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及答案(1).docx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及答案(1).docx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及答案(1).docx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及答案(1).docx

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及答案(1)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苦吟 : 生命的艺术化

刘明华

文学创作有一个共通性的现象:那就是作者在创造时所遇到的“生产”困难。人们常常在

作品粗坯出现之后,反反复复地“推敲”,打磨,不到自己满意不罢休。最后呈现给世人的

作品,多是涵蕴着作者几许欢乐几许痛苦之作。

自声律问世之后,诗人对诗之“吟”的看重以及“吟”诗的风气是大超过往日了。声调之抑

扬、音韵之美感只有通过“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换个角度。声律论的产生与魏晋以来“吟

啸”的风气也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苦吟”现象大量出现在唐宋时期,无疑与律诗这一体制有

着直接的关系。从一般的吟诵到苦吟,反映的是欣赏与创作的关系。“苦吟”是一种创作状

态,它既有对声律的追求,又有对字义的选择。它正是带镣之舞的表现。

唐人中最早提出苦吟概念的不是杜甫,但最早进行这方面的实践,且取得极大成就的则

无疑是他,杜甫提出了“长吟”的概念。《解阿十二首》之六云: “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

自长吟。”这里把“改”和“吟”连在一起,表明的是诗人创作的一种重要形态:边改边吟,边

吟边改,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而饶有意味的是,吟的和改的是“新诗”近体诗。

“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位才气纵横诗如泉涌的天才常常来不及字斟句酌,对于律诗,他

是非不能也 ,不为也。当他写过少量律诗之后,便兴趣索然了,那种体裁对他确实是一种束

缚。因而,相传他写的《戏赠杜甫》说杜甫做诗太苦以致成了“太瘦生”,也不是空穴来

风。

当然,杜甫的苦吟决不限于“新诗”。其创作过程中养成的刻苦写作态度必然会贯穿到他

所有创作中去。杜甫如此,整个诗坛也如此。于是,许多故事、许多感慨由此而生。一种

刻苦写作态度可能成为受罪遭难式的自我折磨,一种玩命式的呕心沥血,一种亢奋不已的

精神状态,一种自我为仇的生活态度,甚至是一种生命寄托。

苦吟诗人刻苦态度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苦吟本身又塑造了诗人的个性。大体而

言,刻苦吟诗的人中少有浪漫派。他们的行为多少有些乖僻,其风格也自成一体。孟郊自

称“积恨成狂痴”,《唐才子传》记载卢仝“性亦古介僻”。痴、憨、狂、癖竟成了苦吟诗人的共同性格倾向。

文人苦吟的意义在于生命的投入。元人杨载对此有一深刻认识: ”古人苦心终身,日炼月

锻,不曰“‘语不惊人死不休’,曰‘一生精力尽于诗’。”苦吟在本质上是诗人们对美的创造。

诗人在“吟”时,既有推敲之意,也有把玩之乐。而把一个字改来改去,为的是什么呢?是

服从声律的需要,还是为了使表达更准确?还是为了使意思更新鲜,抑或是为了作者想象的情

景更精彩?这样,在苦吟的过程中,就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更准确,一是更艺术。

苦吟诗人的认真态度,构成了文学史上的一道风景。胡适说: “这样认真的态度,便是杜

甫以后的新风气。从此以后,做诗不是给贵人贵公主做玩物了,也不仅仅是应试应制的工

具了 ,做诗成了诗人的第二生命。”苦吟诗人们,创造着美妙的“第二自然”,这是他们对文学

的贡献。

(节选自《丛生的文体一唐宋文学五大文体的繁荣》,江苏教育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作者在行反反复复地“推敲”、打磨后最后呈世人的作品,能者感受到几

,几痛苦。

B. 欣者通吟能感受歌声之抑、音韵之美感,“苦吟”却是一种作状,吟涌到苦吟,反映的是欣与作的关系。

C.以杜甫代表的批人在其作程中养成的刻苦写作度必然会穿到他所有作中去,而非

限于新作。

D. 苦吟本身塑造了人的个性。种刻苦写作度可能令人自我折磨、呕心血,所以苦吟人很少有浪漫派人。

(2)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文章以杜甫苦吟歌列,不反映了苦吟“ 吟改”的形,也了苦吟符合新

客的作要求。

B.文章以李白写少量律之后,便趣索然例,述了律体裁他确是一种束,体了苦吟

之法非人人皆能掌握。

C. 文章引用了一些人关于“苦吟”的句,述了古代人苦吟象的,使文章的述更加充分、有

力。

D.文章尾引用胡适的,述了苦吟度改了歌作的气,了其文学的献,起到了收束全文

的作用。

(3)歌作程何会出苦吟” 象?要概括明。【答案】( 1) A

(2) B

(3)①人面作困,需要反复打磨。② 近体体制及声律的客要求。③ 人借助苦吟生命的寄托。④ 美的造,得的趣。

【解析】【分析】( 1) A 中“能者感受到几,几痛苦”不正确。原文第一自然段“最后呈世人的作品,多是涵着作者几几痛苦之作”。而且苦吟后的作品“更准确”,“更”,不是使者感到痛苦。故A。

(2) B 中“文章以李白写少量律之后,便趣索然例,述了律体裁他确是一种束”,合

全文文意及第四内容可知一例子是突出杜甫苦吟的作

度,并非表李白受律体裁束。故B。

( 3)根据第 1中“那就是作者在造所遇到的‘生’困。人常常在作品粗坯出之后,反反复复地“推敲”,打磨,不到自己意不休”可推断出原因之一,是人面

作困,需要反复打磨。根据第 2 中“而‘苦吟’ 象大量出在唐宋期,无疑与律

一体制有着直接的关系。??它既有声律的追求,又有字的。”可推断出原因之二,是近体体制及声律的客要求。根据第5“其作程中养成的刻苦写作度必然

会穿到他所有作中去。杜甫如此,整个也如此。??一种玩命式的呕心血,一种亢不已的精神状,一种自我仇的生活度,甚至是一种生命寄托。”从中能推断出原因之三,是人借助苦吟生命的寄托。根据第7“其苦吟在本上是人美的造。人在‘吟’ ,既有推敲之意,也有把玩之。”从中能推断出原因之四,是美

的造,得的趣。

故答案为:⑴ A;⑵ B;

⑶ ① 诗人面临创作困难,需要反复打磨。② 近体诗体制及声律的客观要求。③ 诗人借助

苦吟实现生命的寄托。④ 实现对美的创造,获得艺术的乐趣。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

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

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第三步,逐项和原文对照,确定答案。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

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

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

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3)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

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

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

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

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并且更

加具有世界意识。但也不可否认,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良社会情绪。比如,自卑自馁情绪有

之,“牢骚太盛”情绪有之,懈怠散漫情绪亦有之。这些社会心态虽不是主流,却会对

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消极影响。如不及时修复,不仅会伤及个人幸福生活,还会影响

整个社会心态,甚至会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脚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心态必

须强起来。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社会成员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价值观的总和,属于社会意识范

畴。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与其发展实际密切相关,是时代的“晴雨表”“风向标”;它同时会

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甚至影响整个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健康的社会

心态是个人、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用短短几十年时间从“饥寒交迫”变为总体小康、从“一穷二白”发展

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边缘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现在正阔步走在“强起来”的大路

上。在这个“强起来”的新时代,应当有与之匹配的社会心态。

心态强起来应增强自尊自信。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尊自信的民族,自尊自信是中华民族精

气神的集中体现。新时代,自尊自信源于深入了解“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它要求我们既不妄自菲薄,看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拒绝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也不妄自尊大,拒绝其他文明优

秀成果。只有清醒认识我国历史走向、准确定位我国历史方位,才能更加自尊自信。只有

不断增强自尊自信,才能更加敢于正视自身不足、敢于承认别人长处,进而取长补短,更

好迈向伟大复兴。

心态强起来应更加理性平和。理性平和就是冷静全面看待事物,不为不良情绪所左右;

就是辩证客观分析问题,不偏激也不片面;就是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不扣帽子不打棍子。

新时代,理性平和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要求我们清醒认识、坚定信心,深入理

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同时牢牢把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变”;科学

把握强国建设是“长期进行时”,积极应对“四大挑战”、克服“四种危险”。理性平和,才能拨云见日抓住本质,才能去蔽除障获得真知,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取得成功。

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新时代,心态强起来才能更好服务于强国

建设,才能更加专注奋发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一些不良社会情绪不是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虽会伤及个人,但无碍整个国家的发

展大局。

B.一个国家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发展实际正相关。

C.社会成员的情绪基调、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

D.与“强起来”的新时代匹配的社会心态需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专注奋发。尽管一些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总体状况的一分为二的分析,引出观点,针对性强。

B.文章二三段按具体到一般的思路,阐述了社会心态和当代中国心态强起来的重要性。

C.文章四五段论述了使心态强起来的两点意见,字里行间情理充盈,理性却不失自信。

D.文章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逻辑清晰严密,条理性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中国日益“强起来”的显著标志是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的社会心态。

B.社会心态既反映一个国家国情的现实性,也体现其历史命运、文化传统的独特性。

C.以是否具有世界意识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社会心态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越来越重要。

D.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让心态强起来是强国建设的必做题。

【答案】( 1) B

(2) B

(3) A

【解析】【分析】( 1) A 项社会心态“影响整个国家发展大局”; C 项“都取决于”错误,原文只是说“影响”; D 项“专注奋发”是心态强起来的结果。

(2)B. “具体到一般的思路”错误,应该是“一般到具体”。文章第二段说的是一般现象,第三段说的是具体现状。

( 3) A.一是判断绝对化,应加“之一”;二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心态正变得越来越理智

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不是已经达到理智成熟、开放多元、积极主动。

故答案为:⑴ B;⑵B;⑶A;

【点评】( 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

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

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

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

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

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

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

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先生的《论雅俗共赏》最早于1948 年上半年由观察杂志社出版,书中其收关于文

艺的论文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谈诗歌的,主要是谈朗诵诗。先生对新诗创作有个基本观

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盖中国传

统诗歌与音乐有密切关系,而“节奏”是从音乐来的;尽管新诗与音乐已没有直接关系,却

也不能没有节奏。既称为诗,总要读来朗朗上口,因此节奏是不能缺少的。这本书中谈诗

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书中力作当推《论雅俗共赏》和《论逼真与如画》。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论雅俗共

赏》。先生撰写论文,经常结合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谈问题,此文自不例外。这篇论文

的观点是有倾向性的,即以古今的名著名篇为例,要求今后的作者能照顾到广大读者层面。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

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这就是我对先生论“雅俗其赏”的粗浅理解。其实我以为,雅与俗并非彼此不能相容的矛盾对立面,其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

沟。在先秦文学中,《诗》三百篇应该是最古老也最典雅的作品了,但其中“国风”和“小

雅”两大类,有不少作品最初也应该是比较通俗的,且曾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经过上层

文化人进行加工,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楚辞》中的《九歌》也是这样。其后的

汉魏乐府、五七言诗以及词、曲,散体文中的话本等,其发展过程亦大抵如是,不妨说都

是由俗变雅,或先俗后雅的。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等,在当时不过是流行一时供人消遣的“闲书”,现在则成为近代文学史中必须予以评价的

古典名著。可见“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不宜划分得太刻板、太绝对。

如果从读者这方面说,则从俗到雅,实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主要还是希望广大群

众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当前有一种风气,强调属于古典范畴的

文艺作品非经过人为的改动不可,即使是已被公认为经典之作,如小说中的《西游记》

《红楼梦》或戏剧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也要对它们妄施斧斤。理由是不“改刀的话就不算“与时俱进”,并认为群众也看不懂。我则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行不通的。真

正的经典作品,不下苦功夫是读不懂的。试问,谁敢擅改屈原的《离骚》《天问》以及鲁迅

的《野草》呢?成功的作家和艺术家是有责任提高读者和观众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水平的,而

不是随意迁就读者和观众的低水平,从而降低作品的质量或擅改传世已久的经典之作。如果

拿“雅俗共赏”做挡箭牌,而一味迎合时尚的低级趣味,最终是会葬送我们一切文学艺术

创作的前途的。

一部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能产生“雅俗共赏”的效果,乃是品位很高的美学境界,是一般

人很难做到的。不能由于作者水平低或演员的艺术表现力不足,写不出或演不出达到一定

水平的作品和剧目,便以“雅俗其赏”为借口而替自己文过饰非。在当前这种社会浮躁风气

下,在文化滑坡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请读者耐心读一读朱自清先生这本《论雅俗共赏》旧

著,窃以为是大有好处的。

(选自吴小如《<论雅俗共赏 >前言》,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本第一段最后一句的“这个观点”指的是“新诗语言必须要有节奏”的基本观点。

B.朱自清在《论雅俗共赏》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应重点照顾一般文化水平的读者。

C.《诗经》《楚辞》等经典作品都经历了由俗到雅的演变历程,这与上层文人的加工有

关。

D.“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即提高广大读者的文化素质和鉴赏力,而非一味地迁就读者水

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介绍文集基本内容,然后主要就其中一篇文章谈自己的理解和深入思考。

B.作者在阐述“雅俗并非矛盾对立”这一看法时,主要运用事例和引用等论证方法。

C. 文章主要从文学史发展和读者鉴赏两方面,阐释了作者对“俗”与“雅”的认识。

D.这篇前言体现作者鲜明的观点和写作动机,文末点明旧著再版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与音乐有关,因此朗诵诗歌时需关注诗歌的节奏,充分体现诗歌的美感。

B.清末谴责小说在当时是闲书,在今天成为经典名著,说明由俗变雅是一种常态。

C.要读懂屈原、鲁迅的作品,读者需下一番苦功夫,而不能寄希望于人为的改动。

D.追求雅俗共赏的境界,既要考虑读者的接受水平,也要致力于高质量的文艺创作。

【答案】( 1) D

(2) B

(3) B

【解析】【分析】( 1) A 项,“指的是‘新诗语言必须要有节奏’的基本观点”错误,根据原

文“先生对新诗创作有个基本观点,即诗歌语言固然应当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但更主要的

是新诗必须有节奏......这本书中谈诗歌的文章大抵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并论证这个观点。”,

可知文本第一段最后一句的“这个观点”指的是“新诗必须有节奏”,而非“新诗语言必须要有节奏”。 B 项,“文学作品应重点照顾一般文化水平的读者”错误,根据原文“这篇论文的观

点是有倾向性的,即以古今的名著名篇为例,要求今后的作者能照顾到广大读者层面。也就是说,

文学作品不能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读者阅读,而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

人)都能欣赏,这样的作品才能传之永久。”,可知朱自清在《论雅俗共赏》一文中指出,

文学作品“应该争取多数人(即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欣赏”,而不是“重点照顾一般文化水平

的读者”。 C 项,“《诗经》《楚辞》等经典作品”错误,根据原文“《诗》三百篇应该是

最古老也最典雅的作品了,但其中‘国风’和‘小雅’两大类,有不少作品最初也应该是比较通

俗的,且曾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经过上层文化人进行加工,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

作。《楚辞》中的《九歌》也是这样。”,可知《诗经》和《楚辞》中的《九歌》都经历了

由俗到雅的演变历程,而不是《诗经》和《楚辞》。故选D。

( 2) B 项,“引用等论证方法”错误,原文第二段中,作者在阐述“雅俗并非矛盾对立”这一

看法时,列举了《诗》《九歌》《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例子,属于运

用事例的论证方法,但没有运用引用的论证方法。故选B。

( 3) B 项,“说明由俗变雅是一种常态”错误,文中举“清末谴责小说,如《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在当时不过是流行一时供人消遣的书’,现在则成为近代文学史中

必须予以评价的古典名著”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雅”与“俗”只是相对而言,不宜划分得

太刻板、太绝对,而不是“说明由俗变雅是一种常态”。故选 B。故答案为:⑴ D;⑵B;⑶B;【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信息要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整体

阅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一选项,把握每一选项的

关键信息;最后根据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合理

推断与分析。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混淆未然与已然、部分与整体”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

(2)此题考查对论述文论证的分析能力。这类题,首先应读懂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把

握文章主要内容。然后分清文章的观点与论据,以及论证的方式等。这需要深入分析论证

思路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也需要掌握常见论证方法的大体规律。

(3)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筛选整合信息要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

生整体阅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一选项,把握每

一选项的关键信息;最后根据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

的合理推断与分析。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中国的科幻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出于科学知识普及、为现实服务的创作。

一些小说虽将时空延展至千年之后、宇宙之间,却仍然因为缺少对历史本质的深入观

照而缺乏宏大感。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在王晋康、刘慈欣、江波、阿越等人的笔下,

中国科幻小说的时空维度才真正较为充分地得到了延展。从早期的《亚当回归》开

始,到后来的《水星播种》《逃出母宇宙》等,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的世界倏忽千年,动辄

万里,故事中的人物或穿越到原始社会,或用星际冬眠的方式抵达遥远未来。其小说通过

这样的时空穿梭,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思考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太空开发等前沿科

技对于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

除却广阔的时空维度,科幻小说独具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美学,也让这一文学类型本身具有

宏大的特质。王晋康说过,宏大、深邃的科学体系本身就是科幻的美学因素。要把科学

之美在文学中表达出来,需要小说家兼具文学与科学两种素养。英国的阿瑟·克拉克的《2001 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等作品,用流畅、极具画面感的文字为读者描绘出外太

空极致的理性之美;刘慈欣的《地球大炮》里穿越地心向太空发射的地球大炮、《流浪地球》

里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地球发动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科技铸就的机器美学。同样是充满

力量感和惊奇感,但与自然山川河泽的雄浑壮美完全不同,科学之美是一种融合理性美、秩

序美和逻辑美的“人类世”之美,冰冷、肃穆而崇高。

科幻小说宏大叙事的另一个层面,即作为文学长篇叙事的宏大。首先是“叙事的宏大”。

在科幻小说家中,王晋康、刘慈欣努力以科技文明为内核书写价值信仰,但是对科学的坚定

信仰并不能够支撑起人的全部价值理念,只有有效地将科学精神与现代人本精神、人性

探索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科幻小说的宏大叙事。在这方面,有些作品表现出科学精

神有余而人本精神不足的缺陷。

其次是“宏大的叙事”。精神提得再高远,如果叙事能力跟不上,那么这个宏大叙事依

然是有问题的。很多科幻小说可以轻易地把时空范围延展到星际之间、千年之外,但在基本

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设置方面,仍然比较单薄、生硬,观念化的痕迹相对明显。而另外一

些科幻小说,则是叙事技巧到位,对人性、人情的书写在某种程度上为主流文学创作提供了

新的思考空间,比如陈楸帆的《荒潮》,韩松的《地铁》和《医院》系列等,但这些作品由

于价值观念的问题,又比较难以展开宏大叙事。或许正由于此,刘慈欣的《三体》才始终会

让人觉得难以超越。

(摘编自詹玲《当代中国科幻小说的宏大叙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陈楸帆的《荒潮》,韩松的《地铁》等叙事技巧到位,对人性、人情的书写上为主流文

学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它们是较好的“宏大的叙事”。

B. 科幻小说要具备文学长篇叙事的宏大,就是要让所叙之“事”宏大,要使文本实现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合一。

C.小说家需要具备文学与科学这两种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科幻小说具有科学精神与

科学美学这两个宏大的特质。

D.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设置是一些科幻小说的基础,只要叙事到位,就能抹去作品中那

些单薄、生硬、观念化的痕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思路清晰,第一段论述了科幻小说具备的时空维度,第二段论述了科幻小说具备

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美学。

B.文章层次分明,从科幻小说的“科幻”和“小说”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宏大叙事观状。

C.文章有理有据,第一、二自然段每分析一个角度都有具体的例子来论证观点,方便读

者理解。

D.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用例证和喻证的方法来说明要把科学之美在文学中表达出来,需

要小说家兼具文学与科学两种素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王晋康的《亚当回归》等小说出现之前,中国的科幻小说不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很

难体现对历史本质的深入观照。

B.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展现出的是一种与自然山川河泽的雄浑壮美完全不同的科学

之美,充满力量感和惊奇感。

C.纵使韩松的《地铁》等小说叙事技巧到位,却依旧难以展开宏大叙事,可见价值观念

问题对于科幻小说的叙事是有影响的。

D.刘慈欣的《三体》始终让人觉得难以超越,很大原因是其克服了其他作品在叙事技巧

和价值观念方面的诸多问题。

【答案】( 1) C

(2) D

(3) A

【解析】【分析】( 1) A ,从原文“ 些作品因价念方面的原因,又比

以展开宏大叙事”可知,它并不是“ 好的‘宏大的叙事’”。B ,概念。合“只有有效地将科学精神与代人本精神、人性探索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科幻小的宏大叙

事。” 里指的是“文学篇叙事的宏大”中的一个面即“叙事的宏大”。分析可知,此混淆了“文学

篇叙事的宏大”和“叙事的宏大”D ,“只要??就??”的表述于。故

C。

( 2) D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用例和的方法??”表述,原文第二自然段列

了英国作家阿瑟?克拉克的《 2001 太空漫游》、《与拉相会》等作品和刘慈欣的《地

球大炮》、《流浪地球》等例子,使用了例法,没有使用法。故D。

( 3) A ,“不能影响人的生活” 于且于文无据。文中只写到“当代中国的科幻小,在很一段内,都是出于科学知普及、服的作。一些小将空

延展至千年之后、宇宙之,却仍然因缺少史本的深入照而缺乏宏大感”,并没有其不能影响人的生活。故A。

故答案:⑴ C;⑵ D;⑶A;

【点】( 1)本考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此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

的基上,能快速找出目各在文章中的句子并行比,得出正确。

(2)本考学生文章的分析能力。答注意分析文章的构思路,中心点和分点的关系,

点和据之的关系,方法的型,重点考核点是否正确,据明的是什么点和的方法。

(3)本考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点度的能力。先要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要善于抓住关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点。解答本,可将各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

以比照,确定答案。

5.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

美育,就其目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展的人。美育的种人文性集中体在其作人

格教育的度。人格是人的各种能力和素的合,是人之所以成人的各种特的和。美育的

特殊性在于,它不能促人的感性展,而且有助于人的其他方面的

展,特是道德展。席勒在《美育》中写道:“有健康的教育,有知的教育,

有道德的教育,有美能力和美的教育。最后那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整个感性

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而且,美育能人的各种精神能力和素的充分展提供基

和助力。正如席勒所,美育的目的不是独地促某一种心理功能的

展,而是通在内心中达到美状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种点的深刻性在于

把人性的完整与人的各种能力的展一起来。只有在个性生命完整和的状下,各种

精神能力才可能充分健康地展起来,并达到互相,使个性生命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无

的造力。方面的一个典型例来自达文在其《自》中的自述:“到了 30,或

30多一点,各歌,如弥、格雷、拜、斯、柯勒律治和雪菜等人的作

了我很大的趣,我甚至像一个中学生似地从莎士比的作中得烈的快感??以

前,画也我相当大的趣。但是;多年后的今天,我画和音的趣也差不多失了??我的

思想几乎已成了机器,只会机械地从无数事和材料中出一般律。” 也从反面人的各种能

力展的整体性原理提供了支持。

以感性体的方式培养人格,是中国儒家一直倡和践行的,由此形成了悠久而丰

富的美育思想。孔子:“ 于,立于礼,成于。” 此,王国价,孔子教人“始于美育,于美育”。所“始于美育”,就是孔子“ 于”,而且学子“玩天然之

美”,其目的就是“平日所以涵养其美之情”。所“ 于美育”,就是“成于”,由此养成“无欲”、

“ 粹”之“我”,入“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一无利无害,无人无我,

不随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的境界。种礼教化的随着的推移有所化,但儒家人格养成却

一直延着重从感性入手、注重情感体、教养内化的原

。所“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怡情养性”等等都是不脱离感性、不断深化感性、持提升生命

境界的教化方法。个原和方法植根于一种信念,那就是人格教育的内在性。

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尹焞注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

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之者,有所得而之也。” 里从“知到“好”再到“ ”的,

恰恰是一个由外在性句内在性的程。于道,只有“有所得,也就是内化了,才会有

“ ”,是数自内心的。也就是,要教化人,使人知道一些道理是不的,而是要使人心悦服

地接受些道理,内化于心,并以听和践行些道理快,才算是

达到了目的。《礼·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养其家;欲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

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其意;欲其意者,先致其知??物格而后如至,知至而

后意,意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 里的“明明德”与其后的“意”、“心正”都追求教化的内在性。到了明代,王阳明在

“孝” 指出,父母寒暖不能是礼性的,而要出于心,出于孝心:“ 都是那

孝的心出来的条件。却是有孝的心,然后有条件出来。” 个“城” 的是

有深度情感体的孝道,它是内化于个体内心深的。反之,只是迫于礼,虚情假意地“尽孝”,

那是不孝。因此,教人孝道,也就必然要使孝道以感性的方式(具体地就是情感体)深入人

心,使人心意地践行孝道。种以感性的方式使教化深入人心,使之内在化,形成了中国教

育的十分重要而独特的思想和践,而种思想和践在一定程度上是美育的。因此可以,中国

是具有深厚美有的国家。

(自社《美育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是()

A.人格教育是可以通美育来完成的,正是因有美育,人才可以成一个真正的人。

B.席勒,相于健康、知、美能力和美的教育,道德的教育更重要。

C.美育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展,而是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全面和。

D.中国儒家有悠久丰富的美育思想;一直倡和践行用感性体的方式培养健全人格。

(2)下列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是()

A.文章引用《美育》的内容,是了明美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升各种能力素

的基。

B.达文《自》中的从反面了包括美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充分的展才能

催生真正的创造力。

C.王国维先生对孔子话语的理解和分析证明了在我们传统儒家的育人观中,美育既是教育

之始,也是教育之终。

D. 人格教育是一个由外而内的递进的过程,文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举出了《礼记·大学》和

王阳明论孝的例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美育以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人,其目标是内化人格教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传统人格教面从“知之”开始,当其终于“乐之”时就培养出“无欲”“纯粹”之“我”。

C.“孝”要出于诚心,有些地方的“奖孝金”制度并非是以感性的方式使教化深入人心。

D.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潜移默化。这种独特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重感性体验的“美育”.【答案】( 1) D

(2) A

(3) B

【解析】【分析】( 1) A 项,“正是因为有美育,人才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错误,由原

文“美育,就其目标而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这种人文性集中体现在其作为人

格教育的维度。人格是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各种特质的总和”可知,“人格”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各种特质的总和,而不是因为“美育”。 B 项,“为道德的教育更重要”错误,由原文“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写道:‘有为健康的教育,有为认知的教育,有为道德的教育,还有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最后那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

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可知,“美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

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所以在席勒认为,“美的教育”应该更重要。 C 项,“美育并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错误,由原文“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

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

达到和谐”可知,美育的目的是“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不是“不能”直接作用于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故选D。

( 2) A 项,“是为了证明美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升各种能力素质的基础”错误,由原文“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独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

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这种观点的深刻性在于把人性的完整

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个性生命完整和谐的状态下,各种精神能力才可

能充分健康地发展起来,并达到互相协调,使个性生命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可知,文章引用了《美育书简》的内容,是为了证明人性的完整必须与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

统一起来,而美育可以实现这种和谐统一。 A 错误。故选 A。

(3) B 项,“当其终于‘乐之’时就培养出‘无欲’‘纯粹’之‘我’”错误,由原文“所谓‘终于美育’,就是‘成于乐’,由此养成‘无欲’、‘纯粹’之‘我’,进入‘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一

利无害,无人无我,不随绳墨而自合于道德之法则’的境界”可知,从“知之”始,以“乐之”终,是人格教化由外而内的过程,而“‘无欲!‘纯粹’之‘我’”是人格教育的最高境界,

并不是在“乐之”的阶段就能实现的。 B 错误。故选 B。故答案为:⑴ D;⑵A;⑶ B;

【点评】( 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

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找

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

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

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推断的能力。此类题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

知识、结论,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践进行运用,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

或者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的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

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 ,成于魏 ,归于秦。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避 ,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 ,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

见 ,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 ,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 ,在文明发达的地区 ,非但难行,

而且难听。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 ,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正因为秦在

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 ,墨法“官无

常贵 ,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 ,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正因为

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 (党:偏私 )父兄 ,不偏富贵 ,不嬖 (嬖 :宠幸 )颜色”乃

是秦的民风 ,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 :结党营私 ) ”“王子犯法 ,与庶民同

罪”的“户籍连坐”制度 ,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

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

“农战”立国的思想 ,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 ,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 ,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

的魏亡命入秦 ,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

断和分析 ,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

于是 ,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秋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这是秦人艰苦

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他认为由于中原地

,区文明发达 ,方才养成了盘根错节的贵族世家势力,方才铸成了导致阶级分化的富豪大贾集团

方才重用巧言令色、只说不练的智识阶层。而此三者具备,固可谓文明之成就,但也却正是

“求蒙取辱”“政怠宦成”的开端 ,是“人亡政息”——即国家危亡的征兆,是文明走向异化的

始。作为“戎狄”的秦 ,之所以能据天下之雄图,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 ,这就是秦人的生活朴素、务实使然,秦人正是以朴素的“又战斗来又生产”、以南泥湾开荒般的“农战”精神,最终战胜了中原文明之骄奢淫逸。秦的改革蓝图,其实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抛评,

这种自我抗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秦王扫六合,乃是

中国文明艰苦奋斗精神的第一次胜利、中华民族第一次自我更新。

《荀子·疆国》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 “其百姓朴 ,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又说“其百吏肃然 ,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荀子观察到的,恰是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在秦苏生的基础。这

个主张艰苦奋斗的新文明,就是墨法政治理想的高度实现。

(1)下列对墨法思想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节选自《中原与夷狄

:两种文明的砥砺》)

A. 墨法思想是建立在中原文化精英对中原文明弊端进行诊断和分析的基础上的,它为秦国提供了改革蓝图。

B. 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中华文明的首次系统而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更新主要体

现在其中。

C. 墨法思想强调选贤任能应不问贵贱 ,反对结党营私 ,主张贵族与平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思想在发

达地区不能实行。

D. 墨法思想难以被中原地区各诸侯国接受,最后反而在开化最迟的秦国落地生根,这是因为他们开化最迟、民风淳朴 ,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总起 ,高度评价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阐明观点,统领全文。

B.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分析中原文化的弊端,意在和秦地文化形成对比。

C. 文章多处引用了古代典籍作为论据,都是为了论证墨家和法家思想的先进性论点。

D. 文章论证中原文明的衰落和秦国的崛起,对当今我国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子观察到并高度赞扬了体现在百姓与官吏身上的秦人的朴素风气,他还预见到了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

B. 中原地区各国贵族世家、富豪大贾、智识阶层的出现,是其文明发达的表现,但也是中原地区文明异化的开端。

C. 秦国强势 ,是以朴素务实战胜了骄奢淫逸,可见艰苦奋斗精神在文明中的重要性,它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首次自我更新。

D. 来自中原的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并以之推行的秦国,推动新国走向富强、统

一天下。

【答案】( 1) B

(2) C

(3) A

【解析】【分析】(1)A 项 , “它为秦国提供了改革蓝图”有误 ,依据第五段“秦的改革蓝图 ,其实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抛评,这种自我抗评 ,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句意是说中原精英对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最终演化成”秦对中原文明进行的“武器的批判”;C 项 , “在发达地区不能实行”错 ,说法太绝对。第二段“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 ,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 ,而且难听”可知,文意说的是难以实行。 D项 , “是因为他们开化最迟、民风淳朴,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说法错误 ,依据二段“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

贵族世家集团”可知, D 项“民风淳朴”和“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错误。故选 B。( 2) C 项 , “都是为了论证墨家和法家思想的先进性论点”错误 ,依据第二三四段可知,每条引用都有着具体的目的, 但是并非全都是为了论证墨家和法家思想的先进性。例如“《荀子·疆国》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 ‘其百姓朴 ,其声乐不流污 ,其服不佻’”,引用的目的是赞美

秦的朴素民风。故选C。

(3) A 项 , “他还预见到了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错误 ,最后一段说的是“荀子观察到的 ,恰是百年之后 ,中华文明在秦苏生的基础”,可见文本中是“苏生”,而非“兴盛辉煌”,故A 项错误,故选 A。

故答案为:⑴ B;⑵C;⑶ A;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

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

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

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

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

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

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机器人的“好奇心”

姜奇平

拥有人类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是让机器人变得更加聪明的关键因素之一。德国波鸿大学

的人工好奇心专家瓦伦·康培拉指出,好奇的系统“不满足于只学习一种任务,而是希望同

时学习多种技能”。法国国家信息和自动化研究所的机器人专家皮埃尔—伊夫·乌代耶强调,在算法中加入“内在动力”的想法,可以让机器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学习各

种各样的新任务。

此前,人工智能更多侧重的是人类左脑的能力,如理性能力、把握规则的能力;而目前

研发关注的好奇心,则属于人类右脑的能力,与直觉、创造性等属性相同。目前的人工智

能正开始向追赶人类右脑能力的方向大幅前进。

小到个人,大到社会,谈及聪明程度,都可从两个维度来衡量,即专业化和多样化。工

业化时代人类专注于提高完成某一项活动的能力,提高单位投入的产出量,这有利于公司

做大做强。此前的人工智能主要模拟的是这种能力,例如通过把握下棋规则同人类竞赛。

机器人因好奇心而变得更聪明,带来的将是多样化效率的提高,即同样投入,产出更多质

的差异性。

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音乐四重奏的效率是什么效率?显然不是小

提琴脱离节拍拉得越快效率越高,其效率主要表现在对音质、音色的复杂辨析中。这就是

多样化效率。人工智能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提高多样化效率,这些技术一旦应用于经济、

社会,有可能大幅提高人类创新能力与体验能力,从而带来高质量的发展。

罗切斯特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塞莱斯特·基德认为,新奇性和惊奇感是好奇心的两个关键参数。“孩子们更喜欢令他们感到意外的事物,或者是因果关系为他们所不知的事情。”这些参数若是转化为算法,机器人就能变身“好奇宝宝”。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乐于见到因为好奇而变得越来越聪明的机器人,但也要为

它的“好奇心” 限。俗“好奇害死猫”。如果机器人哪天不慎因好奇心按下了某个按,后果可

能不堪想。因此,人要机器人确立,包括立理界。人需要

告机器人,它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管机器人如何“好奇”,都不能出离控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是()

A.根据德国、法国机器人家的法,明的机器人将像人一具有内在的学欲望。

B.人的不同区域分工不同,左重于理性思,右擅感性思。

C.工化代,人只注重化的展,因有利于公司做大做;在智能化高度展的今天,化已

被多化取代。

D.人工智能在模人注于提高完成某一活的能力方面成著,能学和人行棋比。

(2)下列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是()

A.文章在理注意表达的生性,比如把具有好奇心的机器人称“好奇宝宝”引用了“好奇害死猫”的俗。

B.第三段提出衡量明的两个度,因文章是机器人的“好奇心”的,所以全篇更重

于多化的分析。

C.第四段引用了美国学家莫提出的,目的是探如何提高音中的多化效率。

D.文章不分析了“好奇心” 人工智能展的极意,同也指出要机器人的“好奇心”限,使点更客全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法正确的一是()

A.心理学家塞莱斯特·基德如果把好奇心的两个关参数算法,机器人就能身“好奇宝宝”。

B.不管机器人有多明,其都是按照人置的运行,机器人不可能有像人的右那的思能

力。

C.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多化效率的技一旦用于、社会方面,就能使人得高量的展。

D.人的好奇心大小与年有一定的关系,但可以通人定机器人始保持像孩子

那的好奇心。

【答案】( 1) C

(2) C

(3) D

【解析】【分析】( 1) C ,“在智能化高度展的今天,化已被多化取代”理解

,从原文来看,化和多化是两个不同的度,不存在取代的。故

( 2) C ,“目的是探如何提高音中的多化效率”理解,根据第四段中效率主要表在音、音色的复辨析中。就是多化效率。人工智能最大的特点就

是可以提高多”,可知,引用美国学家莫提出的的目的是形象地明多化效

率的含。故C。C。“其

( 3) A ,“心理学家塞莱斯特·基德如果把好奇心的两个关参数??”不合文意,在第五段的述中,“ 些参数若是算法??” 句不是塞莱斯特的,冠李

戴。 B ,从第二段“目前的人工智能正开始向追赶人右能力的方向大幅前”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

展方向正是机器人有像人右那的思能力,所以“不可能”的

法于。 C ,“一旦用于、社会方面,就能使人??”不合文意,第四段原文是“一旦??有可能”。故D。

故答案:⑴ C;⑵ C;⑶ D;

【点】( 1)此考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和提取信息的答案均在文中,

因此,及找到在原文的位置,藤摸瓜,确定范。找准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

与照,辨明正。

(2)本考学生文章的分析能力。答注意分析文章的构思路,中心点和分点的关系,

点和据之的关系,方法的型,重点考核点是否正确,据明的是什么点和的方法。

(3)此考学生运用文本知行推断的能力。此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知、,在原文

允的范内,通践行运用,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点,或者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

出的,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8.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

中文化的复性与丰富性就在于,它不以宗教的方式达到了的悟,而且从

周代开始也以思想的方式追与思考者。是一次更大范的醒,也是一次更

系的醒。次思想醒之所以也可以被一次“人文醒”,是因它是通更深入

地追、揭示人性本身来理解与朝向整体者。也就是,次醒是通探究人自身的内在存在

来通达超越于人的者,通与肯定人自身存在的性来肯定与

整体者的性。在个意上,种“人文醒”可一次“人文的宗教醒”。因此,先秦子既是一种人文思想,也都是一种“神学”。次醒之所以被更具系性,就在于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大醒:

首先,它不是、承与确信有一个者,而且自地以更多的、事件来叙述、展示者,甚

至以更多的概念与分析来指示者。在近代学者的研究中,通常会

列出“天”或“道”的多种含,比如根据儒道法墨文献中有关“天”的述而把天分解神圣的主宰之

天、理(理)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等,并以此人文醒的去神化

乃至无神化。而上,在先秦的些人文中,天的多重含恰恰是被用来申述天的性的不

同:不管是理之天,是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甚至所物之天,都

可被到作神圣者的“上天”之下,之天据此得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因此,在里的天并

不因被分解、分而失去了性与一性,倒是因得了更丰富的一性而得了更生具体的性。

其次,在重新确与确信者之万事万物与一切美善之源,因而是一切正当性之

根基的同,并确立了人在与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在如“人能弘道”“人能修德

以配天”“真人”能无待而任“自然”等里,都含着从人与者的相互性关系角度来理解者,

理解人本身在个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以及人本身的性存在的哲理。在

个意上,次人文醒既是者的悟,也是人自身的悟。我甚至可以,次人文醒之所以

人文醒就在于它在宗教启示下通自到者而、肯

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

第三,发现并申述了绝对者以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某种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

类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因此,人类的现实生活并不只是一种世俗的生活,同时也是

一种神圣的生活。不管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群体(国家),生活并不仅仅只是满足各种

自然欲望,更不是只按自然欲望行事而为所欲为,而是首先要遵循与担当一些来自上天启

示给我们的原则,比如通过圣人作则而垂示给我们的规范,或者通过上智者之先觉而显明

给我们的仁爱法则。因此,人类的生活并不只是活着,不只是享受各种感性欲望的满足,

而首先是要贯彻、遵循某种神圣原则,成就某种神圣事业。

因此,周代人文思想的兴起实质上是深化了对绝对者的觉悟与论说。在这个意义上,正

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神学一样,周代诸子百家的人

文思想也是一种神学。如果说周代之前的宗教觉悟启示了人文思想,那么后者则深化并增强

了关于绝对者的觉悟与信念。就此而言,周代人文思想的兴起不仅不是如近代学者推断的那

样削弱甚至取代了对天或神的绝对性信仰,相反,倒是加强深化了这种信仰。

(摘编自黄裕生《中国文化具有“本原性”在文明相遇中成就自身》)(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诸子关于“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的论述,强调了人在与绝对者的关系中占主导

地位。

B.近代学者研究中对人文觉醒去神化的论说,在于它们把“天”分解分层而忽视其绝对性与

统一性。

C.《道德经》中的“天之威,无不正”与《论语》中的“天丧予”,两处的“天”在作者看来都是

绝对者。

D.周代的思想觉醒发现与肯定了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是“人文觉醒”,也是“人文的宗教觉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论述了先秦诸子思想既是一种人文思想,也是一种“神学”。

B.理解了先秦诸子关于“绝对者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我们才会明白封建统治者为什么总喜

欢自称为“天子”。

C.文章主体部分引用大量论据,层层深入,论述了先秦诸子在人文思想上的宗教觉醒,

说理透彻明白。

D.文章最后把先秦诸子的思想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进行类比,强调了先秦

诸子思想中的神学性质。

( 3)文中说:“周代人文思想的兴起实质上是深化了对绝对者的觉悟与论说。”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周代人文思想深化了对绝对者的哪些觉悟与论说。

【答案】( 1) A

(2) C

(3)①绝对之天获得了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绝对之天因获得了更丰富的统一性而获

得了更生动具体的绝对性。②发现并确立了人在与绝对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肯定人

自身存在的绝对性。③ 绝对者以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某种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

类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

【解析】【分析】( 1) A 项,“人在与绝对者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错误,“人能弘

道”“人能修德以配天”只能说明人有一定的主动性,并不能说明人在与绝对者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故选 A。

( 2) C 项,“文章主体部分引用大量论据”错误,本文主要是说理论证。故选C。

( 3)分析本题可知,“周代人文思想的兴起实质上是深化了对绝对者的觉悟与论说”是全文的结论,出现在最后一段段首,因此“概括周代人文思想深化了对绝对者的哪些觉悟与论

说”的答题区间在上文,主要集中在第2、 3、 4 段,根据段首语“首先”“其次”“第三”的提示,答案可分为三点,分别体现在段首和段尾的结论语。关键句主要有:“因此,在这里的天并不因被分解、分层而失去了绝对性与统一性,倒是因获得了更丰富的统一性而获得了

更生动具体的绝对性”“们甚至可以说,这次人文觉醒之所以为人文觉醒就在于它在宗教启

示下通过自觉到绝对者而发现、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第三,发现并申述了绝对者以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某种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据此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⑴ A;⑵ C;

⑶ ① 绝对之天获得了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绝对之天因获得了更丰富的统一性而获得

了更生动具体的绝对性。②发现并确立了人在与绝对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肯定人自

身存在的绝对性。③ 绝对者以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某种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类

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信息要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整

体阅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一选项,把握每一选项

的关键信息;最后根据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合

理推断与分析。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混淆未然与已然、部分与整体”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

(2)此题考查对论述文论证的分析能力。这类题,首先应读懂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把

握文章主要内容。然后分清文章的观点与论据,以及论证的方式等。这需要深入分析论证

思路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也需要掌握常见论证方法的大体规律。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

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

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9.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猜谜不是理解《红楼梦》的正道

詹丹

最近,读到国内几位名师有关《红楼梦》的整本书导读,都不约而同地把人物命名方式

以及相关判词,当作理解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关键。

关于人物的姓名,他们或以为“给小说中的人物取姓命名是一门十分讲究的学问,它往往

起到点化人物、暗寓褒贬、活跃气氛,甚至是提纲领的作用,《红楼梦》中的谐音正是“这

样”,或认为“这 700 多个人名,个个有讲究,个个凝结着作者的心血”。诸如此类的夸张说

法,虽不必过于较真,但用以指导普通读者和青年学生理解《红楼梦》,可能会出现某些

偏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错,《红楼梦》中部分人物的姓名,确实含有某种特殊功能,对理解作品或者人物有

一定的指向性。比如小说采用谐音方式,或者提示作者整体的创作原则,如甄士隐(真事

隐)和贾雨村(假语存),或者点出了人物的特殊遭遇,如娇杏谐音侥幸,冯渊谐音逢

冤,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等。虽然这似乎是小说中已然存在的事实,也是大家

熟知的,但由此出发来理解人物,总有贴标签的嫌疑,容易陷自己于教条主义的泥潭。

这里的关键在于,文学作品主要是以形象感人的,形象又是借助人物的生动具体的言

行,通过展示特定情境中的复杂人物关系表现出来的。对形象的鉴赏,哪怕用概念介入,

也不能脱离形象,不能采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对形象加以一一对应或寓意上的一一落实.即

使《红楼梦》人物的姓名在谐音上给人以某种暗示或寓意,但这种暗示和寓意仅仅代表着

形象的某个侧面,况且也只是对部分人物形象的理解起指向性作用,而对另一些形象的理

解作用甚微,甚至根本不起作用。

总体来看,《红楼梦》对一些相对次要或者边缘化的人物,用名字谐音方式突出其某方

面的特征,以方便读者阅读,而最主要、最关键的人物,则较少给人以谐音双关方面的联

想,力图以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展示出形象的立体性,这是作者在处理数以百计的人物时,

采取的一种基本策略。诸如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我们很难从谐

音中找到某方面的符号性特征,道理正在此。即便在某些场合,脂砚斋评语对有些人物的

名字给出了意义的指向,比如把元、迎、探、惜谐音为“原应叹息”,但这种带有倾向的抽象闲释之意义,并不能涵盖自然生命的渐次推进,即从作为起点意义的元春,到阶段性的

迎春和探春,再到“三春去后诸芳尽”的惜春这一过程。当然,更不能涵盖在错综复杂的社

会关系中的每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在理解人物命名时,即便撇开具体人物的言行,仅仅

是在抽象层面因谐音而引发一种符号式把握,对有些人物也是不能作简单化处理的。比如

“秦可卿”,究竟是“情可亲”还是“情可轻”,或者是“情可倾”乃至“情可清”,从清代开始直到今天,有持续的争议。

所以,理解人物从形象本身的具体言行出发,即便某些人物的娃名谐音给人以意义的指

向,但仅仅把这种谐音作为理解的一个侧面,并通过自己阅读的具体感受,努力发现这一

侧面所涵盖的以及不能涵盖的其他方面,这才是阅读伟大作品的正道。因为,相比揭示名

字的符号性功能来说,对人物具体形象的真切感受,才是更为重要的。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度地强调《红楼梦》人物姓名的符号性功能会误导普通的读者。

B.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人的姓名谐音暗示了他们未来命运的发展趋势。

C.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不能靠谐音的符号性特征去分析理解。

D.秦可卿的姓名谐音究竟应如何理解,清代以来的研究者莫衷一是。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名师的导读书籍把人物命名方式和判词当作理解《红楼梦》的关键,会使读者误

入阅读歧途。

B.少数人夸大《红楼梦》中人名寓意的作用,其影响并不大,但若用这些观点指导青年学

高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汇总

考语文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 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2020全国卷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整理人董营涛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来,“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做如下规定:“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 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 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近几年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 1.从选材的角度来看,文本一般取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但近几年的选文主 要为社会科学类,内容涉及传统文化、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文章贴近现实,注重时尚,题材 多样且宽泛,既不规避社会热点,也不回避专业论文,尤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素 养的提升。文章篇幅不长,一般是1000字左右,但信息量大,适合考生阅读、理解。 2.从考查方式、设题量及赋分情况来看,三道题均采用客观选择题的考查方式,共9分, 题型基本固定。从近两年高考语文的三套全国卷来看,选项字数由往年的50个字左右变成 35个字左右,阅读量减少,但选项信息概括和加工的程度加深。 3.从考查的知识点(命题热点)来看,主要考查理解语句含意,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论点、论 据和论证方法,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命题思路非常有层次,第一题侧重对原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题侧重对文本论证思路的把握,第三题侧重对文本观点的迁移推断。 一 论述类文本常见考点举例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是指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意义、临时意义、修辞 意义、引申意义等。从历年的高考考情来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考查热点,考查 频率极高,且多套试卷出现了“概念在文内,现象在文外”的考查形式,对它的考查更为灵活。 释义 类别 “重要概念”是指那些含义丰富、深刻,蕴含了文章重要思想,体现了作者观点 态度的概念。 体现全文主旨的关键概念。 体现作者创作意图或感情倾向的概念。 重要的指示代词。 蕴含深层意义的词语。 示例一:(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1题)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示例二:(2014年辽宁卷第1题)下列有关“幸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示例三:(2015年安徽卷第1题)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及详细解析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及详细解析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54分) 1.(2018·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

2020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

专题十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2018山东实验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而必自远以证其始;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的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事物的内部去把握其根本。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对深化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一、主客通明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特点。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和欣赏论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味无穷”

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于那种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如玄学本身,就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烦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不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B.“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主观随意性。 C.深受“忘言得意”论的影响,中国传统文艺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2017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及例题

2017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二、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 1、比照原文弄清概念把握句意辨析筛选。 设题情形有三种: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 2、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三、抓关键词 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三、简答题解答一般方法 1、把握文章基本思路,切分语段层次;准确把握、分析概括文章的观点;快速搜寻答题区间;组织表达语言,做到规范作答。 2、具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 利用顺序词或数字号列清思路要点 2、把握观点类题目解答方法

议论文的观点表述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1)文题即观点。一般议论文的文题只是个“话题”,它的观点围绕着这一话题来展开,但有的话题 往往就是作者的观点。 (2)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因为议论文必须要达到“观点明确”这一最起码要求,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议论文都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阅读这种文章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文章开头一内容。 (3)有的议论文观点的提出必须要通过几个分论点来表述,所以观点往往会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带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归纳性。 (4)有的议论文因为话题范围较大,内容多,形式散,它的观点提出分散在文章的几个部位,而非集中在某一处。这种的观点概括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概括能力。注重提炼概括观点: ①注意辨析文本中不同的论点(区分“我论”、“他论”) 一、设题形式 命题方式常是单选,4选1。命题人在编写选项肢时,文字表述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相同;有时也不可能完全集中,也有前后勾连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选项模糊。选项模糊的主要类型有五种: (1)范围上的混淆,以偏概全,以“全”代“点”。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者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者是外延过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2)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选项偷换概念,用形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解答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了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忽略了一些关键的修饰词,是否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3)现实和设想的混淆,未已不分,或必不清。选项在概念、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功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阅读中特别留意“如果”“一旦”“将要”等词语,从而做出准确判断。 (4)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把肯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肯定,有些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些属于无中生有、牵强附会的选项设置。解答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5)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上的混淆、颠倒。有些选项在设置时,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要重点辨别,找准答案。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园的失落是时代病症 作为普通人,历数我们的种种焦虑,为基本保障、为生活条件、为梦想实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安全感、缺乏确定性、觉得得不到承认和肯定、体会不到信任与支持,凡此种种,这不正是我们“无家”的感觉吗?尽管在家和家园之中我们还会面临其他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我们是安全的,我们不会遭受恶意的伤害甚至不会感受到敌意,我们可以得到呵护,在遇到困难时会获得照顾与支持。 人类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生产迈入工业化,从传统礼俗社会进入现代科学理性与法律社会的过程,也是人类一步步失落家园的过程。现代的工业市场生产、大规模的城市生活、科技理性支配和无情的科层制与形式主义法律统治,将人类从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共享天地之中抽离,而将其投入以功利效率的工具理性为核心的逻辑组织和运作的各个“系统世界”中,人类身处自己打造的机器般的“铁笼”之中,既失温馨家园,又怎能免得恒久的焦虑?从赋予政府更多的福利保障职能,到重新看待与科学的关系、发挥信仰的功能,或以人本主义来平衡科学精神,直到重建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然而,在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核基石上,这一切看来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类的家园并未真正得以恢复,家园失落之痛和如影随形的普遍焦虑之感,至多只能说是稍有缓和而已。 到了全球化阶段,情形变得更为复杂。借助全球流动性增长的各种媒介手段突破时空界限将全世界的人更近距离地聚拢在一起,经济市场、科学技术、科层组织这些系统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进一步和深入侵吞蚕食人们的家园,大到各国,中到各地方、各种人群共同体,小到各个家庭,其所能提供的保护屏障一一被穿透,个体越来越深地被卷入其普遍的支配逻辑中。而焦虑中的人们也将逐渐明了,如果曾经是为了正当的梦想而宁愿舍弃家园、离家逐梦,那么,该到重新回家的时候了。因为,我们的天性是社会的存在,我们决不可没有家园。 我们不是简单地返回最初的家和家园。人类要往前走,我们不可能退回到过去。现代化过程不可逆转,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不可能倒流。但是,我们的确需要不时地停下匆促的脚步,反问和澄清这一切的初衷,明白有哪些我们要继续坚持,又有哪些我们必须纠正,哪怕需要为此付出十分艰巨的努力。之所以说我们正面临重建家园的重大机遇,在于焦虑的普遍性和日益被人们认识到的焦虑的深沉性。如今,焦虑是普遍的、持续的、深刻的,不独属于某一个

2019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

2019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精选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对吏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法、道各派皆有其特色鲜明的吏治理论和方案。 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并从人性善的前提出发,对权力行使者寄予“自我良善”的期待。对待吏治,儒家遵循着伦理学的思路:择贤人执政并以德礼约束官员。儒家相信人的道德自觉和内心的自我约束,希望通过对权力执掌者的道德引导和改造,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孔子有关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首先是针对执政者提出的,其“庶人之礼”与“士人之礼”的区别,同样意在给权力执掌者提出更高的道德性要求。 在儒家的社会等级理论中,统治者阶层优越的地位要与其重大的伦理责任相对应:士者为仕,不仅要自己修身以成仁,还要为“一国兴仁”,为“天下兴仁”“泽加于民”。儒家的吏治思想内涵存在于其博大的“仁学”理论体系中,这一理论所构建的道德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为权力执掌者的自我约束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其反复强调和敦促统治者以德修己的理念,对吏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与儒家“伦理学”思路不同,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观点出发,强调君主运用“法”“术”相结合的手段控制驾驭百官。法家批判儒家喻君臣为父子的亲情谎言,而以“上下一日而百战”来解读现实中的政治关系,在“君臣利异”及“坏人”假设的前提下,主张对臣下

全面防范、制约。韩非子认为为人君而要等待臣下忠其心、诚其意、不反叛,必将陷于被动;对待臣子,君主唯有主动出击,科之以法、驭之以术,方可立于不败。因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法家吏治思想的核心:严明赏罚,奖功罚过——广泛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处罚官吏的违法行为,督促官吏尽职守法。在以法治吏的同时,为君主者还必须懂得和善于运用权术——暗中试探、观察、发现、控制、打击臣下的种种不轨行为,以非常手段实现权力控制。法与术相互配合,构成法家吏治主张的主体框架。 在吏治问题上,道家对现实中政府权力及制度的合法性心存质疑:“大道废,有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在道家看来,圣人及其礼法制度都是失道的产物,它们的存在和正当性于天道无据,甚至是违反天道的结果。在道家观念中,政治实为“恶之源”,只有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作为,实现权力谦抑,才能矫治天下乱象。在现实的吏治问题上,道家的贡献如下:主张“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的权力价值取向,为吏治的开展提供前提和方向;以“守道”“无为”为权力运行法则,借此批判现实政府的扰民之政,主张废止“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恶法”;以效法天道、抱朴守真、崇俭寡欲等修身理论告诫天下人秉持中和,克服贪欲和自我膨胀,对执掌权力的官员来说,以上告诫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摘自孙季萍《封建帝制下吏治的努力与无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2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 全国Ⅰ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附:2019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及点评)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附:2019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及点评)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六种方法和七类陷阱 1.六种方法 客观选择题的选项设置,命题人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语句,而是要“换一种方法”。正是在“换”的过程中,命题人有意地用了一些方法,改变了原意,以此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命题人设置客观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常用以下六种方法: (1)删:删减。删减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 (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2.七类陷阱 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误选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干扰类型,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陷阱类型主要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七种。考生应掌握识破这七类陷阱的方法。 (1)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以整体代部分)、以个别代一般(或以一般代个别),以特殊代普遍等。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2)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即“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也可能反之。 (3)因果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 一、定义“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现象和社会科学现象的文章,前者往往被叫社科文,后者常被称为科技说明文。 二、从考纲和考点出发,明确高考考什么 根据2015最新考纲说明和往年高考考查题型来看,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以下题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从命题和技法着眼,透析高考怎么考,面对考题怎么办 (一)、高考怎么考——透析命题7大干扰类型 论述类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概念多、信息量大、推理严谨、表述严密,稍不注意就会掉入命题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中,故注意命题人常采用的设误方式,是准确解题的一种捷径。 1、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等。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排除方法] 要排除“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重点关注:(1)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等);(2)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3)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4)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2、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即“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也可能反之。 [排除方法] 要排除“混淆时态”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3、因果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排除方法] 要排除“因果混乱”干扰项,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在阅读文章时,应重点关注“因为、因此、由于、因而”等词语。 4、混淆是非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排除方法]要排除“混淆是非”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 5、偷换概念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如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排除方法] 要排除“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6、无中生有 指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排除方法]要排除“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7、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把甲的观点、发明、创造说成乙的。 [排除方法]要排除“张冠李戴”干扰项,阅读文章时,需要圈出对象,知彼知己,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 (二)、文章怎么读——边读边圈注命题点 了解了高考命题者设置干扰项的类型,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关注这些词语、句子,

历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分类大全 详解

论述类文本阅读全国卷高考真题集 2017年课标卷一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及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54分) 1.(2018?卷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

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完整版)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考纲要求】分析综合能力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分析综合能力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 【知识梳理】答题技巧与方法指导 解答科技说明文要做到快速、准确,可以用用三遍阅读法来完成: 第一遍: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可以跳过不管,一般来说,个别词语对整篇的文章理解关系不大。读完这一遍,要基本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许有同学认为这样阅读会浪费时间,其实是为后面作题节省了时间。如果第一遍不读懂,在作题的过程中,你会花更多的时间。 第二遍: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三遍:把选项和选项有关的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在确定选择一个选项过程,就是排除其它三个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据,才能做到做题准确。 基本方法如下: (1)复位验证法。在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时,如果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十分的把握,可把选出的答案“复位”到原文中“验证”一下,如果语意连贯、意思准确则该项即为正确答案。 (2)事理分析法。在论述类文章中,常会遇到事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条件关 系、假设关系、选择关系等,要紧紧抓住表示事理之间逻辑关系的关键词语,作出正确的判断。 (3)巧用选项法。在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命题中,命题者常常在句中确定两个考查点,每个考查点按两种理解列为四个选项。遇到这种题目,可以巧妙地利用选项提供的“方便”,根据自己对某一个考查点的正确理解,排除错误的选项。 【知识梳理】筛选判断,逐步排除 论述类文章阅读出的是选择题,让你判断辨别。对这类题型要分析、比较、选择,首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寻找有效信息,并归纳信息的要点,进行筛选,再次排除干扰选顼,剩下的便是正确答案。这样做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知识梳理】抓住概念,识别混淆 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目,在设置选项上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其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主要有: (1)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是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是外延太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凡”“一

高考语文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组1 历史·文学 文1[2016全国卷丙卷(Ⅲ卷),1—3,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完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梳理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梳理 (一)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 1.“文中”指的是阅读环境。命题者的命题原则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重要概念”不是来自于生活或我们的经验积累,而是来自于文本,对“概念”的属性、内涵的理解必然来自于文本。阅读环境(即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对语意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广义的语境指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一定时代、社会条件下语言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以及由作者或读者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及方言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 2.“重要概念”是就这个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指的是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词语,包括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等。 重要概念在文章中常常表现为以下形式: (1)指代型词语 词语指代分指示代词的指代和非指示代词的指代,运用指代词可使行文简洁,对指代词的把握重在对语境的分析。文章中的代词运用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它既能替代实词、短语、句子、语段,又能替代任何事物,还能替代复杂的概念。要辨析代词的意义,应该从代词的上下句入手,由近及远地从上句或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体对象,从而理解它的指代意义。 (2)概念术语型词语 概念术语型词语多指在文本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概念或术语,常常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对象。此类概念的考查以理解为重点,要求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①对概念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阱。对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看命题人是否偷换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②对概念理解还要抓住概念含义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太狭窄。 ③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才有特定的内涵,对概念的理解,要看其所在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的内涵。 (二)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1.“文中重要句子”是指那些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 2.重要句子的类型在论述类文章中,“重要句子”一般指的是: (1)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且含意丰富的句子等。 (2)直接或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感情倾向的句子,以及与文中正面观点对立的观点句,支撑观点的关键句。 (3)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或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等。 3.重要句子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