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色织府绸工艺设计

色织府绸工艺设计

色织府绸工艺设计
色织府绸工艺设计

色织府绸工艺设计

C40s×(C40s+70D)弹力纱

第1章总论

1.1概况

(1)选择依据

平纹组织简单,交织点多,质地坚牢、挺括、表面平整,较为轻薄耐磨性好,透气性好。应用广泛,如粗平布、中平布、细平布、纱府绸、半线府绸、全线府绸、麻纱及拉绒平布等65种。高档绣花面料一般都是平纹面料。

(2)原则:工艺设计要求

(3)目的:方案合理、可行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规格:经纬密118×94 门幅50

(2)客户订单12000米,交货期15天

(3)技术条件

染整幅缩率 6.5% 经纱织缩率 10.3% 纬纱织缩率 3.5%

组织每筘穿入数 4 边组织每筘穿入数 4 加成率 6%

边纱根数40根(20×2)组织系数 0.6948 用纱系数 0.060533

机台配置

1.3

本织物为基本的三原组织,组织结构简单,织物风格平整、挺括、表面平整、织造简单、应用广泛。

第2章织物的工艺设计

2.1织物分析与上机图设计

1)组织:平纹纱支:C40s×(C40s+70D)弹力纱

2)规格:经纬密118×94 门幅50

3)色经与色纬循环:

2.2工艺设计与计算

主要技术条件: 染整幅缩率:6.5% 纬纱织缩率:3.5% 1.%3.106948.040

94

=?=?=c tex p a w j 经纱织缩率: 2.115.1%

3.1011-11=-==

j a 一米经长 3.cm w w 136%

5.6-1127

-1===

染成坯坯布幅宽:α 4.cm p w w p j j 10/43410136

127

54.2118

10根坯布经密:坯成

成坯=??=?=? 5.根)边组织每筘穿入数地组织每筘穿入数边纱根数(总经根数:5900)4

4

1(4050118-1=-?+?=+?=w p N j 6.cm a W W w 141%

5.31136

-1=-=

=坯筘穿筘幅:=55.5英寸 7.上机筘幅:55.5+4=59.5英寸 8.筘号: /10cm 104.74

3.5%-1434N a -1w 齿)

()(筘号地组织每筘穿入数坯=?=?=j p

9.经纱用量:百米经纱支数用纱系数经纱用量总/9.96kg 40

060533

.0%3.10159001N j =?-=?-=

α 其中 百米蓝/427.49040

96.9kg =?

百米白/3.0999028

9.96kg =?

百米红/2.43590

22

69.9kg =?

10.纬纱用量:

百米纬纱支数用纱系数上机普通纬纱用量筘/643.540

060533.05.599432W P 32w kg =???=???=

其中 百米绯红/995.19935643.5kg =?

百米浅绿/54.219922

43.65kg =? 百米黄色/394.299

42

5.643kg =?

百米弹力纱纬纱用量 3.103kg/1.10

4060533

.059.59431

=????=

10.总投产米数:m

12720%6112000112000=+?=+?=)(加成率)(总投产米数

11.经纱总用量: kg 912.12669.96100

12720

=?=经纱总用量

12.纬纱总用量: kg 79.177643.51000

1272=?=普通纬纱总用量

.7kg 39403.1310012720

=?=弹力纬纱总用量

13.劈花 :花数=

11.6590

40

5900=-=-一花根数边纱根数总经根数

修正为65花 余根109011.0=? 做加头处理 所以:A=40, B=10 将252

10402

=+=+B A 置于首位

重新排列次序

由于原首条为最宽条,所以新次序与原次序一致 共65个循环,在最后一个循环后加10根蓝的。 14.经浆排花:

根据所选择色纱排列特点为阔条织物,所以采用分条排花法。(筒子架容量:660)

×65+10根红 伸缩筘排花:

①伸缩筘最多可用筘齿数:700齿

②平均每筘穿入数:

齿根/5.8700

5900

=

③伸缩筘排筘: 注:同一个筘齿内色泽数≤3种。 相邻筘齿内根数差异≤3根。 ④计算实际使用筘齿数:

边纱所占筘齿数加减头所占筘齿数每花所占筘齿数花数实际使用筘齿数+±?= 齿658621065=++?=

658<700,所以此排筘方案能够满足上机实施条件。 织物工艺设计表

第3章工艺流程的确定与设备选型

3.1工艺流程的确定

络筒→整经→浆纱→穿综→织造→后整理

络筒工艺流程:管纱→跟踪式气圈控制器→光电传感器→小吸嘴→预清纱器→吸嘴→捻结器→清蜡管→卷绕装置→槽筒

分条整经工艺流程:筒子架→分绞筘→伸缩筘→浆槽→烘筒→定幅筘→大滚筒→集体倒轴

浆纱工艺流程:经轴架→张力自调装置→浆槽→湿分绞棒→烘燥装置→上蜡装置→干分绞区→车头

织造工艺流程:送经→引纬→开口→打纬→卷曲

3.2主要设备的选择

络筒机

新型分条整经机主要由滚筒卷绕机构、分绞装置、倒轴部分、传动和制动系统、条带长度和张力检测控制装置等机构组成。新型分条整经机在滚筒的结构和导条器位移方面有所改进和创新。例如:新型分条整经机采用固定锥角的圆柱形滚筒,改变了用木条或金属条构成的滚筒结构,更有利于条带的卷绕成形。在电子型分条整经机上采用与滚筒接触的测厚辊,测出每层纱的厚度,并通过位移传感器将厚度信号输入电子计算机,以控制导条器的移动距离。这种方法可以自动对条,而且条与条之间不出现条痕。

GA308型浆纱机是根据市场需求,根据新的浆纱工艺,分析浆纱机发展方向,满足目前棉纺织行业对阔幅、高支、高密、高精、高附加值织物的纯棉、涤棉、麻、化纤混纺等短纤等品种的上浆要求,满足用户对浆纱高速、高效、高精度的控制要求,与国内外各种有梭和无梭织机配套使用的高产、高性能浆纱机。该机是国内首次将多单元传动技术、上位计算机集中控制技术及远程监控技术应用在浆纱机上,大大提高了浆纱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成纱质量,充分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

①多单元同步控制技术②调幅大卷装车头设计③计算机集中控制④远程监控技术⑤浆槽采用双浸四压型式:经纱在上浆过程中由于在纱线内部存着大量空气,经过反复的渍、轧才能排除纱线内部的空气,吸取一定量的浆液,保证良好的渗透性,取得良好的上浆效果,从而大幅度提高纱线的强度和耐磨性。

⑥满足“两高一低”的工艺要求:所谓“两高一低”的上浆工艺,是在高压浆力的条件下,配制相对高浓度、低粘度的浆液,在高压作用下,使纱线内部的空气释放更彻底,浆液渗透到纱线内部更深、更均匀。从而更一步加强纤维之间相互粘结,浆液渗透的深度愈深,纤维的亲合力越大,抱合越紧密,而耐磨越强、强度越高

⑦压浆辊线性加压:

压力随着车速线性变化,从而保证在高速、低速、升速、降速及停车上浆率基本一致。

⑧分层烘燥

从最新的上浆理论分析,上浆覆盖系数是限制高密、多头份品种上浆的最基本因素,而浆纱在烘筒烘燥的覆盖系数是提高浆纱质量的重要原因。

GA308型浆纱机每只浆槽浆纱后分两层进入烘筒烘燥,两只浆槽共分四层。使烘燥的覆盖系数降至上浆覆盖系数的一半,保证在烘燥过程中浆纱之间有相当的间距,每根纱都处在一种单纱烘燥的过程。浆纱之间不会出现粘连的状态,从而在干分绞和筘分时大大减少落浆,落物的现象,保证浆纱表面光滑,毛羽伏贴,在织造过程中开口清淅。

⑨温度自动控制

全机对7个温度点进行控制。即二只浆槽二处,二组预热分层四处和合并烘燥一处。每个温度控制点由一只铂热电阻检测温度值,与计算机设定值进行比较运算,控制比例阀的输入电流或电压,改变比例阀的输出压力,从而控制薄膜阀开口量的大小,改变浆槽及烘筒的蒸气进量,

满足其设定温度的要求,整个温控的形式采用了PID 控制形式,保证了浆槽温度误差控制在1°以内。由于采用了计算机集中控制,解决了老式浆纱机温控的不精确和干扰严重的问题。 ⑩回潮自控

浆纱回潮自控是个相关性很强的工艺参数,与车速、压力、烘燥温度等参数有关。在设计中,回潮检测辊和信号变速器均选用美国公司生产的,其检测精度高,输出的4~20mA 标准信号可直接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与上位计算机的比较、运算,最终控制整机车速,使之与设定的回 潮值相对应自始至终使回潮值为一个恒定值。

第3章 上机工艺设计

4.1络筒工艺设计

1)络筒产量计算: (台数:2)

台时理论产量kg/975.621040

83.1

51200606010N V 606066t =????=????=--934.40%65975.62=?=定额产量 kg/台·h 0.692

22.540.934912

.1266天每天产量经纱总用量经纱络筒天数=??==

0.392.52234.940717.79

天每天产量纬纱总用量普通纬纱络筒天数=??==

天每天产量弹力纬纱总用量弹力纬纱络筒天数22.02

5.22934.407

.394=??==

络筒总天数=经纱络筒天数+纬纱络筒天数=0.69+0.39+0.22=1.3 修正为1.5天 4.2整经工艺设计 2.分条整经: 花取每花根数单侧边纱数筒子架容量每绞花数711.790

20

660=-=-=

根每花根数每绞花数每绞经纱根数630907=?=?=

绞取每绞经纱根数边纱整经绞数总103.9630

40

5900N =-=-=

根绞:

第610205901=+

根绞:第5909~2

)(绞第总570533059008590610N 10=-=?+-kg/台h 4200)

10(80051024.3

59002008006)2

nV 1(V 510t T M 2V 1V 6理论产量G 55.91=?+?????=+?????= 1V —整经大滚筒线速度(200m/min) M —织轴的总经根数

2V —织轴卷绕线速度(即倒轴线速度,800m/min ) n —整经绞数 10

h 294.93kg/%06491.55台实际产量=?=

h /kg 25.96635.5223.9294台每天产量=?=

70.125

.966351126.912

天每天产量经纱总用量天数===

修正为0.5天

4.3浆纱工艺设计

(一)浆纱工艺设计 ★ 技术条件

布匹长:40码,3连匹

自然缩率及放码损失率为1.5% 筒子架容量为660个 卷绕密度 0.55g/cm 3

浆纱伸长率 0.5% 机头尾长 2.5m

① 整经轴的最大卷绕长度

()()

m 8.373591055.05.267858

.146104143

14.310r d D T N 4H L 322322t =??-????=??-????π=整

②浆轴的最大卷绕长度

()()

m

8.373591055.05.267858.146104143

14.310r d D T N 4H L 322322t =??-????=??-????π=整

注:分条整经机经轴就是浆轴,也是织轴。所以最大卷绕长度是相等的。 ③浆纱墨印的长度

()m 39.41%

3.101015.1914

4.040a 11 L j =-??=-+?=

自然缩率及放码损失率

公称匹长浆纱墨印()

m

26.45%

3.101%)

5.11(40a 1%5.11L L j =-+?=

-+?=

布纱

15

.2753

26.458

.37359L L =?=

=纱

浆连匹数 ,修正为276个连匹

④浆纱长度=45.26×3×50=6789m

浆纱工艺表

(二)浆料配方 TB225变性淀粉 50 kg , PV A1799 12.5k

g , 油脂 2 kg , CD (丙烯类) 5kg

上浆率 12% 回潮率 7% 伸长率 1.2% 调浆工艺表

3.浆纱产量计算:

h /kg 91.41280%10

24.3

605900610T V M 6G 5

5t 台=????=η????=

台天天产量/73.99092492.412kg =?=

天修正为天一班产量经纱总用量天数0.5 0.129909.73

1126.912

===

4.4织造工艺设计

4.穿综计算:

台天根每天产量8/1800001000835.7=???= 12台织机:根总根数70800590012=?= 天修正为天每天产量总根数天数.50 39.0180000

70800

===

5.喷气织机产量计算: 天每天产量213.4kg/522.10

)54.2/94(%

900566522.P n 6w =????=?=

η 天修正为天每天产量投产米数天数 2.5 2.4824

213.412720

=?==

4.5后整理

后整理主要包括验布、刷布、烘布、折布、分等、整修、打包、入库几部分。

第5章 关键技术与质量控制

在整个织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整经和浆纱。

整经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织造出来的花形与设计花形是否一致。整经质量包括卷装中纱线质量和纱线卷绕质量两个部分,整经的质量对后道的加工工序影响很大,因此抓好整经质量是提高织物质量和织造生产效率的关键。

浆纱工序是经纱准备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序,是降低织造时经纱断头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有这样一句话:“浆纱一分钟,布机一个班”,说明了经纱上浆在纺织加工中的地位。

其次,络筒的质量也是不容忽视的,纱线的质量对后面的染整工序影响极大,同时也影响布样的整体外观效果,所以络筒质量也应当受到重视。 (一)络筒质量控制 1.络筒质量:

①、去疵除杂效果

②、筒子外观疵点:A. 蛛网或脱边 B. 重叠起梗 C. 形状不良 D. 松筒子

③、筒子内在疵点:A. 结头不良 B .飞花回丝附入 C .原料混杂、错支错批 2..提高络筒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①.加强工艺技术管理

②.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③.加强运转操作管理

(二)整经质量控制

1.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与维护是优质、高产、保证供应的基础,应做到如下三方面:

①保证良好的机械状态

②滚筒、经轴要求水平、彼此平行

③经轴盘片不歪斜,否则会造成松边轴。

2.环境温湿度

环境温湿度影响经纱强力(纱线的内在性能),影响生产与操作,温湿度太低会导致飞花损失增加。

温湿度一般控制范围:

温度:55%—65%

湿度:20—32度

3.运转管理

运转管理是生产、质量的人为保障,主要涉及如下内容:

①及时做好筒子的新陈代谢

②筒子质量

③设备专台专用

④执行工艺规律

(三)浆纱质量控制

浆纱的质量直接影响织机的产量和织物的质量,所以对浆纱的质量必须按时检验,及时控制。浆纱的质量分为上浆质量和织轴卷绕质量两部分。上浆质量指标有上将率、伸长率、回潮率、增强率和减伸率、浆纱毛羽降低率等。织轴卷绕质量指标有墨印长度、卷绕质量和好轴率。生产中应根据纤维品种、纱线质量、后加工要求等,合理选择部分指标,对上浆质量进行检验。

1、上浆率的控制

上浆率是浆纱质量的主要指标,优良的浆纱质量要求上浆率大小符合工艺要求,且均匀、稳定。上浆率偏高,不仅造成浆料浪费,成本增加,而且损害纱线的弹性,增大减伸率,导致织造时断头增加,织物外观质量下降。上浆率偏低,则纱线的增强率与乃,磨性能都降低,织造时纱线容易起毛,断头增加,影响生产。

要使上浆率符合规定要求,关键在于掌握好浆液的浓度和粘度,这是控制上浆率的主要途径。二而压浆辊上包覆物的弹性、压浆辊的加压强度、浆液温度、浸没辊的位置高低、浆纱机车速等因素也对上浆率有明显的影响。

影响上浆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浆液的浓度和粘度

②压浆条件

③浆槽温度

④浸浆长度

⑤浆纱机速度

⑥浆槽内纱线的张力

2、回潮率的控制

浆纱回潮率与生产有着密切关系。控制浆纱回潮率是提高浆纱质量的重要方面。浆纱回潮率偏大时,浆纱易粘并,弹性差,织造时开口不清,断头增加,易发生跳花、蛛网等织疵或窄幅长码布,且浆纱易发霉,与织轴边盘接触的纱易生锈迹。浆纱回潮率偏小时,纱线易脆断

头,手感粗糙,浆膜容易剥落,织造时断头增多,还会出现宽幅短码布。

一般纯棉纱的回潮率控制在7%—8%。上浆率偏高的织物可适当增大,避免脆断头;梅雨季节时应适当降低。

影响浆纱回潮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烘房温度烘房内热空

②浆纱速度

③排风量

④气流方向

⑤浆纱上浆率

3、伸长率的控制

纱线在上浆过程中受到张力,产生一定的伸长是不可避免的。但张力和伸长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如浆纱伸长率过大,则纱线弹性损失过多,使纱线承受反复负荷的能力降低,造成织造时断头增加。通常浆纱伸长率掌握在0.5%—1.0%左右,这样浆纱的断裂伸长不会损失过多。

影响浆纱伸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①经轴制动力

②浸浆张力

③湿区张力

④干区张力

⑤卷绕张力

第6章总结

参考文献:

《棉织手册》

《新型机织设备与工艺》

《中国浆纱网》

《中国纱线网》

《棉纺织厂设计》

《纺织工艺计算》

年产3000吨丙烯氰(AN)合成工段换热器工艺设计1

年产3000 吨丙烯氰合成工段换热器工艺设计

目录 一、设计说明 (3) 1.1 概述 (3) 1.2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概况 (3) 1.2.1国外的发展情况 (3) 1.2.2国内的发展情况 (4) 1.3 世界X围内产品的生产厂家、产量 (6) 1.4世界X围内生产该产品的所有工艺及其分析 (7) 1.4.1环氧乙烷法 (7) 1.4.2 乙炔法 (7) 1.4.3丙烯氨氧化法 (7) 1.5设计任务 (8) 二、生产方案 (8) 2.1 工艺技术方案及原理 (8) 2.2 主要设备方案 (9) 2.2.1催化设备 (9) 2.2.2控制系统 (10) 三、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0) 3.1 生产工艺及物料流程 (10) 3.2 小时生产能力 (14) 3.3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4) 3.3.1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4) 3.3.2废热锅炉的热量衡算 (17) 3.3.3空气饱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8) 3.3.4 氨中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1) 3.3.5换热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27) 3.3.6丙烯蒸发器热量衡算 (32) 3.3.7丙烯过热器热量衡算 (33) 3.3.8氨蒸发器热量衡算 (33) 3.3.9气氨过热器 (34) 3.3.10 混合器 (34) 3.3.11 空气加热器的热量衡算 (35) 3.3.12吸收水第一冷却器 (36) 3.3.13 吸收水第二冷却器 (36) 四、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 (37) 4.1 空气饱和塔 (37) 4.2 水吸收塔 (40) 4.3 合成反应器 (43) 4.4 废热锅炉 (45) 五、环境保护要求 (46) 5.1丙烯腈生产中的废水和废气及废渣的处理 (46) 六、参考文献 (50) 1设计说明

PET的合成及生产工艺知识讲解

P E T的合成及生产工 艺

高聚物合成工艺学 系别: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08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名:刘世博 学号:200805050067

PET的合成及生产工艺 摘要: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为聚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直接酯化法或聚对苯二 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酯交换法制成的聚合物,俗称涤纶,简称 PET 或 PETP。聚对苯二甲酸 二乙酯作为纤维原料已有50多年的历史,本文对PET的研究,生产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概述,阐述了其在化学工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介绍了PET的制备方法和确定了PET的生产工艺。 关键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苯二甲酸乙二醇直接酯化法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PET) 化学式为-[OCH2-CH2OCOC6H4CO]-,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发生脱水缩合反应而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所得。 PET为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表面平滑有光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电绝缘性优良,甚至在高温高频下,其电性能仍较好,但耐电晕性较差,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 1.PET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 1.1精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法 该法以高纯PX 为原料,醋酸为溶剂,醋酸钴、醋酸锰为催化剂,溴化氢或四溴乙烷为促进剂,空气作氧化剂,使用大型单台连续搅拌式氧化反应器,使PX在

氧化反应器中生成对苯二甲酸粗制品。为了进一步氧化中间产物,缓和主氧化反应器的操作条件,增加产物的收率,减少溶剂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使主氧化反应器出来的氧化液进入第一结晶器,同时将占整个气体体积2 %的空气通入第一结晶器中进行二次氧化。结晶分离出的粗对苯二甲酸用水配成约31 %的浆料,经增压、预热后进入加氢反应器。浆料经反应器下部的钯/ 碳(Pd/ C)催化剂床层流到反应器底部的过程中,粗对苯二甲酸中的杂质对羧基苯甲醛在催化剂床层进行动态加氢反应,还原成对甲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较易溶于水,在过滤母液时,从系统中除掉。加氢反应器中的浆料经5 级连续结晶、分离洗涤、干燥即得产品TPA 。 1.2 EG 的用量 加入适量的EG ,使TPA EG =1.3~1.8,或低于1.3,以抑制醚化反应。 1.3 加入Co 、Zn 、Mn 等金属的化合物可以抑止醚化反应。 2 .催化剂(或引发剂)配制过程 目前世界绝大多数PET 聚酯生产装置仍采用锑类的催化剂,锑催化剂用量约占90%,其它还有锗和钛类催化剂,尽管这些锑类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很好,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锑的毒性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关注。因此近年来PET 非锑催化剂研究非常活跃。随着人类对环保的认识和要求的提高,这类催化剂开发将有广阔的前景。 反应采用三氧化二锑作为催化剂,在反映前用160度的高温乙二醇进行溶解,冷却到120度进入反应系统;为保证反应顺利进行,产物品质稳定,用磷酸作为稳定剂,另算也用乙二醇稀释后进入反应系统。反应所需要的热量来源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尼可地尔合成工艺设计讲解

天津工业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016届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36吨尼克地尔原料药车间工艺设计 报告人:____ ______________ 班级:___ ___________ 学号:___ 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 ___________ 实习时间:____ __

目录 第一章产品介绍 (1) 第二章生产工艺说明 (2) 第三章生产周期 (5) 第四章物料衡算 (6) 第五章设备选型 (10) 附件:设备流程图、车间布置图

第一章产品介绍 1.3产品名称及生产规模 产品名称:尼可地尔 英文名称:Nicorandil 化学名:N-(2-羟乙基)烟酰胺硝酸酯 生产规模:36t/a 1.2产品规格 物理性状:针状 熔沸点:熔点92~93℃ 分子式:C8H9N3O4 结构式: 分子量:211.17 1.3产品的重要价值 尼可地尔,又叫做烟浪丁,是一种硝酸酯类物质,可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与硝酸甘油作用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尼可地尔在细胞膜和线粒体水平选择性激活K+-ATP通道,促使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扩张,随后还原前、后负荷。而且该药物主要主要舒张小动脉,增开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钾通道,并且不具有耐药性。

第二章 生产工艺说明 2.1产品合成方法 合成本产品所需原料有烟酸、乙醇胺、无水乙醇、碳酸氢钠、发烟硝酸、乙醚、氯化亚砜、氯仿、碳酸钾、无水硫酸镁、乙醇依次经历硝化反应、酰化反应和精制这三个步骤。 产品生产主要反应如下: 1.硝化反应: NH 2CH 2CH 2 OH NH 2CH 2CH 2ONO 2·HNO 3 2.缩合反应 NH 2CH 2CH 2ONO 2·HNO 3+ 2.2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1.硝化反应 将发烟硝酸通过计量罐置于带有夹套的反应釜中,通冷盐水冷却至-8℃搅拌,缓慢滴加氨基乙醇,滴加完毕,于0℃继续搅拌1 h,减压蒸除过量硝酸,将剩余物倾入冷乙醚中,析出白色沉淀,抽滤至干,得产品 2.合成烟酰氯盐酸盐反应 将烟酸、氯化亚砜加入反应釜中,回流2h 。减压蒸馏除去过量氯化亚砜,干燥,得产品粗品。 HNO 3

并条工艺设计

并条工艺设计 1、并条机的工艺参数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罗拉隔距 B、后牵伸倍数 C、压力棒高低 D、前罗拉速度 E、并合数、并条道数、两道并条的牵伸分配 F、质量控制标准设置 G、其它(压力、喇叭口口径、张力牵伸等) 2、并条工艺设计的目标 A、纤维得到良好的伸直、条干均匀度得到改善、原料得到充分混和、满足后道生产。 B、纱疵很少产生。 C、较高生产效率。 3、并条罗拉隔距的设置 决定罗拉隔距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牵伸力,它首先与纤维的长度有密切关系,另外与原料的细度、整齐度、喂入品的定量、纤维的卷曲及牵伸倍数等有关。 罗拉隔距的大小最终通过试验确定 生产棉纤维时罗拉隔距参考纤维长度分布图确定 A、牵伸隔距依照下列方案确定: ①、主牵伸隔距=最长纤维长度 ②、主牵伸隔距=1%最长纤维长度+(2~3)mm ③、主牵伸隔距=2.5%最长纤维长度+(9~10)mm ④、其他影响因素伸(直度差、后牵伸大、短绒高、定量轻,隔距应偏小设定) B、并条后牵伸隔距依照下列方案确定 ①最长纤维长度。 ②在主牵伸隔距基础上+(4~8)。 ③后牵伸隔距设置还须考虑后牵伸倍数、纤维整齐度、条子定量等因素。(牵伸倍数大、短绒高、定量轻,隔距应偏小设定) C、最长纤维长度及2.5%纤维长度与手扯长度的近似关系 ①、最长纤维长度约为手扯长度+14mm。 ②、2.5%纤维长度约为手扯长度+8mm。 4、并条后区牵伸的设置 并条后区牵伸其作用是为伸直纤维做准备、为前区牵伸做准备。 后区牵伸倍数的确定根据原料情况,长度、长度整齐度、半制品纤维伸直情况、并条的道数、条子定量、罗拉隔距等确定。 必须注意的是小的后区牵伸倍数的选择必须考虑设备状态。 后区牵伸倍数确定原则 ①、纤维长度越大、越一致,牵伸倍数可以越大。

年产20万吨PVC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化学化工院化工系(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 (签名) 年月日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年产20万吨PVC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 2 月 20 日开始至 6 月 2 日止 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1)化工设计;2)化工设备设计;3)化工工艺设计手册;4)有机合成;5)株洲化工厂现场实习资料。 4.设计(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1)总论;2)生产流程及生产方案的确定; 3)生产工艺流程叙述;4)工艺计算; 5)工艺管道设计; 6)安全与节能; 7.技术经济. 5.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 1. 带控制点生产工艺流程图; 2. 车间立面布置图; 3. 合成塔结构图。 4 厂房设计平面图 6 发题时间:二○一一年二月二十日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内容摘要 本文讲述了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进程和目前状况,包括原料路线、工艺设备、聚合方法等。本设计采用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介绍了采用悬浮法生产PVC树脂工聚合机理,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质量影响因素,工艺条件及合成工艺中的各种助剂选择,对聚合工艺过程进行详细的叙述。并且从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计算和选型三个方面进行准确的工艺计算,对厂址进行了选择,采取了防火防爆防雷等重要措施,对三废的处理回收等进行了叙述,画出了整个工艺的流程图。 关键词:聚氯乙烯;生产技术;悬浮法;乙炔法;乙烯法; 防粘釜技术;

目录 第一章总论 (2) 1.1 国内外 pvc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2) 1.2 单体合成工艺路线 (3) 1.2.1乙炔路线 (3) 1.2.2乙烯路线 (4) 1.3聚合工艺实践方法 (5) 1.3.1本体法聚合生产工艺 (5) 1.3.2乳液聚合生产工艺 (5) 1.3.3悬浮聚合生产工艺 (6) 1.4最佳的配方、后处理设备的选择 (7) 1.4.1配方的选择 (7) 1.4.2后处理设备侧选择 (7) 1.5 防粘釜技术 (9) 1.6原料及产品性能 (9) 1.7 聚合机理 (11) 1.7.1自由基聚合机理 (11) 1.7.2链反应动力学机理 (12) 1.7.3 成粒机理与颗粒形态 (12) 1.8影响聚合及产品质量的因素 (13) 1.9工艺流程叙述 (14)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

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 1、新旧教材对比: 教材的要求与过渡教材不一样,如要求学生书写缩聚物结构式要在方括号外侧写出链节余下的端基原子和原子团,而加聚物的端基不确定,通常用横线表示。 2、本节的内容体系、地位和作用 本节首先,用乙烯聚合反应说明加成聚合反应,用乙二酸与乙二醇生成聚酯说明缩合聚合反应,不介绍具体的反应条件,只介绍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并借此提出单体、链节(即重复结构单元)、聚合度等概念,能识别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单体。利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初步学会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聚合物结构式或由简单的聚合物奠定基础。 本节是在分别以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为主线(按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来编写)和以科学方法逻辑发展为主线(先介绍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再介绍有机合成,最后介绍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不断深入认识有机化合物后,进一步了解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明显可以看出来是《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基础上的延伸。学习本讲之后,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制取及性质。

3、教学策略分析 1)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 “由一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n-1);由两种单体进行缩聚反应,生成小分子物质的量应为(2n-1)”;由聚合物的分子式判断单体。 2)紧密联系前面学过的烯烃和二烯烃的加聚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酯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等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特别注意官能团、结构、性质三位一体的实质。 3)运用多煤体生动直观地表现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②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掌握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人类是可以通过有机合成不断合成原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从而为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 (二)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能用常见的单体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的结构式,或从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 (三)教学难点: 理解加聚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与结合,用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和聚合物结构式;从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单体。

纺纱工艺设计

纺纱工艺设计 发表者:发表时间:2012-6-6 9:04:13 第一章棉纺工艺设计 棉纺厂主要加工棉、棉型化纤、中长化纤的纯纺及其混纺纱线,其它天然纤维如毛、麻、绢、羊绒、兔毛等的短纤维形式也可在棉纺厂进行混纺产品开发。 本章主要掌握典型纺纱系统、各工序工艺参数调节、半制品及成纱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措施。第一节纺纱系统分类 1 普梳纺纱 原料→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 →粗纱→细纱→后加工 2 精梳纺纱 原料→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2-3道) →粗纱 (预并条、条卷) (条卷、并卷) (条并卷) →细纱→后加工 3 混纺纱 棉→开清→梳理→精梳前准备→精梳 涤→开清→梳理→预并条 →混并条(三道) →粗纱→细纱→后加工 4 新型纺纱 开清棉→梳棉→并条二道→新型纺纱 5 中长纺 中长专用开清棉设备→M型梳棉机→并条粗纱→细纱 6 废纺系统 利用下脚纺制棉毯等 7 后加工 1 烧毛→纱筒打包→出厂 烧毛→定型线筒打包→出厂 细纱→络筒→并纱→捻线→线络筒→摇纱→绞纱打包→出厂 络并联 细管直并本厂织部车间使用 本节学习后能写出典型棉纺纺纱流程。 第二节工艺参数与质量指标 一、原料 1 棉:籽棉轧棉皮棉→打包→送到纺织厂 1) 轧棉 a 锯齿轧棉—锯齿棉 含量少、短绒少、棉结索丝疵点多、产量高、 适轧细绒棉(长度为25~33mm,细度为6000 ~ 7000公支,适纺中细号纱,即9 ~ 28tex)b 皮辊轧棉—皮辊棉 含杂多、短绒多、棉结索丝疵点少、产量低 适轧长绒棉(长度33mm以上,细度7000 ~ 8000公支,适纺细号纱,即3 ~ 7tex)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前言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连接点。在教师指导下毕业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毕业设计所设计的内容为年产6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通过认真细听老师课堂上讲解和任务布置,我们了解到了为完成设计需要查找资料的方向,并进行了细心的查阅,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对于刚进行设计的人来说,学会收集、理解、熟悉和使用各种资料,正是设计课程需要培养的重要方面,化工设计非常强调标准规范。但是并不是限制设计的创造和发展,因此遇到与设计要求有矛盾时,经过必要的手续可以放弃标准而服从设计要求。通过设计应知道如何查取数据知道如何查找资料对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有了一个全新的 认识,知道如何选取相关数据参数,建立一个工程概念,知道工程和理论的区别。对于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反应器)等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如何使用手册和资料,认识工程。

一、产品的性状、用途、国内外市场情况 1.1 丙烯腈简介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在丙烯产品系列中居第二,仅次于聚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纤维、橡胶、塑料)的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丙烯腈- 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苯乙烯(AS)塑料、丙烯酰胺等。丙烯腈在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中占有显著地位,应用前景广阔。除此之外,丙烯腈聚合物与丙烯腈衍生物也广泛应用于建材及日用品中 1.2 丙烯腈物化性质 1.2.1 丙烯腈物理性质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分子量:53.06 沸点:77.3℃冰点:-83.5 ℃生成热:184.2 kJ/mol(25℃) 燃烧热:1761.5 kJ/mol 聚合热:72.4 kJ/mol 蒸汽压:11.0KPa(20℃) 闪点:0℃自燃点:481℃爆炸极限:在空气中 3.0%~17%(体积)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为-0.92 毒性:剧毒,毒作用似氢氰酸溶解性: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1.2.2 丙烯腈化学性质 丙烯腈由于分子结构带有C=C双键及-CN键,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加成、聚合、腈基及氢乙基化等反应。聚合反应和加成反应都发生在丙烯腈的C=C 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能自行聚合,所以在丙烯腈成品及丙烯腈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加少量阻聚剂,如对苯酚甲基醚(阻聚剂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除发生自聚外,丙烯腈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丙烯酰胺等发生共聚反应,由此可制得合成纤维、塑料、涂料和胶粘剂等。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反应可以制得已二腈。氰基反应包括水合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等,丙烯腈和水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可以水合制取丙烯酰胺。氰乙基化反应是丙烯腈与醇、硫醇、胺、氨、酰胺、醛、酮等反应;丙烯腈和醇反应可制取烷氧基丙胺,烷氧基丙胺是液体染料的分散剂、抗静电剂、纤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医药等的原料。丙烯腈与氨反应可制得1,3 丙二胺,该产物可用作纺织溶剂、聚氨酯溶剂和催化剂。 1.3 丙烯腈的用途

年产10万吨丙烯酸丁酯合成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10万吨丙烯酸丁酯合成工艺设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化学工程系课程指导小组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生学号 设计题目年产10吨丙烯酸丁酯合成工艺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主要内容为年产10万吨丙烯酸丁酯的工艺设计。通过工艺对比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确定关键设备的选型和材料,绘制出工艺流程图、设备图等相关图纸,对生产过程中进行经济核算与分析。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不得少于15篇,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独立完成给定的设计任务后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工艺 设计合理,将研究、开发的技术及过程开发的成果与过程建设、经济核算衔接起来;绘制出必要的设计图纸。 3. 综合应用化学工程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完成课程设计的撰写。 三、文献查询方向及范围 1.利用学校的清华同方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ACS(美国化学学会)数据库查询丙烯酸酯工业制备方法等中英文文献与硕博论文。 2.主要参考文献 [1] 夏涛. 丙烯酸正丁酯合成反应的新型催化剂及工艺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2002. [2] 杨召启,李石磊,方晓明.丙烯酸丁酯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J].甘肃科技, 2010,26(1):41-43. [3]徐金文,丁鹏飞. 降低精制塔底重组份中丁酯含量[J]. 山东化工, 2015,44(16): 119-120. [4] 李汝新. 丙烯酸及酯的市场分析[J].甘肃科技, 2006,22(5):1-8. [5] 邵艳秋,张桂芳. 丙烯酸丁酯合成方法的改进[J]. 浓阳化工, 2000, 29(2), 70-75. [6] Acrylic acid technology, Chemical Week, 2003, 165(21):25-26. [7] Acrylic acid, European Chemical News, 2002, 77(2021): 17.

涤棉混纺工艺设计 第五组

混纺纱工艺设计 配棉 棉:平均等级210,平均长度30.06,回潮率7.0%,含杂率1.31%,成熟系数1.57,细度1.4dtex,马克隆值4.43,品质长度32.81,整齐度1141.05,基数37.97%,短绒率10.20%,单强2.63cN/dtex, 涤:回潮率0.67%,细度1.33dtex,含油率0.18%,超长0.4%,倍长0.6% 工艺流程: 棉:开清棉→梳棉→预并→条并卷→精梳 涤:开清棉→梳棉→预并 棉:开清棉:FA002自动抓棉机×2→FA022混棉机﹙附FA045B 型凝棉器﹚→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 A045B 型凝棉器)→FA046A 型振动棉箱给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2 涤:FA002自动抓棉机×2→FA022混棉机﹙附凝棉器﹚→FA106A 梳针式开棉机(附凝棉器) → FA046A 型振动棉箱给棉机(附A045B 型凝棉器)→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 棉工艺参数 1、FA002抓棉机,伸出勒条的距离为5mm ,抓棉小车每次下降距离为4mm ,抓棉小车打手转速为740r/min ,抓棉小车行走速度为2m/min. 2、FA022混开棉机,打手转速为330r/min ,罗拉转速为0.2r/min ,罗拉间隔距为30mm ,罗拉~打手间隔距为11mm , 3、FA106开棉机,矩形打手转速为600r/min ,尘棒间隔距:进口一组12 mm ,中间两组9mm ,出口一组6 mm ,打手与尘棒间隔距:进口一组13 mm ,中间两组15mm ,出口一组16 mm 4、FA046A 给棉机,角钉帘速度71m/min,输棉帘线速度14m/min ,剥棉打手速度429r/min , 均棉罗拉转速272r/min , 清棉 ⑴棉卷定量设计:根据所纺纱线为14tex ,棉卷定量为390g/m ,棉卷实际回潮为7%, 棉卷湿重= G 干×﹙1+7%﹚=390×1.07=417.3g/m, ⑵棉卷长度设计: 棉卷设计长度为34m ,棉卷伸长率为3% ,棉卷计算长度=实际长度/﹙1+棉卷伸长率﹚=36×﹙1+3%﹚=37.08m ⑶棉卷净重=棉卷实际长度×棉卷湿重=15㎏,棉卷毛重=棉卷净重+棉卷扦重=15+1.25=16.25㎏ ,棉卷重量偏差:±200g 落卷时间=棉卷计算长度/棉卷罗拉线速度=棉卷计算长度/﹙N 棉卷D ×3.14﹚= 35/13.34=3.63min ⑷综合打手速度n 1﹙r /min ﹚=n ×D /D1=1440×160/D1=230400/D1 D 1﹙230,250㎜﹚ 则N1=230400/250=921.6r/min ⑸天平罗拉转速n 2 ﹙r/min ﹚:设皮带在铁炮的中央位置n 2 =n ′×(D3×Z1×186×1×20×Z3 ) /(330×Z2×167×50×20×Z4 )=0.0965×130×25/17×25/26=17.74r/min ⑹ 棉卷罗拉转速n 3 (r/min)= n ′×(D3×17×14×18 )/(330×67×73×37)=0.10×D3=13.34r/min ⑺ ①理论产量G=﹙∏D n 3×60×Ntex ﹚/10003×﹙1﹢£﹚ =∏×230×13.34×60×9750/10003 =252.07㎏/台·h ②定额产量=理论产量×时间效率=252.07×90%=226.86㎏/台·h

马来酸依那普利合成工艺设计

马来酸依那普利合成设计 1产品简介 1.1中英文名称,分子式,结构式 中文名:马来酸依那普利 别名:苯丁酯脯酸,苯酯丙脯氨酸,苯酯丙脯酸,益压利,悦宁定;MSD,Renitec 化学名:N-[(S)-l-(乙氧羰基)-3-苯丙基卜L-丙氨酰-L-脯氨酸(Z)-2- 丁烯二酸盐 英文名:EnalaprilMaleate 结构式: l.2物化性质 物理性质:白色鳞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微有引湿性。在甲醇中易溶, 在水中略溶,在乙醇或丙酮中微溶,在氯仿中几乎不溶。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 1mL中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比旋度为-40 °至-44 °。m. p.143~144.5 (伴有分解)。pH (1%水)=2.6。pKa1 (25C) =3.0,pKa2 (25C)=5.4 化学性质:偶见尿素氮、肌酐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轻度上升。若出现白细胞减少或血管神经性水肿(尤其发生于喉部者)需立即停药。与利尿药同用可致严重低血压,用本品前停用利尿药或增加钠摄入可减少低血压可能。本品与利钾利尿药同用可减少钾丢失,但与保钾利尿药同用可使血钾增高。本品与锂同用可致锂中毒,但停药后毒性反应即消失。与其他降压药,尤其是利尿药合用,降压作用增强,故使用本品前应停用利尿药或从小剂量开始。本品能使血钾升高,不宜与保钾利尿 1

药或补钾制剂合用 1.3用途 本品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口服后在体内水解成依那普利拉(En alaprilat)。后 者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U含量,造成全身血管舒张,引起降压。依那普利是前体药物,其乙酯部分在肝内被迅速水解,转化成它的有效代谢物-依那普利拉发挥降压作用,口服依那普利约 68%被吸收,与食物同服,不影响它的生物利用度,服药后一小时,血浆依那普利浓度可达峰值。服药后 3.5?4.5小时,依那普利拉血浆浓度可达峰值,半衰期为11小时,肝功能异常者依那普利转变成依那普利拉的速度延缓,依那普利给药20分钟后广泛分布全身、肝、肾、胃和小肠药物浓度最高。大脑浓度最低,日服两次,两天后,依那普利拉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结合达到稳态,最终半衰期延长为30?35小时,依那普利拉主要由肾脏排泄。严重肾功能不全病人(肌酐清除率低于 30ml/min )可出现药物蓄积,本药能用血液透析法除去。 1.4应用前景分析 临床采用依苏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50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停用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用药前连续非同日3次血压和心率的平均值做为治疗前 的血压及心率,用药后每日测血压2?3次,取疗程最后3天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所有病人依那普利用5mg,2次/日,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 2次/日。2? 3周调整药物剂量使血压达到理想水平(150/90mmHg)。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血脂、血糖、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结果显示,本组 50例,显效2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用药过程中其中头痛头晕3例,干咳2例,恶心1例,乏力1例,持续1?2周自行消失。本品用于治疗各期原发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各级心力衰竭。对于症状性心衰病人,也适用于:提高生存率;延缓心衰的进展;减少因心衰而导致的住院。预防左心室功能不全病人冠状动脉缺血事件,适用于: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所导致的住院。

产五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方案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 引言 (3) 1.1 氨的基本用途 (3) 1.2 合成氨技术的发展趋势 (4) 1.3 合成氨常见工艺方法 (4) 1.3.1 高压法 (5) < 1.3.2 中压法 (5) 1.3.3 低压法 (5) 1.4 设计条件 (5) 1.5 物料流程示意图 (6) 2 物料衡算 (8) 2.1 合成塔入口气组成 (8) 2.2 合成塔出口气组成 (8) 2.3 合成率计算 (9) 《 2.4 氨分离器出口气液组成计算 (10) 2.5 冷交换器分离出的液体组成 (13) 2.6 液氨贮槽驰放气和液相组成的计算 (13) 2.7 液氨贮槽物料衡算 (15) 2.8 合成循环回路总物料衡算 (17) 3 能量衡算 (28) 3.1 合成塔能量衡算 (28) 3.2废热锅炉能量衡算 (30) ~ 3.3 热交换器能量衡算 (31) 3.4 软水预热器能量衡算 (32) 3.5 水冷却器和氨分离器能量衡算 (33) 3.6 循环压缩机能量衡算 (35) 3.7 冷交换器与氨冷器能量衡算 (36) 3.8 合成全系统能量平衡汇总 (38) 4 设备选型及管道计算 (40) 4.1 管道计算 (40) , 4.2 设备选型 (42) 结论 (43) 致谢 (44) 参考文献 (45)

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为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工厂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氨合成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分离和再循环、氨的合成、惰性气体排放等基本步骤,上述基本步骤组合成为氨合成循环反应的工艺流程。其中氨合成工段是合成氨工艺的中心环节。新鲜原料气的摩尔分数组成如下:H273.25%, N225.59%,CH41.65%,Ar0.51%合成操作压力为31MPa,合成塔入口气的组成为NH3(3.0%>,CH4+Ar(15.5%>,要求合成塔出口气中氨的摩尔分数达到 17%。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了年产五万吨合成氨厂合成工段的 工艺流程,并借助CAD技术绘制了该工艺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和设备布置图。最后对该工艺流程进行了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并根据设计任务及操作温度、压力按相关标准对工艺管道的尺寸和材质进行了选择。 关键词:物料衡算,氨合成,能量衡算 , The Design of 50kt/a Synthetic Ammonia Process Abstract:There are many types of Ammonia synthesis technology and process,Generally,they includes ammonia synthesis, separation and recycling, inert gases Emissions and other basic steps, Combining the above basic stepsturnning into the ammonia synthesis reaction and recycling process , in which ammonia synthesis section is the central part of a synthetic ammonia process. The task of curriculum design is theammonia synthesis section of an annual fifty thousand tons synthetic ammonia plant . The composition of fresh feed gas is: H2(73.77%>,N2(24.56%>,CH4(1.27%>,Ar(0.4%>, the temperature is 35℃, the operating pressure is 31MPa, the inlet gas composition of the Reactor is : NH3(3.0%>,CH4+Ar(15.7%>,it Requires the mole fraction of ammonia reacheds to 16.8% of outlet gas of synthesis reactor. By consult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we designed the ammonia synthesis section of an annual fifty thousand tons synthetic ammonia

聚合物合成工艺学思考题及其答案知识讲解

第一章 1.简述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 答:(1)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 包括单体、溶剂、去离子水等原料的贮存、洗涤、精制、干燥、调整浓度等过程和设备。(2)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 包括聚合用催化剂、引发剂和助剂的制造、溶解、贮存。调整浓度等过程与设备。(3)聚合反应过程;包括聚合和以聚合釜为中心的有关热交换设备及反应物料输送过程与设备.(4)分离过程;包括未反应单体的回收、脱出溶剂、催化剂,脱出低聚物等过程与设备。(5)聚合物后处理过程;包括聚合物的输送、干燥、造粒、均匀化、贮存、包装等过程与设备。(6)回收过程;主要是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的回收与精制过程及设备。 2 简述连续生产和间歇生产工艺的特点 答:间歇生产是聚合物在聚合反应器中分批生产的,经历了进料、反应、出料、清理的操作。优点是反应条件易控制,升温、恒温可精确控制,物料在聚合反应器中停留的时间相同,便于改变工艺条件,所以灵活性大,适于小批量生产,容易改变品种和牌号。缺点是反应器不能充分利用,不适于大规模生产。 连续生产是单体和引发剂或催化剂等连续进入聚合反应器,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则连续不断的流出聚合反应器的生产。优点是聚合反应条件稳定,容易实现操作过程的全部自动化、机械化,所得产品质量规格稳定,设备密闭,减少污染。适合大规模生产,因此劳动生产率高,成本较低。缺点是不宜经常改变产品牌号,不便于小批量生产某牌号产品。 3.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生产中主要差别是哪两个过程,试比较它们在这两个生产工程上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在生产上的主要差别为分离工程和后处理工程。 分离工程的主要差别:合成树脂的分离通常是加入第二种非溶剂中,沉淀析出;合成橡胶是高粘度溶液,不能加非溶剂分离,一般为将高粘度橡胶溶液喷入沸腾的热水中,以胶粒的形式析出。 后处理工程的主要差别:合成树脂的干燥,主要是气流干燥机沸腾干燥;而合成橡胶易粘结成团,不能用气流干燥或沸腾干燥的方法进行干燥,而采用箱式干燥机或挤压膨胀干燥剂进行干燥。 4. 简述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三废来源、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对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利用。 答: 高分子合成工业中:废气主要来自气态和易挥发单体和有机溶剂或单体合成过程中使用的气体;污染水质的废水主要来源于聚合物分离和洗涤操作排放的废水和清洗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渣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中的结垢聚合物和某些副产物.。 对于废气处理,应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避免设备或操作不善而造成的泄露,并且加强监测仪表的精密度,以便极早察觉逸出废气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废气减少到容许浓度之下。对于三废的处理,首先在井陉工厂设计时应当考虑将其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不得已时则考虑它的利用,尽可能减少三废的排放量,例如工业上采用先进的不适用溶剂的聚合方法,或采用密闭循环系统。必须进行排放时,应当了解三废中所含各种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针对性地回收利用和处理,最后再排放到综合废水处理场所。 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有以下三种途径: 1,、作为材料再生循环利用; 2、作为化学品循环利用; 3、作为能源回收利用

合成工艺路线

案例二 根据阿司匹林的合成工艺和结构性质,设计特殊杂质检查项目和测定方法。 ◆合成工艺路线: ONa CO2COONa 3 + CH3COOH 可能的特殊杂质: 根据合成路线,可能存在的特殊杂质有水杨酸、苯酚以及反应副产物等,同时由于阿司匹林具有酯结构,在药物的贮藏或制剂过程中易引起水解,产生水杨酸。因此原料药和制剂中游离水杨酸是必须控制的特殊杂质,可利用水杨酸有游离酚羟基,阿司匹林无游离酚羟基,采用三氯化铁(硫酸铁铵)比色法进行控制;也可采用HPLC法检测。 ?限量检查方法: (1)比色法——游离水杨酸的检查 取本品0.10g,加乙醇1ml溶解后,加冷水适量使成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1ml,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与水杨酸对照液(0.1mg/ml)1ml同法制得结果比较,不得更深(0.1%)。 药物中游离水杨酸含量未知时,应取水杨酸系列对照液做标准曲线进行半定量,以求得样品中游离水杨酸的含量范围,然后根据实际样品质量,参考药典限度要求,确定本产品中游离水杨酸限量。 比色法为200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其只能检查游离水杨酸的量,不能控制其他有关物质的量。而且在样品溶解过程中,易发生水解反应,可能导致游离水杨酸含量偏高。2010年版中国药典改用HPLC法检查。 (2)HPLC法——游离水杨酸和有关物质的检查 ①色谱条件初步选择: 取合成原料、中间体、粗品、成品适量,分别用含1%冰醋酸的甲醇溶解,配制成0.1~1mg/ml的溶液(注意:阿司匹林易水解,不能用含水流动相作溶剂)。以ODS柱为分析柱,检测波长可考虑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均有较大吸收的波长处,待流动相条件基本确定后,最根据检测灵敏度要求进行调整。首先考察流动相中有机相种类,可从最常用的甲醇开始选择,如有必要,改用乙腈、四氢呋喃,或几种有机溶剂合用。同时选择流动相中有机相比例,对于极性较大的成分,可从50%的有机相开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降低有机相比例或升高有机相比例。一般有机相比例宜从高到低进行选择,这样样品出峰较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合适的有机相比例。阿司匹林、水杨酸均具酸性,流动相中宜添加1%~5%的冰醋酸(注意:若用缓冲盐,应添加到水相中,并测定pH值,常规ODS柱使用pH为2~8)。取合成粗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观察各成分峰形状、保留时间、分离情况,调整流动相成分和比例,使柱效、分离度达到一定要求,保留时间适中。 ②杂质归属与方法专属性考察: 取空白溶剂(配制样品溶液的溶剂)、合成原料、中间体、粗品、成品溶液,在上述基本确定的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图,确定样品溶剂峰、水杨酸峰、其它有关杂质峰,必要时,可将有关杂质添加到样品液中,以确定杂质的归属,同时将成品的色谱图与粗品色谱图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纯化精制工序的效果,如果杂质峰较大,就有必要考虑合成工艺或精制方法的改进。在这步分析中应尽可能记录较长的层析时间,以便确定合理的色谱图记录时间。 同时采用破坏试验,以产生可能的降解产物,考察方法的专属性。取成品,加适宜浓度的酸、碱或过氧化氢溶液,放置一定时间或加热一定时间(视样品稳定性而异),或采用烘箱烘烤、日光照射等,然后制成一定浓度溶液,进样分析,破坏程度以样品主峰分解20%以内为宜。观察产生的杂质峰是否完全分离,并同时取破坏用空白试剂进样分析,以排除干扰。根据以上分析情况进一步调整流动相和检测波长,以达到最佳化。 ③检测限和样品测定液浓度的确定:对不同浓度样品液进行测定,比较杂质峰个数,确定合适的样品液浓度范围。并考察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检测灵敏度。分别取阿司匹林和水杨酸溶液,采取逐步稀释法,以信噪比等于2~3确定检测限。根据检测限和杂质的限量要求,进一步确定样品测定液浓度。 ④限量检查方法的确定: 水杨酸可采用外标法,其他有关杂质可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原料药中水杨酸限量为0.1%,其它有关杂质总量一般可控制在0.5%。 取阿司匹林成品,根据上述确定浓度配制供试品溶液(如1~5mg/ml),取一定量供试品溶液,稀释200倍,作为自身对照液(如5~25μg/ml);另取水杨酸对照品适量,制成浓度相当于供试液1/1000倍的溶液(如1~5μg/ml),作为水杨酸对照液;也可将自身对照液和水杨酸对照液配成混合对照溶液。取混合对照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仪器检测灵敏度,使对照液主成分峰高为满量程的10%~20%, 两峰分离度达到一定要求,再精密吸取对照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一定倍数(根据实际考察结果确定记录时间,一般至少为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倍)。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水杨酸峰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不得大于对照液中水杨酸峰面积(也可采用外标法计算水杨酸含量);其它各杂质峰面积和不得大于对照液中阿司匹林峰面积(也可规定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液中阿司匹林峰面积的1/2等,以控制单个杂质量)。 ?该案例说明的主要问题: 特殊杂质检查方法的建立,包括:色谱条件(流动相、检测波长)的选择、杂质归属、方法学评价、限量确定等内容。注意以上阿司匹林色谱条件的选择和方法确定仅为举例,主要是介绍方法设计过程,并非真实测定条件。 1

第二组混纺纱工艺设计

C/T 70/30 J45s混纺纱(筒子纱,用于机织用纱)本产品采用条混棉:开清棉→梳棉→预并条→条并卷→精梳 开清棉:FA002型自动抓棉机X2→FA121型除金属杂质装置→FA104型六滚筒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022型多仓混棉机→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FA107型豪猪式开棉机(附A045型凝棉器)→A062型电气配棉器(2路)→A092AST型振动式双给棉箱给棉机(2台,附A045型凝棉器)→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X2 涤:开清棉→梳棉→预并 FA002自动抓棉机×2→FA022混棉机﹙附凝棉器﹚→FA106A梳针式开棉机(附A045凝棉器) →A092AST型振动式双棉箱给棉机X2→FA141型单打手成卷机X2 C/T 70/30 J45s混纺纱(筒子纱,用于机织用纱) 本产品采用条混此部分为棉条部分开清棉工艺设计 一、分析原料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 二、选择开清棉工艺流程,并说明选择的依据 三、计算成卷规格和成卷机主要技术参数 (1)棉卷定量设计 根据所纺纱线为C/T 70/30 13tex,棉卷设计干定量380.0g/m 棉卷实际卷回潮率:7.2%,棉卷湿重:G 湿= G 干 ×(1+7.2%)=380× 1.072=407.36g/m 棉卷特数为:N tex =G 干 ×(1+8.5%)×1000=380×1.085×1000=412300tex (2)棉卷设计长度 棉卷设计实际长度:35m 棉卷伸长率:2.5% 棉卷设计实际长度=棉卷实际长度/(1+棉卷伸长率)=35/(1+2.5%)=34.15 (3)棉卷净重=棉卷实际长度(m)×棉卷湿重(g/m)=35×407.36=14.26(kg)棉卷生重(磅重)=棉卷净重+棉卷重=14.26+1025=1.25=15.51kg 棉卷重量偏差为:±200g (4)落棉时间=棉卷计算长度/棉卷罗拉线速度=棉卷计算长度/(∏×D×N 棉卷 ) =(35.88×1000)/(∏×260×12.31)=4.04mm (5)速度计算 ①综合打手转速n1(r/min) n1=n×D/D1=1440×160/D1=230400/D1=921.6(r/min) ②天平罗拉转速n 2(r/min)设铁炮在中央位置 n 2=n× (D3×Z1×186×1×20×Z3)/330×Z2×167×50×20×Z4 =0.0965× (D3×Z1×Z3)/Z2×Z4=18.09(r/min) ③棉卷罗拉转速n3(r/min) n3=n×(D3×17×14×18)/330×67×73×37=0.1026×D3=0.1026×120=12.31 r/min D3—电动机皮带盘直径(100、110、120、130、140、150m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