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一、西周。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奴隶主贵族为了管理需要,制定法纪规章,由文字记录并汇集成专书,由官员掌握,这是学术官守的历史现象,因为官府有学而民间私家无学术只有到官府中才有可能学到专门知识,这就是学在官府。学在官府这种历史现象的形成源于西周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其一,唯官有书而民无书,限于西周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只有官府才有制作书册的人力和财力。其二,唯官有器而民无器,礼乐舞射是西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些学科的学习需要器物设备和实际演习,只有官府才具备条件。其三,唯官有学而民无学,由于学术官守,为官之人学有专守,不传他人只教其子,子入官府,各从父学,造成了学术垄断。家庭教育:西周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是先经家庭教育后再进行学校教育。贵族子弟从小在家庭中接受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确立初级的数的概念、方位观念和时间观念。在男尊女卑思想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起开始男女有别的教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受女德的教育,为将来成为贤妻良母做准备,其教育局限在家庭内,相对受到轻视。比较夏商两代,西周的贵族家庭教育已有较大进步,能够按儿童年龄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家庭教育过程有较明显的计划性。大学和小学:国学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根据家庭政治地位的不同,学生进入小学的年龄有早有晚,越贵者入学越早,反之则晚。小学的学习年限为7年,教育内容有德行艺仪,特别强调德行教育,实际上是关于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大学入学资格有一定限制,体现了西周教育的等级性,王大子15岁入大学,其他人20岁入大学,年限为9年。天子和诸侯的大学名称不同,并存在着规模和等级的差别,天子所设大学有五学之称,即辟雍、成均、上庠、东序、奇宗,其中辟雍是中心,四面环水;诸侯所设大学只有一学,半面环水,称为泮宫。大学的教学服从培养统治者的需要,学大艺,履大节,分科教学,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国学和乡学。设在王都的大学和小学,总称国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地方学校自乡以下有四学:乡校、州序、党庠、、家塾。郊外为野,野分六遂,遂无学校,乡学由负责民政的司徒负责总的领导,教育内容有明确的规定即“乡三物”。(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乡学实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荐,把贤能者选送司徒,经司徒再择优送至国学。乡学和国学等级有别但存在一定的联系。六艺: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六艺中礼乐射御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是小学的课程。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礼的内容极广,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各个领域,乐教是当时的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蕴含多种教育因素。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指文字书写,数,指算法。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即重思想道德,也重文化知识;即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即重文事也重武备;即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背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春秋战国。私人讲学的兴起。官学的衰废和文化的下移为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叶,到春秋末期发展到初步繁荣的阶段。士阶层的变化对教育提出新要求,士转化为平民阶级的上层,并成为以脑力活动谋生的自由民,充当了学术下移的先锋,随着养士之风的形成,平民希望从师受教学习文化从而加入士阶层,私学正式适应这种社会新需要的教育组织机构。私学兴起为百家争鸣开辟园地,新型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和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成为促进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士阶层为各个阶级服务,也必然发生思想分化,从而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春秋时期,私学取代官学是学校教育与自然形态教育分离后教育制度史上一次大变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学依靠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来发展教育事业,以适应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所谓稷下,是

指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稷下学宫是养士之风的产物,其创设处于田齐政权招致贤人的目的,当时齐国也具备了兴办学宫的经济条件。稷下学宫的特色在于:它是一所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学术自由和待遇优厚。容纳百家相互争鸣与吸取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学者们也得到了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和良好的物质待遇。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在于: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此外稷下学宫也留给人思考,为什么齐国稷下学宫的成功,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为带来政治的成功?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订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2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立国治国要解决三个重要条件:首先是庶,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是富,要是人民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庶与富是实现教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孔丘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先抓好经济建设以建立物质基础,随之而来就应当抓教育建设,国家才会走上富强康乐之路。3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孔丘对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他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性指先天素质,习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丘认为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他认为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人的早期教育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尤为重要,人也应当终生受教育,知识和道德才不至于停顿倒退,此外,人的生活环境也应受到重视,居住环境应“里仁为美”社会交往则应“就有道而正焉”4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对于有教无类的原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关键在于对类作何解释,一般认为有教无类就是部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的教学实践切实的贯彻了这一办学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分布地区较广,弟子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出身于平民。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打破了贵贱贫富种族的界限和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5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孔丘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养人的路线可以简括为学而优则仕,包含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达不到优良就没有做官的资格。这个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6以六艺为教育内容。孔丘的教学内容虽承袭了西周六艺的名称,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已做了调整,充实了内容,教材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诗》又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都有重要作用;《书》又称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目的是要人学习先王之道,特别是恢复文武之道;礼又称仪礼,知礼是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学会礼的仪式更要理解礼的精神实质;乐是各种乐教形式的总称,内涵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为政治服务。易是一步卜筮之书,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编年史。孔丘的教学内容存在三方面的特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7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孔丘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只有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才能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因材施教有利于加速各种人才的成长,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特点,孔丘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谈话和个别观察。启发诱导: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不论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

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己对问题能加以思考获得切实的领会才是可靠和有效的,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思行结合:“学而知之”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唯一手段。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简介经验而且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丘提倡广泛学习知识并再次基础上认真深入进行思考,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应当用于社会实践,由学而思而行,孔丘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8论道德教育。孔丘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成为君子的首要条件是具有道德修养。礼与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孔丘还总结了一些进行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一是立志,二是克己,三是力行,四是中庸,五是内省,六是改过。9论教师。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有六。一是学而不厌,二是诲人不倦,三是温故知新,四是以身作则,五是爱护学生,六是教学相长10历史影响。孔丘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创办私学,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者的范围;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纂教材保存古代文化;总结教育实践经验首倡启发式教学实行因材施教;重视道德教育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孟轲的教育思想。1思孟学派。2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战国时期人们对人性问题有过热烈的论证,孟子道性善是其中重要的一派观点,孟轲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并形成论证政治必先论证教育,论证教育必先论证人性的思维习惯。孟轲认为,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的善,即我固有之的仁义礼智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结果;探讨人性最终是为了顺性而因势利导。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他坚定的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在对人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阐述了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善端只是人的某种可能性,将可能变成现实要靠教育、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以促进人固有的善端成长起来,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对国家的治理。3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孟轲第一次明确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教育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人伦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轲设想以父子兄弟之类的血缘宗法关系去影响和制约君臣之类的政治社会关系,实现社会改良达到长治久安。自孟轲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后就明确了此后两千年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即宗法的社会,伦理的教育。4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孟轲提出了大丈夫的人格理想,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实现大丈夫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一是持志养气二是动心忍性三是反求诸己5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孟轲认为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的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在思维与感官之间,更强调思维。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方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据此孟轲尤其主张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尽信书不如无书,对前代文献典籍不轻信不盲从,经过自己的思考而有所弃取,读书不应拘泥于文字和词句,而应通过思考去体会深层意蕴。所以,学习中特别重要的是由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荀况的教育思想1荀况与六经的传授2性恶论与教育作用1性伪之分。伪与性是一个相对的范畴,性是指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和感知能力;伪是指人为,泛指一切通过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荀况以为,孟轲所说人性善,实际上说的是伪,而不是性2性伪和。性与伪是区别对立的也是联系统一的,性与伪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文饰;而缺乏加工文饰素材永远是那么原始和不完善3化性起伪。要实现途之人皆可以为禹,必须注意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三方面的因素3以培养大儒为教育目标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也处于荀况礼法兼治的政治理想,荀况认为教育应当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

国理政的各级官僚。荀况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俗儒徒有儒者外表仅会做教条诵读全然不知其用且无操守;雅儒的言行能合礼义,虽不能知类通达却能承认无知;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自如的应对从未闻见过的事物,自如的治理好国家。显然,教育应当以大儒为理想目标4以六经为教学内容主张化性起伪的荀况认为教育是不断积累起礼义使原始状态下的人性得到改变的过程是外铄的过程,他重视文化知识特别是古代典籍的学习。由于荀况的传经如家经典得以保存,后世中国社会教育有了经典教科书,并为文化思想的定于一尊提供了依据5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先秦教育家中,荀况对于学习过程的分析相当完整而系统。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于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学习应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荀况十分重视思维的作用还具体提出一些发挥心的功能的方法:如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和虚一而静。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由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性质,它的最终目的是否可靠,唯有通过行方能得到验证。荀况的学习过程是以行为目的和归宿的完整步骤序列,把学习终止在行,也给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人文社会特点的形成带来极大影响。6论教师。荀况尊师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国家兴亡与教师的关系二是从维护学术思想的统一性出发,强调对教师的服从。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1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2素丝说与教育作用墨家主张借助教育来建设兼爱社会,教育能够对改造社会发生重大作用,其前提在于人是可教的,墨翟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首先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其次,下什么颜色的染缸就成什么颜色的丝,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必须慎其所染选择所染。这一思想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认识和阐述了教育的作用。3以兼士为教育目标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这就是兼士或贤士,关于兼士或贤士的三条具体标准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道德思维辩论和知识技能的要求,知识技能的要求是为了使兼士们投入社会实践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思维辩论的要求是希望通过兼士们上说下教向社会推行其兼爱主张,道德的要求最为重要,这使兼士们懂得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墨家的兼士与儒家的君子有很大的不同,表现了完全不同的人格追求,反映了小生产者的平等理想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出于培养兼士的需要,墨翟及其弟子确定了一套有特色的教育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类:1政治和道德教育。即墨家十论:尚贤、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贵。2科学技术教育3以六艺为主体的文史知识教育4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堪称伟大的创造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鲜明的特色:1主动。作为兼士职责就是主动积极的上说下教,向人们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墨翟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动和主导,但忽视了启发,忽视了学习必须具备知识和心理的准备。2创造。对古代的好东西要集成,而在今天则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希望好东西能更多一些。法家:1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法家的人性观表现为绝对的性恶论,法家认为人性都是利己和自为的,要通过教育改变人性,使其为他人考虑。韩非认为,人心总是利己而害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离不开“计算之心”。基于这种对人性的估价,法家强调治国必须靠高压的政治法制手段,无须用温情脉脉的教育感化。韩非在教育上提出了不少严厉的教育论断,他认为在教育中应该把握住一个问题的症结:你不能指望人们自觉为善,只能设法令人不得为非。这个尺度一定,也就定下了教育方式的取向,不务德而务法,教育如此社会政治的实现也是如此2禁私学法家认为私家学派的存在造成思想的纷乱和不统一,导致了乱上反世。为了达到政治强权而实现国家富强进而实现统一各国的愿望,法家所采取的一大措施就是不准人思想和禁止人说话,而定法家思想于一尊。法家这种禁杂反之学学术思想择一的做法也开了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统治的先河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表达了法家推行法制教育的内容,而以吏为师则主要表达了法制教育的实现

手段。以法为教要求在社会实行普遍的法制教育,使维护封建统治的法令深入人心。法家提出的以吏为师其着眼点不在师而在吏,或者说是在法而不在教,即为了实行法治选择那些知法的官吏来担任法令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以吏为师还包含另一层意思:理想的国家和社会是不需要许多人来从事文化知识教育工作的,这样的人一多就会破坏社会秩序。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它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做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钢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表达了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为了实现三钢领,进一步提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八条目,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又逐个包含,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基础,一个人政治能力的形成与个人修养是合一的《中庸》认为人们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即尊德性。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道问学。对学习过程进行了阐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过程背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这一表述概括了知识获得的基本环节和顺序。3《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中国古代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学记承袭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途径是化民成俗,即兴办学校、推行教育、培育人才,以教化人民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风美俗。教育对个体发展也起到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教育通过对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使每个人都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懂得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

三、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在文化教育上采取宽松政策,给各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各学派之间相互争雄势必危及政治思想的稳定,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春秋》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于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从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鼓励儒学的发展,对其他各家采取排斥的态度达到以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2兴太学以养士汉初的私学虽然繁荣但培养的人才规格各异思想不一,显然很难满足封建集权国家对统治人才的要求,为了保证封建国家在统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也是为了改变人才短缺的局面,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建议。他明确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实际上,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3实行察举,任贤使能。针对汉初人才选拔和使用中的弊病,董仲舒提出了加强选举、合理任用人才的主张。汉初以来,普遍存在着任子纳资的授官制度以及以年资深浅决定官员升迁与否的现象,这些显然不利于选贤任能原则的实施。董仲舒提出了一整套严格的选士方案:所供贤者有赏,所供不肖者有罚。同时强调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第二节封建国家学校制度的确立1经学教育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章句之说即经说,师法家法,石渠阁会议、白虎观会议,镌刻石经。2太学意味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3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宦官为抵抗官僚势力而办,在教育上具有独特意义:首先它打破了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4郡国学第三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确立2论人性与教育作用3论道德教育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官学的改革1西晋的中央官学2南朝宋的中央官学3北魏的中央官学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1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

在儒学德治思想的主导下,隋唐在开国之初都曾实行崇儒兴学的文教政策作为推行教化的根本,又兼利用佛教和道教作为控制民众思想的工具。积极发展科举作为选拔人才改进吏治的重要途径;提倡民间办学听任私学发展以补充官学2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国子寺,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国子寺及国子祭酒的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发展到了称为独立部门的时代3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完备4学校教学管理制度5私学的发展6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学校教育体系的形成,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完备,重视专业教育,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第三节科举制度的建立1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3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活动,称为科举制的前提条件;科举制是学生取得官职的必由之路,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开辟了政治出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随着科举考试制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学校教育要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称为科举的附庸,学校也称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科举对学校教育发挥着导向调控作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考试方法4科举制度的影响第四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1颜之推与《颜氏家训》2论士大夫教育3论家庭教育第五节韩愈的教育思想1弘扬孔孟之道2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3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4论师道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发展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1科举制度的演变2学校沦为科举附庸3宋代“兴文教”政策4苏湖教法5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6积分法7监生历事8六等黜陟法9社学第二节书院的发展1书院的产生与发展2《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3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4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5书院教育的特点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1私塾的发展、种类和教育特点2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第四节朱熹的教育思想1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2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3论“大学”与“小学”4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第五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1致良知与教育作用2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3论教学4论儿童教育

六、早期的启蒙教育思想第一节倡导新的教育主张1“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2“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3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第二节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1颜元与漳南书院2“实才实德”的培养目标3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理学斋;帖括斋4习行的教学方法

七、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第一节教会学校的举办和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1英华书院与马礼逊学校2教会学校的发展3“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与“中华教育会”4教会学校的课程第二节洋务教育的创立和发展第三节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第一节维新派的教育实践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康有为的教育思想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严复的教育思想清末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九、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1922年新学制收回教育权运动

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教育制度改革学校教育制度的管理措施学校教育的发展

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端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群众教育和学校教育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的基本经验

十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

践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1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 1、简述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一)学在官府 第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第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第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二)官师合一 1、教师由官吏兼任,官职为当教师的前提条件; 2、师资的选聘任用,均由政府包办; 3、教师无真正的专业精神可言。 (三)政教合一 l、教育与政治的叠合,教化是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施教机构就是行政机构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教学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3、读书与做官发生密切联系。 2、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 (一)崇法尚刑,以法为教 (二)强化文化学术的高度统一 1、书同文:许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2、行同伦:“黔首改化,远迩同度”。 3、禁私学,以吏为师。“以吏为师”是指在政府机关附设“学室”,由吏对弟子进行教训,以培养刀笔小吏。 4、禁游宦。“游宦”是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 5、设三老以掌教化

6、颁挟书令,焚书坑儒 (三)设置博士官 3、了解李斯、赵高、胡毋敬所编写的字书名称。 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4、简述汉初以及汉武帝制定的文教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教育政策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恢复各派学术 3、废除挟书令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5、了解卧碑文、训士卧碑文的对应朝代。 国子监设绳愆厅;立《卧碑文》(明)、《训士卧碑文》(清)。 6、简述古代文教政策基本特点。 一、极为重视对文教政策的制定 二、文教政策充分发挥了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作用 三、鼓励官学的发展,允许私学发展,私学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 四、注意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任用的联系 五、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六、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第二章 1、简述学校教育萌生的前提条件。 1、阶级的分化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第一章 (1) 第二章 (2) 第三章 (3) 第四章 (4) 第五章 (5) 第六章 (6) 第七章 (7) 第八章 (8) 附录: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10)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 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中国教育史精讲

中国教育史 原始社会教育的最本质特点是无阶级性。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制度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是学校的出现。 西周教育的特征:学在官府 私人讲学兴起的原因:官学衰废,学术下移,新兴士阶层出现 私人讲学兴起的意义 冲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学校教育为官府所垄断的局面,打破了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旧官学教育体制,使学校成为了独立的活动。 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私学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学术繁荣 促成了学校教育服务社会政治的古代教育传统的形成,例如孔子的“学而优则仕”。 稷下学宫 性质:由官家主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是战国时代的最高学府。由养士制度发展转化来的教育机构。创办学宫的目的是招贤纳士。 任务:讲学,著述,育才,咨询议政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历史意义: 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贡献:1 首创私学,2 编订六经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孔子是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启发诱导——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 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思,行并重4由博返约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 立志——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克己——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轲的思想——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性善论的内容:善性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理论价值:1认为人生来就有理智的善端,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生来就有的2他所说的善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他的性善论是以唯心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一是求放心,即恢复失去的善性,二是存心,养性,保持和发扬固有的善性。他认为仁政的根本在于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地手段。 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实现: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内容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教育史》 试卷(A B C)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918年创立____________________,该教学方法于次年输入我国。 2、1862年6月11日,_________________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3、明朝自嘉靖后,连续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事件。 4、______________作为西方列强文化侵略政策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上,具有两重性 5、_______________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士的主要制度。 6、汉代名师大儒办的私学,通常包括两种学生,即及门弟子和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5分) 六艺教育22 两周国学、乡学、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所不同。西周的教育内容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包括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使用技能。包括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形成了一种教育传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教无类32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阵,指导他的实践活动,是孔丘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穷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丘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将受教育范围扩大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性恶论73 荀况批评性善论,未得到实际验证,是一种无实用价值的理论。他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因此在谈论人性的时候,应该把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区分开来。荀况的性恶论是其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基础理论。 稷下学宫55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因齐国君主在稷下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得名。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其性质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同时是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具有学术自由、待遇优厚,与齐国政治息息相关。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三纲领八条目91 《大学》的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领”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关于中国教育史 的知识

中国教育史 1、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的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一体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这些教育内容都是由造就“修己治人”的治术人才的总目标决定的。西周天子所设的五学中的中心学校是辟雍(太学)。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 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社会原因是士阶层的崛起和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并称显学的两大学派是墨家学派和儒家学派。 5、《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 6、夏代是我国奴隶制学校教育的创立的开端。夏代学校序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教育 7、《弟子职》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较完备的学生守则。 8、《书》即后世儒家称之为《书经》,又名《尚书》,它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部资料汇编,保存着有关殷周二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资料。 9、《春秋》又名《春秋经》,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大学》中提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至善。 10、《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 11、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12、汉代文教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元五年,汉武帝将儒家经典列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完成了史称“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举,”标志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13、汉代教育体系可分为中央官学和私学两大类。中央官学包括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官邸学)、文翁兴学。文翁兴学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比太学的兴办还要早十余年,它又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14、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始于魏,行至南北朝,到隋朝被科举制所代替。 15、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它的设置还为后代各种专门学校的开设开辟了道路。 16、三国时期的刘劭所著的《人物志》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一部不可多得的人才教育学著作。 17、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这是中国第一部以论述儿童教育为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教育史42327

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二、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官学衰变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二)、私学兴起 兴起的原因:1、政治经济的变革,社会的变动,官学的衰落 2、“士”作为一个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私学的创办者都已各种“治国治民”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1、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个体经济基础上。 2、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心地主阶级为首,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 治的阶级联盟。 3、私学它是有四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 4、私学是政教分设 5、私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 6、私学是官师分离 7、私学思想自由 8、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 四、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去,就会影响政治。(2)与经济的关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庶富教” (3)、与军事的关系:“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求; (4)、与行政、法律的关系:“道之以政,齐之以行,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论教育对象问题-----有教无类 (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 可以入学受教育。 (2)意义: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 打破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三)、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1)内涵:将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 (2)依据:《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学也,禄在其中矣” (3)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 对后世的读书做官制度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教育内容---六经

考研《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

答案 目录 答案 (1) 目录 (1)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1)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2)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5)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9)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1)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12)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14) 第八章明朝的教育 (17) 第九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18) 第十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20) 第十一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21) 第十二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22) 第十三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25) 第十四章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26) 第十五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28) 第十六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32)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成均”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①夏代的教育 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 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②商代的教育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 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 二、西周的教育 ①西周的社会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②西周的学校制度: 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从学校入学资格看,唐代学校教育具有() A、A民主性 B、B.严格等级性 C、C.平民性 D、D.官僚性 ?2、韩愈的主要教育着作是()。 A、A《师说》 B、B《春秋繁露》 C、C.《五经正义》 D、D.《非国语》 ?3、唐代科举考试中,采用论文形式,要求运用经书对现实问题提出看法的考试方法叫()。 A、A.帖经 B、B.墨义 C、C.策问 D、D.诗赋 ?4、提出“三教虽异,善归一揆”的是()。 A、A.唐玄宗 B、B.唐高祖 C、C.唐太宗 D、D.唐中宗 ?5、唐代支持科举制,为考进士的人们创办了()。 A、A.广文馆 B、B.崇玄馆 C、C.修文馆 D、D.弘文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唐朝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监领导下的() A、A.国子学 B、B.太学 C、C.四门学

D、D.书学、算学和律学 E、E.广文馆 ?2、唐朝中央官学有在中央各专职行政机构中附设的学校,其中药学类主要有()。 A、A.医学 B、B.针科 C、C.按摩 D、D.咒禁 E、E.药园 ?3、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A、A.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B、B.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C、C.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D、D.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E、E.重视医学教育 F、F.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4、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类型有()。 A、A.常科 B、B.制科 C、C.察举 D、D.九品中正 E、E.武举 ?5、科举制在历史上存在1300多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 A、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B.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小学教育考试整理-中国教育史

1.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2.《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3.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4.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白虎通义》。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 的石经称“熹平石经”。 5.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6.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7.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其“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8.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想的代表。 9.1839年11月,独立的马礼逊学堂始在澳门成立,它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 早期一位来华传教的传教士而得名。在该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容闳、黄宽、黄胜三人于1847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留美学生。 10.1862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1972年,由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詹天佑等出发赴美学习。 11.1896年,盛宣怀奏请在上海设立南洋公学,先后开办有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和特班,民国后发展为交 通大学。 12.清政府于1906年宣布废除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 13.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 地位。 14.清华学堂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 15.民国初年,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这五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16.1917年,以黄炎培为首组织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高峰。 17.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陶行知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 潮。 18.1923年8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 潮。 19.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议决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抗战期间, 国民政府实施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 20.1936年6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被誉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 21.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22.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23.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诗__》、《_书___》、《_礼___》、《_乐》、《_易__》、《_春秋__》, 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24.“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是孟轲对人性的看法,“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是荀况对人性的看法。墨家 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和“贤士”。 25.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博士。 26.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熹平石经。 27.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急就篇》,它的编者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 史游。 28.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孝经》,颁布行天下。 29.唐代来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 30.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回回国子学,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校。 31.两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等。 32.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 33.明国子监内设立有“绳愆厅”,俨然校内公堂和监狱,对学生进行审讯和惩罚。 34.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措施树立儒学和理学的权威地位,顺治帝封孔子为“至圣宣师”,康熙帝亲书“万世师表” 匾额悬挂于各地孔庙。对于朱熹及程朱理学,康熙帝除下诏朱熹配享孔庙外。 35.严复在其著作《原强》中提出的“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项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在 德智体三方面同时发展的教育思想。 36.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37.张之洞在他的著作《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38.“六·三·三学制”是1922年颁布施行的。 39.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 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见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38页(二)启发诱导第三段内容。 2、《急就篇》急救篇是汉代遗留下来的。它是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编,流传至今的有2144个单字,采用三、 四、七字一句的形式,将2000字左右的单字串起来,形成能够表达一定思想的韵文。。 3、福建船政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由闽浙总督左宗棠于1866年奏请创办,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洋务运动时期最 大的专门制造近代轮船的工厂。设立船政居的主要目的是造轮船以应军需,加强海防,有效地抵御列强的海上侵略;同时也鉴于两次鸦片战争后,船行于沿海及长江的洋行轮船日渐增多,传统的船运业已面临破产,必须发展自己的近代船运业与之竞争。学堂由前学堂和后学堂两部分组成,学制五年。前学堂学习制造技术,又称造船学堂;后学堂学习驾驶和轮机技术。福建船政学堂是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它为近代中国海军输送了第一代舰战指挥和驾驶人才;也为近代中国船舰制造业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4、“六三三学制”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个学制被 称为“新学制”,或叫《壬戌学制》。又因小学6年,初中和高中各3年的分段形式,称为“六三三学制”。为使新学制的讨论有明确的方向,在学制酝酿过程即提出了相关的指导原则,具体为: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②发扬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 各地方伸缩余地。新学制系统规定:儿童满六周岁入小学。小学教育六年。初级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可以单独设立。中学教育年限是六年,分初中和高中两级,一般情况下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高等教育分专门学校和大学两种,“六三三学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和经验,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考虑到了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正是这一学制在一定程度符合了教育规律,成为我国近代最主要的学制模式,也是历史上最稳定的学制模式。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77395

1.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所提出的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2.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孔子的“因材施教”主张改变以往教育“批量生产”的弊端,通过了解学生的特性,使用相对适当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学习。 3.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有教无类”打破文化垄断,让平民百姓可以接受学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更多的人可以受益,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4.百家争鸣:是指(前770 -前476 )(前475-前221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出现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达到空前活跃的状态,产生了大量有思想的理念,同时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 5.学而优则仕: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 鼓励更多的寒门子弟努力学习,通过学习获得一官半职。但同时也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 6.积微见着:知识是不断积累的。才性虽低,锲而不舍,也可以成绩卓着。 纠正学子一跃而就的错误思想,培养学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7.兼陈中衡:具体说就是“兼陈万物中悬衡焉”,“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

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有时也简称为“兼权”。 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这就要求在教育中要教导人们辩证的学习。 8.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注重后天的教育,认为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性”指先天素质,“习”即习染。 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0.性善论:是一种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之本性趋向善,行善比作恶要容易。 教育以巩固善性和预防“恶”性的沾染为主。 11.性恶论:是对人性的一种看法。主张人之本性趋向恶,作恶比向善要容易。 “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进步意义,在教育理论上也有更积极的意义。 12.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 强调教育要不折不扣地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施教。 13.焚书坑儒:是从公元开始的焚毁五经、活埋儒士的事件。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 答: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答:(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训练。 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答:(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2)以生产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包括多个方面(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6)教育还没有专职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 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 答:形成于夏代。历史性变化: (1)教育目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为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夏代,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战的武士。 (2)教育内容:原始社会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在夏代,变化有重视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化道德教育。 (3)教育方式与手段:原始时期在于言传身教,教育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在夏代,教育主要为学校教育,夏都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地方上也有学校。(4)等级性:原始时期教育权利平等;在夏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2.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答:礼乐射御书数 礼:五礼: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以宾礼亲邦, 以军礼同邦国, 以嘉礼亲万民”。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乐:诗歌、音乐、舞蹈。乐教包括乐德、乐语和乐舞。 射:射箭的技术训练 御: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文字 数:数的顺序名称、记数的符号、甲子记日法、朔望的周期、计数的方法、十进位和四则运算。 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及文化知识 3.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变革有何表现? 答:表现:私学取代官学。“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由于世袭制度、王权衰落、战争动乱导致了官学衰废。而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更新需要私学的兴起。与官学相比,私学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工、农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私

中国教育史内容

六艺 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主要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它包括多方面教育因素:集中式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使用技能,也包括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佳偶,形成一种教育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汉代以后把孔子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是施德政的基本手段。2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3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教育目的。4以六艺作为教学内容。5总结了兴致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6主张自觉修养德行。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7提出树立教师的典范。 一、孔子对教育的主要贡献 1实施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学术下移。2提出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3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与整理,丰富了教材建设,奠定儒家经典基础。4提出学而优则仕,为古代封建官僚体系准备条件。5重视德育教育,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总结佳偶实践经验,都提出许多教育学原理方法,教育学规律,对后世产生深远历史影响,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为古代教育奠定理论基础。 二、有教无类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并指导教育实践,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的本来意思是无论贵贱贫穷和种族,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实施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的范围,满足了平民入学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广泛的接受学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墨子; 三、孟子的观点 孟子从性善论和施仁政出发,高度重视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作用是的民心,而得民心是施行仁政的关键,最有效措施。教育对人作用是求放心,每个人虽具有先天的善端,但由于环境诱惑和自身不够努力,可能会失掉善端,教育就在于找回本性,保存和发扬善端。教育目的:明人伦。 四、大学 大学明确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领,是一个要求从低到高,内容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大学以人的完善过程分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吧个步骤,八条目。这个逻辑反映出古代宗法等级制度的影响。三纲领八条目着眼于人伦,一个人道德和社会在政治的实现为目的。 太学元朔五年,汉武帝采取董仲舒意见,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成立。 七、颜氏家训 颜之推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撰写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族教育指导书《颜氏家训》以训诫子孙。概述主要阐述了论士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