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检测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检测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检测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检测题

高二语文上学期月考检测题(三)

编制:李颖时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惘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摘编自魏家俊《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复兴的今天,怎样认识中国文化传统,是我们的重大课题。因为体大,自然思纷;为求其真,仁智之见,我们都应该研究。历览前贤着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质。

和而不同,厚德载物。重视人与自然之间,族群、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所谓“天人合一”是经过区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善于化解对立,主张仁爱、和为贵。

刚健自强,生生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学习,以“刚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中国人因此而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断的文明。

仁义至上,人格独立。我们以仁义为最高价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扬至大至刚的正气,强调人人都有内在的价值与不随波逐流的独立意志,守正不阿,气节凛然,甚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主义肯定人民是主体;人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戴;保民、养民是人君的最大职责。

整体把握,辩证思维。中国思维有两大特征,一是整体观,二是阴阳观。前者从整体上把握世界或对象的全体及内在诸因素的联系性、系统性,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后者重视事物内在矛盾中阴阳等关系的对立与平衡。

经世务实,戒奢以俭。我国有现世与实务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经国济民,兼重文事武备,明理致用,反对空谈高调。尊重劳动,倡导勤俭节约,力戒骄奢淫逸,鄙视不劳而获。

中国文化精神的这些特质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文化底蕴,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可以作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例如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或者说中国梦,代表话语应是《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是儒家所设想的远古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梦想,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

两千多年来,平民子弟通过宗族祠堂与家庭教育世代传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价值仍然是仁爱、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响他人的生活哲学,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忠臣义士的故事和蒙学读物、族谱家训、民谚民谣中的廉洁勤俭、与人为善等观念,如《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中的一些内容。这些价值通过唱戏的、说书的,通过家人乡亲口耳相传,逐渐在民间扎根。

(摘编自郭齐勇《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材料三

信息化、数字化既给传统文化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也为其重焕生机提供契机。为什么从前人们喜欢看戏,现在不喜欢呢这变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文化娱乐活动匮乏时,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发展。随着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后,地域色彩浓厚的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当人们打开智能手机,就可以观看电影、电视、视频时,很多人就不愿意走进剧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剧种了。传统戏剧如此。其他领域和门类的传统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数字化是一种技术力量。它们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球范围

内获取知音。如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从2014年登陆好莱坞杜比剧院后热度一直不减。这种蕴藏着强烈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码、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文化语境里被认同、被赞叹,真正走向了世界。

(摘编自封寿炎《数字时代,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传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B.中国文化体大思纷,我们应当充分研究诸多前人观点,才能较为完整地总结出其精神特质。

C.“天人合一”是区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顺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D.中国思维具有整体观与阴阳观,其内涵有相同性,都主张内在的联系性、系统性与平衡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强调民为邦本,“民为贵、君为轻”,民与君的关系恰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称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C.中国梦是以中国文化精神为底蕴的,“天下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会基础。

D.《三字经》《千字文》是带有儒家文化密码的蒙学读物,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信息越发达文化传播也就广泛。

B.传统文化要在网络文化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有所创新。

C.在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会彼此冲击,形成干扰。

D.一个民族保存着还是抛弃了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是它将要强盛或者衰落的标志。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乞丐

契诃夫

“仁慈的老爷!行行好,请顾念一下我这个不幸的挨饿的人,我三天没吃东西了……我当了八年的乡村教师,现在失业了。请帮帮忙,行行好!”律师斯克沃尔佐夫打量着他,瞧瞧他那件灰蓝色的破大衣,混浊的醉眼和脸上的红斑。他觉得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

“听着,在前天,我好像在花园街遇见过您,”他说,“不过那时您说您是被开除的大学生,还记得吗这很下流,这是诈骗!”

??斯克沃尔佐夫大发脾气,毫不留情地痛斥这个求告的人。这家伙一味说谎,利用别人的仁慈,恰恰亵渎了他出于纯洁的心灵喜欢周济穷人的一片好意。破衣人起先一再辩解,后来不作声了,羞愧得低下了头。

“先生!”他说,一手按住胸口,“确实,我……说了谎!我原来在俄罗斯合唱团里任职,由于酗酒,我被赶了出来。不说谎又有什幺办法呢”

“什么办法”斯克沃尔佐夫大喝一声,逼近他,“工作呀,这就是办法!您应该工作!”

“这个我自己也明白,可是上哪儿去找工作呀去当看门人吧,谁也不会要我,工厂也不会要我,工人要有手艺,我却什么也不会。”“胡说!您总能找到借口!那么,您愚意去劈柴吗在我家里劈柴您愿意吗”

“好吧,我可以劈……”

斯克沃尔佐夫高兴地搓着手,把厨娘叫了出来。对她说;“奥莉加,把这位先生领到板棚里去,让他劈木柴。”破衣人耸了耸肩,似乎感到纳闷。话已出口的他犹豫不决地跟着厨娘走了。斯克沃尔佐夫赶快走进餐室,那里的窗子正对着院子,斯克沃尔佐夫看到他们进了院子。奥莉加气呼呼地打量她的同伴,打开锁着的板棚,“砰”地一声恶狠狠地推开了门。那个冒牌教师和冒牌大学生坐到未墩子上,用拳头支着红腮帮,想起心事来。

厨娘把一把斧子扔到他脚旁,破衣人迟疑地拉过一块未柴,把它放在两腿中间,胆怯地用斧子砍下去,木柴摇晃起来,倒了,那人又把它拉过来,很小心地砍下去,木柴又倒下了。

斯克沃尔佐夫的气愤已经消散,他感到有点不安,有点惭愧。他回到书房里,“我这样做是为了他好。”

一小时后,奥莉加来报告,木柴已经劈好。“拿着,把这半卢布交给他,”斯克沃尔住夫说,“要是他愿意,让他常来,活总是有的。”从此,他经常出现:有时把雪扫成堆,有时

收拾板棚里的杂物。斯克沃尔佐夫搬家时,雇他来帮忙。破衣人没有喝酒,很少说话。搬运完之后,斯克沃尔佐夫吩咐人把他找来。

“噢,我看得出来,我的话对您起了作用,”他说着,递给他一个卢布,“这是给您的工钱。我看得出来,您没有喝酒,也不反对工作。您叫什么”

“卢什科夫。”

“那么,卢什科夫,我现在介绍您去做另一份工作。您拿上这封信,明天去找我的一个同行,他会给您一份抄写的工作。好好工作,把酒戒了,别忘了我对您说过的话。再见吧!”

斯克沃尔佐夫很得意;自己总算把这个人拉到了正道上。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斯克沃尔佐夫站在剧院的售票处付钱买票,看到身旁站着一个身材矮小的人,翻着羊羔皮领子,戴一顶旧的海驹皮帽子。

“卢什科夫,是您呀”斯克沃尔佐夫问,“喂,怎么样现在做什么事日子过得好吧”

“还可以,现在我在一位公证人那里工作,每月拿三十五个卢布,先生。”

“哦,谢天谢地。太好了!我为您感到高兴,非常非常高兴,卢什科夫!要知道您在采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的教子。要知道这是我把您推上了正道。”卢什科夫说:“我既感激您,也感激您家的厨娘,求上帝保佑这个善良而高尚的女人身体健康!说实在的,真正救我的是您家的厨娘奥莉加。”

“这是怎么回事”

“当初我去您家劈柴,我一到,她总是这样开始:‘噢,你这个酒鬼!你这个天地不容的人!’然后发起愁来,瞧着我的脸,哭着说:‘你是个不幸的人!你活在世上没有一点快活,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你这酒鬼,也要下地狱!你这苦命人啊!’您知道,尽是这类的话。但重要的是,她替我劈柴!先生,我在您家里连一根柴也没有劈过!为什么她要挽救我,为什么我瞧着她就决心痛改前非,这些我对您也解释不清。我只知道,她的那些话和高尚的行为使我的心灵起了变化,是她挽救了我,这件事我永世不忘。该入场了,里面正在打铃。”

卢什科夫鞠鹅告辞,找他的楼座去了。

(有删改) 6.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卢什科夫的哀求,斯克沃尔佐夫当面揭穿了他的谎言,并且严词拒绝了他的请求。这表现了斯克沃尔佐夫对欺骗行为的痛恨。

B.卢什科夫先在谎称自己是失业的乡村教师时神情慌张,后来又主动道出了实情,说明卢什科夫撒谎实属无奈。

C.卢什科夫勉强答应干劈柴的活计时,斯克沃尔佐夫“搓着手”——这个细节表现了斯克沃尔佐夫为自己能帮助卢什科夫感到高兴。

D.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重视人物心理刻画,并且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与衬托,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解析] A项,小说中没有“严词拒绝”的情节。B项说“主动道出”与文意不符。C项,让斯克沃尔佐夫感到高兴的是他终于可以揭开卢什科夫找借口的把戏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卢什科失先在谎称自己是失业的乡村教师等被截穿后羞愧低头的表情动作,说明卢什科夫并非顽固不化,毫无廉耻之心。

B.奥莉加“气呼呼打量”“恶狠狠地推门”“发愁”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她对卢什科夫自暴自弃行为的痛心及担忧。

C.卢什科夫答应到斯克沃尔佐夫家劈材是因为他急需一份糊口的营生,解决失业问题,因此对斯克沃尔佐夫充满感激之情。

D.文章主要运用顺叙、插叙方式,情节富有波澜;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了一个立体有变化的乞丐形象,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

[解析] 从“耸了耸肩,似乎感到纳闷。话已出口他犹豫不决地跟着厨娘走了”可见卢什科夫先并不是因为需要急需一份糊口的营生,解决失业,只不过是碍于面子而已。

8.“奥莉加”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叙述了卢什科夫“乞讨”“劳动”“释疑”等行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8.答案:①推进情节。“奥莉加”是卢什科夫命运转变的参与者,由于奥莉加的帮扶督促等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见证着卢什科夫的变化。②衬托人物。小说中主人公斯克沃尔佐夫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也通过“奥莉加”的行为更加反衬出斯克沃尔佐夫助人时居高临下、颐气指使的人物形象特征。③丰富文章主旨,卢什科夫对奥莉加发自内心的感激告诉我们乞丐是可以改变的,主要看我们采用何种方式。斯克沃尔佐居高临下的帮助固然能改变一时的生活,但只有真诚平等的帮助才能挽救心灵。

9.答案:①通过描述卢什科夫行乞时信誓旦旦的谎言直观地揭露了人性的缺陷,批判了社会中行乞者利用人性善良博取同情心的丑恶行为。②通过“劳动”情景的描写,表现出了卢什科夫好逸恶劳、懦弱无能的形象特征,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不愿通过劳动改变创造生活丑恶现象的批判与否定。③通过释疑情节的插叙,我们发现同样是帮助,奥莉加的帮助显出平等态度和对人的尊重,更显真诚,因而才真正产生“帮助”的效果,从而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深化了主题:帮助人的关键是真诚、尊重与平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博通群书,晓战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开元末,擢进士第。时兄晓已位监察御史,皆以名称重一时。巡由太子通

事舍人出为清河令,治绩最高,而负节义,或以困厄归者,倾赀振护无吝。秩满

..还都。于是杨国忠方专国,权势可炙。或劝一见,且显用,答曰:“是方为国怪祥,朝宦不可为也。”更调真源令。

土多豪猾

..,以法诛之,赦余党,..,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邑中语曰:“南金口,明府手。”巡下车

莫不改行迁善。政简约,民甚宜之。

(《新唐书·张巡传》)材料二

令狐潮①围张巡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白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令狐潮:初为雍丘县令,后降安禄山。

②张巡:“安史”乱起时,任真源县令,因上司投敌,他率军开往雍丘。

材料三

元和二年

....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节选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

B.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

C.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

D.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秩:俸禄,如“厚秩”;也指官员的品级,如“加官进秩”。秩满旧制官员任职届满,也称为俸满。

B.豪猾,指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豪右,原是西汉时期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他们因占有大量的田产,在乡里横行霸道,虽屡遭压制而不禁。

C.下车,出自《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蓟。”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

D.元和二年,这里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中国古代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巡调任清河令,当地大吏华南金建立了自己的威势恣意妄为,张巡一到任,就依法杀了他,赦免了他的党徒,其党徒没有不改恶从善的。

B.令狐潮率军包围了张巡,还以书信劝降;张巡的六名将领也劝他投降,张巡设计杀了他们,士气因此大振。

C.李翰因文章而自负,写《张巡传》十分详密。但遗憾的是还有缺陷,一是没有为许远立传,二是没有能够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D.由于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所以两人不能接到父辈就义的通知,认为张巡战死而许远被俘,怀疑许远是怕死而投降了叛军。

1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张巡的形象特点。(3分)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白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阳许诺。(4分)

②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逍遥游》)(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②梦,凫雁满回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③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铎:系在马车上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这里指故乡长安。③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二诗正文不着“早”字,但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综合描写,都描绘出了独特的“早行”图。

B.“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炼字很妙,“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光线的暗,以显出行之早。

C.《早行》第一句写寒意袭人,游子穿的“驼褐”,本不易被露水打湿,但游子却感到“晓寒”,可见其上路之早。

D.“寂寞小桥和梦过”,将梦与“寂寞小桥”结合,采用拟人手法,使意象丰满,情感丰富。四野无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梦魂伴随着自己孤零零地过桥。

16.《商山早行》的“凫雁满回塘”和《早行》的“稻田深处草虫鸣”都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各有什么效果(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7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7-20题。共17分。

诗无达诂,却可意会。涵咏体味语言文字是帮助我们披荆斩棘走进作品和作者之“意”的(1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17 (1), 17(1)在对社日祭祀场景平淡的叙述中隐藏了表达了作者对敌占区百姓(18)复国难望的深深忧虑。读文学作品,要用“心”去阅读,即主体投入的感性的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中人物之心(18)、(18)、(18),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他们境遇中的欢乐与痛苦。品味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不渝,张生和崔莺莺的缠绵悱恻,让我们不禁想起秦观在《鹊桥仙》中写的 17(2) , 17 (2)这一所有恋人冲破时间限制的铮铮誓言。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前人说读书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 19①。杜甫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明写春意的盎然,更是暗写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愁思; 20

(1); 20(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青山依旧,人事不在。同样的山水奇景,李白的笔下写的是“ 17 (3), 17(3)”(《蜀道难》)在水石相激雷声震天中展现作者的奔放豪迈,黄庭坚的笔下“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却隐隐透漏出难于消除的落寞与苍凉。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拓展作品作品的意境。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 19②。让我们在吟咏、鉴赏、写作等活动中感悟文学之美,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17.根据上下文所给的情境,在文中划线处填充恰当的诗句。(6分)

18.根据文意,请选择合乎要求的词语依次填入文中小括号处的是()(3分)

A.拐棍积重难返撞击相会交流

B.钥匙数典忘祖交流相会撞击

C.拐棍数典忘祖相会交流撞击

D.明灯积重难返交流撞击相会

19.请在上面材料中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0.读出“弦外音,味外味”是重要的阅读方法,结合你的阅读实践,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填在文中空白处,来阐释这一读书方法。要求句式相似,语意连贯,内容贴切。(4分)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和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今年5月,山西太原有路口设置了屏幕,曝光闯红灯的行人。除了成年人的照片,有关部门还将未成年人照片未打码直接展示在屏幕上。当地交警部门表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是一样的,只要违法闯红灯就会被曝光展示一周左右。(据5月28日《新京报》)

(1)给漫画起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2)请就漫画反映的问题发表你的看法,30字左右。(3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2019年女排世界杯于9月14日—9月29日在日本举行,卫冕冠军中国女排10连胜提前夺冠,获世界杯第五冠、三大赛第十冠。

请你以复兴中学学生会的名义,写一篇学习女排“不畏强手、顽强拼搏”的精神的倡议书。

要求:①格式正确,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落款时间统一为:2019年12月21日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国庆假期结束后,网友们纷纷晒出被塞得满满的行李箱和后备箱:妈妈托了好多人才买到的散养土鸡蛋;外公家给的大米、南瓜、冬瓜、菜籽油;奶奶给的自己种的蔬菜。这些是他们缺少的吗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要求:针对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