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实用法律基础作业册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作业册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作业册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作业册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第一次平时作业(第一、二章)

一、判断题

1.广义的法律不仅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还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对)

2.现代法律既调整人们的行为,也调整人们的思想。(错)

3.法律通过程序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种国家强制力很多时候是潜在的和间接的。

(对)

4.法系即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错)

5.实体法和程序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联系和依存,不可偏废。(对)

6.程序法即诉讼法。(错)

7.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对)

8.民事责任的功能仅在于救济当事人的权利、赔偿或补偿当事人的损失。(错)9.法的价值即法的功能或法的作用。(错)

10.合法的总是符合道德的,违反道德的不一定就是违法的。(对)

11.法律与道德之所以会发生冲突,是因为法律总是滞后于道德。(错)12.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具有“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特点。(对)

13.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错)

14.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错)15.现行宪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2部宪法。(错)

16.我国实行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也就是说所有案件最多经过两级审判就应该作出终审判决。(错)

17.宪法的法律效力具有最高性。(对)

18.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错)

19.我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错)

20.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解放。

(错)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实体法的是(AB)。

A.刑法

B.民法

C.仲裁法

D.行政诉讼法

2.法律事实包括:(AC)。

A.事件

B.事实

C.行为

D.不可抗力

3.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ABCD)。

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人身利益

4.法律发展的途径有:(ABC)。A.法律移植B.法律继承C.法制改革D.法律混合5.法的目的性价值包括:(ABCD)。

A.正义B.同等C.解放D.秩序

6.详尽的法律创制包括法律的:(ABCDE)。

A.制定

B.修改

C.补充

D.废止

E.认可

7.国务院有权制定(B)。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规章

8.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 D )。

A.16周岁B.15周岁C.20周岁D.18周岁》

9.宪法又称为(AD)。

A.母法B.根本法C.基本法D.最高法

10.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A)以上的多数通过。

11.我国现行宪法为(C)。

A. 1954年宪法

B. 1972年宪法

C. 1982年宪法

D. 1992年宪法

12.我国现行宪法至今为止有(C)修正案。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3.我国现行宪法的正文主要包括(ABCD)。

A.总纲

B.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国家机构D.国旗、国徽、首都

14.以下哪些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BC)

A.纳税

B.劳动

C.受教育

D.选举

15.公民的个人解放包括(ACD)。

A.人身解放

B.思想解放

C.住宅不受侵犯

D.通信解放和通信秘密《实用法律基础》第二次平时作业

(第三、四章)

一、判断题

1.行政合理性原则以行政合法性为前提,主要适用于解放裁量和羁束行政领域。

(错)

2.在我国,行政机关是最严重的行政主体,但受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对)

3.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错)

4.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行政行为,无申请则无许可。(对)

5.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只以抽象行政行为而不以详尽行政行为作为诉讼对象。(错)

6.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对)

7.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我国刑法规定的是双罚制。(错)

8.我国刑法规定,防卫过当或避险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

9.我国刑法规定,审判时不悦18周岁的人和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错)10.刑事案件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合适的,可以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错)

1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诉案件自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委托辩护人。(对)12.上诉不加刑原则,即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案件,一律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错)

二、不定项选择题

1.我国行政法的首要基本原则是(B)。

A.行政合理性原则

B.行政合法性原则

C.行政比例原则

D.程序正义原则

2.行政法主体包括(BCD)。

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B.行政主体

C.行政人

D.行政相对人

3.以下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的有(AD)

A.拘留

B.拘役

C.罚金

D.罚款

4.以下哪些案件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BCD)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C.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D.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详尽行政行为

5.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C)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A.一个月

B.二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6.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ABC)。

A.即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同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无罪推定原则

7.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是(A)。

A.从旧兼从轻

B.从旧兼从重

C.从轻兼从新

D.从重兼从新

8.犯罪的三大属性为(ABC)。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处罚性

C.危机的社会危害性

D.危机的违法性

9.年满15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该负刑事责任?(AD)

A.抢劫

B.抢夺

C.绑架

D.放火

10.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是(B)。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1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是(D)。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

12.以下属于我国刑罚中的主刑的有(A)。

A.拘役

B.拘留

C.缓刑

D.剥夺政治权利

13.对于累犯,应当(B)。

A.加重处罚

B.从重处罚

C.从轻处罚

D.减轻处罚

14.以下属于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ABCD)。

A.被害人

B.自诉人

C.犯罪嫌疑人

D.被告人

15.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包括(ABCD)。

A.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B.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C.可能判处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D.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16.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是(B),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是()。

A. 5日10日

B. 10日5日

C. 5日15日

D. 15日10日

《实用法律基础》第三次平时作业

(第五章)

一、判断题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都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错)

2.民事法律行为一旦成立,立即生效。(错)

3.表见代理本属无权代理,但为了维护交易安全,产生了有权代理的效力。(对)

4.我国《物权法》第一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同等保护。(对)

5.先占的对象是无主物,最多见的就是遗失物。(错)

6.善意取得的原所有人丧失所有权,只能向无权处分人主张损害赔偿或者不当得利请求权。(对)

7.对医疗损害侵权问题,我国采用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错)

8.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是同一概念。(错)

9.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为失效合同。(对)

10.登记是我国结婚的唯一法定程序。(对)

11.夫妻法定财产制优先于夫妻约定财产制。(错)

12.普通地域管辖的大凡原则是“被告就原告”,即由原告的住所地法院或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错)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是(ABCDE)。

A.同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自愿原则

D.诚信原则

E.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2.被称为民法的“帝王条款”的是(D)。

A.同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自愿原则

D.诚信原则

E.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3.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不悦(A)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A. 10

B. 14

C. 16

D. 18

4.从性质上讲,物权属于(AB)。A.绝对权B.支配权C.请求权D.相对权

5.以下属于法定之债的有(ABD)。

A.无因管理

B.不当得利

C.合同

D.侵权

6.以下属于有偿民事法律行为的有(AC)。

A.买卖

B.赠与

C.租赁

D.借用

7.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瑕疵有三种详尽形态:(ABC)。

A.失效

B.可撤销、可变更

C.效力待定

D.有用

8.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B),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9.下列哪些情况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ABCD)

A.身体受到损害要求赔偿的

B.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

10.解决民事纠纷的最终方式是(D)。

A.和解

B.调解

C.仲裁

D.民诉

11.所有权的权能包括(ABCD)。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

12.以下哪些属于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CD)

A.买卖

B.赠与

C.先占

D.添附

13.以下属于担保物权的是(ABC)。

A.抵押权

B.留置权

C.质押权

D.地役权

14.大凡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ABCD )。

A.加害行为

B.损害后果

C.因果关系

D.过错

15.侵权责任法的主要归责原则是(A)。

A.过错原则

B.过错推定原则

C.无过错原则

D.公平原则16.合同的订立必须要经过(A)两个法定阶段。

A.要约与承诺B.意思和表示C.起草和抄写D.协商和谈判

17.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是(B)。

A.自始失效的合同

B.效力未定的合同

C.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D.以上都不是

18.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有定金和违约金的情况时,可以(A)。

A.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或违约金

B.可以定金和违约金一起适用

C.定金或者违约金只能适用一个

D.定金和违约金都不适用

19.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结婚的必备要件是(ABC)。

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

C.符合一夫一妻制度,均为无配偶

D.无危机疾病

20.以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ACD)。

A.工资、奖金

B.所有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

C.知识产权的收益

D.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21.以下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ACD)。

A.原告和被告

B.诉讼代理人

C.诉讼代表人

D.第三人

22.以下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有(ABCD)。A.巨大涉外案件B.在本辖区有巨大影响的案件

C.专利纠纷案件

D.海事海商案件

23.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哪些法院管辖?(ABCD)A.被告住所地法院B.合同履行地或合同签定地法院

C.原告住所地法院

D.标的物所在地法院

24.以下属于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是(B)。

A.拘传

B.拘留

C.罚款

D.训诫

25.在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间为(A)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间为()日。

A. 10,5

B. 15,5

C. 15,10

D. 20,10

(第六章及综合练习)

一、判断题

1.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产品质量监督关系和产品质量责任关系。(对)2.如果产品缺陷是由于生产者引起的,销售者有权拒绝承担责任。(错)

3.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对)4.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错)

二、不定项选择

1.生产者的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是(D)。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原则

D.严格责任原则

2.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B)。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3.消费者在展览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损害的,可以向(ABC)要求赔偿。

A.销售者或服务者

B.展览会举办者

C.柜台出租者

D.生产者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损害求偿权的主体可以是(ABCD)。

A.直接购买的消费者

B.使用商品的消费者

C.因为商品质量而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第三人

D.接受服务的消费者

5.(ABCD)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

A.保障安全权

B.知悉真情权

C.损害求偿权

D.受尊崇权

6.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悦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B.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可以约定两次试用期。

C.试用期不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D.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三、简答题

1、简述法律的特征。P3—5

答:(1)法律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2)法律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

(3)法律的内容体现国家意志性。

(4)法律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5)法律通过程序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简述法治的基本要求。P69-71

答:(1)法治的体制性要求:①立宪主义;②依法行政;③司法独立。

(2)法治对法律的内在品性的要求:①法律的形式合理性;②法律的实质合理性。

3、简述法治的含义。P65—68

答:(1)法治首先是一种治国方略,与之相对的则是“人治”。

(2)法治则更强调一种形式理性,表现为与实质主义相对应的形式主义法治。

(3)法制还是一种与专制相对的民主的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

四、案例题153—155

试分析以下选项中各种情形的犯罪停止形态,属于犯罪既遂,犯罪未遂或者犯罪中止,为什么?

1、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2、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远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

3、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

4、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病,不会有人要。”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

答:(1)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

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用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2)案例1:属于犯罪未遂。这是因为:①甲已对胡某实施诈骗,即甲已着手实行犯罪;②甲对胡某的诈骗没有得逞,即甲的犯罪没有得逞;③甲诈骗没有得逞是因为被胡某识破,即犯罪没得逞是由于甲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3)案例2:属于犯罪中止。这是因为:①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说明乙已着

手实行犯罪;②乙没有向刘某继续开枪,即乙的这一犯罪停止形态发生在犯罪过程之中;③乙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因为害怕受刑罚处罚而没有继续开枪,属于乙自动放弃犯罪。

(4)案例3:属于犯罪既遂。这是因为: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已具备了绑架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是故意犯罪(绑架)的完成形态。不能因为丙没有勒索胜利就将赵某释放而认定丙为犯罪(绑架)未遂或中止。

(5)案例4:属于犯罪中止。这是因为:①丁已抓住妇女李某手腕,欲绑架李某出卖,即丁已着手实行犯罪;②丁离开现场,放弃绑架李某出卖,即丁的这一犯罪停止形态发生在犯罪过程之中;③丁相信李某有病,垂头丧气离开现场,属于丁自动放弃犯罪。

浙江电大《实用法律基础》作业做法及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网上作业做法 1.网址是:https://www.docsj.com/doc/fc14936393.html,/Login/Login.aspx?ReturnUrl=%2f 用户名是学号,密码是:123456. 2.进入后,点击最上边的,然后点击左侧的, 继续点击页面中间的,然后在弹出的页面找到 ,在 前面的空格打钩,然后拉到页面底部,在 点击。 3.点击左侧,显示页面: 再点击,就可以开始做作业了。 4.注意: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5.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专科)形成性考核一-0001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 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2分)广义的法律不仅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还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3.(2分)我国现行宪法共有4次修正案。√ 4.(2分)法律通过程序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种国家强制力很多时候是潜在的和间接的。√ 5.(2分)1999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6.(2分)1975年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7.(2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英国法学家提出来的。× 8.(2分)根据法律的内容与功能不同,可以把法律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 9.(2分)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 10.(2分)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 11.(2分)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 12.(2分)法律关系的客体只有物与行为两种。× 13.(2分)我国实行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 14.(2分)国务院有权制定基本法律。× 15.(2分)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具有“一元、两级、三层次”的特点。× 单选(共15题,共30分) 16.(2分)我国现行的宪法是(D)。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17.(2分)国务院有权制定(B)。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地方规章 18.(2分)以下属于实体法的是(A)。 A、刑法 B、刑事诉讼法 C、仲裁法 D、行政诉讼法 19.(2分)以下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的是(C)。 A、纳税 B、兵役 C、受教育 D、选举 20.(2分)以下不属于公民的诉愿权的是(D)。 A、批评权 B、建议权 C、申诉权 D、宗教信仰自由 21.(2分)以下不属于司法权特征的是(A)。 A、主动性 B、被动性 C、中立性 D、终极性 22.(2分)从诉讼程序传统来看,英美法系更倾向于(B)。 A、职权主义 B、当事人主义 C、超职权主义 D、超当事人主义 23.(2分)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是指(A)。 A、法律继承 B、法律移植 C、法制改革 D、法律制定 24.(2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先后颁布过(C)。 A、两部宪法 B、三部宪法 C、四部宪法 D、五部宪法 25.(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A)国家。 A、法治 B、法制 C、现代化 D、有法可依的 26.(2分)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A)以上的多数通过。 A、2/3 B、1/2 C、3/4 D、4/5 27.(2分)英美法系的基本结构是在(B)基础上建立的。 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普通法和判例法 28.(2分)创制法律规范的活动和过程称之为(A)。 A、立法 B、司法 C、执法 D、守法 29.(2分)在西方思想体系中,法治首先是被作为与(B)相对应的一种治国方略。 A、德治 B、人治 C、礼治 D、法制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测试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测试答案 第一次作业96 广义的法律不仅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还包括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A. 错误 B. 正确 2. 法律通过程序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种国家强制力很多时候是潜在的和间接的。 A. 错误 B. 正确 3. 实体法和程序法是一国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联系和依存,不可偏废。 A. 错误 B. 正确 4. 合法的总是符合道德的,违反道德的不一定就是违法的。 A. 错误 B. 正确 5.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具有“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特点。 A. 错误 B. 正确 6.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A. 错误 B. 正确 7.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也就是说所有案件最多经过两级审判就应该作出终审判决。 A. 错误 B. 正确 8.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就在于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 A. 错误 B. 正确 9. 我国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 错误 B. 正确 10.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 A. 错误 B. 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 60 分。) 1. 以下各项属于实体法的是 A. 刑法 B. 民法 C. 仲裁法 D. 刑事诉讼法 2.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 物 B. 行为 C. 智力成果D. 人身利益 3. 法律发展的途径有 A. 法律移植 B. 法律继承 C. 法制改革 D. 法律混合 4. 法的目的性价值包括 A. 正义 B. 平等 C. 自由 D. 秩序 5.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个人自由包括 A. 人身自由 B. 思想自由 C. 住宅不受侵犯 D.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6. 我国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以上的多数通过 A. 2/3 B. 1/2 C. 3/4 D. 4/5 7. 我国现行宪法为 A. 1954 年宪法 B. 1972 年宪法 C. 1982 年宪法 D. 1992 年宪法 8. 以下哪些选项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A. 纳税 B. 劳动 C. 受教育 D. 选举 9. 我国现行宪法至今为止有()修正案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10. 我国现行宪法的正文主要包括 A. 总纲 B.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 国家机构 D.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总体评价:第二次作业88 1. 行政合理性原则以行政合法性为前提。 A. 错误 B. 正确 2. 在我国,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行政主体,但受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A. 错误 B. 正确 3.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 A. 错误 B. 正确 4.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只以抽象行政行为而不以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诉讼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5. 我国《刑法》规定,聋、哑、盲人是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A. 错误 B. 正确 6. 我国《刑法》规定,防卫过当或避险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 错误 B. 正确 7. 刑事案件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A. 错误 B. 正确 8. 上诉不加刑原则,即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案件,一律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A. 错误 B. 正确 9. 对于累犯,应当加重处罚。 A. 错误B. 正确 10.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是犯罪未遂。 A. 错误 B. 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60 分。) 1. 我国行政法的首要基本原则是 A. 行政合法性原则 B. 行政合理性原则 C. 行政比例原则 D. 程序正义原则 2. 以下各项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的有 A. 拘留 B. 拘役 C. 罚金 D. 罚款 3.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A. 一个月 B. 二个月 C. 三个月 D. 六个月 4.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 罪刑法定原则 B.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5. 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是 A. 从旧

2019年整理实用法律基础答案电大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名词解释1、法:法是由国家制 定或认可的,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3、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是指对法律规范的内容、涵义等所作的说明。4、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 5、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而建立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国家机关体系。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二、单项选择题1.法是以 B 为内容的行为规范。A.国.法

2.社会关系D .国家强制力C .权利义务B 家意志性.是调整 A 的行为规范。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D.自然关系3.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C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B.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行为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4.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 D 。A.16 周岁B.15 周岁C.20 周岁D.18 周岁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A.单一制B.民族区域自治C.联邦制D.复合制7.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D 。A.各级国家行政机关B.各级国家审判机关C.各级国家检察机关D.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三、多项选择题1、法具有以下哪些特征ACD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B.调整自然关系C.以权利义务为内容D.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E.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适用2、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下列ABC 要素构成,缺一不可。A.主体B.客体C.内容D.法律事实3、国家创制法的方式包括AC 。A.制定B.制订C.认可D.颁布4、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ABD 。A.言论、出版自由B.结、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作业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课程作业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作业一 1、法治: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或者说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必须普遍守法的原则,即依法办事的原则。2民事责任:义务人不履行法定或约定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3、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 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中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并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向结合的社会关系。 4、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诉讼当事人通过提出证据证明自已主张的有利于自已的事实,避免因待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而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1、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答: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 2、简述行政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答:所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责、运用行政职权而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服务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一般来说,行政行为具有如下特征:1、从属法律性。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2、裁量性。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即留给行政主体一定的裁量空间。3、单方意志性。行政主体自行决定或实施行政行为,无需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4、强制性。行政行为以国家强制里为其实施保障。 3、简述我国婚姻家庭的基本法则 答: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婚姻自由原则,2、一夫一妻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的原则,5、计划生育原则。 作业二 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 志的规范体系。 2、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 与法律相抵触。也就是说行政主体的设立,拥有行政职权和行使行政职权都

实用法律基础 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第一次作业 第1 大题单选题 1 、(5分) 下列不属于国际经济法的渊源的就是( ) 国际判例 2 、(5分) 作为行为规范的一种,法的实施主要靠( )。 国家强制力作保证 3 、(5分) 法主要体现的就是( )的意志。 统治阶级 4 、(5分) 在行政诉讼中,对于行政机关显失公平的行政处罚,人民法院可以( ) 判决撤销 5 、(5分) 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就是( )。 习惯 6、国家应具备以下基本要素:有定居的居民;有确定的领土以及( ) 具有主权 第 2 大题填空题0分 1 、(5分)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就是。 参考答案或提示: 罪刑法定原则 2 、(5分) 我国刑法规定的溯及力的原则就是。参考答案或提示: 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3 、(5分) 合同的订立,在法律上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参考答案或提示: 要约与承诺 4 、(5分) 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关键在于。 参考答案或提示: 就是否自愿放弃犯罪意图 5 、(5分) 在主刑中,最轻的刑罚方法就是。 参考答案或提示: 管制 6 、(5分) 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无权行使侦查权。 参考答案或提示: 人民法院 第3 大题简答题0分 1 、(10分) 结婚概念及其条件 参考答案或提示: 结婚,又称婚姻的缔结,就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与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结婚的条件分为必备条件与禁止条件。 其中,必备条件包括: 1、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 2、必须达到法宝婚龄。 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 禁止条件包括: 1、禁止有一定血亲关系的亲属结婚。 2、禁止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结婚。 2 、(10分) 法律关系的特征 参考答案或提示: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形考二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网上作业二 一、判断正误题 1、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享有民事主体地位的标志。(√) 2、能够引起债产生的都是合法的法律事实。(×)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进行任何民事活动。(×) 4、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中止。(×) 5、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6、人身权与权利主体的人身密不可分,所体现的是权利主体精神上的利益。(√) 7、物权是指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在我国,物权就是所有权。(×) 8.企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 9.人民法院对破产案件作出的裁定,除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外,一律不准上诉。( √ ) 10.持票人取得票据如无对价或无相当对价,不能有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 ) 11.票据侦务人可以以自己与出票人之间所有的基于人的关系的抗辩对抗持票人。 ( × ) 12.股东全部缴纳出资后,以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供各股东的出资证明。 ( × ) 13.债权人认为债权人会议决议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债权人会议作出决议后十天内提请法院裁定。( × ) 14.债权人认为债权人会议决议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债权人会议作出决议后十天内提请法院裁定。( × ) 15.合伙人之间有关利润和亏损的分担比例对债权人具有约束力。( × )

16、法律、法规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17、公民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18、任何情况下,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都不至于承担刑事责任。(×) 19、我国对专利申请的受理和审查以及专利权的授予统一集中进行,而不是分 散在各省市进行。(×) 20、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均或依照著作权法 享有著作权。(√) 21、专利权可以转让,专利申请权不得转让。(×) 22、婚姻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适用于民法的某些规定。( √ ) 23、自然性是婚姻家庭关系的本质属性,它能决定婚姻家庭关系的性质.( × ) 24、婚姻家庭关系的性质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 25、夫妻间,父母子女间遗产继承问题,按照适用婚姻法中的法定继承的有关规 定执行。(√ ) 26、婚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 × ) 27、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享有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遗嘱指定二取得被继 承人遗产的权利。(√) 28、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没有限制的。(×) 29、遗产的处理没有规范程序。(×) 30、法律义务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依照法律规定具有的自主决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 种行为。(× ) 二、单项选择题 1、民法的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 B )。 A、商品交换的等价B、 民事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C、民事主体所有权利的相同D、民事主体所有义务 的相同 2、下列民事行为当然无效的是( D ) A、受欺诈所为的民事行为 B、受胁迫所为的民事行为 C、重大误解的 民事行为D、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

电大网上作业答案【实用法律基础】三

《实用法律基础》网上模拟练习题(三) (10-13章) 一、判断正误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都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3、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企业招用劳动合同制工人,应当订明试用期。(×) 5、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 6、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7、劳动法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为维持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秩序。(√) 8、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9、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 10、劳动者不辞而别,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原用人单位不仅可要求该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依法请求新的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1、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除由公安、司法部门依法追究行政、刑事责任外,劳动者也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2、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工法规是劳动立法的开端。(×) 13、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申请仲裁。(×) 1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15、我国目前在劳动争议的仲裁上,实行一次裁决制度。(√) 16、集体合同均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 17、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实用法律基础答案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答案 . 原告方新良,男,37 岁,干部。被告周士明,男,56 岁,工人。被告周士明有砖木结构瓦房三间,坐落在某市解放西路138 号。因房中没有水暖设备,离单位较远,生活、工作都不方便,曾流露出想将该房卖掉,另租公房居住的意思。后来,经本单位职工黄锦云介绍,原告方新良与被告相识。原告刚从外地调入该市,妻子、儿女也随之调入,因无房居住只好暂住农村老家。原告得知被告想卖房,即表示自己想买,经双方商定,原告以5000 元人民币购买被告三间瓦房。原、被告当即去当地房管机关办理登记过户手续。但二人商定,被告暂不把房屋交付原告,待单位分给被告房屋居住后,被告即马上腾房(当时,被告单位刚建成三幢宿舍楼,尚未分配)。半年后,被告单位照顾被告,分给他三室一厅住房一套,被告让其子结婚居住,仍不给原告腾房,原告几次催促,被告均以单位分房面积小,女儿结婚无房居住为由,迟迟不搬,原告无奈,只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腾房。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试分析本案原、被告之间的房屋买卖是不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答:不是。原被告之间是买卖合同合同成立即生效。民事法律行为是具体签订合同的行为 原告徐巧娣,女,36 岁,农民。被告赵伟成,男,39 岁,农民。被继承人徐国柱生前是某市农机厂的退休工人,因与妻子赵雪文未生育子女,于1956 年将堂兄12岁的女儿徐巧娣收为养女。徐巧娣将户口关系也迁到徐国柱家,与徐国柱夫妻共同生活。但是,徐巧娣也经常

去看望生父母。1969 年徐巧娣出嫁后,徐国柱夫妻又把赵雪文的侄子赵伟成收为养子。当时,赵伟成已是赵光大的养子,而且已经成年,在未解除与赵光大收养关系的情况下,又与徐国柱夫妻建立了收养关系。赵伟成虽然未同徐国柱夫妻共同生活,但经常来照顾徐国柱夫妇,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而且,赵伟成把自己的儿子赵小庆改姓为徐小庆,随徐国柱夫妻共同生活。1983 年,赵雪文病故。1984 年,徐国柱病故。赵、徐病重期间,赵伟成请医生为赵、徐看病,悉心照料,赵、徐病故后,赵伟成又负责料理了丧事。 徐国柱死亡后,遗有存款1500 元和一些家具、衣物。这些遗产,都被赵伟成占有。徐巧娣认为自己是被继承人的养女,有权继承遗产,并向赵伟成提出这一要求。赵伟成只答应分给徐巧娣300 元存款。徐巧娣认为太少,遂向某市人民法院起诉,称赵伟成是养子,自己是养女,都有同样的继承权,现赵伟成独占遗产大部分是不合法的。赵伟成则辩称:徐七娣出嫁后,很少关心被继承夫妇,而自己尽义务较多,又料理了丧事,所以多继承遗产是理所当然的。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双方均为被继承人的养子女,都有同样的继承权。在遗产份额的分配上,应贯彻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尽义务多人可多继承遗产。据此判决:原告人徐巧娣继承遗产人民币600 元;被告人赵伟成继承遗产900 元和全部家具、衣物。 问题:赵伟成应以何种身份取得遗产?本案应如何处理?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

1、法主要体现的是()的意志。 A 全民 B 统治阶级 C 党 D 整个社会 2、作为行为规范的一种,法的实施主要靠( )。 A社会舆论 B 内心信念 C 自觉遵守 D 国家强制力作保证 3、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是()。 A习惯 B习惯法 C不成文法 D自然法 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要求是()。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准确、合法、及时 C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D从重从快 5、法是以()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 国家意志性 B 权利义务 C 国家强制力 D 社会关系 6、()有权制定和修改民事、刑事、国家机构及其他基本法律。 A全国人大 B 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 中共中央 7、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A 行政机关 B 法人 C 知识产权 D 起诉权 8、下列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属于行为的是()。A人的出生 B 人的死亡 C 时间的经过 D签定合同 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 民主集中制度 10、我国采用的违宪审查制是()。 A 代议机关审查制 B 司法机关审查制 C 行政机关审查制 D 专门机关审查制 11、下列不属于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的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央军事委员会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2、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 ) A 行政法律 B 行政法规 C 行政规章 D 行政措施 13、某县人民政府依法作出有关规范该县集贸市场秩序的决定。这种行政行为是( ) A 非要式行为 B 具体行政行为 C 抽象行政行为 D 行政执法行为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责任特点的是( ) A 引起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 B 引起行政责任的行为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行为或行政不当行为 C 行政责任是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 D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直接向相对人承担责任 15、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行政主体违法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并导致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国家赔偿金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 ) A 5倍 B 10倍 C 15倍 D 20倍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形考二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形考二答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实用法律基础》网上作业二 一、判断正误题 1、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享有民事主体地位的标志。(√) 2、能够引起债产生的都是合法的法律事实。(×)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进行任何民事活动。(×) 4、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诉讼时效中止。(×) 5、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 6、人身权与权利主体的人身密不可分,所体现的是权利主体精神上的利益。(√) 7、物权是指直接支配一定的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在我国,物权就是所有权。 (×) 8.企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 9.人民法院对破产案件作出的裁定,除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外,一律不准上诉。( √ ) 10.持票人取得票据如无对价或无相当对价,不能有优于其前手的权利( √ ) 11.票据侦务人可以以自己与出票人之间所有的基于人的关系的抗辩对抗持票人。 ( × ) 12.股东全部缴纳出资后,以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供各股东的出资证明。( × ) 13.债权人认为债权人会议决议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债权人会议作出决议后十天内提请法院裁定。( × )

14.债权人认为债权人会议决议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在债权人会议作出决议后十天内提请法院裁定。( × ) 15.合伙人之间有关利润和亏损的分担比例对债权人具有约束力。( × ) 16、法律、法规不属于着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17、公民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 18、任何情况下,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都不至于承担刑事责任。(×) 19、我国对专利申请的受理和审查以及专利权的授予统一集中进行,而不是分散在各省市进行。(×) 20、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均或依照着作权法享有着作权。(√) 21、专利权可以转让,专利申请权不得转让。(×) 22、婚姻法所调整的财产关系,适用于民法的某些规定。( √ ) 23、自然性是婚姻家庭关系的本质属性,它能决定婚姻家庭关系的性质.( × ) 24、婚姻家庭关系的性质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 25、夫妻间,父母子女间遗产继承问题,按照适用婚姻法中的法定继承的有关规定执行。(√ ) 26、婚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 × ) 27、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享有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的遗嘱指定二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28、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没有限制的。(×)

实用法律基础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答案 .原告方新良,男,37岁,干部。 被告周士明,男,56岁,工人。 被告周士明有砖木结构瓦房三间,坐落在某市解放西路138号。因房中没有水暖设备,离单位较远,生活、工作都不方便,曾显露出想将该房卖掉,另租公房居住的意思。后来,经本单位职工黄锦云介绍,原告方新良与被告相识。原告刚从外地调入该市,妻子、儿女也随之调入,因无房居住只好暂住农村老家。原告得知被告想卖房,即表示自己想买,经双方商定,原告以5000元人民币购买被告三间瓦房。原、被告当即去当地房管机关办理登记过户手续。但二人商定,被告暂不把房屋交付原告,待单位分给被告房屋居住后,被告即赶忙腾房(当时,被告单位刚建成三幢宿舍楼,尚未分配)。半年后,被告单位照管被告,分给他三室一厅住房一套,被告让其子结婚居住,仍不给原告腾房,原告几次督促,被告均以单位分房面积小,女儿结婚无房居住为由,迟迟不搬,原告无奈,只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腾房。咨询题:依照所学知识,试分析本案原、被告之间的房屋买卖是不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答:不是。原被告之间是买卖合同合同成赶忙生效。民事法律行为是具体签订合同的行为

原告徐巧娣,女,36岁,农民。 被告赵伟成,男,39岁,农民。 被继承人徐国柱生前是某市农机厂的退休工人,因与妻子赵雪文未生育子女,于1956年将堂兄12岁的女儿徐巧娣收为养女。徐巧娣将户口关系也迁到徐国柱家,与徐国柱夫妻共同生活。然而, 徐巧娣也经常去看望生父母。1969年徐巧娣出嫁后,徐国柱夫妻又把赵雪文的侄子赵伟成收为养子。当时,赵伟成已是赵光大的养子,而且差不多成年,在未解除与赵光大收养关系的情形下, 又与徐国柱夫妻建立了收养关系。赵伟成尽管未同徐国柱夫妻共同生活,但经常来照管徐国柱夫妇,关心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而且,赵伟成把自己的亲小孩赵小庆改姓为徐小庆,随徐国柱夫妻共同生活。1983年,赵雪文病故。1984年,徐国柱病故。赵、徐病重期间,赵伟成请大夫为赵、徐看病,尽心照管,赵、徐病故后,赵伟成又负责办理了丧事。 徐国柱死亡后,遗有存款1500元和一些家具、衣物。这些遗产, 都被赵伟成占有。徐巧娣认为自己是被继承人的养女,有权继承遗产,并向赵伟成提出这一要求。赵伟成只承诺分给徐巧娣300 元存款。徐巧娣认为太少,遂向某市人民法院起诉,称赵伟成是养子,自己是养女,都有同样的继承权,现赵伟成独占遗产大部分是不合法的。赵伟成则辩称:徐七娣出嫁后,专门少关怀被继承夫妇,而自己尽义务较多,又办理了丧事,因此多继承遗产是理所因此的。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双方均为被继承人的养子女,都有同样的

《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册参考答案

第一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靠国家强制力为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律关系: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3、法律解释:指对法律规范的内容、涵义等所作的说明。 4、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 5、国家机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形式自治权,实现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法是以(B)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B.权利义务C.国家强制力D.社会关系 2.法是调整(A)的行为规范。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D.自然关系 3.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C)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B.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行为 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4.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D)。 A.16周岁B.15周岁C.20周岁D.18周岁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 A.单一制B.民族区域自治C.联邦制D.复合制7.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D)。 A.各级国家行政机关B.各级国家审判机关 C.各级国家检察机关D.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具有以下哪些特征(ACD)。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B.调整自然关系C.以权利义务为内容D.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E.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适用 2、任何法律关系都是由下列(ABC)要素构成,缺一不可。A.主体B.客体C.内容D.法律事实 3、国家创制法的方式包括(AC)。 A.制定B.制订C.认可D.颁布 4、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ABD)。 A.言论、出版自由B.结社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D.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是(CD)。 A.最高国家立法机关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D.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实用法律基础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裁决: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2、代位权:是指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享有的到期债权,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为保障自己的债权而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 3、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无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债务人在对方未履行或者未提出履行之前,拒绝履行的权利。 4、执行和解:执行和解指在法院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经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结束执行程序的活动。和解的内容,可以是一方自愿放弃一部分或全部权利,也可以是一方满足另一方的要求,还可以是双方都作一些让步。 5、宪政:宪政就是国家依据体现民主法治精神的宪法进行活动,以充分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为目的,以科学规范国家权力的运作为保障,以宪法精神的充分贯彻为樗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它是由宪法所确认和规定的民主政治法治化的整个过程。 6、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的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2)行政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的行为。(3)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二、判断题 1、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就是统治阶级个别意志的相加。(X ) 2、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行政法的渊源不限于成文法,还包括判例。(X ) 4、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 5、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三、多项选择题 1、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 ABD )。 A. 言论、出版自由 B. 结社自由 C. 宗教信仰自由 D. 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2、下列行为中,哪些构成无因管理( BCD ) 。 A. 甲错把他人的牛当成自家的而饲养 B. 乙见邻居家中失火恐殃及自己家,遂用自备的灭火器救火 C. 丙(15岁)租车将在体育课上昏倒的同学送往医院救治 D.丁见门前马路下水道井盖被盗致路人跌伤,遂自购一井盖铺上 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著作人身权主要包括( ABCD )。 A. 发表权 B. 署名权 C. 修改权 D. 保护作品完整权 4、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的件条( ABC )。 A. 新颖性 B. 创造性

江苏开放大学实用法律基础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作业第二单元作业第二单元练习题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2017050700092 姓名王海华 课程代码110009 课程名称实用法律基础 评阅教师 第 1 次平时作业 共 5 次平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甲男与乙女通过网聊恋爱,后乙提出分手遭甲威胁,乙无奈遂与甲办理了结婚登记。婚后乙得知,甲婚前就患有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且久治不愈,乙向法院起诉离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B ) A.法院应判决撤销该婚姻 B.法院应判决宣告该婚姻无效 C.对该案的审理应当进行调解 D.当事人可以对法院的处理结果依法提起上诉 2、甲、乙结婚的第10年,甲父去世留下遗嘱,将其拥有的一套房子留给甲,并声明该房屋只归甲一人所有。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B ) A.该房屋经过八年婚后生活即变成夫妻共有财产 B.如甲将该房屋出租,租金为夫妻共同财产 C.该房屋及租金均属共同财产 D.甲、乙即使约定将该房屋变为共同财产,其协议也无效 3、甲立下一份公证遗嘱,将大部分财产留给儿子乙,少部分的存款留给女儿丙。后乙因盗窃而被判刑,甲伤心至极,在病榻上当着众亲友的面将遗嘱烧毁,不久去世。乙出狱后要求按照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 A.乙有权依据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 B.乙只能依据法定继承的规定继承遗产 C.乙无权继承任何遗产 D.可以分给乙适当的遗产 4、张某1岁时被王某收养并一直共同生活。张某成年后,将年老多病的生父母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顾。2000年,王某、张某的生父母相继去世。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 A.张某有权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生父母的财产 B.张某有权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生父母的财产 C.张某无权继承养父王某的财产 D.张某可适当分得生父母的财产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一附答案

D.审判委员会 10.我国行政法的首要基本原则是( B ) A.行政合理性原则 B.行政合法性原则 C.行政比例原则 D.程序正义原则 11.享有国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是( B ) A.行政法主体 B.行政主体 C.行政人 D.行政相对人 12.下面( C )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A.行政许可 B.行政征收 C.行政立法 D.行政处罚 13.复议机关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后,应当在( B )日内进行审查,决定予以受理或不予受理。 A.3 B.5 C.7 D.10 一、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实体法的是(AB ) A.刑法 B.民法 C.仲裁法

D.行政诉讼法 2.法律事实包括(AC ) A.事件 B.事实 C.行为 D.不可抗力 3.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ABCD ) 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人身利益 4.行政责任主要体现为(ABD ) A.行政惩罚 B.行政赔偿 C.行政行为效力否定 D.行政补偿 5.以下属于行政法的是(ABC ) A.《治安管理处罚法》 B.《行政处罚法》 C.《公务员法》 D.《反垄断法》 6.我国的司法机关为(ABCD )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监狱 7.行政合理性原则要求(ABCD ) A.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目的 B.行政行为出于合法动机和考虑 C.行政行为内容客观公正 D.行政行为内容适度 8.相对于立法权和司法权而言,以下哪些属于行

政权的特性(ABCD ) A.执行性和效能型 B.管理性和公益性 C.命令行和责任性 D.法律性和能动性 9.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ABCD ) A.主体合法 B.内容合法 C.权限合法 D.程序合法 10.下列哪些案件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BCD )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C.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D.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简答题 1.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 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出现的,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依据的,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次平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C 5、D 6、D 7、B 8、A 9、 C 10、D 二、多选答案:1、ABCD 2、 ABCDE 3、 ACDE 4、BCE 5、AB 三、名词解释 1、法治:依据法律管理国家和民众的各种事务的一种政治结构。与先秦法家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建立在民主社会的基础之上。法治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包括两点,一是有优良的法律,二是优良之法得到民众普遍遵守,这个思想得到了后来者的发扬,并构成了当代法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2、民事责任:对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属于法律责任的一种,是保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3、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4、举证责任: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举证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与古罗马法时代。 四、简答题 1、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要素。 答: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

电大《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题目及答案 第一次平时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靠国家强制力为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法律关系: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 3、法律解释:指对法律规范的内容、涵义等所作的说明。 4、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根本政治制度。 5、国家机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形式自治权,实现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政治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法是以(B)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B.权利义务C.国家强制力D.社会关系 2.法是调整(A)的行为规范。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D.自然关系 3.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C)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 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B.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行为 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D.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4.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D)。

A.16周岁B.15周岁C.20周岁D.18周岁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 A.单一制B.民族区域自治C.联邦制D.复合制7.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D)。 A.各级国家行政机关B.各级国家审判机关 C.各级国家检察机关D.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具有以下哪些特征(ACD)。

电大网上作业答案实用法律基础三

电大网上作业答案实用 法律基础三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实用法律基础》网上模拟练习题(三) (10-13章) 一、判断正误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都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3、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企业招用劳动合同制工人,应当订明试用期。(×) 5、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 6、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7、劳动法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为维持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秩序。(√) 8、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9、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 10、劳动者不辞而别,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原用人单位不仅可要求该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依法请求新的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1、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除由公安、司法部门依法追究行政、刑事责任外,劳动者也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2、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工法规是劳动立法的开端。(×) 13、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申请仲裁。(×) 1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劳动法。(×) 15、我国目前在劳动争议的仲裁上,实行一次裁决制度。(√) 16、集体合同均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 17、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18、酗酒的人因其无控制能力,所以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无须承担刑事责任。(×) 19、对正在进行的抢劫采取防卫措施,造成伤亡的,属于防卫过当。(×) 20、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21、证人的书面证方和当事人的书面陈述都是主书证。(×) 22、诉讼外的承认没有法律效力。(√) 23、人民法院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在刑事诉讼中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4、在我国,只有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才能代表国家行驶审判权。(×) 25.经编纂产生的条约草案,具有法律拘束力,不需再经过任何程序或手续。(×) 26.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由联合国大会统一作出规定。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