (8) 3)数据的分类汇总 (8) 3、打印工作表 (9) 1)设置页面选项 (9) 2)设置页边距 (9) 3)设置工作表选项 (9) 4)打印 (9) 三、数据的高级处理 (9) 1、数据有效性 (9) 2、圈释无效数据 (10) 3、多工作表的操作 (10) 4、函数的应用 (10) 5、数据透视表及数据透视图 (11) 6、数据追踪分析 (11) 7、宏的应用 (11)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手册文字版教程文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Ⅱ》课程 实验报告手册 学院年级专业 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上机地点 (以上由学生填写) 实验教师(签字)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育系 年月日

一、实验说明 本课程实验分为一般性实验(验证和简单设计)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两部分。从第3周开始参考实验任务书(本报告中的五部分)完成每周规定的实验,并根据进度按要求认真填写本实验报告中的六、七部分。此实验报告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本课程实验从开课学期第2周开始实习,每周3学时,10周结束,共27学时。除统一安排的时间外,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适当安排课余时间上机。上机内容参见实验任务书。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能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积累,能够举一反三,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培养学生熟练地使用常用软件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要求 1、每次实验课将考勤,并作为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 2、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充分准备每次的实验内容,以保证每次上机实验的效果。实验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 3、学期结束时,每位同学应将自己的《实验报告》交各专业班长或学习委员,由班长或学习委员以专业为单位、按学号从小到大排列好统一交给实验指导老师,否则无实验成绩。 四、实验报告要求 一共要求填写3个阶段性实验报告1个综合性实验报告和1份学期总结,与每份实验报告对应产生的电子文档交由实验老师指定的位置,该电子文档也将作为实验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 五、实验任务书 实验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编邹显春李盛瑜,2014年9月 实验一指法练习、汉字录入、Win7界面及其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