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章训练:第9章 有机化合物 含解析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章训练:第9章 有机化合物 含解析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章训练:第9章 有机化合物 含解析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章训练:第9章 有机化合物 含解析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讲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 4

B .1 mol Cl 2与1 mol CH 4恰好完全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 N A

C .已知CH 4+H 2O ――→催化剂

CH 3OH +H 2该反应的有机产物是无毒物质

D .CH 4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此事实可说明CH 4为正四面体结构 解析 C 选项中的产物甲醇有毒,对人体有害。

答案 C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①甲基的电子式:

②乙炔的最简式:C 2H 2

③蔗糖的分子式:C 12H 22O 11 ④乙醛的结构简式:CH 3COH ⑤苯分子的比例模型:

A .①②④

B .③⑤

C .②③⑤

D .④⑤

解析 在①中甲基的电子式应为:。②中乙炔的最简式应为CH 。③中蔗糖的分子式正确。④中醛基应该简写成—CHO ,若写成—OH ,则成了羟基。⑤中苯分子的比例模型正确。

答案 B

3.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 n H 2n +2

B .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碳氢化合物

C .碳原子间以单键相连的烃是烷烃

D.碳氢化合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偶数

解析C n H2n+2是烷烃的通式,A错误;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碳氢化合物,化学式为C x H y O z的有机物的燃烧产物也是二氧化碳和水,B 错误;碳原子间全部以单键相连的链烃才是烷烃,C错误;因为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为偶数,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也一定为偶数,所以碳氢化合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是偶数是正确的。

答案 D

4.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B.4种

C.5种D.6种

解析两个氯原子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有2种情况,CHCl2CH2CH3、CH3CCl2CH3,在不同碳原子上有2种情况,CH2ClCHClCH3、CH2ClCH2CH2Cl,共有4种。

答案 B

5.某烷烃或其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则该烃的分子式不可能是( )

A.C

2H

6

B.C

4

H

10

C.C

5H

12

D.CH

4

解析 CH

4、CH

3

CH

3

只有一种一氯代物:C

4

H

10

有2种同分异构体:CH

3

CH

2

CH

2

CH

3

(一

氯代物有2种)和 (一氯代物有2种);C符合要求的是

3

答案 B

6.已知正己烷的球棍模型为。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和正己烷相同,且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则下列关于a的观点正确的是()。

A.a分子中可能有三个甲基

B.a的分子式为C6H10

C.a的一氯代物可能有三种

D.在光照条件下,a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a 的分子式为C 6H 14;故a 可能为2,3

二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丁烷,其一氯代物分别有两种和三种,故A 、B 项错误,C 项正确;在光照条件下,烷烃能与纯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D 项错误。

答案 C

7.某气态烷烃20 mL ,完全燃烧时,正好消耗同温同压下的氧气100 mL ,该烃的化学式是( )。

A .C 2H 6

B .

C 3H 8 C .C 4H 10

D .C 5H 12

解析 设烷烃为C n H 2n +2

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1 3n +1

2 20 mL 100 mL

即120 mL =3n +12100 mL

则n =3,所以分子式为C 3H 8。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8.Ⅰ.下列各组物质:

①O 2和O 3 ②H 2、D 2、T 2 ③12 6C 和14 6C

④CH 3CH 2CH 2CH 3和(CH 3)2CHCH 3

⑤乙烷和丁烷

⑥CH 3CH 2CH 2CH(C 2H 5)CH 3和

CH 3CH 2CH 2CH(CH 3)C 2H 5 ⑦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是同一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化合物A 的分子式为C 5H 11Cl ,分析数据表明,分子中含有两个—CH 3,两个CH 2,一个CH 和一个—Cl 。

它的可能结构有四种。请写出这四种可能结构简式: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④ ③ ① ⑥⑦

Ⅱ.(1)

9.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硅烷的组成、结构与相应的烷烃相似。

(1)写出硅烷分子式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硅烷在空气中自燃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同状况下,甲硅烷的密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烷;

(4)甲硅烷的热稳定性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烷。

解析 C 和Si 是同一主族的元素,所以硅烷和烷烃的组成、结构相似。我们知道烷烃的通式是C n H 2n +2(n ≥1),故硅烷的通式就为Si n H 2n +2(n ≥1);乙烷在空气

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2H 6+7O 2――→点燃

4CO 2+6H 2O ,由题意乙硅烷在空气中是自燃,所以乙硅烷自燃反应就为2Si 2H 6+7O 2―→4SiO 2+6H 2O ;通常情况下,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大,密度就越大,SiH 4的摩尔质量是32 g·mol -1,甲烷是16 g·mol -1,故相同状况下硅烷的密度比甲烷的大;CH 4和SiH 4是C 、Si 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在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上到下逐渐减弱,故甲硅烷的稳定性小于甲烷。

答案 (1)Si n H 2n +2(n ≥1) (2)2Si 2H 6+7O 2―→4SiO 2+6H 2O (3)大于 (4)小于

1(1)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有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

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是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烷烃,其分子式是________。若此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分子中有三个—CH 3,一个—CH 2—,一个C 和一个—Cl ,它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③或③④或③⑥ ①⑥或④⑥ ②⑤ ①④

11. (1)请写出烷烃C n H 2n +2(n ≥1)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①甲烷,②乙烷,③丙烷,④丁烷4种烷烃,试回答(2)~(5)题(填序号):

(2)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上述气态烃充分燃烧,消耗O 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

(3)等质量的上述气态烃,在充分燃烧时,消耗O 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

(4)在120 ℃、1.0×105 Pa 条件下,某气态烃与足量的O 2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没有发生改变,则该烃为________。

(5)10 mL 某气态烃,在50 mL O 2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以及体积为35 mL 的混合气体(所有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气态烃是________。

答案 (1)C n H 2n +2+3n +12

O 2――→点燃n CO 2+(n +1)H 2O (2)④ (3)① (4)① (5)②

第二讲 石油和煤 乙烯和苯

一、选择题

1.2011年7月某石化公司厂区内1 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引发大火,所幸的是无人员死亡。下列有关此次事故描述错误的是

A.一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常用聚乙烯的产量来衡量

B.本次大火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可能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应该环保监测C.事故处理中的消防水全部排入应急池中,避免了对周边海域的污染

D.石油化工生产中常、减压蒸馏装置主要是生产轻质油

解析本题选材于生活实际,通过具体的事例考查化学常见问题。A中一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常用乙烯的产量来衡量,而不是聚乙烯。

答案 A

2.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解析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由含C原子数为5~11的烷烃和烯烃等组成的混合物,A项不正确;石油产品中有些不含双键的烃类物质不能用于聚合反应,B 项不正确;水煤气是通过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的气体燃料,D项不正确;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C项正确。

答案 C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苯的分子是环状结构,其性质跟环烷烃相似

B.表示苯分子的结构,其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烯烃相同C.苯的分子式为C6H6,分子中的碳原子远远没有饱和,因此能和溴水反应D.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苯的同系物却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苯分子中碳原子间的化学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共价键,不存在单纯的单、双键,所以不具备烯烃的性质,不与溴水反应,也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苯的同系物中,由于苯对侧链的影响,使侧链的饱和烃基活泼,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 D

4.下列涉及的有机物及有机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乙烯分子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同,但二者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除去甲烷气体中的乙烯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C.苯的二氯代物有3种,说明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的六元环结构

D.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反应,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解析B中酸性KMnO4溶液可将乙烯氧化成CO2又引入新杂质,故B错;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间不是以单双键交替结合,C错误;D中乙酸与乙醇发生的是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D错。

答案 A

5.下列有关聚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

B.聚乙烯具有固定的元素组成,因而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C.聚乙烯塑料袋因有毒,不可以装食品

D.聚乙烯因性质稳定,故不易造成污染

解析聚乙烯由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分子由于n的不同,因此聚乙烯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聚乙烯无毒,常用作食品袋,聚乙烯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制品易造成“白色污染”。

答案 A

6.有机化合物环丙叉环丙烷,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一直受到理论化学家的注意,右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环丙叉环丙烷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环丙叉环丙烷的二氯取代物有4种

B.环丙叉环丙烷不可能是环丙烷的同系物

C.环丙叉环丙烷与环己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环丙叉环丙烷所有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环丙叉环丙烷分子的二氯代物有4种:(4个“CH2”完

全等同);其分子式是C6H8,与环丙烷()不是同系物,而与环己二烯()是同分异构体。由于环丙烷的环并不是平面结构,所以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 D

7.石油裂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产物为混合物。例如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M的化学式为H2,N的化学式为C5H8

B.可用溴水区别和

C.等质量的和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同

D.分子式为C4H6的有机物可能是烯烃也可能是炔烃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可知选项A正确;选项B和D显然是正确的;

和的最简式不同,因此等质量的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也不同,C错。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

CH3—CH===CH—CH3可表示为,有一种有机

物X的键线式如图所示。

(1)X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Y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类型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可以与溴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键线式中每个顶点有一个碳原子,根据碳原子成键规则知X的分子式为C8H8。Y的结构中含有苯环,除苯环外还有两个碳原子,结合氢原子数知,Y

是苯乙烯。苯乙烯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是加聚反应,与溴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

答案(1)C8H8(2)(3)加聚反应

(4)

CHBrCH2Br

9.将图中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蒸馏石油的实验装置,并进行蒸馏,得到汽油和煤油。

(1)图中A、B、C三种仪器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以上仪器组装为一套蒸馏石油的实验装置用字母a,b,c,…表示连接顺序:

e接();()接();()接();()接()。

(3)A仪器中c口用于________,d口用于________。

(4)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________位置。

(5)在B中注入原油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B加热,收集到沸点为60~150 ℃间的馏分是________,收集到150~300 ℃

间的馏分是________。

答案(1)冷凝管蒸馏烧瓶锥形瓶

(2)j h a b f g k(3)进水出水(4)蒸馏烧瓶支管口(5)防止暴沸

(6)溶剂油和汽油煤油

1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方法是将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加热到55~60 ℃反应,已知苯与硝基苯的基本物理性质如下表所示:

(1)要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的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硝基苯和水的混合物的方法是;分离硝基苯和苯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制取硝基苯:

①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该装置的两处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试剂的混合顺序是:把浓硫酸缓缓注入到浓硝酸中并及时搅拌冷却,最后逐滴加入苯,边加边振荡,使混酸与苯混合均匀。

(2)硝基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硝基苯和

苯互溶,沸点相差较大,可考虑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3)①水浴加热可以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容易控制。

②两处缺陷分别是:盛放反应物的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

为了防止苯、硝酸的挥发应在试管口加一个长的直玻璃管,

起到冷凝回流作用,如图。

答案(1)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HNO3中,并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分液蒸馏(3)①使反应体系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

②试管底部不能与烧杯底部接触试管口缺少一个带有长直玻璃导管的橡皮塞11.标准状况下1.68 L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15.0 g;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物,质量增加9.3 g。

(1)燃烧产物中生成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原气体是单一气体,则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原气体是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种是烃,请写出它

们的分子式(只要求写出两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白色沉淀为CaCO3,对应的CO2为15 mol,即6.6 g,碱石灰吸收的是H2O和CO2,因此H2O的质量为2.7 g。(2)1.68 L无色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75 mol,得出气体分子中碳、氢原子数分别为2、4,如果是单一气体,分子式为C2H4。

(3)由于混合物中两气体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只要两气体的碳、氢原子数的平均

值分别为2、4就能满足条件。

答案(1)2.7 g(2)C2H4(3)C3H8与CO(或C4H6与H2、C3H6与CH2O等)

第三讲乙醇、乙酸和基本营养物质

一、选择题

1.2012年某媒体报道了“皮革奶”事件,不法厂商将皮革下脚料水解后掺入奶粉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物皮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

C.皮革鞣制过程中使用的K2Cr2O7会使蛋白质盐析

D.“皮革奶”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解析动物的毛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项正确;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α-氨基酸,B项正确;K2Cr2O7为强氧化性盐,使蛋白质变性,C项错误;

“皮革奶”含有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D项正确。

答案 C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B.乙醇、乙酸乙酯、乙酸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

C.乙酸、乙酸乙酯、葡萄糖和淀粉的最简式相同

D.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都是混合物

解析乙酸、乙酸乙酯和葡萄糖的最简式都是CH2O,而淀粉的化学式为

(C6H10O5)n,故C项不正确。

答案 C

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①CH 3CH===CH 2+Br 2――→CCl 4

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浓H 2SO 4

170 ℃

CH 2===CH 2↑+H 2O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

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浓H 2SO 4

△C 6H 5NO 2+H 2O

⑥2CH 3CH 2OH +O 2――→Cu

2CH 3CHO +2H 2O

⑦纤维素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

⑧油脂的皂化反应

⑨氨基酸生成多肽的反应

⑩n CH 2===CH 2――→一定条件

CH 2—CH 2 A .③④⑦⑧

B .①②③④

C .⑤⑥⑦⑧

D .③④⑥⑦

解析 ①属于加成反应;②属于消去反应;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④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⑤属于加成反应;⑥属于醇的催化氧化反应;⑦多糖水解属于取代反应;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属于取代反应;⑨属于缩聚反应;⑩属于加聚反应。

答案 A

4.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袋中,扎好后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取出袋内的液体,分别与①碘水 ②新制Cu(OH)2加热 ③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 )。 A .显蓝色;无砖红色沉淀;显黄色

B .不显蓝色;无砖红色沉淀;显黄色

C .显蓝色;有砖红色沉淀;不显黄色

D.不显蓝色;有砖红色沉淀;不显黄色

解析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后,完全水解为葡萄糖后渗透到袋外水中,而淀粉酶属于高分子留在袋内,遇浓硝酸变性显黄色。

答案 B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

12H

22

O

11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

3

可以电离出H+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燃烧

产物为CO

2和H

2

O,A项正确。B项,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

12

H

22

O

11

,二者

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C项,CH

3

COOH分子在水溶液中,—COOH电离出H

+,—CH

3

不电离,C项错误。D项正确,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浓硝酸、液溴等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 C

6.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

解析乙酸、乙醇均易挥发,制乙酸乙酯时,常一块蒸发出来,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C正确;而H2SO4难挥发,乙醇与Na2CO3溶液不反应,故答案为C。

答案 C

7.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溶于水,利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将乙醇与盐溶液分离;C 项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D 项溴可将KI 溶液氧化为碘单质,而碘易溶于溴苯,达不到除杂的目的。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8.现有七瓶无标签的液体,可能是①乙醇、②乙酸、③苯、④乙酸乙酯、⑤油脂、

⑥葡萄糖溶液、⑦蔗糖溶液,现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液体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解析 由实验Ⅰ可知F 、G 为⑥葡萄糖溶液和⑦蔗糖溶液,结合实验Ⅲ可知F 为⑥,则G 为⑦;由实验Ⅲ可知B 为乙酸;结合Ⅱ可知A 为乙醇;实验Ⅱ、Ⅳ结合可知C 为苯,D 为乙酸乙酯,特殊的香味是水解后生成的乙醇的气味,E 为油脂。

答案 A.乙醇 B .乙酸 C .苯 D .乙酸乙酯 E .油脂 F .葡萄糖溶液 G .蔗糖溶液

9.A 是生产某新型工程塑料的基础原料之一,分子式为

C 10H 10O 2,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

间连线代表单键或双键)。

Ⅰ.根据分子结构模型写出A 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拟从芳香烃出发来合成A,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B和甲醇。

(1)写出⑤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H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F分子中含有“—CH2OH”,通过F不能有效、顺利地获得B,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方程式(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结构模型知A是芳香酯(),

反应①是加成反应生成D(),反应②是水解反应生成二元醇

E(),E被氧化生成G(),G再氧化得到

H(),H发生消去反应得到B(),最后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A。由E、F组成知,反应⑦是消去反应,F中存在碳碳双键,氧化羟基时,碳碳双键也可能会被氧化。

答案Ⅰ.

Ⅱ.(1)消去反应(2)

(3)F中含碳碳双键,氧化羟基时可能会同时氧化碳碳双键

浓硫酸

+H2O

(4)+CH3OH

浓硫酸

+H2O

――→

1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

___________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

含有________。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b.苯

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解析 (4)乙醛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被氧化为乙酸,所以a 试管中应有乙酸。乙酸与NaHCO 3溶液反应生成高沸点的盐CH 3COONa ,再通过蒸馏即可除去乙酸。

答案 (1)2Cu +O 2=====△2CuO ,CH 3CH 2OH +CuO ――→△CH 3CHO +Cu +H 2O

放热

(2)加热 冷却

(3)乙醛、乙醇、水 氮气

(4)乙酸 c 蒸馏

11.化合物A 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它是人体内糖代谢的中间体,可由马铃薯、玉米、淀粉等发酵制得。A 的钙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A 在某种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氧化,其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在浓硫酸存在下,A 可发生如下反应。

试写出:

(1)化合物A 、B 、D 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

A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类型:A →E________;A →F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框图型有机推断题,其突破口是化合物A 。A 的确定既可以从题干中的隐含信息得到,也可以从框图中的反应关系得到。

从题干所给信息确定A :根据“A 最早发现于酸牛奶中”及“A 的钙盐是人们喜爱的补钙剂之一”,可判断A 为乳酸,而A 被氧化可得CCH 3OCOOH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这就进一步证明了A 是乳酸。

从所给框图中的反应关系确定A:A在浓硫酸存在下既能与乙醇反应,又能与乙酸反应,说明A中既有羧基又有羟基。A催化氧化的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羟基不在碳链的端点上。

答案(1)

(3)消去反应酯化(取代)反应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化学复习思路与原则 1.熟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卷,了解试卷的变化: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重点研究一下近几年全国、上海、广东等地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调整相应的复习计划。近几年试卷愈来愈坚持遵循《考试说明》规定的测试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覆盖各模块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化学”四基”和应用能力,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3.合理筛选复习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络信息等。宜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教师应认真收集高考信息资料、试题,分析筛选。 4.处理好几对关系,加强复习教学的实效: 1)回归教本、处理好教本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复习资料只能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方法,处理好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每年化学高考试题的基本出发点,但试题的呈现往往灵活多变。如果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是浮于表必须做到两点:①透彻,那一定是经不起考验的。学好化学双基,面的”死”知识. 理解基础知识与技能。②通过适当的化学问题与练习,检验、修正对双基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做到”会”,这才是理解,这样才能灵活应用双基去分析解决化学问题。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化学高考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思维品质、学习策略、创新能力等全方位的考核。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在备考中要注重方法、改进教法,从而解决如下问题:①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②如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 V 1/V 2=n 1/n 2 同温同压下, M 1/M 2=ρ 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 PV=nRT 有助于 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 1.01 ×105Pa 、 25℃时等。 ②物质状态: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 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 如 H 2O 、 SO 3、已烷、辛烷、 CHCl 3 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 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 He 、Ne 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 Cl 2 、N 2、 O 2、 H 2 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 P 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 CO 3 2-、 SO 32-、 S 2-、HCO 3-、 HSO 3- 、HS -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 + 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 Ba 2+、Ca 2+、Mg 2+、Ag +等不能与 SO 42- 、CO 32-等大量共存; Mg 2+、Fe 2+、 Ag +、 Al 3+、 Zn 2+、 Cu 2+、 Fe 3+等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Fe 2+与 S 2-、Ca 2+与 PO 4 3-、 Ag +与 I - 不 能大量共存。 (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 OH -、CH 3COO -、PO 4 3-、HPO 42- 、H 2PO 4-、F -、ClO -、AlO 2-、SiO 32- 、 CN -、C 17H 35COO -、 等与 H + 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如 HCO 3 -、HPO 42- 、 HS -、 H 2PO 4-、 HSO 3-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NH 4+与 OH - 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 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 AlO 2-、S 2- 、CO 3 2-、C 6H 5O - 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 Fe 3+、Al 3+ 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 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 3AlO 2-+Al 3++6H 2 O=4Al(OH) 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 S 2-、HS -、SO 32- 、 I -和 Fe 3+不能大量共存。 (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 MnO 4-、Cr 2O 7-、 NO 3 -、 ClO -与 S 2- 、 HS -、 SO 3 2-、 HSO 3-、 I -、 Fe 2+等不能大量共存; SO 32- 和 S 2- 在碱性条件下 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 2S 2-+SO 32-+6H +=3S ↓ +3H 2 O 反应不能共在。 H + 与 2 32-不能大量共存。 S O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 Al 3+ 和 HCO 3-、 CO 32-、 HS -、 S 2- 、 AlO 2-、 ClO - 等; Fe 3+ 与 CO 32-、 HCO 3- 、 AlO 2-、 ClO - 等不能大量共存。

上海高中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上海高中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 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⑤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沸点为 ...HCHO ...). ....-.21℃ ...-.24.2℃ .....CH ..3.Cl..,.沸点为 .....).甲醛(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甲醇CH3OH 甲酸HCOOH 乙醛CH3CHO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C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 ☆多羟基有机物如甘油、葡萄糖等能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溶解生成绛蓝色溶液; ☆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 ☆甲烷无味 ☆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 ☆乙炔无味

最新上海高考化学知识点调整及相关练习

2010上海高考化学知识点调整及相关练习

2010上海高考化学知识点调整 根据《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的内容范围,2010年化学科高考知识点内容有所调整。 以下是调整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考试范围以201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为准。教材中的“拓展视野”“资料库”等内容,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阔视野而设置的,其内容不属于考试范围。 1.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了解物质在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的内容:一期课程标准中只要求对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无书写和计算的要求。二期课程标准中改为:对热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同时要求书写。 2.简单的轨道表示式 二期课程标准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要求的内容为:核外电子排布(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况);电子排布式(理解1-1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能知道、识别简单的轨道表示式)。具体要求有:理解常见几种原子核外排布表示法含义的区别;电子式:表示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是核外电子在各电子层中的排布情况;电子排布式:除了表示各电子层电子排布的情况,还表示了各电子亚层的排布情况;轨道表示式:除了表示以上内容外,还显示出在同一亚层中不同轨道中电子的排布情况。 资料库中介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最低能量原理和洪特规则。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除了原子核外电子的影响外,还存在着各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由

于这种作用的存在,减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作用,从而使多电子的能级发生交错现象。 3.分子构型键角 此内容在一期课程标准中不作要求,二期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硫化氢和甲烷分子的模型图,并要求知道它们分子中键和键之间夹角的大小。其他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极性在资料库中介绍。三原子分子、四原子分子、五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极性则是作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置的。 4.分子的稳定性键长与键能 要求理解分子的稳定性与键长与键能的关系:根据有关的物质键长数据,推断出影响共价键键长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影响的结果又如何;能够判断键能的大小与键的牢固程度、分子稳定性之间有何关系;能根据原子结构及共价键的有关理论,解释一些事实;能根据某些常见共价键的键长、键能的数据,进行比较,推断出影响同类分子中共价键键能大小的规律。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一节中资料库中的内容有:一些离子化合物的熔点、配位键、元素的电负性、共价键的饱和性与方向性及水的密度变化与氢键。 5.几种晶体的空间构型 金刚石、硅晶体、石墨、二氧化硅,结构的特点、键长与组成原子的关系及稳定性、它们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等。 化学史话中介绍了碳的第三种同素异形体——富勒烯(C60)。 6.氨基酸 知道氨基酸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从它的化学结构上分析,实际是羧酸上的氢被氨基取代后的产物。知道几种常见的α-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简式;理

高考化学如何做好一轮复习

高考化学如何做好一轮复习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考试的化学试题,可发现其难度并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覆盖全面的特点。而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

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页 1 第 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因为化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

2019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微题型微考点训练微考点18 Word版含答案

1.(2017·湖南娄底期末)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氧气过量时,钠转化为Na 2O 2 B .打磨的铝箔加热至熔化时,铝会滴落 C .点燃镁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 D .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Fe 2O 3 2.(2017·太原模拟)“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四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A .Mg ――→HNO3Mg(NO 3)2 B .Mg ――→Cl2MgCl 2――→NaOH Mg(OH)2――→稀硝酸Mg(NO 3)2 C .Mg ――→O2MgO ――→稀硝酸Mg(NO 3)2 D .Mg ――→浓硫酸MgSO 4――→Ba (NO 3)2Mg(NO 3)2 3.(2018·湖北荆州中学质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的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会逐渐褪色;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镁粉与液溴反应 B .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C .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的 D .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4.镁在工业、医疗等领域均有重要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硼砂工厂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Al 2O 3和Fe 2O 3等),设计了回收镁的工艺流程:

(1)酸浸前,将固体废弃物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达到此目的,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酸浸时,生成滤渣1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调节pH的目的是_______。当加入氨水使Al3+开始沉淀时,溶液c(Fe3+)/c(Al3+)为________。(已知K sp[Fe(OH)3]=4.0×10-38,K sp[Al(OH)3]=1.0×10-33,K sp[Mg(OH)2]=1.8×10-11) (4)设计简单方案分离滤渣2中的成分,简述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3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化学式),其阳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 ____。 (6)写出工业上从滤渣3中获得镁锭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8·重庆八中月考)Mg(OH)2可用于制造防火材料。工业上,以蛇纹石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蛇纹石的主要成分为3MgO·2SiO2·2H2O,还有少量Fe2O3、FeO、CaO和Al2O3。 ②几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 (1)酸A宜选择________(填字母);加入酸A适当过量,但不宜过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a.硝酸b.稀硫酸 c.盐酸d.氢碘酸 (2)试剂B可选择NaCl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ClO的目的_______________。 (3)试剂C可能是MgCO3或MgO,加入过量试剂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滤液A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向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水,镁离子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镁离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高于50℃时,Mg2+的转化率降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元素Og中文名为(气奥),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下列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是118 B.中子数是295 C.质量数是117 D.第六周期0族元素 2.(3分)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次氯酸漂白B.盐酸除锈C.石油分馏D.煤干馏 3.(3分)下列反应只需破坏共价键的是() A.晶体硅熔化B.碘升华C.熔融Al2O3D.NaCl溶于水4.(3分)下列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A.Cu加入氯化铁B.Zn加入硫酸 C.H2通入灼热氧化铜D.高温下水蒸气通入Fe 5.(3分)25℃时,0.005mol/L Ba(OH)2中H+浓度是() A.1×10﹣12mol/L B.1×10﹣13mol/L C.5×10﹣12mol/L D.5×10﹣13mol/L 6.(3分)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B. C.D.CH2=CH﹣C≡CH 7.(3分)已知有一种烃的结构类似自行车,简称“自行车烃”,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它 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B.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D.与环己烷为同系物 8.(3分)聚异戊二烯的单体是()

A.B.(CH2)2C=CH﹣CH2 C.(CH3)2C=CH﹣CH2D. 9.(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 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 10.(3分)用镁带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来测定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所用的步骤有①冷却至室温,②调节使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持平,③读数。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③②①11.(3分)关于离子化合物NH5(H有正价和负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为+5价 B.阴阳离子个数比是1:1 C.阴离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 D.阳离子的电子数为11 12.(3分)能证明亚硫酸钠中部分变质所需要的试剂是() A.硝酸钡,稀硫酸B.稀盐酸,氯化钡 C.稀硫酸,氯化钡D.稀硝酸,氯化钡 13.(3分)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酚酞代替指示剂 B.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C.若氢氧化钠吸收少量CO2,不影响滴定结果 D.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高中化学石油煤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

考点45石油 煤 一 石油的成分: 1、石油组成:碳、氢、硫、氧、氮等。 2、石油成分: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和物,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二 石油的炼制: 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做原油。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适合不同需要的各种成品,如汽油、柴油等。 石油的炼制分为: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三种方法。 石油的分馏与石油的蒸馏原理相同,实验5-23中: ①蒸馏烧瓶、冷凝管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 ③冷凝管的进、出口方向能否倒置? 1、石油的分馏 随着烃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烃的沸点也相应升高 工业上如何实现分馏过程呢?主要设备是加热炉和分馏塔。 石油常压分馏产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减压分馏过程和产物: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 2、石油的裂化: (1)石油分馏只能得到25%左右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液体燃料,产量不高。 裂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3、石油的裂解 裂解是深度裂化,裂解的目的是产乙烯。 三: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分类和组成 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分类: 另外,煤中含少量的硫、磷、氢、氧、氮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Si 、Al 、Ca 、Fe )。因此,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和物。(煤不是炭) 2、煤的干馏 定义: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比较) 煤高温干馏后的产物: ??? ??焦炭 固体可作氮肥氨和铵盐粗氨水煤焦油液体等还有少量和主要成分是焦炉气气体煤的干馏产物:),(,:)N ,H C ,CO ,CO (CH H ::242242 3.煤的气化和液化 (1)煤的气化 煤的气化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的反应:C(s)+H 2O(g) = CO(g)+H2(g)

高定价2010年秦州区高考研讨会化学学科发言稿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 2010年秦州区高考研讨会——化学学科发言稿 受秦州区教研室和学校指派,我于2009年10月10、11日两天参加了由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的2010年高考研讨会。在两天的学习中受益匪浅,今天我十分荣幸同我区的化学教学同仁一起交流分享学习成果。传达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第一方面】学习安排 甘肃省2010年高考化学学科研讨会按照省教科所统一安排如下: 地点:兰州三十三中 【第二方面】学习内容 《高考试题分析及高三复习的策略》——孟凡盛 I、主讲老师介绍 孟凡盛: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十佳”班主任,湖北省理科状元班主任,武汉市学科带头人II、主讲内容 一.基本概念 1.近三年高考命题特点: 注重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分散系、电化学等有关的基本概念的考查。 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高考的知识内容和要求如下表:

3 课堂教学面临着从“灌输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的课题,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在主动中退让,学在吸收中进取。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贯彻“学以致表”的理念,科学合理安排时间,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 二.基本理论 (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近三年高考试题特点 主要考查平衡移动原理、等效平衡;试题情景为图像或表格为主;难度中等。 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高考的知识内容和要求如下表: (二) 1.近三年高考试题特点 物质结构部分比较重视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的考查;近三年对周期律、长式周期表的结构、晶体的类型及其性质等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考查明显不够,估计2010年会加强该部分的考查。近三年高考试题考查了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构、位、性”三者间的关系;化学键的分类、常见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合价、酸性氧化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分子的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判断、电子式的书写、晶体的类型、元素的推断等。 2.物质结构高考的知识内容和要求如下表:

【精品】高考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浅谈化学二轮复习解题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考复习研讨会发言材料:浅谈化学二轮复习解题能力 高考一轮复习已经结束,为切实有效的开展二轮复习,在教研室刘老师的指导下,在临沂一中曲雪梅老师、苏永亮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化学组开展了如何在二轮复习中提高学生综合解答能力的讨论,现将我们的一些认识给各位专家汇报,请批评指正。 我们认为二轮复习目的是使学生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培养思维品质和解题能力。因此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要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力求让学生养成找寻规律、优化解题的有序优化. 一、审题关:细微阅读,捕捉信息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能力,也包括严谨、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几种具体的方法: 1、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多层次多角度获取信息:审题时,要先“纵览”再“深挖”、先“泛读”再“精读”,即先粗略将题目浏览一遍,了解题目的概况。 部分同学喜欢看一段做一段,不看全题,断章取义。做到后半题时才发现前

半题做错了,只得从头再来。须知,一道化学题包含完整的内容,是一个整体.有的句与句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有的前后呼应,相互衬垫。所以必须总观全题,全面领会题意.如涉及了哪部分化学知识,描述了什么现象和化学过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细读一遍,对题目文字、注解和图表的关键之处,要敏锐捕捉、细心领会,仔细品味,不但要从文字中获取解题信息,而且会从图、表中挖掘解题关键和线索,即要多角度,全方位,无遗漏地捕捉解题信息。 2、逐字逐句,捕捉有用信息: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的具体问题,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倾向。例如:“恰好”

2016高考化学一轮考点集锦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数必等于降低总数.有关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 (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4.转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5.难易规律 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 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命题方向】 题型: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 典例1在下列反应过程中,有3mol电子转移的是() A.1mol钠与水反应B.27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C.22.4L氧气(标准状况)与足量镁反应D.1.5molNaO与足量水反应22分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 B、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C、金属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NaO与足量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2O═2NaOH+H↑,反应转移2mol电子,lmol钠与水反应,转移1mol电2Na+2HA、解答:22子,故A错误;

2016年高考试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化学 1.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三元轴烯()与苯 A.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 C.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轴烯与苯分子式都是C6H6,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选项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概念。 【名师点睛】有机物的概念是历次考试的主要考点儿之一,主要包括有机物的分类、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等“四同”。有机物所属类别主要由官能团决定,芳香烃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烃类物质。同位素:是同种元素的不同种核素间的互称,是针对原子而言;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的互称,是针对单质而言;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CH2”原子团的有机物的互称;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的互称。“四同”往往结合在一起考查,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概念便可顺利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 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海带提碘是由KI变为I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氯碱工业是由NaCl的水溶液在通电时反应产生NaOH、Cl2、H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氨碱法制取碱的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海水提溴是由溴元素的化合物变为溴元素的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误。故选项C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是解答的关键:失去(共用电子对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本身做还原剂、转化为氧化产物;得到(共用电子对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本身做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时依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便可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实验知识归纳

实验知识归纳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汽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汽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蒸汽的温度。 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那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他们是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 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 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 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 Fe粉(Al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 用做出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 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出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l(OH)3。 10.纸上层析 五、常用的取除杂质的10种方法 1.欲除去苯中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苯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 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 欲出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 欲出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 欲出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

最新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知识点包括:常考点高考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专项突破、阿伏加德罗定律、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法、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化学常见的几种计算技巧、书写离子方程式易忽视的几个因素、化学键与晶体结构专题、晶体专项练习、化学键专题、看不到离子符号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的过量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一定和不一定,一般和、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8电子稳定结构专项练习、元素周期表有关问题。以下是相信内容,请点击查看。 高一化学总结:常考点高考题--阿伏加德罗常数 高一化学总结:第一章单元知识专项突破 高一化学总结:阿伏加德罗定律 高一化学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 高一化学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法 高一化学总结: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高一化学总结:化学常见的几种计算技巧 高一化学总结:书写离子方程式易忽视的几个因素 高一化学总结:化学键与晶体结构专题 高一化学总结:晶体专项练习 高一化学总结:化学键专题 高一化学总结:看不到离子符号的离子方程式 高一化学总结:反应中的过量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 高一化学总结: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高一化学总结: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 高一化学总结:《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一定和不一定,一般和 高一化学总结: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 高一化学总结:8电子稳定结构专项练习 高一化学总结:元素周期表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总结:常考点高考题--阿伏加德罗常数 常考点高考题--阿伏加德罗常数 一、此类题型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容易引起学生错误的有以下几点: 1.水:常温下是液态; 2.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 3.SO3:常温下是液态或固态; 4.NO2:存在与N2O4的平衡; 5.气体的体积:注意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 4 L。 6.不是气体的有机物不需要标准状况的条件,如戊烷,辛烷等。 7.把原子序数当成相对原子质量,把相对原子质量当相对分子质量。 二、练习 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03广东化学 B 1.8 g的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 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D 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A 2.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3 g碳酸钠中含NA个 B 0.1 mol OH-含NA个电子 C 1.8 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D 标准状况下11.2 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03上海化学 3.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述正确的是 A. 80 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A B. 1 L 1 mol / 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02上海化学 C. 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A D. 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 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 NA 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氢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A氯气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 B. 常温常压下1 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A个离子02理综春 C. 121 g CCl2F2所含的氯原子数为2NA D. 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 离子数为NA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研讨会发言稿

2014届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研讨会发言稿 吉安市教研室曹发根 一、2014届各校化学成绩基本情况通报 1.2013届各校化学成绩情况

从以上数据分析: 1.上届高三,.高考总平均分排前,而理综成绩排后,说明理综在本校属薄弱环节;如安福中学,宁冈中学等; 2.上届高三,高考总平均分排前,理综成绩也排前,而化学模考成绩排后,说明化学在本校属薄弱环节,化学拉了物理、生物的后腿;如遂川中学、安福中学、遂川二中等; 3.2014届高三,前面已有四次全市检测,从排名情况看,有以下几种现象:(1)一中、鹭中稳居前两位,遂川二中、泰和二中、宁冈中学处倒数三名;(2)呈越来越好的趋势,如吉安县中,泰和中学,新干中学等;(3)呈越来越不好的趋势,如万安中学,新干二中等;(4)飘浮不定,时好时差,如峡江中学,遂川中学。 二、第一轮化学复习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深广度的定位 本学期期末检测范围已公布,即“必修1、2,选修4、5,其中有机不设专题”。从此以后,全市考试均采用网上评卷。建议第一轮化学复习教学目标定位为: (一)、知识目标 1.旧知识的牢固掌握。准确把握高考考点和课标要求,能列表梳理出高考化学中的高频知识点,课标的知识范围及其层次要求。必须使学生不留知识的盲点(或知识的空白点),且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必须达到牢固掌握、随时提取的程度。

2.旧知识的深化拓展。在第一轮复习中,对旧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必须使学生有新的认识和理解,有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 3.旧知识的串点连线织网。通过复习与梳理,要帮助学生完成中学化学知识的归类与知识体系的构建,对旧知识进行串点连线织网,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必须达到多角度理解与迁移,能举一反三。 总之,要使知识系统化、体系化,使教材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掌握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梳理。要让学生通过梳理,找到自己的易错点、空白点和困惑点。扎实地完成中学化学知识的归类与知识体系的构建。 2.指导学生学会总结。要让学生通过总结,完成对旧知识进行串点连线织网,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即知识是怎么来的,有什么运用或应用及其范围,对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必须达到多角度理解,能举一反三,迁移自如。 3.指导学生学会解题。要让学生通过解题,学会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正确解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形成规范答题的良好技能和习惯。 (三)、用好教材资源 在钻研教材上,本届高三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你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doc

高考化学一轮知识点 每一轮的复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学习。 (一)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 = 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二)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乙酸的酯化反应 (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在实验时用饱和碳酸钠吸收,目的是为了吸收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时要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 (三) 稀硫酸 稀硫酸为高中阶段常见的强酸之一,具有酸的通性。 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除去稀硫酸所具备的酸的通性之外,还具备以下特性: 首先,浓硫酸具有难挥发性(沸点高),这一物理性质常被用来在实验室中制取诸如氯化氢、硝酸等物质。 其次,吸水性。浓硫酸中的硫酸分子有着强烈的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分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大全:考点四化学能与热能

考点四化学能与热能 Ⅰ.课标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Ⅱ.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Ⅲ.教材精讲 一.化学反应的焓变 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示,称为焓变(ΔH),单位:kJ/mol 或kJ?mol-1在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新键的形成则放出能量。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注意: (1)反应热和键能的关系 例如:1molH2和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的反应热的计算。 1moLH2分子断裂开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1molCl2分子断裂开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2molHCl分子形成2molH—Cl键放出431kJ·mol-1×2mol=862kJ的能量,所以,该反应H2(g)+Cl2(g)=2HCl(g)的反应热 △H===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需要吸收的总能量 ===862kJ·mol--436 kJ·mol-1-243 kJ·mol—1 ===183kJ·mol-1 由于反应后放出的能量使反应本身的能量降低,故规定△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2)反应焓变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焓是科学家们为了便于计算反应热而定义的一个物理量,它的数值与物质具有的能量有关。对于一定量的纯净物质,在一定的状态(如温度、压强)下,焓有确定的数值。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焓的数值也就不同;同一物质所处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强)不同,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焓的数值也不同。焓的数值的大小与物质的量有关,在相同的条件下,当物质的物质的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