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意境_境界_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意境_境界_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意境_境界_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意境_境界_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110

文史纵横

一、意境说的理论源头———“诗言志说”与“比兴说”诗言志,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心志,汉儒解释为志意,解释为情,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今人所谓思想情感。文学是用语言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这是中国文论的开山纲领,被称为表现说、情感说,这是与西方古希腊以来的模仿说、再现说相对的一种文学理论。重内在精神的表达、内向性,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特点。抒情或言志无非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的,一是间接的。直接的方式

是赋,即直言其事、

直抒胸臆,就是把思想情感直截了当或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不加修饰,也可以铺采摛文,穷形尽相。间接的方式是比兴,比是比方于物(郑众),以彼物比此物(朱熹),此情,此意;兴是托事于物(郑众),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朱熹),所咏之情,此所咏之意。合而言之,比兴是以物喻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假象见意(皎然)。这种表达方式含蓄蕴藉,最为众人喜爱,也是诗歌艺术最常用的。唐人李仲蒙言:“叙事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见胡寅《斐然集·致李叔易》)尽管以上说法或从修辞层面、或从创作过程谈论赋比兴,但修辞与创作的成果———艺术形象,唐人已有名称,即境。如王昌龄所言物境、意境、情境;皎然所说“缘境不尽曰情”;司空图所谓“思与境谐”。境,原意为疆界,是地域,佛经翻译中用以指精神层次、精神境界,唐人取以指诗的形象。历代表述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的名词有如上的志、意、情等,表述取自客观世界的物象的意象的名词有物、象(来自易传“立象以尽意”)、景

等。钱钟书曾言:

诗可有意无物(按:如直抒胸臆),但一般总是既有意、又有物。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景中情,情中景。”“不能作景语焉能作情语?”物与境

的区别是:物是单一的,如

《诗经·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之桑;境是整体的,如

《天净沙·秋思》中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物组合而成的完整混一的画面、情景、时空、世界。如袁行霈所说:前者好比砖石,后者好比建筑。意境和境界的理论,到王国维即已成熟,《宋元戏曲史》中称意境,《人间词话》中叫境界,一般意义上二者通用。王氏释境界为:能写真感情、真景物者,谓之有境界。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王氏把境界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最高标准。“词以境界

为最上”,不独词,所有诗歌艺术、抒情文学作品概莫能外。论述意境的

文章著作汗牛充栋,其共识为:意境是中国诗歌艺术、

抒情艺术的形象,其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余味无穷。朱光潜、宗白华及当代袁行霈、童庆炳等人为意境理论作出巨大贡献,兹不赘述。在此强调的是,意境理论并非一朝一夕而成,也并非如王国维自言

自家独创,而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形成过程。其理论源头应该追溯到

“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

“诗言志”,追溯于“比兴说”中的情物论,追溯于中国诗歌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创作方式。不独诗文创作,古人在生活中也很早就有“比德”传统,如以玉比德:佩玉取其温润,取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山水比德: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这种观物体物方式,使得意境这一概念往往超出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更丰富的内涵。

二、王国维对境界概念的拓展及其它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一般是在诗词艺术范围内使用境界一词的。但有一节更为有名的名言,人们往往忽略了它。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这三句诗分别取自晏殊《蝶恋花》、柳永《蝶恋花》和辛弃疾《青玉案》,三首词都是言情的。但王氏对之进行了创造性而又合理的阐发和引申,用三种诗词意境比拟做学问、成事业的三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种较高级境界。所谓较高级,即言其已经超越了人最基本、也最低的层次———

冯友兰所谓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而进入一种自觉的状态,因为一般而言,学问、

事业的追求,高于饮食男女的基本生存需求。爱情,作为人基于原欲而又超越原欲的一种崇高精神追求,总是苦乐相随,孔子评价《诗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道出爱情的真谛,有乐,有哀,但一往而情深,这求爱之路与求道之路相似,“任重道远”,“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所以,王氏所举第一境界,是立大志、发宏愿,是

取法乎上,即严羽所谓

“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第二境界,意境·境界: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谢延秀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作者简介:谢延秀(1971-),女,陕西安塞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写作学。

摘要:意境与境界,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界定与分析,尚存在诸多争议。文章认

为,意境说的理论源头是“诗言志说”与“比兴说”,作为美学范畴,意境或境界即诗歌艺术形象;作为哲学范畴,境界则指人生境界,其最高形态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意境;境界;诗意的存在方式中图分类号:I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07-0110-03

2011.7

文史纵横

是孜孜以求的过程,勇猛精进的过程,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过程。无怨无悔,是自觉到天降大任,是以苦为乐。第三境界是游刃有余、出神入化的自由之境,是喜出望外的欢悦,是成功的快乐,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成就感,是高峰体验。

其实,古今中外,有许多哲人对人生境界都做过阐述。青原惟信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卷十七)也是三境界。第一境界,色与空、迷与悟、现象与本质,浑浑噩噩,这是俗人的生活和世界。第二境界,由色悟空,四大皆空,人发现现象背后有本质。第三境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彻大悟,圆融无碍,本质现象浑然一体。如将此种禅理放大,则世俗世界、凡俗之人莫不如此。此可与王氏之说相参。禅宗其他人也有类似说法,如,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也是一空字,第一境界,重在寻,刻意、苦修;第二境界渐入自觉、自足状态;第三境界则超越时空,臻于天人合一、无挂无碍之境界。这个过程,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以上诸说,都体现了辩证思想。

严羽以禅喻诗,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三境界:“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至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清人潘德兴又云:“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其他谈艺诸说,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苏东坡论文绚烂归于平淡,王安石论诗“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尽管语言表述不同,但都说明从艺、悟道、为人、处世、做事等的相通之处,都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三级跳远”:自然、自在——

—自觉、自为——

—自由(新的、更高的自然)。西哲的思考也可相参。祁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类似王国维的高级层次、精神层次。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另,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更为著名,“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即顺习而行、生物之理、尽伦尽职、天地合一四个层次。划分级数不同,道理相同。由此可见,王国维是将诗学、禅学与哲学融会贯通,铸成境界这一范畴。

三、境界是一种诗意的存在方式

海德格尔曾在文章中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人,充满劳绩,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是的,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这是境界说的核心实质。

古今中外,“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人类,引起哲学的“惊异”,促使一代一代的圣哲文豪去思索。人的本质,人生的意义,是无可穷尽的问题或主题。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哲学的传统;认识你自己,是西方古老的格言。我们不妨再从刘勰的《文心雕龙·原道》说起。因为此文很有代表性,融儒道释思想于一炉,代表了中国人对宇宙人生、文化艺术的总体看法: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刘勰此文是探讨文之本源的。何为文?文,本义是文理、纹理,《说文解字》说“错画也,象交文”,是物体上交错的纹理或文理。再用以指文字(文字即是一种交文、错画)。然后引申为纹饰、修饰、文采(色彩)、文章(文字组成的篇章)、文化、文明。文学包含在文化中,属于文章。刘勰认为文之本质应与天地联系起来看,它是肇于自然的。天地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川动植,雄奇瑰丽,蔚为大观,构成一幅好画图,或可以说本来就是一篇大文章,这叫天地之文,或道之文。这是宇宙奇观,天地之大美(庄子语)。人为万物之灵,与天地构成三元关系:天地人三才。天地不言,道亦自然呈现(如海德格尔所谓澄明或照亮),“使人发其意”(董仲舒语),所以,心生言立,言立文明,作为有心之器的人,发明了语言的人,则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模仿自然,为天地立心,进而创造出则天效地的人类文化和文明。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将人文分为情文(如文学)、形文(如绘画)和声文(如音乐)等,这是人类文化的主要形式。这里有对人的本源、本质的解释,有对人文的本源与本质的解释,贯穿着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从理智的角度讲,如孟子所言,“几希矣”,很小很小;但又是巨大的,因为人是自觉的、自为的、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的,这更应该是人的本质。文,与荀子所谓伪,语义有相契之处,文饰、人为,“见性起伪”,文,是对自然人性的修饰美化。无论中国哲学各家或崇尚自然,或强调人为,或主张性善、性恶,在尽心尽性这一点上是相通的,或相一致的,尽人事即顺自然(苏轼语)。这就回到该文所论境界。人生在世,是有境界的。因为人是有灵性的。冯友兰说,哲学是助人提升人生境界的,文学艺术何其不然?人之本质在于,精神追求可以超越物质需要的限制。在这一点上,我们赞同萨特的观点,人是人的未来,人在不断地超越自己,这是人的自由、人的选择。冯友兰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他还说,“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哲学、艺术,就是要人超越自然、功利境界,达至道德、天地之境,做圣贤。天地境界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最高觉解的境界,是哲学的、宗教的、审美的境界,是东西方普遍认同的真善美统一的境界。可以说,王国维的三境界说,也旨在倡导人的超越,推崇第三境界,即最高境界,这是真善美的世界,是知、情、意融而为一的世界。这是人的最理想的生存方式,即诗意的存在方式。

在哲学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这一点上,今人张世英与冯友兰同。张世英认为,人类思想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前主客关系的合一”(主客体不分),“主体——

—客体”关系(主体性哲学),“后主客关系的合一”(万

7111

112

文史纵横

论述题:意象和意境的区别与联系

四.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举例说说意象和意境的区别和联系。 “意象”最早见于《易传·系辞》:“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后陆机有:“穷形而尽象”的说法。认为只有对物象进行充分描摹,才能使情意得到 完美的展现。《文心雕龙·神思篇》:“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唐代,随着 诗歌创作的繁荣,诗的意象理论日趋深化、成熟。司空图提出:“意象欲生, 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缜密》)胡应麟: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 而这些言论的“意”只诗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感情;“象”指社会生活中的人 和事,自然界中的景和物。所以,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象”就是指诗人的主观 意志与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相碰撞而产生的“意中之象”或“心中之象”“人 心营构之象”。从美学高度来看,只有意与象,我与物,主体与客体、 情与景融交在一起,才能创作出美的艺术境界。此时的“象”(或 “境”)已不是纯客观的物了,已是经过心灵化了的,它已浸染上了 作家的主体情志,它是情志的“感性显现”,一般称之为“意象”, 即含主体情志的客体物象。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都会涉及到物我关 系,诗歌创作是强调“物化”境界,即物我合一的境界,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意境,这是一种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 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绘画艺术中,郑板 桥将物我关系归纳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竹象三意 说”。 “意境”作为文学理论的概念产于唐代,但它的思想渊源早就出现在先秦以来的典籍中。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 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这为“意境论”物 我与共,主客为一,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提供了哲学前提。唐代诗僧 皎然所说的“文外之旨”。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司空图进一步强 调“韵外之至”“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都揭示了意境发人 想象的审美特征。第一个明确提出“意境”概念并对其内涵加以说明 的是王昌龄。他在《诗格》中说:“第一个明确提出“意境”概念并 对其内涵加以说明的是王昌龄。他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 曰物镜: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 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 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

高考古诗词意象意境精讲专练

高考古诗词意象意境精讲专练 (一)什么是意象和意境 1.意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简而言之,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形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形象元件,诗歌的意义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意象的作用有: (1)借助意象(组合)营造氛围、环境或意境 以送别诗、山水诗和边塞诗为代表。如“枫叶荻花秋瑟瑟”;“青海长云暗雪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奠定情感基调 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3)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4)衬托人物气节、品质或性格 这种作用在咏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银杏)、金风玉露(秋风秋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2.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意”与“境”两个因素,“意”就是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

归纳最全古代诗歌意象完整

诗歌的形象鉴赏 诗歌的形象 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包含意象、意境两个方面 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意境: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的境界和情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芳草:1.在古典诗歌中多比喻凄婉离恨或不息。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即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生生不息或离别的愁绪。 2.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此句用野草、麦子的繁盛反衬如今的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芭蕉:常与孤独忧愁凄凉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吴文英: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冲: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现凄凉之音。 梅花:傲霜斗雪,象征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1、《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边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2、《卜算子》(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松柏:孤直、顽强菊花: 高洁、隐逸、脱俗 桃花: 美女的容颜牡丹: 高贵、富贵 扬花: 飘零、离散 柳树: 分别以折柳表惜别

意象与意境

鉴赏诗歌的意象、形象与意境学案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和意境。 2. 技能目标:掌握赏析诗歌意象和意境的方法;掌握意象与意境题的基本回答范式。 第一课时预习学案 (一)鉴赏意象 【考点解读】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常用的术语。“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意象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是蕴含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 一首诗就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例如枊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就是用以下六个意象组成:“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十一个意象组成。 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基本元素,诗歌的意义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体会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把握意象所表达的作者情志、所体现的社会意义,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诗词作品。 【常见题型】 1、这首诗以什么为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例题1:(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解题秘笈】 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塑造的是什么形象(意象)。 如: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权贵,大雁的春秋迁徙、游子怀乡,杨柳的缠绵悱恻、惜别怀远,流水的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等。 秦观《画堂春》一词上阙的景物有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秦观《画堂春》中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这些景象皆为残春之景。 3、总结形象意义,也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 秦观《画堂春》应是一首伤春之作,写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词的上片写残春之景,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 《画堂春》答案: (二)鉴赏意境 【考点解读】 诗歌的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由意象组成的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出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用意象所创造的生活图景。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全诗前运用了“阴雨”、”江草”、”鸟鸣”,柳”、堤”等意象构成了这样一种凄凉凄清意境: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

诗歌鉴赏意境例题练习及答案

诗歌鉴赏 意象和意境 ?学习目标:掌握意境的构成,体会意境美 ?学习难点:准确把握答题思路 要点阐释: 1、意象 诗歌的意象,即诗歌中的形象。“意象”的“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诗中的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就是主观之情“意”;“象”是指诗人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客观物象,诗中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所叙之事、所描之人,就是客观之物“象”。“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叫“意象”。意象”就是蕴含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是表现诗人感情的载体。 例如枊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就是用以下六个意象组成:“千山”、“鸟”、“孤舟”“蓑笠翁”“寒江”“雪”。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散曲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十一个意象组成。 2、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它是诗人主

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即象——境——情。 例如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营造了一个清远含蓄的意境。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色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营造了一个清新明丽的意境。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连用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意境。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全诗前运用了“阴雨”、”江草”、”鸟鸣”,柳”、堤”等意象构成了这样一种凄凉凄清意境 3、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1)意象是表意的典型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意境是通过一个个意象构成的生活图景或艺术氛围。 2)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融合而成。 3) 意境和意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没有意象,不能构成意境;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沙,没有灵魂。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十一个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凄凉悲清的意境,表达了一个沦落天涯的孤独旅人的落寞、寂寥、怀乡的情感。 总之,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

古诗中形象,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古诗中形象,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一形象和意象 形象是诗歌的基础,没有形象诗歌就没有办法表情达意。感受、理解、分析形象,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其中人物形象又有两种,一是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江雪》中渔翁的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瑜的形象。自然形象指各种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工景象,日月风云、湖光山色、田园桑麻、楼台城郭等等。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也就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形象。 意象分为传统意象和非传统意象。传统意象就是寄托着特定情感的形象,较常见的传统意象有松、竹、梅、兰、菊、杨柳、鸿雁、子规、蝉、羌笛、芦管、霜月、浮云、东篱等。传统意象积累了深厚的象征意蕴,在鉴赏中如果挖掘出这些象征意蕴就不难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例如,“羌笛”往往寄寓着别意和乡情;“杨柳”往往表示挽留的情意,送别的不舍,思乡的缠绵。非传统意象是一些形象只在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诗歌中表达一定的情感。例如曹植的《七步诗》中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豆萁和豆子这两个形象只在这首诗中有这样的比喻意,所以它们属于非传统意象;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用葡萄美酒、夜光杯、马上弹琵琶这三个美好形象衬托战事的悲壮,这三个形象只在这首诗中有这样的寓意,所以它们也属于非传统意象。 形象,无论是个体形象还是整体形象都是有特点的,而形象的特点又是通过诗歌中的意象或意象群分析出来的。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中黄河水、白发青丝、钟鼓馔玉、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等意象共同表现了诗人淡于富贵、傲视圣贤、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形象特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十余亩方宅、八九间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等意象描绘出了山村风景这一整体形象的清新、恬静、纯朴。 诗人是聪明的,他们往往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所以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冲,才能把握诗歌中形象的特点,读懂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虽然高考设题一般不直接考察学生领悟作品形象和意象的能力,但是我们阅读鉴赏,应该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 二古诗中意境和意象的区别?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

物象、意象和意境

物象是指客观事物的形象。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物象和意象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客观形象,一个是主观形象。意象是意与象的结合,客观物象一进入诗人的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便成为意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物象都是意象。 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中的“藤、树、鸦”在生活中分属动、植物,只是物象。但当它们与作家的意(羁旅之愁)结合起来,就成为一组衰败、凄凉、孤寂的意象。 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图景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在本质上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都表现出浓烈的情绪色彩。区别在于意象是诗歌艺术最小的意义单位,而意境则是诗歌整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含在意境之中,意境与意象是一大一小的关系,意境与全篇对应,要在整首诗的意象的总和中产生。 例: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青山、碧水、孤帆、远日都是包含着作家情思的意象,这些意象的总和构成了天门山中断楚江、青山相对、碧水奔腾、远日映照的雄伟奇丽的意境。 融情于景 ——简析《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①作者笔下的荷塘景色,具有优雅、朦胧、幽静的特点景中含情,月下荷塘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渴求宁静的心思。(起始段写作要点:一扣题,二总起) ②作者踏着幽僻的小煤屑路,独自受用荷香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的“不宁静”。漫步荷塘,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这里淡雅、安逸的境界,正是作者追求的刹那间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但作者不能真正超然,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不禁发出慨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淡淡的喜悦之后又生淡淡的哀愁。(主体段写作要点:缘题赏析,分层次赏析。) ③作者一路写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物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流贯在荷香月色里的,正是作者“颇不宁静”的脉脉情思。(收束段写作要点:概括赏析要点,点题) 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花草树木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柳: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部编版秋季课程 初一语文第5讲 把握诗歌意象与意境——《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把握诗歌意象与意境——《古代诗歌四首》
概述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区域
部编版
适用年级 课时
知识点 诗歌的意境与意象
诗歌的抒情方式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意象意境在诗歌中的作用 2.掌握意象意境的辨析方法 3 . 熟悉诗歌意境意象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 1.掌握意境、意象的特征 2.体会诗歌意境、意象对于表达诗歌情感的作用 1.对意境、意象的辨析和理解 2.将诗歌意境、意象与表达的思想感情建立联系
初一
2 课时
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注意下面四首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春夜喜雨 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静夜思 李白(唐)
第1页/共11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同学们,阅读完这四个片段,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呢?诗歌的初衷就是抒情,那么这 四首古诗分别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从标红的字词中感受到 的吗?这些标红的字词有什么特殊之处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学习并掌握的。
二1.意、象知、识意讲境解的概念:
意象: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 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 是借物抒情。
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 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 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简单讲,意境=意象+意象+意象。
1.常见意象:
考点 1 意象
例如在我们刚才导入部分中的几个词: 孤帆、好雨、明月等,都属于意象。它们都是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 常见的意象包括:植物(菊花、蓬草、莲花、藤蔓等)和动物(马、雁、鸦、子规等), 还有特殊的如月亮等。 2.主要特点:融入诗人情感的“物象”。或与传统节日等有关。
观沧海 (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第2页/共11页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联盛中学李瑞雪 中国传统诗歌强调意象和意境,但是,什么是意象和意境,中学课本中往往语焉不详。《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也认为: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象则就是“意境”,这二者是完全一致的。的确,在不少情况下,这两者是可以吻合的。但是,从文学审美的角度细细推敲,我们发现,这两者之间还是有着多方面的不同。 一、内涵不同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意境则不同,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而且我们说意境时只是针对少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 二、范围不同

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达6种之多。但是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 三、获得不同 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读者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但这并不是说,意境就没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存在了,因为诗人是属于某个民族的,相同的文化背景使诗人的创作出的优秀作品有着为这个民族共同 感受得到的意境。当然,优美的意境也能为其他民族所感知、认识,毕竟,人类有着共同的情感和认知。 意象和意境虽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范畴,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解释外国诗歌。如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诗

诗歌意象 教案

诗词鉴赏指导之意象意境 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意象意境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意象与意境的区别与联系; 2、完整清晰的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1、对诗词语言和情感的理解; 2、提问方式的灵活多变。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小组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大家是新时代的高中学生,不提倡大家看破红尘去参禅,但是我们在鉴赏诗词时候也经常有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的时候。 二、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照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学案)

第二节景物形象 意象意境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积累常见意象。 {练习一}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这首小令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 意境: 【练习二】 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圈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连一连下列诗句中的意境特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幽清明净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和谐静谧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沉郁孤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开阔苍凉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高远辽阔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雄浑壮丽 【知识积累一】 (一)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象+意象=意境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练习三}赏析下面两首诗的意象与意境。 (一)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有如下意象:()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画面,创造出()的意境。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 (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诗人借助()这些意象,与()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和()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的气氛,创造出()的意境。但是诗人的心态却非常坚

文学概论-浅论意象与意境

西南大学文学院 《文学概论》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论意境与意象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09级 学号: 222009308011204 姓名:贾文龙 成绩: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十三日

浅论意境与意象 姓名:贾文龙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境界、意境、意象都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范畴。 关键词:意境,意象。 (一)境界一词出现于文论中大约在南宋时期。李涂《文章精义》说,“作世外文字,须换过境界。《庄子》寓言之类,是空境界文字;《上清宫辞》之类,是仙境界文字。”叶燮《原诗》说,杜甫诗“《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晨钟云外湿’,妙悟天开,从至理实事中领悟,乃得此境界也。”这都是指文学作品写出的境地。唐代王昌龄在其《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王昌龄对诗之境作了重要的划分,并认为境与象有关,故有“境象”之说。“情境”“意境”,实为情之境、意之境,即反映到诗中的情感状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对境界的论述,首先是指文学作品写出的境地。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不局限于词.他把境界作为文学的审美理想王国维所谓境界,主要是讲景和情两方面。他以古人词句为喻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

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认为,诗人之所以是诗人,在于他能把常人习见身处之境地,转化为心中诗的境界,或说诗的某种境地,然后写出来。王他认为意境“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这样就从一般意义上对意境概念作了总的概括,后来的人在谈论意境问题时都不能离开情景交融这一基本的范畴。 (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独创的重要范畴,是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的纽带。意境,是诗人主观之“意”和客观生活之“境”的辩证的统一。意,包括情与理,即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认识、理解和发现。境,指事物的形与神,即经诗人提炼出来的“这一个”的生动形象及其精神本质。“语尽而意不尽”指的就是意境。 对于“意境”与“境界”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将意境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最基本的范畴来考虑,认为“意境”的外延扩大,不仅包括王国锥的“境界”说,还可以包括王士祯讲的“神韵”,严羽讲的“兴趣”,皎然讲的“取境”等等,总之,中国古典美学应以“意境”为中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西方国家文学理论中没有“意境”之说。但是西方国家的小

诗歌鉴赏方法,意象

诗歌鉴赏方法,意象 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指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带有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事物、景物等,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l、古诗中的“形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豪放洒脱型:如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多表现出豪放不拘、馘岸不羁、豁达大度的风格。(2)忧国忧民型:如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大多表现其对人民苦难生活深深的忧虑和同情。(3)归隐田园型:如东晋诗人陶渊明诗中描写的多是悠闲自在、安贫乐道的摩居生活。 (4)寄情山水型:如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描写的山村风光和朋友聚会的场面,俨然是一幅山水画。(5)儿女情长型:如李商隐的诗表现的离别忧思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6)保家卫国型: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塑造了一个精益报国的英雄形象。(7)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型:如岑参、高适的诗大多表现边塞的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 2、古诗塑造形象的方法:(1)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2)烘托:通过感觉、视觉、听觉以及其他事物对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进行烘托。(3)对比衬托:运用对比、类比来刻人物形象。(4)比兴手法:如自居易的;的比兴手法,

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恩妇怀远之情,下片直述念远恨别的情怀。(5)抒情方式:运用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方式 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鉴赏形象的技巧。对诗歌形象的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借助诗歌的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意境。(3)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中的哲理。 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方面的艺术效果以及语言风格。 1、诗歌的语言分为以下几种:(1)意象语言:如松、竹、梅、菊等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坚强、高洁、清高等品格。(2)情感语言:如“悲”、“喜”、“孤”等直接表露出诗人的情感。(3)象征语言:有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通过具体

意象与意境的辨析

意象与意境的辨析 摘要:意象和意境这两个美学概念,常常被学生混为一谈。为便于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必要辨清二者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意象、意境渊源及涵义的理解来辨析二者的异同。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二者之间既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将意象与意境混为一谈,不能分清二者的差异的情况。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诗歌鉴赏是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我国,意象说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周易》和《庄子》。在《周易·系辞》中有云:“子曰:书不尽意,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1]在《庄子·外物》篇中有:“得意而忘言”。这二者所言皆为表意之象,用来表达某种观念或哲理的艺术形象。《周易》和《庄子》中关于意象的论述,也成为我国意象论的哲学基础。东汉王充的《论衡·乱龙》篇中有:“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他首先把“意象”作为合成词使用,这里指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形象。第一次将意象用于文论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使玄解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2]其意象还仅是审美心理意义上的表意之象。到唐代,意象得到发展,有了审美形态的意象。直至明清时期,意象才是具有文学作品审美形态的含 [1]周易·系辞〔M〕.方克立.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126 [2]刘勰:神思〔M〕.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1996:327

义,其内涵得到发展,更接近今天所说的艺术形象。 童庆炳是这样来解释意象的: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1]。可以说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寄托了作者主体情感与思想的具体物象。它具有心象性、象征性和哲理性的特征。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美学概念。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迹象,盛唐后开始全面形成。“意境”一词最早见于王昌龄的《诗格》,他认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之后,诗僧皎然提出“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诗式》)的观点,发展了意境论。刘禹锡提出的“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记》)的观点和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诗品》)等观点,进一步丰富了意境论。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已经确立,古代意境理论走向了成熟。至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他对意境进行了更为全面而系统的总结,意境理论走向了近代形态的转化。 童庆炳教授对意境的阐释是: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2]意境也就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艺术画面,与作者的主观情致有机融合而形成的有丰富内涵和韵味的艺术境界。通过对意境涵义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把握到意境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情景交融;二是象外之境,在意象的基础上所感受到的一种境界; [1]. [2]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详解

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一、诗歌的意境 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能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它既是作家苦心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评论作品的重要准绳。我国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先生认为: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追求感情的真挚、形象的真实和语言的真切是意境的核心。诗人创造意境常常用“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即“寓情于景”)。 二、诗歌的意象 意象,在这里是个特殊的概念。有人也称为“传统意象”、“固定意象”、“典故意象”等,名称不一,所指基本相同。 意象,是指诗词中有些艺术形象在被成功地使用过一次以后,后来的诗人反复运用,并逐渐约定俗成,使这些形象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特定意义上。比如“东篱”这一艺术形象,最初出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诗中的“东篱”,纯系实写,别无他意,但后来诗人反复使用,并渐渐赋予其特定意义,以至于一提到“东篱”,便产生超尘脱俗之感。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词中的“东篱”已不再是实指,但却有了特定的意义。 诗词中的意象,不胜枚举,这里暂列几个常见的例子。“杨柳”,是一个关乎离别的意象。“菊花”是一个关乎“隐逸者”的意象。“明月”,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对月思人”之说。“白云”,是一个关乎“思友”的意象,古人有“望云思友”之说。“清秋”,是一个关乎“感伤”、“悲秋”的意象。“大雁”,也是一个关乎“思乡”、“思人”的意象,古人有鸿雁传书之说。“杜鹃”,因其叫声凄厉,又其声如言“不如归去”,最终成为一个关乎“思归”的意象。意象,对于诗人抒发感情,有着独特的作用。懂得意象的知识,当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诗人的感情,因此,对一些常见意象,需要多做一些积累与识记的功夫。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石灰吟》取的是“物象”,托意于物,借物以达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天净沙》取的是“景象”,寄情于景,借景以抒情。“以笑的样子哭着,以恨的样子爱着;以善良的样子残忍着,以疏远的样子亲近着;以跑动的样子站立着,以沉默的样子诉说着;以充实的样子空虚着,以糊涂的样子清醒着;以死亡的样子生存着,以真理的样子荒谬着。”(北岛《无题》)《无题》取的是“事象”,寄理于事,借事以明理。 诗歌取象,有的只取一个意象。例如舒兰的《乡色酒》:“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少年,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这首诗只有一个意象——月亮。以月亮写乡愁,用“乡色酒”喻月光,飘逸莫名的乡愁就变得具体可感了。有的诗歌,取的是一组意象。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选择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四个意象来承载感情,层层叠加,层层递进,渲染了海外游子与故国家园根脉难断的凝重感情。

意象及象征

一、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二、与象征的区别: 意象是指在抒情性作品中,借助景物描写来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借助景物形成意象,来表达心中的那种寥廓孤寂之情;而象征则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 如《爱莲说》中的菊:与世无争,隐居深山的人,淡泊名利的隐士,如陶渊明;牡丹:追求富贵,争名夺利的人,如当世的人;莲:卓而不群的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如周敦颐本人。 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不过,比喻属于修辞范围,它可比喻抽象的事物,也可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手法,它与构思相关,属写作构思技巧,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象征一般都用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从而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这是一种隐晦、含蓄而又能使读者产生体会愉悦的美感的技巧。另外,象征是针对全篇而言,而比喻是针对某一句而言;运用象征手法的文章中是不会出现本体的,而比喻往往是会出现本体的。象征是在不能、不敢、不愿的前提下,运用的写作手法,而比喻的目的只是为了是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属于修辞手法。 象征诗派的基本观点 ①他们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人们内心的“另一个世界”才是美的。主观唯心主义 ②诗歌应表现自我的“内心梦幻”而不是再现现实。 ③用象征来沟通两个世界: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可以用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学生版

班级:姓名: 复习课预学案 使用时间:2018年11月21日编辑:黄林琳 【复习目标】 1.理解并准确掌握诗歌的意象。 2.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歌中呈现的意境。 3.由境寻情,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复习内容】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章整体把握诗歌——读懂意象,描绘意境,把握情感。 【重点难点】 读懂并掌握诗歌意象,用精准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意境,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 【考情分析】 1.考纲要求:理解性默写常见名句名篇;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表达技巧;能够鉴赏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考试题型:名句默写及诗歌鉴赏 3.分值:1-11分 【课前预习案】 * 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1.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卢纶《送李端》 2.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古典诗歌意境有:

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3.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意象:春雨杏花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叹。 【例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 意象: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氛围: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意象:秋风、玉关氛围: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 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亲人的思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