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解答题压轴题(难)

1.因式分解是多项式理论的中心内容之一,是代数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是学习数学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在初中阶段,它是分式中研究约分、通分、分式的化简和计算的基础;利用因式分解的知识,有时可使某些数值计算简便.因式分解的方法很多,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因式分解并利用这个因式分解解决提出的问题.

(1)填空: ①()24

2221144x x x x ??+=++-=????( )22x -=( )( ) ②()()242116=644??+++-????

=( )( )=( )? ( ) (2)解决问题,计算:4444116844115744????++ ???????????++ ????

??? 【答案】(1)①212x +,221122x x x x ????++-+ ? ??

???,,②26,26,2211666622????+++- ? ?????

,,42.530.5,;(2)14541 【解析】

【分析】

(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可得;

(2)利用前面所得规律变形即可.

【详解】

(1)()242221144x x x x ??+=++-???? 22212x x ??=+- ??

? 221122x x x x ????=++-+ ????

??? ()2422211666624??+=++-???? 2211666622????=+++- ???????

42.530.5=? 故答案为:①212x +,221122x x x x ????++-+ ? ??

???,,②26,26,

2211666622????+++- ? ?????

,,42.530.5,; (2)4444116844115744????++ ???????=????++ ????

??? 2222222211116666888822221111555577772222????????++-+++-+ ???????????????????????++-+++-+ ????????

??????? 42.530.372.556.530.520.556.542.5???=

??? 14541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

在初中数学课本中重点介绍了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两种因式

分解的方法,其中运用公式法即运用平方差公式:22

()()a b a b a b -=+-和完全平方公式:222)2(a ab b a b ±+=±进行分解因式,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必须是三项式,其中有两项能写成两个数(或式)的平方和的形式,另一项是这两个数(或式)的积的2倍.当一个二次三项式不能直接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时,可应用下

面方法分解因式,先将多项式2ax bx c ++(0)a ≠变形为2()a x m n ++的形式,我们把这样的变形方法叫做多项式2ax bx c ++的配方法.再运用多项式的配方法及平方差公式能对一些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

例如:21124x x ++

2221111112422x x ????=++-+ ? ????? 2

112524x ??=+- ??

? 1151152222x x ????=+++- ????

??? (8)(3)x x =++.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相应的任务:

(1)利用“多项式的配方法”将268x x -+化成2()a x m n ++的形式为_______;

(2)请你利用上述方法因式分解:

①223x x +-; ②24127x x +-.

【答案】(1)2(3)1x --;(2)①(3)(1)x x +-;②(27)(21)x x +-

【解析】

【分析】

(1)将多项式2233+-即可完成配方;

(2)①将多项式+1-1后即可用配方法再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进行解答;

②将多项式2233+-即可完成配方,再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整理后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1)268x x -+=2226338x x -+-+=2(3)1x --,

故答案为:2(3)1x --;

(2)①223x x +-

22113x x =++--

2(1)4x =+-

(12)(12)x x =+++-

(3)(1)x x =+-.

②24127x x +-

222(2)12337x x =++--

2(23)16x =+-

(234)(234)x x =+++-

(27)(21)x x =+-.

【点睛】

此题考查多项式的配方法,多项式的分解因式,正确理解题中的配方法的解题方法是关键.

3.如图1是一个长为4a 、宽为b 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平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用四块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回形”正方形(如图2)

(1)观察图2请你写出2()a b +、2()a b -、ab 之间的等量关系是______;

(2)根据(1)中的结论,若5x y +=,94

x y ?=,则x y -=______; (3)拓展应用:若22(2019)(2020)7m m -+-=,求(2019)(2020)m m --的值.

【答案】(1)22()()4a b a b ab +=-+;(2)4,-4:(3)-3

【解析】

【分析】

(1)观察图2,大正方形由4个矩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根据面积即可得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2)由(1)的结论可得(x-y) 2=16,然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

(3)从已知等式的左边看,左边配成两数和的平方来求解.

【详解】

解:(1)由题可得,大正方形的面积2()a b =+,

大正方形的面积2

()4a b ab =-+,

∴22()()4a b a b ab +=-+,

(2)∵22()()4x y x y xy +=-+, ∴229()()4254164

x y x y xy -=+-=-?

=, ∴4x y -=或-4, (3)∵22(2019)(2020)7m m -+-=,

又2(20192020)m m -+-22

(2019)(2020)2(2019)(2020)m m m m =-+-+-- ∴172(2019)(2020)m m =+--

∴(2019)(2020)3m m --=-

故答案为:(1)22()()4a b a b ab +=-+;(2) 4,-4:(3)-3 【点睛】

本题通过观察图形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求值,使问题简单化是解题关键.

4.(1)阅读下列文字与例题:将一个多项式分组后,可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继续分解的方法是分组分解法

例如:

()()()()()()am an bm bn am bm an bn m a b n a b a b m n +++=+++=+++=++.

22222221(21)(1)(1)(1)x y y x y y x y x y x y ---=-++=-+=++--.

试用上述方法分解因式222a ab ac bc b ++++=

(2)利用分解因式说明:22(5)(1)n n +--能被12整除.

【答案】(1)()()a b a b c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a 2+2ab+ac+bc+b 2可以进行分组变成(a 2+2ab+b 2)+(ac+bc ),则前边括号内的三项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后边的三项可以提公因式,然后再利用提公因式法即可分解.

(2)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将22(5)(1)n n +--进行因式分解,之后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原式=()()222a ab b

ac bc ++++

=()()2a b c a b +++

=()()a b a b c +++

(2)22(5)(1)n n +--

=[][](5)+(1)(5)(1)n n n n +-+--

=()624n +

=()122n +

∴ 22(5)(1)n n +--能被12整除.

【点睛】

本题考查分组分解的因式分解方法,做题时先分析题中给的例子是解题关键.

5.已知一个三位自然数,若满足百位数字等于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则称这个数为“和数”,若满足百位数字等于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平方差,则称这个数为“谐数”.如果一个数即是“和数”,又是“谐数”,则称这个数为“和谐数”.例如321,321=+,∴321是“和数”,2232-1=,∴321是“谐数”,∴321是“和谐数”.

(1)最小的和谐数是 ,最大的和谐数是 ;

(2)证明:任意“谐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一定是偶数;

(3)已知103817m b c =++(0714b c ≤≤≤≤,,且,b c 均为整数)是一个“和数”,请求出所有m .

【答案】(1)110;954;(2)见解析;(3)880m =或853或826.

【解析】

【分析】

(1)根据“和数”与“谐数”的概念求解可得;

(2)设“谐数”的百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个位数字为z ,根据“谐数”的概念得x=y 2-z 2=(y+z )(y-z ),由x+y+z=(y+z )(y-z )+y+z=(y+z )(y-z+1)及y+z 、y-z+1必然一奇一偶可得答案;

(3)先判断出2≤b+2≤9、10≤3c+7≤19,据此可得m=10b+3c+817=8×100+(b+2)×10+(3c-3),根据“和数”的概念知8=b+2+3c-3,即b+3c=9,从而进一步求解可得.

【详解】

(1)最小的和谐数是110,最大的和谐数是954.

(2)设:“谐数”的百位数字为x ,十位数字为y ,个位数字为z

(19,09,09x y z ≤≤≤≤≤≤且 y z >且 ,,x y z 均为正数),

由题意知,()()22

x y z y z y z =-=+-, ∴()()()()1x y z y z y z y z y z y z ++=+-++=+-+,

z∵y z +与y z -奇偶性相同,

∴y z +与1y z -+必一奇一偶,

∴()()1y z y z +-+必是偶数,

∴任意“谐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一定是偶数;

(3)∵07b ≤≤,

∴229b ≤+≤,

∵14c ≤≤,

∴3312c ≤≤,

∴103719c ≤+≤,

∴817103m b c =++,

()()810011037b c =?++?++

()()81002103710b c =?++?++-

()()810021033b c =?++?+-,

∵m 为和数,

∴8233b c =++-,

即39b c +=,

∴61b c =??=?或32b c =??=?或03b c =??=?

, ∴880m =或853或826.

【点睛】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和数”与“谐数”的概念及整式的运算、不等式的性质.

6.材料阅读:若一个整数能表示成a 2+b 2(a 、b 是正整数)的形式,则称这个数为“完美数”.例如:因为13=32+22,所以13是“完美数”;再如:因为a 2+2ab +2b 2=(a +b)2

+b 2(a 、b 是正整数),所以a 2+2ab +2b 2也是“完美数”.

(1)请你写出一个大于20小于30的“完美数”,并判断53是否为“完美数”;

(2)试判断(x 2+9y 2)·(4y 2+x 2)(x 、y 是正整数)是否为“完美数”,并说明理由.

【答案】(1)25,53是完美数; (2)是,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完美数”的定义判断即可;

(2)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出结果后,根据“完美数”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

(1)25=42+32,

∵53=49+4=72+22,

∴53是“完美数”;

(2)(x2+9y2)?(4y2+x2)是“完美数”,

(x2+9y2)?(4y2+x2)=4x 2y2+364y +4x +9x2y2=13x2y2+364y +4x =(6y2+x2) 2+x2y2,

∴(x2+9y2)?(4y2+x2)是“完美数”.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正确的理解新概念“完美数”是解题的关键.

7.(探究)如图①,从边长为a 的大正方形中剪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有阴影部分沿虚线剪开,拼成图②的长方形

(1)请你分别表示出这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比较两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乘法公式 (用字母表示)

(应用)请应用这个公式完成下列各题

①已知22412m n -=,24m n +=,则2m n -的值为

②计算:(2)(2)a b c a b c +--+

(拓展)①()()()()24832(21)212121

21+1+++++结果的个位数字为 ②计算:222222221009998974321-+-++-+-

【答案】[探究](1)a 2﹣b 2;(a +b )(a ﹣b );(2)(a +b )(a ﹣b )=a 2﹣b 2;[应用]①3;②4a 2﹣b 2+2bc ﹣c 2;[拓展]①6;②5050.

【解析】

【分析】

[探究](1)由面积公式可得答案;

(2)公式由(1)直接可得;

[应用]①用平方差公式分解4m 2﹣n 2,将已知值代入可求解;②将三项恰当组分成两组,先用平方差,再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拓展]①将原式乘以(2﹣1),就可以反复运用平方差公式化简,最后按照循环规律可得解;②将原式从左向右依次两项一组,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化为

100+99+98+…+4+3+2+1,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1)图①按照正方形面积公式可得:a 2﹣b 2;

图②按照长方形面积公式可得:(a+b)(a﹣b).

故答案为:a2﹣b2;(a+b)(a﹣b).

(2)令(1)中两式相等可得:(a+b)(a﹣b)=a2﹣b2

故答案为:(a+b)(a﹣b)=a2﹣b2.

【应用】

①∵4m2﹣n2=12,2m+n=4,4m2﹣n2=(2m+n)(2m﹣n),∴(2m﹣n)=12÷4=3.

故答案为:3.

②(2a+b﹣c)(2a﹣b+c)

=[2a+(b﹣c)][2a﹣(b﹣c)]

=4a2﹣(b﹣c)2

=4a2﹣b2+2bc﹣c2

【拓展】

原式=(2﹣1)(2+1)(22+1)(24+1)(28+1)…(232+1)+1

=(22﹣1)(22+1)(24+1)(28+1)…(232+1)+1

=(24﹣1)(24+1)(28+1)…(232+1)+1

=(28﹣1)(28+1)…(232+1)+1

=(216﹣1)…(232+1)+1

=264﹣1+1

=264.

∵2的正整数次方的尾数为2,4,8,6循环,64÷4=16.

故答案为:6.

②原式=(100+99)(100﹣99)+(98+97)(98﹣97)+…+(4+3)(4﹣3)+(2+1)(2﹣1)

=100+99+98+97+…+4+3+2+1

=505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及其应用与拓展,计算具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题.

8.观察下列等式:

12×231=132×21,

13×341=143×31,

23×352=253×32,

34×473=374×43,

62×286=682×26,

以上每个等式中两边数字是分别对称的,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

(1)根据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填空,使式子称为“数字对称等式”:

①52×=×25;

②×396=693×.

(2)设这类等式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且2≤a+b≤9,写出表示“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含a、b),并证明.

【答案】解:(1)①275;572.

②63;36.

(2)“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为:

(10a+b)×[100b+10(a+b)+a]=[100a+10(a+b)+b]×(10b+a),

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三位数中间的数等于两数的和,根据这一规律然后进行填空,从而得出答案;根据题意得出一般性的规律,然后根据多项式的计算法则进行说明理由.

【详解】

(1)①275,572; ②63,36;

(2)“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为:

(10a+b)×[100b+10(a+b)+a]=[100a+10(a+b)+b]×(10b+a).

证明如下:

∵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为b,

∴左边的两位数是10a+b,三位数是100b+10(a+b)+a,

右边的两位数是10b+a,三位数是100a+10(a+b)+b,

∴左边=(10a+b)×[100b+10(a+b)+a]=(10a+b)(100b+10a+10b+a)

=(10a+b)(110b+11a)=11(10a+b)(10b+a),

右边=[100a+10(a+b)+b]×(10b+a)=(100a+10a+10b+b)(10b+a)

=(110a+11b)(10b+a)=11(10a+b)(10b+a),

∴左边=右边.

∴“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为:

(10a+b)×[100b+10(a+b)+a]=[100a+10(a+b)+b]×(10b+a).

考点:规律题

9.在现今“互联网+”的时代,密码与我们的生活已经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而诸如“123456”、生日等简单密码又容易被破解,因此利用简单方法产生一组容易记忆的6位数密码就很有必要了.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其原理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如多项式:x3+2x2﹣x﹣2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1)(x+2),当x=18时,x﹣1=17,x+1=19,x+2=20,此时可以得到数字密码171920.

(1)根据上述方法,当x=21,y=7时,对于多项式x3﹣xy2分解因式后可以形成哪些数字密码?(写出两个)

(2)若多项式x3+(m﹣3n)x2﹣nx﹣21因式分解后,利用本题的方法,当x=27时可以

得到其中一个密码为242834,求m、n的值.

【答案】(1)可以形成的数字密码是:212814、211428;(2)m的值是56,n的值是17.

【解析】

【分析】

(1)先将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然后再根据数字密码方法形成数字密码即可;(2)设x3+(m﹣3n)x2﹣nx﹣21=(x+p)(x+q)(x+r),当x=27时可以得到其中一个密码为242834,得到方程解出p、q、r,然后回代入原多项式即可求得m、n

【详解】

(1)x3﹣xy2=x(x2﹣y2)=x(x+y)(x﹣y),

当x=21,y=7时,x+y=28,x﹣y=14,

∴可以形成的数字密码是:212814、211428;

(2)设x3+(m﹣3n)x2﹣nx﹣21=(x+p)(x+q)(x+r),

∵当x=27时可以得到其中一个密码为242834,

∴27+p=24,27+q=28,27+r=34,

解得,p=﹣3,q=1,r=7,

∴x3+(m﹣3n)x2﹣nx﹣21=(x﹣3)(x+1)(x+7),

∴x3+(m﹣3n)x2﹣nx﹣21=x3+5x2﹣17x﹣21,

35

17

m n

n

-=

?

?

-=-

?

得,

56

17

m

n

=

?

?

=

?

即m的值是56,n的值是17.

【点睛】

本题属于阅读理解题型,考查知识点以因式分解为主,本题第一问关键在于理解题目中给到的数字密码的运算规则,第二问的关键在于能够将原多项式设成(x+p)(x+q)

(x+r),解出p、q、r

10.(观察)

1×49=49,2×48=96,3×47=141,…,23×27=621,24×26=624,25×25=625,26×24=624,27×23=621,…,47×3=141,48×2=96,49×1=49.

(发现)根据你的阅读回答问题:

(1)上述内容中,两数相乘,积的最大值为;

(2)设参与上述运算的第一个因数为a,第二个因数为b,用等式表示a与b的数量关系是.

(类比)观察下列两数的积:

1×59,2×58,3×57,4×56,…,m×n,…,56×4,57×3,58×2,59×1.

猜想mn的最大值为,并用你学过的知识加以证明.

【答案】(1)625;(2)a+b=50; 900;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发现:(1)观察题目给出的等式即可发现两数相乘,积的最大值为625;

(2)观察题目给出的等式即可发现a与b的数量关系是a+b=50;

类比:由于m+n=60,将n=60?m代入mn,得mn=?m2+60m=?(m?30)2+900,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m=30时,mn的最大值为900.

【详解】

解:发现:(1)上述内容中,两数相乘,积的最大值为625.

故答案为625;

(2)设参与上述运算的第一个因数为a,第二个因数为b,用等式表示a与b的数量关系是a+b=50.

故答案为a+b=50;

类比:由题意,可得m+n=60,将n=60﹣m代入mn,

得mn=﹣m2+60m=﹣(m﹣30)2+900,

∴m=30时,mn的最大值为900.

故答案为90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配方法,二次函数的性质,是基础知识,需熟练掌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边相等(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ASA)、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3.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平分这个角,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6.第十二章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1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1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三章实数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全册)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全册)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教学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教具准备 四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11.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 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 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 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n-·180°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n-条对角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

线,把多边形分成(2)n -个三角形.②n 边形共有(3)2 n n -条对角线.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4.角平分线: ⑴画法: 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 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最新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答案 【篇一】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一) 一、选择题.1.C2.B 二、填空题.1.1692.203.73 三、解答题.1.822.3.0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二) 一、选择题.1.D2.C 二、填空题.1.142.1529.625 三、解答题.1.(1)84(2)83.2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三) 一、选择题.1.D2.C 二、填空题.1.4.42.873.16 三、解答题.1.(1)41(2)492002.(1)A(2)C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四) 一、选择题.1.D2.B 二、填空题.1.12.30%3.25180 三、解答题.1.(略)2.(1)151520(2)甲(3)丙 【篇二】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 一、选择题.1.D2.D 二、填空题.1.AD=BC(答案不)2.AF=EC(答案不)3.3

三、解答题.1.证明:∵DE∥BC,EF∥AB∴四边形DEFB是平行四边形∴DE=BF 又∵F是BC的中点∴BF=CF.∴DE=CF 2.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B∥CDCD∥∥CDCD∴∠ABD=∠BDC 又∵AE⊥BD,CF⊥BD∴⊿ABE≌⊿CDF. (2)∵⊿ABE≌⊿CDF.∴AE=CF又∵AE⊥BD,CF⊥BD∴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二) 一、选择题.1.C2.C 二、填空题.1.平行四边形2.AE=CF(答案不)3.AE=CF(答案不) 三、解答题.1.证明:∵∠BCA=180°-∠B-∠BAC∠DAC=180°-∠D-∠DCA 且∠B=∠D∠BAC=∠ACD∴∠BCA=∠DAC∴∠BAD=∠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BO=DO 又∵E、F、G、H分别为AO、BO、CO、DO的中点∴OE=OG,OF=OH∴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篇三】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一) 一、选择题.1.D2.B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例题与讲解

14.3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 (1)定义 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如: (a+b)(a-b)a2-b2. 即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或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整式乘法)是“积化和”,而因式分解则是“和化积”,故可以用整式乘法来检验因式分解的正确性. 谈重点因式分解的理解(1)因式分解专指多项式的恒等变形,等式的左边必须是多项式,右边每个因式必须是整式.(2)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要以积的形式表示,否则不是因式分解.(3)因式分解中每个括号内如有同类项要合并,因式分解的结果要求必须将每个因式分解彻底. 【例1】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A.a(x+y)=ax+ay B.y2-4y+4=y(y-4)+4 C.10a2-5a=5a(2a-1) D.y2-16+y=(y+4)(y-4)+y 2.公因式 (1)定义 多项式的各项中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2)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的方法 确定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时,要对数字系数和字母分别进行考虑,确定公因式时:一看系数,二看字母,三看指数. 解技巧确定公因式的方法确定公因式的方法:(1)对于系数(只考虑正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作为公因式的系数.(2)对于字母,需考虑两条,一是取各项相同的字母;二是各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次,即取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最后还要根据情况确定符号. 【例2】把多项式6a3b2-3a2b2-12a2b3分解因式时,应提取的公因式是(). A.3a2b B.3ab2 C.3a3b3D.3a2b2 3.提公因式法 (1)定义 一般地,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取出来,将多项式写成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提公因式的步骤 ①确定应提取的公因式; ②用公因式去除这个多项式,所得的商作为另一个因式; ③把多项式写成这两个因式的积的形式. 警误区提公因式要彻底(1)所提的公因式必须是“最大公因式”,即提取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中不能还有公因式;(2)如果多项式的首项系数是负数,应先提出“-”号.可按下列口诀分解因式:各项有“公”先提“公”,首项有“负”先提“负”,某项提出莫漏“1”,括号里面分到“底”. 【例3】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1)12x2y-18xy2-24x3y3;(2)5x2-15x+5;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好的

设计者:方礼花 使用班级:初二一班 姓名: 寄语: 同学们一定要努力,争取期末取得优异的成绩 ! 第十一章 三角形 (共5页,每页61份)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可以判断三边是否能够成三角形) 3.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可以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可以分为两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交于直角顶点处,钝角三角形交于外部一点)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相等的两份) 其交点称为重心。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运用于未安装好的窗户加一条木条)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经常用于角度计算中)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经常用于证明两个角度比较大小)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n -·180°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n -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2)n -个三角形.②n 边形共有(3)2 n n -条对角线. (6)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用(2)n -·180°除以n,每个外角度数:360°除以n 。

八年级上册青岛版《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数学练习册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1.1 1.略. 2.DE,∠EDB,∠E. 3.略. 4.B 5.C 6.AB=AC,BE=CD,AE=AD,∠BAE=∠CAD 7.AB∥EF,BC∥ ∠ADB=∠AEC. 4.∠1=∠2 5.△ABC≌△FDE(SAS) 6.AB∥CD.因为△ABO≌△ CDO(SAS).∠A=∠△ABE≌△ACD(SAS). 第2课时 ∠ADE=∠ACB;(2)∠E=∠B. 4.△ABD≌△BAC(AAS) 5.(1)相等,因为△ABE≌△ CBD(ASA);(2)DF=EF,因为△ADF≌△CEF(ASA).6.相等,因为△ABC ≌△ADC(AAS). 7.(1)△ADC≌△AEB;(2)AC=AB,DC=EB,BD=EC;∠ABE=∠ACD,∠BDO=∠CEO,∠BOD=∠COE. 第3课时 °4.BC的中点.因为△ABD≌△ACD(SSS).5.正确.因为△DEH≌△DFH(SSS). 6.全等.因为△ABD≌△ACD(SSS).∠BAF=∠CAF. 7.相等,因为△ABO≌△ACO(SSS). 1.3第1课时

1~6(略).7.作∠AOB=∠α,延长BO,在BO上取一点C,则∠AOC即为所求.8.作∠AOB=∠α,以OB为边,在∠AOB的外部作∠BOC=∠β;再以OA为边,在∠AOC的内部作∠AOD=∠γ,则∠DOC即为所求. 第2课时 1.略. 2.(1)略;(2)全等(SAS). 3.作BC=a-b;分别以点B、C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连接AB,AC,△ABC即为所求. 4.分四种情况:(1)顶角为∠α,腰长为a;(2)底角为∠α,底边为a;(3)顶角为∠α,底边为a;(4)底角为∠α,腰长为a.((3),(4)暂不作). 第3课时 1.四种:SSS,SAS,ASA,AAS. 2.作线段AB;作∠BAD=∠α,在∠BAD同侧作∠ABE=∠B;AD与BE相交于点C.△ABC即为所求. 3.作∠γ=∠α+∠β;作∠γ的外角∠γ′;作△ABC,使AB=c.∠A=∠γ′,∠B=∠α. 4.作∠γ=180°-∠β;作△ABC,使BC=a,∠B=∠α,∠C=∠γ. 第一章综合练习 ∠ACB=∠DBC或∠A=∠D.5.△ACD≌△BDC,△ABC≌△BAC. 6.△ABC≌△CDE(AAS) 7.4分钟 8.△BOC′≌△B′OC(AAS) 9.略10.相等.△BCF≌△EDF(SAS).△ABF≌△AEF(SSS) 检测站 °4.∠BCD5.相等.△ABP≌△ACP(SSS),△PDB≌△PEC(AAS).6.略2.1 °;30°.

八年级上册数学因式分解(人教版)练习题_及答案

因式分解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y2+my+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A.8 B.4 C.±8 D.±4 2.下列多项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A.x2-6x-9 B.a2-16a+32 C.x2-2xy+4y2 D.4a2-4a+1 3.下列各式属于正确分解因式的是() A.1+4x2=(1+2x)2 B.6a-9-a2=-(a-3)2 C.1+4m-4m2=(1-2m)2 D.x2+xy+y2=(x+y)2 4.把x4-2x2y2+y4分解因式,结果是() A.(x-y)4 B.(x2-y2)4 C.[(x+y)(x-y)]2 D(x+y)2(x-y)2 二、填空题 5.已知9x2-6xy+k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________. 6.9a2+(________)+25b2=(3a-5b)2 7.-4x2+4xy+(_______)=-(_______). 8.已知a2+14a+49=25,则a的值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9.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a2+10a+25 ②m2-12mn+36n2 ③xy3-2x2y2+x3y ④(x2+4y2)2-16x2y2

10.已知x=-19,y=12,求代数式4x2+12xy+9y2的值. 11.已知│x-y+1│与x2+8x+16互为相反数,求x2+2xy+y2的值. 四、探究题 12.你知道数学中的整体思想吗?解题中,?若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上,多方位思考、联想、探究,进行整体思考、整体变形,?从不同的方面确定解题策略,能使问题迅速获解. 你能用整体的思想方法把下列式子分解因式吗? ①(x+2y)2-2(x+2y)+1 ②(a+b)2-4(a+b-1)

八年级上册数学目录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数学目录人教版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信息技术应用画图找规律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阅读与思考为什么要证明 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2.1全等三角形 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信息技术应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轴对称 13.1轴对称 13.2画轴对称图形

信息技术应用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13.3等腰三角形 实验与探究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不等关系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1整式的乘法 14.2乘法公式 阅读与思考杨辉三角 14.3因式分解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第十五章分式 15.1分式 15.2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吧 15.3分式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5

部分中英文词汇索引 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 做分式(fraction)。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a^-n=1/a^n(a≠0)这就是说,a^-n(a≠0)是a^n的倒数。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 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教具准备 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范.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11.1─2△ABC和△DBC全等,点A和点D,点B和点B,点C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作△ABC≌△DBC. 【问题提出】课本图11.1─1中,△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学生活动】经过观察得到下面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4练习. 【探研时空】 1.如图1所示,△ACF≌△DBE,∠E=∠F,若AD=20cm,BC=8cm,你能求出线段AB的长吗?与同伴交流.(AB=6) 2.如图2所示,△ABC≌△AEC,∠B=30°,∠ACB=85°,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AEC=30°,∠EAC=65°,∠ECA=85°)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4习题11.1第1,2,3,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边板书本节课概念,中间部分板书“思考”中的问题,右边部分板书学生的练习. 疑难解析 由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不同,在找对应边、对应角时,可以针对两个三角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寻找对应边、角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

八年级上册青岛版数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青岛版数学练习册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1.1 1.略. 2.DE,∠EDB,∠E. 3.略. 4.B 5.C 6.AB=AC,BE=CD,AE=AD,∠BAE=∠CAD 7.AB∥EF,BC∥ED.8.(1)2a+2b;(2)2a+3b;(3)当n为偶数时,n2(a+b);当n为奇数时,n-12a+n+ ;(2)∠ADB=∠AEC. 4.∠1=∠2 5.△ABC≌△FDE(SAS) 6.AB∥CD.因为△ABO≌△CDO(SAS).∠A=∠ 第2课时 ;(2)∠E=∠B. 4.△ABD≌△BAC(AAS) 5.(1)相等,因为△ABE≌△CBD(ASA);(2)DF=EF,因为△ADF≌△CEF(ASA). 6.相等,因为△ABC≌△ADC(AAS). 7.(1)△ADC≌△AEB;(2)AC=AB,DC=EB,BD=EC;∠ABE=∠ACD,∠BDO=∠CEO,∠BOD=∠COE. 第3课时 6.全等.因为△ABD≌△ACD(SSS).∠BAF=∠CAF. 7.相等,因为△ABO≌△ACO(SSS). 1.3第1课时 1~6(略).7.作∠AOB=∠α,延长BO,在BO上取一点C,则∠AOC即为所求.8.作∠AOB=∠α,以OB为边,在∠AOB的外部作∠BOC=∠β;再以OA为边,在∠AOC的内部作∠AOD=∠γ,则∠DOC即为所求.

第2课时 1.略. 2.(1)略;(2)全等(SAS). 3.作BC=a-b;分别以点B、C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连接AB,AC,△ABC即为所求. 4.分四种情况:(1)顶角为∠α,腰长为a;(2)底角为∠α,底边为a;(3)顶角为∠α,底边为a;(4)底角为∠α,腰长为a.((3),(4)暂不作). 第3课时 1.四种:SSS,SAS,ASA,AAS. 2.作线段AB;作∠BAD=∠α,在∠BAD同侧作∠ABE=∠B;AD与BE相交于点C.△ABC即为所求. 3.作∠γ=∠α+∠β;作∠γ的外角∠γ′;作△ABC,使AB=c.∠A=∠γ′,∠B=∠α. 4.作∠γ=180°-∠β;作△ABC,使BC=a,∠B=∠α,∠C=∠γ. 第一章综合练习 ,△ABC≌△BAC. 6.△ABC≌△CDE(AAS) 7.4分钟 8.△BOC′≌△B′OC(AAS) 9.略10.相等.△BCF≌△EDF(SAS).△ABF≌△AEF(SSS) 检测站 ,△PDB≌△PEC(AAS).6.略 2.1 1~3.略.;30°. 8.略 2.2第1课时 1~2.略,且AA′⊥MN,BB′⊥MN,CC′⊥MN.(2)5 cm8.(1)DE⊥AF;(2)略.

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分类练习题(经典全面)

因式分解练习题(提取公因式) 专项训练一:确定下列各多项式的公因式。 1、ay ax + 2、36mx my - 3、2410a ab + 4、2155a a + 5、22x y xy - 6、2 2 129xyz x y - 7、()()m x y n x y -+- 8、()()2 x m n y m n +++ 9、3()()abc m n ab m n --- 10、2312()9()x a b m b a --- 专项训练二: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填空。 1、22____()R r R r ππ+=+ 2、222(______)R r πππ+= 3、2222121211 ___()22 gt gt t t +=+ 4、2215255(_______)a ab a += 专项训练三、在下列各式左边的括号前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__()x y x y +=+ 2、__()b a a b -=- 3、__()z y y z -+=- 4、()2 2___()y x x y -=- 5、33()__()y x x y -=- 6、44()__()x y y x --=- 7、22()___()()n n a b b a n -=-为自然数 8、2121 () ___() ()n n a b b a n ++-=-为自然数 9、()1(2)___(1)(2)x y x y --=-- 10、()1(2)___(1)(2)x y x y --=-- 11、23()()___()a b b a a b --=- 12、246()()___()a b b a a b --=- 专项训练四、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nx ny - 2、2a ab + 3、3246x x - 4、282m n mn + 5、23222515x y x y - 6、22129xyz x y - 7、2336a y ay y -+ 8、259a b ab b -+ 9、2x xy xz -+- 10、223241228x y xy y --+ 11、323612ma ma ma -+- 12、32222561421x yz x y z xy z +- 13、3222315520x y x y x y +- 14、432163256x x x --+ 专项训练五: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 a b y a b +-+ 2、5()2()x x y y x y -+- 3、6()4()q p q p p q +-+ 4、()()()()m n P q m n p q ++-+- 5、2()()a a b a b -+- 6、2()()x x y y x y --- 7、(2)(23)3(2)a b a b a a b +--+ 8、2()()()x x y x y x x y +--+ 9、()()p x y q y x --- 10、(3)2(3)m a a -+- 11、()()()a b a b b a +--+ 12、()()()a x a b a x c x a -+--- 13、333(1)(1)x y x z --- 14、22()()ab a b a b a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讲义(全册)

八年级数学讲义 第11章 三角形 一、 三角形的概念 1. 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的表示 △ABC 中,边:AB ,BC ,AC 或 c ,a ,b . 顶点:A ,B ,C . 内角:∠A ,∠B ,∠C .. 二、 三角形的边 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证明所有几何不等式的唯一方法) (1)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b+c>a (2)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b-ca 时,就可构成三角形. 1.2 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2.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2.1三角形的高线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 ①锐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②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直角顶点; 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线所在直线交于三角形外部一点 2.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2.3三角形的中线 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A C B A D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三、三角形的角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结论1:△ABC中:∠A+∠B+∠C=180°※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中至多有1个钝角 注意: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以求出第三个内角 如:在△ABC中,∠C=180°-(∠A+∠B) ②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内角和的比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各内角. 如:△ABC中,已知∠A:∠B:∠C=2:3:4,求∠A、∠B、∠C的度数 2三角形外角和定理 2.1外角: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2.2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 2.3外角个数: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有两个外角,这两个角为对顶角(相等), 可见一个三角形共有6个外角 四、三角形的分类 (1) 按角分: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 (2) 按边分:①不等边三角形②底与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③等边三角形 五多边形及其内角 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正多边形:各个角都相等、各个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3、多边形的对角线 (1)从n边形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将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4、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n≥3,n是正整数)。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多边形外角和恒等于360°,与边数的多少无关. ※多边形最多有3个内角为锐角,最少没有锐角(如矩形); ※多边形的外角中最多有3个钝角,最少没有钝角. 5、实现镶嵌的条件:拼接在同一点的各个角的和恰好等于360°;相邻的多边形有公共边。【考点三】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8、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b-c)(c-a)=0,试判断△ABC的形状。 9、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a2+b2+c2=ab+bc+ca,试判断△ABC的形状。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归纳与练习

第一单元 三角形 【知识归纳】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角分) ?? ?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 ?????? ?)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 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①三角形的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三条中线交点叫重心 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内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内心 ③三角形的高: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三条高的交点叫垂心(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交点的位置不同) 5.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性质 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补。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 多边形定义:在平面内,由不共线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组 成多边形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多边形中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外角. 8. 多边形按其组成图形的线段的条数分类,一个多边形由n 条线段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 就叫做n 边形. 9.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n≥3的正整数) 10. 多边形的外角和恒为360°。 11. 正多边形:如果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相等,各边也都相等,那就称它为正多边形. 12. 正多边形与镶嵌 可以进行镶嵌的条件是:一个顶点各个内角和是360°。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线段是三角形的( ) A 、角平分线 B 、中线 C 、高 D 、两边中点连线 2. 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2 4cm S ABC =△,则B E F S △的值为 。

初二上数学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2020

初二上数学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2020 平方根与立方根(§12.1 平方根与立方根(一)一、 1.B 2.A 3.B 二、1. , ±7 2. ±2, 3.-1; 4.0 1.从左至右依次为:±3,±4,±5, ±6,±7,±8,±9,±10,±11,±12,±13, 三、±14, ±15. 2.(1)±25 (2)±0.01 (3)(4)(4)(5)±100 (6) ±2 3.(1)±0.2 (2)±3 (3) 4.(1)a>-2 (2)a=-2 (3)a<-2. 方根与立方根(§12.1 平 方根与立方根(二) 1.D 2.A 3.C 一、1. 二、1. 1. 三、1.(1)80 (2)1.5 (3)(4)3;2.(1)-9 (2) (3)4 (4)-5 , 2. , 3.(1)25.53 (2) 4.11 4. 0 或 3.(1)2.83 (2)28.09(3)-5.34 (4)±0.47. 4. 正方形铁 皮原边长为 5cm. 平方根与立方根(§12.1 平方根与立方根(三) 1.D 2.A 3.C 一、1. 二、1. ,-3 2. 6,-343 (2)-8 3.-4 4) 4. 0,1,-1. (5)-2 (6)100; 三、1.(1)0.4 (3)( 2.(1)19.09(2)2.652(3)-2.098(4)-0.9016; 3. 63.0cm2;

4.计算得:0.5151,5.151,51.51,515.1,得出规律:当被开 方数的小数 点向左(右)每移动 2 位,它的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左(右)移 动 1 位. 由此可得实数(§12.2 实数(一)一、1.B 2.C 二、1. 略2. 3. x≥ . ≈0.05151, ≈5151. 三、1.(1)√(2)×(3)√(4)×(5)×(6)×(7)√(8)×; 2.有理数集合中的数是:, 3.1415,2,无理数集合中的数 是: , ,-5,0,,0.8 , ,0.1010010001…; 3.A 点对应的数是-3,,D 点对应的数是,E 点对应 B 点对应的数是-1.5, C 点对应的数是的数是 . 实数(§12.2 实数(二)一、 1.C 2.B 二、1. 三、1.(1),> 3.B 2.(1)(2)<(2)(3) 3.略 3. 5 . < 4. 7 ; 2.(1)7.01 (2)-1.41 (3)2.74 第 13 章整式的乘除 §13.1 幂的运算 (一) 一、1.C 二、1. 三、1.(1) 2.可实行 2.B 2. 6 ,8 (2) (3) (4) 3. 2 3.D 3. 9 (5) (6) 次运算 幂的运算( §13.1 幂的运算(二) 一、1.D 二、1. ,(2) 2.B 3.C 2. (3)2 3.

初二数学因式分解100题

提升课堂托辅中心 初二数学因式分解精选 100题 2013年1月25日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a +3)(a -3)=a 2-9 B x 2+x -5=(x -2)(x +3)+1 C a 2b +ab 2=ab (a +b ) (D)x 2+1=x (x +x 1) 2.下列各式的因式分解中正确的是( ) A -a 2+ab -ac = -a (a +b -c ) B 9xyz -6x 2y 2=3xyz (3-2xy ) C 3a 2x -6bx +3x =3x (a 2-2b ) D 21xy 2+21x 2y =2 1 xy (x +y ) 3.把多项式m 2(a -2)+m (2-a )分解因式等于( ) (A)(a -2)(m 2+m ) (B)(a -2)(m 2-m ) (C)m (a -2)(m -1) (D)m (a -2)(m+1) 4.下列多项式能分解因式的是( ) (A)x 2-y (B)x 2+1 (C)x 2+y +y 2 (D)x 2-4x +4 5.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A)412m m ++ (B)222y xy x -+- (C)2 24914b ab a ++- (D) 13 292+-n n 6.多项式4x 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能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则加上的单项式不可以是( ) (A)4x (B)-4x (C)4x 4 (D)-4x 4 7.下列分解因式错误的是( ) (A)15a 2+5a =5a (3a +1) (B)-x 2-y 2= -(x 2-y 2)= -(x +y )(x -y )(C)k (x +y )+x +y =(k +1)(x+y ) (D)a 3-2a 2+a =a (a -1)2 8.下列多项式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的是( ) (A)-a 2+b 2 (B)-x 2-y 2 (C)49x 2y 2-z 2 (D)16m 4-25n 2p 2 9.下列多项式:①16x 5-x ;②(x -1)2-4(x -1)+4;③(x +1)4-4x (x +1)+4x 2;④-4x 2-1+4x ,分解因式后,结果含有相同因式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两个连续的奇数的平方差总可以被 k 整除,则k 等于( ) (A)4 (B)8 (C)4或-4 (D)8的倍数 11下列各式中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分解因式的是( ) A a(a +b -1)=a 2+ab -a B a 2 –a -2=a(a -1)-2 C -4 a 2+9b 2=(-2a +3b)(2a +3b) D . 2x +1=x(2+1/x) 12下列各式分解因是正确的是( ) A .x 2y +7xy +y=y(x 2+7x) B . 3 a 2b +3ab +6b=3b(a 2+a +2) C . 6xyz -8xy 2=2xyz(3-4y) D . -4x +2y -6z=2(2x +y -3z) 13下列多项式中,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 A . x 2-y B . x 2+2x C . x 2+y 2 D .x 2-xy +y 2 14 2(a -b)3-(b - a)2分解因式的正确结果是( ) A . (a -b)2(2a -2b +1) B . 2(a -b)(a -b -1) C . (b -a)2(2a -2b -1) D . (a -b)2(2a -b -1) 15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 1+4a -4a 2=(1-2a)2 B . 4-4a +a 2=(a -2)2 C . 1+4x 2=(1+2x)2 D .x 2+xy +y 2=(x +y)2 16 运用公式法计算992,应该是( ) A .(100-1)2 B .(100+1)(100-1) C .(99+1)(99-1) D . (99+1)2 17 多项式:①16x 2-8x ;②(x -1)2 -4(x -1)2;③(x +1)4-4(x +1)2+4x 2 ④-4x 2-1+4x 分解因式 结果中含有相同因式的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