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梅

【中图分类号】G353.1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7(x)(2009)03—0233—04

2008年8月2日--5El,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敦煌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各地及台湾地区的敦煌学、吐蕃研究专家汇集敦煌莫高窟,对吐蕃统治敦煌期间的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论文可分5部分:敦煌与藏族早期历史及原始宗教研究、敦煌与吐蕃历史研究、敦煌吐蕃石窟研究、敦煌吐蕃文献研究与敦煌吐蕃文化综合研究。

一、敦煌与藏族早期历史及原始宗教研究

有关敦煌与藏族早期历史及原始宗教研究方面的论文共有3篇。中央民族大学罗秉芬教授<象雄语文献和象雄文化>一文,介绍了3份被认为是用藏文字母转写的象雄语文献:IO.755、P.T.1247、P.T.1252,简述了象雄文化与西藏文化的关系,特别是藏文创制、藏医起源、佛教中的苯教仪轨等问题。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巴桑旺堆研究员<西藏新发现的苯教写本>一文,介绍了2006年西藏山南地区措美县当许镇噶塘蚌巴奇旧塔发现的苯教文书的情况,该文献已以<当许出土吐蕃苯教文书合编>为名于2007年出版。书中收录的4部苯教文书是极其珍贵的吐蕃末期古写本,也是继敦煌出土了大批吐蕃文献以来第一次在西藏本土发现的、与敦煌吐蕃文书属于同一类型的苯教古文书,史料价值极高,学术研究价值极大。四川民族研究所的周锡银研究员、袁晓文研究员、张朴副研究员合著<藏族原始宗教遗存与敦煌吐蕃文献>一文,认为藏族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包括藏族原始宗教的崇拜与信仰、巫师与巫术、征兆与占I-、原始信仰的活动方式、原始信仰的礼仪、神话与传说以及原始宗教的演变等,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中有关藏族原始宗教的记载对研究原始宗教很有意义。

二、敦煌与吐蕃历史研究

敦煌研究院文献所马德研究员<论敦煌在吐蕃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一文认为,公元8、9世纪吐蕃统治敦煌以来,几代吐蕃赞普曾在敦煌指挥作战和处理国家政务,吐蕃王朝在敦煌大举进行封建改革,真正接纳了唐朝等邻国的先进经济文化,大力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促进了吐蕃社会的重大变革;赞普的王妃和宰相在这里组织和主持了佛经的翻译、抄写和传播事业,使敦煌一度成为吐蕃的文化中一C,-。敦煌历史上作为吐蕃文化中心的事实证明:藏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吐蕃民族和汉族及其他各族人民~道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南民族大学高瑞教授和李吉和教授合著<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汉蕃文化互动初探>,认为吐蕃介入河西,并与当地的主体民族汉族和主导文化汉文化发生接触,产生交流,推动了汉蓄文化之互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张云研究员<(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与松赞干布生平事迹>一文认为,对于研究吐蕃历史,特别是松赞干布时期历史来说,<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无疑是除了金石碑刻之外最为重要的藏文史料,据此对松赞干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新考释。西北民族大学扎西才让教

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总第87M)

授<敦煌文献P.T.849中部分藏文的名称与藏族史书文献对比研究>一文,利用敦煌文书资料对比藏文史书的记载,探讨了吐蕃时期的松赞干布、赤德松赞和赤热巴巾三王和达磨后裔云丹、沃松两王的称谓及相关历史问题。青海民族学院旦正教授(评析敦煌古藏文文献中的人物传说>一文认为,敦煌古藏文写卷中的人物评价有资料性,艺术性,非佛教色彩的朴实性和思想性等特点。西北民族大学兰却加教授(从敦煌藏文写卷看吐蕃统治瓜沙时期的政策方略>一文,根据有关古藏文写卷中的记载,对吐蕃经营瓜沙期间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实行的施政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其中有利于时代发展和顺应历史潮流的政治方略。民族文化宫的先巴(吐蕃告身制度有关疑点与敦煌地区实施的灵活性研究>一文认为,最早的有关吐蕃告身的记载是在松赞干布之父伦赞时期,且告身制度有文武之分,据P.T.1071<狩猎伤人赔偿律>,吐蕃告身分为12级。吐蕃王朝在新征服的地区施行了告身制度,并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灵活性。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扎西东主(吐蕃末代赞普乌东赞身世探析>一文认为所谓乌东赞普遗腹子沃松并非其亲子,而是热巴巾之子。西藏大学图书馆夏吾卡先<再谈英藏敦煌文献TBJ731(-B与野马分开故事)的历史背景与地名>,通过对这部文献的地理背景及原文所现的人名和地名的分析,以及与其他敦煌文献和2006年西藏山南出土的噶当文献、古苯教文献等的对比研究,认为该文是一部以西藏前佛教期苯教文化浓厚的古象雄和林芝等地为主要地理范围,表现上古西藏联邦时代相互间战乱现象的一部文献。

三、敦煌吐蕃石窟研究

台湾圆光佛学研究所郭祜孟副研究员<敦煌吐蕃时期洞窟的图像结构:以莫高窟360和361为题)一文,就敦煌莫高窟第360、361窟的形制与造像内容等进行分析,认为它们不仅反映着敦煌汉民佛教造像题材的坚实传统,也大胆吸纳密教新养分并加以综合地表现出来,可以为唐代后期中国佛教显密并融的区域性历史作见证。敦煌研究院文献所博士赵晓星<莫高窟第361窟初探>一文以莫高窟第361窟为研究中心,考证了窟内正龛龛内待定名的屏风画为戒律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窟的设计理念、主题与功用。敦煌研究院文献所沙武田博士<敦煌吐蕃译经三藏法师法成功德窟考>一文认为,敦煌莫高窟第161窟极有可能就是吐蕃统治时期法成在敦煌营建的功德窟。敦煌研究院文献所勘措吉馆员<莫高窟第75窟藏文题记考>一文认为,莫高窟第75窟是盛唐时期初建、中唐或晚唐重修过的一个洞窟,西壁佛龛下有的藏文题记是供养人题记,从题记可知此窟是弥勒宝殿窟。敦煌研究院考古所的张景峰馆员、顾淑彦<莫高窟第231窟新出图像的关系试探>一文通过对(阴处士碑>碑文进行研究,分析了阴氏家族在吐蕃占领敦煌前后的不同表现,以此来考察敦煌世家大族在敦煌面临巨大政治变革面前所做出的反应。四J|I大学考古所霍巍教授等合著<中印边境佛教考古的新收获>一文,对中印边境位于中方边境线一侧的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什布奇地区附近新近调查发现的一批佛教考古遗迹作了概要介绍,认为这批佛教考古遗迹中的早期石窟、寺院遗存与阿里古格王国后弘期佛教大师仁钦桑布的活动有关,也与境外印占克什米尔境内藏传佛教寺院具有某些相似的特点。四川大学考古所讲师杨清凡<吐蕃时期密教五方佛图像的传入及流布考>一文认为吐蕃时期佛教传入伊始为密教和显教并行,最初传入的密教很可能只限于一些陀罗尼经典,即密教经咒;7—9世纪之间,密教真言乘和金刚乘在印度形成、发展,并开始向其他地区传播。四川大学考古所讲师张长虹<西藏西部lllJJ:纪壁画中的克什米尔风格>一文结合西藏西部寺院和石窟中发现的壁画材料。以托林寺的早期壁画、皮央遗址I区第79号窟壁画、玛拉卡则卡尔佛塔、聂拉康壁画、塔波寺主殿的壁画为例证,对1l世纪具有克什米尔风格的壁画进行了探讨。

四、敦煌吐蕃文献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的黄布凡教授<从敦煌藏文吐蕃历史文献的虚词用法质疑藏文传统方法“三十颂”的著作年代>一文,将与(三十颂>所述文法规则对照检查的藏文文献材料扩大到敦煌吐蕃文献上,选取了敦煌吐蕃文献的P.T.1286和P.T.1287两份长卷进行考察,并对<三十颂>缀连性虚词缀连规则表和两份敦煌写卷缀连性虚词缀连规则表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三十颂>应出现于9世纪中后期或者晚

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235?

期,而非吞弥?桑布扎所著。西北民族大学万玛航青教授<浅谈古藏文中的反写元音之符号>一文认为吞弥?桑布扎在创制文字时仿照梵文的元音,在藏文中也创制了有音位价值的元音,即反写元音。西藏大学文学院维玛则里的<再论P.T.1287号文献之注疏>一文,从语法结构、词汇学等角度针对P.T.1287号文献的不同注疏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综合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华青太副教授认为,对于敦煌文献中出现的“格”字学者解释各不相同,而其<敦煌吐蕃文献中的“格”字考释>一文则认为“格”字的本义是表示“文武双全”所引申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的代名词。

“咀末”是吐蕃统治河陇后期逐步形成一个特殊的民族共同体,与当时的吐浑、党项并称为“三部落”,卷入了吐蕃内部势力的纷争,关于其音义学术界说法不同。西南民族大学杨铭教授(“嗌末”藏文对音考>一文认为其藏文名称为vbangsvogma(“下层庶民”之意),急读时发音为“咀末”;与古藏文lengcu(凉州)一词搭配时简化为vogmar,称:lengCtlvogmar“凉州咀末”。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陆离副教授<咀末音义考>一文认为,晚唐五代时期河陇地区吐蕃奴部的称号咀末实际是吐蕃文

vbangsmyi的音译,其含义是庶民、属民百姓、奴隶,咀即vbangs,末即myi。

西藏大学图书馆藏文文献中心西热桑布副研究员对卓卡寺发现的两部吐蕃时期<喇蚌经>进行了探讨,他在(卓卡寺所藏吐蕃时期<喇蚌经)之考>一文中,参考有关记载(喇蚌经>的题款、字体、文法、笔墨、规格、内容等,认为这两部<喇蚌经>是吐蕃末代的两位赞普——热巴巾和达磨赞普时期的御用经书。西北民族大学杨本加副教授<敦煌藏文写卷(根本萨波多律摄)解析>一文认为法藏P.T.903是<根本萨波多律摄>(以下简称<律摄>)是古印度论师胜友所著,该文献是版本研究和藏语古今修辞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甘南合作师专藏语系藏研所的贡巴扎西教授(敦煌吐蕃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藏语诗歌研究>一文认为,留存至今最早的书面古代藏语诗歌是包括敦煌古藏文文献中收录的大量古代宗教仪轨书中记录的“仪轨朗诵词”,而不是吐蕃王朝第九代赞普布岱贡杰时期的诗歌。青海民族学院的吴钰教授<敦煌藏文本(孔子项橐相问书)的翻译特点>一文,从多个层面分析和叙述了<孔子项橐相问书)藏文译文的翻译特点,认为风格、语法和翻译方法符合吐蕃时期的译文特点。合作师专龙布杰教授<敦煌藏文文献与古代藏文献的关系及其历史价值)一文,阐述了敦煌藏经洞所发现的藏文文献与整个藏文古籍文献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对吐蕃赞普时期的古藏文从地域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两种不同的分类。

本次会议有3篇文章涉及敦煌藏文礼仪问答写卷。青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益喜卓玛<浅论吐蕃文献<兄弟礼仪问答)写卷>一文主要从善恶观、生活、家庭、政治、经济等方面论述,认为藏传佛教在吐蕃未大兴之前藏族就已形成简单的伦理思想及道德原则。青海师范大学贡保才让副教授(敦煌藏文礼仪问答写卷解析>一文,从宏观方面分析了敦煌藏文礼仪问答写卷的研究价值、主要特征、内容及相关问题。西南民族大学索南才让<试论敦煌古藏文<礼仪问答写卷>与“善净人道十六法”的关系>一文认为,(礼仪问答写卷)是融合“十善法”后转型为“善净人道十六法”的,前者是后者最初的“原生态”模式。后者是前者的概括和发展。

五、敦煌吐蕃文化综合研究

法藏敦煌藏文文献P.T.037号卷子,共由7个部分组成,西北民族大学才让教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P.T.037号诠释>一文对其加以解读,认为P.T.037号残卷内容以佛教的超度仪式为主,是同一类的文献汇编,因此相互之间的关联并不紧密;就文献来源来看,有的可能来自于汉文佛典,有的属于编著。合作师专历史系房继荣副教授提交的(论吐蕃时期的“skubla”信仰——以敦煌吐蕃文献为中心>一文,认为“古拉”(skubla)信仰是吐蕃社会的重要信仰之一,其汇集了山神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天神崇拜等原始崇拜形式并对其进行融合,对藏族早期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四川师范大学王川教授<白居易诗(缚戎人)笺证>一文着重从自居易<缚戎人>的写作背景、诗的缺憾、其具有的时代意义等几方面入手进行了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牛宏副教授(日本学者对敦煌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状况及意义>一文对上山大峻、小自宏岛、冲本克己、木村隆德、今枝由郎、原田觉等日本学者有关敦煌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成

?236?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总第87期)

果作了简要评述,并探讨了日本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吐蕃占领沙洲后,统治者立即在沙洲实施了强有力的兴佛举措,开窟造像,建寺度僧,抄写佛经,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使沙洲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善乡佛国。佛教势力的迅速膨胀促进了写经事业的兴旺发达。敦煌研究院文献所的邰惠莉副研究员<关于吐蕃时期敦煌汉文写经的几个问题>一文,从写经人题记、代表性佛经的翻译抄写等两个方面来分析吐蕃时期敦煌写经状况。敦煌研究院文献所张延清馆员<吐蕃敦煌抄经中的报废经页>一文对吐蕃在沙洲的佛经抄写中的报废页作了概括的介绍,尤其对经页形制、报废标记、报废原因、处罚举措等方面进行展开论述。兰卅I大学博士生赵青山<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写经制度>一文,对这-Be期写经活动的运作模式作了探讨,认为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运作体制。

786年,吐蕃占领敦煌,吐蕃赞普邀请摩诃衍入藏传播汉地禅宗。摩诃衍所宣扬的汉地禅宗摈弃了印度佛教艰深的佛教义理和繁琐的修行仪轨,为人们提供了一条简单易行的禅修方式,适应了吐蕃普通民众了解与修习禅法的愿望。敦煌研究院民族所杨富学研究员<摩诃衍禅法对吐蕃佛教的影响>一文认为,摩诃衍禅法为敦煌佛教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他在敦煌以及河陇地区继续传教达30余年,其禅宗思想也渗透至吐蕃佛教之中,对后来的藏传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敦煌研究院文献所杨森副研究员<吐蕃时期敦煌寺院籍账文书中的木器漆与小木器皿>一文通过对吐蕃占领时期(相当于中唐)敦煌寺院籍账文书中漆器家具和小木器皿的分析,认为敦煌地区所见漆器等多数来自西蜀、南方等地。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所梁俊艳博士翻译的英国黎吉生著<两件敦煌藏文残片研究>一文,为国内敦煌吐蕃文书的理解和重建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指出该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与国内通行译本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有助于重新重视敦煌吐蕃文献的翻译整理及研究工作。

六、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的特点

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历时4天,圆满成功。此次会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论题集中。此次大会的主题即是以敦煌吐蕃时期的文化为焦点展开讨论,集中的论题令学者们在此次会议上能就很多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来自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北京等地的专家50人共提交论文4l篇,反映了中国敦煌藏学界老中青三代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二,会议涉及吐蕃研究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此次会议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了敦煌与藏族早期历史及原始宗教、敦煌与吐蕃历史研究、敦煌吐蕃石窟研究、敦煌吐蕃文献研究、敦煌吐蕃综合研究等方面,从多角度展开学术探讨,有利于学术的深入。

第三,新材料、新观点、新角度。此次会议不仅有重要考古发现以及重要史料的公布,更有对既有观点的再探讨、再认识和再坚持,不仅有对敦煌文书的新诠释,也有对历史人物、历史事实的新考订,创见迭出,令人耳目一新。

第四,将学术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令学者们受益匪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方面,学术考察激发了学者新的研究热情;另一方面,作为独具特色的学科,敦煌学与藏学的文献研究只有和石窟的考察结合起来,才会更加扎实,具有更广阔的前景。此次会议将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将会场延伸到洞窟之中,学者们常常会就某些藏文题记、人物造像、颜料使用等展开热烈的讨论,使此次会议处处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第五,敦煌研究院的会议组织工作非常成功。每位学者都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并就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会议安排不仅井井有条,而且效率极高,使不同专业和兴趣的学者找到了共同处,满足了大家交流学术、加深了解的需求,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一一

【本文责任编辑黄维忠】

【作者简介】李梅,女,史学博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01)

浅析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浅析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 南北长约1600米。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飞天4000余身, 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 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并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艺术是历代画家们创意性的杰作。在壁画当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即使是描绘同样内容的艺术作品,画家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了完全不同的作品。而莫高窟则具有图案艺术、飞天之美、中外音乐交流、中外舞蹈交流、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充满生命力的中国动物画、中外文物画交流、古代建筑、彩塑艺术、佛教尊像绘画、佛陀生平与佛传艺术品的产生十个方面的艺术价值,我将着重分析图案艺术、飞天之美、古代建筑、彩塑艺术等四个方面。 首先是图案艺术。见过莫高窟的都知道图案在石窟中有装饰,间隔,甚至营作气氛和空间感的作用。4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中,有数不尽的图案,令人惊异于当时人的创造能力。而图案的美丑和变化,也能讲出一朝代艺术的盛衰,更使敦煌图案价值更上一层楼。其中第400窟的藻井图案,位于洞窟的窟顶,一般都画上十分精细的图案,有些更有飞天、神兽。而此图的藻井的团心是一隽金凤,外围四周是四条金龙。 飞天大概是人类自古的梦想,中国的飞天与欧洲的天使,是古巴队老梦想驱动下的美丽艺术表现。而飞天不靠羽翼,衣袋飘举,其轻盈多姿,成为敦煌重要的艺术形象。飞天虽也是佛教神祗,但多而美,值得单独欣赏。还是第400窟中,飞天是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敦煌,是敦煌艺术中最生动活泼的形象,也是敦煌的象征,她的东传反映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及绘画技法的发展。

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现状谈文化遗产的保护

敦煌莫高窟的现状谈对莫高窟的保护 【摘要】对古迹而言,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两架马车。虽然敦煌莫高窟现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石窟依然受到威胁,本文将从存在问题和相应的对策展开阐述。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保护 一、莫高窟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1、半数壁画存在病害洞窟石壁局部分离,它是莫高窟壁画最危险、损害最大的疾患。经历 了1000多年的岁月,目前敦煌壁画中约1/3至1/2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害。莫高窟约有106个洞窟、1246平方米的壁画有白粉层起甲病害。一半以上患有被称之壁画“癌症” 的酥碱病。而颜料层龟裂、霉变、脱落、空鼓等问题也使壁画保护面临巨大挑战。“起甲”是指壁画白粉层及其上的颜料层发生龟裂,进而成鳞片状卷翘,甚至脱落。起甲后的壁画给人的感觉是得了牛皮癣。酥碱从窟脚向上侵蚀,卜面的壁画也就无所依托而脱落。连窟体带壁画的变酥,让人根本无法对其施加外力。 2、游客过多不堪重负。敦煌莫高窟正式对外开放始于1979年。20多年来,先后有8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万人次游客来此参观。近年来,莫高窟旅游人数明显呈上升趋势,每年接待量已超过30万人次,预计未来5一10年内,到敦煌莫高窟旅游的人数还会迅速增加。由于游客身上携带一定的水汽和温度,过多地进入洞窟参观,极易引起洞窟内温度、相对湿度、墙体表面温湿度及窟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这样不但会使壁画产生酥碱,也可能会引起壁画颜料变色。除此之外,参观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也是敦煌保护任务艰巨的一个原因。2004年“五一”期间,敦煌研究院对游客参观藏经洞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监测,发现了在18212人的总参观人数中,共有708人触摸了壁画,占参观总人数的3.9%。 3、莫高窟环境的脆弱性。石质性的文物从外表上看它们很结实,但是在环境面前,它们脆 弱,对环境的要求也非常敏感,尤其是酸雨对它们的影响。当有酸雨降临时,如果不对石刻加以保护,酸雨落到石刻上,石刻就会风化,形成粉末。而它们在人文环境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脆弱性更是显而易见的。怎么样深刻认识文物环境的脆弱性,并对它加倍保护,就是文物保护的核心问题。 二、莫高窟现状问题的相关对策 1、采用数字技术挽救洞窟 樊锦诗最先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传统的实地临摹在速度和质量上己经不能适应壁画保护和记录的需求,而简单的摄影和录像又难免发生失真等问题,新的数字技术正好弥补这些缺陷。它的真实录入、易于传播和无损复制等特点,将是永久性完整保存珍贵文物信息的最佳手段。从匕世纪90年代起,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始了“数字敦煌”的探索和研究,目前他们在文物图像采集与保存、文物历史复原、洞窟虚拟模拟、壁画图案创作等方面已经取得并掌握了一套成熟的技术和经验。1998年,敦煌研究院与美国梅隆基金会合作,正式开始了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拍摄。这种采用最先进数字技术拍摄的图像,不但逼真、清晰、质量高,而且抓住了石窟艺术中的许多精妙细节,包括在自然光中看不清楚的部分以及被背屏和中心柱等阻碍视线的建筑所遮挡的壁画。在研究人l54员的努力F,目前己经完成莫高窟22个洞窟的测量、拍摄和编目工作。数字技术无疑是永久性、无损害保护敦煌遗产的最佳手段。 洞窟的计算机虚拟漫游试验。正在打造的莫高窟虚拟漫游系统中,石窟外景采用了系列照片,支持外景环视和贯穿式漫游,弥补了传统跳跃式漫游的不足;洞窟漫游模型采用混合三维和二维建模技术,图像更逼真,自由度、真实感大大提高;石窟建筑结构采用三维建模

敦煌石窟简介

敦煌石窟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他们都以少量的银元,带走了大量的中国的灿烂文化。 1924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其中一些贪官私藏了一些,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最后只剩下八千多件了 敦煌壁画以北朝和唐代为最盛。北朝壁画多“本生故事”,宣扬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北朝的时代是一个战乱的时代,民生多灾多难,备受苦难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这些佛教理义上。到了唐代社会安定,壁画宣扬的良辰美景恰是对盛唐繁荣的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作品充满健康、乐观的情调。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敦煌石窟中以莫高窟建窟最早,内容最丰富。其余石窟,均系莫高窟的分支,西夏和元代的作品还可补莫高窟之不足。敦煌石窟上起十六国,下迄清1000余年间连续不断,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敦煌石窟艺术体系。 莫高窟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塑像和绘画。这里的塑像是泥塑,不同于云冈和龙门的石像。这主要是因为三危山石质较粗,不能凿成佛像,所以工匠们才用泥塑。相传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而现存最早的洞窟开凿年代应为北凉(5世纪初),此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由历代艺术家和能工巧匠累积完成,因而也呈现出不同时代的风格。北魏时期的塑像,体格高大,额部宽广,鼻梁高隆,眉眼细长,头发呈波浪状,袒露着上身,留下了印度艺术的浓重印记。隋代的塑像,面相丰满,鼻梁相对稍低,耳朵相对加大,脸部线条柔和了,整个身体比例虽然还不尽相称,但已中国化了,体现出一定的民族风格。唐代,莫高窟的雕塑达到了顶峰。这些雕塑完全抛弃了模仿痕迹,面容温和慈祥,神情庄严从容,服饰华美。天王像表现了男子的健美,让人感到威严、正直、勇猛、坚毅;菩萨像身段秀美,面庞圆润,嘴角带着微笑,胸臂袒露,衣裙轻薄,形象酷似现实中的妇女。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举世闻名的佛教遗址,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前临宕泉,东向三危山。据唐代碑文记载,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至十四世纪,边续千年凿窟造像不断。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各个朝代,形成南北全长1680米的石窟群,共存洞窟700多个,其中有彩塑和壁画的洞窟492个,彩塑2000多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木构窟檐五座。莫高窟是现今世界上规模最宏大、历史最久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良好的佛教遗址。 莫高窟各窟均由洞窟建筑、彩塑和壁画综合构成。洞窟建筑形式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壁画内容丰富博大,分为佛教尊像画、佛经故事画、佛教史故事画、经变画、神怪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七类,是古代社会历史形象的反映。精美的彩塑与壁画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发现了藏经洞,出土了四至十四世纪的文书、刺绣、绢画、纸画等文物4万余件。其中文书,大部分是汉文写本,少量为刻印本。汉文写本中佛教经典占90%以上,还有传统的经史子集,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官私文书"等。除汉文外,还有古藏文、梵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敦煌文书的发现是研究中国与中亚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文学、艺术、科技等的重要资料。莫高窟藏经洞发现后历经劫难,大批敦煌文物与石窟中的一些壁画和彩塑,先后被英、法、日、俄、美等国的盗宝者劫运国外,流散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图书馆与博物馆。这是"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本世纪初以来,以藏经洞出土文书与敦煌石窟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敦煌学"在全世界兴起,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一门显学。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44年,在莫高窟设立了保护研究的专门机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大为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四部籍与中古后期社会的文化情境

敦煌文献中包含大量中古时代(魏晋至五代)的典籍写本残卷。依照传统的四部分类法统计,经部的儒典大约有二三十种261卷[1];史部大约有六七十种[2];子部大约有七八十种;集部大约有三四十种。四部合计大约有二百种左右。敦煌文献的主体佛教典籍,不下千种(近三百种见于大藏经著录),道教典籍大约数百种(道藏著录、未著录各半),属于子部。此外,在古藏文等文种的敦煌文献中,也有典籍文献。 敦煌典籍写本尽管基本上是些残卷,但它们却可能是印刷术出现以前,我国手写本(含少量刻印本)典籍的最大一批遗存,无论在文献学意义上还是在文化史以至中古史意义上,都堪称国之瑰宝。从这批典籍写本产生的时代看,有六朝本,有北朝本,有隋唐本,有五代宋初本,时间跨度长达五六百年;从文本的性质看,有白文本,有注疏本,有音隐本,有略出(辑要)本等;从写本的功用看,有读本,有生活实用本(如药书、历书等),也有的像是著述者的工作用本。不少写本后面有著作者或抄写者、持有者留下的题记。用现代学术眼光看,典籍写本包含的诸如此类情况,都是重要的学术信息。可以说一卷卷敦煌典籍写本,犹如浓缩的历史化石。它的字里行间凝聚着历史文化的多样情境,蕴含着前所未知的文化变迁过程。九十多年来,前辈学者筚路褴缕辛勤探讨这批典籍,揭示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断地增进人们对敦煌典籍及相关情境的认识。我们这部书稿,是想在前贤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做一些整合性的归纳与梳理;并对典籍宝藏蕴含的各类学术信息(特别是深蕴其中的历史文化情境),试做一些新的探索和表述。 这批典籍卷子经历了唐朝五代宋初时期。这个历史时期属于我国中古时代的后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之后我国又一次大的社会变革启动的时代。这次社会变动发轫于隋朝末年。在当时席卷全国的农民战争中,士族大土地占有制受到冲击,延续了三百多年的门阀制度走向衰落。中古农奴制的主要形式覆客制趋于废弛,依附大族田庄属于贱口身份的众多农奴,摆脱了贱口依附关系,许多人转化为均田民(良口身份)[3]。到开元天宝之际,“恣人相吞,无复畔限”[4],均田制亦告瓦解,地主大土地占有制急剧发展,贫富分化再度加剧。“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5]发生在社会底层(广大农村)的结构性变动波及到政治领域,撼动着传统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以及社会风俗等多个层面,在唐宋之际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不断地促动着这些层面的变革。作为传统文化的文本载体,中古四部典籍的形式和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一般并不随同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动荡而变化;但是在社会渐进式变革的大背景下,典籍文本的著述、注疏、节辑、读用、保存和流传,毕竟都同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相关联,有关的人事、风尚和趣向,或多或少地在典籍文本上留下各式痕记。这类“痕记”是历史的“雪泥鸿爪”式记忆。对它加以解读分析,就会从这些“痕记”中或隐或显、或直接或曲折地呈示出同变革时代的启动相关的某些史相脉络;有的还会带有中古向近古转进时代的特征。 导论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描述或勾勒这些史相脉络: 一、敦煌先唐典籍及其文化意涵。 二、社会文化变迁在敦煌典籍中的“痕记”。 三、敦煌典籍所见敦煌地区的学术与文化。 一、敦煌先唐典籍及其文化意涵 敦煌四部籍的文本显示,中华传统典籍文化经过长期流传筛洗,至隋唐之际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主流与核心部分。它大致包括以诸经(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左传、论语、孝经、尔雅等)、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诸子及某些文学总集为代表的典籍文本。到唐五代时期,这些典籍基本上仍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而存在,并稳定地传承着。这一现象的集中体现是唐代以前撰写的各类典籍注本的先唐抄本、唐初抄本,一直在敦煌行用着,一直

浅析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价值

《浅析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价值》 摘要: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佛教一大旅游的艺术圣地,飞天形象是敦煌莫高窟一道绝美的景致,在敦煌莫高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几乎它里面的每个洞穴都有飞天壁画,人们不由被轻衣飞舞,体态俏丽的飞神所吸引,驻足欣赏它的美。敦煌飞天,又是中西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从十六朝就已经开始,有着渊源的历史。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凭着浪漫主义色彩和神秘的佛教文化,独特美学意蕴和艺术美感,让无数中外友人所神往。 关键词:飞天艺术文化背景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欣赏价值保护与传承 On the value of Flying Art i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Synopsis: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is one of the most sacred places in the tourism of Chinese Buddhism. The flying image is a beautiful view of Mogao Grottoes in Dunhuang, which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gao Grottoes of Dunhuang. Almost every cave inside it has a flying mural, people can not be seen by the light clothing, the body of the beautiful fly attracted, stop to appreciate its beauty. Flying in Dunhuang, but also from the birt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from the sixteen dynasties has begun to have a history of origi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flying with the romantic color and mysterious Buddhist culture, unique aesthetic implication and artistic beauty, so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friends fascinated. Key words:flying art ,cultural background,historical value,aesthetic value,appreciation value,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敦煌学习心得

心得体会- 从钱币上看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50多米高的崖壁上。敦 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洞窟层层排列。据考证,洞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一座规模大、内容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系统反映了北魏、隋、唐等十多个朝代的艺术风格。作为艺术的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斓景观。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灿烂的时代,那雄伟浑厚高达几十米的巨大佛像;灵巧精致仅有十余厘米的小菩萨;场面宏大、人物繁密的巨幅经变;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单幅人物画无不使人印象深刻。飞天,是民族艺术的一个绚丽形象,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美丽的菩萨。唐代飞天更为丰富多彩,气韵生动。 敦煌莫高窟也算得上是一个文物宝库,在藏经洞中就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如今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建有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洞窟,既保护了洞内的文物,又丰富了参观内容。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多属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磐事迹的造像。因为莫高窟的岩质疏松,无法进行雕刻,工匠们用的是泥塑。唐以前的泥塑在其它地方很少保存下来,因此莫高窟的大量彩塑更为珍贵难得。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分是壁画,最广泛的题材是尊像画,佛经故事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另外还有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及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从壁画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各阶层的各种社会活动,如帝王出行、农耕渔猎、冶铁酿酒、婚丧嫁娶、商旅往来、使者交会、弹琴奏乐、歌舞百戏等,世间万象,林林总总。 莫高窟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宝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教学等领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该图出自敦煌莫高窟第328窟壁画。画中菩萨一腿下垂作“游戏坐”式,这种随意安坐、活泼舒坦的像式,显然是世俗化的一种表现。肌肤丰润,体态自然,裙饰华丽,胸前的璎珞、臂戴的金钏细琢精致,使造型呈现出一种和谐、淡雅的美感. 此币正面图案的盛唐菩萨像,采用了无边高浮及喷沙工艺,整个币面层次分明,极生动的再现了菩萨优雅、闲适的举止,背面图案为敦煌莫高窟九层楼主景。 此币曾荣获2003年“世界硬币大奖”最佳银币奖,可见工艺之精湛,对于收藏者来是值得拥有的一枚佳币。

敦煌文化传承的价值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一位已在敦煌参加工作半年的大学生,我深爱着这片热土,作为敦煌的儿女无时时刻刻关注着敦煌的变化和发展。 我在大学读的是城乡规划专业,由于这个原因我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接触到大量敦煌历史变迁的知识。我们不仅拥有极具文化魅力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石窟,而且在保护和发展敦煌石窟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专家、学者甚至是群众。时至今时今日,他们和他们的后人仍然不辞辛苦的奋斗在敦煌石窟保护和发展的前线。同时他们也创造了一种精神,一种艰苦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一精神无疑增加了敦煌石窟的文化精神内涵和魅力。 近几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敦煌党校举办的“敦煌文化讲座”,主讲人马进驰先生对敦煌文化讲述让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作为一个口口声声说热爱家乡的学生,我发现我多家乡的认识竟是如此缺乏。连自己的家乡都不了解,何谈热爱家乡? 我们有举世瞩目的文化瑰宝,我们有让世人赞叹的精神财富,作为敦煌人民的一份子,我们有历史的责任去发扬它,传承它,但这一发扬和传承如何体现在敦煌人民身上,我们需要深思,我认为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敦煌学概论课,课程时间安排在升国旗后的第一节课。

二课程内容应浅显易懂,既方便教学的开展又有利于学生理解,让历史老师或者语文老师做好相应的准备就能授课。 三在期中和期末和其它课程一同考试,成绩计入综合成绩,并与升学挂钩。 四每学期给学生安排一次敦煌文化的游学,并配备讲解员,去敦煌文化的载体(比如莫高窟)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接受敦煌文化的熏陶。 敦煌文化的魅力的继承和发扬不应该局限在一小部分社会群体身上,他是我们青年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敦煌的少年和青年们在敦煌学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是非常有意义的。首先对个人来说是种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教育,也是文化和历史知识的积累,更是精神文化层次的提升乃至升华。其次对这座旅游城市而言是城市内涵和魅力潜移默化的提升,因为我们的学子大部分要都要去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学府求学,他们走出敦煌就是外界认识敦煌的窗口,是这座城市最实在的名片,他们是素质影响着敦煌的形象,也间接影响着敦煌的旅游业。最后,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我们要认识到敦煌文化的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将敦煌文化和精神千秋万载的传承下去。 在倡导科学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响应着深化改革开放的精神,若能实现这一愿望,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对得起创造这一切灿烂文化的先贤们,也没辜负一代又一代在艰苦卓

谈谈敦煌文化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赏析 谈谈学习敦煌文化 学院:旅游学院学生:张麟磊学号:021 摘要:敦煌莫高窟历史悠久,它以佛教文化精髓为主,期间经过了近千年的开凿,有近五百个洞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三大艺术特色。是我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传入、发展的重要的基地,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的重要历史资料。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历史文化、佛教文化、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要道。 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今甘肃省敦煌市,是我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敦煌莫高窟位于古代路上丝绸之路的中心位置。被接天山、准格尔盆地,南接青藏高原、祁连山脉,西接塔里木盆地、中亚。东接河西走廊、关中、中原、黄河长江流域。因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于交通要冲。且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对中西贸易、文化交融起到了桥梁作用。 历史上的西域,生态环境很好。虽处内陆地区,但塔里木内河网密集,树木丛生、气候温和湿润,绿洲也就随处可见。可见,当时的西域是一个非常适宜人居的地方。加以位置处于东西贸易的十字路口,发展起诸多的小国也就不足为奇。例如:楼兰古国;精绝国;古格王国等等。所以,敦煌莫高窟的出现就是一个必然了。 随着汉武帝时期使者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的屏障。史学家司马迁称此行为“凿空”。逐渐古印度文明也伴随着路上丝绸之路这条路线无声的传入到了我国,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属佛教了。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我国。时至东汉,从西域回来的一匹白马驮着佛家经文《四十二章经》来到了首都洛阳,就地就修建了一座白马寺。白马寺的建成标志着佛教正式的在我国暂稳了脚跟,佛教从此也开始了它在我国的地方化、民族化。“永平求法”,佛经大量译出,佛教也就在我过广为流传。 敦煌莫高窟最早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直至清康熙四十年(1701),期

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美术鉴赏之敦煌莫高窟 引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美术也同样源远流长,具体鲜明的名族风格和卓越成就,在世界美术之林独树一帜。而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通过了解中国美术的光辉历史,丰富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而鉴赏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使我们对美的认识能力提高,还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升华我们的感情,美化我们的生活。而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而莫高窟,则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延续千年的艺术。 一.莫高窟的雕塑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在隋唐时期,隋文帝杨坚允许百姓出家为僧尼及营造经向,安置北周灭法时所破坏的佛教造像,提倡僧俗修造佛像,严禁官民毁坏佛教造像。使得佛教大肆发展起来,在唐代一度成为社会思想领域里的重要支柱。敦煌莫高窟也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壮大。隋朝开皇年间,政府派人来远处的西陲的敦煌莫高窟进行营造。

隋代洞窟形制,多数承袭北朝的“支提”式,窟的中央作四方龛柱,方柱的前面和左右两面各凿一龛,龛中塑佛像。且佛龛加深,壁面趋于垂直,佛、罗汉、菩萨不再像北朝的那样身体过于前倾。塑像的尺寸加大,彩绘和塑造的结合更加讲究,色彩绚丽,造型丰厚圆润,一改北朝清癯瘦削型的旧观。莫高窟的塑像在数量上和内容的丰富性上虽然不及壁画,但它是礼拜对象,是洞窟的主体。泥塑比石雕、木雕和金属铸造,在制作工艺上有着更多的自由,所以,塑像显得格外细致、真实自然和生动活泼。而17窟唐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菩萨、供养天均作少女形象,大都头梳高髻,腰系羊肠裙,袒胸露臂而赤足。端庄秀丽,温柔典雅。集中体现了隋唐时期关于女性美的高尚理想。而罗汉像的制作受礼仪规矩的限制较少,因而生活气息更为浓郁,形貌和性格特征也较为显著而多样。天王、力士的形象则充分的发挥了唐代雕塑家善于根据生活感受和特定对象的性格、气质的要求而运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的本领,充分体现出一种强力之美。 隋唐在结束战乱,实现统一后,经济文化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所以隋唐时期的莫高窟大都规模宏伟,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结构严谨,色彩绚烂,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加上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及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管辖,加深了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大大发展。使隋唐时期的莫高窟佛像在民族进一步融合后,逐渐体现出了中原地区的特色,是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的结果。且由于内陆地区的统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通过各国使者的往来,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敦煌唐代艺术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最璀璨的时代,外来的艺术和中国民族艺术水乳交融,使得敦煌唐代艺术空前丰富多彩,为后人对那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依据。

敦煌旅游攻略

敦煌旅游攻略 我曾以为敦煌是博雅庄肃,却不料邂逅她恬散的容颜。野马尘埃,唯她从容雅定,龙荒百寂,唯她宠辱不惊,故思庄生语,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题记 身为甘肃人,古丝绸之路是养育我们的地方,在西北宽广辽阔的土地上,有那么一片奇迹—多元异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土地。如果用诗来描述,该有多美: 如是我闻。佛于万千沙海现金身。于是我自丝路东来,只愿于尘烟之中,见佛一面。 高昌回鹘,火山沟壑,有千佛洞。佛影疏离,顶光沦翳,我从诸佛碎影前走过,再回首时,浮光眩眼,洞门处普照,我以为自己可以窥见阿兰若。 若如是,便让我提灯前行,不求经书日月,粉黛春秋,但愿空山夜寂,荒寺阴森,以昏暧火烛暖佛之面。 然,我施施然地来,又施施然地去,不知是眼中无佛,还是心中无佛。 火山很热,这万千尘色,若阳炎梦影,使我不敢出声。阎浮提与毁弃的藻井重叠,我身与经变的画面重叠,仍是看不清,这昏莽芜荟的三千大千世界。 我仍是踽踽而行,执着在前世今生的桎梏里,遂惶惶不得终日。野云蔓草,无非是些斑白点翠的浮影,游荡得远了,那戈壁化作绵延狂沙,莽莽入天。 没有水。往来于河西走廊的粟特人仰起头,众星如熟透的无花果,落入乾闼婆虚渺的城,钩月如点绛,烧尽的红珊瑚下金丝鸟的绝唱,交错的夜光杯中琥珀色的佳酿。 可这夜的城邦,又岂是梦中的汉唐?

十喻俱散,五蕴皆空,干裂的唇瓣边朱丹一线,破灭的玉杯前黄土一抔。 佛仍浮泛沉沙中,我亦不能停留。 我想我会去往很多地方,但终有一处倾葬我所有浅薄的妄想,那一处,叫荆楚。 我想我亦到过一些地方,且真有一处令我凭空生出诸多幻想,这一处,叫敦煌。 一个人一辈子总要到一次敦煌,不到敦煌,岂知华夏文明之华盛渊深,不到敦煌,岂知佛国净土之暐烨堂皇。 1.地理位置与气候。 敦煌市是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敦煌市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这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为9.4℃,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4.9℃(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9.3℃(1月),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 2.交通。 敦煌市现有一机场—敦煌机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莫高镇,是国内重要的旅游支线机场,机场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如果要领略更多的西北风光,那么火车是非常好的交通工具,而甘肃省会—兰州则是很好的中转点,可以在兰州稍作休息,兰州的美食与地域风貌值得一看。 3.出行时间与天数。 敦煌旅游最佳时间段是5月-10月,其他时间段气候过于冷,南方的游客不易出行;出行天数为 4 天。 4.旅游线路:

敦煌莫高窟_美术鉴赏艺术价值

敦煌莫高窟 ——石窟艺术的宝库

一、摘要: 始建于公元366年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尤以飞天壁画出名。 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都不能媲美的,大部分洞窟都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不仅因为它数量庞大的壁画、彩塑像、文献资料。还有它内在的佛教文化和佛教信仰。 莫高窟的艺术魅力来源于它的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敦煌艺术。而四种艺术相辅相成,相互辉映铸造了这一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石窟。 关键词:莫高窟艺术魅力文化 二、何谓敦煌石窟: 莫高石窟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约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间,在三华里长的鸣沙山上壁上,密密层层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洞窟,布满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彩色佛像共有两千多身,最大的一个高达三十三米。壁画的技巧高超,数量惊人,如果一方方连接起来,可排成五十多华里长的画廊。此外,在一个封闭的石室中,还发现了大量的价值极高的古代经卷,文书,画卷等。 之所以莫高窟的声誉远远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开凿年代较早,迄今已有1643年的历史;二是规模宏大,现保存完好的洞窟492个,像蜂窝一样密密麻麻排列着,错落有致,绵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画十分精美,现存彩塑2499身,壁画45000平方米,有人称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馆,又是一个佛教艺术画廊。 三、敦煌壁画的诞生---西方净土变绘画天堂 敦煌就是一个图腾。 在古代,不管是东方或西方,雕塑和绘画往往和建筑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

赞美甘肃、大美敦煌

《大漠敦煌》 男:我多想带上装满梦的行囊、牵一只骆驼去那风沙弥漫的远方 女:我多想沿着遥远又遥远的古、寻找我梦中的大漠敦煌 男:穿过祁连山的六月飞雪、走进炎风吹沙的大漠 女:我寻一把先人遗留在那里的石、看它是否还能劈出四千多年的火光 男:追赶丝绸之路落下的夕阳、跋涉在曾经角鼓争鸣的河西走廊 女:我想找到三苗人留下的陶器、让它盛满历史的冷热和苍茫 男:我想听到羌笛穿透千古的余音、在荒原的夜空里哀怨悠扬 女:借着大漠的冷月寒光、我多想找回乌孙人失散的牛羊 男:在漫漫狂野中赶路、我多想举起月氏人的宝刀将夜空划亮 女(合):我望见浩瀚的沙海如血的残阳、远处传来铁蹄铮铮烈马奔腾的轰响、一支剽悍的胡骑消失在流沙的尽头、远离了草原和毡房 男(合):我望见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的马队、马踏飞燕的嘶鸣声扬四方、我望见汉武的狼烟扬起旌旗遮日的豪壮、飘逝在风萧萧路漫漫的边关 女:那鸣沙山千年不绝的鸣响、每一声吟唱、都是英雄泯血长笑的悲壮 男:那月牙泉甘冽清澈的水塘、每一个眼神、都曾凝视过扬鞭的牧人拓荒的农夫 女:玉门关的残垣断壁、望断多少远行的商队、往来的使者 男:阳关三叠的千古绝唱、又有多少故人更尽一杯酒、从此不见回故乡 女:我站在汉长城古烽燧遗址上、似乎还能听到、一腔长风万里的呼啸 男:我站在魏晋隋唐的古墓旁、似乎还能看到、边塞诗人雪山长云、孤城遥望的豪情和惆怅 女:几度春秋风与火、东来西往的驼队穿过大漠莽莽 男:曾经几载云和月、边城要塞通向了海纳百川的大唐 女:我的大漠我的敦煌啊、你已不是金戈铁马厮杀遍野的战场 男:你丝绸铺路、你名声远扬 女:追踪远古消失的绿洲、注视大漠不朽的胡杨 男(合):我寻着崖壁上的佛光、看见风卷僧衣的乐僔和尚、在石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在穷荒中点燃了第一柱香火、一代代虔诚的僧侣随他而来、创造出佛洞悬空的圣堂 女:天空移动的云彩、遮不住三危山的金黄 男:莫高窟这座千佛神奇的宝藏、在沙漠中沉睡了一千年岁月的寒暑、剥蚀了多少绚丽的画卷珍贵的佛像 女:屈辱的年代、劫持了多少无价之宝流落他乡 男:尽管大漠景象如此苍凉 女:尽管丝绸之路如此漫长、神秘的敦煌啊 男:你玄妙神奇的经书壁、令人心驰神往、你举世闻名的丝路花雨、让人沉醉难忘 女:美丽的敦煌啊、流光溢彩的故事有你大漠落日的悲怆灿烂辉煌的历史有你光辉夺目的一章 男:我多想借反弹琵琶的神韵止住千年黄沙 女:我多想用飞天飘逸的梦想擦去百年彷徨(此处背景乐、伴读) 男:我多想牵来一股溪流为你栽上一排胡杨 女:我多想乘春风度玉门让梦露宿在你的身旁

敦煌文化艺术

敦煌文化艺术概论鉴赏 对文老师的评价 敬爱的文化老师: 首先,我就您给我们上课提一点建议和意见,希望老师给予指正和教导。我上大学以后才知道我们学校老师大多是外聘的,当然外聘的都是好老师,在上大二的时候听师大包老师挺起过您的名字,在师大名气很大,我早就想听您的课了。在这学期开学知道您要为我们上敦煌文化艺术概论课非常兴奋,第一次见到您印象是您很时尚有带有古典色彩的感觉,有内涵高修养的艺人。第一次听您的课就像一场演说,精彩。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非常的得当,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您的性格很开朗,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也爱学习了,虽说是大学了同学们自学能力都非常强了,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我们就是不爱学,也许大多都是我们的原因吧,上您的课就是不一样的感觉。 在教学方面:1您对学生负责认真,态度好。2对学生负责认真,教学一丝不苟3课堂活泼有趣,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4老师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对学生极其负责。5工作认真,上课能够让我们很好的学习敦煌文化知识,对我们甘肃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研究。 说起老师的缺点我基本没有发现,在讲课的时候非常的尽力,就是在最后的几节课上看了几次《敦煌》视屏教学,老师没有很好的解说一些我们没有看懂的,毕竟我们几乎没有去过敦煌对有些事物不太了解。当然也不都是您的错,我们没能主动提出问题。 在教我们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等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意义,我深有体会。 敬爱的文老师,您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会铭记于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永远是您的学生。我们的时间还很长,有机会我一定去拜访您与您交流学习。 最后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我就关于学习敦煌文化艺术认识写一些心得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这里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改为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保护、研究工作。 1900年农历5月26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这个藏经洞,那些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1910年,敦煌藏经洞劫余文献运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而今,藏经洞发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敦煌遗书最多的单位,以其丰富的馆藏,为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举办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专题文献展览,旨在揭示敦煌遗书的流散历史,展示敦煌遗书的风采及内涵,介绍敦煌遗书的保护与研究现状。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敦煌学的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敦煌文化遗产,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敦煌是全人类的敦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敦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秦汉之前,这里居住着月支、鸟孙等民族。西汉初,漠北的匈奴赶走月支,占领敦煌。元狩二年(前121)西汉军队打败河西匈奴,敦煌与河西走廊归入西汉王朝版图。元鼎六年(前111)西汉在敦煌设郡,与酒泉、张掖、武威并称河西四郡。在敦煌之北修筑了长城,在西部设立了阳关、王门关。从此,敦煌成为西域进入河西走廊与中原的门户和军事重镇。为了巩固敦煌的战略要地,政府从内地移民来此定居,调遣士兵屯田戎守。西汉王朝对敦煌的经营与开发,确立了敦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经过东汉王朝与曹魏政权的继续经营与开发,敦煌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成为丝绸之路上一处

纪录片《敦煌》解读

中国历史文化类题材纪录片的发展 纪录片《敦煌》解读 2010年3月,央视传媒和敦煌研究院联合出品的十集大型纪录片登上中央电视台,该记录片播出以后很快的得到了广大观众和一些敦煌研究学者的肯定,可以说,敦煌的制作播出,是关于中国纪录片领域一段喧嚣历史的真正转折点,无论就其立意、制作,乃至播出,虽不说是开始了一个新的局面,但却象征着中国电视从专业角度而言的一种真正的成熟面貌。[1] 近几年学者和业内人士对于纪录片《敦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探究纪录片《敦煌》可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二、对纪录片《敦煌》将历史性和艺术性完美融合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看其是如何通过它的表现方式起到一个提炼,延伸,并通过这种对生活的提炼和延伸给人以启示的教育作用;三、通过对纪录片《敦煌》的研究,吸取其中的优秀经验,为以后中国纪录片的拍摄提供宝贵的经验。 在结构上,文章将分为四个部分来对纪录片《敦煌》进行解读。第一个部分将重点从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整体状况和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需求状况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第二个部分以我国现今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为背景进行分析,结合纪录片《敦煌》的内容和特色去分析其引起广大学者和观众关注的原因;第三部分将就纪录片《敦煌》表现形式来进行研究,从纪录片的故事化表现形式及情景再现的表现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证;在第四部分,将以纪录片《敦煌》为我国的纪录片所带来的启示来进行叙述,虽然这些宝贵经验现在还停留在一个创新试用的阶段,希望这些研究可以为我国纪录片的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一、中国历史文化类题材纪录片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纪录片创作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纪录片的创作标榜着人文关怀精神,高举纪实主义大旗,成功的把我国纪录片的发展推入了一个巅峰。而自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至今,中国的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观众们对纪录片的热情慢慢消退,各种电影电视、综艺娱乐和新闻节目成为电视上最受关注的三大板块,纪录片却在这些节目的不断发展壮大中日益受到冷落,这使得纪录片在创作上也逐渐进入一种萎缩的状态。

敦煌莫高窟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石窟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壁画艺术 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1、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竟不知所画何以为名。比较普遍采用的题材。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敦煌彩塑艺术 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主题是彩塑。彩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发展期。早期洞窟形式.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佛堂式和中心柱塔庙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体裁有浮雕(影塑)、高浮雕、圆雕。浮雕题材主要有千佛、飞天等,高浮雕题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龙头、羽人等,都是紧靠壁面捏塑的,形体比较扁平,圆雕题材主要是较大型的佛、菩萨、天王等,头部及身体体积比较饱满。中期极盛期洞窟为方形佛殿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中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随代塑像在外型上的显特征。由于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佛教艺术也一既不振了。 敦煌石窟形制 石窟形制指石窟的建筑规制与风格。关于敦煌石窟的形制及其造型,在相关传世文献及考古文献没有留下可资利用的直接说明,仅仅有如“大像窟”、“涅槃窟”之类以外形特征而命名的记载。今人研究莫高窟的洞窟形制同样采用了这一做法。其分类大致如下: 一、中心塔柱窟 中心塔柱窟又称中心方柱窟、中心柱窟、塔庙窟。因窟之后半部有立地撑顶的柱子(其中有些柱为塔形)而得名。主要出现于北魏、西魏、北周时期。中心柱窟源于印度的支提窟,该窟型盛行于公元一至七世纪的印度,经过新疆传入敦煌及北方中原地区,新疆地区的克孜尔石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敦煌中心塔柱窟的出现除受印度、新疆造窟形式影响外,还与当时佛教徒修行时绕窟巡礼、坐禅观像的习俗有密切关系。莫高窟现存中心塔柱窟有二十八个,其中北魏十一个(第 254、263、257、251、260、265、435、437、248、431、246 窟)、西魏两个(第288、432窟)、北周三个(第428、442、290窟)、隋代四个(第302、303、427、292 窟)、唐至元代八个(第448、332、39、44、9、14、22、95 窟)。其典型者如北魏第254、第248窟,北周第428窟等。 倒塔窟是中心柱窟之异型形式。中央开凿一连顶的须弥山中心柱,柱座上小下大,山作上大下小之倒圆锥形,所以又称须弥山形中心柱窟。平面为方形,中心柱下部为方坛,中心柱上部呈倒塔形直通窟顶,塔刹四龙环绕,以象征须弥山,窟顶前部为人字披,后部为平棋。莫高窟隋代第302、303窟属于此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