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关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布局的调研报告

关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布局的调研报告

关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布局的调研报告
关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布局的调研报告

倾力打造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关于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

布局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8-1信息来源:

为了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旅游局组成专题调研组,赴沿湖市县就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开发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布局的初步构想。

一、环鄱阳湖旅游产业布局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体面积3583平方公里,盛水期最大可达4600平方公里。枯水期约5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以其拥有的湿地生态、候鸟资源而举世闻名,湖区拥有众多的山岳风光、水域景观、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资源,具有重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在环鄱阳湖地区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休闲胜地,能够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江西早日在中部地区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将鄱阳湖与庐山、长江的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将环湖十一个县(湖口县、星子县、德安县、永修县、新建县、南昌县、进贤县、余干县、万年县、波阳县、都昌县)、一个区(九江市庐山区)和与鄱阳湖的主体虽不直接相连,但与鄱阳湖相近、相通,并有机结合的九江县、九江市浔阳区和南昌市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的旅游资源以及鄱阳湖水体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旅游产业布局研究,以期建立一个水陆互存、山水相依、城乡共荣、自然和人文合一的环湖大旅游网络,是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环湖地区旅游业布局现状来看,环鄱阳湖地区旅游业发展较快的是鄱阳湖湖西地区。

首先,是以“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为龙头,以文化观光、度假疗养为主打产品的北山岳部文化旅游区。该区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比较成熟。九江是这一地区的旅游中心集散地。2007年这个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为15.46万人次,国内旅游接待量为1200.36万人次,分别占全省总量的23.24%和17.12%,在全省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次,是以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为依托的西南部以观光、休闲和商务等旅游产品为主的多功能旅游区。该旅游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由于南昌是省会城市,加之又是历代雄州大郡,地处南北水陆交通要道,因此这个区域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利,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来江西庐山、井冈山、景德镇等南昌以外地区旅游的旅游者有相当一部分在南昌中转。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地区旅游资源规模不大、数量不多的先天不足。南昌的旅游接待量每年基本上排在全省的第二、三位。

第三,是以明清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的吴城为中心,以候鸟观赏、科学考察为主要产品的中部生态旅游区。这是近年随着生态旅游快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旅游区,以吴城镇为旅游中心集散地。该区以湖滨水域风光、湿地自然生态和明清重要商埠的历史文化遗存、民情风俗为资源依托,近年来推出候鸟观赏休闲游、湿地生态及候鸟资源考察活动,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是江西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以上三个旅游区基础设施已比较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健全,旅游接待量逐年攀升,从而使得鄱阳湖地区实际上成为江西旅游业实力最强而且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但是,我们同时注意到鄱阳湖区域旅游业发展是不平衡的,出现一边倒的现象。鄱阳湖东部地区由于受到旅游资源赋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条件、依托城市实力不强等因素的制约,旅游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更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能够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的旅游景区。同时,鄱阳湖旅游整体形象不够鲜明,产品体系不完整,产业结构不完整,基础设施不配套。旅游开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没有形成统一管理、集约经营的机制。总体来看,目前鄱阳湖区旅游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调整。

二、环鄱阳湖旅游产业总体布局思路

遵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要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的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涉及南昌、九江、上饶、鹰潭、抚州和景德镇6个设区市共42个县(市、区),土地面积5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1.86%;人口184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1万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42.8%和49.5%。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两条原则:一是保护生态,二是发展经济;确定四大功能定位:全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中心、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国内外著名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明确四大区域: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其中,限制开发区域涵盖鄱阳湖沿岸乡镇,重点发展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旅游业,打造生态旅游休闲胜地。

目前鄱阳湖区域的旅游产业布局是不平衡的。湖西地区旅游资源富集,品位较高,旅游业起步较早,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而湖东地区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这种不平衡情况在旅游地的发展初期是较为常见的。当一个旅游地已逐渐成熟,这种不平衡状况仍然存在,必将成为制约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资源整合失当,开发利益主体之间矛盾日益加剧,进而会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调整鄱阳湖区旅游产业布局,对于环鄱阳湖旅游业的总体规划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调整鄱阳湖区旅游产业总体布局的主要思路是:继续巩固发展湖西地区传统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庐山龙头作用,打好冬季候鸟品牌,通过旅游产品创新与旅游线路组合等方式,辐射和带动湖东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在湖东地区开发两到三个核心景区,使其成为湖东地区旅游发展

和布局的支点。湖东地区建设新的景区,一方面应注重地域特色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又要强调景区自身的特色,强调与湖西景区旅游产品的组合,实现客源共享,以求将环湖旅游业蛋糕越做越大。

三、环鄱阳湖旅游产业布局原则和构想

1、环鄱阳湖旅游产业布局原则

区域一体原则:鄱阳湖区地跨南昌、九江、上饶三市十二县,要实现鄱阳湖区旅游业的大发展,必须从行政管理体制上建立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与规划。进行旅游区划分的前提条件,是将鄱阳湖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旅游开发,因而协调各地、各景区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区域一体化还应充分考虑到湖区周边的旅游资源分布状况、景区(点)的空间距离、旅游资源品位、旅游资源的差异性以及互补性,这些都是影响旅游地功能区划的重要因素。

地域特色原则:地域特色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本质所在,是旅游地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所在。鄱阳湖区以庐山世界文化景观、候鸟王国而闻名于世界,所以在开发过程中要把握这一主体特色方向,并不断加以充实完善和提高。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水资源是湖区最大的旅游资源,水文化是本区的一大文化特色。湖面适合开展水上休闲运动项目,如划船、钓鱼、冲浪、水上体育运动训练和游泳比赛等。庐山是世界著名的世界文化景观,文化气息浓厚,是赣文化的代表,容佛、道、儒于一山。此外,庐山还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称,鄱阳湖又是世界闻名的候鸟王国,是有名的白鹤之乡,这是鄱阳湖区的又一大特色。所以,应重点开发这三个项目,这是鄱阳湖区的形象所在。

市场导向原则:当今世界,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个性化色彩越来越突出,传统的资源导向开发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所以,在进行旅游功能区划建设的时候,应注重市场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影响。重视对市场的调查与研究,把握市场脉搏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推出适销对路的高品位旅游产品。

特色主题原则:在鄱阳湖这样一个大区域发展旅游,既要树立鄱阳湖区旅游整体形象,又要体现各区的不同特色,突出其鲜明的开发主题。要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鄱阳湖旅游品牌,以庐山为龙头带动整个鄱阳湖区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旅游开发的主流,其核心是追求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一致,是长远持久的弹性发展,而不是潜伏着未来危机的眼前经济高速增长。鄱阳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原则。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性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具体来讲,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相关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鄱阳湖区经济结构的优化。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

开发、利用、保护、完善鄱阳湖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尤其应注意水体的保护,一旦污染将难以治理和恢复,严重影响整个湖区的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发展旅游业,旅游扶贫,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让当地人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所以鄱阳湖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和战略计划,统一部署,严格执行可持续发展政策,实现鄱阳湖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可操作性原则:在理论上以高起点的战略研究来指导资源开发和区划布局,以保持旅游开发的连续一致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落实:其一在功能分区上,以主题内涵加以区别,连片(线)开发,以保证建设可操作性;其二在政策上,将规划体现于政府的政策及管理体制中,以保证管理的可操作性;其三在时间安排上,采取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序列安排,以保证开发的可操作性。

2、环鄱阳湖旅游产业布局构想

根据对鄱阳湖区域旅游资源分布的状况,旅游资源结构、品位、差异性和互补性,资源保护与管理的便利性以及旅游线路组织的合理性、可能性等因素的分析,可将鄱阳湖区划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功能旅游区:

(1)北部文化观光与山水揽胜旅游区

北部文化观光与山水揽胜旅游区主要包括九江市、庐山、九江县、湖口县、星子县等地。该区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九江以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等条件而成为这一旅游区的中心集散地。这里有世界文化景观——庐山、中国百佳园林——石钟山、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九江、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和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无论是旅游资源的丰富度还是旅游资源的品位及其结构的合理性在江西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更是鄱阳湖区域最具实力的旅游区。主要旅游产品有文化观光、休闲度假、避暑疗养、会议研修、科考教育、宗教朝圣和生态旅游等。

(2)中部水域风光与湖泊生态旅游区

中部水域风光与湖泊生态旅游区主要包括德安县、永修县、都昌县三地。主要景区(点)有吴城镇(含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共青城、柘林湖、云居山、南山风景区、陶侃母墓等。该旅游区以吴城镇和永修县城为旅游集散地。主要旅游产品有湖滨休闲度假、水上运动、候鸟观赏、工业旅游、农家乐园和宗教朝圣等,其中以鄱阳湖候鸟观赏考察为主打旅游产品。

(3)南部革命胜迹与文化观光旅游区

南部革命胜迹与文化观光旅游区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市为旅游集散中心城市,主要包括南昌市区、南昌县、新建县和进贤县。主要旅游景区(点)有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西山

万寿宫、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绳金塔、梅岭风景名胜区、溪霞风景区、象山森林公园、邓小平旧居、方志敏烈士墓、塘南惨案纪念地、厚田沙漠和文港笔市等。主要旅游产品有文化观光、红色旅游和休闲康乐游。

(4)东部农渔生态与水乡休闲旅游区

东部农渔生态与水乡休闲旅游区主要包括鄱阳县、余干县和万年县。主要旅游景区景点有鄱阳湖滨风光、鄱阳湖湿地公园、余干忠臣庙、康山大堤、康山候鸟保护区、三江口、大湖口、神龙宫、神农源(仙人洞)稻作发源地、旅游休闲度假山庄等。旅游产品有鄱阳湿地生态游、水域风光游和农家乐特色旅游等。项目设计主要体现游客参与性和水乡特色。

(参考调研:作者:宿小娟、万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 日期:2010-02-03 | 保护视力色: 名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亦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简称:“环鄱地区”、“环鄱区”、“环鄱”或“鄱区” 对应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 一、区域范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

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九江县、彭泽县、德安县、星子县、永修县、湖口县、都昌县、武宁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东乡县;浮梁县;余江县;新干县 瑞昌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乐平市;贵溪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浔阳区、庐山区;珠山区、昌江区;月湖区;临川区;渝水区 共青城 二、区域定位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 是: 1.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2.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3.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带动区 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三、战略目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近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2009年—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到2015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确立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积极实施产业开发和带动战略,促使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提档升级,相继实施了以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陈官庄红色旅游区、生态湖休闲旅游区为主的“三大支点”旅游项目建设,形成以“汉兴之地、面粉之城、能源之都、生态之市”四位一体的旅游形象品牌。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有力地推动了永城市三大文明建设。 2009年12月25日,永城市被授予“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文化名城”称号;芒砀山旅游区被授予“中国国际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景区”,2011年获得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遗迹遗址排行榜第一名。 一、永城基本概况 永城市地处豫、皖、苏、鲁四省交汇处,其北枕郑徐高铁,南接沱浍河航运、西依京九铁路,东傍济祁高速,G30高速横穿芒砀山景区,与刑商永铁路、永淮亳高速、311国道共同构成永城旅游交通骨干网络。永城与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七大旅游城市一脉相连,距离徐州观音机场1小时车程,距商丘观堂(在建)机场1小时车程,距离济南、南京、郑州、合肥四省会城市3小时车程,是“承接华东与中原,联动沿海与内地,呼应四省省会”

的战略旅游高地。 全境属暖温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3℃。永城属淮河流域,黄淮平原腹地,境内浍河、包河、沱河、王引河等贯穿全境注入淮河。2013年沱浍河复航工程正式开工,目前河南境内工程进度过半,预计2017年复航运行。 城市绿地总面积达到80公顷,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2%,绿地率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6平方米。 二、旅游资源开发概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可利用资源比较丰富,前期由于经济发展、土地容量及技术原因等开发较晚。永城市可以利用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四类,一是以采煤沉陷土地为基础规划发展的湿地旅游;二是利用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治理项目,经过成片开挖形成的水域旅游;三是以芒砀山为主的森林旅游;四是以芒砀山省级地质公园为主的山地型人文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永城薛湖—陈集区域采煤沉陷区生态旅游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计划总投资50亿元,利用13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建设以湖中休闲渡假为主题的生态湖;利用12平方公里塌陷区复垦土地范围,建设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王国主题生态园;建设一个星级渡假主题酒店。目前该项目为规划项目,待沉

鄱阳湖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鄱阳湖生态保护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鄱阳湖位于长江以南,江西省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9′~116°46′、北纬28°24′~29°46′,是与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以下简称“五河”)尾阊相接的类似盆状天然凹地,受江(长江)、河(五河)水位制约水量吞吐平衡而形成的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湖泊,洪、枯水位面积相差l0多倍,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淡水湖泊。1998年7月31日的最高水位22.59.m(吴淞高程)的湖面面积为4.070平方千米。鄱阳湖及湖区属亚热带潮湿的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在1400~1900mm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7℃,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为4.7℃,每年无霜期约为280天。鄱阳湖是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重点湿地保护地之一,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长江中下游洪水调蓄控制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引作为通江湖泊的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连接处东、西承上启下的战略位置和贯通本区京九铁路大动脉,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江海一体的“T”形战略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区位优势由于鄱阳湖流域占江西省面积的94.1%,鄱阳湖流域的发展对于江西乃至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加,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恶化趋势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湖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 ●直击鄱阳湖五十年大旱 鄱阳湖,丰水年份水域面积最大可达4000平方公里以上,可现在却因持续的干旱严重“瘦身”。占鄱阳湖面积约5%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辖范围224平方公里,是“世界重要湿地”。2011年的5月,保护区所辖的九个子湖,有八个干涸。5月的鄱阳湖,本应是夏季“洪水一片”,却呈现出冬季“枯水一线”的景观。鄱阳湖曾经那种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千帆竞发,万鸟翱翔的景象已经不再,如今的鄱阳湖面临着湿地锐减、中心湖区变成大草原、生态受威胁、生产生活用水受困等严峻形势。 ●鄱阳湖生态环境现状

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国务院指出,要把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国务院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关键词:保护生态崛起新模式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 经济发展形势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区域发展的活力和主动性显著提高,重点地区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我们要继续切实采取措施,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地区要通过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植被保护;要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要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进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要积极建设先进装备、石化、汽车、船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

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调研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发展优势 近年来,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力和辐射力初步显现,先后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旅游强县,九资河镇成为湖北旅游名镇,圣仁堂村成为湖北旅游名村。据统计,已建成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景点106处,其中自然山水类51处,人文历史类15处,民俗风情类12处,现代农业类28处;已发展农家乐500多家,极具规模和特色的100多家,年接待游客量20余万人次。我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适中的区位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武英、麻阳两条高速在我县都有出口,武冈城铁通车,罗田进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周边2小时左右的大中城市10多个,数以千万计的客源市场,区位和交通条件好。境内路网主干道路全面升级改造,新建有大别山旅游公路,乡乡镇镇和主要旅游景点通二级公路,村村通四级水泥公路。 第二、宜人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基础。我县动植物品种繁多,是大别山植物多样性核心区,是华中地

区重要生物基因库,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7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净土、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园,是休闲度假的胜地、养生养老的天堂。 第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潜在动力。乡村旅游产品齐全,有板栗公园、甜柿公园、葡萄采摘园、十里荷塘、燕儿谷等农业观光体验园;有李家楼、登场坳、石井头、新铺等农业新村;有大雾山桐花、天堂红叶、黄狮寨杜鹃、冰臼群遗迹等农村风景观光旅游点;有滕家堡明清古街、紫薇山庄等历史文化村落;有金盆地和潘家塆的梯田,白莲河、天堂湖水上娱乐等农业胜景。 第四、淳朴的乡土文化是打造乡村旅游的发展灵魂。有胜利烈士陵园、金凤楼、红一军军部旧址、肖方故居等革命遗址的红色文化;有河铺吴氏孝子牌坊、坟等源远流长的孝德文化;有板栗炖鸡、吊锅、汽水粑等罗田十大名吃的饮食文化;有以徐寿辉、万密斋、王葆心、余三胜等为代表的地方历史名人文化;有手工油面、东腔戏、畈腔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民俗文化。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全国其他发展较好的地方相比差距太大,主要表现在:

生态旅游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生态旅游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为推动“旅游活县”战略,促进我县生态旅游大发展,**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由县人大教科文卫工委牵头,抽调部分人大代表、县旅游局相关领导和人员组成调研组,先后到盘龙、凤鸣、南溪等街道乡镇的乡村旅游点和重庆秀山、酉阳县,就如何加快我县生态旅游发展进行了调研考察。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旅游产业,按照“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增A添星”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狠抓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景区打造快速推进。 **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1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亿元,分别比上年度增长30.1%和37.7%。**年1—6月,全县接待游客102.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4%和24.**%。 (一)景区建设步伐加快 一是龙缸景区通过精心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成功开园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县城至龙缸景观廊道——“百里画廊”,目前已分片区在沿线道路旁栽种部分景观和经济植物;二是**景区提

档升级加快推进,完成了南滨路油化工程、桃园步行街等建设;启动旅游码头、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广场、停车场、征地拆迁及景区绿化工作;三是三峡梯城景区完成了磐石城、龙脊岭公园、登云梯、三峡文物园、下岩寺等景点的硬件建设,游览、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配套设施建设等进一步完善,**年申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已通过验收并授牌。 (二)乡村旅游前景向好 近年来, 各乡镇(街道)把乡村旅游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力打造,各显特色。一是乡村旅游节庆活动靓点纷呈。栖霞油菜花节、水口荷花节、巴阳枇杷节、宝坪红高粱节、蔈草采茶节、平安钓鱼节、盘龙美食节、清水土家女儿会等10余个乡村旅游节庆年年举办,已成为旅游发展的热点。二是以“农家乐”、“果农乐”、“牧家乐”、“休闲茶园”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目前,全县有农家乐100余家,其中星级农家乐20家,日接待能力10000余人次。三是从提升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入手,推动了乡村旅游产品生产开发。桃片糕、票草牛肉干、歧阳茶、巴山妹刺绣、中蜂蜂蜜、黑木耳、**草编、云艺木制工艺品等为代表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10余家,从业人员600余人。我县的乡村旅游逐步成为市民及周边区县游客的重要休闲方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关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工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工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生态化工研究室卢琴芳) 为积极策应江西省委省政府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8月18日至20日,由九江市政协与我校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环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专题调研工作,校长(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甘筱青博士、市政协副主席(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陶春元教授率部分鄱阳湖生态研究中心各研究室成员及相关人员20余名赴星子县、永修县、湖口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在各县政府、县政协的热情接待与陪同下,调研人员实地考察了星子县的鄱阳湖水文监测站和鄱阳湖沙滩旅游项目、永修县的星火工业园和吴城候鸟保护区及水质监测站,湖口县的金砂湾工业园和南北湾水产场,沿途看到了热火朝天的工业园区、美丽的候鸟保护区、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清洁的鄱阳湖水面,感受到振奋和鼓舞,激发了研究人员参与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信心和决心。现将化工方面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工产业的现状与差距 (一)化工产业规模及布局 近几年,环湖各县(区)依托工业园区,工业经济得到有效发展,工业经济总量增长显著,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化学工业发展陆续增强,如永修县是九江市工业发展的强县,其星火工业园有产能和规模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星火有机硅厂和世界500强的美国卡博特公司,依托30万吨有机硅产能扩张,有机硅下游产品的开发得以加速,其落户的下游企业逐年增加,续建107硅橡胶项目,氯磺化聚乙烯等项目,迅速作大作强有机硅工业城;湖口县是九江市工业发展最快的县区,其金砂湾工业园内的化工化纤已成园区内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后劲十足,如已有硫酸生产企业中伟科技公司、硫氢化钠生产企业乔旭公司等,在建或将建的有投资30亿元30万吨粘胶纤维项目、投资15亿元20万吨烧碱项目,投资12亿元240万吨的焦炭项目、投资10亿元的精细化工项目。从其他调研资料表明,庐山区的循环经济生物化工、氟化工生产线等项目已动工建设,德安县的港华氧化钙等项目正在建设,共青开发区的建筑外墙保湿材料项目、高性能环保材料项目正在推进,这些项目都促成环湖化工产业带快速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科协工作调研报告

科协工作调研报告 今天小编提供给大家的是科协工作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篇一: 近三年来,市科协按照市委、市政府人才工作要求,主动将科协人才工作融入全市人才工作全局之中,充分发挥科协系统人才优势,实施人才战略,把发现、培养、凝聚、举荐、用好人才贯穿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和组织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学术交流中发现人才。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同领域或交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擦出创新提高的“火花”,也可展示出他们的研究成果,释放出聪明才智。因此,我们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XX年,围绕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景德镇生态、农、林、水、土地、旅游等资源,积极促进鄱阳湖经济区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的保护和发展,举办了“景德镇市生态环境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影响”学术研讨会。为进一步促进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振兴,对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科学传承、有效保护、充分利用有一个更高、更准的把握,举办了“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学术沙龙”,沙龙活动得到了时任市委书记许爱民同志的肯定

和批示:“论文很有价值,活动很有意义,怎么使有关部门转化成果还要做工作”。XX年,围绕如何打造好乐平江南菜乡品牌这一主题,举办了“‘生态乐平、绿色蔬菜’学术沙龙”。XX年,为促进了陶瓷工艺的科技进步,会同省工艺美术学会举办了“陶瓷艺术的继承和创新学术研讨会”。 同时,科协所属学会也围绕各自行业特点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如市医学会协办召开了首届中国赣鄱心血管病讨论暨江西省医学会第十四次心血管病学术年会,市气象学会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预报技术交流会议,市医学会妇产专业委员会举办了第二届妇产科医师学术交流会,市林学会多次组织专家深入农村为油茶种植户、林农做专题性的技术讲座。 二、开展决策咨询和建言献策活动,努力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用好人才。 积极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的作用,组织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开展学术交流和建言献策活动,展示才华,体现价值。XX年,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主题,在全市开展了“‘落实三保’、促进发展”建言献策论文评选活动。XX年,以“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为主题,在全市开展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建言献策论文征集活动。XX年,围绕“科学发展、兴市惠民”主题在全市深入开展建言献策论文评选活动。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简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简介 一、概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区域范围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境内,古称彭蠡,《尚书·禹贡》有“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之说,又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彭湖、扬澜、宫亭湖等多种称谓。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5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

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鄱阳湖是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集名山(庐山)、名水(长江)、名湖于一体,其生态环境之美,为世界所罕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

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调研报告 在省、市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县切实抢抓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凤凰谷、菌子山精品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一、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发展优势 **位于滇桂两省结合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上游。全县国土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4镇4乡,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786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是曲靖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大的县。东与罗平县接壌,南与文山州的丘北县毗邻,东南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林县一水相依,西南和红河州的泸西县连接,北倚陆良县。在云南六大旅游片区中,**处于滇中与滇东南两大旅游片区的结合部,是滇东南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连接环。 1、交通区位优势。**不仅区位优越,而且交通便捷,距省城昆明174公里,距曲靖120公里,国道324线穿越**境内,省道以马线连通文山、凤凰谷、菌子山两大景区和五龙旅游集镇,师弥公路贯通红河州周边县市,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县4镇4乡的乡村公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旅游资源优势。境内群峰叠翠,溪流纵横,“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这里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菌子山景区享有“天然奇石园、天然大花园、天然野果园、天然动物园、天然植物园、天然菌子园”等美誉;凤凰谷景区是“是世界第一高洞,形象逼真的生命之门,传说中凤凰涅磐的地方,中国唯一生命文化主题公园”。随着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宣传营销力度的加大,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扩大,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客源保障。 **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而且历史文化积淀较深,民族文化浓郁。“帝师故里,楹联之乡”的美誉、“十里不同族,五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的概括和总结以及保留完整的壮、彝、苗、瑶、回等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语言、歌舞、礼仪习俗、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生产、生活场景使**乡村旅游发展底蕴不断增强。 发展前景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关心扶持下,**县委、政府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依托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全县新兴后续产业加以培育。到目前为止已累计投入资金亿元,高起点、大手笔打造旅游产业,品牌效益初步显现,XX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亿元。XX年7月,刘平副省长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调研时强调指出:虽是初步开发,但搞得很好,很有气魄,很有水

鄱阳湖生态区现状及建设调查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鄱阳湖生态区现状及建设调查 鄱阳湖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我国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是没有富营养化、水质一流的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更是江西的母亲湖,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崇高使命。省委书记苏荣调到江西不久就亲自调研,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提出了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的构想,它的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的是实行科学发展、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是80年代开始省委省政府实行的山江湖工程的延续和拓展,是江西新世纪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创新和发展。 调查经过:利用暑期时间到鄱阳湖当地进行调查。 调查总结与解决对策: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进程与发展现状 首先, 从城市化进程看, 建国五十八年来, 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 采取严格的限制人口迁移政策, 加上上山下乡、围湖造田政策, 致使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进程非常缓慢。这30 年间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水平一直在15%左右徘徊, 1952 年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人口约占该地区总人口9.7%, 到1982 年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18.3%, 30 年只提高8.6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29个百分点。二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至江西工业化初期, 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 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96 年环鄱阳湖地区城镇人口已占该地区人口26.5%, 14 年增加8.2 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提高0.59 个百分点。三是从1997 年至现在, 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期, 到2007 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2%, 11 年间增加15.5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41 个百分点。 其次, 从城市化水平看, 环鄱阳湖地区有国土面积 5.32 万平方公里, 有 6 个设区市和4 个县级市, 城市空间密度低于中部省份水平。目前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4.9%, 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56%,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达80%以上。一般认为, 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上进入加速阶段, 可见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水平尚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第三, 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 根据世界城市化历程的一般经验, 当人均GDP 为300 美元时, 城市化水平为25%; 人均GDP 达到600 美元时, 城市化水平应达40%左右; 人均GDP达到1200 美元时, 城市化水平应超过50%, 人均GDP 达到5000美元时, 城市化水平应超过70%, 2007 年环鄱阳湖地区人均GDP为1500 美元。由此看来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潜

关于开展寒假社会观察和课题调研实践活动的通知

共青团南昌大学委员会 昌大团字[2011]0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开展寒假社会观察和课题调研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系)团委: 为了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进一步培养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调查研究能力,经研究,决定开展寒假社会观察和课题调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意义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团员青年全面发展。 二、活动内容与方式 1、开展社会观察活动 社会观察是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要结合社会服务开展社会观察活动。要选择一个具体的主题,通过寻访、调研等手段,依托自己所学专业,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社会观察的基础上,对某一领域的社会生活展开深入调查研究。按照主题突出、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要求撰写社会观察报告。 社会观察活动可参考以下专题: (1)感悟建党90周年成就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通过瞻仰、参观革命遗址遗迹、革命圣地,走访革命老战士等,谈感想,谈体会,从不同侧面、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历史变化,回顾党的奋斗历史,感悟建党90年来的伟大历史成就。 (2)为90周年校庆献礼 2011年5月4日,我们将迎来90周年校庆。以了解建校九十周年历程,感受建校九十周年成就为主线,开展寻访南昌大学知名校友、搜集我校历史资料、策划迎校庆活动,宣传昌大人文理念、展望南昌大学未来前景等活动。 (3)紧随“七城会”,共话南昌发展 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将于2011年10月16日在南昌开幕。 自2007年申报城运会成功至今,南昌市已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七城会”。通过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以走访,参观,考察,问卷等形式,开展有关“七城会”的调研工作,针对“七城会”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谈谈有关南昌市今后发展的看法。 (4)观察青年就业创业之路 鼓励学生到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见习活动;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观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生活;同时,围绕建设共青城中国青年创业基地的目标,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开展青年成长创业调研活动,为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共青城中国青年创业基地建设献言献策。 2、开展课题调研活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修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修复 一.调查背景 地球表面43%的土地分布在干旱地区,110多个国家受土地荒漠化之害,全世界每年为此造成的损失420亿美元之巨。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是面积大、分布广。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05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841个县(旗)。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是我国主要沙源地,南方沿江、河、海也有零星沙地分布。全国流动沙丘面积42.72万平方公里,固定及半固定沙地46.30万平方公里,戈壁及风蚀劣地71.14万平方公里,其他14.14万平方公里。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长约4500公里、宽约600公里的风沙带危害北方大部分地区。二是扩展速度快,发展态势严峻。据动态观测,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1560平方公里,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达2460平方公里,21世纪初达到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二.调查目的 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土地沙漠化带来的危害和后果,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了响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也为帮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本质内涵,把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南昌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在隶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厚田沙漠风景区开展了以“倡导生态旅游,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实地调查活动。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厚田沙漠的形成的原因 由于厚田沙漠位置处于北纬28°30′,东经115°50′附近,东距海约500公里。主要分布于赣江下游西岸河漫滩及一、二级阶地上,分布范围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2~4公里。原为赣江古河床,后来赣江河道东移,河流下切,露出水面,成为赣江西岸的河漫滩和一、二级阶梯。古代曾经森林茂盛,为亚热带常绿林,距今1万~7000年以来,由于滥牧、滥伐、滥垦和战争原因,沙地表面粘结层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下面粗沙出露,处于裸露流动状态,在强烈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罗九沿线景点旅游调研报告 罗九沿线景点旅游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旅游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发展前景良好。罗田县委县政府与时俱进,以大别山的自然优势和革命老区的人文优势为依托,结合县域自然资源与文化内涵,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着力打造旅游文化古城。为了了解我县旅游概况,理清未来发展方向,10月26日,罗田县第二期青年干部读书班沿着罗九公路赴大河岸、九资 河镇开展旅游调研活动。 一、罗九沿线旅游发展现状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旅游品位,打造大别山生态旅游核心示范区,2014年,罗 田县启动了罗九百里生态画廊建设工程。百里生态画廊南起罗田县城,北至九资河旅游名镇,是连接大别山旅游度假区的景观卷轴。经过三年的投入建设,目前,罗九百里生态画廊正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呈现在游客面前:宽阔的旅游公路旁葱郁的香樟树,清澈的河流,广袤的稻田,飞翔的水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里乡村,展现出独特的生态山城魅力,吸引着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罗九沿线以原生态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罗九旅游业的发展制造了一些障碍。 1、沿线旅游配套设施不到位。罗九沿线开发时间晚,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成,但配套设施还没完全到位。调研路上发现一辆自驾汽 车陷入河道,给游客带了麻烦,应该树立显著标志牌,提示安全。 2、历史文化底蕴深而挖掘整理潜。罗田县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文化风 俗的挖掘整理、包装提升、宣传促销还有巨大的发掘潜力,应该在住、吃、行、游、娱、购等方面努力,争取使罗田的特色文化与旅游业融为一体,提升旅游魅力。 3、交通不发达。罗田县旅游业相关服务缺乏,交通仍不很发达,罗田地域广袤,各景点分散,景区间联系不紧密,,旅游耗时,极不方便。 4、旅游产品的包装与促销不到位 罗田县有雄厚的旅游资源,但旅游宣传没有形成市场效应,特别是在包装和促销方面没有适应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过硬的手段和措施,更谈不上听觉上的吸引力和视觉上的冲击力。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是管理机制不顺的问题,二是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发展罗田旅游的几点建议 1、牢固树立“旅游兴县”的战略思想 随着可支配收入越来越高,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望越来越高,集休闲、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 告 ——以江西省乐平市乐港镇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为例 党十七大精神提出,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平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38个县(市、区)之一,1992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属江西省计划单列市。是江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赣东北“聚宝盆”之美称。乐港镇位于乐平市西南郊,西邻波阳县,南靠万年县。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2800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5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530元。乐港镇是国家定点无公害万亩蔬菜基地,常年反季节各类蔬菜销往全国各地,随着蔬菜基地的建成和钢架式大棚的普及,蔬菜年总量达22万吨,总产值2.8亿元;铁路皖赣线及公路田乐线、老206国道、乐安江河流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有丰富的煤炭、海泡石、铁矿石、石灰石等资源。因此,我下定决心开展对乐平市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合乐平市乐港镇里汪、余家、大路边等村,深入分析谢家村蔬菜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一、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现状 1、蔬菜品种多、产量大、销路广。谢家村人口约1780人,谢家村地少人多,耕 地面积约600亩,常年种植反季节蔬菜,品种优良,其中大量培植特色蔬菜,如:辣椒,茄子(图1)。谢家村所产蔬菜商品率高达90%以上,除市内供求,远销广东、上海、深圳等地及鄱阳、德兴、九江等周边地区。2005年至2009年全村蔬菜平均年产量为约2200吨,以 4.3%的年增长率飙升。 图1:蔬菜按季节分类 四季蔬菜茄子、辣椒、豆萁、川香、青 菜、四季葱,韭菜等 双季蔬菜东北豆、莴苣等 单季蔬菜地瓜、冬瓜、黄瓜、西湖、苦 瓜、韭菜花、大白菜、花菜等 2、家庭经营为主,农业基础好,政府支持力度大。蔬菜种植过程中,以家庭经 营为主,使用少量农药,大量有机肥、农家肥。以传统经验为依据,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种植经验属时代累积型,代代相传。2008年下旬被列为新农村建设区之一,政府出台大量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种植大棚蔬

文化旅游调研报告3篇

文化旅游调研报告3篇 本文是关于文化旅游调研报告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加强宣传,树立品牌,寻求广泛认同。提高对**擂茶的文化认同,是着力开发**擂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前提。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1992,**),**被专家认定为擂茶发祥地,且有“莫道醉人唯美酒,擂茶一碗更生情”、“我终于找到了日本茶道的源头”、“秦人擂茶是对世界茶道的特殊贡献”等国际友人饮**擂茶后的评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擂茶文化正了名。但还远不够,必须要让国内外游客认同,并产生消费欲望。所以要充分借助现代立体媒体工具(尤其是互联网)和旅游营销活动(文娱、体育、会展、学术)等,加强推介宣传,树立品牌形象。 开发**擂茶文化旅游产品时,一定要注重对擂茶文化内在精神的发掘,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体验到文化旅游的愉悦,性情受到陶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为了淡化商业性表演成分,可考虑重点扶植临近**景区,擂茶文化氛围浓、民风淳朴、民居古朴、村落整洁的自然村作为**原生态擂茶文化保护和旅游开放示范村。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实行规范生产,确保食品安全。 在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应遵循:(1)特色性原则。立足于**当地擂茶文化资源,突出特色,强化辨识度。(2)文化性原则。**自古以来以擂茶待客、祭祀、作礼、唱曲等无不说明擂茶是当地乡土文化的载体,所以说文化是**擂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灵魂。(3)参与性原则。注重擂茶文化旅游的观赏性、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实现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与大众化旅游有机结合。(4)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追求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擂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政绩扶植、短期突击等浮躁的短视行为,切实把握擂茶文化的优势与特色,找准与周边区域及相似行业的定位坐标,透彻分析**擂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市场(**本地-湘中长株潭-湘西张吉怀)、基础市场(宜昌-武汉-沪宁杭-粤港澳)、机会市场(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客源市场条件,明确**擂茶文化旅

第2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分析

第2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分析 2.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概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范围包括南昌、鹰潭、景德镇3市所辖县(市、区),以及宜春、九江、新余、上饶、抚州、吉安市的所辖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其中包含6个地级城市,6个县级市,19个县,共494个镇组成的城镇体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条件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行政区划以及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城镇 总人口 (万 城镇人口 (万人) 镇(个 数) GDP(万 元) 财政收 入(万 城市化 水(﹪) 建城 区面 总面积 景德镇市45.79 37.02 5 196.07 15.14 80.85 72.84 423 九江市63.8 47.43 8 390.32 12.88 74.34 89.47 598 新余市92.24 32.86 28 403.94 25.7 35.62 50.5 1789 鹰潭市22.23 14.24 2 65.63 7.27 64.06 23.68 137 抚州市111.11 32.84 27 171.25 5.34 29.56 47.8 2122 南昌县97 23.29 16 255.51 23.96 24.01 30 1683.6 新建县71.5 16.2 19 148.35 9.22 22.66 26 2338 安义县27.7 7.6 10 45.62 2.83 27.44 6.55 665.4 进贤县81.4 14.1 21 148.11 5.41 17.32 25 19552 浮梁县28.3 3.6 17 49.02 3.62 12.72 5.8 2850.8 乐平市86.1 19.4 16 121.95 10.11 22.53 16.7 1982.8 九江县32.3 5.1 11 37.61 3.82 15.79 13.4 873 武宁县37.3 7.3 19 42.26 4 19.57 12 3506.6 永修县37.8 9.4 15 54.34 5.72 24.87 16 2035 德安县23.1 11.8 13 27.4 3.16 51.08 15 863 星子县27.7 4.6 10 22.73 2.6 16.61 7.2 719 都昌县79.6 11 24 36.05 3.23 13.82 10 1988 湖口县28.9 7 12 48.25 6.02 24.22 11.3 669.3 彭泽县37.1 6.6 13 31.09 3.15 17.79 7.44 1542 瑞昌县44.5 11.1 16 52.11 6.35 24.94 14 1423 余江县37.6 7.5 11 32.9 5.07 19.95 10.5 937 贵溪市59.5 16.2 18 154.83 19.01 27.23 20.6 2486 新干县32.1 7 13 43.51 4.54 21.81 13 1252 丰城市136.1 33.9 27 200.45 12.09 24.91 36.8 2845

什么是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鄱阳湖位于我省北部,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汇于长江。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不仅养育了江西4400万民众,也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尚未遭受严重污染的大型湖泊。 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无序的产能建设对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一个以生态为基础的以鄱阳湖为连接纽带的城市经济发展圈正在有序的规划中。 今年“两会”期间,我省提出了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这是江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对于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展开全面研究,尤其是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对环鄱产业布局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利于促进环鄱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使环鄱生态经济区成为循环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效益较高,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的带动区。 对于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初步的理解: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空间布局总体构想 (一)产业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对环鄱湖生

态经济区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在鄱阳湖核心区及周边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瑶里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成的禁止开发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文化。在五河沿岸2-3公里和鄱阳湖湖岸3公里滨湖12县(区)范围内组成的限制开发区,主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等区域中心城市为优化开发区,南昌作为特大城市,应强化工业、金融、商业、物流、旅游功能,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工业,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工业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要定位于大城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汽车、石化、造船、有色金属、医药、电子信息、食品、旅游等产业。上述之外的其他地区为重点开发区,要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工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及与农业产业化结合的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生态工业园区。 (二)产业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1.要符合区域总体规划要求。产业用地规模和产业选择必须有所限制,应以不损害区域整体形象,以不破坏人的生活质量和区域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产业布局形成必须符合区域发展目标,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 2.要体现生态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重视产业布局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体现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构筑高效、合理的产业发展链、技术扩散链、市场分工链,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