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反应型可可香料的氨基酸和还原糖

反应型可可香料的氨基酸和还原糖

反应型可可香料的氨基酸和还原糖
反应型可可香料的氨基酸和还原糖

氨基酸纸上层析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氨基酸纸上层析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六氨基酸的纸层析法 氨基酸的纸层析法 一.目的 了解并掌握氨基酸纸层析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以滤纸为支持物的层析法,称为纸层析法。纸层析所用展层剂大多由水和有机溶剂组成。展层时,水为静止相,他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强;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它与滤纸纤维亲和力弱。有机溶剂在滤纸上又下向上移动的,称为上行法;有上向下移动的,称为下行法。将样品在滤纸上确定的原点处展层,由于样品中各种氨基酸在两相中不断进行分配,且他们的分离系数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氨基酸随流动相移动的速率也不相同,于是各种氨基酸在滤纸上就相互分离出来,形成距原点不等的层析点。 在一定条件下(室温、展层剂的组成、滤纸的质量、ph 值等不变),不同的氨基酸有固定的移动速率(Rf值)Rf=

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用混合氨基酸做样品时,如果只用一种溶剂展层,由于某些氨基酸的移动速率相同或相近,就不能将它们分开,为此,当用一种溶剂展层后,可将滤纸旋转90度,以第一次所的层析点为原点,在用另一溶剂展层,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双向层析法。 本试验主要介绍的是单向层析法。其中混合氨基酸有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成。 三、实验仪器 1、新华滤纸 2、层析缸 3、细线 4、点样管 5、橡皮筋 6、电吹风 7、喷雾器 四、实验试剂 1、混合氨基酸(精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2、展层剂:正丁醇:12%氨水:95%乙醇:蒸馏水=13:3:3:1(v:v) 3、0.5%茚三酮—无水丙酮溶液:0.5g茚三酮溶于100ml 无水丙酮,贮于棕色瓶中

氨基酸和葡萄糖如何穿过核膜

:氨基酸和葡萄糖如何穿过核膜? 核膜的主要功能 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在进化史上有重要意义。核膜作为细胞质同细胞核之间的界膜,对稳定核的形态和化学成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核膜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屏障作用。核膜是遍布细胞中的“膜系统”的一部分,它的特殊功能之一是把核酸,尤其是DNA集中在细胞核中。 2.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信息和物质交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离子与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核膜。但是,对某些离子(如Na+)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可是不属于主动运输过程。 (2)单糖、二糖、氨基酸、染料、核苷、核苷酸、鱼精蛋白、组蛋白、RNA酶以及DNA酶等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核膜。 (3)大分子和小颗粒物质的交换:高分子如γ球蛋白、清蛋白等进出细胞核要由核孔通过。3.核膜在染色质(体)的定位和细胞分裂时的作用。 (1)染色质的终末细丝常常连接在核孔上。这样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非常复杂的染色质在异常活跃的细胞核内不致紊乱。 (2)当细胞分裂开始之初,染色体的聚集有可能开始于核膜,然后由外向内发展。在前期或早中期分裂相中,核膜破碎,这些碎片可能加入核膜所附的微管成分,促其生长,从而使所附的染色单体定位并且发生分离。当细胞分裂完成,子细胞核重建,核膜新生或恢复时,它可能有使核仁组成中心定位,趋向中心位置的作用。 4.核膜在细胞核融合时的作用。当卵细胞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核膜可以相互识别并且相互接触,在一个以上的部位相互连结,进而相互融合成一个核。 5.核被膜具有某些生物合成的功能。在外层核膜表面附着核糖体,因此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在核周腔中存在多种结构蛋白和酶,它也能合成少量膜蛋白、脂质和组蛋白。有人还报道核膜有糖的合成作用。 对高中生就不能讲这些了,我的学生恐怕记不住这些,考试也不会涉及,只能作为课外阅读,但又怕扰乱他们的思维,只能不讲也许更好

高中生物教案【实验一】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高中生物教案【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 质的鉴定 一、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建议 教材中本实验安排为验证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改为探索性实验,安排在讲课之前,或与讲课同步进行。 本实验难度并不大,但内容较多,实验时间较长,因此,必须作周密安排,才能按时完成。实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增设教师演示实验。上课之前,教师应该准备好做演示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用具、仪器和试剂等。同时,逐项完成还原糖、脂肪、蛋白质3类有机物的鉴定实验。在实验课上,将3个实验的正确结果分别展示在讲台上,并作扼要的介绍,以便使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教师的演示实验作比较。 2.实验中学生应分工合作。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当每组两个学生中的一个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另一个学生可以用酒精灯将水煮开,以便缩短实验的等待时间。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一个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时,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调试显微镜。另外,在完成前两个实验时,一个学生洗刷试管、清洗玻片和整理显微镜,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进行后一个实验的操作。 3.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

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4.做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时,在鉴定之前,可以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比,这样可以增强说服力。 5.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三、参考资料 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实验报告

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一、前言 纸层析法 纸层析法又称纸色谱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分离技术。本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M.Tswett发现并使用这一技术证明了植物的叶子中不仅有叶绿素还含有其它色素。现在层析法已成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其它学科领域有效的分离分析工具之一。它是一种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法。固定相一般为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流动相为不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也可使纸吸留其他物质作为固定相,如缓冲液,甲酰胺等。将试样点在纸条的一端,然后在密闭的槽中用适宜溶剂进行展开。当组分移动一定距离后,各组分移动距离不同,最后形成互相分离的斑点。将纸取出,待溶剂挥发后,用显色剂或其他适宜方法确定斑点位置。根据组分移动距离(Rf值)与已知样比较,进行定性。用斑点扫描仪或将组分点取下,以溶剂溶出组分,用适宜方法定量(如光度法、比色法等)。 纸层析法(paper chromatography)是生物化学上分离、鉴定氨基酸混合物的常用技术,可用于蛋白质的氨基酸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也是定性或定量测定多肽、核酸碱基、糖、有机酸、维生素、抗菌素等物质的一种分离分析工具。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其中滤纸纤维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层用的有机溶溶剂是流动相。

在环境分析测试中,有时用纸层析法分离试样组分,它用于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如3,4-苯并芘。但不如GC、HPLC应用普遍。 做叶绿体色素分离时用到,将叶片碾碎,浸出绿色液体,将液体与层析液(石油醚)混合,将滤纸一段进入混合液体,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留下4条色素带。由此观查出各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和种类。 纸层析法一般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地快,反之则慢;含量较多者色素带也较宽。最后在滤纸上留下4条色素带,所以利用纸层析法能清楚地将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 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添加剂及化妆品行业。随着生物工程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2l世纪全球的主要产业之一,氨基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品种变更越来越快,工艺改革越来越新。目前全世界氨基酸每年的产量为100万吨,而需求总量是800万吨。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氨基酸的应用在食品工业占61,,在饮料工业占30,,医药、日用化工、农业、冶金、环保、轻工、生物工程技术等方面占用的比例逐年增加。 氨基酸在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着应用: (1)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2)在医药工业的应用

生物化学实验-氨基酸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第一部分(预习报告内容) :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样品、主要试剂、主要仪器与器材)、③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评分(满分30分):】 一、预习报告 实验原理:

根据固定相基质的形式,层析可分为纸层析、薄层层析和柱层析。薄层层析是在玻 璃或塑料等光滑表面铺一层很薄的基质进行层析。 薄层层析( ,):是将吸附剂均匀地在玻璃板上铺成薄层(固定相),再把样品点在薄层板一端,再把板的这端浸入适当的溶剂(流动相)在薄层板上扩展。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的反复进行,而将样品各组份分离出来。 本次实验: ● 具体原理:当流动相在固定相上流动时,由于吸附剂对不同氨基酸的吸附力不 一样,不同氨基酸在展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一样,点在薄板上的混合氨基酸样品随着展开剂的移动速率也不同,因而可以彼此分开。 ● 吸附剂(固定相):硅胶(.)。为使制成的薄层板不易松散,加入5%羟甲基纤维 素钠()作黏合剂。 ● 展开剂:正丁醇、冰醋酸和蒸馏水的混合液(80:10:10)。 ● 展层-显色剂:按照10:1比例()混匀的展开剂和0.1%茚三酮溶液。 ● 活化():在一定温度下,对吸附剂硅胶加热去除水分。可使硅胶的活性提高, 吸附能力加强。 ●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显色反应:茚三酮水化后生成的水合茚三酮在加热时被还原, 此产物与氨基酸加热分解产生的氨结合,以及另一分子水合茚三酮缩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而使氨基酸斑点显色。 ● 值: 点的距离 对应溶剂前沿到样品原距离 斑点中心到样品原点的 Rf 由于物质在一定溶剂中的分配系数是一定的,故移动速率(值)也是恒定的,因

反应香精基本常识

反应香精基本知识 反应香精,也称之为热加工香精,一般所指的是氨基酸与还原糖之间的热加工反应,产生的具有特定香味的混合物。其中的氨基酸可能来源于蛋白质的分解,也可能来源于化学合成的产品。糖一般采用单糖(葡萄糖、木糖),可能来源于天然产物或化学合成的产品。 反应香精是各种复杂反应的综合结果,包括美拉德反应、脂肪的热降解和焦糖化反应,同时伴随有中间产物与初始原料的交叉反应。 在这里主要介绍咸味香精(肉味香精): 咸味食品香精是用于咸味食品加香的一种食品香精。从品种来看,咸味食品香精主要包括牛肉、猪肉、鸡肉等肉味香精,鱼、虾、蟹、贝类等海鲜香精,各种菜肴香精以及其它调味香精。肉味香精有液体、膏体和粉状三种形态。研制肉味香精包括两部分技术内容,即加热反应和肉味香基的调配。 加热反应是在不锈钢加热反应罐中把氨基酸和糖在水中加热进行反应。这种反应通常称为美拉德(Maillard)反应,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加水量,pH值,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便可获得有较强肉香的产物,不需加入香料,取0.5%加入水中就可闻到和尝到纯正的肉香味。这种反应与肉食的加工过程相仿,用其仿制肉味生产香精可发挥重要作用。 一、咸味食品香精的功能和用途 咸味食品香味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在热加工过程中由食品基料中的香味前体物质通过热反应产生的;二是由咸味食品香精和/或香辛料提供的。食品中源于上述两种途径的香味物质,在化学结构上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由构成生命体系最基本的五种元素C、H、O、S、N组成的,最常见的是各种醇、醛、酮、缩醛、缩酮、羧酸、酯、内酯、有机硫化物和杂环化合物等。 二、咸味食品香精的组成和制造方法 咸味食品香精的制造方法主要有调香法、热反应法、以及调香与热反应相结合的方法。调香所用的香料包括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两大类。热反应的主要原料是氨基酸、还原糖和其他配料。水解植物蛋白(HVP)、水解动物蛋白(HAP)、酵母等是很重要的氨基酸源。 影响咸味食品香精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是其原料,主要有三类: 1.香料:食品香精调香中只能使用经过毒理学评价试验证明对人体安全的香料,目前世界各国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有4000多种,其中FEMA (美国食品香料与萃取物制造者协会Flavor and Extract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认可的GRAS物质(一般认为安全的物质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到2005年已公开的有2253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用香料名单》的香料到2005年有1442种。在中国,食品香精生产中不允许使用GB-2760食品用香料名单之外的食品香料,咸味食品香精也不例外。 任何食品香料的安全性保证都是建立在其产品质量和使用量基础之上的。食品香料生产商、销售商和使用者都必须严格保证食品香料的质量。使用者必须保证在允许的使用量范围内使用这些食品香料。事实上,人们完全不必担心由于香料使用过量而对食品安全性造成危害,因为食品香料在使用时具有“自我限量”的特性,即任何一种食品香料当其使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其香味会令人不快,使用者不得不将其用量降低到合适的范围,多加的效果适得其反。 2.热反应原料:热反应原料品种很多,主要包括各种氨基酸、还原糖、HVP、HAP、酵母、香辛料、蔬菜汁等。这些原料必须是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未被污染的、未变质的、质量合格的原料。热反应的温度和时间必须符合要求。 3.溶剂和载体:咸味食品香精的辅助原料如溶剂、固体载体等必须是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品种,其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三、咸味香精的分类 拌和型肉味香精、反应型肉味香精和调配型肉味香精。拌和型和调配型肉味香精头香强、体香和尾香差,而反应型肉味香精是以美拉德反应为基础,添加其它呈味物质而得到的香精,因其具有香气浓郁圆润、口感醇厚逼真等特点而流行于市场。 四、咸味食品香精认识的误区 关于咸味食品香精认识上的最大误区是认为咸味食品香精就是调味志之一,越是发达国家食品香精人均消

氨基葡萄糖介绍 氨基葡萄糖的种类和服用

氨基葡萄糖介绍氨基葡萄糖的种类和服用 目录1、氨基葡萄糖的基本信息2、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物理参数3、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作用4、氨基葡萄糖的药理作用5、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与氨基葡萄糖硫酸盐的区别6、氨基葡萄糖适用养护人群7、氨基葡萄糖的功效8、氨基葡萄糖主要作用氨基葡萄糖的基本信息葡萄糖的一个羟基被一个氨基取代的化合物。分子式C6H13O5N,俗称氨基糖,简称氨糖。又名葡萄糖胺,广泛存在于自然界,2-氨基-2-脱氧-D-葡萄糖通常以N-乙酰基衍生物(如甲壳素)或以N-硫酸酯和N-乙酰-3-O-乳酸醚(胞壁酸)形式存在于微生物、动物来源的多糖和结合多糖中。氨基葡萄糖型氨基葡萄糖为针状结晶,熔点88℃,比旋光度+10047.5(水);型为针状结晶,熔点110℃(分解),+28+47.5(水);溶于水。2-氨基-2-脱氧-D-葡萄糖是多种抗生素的组分。氨基葡萄糖,它是人体内合成的物质,是形成软骨细胞的重要营养素,是健康关节软骨的天然组织成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氨基葡萄糖的缺乏越来越严重,关节软骨不断退化和磨损。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量医学研究表明:氨基葡萄糖可以帮助修复和维护软骨,并能刺激软骨细胞的生长。种类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英文D-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分子式C6H13NO5HCl,分子量215.5,它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参与肝肾解毒,发挥抗炎护肝作用,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症和胃溃疡有良好的疗效,是合成抗生素和抗癌药物的主要原料,还可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饲料添加剂中。性质描述该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90-194C,比旋光度72.5(c=2,H2O,5hrs.),水溶性

《氨基酸测定》

《氨基酸测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食物中氨基酸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物中的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等十六种氨基酸的测定。其最低检出限为10pmol。 本标准不适用于蛋白质含量低的水果、蔬菜、饮料和淀粉类食物的氨基酸测定。 2 原理 食物蛋白质经盐酸水解成为游离氨基酸,经氨基酸分析仪的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与茚三酮溶液产生颜色反应,再通过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 3 试剂 全部试剂除注明外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3.1 浓盐酸:优级纯。 3.2 6mol/L盐酸∶浓盐酸(3.1)与水1∶1混合而成。 3.3 苯酚:须重蒸馏。 3.4 混合氨基酸标准液(仪器制造公司出售):0.00250mol/L。 3.5 缓冲液 3.5.1 pH2.2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Na 3C 6 H 5 O 7 ·2H 2 O)和 16.5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2.2。 3.5.2 pH3.3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12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3.3。 3.5.3 pH 4.0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9mL浓盐酸加水 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0。 3.5.4 pH6.4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46.8g氯化钠(优级纯)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4。 3.6 茚三酮溶液 3.6.1 pH5.2的乙酸锂溶液:称取氢氧化锂(LiOH·H 2 O)168g,加入冰乙酸(优级纯)279mL,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至5.2。 3.6.2 茚三酮溶液:取150mL二甲基亚砜(C 2H 6 OS)和乙酸锂溶液 (3.6.1)50mL加入4g水合茚三酮(C 9H 4 O 3 ·H 2 O)和0.12g还原茚三酮(C 18 H 10 O 6 ·2H 2 O) 搅拌至完全溶解。 3.7 高纯氮气:纯度99.99%。 3.8 冷冻剂:市售食盐与冰按1∶3混合。 4 仪器和设备 4.1 真空泵。 4.2 恒温干燥箱。 4.3 水解管:耐压螺盖玻璃管或硬质玻璃管,体积20~30mL。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烘干。 4.4 真空干燥器(温度可调节)。 4.5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关于“葡萄糖、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的探讨

关于“葡萄糖、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2-07-09T14:17:31.3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9月总第111期供稿作者:张恩卿 [导读] 由此可见,新旧教材对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描述是不同的。 张恩卿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三高级中学457000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特别是在生物科技日益发展、教材编写反复更新的今天,教师们需要就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进行探讨,从而使日常教学不断贴近科学真相。2010年全国卷二有一道高考题就引起了生物老师的注意。 32、(9分)请回答: (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______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属于______的过程。 (2)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自______(葡萄糖浓度差、ATP的分解)。 (3)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80~120mg/dl,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的_____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4)当血糖浓度高于180mg/dl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_____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班氏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______。 (5)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50mg/dl时,人会感觉头昏,其原因是_____。 答案:(1)载体主动运输(2)葡萄糖浓度差(3)胰高血糖素肝糖原(4)尿量砖红色(5)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较低的血糖含量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量的需要(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此题考查葡萄糖的运输方式,以及血糖的调节。 这道题目引起老师的关注,主要是因为(1)(2)两道题目中涉及到了葡萄糖的运输方式,而这部分内容在新旧教材中的描述是不一样的。 在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上,高中教材涉及到三种方式,即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对自由扩散、胞吞胞吐这两种运输方式的描述,新旧教材都是一样的,但对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描述是有差别的,具体如下:在旧教材中,没有提到协助扩散,但是讲到“主动运输的特点是被选择洗手的物质是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必须有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虽然教材对于主动运输有这样的定义,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只要不是自由扩散就是主动运输,而进行自由扩散的物质很少,所以大部分的小分子和离子的运输都是按照主动运输对待的,协助 扩散的例子仅见于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其它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则是主动运输。 新教材中的描述是这样的:“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葡萄糖等一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Na+、K+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的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主动运输。” 若按照新版教材的理解,结果应是这样的:物质(小分子或离子)出入细胞膜是协助扩散还是主动运输不是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的性质,而是取决于物质的浓度。氨基酸、葡萄糖和各种离子出入细胞时,若从高浓度的一侧到低浓度的一侧,只需载体,不消耗细胞内释放的能量,都称之为协助扩散;若这些物质从低浓度的一侧到高浓度的一侧,这时既需要载体又需要消耗能量,称之为主动运输。 由此可见,新旧教材对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描述是不同的。那么事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河南郑州的张俊杰老师和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生导师桑建利老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对话,桑建利老师的回答是“新版教材的论述是正确的,旧版的论述显然不对。对于小分子或离子来说,跨细胞质膜运输是采取被动运输还是主动运输取决于物质跨膜的电化学梯度,并不是某种分子一定是主动运输,而某种分子一定是被动运输。” 针对这个问题,汪堃仁主编的《细胞生物学》一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在87页,书中这样介绍被动运输:“通过自由扩散或者通过促进扩散,物质顺着浓度,由高浓度想低浓度运动,运动的动力来自浓度梯度,不需要由细胞提供代谢能量,这种物质运输的过程称为被动运输。”另外书中还介绍了参与被动运输的几种重要的运输蛋白,其中就有运输糖、氨基酸或金属离子的载体蛋白。在书中的92页,是这样介绍主动运输的:“主动运输与上述的被动运输不同,在主动运输过程中,物质逆着浓度梯度由低浓度想高浓度运输,在此过程中需要提供能量。”书中介绍了在动物细胞中主要有几种通过“泵”的主动运输,如钠钾泵(即Na+—K+—ATP酶)、钙泵(即Ca+—ATP酶)以及钠泵和载体协同运输系统。书中这样介绍葡萄糖的运输“一般认为,动物细胞对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主动运输不直接需要ATP水解的能,而是由于钠泵排出的Na+所产生的电位梯度的作用使物质进入细胞……钠泵需要ATP提供能量不断将Na+泵出细胞外,造成细胞外的Na+高于细胞内,由此产成了电位梯度。Na+与糖分别与载体蛋白的不同位点结合,借电位梯度的力量使Na+与糖相伴进入了膜内侧……一般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是通过这种途径逆着浓度梯度进行运输的。” 由此可见,桑建利老师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新教材的改编使知识更加符合真相,判断葡萄糖、氨基酸等的运输方式必须根据其运输方向,若为逆浓度则是主动运输,若为顺浓度,则为协助扩散。

实验六检测还原糖

实验六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方法,领悟并能描述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2、比较不同实验材料所做的实验结果,探索该实验的理想实验材料。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认真严肃的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节 -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学习中,学生对糖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对于生物组织中哪些含糖类型,怎么鉴别还原糖还不清楚。通过本节实验教学让学生对颜色反应这一类验证实验有一个总体把握,再则让学生体会出生物学上一些典型的实验现象是要选择实验材料是关键,以及实验中要注意每一步实验方法。 三、实验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可溶性的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 2 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2NaOH+CuSO 4 Na 2 SO 4 +Cu(OH) 2 (淡蓝色沉淀) -CHO+2Cu(OH) 2-COOH+Cu 2 O(砖红色沉淀)+2H 2 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本实验能利用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特性,通过一系列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四种常见蛋中的氨基酸成分对比分析

四种常见蛋中的氨基酸成分对比分析 陈巧玲,郑艺梅,王兵丽,张泽宏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样品,得出土鸡蛋、鸭蛋、皮蛋、洋鸡蛋均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必须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为鸭蛋%>洋鸡蛋%>土鸡蛋%>皮蛋%,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须氨基酸的比值为鸭蛋>洋鸡蛋>土鸡蛋>皮蛋。根据FAO/WHO 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条件,可知这四种蛋品均属于理想蛋白质范畴。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土鸡蛋%>鸭蛋%>洋鸡蛋%>皮蛋%。鸭蛋、皮蛋、土鸡蛋、洋鸡蛋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分别为苏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缬氨酸。因此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在日常饮食中根据食物的优缺点合理搭配饮食,实现营养最大化。 关键词:蛋;氨基酸;营养分析 Determination of amino acid in four kinds of eggs using amino acid analyzer CHEN Qiao-ling, ZHENG Yi-mei, Wang Bi-li, ZHANG Ze-hong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 Fujian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nded out that 17 kinds of amino acid were content in the four kinds of eggs by using amino acid auto-analyzer. Essential amino acid /Total amino acid of this four kinds of eggs were duck eggs %>eggs %>farm eggs %>preserved % and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of this four kinds of eggs were duck eggs >eggs >farm eggs >preserved eggs high quality?protein as their essential amino acid /Total amino acid and essential amino acid /nonessential amino acids numerical value close to the reference value of WHO/FAO model. The total content of amino acid were duck eggs % >eggs % >farm eggs % >preserved eggs %. The first limiting amino acids of duck eggs\ preserved eggs\ farm eggs\ eggs were threonine\ isoleucine\ methionine& cysteine\ valine.

香精及其应用

教案:专题目的,这节课讲些什么 正文,上课发言的东西 【注】课件第一页标出自己的姓名学号 摘自香精配方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八月孙宝国,郑福平,谢建春,田红玉编著 香精是各种加香产品的灵魂,在食品,饮料,香烟,酒,化妆品,洗涤用品,药品,饲料等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没有香精就没有当今上述工业的繁荣。香精在这些加香产品中的作用是提供令人满意的嗅感与味感,与加香产品的其他组分的最大区别是,其中所用的香精质量的优劣,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嗅觉或味觉做出准确的判断。 香精配方是香精生产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直接影响到香精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香精配方一直是香精生产厂商最高度的商业机密,掌握香精生产配方的一般只有几个人。几乎没有一个香精生产厂商会把自己生产香精的配方公布于众,因此,那种强令生产厂商在加香产品包装上标注所用香精配方的要求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最终损害的也是消费者的利益。由于香精的这一特殊性,科技人员也不轻易发表香精配方,这也增添了获得香精配方的难度,给香精领域的技术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香精是含有多种香成分的用于产品加香的混合物,按用途分:食用香精、日用香精; 传统香精的定义包括3个主要方面:1有多种香料按照一定配方调配出来,2具有一定香型3直接用于产品加香的混合物 传统香精的生产过程主要是各种香料和辅料的物理混合过程,不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 现代香精的概念在某些方面已经超出了传统香精的范畴,在一些香精生产过程中引入了酶工程、发酵工程、热反应等技术,在这些香精的生产过程中各种香味前体物质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成百上千种香味物质,构成了这些香精香味的基础。 化学工业农、林、牧、副、渔业 有机中间体动、植物 合成香料天然香料 香精 香水、化妆品、肥皂、洗涤剂、油墨、纺织品、工艺品、 食品、饮料、调料、茶、烟酒、药品、饲料、牙膏等 香料是香精最核心的原料,采用酶工程,发酵工程,热反应等技术生产的香精可以直接在加香产品中使用,但一般情况下,为了增强其香味特征和强度,还要用香料进一步进行调配。 日用香精是指用于香水、化妆品,香皂,肥皂,洗涤剂,清洁剂,空气清新剂,油墨,地板蜡等日用化学品加香的香精,在香精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日用香精品质的决定性因素是其配方的合理性。 食用香精是一种能够赋予食品或其他加香产品(如饲料、烟草、药品、牙膏等)香味的混合物。食用香精的生产与日用香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传统的食用香精也是根据配方用香料调

氨基酸分析原理和色谱条件

分析原理和色谱条件 一、氨基酸分析的须知: (一)样品要求:样品应有代表性,固体样品必须过60目筛;液体样品需有一定的流动性; 办固体状的样品要保证能在称量纸上不流动。对不难采集并需要我们处理的样品,常规样品一般固体样品5克左右,液体样品15ml左右;对难以收集的样品(如:酶、肽等)液体样蛋白含量应大于300μg/ml,体积不少于4ml;固体重量应不少于500μg。 (二)自己处理样品的同学和老师,应根据自己的样品状态,严格按照本室要求样品的处理方法处理样品。并讲处理好的样品在星期二下午3点前送到测试中心氨基酸分析室,处理好的样品要同时送两份(两个盛有蒸干样品的25ml小烧杯),并提供样品的蛋白质含量、称样量、定容体积、加0.02NHCl体积等有关数据。(样品处理方法见本附件)。 (三)因氨基酸分析需要柱后(或柱前)衍生,分析时间长,所以对氨基酸分析的上机浓度要求严格。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无论是自己处理样品还是需要氨基酸分析室处理样品都应准确知道自己所测样品的蛋白含量(或氨基态氮含量)。如果需要本实验室处理样品时,提供的蛋白质含量的误差应控制±5%。如20%的蛋白含量,提供的数据应为(18-22)%。 (四)氨基酸分析室仪为学校所有需要氨基酸分析的同学和老师服务,为了保证仪器能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除了我们机台的工作人员的努力外,还需要各位同学和老师的大力合作。样品的浓度过高极易造成分离柱的污染和反应盘管爆裂(每个反应盘管3000元左右)并且测定的数据也不准确;样品的浓度过低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提供的原始数据不准确的样品,在上机分析时造成仪器损坏或氨基酸峰过低由送样人员负责。因提供原始数据不准确的样品需要重新上机的样品,则需另收上机费。 (五)氨基酸的分析需要柱前或柱后衍生,衍生化试剂对分析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对需要做影响因素分析的样品,应妥善保管好不同时间采集样品,待样品收集全后,一起处理、一起做。这样更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六)每做一个样品的氨基酸全分析(17种氨基酸),对仪器都是一次的严重的磨损。为了使仪器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根据自己的科研、论文的实际需

实验一还原糖的鉴定教案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教案] 一、课型:新授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还原糖的鉴定方法。 (2)体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操作问题,讨论实验指导的关键。(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演示实验,创建情景,引入新课题。 (2)通过PPT、探究学习和讨论等方法来获得信息。 (3)通过讲解、演示、PPT展示、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习题等,让学生加深对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的实验能力。 (2)能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发展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还原糖的鉴定方法。 (2)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验证实验及探索实验的设计技巧,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具准备: 1、PPT课件。 2、实验材料:(1)实验仪器:解剖刀、研钵、漏斗、纱布、漏斗 架、烧杯、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试管、胶头滴管、量筒。 (2)实验材料:斐林试剂A液:0.1g/ml的NaOH 溶液、斐林试剂B液:0.05g/ml的CuSO4溶液SiO2、H2O、苹果、土豆、菠菜。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交流、练习法、问答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七、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老师】同学们,上课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魔术。 【展示】一个装有刚配好的斐林试剂的试管。 【老师】这是一种蓝色的溶液。 【展示】一个装有苹果汁的试管。 【设问】这是刚榨好的苹果汁,猜猜我要干什么?很简单,我要把苹果汁倒入蓝色溶液的试管中,那大家猜猜会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抽问

氨基酸分析仪实验指导

氨基酸分析仪实验 测试中心吕雪娟 一、实验目的 了解氨基酸分析仪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氨基酸分析的过程,前处理方法。 二、原理 氨基酸分析仪的分析原理是基于各种a一氨基酸的酸碱性、极性及分子大小的差异,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在柱上进行层析分离,用几种不同pH值和离子强度的缓冲溶液依次将它们洗脱,从柱子上分离和洗脱下来的各种氨基酸在反应柱中与茚三酮进行加热反应,反应产物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根据检测信号的大小计算出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氨基酸和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分析仪结构示意图 二、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1.1缓冲液和茚三酮溶液的配制及正确放置 1.2氮气压力调整 1.2.1打开氮气钢瓶阀,调节其压力至50-100KPa(0.5-1.0Kgf/cm2)。 1.2.2顺时针轻轻旋转氮气调节器,使压力读数为34-40KPa(0.35-0.4Kgf /cm2)。 1.2.3脱气瓶中液体的更换 1.3放置自动进样器清洗瓶,向清洗瓶(C-1,1L)中盛上蒸馏水,放置于指定的位置并拧上盖子。 2.开稳压器 3.启动L-8800ASM应用程序 3.1系统初始化,OK 3.2打开Module Operation界面

3.3泵1流速设定----缓冲液的清洗,打开泵1的排液阀;清洗完毕,关闭泵1; 3.4泵2流速设定—一缓冲液的清洗,打开泵2的排液阀;清洗完毕关闭泵2; 3.5自动进样器流路和针头清洗,除气泡,重复此过程三次。 3.6泵的压力归零 4.分析程序 4.1选择应用程序 4.2选择分析方法 4.3输入待测样品的信息,编辑样品表,保存; 4.4打开数据采集监控画面 4.5选择样品表 4.6打开泵1和泵2 4.7按样品表顺序放置样品。 4.8单击监控屏幕下方的Start Series按钮,开始样品测试。 4.9开始结束后,关闭采集监控画面 4.10关闭L-8800ASM应用程序 4.11关电源 三、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原理及分析条件; 2.实验结果。

葡萄糖 氨基酸 是主动运输还是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葡萄糖、氨基酸是主动运输还是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 井中之蛙 新课程必修一P76: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我想请教的问题是: 1、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对所有的细胞都是这样吗? 2、那么在逆浓度梯度情况下,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什么呢? 3、人体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分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那么,当很饥饿的人在饭后其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分子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吗? 搜到了郑州张俊杰老师和桑建利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生导师,负责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的学科知识把关)的对话,供大家尤其是教过旧版本的老师学习。 桑老师:您好! 我是郑州市生物教研室的张俊杰老师,据赵占良老师介绍,您是细胞生物学方面的专家,现想就细胞生物学的一个问

题向您请教。 在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上,高中教材涉及到四种方式,即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内吞和外排(新版本教材称胞吞和胞吐)。对自由扩散、内吞和外排这两种运输方式的描述,新旧教材都是一样的,但对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描述是有差别的,具体如下。 若按照旧版本教材的理解: 1.物质(小分子或离子)出入细胞膜是协助扩散还是主动运输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的性质,而与物质的浓度无关。且协助扩散的例子极为少见,仅见于红细胞吸收葡萄糖这一例子(高校细胞生物学教材中也仅列举这一个例子),其它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则是主动运输。 2.氨基酸、葡萄糖和各种离子都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出入细胞(暂不考虑离子通道),不论这些物质浓度的高低,都只能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出入细胞,主动运输通过消耗能量既能将物质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也可以通过消耗能量将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这时物质既顺着浓度梯度又消耗能量,运输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但按照新版教材的理解,结果应是这样的: 物质(小分子或离子)出入细胞膜是协助扩散还是主动运输不是取决于分子或离子的性质,而是取决于物质的浓度。

不同种类氨基酸和糖的美拉德反应

1 美拉德反应概述 美拉德反应又称羰氨反应,指含有氨基的化合物和含有羰基的化合物之间经缩合、聚合而生成类黑精的反应。此反应最初是由法国化学家美拉德于1912年在将甘氨酸与葡萄糖混合共热时发现的,故称为美拉德反应。由于产物是棕色的,也被称为褐变反应。反应物中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还原糖,氨基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蛋白质、胺、肽。反应的结果使食品颜色加深并赋予食品一定的风味,如:面包外皮的金黄色、红烧肉的褐色以及它们浓郁的香味。 和焦糖化反应(caramelization)相比,美拉德反应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和较稀的溶液中。研究证明,美拉德反应的程度与温度、时间、系统中的组分、水的活度、以及pH有关。当美拉德反应温度提高或加热时间增加时,表现为色度增加,碳氮比、不饱和度、化学芳香性也随之增加。在单糖中,五碳糖(如核糖)比六碳糖(如葡萄糖)更容易反应;单糖比双糖(如乳糖)较容易反应;在所有的氨基酸中,赖氨酸(lysine)参与美拉德反应,可获得更深的色泽。而半胱氨酸(cysteine)反应,获得最浅的色泽。总之,富含赖氨酸蛋白质的食品,如奶蛋白易于产生褐变反应。糖类对氨基酸化合物的比例变化也会影响色素的发生量。例如,葡萄糖和甘氨酸体系,含水65%,于65℃储存时,当葡萄糖对甘氨酸比值从10:1或2:1减至1:1或1:5时,即甘氨酸比重大幅增加时,色素形成迅速增加。如果要防止食品中美拉德反应的生成,就必须除去其中之一,即除去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中的氨基酸化合物,或者高蛋白食品中的还原糖。在高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反应物稀释后分散于高水分活度的介质中,并不容易发生美拉德反应;在低水分活度的食品中,尽管反应物浓度增加,但反应物流动转移受限制。所以,美拉德反应在中等程度水分活度的食品中最容易发生,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在干的和中等水分的食品中。pH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一般随着pH的升高,色泽相对加深。在糖类和甘氨酸系统中,不同糖品在不同pH时,色度产生依次为: pH<6时:木糖>果糖>葡萄糖>乳糖>麦芽糖; pH>6时:木糖>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 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美拉德反应。面食烘烤产生棕黄色和香味,就是面团中糖类和氨基酸或蛋白质反应的结果,这也是食用香料合成的途径之一。

实验四斐林试剂法法测定还原糖含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园艺产品中糖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糖的还原性,与斐林试剂(氧化剂)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一价铜,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进行测定。非还原糖必须转化为还原糖,再进行测定。 斐林试剂中酒石酸钾钠铜是一种氧化剂,反应的终点可用次甲基蓝作指示剂,在碱性、沸腾环境下还原呈无色。根据斐林试剂完全还原所需的还原糖量,计算出样品还原糖量。 三、试剂与材料 1、斐林试剂 甲: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乙:346g酒石酸钾钠+100gNaOH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2、1%次甲基蓝,1g次甲基蓝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棕色瓶保存; 3、%标准葡萄糖,2g 105℃烘干到恒重的葡萄糖加水定容到1000ml; 4、碱式滴定管; 5、电炉,各种玻璃器皿。 四、操作方法 1、斐林试剂标定 取甲液5ml加入5ml乙液中,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水10ml,从滴定管中加入%的标准葡萄糖若干毫升(约23ml)。(量控制在后滴定时消耗葡萄糖在-。 电炉上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2分钟,加2滴1%次甲基蓝溶液,趁沸以每两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用%标准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有红棕色沉淀,溶液清亮为终点止。记录耗用的葡萄糖量为V0,必须在1min内完成。 (注意:还原的次甲基蓝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恢复成原来的蓝色,所以滴定过程中必须保持溶液成沸腾状态,并且避免滴定时间过长。) 2、样品滴定预备试验 同上法取斐林试剂,加10ml样品液,摇匀于电炉上加热至沸,保持微沸2分钟,加2滴1%次甲基蓝,用%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耗用的葡萄糖量为V1。 3、样品滴定 同上法吸取斐林试剂加10ml样品液(预先稀释),补加(V0-V1)ml水,并从滴定管中预先加入(V1-1)ml %葡萄糖,摇匀至电炉上加热至沸,保持2min微沸,加入2滴1%次甲基蓝,继续用葡萄糖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的标准葡萄糖体积为V毫升。 五、结果计算 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g/ml)=(Vo-V)××1/10×n 式中:Vo--------斐林试剂标定值,ml V---------样品糖液测定值,ml 标准葡萄糖溶液浓度,g/ml 10--------样品糖液体积,ml n---------样品稀释倍数 六、思考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