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记叙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记叙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记叙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记叙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记叙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写作指导]

一、什么是记叙文

对中学生而言,记叙文是一种比较熟练也比较容易掌握的文体。然而,我在阅卷中也常常看到文体感不强的记叙文。例如1994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以“尝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可是,有不少文章或叙议并重,平分秋色;或议论过多,

喧宾夺主;或叙少议多,本末倒置。据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点的粗略统计,该省20万考生中,不符合文体要求的有3%之多。有的考生,其选材的眼光就决定了他不可能

写出像样的记叙文。例如,有一位考生,写同学到“我”家来玩,因为父母不在家,“我们”就自己“尝试”着包饺子,一篇700多字的文章,用了23个“再”字:先弄一点面粉,再加水,再揉,再搓,再擀成饺皮……先把菜剁碎,再加一点盐,再加一点酱油……尽管文章也是有头有尾,清楚完整,但却很难说是一篇记叙文,而是比较典型的“怎样包饺子”的程序说明文。当年,许多写“尝试”着做一个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尝试”着解剖一只青蛙、一条鲫鱼的作文,严格地说来都不是记叙文,而是说

明文或应用文。

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形象思维的手段,通过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等来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二、记叙文的特点

1. 创造性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记叙文虽然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对生活现象进行集中概括,通过典型形象来反映生活;而是常常选择日常生活中的那些亲眼所见、亲

身经历、亲自体验过的生活内容作为写作的材料;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作者可以把现

成的生活材料照抄到文章中去,决不意味着作者不需要对生活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提

炼生发;相反,这是把生活材料转化成文章的必不可少的“工序”。这种加工改造、

提炼生发的过程,包含着作者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以写作成品形式出现的记叙文,不

可能是客观生活的翻版,也不仅是作者心灵的视像,它是饱和着作者心血的精神产品,是作者心灵和客观事物遇合所孕育出来的创造物。其次,记叙文是用语言文字作为传

达的媒介的,从本质上看,记叙文就是某种经验(外在世界的人、事,内在世界的思想、情感等)的陈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叙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语言文字无法代

替真实存在,语言化了的世界就不再是真实存在的世界本身。将真实存在转化成语言

文字的工作,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第三,把真实存在转化成语言文字可以有千万

种不同的方式,选用哪一种方式,即最后完成的文章是何种模样,其中必然包含着作

者个人心灵的运作。因此,任何记叙文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个人心灵的色彩,正

如苏联作家秋切夫所说:“我在一切之中,一切之中都有我。”所以,我认为,尽管

记叙文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又总是和作者个人的创造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是通过作者个人的创造性劳动来反映的。

用语言文字把生活材料转化成记叙文,本身就包含创造性因素在内,如果在转化的

方式上能够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其创造的程度就愈高。所以,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一是要选择新颖的材料,二是要采用新颖的写法。

2. 形象性

议论文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它在

许多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抽取共同的特点,而把产生这些认识所依赖的一个个

具体的个别的表象留置在作品之外。记叙文则恰恰相反,它往往抓住具体的个别的事

物“做文章”。所以,它以叙述、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即使偶用议论,其目的也

是为了“画龙点睛”,并且也往往是在画好全龙以后,才去轻轻一“点”。在这里,“龙身”是主体,是基础。记叙文要靠具体的形象去感染读者。叙述,必须清楚地交

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具体的发展过程;描写,必须使读者如见其人,如

闻其声,如触其物,如食其味,历历可感,如在目前。在记叙文写作中,创造场面是

最基本的手段。因为说到底记叙文总是要在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结构,纵就是时间的

延续,横就是空间的展开,而场面就是对人或物在特定的时空中存在或活动状况的描述。只有组织起一连串的场面,记叙文才能获得生动具体的形象感。

所以,那种连贯、整一、富有动态感的材料,是记叙文最需要的材料。对短小的记

叙文来说,就更是如此。那种千里来龙,百年纷争式的材料,不是记叙文的好材料,

记叙文需要的是缩时间于一瞬,寓空间于一隅的短小精悍的材料。

3. 情趣性

从格调上来说,记叙文不像议论文那样庄重严肃,也不像说明文那样冷静客观,它

追求的是以情动人,以趣逗人。从选材方面来看,记叙文并不要求一定要选择重大题材,而往往是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富有情趣的凡人小事,作者往往通过对凡人小事的记述,来寄寓自己的感情,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某一侧面。从表现手法方面来看,记叙文追求的是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它要求把写作内容表现得曲折生动,意趣

盎然。有时,记叙文也传达作者对某种事理的认识,但是,它一般不展开直接的议论,而是把这种认识潜藏在具体的生活画面之中。它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潜移默化地影

响读者,从情感、情趣方面去晕染读者,让读者用审美的眼光去领悟作品的意蕴。

在写作记叙文的时候,写人,最好要选择那些内心情感丰富复杂的人物作为描写对象;写事,固然要注意事件本身的脉络,但更要注意流荡在事件中的情感线索,特别

要注意选择富有情感内涵的细节来充实、丰满事件的血肉;写景、状物,固然要注意

准确地描摹景物的外在状态,但更重要的是,要写出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化合”。

三、写好记叙文的关键:选材

写好记叙文的关键是选材,选到了一个好的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那么,什么

样的材料才是记叙文最需要的材料呢?

1.要选择有较强的情感内涵的材料

老舍先生说过:“小说是情感的记录,而不是事实的重述。”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事件,线索等等仅仅是记叙文的表层结构,其深层结构是充溢其中的情感内涵。事件、线索等等仅仅是承载情感内涵的框架,真正感动人的是蕴含在框架中的情感。为什么

有的文章看起来也是有头有尾,清楚完整,但就是清淡无味,不生动,不感人呢?最

关键的一点就是其中缺乏深厚的情感。在“记叙经历”的文章中,最好要选择富有情

感内涵的经历。那些没有情感内涵的“经历”不是记叙文的好材料。把一次一般性的

大扫除的经过记叙得再详细,把一次实验课的过程描写得再具体,把一次郊游的经历

写得再热闹,如果其中不流淌在真挚的情感,也是不可能动人的。因为“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白居易语)。

1988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习惯》,文体不限。这与近两年的话题作文有点相似。当年不少写记叙文的考生都选择了写老师。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聪明的选择。因为阅

卷的是老师,写老师容易博得好感。然而,写老师的什么呢?不少考生都是这样写的:到了晚上,某老师又习惯性地坐到了窗前的书桌旁,照例开始备课、改作业。这样的

材料其实没有什么写头,因为它只是在表扬老师的敬业精神,在情感上没有什么特别

的动人之处。试想,一位老师晚上不去备课、改作业,而是去跳舞、搓麻将,会是一

位好老师吗?可是,有一位考生的选材却不同凡响,他写道:新学期开学了,王老师

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学校,当他快到教室门口时,突然想起自己已经退休了。于是,

只好悻悻地回了家。第二天一早,他又准备到学校去了,但这一回他记起自己已经退

休了,他应该在家“挎垮篮子,生生炉子、抱抱孙子”了。可是,他在家里犹如芒刺

在背,坐立不安,什么事也干不了。他老是惦记着他的学生。于是,他又来到了他任

教的教室旁。他要看一看他的学生。然而,他又怕影响正在听课的学生。于是,他蹑

手蹑脚地来到了教室的窗下,躲在那里听学生上课的情况……这样的选材就要高明得多了。因为这个材料中饱含着王老师对学生的梦萦魂牵的一腔深情,这是一个老教育工

作者挥之不去、无法排解的对教育事业的真情。这样的选材与晚上备课、改作业,不

是一个精神等级,不可同日而语。由此可见,只有那些饱含情感内涵的材料,才是记

叙文真正需要的材料。

那么,在“记叙经历”时,可以写哪些情感呢?

从程度方面来说,可以写温情、热情、激情等等;从类属方面来说,可以写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要把文章写得激动人心,要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情感冲击力,在选材时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写那些人人都能感知、体会的人之常情。情感虽然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

的内在感觉,但是“人同此心,情同此理”,这就是情感具有可体验性的生理、心理

基础。有许多情感内容是人们共有的,共通的,传达这样的情感,就会激起别人的共鸣,就会使人感动。例如,1999年江苏的高考优秀作文《伤心儿女》一文,写三个不孝儿女,在母亲的弥留之际,不是给母亲留下最后一点安慰,而是通过移植母亲的记忆,寻找母亲的遗产,然而,他们在母亲的记忆中,却看到了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忍辱负重,看到了自己的丑陋。母亲的记忆,荡涤了不孝儿女灵魂深处的

污垢,于是,他们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对父母的孝顺,是埋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

最深厚的感情,写这样的内容,最能激起人的共鸣。这篇作文,在阅卷现场就使许多

阅卷教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媒体发表以后,又广为传诵,被视为当年全国高考的最

佳作文。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它所传达的情感打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

(2)要写那种超出常规的强烈的反常合道的情感。有时候,人物的所作所为与一

般的人不一样,似乎不大正常,但这种反常的行为中往往包含着强烈的情感。这种情

感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往往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例如,上面说的那位退休的王

老师,在一般人看来是有点不大正常,这么大年龄了,居然蹑手蹑脚躲在窗户下听课。但是,正是从这反常的举动中,我们看到了他对学生执着的爱,看到了他对教育事业

的痴迷,并对他产生了崇高的敬意。相反,那种一到晚上就坐到窗前备课,改作业的

老师,正因为他们的合常、平常、正常,反而激不起我们情感的涟漪。当情理冲突,

必须舍理取情的时候;当正确与正确之战,必然要舍弃一方,形成悲剧冲突的时候;

当人物对某种事物痴迷、执着到难舍难分而与常规的做法不一样的时候;情感就开始

动人了。《灌园叟晚逢仙女》中爱花如命的“花痴”,《聊斋志异》中的书痴、石痴、鸟痴、情痴,都是这方面的典范,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发。

(3)情感要能产生振荡和分化。文似看山不喜平,那种一览无余的、直线发展的

情感,缺少回环蕴藉的美感,很难使人产生情感的激荡。因此,在描述情感的时候,

要尽量展示情感的曲折和波澜,一步一步把读者引入情感的旋涡。

2.要选择有较深的主题潜能的材料

所谓主题,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所蕴含的基本意义以及作者通过对材料的思考、体验所传达的基本思想和评价。前者是主题的客观性,也就是说,这种基本意义是材料

本身所固有的;后者是主题的主观性,是指作者对材料内涵的洞见开掘。主题是客观

性和主观性的结合。所以鲁迅先生要求“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选材和立意是记叙

文写作中两个重要的环节,他们处于互相影响的联动状态。材料选得好,为开掘主题

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主题的开掘和深化,又反过来制约、促进材料的选择和加工。

就选材这一环节而言,和选择矿点的道理是一样的,矿藏的深厚度如何,质量如何,

有无开采价值,这都是打井前需要认真考虑的。有些考生在选材时往往只考虑是否切题,却很少考虑材料的主题潜能,正如鲁迅先生批评的那样:“将一些琐屑的没有意

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这样的文章当然不可能获得高分。有时候,同一材料,在

不同的作者手里,可以写出主题深浅不一的作品。但是,也有不少材料,本身并不具

有什么内涵,无论你怎样妙笔生花,也很难开掘出多深的主题来。这就提示我们,在

选材的时候,一定要事先估测一下材料的主题潜能,看看它们有没有可开发性。

举一个例子来说吧。1994年的高考作文《尝试》,不少考生写的都是尝试着学骑车,学游泳,学烧饭做菜,学干农活等等。这样的材料固然也切题,却没有什么可以深层

开发的主题潜能,充其量也就是告诉人们“只要去尝试,就可能成功”的道理。而这

样的道理是人们共知的常理,是相当肤浅的,它并没有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和新的启示。这是材料本身的局限。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具有丰富的主题潜能的材料呢?

(1)要摒弃老套的选材思路,开拓选材的视野。比如,写《灯下》,就不要只是

想到自己或别人在台灯下刻苦读书;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不要只想到不劳而

获地去移植名人的记忆。这一类老套的材料本身的主题容量就很小,当然更谈不上新

意了。其实,每一个题目,每一个话题,可写的材料很多。就拿《灯下》来说吧;灯,可以有电灯、油灯、路灯、探照灯、聚光灯等等多种多样的灯;人们在灯下也可以做

各种各样的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本来就是一个开放性极强的话题,可写的东

西太多太多了。为什么非要去一窝蜂地移植别人的记忆呢,可不可以把自己的记忆移

植给别人呢?为什么非要去移植名人、伟人的记忆呢,可不可以移植普通人的记忆呢?移植了别人的记忆,人物双方会发生些什么事呢?……一旦把思路打开,选材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当年,有的考生要把自己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的美好记忆移植给自己从来

没有出过门的奶奶,让她也体会一下祖国美好河山的大好风光;有的考生要把自己看

到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的记忆移植给从小失明的“小弟弟”;有的考生

要把自己聆听美妙音乐的记忆移植给从小失聪的“小妹妹”。角度一变,境界全出。

(2)要善于从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发现具有丰富内涵的材料。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当

然不可能太丰富,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

丹语)。其实,具有丰富内涵的写作材料无处不在,关键是作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

眼睛。也正因为中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就更需要从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去发现有

意义的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愈是能从细小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深邃的内涵,其作

品的质量就愈高。“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艺术的高致。2001年

江苏的高考优秀作文《一毛钱与诚信》,从微不足道的一毛钱中看到了诚信的弥足珍贵,看到了道德的巨大力量,这样的选材是独具慧、颇有新意的。

(3)要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中学生写记叙文,大多数选材都比较实,都是实实

在在地叙述、描写。其实,最具有主题潜能的材料,往往是那些具有象征意蕴的事物。如《白杨礼赞》《荔枝蜜》等都是运用事物的象征意蕴来拓展作品的主题的。因此,

我们在选材时,不仅要注意那些写实性的材料,也要注意那些具有象征意蕴的材料。

象征的事物往往能使作品的主题具有多义性、多层性、多向性,从而使读者产生丰富

的联想,使作品产生特有的艺术魅力。像《门》《坡》《风》这样的题目,就既可以

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象征的,当然也可以是二者结合的。有时候,在总体写实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具有象征意蕴的事物穿插其间,也能使作品荡出虚神,收到言已尽而意

无穷的艺术效果。

3.要选择有有初步形式意味的材料

在考虑记叙文选材时,许多考生往往只注意材料内部方面的某些因素,强调选材要

积极健康、典型生动等等。这固然不错。但是,如果忽略了记叙文的形式规范对选材

的特殊要求,就会造成文体感不强,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就会因为选材不当而显示不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记叙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主要就表现在选材上。

那么,记叙文本身特有的形式规范,对选材有哪些要求呢?概括起来就是三点:连贯、整一、动态。

(1)整一。整一,就是记叙文的材料必须相对集中。这种集中,不是要求作者像

写议论文那样围绕中心(主题)选材,而是要求围绕记叙文自身的内部要素选材,或

集中于人物,或集中于事件,或集中于环境,这也是记叙文内部又可以分为写人、叙事、绘景等类型的原因所在。议论文是旁征博引,运用零散的、片断的材料来证明中

心论点,它是在观点与材料统一的原则之下,靠理性的辐射来集中材料;而记叙文则

要靠自身的时空关系来凝结材料。在写作训练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记XXX》之类的作文,但是,这类作文往往不像记叙文而更像议论文,其原因就在于作者在选择材

料时运用的是议论文选材的方法:为了证明xxx具有某种思想品质,于是就从XXX 的生活经历中选择出与这种思想品质有关的“二三事”。其实这正是议论文中的例证法。用这种方法来选择材料、记叙经历、刻画人物,其事件往往是凌乱的,人物的思想性

格往往是浮浅的,主题也往往是直露的。在1999年的高考作文中,运用一连串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排比段来展开记叙的文章,之所以文体感不强,显得松垮,散乱,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2)连贯。连贯,就是要求记叙文的材料,最好是截取现实生活中连续发生的片断。当然,在具体描写的时候,可以有详略,疏密等。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记叙文

的一个重要因素:时间。在记叙文中,要始终潜藏着时间的暗流,也正因为如此,人

们把叙事作品称之为时间的艺术。在议论文中,也往往要叙事,但是,它所叙之事,

往往是拧去了时间的抽象的说明性格或主题的例证。无论是整篇的议论文还是作为例

证的叙事片断,时间往往消解在议论的逻辑展开之中,它所使用的材料,也没有时间

序列的具体要求。

在充分认识到时间在记叙文中的重要作用以后,又必然引出记叙文的另外两个要素:原因和结果。我们强调时间序列在选材时的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一切具有时间序列

的“流水账”都可以作为记叙文的材料,相反,只有在时间序列中包含着“价值”的

材料,才是记叙文需要的材料。这里的所谓“价值”,就是伴随着时间演进的因果裂变。福斯特曾经打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这叫做“时间生活”,没有入文的价值;国王死了王后也伤心而死,这叫做“价值生活”,就可以入

文了。由此可见只有伴随着时间的演进中,产生一系列因果裂变的材料,才是真正适

合写记叙文的材料。至此,我们可以说,所谓连贯,不仅仅包含着时间的连续,而且

也包含着因果关系的连缀。

(3)动态。动态,就是要求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在动态流程中表现某种主题。

因此,只有那种具有动态感、过程感的材料才是记叙文真正需要的材料。从本质上看,叙事都是对已经过去了的事情的追述。但是,这种追述,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方式,在说明文中,运用的常常是“一般现在时”;在议论文中,运用的常常是“一般

过去时”;而在记叙文中则常常要把它转化成“现在进行时”。

我们说,记叙文的真正中心是人,但是,决不是用二三事的例证法就可以把人写活

的只有把人放到动态发展的人生中去,放到人的历史性展开的过程中,才能展示人的

丰富生动的性格。即使是在写景状物,主要表现空间关系的游记之中,也只有写出诸

如曲径通幽、移步换景、豁然开朗等动态景观,写出人与自然景物的沟通、交流、融

合等等,才能带来艺术的美感。这也正是静止的介绍景物的导游图、说明书与散文、

游记的区别所在。在议论文中作为例证的叙事片断,只要交代人物做过些什么,做了

些什么;而在记叙文中,则不但要写出人物做什么,更主要的是,要表现人物怎样去

做(动态)。在导游的说明中,主要是交代那里有什么(静态);而在记叙文中则主

要描写“我”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动态),它在“我”心里引起了什么反应(动态),“我”的行为引起了别人什么反应(动态)。

选择具有动态感的材料,还要注意,动态发展的流程最好是波浪式的,而不是直线

式的,因为那种直线式的事件、直线式的情感缺乏回环蕴藉的美。“文似看山不喜平”,在那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总会感到,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内在情感、事件的

发展过程,总是曲曲折折地向前发展的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那些三迭式情节,如三打祝

家庄、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等等,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发。

(完整版)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 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一般说来,它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可以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写人的文章理解的时候要看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在这上面来理解。因为落脚点就是通过事来表现人。如果这篇文章写了三件事,但是是通过这三件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这就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二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如果说这篇文章也记叙了三件事,通过这三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给我们一个启示,这就是写事的文章。 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但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应各有侧重。 【基本要求】 1.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由。 2.按故事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依次叙述。 3.主题鲜明,内容清楚。文章中的故事应有头有尾,要写出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结束的过程。确切地说,在记叙时要把与一件事物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因素交代清楚,才能给人一种完整的认识和印象。 4.层次分明,有条有理。记叙时,要有开头,正文及结尾。有时涉及几个人或几件事,一件事往往牵涉到相关的次要事情;有时一件大事中还包括小事,这就要对记叙的事情做出分析,分清主线和副线,围绕主线安排副线。 5.详略得当,主次适宜。记叙事情时,要注意主题鲜明突出,清楚具体,内容感人深刻。写人时,要抓住典型事例、典型行动和表现。对中心事件和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地方,要详细叙述;次要的东西,就少写或不写。 【注意事项】 1.仔细审题,确定主题。文章的目的、内容、结构层次以及语言的运用,都要围绕主题进行。 2.根据情景提示和主题,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用每段的首句即主题句来指明段落的中心思想。安排好关键的主题句,就会使中心更加突出,眉目清楚。 3.要进行审题,初写时,多模仿句型写简单句,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4.写作前最好有个简明扼要的提纲,使自己的写作有章可循。审题后要先写出草稿,经过修改之后,再正式成文。 【如何写好写人的记叙文】 写人记叙文和写事记叙文的区别 写事文章:是以事件为主要记叙描写的对象的记叙文,以揭示事件的实质及其对人、

初中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

初中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初中生一般不提倡写议论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这就说明:要写好*,要掌握娴熟的*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4、引用古诗词、句

在通篇的作文中,出现一两句古诗词,不仅会是作文富有文学气息,还会给阅卷老师一个很好的的印象。 (想要把古诗词、句,活用,当然首先是清楚每一句古诗词的含义、背景。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平时涉猎大量的古诗、古文。) 5、中心突出,立意深远 首先,立意必须集中而突出。即使需要使用较多的素材也只能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这样才不会散而无主,不至于喧宾夺主。其次,记叙文务必符合积极、健康、深刻、高远的立意要求。其三,要善于从日常小事中发现深刻、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善于从事件的表面向深处挖掘,使主题变得深刻起来。其四,运用对比可以让人物的形象更鲜明,事件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 6、抓关键词语法,也叫重点词语分析法。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就能弄明白要表达的中心。如《难忘的初中生活》这一题目,“生活就是*的文眼”,*要求写初中生活。初中有漫长的三年,写哪些呢?再看题目中的“难忘”,就写那些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或有趣味的生活。 初中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高中记叙文写作 技巧指导 【--高考祝福语】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下面为大家分享了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记叙文写作形式灵活多样,在高考写作中受到考生的青睐。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在高考中,一篇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 一记事的文章 1要把记叙六要素交代清楚,记事要完整。 2要确立一个线索,或以时空为线索,或以人物为线索,或以某物为线索,或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3要明确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你想通过这件事表达哪些情感,揭示什么意义。中心要集中统一,不要出现多中心的毛病。 4选材要新鲜真实,有时代气息,有生活气息,不要写别人都写烂了的事,也不要胡编乱造。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

过的事情,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感动自己,感动别人。 5注意详略得当,与中心关系紧密的事要浓墨重彩的详写,与中心关系不紧的略写,与中心无关的事不写。 6不要只有叙述性的语言,要有生动的描写,要有酣畅的抒情,要有精辟的议论,要有点明主旨的抒情议论句,要注意多次点题。 7内容一定要饱满,不要太单薄。 8叙事文章不要平铺直叙,故事情节要一波三折,有曲折之美。要会设置悬念,要出人意料,要会运用倒叙插叙,要学会用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渲染气氛,要会运用对比法、抑扬法等。 9 要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10可运用书信体、日记体、片断组合体、小小说等一些体裁。 11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12学会运用小标题。小标题运用的主要方式有: ①.日记标题式,以日记连缀的方式成文; ②.字母标题式,以A、B、C、D等若干段连缀成文; ③.单词标题式,以诸如春、夏、秋、冬,喜、怒、哀、乐等单词统领的段连缀成文;

[精]小学语文作文各种类型写作方法、技巧

小学语文作文各种类型写作方法、技巧 1.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记叙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技巧

小学生记叙文写作技巧 ?浏览:1143 ?| ?更新:2013-07-16 13:11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 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1]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 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叙文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技巧。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然而,交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并有步骤的进行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很有必要的。记叙文这种文体,是我们经常写作的。这节课我们主要进行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写作记叙文首先要了解记叙文应具有的特质,在把握记叙文特质的基础上再去精巧的构思内容。 首先要体现“记叙”性质。 即记人或叙事。记人或叙事,二者必居其一,但又不能以此否定另一面,因为人与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须得以事情为依托,事情的过程又得靠人这一行为主体来推动;当然,人可以是“虚拟化”的人,譬如动物、自然物或想象物等。所以,是否是合格的记叙文,就要看它是否塑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述了一个完整的事情。 其次要强化“背景”和细节的设置。 记叙文中,人物的活动不是单一的几个动作、几句话语,事情的叙述也不宜直来直去,不然,文章就会显得平板,行文缺乏波澜。好的记叙文,人物活动、情节展开必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这背景,就是我们平时强调的环境;强化“背景”设置,就是强化环境描写。可以说,好的环境描写不仅能渲染人事氛围,增强文字的情感色彩,而且使行文富有曲折的美感。同样,人物活动,情节推进,也离不开细节,尤其是人物的性格思想,往往就是靠几个细节来完成的。因此,强化典型的细节也非常必要。 再次要挖掘典型意义。

记叙文,记人或叙事是基础,但所写的人或事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者通过文中的人或事传达某种情感或思考,这就是人事的典型意义。很多记叙文,读后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更难说打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挖掘出人与事中的典型意义。 最后要突出中心。 记叙文的写作必须围绕中心叙事,因为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贯穿全篇的始终。动笔之前,要先确立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想选择组织材料,文章的每一段、每一节都应紧扣中心。 (二)学习技巧 记叙文的写作有很多的技巧,本节课我们从开头和结尾,中间写作内容构思,写作手法等方面来学习。 1、凤头豹尾法 “凤头”就是要求文章的开篇要漂亮,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开篇要新颖,使用一些不新鲜的开头,即使不令人厌倦,也不会引起读者多大的阅读兴趣。开篇要简洁明快,不能拖泥带水,长篇大论,半天说不到正题上。 开篇的方法有:可以设置悬念,吊起人们的胃口;可以单刀直入,切入正题;可以运用修辞格,营造一种氛围;可以抒情开篇,拔动读者的心弦;可以引用名言,显得精炼又深刻。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力避矫情、堆砌、言之无物。 作文的结尾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会使文章浑然天成,大添异彩。结尾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启迪人心的结尾。在结尾处写出肺腑之言,或充满激情地呼吁,或给人富有哲理的启迪。二是诗情画意的结尾。在结尾处展开想像,用描写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一幅优美的图画,或用名言抒写自己的情怀。三是促膝谈心式的结尾。在结尾处,告诉读者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语言要力求亲切感人,朴实自然。四是照应开头的结尾。这种结尾,结构圆合,因为前后呼应,常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2、冰糖葫芦法

最新高考语文满分作文写作四个技巧

最新高考语文满分作文写作四个技巧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写作四个技巧 1. 审题立意:主客体冲突法 无论何种类型的题目,都存在外在的或者潜藏的主体和客体,而且必然存在至少一对主要的"冲突",因此,都能适用"主客体冲突法"。 举个例子,"我在上课时玩手机",这句话有哪些主体和客体?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主体无疑是"我",客体则是"手机",冲突是"上课时"不应该玩手机。所以如果就此我写一篇作文的话,那就要立意:啊,学生们上课要遵守纪律,不应该玩手机,这是害人害己,学校应该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移动互联网深深毒害青少年……虽然准确,没有跑题,但是不是显得很普通? 因此,我们要分析"潜藏的"主体、客体和冲突:上课这个特殊环境下,暗示了另一个主体的存在,即"老师",另一个客体"课",另一组冲突"老师为什么上课不制止学生玩手机?老师讲课的时候为什么学生还要玩手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是不是立意就可以更加创新、深刻了呢?我可以写教育应该更有吸引力、多媒体时代与其控制课堂

不如引导课堂、手机和老师哪个更是"好老师",等等。 在具体的作文题目操作中,我们应该以关键词、关键句为突破口,在原题上标出,结合主客体与冲突进行解析。因此,在通读材料后,应当画出关键词、关键特征,包括:身份特征、事件特征、定性形容词、转折、递进、结论词语等。 以2016年全国卷为例: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獲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现在我利用"主客体冲突法"分析: 主体1:小羽——创新花茶技术生产者、创新者、优势地位者 主体2:仿冒技术者——模仿者、后来者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记叙文写作技巧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记叙文写作技巧 1、巧设悬念 记叙文写作中,可以先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 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 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 澜起伏,引人入胜。 2、一线串珠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 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 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 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 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 巧妙地确定。 3、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 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4、穿插流动 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 内容更加丰富,这种用在谋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动。穿插 流动的手法,是插叙的一种特殊用法。 如吴伯萧的《难老泉》和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前者记叙山西晋祠难老泉的景物时,不时穿插文史资料、传说故 事;后者描写内蒙风光和古迹时,插入文献和历史事实。这 些插入,不仅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而且增加可读性。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太多,过多的穿插也会影响文章本 身的连贯性。 5、粗笔勾勒 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 主要特征。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 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 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 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 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 致形象。 6、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是指一种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是 曲折委婉地逐步显现主题的谋篇手法。

初中作文写作基础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1、写人。写人要写“魂”,就是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品质,写人的记叙文是通 过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刻画来表现中心思想的。 (1)要抓住个性特点来写。 根据人的性别、年龄、生活经历、文化教养等不同,抓住这个人的性格特征,也就 是这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之处。 (2)要选择典型事件来写。 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总是要通过事件来表现,而这些事件必须能充分表现中 心思想,突出人物性格,也就是典型。典型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 多的是那些看似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 (3)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 ①正面描写,就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需形神兼备。 A、外貌(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 E、神态描写 ②侧面描写,就是着眼于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 ③简笔勾勒,就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人物的基本特征勾勒出来,不加烘托,给人以清晰印象,也叫做白描。 ④工笔细描,着力于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雕刻人物,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⑤细节描写,是指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 2、写事。写事要写清要素,写具体事情,写清晰顺序。 (1)运用顺叙,就是按照时间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顺序可以时间为顺序,以事情的发展规律为顺序,也可以空间变换为顺序。 (2)运用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放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运用倒叙,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倒叙和顺叙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和必要的文字过度。 (3)运用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对另一事件的叙述。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需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 (4)在背景之中写事情,就是联系时代背景,比如结合政治动态。 3、写景。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要有顺序,做到情景交融。 (1)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①通过比喻,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语言生动形象,给人 们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②用拟人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使语言富有魅力。 (2)动静结合描写景物。 (3)运用传说描写景物。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

低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低年级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二、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就是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

高考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

高考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 写记叙文的目的就是记录生活中的经历或事件。一篇好的记叙文必须条理清晰地把事情的经过呈现在读者面前。记叙文分为记人和叙事两种。日记、新闻报道、寓言故事、游记传记等都属于记叙文范畴。 从高考命题来看,记叙文考查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如北京卷和辽宁卷偶有考查。从命题形式看,近几年记叙文的考查形式主要是看图写话。 记叙文主要有两种形式:故事类和人物介绍。下面我们就这两种记叙文的写作做些介绍。 一、记叙文之故事类写作方法指导 【写作任务】 下面一则小故事,请你用英语写出来,以便刊登在校刊英语专刊娱乐版上。 从前,有人鸡被偷了,县官把邻居召来询问。大家跪在公堂上,都不承认偷鸡。县官假装不理睬,另审别的案子。时间久了,县官说“你们回去吧”。大家都站起来想走,突然听到县官大喊“偷鸡贼也敢离去吗?”偷鸡人没有准备,一惊跪倒在地,服了罪。 注意:1.可以增加细节,以使文章连贯。 2.字数100词左右 3.县官the county magistrate 【参考范文】 Once upon a time, a man's hen was stolen.The county magistrate questioned all his neighbours but they knelt down in the count and none of them admitted having stolen it. The county magistrate pretended to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case,and went on to try other cases.After a long time, The county magistrate said "All of you may go back home now".On hearing this, everybody stood up,thinking that they were free.Hardly had they begun to leave when the county magistrate shouted angrily"How dare the hen stealer leave the count?" The thief wasn't prepared for it,and was frightened that he got down to his knees again,admitting the crime. 【写作指导】 该题要求学生写一篇英文小故事,英语故事写作属于记叙文范畴。从高考试题上看,这类写作题的设计形式通常分为两种:一是文字提示,近年来这种设题形式逐渐退出了高考试卷。二是图片提示,就是通过几幅(偶尔为一幅)图片为考生提供一个完整的故事发生的过程。这种形式有利于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读图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想象与推理能力等,因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包括高考在内的各类考试试卷中。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故事,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呢? 首先,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故事的完整经过、前因后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一般地说,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故事的最主要的环节。为了写得清楚、明白,一定要写好这三个方面,特别要把经过写具体,完整。

(完整版)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通过认真、反复地学习了《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专题讲座,我受益匪浅,更加坚信自己多年来对学生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的正确性,现就我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方法介绍如下,与同仁们共勉: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记叙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事情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刻画人物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

最新初一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初一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初一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听说读写是语言类科目的四大要求,作文也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考试的很大模块,可见作文的重要性。短时间提高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科目实非易事,因而略作方法的讨论,写作文是离不开四个大的方面。 首先,勤于积累能反映新时代特征的新材料(包括新人物、新事件和新观点)。如今社会是日新月异的社会,社会每天会发生不少能反映社会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本质的新闻事件。那么,学生是不是能有意识地注意并认真地学习吸收呢?这个问题是值得语文老师探讨!从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要求来看其中之一就是“有创新”,就是提出作文出彩的一点:材料要新鲜;从高中学生必须有“社会大语文观”的角度来看,没有了它就意味着学高中语文课本和读本再优秀,还是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什么呢?因为社会大语文观意识淡薄,缺乏对自然、人类、民族、国家、社会和世界的认识、分析和评价。目前社会,新闻媒体很多,像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都与我们生活接触很密切。那么,作为语文老师,要提供条件,全身心地投入——为学生的写作服务,自己剪贴报纸新闻、收集新鲜文章,也可组织学生阅读报纸、收听广播和观看省级和中央电视台一些

人生与社会方面的节目。这样一来,老师以主动制被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积累新时代的材料。日积月累,月积年累,学生的社会大语文观就开阔了。值得一提地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不能放任其流,一般要求学生写做一本“阅读札记”,包括标题、出处、体裁、篇幅、作者、摘要、感想和评价。特别值得一提地是,札记中的感想和评价必需学生个人写,要写得大胆,要写得有个性,要写得有见解,要写得有感情色彩。 其次,积累写作文的常见方法与技法,并应用于平时的作文练习中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本)共6本书,每本书都有现当代散文,语文老师要认真钻研文章中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常常要和学生共同分析中外作家的文章为什么写得好,与学生一起深入地探讨文章中有没有更多的写作“闪光点”,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看学生能否接受,让他们大胆地运用写作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比如说,透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二册的第一单元,我和学生共同总结出:《祝福》有一大写作技法,倒叙记事法;《边城》有一大写作技法,人物心理描写法(通过幻想来写或通过梦境来写);《荷花淀》有两大写作技法,①环境描写法,②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综合描写法;《装在套子的人》有一大写作技法,写人漫画法(运用讽刺性漫画法)。教师必须强调:做好写作笔记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要求学生在茶余饭后自觉地体会并感悟,并

最实用的记叙文写作技巧

最实用的记叙文写作技巧 一、标题:题好半篇文 1、新颖 2、含义丰富(如一语双关) 拟标题通常可以采用修辞法、悬念法、引用法、套用法、嫁接法等手法。例如:《我是一只飘飞的塑料袋》(修辞)《客车翻下悬崖之后》(悬念)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引用)《世上只有爸爸坏》(套用《享受唠叨》(嫁接)二、开头和结尾:凤头(猪肚)豹尾 ●开头 1、开门见山法。 2、悬念法。 3、情景描写法。 4、修辞排比法。 ●结尾 1、景物描写法:描写自然景物 2、卒章显志法:议论抒情 3、启发联想法:含蓄深远 4、首尾呼应法:强调主题 凤头猪肚豹尾 1、文章开头要精美,像凤凰一样漂亮,引人入胜。 2、文章的内容要充实,有理有据,像猪肚. 3、结尾要像豹尾有平衡感,既简洁,一句话点题. 开门见山法 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或开宗明义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这种方法,朴实自然直截了当,引起下文。一般来说,这种开头方法,随信手拈来,但毕竟出彩儿不多,如果是记叙文或者抒情散文,建议选用其他方法。不过,就考场作文而言,假如你没有把握把别的技巧玩得娴熟,不建议在开头上采用过多的技巧,最好就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心灵的镜子》的开篇:“一个人看世界犹如照镜子,镜子中照出的不是人妍媸美丑的外表,而是他那形形色色的灵魂。”《青春无价》的开头:青春是人的生命中最灿烂最宝贵的季节,它的价值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第一次当家》中开头:很巧,爸爸和妈妈同一时间被单位安排出差,家里只剩下我和妹妹,作为大哥,自然挑起了当家的担子。《友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早在《诗经》中就有教人友善待人的文章。友善待人,不仅是善待他人,更是善待自己。《泪水中孕育着成功》我不知道这些年流了多少泪,有激动喜悦的,有伤心断肠的“涕泪满衣裳”。泪水并不苦涩,反而甜滋滋的。它滋润着我的心灵,洗涤着我的心胸,澎湃着我的热情。在泪水中我,我选择勇敢和坚强,在泪水中,我渐渐成长,在泪水中,我走向成功。 修辞排比法 在开头的时候,用上几个修辞排比句,把文章主题的内涵,用排比句的形式写出来。这种修辞方法,可用于有记叙有议论类的记叙文。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连续把有几个象征意义的句子排比起来,最好把几个比喻句排比起来。而且建议同学们的比喻句不要太长。 《他让我明白了作为父亲的坚强》:一颗流星,只有熬过了焚身的痛苦,方能划破黑暗;一粒种子,只有承受了泥土的压力,方能指向光明;一只虫子,只有冲破了黑暗的包围,方能羽化成蝶。一位父亲,只有真正做到了坚强,方能令人感动和敬仰。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一位强者。 悬念法 指在写作开始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并探究事情原委的一种方法。此法能启发读者思索,激发阅读兴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完整版)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

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记叙文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一般说来,它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人物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这个人物可以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写人的文章理解的时候要看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性格,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在这上面来理解。因为落脚点就是通过事来表现人。如果这篇文章写了三件事,但是是通过这三件事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这就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二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即以事件为中心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事件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如果说这篇文章也记叙了三件事,通过这三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者给我们一个启示,这就是写事的文章。 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但应注意的是,在一篇记叙文中,写人、写景、写事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应各有侧重。 【基本要求】 1.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由。 2.按故事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依次叙述。 3.主题鲜明,内容清楚。文章中的故事应有头有尾,要写出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结束的过程。确切地说,在记叙时要把与一件事物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因素交代清楚,才能给人一种完整的认识和印象。 4.层次分明,有条有理。记叙时,要有开头,正文及结尾。有时涉及几个人或几件事,一件事往往牵涉到相关的次要事情;有时一件大事中还包括小事,这就要对记叙的事情做出分析,分清主线和副线,围绕主线安排副线。 5.详略得当,主次适宜。记叙事情时,要注意主题鲜明突出,清楚具体,内容感人深刻。写人时,要抓住典型事例、典型行动和表现。对中心事件和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地方,要详细叙述;次要的东西,就少写或不写。 【注意事项】 1.仔细审题,确定主题。文章的目的、内容、结构层次以及语言的运用,都要围绕主题进行。 2.根据情景提示和主题,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用每段的首句即主题句来指明段落的中心思想。安排好关键的主题句,就会使中心更加突出,眉目清楚。3.要进行审题,初写时,多模仿句型写简单句,循序渐进,逐步深化。 4.写作前最好有个简明扼要的提纲,使自己的写作有章可循。审题后要先写出草稿,经过修改之后,再正式成文。 如何写好写人的记叙文】写人记叙文和写事记叙文的区别写事文章:是以事件为主要记叙描写的对象的记叙文,以揭示事件的实质及其对人、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为目的的;这类文章,事是重点,虽然少不了写到人和环境景物,但人物和环境景物的描写只能围绕着事,服从于事或依附于事。 它的明显特点是:注重把事件、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文章的着眼点在事情的过程上;不着力去刻画人物,也无中心人物;文章的中心思想着重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而不是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思想品德。 写人文章:就是以人为写作对象,通过记叙人物的具体活动,来表现人物特点、性格、道德品质、精神风貌及思想感情为目的的。记人的记叙文离不开事件,但写事的记叙文和记人的记叙文写事着眼点

中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技巧_记叙文写作

xx语文记叙文写作技巧_记叙文写作 指导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运用想象,恰当的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描写。 如写“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你可以一句话写完,也可以像如下去写:此时人们之间便无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地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巧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上车的人气急败坏,下车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的哭声。 两相比较,当然是添加了这种想象性体验的描写更加生动。通过想象使作者直接进入特定的场景中,帮助我们生成无穷无尽可写作的精彩内容。当然这种清晰强烈的写作体验,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具备的,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真正做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从而打开学生写作的闸门。 2、细化动作,增加动作的内涵,延长动作过程。 如表达“妈妈长时间看着我”之意,有的同学简单写成一句话:“妈妈长时间盯着我,看了很久、很久……”。而另一位同学不但写出了妈妈看的动作,还写出了我对妈妈眼神的猜想: “妈妈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到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妈妈在找寻她自己的影子吗?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还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记叙文写作技巧word版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属于散文文体中的一类基本文体。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记叙文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叙文写作技巧 由于应用广泛,写作形式灵活多样,在高考写作中受到考生的青睐。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 现在写作讲究创造性思维,讲究创新,那么创新需要什么,从思维这角度来讲,需要联想、需要想像,就是你根据写作目的的需要,把日常生活当中储存在自己大脑里面的形象加以选择、加工、组合,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来。还有就是联想。联想有: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等。 记叙文的写作要提高,要提高怎么办,要提高那么就得把自己原来是问题的地方把它解决,那么你就提高了,我有一个想法,我感觉到,影响大家写作文提高的,可能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对于考试或平时的写作,只要你考虑了这个,它都管用。五个方面总结为:化虚为实、化显为隐、化平为奇、化情为物、化理为形。同时,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要注意时代感,要有时代意识。交融的记叙文容易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对于写作,以下的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仅供大家参阅:

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写具体。能不能把事情写具体,那就看你是不是善于把事情一层层展开记叙,即把事情分为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生动。比如写留给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 6.渲染环境,生动感人。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环境,抓住环境的特点来写,会很好的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例如,描写一

记叙文写作指导系列

记叙文写作指导系列 系列一:拟好标题 “人美在眼睛,文美在题目。”亮丽的题目,准确、简明、醒目、新颖,能引人注目,发人深省,并给人以深深的启迪。亮丽的题目,就像文章的眼睛。与这样一双眼睛对视,一瞥之间,顿生好感。在考场作文中,若能从“人人心中有”的意识中,挖掘出“人人笔下无”的标题,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 一、拟题的方式 记叙文拟题 1、要素式: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拟题或综合拟 题。 2、顺序式:以时间的推移式空间的转换拟题。 3、线索式:以全文的线索作为文章的标题。 4、点题式:文章的标题直接点明或暗示文章主题。 二、拟题的原则 1、追求简明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简明就是用语少而精,也就是我们说的“言简意赅”。简明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简和明。简即简要、简洁,这是量的要求:明是明白、清晰,这是效果的要求。 2、追求醒目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曾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勾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只有摄人魂魄让人过目不忘的题目,才能勾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 3、追求新颖

人们常把写成的文章比做婴儿,我们给婴儿起名时讲究叫起来与众不同、新颖、响亮、有意义,作文这个婴儿也是如此。新颖的题目,富有情趣,能先声夺人,像磁石一样吸引读者,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影响作者的思路和内容结构。 三、拟题的方法 1、引用诗文名句、歌词广告。 直接引用古诗文做标题,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如记某人坎坷成功经历可用“梅花香自苦寒来”;突出人物先进事迹,可用“一枝红杏出墙来”。劝人向善的,可用“勿发善小而不为”。引用歌词、广告,可以使文章富有时代感,表情达意生动传神如:“我的未来不是梦”、“常回家看看”、“说句心里话”、“一切尽在不言中”、“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等。 2、化用诗句警句、歌词广告。 现成的名言警句,如原封不动拿来做标题,可能与中心有出入,可巧加改造,增删或变换个别词语,翻出新意,以达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如以“诚实”为话题,化用裴多菲的名句“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拟题为“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以“感受生活”为话题,化用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拟题为“生活不相信眼泪”;还有可怜天下父母心——“可畏天下父母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东风一夜花千树”。化用歌词拟题,也能光彩夺目,如写学生对分数的反感和苦恼——“都是分数惹的祸”;写父母的爱——“背起爱的行囊”。 3、违反常理,造成悬念。 这种拟题目方法指跳出常规的定向思维模式,反向思维,得出相反的命题,吸引读者。如“感谢你的敌人”,敌人本来令人憎恨,怎么还要感谢?原来,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真正促使你成功的往往是你的敌人。再如“胖的感觉真好”,“往事并不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