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述补结构的发展

述补结构的发展

述补结构的发展
述补结构的发展

述补结构的发展

————————————————————————————————作者:————————————————————————————————日期:

第十六讲述补结构的发展

一、现代汉语研究

朱德熙《语法讲义》:粘合式述补结构和组合式述补结构。

粘合式述补结构指补语直接粘附在述语后头的格式,如:抓紧、写完、煮熟、写上、走回去。

组合式述补结构指带“得”的,如:走得快、抓得紧、看得多、写的很清楚、看得见、听得出来

组合式述补结构有两类:一类表示可能性,一类表示状态。

看得见(可能性)看得多(状态)

拿得动(可能性)长得漂亮(状态)

听得出来(可能性)急得直出汗(状态)

根据补语所表示的意义,将补语分为五类:

⑴结果补语补语可以是形容词(如:长大、变小、拧紧),也可以是动词(如:看见、听懂、踢倒、打破);

⑵趋向补语(如:走进、跳出、爬上、滑下);

⑶可能补语(如:看得见/看不见、写得完/写不完、进得去/进不去)

⑷状态补语(如:写得好/写得不好、洗得干净/洗得不干净)

⑸程度补语(如:好极了、暖和多了、可笑透了、好得很、

闷得慌)

其中,动词+⑴结果补语的结构也称动结式结构,是述补结构中很重要的一种,有时也把动词+趋向补语归为动结式。

二、动结式的产生与发展

2.1动结式的界定及术语称谓的分歧

王力先生称这种结构为“使成式”。《汉语史稿》:“使成式是一种仂(le4)语(词组、短语)的结构方式。从形式上说,是外动词(及物)带着形容词(‘修好’、‘弄坏’),或者是外动词带着内动词(不及物)(‘打死’、‘救活’);从意义上说,是把行为及其结果在一个动词性仂语中表现出来。这种行为能使受事者得到某种结果,所以叫做使成式。”

王力的界定将“饿死”、“站累”这两种形式排除在使成式之外。

日本汉学家太田辰夫:“复合动词之中,有行为和它的结果同时表现的。这个复合动词前面的词是动词,后面的词是自动词或形容词。例如‘打倒’‘推倒’‘拉倒’等,后面的‘倒’是自动词;‘写好’‘学好’‘办好’等,后面的‘好’是形容词。它们的区别有时未必明确,但现在把前者称为使成复合动词,把后者称为结果复合动词。”

所谓自动词,是指本身能完整地表示主语的某种动作的词。

他动词是指需要有一个对象才能完整地表现主语的动作或作用的词。

梅祖麟对动补结构的定义:“1、动补结构是由两个成分组成的复合动词。前一个成分是他动词,后一个成分是自动词或形容词。2、动补结构出现于主动句:施事者+动补结构+受事者。3、动补结构的意义是在上列句型中,施事者用他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使受事者得到自动词或形容词所表示的结果。4、唐代以后第二条限制可以取消。”

动结式的结构类型

(1)他动词+自动词打破

(2)他动词+形容词写错

(3)自动词+自动词饿死

(4)自动词+形容词站累

2. 2动结式结构的起源

关于动结式产生时代的几种代表性意见:

1.先秦说

周迟明:“使动性复式动词不知道究竟起于什么时候,但是它在很早的书面语言中(如尚书中的甘誓、盘庚等篇)就已存在,则是颠扑不破的事实。据我推想,它的发生至少已有三千年。”他进一步指出:“使动性复式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有可分可合的现象。但在事实上是先有合用式,后来才有

分用式。合用式是由词法上的关系发展而来的,大概起于殷代;分用式是由句法上的关系发展而成的,大概起于先秦。”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尚书·盘庚上)

“翦灭”(左传·成公二年)、

“挠乱”(左传·成公十三年)、

“禁止”(左传·襄公八年)、

“望见”(左传·定公三年)、

“缢杀”(公羊传·僖公元年)、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左传·宣公十三年)

匠人斲而小之。(孟子)

2.汉代说

王力:“使成式产生于汉代,逐渐扩展于南北朝,普遍应用于唐代。”

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史记·项羽本纪》)

乃激怒张仪。(同上《苏秦列传》)

射伤郄克,流血至履。(同上《齐太公世家》

群儒既以不能辩明封禅事,又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敢骋。(《史记·孝武帝本纪》)

3.六朝说

志村良治:“使成复合动词出现于中古初期,一部分在

中古初期使成复合动词化,大多数从唐代开始成为普遍现象。”

梅祖麟、蒋绍愚等也倾向于认为魏晋六朝时期产生动补结构(动结式)。

4.唐代说

太田辰夫认为,唐代自、他两用动词已经逐步固定为自动动词,因此,“可以认为使成复合动词至迟是在唐代产生的。”

2.3判断动结式结构产生的标准

2.3.1判断动结式产生的基本原则

蒋绍愚:有很多动结式‘V1+V2’是由动词并列式‘V1+V2’发展来的。两者的区别是:a. 如果‘V2’是他动词,或者是用作使动的自动词和形容词,和后面的宾语构成述宾关系(包括述语和使动宾语的关系),那么这个结构实际上是并列式。只有当‘V2’自动词化或虚化,或者自动词不再用作使动,和后面的宾语不能构成述宾关系,这才是动结式。b. 并列式中两个动词或是并用,或是相承,语义重心通常在后一动词;动结式中动词和补语结合紧密,语义重心通常在前一动词。这两条标准中,a是主要标准,b是辅助标准。”2.3.2判断动结式产生的形式标志

1、太田辰夫:V死O

见巨鱼,射杀一鱼。(史记·秦始皇本纪)

项梁已击杀之。(史记·李斯列传)

岸崩,尽压杀卧者。(史记·外戚世家)

打杀长鸣鸡。(乐府诗集)

此是毒螫物,不可长,我当踏杀之。(齐谐记)上述例句中必须用“杀”,而不用“死”。

仅有极少数例子用“死”,但这些例子缺乏可靠性。这种少见的例子如:

何意前二师并皆打死。(旌异记,珠林85)

是邻家老黄狗,乃打死之。(幽明录,广记438,但《古小说钩沉》作“杀”)

但是到了唐代,出现了“V死O”和“V死”用于被动句的例子,上述例中用“杀”的地方用“死”的例子就非常多了。例如:

被蝎螫死。(朝野佥载5)

独坐堂中,夜被刺死。(同上)

为某村王存射死。(闻奇录,广记)

主人欲打死之。(广古今五行记,广记)

四畔放火烧死。(舜子至孝变文)

“V死”担当起“V杀”的意义,因此,太田辰夫认为可以认定至迟唐代产生了动补结构。

2、志村良治:考察“愁杀”: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古诗十九首第十四)

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志村良治把使成复合动词化的条件整理如下:

(1)用复音节构成的动词,前面的形态素A表示动作的原因,后面的形态素B表示结果。

(2)客观上能够证明,AB两个形态素由于结合已经脱离了各自的原义,引起了语义上的变化。

(3)由于AB两个形态素的紧密结合表达一个新的意义。

当以上条件得到满足时,就可以认为这个动词已经复合动词化了。比如“愁杀”是“使人不胜悲伤”的意思,不仅“杀”离开原义表示一种变化了的意义,“愁”也受“~杀”的影响产生语义变化,不是表示心情烦恼、忧虑、担心,而是表示深深的悲伤。

由于“愁杀”最早出现在《古诗十九首》,而《古诗十九首》一般认为作于东汉末,但最早见于梁萧统《文选》,所以可以萧统的卒年531年为下限,这正是志村良治认为六朝已出现“使成复合动词”的原因

3、梅祖麟:动补结构产生的形式标志也是“V死O”:

(甲)施事者+ V杀+受事者

(乙)受事者+ V死

(丙)施事者+ V死+受事者

(丁)受事者+ V杀

实际上,先秦两汉只有(甲)、(乙)两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丙)型不出现:

压杀: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史记·外戚世家)

压死:暮寒卧炭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死,广国独得脱。(论衡·吉验)

饿杀:岁败榖尽,不能两活,饿杀其子,活兄之子。(论衡·齐世)

饿死: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

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史记·赵世

家)

诛杀: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史记·项羽本纪)

诛死: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史记·游侠列传)

斩杀: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周礼·秋官·掌戮)斩死: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

军吏皆斩死。(史记·秦始皇本纪)烧杀:项王烧杀纪信。(史记·项羽本纪)

烧死:见巢,尽堕地中,有三鳶鷇烧死。(汉书·五行志)

“V杀”和“V死”的出现场合互补,“V杀”只出现于施事者之后,“V死”只出现于受事者之后,而(丙)型“施

事者+ V死+受事者”在先秦两汉不出现。这说明,假如“V 杀”和“V死”都是动结式的话,它们应该都能出现在相同的语法环境中,而不会形成这样的对立。正因为“杀”不是补语,而是他动词充当的述语,所以在后面要有宾语;正因为“死”不是补语,而是不及物动词充当的谓语,所以后面不能有宾语。质言之,先秦两汉时期的(甲)、(乙)二型都不可能是动补结构,而只能是并列或连动结构。只有当(丙)型出现的时候,才可以认定动补结构产生。

三、带“得”的动补结构的产生与发展

3.1 产生时间

潘允中:南北朝

平子饶力,争(挣)得脱,逾窗而走。(世说新语·规箴)

多数学者:唐代才真正出现了带“得”的述补结构。

3.2 “得”的来源

杨建国:结构助词“得”是直接由“V得O”式中“获得”义的“得”发展而来的。

祝敏彻、岳俊发:状态补语结构的“得”是从表完成的“动词+得”结构的“得”虚化来的,可能补语结构的“得”是从表可能的“动词+得”结构的“得”虚化来的。

王力则认为状态补语结构的“得”和可能补语的“得”二者来源相同,都是“由原来的‘获得’意义转化为‘达成’,由‘达成’的意义更进一步的虚化,而成为动词的词尾。”

V取义动词+得+O——连谓结构

“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论衡讲瑞》

(其先)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网得一大鱼《贤愚经》

V非取义动词+得+O——(动补)宾结构

值祥私起,空斫得被《世说新语》

3.3“得”字结构的发展

上古,“得”为动词,“获得”义,又是能愿动词,表示客观容许。如:

得道者多助。(孟子)

不得与之言。(论语)——表示客观容许。

同时,“获得”义的动词“得”与别的动词连用,表示“得到”。如:

孟孙猎得麑,使秦巴西持之归。(韩非子)

今臣为王却齐之兵,攻得十城。(史记)

六朝以后,“得”虚化为结构助词,既可以表结果,又可以表示可能。到唐末至宋代,“得”字结构形式多样化,谓语可以是复音词,宾语可以是词组,宾语之外又可以有补语,位置不定。

肯定式有以下几种:

(1)V得得表行为的完成或可能。

放卿入楚救其慈母,救得已否?(表结构)

師问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可能)(2)V得O

标示七日,募得九十万精兵。(表结果)

设何方计,却得吴军。(表可能)

(3)VO得

今日皇天应得知,汉家天子辜陵(李陵)得。(结果)

这自是好,如何废这个得。(可能)

(4)V得C

平子饶力,争(挣)得脱,逾窗而走。(结果)

佛法二字,如何辨得清浊。(可能)

(5)V C得

指一径曰:回去得也。(可能)

(6)V得CO

故包括得尽许多道理。

(7)V得OC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结果)

僧问:“如何出得三界去。(可能)

(8)V O得C

告子只是去守个心得定,都不管外面事。(结果)

此八种形式,应用不平衡,1、2、4、7种最常见,其余少见。

带“得”的否定句式: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般只用于表示可能,很少用于表示结果。

(1)V不得

王事牵身去不得,满山松雪属他人。

(2)不V得

若论修行,何处不去得。

(3)V O不得

子胥寻觅父兄骸不得。

(4)V不得O

晓不得那里面微妙处。

(5)不V得O

不活得二十九岁。

(6)V C不得

归去不得。

3.4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发展

结果补语分带“得”和不带“得”的两类。带“得”的有V得C、V得OC。

1.V得C

不带宾语的结果补语式和趋向补语式“V得C”,作补语的成分一般为单个动词(包括少数形容词),唐五代的例子如:

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全唐诗·贾岛:易水怀古)

清泉洗得洁,翠霭侵来绿。(又·皮日休:樵担)

深水有鱼衔得出,看来却是鹭鹚饥。(又·杜荀鹤:鹭鹚)

瞑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又·曹松:夏云)

见伊莺鹉语分明,不惜功夫养得成。(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

过得两年,院主见他孝顺,教伊念《心经》。未过得一两日念得彻,和尚又教上别经。(祖堂集·卷六)宋元以后,虽仍有使用,但用例大大减少了。如:三十六巷寻得遍,都不见那情人面。(张协状元·三十九出)

那船主人走了,也不曾寻得见。(元典章·刑部·胡参政杀弟)

不知甚么人把大嫂拐的(得)去了。(元曲选·黑旋风)——“了”,更为明确的表结果实现、完成的标记。

那大爷把差人打了十板,将我放的来了。(醒世因缘传·二十三回)——与处置式结合

更多的情况则是直接用“VC了”的形式,如:

虽曰州郡富厚,被人炒(吵)多了,也供当不去。(朱子语类·卷109)

宋以后,“V得(O)C”更倾向于表示动作实现的可能性,逐渐淘汰了表结果实现的功能。一说“得”虚化为“零形式”。

若能于一处大处攻得破,……(朱子语类·卷8)

僧问:“如何出得三界去。”(宋普济《五灯会元》)2.V得OC

带宾语的结果补语结构V得OC

唐五代时期: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白居易:琵琶行)

渔人抛得钓筒尽,却放轻舟下急滩。(崔道融:溪夜)

不经旬月中间,后妻设得计成。(敦煌变文集·舜子变)

这种格式用例不多,并且在同样的因素促动下,“V得OC”也逐渐向“(S)VC(了)”或“VC(了)O”归并,这种归并在唐代就已经开始了: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两瓶箬下新开得,一曲霓裳初教成。(白居易:湖上招客送春泛舟)

宋以后:

说得此事成了,我把五两银子谢你。(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

你也骂得我够了。(元曲选·薛仁贵)

那刘官人一来有了几分酒,二来怪他开得门迟了。(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带宾语的趋向补语结构“V得OC”唐五代时期也已产生,如:

师云:“还将得马大师真来不?”对云:“将得来。”(祖堂集·东寺和尚)

宋以后的用例如:

如今未曾看得正当底道理出,便落草了。(朱子语类辑略·卷7)

便怎能够挽蟾宫,攀折得桂枝来?(元刊杂剧三十种·介子推)

不带“得”的结果补语的发展:

(教材547—551页)

3.5 状态补语结构的发展

V得C 、V得OC

1.V得C

一种无弦琴,唯师弹得妙。(虚堂和尚语录·卷八)

(形容词作补语)

我个胜花娘子生得白蓬蓬,一个头髻长长似盘龙。(张协状元·三十二出)

(形容词重叠式作补语)

浮名浮利浓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又·郑云叟:偶题)

(主谓结构作补语)在路途值雪正飞,盘缠被劫得没分文。(张协状元·三十五出)

(述宾结构作补语)

令左右人取酒与周仓吃,吃得大醉。(三国志平话·卷下)

(偏正结构作补语)

马超拿住曹军问:“曹贼生得如何?”(三国志平话·卷下)

(指示代词作补语)

宋以后:

当日武松欢喜饮酒,吃得大醉了,便叫人扶去房中安歇,不在话下。(水浒传)(偏正结构作补语

2.V得OC

带宾语的状态补语结构“V得OC”,根据宾语与动词、

补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分为三类:

甲类述语动词一般是不及物的感受类(生理或心理感受)动词或形容词,如“吓、唬、惊、羞、气、急、愁”等。宾语在语义上既是动词的施事或当事,同时又是补语成分的施事或当事,与补语有陈述关系。如:

二将当时夜半越对,唬得皇帝洽背汗流。(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

吓得貂婵连忙跪下。(三国志平话·卷上)乙类述语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宾语在语义上是受事,又是补语成分的当事。

日日炒的亚爹耳朵聋,两三日饭也不吃一口。(张协状元·三十二出)

拷的我魂飞魄散,打的我肉烂皮穿。(小孙屠·十一出)

来这里被他骂得我百节酸疼。(元刊杂剧三十种·诈妮子调风月·三折)

当下景阳冈上那只猛虎被武松没顿饭之间,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掸不得。(水浒传·二十三回)

丙类述语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宾语和补语没有直接的语义关系。

如今沈侍读、李馆使来说得事理分白,显是你两个有隐底事节,不闻达朝廷。(沉括:乙卯入国奏请)

匡衡文字卻細密,他看得经书极子细,能向里做工夫。只是做人不好,无气节。(朱子语类·卷116)你虽费用了一些钱财,却也安排得那厮好。(水浒传)

3.6可能补语结构的发展

起初,表“达成”的“V得O”和表“可能”的“V得O”的区别只在于它们所处的语境:已然语境——表达成,如:“蒙世尊慈悲,救得阿娘火难之苦。”未然或假设语境——表可能,如:“如何救得阿娘火难之苦。”

可能补语结构“V得C”和“V得OC”本质上是表结果或趋向的,只是在特定的语境(未然或假设)中才具有能性意义,因此早期的用例一般都受到语境的制约。如: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全唐诗·来鹄:题庐山双剑峰)

若也无人弹得破,却还老僧。(祖堂集·卷二)

我儿若修得仓全,岂不是于家了事?(敦煌变文集·舜子变)

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全宋词·晏殊:踏莎行)

打得我赢,便将去;若输与我,我不还钱。(新编五代史平话)

宋元以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