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教科版科学实验教

学计划(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

请直接删除

2

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

中心小学

三年级

3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新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一、教材分析:

本册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这四个单元组成。

1.“植物”这个单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和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利用课外时间在校内外进行一些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大树和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取关于叶的颜色、形状、大小、构成、叶脉、叶柄等多方面的知识。

2.“动物”

4

单元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丰富的直接认识。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联系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发展自己的认识。

3.“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对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从材料角度进行分类。总结木头、纸、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的物理性质。

4.“水和空气”单元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瓶子、脸盘等),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关于水的资料,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通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懂得液体的含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能够用多种方法区分各种溶液并比较溶液的多少。

通过本册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

5

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有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6

二、学生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92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课外知识的视野相对不如本地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走进自然,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乐趣。

2、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实验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6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五、实验安排:

7

8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科 学 教 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级实验目录.doc

三年级上册 序号章节实验内容所需仪器备注 1 1-1 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放大镜、皮尺分组 2 1-2 对校园里树木的观察放大镜、软尺、蜡笔分组 3 1-3 大树和小草狗尾草、三叶草等小草若干、一条樟树枝分组 * 4 观察水生植物水花生、浮萍、水葫芦分组 5 1-5 观察植物的叶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放大镜分组 * 6 1-6 测量植物的叶大小不同的叶片、尺子分组 7 2-1 寻访小动物放大镜分组 8 2-2 观察蜗牛(一)蜗牛、放大镜、树枝、线、玻璃、饲养槽分组 * 9 2-3 观察蜗牛(二)挨饿的蜗牛、放大镜、菜叶、苹果、饼干等食物分组 * 10 2-4 观察蚯蚓蚯蚓、培养皿、放大镜、水槽分组 11 2-5 观察蚂蚁少许面包、少许白糖和死掉的昆虫、放大镜、昆 分组 * 虫盒、放大镜、蚂蚁 12 2-6 观察金鱼金鱼,玻璃缸、滴管、少许使用色素调制的红水、 演示 * 少许鱼食 13 3-2 谁更硬一些橡皮、木头、金属和塑料条分组 14 认识金属铁、铜、铝等金属条、玻璃杯、热水、空饮料罐演示 15 3-3 比较柔韧性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钩码、 演示回形针 16 它们吸水吗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红墨水、滴管、放 分组 3-4 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17 我们来造一张纸餐巾纸、透明杯子、棉布、筷子演示 18 3-5 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水槽、分组 * 19 3-6 探究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砖瓦和陶器、瓷器各一小块、铁钉、烧杯、滴管 演示物理特性 7个黑色塑料袋、石头、木头、树叶、醋、牛奶、 20 4-1 水在哪个袋子里水分组 塑料杯、玻璃片、蜡光纸、筷子、试管、玻璃杯、 21 4-2 观察水和食用油 塑料瓶、水槽、植物油 分组或演示 * 22 4-3 谁流得更快一些玻璃杯、玻璃、油、洗洁精、滴管分组 23 4-4 比较水的多少大小不同的塑料瓶几个、演示 24 认识量筒塑料杯、纸带、胶水、量筒分组 * 透明塑料袋、玻璃杯、水槽、 1 根香、打火机、 25 4-5 我们周围的空气 吹泡泡器或吸管、洗洁精或肥皂水 分组 玻璃瓶、玻璃杯、注射器、吸管、纸巾、橡皮泥、 26 4-6 空气占据空间吗 水槽 演示和分组 * 27 4-7 细木条、细线、橡皮泥、气球、皮球、托盘天平、 空气有重量吗 砝码 演示 *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 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 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 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 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 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 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5、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常量):铁芯的大小、电流强度、导线、大头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实验

实验名称:造一张纸 材料:透明杯子、水、筷子、棉布、放大镜。 步骤: 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在棉布下面和毛巾上面添加报纸吸水效果更好) 4、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 结论: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正是这种结构方式,纸的纤维之间有许多工作空隙,所以,容易吸水,渗透水。)

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吗 材料:1个矿泉水瓶子、3根吸管、1块橡皮泥、1个水槽。 步骤:实验一: 1、将瓶子装满水,向瓶子里插入两根吸管,用橡皮泥堵住瓶口; 2、通过吸管向瓶内吹气。 (可插入一根吸管,双方握住瓶子,将水挤出) 实验二: 1、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玻璃杯子的杯底; 2、将杯子竖直扣入水中; 3、观察纸巾是否会被水浸湿。 (注意在杯子倒扣水中时不要倾斜,纸巾要塞放杯底,并放牢。) 结论:空气会占据空间,也就是说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材料:2支注射器、纯净水 步骤: 1、用一支注射器抽进20ml的空气; 2、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 3、用同样大小的力拉活塞; 4、用另一支注射器,抽进与空气同样多(20ml)的水; 5、用手堵住管口,用与前试验时同样大小的力压、拉塞。 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到一个较小的空间或扩张到一个较大的空间,而液体一般情况下能保持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不变。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材料: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烫水)、4支温度计(-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教材中)。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二)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一: 1、准备四杯分别有冷、温、热、烫的水; 2、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四杯水的温度、记录结果; 3、比较测量结果。 结论:冷、温、热、烫的水的温度不一样。 实验二: 1、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2、连续测量10 分钟(或更长) 3、比较探研结果。 结论: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度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水 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 一、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 ①能结合日常生活,对蒸发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②能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液态的水经蒸发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并 带走一定的热量。 ③能通过试验探究常温下水蒸发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2、情感目标: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3、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投影) 同学们,我们的衣服脏了都要洗一洗,衣服湿了,但是晾一段时间,就会干了。我们村西的大坑或是低洼地,大雨过后都要存许多水,可是雨过不多久,水都干了。针对这些现象,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 二) 探究活动 1、教师用湿手在黑板上写一水字,学生观察这字。 2、说说你的发现,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用手指蘸少量的温水,抹在脑门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 说明了什么? (三)看书学习 1、了解“水”到哪里去了?

2、用自己的话说说水到哪里去了。 (四)讨论交流 找自然界中的蒸发想象 (五)小组合作 1、猜想:水分蒸发的快慢是不是都一样?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举例,如,同样多的水,一个放在 茶缸中一个放在脸盆中,进行观察。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实验课下完成,并且作好记录)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1、水到哪里去了 蒸发水蒸气 水分蒸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 第二课:水沸腾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2.知道沸腾现象的特点 3.理解液体有一定的沸点

4.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1.养成学生探索热现象知识的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观察要注意抓住物理现象的主要特点,要注意主要方面的观察,从不同角度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要 会描述看到的现象.蒸发和沸腾的比较,要能通过对比找到物理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本节是学生实验:研究水的沸腾,从实验中得出液体有一定的沸点的结论,学生要注意观察、实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一定要注意观察到.测量水温的方法。 【课题】:水沸腾了 (二)实验 方法1、根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安排实验.酒精灯的使用,要实验前讲清,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例,说明正确的点燃、熄灭的方法,对于不正 确的方法,要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注意安全方面的原因和使用外焰提高温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仔细观察,会观察,根据实验的现象填写表格,记录每 1min或2min时间间隔的温度值,再根据表格上的数据,分析水沸腾的特点,将表格上的数据用图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根据图象上的特点总结出水沸腾的 特点.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提出一些观察和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提出的问题可以有:酒精灯使用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温度计应当如何使用;观察随着加热的过程温度是如何变化的; 观察沸腾现象,描述沸腾过程;沸腾的特点有哪些;如何用图象表示沸腾过程,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什么. 二.沸腾 方法1、学生思考沸腾的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在 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且只在一定的温度下才发生,我们可以把这个温度叫沸点,教师再提供关于沸点的一些资料,学生阅读,形成关于液体有沸点,并 且温度固定(在标准气压下)的观念,结合实验结论,总结出蒸发和沸腾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自己总结出实验结论, 关于液体的沸腾和沸点的知识可以用查找信息的方法学习,教师制订学习课题, 学生查找信息,处理信息,得出一些结论. 【板书设计】 水沸腾了 沸腾沸点测量水温的方法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 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 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 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 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 “水”单元: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引导学生们关注和探究有关水的各种问题。 “空气”单元:在一年级教材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7课,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对空气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三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空气”单元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天气”单元: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粗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三上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水 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 水水蒸气 凝结(放出热量)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杯底气泡 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 凝固(放出热量) 水冰 融化(吸收热量) 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 一般情况,50ml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 14、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等; 第二单元空气 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看 不见、 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主要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 有固定的形状。 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4、在压缩试验中,向下压活塞后,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 积变小;用力拉伸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拉伸,空气颗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积变

2020年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实验(教科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1实验名称:造一张纸 材料:透明杯子、水、筷子、棉布、放大镜。 步骤: 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在棉布下面和毛巾上面添加报纸吸水效果更好) 4、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 结论: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正是这种结构方式,纸的纤维之间有许多工作空隙,所以,容易吸水,渗透水。) 2.实验名称: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材料:2个塑料杯、1片玻璃、2支筷子、2支试管、2根长木条、1个水槽、2支滴管、1张报纸片。 步骤:(一)观察水和食用油 1、用眼比较水和食用油的颜色、透明度; 2、用鼻子比较它们的气味; 3、倾斜杯子比较它们的流动情况、在杯壁的残留度; 4、用木条搅拌比较它们的流动速度; 5、比较木条上两种液体下滴的状况。 结论: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水渗透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 (二)液滴比较 1、用试管将水的食用油分别滴到玻璃上(或蜡光纸); 2、观察记录比较液滴形状; 3、将两种液体滴在报纸上,观察。 结论:一滴油比一滴水要瘪一些,因为它张力小一点。水要圆一些,

张力大一点。而且是它们的大小不同;水的浸润速度和面积大小要超过油滴。 3.实验名称:比较水和油的轻重 1、将油和水混在一起,观察混合物的分层情况; 2、将同一木条放入装有两种液体的试管中,观察木条在两种液体中的沉浮状况。 结论:同样多的油比同样多的水要轻。 实验名称:比较空气和水 材料:吸管1根、2个透明塑料袋、1个水槽、2个玻璃杯。 步骤: 1、准备1杯水,1个装满空气的透明塑料袋,直接观察比较空气和水的特征。 2、在水槽里盛大半多的水,将吸管伸入槽底,向槽内吹气; 3、在透明塑料袋装满空气,装袋口系紧,放入水中。 4、观察生活中风流动的现象 结论;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都是一种物质。 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重,空气轻;水可以摸到,空气摸不到。 4.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吗 材料:1个矿泉水瓶子、3根吸管、1块橡皮泥、1个水槽。 步骤:实验一: 1、将瓶子装满水,向瓶子里插入两根吸管,用橡皮泥堵住瓶口; 2、通过吸管向瓶内吹气。 (可插入一根吸管,双方握住瓶子,将水挤出) 实验二: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教 学 设 计

三年级上册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陶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 1、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二、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教科版小学科学各年级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各年级实验操作试题 三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实验三:观察一杯水 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 3、用嘴巴尝(无味道)。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 四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全册实验报告

三年级科学全册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一棵树的观察 实验器材:一张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实验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 实验过程:观察大树的结构和外形特点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大树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拓印树皮观察到树皮粗糙2、实验名称:观察一棵小草 实验器材:狗尾草 实验猜测:小草比较小、茎和叶细软 实验过程:观察狗尾草的结构和外形特点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小草矮小,茎细软,果实串像狗尾巴,叶细长。 3、实验名称:比较大树和小草 实验器材:一段树枝、狗尾草 实验猜测:大叔和小草的茎和叶不一样 实验过程:观察比较大树和小草的茎和叶以及外形结构和特点。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大树为木质茎是木本植物,小草为草质茎是草本植物 4、实验名称: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 实验器材:各种树的落叶 实验猜测:叶的大小和结构不同 实验过程:观察比较叶的结构和大小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叶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5、实验名称:观察叶的变化 实验器材:同一种树的新鲜叶和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枝 实验猜测:树叶的大小不同,新鲜叶和落叶的颜色不同 实验过程: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和落叶:2、观察叶的生长变化过程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新鲜的叶和落叶颜色不同,结构相同。叶有生命,能看出生长变化过程 6、实验名称:寻访小动物 实验器材:放大镜记录本 实验猜测:不同的地方生长不同的生物 实验过程:在不同的地点寻访不同的小动物并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在不同的地点找到了不同生物

7、实验名称:观察蜗牛的运动 实验器材:蜗牛放大镜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 实验猜测:蜗牛靠足运动 实验过程:观察蜗牛身体结构、运动、以及蜗牛吃食物、呼吸和排泄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蜗牛有壳、两队触角、长的触角上有眼睛,蜗牛靠腹足运动,吃菜叶,粪便是黑色条状。 8、实验名称:观察蚯蚓的反应 实验器材:蚯蚓、记录纸、培养皿 实验猜测:蚯蚓伸缩运动 实验过程:观察蚯蚓的身体然后将其放入盛有水的培养皿中,观察蚯蚓水中的反应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蚯蚓有环带,身体上有很多节称之为环节,离环带近的一端是口,远的一端是肛门。将蚯蚓放入水中,蚯蚓努力像培养皿边运动,说明蚯蚓不适应水生环境。 9、实验名称:观察蚂蚁的身体 实验器材: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放大镜,石块 实验猜测: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胸、腹 实验过程:观察蚂蚁的身体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胸、腹。头上有一对触角,腹上有三队足,靠触角交流信息。 10、实验名称:观察金鱼的捕食 实验器材:金鱼、面包屑、鱼食 实验猜测:鱼用嘴捕食 实验过程:将鱼食和面包屑轻轻地放入水中,观察金鱼的捕食情况,观察金鱼有粪便吗,粪便从哪里排出来,是什么样的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鱼用嘴捕食,有粪便,从鱼下鳍后面排出,一般都是颗粒11、实验名称:观察金鱼的呼吸 实验器材:金鱼,红水,一支滴灌 实验猜测:金鱼用鳃呼吸 实验过程:用滴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悄悄地伸入水中,在金鱼的嘴前面挤出红水,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金鱼呼吸时,水流过金鱼的鳃部,鱼鳃就能利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2019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水 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冰是一种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季的雪也是固态的冰。 2、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水变成水蒸气体积会大大增加。 4、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想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5、水温在0℃或0℃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同样,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融化成水,体积减少。 6、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7、能够溶解于水中的物质有很多,如白糖、红糖、食盐、小苏打、碱、味精等,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在同样多的水中,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要多。 8、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碾碎。 9、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我们利用水,通过过滤和蒸发的方法能将食盐与沙分离。 10、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1、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水、水蒸气、冰的互相转化

第二单元空气 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占据一定空间,有质量,可以流动。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能被压缩和扩张。压缩的空气会有弹性。 2、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就形成风。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4、空气在地球上无处不在,空气中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动植物需要呼吸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帮助火柴燃烧,轮胎充气、风力发电也离不开空气。 第三单元天气 1、天气,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顾名思义,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3、气温计由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四部分组成。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和华氏度,℃是温度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 4、使用气温计应放在阳光照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读数时让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取。一天内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5、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见有雨、雪、冰雹等。收集测量雨水的容器叫做雨量器,雨量器是直筒透明的。计量雨水的单位是毫米。刻度条“0”刻度必须与容器内部的底面对齐,读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是贯彻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制定本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二、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我们力争演示实验达到95%以上,分组实验达到100%。引导每个学生亲历各个实验探究过程,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常规实验教学工作: 1、实验教师应与其他学科密切合配,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学期初要制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填写《实验进度表》,张贴在实验室。 2、分组实验时,任课教师要认真填写实验通知单,学生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每次实验报告任科教师都要仔细批改。 3、实验教师要按照《实验进度表》认真准备实验。若需要药品和仪器,要提前向学校报告,及时购买。同时,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积极改进仪器及自制教具。 4、凡有危险性的实验,任课教师必须事先讲清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其后必须两人以上进行实验,不得随便让非实验人员操作。坚决杜绝学生将实验药品带出实验室。 5、做好实验前后的仪器、药品检查和记录工作。 6、做好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工作。 7、整理好实验档案。 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实验室必须将实验室管理条例挂放在显著位置。第一次实验课时,教师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流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流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学习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学习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学习流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必做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44个,分组实验150个 年级单元课题实验名称需准备的实验器材、药品等分 组 演 示 实 验 方 法 三年级上册一、 植 物 1、我看到 了什么 观察一棵大树皮尺、放大镜、观察记录纸。√观 察 2、校园的树 木 观察一棵树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 尺,一个放大镜。 √观 察 4、水生植物观察水葫芦和金鱼 藻 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 录纸。 √观 察 5、植物的叶观察比较树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观 察 6、植物发 生了什么变 化 观察叶的生长变化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 录表。 √观 察 二、 动 物 2、蜗牛(一)观察蜗牛的外形、 运动反应等 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 饲养箱(或槽)。 √观 察 3、蜗牛 (二) 观察蜗牛吃食、排 泄和呼吸 2-3只挨饿的蜗牛,菜叶、苹果片、 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观 察 4、蚯蚓观察蚯蚓的身体运 动和反应 放大镜,几条蚯蚓,一只浅水碟子, 记录纸。 √观 察 5、蚂蚁观察蚂蚁面包,白糖,死掉的昆虫,装在玻璃 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 小石块。 √观 察 6、金鱼观察金鱼金鱼,玻璃缸、滴管,少许使用色素 调制的红水,少许鱼食。 √观 察三、 我 2、哪种材料 硬 比较硬度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 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 √实 验

们周围的材料 杯、热水、电路检测器、榔头。 3、比较韧性比较韧性塑料、不锈钢、木头尺、“7字”尺、钩 码、回形针。 √实 验4、它们吸水 吗 比较吸水性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稀释的 红墨水、滴管、放大镜、餐巾纸、铅 画纸、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实 验 5、材料在水 中的沉浮 沉浮实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 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水槽、水。 √实 验6、砖瓦和陶 瓷、瓷器 研究砖和陶瓷的性 质 砖与陶瓷各一小块,铁钉、水、滴管√实 验 四、水和空气1、水水在哪个袋中黑色塑料袋、透明塑料袋,石头、木 头、醋、牛奶、树叶、分类用图纸, 网状图记录纸。 √实 验 2、水和食用 油的比较 比较水和食用油塑料杯、玻璃、蜡光纸、筷子、试管、 长木条(可以是长一些的牙签)玻璃 杯、塑料瓶(矿泉水瓶)、水槽,记 录表。 √实 验 3、谁流得更 快一些 流动比赛水、油、洗洁精、玻璃、滴管(或吸 管或塑料勺)。 √实 验4、比较水 的多少 比较水的多少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玻璃 杯、量筒、纸带、胶水、记录纸若干。 √实 验5、我们周 围的空气 空气的存在透明塑料袋、玻璃杯、水槽、香、打 火机、吹泡泡器(或吸管)、洗洁精 或肥皂水,记录纸。 √实 验 6、空气占据 空间吗 空气占据空间玻璃瓶、玻璃杯、注射器、吸管、纸 巾、橡皮泥。记录纸、维恩图。 √实 验7、空气有重 量吗 空气有重量细木条(或竹条)、细线、橡皮泥、 气球、皮球、托盘天平,比较石头、 水、空气的表格。 √实 验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实验目录及数量统计讲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六年级实验类型及数量统计表 注:以下为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实验目录,含课题、实验名称、实验器材、药品、实验要求等等,来源于网络。

_____小学(盖章)科学实验活动开出登记统计表(三年级上册) 说明: 1、此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备课以及统计汇总用。超过四个班的年级请按此规律自行设计表格统计汇总。 2、表中“要求”栏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及教学实际确定。要求按教学进度“开全、开齐、开足、开好”。 3、表中“实际开出数”栏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其中种植、饲养根据条件可以学校、班级、科技小组进行。 4、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演示或分组实验,补充的实践活动应后续填写在登记表的空白表格中。 5、本表一式两份,盖上学校公章后,一份留底,一份于学期末上交教科研中心。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践活动开出登记表 (本原始表格每个教师一份,要及时登记填写,于期末统一交教导处存档)___学年执教教师____

_____小学(盖章)科学实验活动开出登记统计表(三年级下册) 说明: 1、此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备课以及统计汇总用。超过四个班的年级请按此规律自行设计表格统计汇总。 2、表中“要求”栏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及教学实际确定。要求按教学进度“开全、开齐、开足、开好”。 3、表中“实际开出数”栏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其中种植、饲养根据条件可以学校、班级、科技小组进行。 4、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演示或分组实验,补充的实践活动应后续填写在登记表的空白表格中。 5、本表一式两份,盖上学校公章后,一份留底,一份于学期末上交教科研中心。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植物

的? 答: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树的整体形态,一般树的形状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从近处观察树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7、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 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在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9、我观察的大树:我观察的大树它有五层楼那么高,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树皮是银灰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还有几只小鸟在鸣叫。树叶的形状像个爱心,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这是一棵杨树,已经在学校里生长了十几年了。 3、大树和小草 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3、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4、你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 答: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指甲草等。

(茎)、(叶);都会(繁殖后代);都是(草本植物),也都是(一年生植物)。 不同点:狗尾草是长在土里的,结种子的;水葫芦是长在水里,直接繁衍。 5、植物的叶 1、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2、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3、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4、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它们的形状相同,都有叶片、叶柄,叶片上有叶脉。 不同:新鲜的叶是有生命的,绿色的;落叶完成了生命的历程,是死的,变黄了。 5、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 答: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doc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一、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斜面是否省力? 1、实验题目:斜面是否省力? 2、我的猜测: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3、变量:是否利用斜面。 4、常量:物体提升的高度、提升的重物、测力计 5、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②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两次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力) 二、斜面的坡度大小(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1、我的猜想:斜面的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2、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 3、不改变的条件:斜面的高度、测力计、小重物_。 4、操作方法:①用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 形成四个相同高度不同坡度的斜面;

②分别利用不同的斜面提升重物到相同的高度, 并用测力计测出所使用的力的大小; ③比较四次提升重物所使用的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利用斜面可以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三、要比较报纸和普通白纸哪一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题目,材料,实验步骤。 1、实验题目:报纸和普通白纸,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2、我的猜想:普通白纸的抵抗弯曲能力更强。 3、实验材料:报纸、白纸、小木块、大头针 4、变量:纸张的不同(白纸和报纸) 5、常量:纸张的大小、小木块之间的距离(桥墩的距离) 6、实验过程:①用两块小木块做成桥墩,把报纸放在上面做桥面,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②把普通白纸放在桥墩上,看能放几根大头针。 ③比较哪一种纸放的大头针多,哪种纸的抵抗弯曲能力就更强。 四、检验电磁铁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 1、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2、我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3、检验的因素(变量):线圈的圈数。 4、怎样改变这个条件:①20圈;②40圈;③80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 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6、整理器材。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慢,说明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4、将等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都不搅拌,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热水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说明用热水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6、整理器材。 实验三: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实验步骤: 1、将适量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再把蒸发皿放在上面。 3、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灯帽放置方法),加热至蒸发皿内的盐水基本变干。 4、熄灭酒精灯(注意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火焰,别摸三角架)。 5、实验结论:加热能分离出溶解的食盐。 6、整理实验材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