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

流动人口文献综述

国外流动人口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人口流动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从社会学、人口学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本身所具有的规律、人口流动的模式、人口流动的特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等;另一类,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如莱文斯坦(E.G.Ravenstein)的人口迁移的规律,李的人口迁移理论,沃尔波特的人口迁移决策理论,马波昆杰的人口流动系统理论,泽林斯基的人口流动五阶段论,等等。这些理论在人口流动研究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但放之于中国则不一定都有效,也不一定都正确。例如莱文斯坦提出的人口迁移规律认为,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更“喜欢”流动。其实这只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没有通过现象看到事情的本质,即没有看到农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条件同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一社会现实,农村人口更“喜欢”流动是喜欢城市比较优越的条件,而不是喜欢“流动”本身。“推-拉理论”认为,决定人口迁移的因素是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推力因素包括失业、就业不足、耕地不足、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如学校、医院)、社会经济及政治关系的紧张和自然灾害(如水涝、干旱)等;拉力因素包括迁移目的地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前途、更高的工资、更好的教育和卫生设施、较好的居住环境等。

但是人口迁移或流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或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受到的影响因素大不相同,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的人们,其流迁的动因也有很大的差别,推力和拉力理论很难将其解释得完美无缺。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实行独特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受到来自制度的阻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推-拉理论对我国户籍人口流动是失效的。但是,我们还须看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自由程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农村人口几乎可以不受多大限制地在全国任意城乡间自由流动。在人口自愿、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推—拉理论还是有效的,因为从大的方面看,构成推力和接力的主要因素大多是相同的。即使是对于户籍迁移性人口流动,推—拉理论也不是完全失效,只是在户籍迁移性流动的情况下,推力和拉力的作用程度减轻了,人口流动的规模缩小了,但迁移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和非迁移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相同的。

到目前为止,世界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都是由乡村流向城市,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尽管在个别经济高度发达国家,已经出现大城市人口向郊区和乡村流动的苗头,但仍然只是“苗头”而已,远未形成气候。因此,人口流动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一个城乡问题。也许正因为如此,发展经济学理论更关注对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人口流动主要是农村向城市流动,农业劳动向非农业流动。这正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刘易期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拉出了他的人口流动模式。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人为,工业部门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劳动者收入水平是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动因。只要农业存在着剩余劳动,工业就可以得到无限劳动供给,并在工资不变的条件下,积累利润,扩大再生产,直到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完毕。这一论断已经受到了来自我国现实情况的挑战。在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地出现的“民工荒”,就是对这一理论的一个打击。尽管那里的“民工荒”实际上只是结构性的而不是整体性的,但已足以说明,如果流向工业部门的农村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长期不变,由于物价和社会整体收入水

平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工业部门要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不可能的。

托达罗提出了著名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认为城乡预期收益的差异是决定人口流动决策的关键变量,而影响城乡预期收益的主要因素是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现代部门就业概率取决于城市传统部门就业总人数与城市现代部门新创造的职位数,就业概率的大小能自动调整人们的迁移行为。当城乡收入存在巨大差异时,就业概率对人们迁移决策行为的影响会减弱,人口净迁移的速度会超过城市现代部门的就业创造率,而出现严重的城市失业现象。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实际差异大多数的年份在1:2至1:3(农村为1),这种收入差距,吸引着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流动,尽管这种流动常受到来自制度方面的限制。我国自从20世纪50年代将进城的农民遣返至今,虽然在城市没有出现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以失业和贫困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病”,但也没有实现城市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不仅如此,文革期间还动员城市上千万待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就业。如今,数以千万计(甚至上亿)的流动人口在全国各地(主要是城市)流动,给城市造成了一定的失业,流动人口自身的就业也困难重重,但20多年的情况表明,人口乡—城流动的势头有增无减。实际上,我国城市失业主要不是农村流动人口造成的,而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托达罗的理论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是:(1)城乡之间收入水平的差距应该控制并逐步缩小。我国实际上也一直在这样做,但结果并不理想,这种差距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当前全国各地实行的减免农业税的措施,是中央“多给少取”的农村政策的重要一环。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解决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流动问题,只从城市本身出发考虑问题是不够的,必须加快农村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但是,托达罗认为,不加区别的发展教育,可能会加重城市的失业,因为受过较好教育的人,都希望能在城市找到较好的工作,而用人部门只挑选更好的。

国内研究现状

虽然我国古代先贤就已经对人口流动问题有所注意,但在人口流动方面的值得注意的研究成果却出现得比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已颇具规模,如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的农民进城,和随之而来的对进城农民的“遣反”和对城市人口的疏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劳动”,以及后来的知青返城;“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大串联,三线建设和工程移民等。但在这些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发生的时候却很少有人对其进行学术研究。在国内,系统完整的人口流动理论,尚不多见,就人们研究问题所涉及的范围而言,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流动与人口发展战略,人口流动调控与管理,以及引起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影响、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人口流动的特点和趋势、影响人口流动的推—拉因素,等等。所有研究概括起来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城市,也就是放在了人口的流入地,虽然各类研究中也都涉及农村(即流出地),但远不如人们对城市关注的热情高;二是以一个省或者自治区为研究对象的很少。

人们在研究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时,或者从上进行一般的数量描述,或者通过计量模型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分因素的定量分析。但是,决定人口流动方向和规模的不是少数几个因素,更加是单个因素,而是所有因素共同影响。因此,研究地区间人口流动的方向,应该和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结合起来,寻找二者之间的“结合点”,以便为社会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我国人口流动的主体是农村人口,主要流向是从乡村流往城镇,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人口流动不仅对流入地(主要是城市和镇)产生影响,也会对流出地(主要是农村)产生影响,而要彻底解决人口过度向城镇流动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城市,而在于农村。农村是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源头,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那里找到答案,因此,理论研究应该将焦点、重点放在农村。

1、张庆五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的历程与对策》(1991、6)一文中对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分析,并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对策进行了探索。文章测算出1991年国内流动人口的规模接近7000万人,且出现急速增长的趋势。

一、关于流动人口的定义:1、王建民、胡琪在其所著的《中国流动人口》一书中指出“流动人口可以定义为:离开了常住户籍所在地、跨越了一定的行政边区范围、在某一地区暂住、滞流、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返回其常住地的人口。”

二、关于流动人口的分类,根据其动因或性质,可以分五个大类:1、劳务型流动人口,2、经营、服务型流动人口,3、公务型流动人口,4、文化型流动人口,5、社会型流动人口。

我国对流动人口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是从流动人口迅猛发展的80年代开始的。

1、80年代初期,首先引起学术界关注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当时,人们对人口流动关注的焦点主要还是小城镇。

2、随着形式发展,大城市流动人口问题成为学者们的研究课题。主要有:1983年,北京有关部门和学者进行了农贸市场中流动人口的专题研究。1984年,上海高进行了流动人口调查。1985、1986年,上海又连续进行了流动人口的调查研究。

四、流动人口分类研究:

1、关于流动人口的素质:戴瑞春在《广东流动人口人力资本配置与产业结构关系探讨》(《集体经济》2009年第8期)中指出:最近两年学术界提出”民工短缺”是珠三角长期以来不重视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理性反映,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来缓解民工短缺。文章针对近年来广东省民工短缺的结构性变化,从分析广东产业结构与流动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动入手,初步探讨了广东流动人口人力资本配置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并对如何将产业结

构的升级与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配置———低技能型和高技能型劳动力组合在一起,以既保住珠三角相对于其他经济区的比较优势,又更好地促进流动人口的就业结构实现相应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王正平、苏建军在《中国城市流动人口道德状况及其引导对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中指出:调查显示,夫妻关系和谐度较高,对婚前性行为较婚外恋宽容,择友时注重伦理因素,守时观念较强,有较高的公德意识,有一定的助人精神,注重赚钱手段的合道德性,环保意识强,看重才能、知识、成就等价值标志,有较强的集体观念,幸福观既有理想色彩又注重现实因素,这

些都是上海市流动人口道德素质中的积极因素;而重人情,践行公德水平低,过于注重金钱而忽视德性、名誉和贡献等价值标志,是其道德素质中亟需提高的方面。

李建新、丁立军在《”污名化”的流动人口问题》(〈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中指出:对于流动人口存在着不少”污名化”的现象,认为流动群体是问题群体,如违法犯罪率较高、计划生育超生,等等。如果分析仅停留在一些粗指标的比较上,那将掩盖问题的实质。从”人口统计事实”出发,以动态的结构视角解读统计数据,就会发现这些数据的误导性和欺骗性。对流动人口的”偏见”、”污名化”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口城市化的进程,更阻碍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进程。

2、关于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的研究:

宣学柱在《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9期)中指出:人口管理是我国城市尤其是流动人口集中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难题。尽管政府采取了证件管理、出租屋管理等诸多方式,但收效均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仍处在管理的真空地带。

郭开怡在《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运行机制探略》(〈学术研究〉2007年第1期)中针对目前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弊端,探讨了完善其管理的实践思路,提出了建立外来流动人口法治化、市场化、自我管理和责任追究有机结合,长效与综合、教育与服务管理相统一的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肖周燕、郭开军、尹德挺在《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机制及路径选择》(《人口研究》第6期)中指出: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公共选择主体、利益相关者等因素,总结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机制,指出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是在综合考虑管理体制改革成本的前提下,多个利益相关者根据自身的约束条件进行选择并相互博弈,尤其是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我国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政府行为模式的改革。

郭秀云在《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探析》(《人口学刊》2009年第5期)中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在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由单项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的适应性调整。新形势下流动人口管理思路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政府及管理部门不仅要探索建立高效的人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要建立健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推动外来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政策设计应由”选择性排斥”走向”普惠制”。

姚妮、谢宝富在《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服务问题研究》(《中国软科学科增刊》上)指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存在着流动人口数量过大、”以业、以证或以房控人”政策均陷困局、管理体制混乱、属地化服务机制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理顺条块关系,对流动人口实施分类管理,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社会参与及属地化服务水平等。

冯晓英在《对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治理的再思考》(《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通过拆除违章建筑的城市改造办法以压缩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口规模,遏制公共安全隐患,是各地城市政府治理”城中村”的通常措施,北京也不例外,但多年实践证明成效甚微。本文从北京的实际出发,通过分析流动人口聚居区对当地政府和村民的积极作用、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的有利条件,指出流动人口聚居区治理需要管理制度的创新,同时提出了标本兼治、拆建结合等建议。

陈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研究》(《求实》2008年第1期)中指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其管理和服务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很显然,政府不可能包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以社区为依托的”政府管理结合参与式管理”的管理模式,是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一种创新,既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又可以利用流动人口自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有效弥补政府管理的不足。

3、关于流动人口的规模:张真理在《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调控:历史与反思》(《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0期)文章中指出: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控制目标屡设屡破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了历史上目标设置的不合理和不科学。这种目标设置的不合理根本上在于人口预测方式的不合理。用于人口预测的数据的失真与人口预测模型本身的缺陷导致了人口预测方式的不合理。北京市流动人口规模调控目标的设定必须以流动人口调控的定位变迁为前提,主动放弃设定单一的、静止的数据指标作为目标,转向以人口规模、结构、分布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关系作为制定调控目标的基本依据。石声萍在《城市流动人口合理规模的层次分析模型》(《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以成都市为例,根据成都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2000年的战略纲要,通过分析影响城市流动人口合理规模的诸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指标加以选择、修正,建立起成都市流动人口合理规模的层次分析(AHP)模型,并最终判断选出最佳方案。张银锋、侯佳伟在《北京市流动人口证件管理演变与实证研究》(《南方人口》2009年第3期)过对北京流动人口户籍、就业、居住和计划生育证件的管理政策及其法规实施演变的分析,认为流动人口证件的管理经历了从无证管理到多证协管,再到一证统管的过程,《暂住证》贯穿整个有证管理历程并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3、流动人口中的城市化问题:付晓东在《中国流动人口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意味着中国移民时期的到来。中国流动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不仅对单个城市的经济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也会对全国城市发展格局、城市体系和城市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流动人口有其独特的流动特征、空间分布和趋势,而建立一套开放的、公平的和宽容的城市政策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这一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立公平的人口流动制度,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出台新的城市设置标准,建立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叶裕民、黄壬侠在《中国流动人口特征与城市化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中指出:中国正在进入移民时期,流动人口呈现出如下特征:规模大、增长快、发达地区和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是流动人口的主要吸收区域、经济落后的人口大省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输送地、流动人口在距离上以近邻流动和中程流动为主、在空间分布上建制镇多于城市、流动人口的文化差异大。为了消减城市化的不稳定因素,急需根据中国流动人口的特征,建立稳定、公平、开放的城市化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建立公平的迁徙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发展公共住宅,改革城市设置标准,建立人口大省基础教育基金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王春光在《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中尝试用“半城市化”概念来分析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问题。”半城市化”是一种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状态,它表现为各系统之间的不衔接、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的不融合,以及在社会认同上的”内卷化”。由于系统、社会生活和行动、社会心理三个层面的相互强化,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出现长期化的变迁趋向,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一个严峻挑战,对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是相当不利的。

钱正荣在《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视角及路径探析》(《大连干部学刊》2009第12期)中指出:我国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发展趋势日益突显其社会融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现代化视角、社会排斥视角、社会资本视角以及公共政策和制度分析视角是当前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主要视角,同时也为促进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提供了多元的破解路径。

牛喜霞、谢建社在《农村流动人口的阶层化与城市融入问题探讨》(《浙江学刊》2007年第7期)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农村流动人口的内部已经发生了二次分化。伴随着二次分化,农村流动人口的同质性不断减弱,异质性不断增加。与金字塔中等级层次靠下的农村流动人口相比,金字塔中等级层次靠上的农村流动人口在经济层面上已经融入城市,在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更愿意融入城市。

骆祚炎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与城镇新增贫困人口问题分析》(《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净流向城镇。这一方面推动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另一方面带来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由农村流入城镇的人口其贫困发生率大致在3%以上。为预防和保障人口流动中的城镇新增贫困人口,应该采取措施分类引导人口的城镇化,建立和完善进入城镇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城镇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避免过度的城市化带来城镇贫困问题的扩大。方心清在《城市化:变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中指出”要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真正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迈进,除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一重要手段外,更重要的是让已经流动起来的、日趋成熟了的,并已成为城市经济建设一分子的”准市民”,从根本上实现职业与身份的转变,即变当前的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社会不断进步,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步骤,也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4、流动人口的影响:陈国成、王亮、黄辉在《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一文中,以福建省为例,利用”五普”资料,分析了福建省流动人口的分布特征、个人特征等,研究了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流动人口对福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建议与对策。王晶在《人口流动对城市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探索》2004年第9期)中指出:我国目前急剧增加的人口,流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增加的候鸟型流动人口,他们在一个城市滞留的时间一般较短,其流动的方向受城市功能和城市聚集效应的影响,时间和空间分布相对平衡。另一类是迁移型流动人口,他们大多从农村或小城镇进入城市寻找工作和创业机会,这类流动人口规模大,在城市滞留时间长,流向方向相对集中。从积极的角度讲,人口流动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是人口流动又导致了我国城市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城市收入分配巨大差异的形成,带来了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张延爱在《农村人口流动对江苏农业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农村研究》2009第12期)中指出:江苏农业人口流动导致农业生产滑坡,影响农业生产稳定;新品种推广受到限制,影响农产品产量提高;新技术引用与推广不畅,影响农业投入效能等。史晋川、吴兴杰在《我国地区收入差距、流动人口与刑事犯罪率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中指出:地区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与刑事犯罪率的快速攀升,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两个重要社会现象。地区收入差距所引发的跨省流动人口又与刑事犯罪率显著正相关,因此,控制流动人口因素是准确测度地区收入差距与刑事犯罪率相互关系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分解跨省流动人口方法,可以解决两者存在的共线性问题。当某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则该地区刑事犯罪率将下降0.44—0.49个百分点,上述负相关关系在1%水平上显著。该系数远大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系数,表明在诸多收入差距因素中,地区收入差距是影响我国刑事犯罪率的最主要因素,上述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范红忠、李国平在《资本与人口流动及其外部性与地区经济差异》(《世界经济》2003年第3期)中指出:通过建立资本与人口流动模型,探讨资本与人口流动的多种外部性对地区投资成本的影响,进而考察自然票赋、地理位置、政府政策、人口流动成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一系列因素对地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发现造成地区经济差异的关健因素是人口流动成本其他因素并不必然造成地区经济差异。

5、流动人口流动动力:李强在《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一文中运用推拉理论模型对影响中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作者认为,中国的推拉模式与国际上相比存在着巨大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在于户籍制度。户籍是影响中国城乡流动的最为突出的制度障碍,它不仅对推拉发生一般的影响,而且还使得推拉失去效力。这样,中国的人口流动将不再遵循一般的推拉规律。推力和拉力之所以失去效力,是因为流动农民工在长期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心理发生了变形。该文运用生活目标、生活预期、心理定位和生命周期等概念来分析这个过程。杨正喜、杨慧在《社会变迁背景下我国流动人口产生动因及状况分析》(《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大量需求以及国家政策对人口管制的松动,在”推—拉”双重合力下,上世纪80年代成千上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追寻他们的”城市梦”,从而形成了浩大的人口流动潮。由于转型时期我国

人口流动诱因主要是经济因素,所以流动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东部沿海人口流入地区,人口流动规模大,空间分布集中;流动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学历结构以中小学为主;流动人口留城意愿强烈,持续居住时间长等。赵梅链在《加快城乡人口流动的途径研究》(《高校理科研究》)中指出:人口是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实现人口区域的合理流动,实现相关要素的有效配置,才能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文章采用相关分析法,详细就陕西省城乡人口流动的途径问题进行了探讨。

7、关于流动人口的观念研究:郭星华、邢朝国在《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州学刊》2009年第6期)中指出与流动人口中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不同,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在北京工作的这一群体俗称”北漂”)的社会认同具有独特性。以社会认同链这一分析框架,对”北漂”的社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北漂”对城市的发展和形象与自身的关系持较肯定的态度,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不强;与市民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比较有限;与市民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感大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感。此外,”北漂”的社会认同受其参与社区集体活动的经历、与市民的交往情况、在北京的安全感程度以及受歧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陈少君、戴新民、李顺来、纪红《流动人口的性观念与性行为》(《武汉学刊》2007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在我国,流动人口大多处于性活跃年龄。由于自身的流动性特点,他们的性需要难以得到

满足。离开原住地后,他们的性观念和性行为,随着各种性爱观的相互碰撞而发生着变化,既出现了性爱观的退化,又构建着较为开放的性观念体系,形成了混乱的性爱观。而在某些方面,男女两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男性基本上持性肯定观,女性则趋向性否定观;男性对同性恋较为宽容,女性

则较为排斥。流动人口的性观念与性行为不再是”传统”的简单延续,也不是纯粹的舶来品,他们具有其自身的群体特点。

8、关于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王瑞在《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2期中)指出:住房问题是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遇到的最基本,也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如何构建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体系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流动人口住房需求和供给,认为政府应该在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中处于主导地位,然后以武汉市流动人口住房问题为例提出了完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毛丰付在《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状况与安居意愿调查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中指出:住房问题是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遇到的最基本,也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掌握流动人口居住现状和居住意愿情况,是积极探索解决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切实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杭州市内4区374份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对杭州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流动人口的住房特点、居住环境交通状况和居住等生活开支以及居住意愿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改进流动人口居住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刘智才、李科昌、刘淑虎在《流动人口的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福建建筑》2009年第11期)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了解他们在城市中的居住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和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该文以西安市为例,

调查发现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以城市边缘区和”城中村”为主,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有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及城市政策,为解决和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提供依据。项飚在《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一文中以北京”浙江村”等流动人口聚居区的人类学调查为基础,修正了人们过去对”移民聚居区”的想象;讨论了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社区”概念的含义。强调聚居区的聚合和开放是统一的。提出不能再把社区看成”实体”。单个的社区不再是整个社会的”具体而微”,而是人们在”大社会”的背景下进行实践的舞台。蒋耒文、庞丽华、张志明在《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普遍存在乡城人口迁移和贫民窟扩张现象。尽管我国正快速城市化,城镇贫民窟现象并不普遍。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城镇地区流动和迁移人口的住房状况并不比非流迁人口差;在某些房屋设施方面,流动人口甚至要好于城镇当地居民。本文运用2000年0.095%抽样数据研究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回答民三个问题:(1)流动人口在城镇如何居住(2)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居住方式是否不同(3)为什么部分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优于城镇当地居民等三个问题。

9、关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方面研究:程海峰在《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初探》(《经济纵横》2005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在开始构建时不可能很高,在一定的时期内,流动人口和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在内容、水平、资金来源、管理方式等方面还会有较大的差异,这一差异只能通过长期的发展和融合来逐渐消除。针对流动人口构建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只是过渡性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制度的逐步完善针对不同身份的劳动者实行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必然会被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所代替。王建华在《流动人口影响下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人文杂志》2003年第2期)中指出:出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转轨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传统体制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政府承担的责任带有偏向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从而对促进劳动力转移、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加快经济发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城乡和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赖于政府的推动,并充分体现公平性。覆盖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具有多层次,适用不同对象需求的特点,逐步形成沟通城乡劳动力市场,城乡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目标体系。樊小钢在《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4期)中指出:流动人口这一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与城市化进程交织下所产生的特有现象,表现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过程与城市化过程的不同步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造成流动人口的权益受损,也延缓了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构建有利于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制度环境。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

古典文献学复习参考题 (仅为名词、问答两种,不含填空、断句标点、文献翻译等)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第二章古典文献的载体 甲骨文:甲,龟甲;骨,兽骨。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其内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相关记事。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偶然发现,后刘鹗选择其收集甲骨中字迹完好者印成《铁云藏龟》,成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四位研究甲骨文学者的合称。罗号雪堂,王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王子展教授评价早期甲骨学家时提出“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后为学界广泛接受。 金石:金,指青铜器。铸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金文,与石刻文字合称金石文字。金文,又称铭文、铭辞、钟鼎文。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为三种:碣、碑、摩崖。金石研究至宋代形成专门之学“金石学”。有吕大临《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 熹平石经:著名石刻文字。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受命用隶书把《周易》、《尚书》等七部经书写在石版上,立于首都太学门外,作为经书的标准本颁行天下。史称熹平石经、一字石经。 正始石经:曹魏正始年间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刻了《尚书》、《春秋》两部书,称为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 简牍:竹简木牍合称简牍,古代的一种文献载体。将竹剖开单支竹片为“简”,连缀后为“策(册)”,多以帛或丝连缀。简牍出现于殷商,主要使用于战国至汉、晋时期。东晋以后,基本为纸张取代。 汗青:制作竹简的工艺。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孔壁书:西汉景帝末年拆毁孔子旧宅发现的一批逃避秦火的古文经典竹简书。包括《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史称“孔壁书”。 汲冢书:西晋太康年间,河南汲郡人不准盗掘战国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凡书75篇,10万余言。史称“汲冢书”。后整理得《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 第三章古典文献的积聚与散佚 汲古阁:明末常熟人毛晋私家藏书阁,藏书达48000册,多宋元善本。毛氏既藏书又刻书,汲古阁刻书为古今私家刻书之冠,刻有《十七史》、《十三经》、《六十种曲》等。

参考文献里的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参考文献里的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您身边的论文好秘书:您的原始资料与构思,我按您的意思整理成优秀论文论著,并安排出版发表,扣1550116010 、766085044自信我会是您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论文好秘书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

NCCN止吐临床实践指南(2009 V.4.)解读 化疗是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恶心、呕吐又是最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之一。急性剧烈的恶心、呕吐可能导 致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严重者可能因消化道粘膜损伤而出血、感染甚至死亡,从而使患者对化疗心 存恐惧,依从性明显降低,结果导致化疗药物减量或中止化疗,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尽可能预防和减轻化疗 诱发的恶心、呕吐,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l Compreha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是由美国21家综合性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联盟,其制订的《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不仅是美国肿瘤领域临床决策的标准,目前也已成为全球各国肿瘤临床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应用的指南。由于目前抗肿瘤药物日新月异,止吐药物和治疗方案也发展迅猛。因此,2009年NCCN已对止吐临床实践指南进行了第4次更新,本文就第4版指南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国内肿瘤专科医师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当今防治肿瘤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药物,进一步规范我国的止吐治疗。 1.化疗诱导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 1.1 CINV的分类 CINV按照发生的时间,可分为预期性、急性和迟发性三大类。 预期性(anticipatory)CINV指既往化疗中出现过难以控制的CINV的患者,在下一周期化疗开始前即发生恶心、呕吐,见于18%-57%有过化疗的患者,恶心比呕吐更常见。年轻患者更容易发生预期性CINV,其原因可能是他们比 老年患者既往接受的化疗更强烈,或呕吐控制不佳有关。此类CINV与疾病本身、化疗方案无关,精神心理因素是其 主要原因,与以往化疗CINV控制不良有关,一旦发生,现有止吐药物治疗基本无效,可采取镇静、行为调节、系统 脱敏等治疗手段。 急性(acute)CINV通常在使用化疗药物后24h内发生,5-6h达到高峰,可能持续18h以上,之后停止呕吐或转 为迟发性呕吐。此类CINV程度最为严重,与化疗药物导致的肠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有关。5-HT3受体拮 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是常用的治疗方案,急性症状若不能及时有效控制,则会增加迟发性(delayed)CINV的发生风险,并增加以后止吐治疗的难度。 迟发性(delayed)CINV一般发生于化疗后24-48h,有时可持续1周,有研究表明约40%-50%的化疗患者会出 现此类反应。多发生在使用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和/或阿霉素等药物化疗间期。此类反应发生晚、持续时间较长、 症状相对较轻,在临床上易被忽视,对患者的后续化疗、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其发生机制不明,可能与P 物质介导、血脑屏障受损、胃肠动力减退及肾上腺激素分泌等因素有关。 1.2 CINV的发生机制 目前认为CINV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引起:一是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相应 受体结合,由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入呕吐中枢而导致呕吐;二是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直接刺激化学感受器激发 区(CTZ),进而传递至呕吐中枢引发呕吐;三是感觉、精神因子直接刺激大脑皮质通路导致呕吐,此类多见于预期性CINV。

文献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文献学 【名词解释】 1.《三体石经》 2.《穆天子传》 【老师笔记】“信史”,即可信的历史。《穆天子传》虽然影响很大,但传说的成分更多。因此,它不是信史。 【百度解释】记述周穆王事迹而带有虚构成分的传记作品。又名《周王传》﹑《周穆王游行记》,是西周的历史神话典籍之一。。作者不详。为晋咸宁五年(279)汲县民盗掘魏襄王墓所得竹书之一。共6卷。前5卷记周穆王驾八骏马西征之事﹔后1卷记穆王美人盛姬卒于途中而返葬事﹐别名《盛姬录》。后虽有人疑为伪书﹐但一般认为它是周穆王至魏襄王间的传闻记录。 西晋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县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汲冢竹书”,竹简长二尺四寸(古尺),每简四十字,用墨书写。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至今流传的《穆天子传》。由荀勖校订全书六卷。 3.善本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善本的完整定义: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4.类书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章教育基础 1.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2.知子莫如父,知子莫如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3.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公认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对班级授课制做了充分的理论论 证,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 4.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5.1762年,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6.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 7.教育观察研究根据观察方式可分为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情境条件可分为自然情境中观 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根据观察的实施方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8.文献综述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正文和主要文献目录四个方面。 9.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 验室为标志的。 10.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反对教师中心论。杜威主 张的思想被称作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11.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的体现是非制度化教育。 1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1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 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 14.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 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三课时。 15.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机械类英文参考文献

Int J Interact Des Manuf(2011)5:103–117 DOI10.1007/s12008-011-0119-7 ORIGINAL PAPER Benchmarking of virtual reality performance in mechanics education Maura Mengoni·Michele Germani· Margherita Peruzzini Received:27April2011/Accepted:29April2011/Published online:27May2011 ?Springer-Verlag2011 Abstrac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otentialities of virtual reality(VR)to improve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mechanical product design.It is focused on the definition of a proper experimental VR-based set-up whose performance matches mechanical design learning purposes,such as assemblability and tolerances prescription.The method consists of two main activities:VR technologies benchmarking based on sensory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of how VR tools impact on learning curves.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echnol-ogy,an experimental protocol is de?ned and an testing plan is set.Evaluation parameters are divided into performance and usability metric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cognitive and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learning process.The experi-mental VR-based set up is tested on student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tocol. Keywords Mechanical product design·Virtual reality·Experimental protocol·Learning curve· Mechanics education 1Introduction Modern society is dominated by continuous scient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s.Specializ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nablers for industrial improvement.As a result,nowadays education is more and more job-oriented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s assuming greater importance.In this context both university and industry are collaborating to create high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The?rst disseminates M.Mengoni(B)·M.Germani·M.Peruzzini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arche, Via Brecce Bianche,60131Ancona,Italy e-mail:m.mengoni@univpm.it knowledge and innovative methods while the second pro-vides a practical background for general principles training. The main problem deals with the effort and time required to improve technical learning,whil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forces companies to demand young and high-quali?ed engi-neers in short time.Therefore,the entire educational process needs to be fast and ef?cient.Novel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IT)and emerging virtual reality(VR)systems provide a possible answer to the above-mentioned questions.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in mechanical design?eld,are the investigation of such technologies potentialiti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achievable bene?ts in terms of product design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quality.While IT has been deeply explored in distance education,i.e.e-learning,VR still rep-resents a novelty. VR refers to an immersive environment that allows pow-erful visualization and direct manipulation of virtual objects. It is widely used for sever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s it provides novel human computer interfaces to interact with digital mock-ups.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represent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research. Instead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virtual technolo-gies can simultaneously stimulate the senses of vision by providing stereoscopic imaging views and complex spatial effects,of touch,hearing and motion by respectively adopt-ing haptic,sound and motion devices.These can improve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respect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ools.The observation of students interpreting two-dimensional drawings highlighted several dif?culties:the impact evaluation of geometric and dimensional tolerances chains,the detection of functional and assembly errors,the recognition of right design solutions and the choice of the proper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These limitations force tutors to seek for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able to improve students’perception.

新药项目推介

1.阿戈美拉汀原料药及片剂(化药3+3);抗抑郁 2.阿维莫泮原料药及液体胶囊(化药3+3);术后肠梗阻( FDA) 3.丙戊酸半钠原料药+肠溶片+缓释片(化药3+3+3);抗癫痫 4.福沙吡坦二甲葡胺原料药+注射剂(化药3+3);抗癌止吐(FDA) 5.罗氟司特原料药及片剂(化药3+3);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FDA) 6.碳酸司维拉姆原料药+片剂+干混悬剂(化药3+3+3);治疗高磷酸盐血症(肾病) 7.溴甲纳曲酮原料药+注射液(化药3+3);用于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FDA) 8.左乙拉西坦原料药+注射液+缓释片+普通片(化药3+3+3+6);抗癫痫 9.贝沙罗汀及软胶囊、凝胶(化药3.1类);用于治疗顽固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 10.胡黄连总苷胶囊(中药5类);脂肪肝 11.抗肿瘤替尼类一类新药; 12.癣净灵----抗真菌外用超分子智能水凝胶; 13.双丙戊酸钠原料+肠溶胶囊(化药3.1类);抗癫痫 14.盐酸多西环素缓释胶囊(化药5类);抗感染 15.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制剂(化药5类);抗感染 16.乙酰唑胺缓释胶囊(化药5类);青光眼 17.注射用乙酰唑胺(化药3.3类);青光眼 18.口服缓控释微丸胶囊技术; 19.治疗2型糖尿病新药; 20.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6类中药; 21.治疗心力衰竭的新一代钙离子增敏剂; 22.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障碍6类中药; 23.放疗增敏药物治疗用生物制品2类; 24.抗乙型、丙型肝炎复方高能碘制剂; 25.结核病短程化疗强化期用药化药3类; 26.抗骨质疏松症化药3类; 27.克林霉素磷酸酯维A酸凝胶; 28.单克隆抗体血栓诊断示踪剂; 29.以血红蛋白为基础的人造血研究和制备。 30.决奈达隆原料和片剂技术开发转让抗心律失常 31.波生坦原料和片剂技术开发转让肺高压治疗 32.西那卡塞原料和片剂技术开发转让慢性肾病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33.新一代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及新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34.非连续性平流免疫测定平台项目 35.注射用新型放射增敏剂CpG ODN107的研究 36.甲型副伤寒减毒疫苗 37.r hBMP2高效表达及工艺 38.基于载体结构仿生设计的PP-0612肺部给药系统 39.红豆杉口服抗肿瘤5 类新药 40.甘普酰阿霉素1类新药 41.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中药-天然药物1类新药隐丹参酮胶囊 42.抗肿瘤一类新药PAC-T63 43.抗流感药物达菲新合成路线的工艺研究

文献检索复习题(名解-简答)

文献检索复习题(名解-简答)

文献检索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二次文献信息: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 2.学科化服务: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的收集和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 3.网络电子图书:以电子图书形式发行,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交易为主要支付手段的图书。 4.专利文献: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5.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

6.书目数据库:是指存储某些或某一个领域的二次文献书目数据的一类数据库。 7.个性化导读服务:又称阅读指导服务,是图书馆针对各类型读者,采取各种措施主动诱导读者的阅读行为,提高其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的一种教育活动。 8.双词频控制检索:指对一个检索项中的两检索词分别实行词频控制,也就是一个检索项使用了两次词频控制。是针对单项双词组合检索而设置的。 9.专利法:专利法是确认发明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规定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法 10.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具体的说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11.参考数据库:指为用户提供信息线索的数据库,它可以指引用户获取原始信息。参考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Bibliographic Database)和指南数据库(Referral Database)。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2]杨琪.百科论坛【J】.201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变化及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2010:399-400 [3] 余昕.浅析 FO B 、 C FR 、 C IF 贸易术语的风险转移【N】.科技经济市场,2008(3):84~85 [4]王传丽.国际贸易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5]刘岭.论FOB、CFR和CIF贸易术语下的货物风险转移[D].复旦大学,2009 [6]冯智慧.透析国际贸易术语的选用[J].北方经贸,2000,(4) [7]石玉川.国际贸易实务[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8]王溶花,鲍平平.我国进出口业务中选择FOB和CIF术语的风险及防范【J】.经济论坛,2009(9):55~57 [9]罗苏莉.浅析进出口贸易中 FOB、CIF 贸易术语的选用———基于风险规避的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8,(05). [10]杨庆文 . D / P付款方式和 FOB价格条件下怎样控制风险 [ J].国际商报 , 2004, ( 6): 5- 6.

[11]白锐文.FOB 下无单放货有风险[J].进出口经理人,2008,(01). [12]杨兰波、王秀.浅谈CIF 术语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J].国际经贸,2007,(05). [13]吴仁波出口方选用D组贸易术语的风险及其防范.[J]外贸业务探讨 [14]张路.贸易术语选择探讨.[J]现代商业工贸.2009(17) [15]周厚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特点与使用[J].对外经贸实务,2010,(7):40 [16]尚雅楠,李志.析常用贸易术语的选择问题及应对方法[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7 [17]赵常华.海洋运输中装卸费用负担问题[J].对外经贸实务,2002,(9):46 [18]徐文锋.进出口贸易实操手册[ M] .广东经济出版 社,2007. [19]CIF OR CIP--从一则案例看内陆地区产品出口中贸易术语的选择【C】.对外经贸实务,2001.7 [20]郭幸、刘卫翔.国际贸易术语的正确选择[J]. 经济论坛,1994,(15):42~44

机械设计文献综述最终版

1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扫描式三维形貌检测系统即为三坐标测量机,是经过4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的新型精密测量仪器,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机床、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和电子工业兴起后,各种复杂零件的研制和生产需要先进的检测技术与仪器,因而体现三维测量技术的三坐标测量机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和日趋完善。作为近4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的新型精密测量仪器,三坐标测量机已广泛地用于机械制造、电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工业中。它可以进行零件和部件的尺寸、形状及相互位置的检测,例如箱体、导轨、涡轮和叶片、缸体、凸轮、齿轮、形体等空间型面的测量。此外,还可用于划线、定中心孔、光刻集成线路等,并可对连续曲面进行扫描及制备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等。由于它的通用性强、测量范围大、精度高、效率高、性能好、能与柔性制造系统相连接,已成为一类大型精密仪器,故有“测量中心”之称。 三坐标测量机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主机机械系统(X、Y、Z三轴或其它)、测头系统、电气控制硬件系统、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测量软件)。 三坐标测量机的出现是标志计量仪器从古典的手动方式向现代化自动测试技术过渡的一个里程碑。三坐标测量机在下述方而对三维测量技术有重要作用: (1)解决了复杂形状表面轮廓尺寸的测量,例如箱体零件的孔径与孔位、叶片与齿轮、汽车与飞机等的外廓尺寸检测; (2)提高了三维测量的精度,目前高精度的坐标测量机的单轴精度,每米长度内可达1μm以内,三维空间精度可达1μm一2μm。对于车间检测用的三坐标测量机,每米测量精度单轴也可达3μm一4μm; (3)由于三坐标测量机可与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配套组成生产加工线或柔性制造系统,从而促进了自动化生产线的发展; (4)随着三坐标测量机的精度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不断发展,促进了三维测量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引入,不但便于数据处理,而且可以完成CNC的控制功能,可缩短测量时间达95%以上。 2本课题相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2.1三坐标测量机的发展历程 三坐标测量机是集机械、光学、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大型的精密测量仪器,由于它的通用性强,测量范围大、精度高、效率高、性能好,因此自1959年

绩效管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绩效管理 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企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绩效管理也日益成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帮助企业维持和提高生产力, 实现企业战略任务和目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从对绩效管理的发展及功能、应用入手,深入简析的窥视出绩效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便人们更好认识、实践绩效管

理,进而帮助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 一、绩效以及绩效管理的概念 1.绩效的内涵 对于绩效的理解,历来学者们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把绩效看做结果;第二种则是把绩效看做是个体行为;第三种把绩效看做是素质。 1)把绩效看做是结果的观点 伯纳丁(Bernadin,1995)等学者认为,“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度及所投资金的关系密切”。 2)把绩效看做行为的观点 坎贝尔(Campbell,1990)指出,“绩效是行为,应该与结果区分开,因为结果回受系统因素的影响”,他在1993年提出“绩效是行为的同义词,它是人们实际的能观察到的行为表现”。 伯曼和莫特维多(Borman & Motowidlo,1993)则提出了绩效的二维模型,认为行为绩效包括任务绩效和关联绩效两方面。 3)把绩效看作是素质的观点 这一观点在伯姆瑞(Brumbrach,1998)的定义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即“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该观点强调员工潜能与绩效的关系,不再认为绩效是对历史的反应,而更关注员工素质,关注未来发展。① 2.绩效管理的内涵 同绩效一样,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总体来看,关于绩效管理的定义有三种观点: 观点1: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该观点将绩效管理理解为组织绩效,通过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改进等过程对组织绩效进行管理。 观点2:绩效管理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该观点将绩效理解为单纯的员工绩效,强调以员工为核心的绩效管理概念,将绩效管理看作组织对个人绩效成绩及其发展潜力的评估和奖惩。 观点3:绩效管理是综合管理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系统。对任一组织进行绩效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因此对员工的绩效管理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组织背景中;而对组织进行绩效管理也离不开对员工的管理,因为组织的目标是通过员工来实现的。② ________________ ①参见林筠主编:《绩效管理》,2~3页,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②参见林筠主编:《绩效管理》,6~7页,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二、绩效管理的起源 绩效管理始于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等Deris人的考证,中国人至少在公元三世纪已经开始应用正式的绩效评估。在西方工业领域,罗泊特·欧文斯最先于19世纪初将绩效评估引入苏格兰。美国军方于1814年开始采用绩效评估,美国联邦政府则于1842年开始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绩效评估。 随着经济与管理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意识到绩效评估的局限性和不足。绩效管理正是在对传统绩效评估进行改进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Spangengerg(1992)认为传统的绩效评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常与组织中的其他背景因素相脱离,如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等。而这些背景因素对于成功地实施绩效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中的名词解释

荧光粉(俗称夜光粉),通常分为光致储能夜光粉和带有放射性的夜光粉两类。光致储能夜光粉是荧光粉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停止光照射后,在缓慢地以荧光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处,仍能看到发光,持续时间长达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带有放射性的夜光粉,是在荧光粉中掺入放射性物质,利用放射性物质不断发出的射线激发荧光粉发光,这类夜光粉发光时间很长,但因为有毒有害和环境污染等,所以应用范围小。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夜光粉长时间发光的特性,制成弱照明光源,在军事部门有特殊的用处,把这种材料涂在航空仪表、钟表、窗户、机器上各种开关标志,门的把手等处,也可用各种透光塑料一起压制成各种符号、部件、用品(如电源开关、插座、钓鱼钩等)。这些发光部件经光照射后,夜间或意外停电、闪电后起床等它仍在持续发光,使人们可辨别周围方向,为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把夜光材料超细粒子掺入纺织品中,使颜色更鲜艳,小孩子穿上有夜光的纺织品,可减少交通事故。目前国内外夜光材料主要是以ZnS(硫化锌),SrS(硫化锶)和CaS(硫化钙)制成的,发出绿光和黄光。不过SrS,CaS材料易潮解,给广泛应用带来困难。所以市场上主要是以ZnS为基质的夜光材料。但它的余辉时间只有1~3小时,而且在强光(如太阳光)、紫外光和潮湿空气中容易变质发黑,所以在许多领域中应用受到限制。添加钻、铜共激活的ZnS夜光粉虽然有很长的余辉时间,但它有红外淬灭现象,在电灯光(包含较多的红光)照射下,余辉很快熄灭。 钼酸钡是一种白色或浅绿色粉末或块状物。钼酸钡主要用作用作搪瓷产品的粘着剂,亦可用于除去石脑油中的硫。钼酸钡不溶于水,微溶于酸。想买钼酸钡的话,我推荐【琨蒂金属科技】他们的钼酸钡产品在国内占有相当高的钼酸钡市场份额。钼酸钡质量一直很稳定,含量也充分。 稀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镧(La)、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称为稀土元素。 锶元素名称:锶元素原子量:87.62 元素类型:金属发现人:克劳福特、戴维发现年代:1808年发现过程:1808年,英国的克劳福特和戴维先后由铅矿和锶矿中发现了锶。元素描述:银白色软金属。密度2.6克/厘米3。熔点769℃。沸点1384℃。化合价+2。第一电离能5.695电子伏特。化学性质活泼,于空气中加热时能燃烧;易与水和酸作用而放出氢;在到熔点时即燃烧而呈红色火焰。元素来源:锶是碱土金属中丰度最小的元素。主要的矿物有天青石和碳酸锶矿。可由电解熔融的氯化锶而制得。元素用途:用于制造合金、光电管,以及分析化学、烟火等。质量数90的锶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可作β射线放射源,半衰期为25年。元素辅助资料:钡、锶、钙和镁同是碱土金属,也是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不过钡和锶在地壳中的含量与钙、镁相比,还是较少的。再加上它们的化合物的实际应用不及钙和镁的化合物广泛。因此它们的化合物比钙和镁的化合物晚些被人们认识,只是戴维把钡和锶和钙、镁同时从化合物中电解分离出来。大约在1787年间,在欧洲一些展览会上展出从英国苏格兰思特朗蒂安(strontian)地方的铅矿中采得的一种矿石。一些化学家认为它是一种萤石。大约在1791到1792年间,英国化学家、医生荷普研究了这种矿石,明确它是碳酸盐,但是与碳酸钡不同,肯定其中含有一种新土,就从它的产地Strontian 命名它为strontia(锶土)。1789年拉瓦锡发表的元素表中就没有来得及把锶土排进去。而戴维却赶上了,他在1808年利用电解法,从碳酸锶中分离出金属锶,

2021年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 欧阳光明(2021.03.07) 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不良反应日渐普遍且严重,已成为临床不得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果控制不理想.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通、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化疗患者出现CINV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化疗药物成分、性别(女性)、年龄(低于50岁)及恶白或呕吐史。对CINV的药物预防和治疙肿瘤支持治疗多国协作组织(MASCC)2008年3月更新了有关指南。 化疗药物按使用后发生呕吐的频次分成高、中、低和极低致吐风险四类。其中单次静脉给药二如顺铂、氮芥和环磷酰胺(≥1500mg/m2等发生呕吐频次>90%,为高致吐化疗药物:奥沙利铂、阿糖胞苷(>1mg/m2),卡铂、异环磷R胺、环确跌腰和慈环类药物发生呕吐频次在30%-90%,为中致吐化疗药物;紫杉类、依托泊苷、甲氨蝶呤等及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发生致吐频次在10%一30%,为低致吐化疗药物。长春碱类、百消安、氟达拉滨致吐频次<10%.为极低致吐化疗药物。口服抗肿瘤药物也有相应的分类。临床依据恶心呕吐出现的时间与化疗药物使用时间的关系,将CINV分为急性、延迟性和预期性三类。急性CINV是指发生于接受化疗药物后24小时内所出现的恶心和(或)呕吐;延迟性CINV是指接受化疗药物24—120小时间出现的恶心和(或)呕吐;预期性ClNV是指发生于化疗前

或化疗给药同时,系条件反射所致.常见于既往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症状控制不佳者。根据预防和治疗CINV的疗效,临床目前有:较高治疗指数药物、较低治疗指数药物和辅助药物三大类药物。 1.较高治疗指数药物 1.1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用于预防CINV时有很高的治疗指数,是最常用的止吐药之一。单剂量应用适合于接受低致吐风险药物化疗者,与5-HT3受体阻断剂和阿瑞吡坦三药联用对接受高、中致吐风险化疗者的急性呕吐具有独特疗效。地塞米松预防迟发性ClNV的疗效也已获得了临床研究证实。 地塞米松给药方便.许多临床研究证实.地塞米松能增加接受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者的化疗效果。MASCC最新的预防CINV的治疗指南中对地塞米松推荐剂量如表1。 1.2 5-HT3受体阻断剂 目前国内临床上常用的5-HT3受体阻断剂有:昂丹司琼(ondansetron)、格拉司琼(granisetron)、托烷司琼(tropisetron)、阿扎司琼(azasetron)等,上述药物作用机制大致相同。其差异主要在于与受体的作用方式、亲和力、量效曲线关系和药动学特征及药物代谢酶。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各种5-HT。受体阻断剂在预防化疗后急性CINV和迟发性ClNV方面疗效和安全性相似。5-HT。受体阻断剂成为目前预防CINV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尤其是对急性CINV 有效率高、耐受性好。

文献学期末考试参考

(一)名词解释 1、文献:所谓的文献,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古人最初把文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指书面材料,即文章或典籍,另一部分指口头材料,即贤人所讲述的材料。后发生变化,专指典籍和文字资料。(《辞海》定义文献为: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后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辞源》则定义: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熟悉掌故的人。……后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 2、文献学: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或者说“文献”的学问化、学科化就形成了“文献学”郑鹤声、郑鹤春先生最早提出“文献学”概念:“续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赵国璋、潘树广主编的〈文献学辞典〉解释文献学为:“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科。在我国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即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含目录、版本、辨伪、校勘、注释,编纂和辑佚等)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一指现代文献学。) 3、总集:总集是汇集了两个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和多个朝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一般来说,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如《文选》便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后面的简答题作进一步介绍) 4、别集: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一般分他人编集和作者自编两种。其体例主要是分类、分体、编年三种。分类即按作品的内容来分类编排,如《门类增广十注杜工部诗》;分体即按作品的体裁或文体来编排,如《李太白文集》;编年即按作品写作年代顺序来编排,如《稼轩词编年笺注》。 5、单行文献:指单独印行的某一位或某几位作者的某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作单行本。 6、丛书:指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念和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的名称,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丛书又名“丛刊”、“丛编”、“丛刻”、“类编”、“汇抄”等。按内容来分,丛书主要分为综合性丛书和专科性丛书两大类。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如《四库全书》;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 7、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类书采辑古典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类又分为若干子目,以供读者读书或写作时查阅、征引。在古代,类书还有帮助人们应付科举考试的功用。如《皇览》《北堂书钞》《初学记》《太平广记》等。 8、方志:又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地自然和人文方面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的地方文献。它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查找地方文献的工具书性质。它可以说是“地方史与地理的结合”。其种类很多,有府志、州志和县志等。如《元和郡县图志》《大清一统志》《浙江通志》。 9、目录:目、录两词在目录学中,目是指书的篇目或书名;录即叙录(也称书录或序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将目与录二者结合在一起,即把一部书的篇名或一批书的书名与叙录编次在一起就是目录。换言之,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它分为一书目录和群书目录,前者如《诗》《书》之序,《周易》之《序卦传》;后者如《别录》和《七略》。 10、目录学:目录学是研究目录的形成与发展,探讨目录工作一般规律的专门学术,它是目录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它也是编次群书目录,介绍图书主旨,说明学术源流,指导求书治学的专门学术。 11、叙录:又称解题、提要,列于书后,是用以提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如《别录》《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等。 12、六分法:“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它创始于《七略》。据〈汉书〉载,刘向等进行大规模校书工作时,其分工在一开始就按学术性质分为六类,即经传类、诸子类、诗赋类、兵书类、数术类和方技类。这六类分别对应于〈七略〉中的六艺略、诸子类、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 13、四分法: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成熟于东晋时的李充。曹魏时期,秘书郎郑默制成国家内部藏书目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