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结构

洋务运动:

1、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忻(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4、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3)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5、评价洋务运动(重点掌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还可以补充一点: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3、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P34):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4、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革命团体,成立地点:檀香山)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5、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当选首任总统。

6、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足: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P45)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9、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10、单元小结: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 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 ⑴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也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⑵但是,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2、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时间:1953年---1957年 3、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㈠ 工业方面: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单打

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㈡交通方面: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㈢工业基地方面: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发展;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时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 、▲什么是三大改造?实质是什么?怎样完成的?有什么意义? ⑴三大改造是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 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振兴中华 2、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3、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4、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5、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7、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①李大钊②鲁迅③陈独秀④毛泽东⑤胡适⑥周恩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主张推翻清政府 C、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9、19世纪中叶后,开始探索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0、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奕? 1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 )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2、洋务运动期间,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是( ) A、福州船政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14、下列活动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 ) A、兴办新式学校 B、筹建海军 C、兴办军事工业 D、废除科举 1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 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4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P6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P8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 的失败。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94——1895年本在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与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P17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P20 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时间:1900.6——1901年, 过程: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被义和团围困于廊坊,狼狈逃回天津,8月中旬攻占北京,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烧杀抢劫。 结果: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22 单元小结: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条约内容分别P4,P17,P22) (一)知识梳理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6——9课) 第6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P25 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 1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历史知识结构图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 困境,维护清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 代表:中央以奕忻,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师夷长技以制夷”) “自强”(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求富”(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 布局;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第6课洋务运动文化:兴办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 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管目的是 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 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 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 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事务:曾国藩——安庆那军械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 时间:1895 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当时的皇帝——光绪帝 事件: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第7课戊戌变法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统治集团形成了。 时间:1898年6月到9月(戊戌变法) 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谭嗣同牺牲) 103天——“百日维新” 结果: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不可能是实现救亡图存的愿 望,不可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人物:孙中山 时间:1894年——檀香山(美国夏威夷)——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 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 第8课辛亥革命意义: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刊物:《民报》:“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成三民主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湖北武昌 时间: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 式成立。 评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 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 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 阿 古 柏 侵占 新 疆 “自强 “与 “求富 “ 洋务运动的评价 公车上书 百 日 维 新 孙 中 山 创 建 革 命 党 武 昌 起 义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2、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基本国情是() ①农业生产落后②工业生产水平低③国家贫穷④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被置于优先发展地位的是() A重工业 B 轻工业 C 农业 D 手工业 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是指() A 南京长江大桥 B 武汉长江大桥 C 上海浦东大桥 D 钱塘江大桥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7、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指的是()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②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④交通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9、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A.1952年底 B.1953年底 C.1954年底 D.1956年底 10、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优质教案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难点: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台儿庄战役 1.教师讲述: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 学生回答:时间——1937年9月;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长林彪;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 学生回答:①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坚定了中国人民 抗日的决定和意志;④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 4.教师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目标导学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示意图》,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有哪些? 学生回答:主要有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教师强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教师讲述: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取得了巨大成就。 3.教师提问:人民游击战争有哪些特点?出现了哪些著名的战法?

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1)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化海军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2、“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洋务运动前期,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汉阳铁厂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4、中国近代史上,由中国人创办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是() A、福建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北洋水师学堂 5、洋务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封建统治的危机 B、中外“和好”局面出现 C、学习西方新思潮的影响 D、洋务派官僚掌握地方实权 6、引发“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7、近代中国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 A、杨锐 B、刘光第 C、谭嗣同 D、光绪帝 8、在维新变法的诸措施中,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的是() A、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训练新式军队 C、发展农工商业 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9、缠足是中国古代的陋习,不顾全乡人民的反对,亲自为自己的女儿松绑,使其避免了变成残废的悲剧的戊戌变法的领袖是() A、刘光弟 B、杨深秀 C、康广仁 D、康有为 10、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所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 B、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 C、袁世凯的出卖 D、顽固势力过分强大 11、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12、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建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含答案)

直击中考 1.(赤峰中考改编)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A)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2.(包头中考)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C)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D.建立起了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3.(广东中考)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C) 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 C.甲午战败的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 4.(安徽中考)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D)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解析】《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5.(河北中考)下图是某报刊登的上海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其内容表明当时知识界流行的思想是(B)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6.(济宁中考)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A)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结构 洋务运动: 1、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忻(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4、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3)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5、评价洋务运动(重点掌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还可以补充一点: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3、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P34):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4、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革命团体,成立地点:檀香山)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5、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当选首任总统。 6、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足: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7、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P45)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8、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 9、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10、单元小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全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复习资料 第1课鸦片战争 1.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鸦片战争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原因: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打开中国市场 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3.要求禁烟最坚决:林则徐当时清朝皇帝:道光帝 4.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5.鸦片战争:⑴时间:1840.6~1842.8 ⑵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⑶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⑷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⑸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南京条约》: ⑴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注意:最能反映 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 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⑵影响:是中国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地破坏了中国领 土和主权的完整;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 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 ⑴目的: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⑵时间:1856.10~1860.10 ⑶发动者:英法联军⑷帮凶:美俄 2.列强的罪行: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⑵俄国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⑴太平天国运动:①时间:1851~1864年②领导人:洪秀全③爆发地点:广西桂平金田 ④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城太平军 ②抗击洋枪队:李秀成 第3课收复新疆 1.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整个新疆:左宗棠 2.左宗棠收复新疆: 结果: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防 意义:①历史意义:粉碎了英俄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新疆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防 ②现实意义: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 ⑴时间:1894~1895年⑵目的(主要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⑶主要战役:①黄海大战:北洋舰队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官兵英勇奋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教案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背景、过程、意义,识记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平型关大捷;认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及根据地军民的抗日斗争;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信息,探求每场战争发生的背景、过程,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结合课文,利用影像资料、文件档案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表格等手段使学生清晰掌握百团大战等战役的基本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在国家、民族的危难时刻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国军队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认识到正是由于他们的浴血奋战、流血牺牲才换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的基本状况。 【新课导入】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了全民族抗战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为了抵御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中国军队进行了一次次的顽强抵抗,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基本情况,还记得有哪些主要的战役吗?(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那么共产党又是怎样领导人民抗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抗日战场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些基本状况。 一、平型关大捷 先用课件展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并提醒学生仔细阅读,重点注意华北日军的进攻方向。 教师提问:华北日军此时进攻的主要方向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向山西方向,在山西的中北部地区。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军这时进攻山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开赴前线并在平型关成功伏击日军,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胜利。 总结归纳: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平型关大捷的知识点: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先用课件展示《地道战》的相关片段,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应内容,然后提问: (1)八路军、新四军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 (2)敌后战场的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哪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95年 ②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③内容: 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苏杭杀虫”)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需求) ④影响: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3)瓜分中国狂潮 ①沙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②各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③美国“门户开放”

(6)失败原因:①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②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妥协性、软弱性) (7)历史意义: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②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最突出)。 (8)启示: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拆”: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东交民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④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成为帝 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人教版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道光帝在位)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4、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二)林则徐禁烟 1、背景: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 (1)人物:1838 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林则徐禁烟措施:①派人暗访密查②缉拿烟贩③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④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 (1)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 (2)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时间:1840.6~1842.8 2、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 3、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4、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英军封锁珠江口→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英军占香港、进攻虎门炮台、占四方炮台(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松、镇江到南京下关江面(陈化成吴淞之战牺牲)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42年8月29日 2、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注意:最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美国、法国除了享受英国在华取得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3分)100多年前,八个国家的军队联合起来组成联军,他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 C.虎门销烟D.陈胜吴广起义 2.(3分)关于《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3.(3分)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黄海海战 4.(3分)下列选项中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A.1850年,英国人在上海经商 B.1891年,日本占领台湾 C.1902年,英国派兵驻扎山海关 D.1903年,中国人不能居住在东交民巷 5.(3分)19世纪60年代,某国的一位机械师要到中国谋职,你可以把他引荐给() A.孙中山B.李鸿章C.洪秀全D.谭嗣同 6.(3分)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7.(3分)据太常侍卿陈兰彬1876年奏称:“创办招商局后,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约一千三百余万两。”据李鸿章自己估计“创办招商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据此可知,洋务运动在某种程度上() A.推动了了中国工业近代化进程 B.抵御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C.加快了追赶西方国家的步伐 D.成就了中国求富求强的梦想 8.(3分)有人这样评述中国近代前期某场战争:“它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主要是因为它使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3分)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

【必考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模拟试题及答案(2)

一、选择题 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2.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体现在变法 () A.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3.洋务派为实现“求富”而采取的措施是 A.开办民用企业 B.创办军事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派遣留学生 4.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5.早在1901年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清廷已成为

“洋人朝廷”的依据是()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赔款以海关科、盐税等税收作担保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清朝统治起到了() A.巩固作用B.瓦解作用C.补充作用D.改革作用 7.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发表《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8.2018年9月15日,考古队员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的一艘沉船上发现距海床面以下5米处的舰舷外壁悬挂着木质髹(xiū)金“經遠”舰名字牌(下图所示),由此确证沉舰即为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经远舰”。下列与“甲午海战”有关的是 ①林则徐②邓世昌③致远舰④黄海海战 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1900年英国人认为中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A.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B.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 C.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10.观察下图,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这种情况出现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试卷(含答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1、本试卷为开卷试题,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Ⅰ(选择题,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字母标号填 在表格中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 题号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答案1、体现中国人民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历史事件是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2、(2011河北中考)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卷Ⅰ 卷Ⅱ题号 1-24 25262728卷面 得分得分评卷人

3、一位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甲午中日战争后 4、晚清汪康年所著《记英法联军焚劫圆明园事》一文中说,“相当一部分中国的普通 民众直接参与了劫掠、焚毁圆明园的行动。而且,根据当事法国军官的回忆,联军之所以下焚毁圆明园的命令,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驱逐不断涌来参与抢劫的华人。”从中可知 A.抢劫圆明园仅是英法联军所为 B.华人对联军到来圆明园一事一无所知 C.联军和华人都对圆明园所藏珍宝垂涎三尺 D.法国军官下令允许华人劫掠圆明园 5、《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 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7、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 作用在于 A.提高了行政效率B.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8、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 主要是指它 A.摧毁了封建制度的基础B.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知识点1 平型关大捷 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时间:1937年9月。 3.交战双方:林彪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和日军板垣师团一部。 4.结果:歼灭日军1000多人。 5.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知识点2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2)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3)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 (1)军事上: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2)政治上: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3)经济上: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3.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作用: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知识点3 百团大战 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3.时间:1940年下半年。 4.指挥者:彭德怀。 5.规模:八路军总部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 多个团,在华北 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部编版有答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部编版有 答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曾国藩等人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 A.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 B.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 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D.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派 .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运动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的原因有关的是 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汉阳铁厂④轮船招商局⑤湖北织布局 A.①③B.②⑤c.②④D.③⑤ .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 A.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B.它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B.创立《万国公报》 c.强学会成立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A.学习西方的技术B.学习西方的学校教育 c.学习西方的制度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A.提高了行政效率B.思想启蒙 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因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这些失误。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虽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曲折,但是其主流还是前进的,如在经济、科技以及外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勾勒出本单元的框架图,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主体知识。基本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建议学生自行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图片、视频或者是老一辈的口述历史,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进而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史。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和强化训练,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互助合作意识还有待提高,实效的小组合作模式还在探索中。 我觉得要开展好历史教学工作,首先就要把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起来。我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探讨历史 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重心是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每节课给自己定下三问:课程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目标?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了吗?从设计课程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 二、组织有意义的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营造出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可体会到角色的转换,还能培养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大胆尝试,从而有效促进能力的发展。 三、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 1、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初中生有着好奇的心理,因此我们可以“顺水推舟”,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将各知识点转化成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找出答案,并解决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2、教材内容的结构化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知识比较繁,导致学生厌学历史,这就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重组,将历史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因此教师在进行某一课或某一单元历史知识教学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老师要提出教材的内容纲要,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第14课钢铁长城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钢铁长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14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新中国的国防和外交,具体分为3课内容:钢铁长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外交的新发展。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通过学习人民军队的艰难发展历程,来感悟现代化军队中科技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从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信念。认识到我国国防力量犹如一条“钢铁长城”,从而增添民族自豪感。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