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年度发展规划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年度发展规划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年度发展规划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年度发展规划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年度发

展规划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 - )

(征求意见稿)

长沙市经济委员会

长沙市能源管理办公室二O一O年六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 - 。

本规划所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技术与装备、节能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与装备和服务,环境治理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

一、产业基础和优势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252.8亿元,占全年GDP的6.74%,其中新能源117亿元,节能68.1亿元,资源循环利用36.3亿元,环境治理31.4亿元,形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一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现有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5亿元的企业4家,过亿元的企业26家。我市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技术、兆瓦级直驱永磁发电装备制造技术、能量计量及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技术等居国内领先。 ,长沙光伏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太阳能光伏装备产品占国产设备8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太阳能制造装备龙头供应商,主要核心企业中电四十八所先后成功开发了扩散炉、刻蚀机、高低温烧结炉、单晶炉、多晶炉、清洗机等光伏装备。我市居国内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支撑了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机械制造龙头

集团企业开始涉入节能环保领域,如长沙中联重科下属的环卫机械分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环卫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主营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理成套装备, 产值超15亿元,已连续稳居全国第一位;湖南永清集团下辖的湖南永清机械制造公司,是国内拥有烟气脱硝技术及设备制造的大型环保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一批大型专业化设备制造公司,如湖南互创集团,主要制造高低速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组装式循环流化床和复合燃烧机,年产值过10亿元。另外,远大住工为国内第一家以”住宅工业”行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形成了国内唯一完整的住宅工业化体系。

二是环境治理工作卓有成效。当前长沙市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今年下半年几乎所有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都将建设完毕,仅暮云污水处理厂、新港污水处理厂、坪塘污水处理厂、望城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计划于结束,四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今年年底完成湘江长沙段8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的建设,完成47家国控重点污染源联网;从开始对农村垃圾进行清洁工程示范建设,计划于完成长沙四县(市)的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当前乡镇垃圾收集处理率达40%;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计划于完成对长沙四县(市)的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其中长沙县规模化生猪养殖,粪便的处理工作卓有成效;启动了农村沼气建设工程,计划于 6月前在长沙四县(市)完成户用沼气池18100个,大型

沼气工程6个的目标。

三是拥有一定研发实力。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大批具有从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研发能力的科研院所;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8家,占全省的46%,省级技术中心41家,占全省的43%,另有市级技术中心101家;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是积累了产业发展配套管理经验。我市率先执行<长沙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长政办发[ ]36号),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推荐了一批管理规范的合同能源管理公司,节能服务公司;组织了多次长沙市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审批工作,节能专项资金超1亿两千万元,节能专项资金项目共计1000多项;开展了能效标识与公共建筑空调温度状况大检查、绿色照明与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活动、节能宣传周活动、用能单位办理空调温度特殊备案登记。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长沙市工业企业上台阶奖的通知>,<关于印发<长沙市工业生产性投资项目奖励办法>通知>等文件以及出台了<关于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文件,为长沙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较快,但从节能减排市场需求看,还存在很大差距,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新能源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当前新能源利用还没有形成规模,在能源消费中份额很小,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产业发展亟需统一规划。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本市新能源产品大多销往市外,而市内需求不足,没有形成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不利于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如太阳能光伏产业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48研究所光伏电池产能已居全国第6位,但在长沙本地的市场份额不大。其次,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新能源产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掌握程度不高,产品成本偏高,影响新能源产业的推广应用。另外,国家缺少太阳能发电并网政策,当前财政部出台的政策只限于对太阳能光电建筑物补贴,尚未直接补贴光伏上网电价。

二是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基础薄弱。针对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政策优惠不明显,导致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比开发利用耗竭性资源的成本还高,产业发展缓慢。

三是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不很完善。当前还没有完备的节能环保法规及标准体系,而且未配套出台促进清洁生产、节能、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因此执法主体、执法程度、执法范围、执法手段等环节不明确。

四是产业扶持政策及激励措施有待加强和细化。政府还需在投资、税收、价格、财政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比较强的激励扶持政

策,有序有效的引导和扶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 发展思路

抓住全球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机遇,结合长沙市产业基础和长远发展需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水平为重点,以重点工程为依托,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突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资源化、能源化和零排放企业、园区、社区和城区,建设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聚集区、科技创新平台和龙头骨干企业,力争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把长沙建成中部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二) 发展原则

优势产业优先发展集聚要素,集中力量,优先支持市场需求高、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应用条件成熟、科技研究基础条件好的优势技术与装备、产品及服务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和规模扩张,增强带动作用。

创新科技引领发展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避免引进即将淘汰技术设备,迅速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创新能力的跨越发展。以企业为主导,立足自主原始创新,做好科技创新储备、领军人才储备和产业化储备,着力提升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制

造技术自主发展能力,抢占科技经济发展制高点。

集群规模带动发展重点建设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龙头骨干企业及其品牌产品,加大优势企业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迅速推动企业集聚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缩小与发达省市的总量差距,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利用先进技术,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

政策引导推动发展完善产业发展所需的约束和激励政策和机制,大幅度拉动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辅以政策支持、宏观调控和资金引导,整合各种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形成市场、政府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促进产业跨越发展。

(三) 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1250亿元( 不变价),占全年GDP的14.63%(年均增速30.5%),其中新能源570亿元(年均增长30.2%),节能270亿元(年均增长25.8%),资源循环利用220亿元(年均增长35%),环境治理190亿元(年均增长35%)。2020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2500亿元。

2 具体目标

园区基地目标着重培育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年产值过500

亿元的长沙光伏产业园,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高新区、年产值过200亿元的长沙节能环保产业园,位于浏阳市、年产值过100亿元的长沙再制造产业示范园,和位于长沙县、年产值过50亿元的长沙农村生态产业示范园。

产业规模(企业)目标推动建设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13个,过10亿元的骨干企业29个。形成产业配套完善、有序集散的发展格局。

产业技术创新目标创新建立3-4个国家级、5-8个省级产业工程项目示范点;以企业为主导,加快研发自主创新10-15项国际先进的核心技术及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产业结构目标提升节能环保服务业比重,到 ,其比重占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5%。

四、产业重点领域

以太阳能光伏和光电为核心,智能电网为重点,加快研发利用生物质能和地热能,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一) 新能源产业

太阳能利用重点研发太阳能硅片、太阳能电池装备、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开发太阳能热水器等高效太阳能应用产品,形成太阳能照明和发电的产业链;以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机为重点,太阳能光电相关材料为支撑,发展太阳能光电产业链。

智能电网依托智能电表及智能用电终端技术、建设大容量

储能电站,完善新能源并网发电系统,重点发展智能电网设备及并网服务业,打造智能电网设备、并网储能系统、智能电网服务、智能电网变站和电力应用的产业链。

生物质能重点建设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和炼制基地,发展清洁生产生物柴油产业,积极推广生物质气化技术,发展沼气发电项目,使长沙市的生物质能产业成为湖南省生物质能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布式能源在城市商业中心,公共事业机构,产业集中的工业园区,新开发的城区和大型的楼盘,支持建设分布式能源站,集中供电、制冷、供热、供气和在主电网出现故障时保障用户正常运行。

地热能(热泵) 重点发展小型地源热泵机组制造,空气能热水机组制造和建筑地热供暖应用,扩大地热能利用,为湖南省地热能产业链的形成和扩大奠定基础。

(二) 节能产业

以工业锅炉(窑炉)燃烧技术和余热余压余能利用技术为核心,节能服务产业为重点,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电机及拖动设备、节能家电、办公和商用产品、照明产品和建材产品,促进节能产业的壮大和发展。

1 技术和装备

工业锅炉(窑炉) 加快推广高风温燃烧,富氧/纯氧燃烧,高温

空气无油点火和催化燃烧等技术;研发和推广高效燃煤锅炉和生物质锅炉;研发应用高精尖固体燃料燃烧分析仪器仪表。

余热余压余能综合利用:加快推广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和轻工业的低碳工艺、新型燃料和余热余压余能综合利用集成;推广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技术装备。

电机及拖动示范推广电机变频调速和变压器无功补偿技术和设备,大力推广节能电机,节能通用流体机械和节能变压器等产品,提高电机系统总体运行效率。

2 产品

家电、办公和商用产品研发和产品化示范的重点:驱动控制器,智能控制节电器、路灯节电器和空调节电器;推广普及的重点:微波加热炉、节能制冷空调供热机,能效等级为1、2级的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办公和商用产品。经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能效等级在1级或2级以上的家电、电机等终端用能产品,使高效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到60%以上,能源效率平均提高20%以上。

照明产品加快研发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和高纯金属有机源膜片、大功率芯片和器件等半导体照明关键设备、核心材料和共性关键技术;加快推广普通照明用自镇流荧光灯、三基色双端直管荧光灯(T8、T5型)、LED灯、无极灯及氙气灯等高效照明产品,加快推广路灯节电器。经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使半导体照明产品年增长率在30%以上,到 ,半导体照明产品在

通用照明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

建材产品大力推广新型墙体节能建筑材料,节能建筑门窗和屋面防水保温系统。

3 服务

重点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专业化节能服务龙头企业,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为工矿企业、商业机构、党政机关等提供能源审计、能效评估、项目设计、施工、融资、人员培训、节能监测、信息咨询等特色化、精细化、专业化的节能服务;推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高能耗企业定期能源审核,节能产品定期认证与推广等服务。

(三)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重点建设浏阳再制造产业园,示范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化,示范化。

1 技术及装备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再生金属领域,推进废杂金属分选分类、表面洁净及再生金属冶炼,从废旧机电、电池、电线电缆、易拉罐等产品中回收再生金属;废塑料领域,推进废旧塑料分选,废塑料再生造粒和改性,及强化抗菌;废橡胶领域,推进废旧轮胎翻新,推广胶粉及其制品、常温粉碎及低硫高附加值再生橡胶及胶粉改性沥

青道路材料;废旧电器电子产品领域,研发废旧电器电子分拣、拆解、高附加值利用的无害化处理技术与装备,以推动整机拆解和电路板资源化技术的产业化。

再制造重点支持机电产品、汽车、工程机械等废旧设备再制造,完善再制造产品质量无损检测及评价体系,加强建设浏阳市再制造产业园。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示范推进对餐厨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鼓励食用废油生产生物柴油、化工制品,利用餐厨废物生产高效有机肥产品,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做成有较强影响力的示范化产业工程。

农林废物资源化经过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动生物质秸秆燃料、原料、肥料、饲料、基料”五料”统筹安排的农村生态节能环保示范园建设;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和生活污水、作物秸杆、农膜、禽畜粪便等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与装备。

2 服务

制订对废旧物资进行分类的类别和标识的标准,实现废旧物资集散管理,逐步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的认证与推广。建立循环经济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中介服务、金融服务,提高全民及各行各业的循环经济意识。

(四) 环境治理产业

以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为核心,环境监测设备为支撑,大

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和垃圾处理,重点开发环保产品,加强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环境治理产业的快速发展。

1 技术及装备

水污染防治重点攻克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防治技术。重点研发重金属污染防治、污废水回用与”零”排放、饮用水中有机物与微污染去除、富营养化污染防治、高负荷生物脱氮除磷、高效厌氧好氧生物处理、高盐度及难降解有毒有机废水处理、污泥稳定化与资源化等技术与设备,重点发展重金属在线监测仪器设备。

空气污染防治重点支持燃煤电厂和大中型工业装置烟气脱硫脱硝、挥发性有机气体净化、二氧化硫吸附浓缩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储存利用、大型电袋复合除尘器、大型脉冲式袋式除尘器的耐高温滤料等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优先发展工业厂房集中通风净化系统技术集成,家居污染源头防治技术;重点发展整体厂房净化除湿控温技术与装备,基于吸附、光催化、臭氧、纳米材料等方法及复合方法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产品及设备研发,人造板材甲醛等VOCs预防与净化技术与装备。

垃圾处理以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为目标,重点支持开发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选和综合利用技术、大型焚烧炉及烟气控制系统、大型填埋场气体净化浓缩回收发电,污泥干化和污泥焚烧技术装备,发展经济可靠的渗滤液膜处理工艺。

环境监测主要发展以城市大气、地表水环境、土壤,污染源等自动连续监控系统以及污染物自动测试设备;加强突发污染事故预警监测技术的研发,大力开发工业现场、野外快速污染物检测技术,空气和水质便携式监测仪器设备的研制,研究生物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建立传感信息网络。

2 产品

环保材料开发高容量、高选择性气态污染物吸附净化材料,高温耐湿耐腐烟尘净化复合滤料等;研制袋式除尘器耐高温滤料纤维,高性能二氧化钛环境抗菌材料,空气净化器及空气净化材料。

环保药剂针对不同来源废水特征,研发吸附、降解、光催化、絮凝沉淀等新型水处理材料及药剂;开发用于人造板材甲醛等VOCs净化剂、固废及垃圾、生态恢复等方面的新型污泥脱水剂、重金属稳定剂、固化剂、土壤改良剂等;开发低温资源化脱硫脱硝催化剂,SCR烟气脱硝催化剂。

绿色产品推进可生物降解的餐盒、包装材料、塑料制品、地膜的制备及产业化。

3 服务

建立以环境治理技术及设备制造开发、推广应用和咨询、工程建设、设施运营、以及与其相关的环境监测、环境审核、环境贸易、培训与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重点培育拥有高技术研发、环境评价咨询、工程设

计、设备安装施工、设施运营等多服务体系的大型环境工程服务公司,扩大行业规模。

以脱硫脱硝、有机气体净化和二氧化碳捕集储存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程设计、设施运营管理的市场化、规范化和社会化发展,提高环境风险评估、清洁生产审核等环境业务专业化程度。

五、产业重点工程

(一)太阳能装备制造工程

重点支持形成年产值200亿元和100亿元龙头企业各1家,年产值10亿元骨干企业1家,年产值1亿元一般企业2-3家。重点建设长沙光伏产业园,打造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光电产业链,培育太阳能综合利用装备及其应用产品制造产业集群,形成年产值320亿元规模。

重点发展晶体硅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制造设备、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器等产品;重点支持太阳能LED供电照明系统、高亮度LED封装、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等。规模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及其系统在新建建筑和具备条件的既有建筑上的应用,落实好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在道路、公园、广场和城市景观区等公共场所,实施国家”十城万盏”LED照明应用示范工程,推动太阳能—LED产品的应用;实施中小型风光互补示范工程,在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宾馆等公益性建筑建设

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选择城市主要道路、著名风景点等地点安装风光互补LED照明灯,推广风光互补应用产品;建设运营

12.8兆瓦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

(二)智能电网设备制造工程

支持形成年产值过50亿元龙头企业1家,过10亿元骨干企业3家,过1亿元一般企业5家,打造智能电网装备制造及应用产业链,形成年总产值160亿规模。

加快发展电动车并网充电系统、大规模电池储能变电站及智能电网配套设备和产品;规模发展智能电表及智能用电终端、智能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高性能电力电缆、特高压变压器等智能电网产品。依托龙头企业建设新能源并网发电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和技术标准体系,推动电网的升级改造。重点建设长沙特高压变电站,长沙直流换流站,争取成为国家智能电网试点城市。

(三)工业节能工程

逐步形成包括1家龙头企业和7-8家骨干企业,涉及低碳炉窑(锅炉)制造和改造、余热余压余能利用、节能仪表制造和节能材料制备,年产值过100亿元的低碳炉窑(锅炉)产业链。

规模发展钢铁低碳冶炼、低品位矿产高效冶炼、烧结余热回收发电、TRT差压发电、蓄热式加热、高炉煤气及电炉煤气浓缩发电、高温高压干熄焦及炼焦煤调湿、资源循环利用、烧结烟气脱硫、电力系统节电及综合集成,化工合成氨造气吹风气、合成驰

放气、合成放空气、燃烧高温烟气”四气”综合利用发电和电力系统节电,轻工造纸黑液余能和烘干余热利用综合集成,苎麻生物脱胶、煮炼蒸汽及废水余热回收和生物质秸秆燃料综合利用、建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配套低温余热发电,形成年产值过50亿元规模。优先发展固体燃料燃烧分析仪器仪表制造,形成年产值20亿元规模。规模发展超级节能多功能一体厨具、高效生活锅炉和热水装置生产,形成年产5万台套,产值10亿元规模;加快发展高温空气无油点火、高温催化燃烧、煤粉气化装备。

支持1-2家企业,规模发展节能变频调速控制、无功补偿、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和干式节能变压器、低压智能节电、高压智能节电、低损耗配变、照明稳压节电柜等制造,支持1-2家企业规模发展大功率电动机变频调速装置、罗茨风机、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三相电机专用节电器等制造,形成年产值20亿元规模。

率先发展高效发动机润滑油及添加剂产品制备,形成年产5万吨、产值10亿元规模。

(四)建筑节能一体化工程

率先发展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烧结非粘土薄壁空心砌块、内热煤石烧结砖、复合保温砌块和轻质复合保温板材等生产,推广应用新型墙体节能建筑材料,到我市新建建筑节能率达到50-65%。培育1家骨干企业,形成年产值10亿元规模。

规模发展非电空调、太阳能集中式空调和直燃式溴化锂集中式空调的生产,形成年产1500台套大型空调机组规模。规模发展

单元式空调、冷水机组、蓄冷和蓄热空调及冷热电联供装置,集中式空调风机水泵变频调速装置生产。培育1家龙头企业,形成年产5000台套、年产值50亿元规模。

率先发展节能墙体与节能设备集成一体的标准化住宅产品,规模发展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产品,形成年产值50亿元规模。

(五)绿色再制造工程

加快发展3家再制造试点企业,年总产值过100亿元规模。

加快发展工程机械、汽车、机电产品等产品零部件再制造, 实现新增再制造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1万件套,再制造汽车发动机1万台,变速箱、发电机等5万件;加快建立再制造分类回收管理体系和销售服务系统。

(六)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培育形成1家龙头企业。到全市及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75%以上,实现年产值120亿元规模。

加快研发餐厨废弃物专业化、密闭化收集和运输设备,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终端化、资源化和规模化集中统一处理设备,加快发展餐厨废弃厌氧发酵、沼气发电技术和装置;加快发展利用餐厨废弃物沼气发电、生产生物柴油、生产化工制品、生产高效有机肥产品生产,实现行业年产值达2亿元。

规模发展环卫设备产品生产制造;加快发展高温空气燃烧/气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6日信息来源: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本规划所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技术与装备、节能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与装备和服务,环境治理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 一、产业基础和优势 2009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252.8亿元,占全年GDP的6.74%,其中新能源117亿元,节能68.1亿元,资源循环利用36.3亿元,环境治理31.4亿元,形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一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现有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5亿元的企业4家,过亿元的企业26家。我市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技术、兆瓦级直驱永磁发电装备制造技术、能量计量及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技术等居国内领先。2009年,长沙光伏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太阳能光伏装备产品占国产设备80%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太阳能制造装备龙头供应商,主要核心企业中电四十八所先后成功开发了扩散炉、刻蚀机、高低温烧结炉、单晶炉、多晶炉、清洗机等光伏装备。我市居国内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支撑了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机械制造龙头集团企业开始涉入节能环保领域,如长沙中联重科下属的环卫机械分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环卫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主营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置成套装备,09年产值超15亿元,已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位;湖南永清集团下辖的湖南永清机械制造公司,是国内拥有烟气脱硝技术及设备制造的大型环保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一批大型专业化设备制造公司,如湖南互创集团,主要制造高低速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组装式循环流化床和复合燃烧机,年产值过10亿元。此外,远大住工为国内第一家以“住宅工业”行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形成了国内唯一完整的住宅工业化体系。 二是环境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目前长沙市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今年下半年几乎所有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都将建设完毕,仅暮云污水处理厂、新港污水处理厂、坪塘污水处理厂、望城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计划于2011年结束,四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今年年底完成湘江长沙段8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的建设,完成47家国控重点污染源联网;从2008年开始对农村垃圾进行清洁工程示范建设,计划于2011年完成长沙四县(市)的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乡镇垃圾收集处置率达40%;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计划于2011年完成对长沙四县(市)的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其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领域申报指南

附件6 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领域科技计划 项目申报指南 强化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研发,突破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集成与装备研发等技术瓶颈,提升节能环保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新型储能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方向围绕深化实施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开发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基站及风光电站用储能电池、长寿命钛酸锂电池、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等系列产品,开展产业化电池制造工艺及制造装备研发,到2020 年,力争锂电池系列产品形成10 亿AH/ 年产能,建立起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体系。 (一)高比能量长寿命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研究研究内容:研究高容量富镍三元正极材料及硅碳负极材料低成本合成和应用技术,研究长周期循环过程中材料结构的演化机制,研究关键电极材料开发及其反应过程、反应动力学、性能演变等基础科学问题;研发电极微观结构及表面的原位表征方法;研究新型功能性电解液,开展电池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问题的相关基础研究。 考核指标:正极材料0.2C放电比容量》200 mAh/g (常规电压),振实密度》2.5 g/cm3,极片压实密度》3.7 g/cm3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为纳米单分散,颗粒粒径v 80nm,标准差v 5nm , 物料纯度》99.95% , 0.2C放电比容量》700 mAh/g,循环寿命》1000次(80%放电深度DOD );发表学术论文20篇以上,申请专利10 项以上。 (二)高比能动力电池技术研究 研发内容:研发动力电池用关键正负极材料及功能性电解液;

研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镍钴锰(铝)三元正极材料及碳/合金类负极材料低成本合成和应用技术;研究材料的结构演化机制和性能改善策略;研究关键电极材料及其反应过程、反应动力学、性能演变等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电极微结构和电极表界面的原位表征方法。 考核指标:正极材料0.2C放电比容量》200 mAh/g (常规电压),振实密度》2.5 g/cm 3,极片压实密度》3.7 g/cm 3;负极材料0.2C 放电比容量》700 mAh/g ;电池单体能量密度》300 Wh/kg ; 循环寿命》1500次(80%放电深度(DOD ));成本<1.2元/Wh ; 满足宽温度使用范围要求;建立电池的安全评测体系,形成相关安全标准。 (三)新型储能铝空气电池技术研究应用 研发内容:研发不同应用领域的系列化铝空气电池正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耐久、可靠的铝空气电池结构及集成技术;开发先进可靠的自动化远程管理监控技术;开发应用于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储能电站等领域的储能电池产品;研究电池及核心部件批量化生产加工技术,制定相应物化标准;研究电池废电解液回收制备高附加值氧化铝工艺;开展铝空气电池产品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空气电极工作电流密度达到300 mA/cm 2以上,使用寿命达到3000h以上;铝合金电极放电量达到 3.2 kWh/公斤以上;电池系统比能量》300Wh/kg ;使用寿命2000小时以上;搁置寿命大于10年;成本低于0.4元/Wh ;使用温度范围宽于-20 C ~40 C;使用寿命周期内容量衰减小于10% ;铝空气电池 废电解液回收多品种氧化铝回收率总体高于95% ,回收产品纯度达到98% 以上;在至少 3 个地区的通信基站、数据中心或其 它领域完成应用示范。 (四)植物环保电池研究与开发研发内容:以高原植物为主要原料,研究环保隔膜涂层技术、制氢技术、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等,突破

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杭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新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突破能源瓶颈约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重点发展,相关部委已推出或计划推出一系列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新能源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基于此,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编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政策引导,对集聚国内外要素资源,实现杭州新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对新能源产业的界定参照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及新型电池等。 本规划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杭州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由“点”到“面”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编制,并与《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0)》、《杭州市域城镇总体规划》、《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杭州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杭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杭州市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2009-2013)》等相衔接。规划期限为:2010-2015年,展望到2020年。 一、发展背景和基础条件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 新能源广阔应用前景已经打开。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是世界各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普遍战略选择。进入21世纪,市场和政府引导企业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技术实用性进展显著,最关键的是新能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即将突破新产业和新技术广泛应用的障碍。在太阳能光伏领域,晶体硅电池仍是市场主流,伴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生产成本的逐步降低,欧美国家应用量稳步增长。薄膜电池发展迅速,有望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市场调查公司DisplaySearch在Q3太阳能电池产能资料与趋势季报中指出,2009年度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将达3.58GW,产能增速将超过300%,占全球太阳能电池总产能的比重从2005年的5%提高到20%;在风电设备领域,大型化、变速运行、变浆距及无齿轮箱成为新的趋势;新能源汽车蓄势待发,锂电池作为当前最佳电池类型将受益高速增长;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无污染能源大规模利用在即。 我国参与国际新能源产业竞争的态势相对有利。当前新能源产业还处于技术积累突破的阶段,相比于其他多数产业,我 - 2 -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现状讲解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一、节能环保产业现状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 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环保装备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和服务等;其六大领域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 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 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环保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许多国家革新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和关键。美国、日本和欧盟的环保产业成为全球环保市场的主要力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苏州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国家和各级政府不断加大重视并持续增加 投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近年来苏州节能环保产业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苏州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规模 增长率在——之间,2010年节能环保产值规模已超过——元。 苏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2006-2010年,累计建成运行5亿千瓦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全市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00万吨/日,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5%以上。到2011年,我市节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共有3万多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我市正积极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全面升级。 2012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公布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环保产业产业总产值达到 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 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价格、财税、 土地等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苏州市节能环保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总体规模相对还很小,其边界和内涵仍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将由小变大,逐渐成为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经济技术档次的产业。产业内涵扩展的方向将主要集中在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节能环保产业的概念也将演变为:“环境产业”或“绿色产业”。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 十五章。首先介绍了环保产业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等,接着全面分析了国际

高效充分认识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能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省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煤炭消耗最多的省份,随着经济社会稳步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给、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性任务。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化进程,可以从根本上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耗、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缓解能源约束,保障我省能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战略性先导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对培育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科技创新能力有新的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目前为止,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达到2000多家,实现工业增加值近1300亿元;风电、生物质发电、抽水蓄能发电和余气、余能发电装机26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面积达到1500万平方米;沼气年利用量超过12亿立方米;煤基燃料达到65万吨;乙醇汽油在七市得到推广使用,累计销售近500万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也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对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认识有待提高,科技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薄弱,装备制造没有形成

产业化,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健全,这些都制约了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国家把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措施,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为我省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空间。我们要积极顺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它作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和重点,加大支持和培育力度,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二、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总要求,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支撑,创新发展机制,拓宽发展思路,坚持新技术推广应用与设备研发制造相结合,集中全省力量,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努力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以思想的解放促进发展观念的转变,充分认清我省作为能源消费第一大省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不断创新思维,拓宽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机遇,在充分挖掘各种潜力的基础上,调动各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 发展规划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安阳新能源产业 写作背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传统能源的枯竭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根据英国石油(BP)发表的全球能源统计报告显示,按当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还能生产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还能够供应67年和164年。可预见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将日益枯竭,将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残酷的现实已经逼迫人类不得不发展新能源。同时,限制各国工业废气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促进了全球节能减排力度,为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契机。国家相关政策也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根据国家出台的《“十一五”新能源规划》要求,在用地、财税、电价等方面向新能源企业倾斜,建立灵活配套的地方支持措施,推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做大做强。《安阳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6年内,安阳市将构建一个基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安阳产业基地)、三个园区(林州市、滑县、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光伏产业园区)、四大产业(晶硅电池产业、薄膜电池产业、光伏应用产业、光伏装备制备业等光伏产业)的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因此,无论从国家政策、节能减排、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看,

还是从传统能源储量日益枯竭的形势来看,新能源产业发展都是大势所趋,发展潜力巨大。 新能源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安阳市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势头迅猛,产值15亿元,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成为拉动安阳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被列入安阳市重点发展行业之列。新能源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对未来安阳市经济结构布局影响深远。 一、安阳市新能源产业现状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起步于上世纪末,近年来,安阳市经过自主创新和引进项目等措施,在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重点在太阳能转化利用、生物质能、地热等领域取得了积极突破。安阳市新能源发展现状能够归纳为“王牌名片、初具规模、起点较高、增势强劲”。 ――王牌名片。 今年6月,中国光伏产业(安阳)高层论坛在安阳市举办期间,安阳市被授予“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安阳市成为了全国第二家、全省唯一的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拥有了一张“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王牌名片,为招商引资和引进新能源企业入驻安阳树起了一面大旗。 ――初具规模。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_图文精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全梳理 表1 :新材料领域相关国家政策 政策名称 政策要点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 新材料产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之一。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提高新材料工艺装备的保障能力。 ●2.建设产学研结合紧密、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性能、轻量化、绿色化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新材料重点产品发展指导目录,建立新材料产业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1.财税方面: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及示工程相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支持政策。 2.研发创新方面:建立面向新材料产业的人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建立若干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 3.投融资方面: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合作;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 《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1.实现新材料人才资源“总量翻番”,满足领域发展

年)》(科学技术部)人才需求。 ●2.实施新材料 人才“五个三”工 程,优化领域人才资 源结构。 ●3.发挥政府、 企业、社会的作用, 改善领域人才发展环 境。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 ● ●鼓励外商投资多种新材料产品。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 鼓励多种新材料产品的发展。 《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 1.支持国企业并购国外新材料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国际化经 营。 2.鼓励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国外企业来华 投资建厂。 3.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进出口管理措施,加大对新材料产品和技术进口的支持力度,鼓励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4.鼓励新材料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国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 【法规类别】节能管理 【发文字号】皖政[2009]119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9.11.13 【实施日期】2009.11.13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XP10 【失效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省政府文件的决定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 (皖政[2009]11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据统计,全省现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78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9.7亿元,但产业规模仍然偏小,产业化程度较低,竞争力还不够强。为切实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科学编制产业发展

规划,切实加大财政投入,从生产、流通、建设、消费各个环节加以引导,从研发、示范、产业化全过程给予扶持,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聚,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化、规模化、集聚化,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以解放思想促进发展观念转变,进一步创新思维,乘势而上,为加快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加大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强化政策引导,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坚持科技先导,人才支撑。推进产学研结合,实施人才开发与培养工程,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坚持集聚发展,产业带动。加快培育优势产品,培植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基地,促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三)目标任务。 1.新能源产业。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新能源利用量达到全省能源消费总量6%以上;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其中1家企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10家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超10亿元;建设6个省级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 2.节能环保产业。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200亿元。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其中20家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1-2家企业销售收入超50亿元;建设5个省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二、重点支持领域 充分发挥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既有优势,对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安阳新能源产业 写作背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通常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传统能源的枯竭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根据英国石油(BP)发表的2008年度全球能源统计报告显示,按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还能生产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还可以供应67年和164年。可预见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将日益枯竭,将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残酷的现实已经逼迫人类不得不发展新能源。同时,限制各国工业废气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促进了全球节能减排力度,为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契机。国家相关政策也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根据国家出台的《“十一五”新能源规划》要求,在用地、财税、电价等方面向新能源企业倾斜,建立灵活配套的地方支持措施,推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做大做强。《安阳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6年内,安阳市将构建一个基地(中国可再生能源

学会安阳产业基地)、三个园区(林州市、滑县、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光伏产业园区)、四大产业(晶硅电池产业、薄膜电池产业、光伏应用产业、光伏装备制备业等光伏产业)的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因此,无论从国家政策、节能减排、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看,还是从传统能源储量日益枯竭的形势来看,新能源产业发展都是大势所趋,发展潜力巨大。 新能源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安阳市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势头迅猛,2009年产值15亿元,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成为拉动安阳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被列入安阳市重点发展行业之列。新能源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对未来安阳市经济结构布局影响深远。 一、安阳市新能源产业现状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起步于上世纪末,近年来,安阳市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项目等措施,在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重点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与对我国的建议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及对我国的建议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而消耗的钢材占46%,煤炭占45%,水泥占48%,油气占10%,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超过50%。此外,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55%,其中,重度脆弱的占19.8%,极度脆弱的占9.7%。根据《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我国“生态足迹”(维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增加的速度远高于生物承载力的增长速度,人均“生态足迹”已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生态赤字”正在逐年扩大。可见,我国长期粗放式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更趋凸显。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至45%。根据经验计算,碳排放量是能源消费总量的2.5倍左右。按此推算,若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50亿吨标煤,则碳排放量将达到125亿吨(2010年全球碳排放约为32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碳排放控制在300-320亿吨以内)。应该清醒地看到,依靠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来

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我们把资源环境压力释放的过程转化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其中,节能产业中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环保产业中包括环保装备、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包括资源循环利用装备、资源循环利用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及再制造。(一)节能产业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2009》报告,从2010-2020年,全球节能投资将达1.999万亿美元,2020-2030节能投资达5.586万亿美元。2008年出台的《美国能效市场容量:展示节能的完整前景》报告称,到2030年,美国节能产业市场将达到7万亿美元规模。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节能产业的投入,欧盟计划在2013年前投入32亿欧元用于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等的研发,英国专门成立国家低碳技术投资公司,发展低碳工业、汽车等节能产业。节能产业主要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三个部分。 一是节能装备。全球节能装备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

《机动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集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2. 粘温性能——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温度下降时粘度增大,这种关系及其变化程度就是润滑油的粘温性。 3.制动能量回收——是指汽车减速或制动时,将其中一部分机械能(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加以再利用的技术。 4. 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5. 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6. 节能——是指在保证能够生产出相同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或者获得相同经济效益,或者满足相同需要,达到相同目的前提下的能源消耗量下降。 7. 经济车速——当汽车以直接档行驶时,燃油消耗最低的车速,称之为经济车速。汽车的经济车速是随道路状况和载荷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道路条件好,载荷小时,经济车速较高;反之,经济车速较低。

8. 激光拼焊板——是根据车身设计的强度和刚度要求,采用激光焊接技术把不同厚度、不同表面镀层甚至不同原材料的金属薄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 9. 清净分散性——主要是指发动机润滑油能将老化后生成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悬浮在油中,使其不易沉积在机件上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润滑油能将已沉积在机件上的胶状物、积炭等氧化产物清洗下来的能力。 10. 节能管理——包括制定有关运行油耗的法规和标准,完善油耗考核奖惩制度,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汽车,正确选用燃润料与轮胎,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驾驶员轮训等 11. 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耗量下降。 12. 稀薄燃烧汽油机——稀薄燃烧汽油机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只要α >17,且保证动力性能,就可以称为稀薄燃烧汽油机。 13. 进气管动态效应——进气门的开启和活塞的运动在进气系统产生 膨胀波。这个膨胀波从进气门出发,以当地声速传播到管端,在此膨胀波变成压缩波并同样以当地声速反向传回进气门。如果这个压缩波传到进气门时进气门开启,那么进气气流因此而得到增强,气缸充量系数将会提高,转矩也将增大。这种效应称为进气管动态效应。 14. 营运管理——包括掌握运输市场信息,建立现代化调度系统,搞好运输组织,提高现有汽车的实载率,大力研究结合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先进运输信息系统(ATS)的新型货运系统和客运系统。 15. 吨(座)位利用率——是指汽车实际完成的运输周转量与汽车在重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一、基础和形势 (一)基础条件 新能源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新能源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太阳能光伏、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新能源产业已从单纯的开发利用,逐步向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方面迈进,并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推进力度,相关企业在核心技术、产品推广取得了较大突破,确定了一定的市场优势,新能源产业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1.产业基础 我市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起步较早,其中生物质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相关企业现已初具规模。其中,长春市荣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吉林日晷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太阳能的应用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吉林日晷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的12KW同步太阳能跟踪系统,面积达1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跟踪系统,技术国内领先,并拥有多项专利。 2.资源基础 一是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其中,每年产生的大量玉米秸秆,至少有一半以上可用于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二是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我市靠近全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发展风电产业具有明显的区位及资源优势。三是我市属于太阳能资源条件普通地带,天气的特点是晴天多,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为1400—3000小时,全年辐射总量在4200—5400MJ/㎡。但是冬季严寒,气温低,辐射强度较弱。 3.技术基础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在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其中,在新型光电子器件及应用技术、高性能特种高分子材料、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确定了7个重大科技专项,集聚了新能源产业研发的专业人才队伍。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保护 摘要:自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装有内燃机的汽车开始,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现代汽车诞生了。经历了130年的迅猛发展,汽车日益融入到了世界各地,现在已成为人类生活比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有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汽车需求量的增长使得人类对能源,尤其是车用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严峻的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突出问题。全球石油资源匮乏,我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开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国内汽车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了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对比了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以探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汽车、环境、矛盾、新能源、 一、燃油汽车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就中国而言,中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专家测算,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我国自1993年起,即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过去的10年中,中国石油需求量几乎翻了一倍。2006年进口原油1.4518亿吨,同比增长14.15%。有关专家预计,近期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会超过50%。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亿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能源现状同样不容乐观,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式,新能源汽车大开发与使用势在必行。 除了能源的短缺外,燃油汽车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最严重 汽车的废气是目前汽车工业发展带来公害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联合国环保组织的调查显示,目前城市中的空气污染50%来自燃油汽车的废气排放,而汽车拥有量最集中的欧美国家的一些城市,空气污染源的60%来自汽车废气。据测定,汽油、柴油动力汽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害物质达160多种,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汽车废气污染严重威胁着环境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二)报废汽车及零部件破坏环境 采用非环保工艺或零部件生产的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和报废后,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不可忽视。例如,轮胎、座椅、仪表盘等非金属产品和玻璃钢制品、蓄电池回收利用不好,它们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三)汽车噪音污染 汽车数量的增多以及制造工艺水平和维修保养能力差,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交通噪声污染。据统计,我国部分城市的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的75%。给广大民众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多不便。 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当今世界国际汽车工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重组,由于全球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开发成本大幅度提高,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汽车工业联盟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90%以上大汽车公司的“强强联合”,使之形成集团优势,更具竞争力。而国际汽车市场竞争的实质是现代科技的较量,技术创新能力正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各大汽车厂商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应用研究。事实证明,新能源汽车更符合未来各个行业节能、环保的绿色发展趋势。而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则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主力。 以下是各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一)日本:混合动力,节能发展 日本多年来始终在节能环保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也呈现出多种技术共同发展的态势,但其在混合动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上取得的成就更加突出。特别是日本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在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国际市场的推广上处于领先位置。以日本国内市场为例,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居民以公共交通为主,家用轿车的年行驶里程较短,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激励弱的特点更为明显,发展的潜力很大。(二)英国:多重扶持,效果显着

湖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15年)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发达国家和地区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顺应科技潮流,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我国把开发利用新能源、推进新能源产业化作为实施能源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冲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我市新能源产业优势,确保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优化升级,进一步明确本市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引导新能源产业科学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特制定《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本规划中所指的新能源产业涵盖二个方面:一是传统能源之外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二是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包括蓄电池和半导体照明(LED)。 一、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新能源(new energy sources)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醇醚类等。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人类在节约现有一次能源、采用节能技术的同时,不断研发利用新能源,发展新能源相关产业,寻求新型、清洁、安全、可靠的可持续能源系统。 近年来,新能源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出台了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法律和优惠政策,新能源产业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太阳能产业新

长沙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长沙市经济委员会 长沙市能源管理办公室 二O一O年六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长沙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两型社会”的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本规划所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新能源产业技术与装备、节能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与装备和服务,环境治理产业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一、产业基础和优势 2009年长沙市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约亿元,占全年GDP的%,其中新能源117亿元,节能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亿元,环境治理亿元,形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一是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现有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5亿元的企业4家,过亿元的企业26家。我市太阳能电池装备制造技术、兆瓦级直驱永磁发电装备制造技术、能量计量及智能电网设备制造技术等居国内领先。2009年,长沙光伏产业产值规模达到50亿元,太阳能光伏装备产品占国产设备80%的市场份额,成为我国太阳能制造装备龙头供应商,主要核心企业中电四十八所先后成功开发了扩散炉、刻蚀机、高低温烧结炉、单晶炉、多晶炉、清洗机等光伏装

备。我市居国内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支撑了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机械制造龙头集团企业开始涉入节能环保领域,如长沙中联重科下属的环卫机械分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环卫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主营城市污泥资源化处置成套装备,09年产值超15亿元,已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位;湖南永清集团下辖的湖南永清机械制造公司,是国内拥有烟气脱硝技术及设备制造的大型环保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一批大型专业化设备制造公司,如湖南互创集团,主要制造高低速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组装式循环流化床和复合燃烧机,年产值过10亿元。此外,远大住工为国内第一家以“住宅工业”行业类别核准成立的新型住宅制造工业企业,形成了国内唯一完整的住宅工业化体系。 二是环境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目前长沙市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今年下半年几乎所有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都将建设完毕,仅暮云污水处理厂、新港污水处理厂、坪塘污水处理厂、望城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计划于2011年结束,四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今年年底完成湘江长沙段8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的建设,完成47家国控重点污染源联网;从2008年开始对农村垃圾进行清洁工程示范建设,计划于2011年完成长沙四县(市)的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目前乡镇垃圾收集处置率达40%;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计划于2011年完

环保与节能

环保与节能 节能环保理念应该人类与自然互助,环境和谐。生命来源自然,健康来自环保,不浪费能源,它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是一种理性判断的结果,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正气、是一种精神,推动着社会的健康稳步发展。倡导节能环保,用以节约现有能源消耗量,提倡环保型新能源开发,造福社会。 节约能源,对于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能源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节能降耗,既能实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 利用效率的目的,同时又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能源资源不足带来的危机。节能降耗不仅仅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意味着创造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重要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恰恰又是能源资源强消耗阶段。同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竞 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和廉价劳动力来实现的,据测算,我国每创造 1 美元的GDP 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 4.3 倍,是日本的11.5 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 由此可见,企业通过节能降耗减少产品中资源消耗成本的空间 十分巨大,完全可以靠节能降耗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而且,我国企业的竞争力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

企业, 对环境治理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投入很少,或者根本不进行投入。 资源和能源被大量消耗的同时,也带来污染物大量的排放。肆意排放的污染物对空气、植被、水资源、河流、土地的污染日益严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面临严峻的威胁。 节能降耗是缓解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节能是指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及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一切措施以更有效的利用能源资源。 节能已被称为世界第五大能源,它不仅可以缓解能源供需,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而且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降低大气污染的最现实最经济的途径。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大多采用低水平、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21 世纪的今天,能源的浪费造成许多城市的污染。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能源大量消耗势必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首先是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每年废水排放总量为400 多亿吨,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导致全国约有50%的地区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还有 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