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桡骨远端骨折有哪些分型

桡骨远端骨折有哪些分型

桡骨远端骨折有哪些分型
桡骨远端骨折有哪些分型

桡骨远端骨折有哪些分型

*导读:桡骨远端骨折有哪些分型?桡骨远端骨折比较常见,多见于老年妇女,青壮年发生均为外伤暴力较大者,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

桡骨远端骨折有哪些分型?桡骨远端骨折比较常见,多见于老年妇女,青壮年发生均为外伤暴力较大者,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主要有以下的一些临床表现:手腕疼痛肿胀,尤其以掌屈活动受限;骨折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餐叉状畸形,即腕部背侧隆起,掌侧突出。尺骨茎突轮廓消失。腕部增宽,手向桡侧移位。

桡骨远端骨折有以下6种分型,前三种较为常见:

*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称为Colles骨折。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

*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称反Colles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

*3.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

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4.Hutchinson骨折:此种骨折也较为少见。骨折包括两类:一类是桡骨茎突的横形骨折;另一类是指桡骨茎突的撕脱骨折,骨折块甚小并向远侧移位。

*5.die-punch 骨折:桡骨远端的关节内骨折,伴有月骨陷窝背侧表面的压缩。D ie - punch骨折是指桡骨远端月骨关节面的垂直压缩骨折,是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AO 分型属于B4型,常合并桡骨远端干骺端的纵向劈裂。

*6.Rutherford骨折:指桡骨远端中央关节面的骨折和凹陷移位,通常指月骨凹的背侧部分,因缺乏软组织附着,牵引复位难以成功。

(2018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远端骨折,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主要发生在6-10岁和60-75岁两个年龄阶段。在6-10岁阶段,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60-75岁阶段,女性患者明显比男性患者增多,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生率逐步上升。从发生的原因看,在6-10岁阶段,主要是高能量损伤引起,也与年轻患者的骨骼发育有相关性;而在60-75岁阶段,低能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其原因与高龄及肝肾亏虚相关。 一、病名 中医病名: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病名: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进行诊断。 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使之发生骨折。常见于跌倒,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部着地致伤。或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呈掌屈,手背部着地致伤。 2、症状和体征:①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②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枪刺状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向远侧突出。 3、辅助检查:X线正侧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多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或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伤后1—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局部瘀肿明显,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活动受限、痛处拒按,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涩。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肿胀渐消,疼痛渐减,但瘀肿虽消而未尽,筋骨未连。活动渐恢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肿胀已消,疼痛已减,骨折愈合迟缓,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桡骨远端骨折的中医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根据受伤的机制不同,可发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一证候分类 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形压痛,纵轴冲击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远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并尺桡下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二临床表现 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伤后腕部周围肿胀,疼痛,前臂远端畸形,压痛明显,腕、前臂活动功能障碍。 3X 线检查可确诊,又可明确骨折类型、移位方向等。 三病因 因外伤引起,伤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四治疗方法 1无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无需复位,直接以小夹板外固定。 2伸直型、屈曲型骨折经手法复位后加小夹板外固定。 3涉及腕关节面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后,骨折端极不稳定的,可行手术开放复位内固定。 五中医护理要点 1临症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加强观察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复位后用小夹板固定,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前臂吊带悬吊。 (4)功能锻炼夹板外固定后1~2 周内,嘱患者行握拳活动,以活动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2 周后在继续行握拳活动基础上,可开始行肩、肘关节的活动;从3~4 周开始逐步行前臂旋转和肩关节的抬举运动;约5~6 周拆除夹板外固定后,逐步加强腕、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等功能活动锻炼。每次定期换药时,还可行局部按摩,以松解粘连,舒筋活络。 2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2)骨折中后期宜选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3用药护理 (1)初期(伤后2 周内)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内服活血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体位浅探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体位浅探 作者:和艳红,孙永强,张云彬,魏景梅,刘汝银 【摘要】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固定体位。[方法]2002年9月-2008年8月选择21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进行多中心对照研究,对照组应用传统夹板掌屈位固定,治疗组塑性弹力夹板中立位固定。对腕关节局部症状、体征按照一定方法计分后,在受伤当日、整复后1周、去除外固定后3个时间点进行总积分比较,借以评价临床疗效。观察周期结束后3个月按照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考虑中心效应差之后,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末、治疗前与去除固定器后临床总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随访腕关节功能评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塑性弹力夹板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进行中立位固定,对腕关节临床症状、体征和功能的改善均明显好于小夹板掌屈位固定。 【关键词】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中立位固定; 塑性弹力夹板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常见的分歧是固定的体位。传统固定体位采用掌屈位,本科自2002年9月~2008年8月采用塑性弹力夹板,将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不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共21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5例,治疗组男23例,女82例,对照

组男19例,女86例。在河南省中医一、二附属医院及登封市骨科医院三家医院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入组病人在进入研究前经研究者指导详细阅读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在病人本人签字后生效。 1.2 观察疗效性指标 在受伤当日、整复后1周、去除外固定后对腕关节局部症状、体征计分后进行总积分比较,借以评价临床疗效。积分方法如下: 1.2.1 骨折移位情况正常(0分):折端无重叠; 轻度(2分):折端重叠,桡骨短缩<5 mm;中度(4分):折端重叠,5 mm≤桡骨短缩≤10 mm; 重度(6分):折端重叠,桡骨短缩>10 mm。 1.2.2 肢体肿胀正常(0分);轻度(1分):略高于周围正常组织,肤色轻度改变;中度(2分):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肤色改变明显。重度(3分):明显增粗,肤色改变严重。 1.2.3 腕关节外形正常(0分);轻度畸形(1分):异于正常,银叉样畸形或枪刺样畸形不明显;中度畸形(2分):银叉样畸形或枪刺样畸形存在;重度畸形(3分):银叉样畸形和枪刺样畸形同时存在。表1 两组治疗前临床体征总计分比较组别NMean±SDMinimumMaximumz值P 值对照由表1可知,经t检验,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体征具有可比性。 1.3 统计分析方法 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考虑中心效应时用协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考虑中心效应时用CMH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作者:————————————————————————————————日期: 1

2016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 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ZY/T001.9-94)。 ( 2)西医诊断标准:参 照《 临 床 诊 疗 指 南 ——骨科 (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 2 周以内。 (2)中期:伤后 2 周~4 周。 (3)晚期:伤后 4 周以上。 3.分型 (1)无移位型 (2)伸直型 (3)屈曲型 (4)半脱位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和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的患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 (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 (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 (3)局部肿胀严重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 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凝血功能 (4)肝功能、肾功能 (5)心电图 (6)胸部透视或胸部X线片 (7)骨折部位X线片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折部位C T、MRI,骨密度测定等。 (八)治疗方法 1. 手法整复、外固定 2. 药物治疗 3. 康复治疗 4. 并发症的防治 5. 护理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局部肿痛好转,X 线片复查达到功能复位标准,外固定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3.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常规 2013-04-02 本文行家:飞翔的泪 【病情评估】 1. 体格检查:接诊医师及时完成体格检查,重点注意桡骨远端畸形情况,腕关节活动情况,同时注意有否存在其他部位的骨折。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及时拍摄腕部创伤系列X线片(腕关节正位、腕关节侧位)以确诊骨折及了解骨折类型。CT检查:进一步明确骨折详细情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3.化验及辅助检查: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生化检查、肝功,传染病三项、血型、出凝血时间检查。查心电图及胸透。 【诊断】 1.判断是否有骨折 (1)病史:包括外伤性质、时间、机制、部位、出血情况及伤后处理经过。 (2)损伤部位可出现肿胀、皮下瘀斑、餐叉样或枪刺手畸形、局部压痛明显、反常活动、骨擦音阳性、纵向叩击痛阳性。腕关节功能受限。 (3)是否有神经血管损伤则有相应表现。 (4)X线发现骨折移位情况,CT检查尤其是三维重建,可以明确骨折块的移位方向、角度,明确关节面的塌陷程度,发现隐蔽的腕骨骨折,特别是普通X线难以诊断的涉及舟骨窝、月

骨窝的桡骨远端骨折,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而且CT检查对于桡骨远端三柱理论的应用,尤其是传统X线检查容易疏漏的中间柱损伤,包括月骨关节面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检查是评估桡腕骨间韧带撕裂、三角纤维软骨(TFCC)损伤、软骨损伤以及肌腱损伤的最准确评估手段。 2.判断骨折的类型 (1)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2)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 (3)背侧缘劈裂型 (4)掌侧缘劈裂型 3.鉴别诊断:是否合并臂丛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肩胛上神经损伤,是否为病理骨折,是否合并头颅胸腹部损伤。 【治疗方案】 治疗的目的是使腕关节能获得充分的无痛运动及稳定性,恢复正常工作和日常活动,而且将来不会有退行性变倾向。 非手术治疗:无移位骨折者,.简单移位型骨折可闭合复位者。 满意复位的标准为:桡骨短缩小于2~3mm,桡骨远端关节面为掌倾而非背倾,尺偏角恢复接近或达到20°,无粉碎性骨折片合关节面不平整。 手术治疗:对部分关节内明显移位骨折及手法复位失败的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要精确重建关节面、坚强内固定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外骨折要求恢复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以减少骨折继发移位的可能。 手术适应证: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桡骨远端关节面破坏;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失败,或复位成功,外固定不能维持复位以及嵌插骨折,导致尺、桡骨远端关节面显著不平衡者;骨折畸形愈合,有神经症状或肌腱功能障碍、或前臂旋转受限者。 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方式取决于患者的全身情况及骨折局部情况。 经皮克氏针固定、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入路选择主要有:掌侧入路、背侧入路以及掌背侧联合入路。

中医(专长)-中医骨伤科学-桡骨下端骨折练习题

第八单元桡骨下端骨折 一、A1 1、桡骨下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侧端几厘米范围内的骨折 A、1厘米 B、2厘米 C、3厘米 D、4厘米 E、5厘米 2、桡骨远端骨折向背侧移位时呈何样畸形 A、爪形手 B、枪刺样 C、锅铲状 D、靴状 E、餐叉样 二、B 1、A.掌屈、桡偏位 B.掌屈、尺偏位 C.背伸、桡偏位 D.背伸、尺偏位 E.背伸位 <1> 、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整复后,应将腕关节固定 A B C D E <2>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整复后,应将腕关节固定于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桡骨下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侧端3cm以内的骨折。 【该题针对“桡骨下端骨折”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桡骨下端骨折临床表现 (1)病史:有明显的外伤史。 (2)症状体征:伤后局部肿胀、疼痛、手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可见“餐叉样”畸形;向桡侧移位时,呈“枪上刺刀状”畸形;缩短移位时,可触及上移的桡骨茎突;无移位或不完全骨折时,肿胀多不明显,仅觉得局部疼痛和压痛,可有环状压痛和纵轴压痛,腕和指运动不便,握力减弱,须注意与腕部软组织扭伤鉴别。 【该题针对“桡骨下端骨折”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B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桡骨下端骨折固定方法 (1)无移位骨折:不需要整复,仅用掌、背两侧夹板固定2~3周即可。 (2)伸直型骨折:先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一平垫,然后放上夹板,夹板上端达前臂中、上1/3,桡、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手腕的桡偏和背伸活动。 (3)屈曲型骨折:在远端的掌侧和近端的背侧各放一平垫,桡、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桡偏和掌屈活动。 扎上三条布带后,将前臂悬挂胸前,患肢保持在旋后15°或中立位,纠正骨折再移位倾向,固定4~5周。【该题针对“桡骨下端骨折”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桡骨下端骨折固定方法 (1)无移位骨折:不需要整复,仅用掌、背两侧夹板固定2~3周即可。 (2)伸直型骨折:先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放一平垫,然后放上夹板,夹板上端达前臂中、上1/3,桡、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手腕的桡偏和背伸活动。 (3)屈曲型骨折:在远端的掌侧和近端的背侧各放一平垫,桡、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桡偏和掌屈活动。 扎上三条布带后,将前臂悬挂胸前,患肢保持在旋后15°或中立位,纠正骨折再移位倾向,固定4~5周。【该题针对“桡骨下端骨折”知识点进行考核】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一、疾病名称 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好发于中年及老年人,女性多余男性。二、临床表现及体征 ①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 ②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锅铲样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 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向远侧突出。 三、临证施护 (一)腕部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活动、指端感觉、运动情况。 2.体位护理:.小夹板固定: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前臂吊带悬吊。卧位时自然伸臂并将前臂抬高与心脏成水平位。 3.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4.观察有无神经受压情况:患肢末梢的感觉,有无麻木,活动是否自如,有异常,找原因,通知医师处理。 5.遵医嘱使用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腕等。 (二)患者肿胀

1.观察骨折部位肿胀、血运情况;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 2.根据患肢肿胀情况,及时告知医师,调整布带松紧度。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4.进行中药熏洗、红外线、TDP、电脑骨伤治疗仪理疗等。促进瘀血吸收,使肿胀时日消退,为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 5.遵医嘱腰部予中药贴敷、中药塌渍、灸疗等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及时向医师反馈。 (三)腕部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肢端的感觉,有无麻木,活动是否自如,有异常。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活动生活自理的注意事项。 3.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4.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臵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四、饮食护理 1.早期饮食护理:患者因胃肠道蠕动减弱出现腹胀、便秘,此时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的饮食或半流质为主,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易胀气的豆类食物。多吃营养高的食物及活血化瘀之品,如白萝卜,木耳,山楂等,忌壅阻气机之品,如土豆、甜品等。 2.中后期饮食护理:患者食欲增加,骨折修复,机体消耗较大,饮食应以营养和钙质丰富的食物为主,按照健胃和脾,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之原则来调理饮食.可食甲鱼、木耳、猪腰、豆类、海产品、动物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知识分享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 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远端骨折,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主要发生在6-10岁和60-75岁两个年龄阶段。在 6-10岁阶段,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60-75岁阶段,女性患者明显比男性患者增多,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生率逐步上升。从发生的原因看,在6-10岁阶段,主要是高能量损伤引起,也与年轻患者的骨骼发育有相关性;而在60-75岁阶段,低能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其原因与高龄及肝肾亏虚相关。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进行诊断。 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使之发生骨折。常见于跌倒,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部着地致伤。或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呈掌屈,手背部着地致伤。 2、症状和体征:①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②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锅铲样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③桡骨

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向远侧突出。 3、辅助检查:X线正侧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多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或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 中医分型 (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中医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常规 一、治疗 1.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 2.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 二、护理 1、维持有效固定,夹板和石膏固定松紧应适宜,特别是肿胀高峰期和消退后,应随时加以调整。维持远端骨折段掌屈尺偏位,患肢抬高,减轻肿胀,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 2、预防急性骨萎缩。由于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和妇女,伤后活动锻炼不够,易引起急性骨萎缩,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痛性骨质疏松,亦称为SUDEC'K S 萎缩或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急性骨 萎缩的典型症状是疼痛和血管舒缩紊乱所致的皮肤改变,晚期可致手指肿胀,关节僵硬。一旦发生,治疗十分困难,应以预防为主。骨折后,早期应抬高患肢,加强功能锻炼。当出现疼痛、皮温改变、多汗或脱毛等症状时,可进行对症处理,同时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溃疡形成。还可做理疗,必要时进行交感神经封闭。 3、患肢前臂石膏托固定时,平卧以枕垫起;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 4、术后观察伤口及患肢的血运情况。 5、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患肢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三、功能锻炼 1、早、中期:术后当日或术后次日做肩部悬吊位摆动练习。术后2~3 日做肩、肘关节主动运动,手指 活动练习,逐日增加动作幅度及强度。术后2~3 周,做手握拳曲腕肌静立收缩练习。术后第 3 周增加屈指、对指、对掌的抗阻力练习。 2、晚期:开始腕部的屈、伸主动练习,腕屈曲抗阻练习。3~4 日后增加前臂旋前、旋后练习、 1 周后增 加腕背伸牵引。10 日后增加前臂旋前牵引。两周后增加前臂旋后牵引。 四、饮食 早期(1~2 周)以清淡饮食为主,忌食酸辣、遭人、油腻,尤不可过早食用肥腻滋养之品。中后期由清淡饮食转为补充高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蛋白质。 五、出院指导 1、保持心情愉快,告知药物的用法、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合理饮食。 2、继续功能锻炼,但 不可操作过急。 3、石膏固定的病人,卧位时将患肢垫高,以利静脉和淋巴回流;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将患肢悬挂于胸前,勿下垂和随步行而甩动,以免造成复位的骨折再移位。 4、定期复查。当固定的肢体皮肤发绀或苍白、感觉过敏或消退、麻木、肿胀等及时来院就诊。

2018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 桡骨远端骨折就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 。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远端骨折,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主要发生在6-10岁与60-75岁两个年龄阶段。在 6-10岁阶段,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60-75岁阶段,女性患者明显比男性患者增多,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生率逐步上升。从发生的原因瞧,在6-10岁阶段,主要就是高能量损伤引起,也与年轻患者的骨骼发育有相关性;而在60-75岁阶段,低能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其原因与高龄及肝肾亏虚相关。 一、病名 中医病名: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病名: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进行诊断。 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使之发生骨折。常见于跌倒,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部着地致伤。或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呈掌屈,手背部着地致伤。 2、症状与体征:①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②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枪刺状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向远侧突出。 3、辅助检查:X线正侧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多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或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二)证候诊断 : 1、气滞血瘀证:伤后1—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局部瘀肿明显,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活动受限、痛处拒按,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涩。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肿胀渐消,疼痛渐减,但瘀肿虽消而未尽,筋骨未连。活动渐恢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肿胀已消,疼痛已减,骨折愈合迟缓,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二)骨折分期与分型 1、分期: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病名 中医病名: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病名: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进行诊断。 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使之发生骨折。常见于跌倒,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部着地致伤。或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呈掌屈,手背部着地致伤。 2、症状和体征:①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 ②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枪刺状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向远侧突出。 3、辅助检查:X线正侧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多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或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二)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1—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局部瘀肿明显,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活动受限、痛处拒按,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涩。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肿胀渐消,疼痛渐减,但瘀肿虽消而未尽,筋骨未连。活动渐恢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肿胀已消,疼痛已减,骨折愈合迟缓,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二)骨折分期与分型 1、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骨折经整复固定后的护理工作对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促进骨折愈合与病情发展,分早、中、晚三个阶段,配以不同的食物种中药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形成。 一、早期(1-2周) 患肢屈肘90°掌心朝上,用三角巾悬挂于胸前,观察患肢肿胀疼痛,末梢血液循环,夹板松紧度等情况进行护理,必要时进行心理安慰,减轻其焦虑,恐惧情绪,协助病人摆放体位,整复后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取功能位。嘱咐病人及家属不能私自拆除固定的夹板,以及饮食上的配合治疗。 中医认为“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食疗可用三七10g,当归10g,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10天。 二、中期(2-4周) 定期调整松紧度及换药,协助医生拆开包扎和小夹板固定,查看骨折及皮肤的完整性,常规75%酒精清洗后,可外敷消炎膏加小夹板固定包扎,若有张力性水泡形成,可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渗液,视伤口情况可用呋喃西林湿敷或红汞外涂,加以配合饮食治疗。 饮食上由清淡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食谱可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汤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当归10g,骨碎补15g,续断10g,新鲜猪排或朱排骨250g,炖煮1小时以上汤肉共连用2周。 三、晚期(5周以上) 此为骨折后期,护理上可遵医嘱用中药泡洗理疗、药贴外敷等辅助方法,同时继续功能锻炼,特别加强腕、背、伸掌屈、对掌左右旋转每天3次,运动幅度应逐渐增大,以病人能忍受疼痛为度,告诉病者刚开始训练会有疼痛不适,要坚持遵医嘱正确功能锻练,患肢功能才能得以恢复。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

各骨科亚专业诊治范围

各骨科亚专业诊治范围 创伤骨科诊治范围: (一)上肢损伤:上肢各骨骨折、骨骺分离、各关节脱位: 1.锁骨骨折; 2. 肩关节脱位; 3.肱骨外科颈骨折; 4.肱骨骨折; 5.肘关节骨折、脱位; 6.尺桡骨骨折;7桡骨远端骨折。 (二)下肢损伤:下肢各骨骨折、骨骺分离、各关节脱位: 1.股骨颈骨折; 2.股骨转子部骨折; 3.髋关节脱位; 4.股骨干骨折; 5.股骨髁上骨折; 6.股骨髁部骨折; 7.胫骨髁骨折; 8.伸膝装置损伤及髌骨骨折; 11.膝关节韧带损伤;12.膝关节脱位;14.胫腓骨骨折;15.踝关节骨折脱位; (三)骨盆和髋臼骨折: 3.骨盆骨折; 4.髋臼骨折。 (四)挤压综合征与骨筋膜室综合征: 1.挤压综合征; 2.骨筋膜室综合征; 3.肌肉挛缩症; (五)运动损伤及火器伤: 3.肌腱断裂、滑脱; 4.肌肉挫伤、破裂; 8.四肢骨火器伤;9.四肢关节火器伤;10.四肢软组织火器伤; (六)骨和关节感染性疾病: 1.化脓性骨髓炎; 2.化脓性关节炎; 3.骨结核; 4.关节结核。 脊柱外科诊治范围: (一)脊柱畸形(包括先天性畸形、后天获得性畸形): 1. 颅颈交界区畸形(环枕畸形,齿状突畸形); 2.脊柱侧凸畸形; 3.脊柱后凸畸形; 4.脊柱前凸畸形。 (二)脊柱、脊髓损伤 1.脊柱损伤; 2.脊髓损伤; (三)运动损伤及火器伤: 11.脊柱、脊髓火器伤。 (四)颈肩痛和腰背痛: 1.颈肩痛; 2.腰背痛。 (五)脊柱脊髓疾病: 1.脊椎融合; 2.脊柱骨质疏松骨折; 3.骶部硬膜外囊肿; 4.椎管内外肿瘤; 5.椎管狭窄; 6.脊柱后纵韧带骨化; 7.椎间盘突出; 8.脊柱骨髓炎。 (六)脊柱的感染性疾病: 1.脊柱炎; 2.椎间盘炎; 3.脊柱结核。 关节外科诊治范围: (一)非化脓性关节炎(外科治疗): 1. 全身各关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2. 全身各关节骨性关节炎; 3.老年性退变性骨关节病; 4.地方性大骨节病。 (二)无菌性骨坏死:

桡骨柯氏骨折(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手法复位方法

桡骨柯氏骨折(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手法复位 方法 柯莱氏骨折 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背屈掌心触地,前臂旋前肘屈曲。骨折线多为横形。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常为粉碎骨折。骨折远段向背侧,桡侧移位,近段向掌侧移位,可影响掌侧肌腱活动。暴力轻时可发生嵌入骨折无移位。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或合并下桡尺关节韧带断裂,下尺桡关节脱位,分离,或造成尺骨茎突撕脱。 一、手法复位方法:整复前先了解受伤原因、肿胀情况,结合X片认清骨折移位方向及程度。可先抽出血肿,后注入2%普鲁卡因5~10ml作局麻,必要时可采取臂丛阻滞麻醉。方法一牵抖复位法用于骨折断端向掌成角或远断向背侧移位,但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骨折未粉碎者。患者坐位即可,老年以平卧位较妥。肘部屈曲90,前臂置于中立位。助手把住上臂。术者两手紧握手掌,两拇指并列置于远端的背侧,其他四指置于腕掌部,扣紧大小鱼际肌。沿着原移位方向牵引2~3分钟。待重叠移位矫正后,在牵引下矫正旋转移位,稍旋后10~16而后猛力牵拌、牵抖时仍用力牵引,利用牵引力,顺纵轴方向骤然猛拌,使之加大牵引力

而对位,同时迅速尺偏掌屈。尺偏掌屈时不要旋转,骨折即可复位。方法二 三人复位法适用于老年骨折,骨折线已进入关节,骨折粉碎者。牵引:患者取坐位或仰位,将肩关节、肘关节屈曲各90,前臂置于中立位。一助手持握患者手掌,另一助手紧握患者患肢上臂(肱骨下端),两助手对抗牵引,持续2~3分钟,使骨折断端间的嵌插完全解脱,同时应注意矫正旋转移位,一般骨折远端容易旋前移位。矫正移位:术者站于患者的外侧方,一手握住前臂下1/3,将骨折近端向桡侧推挤;另手握掌腕部,将骨折远段向尺侧推挤,矫正骨折远端的桡侧移位。然后术者两手示、中、环三指置于骨折近端的掌侧,向上端提骨折近段;两拇指并列顶住骨折远端的背侧,向掌侧挤按,使之向掌侧复位,矫正骨折的掌背侧移位。 舒筋:待骨折移位完全矫正,腕部外形恢复正常后,术者一手托住手腕,另手拇指沿腕部伸、屈肌腱由近端向远端推挤,舒理肌腱,使之恢复正常位置。 二、固定器材 1、木板四块掌、背侧板与前臂等宽,背侧较掌掌侧板长,桡侧板较尺侧板长。 2、纸垫两个横档一般长为6~7cm,宽1、5~2cm,厚约0、3cm,以能包绕远段的背、桡二侧面为度。掌侧方形平垫长宽均约4cm,厚约0、5cm。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伤后腕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前臂下端畸形,压痛明显,腕臂活动功能障碍。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跌倒用手掌撑地的病史;或有腕关节掌屈着地而受伤病史。 (2)伤后有腕部肿胀,并出现“餐叉”畸形;也可由于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腕关节畸形不显著。 (3)伸直型X线片上具有三大特征:①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 ②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的角度也消失;③桡骨长度短缩,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处于同一平面。屈曲型桡骨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 1、分型 (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可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2、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早期:伤后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中期:伤后2~4周,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此时手法复位困难,如需要再次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后期:伤后4周以上。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形改造,已相当稳定。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三)鉴别诊断 1、腕部软组织扭伤:患者仅有局部疼痛肿胀,没有环形压痛和纵向叩击痛,腕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可通过X线片相鉴别。 2、伸直型与屈曲型相鉴别,主要依靠病史(损伤机制)、症状、体征、X线进行鉴别诊断。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是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远端骨折,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为粉碎型。间接暴力常发生于老人、青壮年、儿童。其发生原因主要是两个年龄阶段:在6-10岁阶段,主要是高能量损伤引起,也与轻患者的骨骼发育有相关性;而在60-75岁阶段,低能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其原因与高龄及肝肾亏虚相关。表现为伤后腕部出现疼痛、肿胀,压痛明显,腕部活动功能障碍;有移位者可见畸形,触之有骨擦感。临床中医分型:无移位型、伸直型、屈曲型、半脱位型。中医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一、护理评估 1、患者的年龄、受伤史、骨骼病病史。 2、患肢疼痛、局部肿胀、皮肤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X线摄片结果。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病情观察,做好记录 (1)腕关节疼痛、肿胀、血运、功能障碍情况。 (2)注意观察小夹板及石膏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3)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

动脉搏动及被动手指活动时的反应等。 三、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中药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反应。 四、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以清淡开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为主,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骨折中后期应合理膳食,宜选择高营养,多进食补益肝肾气血之品。 五、情志护理 给予精神上安慰,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保持乐观情绪,与患者建立融洽友好的关系,取得患者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六、临证施护 (1)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拌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小夹板及石膏外固定。(2)冬季应注意患肢末节的保暖,防止受凉。 (3)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针刺或药物止痛。 (4)患肢淤血肿胀,遵医嘱用中药外敷或熏洗。 (5)如需手术者应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 七、并发症的护理 (1)压迫性溃疡多由于夹板位置移动未及时调整、使用绷带过紧、

手法整复联合中药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手法整复联合中药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并分析手法整复联合中药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门诊部收治的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20例,全部患者采用手法整复、超腕关节夹板外固定,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内服中药汤剂及外用熏洗治疗,随访4个月~1年,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V AS评分和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20例患者中,优13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5.0%。其中1例为严重粉碎性骨折,夹板固定后移位明显,后转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的V AS评分(2.15±0.44)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8.22±1.13)分,而腕关节功能评分(91.02±5.66)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的(38.46±3.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联合中药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减轻腕关节疼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标签:手法整复;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中药治疗;临床疗效 随着交通工具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骨折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其中桡骨下端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桡骨下端骨折通常指在桡骨远侧端2~3 cm处,骨的完整性及连续性遭到破坏,多为闭合骨折,临床上也称为桡骨远端骨折[1]。桡骨下端较为粗大,主要为松质骨构成,此处易发生骨折,其原因是由于应力的薄弱点位于松质骨与坚质骨的交界处[2]。桡骨下端骨折主要分为屈曲型、伸直型、掌侧缘和背侧缘四种骨折类型。其中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类型最常见,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多是由于间接暴力所致,例如患者跌倒后腕背屈掌心着地、后肘部伸展、前臂旋前等。若复位不当,则易造成手指与腕部的慢性疼痛、僵硬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手部的功能及正常使用[3]。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因此笔者所在医院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的20例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超腕关节夹板外固定,同时配合按摩康复、中药汤剂及熏洗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从笔者所在医院骨科门诊部20例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7~69岁,平均(46.1±5.2)岁;伤后就诊时间1~13 h,平均(5.3±1.3)h;受伤原因均为高处坠落或摔伤;其中左侧9例,右侧11例;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1例、横断性骨折10例、斜面型骨折9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移位。排除标准:开放性骨折患者、其他骨折类型患者、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及治疗依从性差者。 1.2 治疗方法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 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TCD编码:BGG0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桡骨下端骨折(ICD10编码:S52.5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病史: 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主要症状及体征:伤后腕部出现疼痛,肿胀,压痛明显,腕部活动功能障碍;有移位者可见畸形,触之可有骨擦感。 (3)X线摄片检查可见: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或掌侧移位,骨折端成角,桡骨压缩嵌插短缩,或可见骨折块移位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证候分型 (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插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形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编码TCD:BGG000、ICD10:S52.501的桡骨远端骨折;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有闭合复位外固定适应证; 3、除外以下情况: (1)桡骨远端骨折无移位者 (2)并发血管神经损伤者; (3)局部软组织条件不允许石膏外固定者; (4)患处严重皮肤疾病者; (5)合并其他无法耐受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的疾病(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等。需住院治疗者;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必须的检查项目。

优势病种护理常规

骨伤科优势病种 诊疗常规 护理常规

贡井区中医医院 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常规及护理常规 目录 一、腰痹(腰椎间盘突出)诊疗常规 二、项痹(颈椎病)诊疗常规 三、桡骨远端骨折诊疗常规 四、腰痹(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五、颈痹(颈椎病)护理常规 六、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一、腰痹(腰椎间盘突出)诊疗常规 1、病名 1.1 中医:腰痹 1.2 西医:腰椎间盘突出 2、定义:由于载重和脊柱运动,使腰椎间盘受到挤压,牵拉和扭转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致腰腿痛等症状,属祖国医学腰痹病范畴。 3、诊断标准 3.1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3.2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3.3 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3.4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 3.5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4、治疗方案:以牵引、针灸、按摩、拔罐、中药为主要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适当静脉给予活血化瘀药。 5、中医证候分类 5.1 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治法: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选方:身痛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地龙、香附、羌活、秦艽、灵脂、没药、牛膝、甘草。 取穴:肾腧、大肠腧、膈腧、腰部阿是穴、委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