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古代汉语通论讲义(郭锡良)

古代汉语通论讲义(郭锡良)

古代汉语通论讲义(郭锡良)
古代汉语通论讲义(郭锡良)

通论!

古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

词序:也叫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打你。你打我。

打你、我。你、我打。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二、谓语前置

所谓“谓语前置”,是指为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

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

谁欤?哭者。(《礼记·檀弓下》)

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吕览·重言》)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

美哉!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仁夫公子重耳!(《礼记!·檀公下》)

惜乎!子不遇时。(《史记·李将军列传》)

展矣君子。(《诗·邶风·雄风》)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久矣,夷狄之为患也。(《史记·匈奴列传》)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

助哉!夫子。(《史记·周本纪》)

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

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雎》)

三、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前置”。

汉语的基本词序:主语——谓语——宾语

宾语前置的语序:主语——宾语——谓语

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1、语法条件a.句子是疑问句 b.宾语是疑问代词

古汉语中的常见疑问代词:谁、孰、奚、曷、胡、何、安、焉、恶等

(1)动词宾语例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王送知莹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焉。”(《左传·闵公三年》)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墨

子·鲁问》)

吾谁欺?欺天乎?

注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那么这个疑问代词,不仅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且还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如果动词前面是用副词作状语时,作宾语的疑问代词要放在副词后面,动词前面。

(2)介词宾语例

乃入见,曰:何以战?(《曹刿论战》)

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在上古比较严格。

例外:《论语·子张》:“子夏云何?”

2、“如何”、“何如”问题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在“如何”这个结构中,“何”是个“谓语”,而不是宾语,是“如之何”的紧缩和凝固的形式。因此,“如何”与“何如”的来源是不一样的,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汇合在了一起。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赵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相似结构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人之志,若何?(《左传·僖三十三年》)

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赵策》)

虽先生之辨,将奈之何哉?(《庄子·盗跖》)

3、疑问代词作宾语和作状语的辨别

(1)注意动词谓语后面有无其他的宾语

①皆曰:“安有此理?”(方腊起义)

②或向儒者日:“方此时也,尧安在?”(历山之农侵畔)

③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

④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类上)

⑤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⑥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⑦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朞年?(厉山之农侵畔)

⑧许子奚为不自织?(许行)

⑨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战国策·赵策)

⑩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2)认清句中充当谓语的词语性质

①太后问:“侍中何少?”(王子坊)

②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

③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起义)

④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3)在“何……之有”的格式中,“何”字和名词一起构成偏正结构作动词“有”的宾语

①对日:“姜氏何餍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②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晏婴论季氏)

(4)疑问代在句词中是充当状语、还是宾语,有时还得照顾习惯的说法

①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郑

伯克段于鄢)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句就是句子里含有否定词的句子。

古代汉语常用的否定词:不、毋、未、莫、无、勿、弗、非、否

1、语法条件

a.句子是否定句

b.宾语是代词

父母之不我爱。(《孟子·万章上》)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无适小国,将不女容焉。(《左传·僖公七年》)

2、常见句式

(1)“不”字句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乱世恶善,不此听也。(《荀子·乐论》)

余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郑风·褰裳》)

(2)“未”字句

邻国未吾亲也。(《国语·齐语》)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

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晋国之命,未是有也。(《左传·襄公十年》)

(3)“毋”字句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毋是剪弃。(《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4)“莫”字句

莫余毒也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许行》)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注意:带有否定副词“弗”、“勿”、“非”和动词“无”的否定句,一般没有前置的情况

例外: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之收,是人主不明也。(《韩非子·孤愤》)

3、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先秦已不严格

有事而不告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汉代以后的仿古例: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三)宾语用代词“之”、“是”复指而前置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存在宾语前置现象。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

五侯九伯,汝实征之。(齐桓公伐楚)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汉书·霍光传)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辟不足使令于前与?(孟子·梁惠王)

1、定义为强调宾语,将宾语前置,并在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加“是”、“之”等代词复指,我们一般称之为“复指提宾”。

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小雅·节南山》)

今吴是惧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谚所谓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寡君其罪之恐,敢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康公我之自出。(《左传成公十三年》)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商君·更法》)

比较: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代楚》)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同上)

2、“惟(唯)……是(之)……”形式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成公十三年》)

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为政》)

注意:此格式的前置宾语若是代词则只能用“之”复指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也。(《左传·宣公三年》)

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3、凝固形式“是之谓”、“此之谓”

是之谓政令行。(《荀子·王霸》)

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左传·宣公十六年》)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

附录:

“斯”、“焉”也可以用作复指代词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元年》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豳风·七月》

注意:

在古汉语中,还有一种貌似复指提宾的格式。

子曰:“德之不惰,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四)一般强调性宾语前置

1、动词的宾语前置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介词的宾语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齐桓公伐楚》)

四、古汉表示动作行为数量的词序

(一)古今表示行为数量的差异

(二)基本类型

1、数词直接加在动词前面作状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的方法)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文公十六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2、数词作谓语表

示行为数量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战国策·赵策》)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仿古例:

臣常至政事堂,三发问而近不答。

巡问:“吾于读书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五、定语后置

(一)数量定语后置

吏二缚一人诣王。(《晏子春秋》)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二)修饰定语后置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无所寄,废寝食者。(《列子·天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钴鉧潭西小丘记》)

六、介宾倒置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一定要前置。(略)

(二)有复指代词“之”“是”作标志的句子,介词的宾语必定提前

叔仲昭伯曰:“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齐桓公伐楚》)

(三)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作介词的宾语,往往提前

沛公北向座,张良西向座。(《史记·项羽本纪》)

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柳宗元《游黄山记》)

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左传·僖公十五年》)

敝国虽贫,寡人节衣食之用,积金钱,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

(四)介词“以”的宾语强调提前

蛹以为母,蛾以为父。(《荀子·赋·蚕》)

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荀子·议兵》)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天动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项羽本纪》)

判断句

【背景知识】句子的分类

同一个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即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考察它,可以有不同的名称。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按照谓语性质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包括着眼于谓语的组织形式和着眼于谓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两种。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我们在从谓语性质上来考察句子的时候,还是采取了从语法意义上来分类的方法。即:我们在讲古汉语单句时,是把它分成了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这三类。

判断句是指名词性(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谓语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句子。

提问:根据下面的语句说明古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有何不同

。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者”、

“也”是否等同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我们是中国人。/陈胜者,阳城人也。

他不是山东人。/楚虽大,非吾族也。

一、古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判断句的比较(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1、不用判断词“是”

由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直接作谓语,靠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现代汉语不用“是”例:今天星期一。老王山东人。

2、句中常出现“者”、“也”

“者”是代词,用在主语后面,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并能舒缓语气;“也”是语气词,用在句尾,表达判断语气。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1、肯定形式

无“者”、“也”句(基本形式)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有“者”句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有“也”句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王,人君也。(《战国策·齐策四》)

有“者”、“也”句(完美形式)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2、否定形式

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李斯《谏逐客书》)

今者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韩非子·五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注意:“非”字虽然可以翻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是,这个“非”决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否定副词。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孟子·公孙丑》)

当是时,臣唯知韩信,非知陛下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关于不用判断词的判断句,有四点值得注意

第一、在判断句中,有时候是对前面已经叙述过的事情进行判断,常用代词“是”、“此”来复指该事,使判断物件更加明白,有时也可不用。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受寡君,(是)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第二、因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在上文出现过,有些判断句的主语省略,只出现谓语。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

者也。”(《论语·微子》)

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鸿门宴》)

第三、有些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没有停顿。这种情况多见于主语是单音节词的判断句。此非君子之言。(《孟子·万章上》)

第四、有些判断句的主语后面用“也者”,而在谓语后面则用“者也”或“耳”等。

夫君也者,民之川泽也。(《国语·鲁语》)

故吏者,民之木纲者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总结:

A.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判断词“是”构成,“是”用于联系判断句主语与谓语,并帮助表示判断。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不用“是”而是将主语与谓语直接联系在一起,靠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判断。

B.现代汉语否定用“不”,古代汉语否定用“非”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

1、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性质和作用

“是”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是吾宝也。(《左传·僖公二年》)

“是”与“此”的比较: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墨子·非攻》)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同上)

2、“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多指代的是前文的内容,当指代的内容减少时,其指代作用降低,判断作用增强,进而演变为判断词。

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巫妪、弟子,是女子也。(《西门豹治邺》)

先秦时代,“是”不作判断词用

例外: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在汉代演变为判断词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此是家人言耳。(《史记·儒林列传》)

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

是是帚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是是苦星。(同上)

“是”作为判断词在两汉以后广泛使用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神灭论》)

仿古例:

夫殷周之不革

(变革)者,是(此)不得已也。(《封建论》)

然则变化无穷者,是地利也。(《读史方与纪要》)

是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信陵君救赵论》)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互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是常道也。(《尊经阁记)》

【判断词“是”的形成】

最初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王力《中国文法中的系词》(1937年版),提出判断词“是”产生于六朝。1958年《汉语史稿》又提前到西汉末年。

是吾宝也。(《左传》)是社稷之臣也。(《论语》)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劝学》)

马建忠、杨伯峻等提出先秦即有判断词“是”,并举《诗经秦风小戎》“四牡孔阜,六辔石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

我们认为“是”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中=中是=使之为中”“是骖=骖是=使之为骖”。

“是”作判断词:先秦——两汉——魏晋后

(萌芽)(渐多)(普遍)

3、“是”词性的鉴别

(1)“是”前面另有代词作主语

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史记·刺客列传》)

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史记·商君列传》)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2)“是”前面有副词修饰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枯木之质宁是荣木之体?(神灭论)

(3)“是”夹在两名词之间,句尾已无加强判断语气的“也”字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

比较:

风伯,雨师、雷公,是群神也。(《论衡·祀义》)

佞人不毁人,如毁人,是谗人也。(《论衡·答佞》)

百姓宁集,风气调和,是亦瑞也。(《论衡·宣汉》)

提问:根据下面的语句说明古汉语中有没有专职的判断词。古汉语判断句中的“为、维(惟)、乃、即”都是什么性质和作用。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

余为伯鲦,余而祖也。蚩尤惟始作乱。是乃狼也。梁父即楚将项燕。

四、“为”、“惟”、“乃”、“即”在判断句中的性质与作用

1、为

是普通动词,表达“成为”、“作为”等含义。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夸父逐日》)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

借用来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的“是”,但不是专职的判断词。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

仲由。”(《论语·微子》)

2、惟(维)

常用在判断句主谓之间,不是判断词,是语气词,加强语气。作用是引出谓语。多见于先秦。我马维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尔惟旧人。(《尚书·大诰》)

陈述句用例:蚩尤惟始作乱。(《尚书·吕刑》)百工维时。(《尚书·皋陶谟》)

3、乃

副词,加强肯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便”。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胜起义》)是乃狼也。(《左传·宣公四年》)

陈述句用例: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乃入见。《曹刿论战》

修饰判断词例:访之,乃是逸少。(《世说新语》)

4、即

副词,加强肯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便”。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陈述句用例:贱即买。贵即卖。(《盐铁论·本议》)

修饰判断词例:枯体即是荣体。(范缜《神灭论》)

结论:文言语言中没有与现代汉语中的“是”相同

的作用单一而又十分典型的判断动词。

补充:在对有“乃、即、维(惟)”的句子进行翻

译时会含有“是”,但并不是这些副词或语

气词直接含有的意思而是通过句意判断而

添加的。

五、判断句的活用

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关系:

主语与谓语所表示的事物相同

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劝学》)

主语包含在谓语所表示的事物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起义》)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非判断的内容,就是“判断句的活用”。

1、表达比喻内容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2、表达因果关系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疱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3、表达条件关系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轻肥》)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报任安书》)

例外: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史记·叔孙通列传》)

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梁惠王上》)

六、判断句的辨别

凡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一般总是判断句。

尔母,婢也

。(《战国策·赵策》)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战国策·秦策》)

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左传·僖公十七年》)

粟者,民之所种。(《汉书·食货志》)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春秋》)

被动表示法

一、主动句与被动句

1、被动句与主动句的区别

主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实施者。

大叔出奔共。马逸不能止。

被动句: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动作的承受者、接收者。

蔓草犹不可除。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2、古今被动表示法的比较

古今都有意念被动句,即不用任何特殊词语的被动句。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饭吃了。

现代汉语一般用“被”构成被动句式,古汉语还可以用

“于”、“为”、“见”等构成被动句式。

敌人被我们消灭了。郤克伤于矢。

二、古汉语常见被动句式

被动句式:从句子本身就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成公二年》)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五蠹》)管仲既用,任政于齐。(《管晏列传》昌邑王贺嗣位,官属皆征入。(《龚遂传》大楼建好了。鸡杀了。酒喝了。

A.谓语动词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谓语是及物动词,主语从表面看也可以认为是这个及物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但是谓语动词后没有宾语,也补不出宾语。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C.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事物自身的一部分,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又是对主语不利的,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动意义的。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补充:如何判断意念被动句

(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1、“于”字被动句式

(1)构成方式:

在动词后加“于”字引进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于”字后是主动者。“于”和主动者构成介词词组出现在动词之后作句子的补语,且主动者必须出现。“于”译成“被”。

(2)格式:

被动者+V+于+主动者=被动者+被+主动者+V

兵破<于陈涉>。(《汉书·贾山列传》)

(3)“于”的词性和作用:

“于”是介词,本身并不能表示被动,它的作用是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全句的被动含义更加明显了。

郤克伤於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

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

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荀子·王制》)

(4)古文中常用“于”字被动句构成主动与被动比较的语句,进行正反含义的对比。

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5)“于”字被动句式先秦常见,消失的原因是介词“于”的用法较多,是否引入主动者有时不好辨认。

孙嘉聘于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屈原放逐于楚国。(《盐铁论·相刺》)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6)介词“乎”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相同,也可以引出施事者。

志乎古,必遗乎今。(《答李翊书》)

2、“为(w?i)”字被动句式

(1)构成方式:

在动词前加“为”,“为”后可出现主动者,主动者后还可加“所”字。此时“为”和主动者构成的介词词组作状语,但主动者可以不出现,“所”字也可以不出现。

(2)格式:

被动者+为+主动者+V

被动者+为+主动者+所+V =被动者+被+主动者+V

被动者+为+V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3)“为”的词性和作用:

主动者不出现时,“为”是助动词,表被动含义,作状语。

主动者出现时,“为”是介词,作用是引入主动者。

(4)“所”的词性和作用:

“所”为助动词,表被动语态,帮助构成被动句。

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史记·淮阴侯列传》)

诚令成安君听足下令,若信者亦已为擒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论衡》)

(5)战国末“为”字被动句式中出现了“所”字。

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剪所戮者也。(《项羽本纪》)

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6)“为……所”结构的被动句一直保留在现代汉语里。

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儒术》)

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毛泽东)

(7)“为”字句消失的原因,也是“为”的用法较多,引入的是主动者还是对象,有时不好辨识。

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荀子·君道》)

3、“见”字被动句式

(1)构成方式:在动词前加“见”,“见”后不能出现主动者。主动者如需出现,必须在动词后加“于”再加主动者。

(2)格式:

被动者+见+V=被动者+被+V

被动者+见+V+于+主动者=被动者+被+主动者+V

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说难》)才高见屈,遭时而然。(《论衡·自纪》)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子》)

(3)“见”的词性和作用:助动词,表被动含义,作状语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楚世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进学解》)

(4)南北朝后,“见”字句发展出一种新用法。即句子的受事一般是“我”,但不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而是让主动者作主语,句子的含义是“对我怎么样”。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后汉书》)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5)“见”字被动句消失的原因,是不能直接引入主动者。现代汉语中仅存“见笑”、“见谅”。

4、“被”字被动句式

(1)构成方式:在动词前加“被”,“被”后可以不出现主动者,也可以出现主动者。(2)格式:

被动者+被+动词被动者+被+主动者+动词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被收时表》)

(3)“被”的词性和作用:

主动者不出现时,“被”是助动词,表示被动含义,作状语。

主动者出现时,“被”是介词,其作用是引入主动者。

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五蠹》)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4)“被”的本义是“寝衣也”,即被子,由此引申出“覆盖”之义,为动词。再引申为及物动词“蒙受”、“遭受”的意思,此意义成为后代被动句式的源头。

地少人众,数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传》)

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矢石。(《

商君书·慎法》)

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三》)

先虚化为助动词,表示被动,但不能引入主动者。

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韩非子·五蠹》)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贾生列传》)

如需主动者出现,要靠“于”字帮助。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进一步虚化为介词,直接引出主动者。

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古代汉语双宾语句式

一、古代汉语中具有给予义的动词“赐”、“与”、“予”、

“遗”、“贻”等可以带双宾语。它们所带的宾语,近宾

表示给予的对象,远宾表示给予的内容。

公赐之食。(《郑伯克段于鄢》)赐赵夙耿,赐毕万魏。(《史记·晋世家》)

文公与之处。(《许处》)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汤使遗之牛羊。(《孟子·滕文公下》)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二、古代汉语中具有告知、教示义的动词“语”、“告”、

“教”、“示”等可以带双宾语。它们所带的双宾语,近宾表示告语、教示的对象,远宾表示告语、教示的内容。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郑伯克段于鄢》)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许行》)

于是乎我原以示之信。(《城偿濮之战》)

三、古代汉语中有不少能带双宾语的动词,到了现代

汉语中不能带双宾语了。这种双宾语结构在理解和翻译上都非常值得注意。

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韩之战》)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在段于鄢》)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逍遥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侍坐》)四、古汉语有些使动用法的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这更是现代汉语中所没有的。

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城濮之战》)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左传·哀公十六年》)

代词

一、关于代词

1、代词的虚实问题

王力《汉语语法纲要》:“另有一类词,如‘我、你、他、这、那、这么、这么着’等等,它们本身并不能表示实物或德行行为,然而它们却能替代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的用途。由此看来,它们本身是虚词,而它们所代替的却是实词。我们把它们称为代词,代词可认为半虚词。”语法作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是实词。

汇意义:含义抽象,如“这”、“何”、“者”,是虚词。

2、古今代词分类的差异

古今都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古代还有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

二、人称代词

上古汉语中人称代词的特点:

?没有性的区别,男女通用

?没有尊卑上下的区别

?没有数的区别,单复数同形

1、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语法作用上的差异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

胡适《吾我》

俞敏《汉藏虚字比较研究》

魏晋以前,“吾”很少作宾语,但在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是可以的。“我”则能够作宾语。吾视其辙乱。(《曹刿论战》)此教我先威众耳。(《陈胜起义》)

“予、余”的关系

上古同为余母鱼部字,假借来记录同一第一人称代词。《尚书》多用“予”,《左传》多用“余”。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侍坐》)

予欲左右有民!(《尚书·皋陶谟》)曰:“余病矣。”(《左传·鞌之战》)

《〈论语〉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的区别》古汉语研究 1993.4

“朕、台、卬”的消亡

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尚书·汤誓》)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邶风·匏有苦叶》)

2、第二人称代词

“女(汝)、尔、若、而、乃”语法作用的差异

“女(汝)、尔、若”可作主、宾、定语;“而、乃”一般只作定语,偶尔作主语,但决不能作宾语。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聊斋·促织》)现代汉语中继承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我”

《春秋时代第一人称代词研究》语言研究张玉金 2008.2

补充:

A.从使用环境看,“尔、女、汝”多用于上对下、长辈对晚辈、平辈或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的称呼,其它场合下称呼对方则是不敬的表现;“若”是一般的称呼;“而、乃”只表示单数。

B.“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活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国语·邵公弭谤》)予录乃勋,引登九列。(《后汉书·宋弘传》)

“女”与“汝”的关系

“女”泥母鱼部,“汝”日母鱼部。都是假借来记录第二人称的。先借“女”,又借“汝”。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国语·句践灭吴》)

“而”与“乃”的关系

“而”日母之部,“乃”泥母之部。假借来记录同一个第二人称代词。故二字用法相同。

现代汉语中“你”的来源

《通雅》:“爾,又为尔。尔,又作你。俗书作你。”

大约唐代之后。“尔”增义符演变为“你”。

3、第三人称代

古汉语中没有专职的第三人称代词

重复名词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襄公十五年》)

省略主语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借用指示代词彼、其、之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闻其声。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

“彼、其、之”兼表第三人称时用法的差异

“彼”借用率不高,一般作主语。“其”只作定语,“之”只作宾语。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李陵既生降,推其家声。(《报任安书》)

爱共叔段,欲立之。(《郑伯克段于鄢》)

第三人称代词的产生

六朝时出现“伊”、“渠”:

伊必能克蜀。(《世说新语·雅量》)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三国志·赵达传》)唐代“他”演变为第三人称代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渔父词》)

4、古汉语人称复数表示法

古汉语人称代词无单复数之分,单数可表复数。

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加“侪、曹、属、辈、等”表人称复数。

吾侪何知焉?(《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后汉书·马援传》)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如彼等者,无足与计天下事。(《史记·黥布列传》)

现代汉语中“们”的产生

专表人称复数的词大约产生于唐宋时期。

他每都恃着口强。(《元曲·玉镜台》)

特遣我门来,你明日须早到。(《张协状元》)

你懑不敢领他,这件事干人命。(《清平山堂话本》)

5、古汉语的尊称和谦称

尊称和谦称都是名词,但起的是代词的作用。

谦称代替的是第一人称代词的作用。

尊称代替的是第二人称代词的作用。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齐桓公伐楚》)是臣之大荣也。(《战国策·范雎说秦王》)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史记·孝文本纪》)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子将若何?(《左传·晏婴论季世》)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战国策·齐策一》)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赵策》)

足下事皆成。(《陈胜起义》)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古代自称名是谦称,称人字是尊称。文倦于事。(《战国策·齐策四》)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汉书》)

三、指示代词

1、近指代词——此、斯、兹、是

此皆古之良马也。(《荀子·性恶》)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兹游快且愧矣!(《游天都》)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现代汉语近指代词“这”大约宋元时产生

“這”从辵,从言。本义为迎接。

《玉篇》:“這,迎也。”

我这里凭阑望。(《王粲登楼》)直醉得来这搭儿里呕。(《李逵负荆》)

2、远指代词——彼、夫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食夫稻,衣夫锦。(《论语·阳货》)

注意:“夫”的指示性比“彼”轻,后来演变成了发语词。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现代汉语远指代词“那”大约唐宋时产生

猗与那与!(《诗经·商颂·那》)

马瑞辰《通释》:“猗、那二字叠韵,皆美盛之貌。”

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丑奴儿近》)

3、泛指代词——之(用作定语或宾语)

之子于归,远送於野。(《诗经·邶风·燕燕》)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4、特指代词——其(用作定语)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西门豹治邺》)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史记·孙膑》)5、充当谓语的指示代词——然、尔

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诗》)

6、特殊的指示代词——焉

常指代人物或处所,代表一个范围或方面;同时还具有语气词的作用,表示句尾的停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焉”的词义梳理

《说文》:“焉,鸟,黄色,出于江淮。象形。”段注:“今未审何鸟也。”

兼词“焉”

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左传·隐公元年》)

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③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孟子·滕文公》)

语气词“焉”

①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

代词“焉”

①草木无知,叩焉何益?(《中山狼传》)

②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③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疑问代词“焉”

①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助词“焉”

①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

焉。(《石钟山记》)

②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

孟子·万章上》)

注意:“焉”的兼词与语气词之别

A.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句尾的“焉”为语气词。

①南方有鸟焉。(《荀子·劝学》)

②殽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B.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或方面的名词、名词性词组的指示代词时,句尾的“焉”为语气词。

①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三国志·吴主传》)

C.状语是表示处所、范围、对象的词或词组时,句尾的“焉”为语气词。

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列传》)

D.表示限制、感叹、祈使、推测、疑问语气的句子,句尾的“焉”为语气词。

①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②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

③君无尤焉!(《孟子·梁惠王上》

④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

比较:诸

“诸”是人称代词“之”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列子·汤问》)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左传·襄公十五年》)吾敢违诸乎?(《左传·昭公三年》)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

四、疑问代词

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孰”多用来指人,也用来指事物,一般用在选择问句中,并且不能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公十五年》)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尽心下》)

例外例:

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

“孰与”问题: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

“胡、曷、奚”的使用范围较窄,一般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义。

[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胡(曷、奚)为”仍表达“为什么”的含义。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四》)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史记》)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

例外例: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吾子其曷归?(《左传·昭公元年》)

说明:

A.“盍”是“何不”的合音,在句中常作状语,相当于“为什么不”。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B.“盍”相当于“何”,而不是“何不”。

盍不出从乎?(《管子·戒篇》)

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

沛公安在?(《鸿门宴》)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学恶乎始,恶乎终?(《劝学》)常用来表示反问,表达“为什么”、“怎么”义。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滑稽列传》)余焉能战?(《左传·闵公二年》)

可用来问处所,表达“哪里”义。

王攻楚将恶出兵?(《史记·春申君列传》)

《秦至汉初疑问代词研究》王华硕论华南师范大学

《试论中古汉语疑问代词宾语的句法位置》南京师范大学 2005.1

五、无定代词

指代的内容不固定的代词。古汉语中主要有“或”与“莫”。

1、肯定性无定代词——或

(1)表人,译作“有人、有的人、有些人”

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五年》)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2)表物,译作“有的、有的东西”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

(3)表时间,译作“有时候、有时、偶尔”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2、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含义是:没有谁、没有(什么)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公输》)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一》)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历山之农者侵畔》)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秋水》

注意:先秦时,只是偶尔用作否定副词,汉以后发展为表禁止的否定副词

小子何莫学乎诗。(《论语·阳货》)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

六、辅助性代词

能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的代词。主要有“者”和“所”。

(一)“者”与“所”的指代性分析

都能指代一定的人或事物,可理解为“……的人(或事物)”。“者”指代的一般是行为的主动者,即行为动作的发出者;“所”指代的是行为的对象,即行为动作的承受者。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庖丁解牛》)寻声暗问弹者谁。(白居易《琵琶行》)《“者”、“所”字结构的类型及“者”、“所”的指代作用》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85.1

(二)“者”的用法分析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或动词与形容词性词组)后构成

“者”字结构。称代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主体,是

名词性的,可充当名词能充当的一切成分。

送往者,迎来者。(《国语·越王勾践》)大者王,小者侯。(《汉

书·高帝纪》)

与数词与时间词结合,指代一定的范围与种类。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史记·游侠列传》)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五蠹》)

与名词结合,用来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试论“者”字的词性及“者”字结构的性质》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1985.1

(三)“所”的用法分析

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构成“所”字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名词性的,可充当名词能充当的一切成分。

此小人之所务,而君子所不为也。(《荀子·荣辱》)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

比较:始臣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解牛》)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古代汉语“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比较分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9.5 “所……者”,等于“所”字结构。

所爱者,挠法活之。(《史记·酷吏列传》)

“所以(从、由、与、为)”,指代介词的物件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所以”——工具、方式、手段、原因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议兵)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三国志)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左传)

“所从”——处所或时间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察今)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所由”——原因

是乱之所由作也。(荀子·正论)

“所与”——有关联的人物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孟子·离娄下)

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孙子兵法·虚实)

“所为”——原因、目的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论以所为起大事。(史记·项羽本纪)

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战国策·赵策)

注意:所+动词=所+介词+动词(+宾语)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定义: 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 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爵人:拿爵位给人。)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有时后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所高:推崇的(人)。 非博士所职。《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职,所负责的。)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如杨树达《词诠》。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同一部 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缺点:字 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 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 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 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 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 可方思。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

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 《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使用字典或辞书时注意:1,看序和出版年月;2、细读凡例;3、注意书后有没有勘误、附

古代汉语通论讲义(郭锡良)

通论! 古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 词序:也叫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打你。你打我。 打你、我。你、我打。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二、谓语前置 所谓“谓语前置”,是指为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 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 谁欤?哭者。(《礼记·檀弓下》) 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吕览·重言》)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 美哉!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仁夫公子重耳!(《礼记!·檀公下》) 惜乎!子不遇时。(《史记·李将军列传》) 展矣君子。(《诗·邶风·雄风》)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久矣,夷狄之为患也。(《史记·匈奴列传》)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 助哉!夫子。(《史记·周本纪》) 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 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雎》) 三、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前置”。 汉语的基本词序:主语——谓语——宾语 宾语前置的语序:主语——宾语——谓语 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1、语法条件a.句子是疑问句 b.宾语是疑问代词 古汉语中的常见疑问代词:谁、孰、奚、曷、胡、何、安、焉、恶等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九~十) 通论(九) 1、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2、上古汉语里,“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最正常的结构,不是“倒装”。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不能将代词宾语前置的否定句: A、“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B、宾语不是代词的。“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大多不用此结构。如“若不许君”、“吾不能早用子”。 4、“不”“弗”:词汇意义相同,都表示一般的否定。语法意义上的区别: a、“不”后的动词可以是及物也可以是不及物;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如:勇者不惧。老妇不闻也。 b、“弗”后的动词一般是及物,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c、都不能否定名词。因此: 1)“不”后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 2)“弗”后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 5、“毋”“勿”:词汇意义相同,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古书上“毋”常写作“無”。语法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

a、“毋”和“不”相当,“毋”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 b、“勿”和“弗”相当,“勿”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带宾语的少见)。 c、“毋”“勿”后面的名词都用如动词。如:毋友不如己者。王無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有时候,“勿”字用于陈述句,意义和“不”差不多。如:齐侯欲勿许。 6、“未”: “未”和“未尝”的区别: a、“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动词前的“没有”。 b、“未尝”是一个凝固形式,表示“不曾”或“没有……过”的意思。 c、“未”着重在和将来实现的可能性对比,或和已经实现的事情对比。 d、“未尝”则是简单地否定过去。 e、“未”有时并非用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只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意义和“不”差不多。如:是未可知也。 7、“否”: a、“否”和作为应答之词的“然”是对立的。常用于单词句,等于现代汉语的“不”或“不是的”。 b、“否”又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它表示否定的一面。如: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8、“非”: a、“非”用于判断句里,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注意:这种“非”虽可译为“不是”,但语法意义完全不同。“不是”是系词“是”前面加否定词“不”;“非”在上古汉语里不是系词,而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副词,否定的是整个谓语。如:是非君子之言也。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 1、关于《墨子》的注本中,清代孙诒让的《墨子间诂》最为详备 2、古代汉语中的否定性无定代词是莫 3、上古韵部中以塞音[P]、[t]、[k]作为韵尾的韵属于入声韵;[m]、[n]、[g]属于阳声韵 4、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齐养新录》中提出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的说法 5、近代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6、三平调是专门针对仄仄仄平平的句式而言的 7、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 8、《尔雅》属于“十三经” 9、从中古汉语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和入派四声。 10、中古音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由于《切韵》失传,我们现在考察的中古音的依据主要是《唐韵》(这句话是错的考判断题) 11、对于上古韵部的研究,其材料是《诗经》入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其研究方法是系聊法。 二、填空题 1、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齐养新录》提出来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的观点。 2、《毛诗正义.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XXXXXXXXXX乐土乐土爱得我所XXX[疏]XXXXXX中“贯”事也是毛亨的注,笺 云之后是郑玄的注,圆圈之后“贯,古乱反”是陆德明的注音,[疏]字以下是孔颖达的注。 3、没有韵尾或以元音作韵尾的韵称之为阴声韵;以鼻音[m]、[n]、[g]作为韵尾的韵称之为阳声韵;以塞音[P]、[t]、[k]作为韵尾的韵属于入 声韵。 4、朱熹在《诗经集注》一书中没有认识到语音的发展演变,而是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主观的临时的改变某字的读音以求押韵,这种做法 称之为叶韵。 5、古书备注中见到“屯,音肫(zhun)”的注解,这是采用了直音的注音方法,而“东,德红切”,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式。 6、《十三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 子》。 7、在校勘中,古籍因传抄、刻印而误加上的文字在校勘术语中被称为衍文;专指古书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的术语是脱文。 8、“恶”主要用作形容词,意为“丑恶”,读e,但当用作动词表示“厌恶”时,则改为wu。这种改变一个字的原来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作法, 称作破读。 三、解释字义及说明用法题 解释字义题:(太多而杂乱了全是老师讲过的文章得复习课本) 说明用法题:(以下是去年考的5个) 1、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充足。 2、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以…..为贱 3、射之,豕人立而啼。 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人一样 4、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名词用作动词,杀 5、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酒。 通假字,通“早” 四、翻译(前两年考的) 1、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徙,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它们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等同看待,这是搅乱天下罢了。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要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3、且夫我当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赌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说孔子的学问少,认为伯夷的义气轻,刚开始我不相信,如今我目睹了您的浩瀚远闻,无边无际。我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 声相闻,民之老死不相往来。 百姓认为他们的饮食很甜美,服装很漂亮,居住很安定,民俗淳朴欢乐。邻国之间可以相互望见,能听到鸡犬声。(两国居民)到老死都不相往来。 5、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时节,春服已经穿好,我会同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6、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一) 通论(十一) 1、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这种情况,古今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临时改变词性,如名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作状语等等情况。如“秦师遂东”。由于仿古的关系,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词类活用的情况。 2、名词用如动词 鉴别某一名词是不是用如动词,由上下文决定。就一般情况说,代词前的名词用如动词(“肘之”“面之”);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遂东”“不君”);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能水”“欲刃”);肯定了宾语以后,则宾语前面的名词用如动词(“脯鄂侯”“手剑”)。 3、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不是由兼语式改造过来的,但它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比兼语式的句法精炼。 A、动词的使动用法 a、不及物动词常常有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后面带有宾语。如:“亡郑”“归楚公子”“行之”“鸣鼓”“进之”“退之”“则修文德以来之” 2)有时虽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意思来看,仍是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是使远人来) b、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比较少见:

要判断是纯粹的及物动词还是使动用法,非从上下文观察不可。因为两者的区别不在形式上,只在意义上。 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食”为使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胜之(纯及物)=败之(使动) 武丁朝诸侯(使动)-孟子将朝王(纯及物)欲因此时降武(使动)-涉间不降楚(纯及物)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常常用如使动。如:“正其衣冠”“尊长安君之位”“远庖厨”“固国”“劳其筋骨”(注意分清是形容词使动还是动词使动) C、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偶然也用如使动。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的“生”字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使死者复生”;“肉骨”的“肉”是名词用如使动,“使白骨生肉”)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国”是名词用如使动,“使异姓立国”) 4、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意动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如:以贤勇知。“左右以君贱之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值得注意的两点: a、一般说来,代词前的形容词一定用如使动或意动(“苦其心志”使动,“贱之”意动);肯定了宾语之后,就可知宾语前的形容词用如动词(“危士臣”使动,“贤勇知”意动)。 b、同一个形容词是使动还是意动,要靠上下文来分辨。如:“左右以君贱之也”是意动,而“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是使动。

古代汉语通论

一、怎样查字典辞典 1、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按编码排列(四角号码检字法) 2、《康熙字典》:①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在《字彙》和《正字通》的基础上 编成; ②字头按部首排列,是清代以来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释字体例是先音(反) 后义,还引用古注; ③错误较多,后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3、《中华大字典》:①陆费达、欧阳溥主编,在《康熙字典》基础上整理; ②用部首排列,继《康熙字典》后出现的第二部字典,,注音采取《集韵》的反切,加注直 音; 4、《辞源》:①陆尔奎、方毅等人; ②用部首排列,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典; ③《辞源》基本上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编纂的体例格局; 5、《辞海》:更注意吸收现代科学的词语,删除了《辞源》收录的较为偏僻的古代词语,百 科性内容比《辞源》比率达; 6、《汉语大字典》:①湖北、四川两省合力编纂; ②注重字音、字形的历史演变关系,但是字义方面过于求细,忽视了词 义的概括性,加之书成众手,释义不确。 7、《汉语大词典》:①五省联编,上海书局出版社出版第一卷; ②这是一部大型的、历史的汉语语文词典,收录的复音词丰富,单字按部首排列; 8、《说文解字》:①东汉许慎,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②先列小篆形体,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 9、清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说文句读》;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10、词义的不同表现在: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人,手,日)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找”古义划,“该”古义完备) 词义有异有同;(“劝”古义鼓励,“给”古义供给) 11、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型:词义范围的不同:词义范围扩大;(菜,“皮”古指兽皮) 词义范围缩小;(“金”古义指金属的总称, “臭”古义指各种气味) 词义范围转移;(“墳”由指土堆到墳墓,) 12、掌握古义的方法:从字形上分析;从语境上分析;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从成语上分析; 13、辨析古今词义时应该注意的问题:①在异同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 在微殊; ②词义变化的历史性; ③词义变化的地区性; ④词义变化是有迹可循的; ⑤词义异同的系列性问题; ⑥社会发展对词义发展的影响;

古代汉语考研王力古代汉语笔记(通论复习重点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笔记,根据王力的书整理的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

古代汉语通论 一、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工具书: 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基本知识或数据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二)工具书的编排方式: 1、按义序排列 2、按部首、笔划排列 3、按号码排列 4、按音序排列 关于字典和词典 ⑴字典:《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 ⑵词(辞)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三)古代的注音方法: 1、譬况法用打比方的办法,通过描写性、说明性的叙述来指示发音。 《公羊传》:《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东汉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之。齐人语也。 譬况法注音或对声音长短进行说明,或描写其发音部位,或描写其发音方法,但都不是正式的注音方法。 2、读若法(也叫“读如”)用一个和被注字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 《礼记·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郑玄注:“皇,读如归往之往”。 读若法仍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只求近似,所标的音仍不十分准确。 “读若、读如”也用于破假借字,如《礼记》: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3、直音法汉代末年始用直音法注音。指用同音字注音,常见格式“某音某,某音某某之某,某音某某”。 盅,音古;毕,音必;畔,音叛。贯掼,关去。梧,从木吾声。 局限性:⑴无同音字,如“蹭、糗、欸”。 ⑵同音字比较生僻,注之无意义。如“然”的同音字“燃、蚺、髯”。 4、反切注音某某切,唐以前称“某某反(或翻)”。利用汉语双声、迭韵原理,用两个字注另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红,胡笼切;毛,莫袍切;送,苏弄切;东,德红切 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 5、注音字母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标注汉字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注音字符。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 1918~1958年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有很大贡献。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后台湾改称为国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 (四)工具书使用注意事项: 1、先看序和出版年月,对编纂经过、使用范围和材料收集的起讫点有大致的认识。 2、细读凡例,熟悉使用方法。 3、注意书后补遗、勘误、附录之类。 (五)工具书分类 1、释义为主的工具书 ⑴《尔雅》——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通“迩”,近。 作者不详,从春秋时期到汉代初年,经师们为解说经典,多人收集典籍训诂注释,递相增益而成。

古代汉语通论复习资料.docx

古代汉语逼俺复习诲料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1 )按部首和笔画排列。2 )按音序排列。3 )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 )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2 )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啲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相拼,是“号”或懷好啲“好”。3 )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 )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2 )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3 )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4 )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 于康熙55看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岀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 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训“。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

王力编的古代汉语,语法部分的笔记

王力编的古代汉语,语法部分的笔记 古代汉语, 王力, 语法, 笔记 一、语法: (一)词法 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 1.虚词: (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 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 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 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之子于归。(这个姑娘出嫁了) 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 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 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 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 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 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 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 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 “其”字本意:箕 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 天下皆是也(这样的) 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 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 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 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

古代汉语通论【精华版】

古代汉语 一、绪论 1、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分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二、文字 1、汉字的性质: 文字学家主要凭字形来辨别本义,这是因为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本义的了解。 2、六书: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传统说法。六书是六艺之一。一般于六书的名称采用许慎《说文解字·叙》的,于次序则采用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六书依次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并不能产生新字)。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山、火、夕、鸟、鱼、鹿、羊、自。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末、朱、兀、寸、甘、刃、旦。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 结合,如武、信、及、从、休、步、逐、斗、莫、牧、采、出、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如江、河、沐。杞、问、物、里、过、发 E、转注:说法不一。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代的争论:江声(部首,凡某之属皆从某);戴震(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朱骏声改变了定义和例字(引申: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 F、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以令长为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3、古今字的性质: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前一个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4、古今字的特点 (1)各个时代一般使用的汉字一直在五六千个左右。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 A、因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 B、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 C、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古今字)。例如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辟、僻、嬖、譬等字的意义。 a词义的引申。①弟悌②责债 ①弟,弟弟。又读ti\,敬爱兄长。后作悌。 ②责,债的本字。引申为责求、责备、责任等,为与引申义相区别,另造债字表其本义。 b用字的假借①说悦②莫暮 ①说,本为言说的说,后来表借义为喜悦字,后来另造悦字来表其借义。 ②莫,本为日暮,因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故另造暮字表其本义。 5、异体字的性质: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了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6、异体字的特点: A、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如:泪淚。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docx

古代汉语通论(一)一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定义: 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 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 是临时的。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 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 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 。 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 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 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通常词类活用 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爵人:拿爵位给人。)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有时后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 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 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所高:推崇的(人)。 非博士所职。《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职,所负责的。)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不能穷:不能走到头)

古代汉语通论(五)

古代汉语通论(五) 双声叠韵和古韵通假 一、什么是双声叠韵 (一)双声:指的是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或相近。如:“蜘蛛”声母都是“ zh-” “道德”声母都是“ d-” 但是,这两个例子有一定的区别,“道德”,“道”在古代属定母字,“德”属端母字,但两者同属舌头(舌尖中音)音,发音部位相同,也是双声。一般来说,我们把声母相同的叫“正纽双声” ;把声母相近的叫“旁纽双声” 。哪么,“纽”又是什么呢?就是声母,古代叫“纽”,是枢纽的意思。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连绵词是双声关系,如《诗经》里就有“玄黄”、“参差”、“踯躅”等等。但是双声的不一定是联绵字。双声是就某一时期具体的音系而言的,如“唐棣” ,在古代是双声关系,现代则分属很不相同的声母,而不能算双声。 (二)叠韵:亦作“迭韵”。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例如:“窈窕”的韵母都是“ i a”,“螟蛉”的韵母都是“ in g”各自构成了叠韵;再如“彷徨” ,前者没有韵头,后者有韵头,但韵腹、韵尾相同,也是叠韵。古代汉语有很多连绵词是叠韵关系,如《诗经》中就有“绸缪”、“仓庚”等等。 但是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语音系统,有很多在古代汉语中是双声或叠韵的词,在现代汉语已经不是了,反之亦然。 如:“芣苡”在上古是叠韵,同属之部,但现在却不是叠韵。又如“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因为它们的古代声母都是[-m]; 而“威望” 在先秦反而不是双声,因为“威”字在先秦属於零声母,而“望”字的声母是[-m] 。所以叠韵也是就某一时期的语音系统而言的。 当然,古今音的系统也有很多相一致的地方,例如“辗转”古今都是叠韵,“栗烈”古今都是双声。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古今音是不相同的。为了便於了解上古的双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先秦的声母系统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就讲一下古汉语三十六个字母。 (三)古汉语三十六个字母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五)副词

古代汉语通论(五)——副词 一、副词的性质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和否定或情态、语气等作用的词类。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类,语法功能接近实词,能做状语;词汇意义比较空灵,接近虚词。 二、副词的分类 程度副词 1.少。古汉语中“少”常作程度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稍”。如: 辅之以晋,可以少安。(《左传·僖公五年》)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今予病少愈,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庄子·徐无鬼》) 2.稍。现代汉语中的“稍”是程度副词,含义是“稍微、略微”;古汉语中的“稍”却是时间副词,是“逐渐”的意思。如: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3.颇。“颇”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深,是“很”的意思。而古汉语中的“颇”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程度高,是“很”的意思,如前一例;一是表示程度浅,是“稍微”的意思,如后一例。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史记·三代世表序》) 范围副词 可以分为表总括和表限定两种。总括副词有“皆、尽、举、悉、毕、咸、具、凡、都、共、率”等;限定副词有“但、特、只、直、止、第、独、徒、仅、唯”等。其中,“凡”有二义:用在句子前面表规律性的归纳,表“凡是、大凡”;用在数词前面总括事物的数量或动作的数量,表“总共”。 1、但现代汉语中的“但”是转折连词,古代汉语中的“但”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用来限制范围,是“只”、“仅仅”的意思。如: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2、徒、特、第(弟)、直、独 这几个词在古代汉语中也常作表限定的范围副词使用,是“只”、“仅”的意思。如: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 子第去,勿忧我。(《明史·贺逢圣传》)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独”原义是独自的意思,是情态副词,引申为范围副词“只”;但是在反问句中,“独”主要表达反问语气,是“难道”的意思。例如: 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许行》)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仅现代汉语中“仅”只是个限制范围的副词,“只”的意思;但是在古汉语中,它除

古代汉语通论

词类活用问题 一、“词类活用”的内涵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具备另一类次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词类活用”。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的意思。 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起义》)“坚”与“锐”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是“盔甲”、“武器”的意思。、 二、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使用动宾结构表达了现代汉语中递系结构表达的内容。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使宾语从事谓语动词所表达的行为动作。 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如果带有宾语,一般为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 不及物动词用为使动用法时,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 及物动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为与一般用法相区别,用为使动的及物动词一般要破读。 如: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与状态。 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三、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备这个活用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2、名词的意动用法 所表达的含义: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就是这个活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如: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四、名词用如动词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除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外,还经常活用为一般的动词,表达与这个名词意义相关的动词含义,我们称之为“名词用如动词”。 如: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