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刑事诉讼法学作业答案zl

刑事诉讼法学作业答案zl

刑事诉讼法学作业答案zl
刑事诉讼法学作业答案zl

刑事诉讼法学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刑事诉讼: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2.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3.诉讼:是指国家的司法机关在原告、被告等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的规定处理各种案件的活动。

二、简答题

1.刑事诉讼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也即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条明确规定了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和根据。(一)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1,确定了实施刑法的专门机关及其分工,从而为刑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2,规定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制度和规则,保障专门机关权力行使与权力制约的统一,以保证司法公正的实现;3,规定了运用证据的一系列科学规则,保障查明案件事实,为应用法律,正确处理案件提供了前提条件;4,规定了刑事诉讼由一系列前后衔接的阶段和具体程序构成,使案件的错误、缺陷能够及时纠正、弥补;5,规定了一定的制度、程序,如期限制度、简易程序、调解制度以保障实体法的高效率实施。

(二)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三)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案件,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2.刑事诉讼的任务是什么?

答: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即刑事诉讼法所要承担的实际职责,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对此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二)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3.诉讼的特征是什么?

答:诉讼的特征:

1.诉讼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2.是国家实现司法权的活动。

3.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法律纠纷。

4.是复合性的活动。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当事人:指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原告或被告地位,并且同案件事实和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

2.诉讼参与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负有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

3.自诉: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到人民法院对刑事被告人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追究刑事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活动和方式。

4.鉴定人:是指受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对案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科学鉴别的专家。

5.证人:是指因了解案件事实而被司法机关通知在诉讼程序中作证的当事人以外的公民。

二、简答题

1.简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

答:(1)居于当事人地位,享有一系列诉讼权利;

(2)被追诉,有直接利害关系;

(3)重要证据来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做的供述和辩解是法定证据。

2. 简述诉讼参与人成为当事人的条件。

答:(1)与案件的最终结局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2)当事人必须在诉讼中拥有较广泛的诉讼权利。

作业三

一、简答题

1.简述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答: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135条、《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分工负责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分别按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各负其责。

互相配合指在刑事诉讼中公、检、法三机关应当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刑事诉讼的任务。

互相制约,是指三机关在诉讼中互为条件,并且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对其他机关作出的有关决定提出异议,要求其纠正错误或者重新作出决定。

二、论述题

1.试论犯罪嫌人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

答:辩护是指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反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指控,提出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事实和理由,以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处罚,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活动。

辩护这一概念可从以下二个方面理解:

1,辩护是针对侦控机关的追诉进行反驳和辩解的一项诉讼活动。

辩护以控诉的存在为前提。

2,辩护是现代刑事诉讼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职能之一。

法律依据:《宪法》第125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的基本内容: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依法享有辩护权。

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控诉进行申辩,通过提出相应的事实和证明材料等手段,说明自己无罪、罪轻或者有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情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也可以委托辩护。

2.公安司法机关有义务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行使辩护权。

第一、应允许其自行辩护。第二、告知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和控告。第三,检察机关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也应保障被告人行使辩护权。

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管辖:是指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在受理刑事案件方面职权范围上的分工。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管辖,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依照法律规定立案受理刑事案件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制度。

2.级别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解决的是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问题。

3.立案管辖: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各自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解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问题。

4.专门管辖:即指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专门人民法院与普通人民法院对第一审刑事案件在受理范围上的分工。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范围。

答: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主要有: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

除了上述三类犯罪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也可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

只有极个别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确实不宜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必须由人民检察院直接管辖的,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才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作业5

一、名词解释

1.回避: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的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而不得参加对该案进行的诉讼活动的一项诉讼制度。

2.自行回避: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在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回避情形时,自行主动要求退出刑事诉讼活动的制度。

3、申请回避:指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具有法定回避情形,而向他们所在的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

二、简答题

1.简述回避的理由。

答:《刑事诉讼法》第28条对回避的理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当事人的近亲属范围为:夫、妻、父、母、子、女及同胞兄弟姐妹。(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2. 简述适用回避的人员范围。

答: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参见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作业6

一、名词解释

1.辩护:是指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反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指控,提出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事实和理由,以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处罚,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活动。

2.指定辩护:指对于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人民法院在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为被告人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其辩护人,协助被告人进行辩护。

3.自行辩护: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针对指控进行反驳、申辩和解释的行为。

4. 辩护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或者根据人民法院的指定,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辩护的人。

二、简答题

1.简述指定辩护的条件。

答:(1)以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为前提。

(2)被告人必须存在法定的特殊情形。

(3)指定辩护的时间,只能在审判阶段,由人民法院指定。

(4)指定辩护的对象,只能是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

2.简述辩护人的责任。

答: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5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内容:

(1)确立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辩护目的。

(2)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辩护准则。

(3)立足于法律规定的方式实施辩护。

作业7

一、名词解释

1.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2.鉴定结论:是指专门机关就案件中的专门问题,指派或聘请专门人员进行鉴定后所作的结论性判断。

3.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物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一切物品和痕迹。

4.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

5. 被害人陈述:指被害人就自己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所了解的犯罪分子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二、简答题

1.简述鉴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答:鉴定人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鉴定人必须具有解决某些专门性问题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案件中的某种专门性问题作出科学的鉴定结论。(2)鉴定人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能够公正无私地进行鉴定。

(3)鉴定人必须是自然人。

(4)鉴定人是由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同本案没有利害关系的人。

2.简述法院作有罪判决时的要求。

答:法院作有罪判决时的要求是:

(1)案件的各项事实和情节都有证据证明。

(2)据以定案的各个证据均已查证属实。

(3)据以定案的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没有矛盾。

(4)根据各项证据,得出唯一的、排它的结论。

3. 简述在完全依靠间接证据认定被告人犯有被控罪行时必须符合的规则。

答:在完全依靠间接证据认定被告人犯有被控罪行时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1)审查每个间接证据是否真实可靠。

(2)审查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有无客观的内在联系。

(3)审查各间接证据之间是否互相衔接,互相协调一致。

(4)所有的间接证据结合起来,对案件主要事实只能做唯一的结论。

三、论述题

1.试论证据的本质特征。

答: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证据的本质特征主要有:

(一)证据的客观性,是指证据事实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遗留下来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

(二)证据的关联性

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同案件事实存在某种联系,并因此对证明案情有实际意义。

(三)证据的合法性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对证据必须依法加以收集和运用,包括:主体合法;程序合法;形式合法。

在我国“严禁用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属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我国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仅限于证人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等言词证据的范围。

刑事诉讼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个基本属性,三个属性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客观性和关联性涉及的是刑事证据的内容,合法性涉及的是刑事证据的形式。

作业8

一、名词解释

1.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2.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3.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4.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用的,命令其不得擅自离开住所或者居所并对其活动予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

5.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在紧急情况下,依法临时剥夺某些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6.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进行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剥夺其人身自由,将其羁押起来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简答题

1.简述逮捕的条件。

答:逮捕的条件

(1)证据条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 罪责条件,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 社会危险性条件,是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2.简述保证人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保证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1)与本案无牵连;(2)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3)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限制;(4)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3. 简述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答: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3)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作证;(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作业9

一、名词解释

1.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2.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指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直接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的人。

3.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因被诉要求赔偿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而被司法机关通知应诉的诉讼参与人。

二、简答题

1.简述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答: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包括:

(1)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条件

(2)原告人必须具有提起附带民带诉讼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3)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

(4)附带民事诉讼的起因是刑事被告人的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物质损失。

作业10

一、名词解释

1.期间:是指公、检、法三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完成某项刑事诉讼行为必须遵守的法定期限。

2..期日:是指司法机关、诉讼参与人共同进行刑事诉讼活动的特定时间。

3.送达: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件送交诉讼参与人、有关机关和单位的诉讼活动。

4.留置送达:是指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诉讼文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时,送达人员将诉讼文件放置在收件人或代收人的住处的一种送达方式。

5. 委托送达:是指承办案件的司法机关委托收件人所在地的司法机关代为送达的一种方式。

二、简答题

1.简述期间与期日的区别

答:期间与期日的区别主要是:

第一,期间是时间段,而期日是时间点。

第二,期间是各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单独从事某项诉讼活动的时间。而期日是共同进行某项刑事诉讼活动的时间。

第三,期日一般由司法机关指定,而期间一般由法律明确规定,不得任意改变。

作业11

一、名词解释

1.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职能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立案的条件。

答:(一)有犯罪事实

1,需要立案追究的只能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

2,犯罪事实必须有相关的证据材料证明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三)符合管辖规定

2.简述立案的材料来源。

答:立案的材料来源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单位或者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犯罪人的自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自行主动获取的材料。

作业12

一、名词解释

1.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2.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词方式,就案件事实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问题向犯罪嫌疑人进行查问的一种侦查活动。

3. 勘验、检查;是指侦查人员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或者人身进行勘查、检验或检查,以发现和收集犯罪活动所遗留的各种痕迹和物品的一种侦查活动。

4. 物品检验:是指侦查人员对已经收集到的物品及其痕迹进行检查和验证,以确定其与案件有无联系的一种侦查活动。

5. 现场勘查:是侦查人员对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地点以及遗留有犯罪痕迹和物品的场所进行勘查的一种侦查活动。

6. 搜查:是指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索检查的一种侦查活动。

7. 通辑:是指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追捕归案的一种侦查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通辑的条件。

答:1,实质条件,即按照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依法应当逮捕。

2,形式条件,即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确已逃跑。

2.简述侦查机关对于侦查终结的案件作出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决定时,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的性质和罪名认定正确;法律手续完备;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作业13

一、名词解释

1. 起诉:是指法定的机关或者个人,依照法律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控告,要求该法院对被指控的被告人进行审判并予以刑事制裁的一种诉讼活动或程序。

2. 公诉:指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关和官员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并给予相应制裁的一种诉讼活动。

3. 自诉:是指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及其他法律规定享有起诉权的个人或团体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

4. 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不符合起诉条件,而依法作出的不将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

5. 法定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依法作出的不起诉决定。

6. 酌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或者是对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的不起诉决定。

二、简答题

1. 简述自诉案件的种类。

答:自诉案件分为三类。(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了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

2.简述提起自诉的条件。

答:(1)案件属于自诉案件的范围;(2)案件属于人民法院的管辖;(3)自诉人享有自诉权;(4)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5)对于公诉转自诉案件,还应当符合《刑事诉讼法》第86条,第145条规定的立案条件。

三、论述题

1.试论酌定不起诉。

答:酌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或者是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的不起诉决定。

酌定不起诉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1)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

适用条件为:犯罪嫌疑人被控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已构成犯罪;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

具体而言包括:

第一、犯罪嫌疑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受过刑事处罚的。

第二、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

第三、犯罪嫌疑人因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过当而犯罪的

第四、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第五、在犯罪过程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

第六、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

第七、被胁迫参加犯罪的

第八、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2)证据不足不起诉

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具体情形:

第一、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第二、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第三、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第四、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作业14

一、名词解释

1.审判:就是原告、被告或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各自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证据并进行辩论,法官站在第三者的地位上,基于国家权力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2. 刑事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3. 独任庭: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时设立的由审判员一人组成的审判机构。

4. 合议庭:是指人民法院内部设立的由审判员数人或审判员、陪审员数人组成的审判机构。合议庭对案件的审判被称为合议制审判。

5. 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内部对审判实行集体领导的组织形式。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

6. 判决:是人民法院通过审理、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处理决定。

二、简答题

1.简述独任庭的特点。

答:只设立于基层人民法院;只能由审判员或助理审判员主持;只适用于简易程序审理一审自诉案件或情节轻微的一审公诉案件,不适用于审理二审案件或犯罪较重的一审案件。

2.简述独任庭、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之间的区别。

答:首先,独任庭、合议庭是针对具体案件的审判而临时设立的。

其次,独任庭、合议庭直接开庭审理案件,审判委员会并不参与具体案件的审理,只有在独任庭、合议庭审理案件后,由院长提交才对具体案件进行讨论和决定。

再次,独任庭、合议庭的任务只是审判具体案件,不能讨论决定法院的其他审判工作。

作业15

一、名词解释

1.法庭审判:是指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通过开庭的方式,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调查核实证据,查清案件事实,充分听取控辩双方对证据、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的意见,依法确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否受到刑事处罚以及给予何种处罚的诉讼活动。

2.法庭调查:是在审判人员主持下,控、辩双方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当庭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核实的诉讼活动。

3. 法庭辩论:是在法庭调查的基础上,控诉方和辩护方就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罪责轻重、证据是否确实充分以及如何适用刑罚等问题进行互相争论和反驳的诉讼活动。

4. 延期审理: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由于遇到了影响审判继续进行的情况,法庭决定将案件的审理推迟,待影响审理进行的原因消失后,再继续开庭审理。

二、简答题

1.简述延期审理的情形。

答: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辩护人依照有关规定当庭拒绝继续为被告人进行辩护或者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而被告人要求另行委托辩护或者要求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辩护律师,合议庭同意的。

2.简述简易程序的特征。

答:只适用于一审程序;只能由基层人民法院适用;适用于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犯罪轻微的刑事案件;审理程序简化。

三、论述题

1.试论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审理程序

答: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审理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不争议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并自愿认罪的第一审公诉案件,经控辩双方同意而决定适用的在审理方式上比普通程序简化的审理程序。

(一)适用范围条件:

第一、被告人不争议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

第二、自愿认罪的第一审公诉案件,

第三、经控辩双方同意而决定适用的

例外:被告人系盲、聋、哑人的;可能判处死刑的;外国人犯罪的;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被告人认罪但经审查认为可能不构成犯罪的;共同犯罪案件中,有的被告人不认罪或者不同意适用该程序审理的;其他不宜适用本程序审理的案件。

(二)特点

第一、法官可以开庭前阅卷,不必受程序性审查原则的限制。

第二、庭审过程简略,如被告人可以不再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供述。

第三、一般当庭宣判。

第四、不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不再适用该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

作业16

一、名词解释

1. 两审终审制: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提出抗诉。

2. 上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法院第一审刑事判决或裁定,依法请求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的活动。

3.全面审查原则: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中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

二、简答题

1.简述上诉、抗诉的理由。

答: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有错误,或者缺乏确实、充分的证据;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有错误;违反诉讼程序,使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受到侵犯,可能影响判决、裁定的准确性。

三、论述题

1、试论上诉不加刑原则

答:上诉不加刑原则就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的审判原则。

(一)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限制的几种情形:

1.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

2.自诉人提出上诉的

3.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案件,二审法院发回原审法院重审的。

4.经过二审审理,如果发现新的犯罪事实,应该变更控诉范围,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的。

5.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者指令下级法院或原审法院再审的,均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

(二)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既不能加重上诉的被告人的刑罚,也不能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罚。

2.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既不能加重决定执行的刑罚,也不能在保持决定执行的刑罚不变的情况下,加重数罪中某一罪或者几个罪的刑罚。

3.对被告人判处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不得撤销原判决宣告的缓刑或者延长缓刑期。

4.共同犯罪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对其他原审被告人,不得加重刑罚。

(三)意义

1.有利于保障被告人依法行使上诉权。

2.有利于维护上诉制度,保证法院正确行使审判权。

3.有利于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能。

作业17

一、名词解释

1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于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所采用的特别审判程序。

二、论述题

1. 简述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

答: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于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所采用的特别审判程序。

其特点如下:

第一、适用对象单一,只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

第二、任务特定,其一为全面审查死刑判决或裁定,确定该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罪名认定是否正确,判处死刑是否适当;其二为对本案作出是否核准死刑的决定,并制作相应法律文书。

第三、程序的启动不附加任何条件,由作出死刑判决、裁定的法院主动报请而引起。

第四、死刑复核权由法院行使,只有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对死刑(死缓)案件有核准权,或者经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授权的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对部分死刑案件有核准权。

第五、死刑复核程序是终审程序。

作业18

一、名词解释

1.审判监督程序: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一项特别审判程序。

二、论述题

1. 试论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

审判监督程序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提起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一项特别审判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是刑事诉讼中的特殊审判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审理的对象不同

第二、提起的主体不同

审判监督程序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及各级人民法院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提起,或者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抗诉提起;而第二审程序则是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经其同意的辩护人、近亲属的上诉引起,或者因同级人民检察院的抗诉而引起。

第三、提起的条件不同

第四、有无提起期限要求不同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法律没有规定期限,只在发现新罪或者将无罪改为有罪时,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对有罪改为无罪的,法律并未规定任何限制。

第五、审理案件的法院不同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案件的法院,可以是原来的一审法院或二审法院,也可以是提审的任何上级法院,还可以是由上级法院依法指令再审的任何法院,而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案件的法院,只能是原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

第六、适用刑罚有无加刑限制不同。

第七、再审判决、裁定的效力取决于再审的审级。

作业 19

一、名词解释

1.执行: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及刑罚执行机关等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依法付诸实施及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进行的活动。

2.监外执行:是指应当在监狱或者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由于有某种法定的特殊情况,而将其放在监外执行判处的刑罚。

二、简答题

1、简述生效的判决和裁定的种类。

答: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一审判决和裁定;终审的判决和裁定;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授权核准死刑的判决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核准死刑的判决、裁定和核准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判决和裁定。

2.简述执行的特点。

答:执行,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及刑罚执行机关等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依法付诸实施及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进行的活动。

第一、执行的主体较广泛。

第二、执行依据是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

第三、执行内容的特定性。

第四、遵守特定原则:严格执行原则;强制执行原则;迅速及时原则。

电大专科刑事诉讼法学历年试题答案

试卷代号:21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法学专业刑事诉讼法学试题 2006年1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刑事诉讼 2.立案 3.监视居住 4.附带民事诉讼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括号内) 1.在刑事诉讼法中能协调公、检、法三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B.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原则 C.专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 D.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2.在一起水上浮尸案的现场,侦查人员发现了一封遗书,根据遗书记载的内容,侦查人员 推断出死者的家庭、身份,同时,又根据笔迹鉴定,推断出此遗书确实是死者所写。本案中 的遗书,属于( ). A.书证 B.物证 C.物证和书证 D.被害人陈述 3.某人民法院对李某贪污案进行法庭审理后,合议庭评议认为,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和认 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李某不构成犯罪,但在做出判决前,李某因突发心脏病死亡.人民法院应做出的处理是( ). A.裁定终止审理 B.判决宣告赵某无罪 C.退回人民检察院处理 D.裁定案件撤销 4.一审法院于3月11日向被告人李某送达起诉书副本,并告之其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告 人李某表示不委托辩护人.法院最早可以开庭审理本案的日期是( ). A.3月14日 B.3月21日 C.3月18日 D.3月22日 5.被告人又聋又哑,开庭审判前要求其懂哑语的姐姐当辩护人或翻译人,法院应当( )。A.准其当辩护人 B.准其当翻译人 C.既准其当辩护人又准其当翻译人 D.两者都不准 6.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拘役,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赵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可以依法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是( ).A.张某和王某 B.王某和李某 C.李某和赵某 D.张某和李某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刑事诉讼法学》期末重点复习指导试题及参考答案

年度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期末考试 《刑事诉讼法学》期末重点复习指导试题及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刑事诉讼:在我国,刑事诉讼是指公检法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查证、核实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是否应当受到刑罚处罚以及应当受到何种刑事处罚的活动。 2、刑事诉讼法:国家制定的调整公检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3、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或者参与该案的其他诉讼活动的行为。 4、被害人:人身财产以及其他权益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 5、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请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 6、送达:公安司法机关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手续,将诉讼文件送交诉讼参与人以及有关单位的活动。 7、犯罪嫌疑人:在立案侦查和审查阶段中,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 8、被告人:是指因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或自诉人正式向审判机关提起诉讼,要求审判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人。 9、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10、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依法针对控方面的指控,根据事实和法律,从实体上和程序上,提出有利于被指控人的证据和意见,论证控方的指控不能成立,维护被指控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免受不公正对待和处理的一系列诉讼行为的总合。 11、立案管辖:立案管辖,又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 12、审判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包括各级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13、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依照法律规定立案受理刑事案件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分工制度。 14、诉讼证据:公检法、当事人等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15、证据力:是指证据依法能够成为法律上的证据的资格和条件。 16、证明力:,又称证据的证明能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亦即证据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可采性。 17、物证:是指以其外部特征、存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 18、书证:就是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的事实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物品。 19、原始证据: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 20、视听资料: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储存的信息正经案件情况的资料。 21、直接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 22、诉讼证明:诉讼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运用已知的证据和事实来认定案件事实的活动。 23、证明对象:是指司法人员和诉讼当事人及其律师在诉讼中必须用证据加以证明的各种案件事实。 24、证明责任:是指公安、司法机关收集或者提供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应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25、强制措施:公检法机关为了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26、拘传: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27、取保候审: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28、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查院和公安机关对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不得离开指定的区域,依法对其人身自由加以限制并对其实行监督的一种强制方法。

南大网院 刑事诉讼法学第1次作业

作业名称刑事诉讼法学第1次作业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 学员姓名学员成绩100 标准题总分100标准题得分100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有义务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的主体是___? ?A、公安机关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C、检察院 ?D、被害人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下列哪一情形下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A、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在刑事犯罪中遭受损失 ?B、被害人死亡 ?C、没有直接被害人 ?D、被害人失去行为能力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下列不能由公安机关决定采取的强制措施是___? ?A、拘传 ?B、逮捕 ?C、取保候审 ?D、监视居住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是___? ?A、三个月 ?B、六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逮捕由哪一主体执行? ?A、公安机关 ?B、检察机关 ?C、法院 ?D、被害人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6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187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说明: 本题得分:3 题号:7 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3

2019年司法《刑事诉讼法》预习知识点:重新审判的程序

2019年司法《刑事诉讼法》预习知识点:重新审判的 程序 (一)再审和提审 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重 新审判有再审和提审两种情形。 再审是指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根据再审决定或者再审 指令对案件重新审判的程序。人民法院实行再审,理应严格遵守刑事 诉讼法的相关规定:(1)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的,理应另行组成合议庭 实行。原来审判该案的合议庭成员,理应回避。(2)原来是第一审案件,理应依照第一审程序实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能够上诉、抗诉;原 来是第二审案件,理应依照第二审程序实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 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提审是指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 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或者接受同级人民 检察院的再审抗诉后,直接调取原审案卷和材料,并组成合议庭对案 件实行审判的程序。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案件,理 应依照第二审程序实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对决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抗诉的 以外,人民法院理应制作再审决定书。 (二)开庭审理、不开庭审理与不得加重刑罚的情形 对原审被告人、原审自诉人已经死亡或者丧失行为水平的再审案件,能够不开庭审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45条第2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再 审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理应派员出席法庭。

开庭审理的再审案件,再审决定书或者抗诉书只针对部分原审被 告人,其他同案原审被告人不出庭不影响审理的,能够不出庭参加诉讼。 除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以外,再审一般不得加重原审被告人的刑罚。再审决定书或者抗诉书只针对部分原审被告人的,不得加重其他同案 原审被告人的刑罚。 (三)开庭前的工作 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前,理应实行下列工作: 1.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2.将再审决定书、申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30日前,重大、疑难案 件至迟在开庭60日前送达同级人民检察院并通知其查阅案卷和准备出庭: 3.将再审决定书或抗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30日以前送达原审被告 人(原审上诉人),告知其能够委托辩护人或者依法为其指定承担法律 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辩护人; 4.至迟在开庭15日前,重大、疑难案件至迟在开庭60日前,通 知辩护人查阅案卷和准备出庭; 5.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7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6.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 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7日以前送达; 7.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7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控辩双方收到再审决定书或抗诉书后,人民法院通知开庭之日前,能够提交新的证据。开庭后,除对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有利的外,人民法院不再接纳新证据。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事诉讼法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事诉讼法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事诉讼法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1.审判监督程序是针对( )。 A.第一审的判决、裁定 B.第二审的死刑判决、裁定 C.适用简易程序的判决、裁定 D.生效的判决、裁定 2.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受贿20万元,此案由( )立案侦查。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监察机关 3.谢某因涉嫌抢夺,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谢某提出要聘请律师。对此,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侦查阶段,谢某无权聘请律师 B.谢某不需经批准即有权聘请律师 C.谢某聘请律师要经过公安机关的批准 D.谢某聘请律师要经过人民检察院的批准 4.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材料之日起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的期限是( )。 A.3日以内 B.5日以内 C.7日以内 D.10日以内 5.某县人民法院受理陈某盗窃案后,因陈某系未成年人,即指定律师高某作为陈某的辩护人。开庭审理时,陈某以辩护人高某辩护不力为由,拒绝高某继续为他辩护,同时提出不需要辩护人而由自己自行辩护。对此,县人民法院应做出的处理是 ( )。 A.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 B.准许陈某拒绝高某继续辩护,但要求陈某另行委托辩护人或者另行为陈某指定辩护人 C.寻找陈的监护人,由其监护人决定是否需要辩护人辩护 D.不准许陈某拒绝高某继续辩护

6.李某居住在甲县,在乙县盗窃后流窜至丙市的丁县抢劫,并将两名受害人杀死。丁县公安机关侦破了此案,并将李某逮捕归案。本案的管辖法院是( )。 A.甲县人民法院 B.乙县人民法院 C.丁县人民法院 D.丙市人民法院 7.下列人员中,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有( )。 A.从教养场所逃跑的 B.干扰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 C.拒不执行法院裁定的 D.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8.某甲因犯盗窃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于1998年4月30日收到一审判决书,他享有上诉权的期间是( )。 A.4月30至5月9日 B.5月1至5月10日 C.4月30至5月10日 D.5月1至5月11日 9.王某是某公安机关的法医,在一起刑事案的法庭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聘请王某担任该案鉴定人。本案的被告人提出王某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申请回避。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有权对王某是否回避做出决定的是( )。

《刑事诉讼法学》作业

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 专业: 学号: 姓名: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请按照顺序打印,并左侧装订)

刑事诉讼法学作业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暂予监外执行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3.立案管辖 4.侦查 5.死刑复核程序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3.试述刑事审判的主要特征。 三.案例分析题(第一题20分,第二题25分) 1.秦某,男,15岁,学生。秦某平日喜欢看武侠小说、五大影视,课余时间还有练几手功夫,自是身手不凡。一日,在与同学打架中,他猛起一脚,踢中同学吴某的腹部,吴某腹痛不止,被送往医院抢救,诊断为脾脏破裂引起大出血,后抢救无效死亡。此案侦查终结后,区人民检察院向区人民法院提起了公诉。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秦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请回答: (1)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2)区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秦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2.被告人王某,男,17岁,某聋哑学校的学生。一日王某踢球时不慎将足球卡在树上,王某用砖头打击卡在树上的足球是,将路过此处的张某头部打伤,张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此案有人民检察院起诉至人民法院。此案开庭前,王某请求其胞姐王莉为他翻译,要求其班主任老师做他的辩护人,法院准许。在庭审过程中,王某的辩护人你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法院同意该申请并宣布中止审理。 请回答: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有哪些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庆祝调谐出兵说明法律依据和理由。

刑事诉讼法考试重点

刑事诉讼法考试重点: 1、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内容:通行原则(程序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与特有原则。 3、刑事诉讼基本理论范畴:诉讼主体、诉讼价值、诉讼构造、诉讼职能 4、刑事诉讼发展历史:不同历史时期的刑事诉讼模式及特点 5、刑事诉讼制度:回避制度、当事人制度、辩护制度、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立案管辖 6、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特征、法定分类与学理分类 7、刑事程序:立案程序、立案监督;侦查的概念、各种侦查行为、五种强制措施(拘传、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概念、适用条件; 8、审查起诉、起诉的含义与条件、不起诉的种类,不起诉的救济方式,补充侦查; 9、审判程序——庭前审查起诉内容,公诉与自诉案件的审理、简易程序、延期审理、反诉、撤诉; 10、法定期限:侦查、强制措施、审查起诉、一审、二审、再审、简易与普通程序的审限;审判公开、合议庭组成; 11、各种裁决; 12、上诉、抗诉、上诉不加刑;死刑复核程序概念、具体的复核程序; 13、二审程序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再审程序。 14、还需要掌握刑诉法典、高法和高检相应的司法解释、六部委解释。除了课堂上过的法条, 15、这几个条文大家也要注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一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一项、第二百七十八条、第二百八十七条等法律条文。 注意:特别程序不纳入的考试范围! 考试主要集中在:刑事诉讼概述——历史——基本原则——基础理论——基本制度——刑事诉讼程序(立案——侦查——起诉——审判)这四个阶段,其中审判涉及到简易与普通;公诉案件与自诉案件;一审到二审到死刑复核到再审。

刑事诉讼法学重点概念

刑事诉讼法学重点概念 1刑事诉讼:是在国家专门机关的主持下,在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查明犯罪和追究犯罪的活动。 2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3回避: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该案的诉讼活动的一种诉讼制度。 4诉讼参与人:是指除专门机关依其职权办案的人员以外,享受一定的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的诉讼义务而参加诉讼的人。诉讼参与人分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两种。 5当事人:是指与案件事实和诉讼结果有切身利害关系,在诉讼中分别处于控诉或辩护地位的主要诉讼参与人。6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据此,被害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不具法人资格的其他单位。 7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请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 8送达:是指公安,司法机关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手续,将诉讼文件送交诉讼参与人或有关单位的活动。 9犯罪嫌疑人:是指在公诉案件中因涉嫌犯罪正在被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的刑事当事人。 10被告人:是指因涉嫌犯罪而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被自诉人提起自诉的刑事当事人。 11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 12辩护:是指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为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从事实和法律方面反驳控诉,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和理由,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 13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指导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进行刑事诉讼和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基本准则。 14立案管辖:又称部门管辖或职能管辖或案件管辖,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范围上的分工。 15管辖:是指公检法机关在刑事案件受理范围上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16审判管辖:是指普通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权限范围上的分工。 17地区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权限上的划分。 18专门管辖:全称专门人民法院案件管辖,是指专门人民法院与普通人民法院之间,各类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各专门人民法院系统内就第一审刑事案件受理范围的分工,所要解决的是哪些案件应由专门人民法院审判的问题 19诉讼证据: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当事人等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20证据力:又称证据的适格性,是指证据在法律上可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解决的是证据之所以成为证据的资格问题。 21证明力:又称证据的证明能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亦称证据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可采性。 22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或参与该案的其他诉讼活动的行为。 23自行回避:是指具有法定回避理由之一的有关人员自行主动地提出回避。 24申请回避:是指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有关人员具有法定回避理由而向公安司法机关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 25指令回避:是指在应当回避理由的法定人员没有自行回避或被申请回避,公安司法机关的有关组织或负责人发现后,有权作出决定,指令相关人员回避。 26辩护权:是指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进行辩解,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权利。 27自行辩护: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针对指控进行反驳、申辩和辩解的行为。 28指定辩护:指司法机关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以协助其行使辩护权,维护其合法权益。 29委托辩护: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维护其合法权益,依法委托律师或其他公民协助其进行辩护。

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1、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特点?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①非法言词证据绝对排除:非法言词证据,是指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②非法实物证据相对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③非法手段需要举证证明:举证主体:检察院;发现主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察院,法院。 2、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是刑诉的基本目的必须保持两者的平衡统一,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违背刑事诉讼法的根本宗旨的。 保障人权的内涵:(最广义)社会大众的人权;(最核心)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其他诉讼参与人(证人,律师,被害人)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完善,既要有利于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又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 3、我国与西方审判独立的区别?

4、不公开审理的类型? ①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 ②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 ③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④对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人的近亲属都不得旁听,但是,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除外。

吉大18秋学期《刑事诉讼法学》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刑事诉讼强制措施,对于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适用于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 B: 可以适用于自诉案件的被告人 C: 可以适用于自诉人 D: 可以适用于证人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公安机关勘验杀人现场时,提取了插在被害人胸部上的一把匕首。从证据分类的角度看,该匕首属于下列哪种分类?() A: 原始证据、直接证据 B: 传来证据、间接证据 C: 实物证据、直接证据 D: 原始证据、间接证据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市公安机关在侦查张某的盗窃案时,发现张某还涉嫌参与抢劫,需要另行计算侦查羁押期限,为此,该市公安机关应该遵循什么程序?() A: 由公安机关决定,报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B: 由公安机关决定,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批准 C: 由公安机关决定,报同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D: 由公安机关决定,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为了了解一起伤害案的经过,公安机关准备询问目击者小王(12岁),可以通知谁到场?() A: 小王的法定代理人 B: 小王的同学 C: 小王的班主任老师 D: 小王的哥哥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安机关在审查决定应否立案时,必须注意其特点,其中首要的是() A: 发育情况 B: 年龄 C: 辨别是非的能力 D: 自我控制的能力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监狱和劳改机关在刑罚执行中,如果认为判决有误或者罪犯提出申诉,应当转请()处理。 A: 原判人民法院的上一级法院 B: 公安机关 C: 原判人民法院的下一级人民法院 D: 人民检察院或原判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关于侦查中的专门调查工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在执行拘传的时候,不另用搜查证可以进行搜查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事诉讼法学》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事诉讼法学》题库及答案 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刑事诉讼法是规定( )。 A.处理犯罪案件的程序法 B.处理民事纠纷的程序法 C.处理行政争议案件的程序法 D.处理各类案件的程序法 2.某市政府机关公务员张某,因涉嫌犯间谍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管辖的规定,此案应当由( )。 A.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B.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 C.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D.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共同立案侦查 3.下列情形中,鉴定人应当回避的情形是( )。 A.不具备鉴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 B.当事人申请其回避 C.不了解本案的案情 D.担任过本案的侦查人员 4.辩护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时间是从( )。 A.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时起 B.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 C.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D.提起公诉之日起 5.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强制辩护的是( )。 A.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B.被告人是外国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C.被告人是盲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D.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6.侦查的主要内容是( )。 A.收集犯罪证据 B.采取强制性措施 C.进行诉讼活动 D.进行专门的调查工作 7.下列事项中,应适用裁定的是( )。 A.宣告被告人无罪 B.对审判人员的回避申请 C.对违反法院秩序人员实施罚款、拘留 D.二审法院撤销一审法院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判决 8.提起公诉是人民检察院行使( )。 A.监督权的活动 B.诉权的活动 C.侦查权的活动 D.司法请求权的活动 9.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审人民法院作出无罪判决,如果被告人在押的,被告人释放的时间是( )。 A.判决宣告后 B.判决生效后 C.上诉、抗诉期限届满以后 D.如果案件进入二审,二审判决生效以后 10.没收财产的判决,应当由( )。 A.人民法院执行 B.人民检察院执行 C.公安机关执行 D.基层人民政府执行 1.下列被拘留人中,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的是( )。 A.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B.有多次作案、流窜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C.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D.严重破环工作、生产、社会秩序的 2.人民法院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 )日以前通知人民检察院。 A.3 B.5 C.7 D.10 3.在一起杀人案的现场,侦查人员在被害人身上发现了一封信,根据信上记载的内容,侦查人员判断出死者的身份。被害人身上的信属于( )。 A.证人证言 B.物证

刑事诉讼法重点知识(期末复习)陈光中第六版

第一编 第一章 一、刑事诉讼的特征: 1.刑事诉讼是一种国家活动,是国家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 2.刑事诉讼具有特定的任务,即通过刑事诉讼揭露犯罪,证实犯罪,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惩罚犯罪人,保障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利的动用具有主动性、普遍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3.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尤其是当事人是刑事诉讼不可缺少的诉讼主体. 4.刑事诉讼是依照法定的诉讼程序进行的. 二、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p8~9) 三、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的原则【简答题】法条(3)+主要内容 第4条: 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第290条: 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 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进行侦查。 军队保卫部门、监狱办理刑事案件,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 四、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原则 第6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贯彻实行本原则的意义: 1.坚持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就等于抓住了刑事诉讼的关键问题,为 实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创造了最根本的条件. 2.坚持这个原则,就可以杜绝”枉”、”纵”现象的发生,提高司法机关办理形 式案件的质量. 五、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是协调公、检、法三机关关系的原则 六、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的主要内容: (一)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实行监督. (二)对法院的审判实行监督. (三)对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七、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1、称谓:

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作业一

正确 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是( A )。选择一项: A. 刑事诉讼正确 B. 行政诉讼 C. 民事诉讼 D. 经济诉讼 题目2 正确 狭义的刑事诉讼指的是(D )。 选择一项: A. 公检法三机关依法进行的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活动 B. 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的侦查.起诉活动 C. 公安机关侦查案件的诉讼活动 D.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进行的审判活动正确 题目3 正确 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 B )。 选择一项: A. 相互独立 B. 监督与被监督正确 C. 领导与被领导 D. 指导与被指导 题目4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执行的诉讼职能,应属于( A )。选择一项: A. 监督职能正确 B. 审判职能 C. 辩护职能 D. 控诉职能 题目5 正确 下列人员中不能担任诉讼代理人的是( C )。 选择一项: A. 机关、团体的代表 B. 律师 C. 正在被执行刑罚的人正确 D. 普通公民 题目6 正确 下列有关证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 选择一项: A. 因作证减少的收入,证人可以向司法机关要求补偿 B. 司法机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指定证人正确 C. 在侦查期间,证人有权要求侦查机关为其保密 D. 证人只能是自然人 题目7

下列各项中,属于犯罪嫌疑人权利的是( B )。 选择一项: A. 接受司法机关依法进行的侦查 B. 辨认证据正确 C. 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讯问 D. 执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题目8 正确 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有如下权利( C )。选择一项: A. 提供法律咨询 B. 申请鉴定或者勘验 C. 要求解除强制措施正确 D. 查阅案卷材料,为刑事辩护作准备 题目9 正确 下列机关中不享有侦查权的是( C )。 选择一项: A. 军队保卫部门 B. 人民检察院 C.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正确 D. 监狱 题目10 正确

2017年电大刑事诉讼法学_形成性考核册_2017年最新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作业1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于被处有期徒刑或者拘投刑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情形,决定暂不收监或者收监以后又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由公安机关执行并由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的刑罚执行制度。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立案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也就是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权限范围的划分。 侦查:是指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为了查明犯罪事实、抓获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用有关强制性措施的活动。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报请对死刑有核准权的人民法院审查核准应遵守的步骤、方式和方法,它是一种特别的程序。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有哪些? 1、原告人必须是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即法律中所说的被害人。 2、有明确的被告人,有赔偿的具体请求和事实理由。 3、被害人的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即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试述刑事审判的主要特征。 1、审判程序启动的被动性。 2、裁判者的中立性,裁判者中立性不仅指法院应法中立,更重要的是指具体实施审判活动的法官应当中立。 3、审判过程的公开性和民主性。 三、案例分析 秦某,男,15岁,学生。秦某平日喜欢看武侠小说、武打影视,课余时间还好练几手功夫,自视身手不凡,一日,在与同学打架中,他猛起一脚,踢中同学吴某的腹部,吴腹痛不止,被送往医院抢救,诊断为脾脏破裂引起大出血,后抢救无效死亡。此案侦查终结后,区人民检察院向区人民法院提起了公诉。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秦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请问答: (1)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2)区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秦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答:(1)公开审理完全错误,理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规定: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刑事诉讼法学》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刑事诉讼法学试题 12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以宣判,至迟不得超过(A)。 A、一个月一个半月 B、一个月二个月 C、一个半月二个月 D、二个月三个月 2、补充侦查不得超过(B)次 A、1 B、2 C、3 D、4 3、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方式是(B)。 A、可以开庭也可以不开庭审理 B、应当开庭审理 C、可以书面审理 D、可以采用调查式审理 4、不服判决的上诉、抗诉的期限为(D)。 A、5日 B、3日 C、7日 D、10日 5、法律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情形是(D)。 A、确有悔改表现 B、确有立功表现 C、确有悔改并且立功表现 D、没有故意犯罪6、对生效的没收财产判决 (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有权执行的机关是(C)。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 7、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的程序应当是(C)。 A、再审程序 B、审判监督程序 C、第一审程序 D、第二审程序 8、传唤、据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B)。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9、据传只适用于(C) A、证人 B、自诉人 C、犯罪嫌疑人 D、辩护人 10、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居住地(A)执行。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执行机 关 二、多项选择题 11、被告人王某,17周岁,因为伤害罪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对于次判决结果,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ABC)。 A、王某可以提出上诉 B、王某的法定代理人可以提出上诉 C、如果上诉被二审法院驳回,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 D、王某可以聘请诉讼代理人参加二审 12、下列证据中属于间接证据的是(ABC) A、匕首 B、指纹 C、脚印 D、犯罪嫌疑人的口供 13、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的规定有 (BCD) A、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B、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C、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D、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1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应当回避的理由有(ABC)。 A、是本案当事人的亲属 B、接受本案当事人委托的人请客送礼 C、在本案中担任证人 D、本案当事人过去曾经与其发生民事法律关系

刑事诉讼法学作业答案zl

刑事诉讼法学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刑事诉讼: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2.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的法律。 3.诉讼:是指国家的司法机关在原告、被告等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的规定处理各种案件的活动。 二、简答题 1.刑事诉讼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也即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条明确规定了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和根据。(一)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1,确定了实施刑法的专门机关及其分工,从而为刑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2,规定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制度和规则,保障专门机关权力行使与权力制约的统一,以保证司法公正的实现;3,规定了运用证据的一系列科学规则,保障查明案件事实,为应用法律,正确处理案件提供了前提条件;4,规定了刑事诉讼由一系列前后衔接的阶段和具体程序构成,使案件的错误、缺陷能够及时纠正、弥补;5,规定了一定的制度、程序,如期限制度、简易程序、调解制度以保障实体法的高效率实施。 (二)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三)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案件,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2.刑事诉讼的任务是什么? 答: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即刑事诉讼法所要承担的实际职责,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对此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二)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3.诉讼的特征是什么? 答:诉讼的特征: 1.诉讼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2.是国家实现司法权的活动。 3.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法律纠纷。 4.是复合性的活动。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当事人:指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原告或被告地位,并且同案件事实和诉讼结果有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 2.诉讼参与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负有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 3.自诉: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到人民法院对刑事被告人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追究刑事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活动和方式。 4.鉴定人:是指受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对案件中的专门问题进行科学鉴别的专家。 5.证人:是指因了解案件事实而被司法机关通知在诉讼程序中作证的当事人以外的公民。 二、简答题 1.简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 答:(1)居于当事人地位,享有一系列诉讼权利; (2)被追诉,有直接利害关系; (3)重要证据来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做的供述和辩解是法定证据。 2. 简述诉讼参与人成为当事人的条件。 答:(1)与案件的最终结局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2)当事人必须在诉讼中拥有较广泛的诉讼权利。 作业三 一、简答题 1.简述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重点

一、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并重 (三)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和审判中立(四)诉讼效率:公正优先,兼顾效率。 二、公安机关 (一)性质:是国家的治安保卫机关,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是武装性质的行政执法机关,担负着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保卫任务。 (二)诉讼主体地位体现: 1,主要的侦查机关2,强制措施的主要执行机关3,刑罚的执行机关之一(拘役、政治权利) (三)公安局上下级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不同地区公安系统是配合、协作关系。 三、人民检察院 (一)职权: 1,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政策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 2,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3,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监督公安机关。 4,提起公诉,监督人民法院审判活动。 5,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二)在诉讼中法律地位的体现: 1,国家侦查机关之一2,国家唯一的公诉机关3,专门的诉讼监督机关。 (三)人民检察院实行检察长负责制,上下级是领导关系。 四、人民法院 (一)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代表国家独立行使审判权。 (二)任务:审判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并以此惩罚犯罪分子、解决民事、行政纠纷;维护社会主义秩序和制度;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保障公民权利;促使公民效忠国家,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三)职权:1,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逮捕、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2,必要时进行勘验、检查、查验、查封、扣押等侦查以查明真相3,收缴和处理赃款、赃物及其孳息 4,行使某些判决或者裁定的执行权5,向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 (四)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是监督关系。 (五)我国刑事审判组织是:独任庭、合议庭、审判委员会。适用简易程序且可能判处三年以下的可以用独任庭。 (六)合议庭: 合议庭是审判人员根据合议原则建立的审判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评议时应记录笔录,并由全体合议人员签字。 合议庭审判长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院长或者庭长参与时由他们担任审判长,人民陪审员不能担任审判长。组成情况:合议庭人数必须为单数 一审:1,基层或者中院:3人,审判员加人民陪审员。 2,高级或者最高:3到7人,审判员加人民陪审员 二审或者再审:由审判员3到5人组成 死刑复核或者死缓复核:由审判员3到5人组成 (七)审判委员会 是人民法院内部对审判事项集体领导的组织形式。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疑难案件或者其他审判问题。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同级人民检察长可以列席发表意见,但不参与表决。 五、当事人 是指与案件的结局有着直接利害关系,对刑事诉讼过程发生较大影响作用的诉讼参与人。 主要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六、其他诉讼参与人 是指除当事人之外,参与诉讼活动并在诉讼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诉讼参与人。 主要包括: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刑事诉讼法学重点复习题.doc

刑事诉i公法学重点复习题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封建社会刑事诉讼与资本主义社会刑事诉讼之间的对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试论弹劾式诉讼的特点。 试论纠问式诉讼的特点。 英美当事人主义诉讼形式和大陆职权主义诉讼形式之间有何区别? 为什么宪法中有大量的刑事诉讼方面的规定?【为什么说刑事诉讼法是宪法的适用法,04综合】 我国刑事诉讼法所依据的宪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怎样理解刑事诉讼的目的。 怎样理解刑事诉讼的任务。 简述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我国刑事诉讼中有权行使侦查权的机关有哪些? 怎样理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与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有何区别? 简述加强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必要性。 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在刑事诉讼中有哪些体现? 简述辩护原则的内容。 简述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含义和诉讼价值。 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必要性和体现。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正当程序原则。 简述国家追诉便宜主义的内容和意义。

简述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地位, 简述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地位。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是指明P些人? 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有何区别? 简述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主要诉讼权利。 简述自诉人的诉讼地位与诉讼权利义务。简述犯罪嫌疑人的诉 讼地位。 简述被告人的诉讼地位及诉1 公权利义务。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有何区别? 当事人有哪些共同的诉讼权利义务? 简述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人资格问题。简述证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义务。 我国刑事诉讼中划分管辖的依据有哪些? 立案管辖的意义何在? 简述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的范I 简述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的范I 简述我国级别管辖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地区管辖的一般原则 是什么? 怎样解决地区管辖的争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