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南京市江宁区社区培训学院

一、课题立项简介

课题类别: 2011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立项课题

立项日期:2011年3月28日

立项编号:JS-L-2011043号

研究周期: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

负责人:陈龙

批准单位: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

二、课题内涵界定

1.“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是指面向县域的数字化学习网络。

2.“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包括该平台的建设、管理、使用及绩效评估等环节。

3.“实践研究”指的是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在终身教育的理论指导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建、管、用、评”的一整套实践运行模式。

三、课题研究背景

发展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化社会,是当前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终身教育的落实,有赖于社区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学习化社会的建立又有赖于学习化社区作为其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社区教育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基本形态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发展社区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策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区学习网络越来越具有发展潜力。当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刚刚起步,采用的途径是社区和学校相结合。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信息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中的社区已经接入宽带网,远程医疗、远程学习、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等逐步由概念成为现实,具备了搭建数字

化学习平台,开展社区教育的条件,我们注意到,在一些城区率先开设了数字化学习网站,并通过网络实现了社区教育信息化。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借鉴其它城区单位的经验和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主动寻求自身发展的空间和优势。近年来,我区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产业化、城市化、数字化、生态化”的发展总定位,以跻身苏南“第一方阵”、实现“两个率先”为动力,全面推进区域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我区是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在多年社区教育工作的积累中也形成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获得了众多的成果。作为南京的三大新市区和重要经济增长极之一,江宁区域面积1573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街道,常驻人口114.5万,外来人口50余万。经济、文化、教育等水平都位居省、市前列。江宁区是全市的窗口,拥有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源,辖区内建有江宁大学城,有高等院校25所,公办中小学48所、幼儿园32所,社区培训学院1所,街道社区教育中心10所,成人学校22所,社区市民学校202所,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53所,还建有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一级图书馆。辖区居民中,退休的高级专门人才数量较多,教育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将为江宁区打造具有特色的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提供优势保障。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战略举措,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统筹发展各类教育,努力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型社会,是时代的要求。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社区培训学院作为推进区域内学习型社会建设,满足区域内市民多层次、多类型教育学习需求的新型终身教育机构,必须加以重点建设。精心打造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学习型城区,促进社区教育和谐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为此,本课题的研究从如下两个基本点出发:1.转变观念,树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观念。转变过去只重视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狭隘教育观,树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并重的大教育观以及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重的终身教育观。2.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关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协同发展必须与教育数字化网络技术相结合,创建数字化教育社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满足本区域广大社区居民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2. 探索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管理、使用及绩效评估一整套实践运行样式。

3. 培育一支本区域具有较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社区教育管理队伍。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以信息化为纽带,充分整合本地教育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本区域特色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形成终身教育网络体系,实现轻松、便捷、高效的学习。

五、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研究已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已对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概念达成了共识。其次,对数字化学习平台在提升社会学习能力方面有了较广泛的探讨,并且展开了实践探索。比如将数字化学习平台用于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等。第三,对数字化学习平台在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探索。比如管理的问题,大家都认为开放并不等于不管;比如资源库建设问题,许多数字化学习平台的资源库是雷同的;比如,数字化学习平台对学员的吸引力问题等。

目前研究界对数字化学习平台与社区教育的结合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文献较少。更多的是倾向于实际操作。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六、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研究内容:

1. 本区域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本区域居民的学习需求有所了解,为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 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的功能定位、目标特点、价值作用的探索研究。通过借鉴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研究文章,为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3. 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资源库的建设研究。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组织开发精品课程,初步形成数字化学习材料。

4. 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使用、管理、运行的实践模式的探索研究。

研究重点:

1.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资源库的建设。

2.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使用、管理和运行。

七、研究思路

(1)利用所处地区优势,开展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的探索研究

(2)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发数字化学习平台

本课题组所在单位拥有一流的开发设备,课题组主要成员熟悉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本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通过这些研究,开发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资源基础。

(3)合理组织研究队伍,保证研究顺利进行

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由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组成,专业领域、年龄结构合理。本课题研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4)加强培训,制定实施方案,并依托有关学校,对社区教育干部、教师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理论、技能和研究方法的培训。

八、理论与实践依据

1. 终身教育理论

自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概念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终身教育已被全世界所认同。尤其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传世之作《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问世以来,向全世界最具权威性、最先正式传播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理念,从而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世界各国都把终身教育思想作为本国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之一。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基础。终身教育思想在宏观上影响着各国教育战略的规划,在微观上催生了各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改革。

2.和谐社会理论

社区教育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谐社会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和谐社会,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合理匀称、社会规范先进有序、社会运转灵活得当的和谐,是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不断提高和谐程度与和谐水平的和谐。充分利用社区优势,整体优化社区主体活动环境,增大教育的主体功能,将教育由学校拓展到社区,由短期延伸到终身,创建公民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式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

3.社区教育理论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社区教育,其教育计划和方法要适应每一个团体具体的和根本的目标;在各个教育水平上,塑造人类自身,以适应进步、变革的生活;大规模地使用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安排训练,要超越加在教育身上的传统定义和组织机构的限制;确立各种活动(技术的、政治的、工业的、商业的等)形式与各种教育目标之间密切的联系。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在其中所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4、数字化学习理论

数字化学习具有三个要素。一是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也就是所谓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它包括设施、资源、平台、通讯和工具。二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它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包括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CD-ROM、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在线讨论、数据文件以及数据库等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它可以通过教师开发、学生创作、市场购买以及网络下载等方式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切合实际、即时可信;可用于多层次探究;可操纵处理;富有创造性等特点。三是数字化学习方式。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

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以及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具有资源利用、自主发现、协商合作和实践创造几种途径。

九、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社区居民开展具有一定规模和针对性的社会调查。通过实地抽样,发放调查问卷,一方面重点了解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年龄、文化背景、经验、认知特点,从而为数字化学习平台设计不同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教育模式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教育优势和资源的整合,课程设置和教材的开发,特别是特色教学提出积极建议。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也了解到自己是否愿意通过网络学习知识,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是否拥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是否具备在线学习的条件,等等,为网络平台开设互动空间奠定了基础。在充分的系统需求分析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2)行动研究法:数字化学习平台在很多县域已经建设使用,但在我区尚处起步阶段,所以在课题研究中将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基础平台建起来,常规工作先用起来,边应用边研究边建设,不断修改完善。

(3)案例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的成功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培育一支本区域具有较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社区教育管理队伍。

(4)文献法:收集数字化学习已有的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借鉴已有的成果,能尽快地建成符合我区实际的数字化学习网站。

十、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终身学习要建立在兴趣与需求之上,因此,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必须是具有本区域特色的。

2.面向本区域的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核心是具有本区域特色的课程建设。

3.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价值体现在它的有效使用上,因此,建好数字化平台只是前提,其最终归宿在于以它为依托,整合本地的教育资源,建设社会化的学习网络,并使这一网络在政策、制度的保障下良性循环,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开发出一些具有本区域特色的数字化学习课程:(2)探索出具有本区域特色的数字化、社会化学习网络建设与管理经验。

十一、预期成果

(一)课程设置丰富多样。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搭建,社区教育将做到以“人”为核心,以社区发展为依归,为终身教育提供各种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从而更加贴近居民生活,真正做到居民想学什么我们就开设什么,改变原来我们开设什么居民学什么的局面。

(二)内容设计精彩互动。数字化学习平台内容以活泼生动、开放互动、溶入生活为原则。而这种在线学习方式要生动有趣得多。学习者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发现问题,并采用探究的方式获取答案,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给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在这种学习空间中,通过网上教学点和居民论坛形成社区教育的互动模式,学习者可以与教师、学伴交流经验和心得,从而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

(三)居民学习积极主动。依托数字化学习平台,广大居民将接受到大量生动的学习资源,从而不断提高居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注重形成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制定量规,能使居民时常进行自我评价,明确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强化对学习材料的掌握,以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四)形成系列调查报告、系列论文、最终成果——研究报告。

1、系列调查报告

(1)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状况及其对策分析

(2)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3)社区特色教育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

(4)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其建设分析

2、系列论文

(1)社区教育主体身份特点及其作用

(2)论社区教育的课程特色及其功能

(3)数字化学习平台在社区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3、最终成果——研究报告

《区域性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与管理的实践研究》结题研究报告

十二、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02月。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调查问卷的制作。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制定实验研究方案,确定实验主要参与人员并进行培训。

2. 实施阶段:2011年03月—— 2012年08月按预定目标实施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工作中及时调整实验研究方向,始终保证研究工作能抓住重点,保证课题实验研究工作的方向正确,形成阶段性工作成果。(1)前期实施阶段。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与统计,形成详细调查报告,召开实验项目筹备、研讨会议。(2)全面实施阶段。数字化学习网站的设计、开发与论证。(3)测试阶段。完善数字化学习平台。

3.总结提升阶段:2012年09月—— 2012年12月对实验工作成果进行搜集、整理,撰写实验研究报告,申请结题,成果推广。

十三、组织分工

十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难点)

1、实验条件:江宁区社区培训学院建有市级软件人才培训基地、计算机省级示范专业,设备总值590多万元,有多媒体教室90个, 电脑房15个,图书11万余册,电子图书5万册,网络健全。目前,我区已形成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2008年依托江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成立的区社区培训学院;全区各街道建立的10个社区教育中心,其所拥有的22所办学点,都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四独立”的标准,建有独立的校园;在各社区建立的202个社区市民学校,市民学校普遍设有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多媒体教育培训室。同时,各社区教育中心、市民学校都建立了现代信息教育传输网络。

2、实验保障:

(1)制度保障:建立实验指导小组,制订实施计划,落实实施措施。

(2)师资保障:专职教师由区教育局统一调配,全区现有从事社区教育的专职教师324人,兼职教师858人。同时组建了一支由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专业人士、社区党员、退休教师、有一技之长的热心群众等组成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共计8510名,为开展社区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3)经费保障:在社区教育的专项经费中抽出部分资金投入必要的实验研究经费,如数字化学习网站的开发、维护等。

3、可能存在的问题

(1)课题组成员大多数是实践探索者,研究的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在完成研究任务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2)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一个总体规划。有了总体规划,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人力情况,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完成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总体规划中尤其要注意各种各样规范的建立,包括基础设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规范、用户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程等。

(3)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有确实可行的措施和制度,保证其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

(4)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的重心是资源的组织和充实,资源建设工作量大,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大。

(5)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需要一支具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的技术队伍。

尽管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存在重重困难和各种阻力,但有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来推动数字化学习平台的建设,采取行政驱动和技术支持相结合的办法,一定能很好地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对孩子性格 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以下是总结的 家庭教育开题报告,欢迎参考借鉴!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 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动。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在目前众多学生家庭中,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作用、家长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小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作为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问题学生”研究目前还没成一定的规模,在主要刊物和英特网上,也没发现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英国提出在学校品行不端甚至被开除的“问题学生”应该被送到专门的学校进行特殊教育。中国的工读学校也是专门找这类学生。但进工读学校的“问题学生”很少,招生多靠托管、强制。“工读学校招生难,不是适合到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少,而是大量应该来的学生没有来。”郑州市工读学校校长夏启超说。 他算了笔账:“现在哪所初中没有三五个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问题学生’?而郑州市仅市属、区属普通初中加起来就有上百所。工读学校在郑州只有我们一所,目前在校生却只有80余名。” 就这仅有的80余名学生,也大多是普通中学托管到工读学校来的。学生改造好后,仍回原学校就读,毕业拿的也是原学校毕业证。而托管之初,为说服学生、家长,老师们仍免不了磨上多日的“嘴皮子”。 一些优秀教师正在摸索成功经验。如被称为“教坛怪杰”的徐向洋,首开中国教育先河,创办国内第一家以“差生”为教育对象的机构——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对学生进行封闭的军事化管理。南京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认为:徐向洋转变“差生”的实践把我们国家教育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刘志人,78岁的退休教师,多年来开班授课,专门招收因各种原因辍学的“问题学生”。他招收的基本都是中考落榜的差生以及打架、逃课的问题学生。刘志人摸索出了自己

教育研究 论文开题报告

基于MOOC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 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国内亦有人将MOOC译为“慕课”。“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知识的人,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它既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也代表着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过去两年来国际高等教育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也是IT技术市场高度关注的一个热点。在国内,北大和清华于2013年5月加入了edX(MOOC平台供应商,Harvard & MIT联合举办的一个非营利机构),复旦和上海交大于2013年7月加入了Coursera(MOOC平台供应商,Stanford两位教授办的一家公司)。为了体验多样化平台,北大于2013年9月也加入了Coursera。“MOOC”这一网络技术将会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挑战和冲击。在影响高等教育的同时,MOOC作为一种网络学习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自主学习是指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完成知识的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一种。同时,自主学习因人而异,因学习方式而异,因学习目标而异,基于MOOC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阐述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与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分析基于MOOC环境下的网络学习对大学生的身体、心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这对于探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 1、有关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研究 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又称为慕课,是一种针对大众人群的在线课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它能为广大学生提供更高质、高效、便利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是一种新的教育、学习模式,是对高等教育的新挑战。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将是未来几年世界上知名大学需要重点建设的课程。同时,MOOC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学模式闯入人们的视野,给互联网产业及在线学习、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影响。斯坦福大学校长将其比作教育史上“一场数字海啸”,《纽约时报》作者Laura Pappano将2012年称为“MOOC元年”。 目前,关于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MOOC的快速发展及原因 MOOC的理念是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送到世界各个角落,它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发展十年的质性蜕变,不仅提供免费的优质资源,还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展示了与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结合的种种可能。正因如此,在过去的几年中慕课才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这一类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慕课的发展状况以及它能够快速发展的原因。 (2)MOOC环境三个平台(Coursera、edX、Udacity) MOOC起源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和学习连接主义的思潮,现在已经有很多网站在提供MOOC了,而在以后,这样的网站还会越来越多。不过,Coursera、edX和Udacity却是

教育语文教学的开题报告

教育语文教学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1、素质教育对语文学科的要求的需要。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处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2、学生特点的需求。现在的学生已经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味的吃等食,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尤其在语文学习中,老师讲学生记,有的甚至于像背常识科一样的死记硬背,分析、想象、创造能力得不到有力的培养,在学习中仍然是被动的“让我学”,学生学习很累有收获少,对语文的兴趣慢慢减少,有的甚至厌学。 3、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效果明显的现状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首先强调“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是有的教师仍就没有改变理念,在教学中仍然是以讲授为主,备课、授课很累却事半功倍。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的研究重在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并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问题,引起思考,从而培养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成见的探索精神。让语文课堂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热烈的气氛。三、理论假设教师讲得清楚,学生不一定学的明白,教师的讲解只能起到“外塑”的作用,不是坚定性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发展,所以要改变“灌输式”,合作精神是现代教育的四根支柱之一,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是时代的需要,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具有丰富的人类文化沉淀的和广阔的社会视野,“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探究是一个人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经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回报。四、课题实验准备 (一)、组织准备 1、围绕课题内容,按照科研要求,将课题组成员分工,具体实施,系统研究; 2、明确实验班,对照班; 3、按照整体实验的要求,纳入学校教学的整体系统,是本课题成为 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思想准备 1、在观念上,抛弃旧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提高语文素质。 2、在资料上,尽可能地搜集、学习和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和方法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是课题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性。 3、在目标上,着力学习教学法、教育学、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以便为课题实验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课题论证的条件 1、从过去的实践看,我们以为本课题的实验做了大量的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从学校的发展战略看,“科研兴校”是我

开题报告《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

《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视角的界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阅读的本领就不能自觉的选择生活道路”。科学研究表明,80%的信息都是通过人的视觉进入人的大脑皮层的,可以说,孩子的基础性阅读往往决定了他的一生。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中心环节,新一轮的语文课改大潮中相当重视学生的阅读,要求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领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与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另外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看,这些方面恰恰是教师在课堂内难以直接传授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又是教师最难把握住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方式对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是我们最初认识世界的基地,家长的教养方式关乎人格的建立和成人后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父母如果能和孩子一起学习,不但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也能有效促进孩子的学习。在家庭教育中,及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习惯的养成,往往会影响到孩子很长一段时间,有些习惯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现在很多家长也比较注重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家长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今天的孩子普遍缺乏自主阅读文字的能力,成人的伴读和指导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在如何指导孩子阅读的方面做的还不尽如人意,许多家长在亲子阅读中形式单一,家长指导乏力,亲子阅读流于形式,有的家长没有持之以恒的进行亲子阅读,有的家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家长是没有时间。以上情况使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家长在孩子阅读习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怎样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孩子阅读的质量。因此对于指导家长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是迫在眉睫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开展《家长如何培养子女良好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是符合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的,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这一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既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1、本课题研究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以有关教育理论为依据,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性的实验,努力探索出“家庭教育促进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的有效对策。 2、创办家长学校指导家长学习构建家校联合,促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本课题研究对象、方法及及创新点 (一)研究对象:商丘市第七中学家长学校,七中教师,七中学生和家长。 (二)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 1、实验研究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学生制定好个人计划,建立好几种实验作业本。建立实验档案。进行了前测,收集好实验资料。召开试验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试验的目的,训练的基本方法,取得家长的配合。 2、个案追踪研究:在所选实验组的家长群体中,分别选取部分典型的优秀的家长的和亲子阅读指导能力较差的家长做个案追踪研究,分析其中后原因,总结研究干预的成败经验。 3、调查法: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家长群体中指导亲子阅读的状况,以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使研究员更加客观地了解现实情况,让组织者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出具体的改进目标和方法。

教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教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教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例 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下面是搜集的教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例,供大家阅读参考。 :学生文学修养和创作,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生文学修养”主要包括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对文学作品的感悟鉴赏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学校教育”侧重于农村学校品德和行为教育。 本研究主要从语文教师修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文学素养等方面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主要有《教师文学修养与作文教学的研究》(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学语文课题组)、《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秋实)。这类研究是针对语文教师的研究,以提高学生作文成绩为归宿点,忽略了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是应试教育的附属品。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如《语文教师功利思想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影响》( 项成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发展学生综合素质》(马龙)这类研究虽然关注了学生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但是没有着眼于对

学校整体发展的影响,研究成果具有局限性,没有起到本质性的推动教育发展作用。 面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现状,应试教育的后遗症日渐凸显,学生求知欲日渐衰退,行为涣散,道德素质低下。家庭、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影响,使农村学校教育如履薄冰。此课题研究意义在于从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为突破口,继而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学校提供技术支持。 1、在新形势下,对处在低谷的农村学校教育提供有效的发展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2、不断完善新课程写作教学理论,摸索科学、高效的写作教学之路,从而从根本上转变农村学生文学写作水平不高,少量的书籍阅读,非常低劣的文学素养状态。 1、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做人与文学的有机统一,即通过教师有意识引领带动,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促进个性特长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 2、学生在掌握优秀文化,具有崇高的精神和较高的文化修养的情况下,提升了学校品位,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教子的不同之处: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稳重听话与活泼好动 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 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 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 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是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父母育儿能力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虽

教育类的开题报告

教育类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教育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教育发展的主题,那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题,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是有层次的,这里的创新,指的是通过对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xx期间我校开展的《发展小学生五自能力的实验研究》,通过培养学生的五自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突出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怀,正是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随后进

行的子课题自主教学的初步探索,把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到课堂中,重点研究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发展,从而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学进程随之得到优化。这一系列研究为创新教育的研究作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眼下,创新教育的研究还刚刚开始,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探究是创新的前提,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小学生的创新是从好奇开始的,由好奇到探究,由探究逐步走向创新,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能力。通过总结前一阶段的研究,结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认识,我们把自主探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着眼点,以课堂为主阵地,提出构建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来探讨通过自主探究,提高课堂学习效益,优化教学进程,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本课题中的自主探究,指的是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开展积极主动的探讨和研究活动,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整个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行探索、相互研讨、提出见解,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强化和发展创新精

开题报告: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开题报告 一、背景分析 英国教育改革家欧文指出,人生来时不具有某种性格。每个人的性格从来不是并且永远不可能由他自己形成,而是由“外力”为他形成的。所谓“外力”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他们的的品质是在他们出生时不经他们同意就获得的。这就产生了气质、才能上的差异。二是社会环境,欧文强调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及教育。一个人的性格是在他的生活时间的过程中形成的,随着人生的历程而形成和发展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一个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因素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来说,父母是家庭环境的创造者,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孩子和父母接触的时间比较多。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个性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潜移默化,深刻而持久,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有可能决定孩子的性格,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母亲爱打扮,虚荣心较强,女儿也往往喜欢打扮,虚荣心也较强;父亲不拘小节,淡吐粗鲁,儿子也往往油嘴滑舌,口出脏言。有的父母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吵架,那么孩子的性格就变得急躁,易怒。家长在困难面前常常显得胆小懦怯,那么孩子就不易形成坚强的性格。有的心理工作者经过调查,还发现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和教育方法不同,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品,例如:父母对孩子过分地照顾和保护,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独立活动。孩子的性格多半消极,依赖,缺乏独立性和忍耐力,不适应集体生活,遇事胆小,优柔寡断。父母对孩子缺乏抚爱,对孩子冷淡,置之不理。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冷淡,缺乏热情,甚至形成压抑,怪僻的性格。父母对孩子过于迁就,过于溺爱,孩子的性格特征大多表现为骄傲、放肆、任性、懒惰、有时表现为自私,不关心别人。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孩子一般缺乏自尊心,性格容易变态,甚至还会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伪性格。父母对孩子采取家而不娇,严格而又民主的态度,孩子性格特征大多表现为热情、直率、活泼、独立、大胆、自信、即不屈服权威、又尊重别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1、家长能尊重遗传规律,不要过分要求你在某方面没有遗传给孩子的天赋。 2、对孩子要顺其自然,要懂得引导,不要拔苗助长,让孩子性格出现偏差。 3、让家长知道自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扮演一个怎么样的角色,他们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4、家长能端正自己的态度。为幼儿树立榜样。 (二)研究意义

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本课题研究目的 “三五五”教学模式真正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可是就中学生课堂来说,提问意识弱、提问水平低、对老师的话不敢有任何的质疑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改变不了。尤其在中学物理课上,表现的很突出,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等一系列新问题。其实新课程呼唤会问的学生、会质疑的学生,更呼唤有心于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培养的教师。但是,在本人长时间的观察和调研当中,无论是“新课改”还是“传统教育”都只是涉及到了现代教育的皮毛,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尤其在物理课程中表现明显。 教师过多的提问压制了学生发问的欲望,阻碍了学生发问的机会。正是在老师的这种精心诱导下,学生慢慢散失了自己探究知识的动力,正是在老师的这种层层逼问中,学生逐渐失去了疑问的主动权。多元思维被一元思维所替代,致使学生没有发挥自己质疑能力的空间和动力。手段被目的化,教学成了一种过场,学生根本散失了自己的思想。 “三五五”教学模式下注重的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因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质疑精神。只有敢于疑别人之不疑,不满

足已有结论,不迷信权威的仲裁,敢于提出问题才能有创造的契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生本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通过“问题——探索——解决”强化自我意识,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研究的意义 在现有的对高中生问题意识的研究中,往往侧重理论性的分析,操作性不强。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得出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高中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对策,丰富教师教学的研究,促进该研究的全面化、深入化;具体研究不同类别的高中生的需求特点,为教育 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论对教师激励学生问题意识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高中生质疑意识的发展和思想创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培养创新性人才,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而创 新性人才的一个特征,就是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能不懈地探索答疑的能力。对于高中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这些研究是本研究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通过调查的形式,获取第一手的资料,了解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实际情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因教师授课情况、态度、时间等不同而出现的不同的反应特点。高中生对物理的学习离不开质疑,问题意识的提高可促进学习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 提问的过程中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很好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在融

【开题报告】简述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简述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一切研究都始于问题,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是研究的开题报告,因此也必须始于问题。 年鉴学派大师费弗尔说得明确:“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便没有史学。”同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可能只需要数学或实验技巧,而提出新问题、发现新可能性或以新视角看待旧问题,却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在研究中问题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说明研究者想要知道什么,想要通过研究理解什么,因此研究问题一定是指向知识和理解。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是有区别的,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尝试性回答。 1.问题的来源 “多数人的写作或者缘于现实的思考,或者缘于阅读的兴趣。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会促进对现实的思考,对现实的思考常常会求助于阅读。”“通过专业或个人日常经验选择一个研究问题似乎比通过(老师)建议或文献的途径更加危险。但这种担心未必正确。以个人经验指导你的研究有可能会更具价值。”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专业活动、生活经验、老师建议都可能成为研究问题的来源。 这里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是,在中文中“问题”有多重意义,而英文中question、problem、issue各具有特定的意义所指。我们用三个动词就可以解释这三个词的意义了:“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和“讨论问(议)题”。在学术研究中

可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要提出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所有的“解决”“回答”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问题。因此在研究中需要“回答问题”。通常我们会说,“伟大的科学研究工作常常出于解决某一急迫的实际问题。” 2.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价值观不同,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也不同。马克斯威尔把研究问题划分为三类,它们是一般化问题(genericquestions)和具体化问题(particularisticquestions)、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也有方法研究学者认为,“大量的教育研究问题可以归纳为相互关联的三类形式:描述性问题正在发生什么?因果性问题是否有系统性的作用?过程性或机制性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或怎么发生的?”我们把问题基本上分为三类,即本体论问题、价值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通俗地说,在研究中时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怎么办”的问题。 3.问题的表述方式 研究者应该以有助于实现实践目的的方式提出研究问题,而不应该把这些研究的目的隐藏在研究问题本身中。并且研究问题必须是通过研究能够得到解答的问题,研究必须是真正可以实施的。“如果提出一个没有哪个研究能够回答的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无论是因为无法获得回答问题的资料,还是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严重的效度威胁。” 如果把研究问题划分为工具主义者问题和实在论者问题,那么通常会有如下说法:提出研究问题时,要以研究对象所说或所报告的方式,或者以直接观察到的方式,而不是以信念、行为或因果推论的方式提出。 4.问题和选题的关系

最新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最新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1.选题背景 在当今社会上,应试教育已经是普遍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教育制度,不论中小学生,还是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都必须面临考试。而现在许许多多的在校大学生们都需要通过考试,从而获得学分,当获得足够多的学分时,才能够顺利毕业;否则将面临无法毕业的情况。可是,现在的大学校园生活里,学生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淡薄,许多学生把精力、心思都放在社团活动或者是兼职等方面上。已经不再像高中时期那样,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也有不少大学生平时总是逃课或者是不听课,导致一点知识都没有学进去,然而,不管怎样在大学里,所有学生都必须通过考试来获得学分,而且想要申请一些奖项时,申请条件中总会有要求学生的成绩要很好,所以这时成绩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认真学习过的学生而言,要顺利通过考试,那是相当有难度的,于是,他们为了通过考试,盲目地选择了作弊。 2.选题意义 当代社会,诚信问题已经是大众所关注的焦点,现在许多公司或者是招聘单位都会明确表明他们需要的人才具备诚信的品质。因为诚信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诚信往往与许多事情有关系,例如:商品质量、公司信誉度、员工素质等等,诚信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单位的存亡问题,所以对于要在社会建立一个立足点,诚信是必不可少的。 核心概念的界定 作弊一词的含义,在《当代汉语词典》中,是指用欺骗的手法做违法乱纪或不合规定的事情。 (二)文献综述 我国已有许多学者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进行研究,探讨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大学

2020年家庭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家庭教育课题开题报告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下面是的家庭教育课题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和参考!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动。因此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们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家长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但是,在目前众多学生家庭中,家长只重视孩子学习和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各方面能力尤其是思想上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作用、家长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小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作为家长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问题学生”研究目前还没成一定的规模,在主要刊物和英特网上,也没发现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英国提出在学校品行不端甚至被开除的“问题学生”应该被送到专门的学校进行特殊教育。中国的工读学校也是专门找这类学生。但进工读学校的“问题学生”

很少,招生多靠托管、强制。“工读学校招生难,不是适合到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少,而是大量应该来的学生没有来。”郑州市工读学校校长夏启超说。 他算了笔账:“现在哪所初中没有三五个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问题学生’?而郑州市仅市属、区属普通初中加起来就有上百所。工读学校在郑州只有我们一所,目前在校生却只有80余名。” 就这仅有的80余名学生,也大多是普通中学托管到工读学校来的。学生改造好后,仍回原学校就读,毕业拿的也是原学校毕业证。而托管之初,为说服学生、家长,老师们仍免不了磨上多日的“嘴皮子”。 一些优秀教师正在摸索成功经验。如被称为“教坛怪杰”的徐向洋,首开中国教育先河,创办国内第一家以“差生”为教育对象的机构——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对学生进行封闭的军事化管理。南京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认为:徐向洋转变“差生”的实践把我们国家教育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刘志人,78岁的退休教师,多年来开班授课,专门招收因各种原因辍学的“问题学生”。他招收的基本都是中考落榜的差生以及打架、逃课的问题学生。刘志人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刘志人招进学生后,先进行一个月的教学试探,试探每个学生的知识量、接受能力,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进度。尽管如此,刘志人的快速教学法自始至终备受争议,一些教育界人士批评,他的快速教学法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时好时坏,且不利于各种类型的学生,因而不宜推广。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评语

从文献综述的内容可以看出,该生以毕业设计课题为中心查阅了相关的基本资料,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明确,研究的方法及措施基本可行。 该课题具有一定深度,编制建筑工程的投标文件,内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工作量较为饱满,符合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如果该生能够按时按质顺利完成,预期该学生成果能够达到优良。 该课题具有一定深度,编制建筑工程的投标文件,内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工作量较为饱满,符合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从该生在研究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中可以看出,其基本掌握了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应该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该开题报告符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科毕业设计的相关要求,书写的规范性良好。符合要求,审核通过。 该开题报告符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科毕业设计的相关要求,书写的规范性良好。符合要求,审核通过。 文献综述较系统的阐述了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的重要性,强调了在编制投标文件中招投标中的重要作用。文献综述与本课题联系较紧密,对本项目工程实际情况概括合理,内容较丰富,联系恰当,具有指引性作用,做到了文献综述对课题了解的作用,符合本科工程管理学科要求。 文献综述能够结合设计主题展开,对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描述基本到位,参考文献的格式、篇数及内容均符合要求。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明确,研究的方法及措施基本可行。

该生选择的课题具有一定深度,编制建筑工程的投标文件,内容较多,专业涉及面较广、有一定的难度,工作量较为饱满,符合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 课题的广度和深度适宜,毕业设计工作量合适。在保证按时按质量完成的情况下,应该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任务。

精选范文: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育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类型目的和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因素,因此,关注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面的理论也成争鸣之势。但是鉴于地域性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其具体针对性尚有欠缺之处。找到一套适合我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自行探索。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行动研究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规律及可行的数学学习科学方法,同时揭示学生兴趣对数学学习方法形成激发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核心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同时伴以文献研究、调查法、个案跟踪法和试验法。首先在专家的指导下对现行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进行甄别和梳理工作,针对现行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手段的弱点加以分析,重建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理论,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然后由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共同实践和研讨,三位一体合作对实验学校的教学实践进行共建和交流,及时调整研究过程中的偏差,记录成功的经验。通过两个学年的行动研究,及期末和期终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测评数据,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定性分析,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步骤和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20XX年7月~20XX年12月1. 准备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月 成立课题组,收集相应资料,开展小学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经验交流和讨论,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对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理论进行重新建构,并着手调查研究。 2.实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月通过经验交流对共建学校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进行教学实践,选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同年级的其他班级作外部参照。实验班的教学主要以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教学为主,对照班用常规教学法进行第一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吴玲精编WORD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开题报告吴玲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的加快,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1、留守儿童家长对教育认识的肤浅。 教育本身是一种高回报的生产性投资,而大多数农村家长认为教育是一种只赔不赚的消费性投资,从而不愿投资或拒绝投资。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与人事制度的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相对于农村“高昂的”高等教育与动辄会破的“铁饭碗”让他们对“从学前景”不太乐观。 2、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严重。 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由祖父母或者是外祖父母,甚至是其他亲友照顾。由于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年龄差距较大,监护人大多年老体衰,以文盲半文盲居多,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难以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往往是重“养”而不重“教”,放任孩子自由发展。 3、留守儿童的学习不容乐观。 在这些学生中,有的对学习持消极、被动、厌恶情绪,缺乏学习热情,形成了惧学心理,体现在学习习惯上就是经常拖拉作业,书写马虎,对学习敷衍了事,有的甚至逃学。有的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有主动性,但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不

注意规范,不遵守基本的学习规律,导致学习上的事倍功半。这些小时候的弊病长大后往往就成了一个人的能力问题,影响着人的一生。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家庭教育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结合留守儿童的现有状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研究计划,逐步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习习惯。 2、提高教师教育学生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3、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逐步改善“留守儿童”的家教水平,让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留守儿童学习的发展。完善家长和亲子沟通的方式,促进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心与爱护“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形成全家校齐抓共管的格局。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尽一份力量。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将从乌沙镇小学留守儿童的实际出发,调查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情况及学习习惯现状,分析、筛选有价值信息,找出对他们学习习惯影响的普遍性问题。揭示家庭教育与学习习惯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的内在联系,构建理想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学习习惯指导模式,改善家庭教育模式,明确学习的目标,探索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家庭教育和学习习惯的方式和方法。为构建理想的“留守儿童”的指导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

桂林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010700015 徐小鸿 一.研究的背景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二、研究目的: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 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加强家校联系,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进行指导,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 3、有计划地推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留守儿童之家”工程,为留守儿童创建健康、安全、平等的成长环境。 四、国内外相近课题研究情况:

论家庭教育对小学自信心的培养 开题报告

论家庭教育对小学自信心的培养开题报告

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德国的威特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提到“作为父母铸就孩子的最好的动力就是自信心的培养”。我国的家庭教育正处在最初级阶段,随着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也越来越受大家的关注,齐欣的《名师的人格教育力》提出自信心能够催动人的人格的魅力。杨长江的《优秀是教来的》指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林华民在《世界经典教育案例》的第一篇父母育儿篇中说:“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让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是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的重要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家庭教育很受重视,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度,其中日本、美国和苏联的研究最具代表性, 在日本于1968年3月27日,家庭生活审议会在给首相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培养人才,“要重视并发挥家庭的作用,父母承担的职责”,把家庭教育作为父母的一项重要义务。日本人认为家庭教育应该养成孩子“基本的生活习惯、生活能力、丰富的情感、对他人的关怀、明辨善恶的伦理观、社会的礼仪、自制心、自立心等,以及作为生存基础的资质、能力等”。概括来说,当代日本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侧重在个性、人性和社会性等“三性”的培养上。 在美国一位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关键在于家长的态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一个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与家长的教育密切相关,家长的教育方式态度都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以“天生我才必有用”为信念去支持孩子、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挫折作顽强的斗争。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困难生的教育思想之一即“树立学习困难生自信心”。教育理论与实践证明,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能否达到学习效果的关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总结出家长要用倾注真清、激发兴趣、榜样引路、暗示激励、注重信任、体验成功方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国内研究概况 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古已有之,其中大量优秀的著作成为本文重要的理论依据。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名人故事“孟母三迁”以及较系统地阐释家庭教育思想的书籍《颜氏家训》及曾国藩的《家书》等等。这些重要的古代著作蕴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因素。近几年,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在家庭教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