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天然气管道运行优化及能耗控制

天然气管道运行优化及能耗控制

天然气管道运行优化及能耗控制
天然气管道运行优化及能耗控制

天然气管道运行优化及能耗控制

发表时间:2019-07-19T15:38:46.6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杨成龙[导读] 摘要:为了使天然气管道经济合理、高效率的运行,采用对其进行数学模型仿真,以及对天然气压缩机组进行方式控制的办法,可以有效提高天然气管道的运行效率,提高能耗控制效果。

新疆天富天源燃气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石河子市 832000

摘要:为了使天然气管道经济合理、高效率的运行,采用对其进行数学模型仿真,以及对天然气压缩机组进行方式控制的办法,可以有效提高天然气管道的运行效率,提高能耗控制效果。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运行优化;能耗控制

1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技术特点

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过程中,暗线较长,很多时候会跨越不同种类的气候环境和地形地质,因此经常会受到外界条件的制约,并且石油天然气管道通常会在底下铺设,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管道运输的量比较大,管道工程建设完成后可以长时间的运行,而且运行中造成的损耗也小,并且还不会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为了能够实现对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实时监管和遥控,会在施工时设置监控系统,现在越来越多的新型应用技术在控制上都慢慢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管道施工前要对当地进行严密的检测,了解其气候环境特点和地形地质,并根据得到的资料来确定施工方案。做好管道外边的防腐蚀,选择操作性高的施工技术来保证整个施工流程能依据之前确定好的方案设计来进行施工。其中施工流程为:测量放线、征地扫线、运管布管、管槽开挖、轻型轨道敷设、发送管道段、管道组装焊接、管道探伤以及地面检测,不能随便更改工艺施工流程。

2 能耗控制措耗

2.1 天然气压缩机组控制

天然气管道大多采用干式低排放压缩机组,为了实现较低的燃烧温度、保证氮氧化物以及碳氧化物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自然环境污染,天然气干式低排放机组的燃烧室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出现空气泄漏的问题,因为有一部分空气会用来机组降温,会对天然气机组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该机组具有三种不同的燃烧方式,由于机组负荷的不断提升,燃烧方式会逐渐从 BC 方式向着 AB 方式、ABC 方式转变。参照实际运行数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如果燃烧室从 AB 方式支迁,同时排气泄漏阀开度不小于70%,可以适度地降低机组的运行负荷。对燃烧室进行调控把运行方式转变为 BC 方式,再逐渐提高负荷,可以在 BC 方式下运行,同时保证排气泄放阀处于全关状态,燃气机组输出功率和 AB 运行方式,在排气泄放阀开度不小于70% 运行情况输出的效果十分相似,可是耗气量会显著减少。

2.2 机组运行性能测算

由于天然气管道和机组设备存在性能方面的问题,组建管道和设备的性能测算数学模型,对全线范围内的压缩机运行效率、压气站能源利用率和燃机效率等数据资料进行定期的测量和计算,对每个数据之间进行相互对比,及时地采集并分析判每台设施的运行状况,可以实现全线范围内的高效率运行。从最近一年的天然气管道 AB 线天然气压缩机效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中可以发现,相比于前2016年,2017年的AB 线压缩机组处于低效区间,特别6-8三个天然气站场。AB线的部分效率减小是由于应用了 ABC 细线优化处理后的运行模式,舍取了 AB 线部分站点天然气压缩机组的运行效率。处于低输入量的条件下,AB 线经过跨接线向 C 线段转注气体,使 AB 线段的输气量处于较低水平,AB 线天然气管道负荷率不高。有一部分站点因为从原来的双机运行转变为单机运行方式,使天然气压缩机组的工作点处于滞止线上下,偏离出高效运行的工作区间。

3天然气管道应急管理分析

3.1风险消除

做好该环节工作主要是为了避免和降低管道风险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并通过持续性的采取措施达到减轻或消除风险的目的。为达到这一效果也需要大量人员共同参与到其中,通过天然气管道运营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和分析,并加强风险有害因素控制,可以对危险度比较大和发生频率比较高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排除。

3.2应急准备

在应急准备阶段,主要通过提供培训、技术和资金,提高后期减灾防灾和灾后恢复能力。在该阶段中又包含了评价、计划、准备和评估四项内容,首先对天然气管道灾害类型进行识别,并对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然后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开展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等规定确定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并构建相适应的應急预案,最后通过改进和修订,对应急准备计划进行完善[4]。

3.3应急反应

在救助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行动目标进行确定,在应急救援资源上也要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然后通过救援、转移等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将事故造成伤害降至最低。

3.4恢复

当应急反应措施可以满足现场救援、人员安置和财产保护以后,就表示已经进入到恢复阶段中,在这过程中进行恢复既可以时短时间完成,又可以是持续性进行,这需要根据实际灾害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决定,进行恢复也需要按照不同功能和实际情况进行划分,涉及到的内容包含了人员安置、损害评估、设施重建等。

4石油天然气工程管道的施工技术

石油天然气工程管道施工一定要确保安全,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一旦泄露而引起的灾难就是重灾,如火灾、爆炸。所以石油天然气工程管道的施工和安装对于安全要极高,施工人员必须专业。管道安装对于施工精度要求也高,依照管道施工设计的要求,施工技术包括如下:

4.1钢管使用

对于管道钢材种类的选择,有各种因素,例如:石油天然气输送的压力、输送管和管道的安全等级等。举个例子来说,管线的钢材选用了L450级,如果施工地点有河流经过,那就选择直缝管,如果是在其他的地质特点上就可以选用螺旋焊管。另外,钢管材料的壁厚的确定也要依据地质地形条件来定,例如,在穿越河流、地下水位这样的地段根据其地理位置来说就要选择比较厚点的钢管材料,最好是16,2mm壁厚;如果是在高原山区的地段,就可以采用11.3mm壁厚的钢管材料。

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DOC)

目录 一绪论...................................................................................................................................... 二燃烧控制系统的设计 2.1燃烧过程控制任务 2.2燃烧过程调节量 2.3燃烧过程控制特点 三燃料控制系统 ........................................................................................................................ 3.1燃料调节系统...................................................................................................................... 3.2燃料调节——测量系统...................................................................................................... 3.3给煤机指令.......................................................................................................................... 四600MW火电机组DCS系统设计 4.1 电源部分 4.2 通信部分 4.3 系统接地 4.4 软件部分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集控运行机组优化运行管理技术措施(120503)

机组优化运行管理技术措施 编制:王毅薛德仁张喜来赵志良吴焕清审核:支国庆 批准:杨邺张忠 北方联合电力临河热电厂

机组优化运行管理技术措施 1、主机运行优化 1.1机组启停阶段 1.1.1机组启动阶段 1.1.1.1恢复待启动机组循环水系统时,如另一台机组运行,则启动初期,循环水系统由运行机组串带。 1.1.1.2恢复待启动机组开式水系统时,如另一台机组运行,则启动初期(接带负荷50MW前),由运行机组循环水系统串带,开式水系统保持静压供水。 1.1.1.3恢复待启动机组闭式水系统时,如另一台机组运行,则启动初期(接带负荷50MW前),由运行机组串带。注意:串带时,注意监视机组闭式水箱水位。 1.1.1.4系统冲洗 系统冲洗阶段,采用采用纯汽泵方式,电泵停转备用。当汽包压力达0.8Mpa 左右时,利用辅汽冲转汽泵。启停机中若电泵运行应尽量减少阀门的节流损失;用调节给水泵转速来调节给水流量和给水压力,以提高效率。并且再循环阀关至10-20%,减小电动给水泵电耗。 锅炉点火前3小时左右,辅汽至汽泵汽源管道暖备至主汽门前。如主汽门、调速汽门严密性差,应暖备至电动主汽门前。 1.1.1.4.1通过凝补泵(除盐水泵)给除氧器上水至 2.0米,放水至凝汽器进行冲洗。 1.1.1.4.2凝汽器放水至-4米高悬浮废水坑。 1.1.1.4.3当凝结水及除氧器出口水含铁量大于1000微克/升时,应采取排放冲洗方式。 1.1.1.4.4当冲洗至凝结水及除氧器出口含铁量小于300微克/升时,启动变频凝结泵,凝结水系统投入运行,采取循环冲洗方式,并投入凝结水精处理装置,使水在凝汽器与除氧器间循环。投入凝结水系统加氨处理设备,控制冲洗水PH 值位9.0-9.3,以形成钝化体系,减少冲洗腐蚀。 1.1.1.4.5当除氧器出口含铁量小于200微克/升时,凝结水系统、低压给水系统冲洗结束。无凝结水精处理装置时,应采用换水方式,冲洗至出水含铁量小于100微克/升。

SCR脱硝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及优化控制策略研究0814

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SCR脱硝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及 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建设单位:张家口发电厂 北京中煤神州节能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018年8月20日

一、前言 (一)项目名称:SCR脱硝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及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二)项目性质: (三)可研编制人: (四)项目负责部门: (五)项目负责人: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改造的必要性 (一)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大唐国际张家口发电厂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及进行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政策要求的逐年提高,火电机组排放烟气中的 NOx 已纳入严格监管,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的烟气脱硝技术因其具有很高的脱硝率、技术可靠、结构简单且氨气逃逸率小等优点已成为燃煤电站锅炉控制 NOx排放的主要选择。SCR烟气脱硝控制系统是保障脱硝系统安全连续运行,满足脱销系统性能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的、可靠的脱硝控制系统已迫在眉睫。 脱硝控制系统的关键参数是喷氨量。喷氨量及其控制方式直接关系到电厂NOx 排放浓度、装置的脱硝效率及氨逃逸率等指标。喷氨量不足会导致脱硝效率低,出口 NOx 排放浓度不能满足国家规定允许的要求;喷氨量过高,容易造成过度脱氮,难以控制氨气的逃逸量,增加了运行成本和二次环境污染。因此,喷氨量的精确控制对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脱硝系统运行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脱硝控制系统的设计基本以额定工况为出发点,机组在额定工况下稳定运行,脱硝控制系统一般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在变工况下运行下,由于脱硝系统呈现出非线性、大滞后性,难以确保最佳喷氨比例。喷氨量过少时,难以保证 NOx 排放标准,喷氨量过多,不仅造成氨的浪费,而且又造成新的污染。因此,研究脱硝系统的变工况运行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全程负荷工况下的脱硝控制系统是实现脱硝系统最佳运行的重要保证。 本项目通过对SCR脱硝系统优化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实现对生产指标如脱销率、氨逃逸率的最佳控制,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硝优化控制系统,从而为火电厂机组SCR烟气脱硝优化控制的普及提供参考和指导,因而本项目的研

燃烧控制系统及优化

燃烧控制系统及优化 一、燃烧控制系统 1风烟系统流程与作用 锅炉烟风系统主要包括一次风机、送风机及引风机等系统。一次风机和送风机主要用来克服供燃料燃烧所需空气在空气预热器、煤粉设备和燃烧设备等风道设备的系统阻力;引风机主要用来克服热烟气在受热面管束(过热器、炉膛后墙排管和省煤器等)、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等烟道的产生的系统阻力,并使炉膛出口处保持一定的负压。锅炉的风烟系统由送风机、引风机、空气预热器、烟道、风道等构成。冷空气由两台送风机克服送风流程(空气预热器、风道、挡板等)的阻力,并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预热;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热风经热风联络母管,一部分进入炉两侧的大风箱,并被分配到燃烧器二次风进口,进入炉膛;另一部分由一次风机经空预器引到磨煤机热风母管作干燥剂并输送煤粉。炉膛内燃烧产生的烟气经锅炉各受热面分两路进入两台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后的烟气进入电除尘器,由两台引风机克服烟气流程(包括受热面、脱硝设备、除尘器、烟道、脱硫设备、挡板等)的阻力将烟气抽吸到烟囱排入大气。 引风机:克服尾部烟道、除尘器、空气预热器等的压力损失。使炉膛内产生的烟气能够顺利排除,并使炉膛内维持一定的负压,让锅炉能够良好的充分燃烧。以提高经济效益。 一次风系统:一次风的作用是用来输送和干燥煤粉,并供给煤粉挥发份燃烧所需的空气。 二次风系统:二次风是在煤粉气流着火后混入的。由于高温火焰的粘度很大,二次风必须以很高的速度才能穿透火焰,以增强空气与焦碳粒子表面的接触和混合。二次风由两台二次风机供给,进入空气预热器内加热后,由二次热风道送到锅炉四周,再由二次风管分层在不同高度进入炉内,供给燃料燃烧所需要的氧量,并实现分级送风,降低NOx排放。另一路从二次热风道引出送到给煤口和石灰石管线上作为密封风。 燃烧方式:鸳鸯湖电厂采用的燃烧方式是四角切圆燃烧方式,有24个燃烧器。工作原理是:煤粉气流在射出喷口时,虽然是直流射流,但当四股气流到达炉膛中心部位时,以切圆形式汇合,形成旋转燃烧火焰,同时在炉膛内形成一个自下

智能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智能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9-03-21T11:08:05.11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1期作者:李锋 [导读] 智能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策略是微电网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不仅是微电网工程规划设计阶段需要首先解决的核心问题(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400013) 摘要:智能微电网优化运行控制策略是微电网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不仅是微电网工程规划设计阶段需要首先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直接影响系统运行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主要因素。本文以中冶赛迪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微电网系统在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下的运行策略,以及两种模式间的无缝切换控制策略,通过示范工程验证,本文所提策略能够保证微电网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关键词:智能微电网;控制策略;并网模式;孤岛模式;无缝切换 一、微电网系统结构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能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能源管理、传输和调配系统[1]。本文研究对象为中冶赛迪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系统项目,他是由光伏发电系统、电池系统、工厂负荷、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组成。 智能微电网系统采用以太阳能为主的绿色供电模式,当光伏出力不足时,启动储能系统和主网为负载供电,进入节能运行模式。微电网存在两种运行方式,在主网正常时,采用并网运行模式,当主网停电时,进入孤岛运行模式,并实现两种模式间的灵活平滑切换,从而提高负荷供电的可靠性[2]。 二、微电网并网协调控制策略 当微电网并网运行时,采用“用户侧并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行模式,光伏系统工作于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模式,即是通过控制光伏阵列端电压,使光伏阵列能在各种不同的日照和温度环境下智能化地优化寻找输出最大功率的控制方式;储能系统工作于有功功率—无功功率(PQ)控制模式,即是使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与功率参考值一致的控制方式[3-4]。鉴于光伏出力的间歇性,根据光伏出力是否大于负荷,分别设计对应的微电网并网协调控制策略。 1)当光伏出力大于负荷时,光伏对负荷供电,多余的光伏为储能电池充电,若储能电池已充满,多余光伏上网; 2)当光伏出力小于负荷时,光伏对负荷供电,主网为储能电池充电并承担部分负荷。 三、微电网孤岛协调控制策略 当微电网孤岛运行时,储能系统作为主电源,储能双向逆变器由有功功率—无功功率(PQ)控制模式转换为电压幅值—频率(VF)控制模式为孤岛微电网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在该运行模式下,储能系统的功率输出自动补偿光伏出力与负荷之间的差额,从而维持微电网功率平衡。鉴于光伏出力的间歇性,根据光伏出力是否大于负荷,可以将微电网孤岛协调控制策略划分为以下两种工况,其控制流程图如图3所示: 1)当光伏出力大于负荷时,光伏对负荷供电,多余的光伏为储能电池充电,若蓄电池组SOC值或端电压升至上限值,则控制光伏运行于限功率模式,维持系统的功率平衡; 2)当光伏出力小于负荷时,储能对负荷供电维持系统的功率平衡,当蓄电池组SOC值或端电压升至下限值时,系统停机。 四、微电网并网转孤岛协调控制策略 微电网由并网转为孤岛运行模式通常由两种事件触发:①由于外部电网非计划性停电或发生故障,微电网通过孤岛检测或故障检测机制被动触发,称为被动离网;②运行调度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包括外部电网检修停电等情况主动触发,称为主动离网。主动离网控制流程图如图1所示。 当微电网发生被动离网时,储能双向逆变器由PQ模式切换为VF模式,为孤岛微电网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且维持系统的稳定。 当微电网发生主动离网时,若此时光伏出力大于负荷,且多余的光伏为储能电池充电,没有多余光伏上网,此时微电网与配电网的交换功率为0,则断开并离网切换开关且控制储能双向逆变器由PQ模式切换为VF模式,为孤岛微电网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且维持系统的稳定。 图1 微电网主动并网转孤岛控制策略流程图 当微电网发生主动离网时,若此时光伏出力大于负荷,且储能电池已充满,有多余光伏上网,则控制光伏运行于限功率模式使得微电网与配电网的交换功率为0之后,断开并离网切换开关且控制储能双向逆变器由PQ模式切换为VF模式,为孤岛微电网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且维持系统的稳定。 当微电网发生主动离网时,若此时光伏出力小于负荷,且主网为储能电池充电并承担部分负荷,则根据负载的优先级别切除微电网中的部分负载,并控制储能系统不充不放,使得微电网与配电网的交换功率为0之后,断开并离网切换开关的同时控制储能双向逆变器由PQ 模式切换为VF模式,为孤岛微电网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且维持系统的稳定。 五、微电网孤岛转并网协调控制策略 当微电网管理器监测到配电网恢复正常供电后,向配电网调度发出并网请求,因孤岛运行微电网电压和频率由储能系统支撑,所以启动储能系统准同期并网控制,当配电网和微电网的频率差小于0.1Hz、电压幅值差小于2V、电压相位差小于5°,且以上条件持续时间不小于200ms时,则并离网切换开关两侧的电压幅值和相位满足合闸要求,因此,并离网切换开关闭合,从而微电网切换成并网运行。主动并网控制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微电网孤岛转并网控制策略流程图 微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能源形式的多元化、并网接口的柔性化、电能质量的定制化、能量信息流的双重化等典型特征,必将在未来电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微电网系统优化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微电网系统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本文以中冶

关于电梯运行速度的优化控制

关于电梯运行速度的优化控制 摘要:电梯是现代化社会必不可少的垂直运输工具,无论是在建筑,还是其他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电梯运行舒适、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电梯运行速度的优化控制,成为了人们对于电梯运行的更高要求,本文便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梯;运行速度;优化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的发展,建筑高度也是在不断的提高与刷新。对于建筑高度的不断提高,电梯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做好电梯运行速度的优化控制,已成为了现代快节奏生活人们的追求之一。 1.电梯运行速度控制方式选择与运行速度曲线设计 现代社会,建筑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施工技术的提高,使得建筑的高度不断地攀升。由于建筑高度的不断攀升,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梯的使用。而且现在的电梯,也更加的考虑到使用者的舒适和安全性。当然这也是电梯发展的趋势,是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除此之外,人们对于电梯的运行速度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对于时间更为珍重,也更强调生活的速度化,所以对于电梯运行速度的优化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电梯运行速度通常有多种控制方式,但是考虑到其各自安全、稳定、舒适性等特点,绝对距离的控制方式通常更加的突出,所以本文便以绝对值编码器来实现绝对距离控制方式的速度优化。为了电梯运行的舒适性,电梯运行速度曲线应是平滑的,所以在此我们选用正弦-直线型速度曲线,以此来确保电梯运行安全性基础上的舒适性[1]。 2.电梯运行速度的优化控制 2.1电梯运行速度优化的原理与方案 对于电梯运行速度优化控制的系统结构,与所使用的模块,我们通过图一来进行清晰的展示。 图1 电梯运行速度优化控制系统、模块图 主控制器主要通过绝对值编码器,来实现运行速度信号对绝对值剩余距离的转化,并发送至速度优化控制模块。速度优化控制模块一方面将变频参数传传递个主控制器,另一方面进行主控制器绝对剩余距离信息的接受,并发送给变频器,以实现电梯运行速度的控制。

电网友好型家庭用能优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网友好型家庭用能优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9-04-11T16:22:51.3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作者:卓敏仪 [导读] 摘要:本文设计实现的是基于最大化利用家庭光伏能源、减少家庭向供电公司的购电量、降低家庭用电成本的方法成果,规划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家庭绿色用能控制APP系统框架,采用APP作为用能优化协调提供信息采集和控制手段的载体,尝试基于储能的优化协调策略的实用化。 (合肥市第八中学 230000) 摘要:本文设计实现的是基于最大化利用家庭光伏能源、减少家庭向供电公司的购电量、降低家庭用电成本的方法成果,规划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家庭绿色用能控制APP系统框架,采用APP作为用能优化协调提供信息采集和控制手段的载体,尝试基于储能的优化协调策略的实用化。 关键词:智能家居;家庭用能;APP;优化协调策略 【正文】 1引言 在实现基于时序匹配的用能协调优化算法的成果基础上,本次研究设计并实现家庭绿色用能协调控制系统,通过家用储能装置与用电设备、分布式光伏的控制,作为一种家庭用能的优化协调实用化工具。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是以家庭为基本平台,通过物联网等各种手段,将人们家庭中的各种居产品和智能产品如电视、灯光、窗帘、空调、影音、电脑、以及其他家居连接到一起,实现对照明、温度等多方面进行控制。智能家居不但拥有传统家居的一切优点,还能通过家庭能效管理,根据峰谷分时电价和光伏出力情况,以及对负荷用电信息的分析处理,通过分析建模找到最优的家庭用电方案,通过信息交互,实现对各种家居的开关、温度的合理调控等,一方面可以给居住者更加舒适的居住空间,二来可以合理的减少家居的运行时间,极大的节约了能源和资金。 本研究中智能家居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的,是一种网络化的家居控制系统。智能家居系统之中的各种智能产品,通过WIFI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实现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手机中安装的家庭用能系统APP)进行连通。用电设备与家庭用能系统APP进行连接,并受其控制,APP按照调度模型随时调度可定制设备用电计划的设备储、放电量,可以让家庭新能源发电变得平稳顺畅,按照调度计划自由接入电网,也可以通过不同设置,实现多种控制模式的使用:如人们在离开家后可以设置成为离家模式,或是相应的回家模式,以及节日模式等,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根本追求。 3基于智能家居的家庭用能管理集成系统设计 家庭光伏、储能、电器和居民、电力公司之间存在着实时的双向信息流,通过家庭用能管理集成系统APP,随时掌握光伏、储能、用电设备运行状态、用电信息、实时电价、系统出力、储能约束情况,并通过分析处理,得出最优的用电调度方案后,可以通过用能管理集成系统对家庭电器实现远程控制,使电器按照最优用电方案中设定的时间运行,降低用电费用。 3.1程序架构设计 本节主要设计和实现了用能管理集成系统的服务器端、移动远程通信和客户端。如下图所示,家庭用能管理集成系统分为:设备层,网络层,应用层。 图 1用能管理集成系统架构 (1)应用层提供用能管理集成系统和终端之间的接口,该层包括应用层支持平台和具体应用,为了支持复杂和智能控制,家居环境需要不同的设备进行协同工作,其中应用支撑平台主要为应用程序提供常见支持和能力,它也提供开放接口使应用程序具备访问和利用网络资源能力并且能够减少上层应用程序部署的复杂性。 该层同时为各种通信技术提供总线支持,它作为协议转化单元与各种通信技术兼容,并具有可伸缩性和易扩展性等特点。 (2)网络层由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组成,该层负责来自底层的数据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通过异构网络集成技术为上层提供所需资源。 (3)设备层或者也可以被称为感知层是整个架构中的最底层,通过使用各种物理或者逻辑传感器或者网络设备对家居环境实行全面控制和实时监控。 用能管理集成系统服务器端通过串口或网口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通信,获取各个设备的状态信息;通过串口与硬件模块进行数据通信,接收手机的控制命令;通过 Socket 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接收客户端的控制命令。服务器端也可以实现对电器,例如热水器、清扫机器人、空调的远程开关控制。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远程面对面服务,包括客户端对家庭环境信息的显示和对家用电器的远程开关控制。 在整个层级架构中,由于采用服务器/客户端模型,应用层和核心层(家庭控制程序)之间能够通过Socket或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全称为超文本传输协议)进行通信,基于安全性考虑也可以使用HTTP的安全版本HTTPS(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进行安全通信。应用层和网络层之间通过总线技术进行交互信息,网络层和设备层之间使用各种现有无线和有线通信

运行方式优化管理办法

晓李飞刀发电站 运行方式优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制度规定了运行方式优化管理内容与要求及考核等内容。 第二条通过优化管理,掌握生产规律,积累运行经验,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使设备运行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在既定的状态范围内。合理利用能源,降低消耗,确保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发电有限公司运行方式优化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内容与要求 第四条机组优化运行原则 结合机组实际运行工况,对照厂家给出水轮机运转特性曲线,通过对各机组特定水头下的运行效率进行比较,避开机组运行振动区,在总负荷给定条件时合理安排机组最优台数、组合及起停次序,机组间负荷的最优分配,实现发电耗水量最小,获得最大发电收益。 第五条机组的运行方式确定原则:

(一)根据电网中调频、调峰、事故备用三方面的要求统筹安排。 (二)及时、准确了解上游水文站的水文预报资料,并根据上游调节库容下泄流量对来水量进行分析,作好次日负荷预测,确定运行方式; (三)根据主变、母线、线路运行情况选择; (四)机组的组合运行方式,按效率高、耗水率低优先的原则。 (五)根据机组的运行工况,缺陷情况选择。 (六)开一台机时,应选择效率最高的机组;开两台机时,应选择两台不同主变的机组;开三台机时,每台主变开一台机组。 第六条机组运行时,应尽量避开振动区,气蚀区。应避免在低水头、低负荷下长期运行,尽量减少旋转备用机组。 第七条机组经济负荷分配: (一)机组优化组合 当型号和容量相同的机组,按等功率分配。当机组效率特性不完全相同时,效率高的机组优先开机投入运行。

(二)枯水期,来水量较少时,应充分利用水头,按等功率原则分配机组负荷,合理选择开机台数,降低耗水率。丰水期,来水量较大时,应尽可能的利用水量,在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开大出力。 (三)机组开停机 经济合理地组织、控制机组的启动与停止过程,减少水的损失、厂用电的消耗。 第八条机组开机或运行中,出现震动大且不稳定,应检查桨叶和导叶的协联情况,及时修正协联曲线。 第九条正常情况下,应避免机组进相运行。 第十条及时清理拦污栅前的杂物,保持水流畅通。 第十一条根据水头变化,及时调整水头设置值。 第十二条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保证运行参数在安全范围内。 第十三条根据负荷或季节变化,合理安排各辅机运行方式,降低厂用电率。 第十四条加强与水调的联系,提高水能利用率。

基于声波测温的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

基于声波测温的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 项目建议书 华北电力大学

一目前电站锅炉燃烧系统存在的问题 1.1 共性问题 1.1.1 两对矛盾需要解决 ①锅炉效率()与污染排放(NOx)之间的矛盾 当我们追求高的锅炉效率的时候,势必要使煤粉在炉充分燃烧。要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提高炉燃烧温度以及使用较高的过量空气系数,而这两方面都会增加污染的排放。反之,则锅炉效率较低。炉的高温燃烧还会带来水冷壁结渣等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最佳的折中选择。 ②锅炉排烟热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之间的矛盾 对于锅炉效率影响最大的两项热损失—排烟热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而言,也存在类似的矛盾。提高炉燃烧温度以及使用较高的过量空气系数,可以降低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但是排烟热损失()则会随之增加。因此也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最佳的折中选择。 1.1.2 四个优化问题需要解决 ①锅炉效率()与污染排放(NOx)的联合优化 通过寻找最佳的二次风门和燃尽风门组合,建立良好的炉燃烧空气动力场,可以达到锅炉效率()与污染排放(NOx)的共赢。 ②锅炉排烟热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联合优化 通过寻找最佳的烟气含氧量(O2)设定值,可以达到锅炉排烟热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共赢。 ③汽温控制方案的优化 联合调节燃烧器和喷水,尽量使用燃烧器摆角等方式来调节汽温而减少减温水的使用量,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机组热效率。 ④防止炉结渣的优化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一是寻找最佳的煤粉和二次风门、燃尽风门的组合,调整均衡燃烧,防治火焰偏斜;二是调节炉膛出口温度目标值;三是组织合理的吹灰优化。 1.1.3 炉膛三个参数的测量需要解决

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制造系统先进控制与优化软件集成 第2部分:

I C S25.040.40 J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2854.2 2017 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制造系统先进控制与优化软件集成 第2部分:架构和功能 A u t o m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a n d i n t e g r a t i o n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a d v a n c e d p r o c e s s c o n t r o l a n do p t i m i z a t i o n s o f t w a r e f o r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 s y s t e m s P a r t2:F r a m e w o r ka n d f u n c t i o n s 2017-12-29发布2017-12-29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目 次 前言Ⅰ 1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1 3 缩略语2 4 A P C -O 系统架构2 4.1 概述2 4.2 内部架构3 4.3 外部架构3 5 A P C -O 模块的架构和功能4 5.1 软测量模块的架构和功能4 5.2 优化模块的架构和功能5 5.3 先进控制模块的架构和功能6 5.4 性能评估模块的架构和功能8 5.5 先进控制与优化运行平台的架构和功能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循环流化床锅炉先进过程控制的应用案例12 参考文献15 G B /T 32854.2 2017

前言 G B/T32854‘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制造系统先进控制与优化软件集成“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总述二概念及术语; 第2部分:架构和功能; 第3部分:活动模型和工作流; 第4部分:信息交互和使用三 本部分为G B/T32854的第2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三 本部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159)归口三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二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二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苏宏业二黎晓东二张艳辉二邵寒山二李啸晨二谢磊二王海丹二马龙华三

加热炉智能燃烧控制系统的优化

加热炉智能燃烧控制系统的优化 一、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的组成 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蓄热式烧嘴,换向阀、换向程序及安全控制单元,空气供给系统,煤气供给系统,放散系统,排烟系统,点火系统等7 部分。其中点火系统是整个燃烧系统的核心,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影响整个鋼坯的质量以及后续产品的轧制质量。蓄热式烧嘴供热系统采用三段供热,三段炉温制度。每个供热段均设有上下加热,即均热段上下加热、第一加热段上下加热、第二加热段上下加热。空气供给系统由助燃风机、空气管道、空气换向阀等组成。空气压力应考虑蓄热室、换向阀、空气管道及其调节测量装置在内的整个系统阻力损失。同空气管道一样,煤气由炉前煤气总管(直径DN1 200m m )分成三段分别进入煤气换向阀,从换向阀出来后经蓄热式烧嘴完成热交换后喷入炉内燃烧。在煤气总管上设有盲板阀、无泄露双偏心蝶阀和煤气低压快速切断阀。 二、加热炉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1、存在的问题 目前,加热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热温度不均,加热能力不足。现在两座加热炉实际加热能力300 ~450t / h,低于设计能力480 ~520t / h(冷坯~热坯)。加热温度不均,板坯炉间温差25 ~35℃,同板温差20 ~45℃。而国内同类生产线加热质量指标是,板坯炉间温差≤ 15℃,同板温差≤ 15℃。 2、原因 对于目前的斯坦因加热炉燃烧模型,当产量、加热钢种、尺寸、坯料入炉温度、待(停)轧时间、开轧温度变化时,均需一段时间使得加热炉温度缓慢提升,以避免对整个煤气系统的强烈冲击,但由于现场节奏的提升,操作人员不能等到温度的缓慢上升,更不能及时准确地调整加热策略,同时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四班、个人操作

运营管理优化方案

ATM 运营管理优化方案 方案背景 随着金融领域电子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银行业务量快速加大和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银行自助服务系统(如 ATM),作为金融业发展的新兴模式,在银行服务渠道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方面,ATM 为客户提供了一种自助的服务方式,使客户可以全天享受银行高效率的服务。另一方面,ATM 为银行扩大了服务空间,节省了服务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自身的效率和灵活性。随着ATM 等自助服务渠道的不断完善,银行在ATM等自助服务渠道上提供服务的运行效率、经营成本、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直接决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高低。 ATM 凭借其在效率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已经逐渐成为银行多渠道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多的 ATM 机已经或即将出现在超市,机场,商业街、居民区、学校等区域,随着 ATM 网络规模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加,很多银行面临着如何管理和优化其 ATM 网络的挑战,以降低运营成本,改进运营效率,提高投资回报率。首先,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更加复杂细分的客户需求,很多银行在寻求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方法来预测市场需求和进行 ATM 布点选址;第二,如何实时监测现金存量,科学预测现金流量和及时提供供钞建议,以科学配置供钞频率和数量,减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第三,除了传统的提款、查询等功能,ATM 也逐渐开始提供诸如上网、缴费、股票交易查询,甚至是购买机票、手机充值、MP3下载、基金净值查询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务,这就需要有一种合理并且系统化的绩效评价和监控体系,针对不同 ATM 设备特点,量身定制评价指标。 方案详情 IBM 的 ATM 运营管理优化方案(ATM Utility)是 IBM 针对 ATM 网络运营、管理和优化而提出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基于空间分析、数据挖掘和优化建模等领先技术,基于 IBM 先进理念和最佳实践,能够支持 ATM 网络运营、管理和优化的系统过程,包括 ATM 选址、现金流管理和绩效评估与监控。 ATM 选址功能包括:在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应将新的 ATM 布于何处? 如何评判现有 ATM 设备的运营性能? 在不同环境中应该为 ATM 提供何类增值服务? 现金流管理功能包括:如何预测 ATM 设备在未来一定时段的现金需求量? 何时补充可以避免 ATM 缺钞? 如何控制供钞成本?

单列车节能运行优化控制方法的现代研究

单列车节能运行优化控制方法的现代研究 摘要以站间时间、距离、速度限制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单列车单区间节能运行优化模型。按“牵引-巡航-惰行-制动”的模式寻找单列车单区间节能运行轨迹,以一定时间步长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始末两端速度、位移边界条件等,计算不同离散时间节点的速度、位移和加速度,搜索出能耗最小的一组运行参数。通过该组运行参数,能够获取最小能耗下列车运行轨迹。 關键词节能优化;单区间;运行轨迹 4 仿真结果 经Matlab编程计算,得到最小消耗能量=35967.1453kJ,=60km/h,=39 km/h,列车运行时间为110s,运行距离为1340.9m,初始牵引加速度为0.9,初始制动加速度为1。 速度距离曲线结果如图3所示,速度时间曲线如图4所示. 由图3和图4可知,列车运行分为四个阶段,0~阶段为牵引阶段,~阶段为巡航阶段,~阶段为惰行阶段,~阶段为制动阶段。从红色限速折线可以看出,列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始终满足速度限速约束,且最大时速为60km/h。 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5: 图5 加速度曲线 5 结束语 牵引阶段列车速度逐渐增大,但加速度受最大牵引力的限制,逐渐减小;巡航阶段牵引力主要用于克服阻力,使列车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惰行阶段停止牵引,列车逐渐减速,由于阻力与速度呈正比,因此阻力逐渐减小,则加速度幅值也随之减小;制动阶段,由于制动力的影响加速度负增长,直至运行速度为零。由于制动过程采用的是固定制动加速度系数的制动方式,因此,尽管到达终点时刻的速度为零,但此时的最大制动力不变,在下一时刻,能够通过置零加速度系数使加速度达到零。 参考文献 [1] P. Howllet. An Optimal Strategy for the Control of A Train,Journal of the Austral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Series B[J]. Applied Mathematics,1990,31(4):454-471. [2] 丁勇,毛保华,刘海东,等.列车节能运行模拟系统的研究[J].北京交通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和优化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和优化 管理答疑: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和优化 问: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辅助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了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必备武器。公共事业企业由于其资产密集的性质,更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受益最大的几类企业之一。我们是一家公共事业企业,已经成功运行了50多种相互独立的支持工作管理能力的应用软件,但由于这些应用多是面向部门职能,且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中,无法满足企业进一步高效发展的要求,请问如何进行整合和优化,从而在竞争中保持长久优势? 答:这也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大型公共事业企业共同面临的新问题。日趋复杂的环境,给企业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部门内部管理精细化的同时,部门间管理的协作变得更加重要,为了满足经营需要并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必须建立整个企业一体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 信息系统是为了管理的需要而存在的,企业管理层面上的这种变化趋势必然会反映到系统上来。由从前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中面向职能的系统,转化到今天整个企业范围内面向流程的企业级信息系统,从而有效支持管理层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并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领先地位,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缺一不可: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构建一体化、流程化企业级信息系统,用以整合现有的分散系统;配套的组织机构配置、流程优化及企业规章制度的更新。 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建设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支持企业管理。能否将信息系统的功能落实到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上,是检验信息系统是否成功的核心标准。有些企业错把建设信息系统当成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则是走入了信息化建设的误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建设信息系统的同时,应该时刻将目光放在更高的层次上,即关注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是按职能展开的,其组织结构的特征是纵向分层次、横向分部门。在强调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应具有较高柔性的今天,传统的管理模式就显得很僵化。市场变化呼唤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到来。信息系统成功运行的

基于PLC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

专业英语 项目作业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6年12月29日

基于PLC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 1 引言 燃烧控制系统是电厂锅炉的主控系统,主要包括燃料控制系统、风量控制系统、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目前大部分电厂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仍然采用PID控制。燃烧控制系统由主蒸汽压力控制和燃烧率控制组成串级控制系统,其中燃烧率控制由燃料量控制、送风量控制、引风量控制构成,各个子控制系统分别通过不同的测量、控制手段来保证经济燃烧和安全燃烧。 2 控制方案 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使燃料燃烧所提供的热量适应外界对锅炉输出的蒸汽负荷的要求,同时还要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一台锅炉的燃料量、送风量和引风量三者的控制任务是不可分开的,可以用三个控制器控制这三个控制变量,但彼此之间应互相协调,才能可靠工作。对给定出水温度的情况,则需要调节鼓风量与给煤量的比例,使锅炉运行在最佳燃烧状态。同时应使炉膛内存在一定的负压,以维持锅炉热效率、避免炉膛过热向外喷火,保证了人员的安全和环境卫生。 2.1 控制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案,与锅炉设备的类型、运行方式及控制要求有关,对不同的情况与要求,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不一样。将单元机组燃烧过程被控对象看作是一个多变量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时,充分考虑工程实际问题,既保证符合运行人员的操作习惯,又要最大限度的实施燃烧优化控制。控制系统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单元机组燃烧过程控制原理图1 1徐亚飞,温箱温度PID与预测控测控制.2004,28(4):554-5572

P为机组负荷热量信号。控制系统包括:滑压运行主汽压力设定值计算模块(由热力系统实验获得数据,再拟合成可用DCS折线功能块实现的曲线)、负荷—送风量模糊计算模块、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和送、引风控制系统等。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采用常规串级PID控制结构。 2.2 燃料量控制系统 当外界对锅炉蒸汽负荷的要求变化时,必须相应的改变锅炉燃烧的燃料量。燃料量控制是锅炉控制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系统。因为给煤量的多少既影响主汽压力,也影响送、引风量的控制,还影响到汽包中蒸汽蒸发量及汽温等参数,所以燃料量控制对锅炉运行有重大影响。燃料控制可用图2简单表示。 图2 燃料量控制策略 其中:NB为锅炉负荷要求;B为燃料量;F(x)为执行机构。 设置燃料量控制子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利用它来消除燃料侧内部的自发扰动,改善系统的调节品质。另外,由于大型机组容量大,各部分之间联系密切,相互影响不可忽略。特别是燃料品种的变化、投入的燃料供给装置的台数不同等因素都会给控制系统带来影响。燃料量控制子系统的设置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手段。 2.3 送风量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经济燃烧,当燃料量改变时,必须相应的改变送风量,使送风量与燃料量相适应。燃料量与送风量的关系见图3。2 刘官敏,温箱温度PID与预测控测控制.2004,28(4):554-5572

燃烧控制系统

燃烧控制系统是电厂锅炉的主控系统,主要包括燃料控制系统、风量控制系统、炉膛压力控制系统。目前大部分电厂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仍然采用PID控制。燃烧控制系统由主蒸汽压力控制和燃烧率控制组成串级控制系统,其中燃烧率控制由燃料量控制、送风量控制、引风量控制构成,各个子控制系统分别通过不同的测量、控制手段来保证经济燃烧和安全燃烧。如图1所示。 图1 燃烧控制系统结构图 2、控制方案 锅炉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使燃料燃烧所提供的热量适应外界对锅炉输出的蒸汽负荷的要求,同时还要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一台锅炉的燃料量、送风量和引风量三者的控制任务是不可分开的,可以用三个控制器控制这三个控制变量,但彼此之间应互相协调,才能可靠工作。对给定出水温度的情况,则需要调节鼓风量与给煤量的比例,使锅炉运行在最佳燃烧状态。同时应使炉膛内存在一定的负压,以维持锅炉热效率、避免炉膛过热向外喷火,保证了人员的安全和环境卫生。 2.1 控制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燃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案,与锅炉设备的类型、运行方式及控制要求有关,对不同的情况与要求,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不一样。将单元机组燃烧过程被控对象看作是一个多变量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时,充分考虑工程实际问题,既保证符合运行人员的操作习惯,又要最大限度的实施燃烧优化控制。控制系统的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单元机组燃烧过程控制原理图 P为机组负荷热量信号为D+dPbdt。控制系统包括:滑压运行主汽压力设定值计算模块(由热力系统实验获得数据,再拟合成可用DCS折线功能块实现的曲线)、负荷—送风量模糊计算模块、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和送、引风控制系统等。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采用常规串级PID控制结构。 2.2 燃料量控制系统 当外界对锅炉蒸汽负荷的要求变化时,必须相应的改变锅炉燃烧的燃料量。燃料量控制是锅炉控制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系统。因为给煤量的多少既影响主汽压力,也影响送、引风量的控制,还影响到汽包中蒸汽蒸发量及汽温等参数,所以燃料量控制对锅炉运行有重大影响。燃料控制可用图3简单表示。

污水处理厂精细化管理下的优化运行控制策略

污水处理厂精细化管理下的优化运行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19-07-22T17:10:02.6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赵凤[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州 236800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如果这些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将对供水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并可能导致严重的水污染。污水处理厂在满足水排放标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实现稳定、节能、节能降耗的目标,就必须做好污水处理厂的精细管理,优化具体的运营流程。深入探讨了精炼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运行控制策略,对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整体运行效率具有重 要的参考意义。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净水的优势,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发展污水处理计划。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精细化管理;优化运行;控制策略 1中国污水处理运行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近年来,作为污水处理核心环节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暴露出运行资金不足、运行机制超负荷、严重来水过量、污水排放不达标、无害化污泥处理能力不足等严重问题。治理不严,监管制度不严,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制度执行。我国污水处理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运行资金严重缺乏 周转资金的及时到位是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换句话说,如果长期拖欠污水处理资金,将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目前,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污水处理厂经常因为缺乏基本的运营资金而关闭或永久闲置,浪费了大量资源。许多省市的污水处理厂由于缺乏运营资金而闲置。污水处理运营资金主要来自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污水的费用。在一些地方,修建了污水处理设施,只能通过引入营运资金来运作。然而,由于当地商业损失严重或居民经济状况恶劣,长期拖欠水费导致了污水处理费用的拖欠。 ②污水处理厂不达标排放 国家环保局在对全国500多个污水处理厂检查的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水和污泥)超标排放问题普遍存在。引起污水排放不达标的原因,除了污水管理企业缺乏营运资金,水质量不达标,企业超低负荷运行等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不够合理,不考虑安装脱氮除磷设备,导致污水排放不达标。试验结果表明,污水中磷、氮含量普遍超标,成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政府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不严,导致污水处理厂经常超标排放。污水处理厂管理混乱,无法正常运行。此外,政府监管不严,导致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河流。许多污水处理厂的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污水处理知识和能力,这也是污水排放不达标的原因之一。二是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没有考虑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情况,缺乏过渡性措施,使污水处理厂难以在实际运行中得到充分应用。一些污水处理厂没有安装脱氮除磷设备,设备太旧,也是企业污水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原因之一。 2污水处理厂内的水质管理进行精细化的优化管理污水处理厂的工作就是做好污水处理工作,保证水质处理达标。在生产质量管理检测过程中,不仅要对水质监测检测工作及相应的实验室记录进行认真分析,而且要对涉及的参数进行认真分析。在明确具体操作流程的前提下,考虑相应的废水处理量和处理后的水质,确保废水处理质量达标。为了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有必要对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变化和水质的生物降解性进行系统的分析。由于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是主要的控制指标,因此在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时,必须结合具体的水质条件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分析指标检测中的一系列干扰因素,使检测错误。减少差异,做好集中汇总操作。污水处理的水质管理分为正常状态下的水质管理和异常状态下的水质管理。正常状态下的水质管理是结合相应的水量、水质和污泥状况,做好检测工作。还需要密切关注污水相关参考数据的检测,严格按照既定规范编制检测报告,并在检测过程中及时发布。提出问题并合理解决。水处理设备对水质影响最大。如果水处理核心技术不达标,将导致水质异常。一旦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异常,就有必要促进操作程序的进一步标准化,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出水水质。 3污水处理系统实现精细化的操作和管理为了规范污水处理厂的工作,我们需要制定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管理者应树立榜样,提高基层员工的积极性,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定期培训正规员工,仅具备污水处理专业知识,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水污染,有效控制。当然,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实践的内容。为了将专业污水处理知识融入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模拟演练。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员可以直接进入污水处理厂现场实习。这一问题和灵活的操作理论知识可以促进污水处理过程中问题的合理解决,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污水处理厂水质的出厂检测以及化验 4.1规范污水处理厂水质的出厂检测及化验管理制度 提高污水处理厂优化运行的精细管理的有效性,离不开精细管理体系的制约。并以书面形式向员工展示相应的管理体系,规范进一步完善。在污水处理方面,中国的化学品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来操作,他们需要严格遵守手册中的说明。技术人员需要对他们部署的原材料负责。实验室技术员必须取得工作资格,经过专业培训后,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实验室技术人员还需要定期做好测试结果的分析工作。每天工作结束后,每天的记录结果反馈给上级部门审核。 4.2开展污水处理厂水质出厂检验和化验的目的 为了判断污水处理厂是否符合标准,需要进行检测和实验室工作,操作是一个重要环节。经过精密试验和测试,确定了机组运行参数是否合理,该参数对污水处理厂的优化运行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由于测试及测试工作是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化的关键,也是确保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作的关键,因此亦能保障污水处理地点营办商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重视污水处理厂的质量检查和实验室工作。 5精细化的成本控制 精细管理对企业最重要的贡献是成本控制。因为管理可以优化流程,提高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磨损,节省资金。 严格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减少成本投入,为不同的团队分配合理的成本标准,明确管理目标和管理成本,必要时建立会计制度,实现会计制度的规范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污水处理厂的主要成本集中在第一组。污水处理厂团队的管理水平具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在外地费用管理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掌握费用结构和费用控制情况。通过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药物剂量,延长设备使用时间,达到降低成本投入的效果,提高员工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的意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