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知识宝库考研社区(https://www.docsj.com/doc/0a14951214.html,)友情提示:购买原版,饮水思源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重点归纳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最全名词解释(宏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 2.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去向:消费者。 3.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去向:其他生产者。 4. 国内生产总值GDP :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劳务)的市场价值。 5. 流量 :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例如,I 投资是一个流量,它表示在一年内新增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6. 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例如,资本存量,它表示在某一时间点上有多少资本存在。 7.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新生产的市场价值。 8. 折旧 :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称为折旧。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变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9. 存货投资:企业所掌握的存货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10. 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补偿旧资本消耗的投资。 11. 净投资: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也就是净增加的投资,是资本存量的净增加。 12. 总投资:物质资本的增加、替换(和资本资产的支出)。 13. 政府采购:政府花在劳务和商品上的支出,它包括:…… 14. 转移支付:政府对人民的支付,但他们不用提供现期服务作为交换。它包括: ...... 15. 净出口:出口额和进口额之差。N X=X-M 16. 间接税:企业的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 17. 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的部分。 18. 国民收入NI :国内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政府补助金。也是一国 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的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19. 个人收入: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20.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 21. 储蓄—投资恒等式:若我们假设总收入=总产值,总支出=总产值,即Y=C+S ,Y=C+I , 则我饿每年可以得到事后的一个横等式储蓄=投资。 22. 通货膨胀:当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量时,所造成的价格持续上升、货币贬值的现象。 23. 名义/货币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4. 实际GDP :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商品的市场价值。 25. GDP 折算指数:也称GDP 缩减指数。它等于一国名义GDP 与实际GDP 的比值。 26. 产出缺口:衡量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的产出与实际产出的差额。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凯恩斯定律: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的支出时的产出。 3. 非计划存货投资:即非意愿投资。是产出超出需求的部分。 4. 消费函数:描述消费和收入之间关系的函数。C=C(y) 5. 边际消费倾向MPC :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MPC=dc/dy , 0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带图详解 完整版第七章 习题答案 (14)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1. 根据图7—1(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8)中线性需求曲线d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试求: 图7—1 (1)A点所对应的MR值; (2)B点所对应的MR值。 解答:(1)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A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 eq \f(15-5,5) =2 或者e d= eq \f(2,3-2) =2 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A点的MR值为MR=2× eq \b\lc\(\rc\)(\a\vs4\al\co1(1-\f(1,2))) =1 (2)与(1)类似,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可得B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e d= eq \f(15-10,10) = eq \f(1,2) 或者e d= eq \f(1,3-1) = eq \f(1,2) 再根据公式MR=P eq \b\lc\(\rc\)(\a\vs4\al\co1(1-\f(1,e d))) ,则B点的MR值为MR=1× eq \b\lc\(\rc\)(\a\vs4\al\co1(1-\f(1,1/2))) =-1 2. 图7—2(即教材第205页的图7—19)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图7—2 解答:本题的作图结果如图7—3所示:

图7—3 (1)长期均衡点为E点,因为在E点有MR=LMC。由E点出发,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如图7—3所示。在Q0的产量上,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SMC曲线和LMC曲线相交,且同时与MR曲线相交。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由图7—3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即π=[AR(Q0)-SAC(Q0)]·Q 0。 3.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STC=0.1Q3-6Q2+140Q+3 000,反需求函数为P=150-3.25Q。 求: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与均衡价格。 解答:因为SMC= eq \f(d STC,d Q) =0.3Q2-12Q+140,且由TR=P(Q)·Q=(150-3.25Q)Q=150Q-3.25Q2,得MR= eq \f(d TR,d Q) =150-6.5Q。 于是,根据垄断厂商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SMC,有 0.3Q2-12Q+140=150-6.5Q 整理得3Q2-55Q-100=0 解得Q=20(已舍去负值) 将Q=20代入反需求函数,得 P=150-3.25Q=150-3.25×20=85 所以,该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为Q=20,均衡价格为P=85。 4. 已知某垄断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0.6Q2+3Q+2,反需求函数为P=8-0.4Q。求: (1)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2)该厂商实现收益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 (3)比较(1)和(2)的结果。 解答:(1)由题意可得 MC= eq \f(d TC,d Q) =1.2Q+3 且MR=8-0.8Q(因为当需求函数为线性时,MR函数与P函数的纵截距相同,而MR 函数的斜率的绝对值是P函数的斜率的绝对值的2倍)。 于是,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有 8-0.8Q=1.2Q+3 解得Q=2.5

遗传学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 2、遗传学研究就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 传和变异。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3、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分子结构 模式理念,这是遗传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原核细胞: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有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见到许多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这就是染色质。 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 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着丝点: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被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一般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少数物种中染色体有多个着丝点,着丝点在染色体的位置决定了染色体的形态。 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 (1)DNA合成前期(G1期);(2)DNA合成期(S期); (3)DNA合成后期(G2期);(4)有丝分裂期(M期)。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相同的各对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只是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也分裂,从而成为两个细胞,整个分裂过程看不到纺锤丝的出现。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不象有丝分裂那样经过染色体有规律和准确的分裂。 有丝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核分裂和质分裂。即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分裂过程包括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而且在分裂中有纺锤丝的出现,故称有丝分裂。

普通遗传学(第2版)杨业华课后习题及答案

1 复习题 1. 什么是遗传学?为什么说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 2.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达,它们有何区别和联系? 3. 在达尔文以前有哪些思想与达尔文理论有联系? 4. 在遗传学的4个主要分支学科中,其研究手段各有什么特点? 5. 什么是遗传工程,它在动、植物育种及医学方面的应用各有什么特点? 2 复习题 1. 某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你预期在它们生长时期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应该是下列哪一种:AaBb,AABb,AABB,aabb;还是其他组合吗? 2. 某物种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分别指出下列各细胞分裂时期中的有关数据: (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数 (2)减数分裂后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3)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着丝点数 (4)减数分裂末期II的染色体数 3. 假定某杂合体细胞内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母体,A′、B′、C′来自父本。经减数分裂该杂种能形成几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如何?其中同时含有全部母亲本或全部父本染色体的配子分别是多少? 4. 下列事件是发生在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或是两者都发生,还是都不发生? (1)子细胞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 (2)染色体复制 (3)染色体联会 (4)染色体发生向两极运动 (5)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 (6)子细胞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 (7)着丝点分裂 5. 人的染色体数为2n=46,写出下列各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 (1)初级精母细胞(2)精细胞(3)次级卵母细胞(4)第一级体(5)后期I (6)末期II (7)前期II (8)有丝分裂前期(9)前期I (10)有丝分裂后期 6. 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1)叶(2)根(3)胚(4)胚乳(5)大孢子母细胞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15.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16.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关系。他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1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1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e = dY/dX"X/Y 1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d=(无法显示,请自己补

高鸿业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 第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 5、设投资函数为i=e-dr (1)当i=250(美元)—5r时,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 (2)若投资函数为i=250(美元)—10r,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3)说明e的增加对投资需求曲线的影响; (4)若i=200—5r,投资需求曲线将怎样变化? 答案:(1)i=250 —5×10 = 200(美元) i=250—5×8 = 210 (美元) i=250 —5×6 = 220 (美元) (2)i= 250 —10×10 = 150 (美元) i = 250 —10×8 = 170 (美元) i =250 — 10×6 =190 (美元) (3)e 增加使投资需求曲线右移 (4)若i = 200 —5r,投资需求曲线将左移50美元 6、(1)若投资函数为i = 100(美元)—5r,找出利率r 为4%、5%、6%、7%时的投资量 (2)若储蓄为S= —40(美元)+ 0.25y,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投入水平; (3)求IS 曲线并作出图形; 答案: (1)I1 = 100-5×4=80(美元) I2 = 100-5×5=75(美元) I3 = 100 –5 ×6 = 70(美元) I4 = 100- 5×7 = 65(美元) (2)S = -40 + 0.25y —40 + 0.25y = 80 ∴y = 480(美元) —40 + 0.25y = 75∴y = 460 (美元) —40 + 0.25y = 70∴y = 440(美元) —40 + 0.25y = 65∴y = 420(美元) (3)IS曲线函数:∵I = S∴100-5r = -40 +0.25y ∴y = 560 —20r 图: 8.下表给出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 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对货币的投机需求 收入(美元)货币需求量(美元)利率%货币需求量(美元) 500100600120 700140800160900180 1230 1050 8706904110 (1)求收入为700美元,利率为8%和10%时的货币需求; (2)求600,700和800美元的收入在各种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 (3)根据(2)作出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是怎样移动的? 答案: (1)L=L1(Y)+L2(r) 当Y=700时, L1(Y)=140; 当r=8% 时, L2(r)=70 ∴L=L1(Y)+L2(r)=140+70=210 当r=10% 时,L2(r)=50 ∴L=L1(Y)+L2(r)=140+50=190 (2)当Y=600时,L(Y)=120 L=L1(600)+L2(12%)=120+30=150 L=L1(600)+L2(10%)=120+50=170 L=L1(600)+L2(8%)=120+70=190 L=L1(600)+L2(6%)=120+90=210 L=L1(600)+L2(4%)=120+110=230

遗传学课后答案

一) 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选择题: 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 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称之(4)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 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 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1859 (2)1865 (3)1900 (4)1910 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 (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 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 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染色体数是多少? 答:(1)胚乳:32;(2)花粉管的管核:12;(3)胚囊:12;(4)叶:24;(5)根端:24;(6)种子的胚:24;(7)颖片:24。 3. 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为何? 答:胚乳是三倍体,是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的结果。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下列所示 4. 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是中间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式画出: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刘祖洞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1、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有更重要得意义? 答:因为1、分离规律就是生物界普遍存在得一种遗传现象,而显性现象得表现就是相对得、有条件得;2、只有遗传因子得分离与重组,才能表现出性状得显隐性。可以说无分离现象得存在,也就无显性现象得发生。 2、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就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现型,它们得比例如何(1)RR×rr(2)Rr×rr(3)Rr×Rr(4) Rr×RR(5)rr×rr 3、下面就是紫茉莉得几组杂交,基因型与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哪些配子?杂种后代得基因型与表型怎 白色粉红粉红粉红 样?(1)Rr × RR(2)rr × Rr(3)Rr × Rr 粉红红色 4、在南瓜中,果实得白色(W)对黄色(w)就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就是显性,这两对基因就是自由组合得。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得比例如何?(1)WWDD×wwdd (2)XwDd×wwdd(3)Wwdd×wwDd(4)Wwdd×WwDd 5、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就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就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就是显性。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得表型如何?(1)TTGgRr×ttGgrr (2)TtGgrr×ttGgrr解:杂交组合

TTGgRr ×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圆种子3/8,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圆种子1/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 杂交组合TtGgrr ×ttGgrr: 即蔓茎绿豆荚皱种子3/8,蔓茎黄豆荚皱种子1/8,矮茎绿豆荚皱种子3/8,矮茎黄豆荚皱种子1/8。 6、在番茄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C控制缺刻叶,基因型cc就是马铃薯叶。紫茎与绿茎就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得植株就是绿茎。把紫茎、马铃薯叶得纯合植株与绿茎、缺刻叶得纯合植株杂交,在F2中得到9∶3∶3∶1得分离比。如果把F1:(1)与紫茎、马铃薯叶亲本回交;(2)与绿茎、缺刻叶亲本回交;以及(3)用双隐性植株测交时,下代表型比例各如何? 解:题中F2分离比提示:番茄叶形与茎色为孟德尔式遗传。所以对三种交配可作如下分析: (1) 紫茎马铃暮叶对F1得回交: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及重点总结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 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 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 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 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 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 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 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 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 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标准答案(高鸿业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带图详解 完整版第十三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 2.当消费函数为c =a +by(a>0,0

遗传学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

Chapter 1 An Introduction to Genetics (一) 名词解释: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选择题: 1.1900年(2))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 (1)达尔文(2)孟德尔(3)拉马克(4)克里克 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 称之( 4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经典遗传学 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容称( 1 )。 (1)分子遗传学(2)个体遗传学(3)群体遗传学(4)细胞遗传学 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3)年。 (1)1859(2)1865(3)1900(4)1910 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3): (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6.公认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是(2): (1)J·Lamarck(2)T·H·Morgan(3)G·J·Mendel(4)C·R·Darwin Chapter 2 Mitosis and Meiosis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 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

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 首先:核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 )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 2n 。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 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 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 =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 = 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 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 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染色体数是多少? 答:(1)胚乳:32;(2)花粉管的管核:12;(3)胚囊:12;(4)叶:24;(5)根端:24;(6)种子的胚:24;(7)颖片:24。 3. 用基因型Aabb 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 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为何? 答:胚乳是三倍体,是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的结果。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和比例为下列所示:

高鸿业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 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 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相反,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由于,甲乙两地是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而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入GDP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 4、解答:(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 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 – 10 = 30万美元,两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 + 5 = 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 - 7.5) + (30 - 5) = 27.5 万美元 用收入法共计得的GDP为12.5 + 27.5 = 40 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殖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5、解答: (1)1998年名义GDP = 100×10 + 200×1 + 500×0.5 = 1450美元 (2)1999年名义GDP=110×10 + 200×1.5 + 450×1 = 1850美元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1450美元,1999年的实际GDP= 110×10 + 200×1+ 450×0.5 = 1525 美元.这两年的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525 - 1450) / 1450 = 5.17% (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 1850美元,1998年实际GDP= 100×10 + 200×1.5 +500×1 = 1800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850 - 1800)/1800 = 2.78 % (5)GDP的变动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一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 (6)用1998年作为基期,1998年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450/1450=100%,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1850/1525=121.31% 6、解答:(1)A的价值增加为5000–3000 = 2000美元 B的价值增加为500–200 =300美元 C的价值增加为6000–2000 = 4000美元 合计的价值增加为2000 + 300 + 4000 = 6300美元 (2)最终产品价值为2800 + 500 + 3000 = 6300美元 式中2800,500,3000分别为A,B,C卖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 (3)国民收入为6300 – 500 = 5800美元 7、解答:(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 = 500 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 = 4300亿美元。 (2)从GDP=c + i + g + nx 中可知 nx =GDP–c–i–g ,因此,净出口 nx = 4800– 3000–800–960 = 40 亿美元.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汇总

777u《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2)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0) 第四章 (21) 第五章 (25)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习题答案 (32)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53)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77)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85)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 (90)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96)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三版)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已知某一时期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Q s=-10+5p Q d=Q s 得:50-5P=-10+5P 所以 Pe=6 Qe=20 (2) 由Q d=60-5P Q s=-10+5p Q d=Q s 得:60-5P=-10+5P 所以 Pe=7 Qe=25

(3) 由Q d =50-5P Q s =-5+5p Q d =Q s 得:50-5P=-5+5P 所以 Pe=5.5 Qe=22.5 (4)静态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变量的调整时间被假设为零。在(1)(2)(3)中, 所有外生变量或生变量都属于同一个时期。而且,在分析由外生变量变化所引起的生变量变化过程中,也假定这种调整时间为零。 区别: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求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如图(1)中,外生变量α、β、δ、γ是确定的,从而求出相应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e 。而( 2)(3)中,外生变量被赋予不同的数值,得出得生变量P 和Q 的数值是不相同的。这种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的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5)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由(1)知当Q d =50-5P 、Q s =-10+5p 时均衡价格P e =6、均衡数量Q e =20:当需求增加,如 变为(2)中的Q d =60-5P 时,得出P=7 、Q=25。因此,在供给不变时,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再分析供给变动得影响: 由(1)知当Q d =50-5P 、 Q s =-10+5p 时均衡价格P e =6、均衡数量Q e =20:当供给增 加,如变为(3)中的Q s =-5+5p 时,得出P=5.5、 Q=22.5。因此,在需求不变时,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 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 d =500-100P 在一定价格围的需求表: 某商品的需求表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是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1)51210030024222002 22 121.Q Q P P P Q E d =++?=++???- = (2) 3 2 3002100= ?--=?-=)(Q P d d E P Q 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