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三年级下册数学8.1简单的排列问题二四

三年级下册数学8.1简单的排列问题二四

三年级下册数学8.1简单的排列问题二四
三年级下册数学8.1简单的排列问题二四

8.1简单的排列问题

1.用5、0、2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

A.4 B.5 C.6

2.我和爸爸、妈妈坐成一排合影,有()种坐法。

A.2 B.4 C.6

3.莉莉和她的3个好朋友,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次手。

A.3 B.4 C.6

4下面三张扑克牌上分别有2、6、8三个数,请你从这3个数中任意选取两个数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

答案:

1.A 2. C 3. C 4得数有3种可能。

7、《唯一的听众》通过记叙一个被称为音乐白痴的人在老人真诚地帮助下,成长为一位小提琴手的故事,告诉我们真诚、持久、热情的关怀和鼓励,会帮助一个人树立起信心,表达了我对老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其主要情节可概括为:家中拉琴遭冷遇——林中拉琴受鼓励——回家拉琴有信心——得知实情倍感激——舞台演奏更自信。

8、《海市》描写了戈壁滩上的旋风、海市、丝路花雨、彩虹四种奇景。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从自然景观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告诉人们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理想。

9、《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叙述了深圳特区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奇迹般地发展成世界瞩目的现代化城市,通过今昔对比,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抒发了诗人对家乡变化的惊喜,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这就是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改革开放给他们插上翅膀,似春燕在田野上飞起,传递着新的信息,描画着美好春光。

10、《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喜欢的景物有冬天的阳光、窄窄的山径、夏日的永昼、秋风里摇曳的芒草、梦和梦里奇异的感受、平整油亮的秧田、花、读信、看书……

11、《楼兰之死》:“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描写汉朝与匈奴争夺楼兰之战的著名诗篇。本文结尾巧妙地与题目和开头相照应,不但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而且使文章结构完整,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让我们认识到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已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2、《唱脸谱》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脸谱文化,热情洋溢地赞美了脸谱这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式,也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13、《一个苹果》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

14、《推敲》和《千锤百炼为一“绿”》赞美了古人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告诉我们要想写出好的作品,必须反复推敲的道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千古名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描绘出了江南春风的气韵,使情和景和谐融合。

15、《水和生命》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介绍了关于水的常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喝水的意义,说明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16、《浪淘沙》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这首诗向我们描绘了海上的变迁,告诉世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诗人把西湖比做西施,无论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总能令人倾倒,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

最新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教学目标: 1.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探索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感知规律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规律。 出示:骨肉相连、教室中的桌椅、盆花的排列等。 (1)师:我相信我们班级里肯定,有很多美食家,老师这里有一种美食你们认识吗? 骨肉相连中的骨与肉看上去排的很有规律。你能说说它是怎么排的?(是这样排的肉、骨头、肉、骨头……) (2)师:那这个地方是哪里呢?(教室)我们看下这里的一排桌和椅是怎么排的呢?它又有规律呢? (它是桌、椅、桌、椅……这样摆放的).

(3)这里花摆的也好看,你觉得是按什么规律摆的才能这么好看呢? 假如老师还要再放一盆你觉得该放什么颜色的呢?再放一盆呢? 同学们同意吗? 像这里的骨与肉、课桌与椅子、红花与蓝花好像含有一种相同的规律,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一下吗? 指出: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究,研究规律 想不想继续了解间隔排列的规律啊?今天老师请来了森林里的兔子来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展示例题主题图,找到间隔排列的物体。 1.仔细观察:你能发现那两种物体组成的排列是间隔排列呢? 像我们刚刚总结的一样图中的兔子和蘑菇,手帕和夹子,木桩和篱笆都是一个隔着一个交替出现,所组成的排列, 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看,两个相同物体中间隔着另一种物体,像这样的排列就叫做间隔排列。 请用两种方式描述间隔排列 Xx和xx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这样的排列就是一个间隔排列。 每相邻的两个xx中间有一个xx这样的排列就是一个间隔排列。 2.我们数学上在研究一种规律的时候不仅研究位置关系的还往往研究两种物体的数量问题。 完成下列表格并与你的小伙伴探讨一下你们发现什么?有什么疑

小学二年级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案例分析

《简单的排列组合》案例分析 【教学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容量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等。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推理,如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的推导过程,能被2、5、3整除的数的推导等。这节课安排生动有趣额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进行学习。例1给出了一副学生用数学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先用2个卡片摆,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再用3个卡片摆;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部分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方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前预习】 预习数学书99页,思考以下问题: 1、用1、2两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 2、用1、2、3这3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可以动手写一写。 3、想一想:你是怎么摆的,先摆什么,再摆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才会不遗漏,不重复。【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 一、以游戏形式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数学广角做游戏。在门口设置了鎖,鎖上有密码。这个密码盒的密码是由数字1、2组成的一个两位数,想不想进去呢? 师:谁来告诉老师密码,帮老师打开这个密码盒?(生尝试说出组成的数) 生:12、21 师:打开密码盒

小学数学三年级间隔排列课件

〈间隔排列》 设计理念】苏教版第五册 本节课的设计,先是从生活中的情景引入发现规律,在通过看、数、比、圈”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想象、探索规律、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感悟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握间隔排列规律的本质属性。 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可以熟练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有限,缺少发现规律、验证规律的经验和基本方法。本课借助兔子庄园”主题图,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探索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 学规律,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由一种物体的个数知道另一种物体的个数。为后继学习周期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学生经历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并能根据间隔排列的特点,由一种物体的个数知道另一种物体的个数。 2、在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础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感悟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并能用其解释间隔排列物体的规律。 3、学生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能力,逐步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规律0 难点:理解、应用一一间隔排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认识概念 师:小白兔一起去参加表演,它们是怎么排的?生:小白兔是一个跟着一个的。它们是俩个兔子间有一个蘑菇,小白兔它们很聪明,把木桩与篱笆围在前面当作舞台,后面呢,把夹子和手帕当作背景。 像这样一个手指隔着一个空档,一个隔着一个,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排,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排列称为------- 间隔排列。 (板书课题:间隔排列) 二、导入新知: 1、师:生活中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有很多,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插入图片)这些图片美吗?美在哪?大家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是啊,正是规律产生了美!生活中像这样的规律比比皆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兔子庄园去探索规律吧! 2、利用情景图,发现规律(出示主题图) 提问:说说在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有规律的排列? ()与()一一间隔排列 ()与()一一间隔排列 ()与()一一间隔排列 再次明确:像这样一只兔子隔着一个蘑菇,一根木桩隔着一块篱笆,一个夹子隔着一块手帕,一个隔着一个,我们把这些规律称为-------------- 间隔排列。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简单的组合例3_人教版

第八单元搭配(二) 简单的组合例3 教学内容:教材第103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验证等活动发现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意识。 3.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简单的组合规律。 教学难度:使学生搞清楚排列和组合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游戏活动,激趣引入 邀请3个小朋友上台表演握手,每两个小朋友只能握一次手,那3个小朋友要握多少次手呢? 请同学们可以和爸爸妈妈演示一遍,思考后,告诉老师你们的想法。 二、自主探究,交流探讨 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中国队在A组,A组共有四个国家的足球队,他们分别是卡塔尔、科威特、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小组赛时,

每两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你知道一共要踢多少场吗? 1 先让学生们自己思考。 2 方法汇总 方法一:先摆图形,再连线。 把4 个球队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可以把任意 2 个球队直接连上线,连了几条线,就要踢几场。 一共连了6条线,说明要踢6场。 方法二:一字排开,再连线。 把4 个球队一字排开,先把每个球队与其他球队分别连上线,再数一数一共连了几条线,就要踢几场。

一共连了6条线,说明要踢6场。 3 小结: 4个球队,既可以摆成正方形,两两相连,又可以一字摆开,每个都要与其他相连。 两个小图标连一条线就代表着两个队要踢一场,每个队都要和其他的三个队踢一场,也就是每个小图标都要和其他的三个相连。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升 1. 下面5个人每2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 解答: 方法一:先摆图形,再连线。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

《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中了解并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目标解析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排列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操作探究中引导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在解法交流中体会解法多样化,在巩固提高中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最简单事物的排列的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1.猜一猜 一个密码箱的密码是由1、2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猜一猜:密码箱的密码可能是多少? 2.做一做 (1)小组内动手操作,用数字卡片来摆一摆,然后小组内交流,重点交流:找出密码的方法(交换数字的位置)。 (2)补充条件,找出密码。

①补充条件: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 ②根据补充的条件,找出密码,密码箱的秘码是12。 3.揭示课题 像上面找密码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数学上的排列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排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找密码”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排列问题,初步掌握组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并放手让学生动手摆卡片,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为新知的建构提供直观的表象。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摆数游戏,初步感知 (1)呈现问题,引导探究。 ①课件出示第97页的例1。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②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动手操作,交流排法。 ①学生动手摆卡片,尝试解答,组内交流摆法。 ②老师巡视时发现:有的写得多,有的写得少呢?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保证既不漏数、又不重复呢? ③学生再次交流摆法,寻找摆数时的规律。(摆数时要有序) ④学生汇报、交流摆法。 预设摆法如下: 方法一:调换位置法。 a.取卡片1和2,组成12和21。 b.取卡片1和3,组成13和31。 c.取卡片2和3,组成23和32。 方法二:固定十位法。 a.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为1,可以摆成12和13。 b.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为2,可以摆成21和23。 c.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为3,可以摆成31和3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方法实际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列举的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及反思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及反思 张月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排列与组合,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广泛应用在生活中,更是学生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节课主要讲解简单的排列,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如对1、2两个数的排列组合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的排列组合也接触过,但是排列的时候容易遗漏、重复,没有一定的顺序,在设计本节课时,重点考虑学生思考的有序性和全面思考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的活动中,能够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简单 事物的排列数,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及有序思考能力; 2.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 学,养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 3.通过数学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排列数字时不重复、不遗漏 2.明确有序、无序的不同 四、教法学法 教学:任务驱动式的讲练结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数位表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的数位组成以及只有两个数字的排列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意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魅力】 师:(出示爸爸去哪儿的图片),《爸爸去哪儿》节目中老爸带着孩子们出去探险,特别好玩。今天,老师带也带大家到魔幻岛去探探险,好不好? 生:好! 师:(出示魔幻岛图片)进入魔幻岛之前,我们要先通过魔幻墙,看看魔幻墙都说了什么?(学生齐读题目并思考) 师:两位数包括哪些数位? 生:十位和个位(学生一边说一边板书)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用1,2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呢? 生:12,21(错误方法:11,12,21,22,此时应该指出数字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重复) 师:引导学生说出最大的数,并进入魔幻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 师:数字王国正在召开“数字王国大会”,数字宝宝们都愁眉苦脸的,好像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出示问题,请学生先分析问题要注意的地方) 用1、2、3组成两位数,要求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不能相同,请问: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师:请同桌两个人相互合作,一位同学摆数字,另一位同学写数字,看看你们能摆出多少种情况?摆的过程中请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间隔排列》教案

间隔排列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78~7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的规律,能应用这种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通过比较、分析,从不同情境的同类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特征,发现数学规律,并利用这种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每位学生一份操作材料(圆形、正方形纸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出示宝盒: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宝盒,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些什么?一起来看看,拉出□,这是正方形,拉出○,这是圆;猜猜下一个是什么? 你们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 师:像这样,一个□一个○,一个隔一个排列的现象,我们数学上称之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一间隔排列中的规律。 二、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过渡: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和○一一间隔排列,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 1.研究排列特点 美丽的森林里要举行动物才艺表演,仔细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呀? 他们是怎么排的呢? (1)师指着图,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先来看一看活泼可爱的小兔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 生1:一个小兔一个蘑菇…… 师:还有哪位同学和他意思一样,但说法不同? 生2:两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 师:指着图说,这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这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我们可以说成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案例背景: 本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99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整堂课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 第2页共6页

间隔排列教案 三年级间隔排列公式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间隔排列公式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78~79页“间隔排列”、“想想做做”第1~ 4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 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以及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运用 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 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逐步形成与人合 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一一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引出规律 游戏1:拍手游戏 × ×┃×× ×┃× ×┃×× ×┃× ×┃×× ×┃ × ×┃×× ×┃× ×┃×× ×┃× ×┃×× ×‖ 师生一起拍手,发现规律。 游戏2:手指游戏 引导学生发现手指根数和吸管根数之间的联系。 指出: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 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观察:夹子与手帕,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一一间隔排列。 2、探究 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像手指和吸管一样的规律存在呢? 大家数一数,填写在作业纸的表格一中。 师:仔细观察表格中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把你的发现填在表格下面的横线 上,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①夹子和手帕 生:夹子个数比手帕块数多1。 师:反过来? 生:手帕块数比夹子个数少1。 师:为什么夹子个数会比手帕块数多1,手帕块数比夹子个数少1? ②小兔和蘑菇 生:小兔个数比蘑菇块数多1,蘑菇块数比小兔个数个数少1。 师:8只小兔中间有几个蘑菇?9只小兔呢?10只小兔呢? 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快? 生:根据规律说就快了。 ③木桩和篱笆 生:树桩个数比篱笆个数多1,篱笆个数比树桩个数少1。 3、猜想 提问:从位置上看,夹子、小兔、木桩在每组的排列中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 师:我们把处于一一间隔排列成一行两头的物体叫两端物体。 师:每组中的两端物体相同吗? 师:反过来,手帕、蘑菇、篱笆处于中间,就叫?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间隔排列》优秀说课稿

间隔排列 亲爱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间隔排列》。 一、说教材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并未对找规律进行系统的学习,但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比较简单的找规律的题目,这些对本节课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后,学生就能对间隔排列物体间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并逐步掌握通过分组找规律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找规律做铺垫,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分组找规律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综合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三点:(1)通过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 (2)体会并逐步掌握借助分组找规律的方法。 (3)逐渐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规律。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学生通过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知道为什么,并掌握通过分组找规律的方法。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会方法,因此我将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探索发现,除此之外,我还将安排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达到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流程 接下去我将结合我的教学流程来具体说说我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思考。 我将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以下5个环节: (一)情景引入,初步体会 (二)比较数量,交流发现 (三)寻找方法,解释规律 (四)习题巩固,深入探究 (五)回顾总结,体会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组合》备课教案

简单的组合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1.(课件出示)同学们,元旦快要到了,小红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县里面举办的跳棋比赛。可是,小红遇到了麻烦事,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她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你能帮帮小红吗? 2.(屏幕显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小红都有哪些上衣和下衣呢?(生答:2件上衣,3件下衣) 你会建议小红穿哪套衣服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 3.你们提到了这么多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学生思考) 此时,不少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怎样的搭配方法? 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1)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

件上衣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2)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有2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数量和下衣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2×3=6(种)。(板书) 6.同学们真棒,刚才老师还给你们留了一个问题,我们在搭配的时候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回答) 刚才我们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得出来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学具卡片拿出来,现在我们有一张图,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用连线)想一想连线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完再课件演示) 7.同学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刚才你们为小红搭配衣服,就是运用了我们数学广角的知识——搭配(板书课题)。 通过有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可要做个有心人,说不定你还能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呢? 刚才同学们为小红搭配的衣服,每一套她都非常喜欢,老师代表小红谢谢你们,选好了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78~79页。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以及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一一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 ┃×┃×┃×┃×┃×┃ 引导学生指出: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 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 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有了目标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自学指导。 1、分别观察图中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这三组物体的排列方式。 2、这三组物体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点? 3、认真观察乐园图,数清后把书p78表格填写完整。 4、比较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四、先学。 1、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能认真地自学。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板书。 五、后教:

三年级上间隔排列专题练习

间隔排列专题练习 1.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排成一排(首尾不连),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数量();两端不相同,两种物体数量()。两种物体间隔排列,围成一圈(首尾相连),两种物体数量()。 2.△○△○△○△○△ (1)图中一共有()个△,()个○,()比()数量()。 (2)像这样一共摆20个△,那么一共要摆()个○。像这样一共摆了20个○,那么一共要摆()个△。 3.○△○△○△○△ (1)图中一共有()个△,()个○,()与()数量()。 (2)像这样一共摆30个△,那么要摆()个○。像这样一共摆了30个○,那么一共要摆()个△。 4.○△○△○△○ (1)图中一共有()个△,()个○,()比()数量()。 (2)像这样一共摆40个△,那么一共要摆()个○。像这样一共摆了40个○,那么一共要摆()个△。 5.(1)图中一共有()个△,()个○,()与()数量()。 (2)像这样一共摆50个△,那么一共要摆()个○。像这样一共摆了50个○,那么一共要摆()个△。 6.如果把○与△一个隔着一个地排成一行,○有20个,△可能()放,有()个;可能()放,有()个;也可能()放,有()个。 7.从上面几题我们可以看到:○与△是间隔排列的,如果○与△一一对应,那么○与△数量(),谁落单,谁就数量()。 8.想一想下面间隔排列问题中谁和谁一一对应 两个概念:①间隔,比如植树问题中,两棵树之间的“空”称为间隔; ②间距,间隔的长度或者说彼此相隔的距离称为间距 三个数量关系:①间隔数×间距=总长度;总长度÷间距=间隔数。 ②锯的次数×每次用的时间=总时间;总时间÷每次用的时间=锯的次数。 ③楼梯数×爬每个楼梯用的时间=总时间;总时间÷爬每个楼梯用的时间=楼梯数 植树问题:()和()一一对应。分三种情况:()、()、()锯木问题:()和()一一对应。()比()多1。 排队问题:()和()一一对应。()比()多1。 爬楼问题:()和()一一对应。()比()多1。 路灯问题:()和()一一对应。分三种情况:()、()、()敲钟问题:()和()一一对应。()比()多1。 9.果园里栽了一排杨树共80棵。每两棵杨树之间栽了一棵樟树,樟树有几棵? 10.果园里栽了一排杨树共80棵。每两棵之间相隔2米,第1棵到第80棵共有多少米? 11.一条马路长40米,在马路的一边种树,每两棵之间的距离是5米(两端都种),需要种多少棵树? 12.一条马路长40米,在马路的两边种树,每两棵之间的距离是5米,从头摆到尾,需要种多少棵树? 13.一条30米长的走廊,每隔3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10盆花。正确的放法是()。 A.两端都放 B.只放一端 C.两端都不放 14.在一个周长为18米的圆形花坛周围栽菊花,每隔3米栽一棵,可摘菊花多少棵?

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专项练习

1.△△△△△△ (1)如图,每2个△中有1个○,图中一共有()个○,○的个数比△()。 (2)如果这组图形中△有119个,那么○有( )个. 2、△○○△○○△……△这组图形中,如果△有19个,那么○有()个。 3、用○和●串一串佛珠,如果○有10颗,那么●最多有( )颗,最少有( )颗,用( )颗●串出来最漂亮。 4、如图:这段木料一共锯了()次,锯成了()段,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像这样锯10次,这根木料要被锯成()段。如果要锯成10段,需要()次,若每锯一次需3分钟,用时共( )分钟。 5、(1)马路边有一些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已知广告牌有25个,那么电线杆有()根。 (2)马路两边各有19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有一个广告牌,马路两边共有( )个广告牌。 6、道路一侧按3面红旗、2面黄旗、1面蓝旗的顺序插了一行彩旗,第20面是彩旗是()色,第100面彩旗是()色。 7.10个男生10个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如果第1个是男生,那么第5个是()生,第16个是()生。 8.白兔和黑兔一共有18只,一一间隔排成一队,白兔有()只,黑兔有()只;鸡和鸭一共有45只,一一间隔排成一队,鸡最多有()只,最少有()只。 9.走廊上红灯笼和黄灯笼一一间隔挂了一排,一共有15盏,如果第一盏是红灯笼,那么黄灯笼有()盏。 5.5个男生和5个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队,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是2米,第一个男生和第5个男生相距()米。 6.一个圆形花坛,在它的一周一共放了20盆菊花,如果每两盆菊花之间放一盆兰花,那么兰花有()盆。 7.一本书有45页,每两页插图之间有1页文字,如果第一页是插图,那么这本书文字一共有()页。 8.在一个长方形操场的四周每隔5米站一个同学,并且男、女生一一间隔站立,女生一共站了20人,这个长方形操场的周长是()米。 9、气象专家做一项实验,每隔3小时测量一次气温,第12次测量气温时,锯开始时测已过多长时间?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教案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教案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上锁的大门图片、纸条、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边说边贴出动物头像:小刺猬、小鸭、小鸡)小刺猬、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企鹅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可是三只小动物只有两把伞,怎么办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①小鸡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鸭自己打一把伞。②小鸭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鸡自己打一把伞。③小鸭和小鸡拼一把伞,小刺猬自己打一把伞。) ▲当学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应的动物头像帖在伞的下面。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的确,三只小动物都和你们一样试了上面这三种方法,可最后它们却选择了第③种方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呀,当它们开始用前面两种方法时,可没走几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鸭和小鸡给刺疼了,所以只能选择第③种方法。 (教学设计意图:不拘泥于教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新课,

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又渗透了简单组合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用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活动 师:三只小动物到了企鹅博士家的数学城堡,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想要开锁就要找到开锁的密码。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企鹅博士留。) 师: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生略) 师:那么我们就先每人拿出数字卡片,自己摆一摆,边摆边记,完成后,再小组内交流汇总,组长把整个小组摆出的数全写出来,当然重复的数字不用再写,然后全组同学一起把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找到密码。 ▲ 学生先自己摆、记,然后小组汇总、排列、交流,教师进行巡视 并作适当指导。 (教学设计意图:以帮小动物开密码锁的方法来进行数的排列教学,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摆数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活动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这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适当增加了难度,让这个密码出现在所有的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4个,这也是做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设计意图。)师:你们找到密码了吗?是多少?你们是怎么找到的呢? ▲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汇报找密码的过程。(略) 师:那么刚才你们摆两位数时,你摆出了几个呢?请用手势表示一下。▲学生举手后,问没摆全的学生是怎么摆的,问全摆出的学生又是怎么摆的,学生出现的情况可能有:有把1、2组成12,然后再交换位置变成21;1、3组成13,交换位置后是31;2、3组成23,交换位 置后是32。或者是随便摆一个看一个的。或者是这样摆12、13、23、21、31、32等。对这些摆法可让学生去比较一下,得出这两种方法 都是可行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间隔排列|苏教版

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课前准备】 活动单、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晰概念 1.理解“一一间隔排列” (1)(屏幕出示几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图片)屏幕上有一些喜羊羊、灰太狼的图片,同学们找找规律,想一想下一个图片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2)说明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的排列就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2.借助游戏,理解一一间隔排列 3男2女一一间隔排列,如果老师(女)加入,排在这里(女生后)可以吗?可以排在哪里? 二、比较数量,探索规律 1.列举一一间隔排列。 (1)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2)这幅图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谁和谁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2.结合数据,探究一一间隔排列规律

(1)比较每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你有什么发现?) 每组中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为什么夹子比手帕多1,兔子比蘑菇多1,木桩比篱笆多1呢? 说明把一个夹子与一块手帕分成一组,一个夹子对应一块手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一直往下连,你发现了什么?(夹子多一个)。 让学生认识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 (2)这三组排列中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小结(板书: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三、探索发现,完善规律 1.如果增加一个蘑菇,小兔和蘑菇的数量(相等) 什么情况下,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什么情况下,两种物体同样多? 2.集体交流,完善规律 说明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板书) 2.集体交流,完善规律 说明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板书) 四、巩固练习 1.借助图形,掌握规律 比一比每组中两种图形的个数。 2.围成一圈的红、黄珠子,它们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可是看不到两端物体是否相同,怎么办呢? (用剪刀从任意红珠与黄珠之间剪开,拉直),让学生观察,说说为什么两种珠子的个数相同? 小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两种物体数量相同。(板书) 3.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1)把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如果手帕有20块,夹子有()个;如果夹子有20 个,手帕有()块。 (2)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3)锯本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 列和组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简单的排列组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99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交流摆卡片的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教材以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生活场景为依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学习活动置于模

拟情景中,给学生提供操作和活动的机会,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组合数学和学习概率统计奠定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等等,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学习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学生分析: 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练习

间隔排列专项练习二姓名___ 一、填空 1、△○△○△○△○△ (1)如图,每个△中间有1个○。图中一共有()个△,()个○,○的个数比△少()。 (2)像这样一共摆20个△,那么中间一共要摆()○。 2、公园的一侧有18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个广告牌。在公园里的一个湖的四周栽了125棵杨树,在每两棵杨树之间在一颗桃树,一个要栽()棵桃树。 3、把一根12米长的绳子剪了6次,能剪成()段,如果要剪成12段,需要剪()次。 4、 (1)如图,每两块正方形瓷砖中间贴一块长方形彩砖。图中一共有()块长方形彩砖,()块正方形瓷砖,正方形瓷砖的块数比长方形彩砖多()。 (2)像这样贴了30块长方形彩砖,那么正方形瓷砖一共需要()块。 5、有18个小朋友排成一路纵队,每两个小朋友之间相距1米。这路纵队全长大约()米。 6、一幢楼房,相邻的上下两层之间都有18级台阶,从一楼到六楼,一共要爬()级台阶。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2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16盆花。正确的放法是()。 ①两端都放②只放一端③两端都不放 2、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2米放了一盆花,一共要放14盆花。正确的放法是()。 ①两端都放②只放一端③两端都不放 3、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一边,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一共要插10面彩旗。正确的插法是()。 ①两端都插②只插一端③两端都不插 4、一条30米长的直道两边,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如果每边的两端都要插,一共需要()面彩旗。①22 ②20 ③11 三、解决问题 1、从一条线段的一端到另一端,每隔2厘米画一个点,一共画了10个点。这条线段全长多少厘米?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排列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排列》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排列》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101页例1。教材分析:1、让学生经历对几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搭配。2 、让学生在探索搭配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3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方法去解决,并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学情分析:在二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他们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但认知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对有序搭配有一定的模糊意识,缺乏理性层面的思考。本节课可以通过迁移来学习本课的知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方式。2 、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3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目标:学生学会4 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的方法,掌握有序思考的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搭配规律的过程,并掌握其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搭配的不同。学具准备:(可以没有) 任务设计:任务一:用0、1、3、5 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任务二:通过比较优化学习方法。检测题:1 、用卡片0、2、5、9 能摆成( )个两位数,其中最大的两位数是( ) ,最小的两位数是( ) ,它们的差是( ) 。2、用2、5、7、9能组成( )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其中有( )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讲课教师教学过程设计(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 、大家看过喜洋洋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吗?喜欢看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这部动画片中谁总是锲而不舍的,绞尽脑汁地想抓到羊?这不它又准备到羊村去抓羊,于是喜洋洋马上想到了一个办法,在门锁上设置了一个密码?(出示)密码是由:1和3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你认为密码是多少?(出示)密码是由:1、3、5 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你又认为这个密码是多少?2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