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5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12社论两篇精学精练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5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12社论两篇精学精练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5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12社论两篇精学精练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5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12社论两篇精学精练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精选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12 社论两篇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

....,关系融洽,

很受邻居们喜爱。

B.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

....,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

....,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

望很高。

D.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

....之感油

然而生。

E.奔流不息的京杭运河带来隋唐以来的千年商贾繁荣,小溪河巧夺天工

....,穿城而过,银城新苑地处两

河沿岸的滨河公园,位置十分优越。【解析】A项,让枣推梨: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B项,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

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C项,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去。指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D项,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E项,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对象错

位。

【答案】D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巴菲特以纯粹的“投资人”身份,跻身世界富豪排行榜榜眼,的确堪称奇才,不过在华尔街并非没

有先例。B.人们喜爱他也并不仅仅因为NBA中出现了一个能够与奥尼尔对抗的中锋,而是因为这个中锋是一个

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C.这个地方的百姓太穷,存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很少;居民经济紧张,电影票价几元甚至十几元都

承受不起。D.去年10月,同样在红海,该船的姊妹船“萨拉姆95”号客轮与一艘塞浦路斯商船相撞后沉没,乘

客几乎全部获救。【解析】B项,结构混乱,“而是”改为“而且”。C项,“几千元”与“上万元”“几元”与“十几

元”应分别颠倒顺序。D项,“几乎”与“全部”自相矛盾,不合逻辑。

【答案】A

3.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最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位作家写到,她曾带几个孩子到野外去看月亮和海,可是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不要误了他们喜欢的一个电视节目。

精选中小学试题、试卷、教案资料

①心里惦记着的是及时赶回家去

②在这样一种与大自然完全隔绝的生活模式中成长

③对月亮和海毫无兴趣

④因而也很难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真正兴趣

⑤压根儿没有过同大自然亲近的经验和对土地的记忆

A.②①④⑤③B.②⑤④③①

D.③④②①⑤

C.①⑤③②④

【解析】从文章内容来看,第一处应该选填②④⑤,第二处根据文中的“去看月亮和海”应该选填

①③。再从第一处的几句关系来看,第④句是由②⑤推断出的结果,故而第一处顺序应该为②⑤④。而第

二处中的①则与后面内容紧密相连,所以顺序为③①,故选B项。

【答案】B 4.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

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言外之意:

应对:

【答案】(示例)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

(应对示例一)(希望留下):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有幸加盟贵公司,我也能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

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应对示例二)(巧化尴尬):感谢你对我的肯定和善意的提醒,我坚信直率单纯是一种美德。将来与你

们打交道的形形色色的人中,或许就会有我。

5.阅读下面的一则消息,为其拟写一个简明的标题。

《人民日报》北京2月18日电商务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今日在京举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建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政银企三方携手打造现代化农村流通网络。根据合作协议,商务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将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流

通网络为载体,整合三方优势资源,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改造,促进农村商流、信息流、

资金流融合。据悉,三方合作后将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和农家店进行信息化改造,配备硬件终端设备,

安装管理软件,开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农村商品流通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农村

流通效率,提高农村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

【解析】先抓关键词:政银企、建设、现代化、农村流通网络,然后连成简洁的一句话。

【答案】政银企联手建设现代化农村流通网络6.提取下列材料的主要信息,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大气科学”做一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

得改变原意)

①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

②这些现象包括人类活动对它的各种影响。

③大气科学还是研究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④大气科学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

【解析】解答此题时,先确定长单句的主干,根据题目要求,对“大气科学”进行解说,结合①可知,“大气科学是……一门学科”,以此作为长单句的主干;然后将各短句中的陈述说明部分变为“一门学科”的修饰成分,将变换后的各部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整合到句子主干中即可。注意必须是单句形式。【答案】大气科学是以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为研究对象,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包括人类活动对它

的影响)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一篇社论,完成7~10题。

外来词使用当规范

施方

外来词涌入势不可挡

随着人们之间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和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必然会引起各民族语言

的接触,外来词便是这种语言接触的历史见证。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例如“觉悟”“刹那”等词是从梵文中翻译过来的,“幽默”“苦

力”等词是从英文翻译而来,“场合”“关照”是从日文引进的。科技领域引进的词更多,如“引擎”“软件”等。它们大多经过长期使用而为大家所接受并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宝库。同样,汉语中的一些词汇,如“茶”“武术”等也被其他民族语言“借”去,成为它们的外来词。英语中也含有大量的外来词,大约占了其词

汇总量的一半,其中借自法语的又占了大多数。“汉堡包”“保龄球”“三明治”……随着新事物的不断涌现,现代汉语中的新词语正以每年1 000字

左右的速度增加。

“洋泾浜”不可取

外来词本无可厚非,但是中文夹杂洋文的所谓“洋泾浜”则令人担忧。2003年,上海的一位乘客不清

楚机票上写的“PVG”是指浦东机场,按照老习惯到虹桥机场乘坐飞机,结果错过了飞机起飞时间,于是状告航空公司,乘客胜诉。我们不知道,如今的机票有没有做相应的修改,但“洋泾浜”的危害可见一斑。“洋泾浜”何以愈演愈烈?“当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变化速度加快,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术语,

人们没有充裕的时间消化、转化,术语统一和规范工作严重滞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厉兵说。一个规范而妥帖的译名,往往不是一下就可以找到的。如X光传入我国,最早有“照电火”“照X光”“照光”“透视”等译名不断推陈出新,现在才有“透视”作为通用译名。对原本我们没有的外部新鲜事物,汉语一向有一个“正名”的过程。历代的翻译家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为汉语创造了许多非常得体而生动的词,许多沿用至今。有些词,如今一般人甚至都不觉得它是外来的了,如幽默、逻辑。对此,有关专家指出,吸收字母词或外来词要坚持引导使用规范的、大多数人懂得的意译词。已有可

用的意译词时,一定要使用意译词,如“世贸组织(WTO)”“首席执行官(CEO)”等。一时找不到准确的译名,不妨用音译的形式,非用字母词不可时也应遵照有关规定,在字母词后面括注释义。至于HSK(汉语水

平考试)、GB(国标)一类仿照外文字母词用汉语拼音字母造词就实无必要。认为夹用外文可以显示一种地位、一种身份,这也是“洋泾浜”被一些年轻人视为时尚的原因。然而

语言终究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如果别人听不懂或是听着别扭,又有何身份可言!

珍爱我们的语言

有人估计,到21世纪末90%的语言可能会灭绝。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都提出警惕“语言入侵”“文

化入侵”的问题,有识之士对民族语言的“异化”和“污染”忧心忡忡。许多国家在维护民族语言方面,

态度非常鲜明,立场非常坚定。1992年,法国国会郑重地把“法语是法国的官方语言”这句话加入到法国宪法中。1994年法国又出台

了新的法律,规定公共场所的所有标语、公告牌必须用法语书写,原文是其他语种的也要翻译成法语,而且法语字母不能小于原文。违反上述规定的个人和企业将被视情节轻重处以1 000至5 000欧元的罚款。2000年,波兰制订一项法律,规定所有公司的推销广告和产品说明书必须用波兰语。几年前,德语研究所曾致函德国电信公司,抗议该公司滥用英语词汇。一气之下,德语研究所的一位教授还创建了“保护德语学会”。2001年普京总统就签署了一项要求维护俄语“纯洁性”的命令,禁止在俄语中滥用英语单词。一

位语言学家甚至呼吁:要保护世界的“语言生态”平衡。汉字是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从其产生开始延续至今的文字,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法》更肯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的社论。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在这个曾经产生过唐诗、宋词、元曲的国度里,人们发出了“维护祖国语言

健康发展”的呼喊。

7.每一篇社论都有其很强的目的性,这篇社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解析】答题时可从标题“外来词使用当规范”入手,结合三个小标题来分析,社论重点是写“珍

爱我们的语言”方面的。

【答案】这篇社论的写作目的是呼吁人们珍爱祖国的语言。

8.社论是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的,这篇社论是针对生活中的什么现象而写的?

【答案】针对的是当前越来越多的中文洋文混杂的语句出现在报纸杂志上,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语

言现象。

9.这篇社论的思路是怎样的?得出了什么结论?发出了什么号召?

【答案】①文章先列举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中洋文混杂的现象,并指出外来词的涌入来势凶猛,然后

分析滥用外来词所带来的不便以及外来词泛滥的根源。②得出民族语言被“异化”和“污染”,“语言入侵”“文化入侵”最终会带来语言的灭绝和历史文化的消亡的结论。③号召人们“维护祖国语言健康发

展”。

10.社论其实就是一篇议论文,试分析这篇社论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案】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第二自然段中列举了“觉悟”“幽默”“场

合”“引擎”等词语均为外来词,均以不同形式翻译过来的,证明了“外来词是汉语词汇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观点,属于举例论证。紧接着指出汉语中的一些词汇也被其他民族“借”去成为它们的外来词,

这属于类比论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阅读是一个民族持久的功课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访谈录记者:“全民阅读”今天已经成为一股热潮。从2006年中宣部等八部委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至今已10年。今天回过头来看,您认为我们做得怎么样?

邬书林:我认为现在态势很好,中央重视,社会认同,民众参与,活动健全,经过10年努力,全民阅读有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现在全国31个省700多个市都已开展了形式多样、民众广泛参与的阅读活动。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阅读已经走进学校、社区、军营、农村,甚至高墙。江苏、湖北、深圳、辽宁等地先后完成了全民阅读的地方立法工作,确定了全民阅读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把全民阅读上升为法律法规,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重大进展。

对一个民族而言,阅读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作,绝不是一时的。如何把全民阅读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需要好好总结10年来的经验。

记者:您认为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

邬书林:把全民阅读作为中华民族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重要工作长期不懈地抓下去,需要总结过去10年的经验。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要对阅读的功能、意义,阅读的本质给予进一步的认识。阅读的本质是通过阅读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智慧。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修养,我觉得这不是阅读行为的本质。阅读的本质是要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之上有了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这两者并行不悖。

今天我们要很好地用阅读这个工具来提升国民素质,用全人类的图书把中华民族武装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基础。

记者:对于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现在社会和民众已有共识,那么国家、政府层面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邬书林:我们不是一般地提倡全民阅读,而是要把全民阅读持久深入、实打实地推进下去,这就需要做很多工作。这几年的“两会”,我都联合政协委员上交《关于尽快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提案》,希望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进一步加强公共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读书条件。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0—6岁是阅读的启蒙阶段,使儿童通过阅读养成阅读兴趣,从阅读中找到快乐;6—12岁的小学教育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使孩子基本掌握阅读的方法;12—18岁是巩固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打好这三个基础,终身阅读才有可能实现,活到老学到老才有坚实的阅读习惯基础。专家学者要为整个国家提升阅读水平做好表率,同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记者: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到中国人阅读量不足有些国家的1/10。从近年调查情况来看,国民阅读率虽然在上升,但速度比较慢。您如何看待中国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

邬书林:对这个问题要实事求是地看。首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的文盲率是80%,改革开放初期是34%,最近这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是4%。解决阅读问题首先要解决文盲问题,我国的文盲问题才刚

刚解决,国民阅读率不可能有多高。我坚信孩子的阅读率会越来越高。其次,现有的阅读率的统计指标还要进一步完善,要把图书馆的数据和其他形式的阅读数据也纳入其中。再次,我国的国民阅读率的确亟待提升。

不过,现在信息枝术的进步,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我们阅读提供了非常好的工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阅读的人数大增。我最近反复强调这个观点,不要以为通过手机阅读就不是阅读,不要以为通过电子阅读器阅读就不好。相反,新技术极大提升了阅读效能。美国所做的一项统计显示,网络时代科学家的阅读量比原来增长了25%,普通民众也增加了5%,因为不需要跑图书馆了,买书便宜了,看书更方便了。所以,既要重视传统阅读,更要关注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两者并行不悖。我相信,随着阅读意识的提高,阅读设施的完善,阅读氛围的浓厚,我国国民阅读率一定会赶上先进国家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邬书林认为全民阅读经过10年的努力有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国家重视程度,还是全民参与程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B.邬书林在总结经验时主要从对阅读本质的理解和认识上做出了总结,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人的修养的。

C.记者由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说的“中国人阅读量不足有些国家的1/10”切入问题,准确恰当,并且突出了时效性和针对性,容易引起被采访者的重视。

D.邬书林认为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新技术极大提升了阅读效能,随着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阅读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阅读率一定会超过先进国家的。

E.记者与被采访者邬书林就全民阅读问题展开了访答,问者善于寻找切入点,答者也巧妙地为问者的询问埋下了伏笔,使问答严密紧凑。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文体基本特征的能力。B项,“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人的修养的”表述有误,从原文“现在有很多人认为阅读主要是用来提升修养,我觉得这不是阅读行为的本质”来看,邬书林不认同这一观点。C项,“容易引起被采访者的重视”无中生有。D项,“一定会超过”曲解文意,原文是“一定会赶上”。

【答案】AE

12.邬书林认为要提倡全民阅读,需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首先要寻找该题的答题区间,该题答题区间应在邬书林对记者提出的第三个问题的解答中。然后梳理邬书林的回答,邬书林的回答共有六句话,其中第一句话起过渡作用,与该题无关;第二句写“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推动全民阅读”;第三句话写“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读书条件”;第四、五句话写“尊重科学,遵循阅读规律,养成阅读习惯”;第六句话写“专家学者应做好表率,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最后可根据分析概括出四个方面:法律规定,设施投入,阅读规律及习惯,表率作用。

【答案】 (1)国家立法,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2)加大基础设施

投入,创造全民阅读条件;(3)按照阅读规律办事,养成阅读习惯;(4)专家学者要做好阅读表率并为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13.记者向邬书林提出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请结合文意概括。

【解析】解答该题可以抓住记者向邬书林提出的问题进行概括,同时要兼顾邬书林的回答。从全文来看,记者共提出四个问题,应抓住记者提问中的关键词“做得怎么样”“哪些经验值得总结”“做好哪些工作”“阅读率低”等进行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话组织答案。

【答案】(1)全民阅读的具体情况;(2)全民阅读工作的经验总结;(3)国家、政府层面对于全民阅读应做的工作;(4)如何看待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

14.邬书林提出了阅读的本质是获取知识,而非提升修养。阅读此文后,联系你的阅读经历,举例说明你对他这一观点的看法: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阅读经历阐述理由。回答时可以同意邬书林的观点“阅读的本质是获取知识”,然后列举自己所读的书籍进行举例论证;当然,也可以不同意邬书林的观点,确立另外的观点,如阅读的本质是提升修养或阅读的本质是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修养等。只要阐述的理由合理即可得分。

【答案】(示例一)阅读的本质是获取知识。通过阅读借鉴、吸收和掌握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如《红楼梦》一书,书中涉及交往礼仪、服饰穿戴、诗词歌赋、医药药理等内容,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书籍是传播前人知识的媒介,因此,人们的阅读本质就是获取知识。

(示例二)阅读的本质是提升修养。作品通过文字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蕴含了作者的精神风貌,因此,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作品领悟作者的情感态度、精神风貌,而这些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从而帮助读者提升修养。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蜀汉的忠心以及他的足智多谋影响了很多人。

新闻评论重点

1,新闻事实:那些对接受主体而言有价值的事件,或者指能受到大众重视或者 为大众喜闻乐见,并能在实践中产生较大影响和作用的事件。 2.新闻评论:属于言论的范畴,是现代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受 众传播的对有关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新闻事实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所表达的意见性信息。是言论的重要形式。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传播,追求意见表达与传播效率。 3.社论: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就当前国内外时事或重大事件发表的权威而慎重的言论。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言论形式。 4.评论员文章:是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一种评论形式,是中型的评论文章。这类文章一般在1000字左右,往往就某一问题或选择一个重要的侧面发表意见,作更深一层的分析。 5.特约评论员文章:是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强调文章作者的身份。这类评论对象大多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专题性更突出。 6.短评:是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篇幅一般在 6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1000字,在报纸上较为常见。特点是内容单 一、论题集中,分析扼要,开门见山、一事一议。 7.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 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 较为郑重的场合。 8,专栏评论:是在报纸相对固定的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12.:述评:是新闻与新闻评论的结合体,是以夹叙夹议方式传播新闻信息和思想观点的新闻体裁。 13.选题: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 象与范围。 14.立意:是作者对所选的论题做出的判断,包括一篇评论的中心思想和基调。 15.结构:是谋篇布局见诸于文字的外在形式,指的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 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它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 16.论点:是评论者要告知受众的见解,观点论断或主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第一章 一什么是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 二新闻评论新闻性的内涵是什么?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是强烈的时效性、评论对象的特定性和直接的针对性三者的统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新闻评论的新闻性特征的实质,体现新闻评论从当前的实际出发、为当前实际服务的方向;它们虽然各有侧重,却都是新闻性不可或缺的内涵。 三新闻评论为什么要强调时效性这一原则? 时效性有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侧面:一为时间,讲究尽可能缩短新闻作品与所反映的新闻事实之间的时间差,以最快的速度反应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一为时机,即强调因时应势,增强对宏观实际的影响,而不单纯争一时之快慢。时效性的这两个侧面,一则注重绝对时间,一则讲究相对时间,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新闻评论特别是那些因特定新闻事件而发的评论,赢得时间往往意味着赢得主动权。忽视时间这一因素,则可能是评论成为“马后炮“,削弱以至于完全丧失存在的价值。 四新闻评论的针对性与一般论说文、政论文有什么不同? 1、它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使命,以随时分析社会普遍关注的事物、提供切合实际的见解为己任。 2、它的注意重点总是集中在当前的社会现实,尤其是那些关系全局、亟待解决或急需唤起人们注意的问题上。 3、它无论采取哪种论述方式,都以便于受众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促进事物向预期的目标转化或发展为目的,力求收到“举一反三”的社会效果。 所以,作为新闻评论新闻性内涵之一的直接针对性,主要强调的是“直接”,直接针对宏观实际、针对社会关注焦点、针对受众的疑难,而不像一般论说文、政论文的针对性那么宽泛。 五新闻评论政论性的作用? 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就是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阐明对于所论述事物的看法。起作用在于: 首先,如果说新闻性是新闻评论选择、处理内容的主要依据,那么,政论性则影响甚至决定着它的内容表达,包括一篇评论的整体布局以至于表达方式和方法。 其次,如果说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政论文的分水岭,那么,政论性就是它不同于其他新闻体裁的基本界限了。 六新闻评论政论性的特点? (一)明确阐述对于事物——评论对象的看法 (二)以说理为主要手段 (三)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有关问题(政论性的核心) 七简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新闻评论:⑴阐述对于事物的看法,本质上属于主观认识 ⑵主要诉诸说理,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 ⑶强调说服力,要求正确、中肯地分析事物,揭示事物本质 ⑷注重通过由表及里、由浅而深的分析,引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性认识,启发 人们作“举一反三”的思考和联想。 新闻报道:⑴尊重事物本来的面目,本质上属于客观的反映 ⑵主要运用叙述、描写手段,要求诸“要素”完备、明白、确切

新媒体和新闻评论资料

新媒体背景下,尤其是微博出现后,新闻评论出现哪些变化和问题 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速度发展,网络数字化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也有人叫做“后网络传播时代”。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要有四大特征: 一是互动性。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先进者可以对网络技术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这使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二是快捷性。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具有更加传播的特点,为传播媒体打通了渠道。 三是大众性。新媒体由于形式多样,使参与者都可以通过各自的平台进行交流,这使得平台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主体。 四是多元性。新媒体不断的涌现,内容涵盖面广,其表示形式表现出日趋多元化的特征。 在此背景下,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和力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中国的新闻媒体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新闻评论的繁荣也引人注目,其数量和影响 与日俱增。评论的内容和体裁突破了传统媒介载体的限制,从要素到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评论、博客言论等新媒体评论给传统的新闻评论提出了挑战。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当代中国的新闻评论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变化。 当代新闻评论作为强化、反馈新闻报道效果的有力形式之一,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干预生活、监督社会、整合资源的力量。新闻评论在当代尤其是现时代的发展,可谓华丽转身,既是传媒深化报道机制、重建主流话语权的重要方式,又是公民表达、公民参与的有力工具,更是构建公共空间、促进社会民主的重要路径。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与新媒体的出现有关。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互动性、及时性、便捷性、海量信息、低门槛为特点的新媒体,克服了内容单薄、寄生性强的弱点和不足,通过整合的手段,不断拓展人和媒介之间的关系,将人和媒介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争夺新闻受众群的同时,也扩大了受众群。 新媒体以海量信息、反应快捷见长,传统主流媒体则是以真实性、权威性制胜。传统媒体通过纸质媒体扩版、电子媒体增加频道的方式,在内容方面增加了厚度,以应对公众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但在信息量越来越大的媒介时代,光靠简单的事实性信息,已经无法制胜,公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单向度的信息,在转型期更需要具有指导性的观点信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闻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资讯拼搏,而转向了更有厚度、更有深度、更有广度的观点竞争时代,因此,一个全新的评论时代到来了。 新媒体出现之前,传统媒体上的评论多是以政治性、思想性为诉求点,追求宣传为王。在此背景下,公众的价值观相对趋同,以党报为主要阵地的新闻评论,则面孔庄严、义正辞严,虽然不乏评论佳作,但总的来说形式单一,说教味浓,语言老套干瘪,容易使人产生阅读疲劳,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以网络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出现之后,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因为网络的低门槛,让公民发言成为可能。网民们可以在BBS论坛、新闻跟帖、博客(尤其是微博)等阵地上,相对自由地表达观点。这种被解放了的表达

新闻评论知识要点

新闻评论知识要点 一、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的概念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2.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3.新闻评论的种类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4.新闻评论的写作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 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 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 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读者爱看。 二、如何根据所给材料以某种角度写新闻评论? 一段先简要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二段分析这种现象或事件出现的原因,即为什么; 三段主要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是分析事件的内在层次和背后反映的社会意义,即是什么样; 最后提出解决建议和意见,提出畅想,即怎么样。 (写简单的新闻评论的格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新闻事件;第二部分:说明事态发展情况;第三部分:具体说明社会反映。) 三、新闻评论的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研究报告讲义

网络新闻和新媒体研究 一、网络新闻和新媒体研究 二、新媒体传播 三、个案探讨 四、研究选题和论文框架 一、网络新闻和新媒体研究 (一)总体说明 (二)研究的学术基础和内容框架 (一)总体说明 课程目的: 1)和大家一起探讨和讨论网络新闻传播问题;2)帮助大家找研究题目;3)介绍比较规范的研究规则和论文样式。 人民网现在传媒大学设立面向学生<本科和研究生)的网络新闻和传播优秀论文评选,每年一次,大约是6月截止,去年举行了第一届,今年是第二届。希望大家也能参加。 课程范围: 课程名称是“网络新闻和新媒体研究”。国外的新媒体研究范围极广,我们的大致覆盖新闻学、传播学和网络新媒体研究三大部分和领域,其中核心领域和关注焦点是新闻传播。在网络和新媒体研究中,不可避免会涉及跨领域和许多更广泛的问题,但是希望大家还是要注意与新闻传播的关联和侧重。 我们课程的重点阅读也在新闻学、传播学和网络传播等方面,希望大家重视。一些同学是跨专业的学习背景,原本接触这些内容不多,觉得进入和熟悉有难度,不知如何下手。我的建议就是:大家要读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书目,要具备这些领域的基本知识和背景情况,然后在进入网络传播和新媒体研究时,就会有依凭和联想。知识和阅读相对有欠缺的同学,希望抓紧补课。 课程书单: ——指定教科书: 邓炘炘著《网络新闻编辑》,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金梦玉编著《网络新闻实务》,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课程推荐的其他阅读书籍: -- 鲁曙明洪浚浩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 [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作用

和讯博客纪文波 新闻评论学是新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和写作规律的科学。 评论:指出客观事实发表意见、提出看法、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文体。新闻评论:它是一种政论性的文体。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按体裁可分为:社评、述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杂文等。 按媒介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 按对象分:时政、经济、法制等 1、新闻评论学的内容:它是一门政治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研究范围包括新闻评论的特性、功能、运用,新闻评论的现状和发展,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以及各种评论体裁的不同特点等。 2、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它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从而团结人民,引导舆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3、评论相对于事实报导的优势: A、更为深刻。信息的层次深、说道理有智慧,反映的是隐藏在事实背后的规律、原则。 B、更为明确。评论的意见直接明了,直抒胸臆,态度明朗 C、独特。追求个性化,包含个人的感情、见解、看法,有个人特点,不求同,但求异,提供个人独特的视角。 D、概括性强。作为一种意见信息,评论以讲道理为主,观点比较抽象,具宏观性。 4、评论与报导的关系(二者是新闻宣传的两种基本手段。报道是主体、基础,评论是旗帜、灵魂。) 区别: 报导 内容:客观事实的真相,强调受众对事实的理解、认知 方式:通过记叙讲清事实,用细节表达情感、意见 目的:传播信息、满足未知 情感:中立、客观,将意见和观点隐藏于报导之中 思想:平和、稳定、含蓄的 深度:表层事实 评论 内容:基于事实的分析、评价、议论,强调对事实背后的原理、规律的发掘 方式:摆事实、讲道理,采用概念、判断等逻辑方式,形成意见 目的:使新闻的内在思想得以引申、升华、引导YU论,弄清本质 情感:干脆、直接、酣畅淋漓 思想:立意高、视角奇、观点新 深度:触及思想、制度本质 联系:A、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强调、深化普及 B、作为新闻体裁,二者都要求客观、公允、有的放夭 C、二者都是新闻媒体宣传报导的主要形式 D、都必须讲求新闻性、真实性

新闻评论考试题 (3000字)

a卷 一、名词解释 1、风也是一个人的立场、观点、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的反映。 2、批评性选题:对新闻评论来说,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者所要论述的问题,确 定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论题。 3、文风:文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面貌和社会风气在文章中的反映。对作者来说,文 新闻:指的是批评和揭露具有代表性而又有普遍教育意义的违法乱纪、玩忽职守、侵害公众利益、扰乱社会治安、道德败坏等歪风邪气为内容的各种事件。 4、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是新闻评论的 “轻骑兵”。 二、简答

1、新闻评论的选题有哪些根据? 答: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式、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三是重要的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2、新闻标题和评论标题有哪些区别? 答:①标题的任务不同。②拟题的手法不同。③标题的结构不同。④写作的要求不同。 3、说理论述原则和要求有哪些》? 答:1、论据与论点统一 2、虚与实统一 3、破与立统一4 、严肃与生动统一 4、社论有哪些类型? 答:阐述型、启迪型、评介型、论辩型、礼仪和纪念型。

二、评述 邹韬奋的言论活动及其重要贡献? 答:邹韬奋(1895——1944),我国现代报刊史上杰出的报刊评论家,作为党的进步政治家,邹韬奋的报刊言论起来重要的作用。邹韬奋先后主编过七个报刊,撰写过千余编报刊评论,尤以“小言论”和“答读者”最受读者欢迎。他的小言论善于抓住全国人民最关心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矛盾,经过认真思考,用最生动、最经济的笔法给予分析说理,文笔畅快,一气呵成。综观他的报刊评论,一贯注重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他认为报刊言论要做“人民的喉舌”,“言人之欲言,言人之所不敢言”。由此他的言论在当时社会上,特别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 四、根据消息写文前案语(200字)第十章 五、根据下面新闻事件写新闻评论?不少于600字 b卷 一、名词 1、方向性新闻:指的是有时代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人物,事物,经验, 风尚、成就等客观事实。

新闻评论讲义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编辑部或作者个人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二、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 1、论题的新闻性 (1)现实的针对性。指它的内容是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的,针对当前重要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包括人民群众中的某些热点、难点问题发表意见。新闻评论可以针对一件新闻事实、一种倾向、一个问题发言,但这些都应当是当前最值得评论的,最需要通过评论来发表意见的,也就是具有评论价值的。 (2)强烈的时效性。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形势,及时提出问题,不失时机地对某些重要事件和问题做出反应或表明态度。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并不是单纯地求快,而是要根据形势和评论内容的需要及时发表意见。发言要适时,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以求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2、论理的思想性 (1)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注重选题的政治意义。(说什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它针对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事实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2)着重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分析和论述问题。

(3)新闻评论的深化作用。新闻评论的政治性决定了它要尽可能从思想、政策、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应局限于就事论事。 三、新闻评论的写作要素 新闻评论本质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一种,主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大要素构成。 1.论点:也叫立论,是作者提出的基本主张或重要观点,可以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两种,在一篇新闻评论中,总论点是作者对某个新闻事件总的看法,所以必须要有。而分论点是为了把总论点论述清楚而进行分条阐述,看生可以根据实际写作情况而定,分论点可有可无。论点提取的几大要求: (1)论点要正确 意思是要站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上,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评论要符合人民的意愿,不能枉顾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一意孤行。(2)论点要有针对性 由于考试时间有限,且有字数要求,所以要有针对性,一针见血,直切主题。 例如每年公务员报考热,但弃考十分严重现象。原因何在?考生在提炼论点时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提炼出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比如谈谈公务员体制改革问题;人生价值实现的问题;以及现代年轻人的正确的择业观的问题,才会具有针对性。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分析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分析 新闻评论体现了媒体对新闻的态度,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关于新闻评论,赵振宇先生将其定义为“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①近年来,新闻评论借助网络的优势蓬勃发展,成为新闻媒体门户网站的重要构成要素。本文以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为例,试分析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并就其不足提出建议。 一、网络新闻评论 1、网络新闻评论定义 网络新闻评论借助网络的优势成为大众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梦玉教授在其《网络新闻实务》中将网络新闻评论定义为:“网络新闻评论就是在网络媒介上就新闻事件或当前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②笔者认为,所谓网络新闻评论就是通过网络媒体发布的,就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评析或提出意见的文体或节目。网络新闻评论在表现形式上,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动漫、视频等。 2、网络新闻评论类型 网络新闻评论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类型。就新闻评论的主体来说,可以分为:媒介网络新闻评论,包括传统新闻媒介的网络版和网络媒介新闻评论;专家网络新闻评论,某一领域的专家就该领域话题发表见解,以促进受众对事件的理解;网民新闻评论,网民就事件发表个人意见。其中,网络媒介新闻评论是由网站编辑人员或网络新闻评论员就新闻事实进行评论,代表网站或个人对该事件的态度。 二、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新闻评论分析 1、人民网与“人民网评” 人民网于1997年1月1日正式上线,借助《人民日报》的资源优势,人民网逐渐发展成为最大的综合性网络媒体之一。被誉为“网上第一评”的“人民时评”是人民网于2001年3月21日推出的网络时事评论,一直以来是人民网与《人民日报》共享的栏目。2011年5月起,人民网进行新一轮改版 2、分析评论文本界定 由于评论文章较多,信息量较大,本文以2013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人民网“人民网评”所刊登的183篇评论文章作为分析对象,文中所有资料均来自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栏目。 3、评论选择题材分析 笔者就“人民网评”网络评论选择的题材进行分析,结果如右表: 可以看出,“人民网评”评论选题的范围较广,在内容上以政治题材为主,体现了人民网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作用。其次为社会民生题材,体现了人民网“权威、实力、源自人民”的理念。 4、“人民网评”受众分析 “人民网评”受众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地域范围上遍布海内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评论文章下设留言栏,网民可以发表对评论及所涉话题的意见或评价。为了反映受众对评论的活跃度,本文对所选择的评论后受众的留言数量进行统计,发现受众对评论的留言较少,活跃度不高。受众的意见或疑惑未受到相关人员答复。 三、人民网观点频道“人民网评”的特色分析

新媒体

论新媒体背景下,尤其以微博出现后,新闻评论出现哪些变化和问题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速度发展,网络数字化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也有人叫做“后网络传播时代”。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要有四大特征: 一是互动性。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先进者可以对网络技术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这使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二是快捷性。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具有更加传播的特点,为传播媒体打通了渠道。 三是大众性。新媒体由于形式多样,使参与者都可以通过各自的平台进行交流,这使得平台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主体。 四是多元性。新媒体不断的涌现,内容涵盖面广,其表示形式表现出日趋多元化的特征。 ●在此背景下,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播方式和力量也 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中国的新闻媒体进入了新的发展周期,新闻评论的繁荣也引人 注目,其数量和影响与日俱增。评论的内容和体裁突破了传统媒介载体的限制,从要素到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评论、博客言论等新媒体评论给传统的新闻评论提出了挑战。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当代中国的新闻评论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变化。

当代新闻评论作为强化、反馈新闻报道效果的有力形式之一,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干预生活、监督社会、整合资源的力量。新闻评论在当代尤其是现时代的发展,可谓华丽转身,既是传媒深化报道机制、重建主流话语权的重要方式,又是公民表达、公民参与的有力工具,更是构建公共空间、促进社会民主的重要路径。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与新媒体的出现有关。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互动性、及时性、便捷性、海量信息、低门槛为特点的新媒体,克服了内容单薄、寄生性强的弱点和不足,通过整合的手段,不断拓展人和媒介之间的关系,将人和媒介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争夺新闻受众群的同时,也扩大了受众群。 新媒体以海量信息、反应快捷见长,传统主流媒体则是以真实性、权威性制胜。传统媒体通过纸质媒体扩版、电子媒体增加频道的方式,在内容方面增加了厚度,以应对公众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但在信息量越来越大的媒介时代,光靠简单的事实性信息,已经无法制胜,公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单向度的信息,在转型期更需要具有指导性的观点信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闻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资讯拼搏,而转向了更有厚度、更有深度、更有广度的观点竞争时代,因此,一个全新的评论时代到来了。 新媒体出现之前,传统媒体上的评论多是以政治性、思想性为诉求点,追求宣传为王。在此背景下,公众的价值观相对趋同,以党报为主要阵地的新闻评论,则面孔庄严、义正辞严,虽然不乏评论佳作,但总的来说形式单一,说教味浓,语言老套干瘪,容易使人产生阅读疲劳,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以网络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体出现之后,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因为网络的低门槛,让公民发言成为可能。网民们可以在BBS论坛、新闻跟帖、博客(尤其是微博)等阵地上,相对自由地表达观点。这种被解放了的表达欲望,刺激了网民们的评论欲望,开发了普通公民的评论潜力。 网络评论以崭新的、革命性的方式出现,网络上不乏真知灼见,更不乏观点激荡,再加上简单、随性的评论形式,对传统的新闻评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新媒体的发育,是一种技术进步。新媒体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则远远不止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得多元的观点表达成为可能。 新媒体的冲击,为评论生态的变化提供了契机;传统主流媒体的介入和发力,为评论生态的变革提供了支撑;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为评论生态的繁荣提供了动力。具体说来,当代中国的新闻评论出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新闻评论写作格式要求及范文

新闻评论写作格式要求及范文 《新闻与写作》的编辑约我写一篇关于评论写作的文章,我想利用这次机会,超越课堂教学的结构限制,把新闻评论写作的一些要点,更为透彻地说出来。这里主要涉及初学者或写作经验不多的人经常遇到的问题。 如果我们暂时放弃那些精确的定义,那么,我想说,新闻评论无非是针对新闻,表明观点。这是两层含义,其中就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律及其相应要求:即,第一,要符合用文字来表达观点的一般规律和要求;第二,要符合新闻传播和接受规律。下面分别来说。 一、表达观点的规律和要求? ? 1.观点的集中与思考的集中 集中的反面是分散。初学者一般出现最多的问题,正是观点的分散。观点和与观点相关的材料呈分散状态,一篇评论读后给人的印象就不深,似乎什么都谈到了,却哪一个都没有说清楚。更有甚者,往往使人不知所云或不得要领。 一篇评论,或数百字,或上千字,从头到尾,持续地、坚定不移地表达一个观点,而不是不相关联、不相统属的多个观点,这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它是写作训练养成的能力,既是一种思考能力,也是一种表达能力。 观察的分散,正是思维的分散造成的分散。写作中的人,思想是活动着的,写作行为本身,也在不断触发、展开着思想。一个新闻事物,可以触发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的思考,也会自动地连结作者记忆中不同层面、不同方向上的思想材料,比如相关的事件与观点。这是初学者写作时容易“散”的一般性心理基础。 而写作训练养成的经验,这时就要求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做出选择和判断:选择“涌上心头”的其中一个观点和与之紧密相关的思想材料。这里相关性判断就是一个严格的把关程序,不相关的或相关度不高的,就要坚决“忍痛割爱”。如果所有的材料,都围绕、支持和论证那个观点,就自然实现了观点的“集中”。当然,除了那个主要的观点,文章在不同的层次上也可能出现其他一些观点。但这些观点和那个主要的观点之间,一定应该是有上下统属、支撑关系的,而不是平列的,不相统属的。 观点的集中,其实表现为作者在某一个方向、某一点上的持续、连贯的思考能力。一些初学者的评论文章给人的感觉是在多个平列的点之间跳跃,正是因为缺少这种持续、连贯的思考意识和思考能力。深刻的,有价值的认识,也只有在集中思考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否则,思维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层。 思维的集中,一方面体现为思维的连贯,另一方面体现为表达的连贯——即句子、段落关系的连贯。对于自己写下来的文字,不妨做一下审视:哪句挨着哪句为什么这一句接那一句上一段与下一段是什么关系它们或者是推论的关系;或者是引申的关系;或者是解释的关系;或者是并列关系——相互支撑,共同说明一个问题。总之要有确定的关系,有可以理解的,并使读者容易理解的关系。阅读别人的作品,也可以这样揣摩。有了这样对句子、段落关系的审视意识,写评论时的思维和表达也就会自觉地集中,不会东说一句、西说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人们往往说到的“线索”就在这种句子、段落的关系中。有了某种确定的、可以理解的关系,一篇文章就是线索清晰的;没有这样的关系,人们实际上就找不到线索。而线索,正是把文章中的所有材料和读者一起引向作者论点的引导标志。 2.如何实现观点明确 观点的明确,要在结构和语言两个层面上实现。

新闻评论的论证 2

第七章: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一、论证的本质 1、论证的涵义: 所谓论证,就是制作者运用和组织论据、符号和评论者说明和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即通常所说的摆事实,讲道理。 从形式上来看他是一个过程,从内容上来看则是一种方法。 2、论证的本质: 论证就是增加一个命题(论点)的可接受程度。(周祯祥胡泽洪主编:《逻辑导论:理性思维的模式、方法及其评价》)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真实判断确定另一判断真实性的思维过程。(《普通逻辑》) 从写作角度来看,论证的本质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说理体系的过程。 论证的作用:用来寻找、检验和确证认识的结果(即论点) 用来说服别人接受这个认识结果 如何看有没有论证 从关系看:有没有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关系? 从作用看: 是否增强了话语的可接受程度? 例子:下面哪一句话是在进行论证 我相信上帝的理由是世界不可能是偶然产生的。 我相信上帝的理由是我的父母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及耐心地给我灌输这个信仰。 二、逻辑与论证 1、论证与逻辑的基本关系:新闻评论的论证是一个靠逻辑力量说服读者的过程。评论的论证是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时决定评论成败的重要问题。 作为一种议论文,新闻评论的论证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程仲文《新闻评论学》:“从文章做法的简单道理说,议论文要使文理畅达,阐述谨严,论断中肯,文字运用,无论纵横开合,命意总是站得住,立得稳,没有章法零乱,说理不明,论据不固的弊病,就

必须准乎逻辑形式。” 范荣康:写评论要懂一点形式逻辑: “很难设想,一篇逻辑混乱的文章,矛盾百出,能有什么说服力。毛泽东生前也曾批评我们有些同志写文章,‘不大懂得形式逻辑’。所以写新闻评论的,要学点形式逻辑,要懂得概念、判断、推理,懂得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新闻评论的论证,是离不开形式逻辑的。‘如果怎样’、‘假如怎么样’之类的假言判断,‘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或者这样,或者那样’之类的选言判断,是新闻评论中的常用句式。演绎证明、归纳证明、直接证明、类比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选言证法,更是新闻评论中常用的论证方法。如果我们不懂得形式逻辑,不但不可能进行充分有力的论证,而且会陷于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的窘境。” 论证总的来看,就是从前提推出结论,以论据支持论点。 “不管新闻评论有什么特殊性,作为一种议论文体,它的论证过程,也就是逻辑推理过程。” --范荣康 运用于新闻评论的逻辑方法,主要的和比较容易掌握的,是形式逻辑的方法。 2、论证的基本方法: 逻辑论证掌握新闻评论中的逻辑,关键在于辨清新闻评论论证的前与结论。 推理的基本方法:基本的逻辑论证方法,表现为前提与结论的三种关系: 演绎的:由一般原理推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归纳的:从个别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 类比的: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这是“从个别到个别”。 (1)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较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较小的推理,或者说是以一般的道理为前提,推出对个别事物的判断。 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推理,也就是说只要前提正确,推理的方法正确,结论也必然正确。 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 梁启超解释演绎与归纳

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发展趋势探析

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发展趋势探析 【摘要】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极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对新闻评论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主体、受众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参与方式、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多样。新闻评论本身更加多元化、对新闻甚至社会发展本身也产生了更大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微博、新闻评论 【正文】新浪2012年四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注册数量超过5.03亿,同比增长73%。而这其中有75%来自手机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新媒体的发展。如今,微博已经成为新闻评论的主阵地,无论是早期的“郭美美事件”,还是近来的“表哥”、“雅安地震”,微博都扮演了核心的舆论阵地角色。凭借广发网友的热情参与,微博几乎影响和左右了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广大意见领袖和身后的网友成为了推动这些新闻事件发展和发生的主体。正是因为对各种重大社会新闻的影响力,使得新媒体以其自身的自媒体的特点颠覆了传统的新闻评论环节。在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的主体、受众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参与方式、传播方式、更加复杂多样。新闻评论本身更加多元化、对新闻甚至社会发展本身也产生了更大影响。 一、从微博参与新闻评论的方式来看:更加的碎片化、分众化、双向化、多重化。微博每条信息的字数在140 个字以内,网友通过微博浏览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简单的几句就可以第一时间发布自己的观点、这种评论可能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进行表述。观点亦呈现多元化,信息明显碎片化。传播及时迅速,评论形成之后其他人同时又可以进行二次评论。进行双向化、多重化评论。从参与方式来看,更加灵活多样、随时随地。不再受到传统媒体的局限。反观新闻网站的新闻一般篇幅比较长,信息量较大,网友阅读所耗费的时间较长,导致网友发表评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微博用户发布新闻评论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新闻评论真正实现了全天候、随时随地的参与! 二、从传播主体和受众来看:参与者和受众多元化、平民化、全民化、模糊化。传统的新闻评论主要由专业媒体从业人员完成。要求专业素质和专业背景。准入门槛较高,传播主体和受众身份特征明确,是典型的“你说我听”的形式。但是,进入微博时代以来,微博参与门槛较低,传播速度快,全民可以参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段文字对发生了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再也没有专业背景的要求,也没有十分严格的把关体制就能随时随地的发表评

2019年新闻评论之社论

新闻评论之社论
代表报纸对重大问题发表意见的最重要的评论形式。党的机关报的重要社 论,代表着同级党委说话,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各级党的机关报,经常借助社 论的形式,对所属党委管辖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发表指导性的意见,宣传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社论是报纸的重型评论,还常用于表示欢迎、纪念、庆祝 之类的场合。 《实例》 人民日报社论 提 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统一的基础和前
去年 1 月 30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
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 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主张。一年来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情况表明,江泽 民主席的这一讲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江主席重要讲
话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 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这个讲话完全是从维护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根本利 益出发的,既考虑到全中国人民长远的根本利益,也照顾和维护了台湾同胞的 切身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不可动摇的明确原则和坚定信念,也有切实 可行的具体建议和措施。因此,受到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国人民的高 度重视和坚决拥护。一切支持和拥护中国统一的有识之士都热切期待以江主席 的八项主张为基础,努力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
则,是我们同台湾当局在统一问题上斗争的焦点。事实证明,正是在这个根本 原则问题上,台湾当局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就在江主席讲话发表之后,李登辉

不但不作应有的回应,反而跑到外国,充当外国反华势力的一张牌,大肆进行 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活动,破坏了两岸关系的发展,直接损害 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这些倒行逆施理所 当然地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现在,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去年两岸关系 出现的紧张局面,是由台湾当局一手造成的。 在这个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
际,李鹏总理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祖国和平统一的一贯的原则立 场,这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真诚愿望。 李鹏总
理在讲话中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 论台湾领导人产生方式如何改变,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 都改变不了台湾领导人只是中国一个地区领导人的事实”。这是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和郑重宣示,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虽然李登辉力图为 其分裂祖国的图谋披上了一件“民主”的,但其实质仍是企图把台湾分裂出去 成为一个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政治实体”,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 中一台”。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也绝不容许改变。任何改变 这种事实的图谋都是徒劳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会答应。 祖国和平
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抗拒,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尽 管出现台湾当局的严重干扰,在过去的一年中,两岸民间交流交往和经济合作 仍然得到较大发展。事实有力地说明,两岸关系的发展符合全中国人民包括台 湾人民的根本利益。两岸人民都是中国人,同根同源,休戚与共,任何人想为 一己之私而敢冒分裂祖国之大不韪,是同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是注 定要失败的。 1996 年是我国实施第 9 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第一 年,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把我们自己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评论主题直接表达其对新闻信息意见的判断活动 新闻评论的特性 1基于专业学术评论之特性:①以新闻信息为评论对象(根本特性)②公共性新闻评论的对象选题是公共事务,是评论主体对以人为中心的公共事务发表的意见③时效性这是新闻评论在传播层面多表现出的特性也是评论对象特性的必然要求④传播的有效率性有用最少的时间空间和物力,明确传播,受众理解接受有用的意见信息,这是由接受者和媒介特点决定的。2基于新闻报道比较之特性:①传播内容不同:新闻报道传播事实信息,新闻评论传播评论意见②传播目的不同:新闻报道引导受众想什么;新闻评论引导受众怎么想③传播追求不同:新闻报道追求真实性;新闻评论朱秋真理性即观点评价④表达方式不同:新闻报道是客观叙述;新闻评论是逻辑判断。 优质新闻评论的维度 1坚持表达社会良知,公众利益,和建设性的评论为终极目的,维护公序良俗促进社会向好。2评论对立公正,坚持真理,理性,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3评论对象关于公共利益不得涉及个人隐私4评论的新闻事实应该是真实的5选题赋予评论价值且源于评论对象6观点新颖独特深刻论证严谨以理服人7表达平易简明收受效益高8从媒介特点出发,充分有效利用相关元素,以评论形态赋予个性。 新闻评论主体的特征:在终极意义上,不是个人主体而是法人主体新闻评论主题是某种力量阶级阶层组织等的“代言人”。 新闻评论者的修养: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持追求真理的信念勇气和为公众服务的意识,赋予热情和激情。2勤于思考和实践,善于发现形成敏锐的洞察力3系统化的相关知识(事实、原理、技能、人际知识)4强烈的批判意识和独立精神5夯实理论基础优化知识结构①宏观:哲学逻辑学②中观:一般科学理论③微观:专门的科学理论6树立正直法律观念7精通新闻评论义务,构建新闻评论范型(体裁,立意,选题,语言)8用于应对挫折孤独痛苦。新闻评论对象特性:新闻信息与其所依附的实体,并不构成必然的永恒的关系,只有当实体的某方面属性在特定的时空下成为新闻信息时,才成为新闻评论的对象。 新闻评论选题的辨析:1选题:确定新闻评论的评论角度2评论对象3论点观点判断4标题选题的标准:1重要性:影响人数的多少,空间范围的大小,时间长短,实际利益的强度。2新颖性:非常态变动的,受众未知或不可能深知的,别人未论及的。3冲突性:可能或已经出现两种以上的判断,且与其他人的相冲突。4接近性(利益情感空间):媒体地域范围内感兴趣的论题,人口统计学特征,心理因素特征。5迫切性6符合媒体定位7与评论主体的学识能力匹配8论题蕴含于新闻信息中而非臆想9传播媒介承载能力。 基于人与对象关系之选题类型:1事实性:有关对象自身属性的选题2价值型:有关对象与人的关系的选题3综合性:结合两者,但选题必须相关。 立论的要求:1求真,新闻评论的论点应该揭示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或先进的价值关系2求新,新闻评论的论点不同于普通的观点或流行的观点3求深,挖掘新闻评论对象本质的规律与价值关系4求远,对评论对象未来趋势的揭示。 标题的要求:1标题应与评论内容和风格相符2追求所表达信息的确定性3用最少的符号传达新闻评论的核心内容4具有吸引力(受关注的对象,问题,新颖,故意含蓄,幽默醒目)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是用一个或几个已知的真是命题确定另一个新命题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论据:证明论点的事实(直接、间接、事实、理论) 论据的要求:1没有争议2与论点相关3可靠4新鲜 论证的方式:1立论:直接论证2驳论:揭露他人的谬误。反驳方法:1反驳论点:直接间接2反驳论据3反驳论证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新闻评论

今传媒 2012年第1期新兴传媒 94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新闻评论 陈帅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要:博客、微博等新媒体文本样式的出现推动了传媒的变革,人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网络成为人们参与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网络新闻评论是对某一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是网站的旗帜性、标志性板块。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以及表现形式、特点、存在的问题、发展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094-02 收稿日期:2011-10-26 作者简介:陈帅,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 自2010年以来,微博的诞生以及被广泛运用,更促进 了传媒的变革。人们不再仅仅担任信息接受者的角色,而是广泛参与到信息传播的每个过程。在新媒体背景下,网民通过“围观”、“跟帖”、“转帖”、“转发”等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进而逐渐形成了网络新闻评论这一文本的主要形式。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有很多,有学者认为在网络媒体上,一篇完整的文章才能算作是网络新闻评论,而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包括不成文的言论[1]。综合以上观念,网络新闻评论指的是通过网络这一传播媒体,个体受众或具体的组织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等发表的评价性意见。根据这一定义,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只要其具有一定的新闻性、思想性、评价性,都属于网络新闻评论。按照网络新闻评论的参与者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表现形式,即: 第一,网络媒介本身是就某一新闻事件、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发表评价性意见的文体;是由“网络媒介编辑、记者对新近发生的新闻或变动的事实在新闻网页上所设的言论专栏里发表发布的署名评论。它在较大程度上保持了传统媒介新闻评论的观点,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网友说话》等栏目”[2]。 第二,网站特约评论员就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发表的分析和评论。指的是针对某一突发新闻事件或公众最近关心的某一话题,网络媒介邀请相关专家、名人等发表的分析性、评论性意见。相对于网络媒介本身的新闻评论,其具有较强的不定时性,随机性。 第三,网民在论坛上发表的评论性意见、看法。互联网上的各个网站为网民们开设论坛模块,目的是方便网民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互相交换意见。网民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发表评论性意见、看法,具有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 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通过以上三种表现形式,无论是网络编辑、特邀评论员还是网民都可以通过借助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独立的看法。网络新闻评论同样具有传统新闻评论的特点,即新闻性、政治性、群众参与性、社会责任担当性、反应社会舆论性等。但基于网络媒介传播的新闻评论同样具有独特性。 (一)评论话题的时效性 网络新闻评论的话题是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简单来说就是新闻,新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评论播报之间的时间差越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越强。杜骏飞教授在《网络新闻学》一书中的提到网络新闻的全时性,他提出“全时新闻以时间战略实现了空间战略。快速发布(以秒为单位),高频度更新(以分为单位),重复,综合(主题链接)和移动(超文本阅读),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接受更具有纵深性和历史感”[3]。网络新闻的全时性,为网络新闻评论的无时不评提供了可能。 (二)传播模式的连续动态性 报纸、广播以及电视上的新闻评论,属于定时的、静态的,而网络新闻评论则是一种连续的、动态的。在互联网的平台上,针对某一新闻或社会问题,网民之间发表、交换各自的意见,在这个过程当中,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了一个交流网。在网络论坛上,某用户就一个问题发表评论,其他的网民也参与其中,相互之间形成了即时聊天的模式。每当有新的评论出现,网络论坛就会提醒该用户,为网民之间进行互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互动的过程中,对该问题的看法、评论呈现连续性、动态性。 (三)信息交换的交互性 瑞菲里第一次提出交互性的概念,指的是:“后来的信息在顺序上与前面信息的相互关联程度,尤其是后来的信息对早先信息关系叙述的程度”[4]。互联网形成了用户交流网,网民在参与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发送者。网络信息传播的模式,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相比,更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人们不再处于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立场,而是主动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拉近了媒体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