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规定

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规定

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规定
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规定

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制度

1 范围

为了识别出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本公司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的过程、要求、方法及形成的记录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全过程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

2 引用文件

GB/T 24001-2004/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3 术语

本制度采用GB/T 24001-2004/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所规定的术语。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是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和管理的主管领导;

4.2 安全环保部是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单位实施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重要环境因素的消减控制措施。

4.3 各部门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主管区域的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工作,制定重要环境因素的消减控制措施。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环境因素辨识

5.1.1 环境因素辨识及评价前的资料收集

a) 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图和水、电、气、风等能源消耗资料;

b) 与公司生产、办公相适应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现有监测数据,相关方的情况,现有的环境管理措施、方法等;

c) 公司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及管理办法;

d) 原(辅)材料、化学品的使用和废弃情况,包括使用种类、使用量、废弃量等。

e) 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废气、烟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

5.1.2 辨识范围:

a) 公司的所有活动;

b) 公司活动中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c) 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5.1.3 为全面识别环境因素,避免发生遗漏,在辨识范围内辨识时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八个方面”。

a)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过去:是指过去存在的环境因素,其遗留的环境影响现在依然存在。

现在:是指现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将来:是指计划中的活动、服务或产品中存在的将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

素。

b)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正常状态:指生产或设备无故障运行状态。

异常状态:是指设备开、停、检修、放散、除尘装置清理等非正常运行时的状态。

紧急状态:是指不可预见的、一旦发生将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如发生煤气泄漏、火灾、爆炸、环保设施失灵等特殊情况时的状态。

c) 八个方面: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向土地的排放;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能源使用;

——释放的能量(如热、辐射、振动等);

——废物和副产品;

——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5.1.4 环境因素辨识的方法

为了更全面、更细致的开展环境因素辨识工作,将本公司作业活动划分为若干作业过程,以作业过程为单位展开辨识。本公司环境因素辨识以工艺流程分析法为主,并辅以现场排查法。工艺流程分析法,也叫物料衡算法,就是对每一作业过程进行物料平衡、能源消耗的计算,找出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产品、服务及产生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然后分析各个产品、服务与环境发生的相互作用时存在的环境因素。现场排查法,也叫经验法,

就是对于无法进行物料平衡、能源消耗计算的作业过程,采用经验和现场实地查看,找出作业过程中使用的产品、服务及产生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然后分析各个产品、服务与环境发生的相互作用时,存在的环境因素。5.1.5 环境因素辨识的步骤

公司所有的活动可分为:管理活动、生活活动、作业活动。(活动定义参见《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策划制度》)

5.1.5.1管理、生活活动辨识:

各单位负责人组织本单位管理人员以现场排查法对管理、生活活动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辨识,并填入本单位《环境因素清单》。

管理活动辨识应着重考虑采购、销售等能够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的管理活动。

5.1.5.2作业活动辨识:

a) 将本单位作业活动划分为若干单个作业过程;

b) 根据划分的作业过程,以工艺流程分析法为主,结合现场排查法,开展环境因素辨识;同时,以现场排查法对每个作业过程中涉及的单体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辨识,将确定的环境因素填入《环境因素清单》;每个作业过程的工艺流程分析要形成分析过程,宜采用上一年的物料、能源实际消耗数据;

c) 各单位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审核、汇总本单位《环境因素清单》,并为环境因素评价做好准备工作。

5.2 环境因素评价

5.2.1 环境因素评价的依据

a) 相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 环境影响的范围、影响的严重程度、发生频次、控制情况;

c) 公司的实际情况(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经济承受能力、对组织公众形象的影响等);

d) 相关方的要求。

5.2.2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5.2.2.1 消耗类环境因素评价

公司对于消耗类环境因素(能源、资源、原材料)采用直观判断法和类比法相结合进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1)直观判断准则

消耗类环境因素凡是属于下述情况的,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a) 列入考核指标的,与考核指标对比,达不到该指标的;

b) 国家或地方禁用、限用、限期替代使用的材料、能源的使用。(2)类比法判断准则

a) 列入考核指标的,与历史(纵向)对比,消耗指标和历史对比有上升趋势的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b) 消耗指标与同行业(类似工艺)先进指标对比或同行业(横向),凡属于指标落后且有挖潜潜力的可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5.2.2.2 排放类环境因素评价

公司排放类环境因素首先采用是直观断法进行环境因素的评价,然后采用多因子打分法进一步评价。

(1)直观判断准则

排放类凡是属于下述情况的,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a) 违反法律、法规要求的环境因素;

b) 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测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c) 政府高度关注或相关方存在合理抱怨的环境因素。

(2)多因子打分法的准则

a) 确定环境因子考虑:

—发生的频率

—影响范围

—影响程度

—控制措施

—公众关注程度

b) 确定评分标准:见《环境影响评分基准表》。

c) 对每一个环境因素根据《环境影响评分基准表》规定的评价因子,每个因子打一个分值,5项因子分值之和即为该环境因素的总分值(即:K=A+B+C+D+E。当分值K≥20时,直接被列入重要环境因素;分值20>M≥17时,经讨论后决定是否列入重要环境因素;当分值K<17时为一般环境因素。

5.2 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对已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应按如下原则进行控制:

5.2.1 不满足国家或地方污染排放标准要求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制定并实施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加以控制,以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5.2.2 其他的重要环境因素,考虑有无改进的可能或需求,可制定相应的目标、管理方案加以改善。

5.2.3 对已制定目标、管理方案加以改善的重要环境因素,必要时应制定相

应的运行控制制度(包括应急制度)对相关的活动或运行制度给予控制。

5.2.4 对未制定目标、管理方案的重要环境因素必须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制度(包括应急制度)对相关的运行活动加以控制。

5.3.3环境因素评价的步骤

a)各单位责任人组织相关专业人员,以“直观判断法”、“类比法”和“多因子打分法”对本单位《环境因素清单》中的环境因素逐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将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填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消耗类环境因素评价要有评价的过程并保留相关证据;

b)各单位责任人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按本制度5.2条款要求,对本单位《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的重要环境因素,逐条制定消减控制措施;

c)各单位将部门领导审核、批准后的《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上报安环部;

d)安环部对各单位上报的《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进行最终确认,编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5.4 环境因素的更新

5.4.1 每年年底由安全环保部组织各单位对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识别与评价。

5.4.2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更新重要环境因素:

a)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化时;

b) 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时;

c) 当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

d) 环境因素识别有遗漏时。

5.4.3 环境因素的重新识别、评价按上述相关步骤进行。

6 形成文件及记录

《环境因素清单》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D2*******

汇总:审核:批准:时间: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单位:

D2*******

汇总:审核:批准:时间: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建立和保持该程序,识别与评价公司在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同时根据公司情况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环境因素,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3.术语与定义 引用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 4.1工程管理与安保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实施本程序,并负责对本程序指导,监督本程序的执行。具体负责审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行政办公室负责公司机关办公区域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建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3项目管理处负责其驻地办公区域内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进行统计分级,建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4公司副总经理(生产)审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5《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上报、审核、审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工作程序 5.1 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和时机 5.1.1 识别的方法: 公司主要通过环境因素现场调查的方法来识别环境因素。 5.2.2 识别的时机: 公司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初期,应及时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 环境管理体系正式运行后,行政办公室于每年年初对所负责控制的环境因素予以识别和评价,以后每年识别一次;项目管理处在项目开工前对所负责控制的环境因素予以识别和评价,以后每年识别一次。

5.2 识别环境因素的依据 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及“八个方面”。 5.2.1 三种状态 a)正常状态; b)异常状态:指非正常但可预见; c)紧急状态:不可预见的且对环境有较大影响。 5.2.2 三种时态 a)过去:以往出现的; b)现在:正在发生并可能持续到未来的; c)将来:不可预见的,如服务、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变化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5.2.3 环境因素识别应考虑的八个方面 a)向大气的排放:主要是粉尘、污染气体的排放等; b)向水体的排放:生活废水与建筑污水的排放,对天然水体的污染与破坏等;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一览表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一览表

天津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技术文件 JL-CX-04-0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一览表 批准:李常玉 2010年 01月14日 审核:那大璐 2010年 01月13日 编制:工程管理部 2010 年 01月12日 2010-01-16 发布 2010-01-16 实施 天津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发布

编制说明 1.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环境因素识别要求,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活动、产品、服务的全过程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种类型”。对环境因素识别虽然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还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随着活动、产品、服务活动中环境因素的变化、新的法律法规及要求的出台、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市场要求的变化等,尚待以后不断更新、完善、持续改进。 2.本次识别根据“监理”性质、活动、产品、服务的内容及特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公司本部和项目监理部的办公/生活区域环境因素识别,需自身解决“能够控制”的环境问题。同时也是要求相关方(施工单位)办公/生活区域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部分为施工现场相关方(施工单位)施工活动时的环境因素识别,提供监理在控制环境时应注意或“可望施加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 3.环境因素评价标准及重要环境因素确定 环境因素评价,先采用“是非判断法”进行判断,直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如果用“是非判断法”不能直接判断的,采用“三因子评价法”进行确定,当a、b、c三个环境评价因子的乘积x大于等于50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目录 1、作业活动划分表 2、办公/生活区域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自身活动) 3、土建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4、变电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5、输电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6、电缆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7、发电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8、热力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制度(DOC)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制度

1.0目的 为全面有效指导核电事业部下属各单位(以下简称各项目部)对所在施工作业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制定,最终达到降低HSE风险,持续改进HSE管理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事业部本部及各项目部在工程建造期间的危险源和环境有害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方面的各项管理工作。 3.0参考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核电工程事业部《HSE管理手册》(HXNPD-GM-HSE-999,B版) 4.0责任 4.1本部安全部 ◆负责对本程序编制、修订和解释,并指导各项目部开展风险和环境因素识别、 评价及控制管理; ◆负责建立事业部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辨识清单; ◆负责对各项目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控制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4.2本部其他部门 ◆负责组织对本职能部门工作中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风险控制。 4.3各项目部 ◆负责对本项目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 落实控制措施;特别是针对重大风险的分项工程/活动制定高风险专项安全控 制措施,并进行监督; ◆提供必要的人员、设施和其它资源以有效执行该程序。

5.0程序 5.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 5.1.1危险源识别 (1)危险源识别评价单元及辨识小组 ◆项目部应根据组织规模划分危险评价单元。划分危险评价单元时,如有固定工 作场所的按工作场所划分,无固定工作场所的按施工工序划分; ◆项目在施工阶段,项目部成立“三级”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小组:项目部级危险 /危害因素辨识小组、施工队级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小组以及工段级危险/危害因 素辨识小组。各级危险源辨识小组由工程、技术、安全等专业人员组成,根据 所管辖区域和施工活动进行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 ◆对危险/危害辨识小组成员要进行系统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原理及专业知识的 培训,使其具备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的能力; ◆对危险性高、辨识专业性较强的特殊评价区域,要对辨识小组成员进行具有针 对性的专项培训。 (2)危险源识别的范围 项目部各级危险辨识小组在识别作业风险和危害因素时要求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质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含雇员、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 ◆生产作业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等(含单位所有或租赁使用的); ◆存在重大风险的分项工程/活动; ◆从事高风险作业活动的人员;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符合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有关规定。 (3)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方法可采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事件树、故障树等方法。 5.1.2危险源评价方法 项目部各级风险辨识小组对辨识的风险进行评价,评价要联系生产实际,参照已往的经验和控制效果进行,既要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更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事故发生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HBQY-CX-13) 1 目的 对管理处在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在各项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组织各科室、单位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2各科室、单位负责识别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流程 确认工作过程→识别环境因素(排查)→登记、汇总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登记重要环境因素 4.2 环境因素的识别 4.2.1 识别范围:识别范围为所有工作活动和服务中可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识别: a) 材料、物品等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及回收和报废全过程; b) 设备、设施的采购、维修、保养、运行等一系列活动; c) 日常办公、职工生活; d) 各项服务过程:收费、养护、机电维护、路政执法等。 4.2.2 识别时应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三种状态: a) 正常:指正常运行、生产的状态; b) 异常:指生产设备的启动、停机与检修或可合理预见的状态; c) 紧急:指不可预见的、突发的或设施突然失效的状态。

三种时态 a) 过去:指以往遗留的环境影响; b) 现在:指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 c) 将来:指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4.2.3 识别内容 a) 大气:废气排放; b) 水体:废水排放; c) 废物:固体废物的处理; d) 土地污染; e) 噪音污染; f) 原材料(化学品)与自然资源的利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g) 可能对当地环境带来的问题: h) 相关方的问题等。 4.2.4 识别的方法 采用过程分析法、座谈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a) 过程分析法: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素; b) 现场观察法:到现场采取看、查、问等方法发现环境因素。 4.3 环境因素的评价 4.3.1评价的依据 a) 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b)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c) 环境影响的发生频率; d) 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 e) 环境影响的控制情况; f) 相关方的利益和要求。 4.3.2 评价方法 4.3.2.1 是非判断法 a) 对能源、资源以及原材料消耗的环境因素采用是非判断,消耗严重超标的判是。 b) 危险废物的处置、对化学危险品的管理等违反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 (1)

*******公司 ****年度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公司以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识别本组织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并根据法规的要求和组织本身的价值观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制订出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现就有关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报告以下,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 一、年度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策划和评价要求 按照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对本年度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进行策划,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方法、过程记录、评价报告编制、控制措施和时间进度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对评价范围、重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做了安排,明确环境因素识别时态、状态和情况状况,推荐评价方法。各有关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运用适宜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全面的识别和评价。保证了环境因素识别的全面、评价方法适宜、评价标准准确、评价结果有效。 二、各单位环境因素评审情况及结果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工作从去年1月上旬开始,各单位建立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的过程记录,从涉及产品、活动、服务三方面的基层单元做起,进行调查,对识别情况进行了归类、汇总、分析,评审。 各单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确定的识别评价方法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所辖区域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平衡、排序和汇总,评价、判断出重要环境因素,编制了完整的识别评价结果记录。 1、识别原则 各单位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全面性、评价充分性和方法适宜性,确定环境管理和节能减排的控制重点,首先进一步明确了识别原则,评价方法以保证识别的符合性: (1)环境因素识别时是否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工程项目部能够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为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和控制重要环境因素提供依据。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工程项目部。 3、职责 3.1公司办公室、物业公司、公安分处按管理职能负责识别和评价公司办公区域的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 3.2工程项目部识别和评价各自办公区域和生产、工作过程中的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 3.3工程管理部负责工程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指导。按照年度施工项目生产过程,依据确定的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年度环境重点监控内容,提出控制措施,并向公司各部室、工程项目部传递相关信息。 3.4安质部负责公司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确定年度环境监管重点,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5公司各部室负责识别和评价各自管理权限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3.6 工程项目部负责识别和评价各自管理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4、程序 4.1环境因素识别 4.1.1识别方法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对照经验法(借助以往事例)、类比方法(对照检查表)等,识别时要按照过程方法进行,确认在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环境因素。4.1.2识别范围 a)所有工作区域、生活区域的环境因素; b)所有工序和岗位的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环境因素; c)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4.1.3识别依据 a)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的环境影响; b)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c)合同要求; d)产品特性要求; e)相关方关注或要求的。 4.1.4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 a)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以及组织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可以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因素。 b)三种状态: ①正常状态:指正常工作(生产)时的状态;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一览表

天津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技术文件 JL-CX-04-0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一览表 批准:李常玉 2010年 01月14日 审核:那大璐 2010年 01月13日 编制:工程管理部 2010 年 01月12日 2010-01-16 发布 2010-01-16 实施 1

天津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发布2

编制说明 1.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环境因素识别要求,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活动、产品、服务的全过程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种类型”。对环境因素识别虽然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还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随着活动、产品、服务活动中环境因素的变化、新的法律法规及要求的出台、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市场要求的变化等,尚待以后不断更新、完善、持续改进。 2.本次识别根据“监理”性质、活动、产品、服务的内容及特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公司本部和项目监理部的办公/生活区域环境因素识别,需自身解决“能够控制”的环境问题。同时也是要求相关方(施工单位)办公/生活区域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部分为施工现场相关方(施工单位)施工活动时的环境因素识别,提供监理在控制环境时应注意或“可望施加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 3.环境因素评价标准及重要环境因素确定 环境因素评价,先采用“是非判断法”进行判断,直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如果用“是非判断法”不能直接判断的,采用“三因子评价法”进行确定,当a、b、c三个环境评价因子的乘积x大于等于50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3

目录 1、作业活动划分表 2、办公/生活区域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自身活动) 3、土建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4、变电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5、输电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6、电缆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7、发电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8、热力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4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全面识别和辨识集团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和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汇总并评价,以便判定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全面管理和有效的风险控制。 2.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不可接受风险清单的审批。 3.2 综合经营计划部负责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评审、确认、评价以及制定对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的措施计划。 3.3 各部门负责按要求对本部门所属范围、人员、设备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汇总并进行控制。 3.4各二级单位负责各单位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 4.1.1 每年第一季度,综合经营计划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工作。 4.1.2 各部门负责按照要求从产品生产组织投入和产出过程中识别出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从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废弃物管理、土地的污染、噪声的影响、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相关方的影响、当地其它环境问题及社区问题等若干方面识别出所有环境因素。识别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表》。 4.1.3 各部门负责按作业区域、工艺流程对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生理性、行为性、作业环境不良等关注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过程要特别关注“三种时态”、“三种状态”。辨识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填写《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时应考虑: a)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目标指标及控制措施清单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目标指标及控制措施清单单位/部门/项目部: 序号活动/产品 环境因素描述环境影响/服务 1办公区域活水的消耗资源耗损2动电的消耗资源耗损 3油的消耗资源耗损 4车辆使用 油料泄漏土地污染 5鸣喇叭噪音污染 6电子产品废弃固体废弃物污染 7废墨盒废弃固体废弃物污染 8废硒鼓废弃固体废弃物污染 9废日光灯管废弃固体废弃物污染 10办公区域活废电池(镍、锂、铅)固体废弃物污染 11动生活垃圾废 弃 固体废弃物 污染 12废药品废 弃 固体废弃物 污染 13生活废水排 放水体污染 14空气氟利昂泄露大气污染 15打印机维修废配件废 弃(含重固体废弃物 污染 金属) 16电脑维修废配件废 弃(含重固体废弃物 污染 金属) 17空调维修废配件废 弃(含重 固体废弃物 污染 金属) 19车辆使用尾气排放大气污染 20车辆维修机油泄漏土地污染 识别方法 作业流环境因素 程分析检查表 环境因素评价 目 标 L S R一般重要 指 标 3 1 3 3 1 3 4 1 4 2 1 2 2 1 2 2 1 2 3 1 3 2 1 2 1 1 1 2 2 4 3 1 3 1 1 1 4 1 4 1 1 1 2 1 2 2 1 2 2 1 2 4 1 4 2 1 2

确定控制措施完 成 增加的控制现有控制措施时间 措施 1.宣传节能意识 2.倡导全民节能行动 3.车辆执行定额油耗 4.检查监督 1.加强日常检查监督 1.在禁鸣喇叭处禁鸣 1.执行法律法规及固废 管理规定 2.设置回收箱 3.危废集中收集并移交 有资质单位 4.生活垃圾与环卫部 签约,由环卫部门清运 1.选用无毒无害无磷洗 涤用品 1.选用环保型空调 1.向维修方通报 1.向维修方通报 1.向维修方通报 1.定期保养和检测 1.向汽车维修方通报

环境因素识别与控制(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环境因素识别与控制(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环境因素识别与控制(标准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同时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保护是社会以及每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之一,企业应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也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 在生产、生活活动中能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二)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常采用以下方法: 1.通过现场调查、观察、咨询等识别环境因素; 2.采用过程分析,把生产作业过程按工序进行分解,按作业活动、资源消耗等识别环境因素 (三)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 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应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进行全面、

具体、明确地识别和准确地描述为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1.全面识别施工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环境因素,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和保修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三种状态是指施工生产的正常(如施工连续运行)、异常(如工程停工)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洪水、地震等); 三种时态是指过去(工程未开工时现场的环境情况),现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环境情况)和将来(工程完工以后,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 七种类型是指以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的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弃物处置、土地污染、噪声排放、放射性污染及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对当地或社区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情况。 3.具体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要求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应与随后的控制和管理需要相一致,以达到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提供明确

环境因素识别控制

环境因素识别控制 1.目的 对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以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3.2企业运营中心负责组织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工作,对识别出 的环境因素进行汇总,为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提供依据。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识别,并将识别结果汇总到企业 运营中心。 3.4各相关部门负责识别可能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并将 结果汇总到企业运营中心。 4.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的识别 4.1.1 各部门负责进行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工作,并根据本部门的

环境行为特点,最大限度地排查出环境因素。 4.1.2 各部门要先收集资料,包括以往事故分析、相关方抱怨、污 染源、环境影响、环境报告等。在排查环境因素时要考虑过 去、现在和将来的情况,并且要充分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 状况。 4.1.3 将所排查出的环境因素按照要求填写在企业运营中心分发的 《环境因素排查登记表》上,并将登记表交回企业运营中心。 4.1.4 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相关方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工作,并根据相 关方的环境行为特点,最大限度地排查出相关方的环境因素。 4.1.5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试运行时,由装备部对 环境因素进行预测、.0 核实或重新识别。 4.2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4.2.1 由管理者代表主持,企业运营中心组织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对 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4.2.2 重要环境因素确定的依据 a.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相关方的期望和合理要求; c.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方法。

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环境因素调查评价表R4-1 单位(区域):北京鑫华源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区域 序号发生 场所 活动/产 品/服务 环境因素 时态状态环境影响影响 范围 (a) 影响 程度 (b) 发生 频率 (c) 关注 程度 (d) 排放 量 (e) 评价 分值 (m) 评价 结果相关法规及要求过 去 现 在 将 来 正 常 异 常 紧 急 水 大 气 噪 声 固 废 土 地 资 源 能 源 其 他 1 生活/办 公 排污废水排放√√√√ 1 3 5 1 1 11 非重要环 境因素 国家水污染防治法 2 办公室使用计算 机 电脑辐射√√√ 1 1 5 1 1 9 非国家职业病防治法 3 办公室使用打印机废墨盒/色带√√√ 5 5 1 1 5 17 是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 办公室废磁盘、光 盘 废弃物√√√ 5 5 1 1 5 17 是 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5 办公室照明废灯管√√√ 5 5 1 1 5 17 是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 办公室废电池有害固体废弃 物 √√√ 5 5 1 1 5 17 是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7 现场/办公 区域 废弃塑料 包装 有害固体废弃 物 √√√ 5 5 1 1 5 17 是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8 现场/办公 区域 废弃报纸/ 纸张 固体废弃物√√√ 5 5 1 1 5 17 是 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9 现场/办公 区域 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 5 5 1 1 5 17 是 国家固体废弃物污 染环境防治法 10 办公区域清除落叶杂 草 落叶杂草√√√ 3 1 3 1 1 9 非重要环 境因素 大气污染防治法 11 现场/道 路 办公车辆尾气排放√√√ 3 1 3 1 1 9 非重要环 境因素 大气污染防治法 12 办公楼道清扫扬尘√√√ 1 1 1 3 3 9 非重要环 境因素 大气污染防治法 编制人/日期:刘转富2011年12月10 批准人/日期:孙宽用 2011年12月10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程序实例样板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程序 1目的 识别和评价本公司产品、活动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管理。 3权责 3.1 生产部负责对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归口管理,负责组织确认环境因素,评价重要环境因素。 3.2 各部门负责识别和管理各自活动领域内的环境因素。 4 工作程序 4.1 工作流程图 4.2 环境因素的识别 4.2.1 识别范围 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包括公司所属部门范围内的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和相关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4.2.2 识别时应考虑 A 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有益或有害影响的要素为环境因素。

B 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考虑: 1)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2)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3)六种类型:大气、水体、噪声、固废物管理、资源能源、其它。 4.2.3 识别的主要内容有: A 明确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 B 评价环境现状与上述要求的符合程度,包括污染物排放、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等; C 对以往不符合要求的事件调查所取得反馈意见的评价; D 相关方提供的报告、记录等资料,如环境报告等。 4.2.4 识别环境因素可选用的方法:问卷调查法、过程分析和评价法、现场观察法。 4.3 识别步骤 4.3.1 在初始评审时,生产部组织各部门根据管理领域内的现场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并对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现场检查、汇总、复核,确定各部门环境因素,列入《环境因素清单》。 4.3.2 生产部组织编制《环境因素综合评分标准》(见附1),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 4.3.4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时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A 法规符合性 B 发生频次 C 影响规模及范围 D 影响严重程度 E 社区关注度 F 可节约程度 最后综合得分是各项目所得分数相加,当综合分大于或等于24 分时则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当第1、2、4 或5 项等于5 分时也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4.3.5 生产部根据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编订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至相关单位。 4.4 环境因素的管理 4.4.1 运行控制 A 通过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要求的实施,对所有环境因素加以控制。 B 对重要环境因素,由生产部组织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对其施加控制。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程序受控状态: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xxxxxxxxxxxxxxxxx公司企业标准QB JQ/QB—CX02—2005 B版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企业生产、产品、服务中能够控制的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为本企业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 3、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调查、评价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并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 3.2 质安部负责对调查公司的活动/服务中,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并编制成清单下发给各部门,各部门根据各部门的地理环境、活动/服务范围、能源/资源种类等,再调查各部门的环境因素,经确认汇总、登记后再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企业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和管理方案的审核。 3.4 质安部负责发放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4、环境因素识别 4.1 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和方法 各部门按下列要求进行部门工作范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 环境因素为凡对大气、水、资源、土地等产生污染的因素 4.1.1 应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 4.1.2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覆盖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个方面,既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排水、粉尘排放、废物管理、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和浪费、对社区的影响(噪音、火灾、爆炸等)、当地其他环境和社区问题、土地污染等。 4.1.3 识别环境因素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①调查法 ②现场观察法 ③排查法 ④过程分析法 ⑤物料测算法; ⑥专家咨询法; ⑦测量法;

⑧查阅文件记录法; 4.1.4 实施识别环境因素工作时,应将本部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分析,各方面环境问题尽量全面的识别出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噪声: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土方施工车辆噪声等; 2)废水:包括建筑生产废水、生活废水; 3)废气:汽车、机械、化学物品挥发有毒有害气体; 4)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包括有毒有害、无毒无害、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5)扬尘:施工扬尘、施工场地自然扬尘; 6)资源能源浪费:包括水、电、油、原材料等; 7)潜在泄漏:化学品泄漏、油泄漏、气体泄漏; 8)潜在火灾、爆炸:乙炔、炸药、油漆、木材等的; 4.1.5 各部门将环境因素调查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质安部,质安部对各部门已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登记、核定和汇总,为环境因素评价提供依据。 4.2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4.2.1 重要环境因素是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是企业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企业在制定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预防和控制等方面加以考虑,以将重要环境因素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对象;并指出管理要求。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是在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明确管理重点和改进要求的过程。 4.2.2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考虑以下方面; ①有关标准、法律法规要求; ②发生的频率; ③环境影响的规模; ④环境影响的时间; ⑤相关方关注的程度,包括对企业及产品形象的影响程度; ⑥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⑦环境因素所产生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4.2.3 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由管理者代表和质安部一起研究,拟出相关人员组成的重大环境因素评价小组,进行重大环境因素的评价工作。 ①跟踪环境影响:从发现的重大环境影响跟踪出重大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识别控制程序

章印处环境因素识别控制程序 批 准: 审 核: 编 写: 版 次: 生效日期: 编写部门 抄送部门

文件名称 环境因素识别控制程序 版次 01 文件编号 页次 2/6 文件修订记录 版 状态 修订内容 页次实施日期编制 审核 批准 次 01 新建

文件名称 环境因素识别控制程序 版次 01 文件编号 页次 3/6 1. 目的:识别评价环境因素,确定重大环境因素以便进行有效控制。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内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所涉及的所有场所和环节,及其有关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 因素的评定。 3.权责 3.1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环境因素进行调查识别。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及上述信息的更新。 4. 定义 4.1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4.2 重要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的环境影响。 4.3 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5.内容及要求 5.1 环境因素的识别 5.1.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公司范围内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识别方法可采用发放《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由 各部门负责进行调查填写,然后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巡查调查分析,汇总整理。 5.1.2 管理者代表根据调查表以及现场巡查结果,建立《环境因素清单》。 5.1.3 各部门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充分考虑: a.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b.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5.2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5.2.1一、多因子评价法 5.2.1.1公式 X=a×M(M为bcde中最大值) X――环境因素得分。 a――发生频率。 b――排放值与法规标准值之比。 c――影响范围及程度。 d――环境影响的可恢复性或持续性。 e――公众和媒介的关注程度。 5.2.1.2多因子评价法评分标准 评价因子 评分说明 评分 连续发生~每日一次 5 a 每日一次~每周一次 4 每周一次~每月一次 3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步骤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环境因素是指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其中包括时间和空间因素。 (一)环境因素含义 像大楼、办公室地点、家具等这类环境因素也能传递信息。一间特殊的办公室、一幅名人字画、一套名牌服装、一枚昂贵的钻石、一块劳力士手表、一辆奔驰汽车可能提醒来访者:本公司负责人是一位成功人士,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是可靠的。在沟通中应充分注意到环境因素所传递的信息。 (二)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来自:ISO 14001初始环境评审培训教材 ①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 l 选择组织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 l 确定过程伴随的环境因素 l 确定环境影响 ②环境因素的分类 l 水、气、声、渣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 l 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 l 相关方的环境问题及要求 l 其他 ③确定环境因素的依据 l 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 l 法律法规及要求有明确规定 l 积极的或负面的

l 相关方有要求的 l 其他 ⑤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分类 l 物料衡算 l 产品生命周期 l 问卷调查 l 专家咨询 l 现场观察(查看和面谈) l 头脑风暴 l 查阅文件和记录 l 测量 l 水平对比——内部、同行业或其他行业比较 l 纵向对比——组织的现在和过去比较 上述方法各有利弊,具体实施识别时,有必要将各种方法组合使用,下面将部分方法予以介绍: 1)问卷评审——因素识别 问卷评审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到现场察看和与人员交谈的方式,来获取环境因素的信息。问卷的设计应本着全面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问卷包括的内容应尽量覆盖组织活动、产品、以及其上、下游相关环境问题中的所有环境因素,一个组织内的不同部门可用同样的设计好的问卷,虽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但为一个部门设计一份调查卷是不实际的。 典型的调查卷中的问题可包括如下内容: l 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是多少?

建筑行业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规定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WD/CX 3——04A 1、目的 对公司在建筑施工活动、建筑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建筑施工活动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 引用IS0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公司《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 4、职责 4.1生产安全处主控本程序,负责汇总各部门的环境因素,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形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清单”,报公司生产安全处汇总。

4.3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5、工作程序 5.7环境因素的识别 5.1.1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覆盖公司场所、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及相关方的影响。 5.1.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5.1.3识别环境因素时还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土地污染、废物管理、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其他社区问题和当地环境问题。 5.1.4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调查法、问卷法、现场观察法、排查法。 5.1.5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形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清单”,报公司生产安全处。 5.1.6生产安全处汇总各部门的“部门环境因素清单”,编制“公司环境因素清单”。 5.2环境因素的评价 5.2.1评价方法 5.2.1.1是非判断法,已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均可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1)不符合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2)有较大节约潜力的能源、资源消耗:

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程序 1 范围 为了识别出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的过程、要求、方法及形成的记录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全过程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 2 引用文件 GB/T 24001-2004/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3 术语 本程序采用GB/T 24001-2004/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所规定的术语。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是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和管理的主管领导; 4.2 安全环保部是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单位实施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重要环境因素的消减控制措施。 4.3 各部门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主管区域的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工作,制定重要环境因素的消减控制措施。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环境因素辨识 5.1.1 环境因素辨识及评价前的资料收集 a) 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图和水、电、气、风等能源消耗资料; b) 与公司生产、办公相适应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现有监测数据,相关方的情况,现有的环境管理措施、方法等;

c) 公司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及管理办法; d) 原(辅)材料、化学品的使用和废弃情况,包括使用种类、使用量、废弃量等。 e) 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废气、烟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 5.1.2 辨识范围: a) 公司的所有活动; b) 公司活动中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c) 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5.1.3 为全面识别环境因素,避免发生遗漏,在辨识范围内辨识时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八个方面”。 a)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过去:是指过去存在的环境因素,其遗留的环境影响现在依然存在。 现在:是指现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将来:是指计划中的活动、服务或产品中存在的将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b)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正常状态:指生产或设备无故障运行状态。 异常状态:是指设备开、停、检修、放散、除尘装置清理等非正常运行时的状态。 紧急状态:是指不可预见的、一旦发生将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如发生煤气泄漏、火灾、爆炸、环保设施失灵等特殊情况时的状态。 c) 八个方面: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向土地的排放;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ISO14001-2015

*****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修订记录

1.目的 对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相关的能够控制和有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与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确保环境因素及时更新。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覆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 3.定义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4.职责 4.1行政部负责实施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 4.2 公司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识别后报送行政部。 4.3行政部根据各部门的环境因素评价表,汇总整理本公司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及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4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评价及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审 核批准。 5.内容 5.1 环境因素的识别:各部门在识别环境因素时,要考虑本部门的全部活动、产品及服务。 5.1.1 环境因素识别步骤: 5.1.1.1 确定本部门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5.1.1.2 识别产品、生产过程及服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 5.1.1.3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5.1.2 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5.1.2.1 对环境的影响。 5.1.2.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5.1.2.3 相关方的要求。 5.1.2.4 不同状态,不同时态和不同类型时的情况。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现场和将来。

七个方面:大气排放;污水排放;土地排放;废物和副产品管理/污染;能量释放(噪声、灰尘、恶臭、光污染);原材料、自然资源及能源的使用、消耗;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5.1.3 识别环境因素时可采用的方法: 5.1.3.1 调查法 5.1.3.2 现场观察法 5.1.3.3 排查法 5.1.3.4 过程分析判断法 5.1.4 各部门可采用适当的方法,识别本部门所有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活动、产品 和服务,包括过去、现在有无环境因素及其数量,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并交行政部,由管理者代表协助各部门完成《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5.2环境因素评价的方法:(评分法) 评价专案:其中每个项目分为五个评价点 a.发生的频率 b.影响范围及程度 c.管理/控制程度 d.公众关注程度 e.法规符合性 计算公式: 环境因素各评价项目之评价点实际得分总和 M= a + b + c + d + e M > 10 ……重要环境因素 M ≤ 10 ……一般环境因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