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主讲教师:卢昆 博士
开课院系: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E-mail :toomekun@https://www.docsj.com/doc/0f14959231.html,

遵循典章
借鉴范式
综合创新
实用至上

几点说明
使用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3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书目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第六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梁小民:《经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几点说明
学习目标
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增强经济解释的能力
增加理解真实经济世界的兴趣
学习要求
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相结合
认真完成习题与课后作业
课程考核
期末闭卷考试,100分。
教学要求
课堂提问
课后作业

基本认识:经济主体有哪些?

1.家庭
(消费者)
2.企业
(生产者)
3.政府
(管理者)
经济学研究三种主体的行为
家庭(消费者) 企业(生产者)
需求 供给
效用(满足程度) 利润(收益-成本)
追求效用最大化 追求利润最大化
价格越低越好 价格越高越好
市场均衡价格
市场有其局限性(市场失灵),必然引出:
政府(管理者) 充分就业
调控 物价稳定
同时实现四个目标:经济稳定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第一章 引论
一、什么是经济学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三、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四、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六、微观经济学概念特征
一、什么是经济学
1.何谓经济?
内涵有多种:
(1)指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是上层建筑的建立基础,如经济制度、经济基础等词组中的“经济”的含义;
(2)指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国民经济的总称及其组成部分,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旅游经济等;
(3)指社会再生过程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
(4)指节省或节约,如经济效益、经济合理性等,包含和强调对人力、物力、资金、自然资源、时间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等。
注意:(3)和(4)两个含义之间有内在联系,因为人类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活动必须要遵从节省、有效率的原则来进行。
举例:《技术经济学》中的经济二字

,主要是指节省或节约的意思,也指国民经济总体或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部门经济。

2. 经济学的内涵
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都有其客观必然性,当人类活动产生客观需要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再用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比如,天文学产生于游牧民族确定季节的需要,几何学产生于农业中人们丈量土地的需要。经济学产生于人类的何种需要呢?——从定义谈起。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产生于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稀缺性(scarcity)及由此所引起的选择(choice)的需要。
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是指:20年纪30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
(1)经济学的定义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学所下的定义很多。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说:
“在经济学的许多定义中,目前最流行的一个定义是我们如何进行抉择,来使用具有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的、稀缺的生产资源更好地满足既定的目标——生产什么样的物品,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摘自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上册第23页。
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经济学之定义是:
经济学是研究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的科学。
该定义强调: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和选择(choice)的重要性。
关于资源:除了时间和信息这两种重要的资源以外,经济学中所讨论的资源基本上分为三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处于自然状态的生产型资源,如土地、矿藏等;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并且愿意参与生产过程的人;
资本资源则是指长期内能够产生收入流(stream of income) 的资本存量,简称资本。
区别:生产要素: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生产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时,其又称为生产要素。由此,经济学中讨论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使用时,实际上是等同于讨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等资源的有效利用。
所谓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的,人们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正是要靠有限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人们的欲望得以满足才成为可能。
关于选择:资源稀缺是现实环境,而选择则是决策主体的行为结果。现实环境决定人们在每一时期都必须作出相应选择,从而决定稀缺有限的资源配置于何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以满足人们的某一方面欲望。
矛盾的产生:资源的稀缺性和无穷

尽的人类欲望——因有限资源而限定的人类选择——经济学重要概念: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特指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主要是指把该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机会成本产生于任一种选择行为——某种资源一旦用于某种商品的生产就不能同时用于另一商品的生产,选择了一种机会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种机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定程度上,是否可以理解,显然巨大的机会成本在作怪?
举例说明:
1、国家:既定资源、既定技术——生产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决策现有资源的使用问题。
例如:政府管理者决策选择生产民用商品或进行军用商品生产?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product possibility boundary)、或称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 possibility curve),或称产品转换曲线(product transformation curve) ,其凹向原点的特征表明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转换为另一产品的生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2、企业:如特定商品的生产问题。
3、个人:投资与消费,职业选择,消费的选择,投资的选择等。
问题:人们对时间的选择是否也存在机会成本?姚明若现为你们中的一员,则其在中国海洋大学求学的成本是多少呢?
上课;毕业后的道路选择。选择攻读研究生的成本?
入收大最的得挣能所作工择选而程课生究研读不若他于等。
(2)经济学的分类
学科门类:经济学VS管理学
①按学科级别分类: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两者均为一级学科;其下又细分为二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
经济史 > 经济思想史 > 政治经济学 > 西方经济学 > 世界经济
应用经济学:
保险学 > 财政学 > 产业经济学 > 国防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 统计学 > 金融学 > 劳动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 数量经济学 > 税收学 > 国民经济学
补充材料:管理学
> 财务管理 > 行政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公共管理学 > 管理工程 > 管理科学 > 会计学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林业经济管理 > 旅游管理 > 农业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情报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社会保障 > 社会医学 > 审计学 > 市场营销 > 图书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 卫生事业管理 > 信息管理学 > 档案学
②按照研究对象不同,经济学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相比于前者着重分析总量经济问题,后者侧重于对微观个体的考察。
20世纪30年代以后,相对于宏观经济学而言,微观经济学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道理很简单,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创立宏观经济学的初衷就是要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论基础,而微观经济学则始终强调

试产给价格机制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二次大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各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环境下,微观经济学难以获得进展就不足为奇了。政府干预经济所导致的种种问题时的经济学家重新探究政府与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这些探究使得微观经济学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理论边界得到了拓展,内容体系得以充实完善。
③按照研究问题的性质,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和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
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类,并把研究各种经济关系的最一般关系的理论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是分析经济如何运行的经济学,它的目的在于回答经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涉及这些经济是好还是坏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经济学
所研究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类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问题;
其不带有价值判断;其表述的问题可以用事实、证据、或者从逻辑上加以证实或证伪。
例如,分析政府对于某种产品征税而对该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的影响的问题。人们可以利用事实或者从逻辑上证实或证伪自己所提出的命题。
规范经济学
所研究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是人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其带有价值判断,其研究的问题则不能用事实、证据或从逻辑上加以证实或证伪。
例如:分析政府对某种商品征税后果是好是坏的评价则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④按照所含内容难易程度,经济学划分为初级经济学、中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三者对应于大学本科课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和博士研究生课程。
初级水平经济学讨论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在分析中用到一些初等数学知识,对经济学中一些难点问题不加讨论;
高级水平的经济学则使用高深的数学知识,采取公理化的推理方法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加以严格的证明,并对经济学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介于二者之间的中级经济学用到的一些高等数学知识都是比较简单的数学知识,对于某些难点问题,中级经济学虽然涉及,但只作简要分析,不作深入讨论。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经验总结。
如行情研究、产品质量控制、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
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
第三:经济理

论的研究与考察。
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包括:经济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纯理论研究。
3. 经济学组成
(1)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
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以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行为)。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3)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以国际经济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科学。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西方经济学说简史
(1)重商主义。代表:英国托马斯?孟、法国柯尔贝尔。
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
只有在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
(2)古典经济学:18-19世纪中期西方的主流经济思想,代表人物:斯密、边沁、李嘉图、萨伊、穆勒等。。
法国重农学派F.魁奈 ,1758年《经济表》。
1776年英国亚当?斯密《国富论》。
1817年英国D.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新古典经济学
广义上,指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出现以后发展起来的许多经济学派的统称,如剑桥学派、洛桑学派、奥地利学派、瑞典学派、美国学派;
狭义仅指以马歇尔为首的英国剑桥学派。
边际革命、边际三杰。18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剑桥学派。 20世纪初由马歇尔创建。lfred Marshll (1842-1924)。马歇尔的门生A.C.庇古、D.H.罗伯逊(1890-1963)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版。
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
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

自发调节。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
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
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总结。
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
(4)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
对宏观理论的抨击--
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
拉弗尔:供给学派
琼·罗宾逊:新剑桥学派
卢卡斯:理性预期学派
宏观经济学遭受抨击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初,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情况恶化,出现急剧通货膨涨和严重失业并存的“滞胀” 问题。
弗里德曼:现代货币学派—— 攻击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政策,强调货币至关重要,主张国家少干预经济,需要做的是把货币供应量的年增长率保持在和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上。
拉弗尔:供给学派——攻击凯恩斯学派财政政策中的高额累进所得税制,主张降低税率以刺激供给。
卢卡斯:合理预期学派——认为在合理预期的情况下,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总是能够正确地预测到,因此任何公开的货币政策不会影响真实产量和就业,只能影响物价水平。在合理预期学派看来,公开的货币政策无补于经济的稳定。

琼·罗宾逊:新剑桥学派——攻击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体系,说它是冒牌的凯恩斯主义。
2.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
现代经济学直接来源于: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
美国萨缪尔森,把微观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新古典综合派——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体系。
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 (1915~) :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1940年起,萨缪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
三、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1.资源配置问题
举例:
大炮与黄油生产
组合方式
黄油万吨
大炮万门
A;0;15
B;1;14
C;2;12
D;3;9
E;4;5
F;5;0
(1)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 或生产转换线) PPF: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表示在资源与

技术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2)资源与要素Resources
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
自由资源
经济资源
生产四要素
人力--- 劳动 Labour
财力--- 资本 K
物力---土地Land (自然资源) :一切自然资源
智力--- 企业家才能 E (管理)
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经济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
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s
自然资源 natural resources
资本资源 capital resources
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称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
(3)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
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
稀缺性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的显著特征之一。
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
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
稀缺规律 law of Scarcity: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
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
物品本身是有限的
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4)欲望的无限性
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
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
一旦求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5)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选择Choices: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产品) what
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
C.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配
此外,还有
D.生产多少?(数量) how many
E.何时生产?(时间) when

(6)选择中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可能带来的最大利益。
理论上,机会成本是资源改作它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
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够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
2.资源利用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一切经济社会都必须依靠一定的机制或机构来解决三个问题(因资源稀缺而导致必须作出选择的问题):
(1)生产什么物品和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这些物品;
(3)为谁生产物品,即由谁来享用所生

产的物品;换句话说,也就是在社会成员之间如何分配所生产的物品。
解决上述问题的机制或机构,称作经济制度。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
资源的浪费可能很严重。
比如你身边的事情?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
如何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制度的变革。Economic Institutions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三种基本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制度
由大炮和黄油的例子引发以下四个问题为什么所能生产的大炮与黄油是有限的?

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该怎么组合?

有时生产的大炮与黄油只能在G点上?

如何使生产的大炮与黄油达到H点上?
四、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1. 边际分析法
(1)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中的增量变化,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
边际即“额外”、“追加”的意思,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研究资源最优的效率,实际就是函数的极值。
根据高等数学的知识,一阶导数为0时,即找到极值点。
(2) 边际分析法的特点
是一种数量分析、变量分析。
研究微增量的变化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精细分析各种经济变量间关系及其变化过程,更严密。
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
是现状分析。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
(3) 边际分析法的意义
第一,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 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有限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
第二,开创经济学的“数量化” 时代。
第三,导致以“个量分析”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强调主观心理评价。
第四,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推出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
第五,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
2.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Normative vs. positive economics
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的问题。(要作好坏的评价)
经济学家所说的价值判断中的价值不是商品价值那种意义上价值,而是指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即某一事物是好还是坏的问题,所谓的价值判断就要判断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即对社会有无价值。
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

价)(the way things are)
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例如,对经济增长问题:
如果是从实证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则要说明:
经济增长的标准是什么,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等问题;
在研究这些问题中所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可以通过事实来检验。
如果是从规范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就要说明:
对一个社会来说,经济增长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各人从不同的立场、观点,不同的伦理与不同的道德观念出发对这一问题会有迥然不同的看法,谁是谁非无法判断。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要使经济学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抛开价值判断问题,使经济学实证化。
虽然有些西方经济学家也强调了规范经济学问题,但在西方经济学中主要内容仍然是实证经济学。
3.均衡分析
均衡即平衡,指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
经济学的均衡:经济主体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意识到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
均衡分析: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时的情况及实现条件。
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各相关变量,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
一般均衡分析。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
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作为基本理论,是各经济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
有助于我们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边际的、实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的性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使辩证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注意:明辨可用的、有价值的成果;要适合具体国情。
学习经济学的几个理由
 学习西方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作出更好的个人决策;
其次,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理解你生活于其间的世界是如何运转的;
再次,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理解政府政策的优与劣;
最后,学习经济学可以改进你的思考方式。
六、微观经济学概念特征
(1)定义:
微观一词(micro)源于希腊文,意思为小,故而有人把微观经济学也叫做“小经济学”;相对地,宏观经济学又称为“大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例如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等。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这里的价格是指商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而不是决定价格即物价水平。商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调节着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调节资源的配置与产品的产量,由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作为价格

理论,价格分析也成为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在微观经济学中,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基于此,对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初步论述,通常被作为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具体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微观经济学分析所涉及的经济变量都是个量,由此其也称作个量分析,正是其名称内涵所在。
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分三个递进层次进行:
A、分析单个消费者(最优的消费决策获取最大的效用)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最优的生产决策获取最大利润);
B、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单个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和所有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结果,供给与需求的对应结果;局部市场均衡);
C、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一般均衡市场)。
(3)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条件
基本认识:微观经济理论的建立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不同的研究问题和不同的研究对象,相应建立分析的模型存在各异的假设条件。
但在众多的假设条件中,至少存在两个基本的假设条件(N≥2):
A、“经济人”的假设条件——即假定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是理性的,即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的最大化等。
“经济人”被视为对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人的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其行为是经济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得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B、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
即市场上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经济单位(如买卖双方)对有关的经济情况(或经济变量)具有完全的信息。
例如:每个消费者都能充分地理解每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准确地判断一定商品量给自己带来的消费满足程度,能够掌握商品价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等,从而能够确定最优的商品购买量。每个生产者都能准确地掌握产量和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技术数量股安息,了解商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以及在每个商品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等,从而做出最优的生产决策。
评价:上述两个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实,它们是为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局部均衡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理论
商品市场定价理论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理论
(5)微观经济学的功能
两大功能分析: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实证分析,但是对若干经济问题也进行规范分析

。因此,它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解释功能和预测功能,亦即它可以用于解释或预测微观经济行为主体。例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
经济理论是进行经济预测的基础,一旦对经济行为主体行为作出了某种假设,我们就可以对若干经济量进行预测(定性分析);而利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技术可以对经济理论加以模型化,从而可以对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做出相对比较精确的解释或预测(定量分析)。
经济量
无论是对所观察经济现象的解释,还是对于经济主体行为的预测,都离不开经济量;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中,为了分析的方面,根据研究的需要,对经济量的特征作了若干规定:
例如把经济量分为常量(在某段时间、某种情况下不发生变化的经济量)和变量(发生变化的经济量);
也可划分为存量(在某一时点上发生的量值,如某一时刻某企业的资本总量)和流量(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值,如某商店某月卖出的彩电数量)。
相对意义:
一个变量究竟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应该视它在方程中的作用而定;在一个方程体系内的内生变量,在另一方程体系内,可能成为外生变量,反之亦然。

例如,在其他商品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小麦的产量与价格都可能成为外生变量,;而在一般均衡体系中,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产量都是内生变量。
(6)微观经济学的功能
A、从理论上看,微观经济学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又是经济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财政学、技术经济学等研究领域都需要微观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其甚至也被引入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研究领域,用于研究人的政治决策行为与社会决策行为。
B、从实践来看,微观经济学理论既可以指导企业或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又可以用于指导政府的决策行为。
例如:①微观经济学中的资产组合理论、消费与储蓄的时际选择理论等可以直接指导消费者的选择行为;
②微观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分析、成本与收益分析、厂商定价理论、资本与投资理论等可以指导企业的投资、生产与销售决策;
③对政府决策具有指导作用。如政府试图通过限制某种商品的价格而增加消费者的福利,政府必须了解该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如果该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小,就不应该限制该商品的价格。否则,限价的结果只会减少消费者的福利。

本讲结束,谢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