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平台战略读书笔记

平台战略读书笔记

平台战略读书笔记

【篇一:平台战略——读书笔记】

《平台战略》读书笔记

——李晓东一:该书的研究方向:

《平台战略》是一本经济管理方面的书。是由著名的经济学教授陈威如和余卓轩所著的,书中由浅入深的探讨了“平台”这个改变人类商业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概念,并且创新性的研发出了系统框架,解释平台战略的建构、成长、进化、竞争、覆盖等战略环节。首先什么是平台战略,平台战略就是构建多主体共享的商业生态系统并且产生网络效应,实现多主体共赢的一种战略。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贸易已经不是粗浅的一买一卖,商业也不再是简单的上游下游。今天的买方,明天可能会摇身一变成为卖方,今天的上游,明天可能就会吞并整个食物链,成为行业霸主。尤其在信息科技的冲击下,今天在行业内呼风唤雨的龙头公司,明天就可能被一个好不相关的组织干掉。世界变化太快,我们需要静下来梳理一下新的商业规则,《平台战略》这本书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平台商业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完善的、成长潜能强大的“生态圈”。它拥有独树一帜的精密规范和机制系统,能有效激励多方群体之间互动,达成平台企业的愿景。建立起良好的“平台生态圈”,连接两个以上群体,弯曲打碎了既有的产业链。书中所举的很多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商业案例,淘宝网、盛大文学、新浪微博、大众点评网、拉卡拉等等,都是这样情况。比如电子商务之首——淘宝网,

它连接了商品卖家和买家,让他们满足了彼此的需求。在“平台生态圈”里的一方群体,一旦因为需求增加而壮大,另一方群体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如此一来,一个良性循环机制便建立了,通过此平台交流的各方也会促进对方无限增长。

二:该书的重点内容读完这本书,对我影响比价深刻的主要与以下三个方面:平台生态圈的成长、平台生态圈的创新思路、平台生态圈的竞争。

(1)关于平台生态圈的成长

1、突破引爆点

平台企业希望享受到网络效应的果实,有个关键的前提:平

台生态圈的用户必须达到存活的最低”临界数量“。在平台模式中,”

临界数量“是平台吸引用户的规模达到一个特定的门槛,让平台生态

圈能自行运转与维持。

2、促进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

建立在免费、优惠、体验等条件上的策略是吸引人们首次使用平台

的好方法。

3、追求质的提升

以知名用户巩固发展基础例如,明星加入微博

4、细分市场精耕细作

5、累积双边话语权刺激成长

要判别哪方使用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话语权的基础是规模(”知名

用户“例外)。如同天平,左侧增码、右侧也增码,天平总量也会增加。

6、实施定价策略

1)定价一边,影响全局;

2)生态圈的发展阶段达到引爆点之前补贴策略重要,达到引爆点

之后衍生盈利模式

3)产业竞争格局一方市场若具有”多地栖息“的现象会受价格战影响。 4)朝多元定价发展

7、拟定用户转化策略---引导用户四步骤

1)觉察最直接的方式是广告

2)关注网络分享工具,如”https://www.docsj.com/doc/009253807.html,、“https://www.docsj.com/doc/009253807.html,”,提

供一个小型网络按钮,可加入博客或网站中。若有访客喜欢网页的

内容,轻点按钮,可将内容直接连到社交平台上。

3)尝试

4)行动付费的关键之一是”支付方式的便捷性与可靠度

8、拟定用户绑定策略----提高转换成本

用户绑定策略可以通过众多形式实现,不同的平台模式有属于自己

的方法,其中包括硬件设备的投资、消耗的时间与精神、长期养成

的习惯、有法律依据的契约、累积的人际关系、切身感受

的情感等,都可成为留住用户的理由。协助用户在生态圈建立真实

的归属感可再用户的潜意识中形成巨大的转换成本。

对于不需要依赖绑定策略的平台生态圈(例如 58同城),“高度的

便捷性”是关键,

(2)平台生态圈的创新思路

1、以“时间”为平台内核模式

近几年流行的真人选秀节目,就是以精心设计的时间轴来推动和演进的。

2、以“地理”为平台内核模式

线下拉卡拉、维络城(打印机放在商城入口处等)。

3、布建实体基础设施

生态圈的成长并非仅是互联网为中心,硬件设备也通亚光可能扮演生态圈发展进程中最关键的角色。例如:拉卡拉、维络城、ipad、kindle、游戏机等。

(3)平台生态圈的竞争

产业的同边效应和跨边效应越高(正向),出现“赢家通吃”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微软的windows,起点中文等。企业也可以通过创建一个互补的平台来增强正向的同边网络效应,以增强人气。比如淘宝网的支付宝,携程网的点评机制,卖电子书的网站允许用户之间相互“借书”。对于跨边网络效应的平台,平台方应该找到多地栖息的一方,给与优惠,并开出排他性条款,吸引该方入驻平台,另一方也会慢慢进入,从而达到赢家通吃,垄断

市场。在线视频网优酷土豆等鼓励上传“用户自创内容”,这促使两方群体的跨边与同边网络效应成功融合

三:该书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在商业畅销书里面,有一类是特别容易得到好评的。那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你很多商业案例,然后提炼出一个概念,并试图用这个概念解释他看到的现象。这样的书,我印象中就有《长尾现象》、《引爆点》等。读完陈威如、余卓轩写的《平台战略》,感觉这本书大概也符合这个情况。但是遗憾的是,擅长这样写作的人一般都是老外,很少见到中国人在这方面的产出,这本《平台战略》可以说是一个突破,在这种类型写作里面,出现了中国人的作品。之所以说这本书是中国人的作品,更重要的一点是本书大量案例都来自中国本土,中国人看了,能够和自己过去的印象加以对比分析,感觉更接地气,当然作者毕竟是旅美学者,国际上的经典案例也信手拈来。回到本书的核心概念,是提出了“平台”这个词,能够从商业现象中提炼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概念是一种特别稀缺的能力,能做到这一点的作者大都是实力不俗的。

不足:细细品读,定会发现书中所描述的企业清一色几乎都是互联网企业,所以所谓平台战略也只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战略,其对平

台的认识也仅限于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服务商,我认为这是本书的局

限性,很难从书中读到什么独立、创新、更具思考与建设性的内容。而《平台战略》这本书基本就属于这类书籍。

【篇二:平台战略心得】

学习《平台战略:正在席卷全球的商业模式

革命》一书心得报告

最近学习了教育训练部下发的一本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书——《平

台战略》。这本书是著名的经济学教授陈威如和余卓轩所著的。书

中由浅入深的讲述了“平台”这个改变人类商业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新

概念,并创新性的研发出了系统框架,解释平台战略的建构、成长、进化、竞争、覆盖等战略环节。

首先让我耳目一新的是我了解了什么是平台战略的定义——平台战

略就是构建多主体共享的商业生态系统并且产生网络效应,实现多

主体共赢的一种战略格局。

其次让我领会了平台商业模式的精髓所在,在于打造一个完善的、

成长潜能强大的生态圈”。它拥有独

一家平台企业的终极目标,在于打造出拥有成长活力和赢利潜能的

生态圈,若想将平台战略发挥到极致,最重要的是打造一个多方共

赢的生态环境,并在

平衡中成长。

而我们顶新国际集团公司旗下第二艘航空母舰---德克士,正是本着

这样的愿景和目标,正在积极打造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环境。然而

由于市场模式的不断变化,全球经济的不断影响,公司的生存空间

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利润池逐年下降。那我们德克士公司是不是

也可以在平台战略上有所借鉴和启发呢?比如我们德克士永续经营

的命脉和餐厅根基---qsc,是不是可以借鉴平台战略思维模式和框架,建立一个加盟餐厅自检系统(mvr)的经营管理平台,和我们的加盟

总经理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共同打造这艘航空母舰呢?

今天我们正站在时代的顶端。每一天有无数新诞生或新转型的企业

都采用了平台概念,如我们的竞争对手kfc提供网上订餐服务,彻底改变了过去餐饮业

的商业行为,甚至是店内服务向顾客需求服务的进一步演进的方式。未来的某一天,当人们回头看,会发现,现在的我们正身处于“迈向

平台战略的引爆时代”和平台战略的最前沿,成为平台的弄潮儿。

2014年5月20日

【篇三:《平台战略》读书笔记】

摘要:在互联网和移动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不少公司借由平台取

得了巨大成功,但平台需要具备哪些特征,是否有通用的平台成功

法则,是否可以成为企业的竞争战略?对此,学界尚未有系统的讨论。本书作者陈威如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总结,在严谨的分析框架下,利用通俗的语言,全面归纳介绍了平台的组成要素、机制设计、成

长过程与竞争、覆盖,并结合平台概念对很多实际案例进行剖析,

尤其对平台模式的关键因素—“生态圈”的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平台战略》读书笔记

关键词:平台模式、平台生态圈、商业革命

1 平台商业模式的战略价值

1.1 什么是平台商业模式

从每天早上抓起手机看是否有未读消息,到出门工作、下班回家,

直到睡觉前的发出的最后一条消息,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充满了互联

网带来的便利,我们享受的每一项服务均运用了“平台商业模式”的

概念,这是一种革命性的趋势,正在不断的改进我们的生活,也在

全球商业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什么是平台商业模式?

概括而言,平台商业模式是指连接两个及以上的特定群体,为他们

提供互动机制,满足每一个群体的需求,并巧妙地从中赢利的商业

模式。平台生态圈里的一方群体一旦因为需求增加而壮大,另一方

群体的需求也会随之增长,如此一来,一个良性循环机制便建立起来,通过平台交流的各方也会促进对方无限增长,而通过平台模式

达到战略目的,包括规模壮大和生态圈的完善,乃至对抗竞争者,

甚至是拆解产业现状,重塑市场格局。 [1]

1.2平台商业模式的兴起

平台商业模式的概念并非近现代才开始出现,它一直以来就被不断

运用,是人类社会的最有效的商业模式。如城市中的“市集”,商家

在街道摆设摊位,赚取来往过客的钱,同时与城市管理单位分摊利润。“市集”的规模越大,就会有越多的人来,不断膨胀的人数会吸

引更多的商家入驻,这样不但促进了商品的多样化,也在竞争中提

升了商家的质量。“商家”与“消费人群”这两个群体密切联系,良性

循环加速,能释放出惊人的动力。互联网的兴起为平台商业的崛起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并使其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和规模席卷全球。

1.3网络效应

平台商业模式的特点就是利用群众关系来建立无限增值的可能性。

传统的经济现象经济现象将消费时所获得的价值视为个人层面的东西,与外界无关,而在信息高度流通的时代,一些的产品与服务,

当使用者越来越多时,每一位用户所得到的价值就会呈跳跃式增加。网络效应可以在平台商业模式中发挥极大的效用,腾讯qq就是其中

一例。qq能快速增长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它捕捉到了网络效应,通

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的不断增值,不断扩大用户规模,人们之

间的交流沟通深深地依赖这一平台,最终成为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必

需品。在拥有强大的用户群体后,腾讯qq扩展业务,扩大规模,最

终形成更能强大的“生态圈”。平台商业模式的精髓在于打造一个完

善的成长潜能强大的“生态圈”,他拥有独树一帜的精密规范和机制

系统,能有效激励多方群体之间互动,达成平台企业的愿景。

2 平台生态圈的机制设计

2.1确定用户群体

2.1.1 双边模式

分析或设计平台商业模式的首要步骤就是定义多边或是双边使用群体,确定这些不同的用户群体是谁,以及他们的原始需求是什么。

经研究发现,无论是多么复杂的生态圈,无论该企业拥有多少边群体,最基础的构成元素都是以基本的双边模式搭建而成(如图示

2.1)。由平台搭建起的生态圈不再是单向流动的价值链,也不再是

仅有一方供应成本,另一方获取收入的简单运营模式。对于平台商

业模式来说,每一方都代表成本与收益,都可能在等待另一方先来

报道,因此,平台企业需要同时制定能够纳入多边群体的策略,讨

好每一方使用者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壮大其市场规模。

图2.1 双边模式基本架构

2.1.2三边模式

多边模式的核心是以双边模式为基础建构单位,连接起双方不同的

群体但也有另一种特殊基础模型,即以三个边为生态圈的核心单位。这与双边模式在壮大过程中再增加一边群体不同,三个群体彼此吸

引缺一不可,拿掉其中任何一边,这样的商业模式都无法成立。最

典型额例子就是媒体,比如报纸以时事为内容,吸引读者,再以读

者吸引广告商,电视台以节目吸引观众,再以观众的收视率吸引广

告商,如图2.2所示,这三个群体的跨边网络效应是单向的。

图3.三边模式的基本结构

2.2激发网络效应

人们在接触平台生态圈的瞬间,便被多种已经精心策划好的配套机

制团团包围。以环环相扣的机制建立起来的体系,更能达到有层次、循序渐进的多重目标。如何设计适合自己的产业与服务群体的整套

机制是一门艰辛的艺术,而其中的成败关键就在于如何运用网络效应。平台模式的网络效应包括两大类:同边网络效应与跨边网络效应:

1)同边网络效应:当某一边市场群体的用户规模增长时,将会影响同一边群体内的其他使用着所得到的效用。

2)跨边网络效应:一边用户规模的增长将影响另外一边群体使用该平台所得到的效用。

效用增加为“正向网络效应”,效应减少为“负向网络效应”。通常平

台所设的机制都是为了激发正向网络效应。平台若能同时激发同边

网络效应与跨边网络效应,将能大大增加用户意愿与满足感,进而

推动赢利。建立足以激发同边网络效应与跨边网络效应的功能机制,将对平台企业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2]

2.3用户过滤机制

由于网络效应可能是负向的,这意味着某些成员的加入会降低其他

使用者的效用与意愿。平台企业必

须抑制类似情况的发生,避免对平台的声誉、形象产生负面的影响。平台在建立的初期即拥有一套完善的配套机制,通过机制体系来过

滤用户有几种方式:

1)最基本的方式,是用户身份的鉴定。

2)另一种方式,让用户们成为彼此的监督者。例如,facebook、linkedin。

3)让用户彼此评分的机制往往比其他过滤方式都有效。例如,大众点评的“评分”。

最后,除了基本规则的建立以及用户的相互监督机制外,还有一种

有效的过滤方式,就是依照平台企业的自己主观判断来决定保留、

淘汰哪些用户。

2.4补贴模式

双边模式赋予平台企业在定价方面的弹性,企业可以选择补贴某一

边群体,促进其使用者数量的增长,进而吸引另一边群体支付更多

的费用。在平台商业模式中,补贴模式是一种战略性抉择。补贴模

式的标准一般有以下五点:

1)价格弹性反应:弹性大,适合被当成:“被补贴方”;弹性小,适

合被当成“付费方”;

2)成长时的边际成本:使用者数量增长,企业为服务新用户产生的

边际成本低,适合“被补贴方”;

3) 同边网络效应:拥有正向同边网络效应时,适合“被补贴方”;

4)多地栖息的可能性:某群体能轻易地在数个相似的平台中栖息,

适合“被补贴方”;

5)现金流汇集的方便度:汇集方便度低的,适合“被补贴方”;

然而有时候,双边都不愿意付费,平台可以靠有创意的补贴战略,

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例如,世纪佳缘向急于找到另一半的人收

高级服务费用。总的来说,设定补贴模式,目的就是要在不同的市

场群体刻意形成一种不平衡,就像倾斜的跷跷板一样引发第一股推

动力,进而激发网络效应。

2.5盈利模式

平台企业连接两个以上的群体后,必须决定核心的补贴策略,然后

通过一连串的系统化的机制,引发网络效应,促进生态圈的成长,

凝聚各方成员的互动,再通过用户过滤机制维持整个生态圈的质量。接着便是决定如何赢利。

有效的盈利方式通常具有下列两个原则:

1)平台商业模式的根基来自于多边群体的互补需求所激发出来的网

络效应。必须找到双方需求引力之间的“关键环节”,设置获利关卡。 2)平台模式与传统企业运营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仅是直线性、单向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平台企业是价值的整合者、多边群

体的联结者,更是生态圈的主导者。通过挖掘多方数据来拟定多层

级的价值主张,进而推动盈利。

[3]

3 平台生态圈的成长

3.1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

一旦平台企业成功的引发网络效应,他连接的多方群体将如洪流般

倾注而入,使平台生态圈以数倍的规模增长,然而,究竟应该如何

在引发网络效应后保持其持久性?

根据研究发现,我们用图3.1来表示平台用户市场成长的生命周期。图中的45度线表示“实际市场份额”与“预期市场份额”相吻合的分界线,a点表示初始成员,b、c、d表示三个市场份额均衡的状态,初

创期,位于临界存活点b以左,企业面临的挑战就是将用户规模由b

点推至c引爆点,在这一段,实际用户数量将少于达到最低意愿门

槛的潜在用户数量。问题:潜在用户处于观望期,已进驻用户会因

预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二推出。这将导致生态圈的发展停滞甚至是

萎靡。bc之间正是网络效应的真空地带,也是令多数平台企业阵亡

的瓶颈区。cd之间是引爆期。补贴模式就是促生生态圈成长的核心

战略,若实施得当,则能快速促进用户规模的增长,往引爆点推进。图3.1平台生态圈用户的加入意愿与实际用户数量的s形曲线

3.2品质的提升

并非所有的平台企业都单纯视规模增长为发展主轴,对于某些平台

而言,客户群的质量比规模更加重要。盲目的追求数量的增长,很

可能对生态圈的商业定位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某些平台商业模式就

是建立在质量的发展上的。连接双边市场的平台生态圈若能网络到

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知名用户,其引发的网络效应将迅速强大。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于连接多边市场,让他们通过彼此来满足需求,

就算同类产品或服务,美味用户所需的细节也不一样。当平台在发展、成长时,必须随着生态圈的演进来打造适合其发展的细分框架,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多边市场里的用户寻找到他们真正的需求。这时,平台企业可以采用精耕细作的策略。高效开放的生态圈会使双边市

场找到彼此的细分化需求,并各自进行有效配对。平台企业只需要

在生态圈内建构好完善的有弹性的规则机制,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将

自动实现供需平衡。

对于一个既定的生态圈而言,细分市场策略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达

到足够的规模。在规模还未达到某个水平之前,进行种类划分或许

会造成反效果。一个健全而庞大的生态圈,本质上就该由众多的细

分市场堆砌而成,让质与量相辅相成。

这正是开放的平台所获取的优势: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市场细分

来活化生态圈的发展。在平台规模大幅增长的同时,设立惊喜的框

架将为使用者提供精确地匹配机制,并依次筑起多元而丰富的多边

互动。 [4]

3.3累积双边话语权

许多平台企业拥有能够激发跨边网络效应的潜能,但是当被连接的

双边群体均廁官网是,生态圈很可能会发展不起来。平台企业能够

决定在哪个过程中对哪个市场投注更多心理,这其中的指针就是按

别那方使用者拥有更多话语权。一个企业在协商、交涉过程中的影

响力取决于其话语权的多寡。平台商业模式涉及协商交涉的关系比

单向传统企业链更为复杂。

3.4提高转换成本

将用户绑定咋平台生态圈的关键,在于用户们“转换成本”的多寡,

当用户离开平台时,用户必须考虑,目前在该平台建立的一切都必

须放弃,因此以往投注在该平台的时间与精力在此刻就会变成阻止

用户离去的一种力量,壁壁垒在无意间筑起,人们不会轻易离开自

己有感情依归的地方。协助用户在生态圈建立真实的归属感成为最

有效的壁垒,并在用户的潜意识中形成了巨大的转换成本。

4 平台生态圈的竞争

4.1 竞争关系

自古以来,商人之间为了争夺更多客源,用尽方法与对手竞争,平

台商业模式的兴起,商业竞争不再只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肉搏战,

而是更全面、更深层的盈利模式之间的战争,甚至已称为跨产业联

盟之间的大混战,是生态圈与生态圈之间的战争。

我们将“竞争”定义在拥有同性质业务的平台企业之间(如图4.1),运用相同的盈利模式争取相同的使用群体而产生的对抗,比如,百

度与谷歌主要依靠关键词搜索广告盈利,针对相同的商家与用户,

彼此具有竞争替代关系。 [5]

4.2生态圈的延展性

能够负担平台的平均成本,且实现盈利的方法,就是用户数量的不

断增长。而用户增长策略,只有在生态圈拥有高度延展性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出来。机制体系所提供的功能,能有效复制给每一位用户。例如:世纪佳缘拥有中立的机制,生态圈依用户让他们自行选择,

用户增多时,功能可复制;而珍爱网受限于红娘的人数限制,用户

多时无法提供同质服务。

图4.1 平台企业的竞争

5 平台生态圈的覆盖战争

5.1“覆盖”的源定义

平台模式的崛起掀起的商业变革具有众多层面上和意义,不仅商业

模式本身与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不再雷同,就连企业所面临的威胁

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潜在的敌人往往从无法预料的方向出现。“覆盖”正是这样的一种概念:来自邻近的产业,甚至毫不相关的产业企业,侵蚀你的市场,因而造成威胁。在平台模式不断颠覆传统企业

的时代,音乐产业遭到了来自非音乐企业(如苹果公司)的颠覆,

手机短信功能遭到非移动运营商(如腾讯qq)的取代,这些都是平台生态圈的“覆盖现象”。某些“巨型生态圈”几乎可以覆盖到任何与他们相关甚至无关的业务领域,如百度、腾讯等。

[6]

图5.1平台的覆盖

5.2抢夺利润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