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制度依附对东欧和拉美一些国家改革的影响

制度依附对东欧和拉美一些国家改革的影响

制度依附对东欧和拉美一些国家改革的影响
制度依附对东欧和拉美一些国家改革的影响

制度依附对东欧和拉美一些国家改革的影响

赵光瑞,孙晓舟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46)(中讯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44)

收稿日期:2009-02-20

作者简介:赵光瑞(1966-),男,黑龙江宾县人,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华日本学会理事。研究方向:日本与东

亚经济、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摘要: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已从生产力发展的依附走向制度依附,其结果是带来制度目标的扭曲和自主发展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的丧失,这成为经济停滞不前、收入分配失衡、自主创新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制度依附;改革;新自由主义;不发展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5-0021-0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欧和拉美一些国家为摆脱困境,对其经济体制乃至社会制度进行变革,并引发了国内诸多方面及国际关系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力求从新的视角对东欧和拉美一些国家的经济改革模式进行分析。

一、传统依附论主要是研究生产力发展的依附

多斯桑托斯把依附定义为某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它们所依从的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当有些国家(主导国)能自我发展而另一些国家(依附国)只是这种经济发展的被动反映时,两种或两种以上经济形式间及这些国家与世界贸易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就采取了依附的形式。[1]

依附论分为悲观依附论和依附发展论。悲观依附论(又称激进依附论)着重研究不发达问题,认为外围地区的不发达与中心地区的发达是直接相关的, 依附链条 的存在使外围地区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心地区。因此,不发达是资本主义扩张的必

然结果。[2]

拉美一些国家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受到发达国家的剥削。因此, 必须改造这个体系 。[3]

而依附发展论强调依附对发展的积极意义,认为发展和依附是同时发生、并存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两个范畴。依附也能带来发展,即所谓 依附性发展 。

[4]

依附论作为战后以拉美和非洲一些国家的不发达为研究对象形成的理论,因其独特的分析视角和对不发达问题的解释在学术界独树一帜,因此,出现伊始便饱受争议。但无论是马克思、列宁的理论,还是依附论,主要关注的都是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依附问题,即落后国家在资本、技术、出口等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其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完全取决于中心地区的辐射程度和主观意愿。马克思主要从宗主国的视角看待其工业化对殖民地发展的影响,工业化打破了民族国家的闭关自守,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落后国家的传统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则强调垄断资本的输出对各国外交政策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影

响。依附理论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与市场依附方面的研究。多斯桑托斯对依附的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把依附划分为殖民地依附、工业!!!金融依附和工业!!!技术依附三种形式。殖民地依附是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殖民主义政府结成联盟;工业!!!金融依附是帝国主义的大资本通过对附属国原料和农产品生产投资进行扩张,以满足消费需求,在附属国形成面向出口型或外向型生产结构;工业!!!技术依附出现于二战后,它是跨国公司开始在不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相联系的工业部门投资(多斯桑托斯,1975)。在多斯桑托斯的三类依附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各种形态的资本,通过投资形成对外围地区的支配。因此,这里的依附可归结为生产要素即生产力发展的依附。

二、制度依附理论

传统依附论学者在研究中也触及到制度层面。20世纪60年代的拉美经济委员会成员奥斯瓦尔多?桑克尔曾区分了四种依附机制(奥斯瓦尔多?桑克尔,1969),#此后的依附论学者均对依附结构的形成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部分外围国家不仅屈从于既定的国际分工格局及由中心国家支配的不平等的国际交易规则,而且其国内经济乃至政治制度的演进及政策的制定也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制度依附。模仿多斯桑托斯的理论,我们把制度依附定义为:一个国家的制度设计与变迁主要受制于所依附的国家、地区及国际规则,这种依附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会带来不利影响。对形成制度依附的国家来说,制度的选择与演进不再仅仅取决于国内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更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制度变迁缺乏自主性。关于制度依附,这里需要指出下述几个问题:

第一,决定制度安排的因素是多层次的,重视外部因素对制度安排的影响并不否认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影响制度设计与演进的因素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该社会的制度选择方向与创新程度;第二层次为该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第三层次为当政者偏好与国内利益集团的博弈,决定国内收益分配的制度安排;第四层次为外部环境的影响,决定制度安排的自主程度与依附程度。其中,前二者是决定制度选择与创新的客观基础,后二者是决定制度选择与创新的主观因素,形成现实的制度安排。

第二,制度依附源于生产力发展的依附。无论是悲观依附论、依附发展论,还是多斯桑托斯的三类依附,主要研究的都是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依附。作为外围地区,一方面,资本、技术等发展所必需的要素的极度短缺不得不依赖于中心地区的供给,形成经济发展的依附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在国际关系中的从属地位使这种依附关系走向制度化,并直接影响其国内制度的演化方向,形成制度依附。

第三,制度依附是南北关系发展的新特点,依附程度不同又是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外围地区来说,制度依附既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是一个 制度顺从过程。墨西哥积极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东欧诸国争相加入欧盟无疑是一种主动行为,而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则遵从又是被动甚至被迫的。同样,拉美和东欧诸国接受 华盛顿共识既有自愿性的一面,也有为换取援助不得不进行的 制度顺从。

第四,制度依附会带来 制度扭曲,成为经

#?%奥斯瓦尔多?桑克尔具体划分如下:一是因保留传统社会结构使传统农业停滞,不得不大量进口粮食及出口增值缓慢,导致贸

易失衡。二是出口商品持续高度集中。三是进口替代工业化进程对外国技术和资本的严重依赖。四是政府部门的赤字财政导致对外债的依赖(引自C?P?欧曼、G?韦格纳加拉:&战后发展理论?,吴正章、张琦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

福塔多发现巴西的外国投资者与国内寡头在边缘化大部分人口方面具有共同利益,因为其消费不构成二者的主要市场,因此拼命压低工资;卡多佐也发现 外部控制是通过内部阶层和集团实现的,他们与外部集团存在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引自C?P?欧曼、G?韦格纳加拉:&战后发展理论?,吴正章、张琦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

顾准认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希腊罗马文化有直接历史渊源,进而归结为 上层建筑决定论(见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

济发展自主性降低、收入分配失衡乃至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制度依附也是制度变迁的一种方式。新制度经济学运用 成本!!!收益和 需求!!!供给方法认为,如果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5]传统的经济一体化理论也认为,只有获取的收益大于成本,落后国家才会自愿依附于发达国家,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6]但上述理论存在3个不合理的假设: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是无关紧要的,因为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会使所有国家受益;社会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集团,各利益集团获取的收益与应负担的成本是一一对应的,即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成本的最主要承担者;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只是国内政策关心的问题,与国际经济关系无关。总之,新古典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特点是追求无道德的所谓 实证分析,没有价值判断,不关心收入分配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制度演化过程体现阶级间利益的冲突,这种阶级对抗和斗争决定制度演化的方向和形式。因此,对制度依附(包括所有的经济关系)的评价不应仅局限于成本与收益的总体和短期判断(有利或有害),更应把收益的获得和成本的负担与该国经济发展自主性、收入分配关系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相联系。历史的发展反复证明,尽管制度选择的初衷可能是无可非议甚至受到称赞(俄罗斯人甚至不去责难戈尔巴乔夫),但由于国家间利益冲突的存在,国内各利益集团(特别是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占有资源的不同决定的地位差异,在制度依附的演进过程中,各国间及各国内部阶层间获取的收益与支付的成本并不是完全对应的,经济发展也成为难以持续的,形成了严重的 制度扭曲,使其偏离初始目标,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区别于西方经济理论最主要的一点。

三、东欧与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完全制度依附

20世纪90年代后,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相继采纳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的建议,实施激进的 休克疗法,被称为东欧模式。萨克斯将他在东欧实施的休克疗法概括为三化:稳定化、自由化和私有化。同时,拉美一些国家也完全接受了内容相似的 华盛顿共识,进行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改革。但从改革的成果看,大多国家成效不大。匈牙利、波兰国民生产总值损失了20%,俄罗斯GDP几乎减少了一半;1989年,东欧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当于西欧国家的30%,2001年时则不超过西欧国家的25%。#拉美一些国家的贫困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不但没有实现经济增长,还导致收入分配的进一步失衡、经济自主创新能力下降等问题。

对 休克疗法与拉美一些国家改革的理论解读,新自由主义者认为东欧和拉美诸国选择自由化、私有化的方向没有错,错误在于东欧特别是俄罗斯 操作不当使转轨结果差强人意(秦晖、金雁,2004)。俄罗斯没有处理好制度移植与制度内生性的关系,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只关注目标制度的形式,而不关心其内涵,结果与本土的非正式制度形成冲突,导致移植失灵,走入制度陷阱。[7]即使能从国外借鉴良好的正式规则,若本土的非正式规则由于传统惰性而不发生相应变化,二者的冲突仍会使借鉴来的制度难以奏效。[8]革命虽然摧毁了旧的制度,却没有建立起新的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所谓 制度真空,大规模私有化会只能导致 自我交易的产生,同时惩罚性税收、腐败、有组织犯罪和官僚作风使重组商业的努力趋于无效(B lack,K raak m anandTarass ova,2000)。?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 休克疗法

采取完全的制度移植方式,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也全部采用资本主义制度,忽视了国内的实际需要,导致经济的倒退与社会的混乱。以魏伯乐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专家则认为,过度私有化超越了合理界限,使私营与公共领域之间失衡。[9]

从制度依附理论视角看,东欧一些国家的转型与拉美一些国家的改革缺乏理性和自主性,表现为完全的制度依附,国内的制度选择与演化被

#?(美国)卡齐米耶日耶、波兹南斯基:&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东欧国家的民族资本被剥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王永兴:&转型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综述?,详见&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5期。

完全扭曲,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与收入分配失衡、国际经济地位下降等问题。

首先,制度设计缺乏理性,对传统制度的逆反心理导致其盲目照搬西方模式。东欧中央高度集权式的社会主义带来的经济困境与西方高度发达的经济和富裕的生活水平形成强烈反差,由此在东欧国家中产生了一种与旧经济模式彻底决裂的 逆反心理,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极度崇拜西方和照搬西方经济模式,形成对西方经济、政治思想与政策建议的迷信,这成为制度依附的深层次原因。 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的成功#也刺激了拉美诸国, 华盛顿共识成为拉美一些国家经济改革的唯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但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首先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传统的历史文化特点,没有一种模式是可以完全移植的。

其次,利益主体错位,资本成为政策服务的主要甚至唯一目标,劳动人民的利益被完全忽视,收入分配失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在真正公平的社会中,劳动人民应是经济利益主体,他们作为经济利益的主要创造者,应成为经济利益分配的主导者和主要受益者。[10]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主体为资本家阶层,经济政策以资本为中心,重点解决效率问题,很少顾及收入分配等公平问题。显然,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不符合东欧国家的基本国情,其设计者在转轨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政策代表的是资本家、房产主和地主等少数人的利益,而不是大多数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 华盛顿共识以资本及所谓的经济增长为中心,恶化了拉美诸国的发展问题。 华盛顿共识的国有企业私有化、资本进出自由化等政策主张都是以资本的利益为中心,很少涉及社会问题。赞同 华盛顿共识的人争辩说,经济增长自然会产生 滴流效应。但毫无疑问的是, 华盛顿共识在改革与发展关系、国家与市场关系上误导了拉美。?因此,即使东欧与拉美诸国的政策初衷是以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核心,但由于全盘照搬西方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政策选择也会滑向以资本为中心。另一方面,在东欧的转型过程中,资本很快成为社会的主流,劳动人民日益被边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看不见的手

成为要素配置和收益分配的唯一手段。财富的分配取决于各阶层获取资源和利用资源获取收益的能力,从而使社会分化为不同的阶层。由于能力的差异,穷人一般偏好秩序以及拥有较大范围的公权,而富人需要更多的自由和私有权。[11]因此,无论 休克疗法还是 华盛顿共识,不但没有解决经济增长问题,还导致收入分配等社会问题恶化,效率与公平一同丧失。

再次,制度选择缺乏自主性,损害国家的根本利益。东欧经济转轨的政治背景是西方国家支持其右翼政治力量推翻共产党政权、废除原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西方国家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以根本改变政治制度作为向中东欧国家提供贷款及援助的条件。%就国际关系而言,东欧国家的转型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和平演变过程,[12]通过政治上的渗透获取了尼克松所谓的 不战而胜。[13]东欧的私有化导致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到2003年,波兰、匈牙利等国家的工业、金融部门资产的70%~80%被外国人所拥有。?另外,改革的结果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自主性进一步下降。1994年巴西实施的 里亚尔计划力求借助外资实现经济现代化。为此,当时的财政部长(后来的总统)卡多佐建议允许跨国公司参与在本国基础设施领域具有战略意义的国企的私有化。为鼓励短期投机资本流入,巴西采取资本空前自由化、提高利率等措施,以迅速增加巴西的外汇储备,进而稳定货币。结果导致本币高估,外贸赤字大幅上升,外债增加。为防止外资逃离,巴西被迫接受极高的利率

#

?%

?1985年玻利维亚政府预算赤字达485 9万亿比索(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通货膨胀率高达24000%。1984年的外债为50亿

美元,1980~1985年期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了30%。休克疗法实施不到1周,物价开始回落,1986~1987年通货膨胀率仅为10%~ 15%,1988年为21 5%,1989年为16 6%。国民经济也逐步回升,1987年后年均增长2 5%,被称为 玻利维亚奇迹。

苏振兴:&拉美国家经济改革整体评估?,详见&世界经济导刊?,2004年第1期。

1993年到2003年,美国用于帮助独联体国家进行 民主改革的90亿美元专项援助,其中3/4都提供给这些国家的企业、NGO 和独立媒体。

(美国)卡齐米耶日耶、波兹南斯基:&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东欧国家的民族资本被剥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及更严厉的财政紧缩措施,以便吸引外资再回来。为吸引外资,大量的巴西私营企业、国有企业被外企合并与兼并,本国的研究开发机构被弃置,代之以从跨国公司进口技术。#同时,制度依附与国际价值链分工、 污染链分工相结合,又进一步危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谓 污染链分工指产业或生产工序基于污染程度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布局。研究表明,在全球化进程中,产业或生产工序布局的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反比关系。即污染程度高的产业或生产工序往往日益集中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的发展中国家,而污染程度低或无污染的产业或生产工序日益向发达国家集中。生产力发展的不均衡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分工格局,而发展中国家出于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工业化的需要,不得不屈从于外国资本和政府的压力,采取降低环境标准、限制工资上升等政策。总之,制度选择缺乏自主性必然导致其选择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化道路。这样,国际分工、制度依附与污染链分工就紧密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制度创新能力下降,会走向长期的制度依附。新区域主义经济合作中、小国的 单方支付导致其对大国的 制度顺从,制度创新受到大国的约束。东欧与拉美诸国的完全制度依附对自身的制度创新约束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内既得利益集团!!!资本的阻碍。东欧与拉美诸国的改革形成了一个由国内资本和国际垄断资本勾结的强势利益集团(二者当然也存在竞争),他们通过对国内稀缺资源的绝对控制及政策的主导获取了巨额利润,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任何损害其利益的制度创新都会招致其强烈反对。二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政治压力。东欧与拉美一些国家的改革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也是西方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私有化、市场化是符合西方利益的。对危及自身利益的制度创新,西方国家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施加影响。近年来,乌克兰、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乃至蒙古等国发生的所谓 橙色革命背后都有西方政府的影子。?

参考文献:

[1]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

[3]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恩佐?法勒托.拉美的依附性及发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5]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M aurice Sch if,f L.A lan W i nters.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7]李 新,韩增祥.俄罗斯经济转型:制度移植、制度陷阱与制度创新[J].学术交流,2008,(5).

[8]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9][11]魏伯乐,奥兰?扬,马塞厄斯?芬格.私有化的局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

[13]理查德?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张佳睿)

#?[美]玛?罗哈:&巴西经济品尝依附的恶果?,详见&社会科学报?,2003年。

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全国民主基金会从1988年开始就支持乌克兰的非政府民主建设活动。

浅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

浅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 浅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 近日,中办国办颁布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这项涉及几千万专业人才的评价制度迎来了变革的重要 时刻。过去职称评价唯学历伦、唯资历论、唯论文的标准无法满足 现实要求,此次改革重要的方向,就是要给人才松绑,让人才有更 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更大 的贡献,突出“以德为先”、突出“科学性”、突出“业绩与贡献”为评价标准。《意见》明确:1、要完善职称系列,保持现有职称系 列总体稳定,取消个别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称系列,整合职业 属性相近的职称系列,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探索在新兴职业 领域增设职称系列,职称系列可根据专业领域设置相应专业类别。2、健全层级设置,各职称系列均设置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其中高 级职称分为正高级和副高级,初级职称分为助理级和员级,可根据 需要仅设置助理级,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 高级,以拓展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3、促进职称制度与职业 资格制度有效衔接,在职称与职业资格密切相关的职业领域建立职 称与职业资格对应关系,专业技术人才取得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 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具 体说,《意见》的含金量体现在五破五立”,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原院长、研究员吴江解释说:“在评价标准上,主要破除了‘一刀切’,建立了品德、才能、贡献导向的评价标准;在职称制度体系上,破除了过去有的系列没有正高的限制,畅通了各类人才的职业 生涯通道;在评价方式上,破除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探 索建立更适合基层人才的评价方式;破除了评聘脱节,放权各用人 单位,让用人的人来评价;破除了体制内外的界限,更好地满足了 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同时体现了人才评价社会化的问题。”总体 来看,《意见》对健全职称制度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规划。纵向来看,调整完善职称系列设置,拓展职称系列内容,尽可能涵盖更多

浅谈国家税收制度的改革

浅谈国家税收制度的改革 浅谈国家税收制度的改革 我国税收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国税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必须以和谐民生为目标。改革开放30年来,经过几次较大的改革,我国税收制度日臻完善。改革开放初期的税制改革是以适应对外开放需要,建立涉外税收制度为突破口的。后来,又先后分两步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改革,把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以税收的形式固定下来。1994年,国家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成效最显著、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税制改革。这次改革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积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制体系。 一、不断创新思想理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国家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杠杆之一。税收工作不能就税收论税收,必须把税收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考虑,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过去,我们的税收观念比较单一,偏重于强调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发挥税收调控经济、促进科学发展方面滞后于现实要求。加快发展最担心的问题就是各级的思想解放不深入,观念认识跟不上;面前的机遇认不准,抓不住;面临的形势看不清,吃不透。这就可能丧失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机遇。所以,观念更新的任务十分紧迫,既要做好“破”的工作,又要积极开展“立”的探索。要破除求稳怕乱的思想,树立紧跟形势发展的时代紧迫感,找机遇,抓机遇,抢机遇,把各种机遇转化为国税

建设的动力;要破除自我满足、自我感觉良好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的思想观念,树立差距意识和忧患意识,找差距,查不足,确定新的起点,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奋发有为的精神;要破除只囿于自我发展、自我评价的思想,树立全面发展和全面竞争的意识,不断地审视周围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动态,保持“爬坡”状态,形成自我加压的态势,只有奋进才不致于后退。 二、强化基础管理 健全税收岗责体系。优化简化流程,建立普遍适用的业务操作规程,促进各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制衡,有效解决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规范流程节点设置。做到受理、调查、核批在股室间严格分开;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跟踪监测,及时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异常举动,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一旦发现疑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把可能存在的执法风险消除在萌芽之中;改进所得税管理方法。要加强分类管理,对重点税源企业管理着重抓好规范收入确认、税前扣除两大环节;对一般税源企业突出行业评估,要完善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加强所得税的后续管理,全面提升所得税管理水平;强化涉外税收和出口退税管理。要认真分析涉外税收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把握国际税源流动规律,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涉外企业申报、纳税评估、税务审计、日常控管、与反避税融为一体的跨国税源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反避税工作的新领域。同时,加强出口退税管理,完善征退联动机制,简化优化退税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在支持出口企业发展的同时防范管理风险。

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同步转轨的困境

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同步转轨的困境 迪特尔·塞格尔特著 李姿姿译 1989年以后,中东欧国家的制度转轨至少在三个层面进行。首先,经济上实行根本的非国有化;其次,获取政治统治的机会多元化;最后,第三个层面的转轨是在社会政策领域,继国家退出经济领域之后,晚期国家社会主义的权威主义福利国家无法再获得融资,为另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所取代。 不过,激进的制度重构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在这当中,既有赢家也有输家。社会科学学者开始密切关注这种“精英转换”。 经济结构调整过程、政治制度转型和福利制度转型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克劳斯·奥费和乔恩·埃尔斯特预测,他们称之为“同步性困境”的制度转型将会开始:在西欧,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议会民主的过渡是缓慢和连贯的。然而在东欧,一个领域变化的结果会妨碍其他领域的变化。经济改革的输家在选举中利用他们的公民政治权利,将那些实施经济改革的精英推倒下台。换句话说,奥费预测制度的输家将会发起暴动。发生过这样的暴动吗?曾有国家退回旧秩序或改革受到阻碍吗?如果没有,那又是什么原因? 在1989年后近20年的今天,中东欧国家的多层次变革与制度转轨终于完成,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国家2004年加入欧盟就标志着三个层面的制度转轨已经结束。 加入欧盟不久后,匈牙利、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四个中东欧国家就开始出现未曾预料的严重问题。政治纷争不断,政府不断更迭,出现未预料的不稳定。根据对东欧政党发展的分析,我提出了这样一个论

点,即这种政治不稳定是基于这些国家的政治阶层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逐渐疏远之上的,这反过来削弱了代议制民主的运转。主要有三个理由: 1.在这些国家,政党的信任水平相当低。在这些国家,对制度的信任相对较低。政党的信任在地区平均水平最底端的7%徘徊(比如,有82%的人不信任政党)。将这和欧盟15国的情况作一个比较是有益的。例如,2003年,欧盟15国有15%的人信任政党,这一数字是东欧的两倍。如果详细考察这四个国家,波兰2004年初的情况尤为突出。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只有3%的人信任政党,8%的人信任议会。这反映了严重的政府危机:2004年,执政的后共产主义民主左翼联盟(SLD)分崩离析,影响力受到巨大的损失。2001年它赢得41%的选票,而2005年大选只获得11%的选票。不过,其他几个国家的代议制民主的情况好不了多少:在捷克共和国,对政党和议会的信任分别为10%和18%。在斯洛伐克,分别为9%和19%。仅匈牙利的情况较为乐观(分别为13%和29%)。可是,与此同时,面对持续不断的政治危机,匈牙利的信任度也在下降,现在已接近“中东欧的标准”。 2.公众的参与意愿非常低。这可以通过政党的党员人数和选举参与率来测量。除了少数例外,这些政党的党员人数通常非常少,尤其是仍然存在的继承党(successor parties)和少数“带有历史性质 的”(quasi historic)政党(它们很大程度上来自国家社会主义政党集团)。就选民参与而言,参与率相对较低。这方面波兰也很突出。之所以2007年上次议会选举54%的选民参与率备受关注,是因为之前的选举仅有41%的投票率。同样在斯洛伐克,2006年只有55%的选民投票。在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投票率仍然为大约65%。 3.所有这些国家都有越来越强的民粹政治倾向

学习贯彻宪法监察法,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下)课程的考试

学习贯彻宪法监察法,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下)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 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 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 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 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 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 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监察法建立了监察机关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 法部门()的机制。 A.互利共赢 B.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C.互相帮助、互相竞争 D.互相调查、互相监督 2. 监察法规定留置以后除了有碍调查的情形之外,应 当在()小时之内通知被留置人员的家属和所在单位。 A.36 B.48 C.24 D.12 3. 监察法规定,对监察机关移送案件,遇到证据不足,

犯罪行为较轻,或者是没有犯罪事实。检察院应报上一级()批准,依法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A.人大常委会 B.监察委员会 C.检察院 D.监察机关 4. 一般情况下留置的时间是()。 A.30天 B.60天 C.90天 D.180天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监察法主要针对()情况做了要全程录音录像、留存备查的要求。 A.讯问 B.调查取证 C.查封 D.扣押 2. 妨碍调查的情形包括()。 A.伪造证据 B.串供 C.毁灭证据 D.干扰证人作证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监察机关应当保障被留置人员的饮食休息,提供医疗服务。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和前景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和前景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的背景及现实意义,以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间的经贸往来的发展和现状,并在贸易投资承包工程等领域总结了相应的特点,并提出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间经贸往来的一些问题。最后,本文依据当下双边扩大经贸合作的共识和“一带一路”计划的背景,从基建工程、服务外包、商品贸易和产业合作四个方面阐述了双方经贸往来的前景。 双方在经贸合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加强双方的经贸往来合作对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产生产业协同效应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空间

摘要 (2) 一、引言 (4) 二、文献综述 (4) 三、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发展及现状 (5) (一)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发展及现状 (5) (二)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发展及现状 (9) (三)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承包工程发展及现状 (10) 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问题 (11) 五、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前景 (14) 六、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贸易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合作日益紧密。中东欧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剧变之后纷纷进行经济转型,在经历了转型衰退期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稳定发展。欧盟东扩之后,捷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多个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享受到欧盟统一大市场的各项便利和经贸优惠政策。而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双边贸易在这时期发展迅速。 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的中国-中东欧经贸论坛上发表演讲,提出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三愿景:一是五年内与该地区国家双边贸易翻一番。二是宣布2014年为中国-中东欧经贸促进年,举办系列活动、合作建设基础设施并探索灵活的金融服务。三是扩大企业双向投资,互创就业机会并提供市场准入。 这三项愿景的提出充分表明了我国愈发重视并加强同中东欧国家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投资建设、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尤其是五年内与该地区国家双边贸易翻一番的目标,及2014年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线深入中东欧地区,在长远规划上对带动双方经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更要求我们对中东欧国家的经济特点及目前的双边的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和前景有良好的了解和分析,有利于基于现实基础和意义更好地规划双方的经贸往来,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文献综述 由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双边经贸合作自进入21世纪来稳步发展但贸易总量等指标仍旧不足,目前对二者间的双边经贸的研究多集中在双边贸易这方面。 侯跃(2001)研究了中东欧国家在积极融入欧洲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的经济转轨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中东欧国家和我国的贸易总额不大、商品结构存在一定问题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并提出扩大双边经贸合作的建议。尚宇红(2012)利用实证数据,详细分析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货物贸易的特点并建议二者提高合作,促进直接投资减缓贸易失衡。

中国税制改革

一、WTO给中国税制带来什么压力? 1、中国目前的税制结构与WTO要求中国的税制结构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虽然中国加入了WTO,但是经济发展有一个过程。税制改革有很多内容是今年完不成的,因为立法需要很长时间,比如所得税“两法合并”现在还没有提交到全国人大。改革还应是早点好,至少不应该拖得太迟,否则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就更大了。 WTO规则对于一国税制的要求就是“国民待遇”原则,要求不能对外商歧视。在20多年的市场经济过程中,唯独税收与其他方面的情况很不同——税收方面是一直优惠外资的。现在税收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对外资歧视,而是对内资歧视。 中国关于WTO的谈判主要集中在取消和降低重要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简单地说也就是要求你拆掉篱笆。加入WTO后,外资市场准入的自由权肯定比现在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优惠外商,外商企业可能享有市场开放和税收优惠的双重优惠,但对于内资企业而言则变成了税收和市场的双重负担。 我们的税制基本上是符合WTO要求的,并不是说中国加入WTO就逼着你立刻进行税制改革。外方对我们给出的税收优惠从不拒绝,问题是我们自己要不要继续实行这套政策。中国加入WTO的目的毕竟不是让外资打垮本国企业。所以我们要考虑如何使自己的企业轻装前进。 2、除了企业所得税,决定或影响内资企业竞争力的税收因素还有那些? 决定企业内在竞争力的很多因素中,出口退税是非常重要的政策因素之一。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即使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和发达国家惯例相比仍然是退税不足。原因在于我们是生产型窄范围的增值税,产品中还含营业税。即使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7%,其实仍然征了很多税。从税制上无法实现真正的出口产品零税率原则。所以要真正解决出口产品含税问题,除了提高退税率、扩大退税空间,还需要增值税转型。最好不要通过提高退税率,超过法定征税率,如征17%退18%的办法,那会为人家诟病。改善税制才是正路。不改税制,通过退税硬性实行外贸补贴,结果是两边都扭曲。 3、近来启动的税制改革,是一次与1994年类似的全局性税改,还是局部税种的调整?此次税改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目前是不是改革的良机? 当前并不存在一个类似1994年那样大规模税制改革的条件。不过,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包括经济结构改变、企业转制、投资需求不足等新情况,尤其是加入WTO。理论界对税制改革建议的重点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地方税等,几乎涉及了税制的所有方面。 4、为什么目前的税改不是一个全局性的改革,却又涉及几乎所有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1994年税制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经济环境了。从宏观经济运行方向上说,中国已经从当时通货膨胀转变为现在的通货紧缩。1994年税改的核心方针是抑制通货膨胀

人社部 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

人社部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 2016-02-02 07:24: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赵兵责任编辑:张露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再次公布取消6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至此,职业资格集中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解决证书太多、考试太滥问题 从2014年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报请国务院分五批取消272项职业资格,总量减少44%,超额完成本届政府确定的减少1/3职业资格的目标。这标志着集中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国务院部门设置的、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基本取消,国务院部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未经批准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基本取消。 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行业自行设立了大量职业资格,据不完全统计,多达2000余项,职业资格证书太多、考试太滥的问题非常突出。这导致凡是就业创业者都在疲于赶考,负担很重。 对此,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表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任意扩大和滥用国家职业资格许可权。此外,一些行业协会受利益驱动,设置了更多证书。” 这几年,通过集中清理工作,及时取消了一大批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职业资格,初步遏制了职业资格过多过滥的势头。 多措并举确保准入门槛降低 随着部分职业资格许可取消,一些行业相应降低了准入门槛。那么,如何确保各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降低? 实际上,这五批取消减少的职业资格大多是由国务院部门和行业协会自行设置,没有纳入国家职业资格制度体系,一些资格专业性不强,不宜采用职业资格的管理方式。 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人社部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颁布实施新修订的职业分类大典,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参照,提升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推进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指导各地、各行业企业加大竞赛表彰奖励力度。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推动技术、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吴江认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人才素质,还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大多数企业知道怎么在岗位培养锻炼员工素质,减少盲目考证,才能够将人才活力充分释放出来。” 全面建立人才评价多元机制

2018届高考政治备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2018届高考政治备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一、【背景材料】 2017年11月11日,经党中央批准的全国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太原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全面推开改革试点工作作出动员和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以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政治任务。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居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耦合点,释放出以党的自我革命带动国家治理体系深度变革的强烈信号。 从北京、山西、浙江等地试点的改革经验看,新一轮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强化内涵发展,不搞舶来品移植和外延式扩张,制度优势正在转化为新的治理效能。 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预期目标看,改革将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沿着法治轨道行稳致远。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着力解决行政监察范围过窄、反腐力量分散等问题,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带来“一加一减一制衡”的综合效应。 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长远意义看,改革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体系,有助于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拒腐防变的“中国方案”。 二、【考点链接】 1、《政治生活》 (1)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反之,则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更好地防止腐败,就必须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所有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有利于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2)党的知识 ①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沿着法治轨道行稳致远,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②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彰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有利于提高党的纯洁性,有利于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2、《生活与哲学》 (1)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功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我们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居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耦合点,体现了这一点。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先由北京、山西、浙江等地试点,然后总结改革经验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在各地推开,符合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和科学方法。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进程战略选择与政策调整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进程:战略选择与政策调 整 寉宏伟、姚勤华 [内容提要]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战略不仅意味着制度的模式选择,而且也意味着国家现代化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选择。目前,中东欧10国已经开始了加入欧盟谈判的进程,并按照欧盟设计的政治经济制度范本和法律框架进行整合和政策调整。为加入欧盟所做的准备,一方面加快了中东欧国家市场机制建设和与国际经济法律、惯例接轨的步伐,促进了经济开放和结构改革,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大都以经济问题直接反映出来,却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矛盾。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与中东欧国家不完全相同,但都要面对和解决许多相同的问题,研究并吸取中东欧国家与欧盟一体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如何应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极具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东欧;欧盟;一体化;政策调整;战略选择 [作者简介]崔宏伟,1964年生,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副研究员;姚勤华,1957年生,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副研究员。(上海200020)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战略的选择,不仅体现了冷战后欧洲地缘结构的改变,而且也意味着制度和发展模式的竞争。这种战略选择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首先是与战后中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遭受重大挫折相关。实践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不能反映客观的经济规律,因此,从20世纪70、80年代起,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在计划体制的大框架下引入市场机制的经济改革,然而改革成效并不明显,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欧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大。1989年政治剧变后,面对经济制度的选择,中东欧国家否定了计划体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改革战略,认为这种改革方式会强化经济中已存在的严重的结构问题,他们接受

浅谈中国税制改革

浅谈中国税制改革 姓名:任远班级:经济1221 专业:经济学学号:120112006 摘要:税制改革是通过税制设计和税制结构的边际改变来增进社会福利的过程。税制改革可能有很多形式,既有税率、纳税档次、起征点或免征额的升降和税基的变化,又有新税种的出台和旧税种的废弃,还有税种搭配组合的变化。本文将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来的税制改革进行分析,以解析出中国税制改革的方向。 引言:“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税收无处不在,通俗说,就是当一个人还在妈妈肚子里一直到入土为安的那一刻,税收始终与之相伴一生。稅收制度自最早的西周“市场税收”源起,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演变发展,依然延续至今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国家社会发展和人员的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税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论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否其最终的用途都是一个重头戏,国家如何运用税收收上来的钱才是民众所看重的。所以如何让税收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提供一个环境,如何让税收为经济主体的公平有序竞争提供一个稳定的氛围,如何促进社会的公平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层面的优化与改革是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正文: 1.新中国税收制度的建立 1949年建国初期,我国各地税收制度很不统一。在一些老解放区,仍沿用革命根据地时期各自制定的征税制度。在新解放区,为了及时开展城市税收工作,按照“暂时沿用旧税法,部分废除,在征收中逐步整理”的原则,除了将旧政权不合理的苛捐杂税以及为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服务的征税规定加以废除外,一般暂时沿用旧税法。因此,当时全国各地实行的税种不统一,同一税种的税率差别也非常大。如面粉税,东北为8%,华东为25%;卷烟税,华东为40%,华北为10%,东北为60%;烟叶在华北不征税,而华东、中南都要征税。至于各地区的完税凭证和管理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很不一致。这种情况与全国统一的新形势很不适应。 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召开了首届全国税务会议,讨论研究统一全国税政,建立新税制和加强税务工作。会议根据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有关财政税收的规定精神,制定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于1950年1月由政务院发布施行。《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明确了统一全国税收的要求,规定了全国统一的税收体系和税收立法权限,提出了加强税收工作的制度措施。与此同时,政务院还公布了货物税、工商业税等主要税种的暂行条例和《全国各级税务机关暂行组织规程》。这标志着我国新的社会主义税收制度迅速建立起来。 随着新的税收制度的建立和贯彻执行,城市工商税收收入也开始迅速增长。1950年上半年就达到了与公粮收入相等的地步,完全改变了以往国家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农村公粮收入的局面。1950年6月,针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调整了工商税收,简化合并了一部分税种、税目,调整了部分税率,改进了征收方法,并在调整的基础上修正了货物税、工商业税等主要税种的暂行条例,同时由财政部公布了这些暂行条例的施行细则,从而使我国新的工商税收制度逐步趋于完备。

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市人社局领导干部: 我单位在认真学习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的相关文件后,首先我们对这项政策表达感谢,同事也对市人社局领导干部表示欢迎,请指导我职称制度改革相关的工作。先介绍一下我单位现在的职称情况。 我单位共有5个下属事业单位,分别是图书馆、文化馆、文物管理所、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其中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是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不涉及职称方面工作,图书馆有一人为工勤编制,也不在本次汇报中统计范围内。我单位现共有23个专业技术人员,其中3人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副高),7人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13人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详细编制情况请看下表: 下面将我单位在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建议做以下汇报:

一、贯彻落实云人社发【2014】106号文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云人社发【2014】106号文件中,经过仔细解读政策后,有一点需要指导。“放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岗位数额限制。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女年满50周岁,男年满55周岁,或连续工作满30年者,因受单位高级专业技术数额限制未聘用到相应岗位等级的,可由单位先进行聘任,再进行岗位设置方案调整或自然消化。”其中“岗位设置方案调整”,达到文件中要求年龄或工龄的职工,岗位设置时,会占用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聘用名额吗? 二、开展职称评定和申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职称评定时,由于工作需要,我单位有时会借用职工到机关或者同系统其他事业单位工作,职工借用期间,并未一直在职称对应岗位上履职,相反在其他岗位上做出优异贡献。这种情况下,虽然在其他岗位做出优异成绩,但是对评定职称并不能起到作用,会打击职工工作积极性。 职称申报时,缺乏专业并且详细的指导,可能出现申报材料不全、材料掌握不到重点等问题,希望能够定期做一定的培训,学习强化职称和人事上的知识,更好服务好各位干部职工。 三、职称制度改革工作相关建议: 放宽岗位设置,鼓励更多的干部职工努力工作,获得高级职称。 评审职称时,除了根据本人履职情况、年度考核结果、获州市级以上表彰奖励,还可以结合职工因工作需要在其他岗位上的工作成果。由于年度考核名额有限,年度考核评审标准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走向务实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

走向务实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 中东欧,一个涵义丰富的词汇。如今的中东欧国家经过20多年的转轨,已经淡化了地缘政治色彩,正以新的面貌,即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活跃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经过20多年的接触、磨合、了解和发展,也已经成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新型国家关系。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莫测的时代,世界政治安全形势和世界经济形势都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和变革。苏东剧变已历经四分之一世纪,“转轨”成为近20多年来最流行的政治词汇和地缘政治发展进程。这个进程还在继续,前景扑朔迷离。但20多年来最大的变化还不是社会制度和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而是价值观和发展观的变化。当世界金融资本、金融寡头的投机行为做空一个国家的经济的举动成为合理 合法、成为常态,当虚拟经济无度扩张、实体经济步履艰难时,我们应该承认,世界经济出了问题,世界发展出了问题。 2012年以来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中流行两个词:“16+1”和“一带一路”。这两个词汇表达的内涵代表着国家间的新型合作关系,是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重要举措。

“16+1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2015年的苏州峰会实际上实现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发展战 略的对接。李克强总理代表中方提出了一个目标和六大重点的合作框架,双方共同致力于建立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新型伙伴关系。“16+1合作”平台越来越为双方认可并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则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超越地缘政治博弈的合作理念,追求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互利共赢、文化上包容互鉴的伙伴关系。“16+1”和“一带一路”框架下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为重点的务实合作,就是要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基础上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2015年之前的35年,我们主要是引进外国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商品,为此我们需要调整国内政策和规章制度。这一点我们做到了,35年来成绩显著。“一带一路”的提出标志着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新时期,主要特征将是“走出去”,包括我们的资金、技术和理念……为此需要具有国际思维、国际视野、国际经验,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可,需要学习掌握新的规则。这比前35年困难得多。 需要指出的是,“一带一路”对于我国国内来说是发展战略,写进了党和政府的文件,进入“十三五计划”,是三大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之一,

《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解读

《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解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加快职称制度改革步伐,让职称制度回归本来面目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去年年底,我区正式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破除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羁绊,打破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进一步“放活”“盘活”“激活”“用活”人才……这一重大改革,因涉及全区近170万人才队伍的切身利益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那么,这一重大改革究竟怎么改?有哪些亮点?我们一起来看看。 健全职称制度体系 新职业新专业纳入其中 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 《意见》提出,要健全职称制度体系。具体从五个方面入手: 严格执行国家职称系列,按照职业分类和岗位属性要求,调整规范各职称系列专业类别设置,探索将新兴职业领域新增专业纳入职称体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 拓展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各职称系列均设置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

结合实际,博士后(含海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人员出站后,符合我区规定的,可认定相应的职称。 按照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认定为C层次以上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正高级职称;完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对在科技、教育、工程、农业、卫生、文化等重点领域中创新工作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破格申报高一级职称。 在职称与职业资格密切相关的领域建立对应关系,专业技术人才取得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 完善职称评价标准 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 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对于职称评价标准,《意见》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品德品行、能力素质、业绩贡献和创新成果。 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意见》要求,从今年起,在全区建立职称申报评审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通过弄虚作

税收制度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税收制度改革对企业的影响 如今,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对国际经济要素流动的税收影响,对国家税收主权的相对侵蚀和现行的国际税收协定,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挑战,我国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健全经济体制以应对挑战,因而要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 营改增是指在税收体制中,将缴纳营业税项目改为对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缴纳税款的税收方式。营改增是基于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增值税主要适用于制造业,不存在重复征税现象,税负相对较轻;营业税则主要适用于服务业,有重复征税现象,因而税负相对较重。而且增值税是我国流转税中的一种且是贡献最大的,若面对税收负担结构性失衡导致的制度性税收流失,营改增也是税收制度改革的正确选择。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其中,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行营改增,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范围;继续推进消费税改革;逐步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全面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开展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研究降低部分消费品进口环节税税率等。 首先,税制改革对企业的影响体现在税负负担方面。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带来的影响对不同的企业也不一样。增值税以增值额为计税基础的,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尤其是可以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从而带动企业成长。另一方面,营改增政策对个别行业冲击很大,由于企业增值额大而抵扣较少,反而增加了企业税务负担。我国税收制度是中和财政,公平,效率,适度原则设计的,对大多数还是有诸多利好的,对于个别行业反增加负担的情况也是无法避免的。 第二,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核算方面。一般和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的都可以采用简易的计税方法,即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进项税是无法抵扣的,将含税销售额除以(1+征收率)来确认销售额,再乘以征收率得到税额,并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目下记录。这种简易计税方式给企业的财务人员带去便利,避免了在核算时造成的失误。 第三,在企业税务监管方面。在营改增推行后,相关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纳税方式改为税款抵扣机制,纳税人将有效的凭证上交,再由专员进行核算。因此,“以票控税”,实施对纳税人的发票或凭证的强化管理,成为目前增值税征管的主要手段之一。随之产生的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防伪技术及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部分增值税计税凭证进行实时监控的增值税税控系统,有效防范和打击利用虚假增值税计税凭证偷骗增值税的犯罪行为,保障了国家税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第四,在企业竞争方面。同行业的税负不均衡的情况,易形成“税收洼地”效应。在营改增全面推行前,国家会先挑选一些地区先进行试行,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很显然营改增的效果是显著的,才会开始全面推行。由于全国各个试区试点时间存在差异化,试点地区企业由于获得了进项税额抵扣,税负和成本支出就会低于未实施税务转型的地区,从而会影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第五,在企业汇总纳税管理方面。进行汇总纳税的企业,税收征管也迎来挑战。在不同行业或相同行业不同企业中,纳税主体和内部管理方式多种多样,因而在进行税收监管存在着一定难度,这使得汇总纳税受到阻碍。另外,总公司在很多方面都拥有决定主导权,也就是说其下属或分、子公司在经营处理对重要事项的决策时都需要通过总公司的批准,从某方面来说这对下级组织的经营自主权的发挥造成了限制,不利于提高他们生产经营的积极

中东欧市场的机遇判定

当前世界博弈下的中东欧市场机遇判定 欧洲银团驻中东欧区域总代表得米特里先生,就亚洲国家实施中东欧市场发展与投资问题,提到了一些有趣看法。翻译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自2010年,全球几大经济体展开了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博弈。截止目前,博弈策略深度加大,博弈进入更加严峻状态。全球各经济体正面对抗与分解愈加激烈,各经济体内部博弈层出不穷。近期,中东欧成为经济博弈的宠儿,酷似机遇从天降临。 一、人文观念与习惯思维的对比 欧洲一直被众多投资家定为“变脸区”,仔细分析与欧洲长远的人文思想理念息息相关,自幼深受理性固定式思维教育的欧洲人,自然法律和价值观念相对固化。看看欧洲餐馆的菜谱就会明白一个道理,欧洲人从骨头里适应套路思想。如果你选择一项套餐内的其中某个餐品,他不会理睬,一般他会给你整个套餐。 长期以来,很多东方人认为西方人,思想开放、崇尚自由、价值当前,实际并非完全如此,这只是表面相对的显露现象。西方人在条块规则观念影响下生活,从某一角度讲是“遵规做法”,讲究模块状态下自由生活。从另一角度讲有

排他思想,如果打破规则框架做法,就成为西方人不认可的非正确做法。而且西方人地域观念强烈,如同一只犬对势力范围具有较强排外意识。 如果你的生意有利润,那么欧洲人认为其中有一部分必须按照法规交纳社会税,甚至一部分应该贡献于公益事业,这是欧洲法律与思想的习惯做法,这应该是属于正确思想观念。但如果是东方人,则会寻求用某种合法方式规避缴税,使之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也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这种做法打破了西方人的惯性思维,集聚越多,反之矛盾愈加强烈。 二、细水长流与瞬间效应的对比 长久以来,欧洲讲究文化传承,比如一个小餐馆、小咖啡厅、小商铺也贯穿着传承理念,在欧洲一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小店比比皆是。这种传承对西方人来讲,是一种荣誉或延续,是一份无价的精神财富与品牌。 很多东方人在欧洲投机失败,并非是选项不准确,而是理念违背了西方思维规则。特别是商人在高成本压力下,急功近利,以快为先,失败率居高。这种高失败率不但未给后人带来警示,反而从另一个角度刺激周边人群,释放着“围城”效应,传递着挑战讯息,让更多人铤而走险,屡走麦城。 对比分析,欧洲人节奏慢,理性投资,理性消费,讲究品位,追求地是细水长流观念。东方人追赶地是群体节奏,

深圳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课题研究

深圳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课题研究 项目招标书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年月 本文档版权归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有,未经版权人书面批准,本文档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允许被宣传、传播和发布。

根据工作需要,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决定就《深圳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课题研究》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现就投标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招标内容 (一)招标目的 对我市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分析、评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意见,为制定我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二)投标人要求 投标人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投标人必须是依法注册并合法运作的独立法人机构,须提供有关证照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投标人具有开展科学研究、政策咨询服务的资质(投标人若为高校、科研机构,应提供相应证明;若为企业,应在营业执照中体现投标所要求的资质,如已更换新版营业执照,须提供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相关信息查询平台中相关备案情况截图加盖公章);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三)招标服务内容及预期目标 本次采购标的为研究服务,研究主题为“深圳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梳理职称制度的历史沿革,总结我省、我市职称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和特点,分析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国家、省职称制度改革意见精神,分别就事业单位职称制度和社会化职称评审两方面,在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程序、评价专家管理、评价环境、继续教育等重点环节,在科技人才评价、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评价等重点领域,在评审权限下放、投诉举报处理、诚信管理、质量标准管理等重点保障机制,以及符合国际惯例工程师制度、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贯通等方面,借鉴其他兄弟省市职称制度改革经验做法,明确深圳职称制度改革基本思路,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通过对深圳市职称评审社会化改革进行评估,总结深圳市职称评审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做法、成效、特点,梳理职称评审社会化改革的内涵、实现路径和方法,深入分析深圳社会化改革存在主要问题,明确政府、社会组织、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社会化中的职能定位,厘清权责关系及职责边界。借鉴其他省市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改革的建议意见。 项目最终成果形式为《深圳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课题研究》。 具体应达到以下标准:

我国税制改革进程及方向

2013北京CBD国际论坛9月6日在京举行。北京CBD国际论坛作为北京CBD举办的具有最高水准、最广影响力和最强品牌效应的主题活动之一,致力于邀请企业领袖和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共同探讨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和未来趋势。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以下是文字实录: 谢谢,中国的经济面临一系列新的变化和挑战,面对新的形势,中国的经济体制肯定要做出新的调整。其中,作为政府和企业居民之间最紧密的联系纽带,税收制度的调整肯定是相当大的。对此,我想我们有很深刻的记忆,远的不讲,单讲1994年的税制改革,实际上影响了此后中国20年的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的税制改革面临哪些问题呢?我想,下一步该做哪些调整?大家肯定是积极关注的,我用不到20分钟的时间把有关的问题和大家作一些分享。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中国现实的税制状况。 第一张图这是2012年中国税收收入的结构图,如果从税收的名称把它换算成税收收入的份额,我们再看这张图就比较简单了,这张图告诉大家,18个税种中只有5个税种是最重要的。这18个税种当中只有5个税种是最重要的,5个税种相加占全部税收收入的90%,我的意思是说只要把握了这5个税种的变化,实际上你就能大致把握中国税收制度以及结构的全貌。 第二张图,我们把上面的第一张图稍加整理,按照税种来归类,我们发现如果把它归为流转税、所得税和其它类的话,发现能够纳入到流转税中的占70%以上,两个所得税税种两者合计26%,出乎意外的其它类税种只有4.3%,所以,大家从中特别关注的就是流转税的占比。 第三张图,税收来源的结构,也就是谁把钱交给了税务系统?尽管我们可以把中国的纳税人结构区分为七大块,但其实其中的六块的性质是一样的,比如这里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公司、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涉外企业,当把这六块求和的时候你会发现来源于企业的税收占比占90.5%,只有9.5%来自于非企业,也就是说来自于居民个人,那么这样的税制结构和世界上通行的税制结构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点,最突出的印象就是我们的税制结构不是特别的均衡。 大家看这张图展示的是OECD国家在2009年税收收入及其来源的结构图,从中可以

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办法及填表方法

巨野县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人员过渡办法 为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搞好现有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列入改革范围教师的过渡,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98号)、《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鲁人社发…2012?53号)和市人社…2012?131号文件精神及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过渡范围 凡在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以及县教学研究、电化教育和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中具有教师职称(职务)的在编教师,都要按照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过渡。 民办中小学的教师可参照本办法过渡。 二、主要内容 (一)改变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统一后的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初级职务名称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中级职务名称为一级教师,高级职务名称为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按照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与统一后的职称(职务)对应

关系,直接过渡到统一后的职称(职务)体系,统一办理过渡手续。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二)现已聘用为中小学高级、中级、初级教师职务的,按聘用的专业技术职务分别过渡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三)对于已经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资格予以保留,先按现聘任岗位过渡,待相应岗位出现空缺时,可按规定程序参加竞聘上岗。 三、工作程序及要求 过渡工作在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由学校(单位)统一组织办理。具体程序是: (一)动员布署(2012年12月27日至2013年1月7日)。召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动员会议,将基本精神和政策规定传达到每个学校(单位)。过渡手续的办理要明确学校责任,由学校组织统一办理,由教师本人确认。除确认环节外,不允许增加教师本人的职责和工作量。这项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确保万无一失,不允许因为工作疏忽,漏填漏报,留下隐患,影响改革的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