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七章复习要点与习题

第七章复习要点与习题

第七章复习要点与习题
第七章复习要点与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复习要点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2.改革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我国目前的改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展中始终会存在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而是对存在着严重弊端的就体制进行全面的重大变革,特别是经济体制进行全面创新,把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这次改革过程也是对经济社会生活和各种利益关系格局重新调整的过程。

4.改革每一步都会影响千家万户,同时还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三、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后,在研究和探索怎样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一些的过程中,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外开放的问题,多次论述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我们要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

C.十三大D.十四大

2.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 )

A.改革B.开放C.现代化D.改革开放

3.改革的性质是( )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

4.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

5.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 )

A.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B.乡镇企业的诞生

C.城市企业承包制D.设立经济特区

6.“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 )

A.人民生活标准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D.实践标准

7.“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

A.判断改革姓“社”姓“资”的标准

B.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判断一切改革政策的标准

D.判断经济成就的标准

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 )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

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

9.毛泽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

A.有开放思想,但是条件不具备B.条件具备,没有开放思想

C.条件不具备,也没有开放思想D.条件也具备,也有开放思想

10.对外开放的开端是( )

A.设立经济特区B.建设上海宝钢

C.吸收外资D.设立深圳特区

11.邓小平正式使用“对外开放”的概念是(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B.1979年理论务虚会

C.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D.1982年十二大

12.邓小平首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

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

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

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

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

13.新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

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B.“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D.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结合1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 )

A.以我为主 B.以外向经济为主

C.保证国家安全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5.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 )

A.加入八国集团对话B.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C.加入金砖四国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 )

A.请进来B.走出去

C.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D.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17.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 )

A.技术安全B.贸易安全

C.金融安全D.投资安全

18.“走出去”战略的直接含义是( )

A.到境外去旅游B.到境外去投资办厂

C.到境外去学习D.到境外去贸易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改革的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2.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指改革( )

A.与第一次革命不同,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根本性变革

C.不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必然涉及和引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将引起相应的思想观念变革

D.改革与过去革命的目标一样,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近代中国三次伟大革命之一,近代中国的三次伟大革命是( )

A.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

B.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创造了前提

C.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

D.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开拓了民主思想进步的道路

4.新时期改革开放实现了一系列历史性转变,主要有( )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

C.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D.从僵化教条到解放思想

5.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直接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 )

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即使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一旦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解放生产力并非只是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相联系,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和挑战

C.在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具有内在统一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而且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6.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 )

A.废除人民公社

B.改革人民公社

C.发展乡镇企业

D.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7.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一再成为各种争论的焦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内容有(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D.是否有利于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

A.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B.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C.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D.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9.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都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其中( )

A.改革是革命B.改革是动力

C.发展是目的D.稳定是前提

10.我们党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原则是( )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动态协调、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

11.之所以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因为( )

A.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动力的主体

B.人民群众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基础

C.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共同目的

D.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稳定的关键

12.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他指出(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出发点和立足点

B.对外开放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更好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条件;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对外开放要为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服务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增强了,就可以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

13.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同样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

A.既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利用外资,又不能盲目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

B.既抓开放搞活,又抓廉政建设,打击经济犯罪

C.既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资金,又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警惕与防止和平演变

D.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又要注意肃清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

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

1.A【解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2.D【解析】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3.B【解析】A、D项讲的是改革的深刻影响,B项讲的是性质,C项包含在B项中,是B项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所谓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也就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所以本题只选B项。

4.A【解析】A、B、C项涉及十七大报告概括改革开放的三大目的,其中A项是最根本的目的,因为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人民生活共同富裕是根本目的,民族伟大振兴是重要目的。

5.A【解析】新时期改革启动的标志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6.C【解析】最根本的目的可以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根本的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是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和前提。

7.B

8.A【解析】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和谐的深刻基础。

9.A【解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中国不是孤立的也不能孤立,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也是我们的立足点。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要求我们坚决抵制、批判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但又强调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合乎科学的东西。但由于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敌视、封锁和禁运的政策,以及后来由于“左”的错误,毛泽东许多开放的思想没有能付诸实施。

10.A【解析】对外开放的起点是设立经济特区。

11.C【解析】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概念。

12.A【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邓小平有关重要著作的了解情况。考生要注意掌握邓小平有关代表性著作或代表性观点的出处。

13.C【解析】A、B、D项是某一项政策方针,C项是对新格局的概括。

14.D

15.D【解析】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里程碑事件。

16.C【解析】C项的新战略包含A、B项两方面的内容,也包含D项内容,所以选C项。

17.C

18.B

二、多选

1.ABC【解析】这是十七大权威表述。

2.ABCD

3.ABC【解析】A、B、C项是近现代中国三大伟人,三次伟大革命。

4.ABC【解析】讲的是三大历史性转变,而僵化教条不可能一次性转变完成,解放思想也需要不断进行,所以D项不选。

5.ABCD【解析】是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理论,而不是按“以阶级斗争为纲”,达到了三位一体地科学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内在统一。

6.AD【解析】A项正确,B项就不能选;发展乡镇企业邓小平称之为“意外收获”,是农村改革、开放、搞活的结果,但严格讲不属于农村第一次改革的内容,但可以看作农村改革的第二步。

7.ABD【解析】“三个有利于”根本标准是生产力标准,C项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所以不选。

8.ABCD【解析】基本揭示了“三个有利于”的科学内涵。

9.BCD【解析】在“三者关系”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地位和作用,即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10.ABC【解析】D项是A项的具体内容,所以只选A、B、C项。

11.ABC【解析】D项包含在B项之中,所以只选A、B、C项。

12.ABCD

13.ABCD

人教版八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含答案

第七章三角形 【知识要点】 一.认识三角形 1.关于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按角的分类 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①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边分为两类: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2.关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根据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相交形成的线段; 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对边中点的线段,三角形任意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 三角形的高: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做对边的垂线,这条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都是线段,不是直线,也不是射线; ②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 ③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但三角形的高却有不同的位置: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两条高恰好是它两条直角边;钝角三角形一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另两条高在三角形的外部。 ④一个三角形中,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或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与一点,锐角三角形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1)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引申: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一个三角形中至多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 ③一个三角中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锐角。 (2)三角形的外角和:360° (3)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常用来求角度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常用来比较角的大小 5.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识记)

第七章选择题答案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其中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网络 是。 (A)Ethernet (B)Internet (C)APARNET (D)PSDN 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A)PAN (B)LAN (C)MAN (D)W AN 3.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 4.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 (A)数据传输(B)数据缓存 (C)数据服务(D)数据共享 5.网络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是指。 (A)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设备(B)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软件 (C)网络系统中各类管理人员(D)网络系统中具体可以操作的数据 6.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终端,电缆,计算机(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 7.局域网不提供服务。 (A)资源共享(B)设备共享 (C)多媒体通信(D)分布式计算 8.关于因特网中主机的IP地址,叙述不正确的是。 (A)IP地址是由用户自己决定的 (B)每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 (C)主机的IP地址必须是全国唯一的 (D)一个主机可以属于两个或者多个逻辑网络 9.下面是有效的IP地址。 (A)202.280.130.45 (B)130.192.290.45 (C)192.202.130.45 (D)280.192.33.45 10.按照IP地址的逻辑层来分,IP地址可以分为类。 (A)2 (B)3 (C)4 (D)5 11.当用户向ISP申请Internet帐户时,用户的E-mail帐户应包括。 (A)Username (B)mailbox (C)Password (D)Username,Password 12.如果用户希望在网上聊天,可以使用internet提供的服务形式。 (A)新闻组服务(B)电子公告版服务 (C)电子邮件服务(D)文件传输服务 13.所有站点均连接到公共传输媒体上的网络结构是。 (A)总线型(B)环型 (C)树型(D)混合型 14.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A)IP (B)HTTP (C)FTP (D)Telnet 15.使用Internet时,由指明通信协议和地址。 (A)TCP和IP (B)FTP (C)URL (D)E-mail地址 16.一个计算机网络由组成。 (A)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B)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C)用户计算机终端(D)主机和通信处理机

马克思主义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 A.具体细节 B.一般特征 C.具体阶段 D.特殊规律 2.马克思主义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 A.人们谋生的手段 B.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C.休闲的手段 D.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 3.自由王国是指() A.共产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原始社会 4.必然王国是指() A.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状态 B.原始社会 C.文明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5.“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C.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 D.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 6.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道路 C.两种不同的理想 D.两种不同的选择 7.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C.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自然环境的优化 8.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 A.人们选择的主动性 B.人们能够随心所欲 C.人们能够摆脱必然性 D.人们在对必然的认识基础上对客观的改造 9.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它() A.具有客观可能性 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 C.具有客观必然性 D.人类追求的目标 10.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是()

A.夺取政权 B.消灭阶级 C.消灭剥削 D.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 D.劳动全部由机器人承担 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这两种社会状态是() A.共产主义以前的社会 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3.下列属于共产主义涵义的有()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4.自由王国是指()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5.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 A.欧文 B.圣西门 C.傅立叶 D.斯密 6.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7.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 A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依据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 8.在共产主义社会() A.工农差别将消失 B.城乡差别将消失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将消失 D.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将消失 9.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新人教版七年级第五章 ~第七章知识点及习题归纳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结构图: 1.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 2.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 4.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6.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 11.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 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 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4132 b a 3 2 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及性质 垂线及性质 邻补角、对顶角及性质 平移的两个特征 平行公理、三个性质一个结论、三个判定方法平移 性质判定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两条直线相交 平行线 相交线 第五章

第七章 微分方程经典例题

第七章 微分方程 例7 有高为1米的半球形容器,水从它的底部小孔流出,小孔横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 开始时容器内盛满了水, 求水从小孔流出过程中容器里水面的高度h (水面与孔口中心间的距离)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 解 由力学知识得,水从孔口流出的流量为 62.0dt dV Q ?== 孔口截面面积 重力加速度 ,12cm S = .262.0dt gh dV =∴ ① 设在微小的时间间隔],,[t t t ?+水面的高度由h 降至,h h ?+则,2dh r dV π-= ,200)100(100222h h h r -=--= .)200(2dh h h dV --=∴π ② 比较①和②得: ,262.0)200(2dt gh dh h h =--π 即为未知函数得微分方程. ,)200(262.03dh h h g dt --- =π ,1000==t h ,1015 14 262.05?? = ∴g C π 所求规律为 ).310107(265.45335h h g t +-?= π 例10 求解微分方程 .2222xy y dy y xy x dx -=+- 解 原方程变形为=+--=222 2y xy x xy y dx dy ,1222 ? ?? ??+--??? ??x y x y x y x y 令,x y u =则,dx du x u dx dy +=方程化为,1222u u u u dx du x u +--=+ 分离变量得? ? ????-+--??? ??--112212121u u u u ,x dx du = 两边积分得 ,ln ln ln 2 1 )2ln(23)1ln(C x u u u +=----

试题库之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系统的观点,可将生产定义为使生产()转变为生产财富并创造效益的 输入输出系统。C A.对象;B.资料;C.要素;D.信息。 2.快速原型制造技术采用()方法生成零件。C A.仿形;B.浇注;C.分层制造;D.晶粒生长 3.度量生产过程效率的标准是()。D A.产量;B.产值;C.利润;D.生产率 4.在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来自制造业。C A.20%;B.40%;C.60%;D.80% 5.制造从广义上可理解为()生产。B A.连续型;B.离散型;C.间断型;D.密集型。 6.精良生产是对()公司生产方式的一种描述。 D A.波音;B.通用;C.三菱;D.丰田。 7.在机械产品中,相似件约占零件总数的()。C A.30%;B.50% ;C.70%;D.90%。 8.零件分类编码系统是用()对零件有关特征进行描述和识别的一套特定的规 则和依据。 C A.文字;B.数字;C.字符;D.字母 9.成组技术按()组织生产。D A.产品;B.部件;C.零件;D.零件组 10.CIM是()和生产技术的综合应用,旨在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率和响应能 力。 B A.高新技术;B.信息技术;C.计算机技术;D.现代管理技术 11.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D A.零件;B.设备;C.工艺装备;D.相关过程 12.实行并行工程的企业多采用()的组织形式。C A.直线式;B.职能式;C.矩阵式;D.自由式 13.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影响竞争力的诸要素中()将变得越来越突出。A A.时间; B.质量; C.成本; D.服务 14.柔性制造系统(FMS)特别适合于()生产。B A.单件;B.多品种、中小批量;C.少品种、中小批量;D.大批量 15.先进制造技术首先由美国于20世纪()提出。D A.70年代中;B.80年代初;C.80年代末;D.90年代中 16.当前精密加工所达到的精度是()。C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复习资料 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b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六、用坐标表示平移:见下图 ~ 五、经典例题 知识一、坐标系的理解 例1、平面内点的坐标是( ) A 一个点 B 一个图形 C 一个数 D 一个有序数对 { 坐标不同 同 y >0 y <0 ) P (x ,y -a ) P (x -a ,y ) P (x +a ,y ) P (x ,y +a ) 向上平移a 个单位 ~ 向左平移a 个单位

学生自测 1.在平面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点O 不在任何象限内 B 原点O 的坐标是0 C 原点O 既在X 轴上也在Y 轴上 D 原点O 在坐标平面内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 点在x 轴上,坐标为(x,0)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x<0, 在x 轴的正半轴上时,x>0 点在y 轴上,坐标为(0,y )在y 轴的负半轴上时,y<0,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y>0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坐标点(x ,y )xy>0 第二、 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坐标点(x ,y )xy<0 例1 点P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 ,则点P 的坐标是 ,若点Q 在y 轴上 对应的实数是 3 1 ,则点Q 的坐标是 , 例2 点P (a -1,2a -9)在x 轴负半轴上,则P 点坐标是 。 学生自测 … 1、点P(m+2,m -1)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 2、已知点A (m ,-2),点B (3,m -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

阮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七章认知发展与知识领会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七章认知发展与知识领会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如果一个学生思路广阔、能随机应变,我们说他的思维具有( )。 A.灵活性B.敏捷性C.深刻性D.独创性 2.在思维的( ),思维的结构十分简单,动作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终点。 A.言语前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具体形象思维阶段D.形式逻辑思维阶段 3.“主句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词”,这句话属于( )。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性概括D.理性概括 4.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像直观D.言语直观 5.老师在讲惯性时,不仅举出固体的惯性现象,也举出液体和气体的惯性现象,让学 生形成“一切物体均有惯性”的正确观念,防止学生产生“只有固体才有惯性”的错误观念。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充分运用了( )的作用。 A.比较B.正例和反例C.言语直观D.变式 9.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 A.模像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 1O.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 )。 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 11.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于( )。 A.理性概括B.感性概括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理性概括揭示的是事物的一般因素与本质因素 B.理性概括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C.只有通过理性概括,才能获得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概念和命题 D.通过理性概括,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了理性阶段。 二、填空题 1.( )是感觉与知觉的总称,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基本的认知形式。 2.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它是人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 )和( )的过程。 3.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叫( ),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4.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处于由( )向( )过渡的阶段;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 )也在显著发展;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 5.( )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或( )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6.( )直观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比较一致,在实际生活中定向作用较好,在将来的职业活动中也能很快地发挥作用。 7.一般而言,( )的教学效果优于( )。 8.运用( )、差异律、( )、组合律等感知规律,可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实现有效的观察。 9.观察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 ),进行有关知识的准备,并拟定详细的观察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组织学生的注意,使之指向和集中在所要观察的对象上。 15.人们运用存贮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 )。 三、简答题

第七章重点和例题

?净现值法的优点是:此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的影响;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净现值法的缺点是:净现值法并不能揭示各个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而内含报酬率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在互斥项目决策中,没有考虑互斥项目的投资规模差异。 决策规则: ?在评价独立项目时,只要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公司的资本成本或要求收益率时,投资项目可行,反之,则目不可行。 ?在评价互斥项目时,应选择内含报酬率较高的项目。 内含报酬率法的优点: ?内含报酬率是一种常用且重要的资本预算决策标准,它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正确反映投资项目本身实际能达到的真实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法的缺点: ?内含报酬率法的计算比较复杂,特别是每年NCF不相等的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多次测算才能求得,只能借助计算机的使用解决这一问题。 获利指数法的优点: ?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投资项目的盈亏程度; ?由于获利指数是用相对数来表示,所以可以对投资规模不同的互斥项目进行比较。获利指数的缺点: ?该方法无法反映投资项目本身的收益率水平。 ?净现值率法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 ?缺点:与净现值指标相似,同样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而且必须以已知净现值为前提。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该法适用于原始投资不相同、特别是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非折现现金流量方法 1、投资回收期法 回收期法是用投资回收期(PP)的长短作为评价长期投资项目优劣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 回收期是指投资项目收回全部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回收年限越短,投资越有利。 ?决策原则: 静态投资回收期≤基准投资回收期→具有财务可行性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n/2(即项目计算期的一半)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p/2(即运营期的一半) ?优点:投资回收期法的概念容易理解,计算也比较简便 ?缺点: (1)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2)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的不同对项目的影响 (3)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的现金流量状况。 补充例题:核力公司投资一项8年期的设备项目。购置一台新设备800万元,使用年限为8

第七章题库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是在 A. 1943年8月25日 B. 1944年8月25日 C. 1945年8月25日 D. 1946年8月25日 3.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 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 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4. 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了 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的战略方针 C.“向东发展,向西防御”的战略方针 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的战略方针 5.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在 A. 1946年6月 B. 1947年2月 C. 1947年6月 D. 1948年2月 6.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是在 A. 1947年3月 B. 1947年4月 C. 1947年6月 D. 1947年7月 7.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在不同地区实行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 8.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A.以工人运动为发端 B.以农民运动为发端 C.以学生运动为发端 D.以城镇贫民运动为发端 9. 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报告是 A.《论联合政府》 B.《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 C.《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0.“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B.“抗议驻华美军暴行” C.“反饥饿、反内战” D.“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11.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在

一元一次不等式典型例题(第七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典型例题 相关练习 1.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比较大小) 已知:b a < (1) 11+<+b a ; (2) c b c a -<-; (3) b a 22<; (4) b a 2 1 21->- ; (5)2323-<-b a ; (6) c b c a +->+-. 注:能说出具体理由. 2.求不等式32-x ≤5的正整数解. 解:求解集为 x ≤4, ∴正整数解为4,3,2,1=x . 注:不等式的“特殊解”(正整数解、非负整数解…). 3.如果010<<--<-0 , 312a x x 无解,则求a 的 取值范围. 解: ○ ○ 3 m

管理信息系统_第七章练习题

第七章习题 单项选择题 物理模型设计是系统开发的(B)阶段的任务。 a.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b.系统设计 c.系统分析 d.系统规划 磁盘文件是一种(C) a.输人文件 b.输出文件 c.输人输出文件 d.周转文件 用质数法确定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时,校验位的取值是质数法中的(D)。 a.权 b.模 c.除得的商 d.除得的余数 区间码是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用区间码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在码中(C)。 a.数字的值代表一定意义,但数字的位置是无意义的 b.数字的位置代表一定意义,但数字的值是没有意义的 c.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 d.用字符而不用数字表示意义 文件设计时,首先应设计(a a.共享文件 b.非共享文件 c.中间文件 d.处理文件 代码设计工作应在(B)阶段就开始。 a.系统设计 b.系统分析 c.系统实施 d.系统规划 周转文件用来存放具有(A)。 a.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 b.固定半固定属性的数据 c.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 d.固定属性的数据 石邮政编码是一种(D)。 a.缩写码 b.助忆码 c.顺序码 d.区间码 对直接存取文件组织方式组织的文件采用顺序文件处理方式进行处理是(C)。 a.很合适的 b.合适的 c.不合适的 d.常用的 为了检查会计工作中惜方会计科目合计与贷方会计科目合计是否一致,通常在程序设计中应进行(C)。 a.界限校验 b.重复校 c.平衡校验 d.记录计数校验 系统的吞吐量指的是(B)。 a.每天的数据输出量 b.每秒执行的作业数 c.每秒的数据处理量 d.每日的数据输人量绘制新系统的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D)。 a.组织机构图 b.功能结构图 c.业务流程图 d.数据流程图 文件按信息流向分类有输人文件、输出文件和(d a.顺序文件 b.索引文件 c.直接文件 d.输人输出文件 文件的活动率指的是(B)。 a.文件在单位时间内被查询的记录的数量 b.文件在更新过程中被处理的记录的百分数

(完整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及习题总结

第七章力 【考点一】力 1、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理解: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②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若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但是没有相互推、拉、提、压等作用也不会产生力,如放在墙角、紧贴墙面的书桌与墙面之间虽然相互接触,却没有力的作用。 (3)力的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 F 表示。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 (4)常见力的估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0N。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500N。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1.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2. 运动快慢(速度大小)的变化; 3.运动方向的变化;以上三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改变其中的任意一个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3)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 的终点来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 端。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 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第七章选择题精选.

选择题 7-1在影响挡土墙土压力的诸多因素中,( C )是最主要的因素。 A. 挡土墙的高度 B. 挡土墙的刚度 C. 挡土墙的位移方向及大小 D. 墙后填土类型 7-2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适用条件之一是( C )。 A. 墙后填土干燥 B. 墙背粗糙 C. 墙背直立 D. 墙背倾斜 7-3当挡土墙后的填土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挡土墙( A )。 A. 在外荷载作用下推挤墙背土体 B. 被土压力推动而偏离墙背土体 C. 被土体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 D. 受外力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 7-4当挡土墙后的填土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挡土墙( B )。 A. 在外荷载作用下推挤墙背土体 B. 被土压力推动而偏离墙背土体 C. 被土体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 D. 受外力限制而处于原来的位置 7-5设计仅起挡土作用的重力式挡土墙时,土压力一般按( A )计算。 A. 如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D. 静水压力 7-6设计地下室外墙时,土压力一般按( C )计算。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D. 静水压力 7-7采用库伦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基本假设之一是( B )。 A. 墙后填土干燥 B. 填土为无黏性土 C. 墙背直立 D. 墙背光滑 7-8下列指标或系数中,哪一个与库伦主动土压力系数无关?( A ) 。 A. γ B. α C. δ D. ? 7-9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 A )。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7-10当挡土墙向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 B )。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7-11当挡土墙静止不动,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时,土对墙的压力称为( C )。 A. 主动土压力 B. 被动土压力 C. 静止土压力 7-12在相同条件下,三种土压力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 A. E a< E0< E p B. E a

第七章 选择题

第七章 电化学计算题 1.在温度为18 ℃条件下,将浓度为0.1 mol·dm ?3的NaCl 溶液注入直径为2 cm 的直立管中,管中置相距20 cm 的两电极,两极间的电位差为50 V ,巳知Na + 与Cl ? 的电迁移率分别为3.73 × 10?8与5.87 × 10?8 m 2·V ?1·s ?1。 求:(1) 30分钟内通过管中间截面的两种离子的摩尔数; (2) Na +、Cl ?两种离子的迁移数; (3)两种离子所迁移的电量。 (1) (2) (3) 2.浓度为0.001 mol·dm ?3的Na 2SO 4溶液,其κ = 2.6 × 10?2 S·m ?1,此溶液中Na +的摩尔电导Λ(Na +) = 50 × 10?4 S·m 2·mol ?1。 求:(1) 计算?2 4SO 2 1的摩尔电导; (2) 如果此0.001 mol·dm ?3的Na 2SO 4溶液被CuSO 4所饱和,则电导率增加到7.0 × 10?2 S·m ?1,并巳知1/2Cu 2+的摩电导为60 × 10?4 S·m 2·mol ?1,计算CuSO 4的溶度积常数 。 解:(1) 1/2Na 2SO 4的浓度为 c N = 0.002 mol·dm ?3 Λ = κ/1000 c N = 2.6×10?2/(1000×0.002) S·m 2·mol ?1 = 130 × 10?4 S·m 2·mol ?1 Λ(1/2SO 42?) = Λ -Λ(Na +) = (130 - 50) × 10?4 S·m 2·mol ?1= 80 × 10?4 S·m 2·mol ?1 (2) κ' = κ(总) - κ = (7.0 - 2.6) × 10?2 S·m ?1= 4.4 × 10?2 S·m ?1 Λ' =Λ(1/2Cu 2+) + Λ(1/2SO 42?) = (60 + 80) × 10?4 S·m 2·mol ?1 = 140 × 10?4 S·m 2·mol ?1 m/s 10 253.9m/s 20.0501073.368??++×=××=?=dl dE u v m/s 10 675.14m/s 20.0501087.568??×=××=?=dl dE u v --C 59.1309650010)29.827.5()(4=××+=+=??+F n n Q C 84.50C 95.1303885.0=×==+Q t Q +C 01.80C 95.1306115.0=×==?Q t Q -mol 1027.5mol 101.0180010325.9)01.0(πtc πr 43622??++×=××××××==v n mol 1029.8mol 101.0180010675.14)01.0(πtc πr 43622????×=××××××==v n 6115.03885.011 ,3885.087.573.373.3=?=?==+=+=+??+++t t u u u t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复习资料 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 2、注意:a 、b 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六、用坐标表示平移:见下图 五、经典例题 知识一、坐标系的理解 例1、平面内点的坐标是( ) A 一个点 B 一个图形 C 一个数 D 一个有序数对 学生自测 1.在平面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点O 不在任何象限内 B 原点O 的坐标是0 坐标轴上 点P (x ,y ) 连线平行于 坐标轴的点 点P (x ,y )在各象限 的坐标特点 象限角平分线上 的点 X 轴 Y 轴 原点 平行X 轴 平行Y 轴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第一、 三象限 第二、四象限 (x,0) (0,y) (0,0)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 横坐标 相同纵 坐标不 同 x >0 y >0 x <0 y >0 x <0 y <0 x >0 y <0 (m,m) (m,-m) P (x ,y ) P (x ,y -a ) P (x -a ,y ) P (x +a ,y ) P (x ,y +a ) 向上平移a 个单位向下平移a 个单位向右平移a 个单位向左平移a 个单位

货币银行学期末重点知识 第七章 商业银行 试卷问题及答案 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选择题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键特征是()。 A 以盈利为目标 B 提供中介服务 C 提供存款通货 D 重视金融创新 2、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有下列()种。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代理银行制 D 持股公司制 E 连锁银行制 3、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实行的是()。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持股公司制 D连锁银行制 4、商业银行的决策机构包括()。 A 股东大会 B 董事会 C 监事会 D 行长办公室 5、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包括()。 A 股权资本 B 公积金 C 未分配利润 D 法定准备金 E 超额准备金 6、商业银行的借入资本业务包括()。 A 向中央银行借款 B 同业拆借 C 向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D 发行金融债券 E 占用短期结算资金 7、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有()。 A 转贴现 B 再贴现 C 转抵押 D 再抵押 E 再贷款 8、某企业向商业银行贴现票据,票据面额100万元,还有60天到期(每年按360天计),年贴现率为10%,商业银行应向该企业支付()万元。 A 98.33 B 99.33 C 97.33 D 96.33 9、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A 贷款业务 B 贴现业务 C 票据承兑业务 D 投资业务 E 租赁业务 10、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包括()。 A 汇兑业务 B 信用证业务 C 信托业务 D 租赁业务 E 票据承兑业务

1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有()。 A 盈利性原则 B 流动性原则 C 社会性原则 D 安全性原则 12、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下列阶段()。 A 商业贷款理论 B 银行贷款理论 C 可转换性理论 D 预期收入理论 13、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即资本总额 / 加权风险资产总额应大于等于()。 A 10% B 8% C 6% D 5% 14、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即核心资本总额 / 加权风险资产总额应大于等于()。 A 10% B 8% C 6% D 4% 15、据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对最大10家客户的贷款余额 / 资本总额应小于等于()。 A 30% B 40% C 50% D 60% 16、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包括()。 A 正常 B 关注 C 次级 D 可疑 E 损失 17、原始存款为10000元,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为10%,则可创造出的存款货币总额为()。 A 100000元 B 1000元 C 50000元 D 80000元 18、原始存款为10000元,法定准备金率为10%,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5%,现金漏损率为5%,则可创造出的存款货币总额为()。 A 100000元 B 1000元 C 50000元 D 80000元 19、银行持股公司制在()最为流行。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20、认为商业银行只宜发放短期贷款的资产管理理论是()。 A转换理论 B预期收入理论 C真实票据理论 D超货币供给理论 21、据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比例,即流动性资产 /流动性负债应大于等于()。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四版林立第七章选择题答案

第七章选择题答案 (1)从串口接收缓冲器中将数据读入到变量temp中的C51语句是______。 A.temp = SCON;B.temp = TCON;C.temp = DPTR;D.temp = SBUF; (2)全双工通信的特点是,收发双方______。 A.角色固定不能互换 B.角色可换但需切换 C .互不影响双向通信 D.相互影响互相制约 (3)80C51的串口工作方式中适合多机通信的是______。 A.工作方式0B.工作方式1C.工作方式2D.工作方式3 (4)80C51串行口接收数据的次序是下述的顺序______。 ①接收完一帧数据后,硬件自动将SCON的RI置1 ②用软件将RI清零 ③接收到的数据由SBUF读出④置SCON的REN为1,外部数据由RXD(P3.0)输入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 (5)80C51串行口发送数据的次序是下述的顺序______。 ①待发数据送SBUF ②硬件自动将SCON的TI置1 ③经TXD(P3.1)串行发送一帧数据完毕④用软件将SCON的TI清零 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 (6)80C51用串口工作方式0时______。 A.数据从RXD串行输入,从TXD串行输出 B.数据从RXD串行输出,从TXD串行输入 C.数据从RXD串行输入或输出,同步信号从TXD输出 D.数据从TXD串行输入或输出,同步信号从RXD输出 (7)在用接口传送信息时,如果用一帧来表示一个字符,且每帧中有一个起始位、一个结束位和若干个数据位,该传送属于______。 A.异步串行传送B.异步并行传送C.同步串行传送D.同步并行传送 (8)80C51的串口工作方式中适合点对点通信的是______。 A.工作方式0B.工作方式1C.工作方式2D.工作方式3 (9)80C51有关串口内部结构的描述中______是不正确的。 A.51内部有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 B.51的串行接口可以作为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也可以作为同步移位寄存器 C.串行口中设有接收控制寄存器SCON D.通过设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可以改变串口通信速率 (10)80C51有关串口数据缓冲器的描述中______是不正确的。 A.串行口中有两个数据缓冲器SUBF B.两个数据缓冲器在物理上是相互独立的,具有不同的地址 C.SUBF发只能写入数据,不能读出数据 D.SUBF收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发送数据 (11)80C51串口发送控制器的作用描述中______是不正确的。 A.作用一是将待发送的并行数据转为串行数据 B.作用二是在串行数据上自动添加起始位、可编程位和停止位 C.作用三是在数据转换结束后使中断请求标志位TI自动置1 D.作用四是在中断被响应后使中断请求标志位TI自动清零 (12)下列关于80C51串口接收控制器的作用描述中______是不正确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