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批判大凉山的穷人谁能得解脱

批判大凉山的穷人谁能得解脱

批判大凉山的穷人谁能得解脱
批判大凉山的穷人谁能得解脱

批判大凉山的穷人,谁能得解脱?

敬一丹

一篇“最悲伤作文”将凉山的贫困推上风口浪尖。但有媒体梳理各种材料,说凉山除了“穷”,还有你不知道的另一面——当地的人已习惯于领援助,懒惰滋长了吸毒贩毒、艾滋泛滥、拐卖儿童、男人不干活等等恶习。

总之,给人的感觉是,几百亿的钱打了水漂,那里的人无可救药。我相信这观点说出了某种事实,但还是觉得这种论调有些轻率,甚至隐藏着一种势利伪善和道德胁迫。

世上所有的贫困,要总结原因的话,总不外乎主观客观,凉山的贫困,当然无法排除当地人的种种因素,这不是什么新鲜论调。但别忘了,人性的种种恶劣,在穷人身上总是展现的比较淋漓尽致。未必是他们比我们更懒惰、更嗜毒,只是他们更穷罢了。

如果当地真的吸毒贩毒泛滥,那更该去问政府、问公安,而不是质疑当地人的本性。监管不到位,哪里不可能滋长吸毒贩毒?难道“朝阳群众”举报的吸毒明星,都是大凉山跑出来的?当地政府连基本的法治都保证不了,说多少年投入了几百亿扶贫资金打水漂,这不是笑话么?

还有懒惰。之前和一个常年做公益的老师聊天,听她说起,在某山区听村干部说,有时候发救济粮和衣物,山上的山民都不愿下来取,因为嫌远。今天看新闻也有类似报道,说曾有省委书记走进一户人家,发现户主蹲坐在“三锅庄”边,但火塘里并没有火。省委书记问,这么冷为何不烧火?对方答,没有柴。再问,你年纪不大,又有力气,怎么不去砍呀?户主说,砍柴的地方太远……

这都是让外人一看就忍不了的懒惰,是所谓“贫穷的根源”。不过我想说的是那位老师的感受,她说那些村民真的是因为嫌远,还是因为那些救济粮和衣物并不是村民想要的?她不敢轻易下结论。一个常常深入山区的公益人士,保持这样的谨慎和克制,但很多从未见过大凉山啥样的人,却开始喷那些山里人天生“穷命”。

骂穷人是很容易的,穷人总是有错,要不他怎么那么穷呢?这逻辑让人没法反驳。还是引述一遍那个被引烂了的话:“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如果异地而处,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在大凉山走出不同的命运?以简单功利的标准看,每一个没有超越自己家境,取得更大成功的人,都没有资格质疑大凉山的人不求上进。

我不是要无条件地为大凉山人辩护,只是提醒,在扶贫的问题上,讨论人性是没有意义的。搞慈善捐赠的,觉得不值,可以不捐;但捐了,绝不代表自己就有了评判别人的道德权力。说的极端一点,人还有安于贫穷的权利呢。不能因为被捐赠者,没按所谓善良人士的期待生活,就变得罪加一等。

至于吸毒、拐卖儿童、教育缺乏等问题,归咎于当地人的人性本恶,更是荒唐。不提供治安保证和公共服务,那些号称五年几百亿都花去哪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尽本分,当地人如果还是懒散穷困,那也就是他们的命,由他去好了。贫穷本身,不是罪。

大凉山彝族的禁忌

大凉山彝族的禁忌 彝族有很多迷信而又奇怪的禁忌,如果发现了那些异兆,就以为不吉,先行占卜,卜之为凶,即请毕摩或苏妮断口嘴作禳拔。他们的禁忌除掉人事的以外,多数包括野的禽兽,虫类,以及植物等等。 (一)伦理道德类禁忌 人事最复杂,关于彝族对人事上的禁忌也是最多。据我们所知,大致有下列各种:洗脸者心不善;洗脚者荞子不好;放屁有声为失敬;吹口哨者招鬼;脚踏锅庄者为失敬;热油油煎物者招鬼;摸人天菩萨;于厩房中大小便;客前禁放屁;群众前禁放屁;在女子前禁放屁;男子禁揭女子长裙;群居时禁狂欢怪叫;妇女在人前禁上楼;有鞍之马牵而入室;马在室内备鞍;拴马于梁柱之上;在霪雨时,人触电而死;汉人辱骂其为蛮杂种;夜晚睡觉做噩梦;人无故而痛苦;正在念经时有人来;客人在楼上小便;客人夫妇宿在一起;居房禁外人在内结婚,或生小孩;病人禁止入境;走过病人地方的人;不准入境;做白时,打鸡头向内;吃血酒时,背人将酒吐出;过年时,所悬挂的猪膀胱,被人手触,移动或无故缩小;煮饭久煮不熟——有鬼;火塘内之火突然熄灭——有鬼;媳妇禁接近翁伯;在妇女前禁说“克突”。 (二)牲畜家禽类禁忌 老母猪自食猪儿,或咬死羊儿;老母猪怀孕不育;牛羊产怪胎;老母鸡生蛋自食;雄鸡生蛋;雏鸡吊死在母鸡翅膀上。半夜鸡飞或是鸡啼;母鸡啼鸣;猎狗入林,尾盘结在树上;打冤家时,马叫而不前进;狗衔野兽肉而入室;狗嚎哭;狗抓地——要死人;狗上房——怕

烧房;走过害牛羊瘟疫地方的人,不准入境;害牛羊瘟疫地方的物品,不准携带入境;生有拖尸、天穿、地漏、滴泪漩的马匹,禁止入室;老母鸡生小蛋;老母狗衔小狗儿要搬家;牛胎不下——家有内鬼;羊胎不下——家有内鬼。 (三)鸟兽类禁忌 野鸟入室;野鸟飞停屋上;乌鸦在屋前或屋上鸣叫;老鼠跌入水缸中;蛙跃入室;蛇现于屋前,或入室;蜘蛛入室结网;途见双蛇盘结;途见蛇吞蛙;老鼠搬家——怕受水火灾,地震兵灾或全家饿死;豹子豺狼夜啼——要吃人;猫头鹰在住宅附近叫——要死人;老鼠咬衣服,或咬人——言其将病,或死亡甚而遭兵灾;老鼠咬鸡——言其菩萨不安,将降罪于人,要害病。 (四)异象禁忌 途见竹枝生双杈;途见枯木圆顶;树木被电触死;水缸漏空;长虹将水缸汲干。【黄万民:《罗罗的禁忌》,《康导月刊》第6卷1期,1944年】 1、纳苏、腊罗等支彝族的禁忌 (1)在自己家中唱调子、吹口哨。 (2)乱砍、乱爬象征“山神”、“祖宗”的神树。 (3)牛、羊进堂屋。狗上树,爬房。 (4)带着棍棒绳索刀枪闯进家中堂屋和厨房。 (5)妇女把衣服晒在路上。 (6)看见竹子开花。

观大凉山的呼唤有感

观《大凉山的呼唤》有感 请给他们一个家 --观《大凉山的呼唤》有感 毒品虽然让人可恨,可吸毒的人更让人可恨。我既同情你们又恨你们,为什么你们不学会自我控和自我调节呢?明知道毒品的危害性,还要去沾它,这不是为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吗? 毒品像幽灵,它荡过乡村,掠过城市,挥舞着罪恶的魔爪,留下数不清的罪行,它的肆虐,威胁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增强识毒、防毒和拒毒意识,积极参与拒毒的行动中来。 看了《大凉山的呼唤》,对于毒品,我只有一种感情,那就是——恨。我对它们恨之入骨,多少人因为吸毒导致家庭支离破碎,妻离子散,《大凉山的呼唤》中71岁的吉尔阿洛奶奶原本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因为老伴去世,家中的6个孩子都染上毒品,孩子吸毒时把家里的土地和粮食都变卖了购买毒品,因为孩子无法戒掉毒品吉尔阿洛奶奶已经对他的6个孩子失去了信心,有好几次吉尔阿洛奶奶亲自叫警察把他们抓走,有谁能够理解吉尔阿洛奶奶让警察把自己孩子抓走时的心痛,是毒品毁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恨它们,有人曾因为服用它们(毒品)过多,导致死亡;我恨它们,有人曾因为吸毒染上各种疾病,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我恨它们,有人曾因为吸毒,无情地抛妻弃子,日立曲在9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就因为吸毒去世,母亲改嫁,从而在他的印象中从不知道爸爸妈妈长什么样,日立曲和81岁久病缠身的爷爷在一

起生活,原本他也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过着幸福的生活,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可是就因为毒品使他失去了爸爸妈妈,要从小独立生活照顾爷爷。还有很多和日立曲相似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吸毒死亡,使他(她)们成了孤儿,他(她)们每次提起爸爸妈妈都非常的陌生,有的孩子甚至7-8年都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每次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只能自己一个人偷偷的哭。 有多少个家庭因为父母吸毒患上艾滋病,大凉山的呼唤中吉克阿尕就是因为父母吸毒患上艾滋病生下了小阿尕也患有艾滋病,无情的父母为什么患了艾滋病还要生下小阿尕,给他带来这么多的痛苦和折磨,看着小阿尕非常可怜,阿尕也希望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去学校上学,可是她患有艾滋病,学校不收,小阿尕只能偷偷看着其他小伙伴去上学,不仅只有小阿尕,在大凉山还有好多孩子都患上了艾滋病,父母去世,只剩下了他(她)们孤零零一人,都成为了患有艾滋病的孤儿,是毒品让他(她)们本该有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相反他(她)们确被病痛折磨,这些都是你们作为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不幸。 你们只是为了一时的痛快确让我们失去了整个家庭,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让我们小小的年纪就去承受着么多,我们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爸爸妈妈请你们吸毒之前想想我们,想想我们的家,我们不想失去你,更不想失去一个完美的家,我们想要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有你们的疼爱和关心,请不要离开我们,请你们为了我远离毒品。 毒品,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一个杀人不眨眼,冷酷无情的屠夫,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如果现在你还在吸毒,请为你的家人考虑,不要让他们对你失望透顶,更不要给家人带来不幸,请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学习凉山救火英雄个人感悟五篇

学习凉山救火英雄个人感悟五篇 想起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 的诞生,换来了我们的新生活。在当今社会,谁又能说敢忘记先烈,谁又不由衷地去崇敬先烈,而谁,又在用实际行动去效仿先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学习凉山救火英雄个人感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学习凉山救火英雄个人感悟一 2019年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 689人在原始森林展开扑救,期间突发林火爆燃,造成30名扑火队员不幸殉职。其中27人是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的消防员,1个80后,24个90后,2个00后。 这个重大、震惊、悲痛的消息触及了全国人民的心灵,一时间“向英雄致敬!”这句话烙印在了每个人的心底。那是整整30个崇高的生命,更有27名优秀的消防英雄。深深记得,当妻子告 者问到“有什么其他收获吗”,她久久不语。笔者由衷的想到,请

不要只记住伤痛,不能只有感动,伤痛之余,要学会深刻思考、 请不要只记住伤痛,还要学会深刻思考。要思考如何避免火灾、如何减少突发事件、如何保护公共安全、如何优化应急处理...,人人有责,更是全面参与,只有携手把这些工作做得更好,带给我们的伤痛才会最少。要思考消防英雄为什么总是战斗在第一线,为什么总是把国家财产、民族利益、人民安全放在首位而不怕牺牲,那正是消防英雄用实际行动履行职责、践行承诺、坚守信仰,是他们舍己为人的付出换来我们的幸福安康,“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消防队员就是负重那群人。 请不要只记住伤痛,还要认真自我反思。作为一名工作人员,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履行好了工作职责,比如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警察除暴安良、服务人民群众等许多职责,是否一一做到了最好。作为一名党员,是否记得入党誓言,是否能做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许很多人都还没做到或者正在做没做好,但笔者更多的是想 进步,让每个今天的我都比昨天更优秀。 请不要只记住伤痛,还要继续砥砺前行。伤痛的故事无法忘怀,但可以把伤痛的心情留给昨天,因为我们今天前进的脚步永

凉山大火中消防员的牺牲事件最新写作素材【致敬救火殉职消防员】

凉山大火中消防员的牺牲事件最新写作素材【致敬救火殉职消防员】 山河一寸寸,皆念英雄魂 事件回顾 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后,州、县两级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投入689人实施灭火作业。 据人民日报报道,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瞬间形成巨大火球,在现场的扑火人员紧急避险,但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失联。 截至目前,这次的森林火灾目前已造成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30名牺牲的英雄背后还有30个悲痛的家庭,他们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4月1日晚,部分森林消防队员遗体连夜运回。 人们开始等待,在英雄回家的路上,在高速路的出口,在通往殡仪馆的路口,人们自发地聚集,站在道路两侧,默默地等待,迎接,送行。 早在两三个小时前,人们就已经等在了这里。路面上摆放着菊花,写着挽言:救火英雄一路走好。

微博上爆出了一些此次事件中逝世消防员的朋友圈,令人唏嘘沉痛不已。 牺牲的中队长张浩的朋友圈,最近每一个动态却都是在任务途中。可他才刚刚结婚不久,就已经奔赴火场参与多次救援。 另一名牺牲的消防员蒋飞飞,最后的朋友圈同样是奔赴火场的画面,衣服还没来得及洗就又要走了。 这次在火灾中牺牲的消防英雄们让人心痛和惋惜,他们无愧于“人民英雄”这个称号。 “英雄”素材速写 宝典原创: 中华悠悠历史长河中,有太多这般为国为民赴蹈汤火、死不旋踵的民族英雄。他们有着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仁爱,有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慈悲,有墨家“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的义勇。他们所为超越了自身的功利福祸,而是将自身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兴衰系在了一处,因为这是他们内心至真至纯想要守护的对象。这就是“侠”,“侠之大者”。

彝族

建筑学赏析 彝族 小组成员及分工: 胡克春:150121210002(建筑特色) 董文莹:201301210117(建筑出现的时代特色) 罗印虎:20130121112(民居优点) 黄斌:201301210105(归纳八人资料,制作word) 杨旭:201301210114(介绍建筑名称) 杨敬:201301210113(民居特色) 张菊:150121210040(居民特色,少数名族习惯) 蒋传信:150121210005(简直出现的原因) 赵泽娇:150121210046(该居民的地域特点)

彝族的简介 彝族,源于汉史记载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根据《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书记载,彝族自称“尼”,古代汉语“尼”发音为“夷”,故汉文记载多称“夷”。1956年,在破除旧社会的民族歧视称期间,彝族派代表进京会见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况和听取意见后给出建议,由于“夷族”之称带有贬义(蛮夷),便将“夷”改为“彝”,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故把“夷族”改为“彝族”。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的云、贵、川三省,总人口约900多万,中国户籍登记的有871万4393人,越南、老挝、缅甸等国还有近百万人口。 彝族支系繁多,有诺苏、聂苏、纳苏、乃苏、聂祖、罗婺、阿西泼、阿细、撒尼、尼颇等自称,诺苏是彝族当中最大一支,主要分布在四川凉山地区。各地彝族方言间无法进行直接沟通,但有30%-50%左右的相似词汇,有相似的语法结构,有共同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彝族民居名称

土掌房 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作文题目

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作文题目 三、作文(6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13.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经受了失败和挫折后,我学会了坚韧;在遭受到误解和委屈时,我学会了宽容:在经历了失落和离别后,我懂得了珍惜。 要求:请围绕以上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自选角度,自定立意,目拟标题,确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答案】范文: 挫折让我成长 斯迈尔斯先生曾说过:如果生活只是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挫折,人生中难免会碰到。它是人生宏伟蓝图上一粒不起眼的小沙子,遇到它,勇敢地将它扫除;它是一注污水,随时会流入人生大海中;它是一片乌云遮住灯塔,让通往人生彼岸的船只迷路;它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让人磕磕绊绊地在人生路上前进! 挫折,让人心惊,让人胆寒,让人不知所措。在胜利的曙光照亮的大地上,遇到挫折,一旦灰心丧气,成功之举将不属于你,只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只当为留一份可贵的经验,那么,胜利才是举手可得的。 挫折,它让我成长。茅以升曾说过:“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在成长的路途,以好的心态对它,你的经验值可就会芝麻开花—— 节节高。你勇敢地拨开乌云,就可以重见光明;杜绝污水,大海是清亮明澈的;踢开绊脚石,人生道路依然前途无量。挫折伴我成长,让我在经验中长大。 考试失利,我会认真分析致错原因,牢记正确方法,下次考试,有经验的我将是风雨中的小竹笋,越长越高。每当我开错玩笑,朋友之间的友情发生冲突时,我会牢记教训,下次不再说错话。与父母争辩什么东西好时,父母会告诉我东西的好坏之分,有经验了,买东西自然不会上奸商的当。

彝族的火崇拜

神话提纲 题目:《彝族火神话与信仰习俗》 中心论题:彝族火神话对彝族信仰习俗形成的影响 写作意图: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古羌人南下在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彝族人民能歌善舞,葫芦苼、唢呐,乃至一片树叶,都能成为彝族人的乐器,他们也用舞蹈开庆祝丰收、表达对爱情的追求,比如说跳锅庄、跳“都火”等舞蹈。他们有形式多样的服饰,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彝族历史的悠久的,文化是深邃的,写这篇文章,是想给大家呈现彝族文化的多样化和独特性,让大家对彝族多一层了解。 一.彝族关于火的神话 火,光灿闪烁,灼灼发光。远古时期,人们还没能利用火,都是生吃食物,后面慢慢学会用火,彝族先民从实用自然火到人工取火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系列的关于火的神话。在四川凉山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中说到:“天上坠下一火球,掉在恩接介列山,燃起熊熊大火,九天烧到晚,九夜烧到亮。白天烧得黑烟滚滚,夜晚烧得火光闪闪,天是这样烧,地是这样烧,为了创造人类燃,为了诞生祖先烧。”在这个神话中,彝族先民认为是火创造了人类了,是大火的燃烧诞生了祖先。云南红河彝族的史诗《小细的先基》中关于火的神话是这样说的》“天上打起雷来,有一样红通通的东西,从山上掉下来,这样稀奇的东西,人们从来没看过。姑娘和儿子们,在旁边的树蓬了,折了一些小树枝,拿来撬老树,撬着撬着嘛,撬出活来了。人们有了火,会把生的肉,烤成熟的吃,会把生的东西,烤成熟的了。”在云南楚雄的彝族神话中,有彝族始祖阿普独摩(笃摩)用石撞击取火的神话,其中说到:“有一个人王,有两只眼睛,世界上没有火,他造出火来。他吃不动果子,用室友打,打出火来啦”。还有一个关于彝族始祖阿普独摩(笃摩)与仙女婚后生下三十六哥小哑巴的关于火的神话,用火帮助他的孩子开口说话,“涅浓撒萨歇,帮阿普独摩想了一个办法,山中坎颗竹,烧在火塘中轰的一声竹爆炸,火星四散烫着下哑巴,你叫一声“阿子子”,我叫一声“阿抖抖”,……一群哑巴说了话。” 彝族《勒俄特依》神话中的火创造了人类,火“为了创造人类燃”,也诞生了祖先,“为了诞生祖先烧”,在彝族始祖阿普独摩(笃摩)的神话中,是火让人类开口说话。火对彝族人的文化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二.彝族的信仰习俗 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自视为火的子孙,在他们心中,火已从具体的实物上升到抽象的至上神,火即神,神既火。火能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吉祥。在节日里,人们燃起篝火,围火弹琴唱歌,踏歌起舞,尽情欢乐;在平常生活中,他们依靠火来占卜吉凶。活着的时候他们以火会友,离开人世时,也要有火为伴。在彝族人的观念中,人是火创造的,没有火就没有人,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有火的陪伴,所以,彝族人的一生都有火的陪伴,火对于彝族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彝族人对火的发明、应用。崇拜,形成一种独特的火文化。而其中火塘是彝族火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彝族谚语说:“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足以看出彝族人对火的感情之浓厚,所以彝族人在火方面有很多禁忌和信仰习俗。 (一)火塘。彝族人把火塘看成是火神居住之地,是祖先神灵取暖的地方,也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生活工具,在他们的居住民俗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每一户 彝族家庭生活的中心,彝族人把它视为家庭的象征,把它与佳人的命运祸福紧 密相联,所以,火塘里的火长年不能熄灭,称为“万年火”。因为这种信仰,所 以火塘不允许被跨越,也不能在火塘边做一些污秽的事,甚至不允许产妇和孕 妇坐在火塘边。 (二)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热闹的几日,是由古代火崇拜发展而成的民族

描写大凉山作文600字

描写大凉山作文600字 一提起我的家乡——四川大凉山,可能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因为在凉山州西昌市,不仅有着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还有许多风景名胜,但凡来凉山游玩的中外旅客,高大的庐山、蓝蓝的邛海都会让他们流连忘返,特别是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定会让他们魂牵梦绕。如果你不信,那就请听我一一介绍吧。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西昌市城南70多公里处的群山丛林中,从西昌市到卫星发射基地,大概是一个小时路程。如果你来到被称为“长征号起飞的峡谷”的发射基地,导游阿姨会为你详细讲解,让你对卫星火箭和发射塔有个深入的了解,相信你游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后,不但会让你大开眼界,还会深深地震撼着你,我们中国的航天人太了不起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征服了宇宙,为我们中国争了光,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在腾空飞速地前进! 爬过庐山的人说:庐山之美,美在苍山郁郁葱葱,是天然的氧吧;美在高山一览无余,胜景尽收眼底。如果喜欢运动的游客来到凉山的话,一定要去爬庐山,观赏庐山的美景,因为庐山的景色永远绚丽,令人心境豁然。 爬了庐山,一定不要错过环游邛海哦!因为邛海也是西昌有名的旅游景点。传说以前天上有五个月亮,第一个月亮掉下来变成了一片海,后来

人们发现了这片海的秘密,人们就给它取名为邛海。邛海的水波光粼粼,小船悠悠地从桥下钻出来,游客不由自主地坐上小船,在平静美丽的湖面上尽情游荡,远处的庐山将秀丽的身段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上,形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风景画。邛海边上最有名的地方是月色风景小镇,有许多的彝族风味小吃:醉虾、羊肉米线、坛坛鸡、坨坨肉等,还有许多彝族土特产,蘑菇、鸡枞、菘茙、苦荞茶等,都是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让游客流连忘返。远方的朋友们,游客们,请到美丽的邛海来吧!它的四绝:海水蓝,海鸥美,贝壳多,小吃香,定会让你大饱眼福、大饱口福、游览了邛海,你会觉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以改成“上有天堂,下有邛海了。怎么样?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哦! 介绍完了风景区,接下来我想请你去参加我们凉山的一个最最神秘、令人向往的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是专属于我们凉山彝族人民自己的一个盛大的节日,每一年的六月二十四日的晚上,不管哪一家,只要能走路的,都会出来玩。 一到晚上,西昌火把广场热闹非凡。大人、小孩、男女老少都身穿彝族服装,来到了火把广场,点燃火把,随着跳动的火焰跳起达体舞,火把映红了每个人的笑脸。欢快、活泼、开朗、高亢、热情的生活情调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只要是来到这里玩耍的游客,都会跟着音乐不由自主的跳起舞来,到了晚上十点左右,整个西昌市的高空就会响起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声,天空中绽放出五颜六色的烟花,真是美不胜收。

大小凉山的彝族和奴隶制度

大小凉山的彝族和奴隶制度 大小凉山的彝族和奴隶制度 四川彝族自称为“诺苏”,诺是黑的意思,苏是人的意思。黑彝自称为“诺伙”,意思是黑色的群体,黑彝自诩骨头硬、血统纯洁,属于高等级的种姓,凉山彝族谚语“黑彝一滴血,要值九两黄金。”黑彝中又还要分所谓“血统好的黑彝”和“血统不好的黑彝”,前者被称为“诺伯”,后者被称为“诺低”,血统不好的黑彝(诺低”被认为历史上混入了被其统治的白彝的血统。四川历史上共有黑彝家支九十多个,家支是同一个远古父系祖先的后代,在1956年的大小凉山民主改革以前,黑彝家支在彝族地区就起着政权的作用。凉山彝族谚语:“少不得的是牛羊,离不得的是家支”,“想家支想得哭,怕家支怕得抖”。“诺伯”和“诺低”是黑彝内部的血统区分,公开场合是不能这样讲的,否则会引发流血冲突。白彝被称为“节伙”,是和黑彝相对应的另一个群体,属于低等级的种姓。白彝内部也有所谓血统好的白彝和血统不好的白彝之分,血统好的白彝被称为“俄笃伯”,被认为他们的血统仅次于黑彝,血统不好的白彝被称为“俄笃低”,被认为他们的祖先和汉族奴隶混过血。四川历史上共有白彝家支两百多个,白彝家支是从属于黑彝家支的政治附庸。 黑彝白彝是长期以来奴隶制种姓等级制度下的划分,黑彝是

所谓贵族,基本上都是奴隶主,人口仅占大小凉山彝族总人口的6.7%。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奴隶社会,实行的是一种层层占有的奴隶制种姓等级制度,血统在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少数白彝也是奴隶主,也可以占有汉族奴隶,但他们在政治上又要从属于黑彝奴隶主。黑彝即使穷困潦倒,其在政治地位上仍然要高于富裕的白彝奴隶主。在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出身汉族血统的奴隶,社会地位是最为低贱的,这种奴隶被称之为汉根奴,可以被奴隶主任意买卖和杀害;出身彝族血统的奴隶,社会地位就要高于出身于汉族血统的奴隶,这种奴隶被称之为彝根奴,不能被黑彝奴隶主任意买卖和杀害,他们甚至也可以拥有汉族奴隶。之所以在奴隶当中也有这种区分,仍然是根据血统种姓制度来决定的。 从体质人类学上来说黑彝和白彝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个在清末以来就进行过多次测量,有科学上的数据。从父系Y染色体上来说,二者也有所不同,黑彝的基因与印度南部的达罗毗荼人和泰米尔人接近,白彝则是各种族的混血,以东亚土著民族的血统为主,其中还包含有相当成分的汉族血统。大小凉山彝族奴隶制度形成的年代,现在还很难断定,学术界有东汉末年说和唐代说,但实际上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前,大小凉山地区还很少有彝族人生活,他们是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才被南诏政权陆续迁徙到凉山来的,之前的汉文史书中缺乏对这个民族的记载,一直到了元朝时期,汉文史书中

凉山彝族传统建筑特色

凉山彝族传统建筑特色 蒋志聪 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的分布与坐落有其独特的传承。彝族喜温凉,恶酷热,村寨多坐落在高海拔的山区、半山区,相沿聚族而居,一般选择向阳山麓,顺山修建,以山腰、山梁处居多,山脚、河谷地带较少。《元阳县志》载:“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寨依山傍水,四周梯田层层,村后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种,多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 由于历史上部族社会结构和内争外患,形成放火案越西彝族传统住宅的“聚族而居”、“据险而居”、“靠山而居”三大特点。彝族村寨往往以某一父系血统家支为基础,纳入一些有姻亲关系的人户,形成高山地区十来户,二半山区二三十户,大村落的居民仅百余户。矮山平坝地区四五十户不等的村落,一家一院。杂姓村落和平坝、河畔村落是近代开始出现的。传统住宅布局是以土墙、竹篱、柴篱园围成方形院落,院外四周植树,院门为木框木门,院内修建人字形顶一字形住房,屋门矮而宽,门两侧各留50厘米见方小窗,有的不设窗孔。 彝族住房不甚高大,标准住房为长10—15米,宽5—6米的长方型建筑,屋檐及地3.5米左右。建筑以木为主,采用原木为柱为梁为横杆,穿榫呈现“树”型屋架.表现出凉山彝族历史上与大山与森林休戚相关的朴素原始的建筑美学观。住宅四壁或土或木,屋顶上面盖长约六尺宽七、八寸的云杉木板.俗称“瓦板”,加横木压石固定。雨水顺杉木纹路而下,通光透气。凉山彝族传统住宅又有“瓦板房”

的别号。走进这类新房,杉木的清香仿佛引人进入原始森林的狩猪木屋。 越西彝族住宅内分左中右三部分.入门正中为中堂,中堂靠右上方设火塘.用三块象鼻型雕花锅庄石架锅,塘火终年不熄,是彝族待客和家事活动的中心。火塘左边,用木板或竹篱隔成内屋,有中门相通.为女主人卧室并收藏贵重物品,入门右侧为畜圈。屋内上层空间设竹楼。竹楼左段储粮,中段堆放柴草,右段为客房或未婚子女居室。 彝族民居也有不少变异建筑,主要表现在盖房材料,如瓦房、茅草房、压泥箭竹房、薄沙石板房。大户人家和不少村落还建有多层高碉土楼。现代越西彝乡住宅变化最为显著.向砖木结构建筑发展,普通另设畜圈。一些富户开始修建砖混结构、花园庭院式的新房。古老的凉山彝族民居洞开了窗户,吹进了现代风。 房屋建筑类型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从已知的文献记载来看经过岩洞,彝语叫“瓦居”或“瓦依”,往后逐渐过渡到人类自己修建的树枝房。它是用一些木材支撑屋架,四壁栽上高低不等的木桩,用藤或竹片系一根木杆在同一条边的木桩上,四周用柴块围起来,周围用树枝或杂草封闭起来,盖上茅草等后,即成简陋房屋,以后逐渐地发展成木板房。 木板房是越西彝族长期以来盛行的传统居住建筑,而屋面用木制瓦板盖上而得名。有木与篱笆搭成的墙和土墙两种,上置栋梁,构成房架,双斜面人字形屋顶盖上木瓦板。木瓦板分上下两层即雌雄两层。木瓦板长2米左右。下层铺薄,上层则在下层两板相隔处置一板。彝

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系列】 烈士忠魂,山河永在;英雄正气,千古不磨。缅怀凉山救火英雄

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系列】烈士忠魂,山河永在;英雄正气,千古不磨。缅怀凉山救火英雄 【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系列】烈士忠魂,山河永在;英雄正气,千古不磨。缅怀凉山救火英雄 目录: 01 钱江晚报:别等英雄离去,才开始刷屏 02央视网:平凡的英雄给我们最多感动 03北青报:以文明安全祭扫向救火英雄志哀致敬 04 新京报:用救火英雄做广告这热点蹭得让人心寒 05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山河激荡英雄气 正文: 01钱江晚报:别等英雄离去,才开始刷屏 30条鲜活的生命,因一场大火而牺牲,其中包括森林消防队员27人、地方干部群众3人。据《新京报》报道,牺牲的27名森林消防员,平均年龄23岁。最年长的,是消防凉山支队西昌大队政治教导员赵万昆,生于1980年,今年39岁;年龄最小的,是凉山支队西昌大队四中队二班的消防员王佛军,刚刚19岁,离生日还差3个月。 我们转发他们朋友圈的内容,除了追思和悼念之外,也在感喟生命的脆弱、现实的残酷,他们实在太年轻了,生命之花才刚刚开始绽放,就这么匆忙地凋零了。平均23岁,这个许多人还是在享受着父母宠溺的年龄,他们却已经负重前行、勇往直前,献上了自己的生命。如此,怎能不令人惋惜无比沉痛。 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平凡人的故事:29岁的凉山支队西昌大队三中队中队长蒋飞飞,去年结了婚,但还没来得及在老家办酒,原本计划今年9月举行婚礼;22岁的凉山支队西昌大队三中队一班消防员赵耀东,原本打算退役后回到校园念大学;19岁的王佛军似乎还有一点孩子气,他发了一条救火的朋友圈,背后是熊熊山火,他说:“来,赌命”;未曾想,一语成谶。 英雄已逝,如今我们在他们的朋友圈里看到他们生前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这些文字,看起来就让人泪下。我们从中看到了乐观、坚毅、负责、敬业和勇气。英雄之所以可敬,正因为他们在平凡之躯、平凡之情外,也有一往无前的精神。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并不是因为他们牺牲在了这场大火里,而是因为每一天的工作中,他们都在以极高的职业素养对待自己的工作,每一次森林火起,他们都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地冲上去,直面灾情。 我们大概是无法感受大火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的。那部还原美国2013年亚利桑那州内尔山森林火灾的电影《勇往直前》中,同样被风向突转后爆燃吞噬的19位消防员的遭遇,或许能让我们略知一二。这些活蹦乱跳的人上一秒还侃侃而谈,下一秒就被烧成了灰烬。现实生活中大概也是如此,生命在熊熊烈火面前就像鸡蛋一般脆弱,纵然有防火罩也无济于事。 可以说,消防员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职业,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灭火救援、车祸被困、跳楼救援、蜂窝扰民,寒来暑往、雨雪风霜、守护生命,他们一直都在。可是,英雄之外,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过这个群体背后的付出和艰辛呢?

大凉山里失落的村落

大凉山里失落的村落 大凉山麻风病康复村即阿布洛哈村,地处金沙江大峡谷内,隶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距布拖县城60多公里,四面环绕着海拔三四千米高山,西溪河穿行而过,地势险要,不通公路,仅有一条坡度达60度的盘旋小路与外界相通。这条通往外界的小路,一边是数百米的崖壁,一边是险如剃刀的深渊,坡面最宽处不足一米,窄的地方只有几十公分。20世纪50年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麻风病肆虐,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很多人染上麻风病,为不传染其他人,这些麻风病人被迁移到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里。这些麻风病人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由于不与外界通婚而自然形成的村内婚姻关系,把整个村子变成了亲戚关系盘根错节的大家庭。在这里,大家相互平等,相互帮助,艰辛而顽强地生活。他们要战胜的不仅是病魔,更多的是来自外界甚至是来自他们自身的歧视。然而对于对麻风病并不甚了解的村外人来说,整个村子都是噩梦。 1986年村里成立了大营盘小学,只有一位名叫王文福的代课教师,拿着每月24元的收入在这里任教,1999年,工资涨到56.5元,2000年,台湾“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的张平宜女士来到村子,凭借来自**各界人士的捐款,为原

本非常简陋的学校修建了新教室、食堂、办公室、厕所,同时相应提高教师工资标准,吸引了附近的教师前来任教。从2002年开始,陆续有11位老师来到这里。而这段时间,也有一些年轻村民出村打工。外界信息的不断流入使得家长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自觉地让孩子走进学校接受教育。麻风村的第三代人已经能够读书写字,并且能说普通话。目前村子里文化水平最高的是几个刚刚小学毕业去县里读初 中的孩子。以前,这里从来没有一个人念完小学。 现在,村子里的老人剩下不足百人,只占全村村民人数比例的百分之十。这些老人的后代就已经是健康人了,但至今大营盘的孩子仍旧被周围村子的居民称作“癞娃子”。 在中国,这样的麻风病村不计其数,仅凉山州就有17个之多。而政府更愿意将这样的村子称为“麻风病康复中心”。随 着患者的康复和老人的逝去,麻风村里麻风病人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可能再过二三十年,麻风病村将不再有一个麻风病人,但是笼罩在村庄上空和人们心中的阴云却不知多少年后才会消退。 现在,在**及国际组织的帮扶下,麻风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麻风病人已经基本康复和治愈,而且有了第三代。

彝族的神话传说极为丰富 2

摘要: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光荣的成员,彝族是中国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的古老民族,从远古时代开始,在漫长的民族发展道路上创造了大量的、独特的、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本文主要从彝族的神话、历史、歌舞等方面探讨了彝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及其发展历程。 彝族的神话传说极为丰富。神话是彝族民间口头述讲中最古老的形式,涵盖了天地开辟、人类起源、万物产生、洪水泛滥以及人与鬼神斗争等方面的内容。许多神话还涉及到文化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如氏族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工具的发明、婚姻制度的流变及婚俗的形成,可以说神话是彝族先民关于宇宙、万物、社会、自然现象等史谈。彝族神话之所以如此丰富完整、主要得之于在神话形成的创世史诗所起的保存作用。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查姆》、《勒俄特伊》、《阿细的先基》等是韵文形式的神话。彝族民间有大量散体形式的神话,如《洪水潮天》、《三族起源》、《天神的哑水》、《子居鸟》等。这些口头述讲的神话十分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彝族民间传说在口头述讲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有神话传说、史事传说、人物传说、风物传说、习俗传说等类型。有许多英雄神话和万物生成神话,有一部分为后世传说所吸收,形成神话大小凉山广泛流传的《支格阿鲁》、《蜘蛛的故事》、《兄妹成婚》等。而《生子不见父》、《石尔俄特找父亲》等传说又反映了彝族原始氏族社会从母系向父系过渡的历史面貌;从《火烧

松明楼》的传说可以看到唐时南诏国的蒙舍诏吞并越折诏时的史事折影。人物传说中诸如《阿细卜》、《望天公主》、《孟获的传说》等均以一定真实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背景,经过民间艺术加工而形成。风物传说如《石林》、《邛海的来源》、《沙马甲谷水洞》、《母子岩》、《天上的强盗》等则十分生动地解释了彝区山川名胜、花草树木由来。彝族传说中习俗传说的比重为大,这些传说往往对某一民俗事角提供形象化的解释,如《火把节的传说》、《跳公节的传说》、《二月八的传说》、过《彝年的来历》等对彝族的岁时习俗起源作了生动的说明;《鸡冠帽的传说》、《护心帕》、《红绿腰带》、《铠甲的起源》等则对彝人的服饰习俗作了解释;《转转酒的传说》、《新娘出嫁前的禁食》、《口弦的来历》、《扎大路》的等则对彝族的饮食、禁忌、游艺等民俗作出了解释。 彝文的起源和历史,说法很多,迄今无定论,传说有毕阿史拉则(1500年前)在大森林听神鸟传经记写毕摩经书一事。据彝族谱系,毕阿史则迄今已有六十多代,美姑县人,凉山解放后仍有石砌经库,(“文革”中被毁),其可推至汉晋时期。到隋唐时期,彝文已具有一定规模,后世又续有增补,明清时代已相当发展,现在遗存的许多彝文碑刻,经典抄本,都是这段时间的产物。到目前为止各地的彝文总数在万字左右,但较常用者只有一千多字。1974年,制定了统一的彝文规范方案,简化统一的819个单字。 彝族音乐丰富多彩,歌曲、舞蹈、器乐优美动人,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彝族音乐舞蹈艺术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柔韧灵活的“烟盒

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法规类别】语言文字工作 【批准部门】四川省人大(含常委会) 【批准日期】1992.09.26 【发布部门】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2.09.26 【实施日期】1992.09.26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修改依据】本篇法规已被修订,新法规名称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发布日期:2009年6月15日实施日期:2009年8月1日) 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1992年4月29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2年9月26日四川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和促进彝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凉山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有

关规定,结合我州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彝语文是彝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的一种主要语言文字。使用彝语文是自治州的一项重要的自治权。 第三条自治州的各级国家机关坚持语言平等原则,保障各少数民族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活动中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自治州的各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新闻等各个领域里加强彝语文的使用。 第四条自治州内通用彝语文和汉语文。 自治州的各级国家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公民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提倡彝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习、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鼓励汉族干部学习、使用彝语文和当地其他少数民族语文。 第五条自治州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使用彝文应当遵守国务院批准的《彝文规范方案》。 第六条自治州的各级国家机关开展彝语文工作,要为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促进自治州的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服务。

禁忌

在语言交际中,有一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禁忌语”。 禁忌语指人们在说话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某些具有不愉快的联想色彩的词语。而以之代替的词语。如把亲属或别人死亡说成“逝世”、“升天”之类;把“上厕所”说成“方便”等;还有人名禁忌,生理缺陷禁忌等。 产生 禁忌语本是古时人们的迷信的说法,在不同的场合,就会有不同的禁忌,如果不慎说出,责会有相应的报应之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禁忌语,因为宗教信仰,民俗生活以及教育领域等的不同的影响,致使人们对于生活中的禁忌语不断地完善,至今,禁忌语也成了一种语言上的文化遗产。而这些不相类似的禁忌语也被中国人千百年的流传。 避讳禁忌 中国古代的避讳就属于“禁忌语"的范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有“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人风”其实就是“民风”,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里有个“民”字,所以这个字就不能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微贱,曾做过和尚和乞丐,他当了皇帝以后总怕别人提及,因此有一种变态的心理,只要一有人提到这两个词,哪怕只是相关的或者只是同音的,他都会认为是在影射自己。例如常州蒋镇《贺圣旦表》中有“睿性生智”之语,本是颂扬的话,却因为“生”和“僧”音近,就被认为是在讽刺皇帝当过和尚,因此受到了惩处。 习俗禁忌 现代社会的习俗中也有很多禁忌语。例如岛渔民家里做客,不能说“翻”“沉”之类的词语,而某些地方的生意人则忌讳“干”“赊”“折”这些字眼。仿佛这些词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说出来就会导致灾祸的降临。当然,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但即使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有时也需要避讳,例如去探望病人时,要避免说与“死”有关的话,因为这容易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刺激。 语言禁忌 人们用语言来进行社会交往、交流思想,但语言并不简单的只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风俗的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人们通常相信语言具有某种魔力,相信语言这种符号,与它所代表的真实内容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完全同一的效应关系。因此

凉山州情及民俗民风

凉山州 凉山州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带,北起大渡河,南极金沙江,东抵四川盆地,是川滇古陆隆起带,有着高原,山地,峡谷,丘陵,盆地等多种地形,最高海拔有5938米,最低处海拔305米。被称是“世界的地址博物馆”,凉山州幅员6300多公里,相当于两个海南省那么大。辖西昌,盐源,美姑,越西,木里等十七个县市,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首府西昌是凉山州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文明的航天城。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的地方,总人口470余万,有彝族,藏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傈僳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纳西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彝族约占总人口的一半。凉山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是最后废除奴隶制的地方,也是我国人造卫星升起的地方。 凉山过去鲜为人知,诸葛亮曾说他是不毛之地,很多人说到凉山都会把同荒凉联系在一起,其实凉山并不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这里设立郡县,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西汉的司马迁,蜀汉诸葛亮,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马可波罗都在这里有过游历和活动的记载。凉山州不仅历史悠久还有着多种多样丰富的资源,是攀西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邓小平也曾跨这里得天独厚。 首先,丰富的气候资源,凉山气候具有日照充足,降雨丰富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显著特点,有着丰富风能和太阳能。 二水力资源,凉山州境内有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及其支流50多条,水量充沛,流速快,落差大,含泥沙量小,水资源十分的丰富。 三凉山有着极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凉山幅员6万多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900多平方公里。安宁河两岸地区,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是川西南的粮仓,已列为国家和省的重点农业开发区。 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全州森林覆盖率28.6%,有大量的原始森林,有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有飞播林和各种经济林。草地覆盖40%以上,优良饲草上百种。州内的野生草本植物更是丰富,已发现药用植物2400多种,有“川南中药草宝库”之称。全州共有4000余中植物,1200余种,和近千种微生物,是各类动植物的基因库。 五矿产资源,凉山地处攀西大裂谷成矿带,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现已探明矿种82种。其中富铁矿,铜,锌,锡,银等中矿储量居四川省第一位,轻稀土保有氧化物矿床是我国第二大稀土矿床。有特大型和大型矿床30处,中型63处。适合建设综合性和集团性工业基地,凉山是未来的“工业天赋”,是中国的乌拉尔, 六绚丽多彩的旅游资源凉山不仅有着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无论是凉山皎洁硕大的月亮,还是明媚灿烂的阳光,是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泸沽湖,川南胜景的邛海泸山,还是香格里拉的最后家园木里等等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令人无不向往。自2006西昌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全州目前共有4A 级景区四个,3A级景区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 凉山名族风情浓厚,这个名族,主要是指彝族。彝族是凉山的主体民族,关于彝族的来源有多种多样的说法,专家学者众说纷纭,无一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彝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皇时代(约公元前2570~2550年),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在解放前长期处于封闭的社会形态,抗拒外来文化,也封闭自己的民族文化,很少与外民族交流,凉山彝族完整的保留了几千年来的彝族古老文化。

彝族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彝族风俗习惯调查报告 计科系08级3班XX 摘要:在放寒假期间我参加了西川乡踏地坪村的二项调查活动,在调查期间让我真切感受到彝人的文明世界和欢乐的节日。凉山彝族人民有两大传统节日,一个是“都宰”,即火把节;一个是“库史”即彝族年。彝族年是凉山彝族人民的传统年节,正如汉族过春节,彝族有与众不同的婚礼习俗,毕摩文化和服饰。我通过访问几位得高望重的老人,在调查期间我主要得到了一下的彝族风俗习惯。 关键字:彝族火把节彝族过年彝族的婚礼习俗毕摩文化服饰 1.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一般要连续过三天。第一天打牛杀猪宰羊准备丰盛食物,晚上耍火把游山绕地,这时青年们聚集一起玩火把,唱“都格啦”(即火把节到了,快来玩耍。)的火把节歌。第二天是节日的高潮,热闹而隆重,活动内容众多。届时,举行传统的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年轻女子则跳起欢乐的节日舞“都荷舞”。第三天,继续过节,不过活动不如头两天热烈、隆重。 火把节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民俗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充满着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娱体育活动妙趣横生、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使整个节日似乎成了人人参加的大型彝族服装展示会,使节日充满了热烈、欢乐的气氛。 火把节的习俗,彝族各地区各支系过节的内容和形式可能因不同的习惯而不同。有些地方还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习俗,有些地方则其内容和形式都有所演变发展。例如:凉山彝族圣乍地区和所地地

区过火把节时有些细节就不一样。所地地区的妇女火把节时在野外过节的场所必须举行“都荷舞”,圣乍地区就没有这种边歌边走的活动形式。凉山地区和云南、贵州地区差别就更大。例如:云南双柏县者柯盲村彝族火把节习俗是,先由毕摩唱彝族先民迁徙词,唱完后由一草人(即身披草衣的人)高举象征男性生殖器的模型来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唱《哭母调》。唱词内容包括母亲生儿育女的功德及对母亲的怀念等,全部《哭母调)要唱一整天,草人边唱边做性交、怀孕、生产的模拟动作,表演小孩向母亲要食物及得到食物后表示感谢的动作。屋子外面,长老也唱《哭母调》,长老领唱,群众合唱,一边挥舞火把一边唱,唱一句,舞一下火把。 唱完《哭母调》就举行驱鬼仪式,将蒸熟的鬼头馒头丢给大家。然后持火把上山,到半山腰烧一堆火,大家围着火跳舞,青年男女对唱山歌。 到达山顶,举行烧草人仪式,草人代表始祖,彝语叫“一博”,“一”意为天,“博”意为地。毕摩说“一”代表“天父”,“博”代表“地母”。所以“一博”就是祖先。烧草人的用意是“火化归天”,“火化返祖”,意即草人火化之后,便又重新回到祖先那里。烧草人必须在太阳未落时烧,过去是烧真人,草衣未必就烧死,现在是假托,扮草人的人烧掉草衣,在草堆点燃前从草堆中钻出,人们看不出人已经跑掉,现在的烧草人实际只是一种象征行为。 烧掉草人之后,人们即从火堆上跳来跳去,表示驱邪。 彝族火把节中的“焚人”与丧葬习俗中的“火化”虽然焚烧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