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安丰中学高一语文组王厚宏制

安丰中学高一语文组王厚宏制

《过秦论》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请同学们欣赏首诗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见优化设计)

三、学生准确认读,为背诵课文打基础

1.字音

(1)腴()轸()镞()笞()蒙恬()

(2)孝公既没()召滑()俯首颈系()

(3)践华为城()劲弩()不及中人()墨翟()

(4)蹑足行伍()将数百之众()度长絜()大

(5)比权量力()万乘之势()朝同列()一夫作难()(6)鉏耰棘矜()度()长絜大崤函()黔首()(7)锋镝()隳()流血漂橹()瓮牖绳枢()氓隶()

2.通假字

约从离衡()合从缔交()陈利兵而谁何()

倔起阡陌之中()赢粮而景从()百有余年()

四、师生研读第一段

(一)自读课文第一段,小组研讨解决以下知识:

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崤函之固()席卷天下()囊括四海()

包举宇内()内力法度()外连横()

斗诸侯()

2.重点词语解释

务耕织()君臣固守()修守战之具()

(二)、学生练习翻译第一段,理解内容

(三)、知识延伸(一词多义现象)

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 )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五、质疑反馈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整理第一段文言现象;预习第二、三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解释下列词语)

崤函之固()席卷天下()囊括四海()

包举宇内()内力法度()外连横()

斗诸侯()务耕织()君臣固守()

修守战之具()

二、师生研读第二段

(一)自读课文第二段,小组研讨解决以下知识:

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1)南取汉中()会盟而谋弱秦()约从离衡()

(2)尊贤而重士()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2.通假字

孝公既没()约从离衡()

3.重点词语解释

不爱()珍器重宝中山之众()制()其兵

(二)自主练习翻译第二段,理解文段内容

(三)知识延伸

1.一词多义

因:因()遗策因()利乘便

因()击沛公于坐因()人之力而敝之

延:秦人开关延()敌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与:相与()为一失其所与()不知

则与()斗卮酒吾与()点也

管仲非仁者与()蜩与()学鸠笑之

2.一义多词

属、徒、伦、辈、党、众、侪()

延伸:尔曹()若属()

三、师生研读第三段

(一)自读课文第三段,小组研讨解决以下知识:

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吞二周而亡诸侯()却匈奴()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以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威振四海()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重点实词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知识延伸:(一词多义)

信:信()臣精卒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可乐也今行而无信()

自可断来信()欲信()大义于天下

成语:信笔涂鸦——没有多加考虑,随意写或画。(谦词)

信马由缰——漫无目的的闲逛或随意行动。

信口雌黄——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

信而有征——可靠而且有证据。

(二)学生练习翻译第三段,理解文段内容

(三)学生练习朗读背诵,教师检查背诵

四、学生质疑反馈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整理第二、三段文言现象;背诵第三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解释下列词语

孝公既没()不爱()珍器重宝

因()遗策开关延()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制()其兵制()六合2.默写

(1)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

侯,,,威振四海。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二、师生研读第四段

(一)自读课文第四段,小组研讨解决以下知识:

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瓮牖绳枢之子()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而亡秦族矣()

2.古今异义:山东()

知识延伸:

河北()河南()绝境()鱼肉()妻子()左右()学者()可怜()3.通假字:

倔()起阡陌之中赢粮而景()从

(二)学生练习翻译第四段,理解文段内容

(三)、学生练习朗读背诵,教师检查背诵

三、师生研读第五段

(一)自读课文第五段,小组研讨解决以下知识:

1.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天下非小弱也()序八州而朝同列()

2.重点词语解释

非抗()于九国之师致()万乘之势百有()余年矣3.特殊句式(翻译):为天下笑者

知识延伸:(被动句)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夜缒而出,见秦伯。

(5)不拘于时,学于余。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二)学生练习翻译第四段,理解文段内容

(三)学生练习朗读背诵,教师检查背诵

四、学生质疑反馈

五、教师总结引申:

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

六、布置作业:整理第四、五段文言现象;背诵第四、五段

第四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务耕织修守战之具()(2)会盟而谋弱诸侯()

(3)不爱珍器重宝肥沃之地()(4)尊贤而重士()

(5)以致天下之士()(6)秦有余力制其弊()

(7)开关延敌()(8)天下诸侯已困矣()

(9振长策而御宇内()(10)延及孝文王()

(11)奋六世之余烈()(12)陈利兵而谁何()

(13)斩木为兵()(14)才能不及中人()(15)非抗于九国之师()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释义:。

(2)赢粮而景从通,释义:。

3、古今异义词辨析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今义: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今义: 4、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外连衡而斗诸侯:(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4)序八州而朝同列:(5)席卷、包举、囊括:(6)内立法度,南取汉中:(7)追亡逐北:(8)却匈奴七百余里:(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0)会盟而谋弱秦:(11)以愚黔首:

5、一词多义意义用法辨析

①制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后汉书·张衡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②亡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④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冯婉贞》

⑤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6、文言句式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陈利兵而谁何。

(4)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7、翻译重点句子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

(2)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课文内容分析

见优化设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