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

西藏日报20030326第2版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土地总面积120多方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l/8为中国第二次省区。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西藏不仅是我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我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全球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西藏的生态环境特征

西藏的生态环境具有鲜明、突出的地方特色,其原始性、多样性、特殊性、地域差异性、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性在我国乃至世界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由于地处高原,我区的生态环境也存在脆弱性、干燥性和不稳定性等劣势。

(一)西藏生态环境的优势

l、西藏生态环境的高原性与特殊性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质历史最年轻和海拔高度最大的特点,是世界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单元。由此而形成的特殊的生态与环境的组合体,使得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高原性,产生世界上所没有的许多特殊的优势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为西藏高原特色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2、西藏生态环境的原始性

西藏幅员辽阔,人口密度低,是我国地广人稀,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许多地方迄今仍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生态环境处于原始状态;还有不少地方,虽有人类活动,但活动强度小,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生态环境的原始性有利于建设国家级和世界级水平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

3、西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西藏地势变化明显,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很大,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和形形色色的生态环境类型,既有从热带到寒带的生态环境类型,又有从低山谷地到高原高山的生态环境类型,同时还有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环境类型和原始状态下的自然生态环境类型。多样性的生态环境类型为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多样性生物物种资源的形成与发育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条件,为西藏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4、西藏特殊自然生态环境与特殊人文环境的融合性。

西藏的高山自然神奇风光与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和文化胜迹的有机融合,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人合璧的壮丽而又神秘的旅游瑰宝,为建立具有世界水平的旅游圣地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也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5、西藏生态环境资源的地域差异性

复杂的地形和强烈的地理分异,使西藏生态环境资源(主要为农、林、牧)的地区差异明显。耕地集中在藏中南部地区的河谷地带,而广大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形成了几乎清一色的牧业;东部和东南部山地区是林地集中分布区。这种强烈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地区反差有利于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在自然分异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劳动地域分工。这种生态环境资源地域差异性是西藏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

此外,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高原强光照和强太阳辐射形成有利于植物和作物生长的“热岛效应”,表现为西藏高原温度、积温有效性和太阳有效辐射等比同纬度东部地区相同高度高,其结果有利于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的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达1.5万kg/hm2,森林平均生长量达4.46m3/hm2·a,这些现象均为其它地区所少见。

上述生态环境上的优势,可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经济优势,进而促进全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西藏生态环境的劣势

l、西藏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

西藏地质历史年轻,新构造隆升活动十分强烈,第四纪以来的200多万年间,西藏高原上升幅度达3500—4000m,且目前仍处于强烈隆升时期。高原山脉的快速隆升,带来径流侵蚀作用的加强。西藏高山地区,特别是南部和东部高大山区和高山深谷区,山体坡度较大,坡面松散物质在这种坡度下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在人为的干扰下,特别是地表植被覆盖的破坏,极易出现坡面物质移动,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或出现崩塌、滑塌和泥石流。2、西藏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西藏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高原高寒环境下形成的植被生态系统具有生长期短和生态安全阈值幅度窄的特点。外界环境的变化,如生长季干旱、低温的出现或霜冻、冰雹的发生,或降雪的提前,对植被生长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损伤和破坏。生态环境脆弱性还表现在陡坡植被破坏后,坡面土壤侵蚀速率远大于成土速率,土层易于丧失,一旦土壤丧失殆尽,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很难,甚至不可能。此外,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而光照强烈,地面升温蒸发量大,加之高原多大风,谷地山风强劲,加大地面的蒸发,致使土壤表层含水量很低,其中凋萎湿度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以上。经过长期生存适应而残留下来的深根系乡土植物一旦遭到破坏,新的植被生态系统难于恢复,成为无法利用的荒漠。

3、西藏的高寒干燥性

西藏高原气候寒冷,冻土在高原广泛发育,形成了高原北部的多年冻土、高原中部及藏南高原岛状多年冻土和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等海拔较低地区的季节性冻土三种类型。冻土分布区冻融现象普遍,生态资源质量差,并且难于开发利用。此外,高寒干燥气候条件下的温差变化很大。这样的气候环境导致地表物质物理风化作用极为强烈,成土作用微弱,土壤粗骨性、薄层性、贫瘠性特点突出,而且分布面积很大,这种土壤环境对植被生长发育极为不利,致使广大高原山地草场产量和质量不高。由于地势高亢、冰川积雪广为分布,季节性积雪分布面积较广,雪灾时有发生。

上述生态环境劣势分析表明,实现西藏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很大,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一旦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退化,其恢复与重建的难度将更大。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的成就

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并领导西藏广大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生态环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生态环境保护

l、自然保护区建设

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截至2002年,全区已建立自治区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1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达到40,08万KM,占国土总面积的33.4%。此外,各地还建立了50余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较好地保护了西藏自冶区境内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地、栖息地,候鸟迁移的重要湖泊、湿地以及具有重要科研及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地质遗迹、生物古迹等。

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区中,有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8848.13m)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33810KM;世界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9.8万KM;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9168kM;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62KM。

2、生态示范区建设

拉萨市城关区是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立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所在地,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活动的中心,位于雅鲁藏布江一级支流——拉萨河下游

宽谷盆地,东西宽约28kM,南北长31km,总面积524.5lKM,其中建成区面积54 KM。

拉萨市城关区为高寒半干旱生态环境,高原山地生态系统脆弱,河谷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性较差,对气候波动和人为扰动非常敏感。拉萨市城关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总体布局的基本思路是:以拉萨河谷地带生态环境综合整冶为中心,突出林草建设和城市保护,以北岸山地水土流失综治理和南岸山地高寒草场保护与建设为两翼,逐步控制城关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最终实现城市防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

3、生态功能保护区、

为有效地保护雅鲁藏布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促进河源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家环保总局于2001年将雅鲁藏布江源头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列为第二批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保护区面积261万公顷,目前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该保护区建立后可使雅鲁藏布江源头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对改善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条件,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建设

1、林业生态建设

我区的造林绿化速度逐年加快,五十多年来,全区人工林保存面积7万多公顷;四旁义务植树9000多万株;封山育林面积累计达到133300公顷,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木材蓄积量的双增长。围绕自治区林业生态建设,西藏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西藏自治区决定停止原木、锯材出省外销,限制无节木生产。1998年国家核定的木材限额采伐为22万M,全自治区到2001年调减到14万M,天保工程实施后,计划调到10万M。

2、草原生态建设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藏开展了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围栏封育、人工种草、退化草地改良、灌溉和灭鼠冶虫、灭毒草等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主要牧区组织实施了以草原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防抗灾基地、牲畜温饱工程和牧区开发示范工程。截至2000年10月,全区围栏封育草场107万公顷、人工种草.6万公顷、草场可灌溉面积240万公顷、灭鼠治虫和灭毒草200万公顷。

3、农业生态建设

西藏政府针对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面积大(其限制因素主要为灌溉条件差、土壤养分缺乏、土层浅薄)的特点,加大了对中低产田的改造与建设以及宜农土地开发的力度,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形成了61个万亩以上灌区,干亩以上灌区445个,千亩以下灌区2796个。目前全区农田水利工程控灌面积达15,94万公顷,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8.64万公顷,保灌面积6.88万公顷。

4、沙漠化土地治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区开展了一系列沙漠化防治科研、规划及治理试点工作,截至1999年,共治理沙漠化土地2.58一万公顷。首次在日喀则市江当乡示范了草方格固沙、砾石压沙等固沙技术,采用的雨、秋季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均达95%1;3,上。

5、水土保持与防洪工程建设

通过开展小流域治理试点,把水利工程措施和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结合起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1.66万公顷,其中植树种草10多万公顷,经过综合治理,不仅保持了水土,减少了土壤侵蚀,减轻了风沙灾害,维持了生态平衡,而且还促进了农林业的发展。截至1998年底,全区共修建防洪堤1550多km,其中重要堤防300多km,取得了显著的防洪效益。

6、地质灾害防治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区先后多次对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中尼公路等主要公路干线及对城镇有危害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评价和防治对策研究。1996年以来,先后完成了

聂拉木县樟木镇滑坡治理工程、琼结县城滑坡泥石流治理工程、林芝地区八一电厂二级电站后山滑坡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及林芝地区八一电厂沟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国家直接投资12亿元实施了“一江两河”地区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十多年来的人工造林、人工种草、改良草场、沙漠化整治等生物、工程措施,使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林地面积增加,区域气候环境改善。林地面积由开发治理前的2.34%提高到1998年的2.59%。在雅鲁藏布江的拉孜至桑日段、拉萨河和年楚河中下游营造了4个防护林体系。

三、我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全局的大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我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在对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予以充分估计的同时,努力做好我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

(一)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应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方针,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并举,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领导,认真做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

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三)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建立健全我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对自然资源开发和重大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四)增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资金的投入

建立健全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建立与我区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将我区重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程纳入自治区基本建设计划中,并保证对项目的投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全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项目投资。

(五)加大能源资源的开发,逐步减轻能源短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水电、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的综合开发利用,特别是加快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逐步改变广大农牧民群众以砍树、割草、拾牛粪作燃料的状况,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六)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机制与政策

本着“谁治理、谁管理、谁受益”原则,解放思想,制定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机制与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七)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牧业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以草定畜、围栏封育、施肥灌溉、灭害改良等措施,加大草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积极推行围栏圈养,变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型经营。禁止开垦草地、林地以扩大耕地面积,加大力度开展以水、土为中心的农田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改善农牧区生态环境。

(八)依靠科技,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生态环境建设技术

重视生态环境科技人才的培养,制定符合我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实际的科技政策,大力推广和普及生态环境科技知识。有计划地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以科技带动我区生态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西藏矿产资源分布

西藏矿产资源分布 拉萨市:瓷土、硫磺、铁、铅、锌、铜、大理石 城关区:四氧化三铁矿石、石灰石、黄沙、花岗岩、天然矿泉水 林周县:铅、锌、铜、银、金 达孜县:石灰石、砂金、铜镍、硫铁 尼木县:铜、铀、泥炭、大理石 曲水县:钼、钢玉、石灰岩、花岗岩、草炭 墨竹工卡县:金、银、铜、钼、锑、铅、锌矿、大理石 堆龙德庆县:石灰石、红土、煤、铁、铅、锌 林芝地区 朗县:金矿、铬铁矿、花岗石 米林县:石膏、石灰石、铬、铁、砂金、水晶石、电气石 察隅县:金、银、锡 阿里地区:褐煤、磁铁、砂金、硼砂、水晶石、铜、铅、石油、铬 普兰县:砂金、磁铁、硼砂、褐煤、水晶石 日土县:铁、铬、铜、金、硼、铅锌、软玉水晶、盐湖锂、盐湖液钾 札达县:金、水晶石、铜、银 日喀则地区 日喀则市:金、银、硼砂、煤矿 康马县:硫磺、铅、硝、云母、寒水石 聂拉木县:黄金、宝石、铅、煤 昂仁县:煤、金、铜、铁、碱 岗巴县:硼砂、土碱 仁布县:金矿、铜矿、铅锌矿、铬铁矿、大理石矿、红柱石矿、玉石矿、水晶石矿山南地区:铬、铁、铜、金、铝、水晶、玉石、砂、金 乃东县:铬、铜、铁、水晶、云母、砂金、矿泉水、大理石 琼结县:锑、铬铁、水晶石、玉石 措美县:金、银、铜、重晶石、铅、锌、汞、钛、锑 加查县:金、铬铁矿、水晶石、石墨、花岗岩 贡嘎县:磁石矿、铜矿、汉白玉、大理石、花岗岩 洛扎县:磁铁、铅、锌、银、钼、水晶石 曲松县:铁矿、砂金、玉石、水晶石、大理石 桑日县:金、铜、铬、铁、大理石、石灰石 扎囊县:大理石、方解石、硅质岩、汉白玉、铬铁、铜、铁、陶土 错那县:沙金矿、锑矿、铅锌矿、宝石矿 隆子县:沙金、铁锰、水晶 昌都地区 昌都县:煤、铁、砷、铜、金、银、铅、硫磺 洛隆县:金、铜、铅、锡、煤、硫磺、大理石、硝石、硝盐 类乌齐县:煤、锡、铅锌、金、铜、菱镁 察雅县:铁、煤、大理石、金、银、铜、铅、硝石、砷、水晶石

2015全国旅行社排名

2015全国旅行社排名 1纳美旅行社 北京纳美旅行社有限公司隶属纳美旅游集团Oriental Tour & Travel集团是在美国有正式注册的合法国际旅行社,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并先后于中国的西安、成都、长春、美国的法拉盛、曼哈顿等处设立了分公司,实行品牌统一化管理,经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全方位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现代化旅游咨询机构。经过严格的审核与全方位的资质评估,纳美旅游已经成为了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ARC(航空公司授权开票商),NTA(国际旅游协会),ASTA(美国旅游协会)以及CLIA(国际正式游轮组织)的会员,同时为客户提供五百万美元的旅游保险,点击旅游专业责任保险证书。纳美旅游与多家国际航空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密切的业务往来,现已成为知名度最高的国际旅行社之一。纳美旅行社服务范围比较广,主要涵盖国际机票,国际旅游及相关信息的咨询服务业务,专业代理美中,中美往返机票;中国国内及美国国内机票和中美发往世界各国机票;以及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留学生游,商务考察游,度假,酒店等多种旅游咨询服务。 2中国旅行社总社 中国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是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旗下负责旅行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2007年,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和中国中旅(集团)公司完成了中国旅游业最大的“航母型”合并重组。双方旗下的核心产业——中国旅行社总社(CTS)、港中旅国际(CTI)、招商国旅(CMIT)、香港中旅社和海外分社经过整合重组,共同组成了中国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 3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成立于1954年,于2008年3月更名为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国旅)。经过几代国旅人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企业集团,累计招揽、接待海外来华旅游者1000多万人次。“CITS”已成为国内顶级、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国驰名商标,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注册。 4中青旅控股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青旅)是以共青团中央直属企业中国青旅集团公司为主发起人,通过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26日公司创立,12月3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我国旅行社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138)、北京市首批5A级旅行社,现有总股本7.2384亿元。 5中国康辉旅行社 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中国康辉旅行社总社)创建于1984年,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大型旅行社集团企业之一,是北京“首旅集团”旗下专业化旅行社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已在全国设有200余家以资本为纽带的子公司。日臻完善的网络化营销、接待体系和垂直管理模式在旅行社行业已形成独特的综合优势。遍及海内外的业务协作体系以及由近万名员工组成的优秀团队具备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的实力。

西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分析

西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分析 摘要:西藏的饮食传统文化丰富而独特,具有较高的旅游经济开发价值 关键词:饮食文化、经济、旅游、西藏、开发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现象,饮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西藏地区的饮食文化资源名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浓厚,产品多样而又绿色健康,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西藏是一座文化名城,独特的高海拔自然风景每年都吸引了很多人来此游玩,其中,这里的饮食文化也是别具一格,风味独到。藏式宴席上食品的烹制及摆席方式很多。最古老的方法是根据客人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决定采用诸如盘中敬餐、手递敬餐、餐巾敬餐、自主餐等用膳形式,还有素宴、荤宴之别。现代在家庭和集体的庆宴上,一般也像汉式餐,摆热菜、冷菜、汤、主食及零食。其中牛羊肉、酥油、糌粑、茶这四种是最常见的食物,每顿并不是特别丰盛但是很实在简单,藏族人民都离不开它们。这里还是佛教胜地,佛教信仰深深烙印在藏族人的骨子里,他们继承了仁爱仁慈之心,关爱生灵又对自身欲望充满不屑,这样,西藏的饮食文化就极其简单。 西藏地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整年的寒冷不利于一般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主食类的食品比较匮乏,大部分的食品多是肉类和乳品类。当然了既然这里有居民那定会存有抵抗恶劣气候的作物,青稞就是西藏特有的农作物,在艰苦的环境下历经岁月的抗争,坚强的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来了为广大牧民提供食物。其中糌粑就是由它制成的便携式食物,制作简单,口味特别,我们可以用手将酥油茶、奶渣搅合在一起,用手抓着糌粑吃,这种看似无厘头的吃法会让初来乍到的游客感到茫然无知不知所措,但是当你真的动手抓着咽入腹中时,特殊的香味便刺激着你的味蕾,忍不住去赞美它。 另外,藏族对牛羊肉特别喜爱,但这不是因为这两种动物的肉是多么的好吃,只是藏族人民在肉食食物方面禁忌颇多,马作为他们的交通工具是禁吃的,许多海鲜类食品也是禁止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佛教对藏族人民的影响多么的深刻。在吃牛羊肉的方式上一般采用风干后再吃,风干肉肉质口感极佳,质地松脆,醇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

浅谈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西藏 作者:旦增格桑曲古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财富。可是近几年来,由于科学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很多资源濒临灭绝。这一点已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来说当然是好事,可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减少;动植物的灭绝;对环境的破坏……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主体,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这里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 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加强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西藏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同步推进,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西藏生态环境的现状

(1)西藏高原气候寒冷、干旱、缺氧,90%以上国土处在高寒下,自然环境严酷导致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敏感性、易变性等脆弱性特征。 (2)西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由于地形地貌类型多样且地域差异很大,形成了从热带到寒带、从低山谷地到高原高山等多样性生态环境。 (3)西藏高原是全球独特的生态地域,生态安全阈值幅度窄,环境人口容量低,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甚至成为荒漠、裸地。 (4)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 呈现出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突出表现为:冰川退缩显著、土地退化形势严峻、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威胁加大与珍稀生物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等。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冰川的集中分布区,冰川储量5590立方千米,近30年冰川消融明显,面积减小15%以上;西藏全区沙漠化呈现不断发展的态势,沙化与潜在沙化土地达2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面积达43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18.1%和36.1;2西藏的草原总面积12.44亿亩,其中一半以上的草场严重退化,1/10的草场明显沙化,西藏全区已经退化而不能放牧的草场面积达1.7亿亩3。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公路铁路等交通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二、保护生态环境对西藏建设的重要性

四川省矿产资源概况

四川省矿产资源概况(2008年) 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大省。东部毗邻重庆;南部连接云南、贵州;西部与西藏接壤;北部与青海、甘肃、陕西交界。地理坐标:东经97°21ˊ~108°28ˊ;北纬26°03ˊ~34°19ˊ。全省东西绵延1 075 km,南北宽921 km,面积48.5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居全国省、市、区的第五位。 四川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属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和横断山脉,大部分地区海拔均在4000m以上;西南部属云贵高原;东部属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地,盆地海拔小于1 000m,盆周山地海拔1000~3000m。省内最高点是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 7556m。 四川被世人誉为“天府之国”,早在4000多年前,巴蜀文化就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繁荣。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国内外人士注目的投资热土。四川省有21个市、州,市辖区43个,县级市14个,县120个,民族 自治县4个。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地震发生在四川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中映秀-北川断裂上。汶川大地震是中国一九四九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的强度、烈度都超过了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地震中,四川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财产损失达到8451亿元。受灾严重的德阳、绵阳、广元所有矿山设施损毁严重,全 部停产。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的全体人员视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奋力投入抗震救灾的斗争。灾区的国土资源职工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迅速投入排查搜救幸存人员、疏散安置受灾群众工作。省厅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冒着不断的余震,对由地震引发可能危及灾区群众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协调无人驾驶飞机开展都汶路航空拍摄和受灾群众安置点地灾危险性评估、组织编制震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等工作。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应 有贡献。 2008年8月30日16时30分,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北纬26.2度,东经101.9度)又发生6.1级地震,震中位于攀枝花市区东南约50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南段的安宁河断裂带 上。 两次地震对我省生产能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我省经济发 展面临巨大的困难。 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12506.3亿元,在遭受“汶川5.12”大地震的情况下,仍比上年增长9.5%,但增速比上年

西藏的特征与文化

西藏的特征与文化

世界猛犬之首——藏獒 在世界各种名犬中,西藏牧羊犬——藏獒以其勇猛机敏闻名遐迩。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风沙雪雨变幻无常。在这样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为了保护牛羊,藏獒长期与兽类斗勇斗智,形成了粗犷凶猛、灵活敏捷的特有秉性。藏獒是一种英勇无畏的动物,不论对手多么强大,它们从来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战斗。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布达拉宫脚下,居住着一群勤劳善良的游牧民族——藏族。有一年冬天,山洪暴发,大地被冰雪覆盖,瘟疫横行,正当藏族人民和他们赖以自下而上的牲畜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时,忽见许多身披袈裟、手摇禅铃盘坐在高大凶猛的坐骑上的活佛从天而降。活佛的坐骑就是藏獒,他们的到来,使冰雪融化、大地复苏、瘟疫消除。善良的藏族人们因此而获救。故在高原上,藏民一提起藏獒,都无不对它崇敬有加,认为藏獒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是神犬,是牧民的保护神。 同是还有另一个传说: 在广阔的高原,游牧民族主要的食物来源是牛、羊、豹子、熊和一些野生动物。在放牧间歇

威风漂亮,二是保护它在与野兽搏斗时免遭致命攻击。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古人云:“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赤壁赋》中有这样一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关于藏獒最早的记载是来自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公元1275年,他在游记里写到:“西藏人有如此大的犬只,如此凶猛,其形如藏驴,吠声如狮。”中国人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藏獒的目光很典型,总是微微闭着双眼,眼神之中含有一种蔑视的神态,那种处变不惊的沉稳气度颇具王者风范。 在一个西藏人家,如有人敲门,藏獒会机警地把头朝向门的方向,像往常一样眯着眼睛,用一种警觉的目光等待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开门后,如果家里只有小孩子,而进来的人还是一直往屋里走,似乎有什么企图,藏獒就会用低沉的、浑厚的、具有无穷穿透力的、轻轻的呜鸣声,警告来人,它会维护主人的一切,不要乱动……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20号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7月2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 2013年7月25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生态环境持续良好,构筑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兴办企业等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鼓励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严禁引进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产业和项目,严禁引进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第四条资源开发、生产性项目建设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保护水平,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资源消耗量,严格环境准

入和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 第五条生态环境保护实行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七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审批,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统一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和环境信息。 发展改革、国土、交通、水利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第二章保护与开发 第八条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依据自治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第九条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应当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效调控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矿产、水电、旅游等资源开发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专项规划和建设项目,应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项目审批机关不应审批、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金

中国十大旅行社排名

中国十大旅行社 1、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CITS)成立于1954年,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企业集团,是进入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唯一旅游企业,是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的唯一企业会员,也是中国旅行社协会的会长单位。国旅总社还拥有经国家工商注册、国内旅行社唯一的旅行救援中心,该中心拥有全国网络,并通过与国际著名救援公司合作每天24小时向国内外游客提供旅行救援服务。国旅总社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在海外1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4家分社,在全国122个城市拥有集团成员企业,总资产达40亿元。“名牌化、集团化、智能化”是国旅总社的发展目标。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CITS商标已经成为国家商标局认定的中国旅游业唯一驰名商标。 2、中国旅行社总社 中国旅行社始建于1949年11月,是新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机构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知名度。 中国旅行社在全国各地设有364个分支社,118家各种档次的旅游宾馆,62家旅游汽车公司,46家免税商店,形成一个庞大的旅游服务

网络,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服务,并承办旅游咨询、签证、认证、国际国内机票等有关业务。 中国旅行社总社设在北京。它是全国中旅社的“龙头”,不仅在国内有庞大的系统网络,还与欧美、东南亚、日本、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总社下设27个部门,其中主要的入境旅游业务部门有欧洲部、美大部、东南亚部、日本部、韩国部、国际慈善旅游部等,每年招徕接待各国旅游者10万多人;出境和国内旅游及其他相关业务部门有出境部,国内旅游部、会议奖励旅游部、中旅首都旅游社、市场部、签证处、航空票务中心、交通业务部等,每年组织赴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地旅游万余人次。 3、上海春秋国旅 成立于1981年的上海春秋国旅是一家综合性旅游企业,业务涉及旅游、酒店预订、机票、会议、展览、商务、因私出入境、体育赛事等行业,是国际大会协会(ICCA)在中国旅行社中最早的会员,被授权为目前世界最热门赛事2004年F1赛事中国站境内外票务代理,是第53届世界小姐大赛组委会指定接待单位被授予上海市旅行社中唯一著名商标企业。 1994年以来,上海春秋国旅在经营中国公民境内旅游业上成绩显著,连续九年荣获全国第一的殊荣。拥有“春之旅”、“中外宾客同车游”、“纯玩团”、“自由人”、“爸妈之旅”等多种特色旅游产品。同时,上

西藏民俗文化

西藏民俗文化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体民族。西藏最古老的宗教苯教和主导了西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藏传佛教,其影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包含丰富,民俗文物多姿多彩,举凡服饰、饮食、居室、婚丧、节日娱乐等等,都为我们演绎出藏族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升华的过程。下面就西藏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一、服饰 藏族服饰是青藏高原一道绵延流长的亮丽文化景观,而蕴涵其间的工艺技术、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都可成为研究西藏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地理气候和物产的不尽相同,在藏区内可以说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不同的区域在穿着打扮方面各不雷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风貌。藏袍是藏族的主要衣着,它大襟广袖,用氆氇、呢料、动物皮毛等面料缝制,宽体长身,用带束于腰间。 藏东康巴服饰大气而粗犷,在头、颈、耳、手等处佩戴金、银、象牙、珊瑚、玛瑙、玉石等首饰,腰间挂藏刀、火镰、钱包、鼻烟壶、针线盒等生活用具,既方便实用,又富有装饰效果,整套装束豪气凛然,尽显康巴人桀骜不驯的民族性格。 藏北是广阔的草原和砾石戈壁,那里盛产的羊皮是制作藏袍的主要原料。这种羊皮袍宽大厚重,白日作衣,夜晚当被,就是凭借这种藏袍,人们抵御了藏北高原上严酷的高寒气候。羊皮袍大多是光皮的,有的在袖口、衣襟、下摆等处缝制黑平绒的镶边。夏季牧民们戴着红缨毡帽,腰间佩挂制作精美的火镰、鼻烟壶和腰刀、火枪、扩身符等。这些物品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用具,也是他们的装饰和财富的体现。 羊皮袍也是藏北牧女们的主要服装。她们的羊皮袍上还缝制红、蓝、绿三色绒条作为装饰,平时腰间挂满奶桶钩、针线盒和牧鞭之类的物件,遇到节日喜庆的时候,还挂起串串项链和金银饰品,头发梳理成多股小辫,戴上缀满绿松石、贝壳、银币等的呢绒或氆氇长披。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整套服饰色彩鲜艳动人,极富民族特色。 拉萨地区气候宜人,长期以来是西藏地区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中心。该地区的装束以严整规范著称。拉萨民间女子以毛料或布帛制作短袖夏装,里面穿藏式衬衫,已婚妇女腰间围各色毛线或丝线织成的彩色帮典。冬季穿羔皮长袖藏装,头戴"杨夏帽"。装饰品有珍珠、珊瑚、绿松石等制成的"巴珠"冠及各种耳坠、项链、戒指。世袭贵族夫人头戴"人"字形的珍珠巴珠和珍珠冠,一般的贵夫人只能戴珊瑚巴珠,至于绿松石的大耳坠、胸饰和各种质地的项链是按自家的财力而佩带的。拉萨地区的贵夫人,装扮珠光宝气,饰物细腻而小巧。男子夏季穿毛料或布帛制成的袍子,里面穿藏式衬衫,头戴礼帽,脚蹬皮靴。贵族服装从样式看,与普通藏袍没有大的区别,但质地和花纹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从服饰上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西藏僧人因其教派不同,装束也有所不同,但服饰颜色大致相同,除噶举派穿白裙外,其余教派均着黄色及红色僧服。 二、饮食 藏族以麦、米、青稞等谷物为食粮,以适宜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藏族种植青稞的历史很长,早在距今3500年之前新石器时代晚期贡嘎昌果沟遗址就有古青稞碳化颗粒的出土。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和成面就称作糌粑。糌粑有脱麸的精质糌粑和未脱麸的粗质糌粑之分。糌粑里加入少量的酒、酪浆便可与肉、菜、酥油茶等一同食用。若糌粑内放入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 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 西藏日报20030326第2版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土地总面积120多方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l/8为中国第二次省区。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独特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西藏不仅是我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我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全球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一、西藏的生态环境特征 西藏的生态环境具有鲜明、突出的地方特色,其原始性、多样性、特殊性、地域差异性、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性在我国乃至世界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由于地处高原,我区的生态环境也存在脆弱性、干燥性和不稳定性等劣势。 (一)西藏生态环境的优势 l、西藏生态环境的高原性与特殊性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质历史最年轻和海拔高度最大的特点,是世界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单元。由此而形成的特殊的生态与环境的组合体,使得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高原性,产生世界上所没有的许多特殊的优势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为西藏高原特色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 2、西藏生态环境的原始性 西藏幅员辽阔,人口密度低,是我国地广人稀,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许多地方迄今仍是人迹罕至的处女地,生态环境处于原始状态;还有不少地方,虽有人类活动,但活动强度小,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生态环境的原始性有利于建设国家级和世界级水平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 3、西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西藏地势变化明显,地貌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地域差异很大,由此形成了各种各样和形形色色的生态环境类型,既有从热带到寒带的生态环境类型,又有从低山谷地到高原高山的生态环境类型,同时还有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环境类型和原始状态下的自然生态环境类型。多样性的生态环境类型为多样性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多样性生物物种资源的形成与发育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条件,为西藏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4、西藏特殊自然生态环境与特殊人文环境的融合性。 西藏的高山自然神奇风光与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和文化胜迹的有机融合,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人合璧的壮丽而又神秘的旅游瑰宝,为建立具有世界水平的旅游圣地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也为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5、西藏生态环境资源的地域差异性 复杂的地形和强烈的地理分异,使西藏生态环境资源(主要为农、林、牧)的地区差异明显。耕地集中在藏中南部地区的河谷地带,而广大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形成了几乎清一色的牧业;东部和东南部山地区是林地集中分布区。这种强烈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地区反差有利于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在自然分异基础上形成完善的劳动地域分工。这种生态环境资源地域差异性是西藏生产力布局调整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 此外,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高原强光照和强太阳辐射形成有利于植物和作物生长的“热岛效应”,表现为西藏高原温度、积温有效性和太阳有效辐射等比同纬度东部地区相同高度高,其结果有利于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的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达1.5万kg/hm2,森林平均生长量达4.46m3/hm2·a,这些现象均为其它地区所少见。

西藏矿产资源

西藏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达7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26种矿产中,有11种的储量分别名列中国的前5位。铬铁矿质量好,品位高达50% 左右,已经探明的远景储量居中国之冠;铜矿的远景储量仅次于江西省。藏东玉龙大型班岩铜矿储量高达600多万吨,世界罕见。锂的远景储量居世界前列。非金属矿石膏居中国第二位;硼砂、菱镁矿、重晶石居中国第三位;砷、白云母、泥炭居中国第四位;陶瓷土居中国第五位。还有食盐、天然碱、芒硝、硫、磷、钾、硅藻土、冰洲石、大理石、刚玉、水晶、玛瑙等多种矿产。 西藏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矿产资源总量潜在价值达6505亿元,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和较低的开发度,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 西藏地处世界最大的成矿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成矿带的东段, 地质构 造背景十分复杂,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具备寻找国家紧缺矿种和大型、超大型矿产地的地质条件。 截至1999年底,西藏自治区累计发现矿产100种,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36种。按矿种类型分为: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21种, 地热、矿泉水各1种。各类物化探异常1300余个。全区共发现矿产地1891处,有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地共120处,其中能源(煤、泥炭)矿产地31处;金属(铬、铁、铜、铅、锌、钻、锡、钼、锑、金、银)矿产地34处;非金属(自然硫、硫铁矿、砷、硼、盐、重晶石、菱镁矿、冶金用脉石英、石黑、石膏、石灰岩、粘土、陶瓷土、大理岩、花岗岩、刚玉、水晶、压电水晶、熔炼水晶、云母、火山灰)矿产地55处, 地热、矿泉产地15处。探明储量的矿床132个(勘探6个,详查24个,普查34个, 矿点检查68个),其中能源矿产25个,金属矿产33个,非金属矿产37个,地热资源4个,矿泉水11个,探明的矿产资源上表储量潜在价值1967.61亿元。已探明矿床规模达到大型22个、中型25个、小型48个、矿点37个。 另据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l999年统计,西藏矿产储量在全国排序前九位的有17 种:第一:铬、工艺水晶、刚玉、高温地热;第二:铜、火山灰;第三:菱镁矿;第四: 硼、自然硫、云母;第五:砷;第六:陶瓷土;第七:石膏;第八:泥炭、品质石黑;第九:锑、重晶石、铬、铜、硼、金、锑、高温地热。 截止1999年底,西藏已上矿产储量表的矿产有:铜952.4832万吨(铜金属量);铬(B十C十D)364.5万吨(矿石量);金18688千克;锑39906吨(锑金属量);铁32319.2万吨(矿石);钼242394吨(钼金属量);硫铁矿10.2万吨;煤4332.6 万吨;硼300.6万吨;菱镁矿5709,9万吨;水泥灰岩21939万吨;饰面花岗岩石1473万立方米(矿石);大理石岩1082万立方米(矿石);水泥用粘土993万吨。 通过西藏多年地质矿产工作实践及总结,初步认为西藏存在藏东、喜马拉雅、冈底斯、羌塘等四个大型成矿带。其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十分巨大。铜(钼)、锂等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锂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铬、盐类(盐湖)、地热等矿产资源名列国内前茅;金、多金属、宝(玉)石等也很丰富。具潜在价值的矿种有铁、铅、银、铂、锡、稀有、稀土及治金辅料、化工原料、其它非金属、能源等矿产。其中地热蕴藏量居全国首位,地热显示点有600多处, 著名的羊八井地

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摘要】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然而在旅游这一产业中,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西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本论文除了介绍了西藏特有的民俗文化之外,还就西藏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做了一些讨论很提出相关意见,希望西藏的民俗文化在开发中必须更新开发理念,使得经济、社会、坏境效益兼得,保护好西藏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推动西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西藏民俗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一文献综述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 考古学和地理学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至迟在1万至5 万年前,西藏高原便有古人类的活动足迹。发现于藏南定日县苏热、藏北申扎县珠各勒、多格则和各听、阿里日土县扎布等五处地点的达200余件旧石器便是明证。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各地已普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如果说混沌之初人类之始以至旧石器时代民俗文化的具体情形我们还无从知晓,那么,西藏民俗文化的滥觞则有据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西藏远古先民生活的图景。卡若遗址位于西藏东部昌都西南约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办法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办法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生态环境持续良好,构筑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西藏,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兴办企业等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鼓励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严禁引进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产业和项目,严禁引进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 第四条资源开发、生产性项目建设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和保护水平,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控制资源消耗量,严格环境准入和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 第五条生态环境保护实行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辖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第

一责任人,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第七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闩负责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审批,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统一发布 环境监测数据和环境信息。 发展改革、国土、交通、水利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负主要领导责任。 保护与开发 第八条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依据自治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第九条编制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应当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并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效调控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矿产、水电、旅游等资源开发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专项规划和建设项目,应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项目审批机关不应审批、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金融机构不得办理贷款。 第十条矿产、水电资源开发和交通、通信、输变电线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和景观影响,科学设计、优化选址选线,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设置取料场、弃渣场、施工便道和生活营地等临时设施,及时进行

西藏自治区矿业权办理流程

西藏自治区矿业权办理流程 2014-12-03 | 作者:国土资源厅矿产开发管理处| 来源: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大中小】【打印】【关闭】 一、审批前置条件及办理所需资料清单 (一)申请探矿权应具备下列准入条件 1.必须符合自治区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 2.必须符合矿业权设置方案; 3.必须服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整合工作的相关要求; 4.探矿权申请人的资金能力必须与申请的勘查矿种,勘查面积和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以提供的银行资金证明为依据,不得低于申请项目勘查实施方案安排的第一勘查年度资金投入额,同时不得低于申请项目勘查实施方案安排的总资金的三分之一。 5.探矿权申请人应是企业法人(在我区注册)或事业单位法人。 探矿权申请人不具备地质勘查资质的,应依法委托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勘查单位编制勘查实施方案并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探矿权和勘查单位均不得对勘查项目进行转包 所需资料清单: 1.探矿权申请登记书(附电子报盘); 2.申请的区块范围; 3.勘查单位的资质证书复印件; 4.勘查工作计划、勘查合同或者委托勘查的证明文件; 5.勘查实施方案及附件; 6.勘查项目资金来源证明; 7.申请人营业执照; 8.交通位置图 9.国务院和自治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

(二)申请采矿权应具备下列准入条件 1.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西藏自治区产业规划; 2.注册资本金(实缴)应不低于5000万元; 3.经储量管理部门审批的详查以上地质勘查报告; 4.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必须在中型以上; 5.矿区范围无争议; 6.与所建矿山规模相适应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所需资料清单: 1.采矿权申请登记书(附电子报盘) 2.以地形地质图或地质图为底图的矿区范围图; 3.有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专家审查意见; 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6.外商投资企业批准书; 7.具有与矿山建设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和设备条件的证明材料; 8.申请采矿范围,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划定矿区范围坐标及三者叠合图; 9.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的采矿权登记申请,应提交采矿权价款确认书; 10.采矿权价款处置方面的有关文件(包括企业分期缴纳的承诺书); 11.国土、工信、环保、安监、水利、林业、发改等部门及矿山所在地市政府出具的批复文件; 12.探矿权人申请采矿权的,应提供地质资料汇交等证明材料; 13.登记管理机关规定的其他材料。 二、审批程序、办理时限及负责部门名称

自然保护区建设标准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试行) 2002 北京

编制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林业局林计财建字[2000]008号文《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关于下达2000年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依据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建设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并经多次征求有关方面的专家意见、反复修改后而形成的。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研究自然资源的重要场所,是人类认识自然、拯救和保存某些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基地。自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经过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齐全、覆盖全国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了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大地树立了我国重视生态保护的良好的国际形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也日益加大,作为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自然保护区的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由于自然保护区类型不同、规模不一、基础设施和管理条件变化大、建设内容复杂,为了因地制宜地确定自然保护区建设规模,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的功能,使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投资合理而有效,在总结以往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6章27条。第一章总则,主要说明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条件;第二章自然保护区类型与规模,主要提出了保护区类型与规模的划分标准;第三章工程项目构成,主要给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工程项目;第四章主要建设项目与工程量,分别类型和规模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各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规模;第五章人员配置;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别类型和规模给出了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条文说明》是对《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的依据以及执行中要注意的事项的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计划与资金管理司提出。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组织制订工作。 编写组 二〇〇二年九月

浅谈西藏文化旅游的开发【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西藏文化旅游的开发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韦燕生在2006年1月《中国旅游文化》一书中提到: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他也提出文化旅游的核心是创意,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与旅游的本质一致。 创意产业也叫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谈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文化旅游业可以划入文化产业范畴,原因一在于它们同以创意为核心;二在于它们的概念同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界定的。文化产业源自创意,并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文化旅游业亦是如此。 查理兹的研究表明,遗产旅游和文化旅游反映出欧洲旅游需求的重大转变,虽然欧盟委员会并没有把遗产旅游以及文化旅游列为旅游发展战略的重点。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给西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对于古格王国,人们对它的了解知之甚少,少量的历史传闻,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反而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加上它只存在了数百年,它是如何消失的,为什么突然消失了,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人们想要了解的欲望也就越加的浓厚了,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61.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99亿元,占当年GDP的12.7%。但是盲目的旅游不仅是对西藏资源的浪费,也没有满足旅游者期望的要求。所以,如何开发西藏的文化旅游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定义与发展趋势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

浅析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浅析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西藏的生态环境一直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一些违背自然生态法则和浪费资源的人为活动的产生,致使西藏的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影响西藏生态环境的因素,提出了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西藏;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西藏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持了良好的状态。西藏目前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基本没有受到污染,工业废水的排水量不大,工业废气的排出标准在国家控制的范围内,全区没有发生过大的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江河湖泊大多仍处于原始状态。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第一,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相继制定颁布了《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草原法实施办法》、《野生动物保护实施办法》、《森林管理条例》、《土地管理实施条理》、《关于贯彻国务院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西藏自治区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与国家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章。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力度。促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全区的贯彻落实,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第二,强化管理制度。西藏自治区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制,由各级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认真履行环保审批权,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等管理制度。同时还加大了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彻底清理城镇街巷、集贸市场、居民区卫生死角、流动人口聚居区、沟渠、河道等重点区域的生活垃圾和废弃杂物。健全垃圾收运体系,逐步淘汰敞开式垃圾中转和运输方式,实现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集中整治企业周边环境和生产噪声扰民,规范排污行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第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西藏自治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统一规划,合理采伐,遏止了乱砍滥伐,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进行了大面积人工造林、改良草场、兴修水利,减少了植被破坏,改善了生态环境,风沙明显减少。同时,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截至2010年,西藏自治区共建立各级各类自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发布单位】82401 【发布文号】人大常委会[1999]2号 【发布日期】1999-04-02 【生效日期】1999-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1999年4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西藏自治 区七届人大常委会公告〔1999〕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维护矿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单位和个人及地矿监管部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第三条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领导,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破坏或变相买卖。 第四条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应当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的方针。 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开发矿产资源,应当照顾地方和矿区所在地群众的利益,促进地方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五条第五条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矿 产资源应优先合理开发利用。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鼓励、扶持和引导边远贫困地区从事矿业开发。 第六条第六条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必须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资质条件,依 法分别申请,经批准后,取得探矿权、采矿权。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护探矿权、采矿权不受侵犯,维护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有矿山企业和其他 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的正常秩序。 第七条第七条探矿权、采矿权实行有偿取得制度。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费用,按 国家和自治区规定执行,也可以按规定申请减缴、免缴。 探矿权、采矿权除国家和自治区指定以外,也可以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择优确定探矿权、 采矿权的中标人。 开采矿产资源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缴纳资源税、资源补偿费。 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经批准可以依法流转。严禁将探矿权、采矿权倒卖牟取非法利益。 第八条第八条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依法在本行政区域内勘查、开采矿产资源。 第九条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鼓励矿产资源保护、勘查、开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 技术,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科学技术水平,并对做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条第十条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应当节约用地,加强环境保护、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工作。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 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协助自治区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地)、县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 理工作。市(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协助同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