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论中医复兴

论中医复兴

论中医复兴
论中医复兴

论中医复兴

——郭生白中医复兴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的选择,是中华医学与西方医学百年较量的结果。我有充分的证据来说明这个论断。

任何一个文化体系的复兴,都是在发展中的复兴。没有发展而妄谈复兴,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今天的中医与昨天的中医已经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昨天。中医没有系统的理论;中医的理论是模糊的、随意的;中医是不可复制的;中医是玄奥难以理解。……种种对中医的议论,中医自己都不能回答。百年以来在沉默的思考之中。

中医的命运与中华文化的命运是相同的。近百年之中两次被政府官员提出封杀,但这不可怕。中医背后是人民的支持。近年又有一次封杀,是某几个人的一场闹剧而已。然而,最可怕最可恶的是由一些人精心设计的消灭中医的阴谋:暗下刀子,肢解,杀死中医。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人人看得见的,在光天化日之下已经实现了计划。

我请大家想想看:中医自从萌生时便是医家与药家为一人。医家治病采药、制药、处方、加工炮制集于一身,这样才有中医不断的发展。在2600年前有了《内经》与《本草经》的出现。东汉建安年代伤寒流行,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出现。中医由经验医学发展到人体生命本能医学。清乾隆年代流行瘟疫,有了吴鞠通的《温病条辩》和叶天士的《温热经纬》的出现。发展了中医的病种与方法系统。上世纪五十年代,河北流行“乙脑”,蒲辅周先生治疗167例全部治愈,没有后遗症,是用了《伤寒论》的方法,本世纪03年邓铁涛先生治“非典”50余例全部治愈,没有后遗症,是用了温病学中的方剂。如果中医不是医与药集于一人,绝没有仲景的伟大成就,吴鞠通、叶天士的医学贡献。医学家、药学家在同一个大脑中工作是中医的一大优势。而阴谋家看准了这一点,于是在中医药大学中把中医腰斩,学医的不学药,学药的不学医。从此中医的大脑被切去了一半。这是阴谋家的第一刀:腰斩。

中医的思维来自于中华的根文化,来自“天人合一”的合一性与和谐性。中医对生命的思维,对疾病的发生,对疾病的治疗,对药物、方剂的选择、组织都是用均势、平衡的和谐思想,是顺应自然规律行为的。所以中医无不可治愈之病,是道与德合一的和谐医学。而阴谋家看准了和谐理念是中医的灵魂,于是让他先学习两年西医,而后再学两年中医。在两年西医的课程里,学生已经装满了对抗理念、分割理念,在微观世界看生命,在物质的量变上看生命等等基本观念。后两年学中医时,和谐理念、宏观世界、整体观念,顺应自然法则等等中医的基本思想已格格不能进入。这些人名为中医,其实没有中医,只是最低级的西医而已。因为中医的基本观念,和谐思维,整体思想……已被暗暗地抽走了。这是阴谋家谋杀中医的第二刀:割去了中医的和谐理念,整体思维,中医没有了自己的思想。这是最恶毒的一刀。

不仅仅如此。中医的一部《本草经》,被篡改为每味药先是大篇幅地讲分析为某化学单物质,可以抗什么、抑制什么,完全成为化学药,丝毫没有了中药的味道,只是后面有几笔治什么病,被新编为中药学。一打开便闻到一股“废医存药”的味道。这是

砍向中医的第三刀。这三刀足可以致中医于死命。

不仅仅如此,所有对中医的一切规章,都是不许中医生存,变中医为西医的硬性方法。这足以证明,中医的命运五十年来完全掌握在西医手中。而西医又在谁的掌握之中呢?

中医的百年坎坷,五十年痛苦地思考着自己,在冻土中孕育着生机,等待春雷的发动。人总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中医何其不然。请看当今的祖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一亿六千万;糖尿病患者六千万;肿瘤患者每年死亡六百万至七百万;亚健康占总人口百分之七十点六。只这四个病,累计已达十一亿以上。这是逐年递增而来,还会逐年递增而扶摇直上。这个健康危机是历史所无,今天独有。怎么办?这些人都在吃化学药。我们每年用的化学药有多少是进口的?今天的这个主导世界的医学体系对今天的健康危机有没有责任呢?对今天的健康局面有没有能力改变呢?能不能克服你自己的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呢?能不能改变你自己命名的终身服药,终身病为可愈的病呢?你的基因工程能不能改变人类的健康危机呢?到什么时候、什么年代才能实现这个基因梦想呢?人民在死亡的痛苦中等待到什么时代呢?没有人回答,却有人思考着这一切。

今天这个健康危机的现实,是历史上第一次,历史已向世界各民族的医类发出了求救的信号。谁没有药源性、医源性疾病,谁能使亚健康以及各种功能性疾病,包括那些“终身服药”的病恢复健康,使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更加快捷、简单、有效、安全、廉价,谁是胜利者。当然,中医,只有中医,发展了的中医是这次的胜利者。

在历史的痛苦呼唤中,中医在痛苦中站起来了,要走进这个考场中,捧出中华民族的和谐文化,捧着创建和谐社会的春雷,要为人民的健康鞠躬尽瘁,死而不已。

这便是历史对中医复兴的必然性。

发展的中医是复兴的内在因素,这很重要。中医有没有生存能力,有没有复兴的能力,是决定中医能不能复兴的最根本的条件。

中医的发展在历史上,每一次都是在历史的机缘中发挥了自己的内涵。第一次在东汉建安年代流行伤寒,张仲景一部《伤寒杂病论》问世,把中医从经验医学提升到“生命本能”医学的高度。中医的第二次发展是清乾隆年代流行温病,吴鞠通、叶天士等有《温病条辩》和《温热经纬》问世,发展了中医的方法系统。而今天与历史的不同之处是慢性功能性疾病对人类的挑战。往昔的中医在心脏病、糖尿病、肿瘤等疾患方面也是薄弱部分,这是中医自身的不足。第二,中医自《伤寒论》问世以来,因为读懂它的人很少,但受《伤寒论》的影响中又发生了众多流派,各持一得之见自立门户,各逞一家之言。以致中医理论芜杂难学,没有系统理论,而有的理论概念不清,随意性、模糊性都很严重。理论如此,而行为也无不如此。中医常因此被人耻笑。中医不是完美的,但却正因为其不完美而才能完美。

五十年的痛苦思考,中医从“伤寒论”中走出一个“生命本能系统理论”。“本能系统论”诠释了中医的核心思想。对中医的整体观念,辩证施治、治未病、模糊理论、不可复制……种种质疑都给予圆满的回答。并且对传染性疾病及慢性功能性疾病发生了令西方难以置信的临床效果。你想得到吗?流行性感冒一剂药便可痊愈?高血压、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所有并发症一张方剂便可治愈,并且其所有并发症也随之消失,发生系统痊愈效应。而且息肉、囊肿等各种肿瘤都可以在自身本能系统中被溶解而排出体外,已成为事实。中医的本能系统医学已成功把现代医学判定不可逆转的变化发生绝对逆转。……如果在一个病例上得到了什么成功,用几句话可以说出来。一个医学体系在“道”上有了什么发现,那不是一篇文章可以概述的。我今天只是同关心中医复兴的朋友们透个信,详情在《本能系统论》、《说白伤寒论》、《中医本能系统方法论》三个小册子中皆有道及。说到这,我有两句话,奉告诸位:中国和希腊,东西西方在两千四百年前,在医学上十分一致。中国在《内经·六微旨大论》中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中国人提出人体与大自然都有一个相同的本能系统。而形成了升降出入内外调节的生命本能系统理论。到八百年后,东汉建安年代张仲景创造了《伤寒杂病论》一部本能方法系统,形成了中医的生命本能系统医学。而在与《内经》差不多的时间中,希腊人希波克拉底也同样发现了人体生命本能是医学的根本。希波克拉底说:“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而医生只是帮助本能的。”希波克拉底与张仲景在医学上的观念是一致的。希波克拉底的话,简直就是说张仲景本能方法系统临床的具体行为的。这个东西方医学竟然是这样的如出一辙。可惜,张仲景的是人体生命本能方法系统,而希波克拉底却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特别是没有方法。所以东方人传承了下去,而希波克拉底却没有传承下来。而西方医学竟走了一条违悖生命规律的路,走入化学、还原分割,在微观世界里寻找生命的路。西医走上了与中医相反方向的路。从哲学方法中看中、西医学,中医是用整合的方法看生命,在宏观世界中认识生命、顺应生命法则,完善生命,是和谐的医学。西医是用分割的方法看生命,在微观世界中认识生命,用对抗的方法改造自然、取代自然,是对抗医学。这是哲学方法的不同,不是优劣的比较。二者都是以保护生命为目的,以此为方法而已。

但是不同的方法则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可以用实际案例来说明方法的重要性。

例如,流行性感冒:体温发热39-40摄氏度,头疼、腰疼、身疼、骨节疼痛而喘。现代医学中常用酒精或冰袋物理降温,或用激素退热,(03年“非典”是用大剂量激素退热)其结果则是发生肺炎,或肺感染,后果很坏,虽不死也留有后遗症。

中医却不是退热。中医认为发热是排异本能系统的排异反应,是经营排汗的过程,这是生命本能排异活动的趋势,医生帮助本能系统,用发汗的药剂,吃下去汗排出来,病便痊愈了。这就是中医不用抗毒药而治愈病毒性传染病的道理。这也是对抗方法与顺应生命规律方法产生的不同结果。

再举一例阑尾炎。阑尾肿大,疼痛,确认为阑尾炎后,怎么治疗?现代医学的最佳方法自然是手术切除,用些抗菌药物,可以病愈。但阑尾没有了,人体从此失去了部分组织。中医的方法不是切除,也不抗菌,而是用通血的方法,牡丹皮与桃仁使血液增强流动,用大黄、芒硝加强肠蠕动;强烈的肠蠕动,增强了肠循环能力,提高了肠腺的分泌能力。这样帮助排异本能系统,把肿大的阑尾中的有毒血液从大便排出,病愈了。这是中医的本能系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两种理念,两种方法两种结果。

我想再举两个慢性功能性病例:糖尿病与肿瘤。以此来说明慢性功能性疾病的治疗。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首先是降低血糖。无论是磺脲类或双胍类,还是胰岛素都是对抗高血压的药物,至于胰岛组织对血中葡萄糖的浓度是双向调节的功能,不是一个固定

的单独的活动。药学家则没注意考虑,只是作了降低高浓度,所以对于动态的血糖浓度的调节无能为力,所以在使用降糖药的过程中常出现低血糖,又要使病人吃糖来补充糖的能量。这种治疗既不能治愈糖尿病,又不能拒绝降糖药对肝肾功能的伤害。在明知不可为,又不得不为过程中眼看着并发症一个又一个的出现。高血压、高血脂、血管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肾小球硬化、前列腺肥大、风湿、类风湿、溃疡不愈合……等等并发症都会先后发生。而且,所有的并发症都是在用降糖药的过程中发生的。怎么办?常常是一个糖尿病有多少并发症的患者,在医院中冠心病要去心血管科;肝病要去消化科;前列腺病要去泌尿科;眼病要看眼科;风湿病上一个科室;溃疡上一个科室……每到一个科室都给一组药。五个科室互不通声因而各自给药,发生什么化学反应,谁都不知道,只有病人的身体负责。这是对抗医学分割理念不可避免的弊端。

中医治糖尿病则大不同于现代医学。中医对慢性功能性疾病是用自主性调节本能系统,对自己的功能性障碍以升降出入,来调节恢复原来的程序。我简单的解释一下。

糖尿病是什么病?血中的葡萄糖的浓度持续居高。因为生化系统程序障碍,内分必紊乱。这个生化系统是最复杂、最有序的动态应变系统,是与生命同时形成的本能系统。只有生命本能自主地去调节自己,不可能在外力作用下恢复秩序。中医认识了生命本能系统的升降出入内外调节以后帮助自主性调节完成了自主性调节,恢复了原有生化程序。糖尿病痊愈了,而且是在一个“生化汤”方剂中,血糖、血脂都恢复了正常值,同时所有的并发症都消失了。这种对各种慢性功能性疾病打破了终身病的神话,发生了痊愈的系统效应,只有本能系统医学才能有,也只有生命本能系统理论才能解释。我必须再说一个中医治“未病”的问题。有记载扁鹊的大哥治“未病”。但治“未病”的大医各代都有传说,只是没有传承。本能系统医学的出现,治未病理论、方法、相应成熟,而且可以在短时间传承下来,去为广大的“亚健康”患者恢复健康,切断大病发生的源头,再治愈了大病,这不就是全民健康的实现吗!这就是中医复兴的内在动力。在健康危机中的人类在呼唤:“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学。”生命本能系统医学从传统中走出来了,已经受到祖国人民的欢迎。我相信,希波克拉底知道他提出的“本能是病人的医生,医生只是帮助本能”的论断在两千四百年后在东方实现了,他一定欢呼:“本能医学必将是全人类的。”

中医不是属于什么科学,中医是“道”,“道”是自然规律。中医不是什么人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人在疾病的痛苦中观察出来的,在疾病过程中认识出来的。多少代人的相继地认识、丰富、深化、总结出来的生命自然规律。中国先民称为“道”。庄子说:“大道至简”。这是不错的。本能系统医学就是非常非常安全的医学。中医不久就会向世界人民证明这一切。中医将传统的传承方式,在一年内学成大批会治未病,会治大病的中医。中医的本能系统医学体系的优势在哪儿?我直言相告:智慧与方法。

中医是文化。中华文化的三大体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庄之道;人与人的关系,孔孟之道;人与自己的关系,中医本能医道。这三大文化体系都根于“天人合一”的合一性,与阴阳五行的和谐性。所以中医之道是法行天下。三大文化体系的中心是和谐。所以中医不是对抗理念。我常对我的弟子们说:

医道出于天机,良药生于造化,

生命在于本能,生存凭于本能。

道以法宏,法以仁厚。

愿将此言献于天下知我的朋友。郭生白于松林园

读脾胃论有感(建议收藏)

读脾胃论有感 李杲,字明之,号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人,生活于金大定二十年至南宋淳佑十一年,他精研《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深入探讨脾胃与元气的关系,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对诸多疾病从脾胃论治,创立了脾胃学说,从生理到病理、从诊断到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发,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代表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辩惑论》《兰室秘藏》等. 他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提出,“元气之充足, 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 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说明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 脾胃伤则元气衰, 元气衰则疾病生,这是其脾胃学说的基本观点。对于脾胃所以受病,李东垣提出3种常见原因: 饮食不洁伤胃; 劳倦过度伤脾; 七情所伤。李东垣认为, 造成脾胃虚弱的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役则脾病,喜怒忧恐则损耗元气,三者在内伤脾胃病中互为因果, 相互交错。饮食先伤胃, 胃伤之后伤及脾;劳倦先伤脾, 脾伤之后伤及胃; 五志七情太过则影响脾胃阴阳升降, 进而引起气机紊乱, 气血不和而内伤脏腑经络,这是脾胃病的一般发病规律。因此, 无论是饮食伤胃及脾还是劳役伤脾及胃,抑或七情损耗元气, 均可造成脾胃虚弱的病理状态, 即使是六淫外感致病也多有脾胃气虚、元气不足的内因, 这就是李东垣倡

导的升阳益气,补脾健胃的理论依据。他重视内因在病变中的作用, 认为无论内伤或外感发病, 均是由于人体气虚。即疾病的形成,乃是气不足的结果,而气之所以不足, 是因脾胃损伤所致.如《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真气又名元气, 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又曰:“脾胃之气既伤, 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他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源,元气又是人身之本, 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所由生。因此,必须重视脾胃,这是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基本论点.。.。。。.文档交流可见脾胃健运,升则上输心肺, 降则下归肝肾与膀胱,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若脾胃升降失常, 则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九窍,均会发生种种病变。非常重视升发脾之阳气,在治疗时喜用升麻、柴胡之类药物, 以遂其生升之性.并由此而提出: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胃虚,元气不足, 诸病所生等论点,以强调升发脾胃之气的重要,从而构成了土为万物之母之说。治疗上虽然主张升发脾胃之气, 但同时也注意潜降阴火, 二者相反相成。李杲认为方剂之中, 每一药物的气味属性对于其在处方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提出补泻在味,随时换气之论。李杲通过升提脾气、和降胃气、清升浊降,而使阴阳各归其位, 气机运行畅达,内则五脏之气和顺调达,外则顺应天地四时之气.。..。。。文档交流 李东垣论治脾胃病治则特点:1首创甘温除热法,甘温除大热是指以味

中医药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Th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of TCM TCM is a subject to study human physiology, pathology and the 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disease. It carries the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from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fighting against the disease. The origin of TCM theory comes from the summary of medicinal experience and the idea of yin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The Basic Theory of TCM 1.Yinyang: Yinyang theory is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category. yinyang is the summary of the interrelated things and phenomena. People use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yinyang to explain the movement of things. TCM holds that the world is material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yin and yang. 2.The Five Elements: It refers to wood ,fire ,earth ,gold and water, the five kinds of substances and their movement. The five elements complies with the five zang –organs, namely: liver and wood, heart and fire, spleen and earth ,gold and lung water and kidney. 3. Qi-blood and fluid :Qi is the essential element constituting human life and maintaining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body and it has the functions of warming ,preventing and aeration气化. Blood is the basic material to constitute human life and maintain human activities and it has a high nutrition and owns the function of moistening. Fluid refers to the inner fluid and normal secretions of zang-organs and fu-organs. 4.zang-organs and fu-organs:It mainly studies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five zang-organs, six fu-organs and the extraordinary fu-organs. 5.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经络:It is defined as the channel of body running qi and blood, it has the function to link up internality and externality. 6. Five movements and six climates 五运六气:It is the theory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change of nature, astronomy, meteorology and climate which make a difference to human health. 7.The holism concept :Human body is an organic whole consisting of a number of organs and tissue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nature ha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human survival.The chang of nature will affect human body both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8.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bianzheng” is to make clear the reason ,property, posi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eng and xie of the disease by analyzing and integrating the material ,symptom and data collected through the four diagnostic methods which include looking, listening, asking and feeling. “Lunzhi” also named “shizhi”,is to make appropriate treat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analyzing result fr om “bianzheng. Th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Chinese medicine The ambiguity of expression:The Chinese medicine theory’s developing is

阴阳系统论中医理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阴阳系统论中医理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作者:金可来源:为何要阐明"阴阳系统论"?(2010-01-06) 为何要阐明"阴阳系统论"? 从中医发展的两千年历史可以看出,《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之后,中医理论就没有被明确的阐明过,医家都以各自的理解来说明这个理论,以至于流派纷争,莫衷一是。可以说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已经失传。 现代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为重整中医理论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由于现代系统论的出现,使中医理论的现代科学解读和阐述成为了可能。我们虽不知中医理论全部,但其思想方法还是可以体会的,这个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还是可以被理解的。因此,用系统的概念阐明中医理论就事在必行了。阴阳系统论旨在阐明古代中国的科学思想体系,他是古代中国人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出发点,这个问题不说清楚,古代的一切神秘奇迹就无从破解,中医这个宝贝老古董的真正价值就无从被了解和挖掘。 中医的理法方药与现代科学认识方式和研究方法是如此的不同,以至于一些高级科学工作者也不能理解,原因何在呢?首先是中医界自己也拿不出一套象样的有科学说服力的完整理论,于是别人就必然认为中医缺乏真正的理论,是经验医学。另一方面,中医理论的体系结构建立在一个完全不同于现代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之上,以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医显然百思不得其解。 因此,要想使中医让人理解,必须阐明他的认识和方法体系;要想使中医现代化,必须整理出一套完整的认识和方法体系;要想使中医摆脱模糊的解释状态,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精确的理论描述方式;要想使中医真正的继承,我们必须深刻而精确的理解这套理论;要想真正的发展中医,绝不能缺少这个理论基础。这一切的一切,都必将指向一个目标:整理并建立中医的现代基础理论体系,那就是--以阴阳系统论为指导的人体生理,病理,药理,诊断等,所谓理法方药体系! 这个理论可以完全的解释所有中医的理法方药,这个理论绝不会与现代的科学常识与成就相矛盾,这个理论无论是中医学者、西医学者乃至一切现代科学工作者、普通百姓都可以理解,都可以掌握。阴阳系统论必将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智慧的大门! 究阴阳只为一个信念(2010-02-22) 我为何花这般力气来探讨阴阳奥义,只为一个必须做出的抉择--学中医还是不学。如果中医理论只是一些经验的堆积,想学也学不出个所以然,不如不学。如果中医理论竟然隐藏着一个科学体系,那就必须要下大功夫去学了。如何判定中医理论是

对中医药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浅谈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摘要: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机遇。在世界快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解决中医药的困境,实质就是要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利用现代科技挖掘传统中医药的精华,不断完善、创新,发扬光大,那么中医药的前景就是光明的。 关键词:中医药发展现状前景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独特医学体系。中医对人类医学发展和促进人类健康,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5中药学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藿香正气液、速效救心丸等500多种中成药以其显著的疗效受到世人的瞩目。药厂通过现代技术,提取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制成现代化的中成药, 2.3再放眼海外中医药的发展。韩国在吸收中医精髓后与本国实际情况结合而成的韩医可看作中医的一支。韩医的地位相当高,近20年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考入韩医科大学。他们的古籍Data Base化和精神科领域都有独到的成就[6]。另外日本汉方医学,台湾中医的发展也是硕果累累。 [6]金基郁.韩国医疗分类R&B及现况与新动向. [7]张恒鸿.中医舌诊之证实研究. 对中医药现状的思考 一、中医药理论尚未找到与之匹配的现代科学语言,这让现代人难以理解和掌握 1.中医学是科学,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研究,但是中医理论的语言体系是古汉语,而现代科学的语言体系是数学,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2.中医理论中存在着西医所没有的本体论知识,如气血经络,还有特殊的宏观规律,如经络体表联系规律、经络脏腑联系规律等等,这些内容都没有被现代科学阐述清楚。 二、现行某些中医政策和管理体制不利于中医的发展,需要调整 1.在临床方面,医院管理、医师资格准入,甚至论文评选、医疗事故鉴定上,用现代医学的标准评判中医学,使原本颇成体系的中医学理论和诊疗经验被肢解破碎,丢掉的恰恰是中医药学的特长。

中医学本科教育规范(标准)

附件: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 (暂行) 2012年12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4)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4) 二、知识目标 (5) 三、临床能力目标 (6) 第二部分:办学标准 (7) 一、宗旨和目标 (7) 二、教育计划 (9) 三、学生成绩评定 (13) 四、学生 (16) 五、教师 (17) 六、教育资源 (19) 七、教育评价 (23) 八、科学研究 (24) 九、管理和行政 (25) 十、改革与发展 (26) —1 —

前言 中医高等教育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了从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医高等教育抢抓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在规模发展、结构优化、质量提高与突出特色、注重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医学人才培养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改革对中医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促进中医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医教指委”)受教育部委托,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于2007年开始制订《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以下简称《标准》)。本着边试点认证、边修订完善的原则,先后对9所不同类型高校的中医学专业进行试点认证,并在广泛征求相关高校意见的基础上,历时5年,完成了《标准》制订工作。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1 —

《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

《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 本文就《脾胃论》探究李杲的制方配伍规律与指导思想,刍议如下。 1、师经旨君臣佐使之大法 李杲对《内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研讨极为深刻,其方剂配伍总原则禀承《内经》之意,于《脾胃论》卷上特立“君臣佐使法”专篇详述此总原则。李杲强调君臣佐使之法在方剂配伍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对于君药之意,李杲明言:“主病者为君”,“力大者为君”,且“君药分量最多”。这种明确的解释较之《内经》更为清楚、明了。“佐君者为臣,应臣者为使。”其意与《内经》相同。在药量比重上,“君药分两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有毒无毒,所治为主。”即根据治病的需要而定处方中的君药。李杲在《脾胃论》中列举了一些为君之药。如治表实之麻黄、葛根,治表虚之桂枝、黄芪,治里实之枳实、大黄,治里虚之人参、芍药,治热之黄芩、黄连,治寒之干姜、附子之类。这些药物在所主病证的很多处方中占有重要的君药位置。 李杲在《脾胃论》中还举例以说明诸处方之君臣佐使,以帮助理解其制方之意,这种做法在其他方剂论著中较为少见。如在论述“至而不至,所生受病,所胜妄行,所不胜乘之”四个方面的关于五脏功能活动合于四时传变规律的用药法则时,明言每一处方的君臣佐使,如“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抗拒,此至而不至,是为不及也”。处方为:白术(君),人参、黄芪(臣),芍药、甘草、桑白皮(佐),黄连(使),这种标注对于加深理解制方思想大有裨益。 2药之所用。以气味为主 李杲认为方剂之中,每一药物的气味属性对于其在处方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提出“补泻在味,随时换气”之论。如补剂多用甘味药,泻剂多用苦味药,还应随时依据药物的气厚与气薄而更换配伍。药物气味的不同阴阳属性与天地造化之阴阳属性相应,与疾病的阴阳属性相对抗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李杲认为药物“气薄者为阳中之阴,气厚者为阳中之阳;味薄者为阴中之阳,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辛、甘、淡中热者,为阳中之阳;辛、甘、淡中寒者,为阳中之阴。酸、苦、成之寒者,为阴中之阴;酸、苦、成之热者,为阴中之阳”。辛、甘、淡、酸、苦、成为味之阴阳,为地之阴阳;温、凉、寒、热为气之阴阳,为天之阴阳。“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 例如,冬寒气候当至而不至,肾水不及,心与小肠之火妄行,不但反侮所胜之肾水,而且侵害所生之脾胃而致病,临床表现为“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苦、舌干、咽干”等。根据《内经》“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处方以甘温之药如人参、黄芪、炙甘草等为之君,以苦寒之药如黄连、知母、黄柏等为之使,以酸味药

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医学

系统论视角下的中医学 主讲:周雪亮2008年4月11日 同学们,孙宏昌同学代表研究生会,请我这个西医来和大家谈谈对于中医学的认识,为大家打打气。般门弄斧啊!我犹豫再三,还是来了,因为,这样可以为中医的振兴而做出一分努力。同学们,中医衰微呀,从来没有这么衰微,同学们中间,甚至整个中医界,都弥漫着一种颓废的气氛,许多同学都很迷茫,不知道中医的出路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古代印度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众人或以为象如树干,或以为如墙壁,或以为如绳索,或以为如扇子,各执一偏,争论不下,最后牵象人忍不住了,告诉了他们象的全貌如何,他们才恍然大悟,知道原来大家都搞错了。同学们,不知大家用接触过盲人没有,这么愚蠢的,我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个愚言所警示的是视力正常的盲人,由于所面对的事物比较复杂,大家各执一偏,所得有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便犯了睁眼瞎的毛病,同学们,现在的中医,就是那只可怜的象呀。有什么知识可以给我们一双慧眼,使我们能看清中医的全貌呢,我想就是系统科学。 我们现在强调学习中医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化,那么,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到底要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学到什么?实际上,这也正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叫作“求中和” ,陈立夫先生曾经为一本中医书写序言,强调的就是这“求中和” 。关于这个问题,我思考了许多年。开始觉得有点可笑,以为老先生读孔孟读多了,后来,我才理解,中国古代文代的精髓就是这和。现在我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强调的也正是这和字。邓小平说:“现在我们既要防止左,又要防止右,但主要的还是防止左。”同学们,防左防右,追求什么?对,和!一个和字,看起来简单,细想起来却很复杂,我们进行中医的临床,所难求的也正是这和。一和难求呀,疗效不能保证,临床大大痿缩,病人与家属也不那么信任中医了,许多中医医生便没有自信了,同学们学起中医来更是将信将疑了。 一个和字,为什么这么难以理解,难以达到呢呢,我想,是由于没有从适当的角度去看待的缘故。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得磁器活。”那么,从什么角度去看待这个和字才合适呢,以我看来,这便是系统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和强调的是联系的和,联系是和的前提条件,没有联系,哪来调和?而联系,正是在系统中,也只有在系统中才存在的。万物皆系统,所有联系,都是系统中的联系。

对传统中医文化现状的认识及其发展建议_冯春

传统中医文化禀承着二千年的悠久历史,如果以学术理论体系的建构为其文化发展的标志的话,中医文化可上溯至战国时期,按近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现,结合传世文献的记载,伴随着先秦时期诸子蜂起的文化盛况,中医文化无论是理论还是临床实践均已有建树,在《周礼》中已经有专门医学制度的记载,证明其间作为社会基本要素的生命健康医疗体系已经得到了一种价值认可。其后历代医学体系的发展沿革,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虽然其文化内涵日趋丰满,其自身价值取向始终遵循着传统的人文关怀和仁爱思想。这种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关怀的特殊学科已经在二千多年的绵延历史长河中凸显异彩。 传统中医文化的内涵极为深奥极为博大,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五行”的朴素辩证法,以及“六经传变”的疾病理论,这些在二千年前已经形成并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充分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渊薮,在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学者的阐述和发挥,到今天已经形成一门独具体系、博大精深的学术门类。明代学者张景岳有如此感慨:“其文意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膔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德也,与天地同,与日月并,岂直规规方术已哉?”[1] 传统中医文化的价值取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道释阴阳黄老思想对其产生、形成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自孔子于春秋末年创立儒家学派后,到西汉中期以前,在此三四百年内,儒家思想未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而这时期的医药学中的道家思想十分显著,出土于湖南马王堆汉墓的帛书中《却谷食气》、《导引图》等内容,明显与庄子和黄老思想有关。到西汉中期以后,“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思想逐渐影响到医药学领域。其后医家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唐初名医孙思邈受到太宗、高宗两代皇帝的多次召见,上元元年(公元647年)“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2]。到赵宋王朝,在北宋9位帝王中有5位略通医药,宋儒范仲淹曾主张“不为良相,愿为良 对传统中医文化现状的认识 及其发展建议 冯春 摘要:鉴于近五十年来对中医传统文化的争论以及现代中医教育领域内出现的问题,本文从传统中 医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在当今现代文明的背景下,发展和继承传统中医文化的困惑与艰难,通过对近 百年中医发展历程的反思和回顾,提出当务之急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传统中医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重新 建立中医学术发展理念,摆脱长期以西医为主导的价值标准体系,寻求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以温故而知新 的态度重建中医文化和学术研究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传统中医文化实践理性主义重建学术理念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07)05-0151-04 (湖北中医学院社科部武汉430061) 151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表寒里热证 中医病证名。表寒、里热症状同时存在。由(1)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2)本有内热又感寒邪所致。 1、九味羌活汤,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治疗以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主。 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2、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形成外寒内热,又称寒包火 表寒重里热轻 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治法: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方药:大青龙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表寒轻里热重 汗出而喘,身热或肌表无热,不恶寒,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方药:麻杏甘石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炙甘草、生石膏。 表寒里热同重 发热恶寒并作,呈阵发性,发热重,恶寒轻,兼见口微渴,心微烦,舌微红。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方药:桂枝二越婢一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大枣、生姜、石膏。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 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滑。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故脉迟;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 二、热证 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

浅谈杂病宜从脾胃论治

师从徐经世老中医临证体悟 ----浅谈杂病宜从脾胃论治 徐经世老先生系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医,亦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徐老行医五十余载,在治疗肝胆脾胃及各种疑难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了临证经验。先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辨证体察入微,用药丝丝入扣,治救多年之沉疴,彰显中医之神奇,深得病家爱戴。我跟随老先生临床实践已四月有余,略有体悟,今浅谈一二,敬请明眼指教。 “天下至难之理,莫过于医;至重之事,亦莫过于医!”中医之难,难在辨证,辨证之妙,存乎一心。病有万端变化,却不出八纲之外;树有无数枝头,总归一根而已。故审病考机,须得用心。治之稍差,则谬之千里。不难发现,今有不少医家都曾败在辨证不当,失治误治之上,致使疾病拖延演变,轻病转重,重病转危。病家花了许多冤枉钱不说,还要饱受病痛的折磨,苦不堪言。 徐老认为,杂病内伤,迁延日久,必然损耗气血,扰乱气机,致使脏气逆乱,阴阳失和,有形实邪内生;内生之邪进一步影响病机,阻碍气血运行,使得外邪更易侵犯机体,造成恶性循环。先生指出《难经》有云:自上损下者,一损于肺,二损于肝,三损于脾,过于脾,则不可治。自下损上者,一损于肾,二损于肝,三损于脾,过于脾,则不可治。脾胃病,则气血生化不足,五脏气机失调,四肢百骸失养;脾胃健,则营卫气机调和,气血津液生旺,诸伤乃可渐愈。故而师语杂病须知从脾胃调治。由此观之,脾胃不宜受损,所当重护。 徐老善从肝脾调治疑难杂症,不仅辨证准确,而且用药精炼,临床效果非常明显。治疗杂病时,先生特别注重调护脾胃;调治脾胃时,先生则特别强调疏理肝胆。先生认为,脾虚生湿和木盛乘土是脾胃病的两大基本病机,因此,临证时先生惯用温胆汤打底。先生以温胆汤疏肝和胃,理气健脾为基础,肝郁不疏情志不遂者加绿梅花、合欢皮疏肝解郁;脾虚大便不调者加炒诃子,无花果双向调和肠胃,使便秘者可通,便稀者可收;中焦湿热腹泄便溏者加炒川连、薏仁米、石小利湿止泄(黄连炒用量仅三克,其意有三:一则降心肺之浮火,二则清中焦之湿热,三则折其寒性防其伤胃);肝气上逆呃气泛酸者加代赭石、川朴花镇逆止冲;肝火上炎者加炒山栀、黄芩、蒲公英清热泻火;肝胆湿热者加茵陈、龙胆草、黄檗、车前草清热利湿;脘腹隐痛者,多系气血不调也,常加炒丹参,檀香活血理气止痛;胁肋胀痛者,乃属肝气郁滞也,多用延胡索、郁金,或佛手、炒川楝疏肝行气止痛;少腹冷痛者,多是寒犯敢脉也,故用炒小茴、制香附散寒行气止痛;若伴有心悸气短,夜寐欠安者,则用远志、茯神、枣仁交通心肾,养心安神;兼见阳亢而烦躁多梦者可再加琥珀、珍珠母或磁石、青龙齿等安镇心神;若其人兼有表证,属营卫不和者每以桂芍调和营卫,系阴阳不和者常用二加龙牡调和阴阳,是邪在膜原者常用柴芩调和少阳。如此诸般配伍用药,制方必求平和。 今年八月底,徐老在名医堂接诊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患者,病人主诉胃脘部畏寒、腹泻反复发作五年余,稀便每日五到十数次不等,并伴有神疲乏力,纳谷不馨,时有上腹饱满长感,饭后加重,肠鸣腹痛,泻后痛减,肛门有重坠感。偶有头晕头昏,失眠多梦等。前医言其脉沉细,以为是沉寒久客,脾肾阳虚之证,治以温补,仿附子理中汤加味。处方中有熟附片12克,肉桂8克,干姜8克,此外且有山萸肉、巴戟天、台乌药、川杜仲、淫羊藿及党参、黄芪、白术等。病家服下第一剂便觉口燥咽干,面如火烤,甚是难耐,不敢再服。待至徐老处,先生详问病史,细审其脉,知其且有慢性浅表性胃炎二十余年,脉来细弦略沉,舌质淡苔粘腻,认为此系肝胃不和,湿痰中阻之象,拟予疏肝和胃,化湿畅中法为

中医翻译

课程名称:英汉翻译教程班级:英语11302班学籍号:201301829 学生姓名:王晶 标题:传统文化翻译之中医药效药名翻译

传统文化翻译之中医药效药名翻译 王晶 摘要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而中药学则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中药饮片的种类数以千计,若加上纷繁的异名,别称,药名则有数万之众。在如此众多的药名中,蕴涵着大量古代传统文化的信息,使得中药药名及其药效的翻译成为传统文化翻译中的一大难点。近年来,中医药国际交流取得了长足进步,国际市场上对中医药认可和需求日益扩大。然而,长期以来,中药名及其功效语的汉英翻译存在着不规范、不够准确的问题,甚至还存在着严重的漏译、错译现象。如何将中医翻译得准确,使外国人明白和正确理解中医内容,这便是当今中医翻译界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旨在从译词对等及中医的哲学文化角度分析总结中医药效药名的翻译模式及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翻译中医药翻译译词对等翻译策略及方法 中医中药概况简介 中医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

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药也叫汉族医药,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古以来,传统中医药以其药性温和、具有对症下药的特点为国人所认可和接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药早已走出了国门。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目前我国大多中药说明书中对药名及其医治功能都采用了中文汉字和汉语拼音相结合的方式,即使有些说明书进行了汉英翻译,其译文也极不规范、准确,漏译、错译较多。这对国外消费者来说,购买及服用中药会存在一些顾虑。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销中药,为了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了解和接受中药,对中药进行规范、

中医文化意义及现状

中医传统文化对当今人们的生活的作用和意义 近一百多年来,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国门轰然打开,国人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医的信心逐步丧失,乃至达到对传统进行不遗余力地批判并欲全盘西化的地步。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同时,亦对中医颇有微词,进行了抨击,并引发了几次中西医论争;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解放初期,中医也曾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乃至今天,近来竟有人在网上发起让中医退出医疗体制的签名活动,可见歧视、废止中医的活动在近现代中国一直未断。这一现象说明相当一部分国人还存在严重的文化自卑心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还远远没有形成共识。那么,作为仅存几项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医学在今天其价值如何?究竟有无存在的必要?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回答,并进而探讨中医学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中医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复兴中的作用 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惟一的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中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如果从阴阳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中儒家突出乾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偏重于“阳”;道家强调阴柔的归藏、包容功能,以贵柔尊、自然无为、致虚守静为“道”,偏于“阴”,

那么中医学则是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注重“阴阳和合”,阴阳并重,兼蓄儒道两家之精髓。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文化的复兴离不开中医学的振兴,而中医学的复兴无疑是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医学能够重现昔日辉煌也将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中医学的复兴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复兴的一个引擎,能够为中华文化精神的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中华文化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内核,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源泉,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垂续至今的重要保证。 中医药学的科学体系融会医学、天文、地理、人文、哲学等知识,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其理论原理和方法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今天的中国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可以挺直腰杆做自己的主人,有足够的自信来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自然,我们也应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中医现实存在的问题,直面中医今天所处的困境,以足够的时间、以宽容的态度来继承和发展中医。中医也将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它通过“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浅显的道理向世人证明了文化多样性的合理性,让世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中医为人类提供另一种科学范式 在中国古代传统科学技术中,最能充分体现传统系统思维特色的就是中医学。中医一开始就将人视为天地人大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将人体本身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成是与天地自然相感应的小环境、小宇宙,这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中医的内寒外热和外寒内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索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 一、寒证 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这里先就寒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寒喜暖, 面色晃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证候分析】阳气不足或为外寒所伤,不能发挥其温煦形体的作用,故见形寒肢冷,蜷卧,面色晃光。阴寒内盛,津液不伤,所以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以致痰、涎、涕、尿等排出物皆为澄澈清冷。寒邪伤脾,或脾阳久虚,则运化失司而见大便稀溏。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滑。阳气虚弱,鼓动血脉运行之力不足,故脉迟;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 二、热证

热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而致。根据热证的病因与病位的不同,亦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外感热邪或热邪入里,便有表热、里热之别。里热中,有实热之邪入侵或自身虚弱造成,则有实热和虚热之分。这里仅就热证的共性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但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征候分析】阳热偏盛,则恶热喜冷。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小便短赤,津伤则需引水自救,所以口渴喜冷饮。火性上炎,则见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宁。津液被阳热煎熬,则痰涕等分泌物黄稠。火热之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则吐血衄血。肠热津亏,传导失司,势必大便秘结。舌红苔黄为热证,舌干少津为伤阴,阳热亢盛,血行加速故见数脉。 三、寒证和热证的鉴别 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作判断,就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尤其是寒热的喜恶,口渴与不渴;面色的赤白,四肢的凉温,以及二便,舌象、脉象等方面更应细致观察。 四、寒证和热证的关系 寒证和热证虽有本质的不同,但又相互联系,它们既可以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表现为寒热错杂的征候,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出现寒证化热、热征化寒。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危重阶段,有时还会出现假寒或假热的现象。

脾胃论读书笔记

本科生读书笔记 题目(中文):读脾胃论有感 (英文):Read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eory of inductive 学号:201017450055 姓名:王杰 专业:中医学专业 指导教师:无 所在院部:中医学院 完成时间: 2014年8月

中文摘要:李东垣在其代表作脾胃论中创立了以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为精气升降枢纽、内伤热中治法方药等为主要内容的脾胃论学说, 对于丰富与发展祖国医学, 作出了卓越贡献, 对后人调治疾病, 维护健康, 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他关于脏腑病机的研究及脾胃学说的理论更为历代诸多名家所推崇, 如后世温补学派的代表薛立斋,李中梓, 以及温病大家叶天士的胃阴学说等均在传承其学说的基础上, 形成了各自的学术特色。 English abstract: li dongheng in his masterpiece in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eory was founded with the spleen and stomach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vigour, spleen and stomach for nutrients lift hub, internal heat treatment, etc. A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theory, the formulas for the ri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he posterity modulation disease, health maintenance,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guiding. Especially his research on pathogenesis zang-fu organs and the theory of spleen and stomach theory more past many famous artists, such as the later removing school representatives, shelly jai Li Zhongzi, and the stomach Yin theory of warm disease everyone Ye Tianshi both in succession, on the basis of its theory, formed their own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李杲,字明之,号号东垣老人,宋金时真定人,生活于金大定二

从中医系统论到医学系统论_读祝世讷新作_系统医学新视野_

山东中医杂志2011年5月第30卷第5期 [3]刘孔江.针刺在中风ICU 中的早期干预和思路[J ].中国针灸, 2003,23(10):616. [4]田青,马俊,刘又香,等.电针对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含水量及 SOD 水平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02,21(2):36. [5]李金坡,张静.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患者脑地形图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96,16(4):5-6. [6]梁明,刘伟华,赵少华,等.针刺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1995,11(8):29. [7]乔晋萍.电耳针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1996,15(l ):6. [8]邢艳丽,姚凤祯,杜莹莹,等.头穴针刺对中风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94,14(4):37. [9] 胡国强,田菲,李平,等.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及再灌注家兔脑自由基病理学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1996,8(1):5-7. [10]马惠芳,孙华,任君秀,等.电针水沟与井穴对全脑缺血大鼠脑 组织钙调素活性影响的对比研究[J ].针刺研究,2002,27(2): 102. [11]许贞峰,姜建伟,吴根诚,等.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肠IL -1RamRNA 表达的调节[J ].针刺研究,2002,27(1):14. [12]陆任云,徐文武,李君荣,等.针刺对缺血性脑组织形态结构和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针刺研究,2002,27(1):8. [13]许能贵,马勤耘,侯思伟,等.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J ].中国针灸,1999,19(7):431. [14]田青,马俊,刘又香,等.电针对脑出血急性期脑组织含水量及SOD 水平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02,21(2):36. [15] 马岩蟠.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组织 K +、Na +浓度影响的动态观察[J ].中国针灸,1997,17(9):562.[16]徐汤平.中风初起的急救措施———手十二井放血影响脑血流 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7,16(4):44.[17]翟那.针刺干预大鼠实验性脑梗塞形态学研究[J ].针刺研究, 1993,15(3):209. ·书评· 从中医系统论到医学系统论 ———读祝世讷新作《系统医学新视野》李心机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关键词]系统论;系统医学;祝世讷;书评[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7-358X (2011)05-0359-01 20世纪70年代恩格尔提出医学模式转变时, 强调生物医学基于还原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基于系统论,要实现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需要医务工作者具备系统论的素养。我国医学界对这种发展趋势早有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把系统科学应用于医学的一股“热”,只是这股“热”并没有“流”起来,多数曾“热”于其中的诸君,渐渐地收起了曾经打过的旗子,后来证明只是赶个潮流罢了。而祝世讷先生是个例外,他从那股“热”中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至今。 认识祝先生已有30多年了。1978年我读研究生时,聆听过先生讲授《自然辩证法》,从此受益至今。30多年来,他除了教书,还一直在埋头坚持做一件事情,就是医学系统论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说:“将系统科学应用于医学,研究和建立医学系统论,推动系统医学的发展,是我30年来努力的一个目标。” 完整意义的医学系统论研究应当涵盖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乃至整个医药领域,它不是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的简单套用,而是要研究和驾驭在人的健康与疾病中,落在还原论视野之外的那些复杂性机制和规律,即健康与疾病的系统特性和系统规律,要从人身上找出来,并从人身上加以阐明。这需要专门的相当艰苦的研究。祝世讷先生正是在这条道路上进行着探索和开拓,其努力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中医系统论”研究,出版了《系统中医学导论》、《中医系统论》、《中医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学》三部专著,从1983年起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医系统论”课程;此后又深入到中西医比较、中西医结合领域,对于中西医的差异及其交融和统一,做了系统的探讨和解析,出版了《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想与方法学》两部专著;在此基础上,拓展到面向整个医学领域的“医学系统论”研究,于2010年6月出版了《系统医学新视野》。 新书中提出并阐明了“医学系统论”和“系统医学”两个重要概念,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方法,着重阐述了六条基本原理。医学系统论是系统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原理,系统医学是医学系统论在临床和科研的贯彻和展现,其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认识视野,远 远地超越还原论,发现和驾驭还原论所无法认识和企及的深层次复杂机制和规律。系统医学的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人的健康与疾病,它不是医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而是以方法论为特征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医学的方法模式由还原论为主导,转变和发展为以系统论为主导,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新的医学模式。 把系统科学应用于医学,是已经开始并迟早要完成的一个发展过程,它将带来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该书是关于医学系统论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也是一部难得的系统医学科普著作,书中从阐述系统医学新视野的角度,来介绍医学系统论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以及它从哪些方面为系统医学开辟了新视野,思想深刻,可读性强。 系统医学和医学系统论都是新兴的研究领域,是刚刚开垦的医学处女地,足迹罕至。从书中可见,系统医学到处是诱人的创新点,到处是充满希望的突破口。本书的作者希望在这块地上翻开一锹新土,做一点起步的探索,研究性地讨论几个热点,因而提供的不是结论,只是进行新思考的线索。 笔者认为,有关系统医学的思考或研究,不仅仅是理论方面的课题,也是医学实践方面的问题,作为方法论,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收稿日期]2010-12-23 (上接第358页) 35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