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复习知识点提要

班级姓名

1.土壤生物有哪些?

2.土壤中非生命物质有哪些?(四个实验请看书)

3.土壤中有机物来源于哪儿?无机物怎样形成?

4.土壤如何形成?土壤的组成成分?

5.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6.矿物质颗粒的种类?

7.土壤分类及质地特点?

8.土壤性状?

9.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能力主要与何有关?

10.植物的根系;

11.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何因素有关?

(P105探究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

12.根吸水主要部位;

13.根尖结构;

14.细胞的失水与吸水条件;

(看P108植物细胞失水实验)

15.植物缺少氮、磷、钾各表现出的症状;

16.水华与赤潮;(P111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17.茎的分类与举例;

18.茎横切面各结构名称及功能;

19.哪类植物茎不能加粗?为什么?举例

20.水、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两个实验P116,P117)

22.蒸腾作用的意义;

23.叶的结构两个实验(P119,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水从叶片上下表面散发;现象、结

论等)

24.保卫细胞的特点及作用;

25.植物体内水的运输路径;

26.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哪儿?

27.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污染物有哪些?

28.影响土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有哪些?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B、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体和气体两大类。

C、土壤中不存在微生物。

D、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占固体部分的95%左右。

2.根尖结构中许多小而排列整齐且多呈方形的细胞,能不断分裂,使根生长的这部()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根毛区

3.植物吸收水分最主要的部位是………………………………………………………()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冠D.根毛区

4.把新鲜萝卜放在浓盐水里,萝卜的质量变化是……………………………………()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5.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基本路径是…………………………………………()

A、叶的筛管→茎的筛管→根的筛管

B、根的筛管→茎的筛管→叶的筛管

C、叶的导管→茎的导管→根的导管

D、根的导管→茎的导管→叶的导管6.温带地区的松树年轮第一年秋材与下列哪项之间界限最明显:…………………()

A、第一年春材

B、第一年秋材

C、第二年春材

D、第二年秋材7.某些植物的茎,如玉米、小麦等,一旦长成就不能加粗,原因是………………()A.不再获得营养 B.没有形成层 C.植物已经停止生长 D.形成层受到破坏8.夏秋季节,木本植物茎中形成层向内分裂出的细胞可形成:……………………()

A 、髓B、韧皮部C、木质部D、树皮

9.无土栽培就是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培育植物的方法。配制植物营养液是………()A.根据光合作用需要水的道理

B.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无机盐的道理

C.根据植物根系呼吸需要水中的溶解氧的道理

D.根据植物蒸腾作用的需要的道理

10.关于叶脉的输导功能正确的是……………………………………………………()

A、只输导叶制造的有机物

B、只输导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

C、有机物、水、无机盐都能输送

D、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11.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A.上、下表皮细胞B.保卫细胞C.气孔D.叶脉12.氯化钴蓝色滤纸遇水变……………………………………………………………()A.不变色B.白色C.绿色D.红色

13.在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

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 2 章知识要点:一、空气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二氧化碳:0.03% 3、空气的利用。(1)氮气的用途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用途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1)硫在氧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2)S + O2 ===SO2 (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 3O4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1)①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③收集方法(2) 5、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本身质量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1)可燃物燃烧条件(2)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 2、质量守恒定律(1)(2)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①原子种类④物质总质量3、化学方程式。(1)(2)(3)(4)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②表示反应的条件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C (2)分解反应:A B+C 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xx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的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 5.“小喷泉”实验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6.被踩瘪了的乒乓球,只要没有破,用热水一烫就能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的缘故。 7.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增大)。 二、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带胶塞的玻璃瓶、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 1、把玻璃瓶里倒满水,滴上一两滴红墨水,把带塑料管的胶塞放入玻璃瓶里,塞紧。在塑料管的液面处做上记号。 2、将玻璃瓶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观察塑料管内液面的变化,做上记号。 实验现象:玻璃瓶放入热水中,塑料管中水面上升,放入冷水会下降。

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锥形瓶、热水、气球、水槽 实验步骤 1、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 2、把锥形瓶放入有热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 3、把锥形瓶取出放入有冷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锥形瓶放入有热水的水槽中,垂下的气球会竖立胀大,放入冷水中后逐渐变小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步骤: 1、把金属球放入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2、点燃酒精灯,把金属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然后放在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3、把金属球放入冷水中片刻,再放入金属环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把金属球放入金属环中能通过,金属球加热后再放入金属环不通过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又能通过金金属环。 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简答 1.物体热胀冷缩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1)瓶装饮料不能装得很满(2)水烧开时,会溢出来。(3)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修复了。(3)架电线时要把电线冬天拉得紧一些,夏天松一些。(4)火车行驶的钢轨连接处留有一些间隙。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八年级科学植物与土壤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 A.盐碱物质植物不能吸收 B.土壤溶液浓度小,植物吸水过多 C.土壤溶液浓度大,根吸水过多 D.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液的浓度 【答案】D 2.如图,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答案】A 3.小柯将一根新鲜的黄瓜切成若干薄片后,分别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如图所示),则哪种液体中的黄瓜薄片会失水变软 A.只有清水B.只有浓盐水 C.两者都会D.两者都不会 【答案】B 4.蒲公英、丝瓜、草莓的茎分别是() A.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 B.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 C.攀援茎、匍匐茎、攀援茎

D.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 【答案】B 5.豇豆(宁波人称之为带豆)的茎,虽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但却有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它的茎属于() A.缠绕茎B.匍匐茎 C.攀援茎D.直立茎 【答案】A 6.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⑤为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绿色的细胞构成 B.②是栅栏组织,④是海绵组织 C.③是叶脉,内有输导组织 D.⑥为气孔,是植物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答案】A 7.在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的喷剂喷洒到叶面上,能结一层薄膜,这层膜可以让二氧化碳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类物质的作用是()。A.抗呼吸作用B.抗蒸腾作用 C.增强光合作用D.增强蒸腾作用 【答案】B 8.移栽植物时往往暂时出现萎蔫现象,这是由于() A.水分的输导受到阻碍 B.没有及时浇水 C.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拉断,降低了对无机盐的吸收 D.一些根毛和幼根被折断,降低了对水分的吸收 【答案】D 9.农业生产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电和磁 1、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 、北极N 。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 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物理学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分布的情况。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磁体 S 极。 3、地磁场: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拟,地磁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4、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3)磁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 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它把电能转化成为机械能。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使线圈沿原方向继续转动,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_在平衡位置(还有很多可能)_____. 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切割磁感线运动。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压。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切割磁感线方向和磁场方向方向有关。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我国交流电周期0.02秒,频率:50赫兹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大型发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两部分。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转动的方式。 8、家庭电路: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220 , V,分辨火线、零线的工具是测电笔 电能表的作用:测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220V 10(20)A ”的意 义:。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 1、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是(电路)。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2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9、电池有(两)极,铜帽一端叫(正极),锌壳一端称为(负极)。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寻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2、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13、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15、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没电了;④灯座松了,没有连上。⑤开关坏了。 16、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哪里出了问题。检测时要检2次。 17、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 18、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91.5V0,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比用一节电池(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更亮)。 19、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比只字一个灯泡发光(暗些)。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灯泡亮度和安一个灯泡(一样)。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20、安全用电小常识:①不要用湿毛巾擦带电设备;②不要在大树下避雨;③不要在同一个插座上接入太多的用电器;④启外活动时,不要靠近高压电线、架线铁塔等。⑤不碰掉落到地上的电线。 科学实验: 1、分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四章第二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下列各种土壤颗粒中,直径最小的是() A.砾石 B.砂粒 C.粉砂粒 D.黏粒 2.粉砂粒的渗水不能说明的是() A. 粉砂粒间有空隙 B. 具有透水性 C. 粉砂粒颗粒较小 D. 具有通气性 3.在土壤的成分中,影响土壤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 矿物质颗粒 B. 腐殖质 C. 空气 D. 水分 4.自然界中最适宜绝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是() A. 砂土类土壤 B. 黏土类土壤 C. 壤土类土壤 D. 人造土 5.研究“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关系”的实验应控制的变量是() A. 大小相近,同一种类的植物 B. 浇等量的水 C. 不能被雨水淋到 D. 以上都是 6.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粘地

C.比较干旱的粘土地 D.河边湿润沙地 7.下列土壤模型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模型是() 8.做土壤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相同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9.土壤主要是由、、和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的。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做,细的叫做,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做。 10.根据砂粒、黏粒和粉砂粒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土壤、土壤和土壤三种。黏性较差的土壤,土壤中的空隙,比较疏松,水易渗入或流出,通气性能,但保水和保肥性能。砂土类土壤的通气性能、透水性能最,黏土类土壤的保水性能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实验探究题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 第一章电与磁 1.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中,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造成小磁针偏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一:可能是通电后导线产生的热量使空气对流引起。 猜想二:可能是通电后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引起。 (1)小柯看到小磁针偏转,认为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他判断的理由是。 (2)为了验证猜想一,下列方案可行的是(可多选)。 ①将整个装置放在玻璃箱中进行实验 ②将小磁针罩在烧杯中,导线置于烧杯上方并平行于小磁针进行实验 ③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3)如果实验中小磁针偏转不明显,请提供一条改进的建议:。 2.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研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 (1)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填“左”或“右”)移动。 (2)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同学们发现无铁芯组实验中没有吸引起大头针,那么通电螺线管到底有没有磁性呢?他们通过其他方法验证了这几次都是有磁性的。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通电螺线管中有无铁芯无铁芯有铁芯 线圈匝数50匝50匝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安)0.8 1.2 1.5 0.8 1.2 1.5 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枚)0 0 0 3 5 8 (3)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时,另一组的同学提出一个新问题:“当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是否还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粗细)有关?”现有大小不同的两根铁芯,请根据你的猜想并利用本题电路,写出你验证猜想的简要操作方案: 。3.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 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 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 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 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 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 度最低. 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 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 布或沙土扑灭. 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 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声音》单元复习提纲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 答: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细. 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八年级科学下册4植物与土壤自测题

4 植物与土壤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大白菜增产实验,结果收获时每棵大白菜重约4千克。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C) A. 土壤中的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有机物 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2.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结构是(A) A. 保卫细胞 B. 气孔 C. 叶片 D. 根毛 ~ 3.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经过的途径是(A) A. 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 B. 土壤→导管→叶脉→气管→表皮→大气 C. 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 D. 土壤→根毛→叶脉→导管→表皮→大气 4.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C) A. 气孔、导管、根毛 B. 根毛、气孔、导管 C. 根毛、导管、气孔 D. 导管、气孔、根毛 5.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A) 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 B.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 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6.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面积为5000平方米的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的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来实现的(B)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D.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 7.斑竹长成后茎不能逐年增粗,而香椿树却能逐年增粗。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A.斑竹茎中无形成层,而香椿茎内有形成层 B.斑竹茎中无木质部,而香椿茎内有木质部 C.斑竹茎外部无粗糙的外树皮,而香椿茎的外部有粗糙的外树皮 @ D.斑竹茎内无导管和筛管,而香椿茎内有导管和筛管 【解析】形成层向内形成木质部,向外形成韧皮部,使茎增粗。斑竹为单子叶植物,无形成层。 8.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其原因是(D) ①根毛细胞有大液泡②生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③内有输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word版本

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章电与磁 【知识梳理1】 一、磁体: 1、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2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 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退磁) 二、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小磁针 N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 三、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 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内部相反) 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地磁的N极在地理S极附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宋代沈括第一个发现) 五、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点: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 【知识梳理2】 一、电磁铁: 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 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 (3)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1、作用力方向影响因素:电流方向、磁感线(或磁场)方向。 2、能量变化: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直流电动机:(1)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改变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2)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线圈处于平衡位置。 ⑶换向器的作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左手定则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 。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两低 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 ,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水中 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弄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不能用过滤分离。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焰心的温度最低。其

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第二单元《声音》单元复习提纲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答: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细。 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5、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 6、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 7、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 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along the ridge line on the plane, and nearly vertical slope contour lines, Guan Po changes with the original ground line, with shallow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线上课程知识点汇总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摩擦 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便物体带上静电。 2、物质同时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相同的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的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3、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4、电路是指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5、小灯泡的构造: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 6、1.观察小灯泡的构造,用直线连一连各部分的名称。 2.猜测电流是怎样移动的,试着用铅笔画一画电流的路径。 7、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玻璃泡金属架 灯丝 连接点

亮了。 9、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 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对于人体来说, 低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的。 10、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 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11、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 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 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2.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3.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把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接,灯泡比较暗;因为一节电池的电压要平均分给两个小灯 泡,每个小灯泡就只有0.75V电压。 把两个灯泡并联起来接,灯泡都比较亮。每个小灯泡的电压是相同的,都是1.5V。 部编版两个小灯泡串联两个小灯泡并联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检测试卷有答案

质量评估卷植物与土壤第4章分值:120分时间:90分钟 分,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小王取两个相同的量筒,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铁块和土壤,发现完全浸没两者时,土壤中加入水的体积要大1 )于铁块中的体积,则说明 ( A.土壤中含有水分 B.土壤中含有空气 C.土壤的密度大于铁块 D.土壤容易形变 )2、以下三种土壤样品中,哪种通气性能最差,哪种保水性能最强( 土壤质地土壤样品土壤名称砂土类土壤甲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黏类、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乙黏土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均匀壤土类土壤丙A.甲甲 B.乙丙C.乙乙 D.甲乙 3.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这些基本条件是() ①无机盐②空气③水分④二氧化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如图为根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④区细胞排列不整齐 B. ③区细胞排列紧密 C. ①区细胞体积较大 D. ②区细胞内有叶绿体 5.如图,甲乙两根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 两枝条内红色溶液是由筛管运输的

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初钻出地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这说明竹茎中的结6. )(构没有 D C.木质部.髓A.韧皮部 B.形成层“科技兴农”是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的问题。下列生产措施中,其目的是降低农作物的蒸腾作用效率的是7. )( A.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泥土 B.插秧时,秧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C. 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 D. 所学生物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小明根据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8.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量的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开花了。请问小明施加的化肥是(.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A 9.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B .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C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水既是植物的重要成分,也是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下列各项中,与植物体吸收、运输和散失水分无直10. )(接关系的结构是 A.根、茎、叶内的导管幼根上的白色“绒毛” B. C.根、茎、叶内的筛管 D.叶片下表皮的气孔 11.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CO通入少量水中,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后,可观察到呈红色2 B.将硫粉放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有淡蓝色的火焰产生并生成大量白烟同时贴在蚕豆叶片上下表面的氯化钴试纸,可看到上表面的试纸先变色C.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时,摘取一张新鲜叶片,滴加碘液,可观察到出现蓝色D. 天15如图所示,将生长良好的甲、乙、丙3盆植物放在阳台上,甲盆定期浇适量水,乙、丙两盆不浇水.12. 后,甲、丙两盆植物均存活,乙盆植物枯死.对此实验,下列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A.乙盆植物因缺水桔死 B.仙人掌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变异 C.若给仙人掌定期浇水,其叶会转变成阔叶 D.阔叶植物能进化成仙人掌等叶成刺状的植物 )( 13.在如图实验中,可以证明植物根吸水主要在根尖的是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声音 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牛的叫声低,鸟的叫声高,大鼓比小提琴声音低。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5.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6.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7.用不同力度敲打音叉,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弱,大力一点敲击发出的声音强。 8.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大,音量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音量小,声音弱。 9.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都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 10.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11.越短、越小、越少、越细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越长、越大、越多、越粗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2.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在拨动钢尺时,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1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可以在固体、液体体和气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13.听诊器是1816年法国医师林耐克发明的。 10.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人们为了更好地监测音量对人体的影响,把音量分成“级”,其单位为“分贝”。可以用分贝仪测量音量的大小。 11.噪声的危害:主要造成听力损失,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 12.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保护听力要做到:(1)戒掏挖耳道;(2)经常按摩耳部,加快耳朵的血液循环;(3)正确使用耳机;(4)远离噪声 13.控制噪声的方法:声源处控制、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阻断 第二单元消化与呼吸 1.人体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2.在口腔中,牙齿将食物磨碎,通过舌头的搅拌作用,食物与唾液混合,进行初步消化,吞咽后,由食管送入胃部。 3.胃和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 4.胃位于腹腔中上部偏左的的地方。上端与食管相连,下端与小肠相连,胃能

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知识讲解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一)电单元 科学概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4、知道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5、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7、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8、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10、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科学实验 1、会用1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2、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3、会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是导体。 4、会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比较串联与并联电路在连接方法上的本质不同。 5、会画简单电路图,并且会用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电路。 简答题 1、说说在生活中应如何用电? 2、猜测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可能是什么地方出故障了?该如何解决? (二)新的生命单元 科学概念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5、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4章 植物与土壤 知识点归纳

第1、2节土壤的成分各种各样的土壤 A.土壤中的生命和非生命物质 B.从岩石到土壤 1.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 1)物理因素——风、流水、温度等 2)化学因素——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 3)生物因素 2.岩石变为土壤: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成石 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最后经过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形成土壤 C.土壤的结构和类型 1.土壤的结构 1)土壤主要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以及多种生物组成,这些成分之间 相互影响,使土壤形成一定的结构 2)矿物质颗粒的多少和排列方式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 3)土壤的矿物质颗粒有粗有细,粗的叫砂粒,细的叫黏粒,介于两者之间的叫粉砂 粒

2.土壤的类型 1)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2)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较细 3)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量,土壤质地较均匀 D.土壤的性状与植物的生长 2.壤土类土壤的矿物质颗粒、空气、水和有机质等组成比例合理,土壤黏性适度,通 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是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的土壤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A.植物的根系 1.植物根的分类 1)主根:由胚根直接生长形成的根,数量只有一条,向下生长 2)侧根:从主根上依次生出的根,与主根相比,又细又短,但数量众多 3)不定根:从植物的茎或叶上长出的根 2.植物根系的分类 1)直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为直根系 2)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为须根系

B. 跟的吸水和失水 1. 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2. 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1) 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吸水 2) 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失水 3. 土壤中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 土壤水分→根毛细胞→皮层细胞→木质部细胞→植物体各部分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A. 茎的结构 1. 木质茎的结构 1)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 隙小,起保护作用 2) 韧皮部:在茎横切面上呈筒状 根毛区:根毛区细胞是由伸长区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内涵丰富的细胞液,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但能较快生长,使根不断地伸长生长 分生区: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紧密,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外观呈黄色 根冠:细胞壁薄,外层排列比较疏松,内部细胞小,排列紧密。主要起保护作用

浙教八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初二科学(下)期末基础知识复习 第1章符号与粒子 三、计算题 1.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 AxBy A元素:B元素=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2. 3. (也是计算该物质的纯度或百分含量)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四: 1.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 核电荷数=质子数(带正电)=核外电子数(带负电),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3. 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森 4. H2O有那些意义 (1)、表示为水这种物质(物质);(2)、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 (3)、表示一个水分子(分子); (4)、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原子):(5)、表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相对质量)。 5. 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如氧气O2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水 H2O; 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如氧化钙CaO 。 6. “2”的含义:2Ca2+前2:2个钙离子,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 2H 2O 前2:2个水分子,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CaO (Ca上方的+2)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7. 地壳中元素含量:氧 > 硅 > 铝 > 铁。 8. 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周期,“列”称为族; 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大。在同一族内,各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第2章空气与生命

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 78% ;氧气约占 21% ;二氧化碳约占 % 。 2.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略大,通常用排水集气 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来收集。 3.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能溶于水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能和水反应生成 碳酸(H2CO3,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来收集。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内变浑浊 (方程式为 Ca (OH )2 + CO2 =CaCO3 ↓+H 2O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造成 温室效应 效应。 4.填写下面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表格:(条件:点燃或加热) 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 H 2O 2 和加热分解 KMnO 4 或 KClO 3 ,化学方程式为 (1) H 2O 2 ====== H 2O + O 2↑ (2) 2KMnO 4 ====== K 2MnO 4+ MnO 2 + O 2↑ (3) 2KCl O 3 ======= 2KCl + 3 O 2↑ 工业上用 分离空气 制取氧气。利用两种气体的 沸点 不同,属 物理 变化。 6.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为 催化剂 ,它的作用是 改变反应速度 ,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7.我们把物质和 氧气 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我们把 发光 、 发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 燃烧 ,如果这种反应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就会引起爆炸 。 而自燃是 缓慢氧化 引起的。 8.可燃物自燃的2个条件是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有充足的氧气并与之接触 。 9.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上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上看,就是反应前后 元素种类 、 原子个数 和 质量总和 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加,所以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 原子。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反应物 原子 重新组合成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10.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 肺 ,呼吸道包括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 11.人体的呼吸运动包括 吸气 和 呼气 2个过程,是靠 膈肌 和 肋间肌 的活动而产生的。 12.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在 光 的作用下,利用 二氧化碳(CO 2) 和 水(H 2O ) 等物质制造 有机物 ,并释放 氧气(O 2) 的过程,其发生的场所是 叶绿体 。 13.在鉴定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的实验中,检验淀粉的物质是 碘液 ,遇到淀粉会变 蓝色 。在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时我们用的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14.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是: 15.检验二氧化碳,空气,氧气,氮气的方法是:将点燃的火柴放入集气瓶内,剧烈燃烧的是氧气,无变化是空气,熄灭的是CO 2和N 2。这2者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变浑浊的是CO 2,不变的是N 2 。 16.实验室里用盐酸和碳酸钙 制取CO 2,化学方程式CaCO 3+2HCl=CaCl 2+ H 2O +CO 2↑ 。 17.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从而释放能量提供给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葡萄糖+氧气-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18.大气中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的气体是 臭氧 ,分子式为 O 3 , 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排放 氯氟烃 ,而使其遭到破坏。 MnO2 △ △ MnO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