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练习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练习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练习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练习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练习

■课堂预习力(10分钟,10分)

1.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下列情况中,不能使力的分解结果唯一的有()

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BC

【解析】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力的分解通常有下面几种组合: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确定两分力的大小,有唯一解;②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这种情况必须先看两分力大小与合力是否满足IF l-F2∣≤F≤F I+F2,若不满足这个关系则无解,满足这个关系时有两解;③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这种情况可能无解、两解或一解;

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情况有唯一解.所以不能使力的分解结果唯一的选项有BC.

2.已知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大小为10 N的力作用于O点,该力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与y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现将它分解到仏y轴方向上,则()

A.F r=5 N,F v=5 N

B.F r=5√3 N,F??=5N

C.F v=5N,Fv=5√3 N

D.F r=ION,F v= 10 N

【答案】B

【解析】画出坐标系及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两分力方向,建立平行四边形. 由三角形关系得

FA=FCoS30° = 5√3 N,F>?=Fsin30° = 5 N.

3?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重物,其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 I 和垂直斜面向下 的分

力E ?关于这两个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尺作用在物体上尸2作用在斜面上

B. 尸2的性质是弹力

C. 尸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D. 尺和鬥是物体重力的等效替代,实际存在的就是重力

【答案】D

【解析】尺、尸2仅是重力的两个分力,这两个力可以替代重力的效果,所以D 选项正确;物

体对斜面的正压力跟尸2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二者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同一个力,所以ABC 错误.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加的小球,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则球对挡

板的压力是()

【解析】如右图所示,小球的重力Iflg 的两个分力与FN1、F N 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9故FNl = /Hgtana 9球对挡板的压力F t

Nl=FNl= 〃如ana. ■课堂作业

0 (20分钟,30分) A

?

Mgcosa JCOSa

【答案】B

B ? 〃?gtan a

知识点一

力的分解

1.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

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

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

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

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2倍

【答案】C

【解析】设把一个力F分解为Fl、尸2两个分力,当F1、尸2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时,则有F=IFl-F2I, ? Fl变大时,尸2也变大,A、B错.Fi、鬥可以同时大于F的2倍Q错.当将F 沿一条直线分解为两个方向相同的力F l.F2时,则有F=Fl+F2,可知戸、尺不可能同时小于*F,C

2.倾角为30。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5 kg的小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在小物块上再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F=4N.如图所示,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N、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变化情况是(g取10 m∕s2)()

A.N减少了 4N

B.N的减少量小于4 N

C./减少了 4 N

D./的减少量小于4 N

【答案】AD

【解析】设小物块的质量为加,斜而体的质量为M,未加F之前,对小物块受力分析可知沿斜

而方向所受摩擦力/=∕^sin30o

= 25 M 加F 后受摩擦力f =(^-F )Sin30° = 23 N,所以Δ∕-25 N-23N = 2N<4 N,D 项对;对小物块和斜而体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未加F 之前,N= (M+加)g, 加上F 后M =(M+加)g-F,则N 的减少量等于4 MA 项对. 3?把一个已知力分解,要求其中一个分力FI 跟F 成30。,而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I =

【答案】

[解析】如图所示,由于fv∕r 2=半FVF,所以Fl 的大小有两种情况,根据尸2=¥

F 可知尸2有两个方向,尸21和F 22,?于F21利用几何关系可以求得FH=習F,对于尸22利用几 何关系得Fi2=半F.所以只有C 项正确.

4.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弹簧测力讣将同一个重物(质量为〃小分别按屮、乙、丙三种方式悬 挂起来,读数分别是门、F2、F 小凡,已知0=30。,则有(

A ?凡瑕大

B ? Fi =F2

C. F2最大

D ? F l 比其他各读数都小

【答案】C

【解析】对于题图甲,将重力mg 沿两个弹簧测力计方向分解得:Fl=Mgtan3F2Cθs0=mg, 对于题图

乙,将重力mg 沿两个弹簧测力计方向分解得:2F3C OS 0=加g,而C=mg 、由此可知选项

但方向未知,则鬥的大小可能是()

B 鲁F

A.∣F C

半 D.√3F

ABD 错误,选项C 正确?

5. 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川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g 和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分别为

30。和60。,则g 绳和be 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解析】对结点C 作出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C 点受三个力mg. Ta 、〃作用,将重力mg

沿be 和de 方向进行分解,由二力平衡条件及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Fa=IngCOS30°=^^∣ng = Ta y Fb 在一些救援行动中,千斤顶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 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 1.0×105 N,

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1 .OXlO 5N

B. 此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1 .OXlO 5N

C. 若继续摇动把手使两臂靠拢,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

D. 若继续摇动把手使两臂靠拢,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减小

【答案】ABD

[解析】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千斤顶所受的压力与两臂的分力相等;若继续摇动

把手使两

【答案】A

I 把手 妳紋?I

臂靠拢,两臂间的夹角减小,则两臂所受的分力在合力不变的情况下将减小.故选项A、

B、D正确.

7. 一个物体受三个力作用,已知一个力是Fi = 80 N,指向东偏北30。的方向;一个力F2=40 N,指向西北方向;一个力为鬥=20 N,指向南方,求三个力的合力大小.

【答案】63.4 N

【解析】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取向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向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

坐标系,如图所示.# Fi. F2进行正交分解.

由图可知:

FI X=Fl cos30o,Fι V=Fl sin30o

F2x= — F2cos45o,F2.v=F2sin45o

则/轴的合力 FA=FlX-F2X=(40√3-20√2) N=41 N y 轴的合力XFy=Fiy+F I y-Fy=(40+20√2-20) N=48.3 N, 最终,三个力的合力F=√Fj+F?

=√412+48.32 N

= 63.4 N?

知识点二

矢量相加的法则

8?如图所示P、F2合力方向竖直向下,若保持F l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保持Fl的大小不变, 而将Fl的方向在竖直平面内转过60。角,合力的方向仍竖直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l 一定大于Fl

B.Fl可能小于F2

C.尸2的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

D.FI的方向与F2的方向成60。角

【答案】AC

【解析】由于合力始终向下,可知鬥与F 2的水平分力相同,故尸2与尸2关于水平方向对称,所以Fl与水平方向成30。角,设Fl与竖直方向成α.对各力进行分解可得:FlSina = F2Cθs300,Ficosα>F2sin300,解得F?>Fι.选项 AC 正确.

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N和3N的两个分力

B.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5 N和4N的两个分力

C. 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N和5N的两个分力

D.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IoN和IoN的两个分力

【答案】CD

【解析】该题可以反过来用力的合成做.例如A项,6N和3 N的两个力的合力范围3?9 N, 不可能是2 N,所以2 N的力也就不能分解成6N和3N的两个力,其他选项同理.

10.质量为用的木块,在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地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值应为()

A.μniξ

B. "("7g+Fsin0)

C.μ(mg-Fsinθ)

D. FCOS0

【答案】BD

【解析】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加g、推力F、支持力W和摩擦力£规定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Λ-轴上向左的力等于向右的力(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在y轴上,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竖直方向二力平衡),即/= Fcosθ,N=mg+FSin^又因为f=μN,所以有f=μ(mg+ FSin0),所以BD正确.

11.已知一个力的大小为IOO N,它的一个分力Fl的大小为60 M则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

A.一定是40 N

B. 一定是80 N

C.不能大于IoON

D.不能小于40 N

【答案】D

【解析】由于F I÷F2≥F≥F I-F2,故40 NWF2WI6ON,故D正确.

12.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Io 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

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 N,则在分解时()

A.有无数组解

B.有两组解

C.有唯一解

D.无解

【答案】B

【解析】设方向已知的分力为Fi,如图所示,则鬥的最小值F2?j? = Fsin30o = 5 N.而5 N<

F2<10N,F H F2和F可构成如图所示的两个矢量三角形,故此时有两组解、B正确.

课后作业

时间:45分钟满分:80分

班级 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力的分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8 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8 N的分力

B.8 N的力可以分解为两个4 N的分力

C.8 N的力可以分解为13 N和6N的两个分力

D.8N的力可以分解为16N和7N的两个分力

【答案】ABC

【解析】根据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可知,只要合力F合的大小与两分力FH尸2的大小关系满足IFI-F2∣≤F?≤F1 + F2均是可能的,16N和7 N的两个力的合力范囲为9 NWFy ≤23 N, 故D 不正确,比较可知,A、B、C均可.

2.吊床用绳子拴在两棵树上等高位置.某人先坐在吊床上,后躺在吊床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设吊床两端系绳中的拉力为FH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为鬥,则()

A.坐着比躺着时鬥大

B.躺着比坐着时鬥大

C.坐着比躺着时鬥大

D.躺着比坐着时鬥大

【答案】B

【解析】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0,在竖直方向上由平衡条件有2Fisin0=G=Fi=島.

因躺着时比坐着时绳子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一些,所以躺着时拉力大,故选项B正确,选项A错;两种情况下吊床对该人的作用力大小均为人的重力,所以选项CD错.

3.如图所示,起重机将重为G的重物匀速吊起,此时四条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60。, 则每根钢索中弹力大小为()

【答案】D

【解析】设每根钢索中的弹力大小为T,如图所示,将弹力分解,则47-cos60o = G,得T=号、故选项D正确?

4.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鬥、Fz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 Fl 或F2垂直于F

B. FK F2都与F 在同一直线上

C. 鬥或用的大小等于F

D. FH F2的大小和方向都与F 相同

【答案】D

【解析】一个力F 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分力,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确定的,Fi 和尺可以与 F 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不可能同时大小也都与F 相同,因为两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两力之和.

5. 架在A 、B 两根晾衣杆之间的均匀铁丝在夏、冬两季Ill 于热胀冷缩的效应,铁丝呈现如 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夏季铁丝对晾衣杆的拉力较大

B. 冬季铁丝对晾衣杆的拉力较大

C. 夏季晾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

D ?冬季晾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

【答案】B

【解析】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铁丝的重力G —定,即F 合一定,两分力F A .刊随它们间夹角 0的增大而增大,故铁丝在冬季(0角大)对晾衣杆的拉力较大?选项B 正确?

6. 如图所示川、B 两球完全相同,质量均为加,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 点,两球之间连 着一根轻质弹簧,静止不动时,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则弹簧的弹力为()

A ? 2mgtan θ

B ? HIgtan θ

θ C ? 2∕∕^ta∏2

【答案】

D

D. θ

∕ngta

Q Q Q

【解析】A 球受力如图所示,则FTCOS^=∕z∕j g,F=Fysin^故弹簧弹力F=Mgtan 二Q 正确?

7. 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如图所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每个篮球的质量为 "直径为D 不计球与球架之间的摩擦,则每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解析】篮球受力如图所示,设球架对篮球的弹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由正交分解法和 二力平衡得FI=F2=證禺而cosθ=^D2~d ~M Fl=F2=2J 豐〃2‘选项C 正确?

8?水平横梁的一端A 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5—轻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 端跨过滑轮后挂着一质量为∕H=10 kg 的物体,并与横梁夹角为30。,如图所示,g= 10 m/sS 则滑轮 受到的作用力为()

A ? 50 N

B.

50 √3 N

B 呼

2l ng y ∣D 2-d 2

LA D

【答案】C

C. IoON

D. 100 √3 N

【答案】C

【解析】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应为图中两段绳子中拉力鬥和用的合力,因同一根绳子张 力处处相等,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i=Fi=Hig= 100 N,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可知合力F= IoON,所以滑轮受绳的作用力为10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斜向下.

9. 叠罗汉是一种二人以上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朵技.如 图所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假设每个人的重量均为G,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状态,则 最底层正中间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A. 0.875G

B. 0.75G

C. 1.25G

D. 1.5G

【答案】C

【解析】上面的人的两只脚分别给中间的人的作用力为0.5G,中间的左、右边的人的每一 只脚给最底层的人的作用力为(0.5G+G )∕2,故最底层的正中间的人背部受到的作用力为0.5G+ G=1.5G,则其每一只脚对地面的压力为(1.5G+G )∕2=1.25G,C 对.

10. 滑滑梯是小孩子很喜欢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正在滑梯上匀速下滑,则()

A. 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弹力大小相等

B. 小孩所受的重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 小孩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重力大小不相等

D. 小孩所受的重力和弹力的合力与小孩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答案】

D

【解析】小孩在滑梯上受力如图所示,设滑梯斜面倾角为0,则FN=MgcosQFf=MgsbG所以 AB错误;小孩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由力的分解和二力平衡可知选项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一人通过箱带拉着一个旅行箱前进,拉力是12 N,箱带与水平面夹角是30。,则拉力的水平分力为 ________ N,竖直分力为_________ N.

【答案】6√3 6

【解析】斜向上的拉力产生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效果,把拉力向两个方向分解,则可以求出,水平方向的分力Fl=FCoS30o= 6√3 N;竖直方向的分力F2 = Fsin30o = 6 N.

1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0.有两个相同的小球1和2,分别用光滑挡板A、3挡住,

挡板A沿竖直方向,挡板B垂直于斜面,则两挡板受到小球的压力大小之比为__________ ,斜面受到两个小球的压力大小之比为 ________ ?

【答案】丽亦

【解析】球1重力分解如图(a)所示,F∣=Gtan002=烏;球2重力分解如图(b)所示,

Fr =GSin^F2f =GCOS0 ?

所以挡板A、B所受压力大小之比:

Fl Gtar10 1

斜而受两小球压力大小之比:

G

FI cosθ

质量为加的木块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现用水平力F推动木块,如图

所示,使木块恰好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若斜面始终保持静止,求水平推力F的大小?

【解】由木块恰好匀速下汛易得“ = km0.又木块受力如图所示?根据正交分解法和力的平衡条件知在x、y方向上的合力分别为零,则有:FCoS0—〃7gsin0-"N=O√V-FSin0—〃7gcos0=O?鈔门 k 话

* me L_〃gin0+“cos0) 解以上两式可付:

F-

COS^ZZSin^ .

_ "2g(sin0+tcm0cos0) 即F

cos&—tan0sin0

14.

如图所示,楔形物体倾角为0=30。,放在水平地面上,轻质硕杆下端带有滑轮,上端顶有重1 OoO N的物体,硬杆只能沿滑槽上下滑动.不计一切摩擦,求作用于楔形物体上的水平推力至少多大才能将重物顶起?

1 000√3

【答案】一N

【解析】水平推力F有两个效果,垂直于斜而向上支撑滑轮和垂直于水平而压地而,斜而对

F

杆的支撑力大小为FN=而,方向垂直于斜而斜向上.要使轻杆顶起重物,则应使F NCOS ODG

13.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一节力的合成 第二节力的分解 二. 教学目标 1. 明确共点力、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概念,理解合力与其分力在作用效果上满足等效替代关系; 2. 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3. 学会按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明确正交分解含义并学会正交分解; 4. 了解各种力的分解方法以及解的情况; 5. 明确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的辩证关系。 细解知识点 一、共点力 作用于同一物体且作用线能够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称之为共点力。 二、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相同的效果包括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形变或是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加速度。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代换的关系。下图中,物体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力 F1、F2共同作用下也能处于静止状态,即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力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于是F是F1、F2的合力;F1、F2是力F的分力,从作用效果上可以相互替换。即,对于下图而言,可以认为没有F1、F2作用,而是有力F作用,替换后,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3、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 (2)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三角形定则与多边形定则 4、两个共点力的合成总结 (1)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同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和,方向同两力方向。 (2)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反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差,方向与较大分力方向相同。 (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随分力间角度大小的不同,分力可能小于合力,也可能等于合力或大于合力。 (4)两个分力的大小保持不变,当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大时,合力变小。当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小时,合力变大。 (5)合力的取值范围 F1 F2 ≥ F ≥ |F1?DF2| 5、多力合成 求解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合力时,可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此合力与第三个力的总合力,依次类推,直到求完为止,求多力合力时,与求解的顺序无关。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总结

2019年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总结 力的分解(resolution of a force) 将一个力化作等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力。分解的依据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见静力学公理)。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2019年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 2019年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总结 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一般应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再分析弹力。绕研究对象—周,找出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由几个接触面(点)就有可能受几个弹力。然后在分析这些接触面(点)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挤压,若有,则画出弹力。 最后再分析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受摩擦力。然后再根据接触面是否粗糙、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画出摩擦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分析待定力,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4)根据力的概念、平动方程和转动方程(其特例为平动平衡方程和转动平衡方程)来检验所分析的全部力的合力和合力矩是否满足题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若不满足,则一定有

遗漏或多添了的力等毛病,必须重新进行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 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 例如,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 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

高中物理3.5力的分解

3.5力的分解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学习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 2.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从力的作用的实际效果出发进行力的分解,掌握力的分解的定解条件。 4.会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5.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学习重点: 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会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学习难点: 力的分解的定解条件的确定。 主要内容: 一、分力 几个力,如果它们共同产生的效果跟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几个力就叫做那个力的分力(那个力就叫做这几个力的合力)。 注意:分力与合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其相同之处是作用效果相同;不同之处是不能同时出现,在受力分析或有关力的计算中不能重复考虑。 二、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把已知力F 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 2.力的分解的特点是:同一个力,若没有其他限制,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力(因为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通常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才有实际意义。 3.按力的效果分解力F的一般方法步骤: (1)根据物体(或结点)所处的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 (3)根据两个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 (4)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利用学过的几何知识求两个分力的大小。也可根据数学 知识用计算法。 例如,物体重G,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重力常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1=Gsinθ(表示重力产生的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效果)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F2=Gcosθ(表示重力产生的使物体紧压斜面的效果) 【例一】在倾角θ=30o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 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 G=20N的光滑圆球,如图所示,试求这个球对 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归纳 一、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一般应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再分析弹力。绕研究对象—周,找出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由几个接触面(点)就有可能受几个弹力。然后在分析 这些接触面(点)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挤压,若有,则画出弹力。 最后再分析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受摩擦力。然后再根据接触面是否粗糙、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 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画出摩擦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分析待定力,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4)根据力的概念、平动方程和转动方程(其特例为平动平衡方程和转动平衡方程)来检验所分析的全部力的合力和合力矩是否满足题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若不满足,则一定有遗漏或多添了的力等 毛病,必须重新进行分析。 二、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 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 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 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 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 例如,放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 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几个力?从 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 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 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 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 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 5.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质点与物体的差别.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情况 的不同或研究的重点不同,有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 看作质点,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而只考虑平动,那就可以把物体 看作质点.在以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均把物体 认为是质点,物体受到的是共点力. 6.注意每分析—个力,都应找出它的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例如汽车刹车时还要继续向前运动,是物体惯性的 表现,并不存在向前的“冲力”.又如把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物 体做平抛运动,只受重力,并不存在向水平方向抛出的力。 7.注意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所施的力。例如所研究的物体是A,那么只能分析“甲对A”、“乙对A”’、“丙对A”……的力,而不能分析“A对甲”、“A对乙”、“A对丙”……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 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例如:A、B两物体并排放在水平面上,现用以水平恒力F推物 体A,A、B两物体一块运动。B物体只受重力mg、地面的支持力N1,A物体对它的推力N2和地面对它的摩擦力f。而不存在推力F,不 能认为F通过物体A传递给了B。

(完整版)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力只能分解成惟一确定的一对分力 B.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 C.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则另一个分力有确定值 D.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两个分力方向,则两分力有确定值 2.已知某力的大小为10 N,则不可能将此力分解为下列哪组力 A.3 N、3 N B.6 N、6 N C.100 N、100 N D.400 N、400 N 3.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②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上的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如图1—16所示,则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如F和F′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这个力的最小值为 图1—16 A.F cosθ B.F sinθ C.F tanθ D.F cotθ 5.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1—17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图1—17 A.必定是OA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6.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1—18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 f 图1—18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案

《力的分解》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力及力的分解的概念. 2、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且都遵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掌握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的一般步骤,学会判断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育学生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点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教学方法 分析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践体验,讨论交流,用物理语言描述出力的分解的方法。 教学用具 电子台秤,物块,橡皮筋,弹簧秤,铅笔,细线,钩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趣味拔河 【过渡引言】:相信同学们学了今天的课程之后就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力的分解 新课教学: 【设问】:(回顾、铺垫)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什么叫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法则? 【学生回答】:如果原来几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原来那几个 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1

2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 引导学生】 而已知物体的合力求分力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力的分解。 【板书】1、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引导学生】那么,力的分解又应该遵循什么定律? 【学生思考并回答】:也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视频】三脚架演示实验 【板书】2、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过渡引言】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对角线可以做出无数组平行四边形,即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 如右图 在实际问题中, 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往往是确定的,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耙工作的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 1、拖拉机对耙的斜向上的拉力F 产生了什么效果? 2、这样的效果能不能用两个力F 1和F 2来实现?方向怎样? 下面,利用台秤来模拟耙工作 【演示实验1】将物体放在台秤上,观察台秤的示数。再用斜向上的力拉重物,让学生观察平板台秤示数如何变化,物体运动情况如何? 【提问】 台秤示数如何变化?这说明什么?物体运动情况如何?又说明什 么?(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台秤示数减小,物体在水平方向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 斜向上的拉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水平向前拉物体,竖直向上提物体. 那么,我们是否可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和一个水平向前的力共同作用来达到同样的效果。即:F 1和F 2两个力来等效替代力F ? 如果F 1和F 2作用的效果和F 作用的效果相同.F 1和F 2就是F 的两分力.(多媒体演示分解过程). 在实际问题中,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往往是确定的,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其作用效果,从而确定两分力的方向,再来进行分解,就可以得到唯一确定的解. 【板书】3、通常按力的作用效果来进行力的分解. [过渡引言] 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的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我们再来探究两个常见实例: 【演示实验2】利用台秤、弹簧秤模拟斜面上静止不动的物块实验: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 练习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练习 A组(20分钟) 1.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F2,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F1或F2垂直于F B.F1、F2都与F在同一直线上 C.F1或F2的大小等于F D.F1、F2的大小和方向都与F相同 解析:一个力F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分力,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确定的,F1和F2可以与F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不可能同时大小也都与F相同,因为两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两力之和,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2. 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则手指与手掌所受的作用力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解析:物体的重力产生斜向下拉绳子和水平向左压杆的作用效果,故绳子对手指有斜向下的作用力,杆对手掌有水平向左的作用力,选项D正确。 答案:D 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 N和3 N的两个分力 B.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5 N和3 N的两个分力 C.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 N和5 N的两个分力 D.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10 N和10 N的两个分力

解析:逆向思维法,根据两个分力的合力的取值范围来判定。A项中2 N不在6 N和3 N的合力范围内,B项中10 N不在5 N和3 N的合力范围内,C、D两项中的每个力均在其他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故A、B错误,C、D正确。 答案:CD 4.导学号19970092 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静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坐标原点,某时刻只受到F1和F 的作用,且F1=10 N,F2=10 N,则物体的合力() 2 A.方向沿y轴正方向 B.方向沿y轴负方向 C.大小等于10 N D.大小等于10 N 解析:如图所示,将F2正交分解,则F2y=F2cos 45°=10 N=F1,所以F1、F2的合力为F=F2x=F2sin 45°=10 N。 答案:C 5.如图所示,用绳子一端系在汽车上,另一端系在等高的树干上,两端点间绳长10 m。用300 N 的拉力把水平绳子的中点往下拉离原位置0.5 m,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绳子的伸长量,则绳子作用在汽车上的力的大小为() A.1 500 N B.6 000 N C.3 000 N D.1 500 N 解析:由题目可知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正弦值为sin α==0.1,将力F按如图所示进行分解,则F=2F绳sin α。所以绳子的作用力为F绳==1 500 N,选项A正确,B、C、D错误。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 1、分力: 几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注意: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是等效的,它们可以互相代替,并非同时并存。2、力的分解: 概念: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注意: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合力)是等效的,它们可以互相代替,并非同时并存!!! 2、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 例题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该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力F分解.

例2、重为G的球放在光滑的竖直挡板和倾角为 的斜面之间,求挡板和斜面对球的作用力各多大? 3、分解力的步骤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3、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 例3、受力分析 4、力的分解有确定力的几种情况: 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唯一解) 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唯一解) 3、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大小 5、力的正交分解法 (1)原理:把一个已知力沿着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

(2)步骤:①建立xoy 直角坐标系 ②沿xoy 轴将各力分解 ③求x 、y 轴上的合力Fx,Fy ④最后求Fx 和Fy 的合力F 大小:2 2y x F F F += 方向:y x F F =θtan (与Y 轴的夹角) 例2、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0kg 的物体,它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0角斜向上的50N 的拉力作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g=10m/s 2,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sin370=0.6,cos370=0.8) 解析: 变式1如图所示,F1=5N ,F2=10N ,F3=15N , θ=600,用正交分解法这三个力的合力 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做三角形定则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矢量理量。 如:力、速度、位移、加速度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与合成总结

1.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F 1-F 2 | ≤ F合≤ F 1 +F 2 (4)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 2、力的分解 (1)分解原则,要按力的实际效果分解,例:下图中小球重力的分解: (2)基本类型: 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时,有唯一解。 ②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③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时,其分解不惟一。

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这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时,其分解方法可能惟一,也可能不惟一。 (3)用力的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力最小值的规律: ①当已知合力F 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 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两分力垂直。如图所示,F 2的最小值为:F 2min =F sinα ②当已知合力F 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 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 2与合力F 垂直,如图所示,F 2的最小值为:F 2min =F 1sinα ③当已知合力F 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 2取最小值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F 1与合力F 同方向,F 2的最小值为|F -F 1| 3、正交分解法: 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这种分解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 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1)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正方向 (2)把各个力向x 轴、y 轴上投影,但应注意的是: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确定的正方向相反的为负,这样,就用正、负号表示了被正交分解的力的分力的方向 (3)求在x 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 x 合和在y 轴上的各分力的代数和F y 合 (4)求合力的大小 合力的方向:tan =(为合力F 与x 轴的夹角) 点评: 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某一方向的合力或总的合力)。 4、解题方法技巧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与课件3-5.力的分解

3-5.力的分解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力的合成的知识基础上,正确理解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2.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3.初步掌握根据具体的物理情景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的力的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强化“等效替代”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联系实际,培养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 如何判定力的作用效果及分力之间的确定 教学用具: 有关知识的投影片 教学方法: 实验法、类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已知分力求合力时,可按平行四边形法则,惟一地求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所对应的合力。而在已知某力,将它分解为两个分力时,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却可以有无数组解。但具体到实际当中如何分解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力的分解。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知道力的分解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3、会用图示法根据实际要求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阅读课本,回答: (1)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分解? (2)为什么说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学生:某一个力F,可用F 1和F 2 来代替,那这两个力叫F的分力。求一个已知 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因为分力的合力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当然应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老师总结:分力与合力是在相同作用效果的前提下才能相互替换,所以在分解某力时,其各个分力必须有各自的实际效果,比如:形变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讲,力的分解是唯一的。 例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这个力与水平面成θ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doc

高一物理力的分解知识点 力学是整个高中阶段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而在力学中"力的分解"是分析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归纳 一、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只分析它所受的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力; (2)一般应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再分析弹力。绕研究对象—周,找出研究对象跟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由几个接触面(点)就有可能受几个弹力。然后在分析这些接触面(点)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挤压,若有,则画出弹力。 最后再分析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弹力的地方就有可能受摩擦力。然后再根据接触面是否粗糙、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画出摩擦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及物体周围的其它物体的分布情况,分析待定力,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4)根据力的概念、平动方程和转动方程(其特例为平动平衡方程和转动平衡方程)来检验所分析的全部力的合力和合力矩是否满足题中给定物体的运动状态。若不满足,则一定有遗漏或多添了的力等毛病,必须重新进行分析。 二、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出现一些暗示的提法,如"轻绳"、"轻杆"表示不考虑绳与杆的重力;如"光滑面"示意不考虑摩擦力. 2.弹力表现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平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实际上都是弹力.两个物体相接触是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相接触不一定都产生弹力.接触而无弹力的情况是存在的. 3.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有弹力时才可能有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是粗糙的,到底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方向又如何?这也要由研究对象受到的其它力与运动状态来确定. 例如,放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的物体A,当用一个沿着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问物体A受几个力?从一般的受力分析方法可知A一定受重力G、斜面支持力N和拉力F,但静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可能沿斜面向上,也可能恰好是零,这需要分析物体A与斜面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及其方向才能确定. 4.对连接体的受力分析能突出隔离法的优点,隔离法能使某些内力转化为外力处理,以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但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根据需要,它可以是连接体中的一个物体或其中的几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千万不要盲目隔离以免使问题复杂化. 5.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质点与物体的差别.一个物体由于运动情况的不同或研究的重点不同,有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有时不可以看作质点,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而只考虑平动,那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在以后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均把物体认为是质点,物体受到的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学 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力的分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力及力的分解的概念. 2、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且都遵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掌握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的一般步骤,学会判断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培养观察、实验能力。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育学生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点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根据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教学方法 分析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践体验,讨论交流,用物理语言描述出力的分解的方法。 教学用具

物块,橡皮筋,弹簧秤,铅笔,细线,钩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看汽车自动上下坡视频 【过渡引言】:相信同学们学了今天的课程之后就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力的分解 新课教学: 【设问】:(回顾、铺垫)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什么叫力的合成力的合成遵循什么法则【学生回答】:如果原来几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原来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引导学生】而已知物体的合力求分力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力的分解。 【板书】1、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引导学生】那么,力的分解又应该遵循什么定律 【学生思考并回答】:也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板书】2、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过渡引言】不加限制条件,一个对角线可以做出无数组平行四边形,即一个力可分解为无数组不同的分力.如右图 在实际问题中,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往往是确定的,一个已知力究竟要怎样分解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把一个重物悬挂在橡皮筋上。 1、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案

力的分解 设计理念 为适应21世纪科技、人材、技术经济竞争的需要,世界性的新一轮大规模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所涉及的就是课程改革。在传统的课程观念中,课程被认为只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教师传递知识的手段,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媒介。这样,不仅使课程的创新价值被严重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自然地被扼杀了。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各要素中占支配地位。新一轮的教改课改要求我们,首先要自觉地更新和转变教育观念;在选择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过程和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地加工处理;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就具备了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力的分解是第一章《力》的一个难点,是前面知识的延续和加深。力的分解所遵守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规律。另外,力的分解所采用的等效替代思想为解决其他类似物理问题(如画等效电路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学生的主要困惑在于:分力是否真实存在?如何正确分解一个已知力?因此,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建立分力的概念和掌握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已知力的方法。不必在具体的教学运算上多花时间。 本节课采用了指导——探索式教学模式,本模式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思想,他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索和主动研究,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用直觉思维去感知问题情境,再运用分类、比较、分析、归纳、推理、猜测等高级的心理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顿悟”,以解决问题。 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教学设计思路,即教学流程图如下: 分力与合力间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如为何立交桥建有长长的引桥等)感悟知识的价值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习题及答案

第五节力的分解 一、选择题。 1.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F1和F2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C.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作用 D.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力只能分解成惟一确定的一对分力 B.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 C.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则另一个分力有确定值 D.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两个分力方向,则两分力有确定值 3. 已知某力的大小为10 N,则不可能将此力分解为下列哪组力() A.3 N、3 N B.6 N、6 N C.100 N、100 N D.400 N、400 N 4.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在运算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A.位移、速度、加速度、力 B.位移、长度、速度、电流 C.力、位移、热传递、加速度 D.速度、加速度、力、路程 5. 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A. 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C. 重力,下滑力 D. 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正压力 6.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则这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关系是() A.两分力大小之和一定等于合力的大小 B.任一分力都一定小于合力 C.任一分力都一定大于合力 D.任一分力都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合力 7.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②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上海南浦大桥,桥面高46m ,主桥全长846m ,引桥全长7500m ,引桥做得这样长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小汽车的重力平行于引桥桥面向下的分力 B.减小汽车对桥面的压力 C.增大汽车的下滑力 D.减小汽车的下滑力 9.在水平木板上放一个小铁块,逐渐抬高木板一端,在铁块下滑前的过程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 和铁块对木板的正压力F N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和F N 都不断增大 B. F 增大,F N 减小 C. F 减小,F N 增大 D. F 和F N 都减小 10.如图,某同学把放在斜面上的木箱的重力分解为F 1和F 2两个力,F 1平行于斜面向下,F 2垂直于斜面向下,下列关于这两个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1是木箱受的力 B. F 2是斜面受的压力 C. F 2是木箱受的力 D.斜面受的压力与F 2大小相等 11.在图中两个体重相同的小孩静止坐在秋千上,两秋千的绳子是一样的。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绳子容易断 B.乙中绳子容易断 C.甲、乙中绳子一样容易断 D.不确定 A F 2 F 1 G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