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信息系统集成工程项目介绍

信息系统集成工程项目介绍

信息系统集成工程项目介绍
信息系统集成工程项目介绍

系统集成工程

一、信息系统最新技术

1.虚拟化技术

2.刀片服务器技术

3.服务器集群技术

4.SAN存储技术

5.智能DNS技术

二、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

信息系统集成是指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等技术和产品集成为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系统,包括总体规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

信息系统集成由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全然动身点。

2.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它是具

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全面解决

方案,其核心是软件。

3.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

的产品。

4.系统集成包括技术、治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

性的系统工程、技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治理和商务活

动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三、信息系统集成的分类

系统集成要紧包括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

3.1 设备系统集成

设备系统集成,也可称为硬件系统集成,在大多数场合简称系统集成,或称为弱电系统集成,以区分于机电设备安装类的强电集成。设备系统集成也可分为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安防系统集成等。

1.智能建筑系统集成(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Integration),指以搭建主体内的建筑智能化治理系统为

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楼宇自控技术、通信技术、网

络互联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将相关设

备、软件进行集成设计、界面定制开发、安装调试和应用

支持。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实施的子系统包括综合布线、楼

宇自控、电话交换、机房工程、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公

共广播、门禁系统、楼宇对讲、一卡通、停车治理、消防

系统、多媒体显示系统、远程会议系统等。关于功能相近、统一治理的多栋建筑体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又称智能园

区系统集成。

2.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Computer Network System

Integration),指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等),功能和信息等集成

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校、便利的治理。系统集成应采纳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事实上现的关键在

于解决系统之间的互联和互操作问题,通常采纳多厂商、

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架构,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

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

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治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

集成的问题。

3.安防系统集成(Security System Integration),以搭建

组织机构内的安全防范治理平台为目的。安防系统集成实

施的子系统包括门禁系统、楼宇对讲系统、监控系统、防

盗报警、一卡通、停车治理、消防系统、多媒体显示系统、远程会议系统。安防系统集成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集

成项目,也可作为一个子系统包含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中。

3.2 应用系统集成

应用系统集成(Application System Integration),从系统的高度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应用系统模式并实现该系统集成模式

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即为用户提供能一个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应用系统集成又称为行业信息系统集成,差不多深入到用户具体业务和应用层面。应用系统集成能够讲是系统集成的高级时期,独立的应用软件供应商成为其中的核心。

四、信息系统建设

4.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能够分为 4 个时期:立项、开发、运维、消亡。

4.1.1 立项时期

即其概念时期或需求时期,这一时期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概念的形成过程,依照用户单位业务进展和经营治理的需要,提出建设信息系统的初步构想;二是需求分析过程,即对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形成《需求规范讲明书》,经评审、批准后立项。

4.1.2 开发时期

该时期又可分为以下时期。

1.总体规划时期:是系统开发的起始时期,以立项时期所做

的需求分析为基础,明确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导信息系统的开发,优化配置并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通过规划过程规范或完善用户单位的业务流程。一个比较完整的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总体结构、组织结构、治理流程、实施打算、技术规范。

2.系统分析时期:目标是为系统设计时期提供系统的逻辑模

型,内容包括组织结构及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和数据流程分析及系统初步方案。

3.系统设计时期:依照系统分析的结果设计出信息系统的技

术方案,要紧内容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处理流程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安全操纵方案设计、系统组织和队伍设计及系统治理流程设计。

4.系统实施时期:是将设计时期的成果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具

体实现,立即设计文本变成由计算机、服务器、存储等硬件和软件组成的信息系统。由于系统实施时期是对往常全部工作的检验,因此用户的参与特不重要。

5.系统验收时期:通过试运行,系统性能的优劣及其他各种

问题都会暴露在用户面前,即进入了系统验收时期。

4.1.3 运维时期

信息系统通过验收,正式移交给用户以后,就进入运维时期,系统长时刻的有效运行是检验系统质量的试金石。

要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系统维护是不可缺少的工作。维护可分为4种类型:排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4.1.4 消亡时期

开发一个信息系统并希望它一劳永逸地运行下去是不现实的。企业的信息系统经常不可幸免地会遇到系统更新改造、功能扩展,甚至报废重建等情况。对此,用户单位应当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期就注意系统消亡条件和时机,以及由此而花费的成本。

4.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刻的投入,为实现系统开发在效率、质量、成本等方面的

要求及达到用户中意,除了技术、治理等因素外,系统开发方法也起着专门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开发方法有: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

4.2.1 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开发方法。按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应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把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非为若干时期,然后一步一步地一次进行,前一时期是后一时期的工作依据;每个时期又划分详细的工作步骤,顺序作业。每个时期和要紧步骤都有明确详尽的文档编制要求,各个时期和各个步骤的向下转移差不多上通过建立各自的软件文档和对关键时期、步骤进行审核和操纵实现的。

结构化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遵循用户至上原则。

2.严格区分工作时期,每个时期有明确的任务和取得的成果。

3.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4.系统开发过程化,文档资料标准化。

该方法的优点是:理论基础严密,它的指导思想是用户需求在系统建立之前就能被充分了解和理解。由此可见,结构化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该方法的缺点是: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讲明繁琐,工作效率低;要求在开发之初全面认识系统的信息需求,充分预料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但这并不十分现实;若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造成系统交接过程不平稳,系统运行与维护治理难度加大。

4.2.2 原型法

原型法的差不多思想与结构化方法不同,原型法认为在专门难一下子全面准确地提出用户需求的情况下,首先不要求一定要对系统做全面、详细的调查、分析,而是本着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的初步理解,先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用户的最终系统需求。

原型应当具备的特点如下:

1.实际可行。

2.具有最终系统的差不多特征。

3.构造方便、快捷、造价低。

原型法的特点在于原型法对用户的需求是动态响应、逐步纳入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差不多上随着对一个工作模型的不断修改而同时完成的,相互之间并无明显界限,也没有明确分工。系统开发打算确实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适于用户需求开始时定义不清、治理决策方法结构化程度不高的系统开发,开发方法更宜被用户同意;但假如用户配合不行,盲目修改,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能够将原型法分类如下:

1.抛弃型原型(Throw It Away Prototype),此类原型在系

统真正实现以后就放弃不用了。

2.进化型原型(Evolution Prototype),此类原型的构造从

目标系统的一个或几个差不多需求处罚,通过修改和追加

功能的过程逐渐丰富,演化成最终系统。

4.2.3 面向对象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