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经典好题难题 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经典好题难题 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经典好题难题 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中考经典好题难题 有答案

数学难题

一.填空题(共2小题)

1.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BC=.第一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 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1;O1D的中点为D1,第二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1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2;设O2D1的中点为D2,第三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2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3,….按上述方法折叠,第n次折叠后的折痕与BD交于点O n,则BO1= _________ ,BO n= _________ .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3,0),B(0,1),形状相同的抛物线C n(n=1,2,3,4,…)的顶点在直线AB上,其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依次为2,3,5,8,13,…,根据上述规律,抛物线C2的顶点坐标为

_________ ;抛物线C8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_ .

二.解答题(共28小题)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2﹣k=0(k≥1).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当k取哪些整数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均为整数.

4.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2k﹣3)x+k﹣3=0.

(1)求证:方程总有实数根;

(2)当k取哪些整数时,关于x的方程kx2+(2k﹣3)x+k﹣3=0的两个实数根均为负整数?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l:沿x轴翻折,得到一条新直线与x 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将抛物线C1:沿x轴平移,得到一条新抛物线C2与y轴交于点D,与直线AB交于点E、点F.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线段DF∥x轴,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若点F在y轴右侧,过F作FH⊥x轴于点G,与直线l 交于点H,一条直线m(m不过△AFH的顶点)与AF交于点M,与FH交于点N,如果直线m既平分△AFH的面积,又平分△AFH的周长,求直线m的解析式.

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4)x﹣4m=0,其中0<m<4.

(1)求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设抛物线y=﹣x2+(m+4)x﹣4m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若点D的坐标为(0,﹣2),且AD?BD=10,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已知点E(a,y1)、F(2a,y2)、G(3a,y3)都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含有y1、y2、y3,且与a无关的等式?如果存在,试写出一个,并加以证明;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7.点P为抛物线y=x2﹣2mx+m2(m为常数,m>0)上任一点,将抛物线绕顶点G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新图象与y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上方),点Q为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

(1)当m=2,点P横坐标为4时,求Q点的坐标;

(2)设点Q(a,b),用含m、b的代数式表示a;

(3)如图,点Q在第一象限内,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为OD的中点,QO 平分∠AQC,AQ=2QC,当QD=m时,求m的值.

8.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c=0有实数根,且c为正整数.

(1)求c的值;

(2)若此方程的两根均为整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4x+c 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P为对称轴上一点,且四边形OBPC为直角梯形,求PC的长;

(3)将(2)中得到的抛物线沿水平方向平移,设顶点D的坐标为(m,n),当抛物线与(2)中的直角梯形OBPC只有两个交点,且一个交点在PC边上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

9.如图,已知AD为△ABC的角平分线,EF为AD的垂直平分线.求证:

FD2=FB?FC.

10.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

求证:(1)∠EAD=∠EDA.

(2)DF∥AC.

(3)∠EAC=∠B.

1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m﹣2)x﹣1=0(m为实数)(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2)在(1)的条件下,求证:无论m取何值,抛物线y=(m﹣1)x2+(m﹣2)x ﹣1总过x轴上的一个固定点;

(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m﹣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整数根,把抛物线y=(m﹣1)x2+(m﹣2)x﹣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求平移后的解析式.12.已知△ABC,以AC为边在△ABC外作等腰△ACD,其中AC=AD.

(1)如图1,若∠DAC=2∠ABC,AC=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ABC= _________ ;

(2)如图2,若∠ABC=30°,△ACD是等边三角形,AB=3,BC=4.求BD的长;

(3)如图3,若∠ACD为锐角,作AH⊥BC于H.当BD2=4AH2+BC2时,∠DAC=2∠ABC 是否成立?若不成立,请说明你的理由;若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13.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3﹣2m)x+(m﹣3)=0,其中m>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其中x1>x2,若,求y与m的函数关系式;

(3)在(2)的条件下,请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使不等式y≤﹣m成立的m的取值范围.

1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n﹣2m)x+m2﹣mn=0①

(1)求证:方程①有两个实数根;

(2)若m﹣n﹣1=0,求证:方程①有一个实数根为1;

(3)在(2)的条件下,设方程①的另一个根为a.当x=2时,关于m的函数

y1=nx+am与y2=x2+a(n﹣2m)x+m2﹣mn的图象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平行于y轴的直线L与y1、y2的图象分别交于点C、D.当L沿AB由点A平移到点B时,求线段CD的最大值.

15.如图,已知抛物线y=(3﹣m)x2+2(m﹣3)x+4m﹣m2的顶点A在双曲线y=上,直线y=mx+b经过点A,与y轴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C.

(1)确定直线AB的解析式;

(2)将直线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与x轴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E,求sin∠BDE的值;

(3)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与双曲线交于点G,点M在直线BG上,且到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距离为6.设点N在直线BG上,请直接写出使得∠AMB+∠ANB=45°的点N的坐标.

16.如图,AB为⊙O的直径,AB=4,点C在⊙O上,CF⊥OC,且CF=BF.

(1)证明BF是⊙O的切线;

(2)设AC与BF的延长线交于点M,若MC=6,求∠MCF的大小.

17.如图1,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1,D、E、F分别是AB、BC、AC边上的点(均不与点A、B、C重合),记△DEF的周长为p.

(1)若D、E、F分别是AB、BC、AC边上的中点,则p= _________ ;

(2)若D、E、F分别是AB、BC、AC边上任意点,则p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 .

小亮和小明对第(2)问中的最小值进行了讨论,小亮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将△ABC以AC边为轴翻折一次得△AB1C,再将△AB1C以B1C为轴翻折一次得△A1B1C,如图2所示.则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DF+FE1+E1D2=p,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p≥DD2.老师听了后说:“你的想法很好,但DD2的长度会因点D的位置变化而变化,所以还得不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小明接过老师的话说:“那我们继续再翻折3次就可以了”.请参考他们的想法,写出你的答案.

18.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3)x+m﹣4=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方程有一个根大于4且小于8,求m的取值范围;

(3)设抛物线y=x2﹣(m﹣3)x+m﹣4与y轴交于点M,若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恰好是点M,求m的值.

19.在Rt△ABC中,∠ACB=90°,ta n∠BAC=.点D在边AC上(不与A,C重合),连接BD,F为BD中点.

(1)若过点D作DE⊥AB于E,连接CF、EF、CE,如图1.设CF=kEF,则k= _________ ;

(2)若将图1中的△ADE绕点A旋转,使得D、E、B三点共线,点F仍为BD中点,如图2所示.求证:BE﹣DE=2CF;

(3)若BC=6,点D在边AC的三等分点处,将线段AD绕点A旋转,点F始终为BD中点,求线段CF长度的最大值.

20.我们给出如下定义:如果四边形中一对顶点到另一对顶点所连对角线的距离相等,则把这对顶点叫做这个四边形的一对等高点.例如: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可证点A、C到BD的距离相等,所以点A、C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对等高点,同理可知点B、D也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一对等高点.

(1)如图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请你在图2中画出一个只有一对等高点的四边形ABCE(要求:画出必要的辅助线);

(2)已知P是四边形ABCD对角线BD上任意一点(不与B、D点重合),请分别探究图3、图4中S1,S2,S3,S4四者之间的等量关系(S1,S2,S3,S4分别表示

△ABP,△CBP,△CDP,△ADP的面积):

①如图3,当四边形ABCD只有一对等高点A、C时,你得到的一个结论是

_________ ;

②如图4,当四边形ABCD没有等高点时,你得到的一个结论是_________ .21.已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kx=x+2 ①的根为正实数,二次函数y=ax2﹣bx+kc(c≠0)的图象与x轴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1.

(1)若方程①的根为正整数,求整数k的值;

(2)求代数式的值;

(3)求证: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②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2.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0,4)、B(1,4)、C(3,2),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D.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D的坐标;

(2)在x轴上求一点E,使得△BCE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3)在(2)的条件下,过线段ED上动点P作直线PF∥BC,与BE、CE分别交于点F、G,将△EFG沿FG翻折得到△E′FG.设P(x,0),△E′FG与四边形FGCB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3.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分别经过点(0,3),(3,0),(﹣2,﹣5).求: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最值;

(3)若设这个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于点C,D(点C在点D的左侧),且点A 是该图象的顶点,请在这个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上确定一点B,使△ACB是等腰三角形,求出点B的坐标.

24.根据所给的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1,△ABC中,AB=AC,∠BAC=90°,AD⊥BC于D,把△ABD绕点A旋转,并拼接成一个与△ABC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请你在图中完成这个作图;

(2)如图2,△ABC中,AB=AC,∠BAC=90°,请你设计一种与(1)不同的方法,将这个三角形拆分并拼接成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画出利用这个三角形得到的正方形;

(3)设计一种方法把图3中的矩形ABCD拆分并拼接为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请你依据此矩形画出正形,并根据你所画的图形,证明正方形面积等于矩形ABCD的面积的结论.

25.例.如图①,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点B(2,3)和C(5,4),求△OBC 的面积.

解:过点B作BD⊥x轴于D,过点C作CE⊥x轴于E.依题意,可得

S△OBC=S梯形BDEC+S△OBD﹣S△OCE

=

=×(3+4)×(5﹣2)+×2×3﹣×5×4=.

∴△OBC的面积为.

(1)如图②,若B(x1,y1)、C(x2,y2)均为第一象限的点,O、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仿照例题的解法,求△OBC的面积(用含x1、x2、y1、y2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③,若三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2,5),B(7,7),C(9,1),求四边形OABC的面积.

26.阅读:

①按照某种规律移动一个平面图形的所有点,得到一个新图形称为原图形的像.如果原图形每一个点只对应像的一个点,且像的每一个点也只对应原图形的

一个点,这样的运动称为几何变换.特别地,当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时,我们称这样的几何变换为正交变换.

问题1:我们学习过的平移、_________ 、_________ 变换都是正交变换.

②如果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中心)旋转n° (0<n≤360)后,像又回到原图形占据的空间(重合),则称该变换为该图形的 n度旋转变换.特别地,具有180?旋转变换的图形称为中心对称图形.

例如,图A中奔驰车标示意图具有120°,240°,360°的旋转变换.

图B的几何图形具有180°的旋转变换,所以它是中心对称图形.

问题2:图C和图D中的两个几何图形具有n度旋转变换,请分别写出n的最小值.

答:(图C)_________ ;答:(图D)_________ .

问题3:如果将图C和图D的旋转中心重合,组合成一个新的平面图形,它具有n 度旋转变换,则n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

问题4:请你在图E中画出一个具有180°旋转变换的正多边形.(要求以O为旋转中心,顶点在直线与圆的交点上)

27.已知:点P为线段AB上的动点(与A、B两点不重合).在同一平面内,把线段AP、BP分别折成△CDP、△EFP,其中∠CDP=∠EFP=90°,且D、P、F三点共线,如图所示.

(1)若△CDP、△EFP均为等腰三角形,且DF=2,求AB的长;

(2)若AB=12,tan∠C=,且以C、D、P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E、F、P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求四边形CDFE的面积的最小值.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y=﹣x+交x轴于点C,交y轴于点A.等腰直角三角板OBD的顶点D与点C重合,如图A所示.把三角板绕着点O 顺时针旋转,旋转角度为α(0°<α<180°),使B点恰好落在AC上的B'处,如图B所示.

(1)求图A中的点B的坐标;

(2)求α的值;

(3)若二次函数y=mx2+3x的图象经过(1)中的点B,判断点B′是否在这条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

29.已知:如图,AC是⊙O的直径,AB是弦,MN是过点A的直线,AB等于半径长.

(1)若∠BAC=2∠BAN,求证:MN是⊙O的切线.

(2)在(1)成立的条件下,当点E是的中点时,在AN上截取AD=AB,连接BD、BE、DE,求证:△BED是等边三角形.

30.在一个夹角为120°的墙角放置了一个圆形的容器,俯视图如图,在俯视图中圆与两边的墙分别切于B、C两点.如果用带刻度的直尺测量圆形容器的直径,发现直尺的长度不够.

(1)写出此图中相等的线段.

(2)请你设计一种可以通过计算求出直径的测量方法.(写出主要解题过程)2012年初中难题数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2小题)

1.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BC=.第一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 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1;O1D的中点为D1,第二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1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2;设O2D1的中点为D2,第三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2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3,….按上述方法折叠,第n次折叠后的折痕与BD交于点O n,则BO1= 2 ,BO n= .

点: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

题:

规律型。

分析:(1)结合图形和已知条件,可以推出BD的长度,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即可得出O1点为BD的中点,很容易就可推出O1B=2;

(2)依据第二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1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2,O1D的中点为D1,可以推出O2D1=BO2==;以此类推,即可推出:BO n=.

解答:解:∵矩形纸片ABCD中,,

∴BD=4,

(1)当n=1时,

∵第一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1,∴O1D=O1B=2,

∴BO1=2=;

(2)当n=2时,

∵第二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1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2,O1D的中点为D1,

∴O2D1=BO2===,

∵设O2D1的中点为D2,第三次将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2重合,折痕与BD交于点O3,∴O3D2=O3B==,

∴以此类推,当n次折叠后,BO n =.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推出结论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3,0),B(0,1),形状相同的抛物线C n(n=1,2,3,4,…)的顶点在直线AB上,其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依次为2,3,5,8,13,…,根据上述规律,抛物线C2的顶点坐标为(3,2);抛物线C8的顶点坐标为(55,).

点:

二次函数的性质。

题:

规律型。

分析:根据A(﹣3,0),B(0,1)的坐标求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因为顶点C2的在直线AB上,C2坐标可求;根据横坐标的变化规律可知,C8的横坐标为55,代入直线AB 的解析式y=x+1中,可求纵坐标.

解答: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k=,b=1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

∵抛物线C2的顶点坐标的横坐标为3,且顶点在直线AB上∴抛物线C2的顶点坐标为(3,2)

∵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依次为2,3,5,8,13,…∴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抛物线C8的顶点坐标的横坐标为55

∴抛物线C8的顶点坐标为(55,).

点评: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还考查了点与函数关系式的关系,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解答题(共28小题)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2﹣k=0(k≥1).(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当k取哪些整数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均为整数.

点:

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题:

计算题;证明题。

分析:(1)先由k≠0,确定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要证明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只有证明△≥0,通过代数式变形即可证明;

(2)先利用求根公式求出两根,x1=﹣1,,只要2被k整除,并且有k≥1的整数,即可得到k的值.

解答:证明:(1)∵k≥1,

∴k≠0,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4﹣4k(2﹣k)=4﹣8k+4k2=4(k﹣1)2,

而4(k﹣1)2≥0,

∴△≥0,

∴方程恒有两个实数根.

(2)解:方程的根为,∵k≥1,∴.

∴x1=﹣1,,

∵k≥1,若k为整数,

∴当k=1或k=2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均为整数.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根的判别式△=b2﹣

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同时考查了解方程的方法和整数的整除性质.

4.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2k﹣3)x+k﹣3=0.

(1)求证:方程总有实数根;

(2)当k取哪些整数时,关于x的方程kx2+(2k﹣3)x+k﹣3=0的两个实数根均为负整数?

点:

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专证明题;分类讨论。

题:

分析:(1)分两种情况讨论,当k=0时为一元一次方程,方程有一个实数根;当k≠0时,利用根的判别式计算出△>0,得到方程总有实数根;

(2)先判断出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利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两个根,再根据方程两根均为负数得出k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出k的值.

解答:解:(1)分类讨论:

若k=0,则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即﹣3x﹣3=0,∴x=﹣1有根,(1分)

若k≠0,则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k﹣3)2﹣4k(k﹣3)=9>0,(2分)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3分)

综上所述,方程总有实数根.

(2)∵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求根公式,(4分)

得;x2=﹣1,(5分)

∵方程有两个负整数根,

∴是负整数,即k是3的约数

∴k=±1,±3

但k=1、3时根不是负整数,

∴k=﹣1、﹣3.(7分)

点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要明确:(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

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同时要加以灵活运用.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l :沿x轴翻折,得到一条新直线与x

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将抛物线C1:沿x轴平移,得到一条新抛物

线C2与y轴交于点D,与直线AB交于点E、点F.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若线段DF∥x轴,求抛物线C2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若点F在y轴右侧,过F作FH⊥x轴于点G,与直线l

交于点H,一条直线m(m不过△AFH的顶点)与AF交于点M,与FH交于点N,如

果直线m既平分△AFH的面积,又平分△AFH的周长,求直线m的解析式.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题:

综合题。

分析:(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将直线与x轴、y轴交点求出,沿x轴翻折,则直线、直线AB交同一A点,与y轴的交点(0,)与点B关于x轴对称,求出K和b;

(2)设平移后的抛物线C2的顶点为P(h,0),则抛物线C2解析式为:,求出D点坐标,由DF∥x轴,又点F在直线AB上,解得h的值,就能抛物线C2的解析式;

(3)过M作MT⊥FH于T,可证三角形相似,得FT:TM:FM=FG:GA:FA,设FT=3k,TM=4k,FM=5k,求得FN ,又由,求得k,故能求得直线m的解析式.

解答:解:(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将直线与x轴、y轴交点分别为(﹣2,0),(0,),

沿x 轴翻折,则直线、直线AB与x轴交于同一点(﹣2,0),∴A(﹣2,0),

与y轴的交点(0,)与点B关于x轴对称,

∴B(0,),

∴,

解得,,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

(2)设平移后的抛物线C2的顶点为P(h,0),

则抛物线C2解析式为:=,

∴D(0,),

∵DF∥x轴,

∴点F(2h ,),

又点F在直线AB上,

∴,

解得h1=3,,

∴抛物线C2的解析式为或;

(3)过M作MT⊥FH于T,MP交FH于N

∴Rt△MTF∽Rt△AGF.

∴FT:TM:FM=FG:GA:FA=3:4:5,

设FT=3k,TM=4k,FM=5k.

则FN=﹣FM=16﹣5k,

∴.

∵=48,

又.

∴.

解得或k=2(舍去).

∴FM=6,FT=,MT=,GN=4,TG=.∴M(,)、N(6,﹣4).

∴直线MN 的解析式为:.

点评:本题二次函数的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求直线的解析式和抛物线关系式,三角形相似等.

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4)x﹣4m=0,其中0<m<4.

(1)求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设抛物线y=﹣x2+(m+4)x﹣4m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侧),若点D的坐标为(0,﹣2),且AD?BD=10,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已知点E(a,y1)、F(2a,y2)、G(3a,y3)都在(2)中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含有y1、y2、y3,且与a无关的等式?如果存在,试写出一个,并加以证明;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题:

开放型。

分析:(1)在△≥0的前提下,用求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1)的结果可得出A、B的坐标,然后求出AD、BD的长,代入AD?DB=10中,即可求得m的值,也就得出了抛物线的解析式.

(2)分别将E、F、G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可得出含a的y1、y2、y3的表达式,进而判断出y1、y2、y3的等量关系.

解答:解:(1)将原方程整理,得x2﹣(m+4)x+4m=0,

△=b2﹣4ac=[﹣(m+4)]2﹣4(4m)=m2﹣8m+16=(m﹣4)2>0

∴;

∴x=m或x=4;(2分)

(2)由(1)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m,0)、(4,0),∵A在B的左侧,0<m<4,

∴A(m,0),B(4,0).

则AD2=OA2+OD2=m2+22=m2+4,BD2=OB2+OD2=42+22=20;

∵AD?BD=10,

∴AD2?BD2=100;

∴20(m2+4)=100;(3分)

解得m=±1;(4分)

∵0<m<4,

∴m=1

∴b=m+1=5,c=﹣4m=﹣4;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5x﹣4;(5分)

(3)答:存在含有y1、y2、y3,且与a无关的等式,

如:y3=﹣3(y1﹣y2)﹣4(答案不唯一);(6分)

证明:由题意可得y1=﹣a2+5a﹣4,y2=﹣4a2+10a﹣4,y3=﹣9a2+15a﹣4;∵左边=y3=﹣9a2+15a﹣4;

右边=﹣3(y1﹣y2)﹣4=﹣3[(﹣a2+5a﹣4)﹣(﹣4a2+10a﹣4)]﹣4 =﹣9a2+15a﹣4;

∴左边=右边;

∴y3=﹣3(y1﹣y2)﹣4成立.(7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二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的求法、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等知识.

7.点P为抛物线y=x2﹣2mx+m2(m为常数,m>0)上任一点,将抛物线绕顶点G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新图象与y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上方),点Q为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

(1)当m=2,点P横坐标为4时,求Q点的坐标;

(2)设点Q(a,b),用含m、b的代数式表示a;

(3)如图,点Q在第一象限内,点D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为OD的中点,QO 平分∠AQC,AQ=2QC,当QD=m时,求m的值.

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题:

综合题。

分析:(1)首先根据m的值确定出原抛物线的解析式,进而可求得P、G的坐标,过P作PE⊥x 轴于E,过Q作QF⊥x轴于F,根据旋转的性质知:△GQF≌△PGE,则QF=GE、PE=GF,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