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寿光蔬菜区域品牌形成与成长机理

寿光蔬菜区域品牌形成与成长机理

寿光蔬菜区域品牌形成与成长机理
寿光蔬菜区域品牌形成与成长机理

寿光蔬菜区域品牌形成与成长机理

一、寿光蔬菜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

(一)寿光蔬菜发展历程

1 寿光蔬菜发展的背景

1978年以来的农村改革,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目标,其紧紧围绕的核心是保障和维护农民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自安徽成功试行以来,迅速发展向全国。而山东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其农村改革在国内具有榜样和标杆的作用。在中国农经学界,有“中国改革看农村,农村改革看山东”的说法。在全国改革的潮流之下,山东也及时进行了深刻而行之有效的改革。30年来,山东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经济开放逐步深入,科学技术应用速度加快,农民收入增加。这是寿光蔬菜发展的大背景。

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山东省寿光市抓住机会,在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的带领下,推广冬暖式大棚技术,在全国冬季农业技术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迅速推广冬暖式大棚技术,逐步成长为“中国蔬菜之乡”,并且逐步吸收全国和国外的现金农业技术经验,这是寿光蔬菜发展的技术背景。

在各级党和政府的支持指导下,寿光逐步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农业协会、网上交易平台等相互联系的蔬菜经济体系。这是寿光蔬菜发展的组织背景。

从1979年起,国家将农产品收购价格提升30%,农产品的大幅涨价,

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1983年,中央号召鼓励农民发展乡镇企业,此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萌发成长。国家支持农产品发展,走农业产业化的决心,是寿光出彩成长起来的政策支持。

2 寿光蔬菜发展的简要历程

寿光蔬菜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1989年以前,以大田菜为主的粗放式生产阶段。寿光种菜历史悠久,建国后,寿光蔬菜种植虽有扩展,但由于体制等多种因素制约,到80年代中期,全市只有5万亩左右的大田菜和少量的土温大棚,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也不高。

第二阶段,即1989年到1995年前后,以冬暖式大棚保护地栽培为主的蔬菜大发展阶段。从这一时期开始,寿光蔬菜逐渐闻名全国。1989年,寿光市孙家集镇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同志带头搞起了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掀起了一场蔬菜反季节栽培的技术革命。从此,寿光蔬菜由季节性露天栽培向“四季常青,四季有菜”大跨度发展。蔬菜品种大量增加,产量和效益都有了极大提高。1990年,全市冬暖式大棚发展到5000个。1991年猛增到2.5万个,1992年发展到7.5万个。1995年全市蔬菜发展到50万亩,其中冬暖式大棚近20万个,总产20亿公斤,收入17亿元。全市常年有4000多名蔬菜种植技术员分赴全国各地指导种菜,蔬菜大棚发展到周边县市以及新疆、青海、甘肃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第三阶段,即1995年至今,蔬菜产业由量的扩大为主开始向质的提

高为主转变,也是实施蔬菜发展第二次革命的阶段。1995年以来,随着全国菜篮子工程的全面实施,各地蔬菜生产迅猛发展,寿光蔬菜产业的优势受到严峻挑战。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日益增长的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人们对安全、优质蔬菜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积极实施三个转变,即由市场带动为主,向市场带动与龙头企业带动并举转变;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外市场并举转变;由传统栽培方式为主,向绿色食品蔬菜栽培方式转变。1997年,严格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掀起了以发展绿色食品蔬菜为主要内容的蔬菜产业二次革命。经过近几年努力,全市建成了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文家、三元朱、钓鱼台、洛城等五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全市无公害蔬菜发展到20万亩,有20个种类、1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通过开展与国内外农业企业、大专院校合资合作,引进了三百多个蔬菜新品种,推广了无土栽培等多种栽培模式,示范推广了生物防治病虫害等80多项新技术,以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乡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质量检测室、各地无公害蔬菜专营区为骨架,逐步构筑起了蔬菜质量检测销售网络。寿光蔬菜达到了品种多,质量好,产销两旺。

(二)寿光蔬菜发展现状

1 寿光蔬菜模式简述

所谓寿光蔬菜模式,不但指寿光蔬菜的发展模式;而是指基于科学技术进步,全面吸收区域内外优秀经验和发展模式,走产业化、品牌化,

依托合理结构建设的区域品牌建设模式。

2 寿光蔬菜品牌建设成就

现在,寿光蔬菜不但是一个区域品牌,而是扩展为了一个内涵广泛、形式丰富、影响遍及全国甚至国外农业的农业品牌模式。

寿光蔬菜在长期建设中,非常注意发挥自身优势和吸收外部发展经验教训。所以一直走在了农业发展的前列。现在,寿光蔬菜集成了生产、制造、品牌、销售、附加产业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最大程度的增加了蔬菜农产业的附加值,扩大了利润来源,尤其是抓住了高利润的品牌建设和附加产业这两个环节。

另一个方面,寿光蔬菜还建成了良好的组织架构支持,在寿光,有高效运作的农会组织,有先进物流支撑的蔬菜交易市场,有蜚声海内外的农业博览会,有统一的电子交易平台网站,还有个及大概为政府对农业发展一如既往的支持。各个组织互相协作,构建起寿光农业发展的组织支持体系。

这些年来的建设,寿光蔬菜已经成功的从一个区域农业形式转化为了一个现代化、完整链条、内涵丰富、开放的农业品牌,它的影响已经广泛的扩展,寿光模式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获得了普遍的学习和推广。

根据蓝海战略的相关理论,绘制下面的战略布局图,可以清晰地说明行业内现状:

品牌化技术水平市场渠道建设风险政策支持产业集群组织架构自然影响3 寿光蔬菜发展的品牌塑成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寿光蔬菜品牌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内涵。一方面,寿光蔬菜模式向其他地区扩展,影响非常大,成为被学习和借鉴的优秀发展经验;另一方面,寿光蔬菜的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模仿壁垒,因为优势的积累和扩展,寿光蔬菜模式难以被完全复制。

在寿光,这种品牌模式不但包括蔬菜的生产和加工技术,其实质集成了产业链条的全面环节,其优势体现在整个链条的各个细节上。而且寿光蔬菜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对后续进入者有严重的“月晕效应”,也就是说,产业内部只有一家对市场的影响最大,必然会消减其他品牌的影响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寿光得到了政府的持续大力支持,拥有很多优势的原始积累,这也不是其他地区品牌能够轻易就能通过短期行为来模仿。所以寿光蔬菜已经建成了成熟的品牌。

(三)寿光蔬菜发展前景

1 寿光蔬菜的优势积累

(1)寿光蔬菜的品牌积累

寿光蔬菜现在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其在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的标杆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而且随着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向全国范围的推广,寿光蔬菜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成为了著名的品牌,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在消费者心目中也具有很强的认同感。

(2)寿光蔬菜的政策积累

寿光蔬菜的建设取得了各级政府的支持,现在更是获得了各级政府的众多荣誉,所以寿光蔬菜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这是其他品牌无法复制的,这只能由产业链条的开创者独占,而非共享性的资源。

(3)寿光蔬菜的组织积累

寿光蔬菜在发展过程中,建成了农会、科技推广中心、蔬菜交易市场、蔬菜网站电子交易平台、蔬菜博览会等等相互联系密切合作的组织架构,包括了产业链条生产、加工、品牌、销售、物流、附加产业等等整个环节。这个组织架构虽然易于模仿,但是其内在的合作关系和长期积累下来的组织流程却难以复制。这是寿光长期积累下来的组织基础。

上述这些是寿光蔬菜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各种资源,因为是蔬菜模式创新的先行者,所以获得了很多优势的积累,这些内容可以解释寿光蔬菜的成功模式为何难于复制,也是寿光模式构筑起来的产

业壁垒的主要渠道。

2 寿光蔬菜的发展规划

最近,寿光市根据蔬菜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工队伍状况,提出了“蔬菜产业建工会,和谐发展奔小康”的工作思路,制定下发了《蔬菜产业建立工会组织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农场化、农民职工化、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进程,计划建设具有寿光特色的蔬菜产业工会组建新方式。

另外,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蔬菜的生产利润有限,利润主要包括在深加工后的品牌价值、销售和附加产业环节。集成这些高附加值环节之后,能够大大提高寿光蔬菜的产业附加值,获得更大的发展。二、寿光蔬菜品牌建设模式分析

(一)寿光蔬菜品牌模式简述

寿光蔬菜模式是指由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依靠持续的科技创新,完善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建设支持农业发展的各级组织,并通过现代物流技术和互联网络发展市场的农业发展模式。

(二)寿光蔬菜品牌塑造渠道和主要方式

1、寿光蔬菜品牌塑造过程中的相关主体分析

(1)各级党委和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他们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寿光蔬菜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政策环境。而且寿光积极的争取政策的支持,所以说,在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就是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2)科技推广站。科技推广站的职能主要是收集农业科技成果并引进试用和推广,平时还需要承担技术指导的工作。所以科技推广站的工作突出体现了寿光蔬菜发展中科技创新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和相关科技部门合作,持续吸收最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这是区域农业甚至所有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3)农会组织。在国外,比如韩国、欧洲这些农业现代化比较先进的国家,普遍存在农会组织。在寿光,弄回组织液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因为单个农民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弱,所以单纯依靠农民自身创新是很难的,所以建立农会之后,就能够集中农民的力量,实现集成化的合作生产和加工、深化产业链条,大大提高了产业长度和宽度。

(4)市场。前文提到,单纯的蔬菜生产利润非常有限,但是通过集成高收益的产业环节,可以很大限度的提高利润。为了解决蔬菜销售的问题,寿光基于现代化物流技术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还建立了网上销售电子平台,这些解决了蔬菜的销售问题,为订单农业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条件。

(5)附加产业。附加产业是指基于农业发展的相关边缘产业,比如蔬菜加工包装企业、农业生产资料企业,这些企业基于农业的发展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产业链条的深化和丰富,提高了附加值。

2 、寿光蔬菜品牌塑造方式

运用蓝海战略死不模型,很容易发现寿光蔬菜模式的建设方式。

剔除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创造

冬暖式大棚各级支持组织产业链条集群市场流动方式

增加

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政策支持力度深加工力度农业品牌化产品质量减少

自然因素对农业发展影响个人的独立运作

寿光蔬菜的品牌塑造,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公共关系营销等众多渠道。首先,寿光蔬菜的品牌影响力最早来自其早期的技术创新和质量,这是寿光蔬菜的品牌基础;然后,在寿光蔬菜的品牌建设过程中,寿光充分利用蔬菜博览会和经验推广等方式来扩展自身品牌的影响力,这是寿光蔬菜品牌塑造的重要手段。

(三)寿光蔬菜品牌推广及渗透、扩展

1 、寿光蔬菜品牌初步建立后的推广形式

寿光蔬菜模式最早起源于三元朱村的蔬菜大棚,在村支部书记王乐义成功推广他的冬暖式大棚后,寿光在短时间内迅速建成了大量的大棚,这样,寿光蔬菜的农业基础就建立了。

在建立农业发展战略决策之后,寿光开始宣传寿光蔬菜,通过各级媒体的报道,寿光蔬菜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标志性品牌,获得了公共媒体第三方的一致认可,这就塑造起了寿光蔬菜品牌的知名度。

随着市场知名度的建立,寿光开始着手完善蔬菜的交易。为了减少蔬菜销售的风险,寿光凭借政策优势,建设了南北的蔬菜运输“绿色通道”,直接供应北京等北方地区。然后,通过建立蔬菜批发市场和深加工行业,完成了蔬菜的销售环节。

这样,寿光蔬菜不但建立起了市场知名度,而且完善了他的市场渠道,寿光蔬菜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餐桌、超市和媒体报道上,品牌迅速建设成熟。

2 、寿光蔬菜品牌形式和渠道的渗透与扩展

在寿光蔬菜和寿光蔬菜模式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以后,寿光蔬菜已经不是单纯的蔬菜农业的成功范例,而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对全国区域农业发展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区域农业发展需要找准自身的优势,发展符合自身特色的农业模式。这不但是指自然优势条件,还要结合社会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说技术、经济发展状况和周边环境等。

其次,农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持,必须通过持续的科技引进和应用来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有传统的粗放农业发展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模式。

另一方面,农业发展要走品牌化、产业集群的道路,传统农业单纯依靠生产不可能获得良性的发展,只有大力进行品牌建设,发展产业链条中的高效益环节,从而获得高效发展。

最后一点,就是要建立和完善自主控制的市场流通体系,这样才能够保证市场需求和流动,避免市场需求不稳定带来的风险。

三、寿光蔬菜对于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启示意义

(一)寿光蔬菜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从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农业产业化发展史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中国农业一直以来都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水平上,只注重生产过程,即使加工业只是简单的粗加工,而且质量不好,很难赚取高额利润,而且面临自然灾害等多重风险,所以很难成为产业集群化的现代化农业。

寿光蔬菜品牌和产业集群模式成功以后,作为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面旗帜,其经验向全国范围内推广,这有利于全国各地的农业区域借鉴学习,找到自身区域发展农业的模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寿光蔬菜对于全国各区域农业品牌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尝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寿光蔬菜的成功鼓励下,各地已经在学习寿光的产业集群模式,将农业从单一的生产农产品集成为包括深加工、物流、销售、附加价值产业的产业链条。

(二)寿光蔬菜对于区域农业品牌建设的意义

长期以来,农业区域品牌只是作为一类农产品的统称,而缺少有一定影响力的独立品牌,所以农产品的深加工和附加价值比较困难。寿光蔬菜建设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品牌化战略,著名的品牌有“乐义”等。在寿光蔬菜的影响下,明显会带来其他地域品牌建设意识的觉醒,从而加快国内农业发展品牌化进程。

(三)寿光蔬菜对于区域农产品品牌推广和扩展的意义

中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曾经产生过一些农业产品品牌,但是一方

面规模比较小,风险抵抗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品牌建设不是很理想,存在核心价值缺失等严重问题。这就涉及到品牌建成后的推广问题,专利制度推广以来很多人的意识里就有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习惯,所以品牌推广就不是很理想。

寿光蔬菜的品牌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品牌农业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在这种模式的经验帮助下,各区域农业品牌能够更好的发展推广,成熟壮大。

四、寿光蔬菜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寿光蔬菜品牌建差异化发展与多品牌建设

寿光蔬菜虽然整体品牌建设非常成功,但是品牌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那就是独立品牌建设的不足。作为寿光区域的地方品牌,除了像“乐义”这样一些因为特殊原因比较知名以外,寿光的众多品牌建设都不是很理想,所以还是比较分散的。

所以在寿光蔬菜这个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日后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加大对区域内各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建设,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加品牌附加值,促进当地经济的品牌。也就是说,在“寿光蔬菜”这个大品牌下,建设众多独立的强势品牌。

(二)其他地域蔬菜品牌建设带来的竞争和趋同化

寿光蔬菜经验向国内推广以后,其他地区也在学习寿光蔬菜模式建设自己的蔬菜生产基地,这就带来了日趋激烈的竞争。有调查结果表明,寿光蔬菜的国内销售额在部分地区是呈现下降趋势的。

另一方面,寿光蔬菜经验被其他地域借鉴以后,原来作为寿光蔬菜品

牌的特色的独占优势就被打破。寿光蔬菜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趋同化问题的困扰。

针对这方面的现象,首先我们不能因为保护自身利益就保守自己农业模式发展的秘密而不与其他地区交流,只有在相互学习中才能进步;另一个方面,进一步寻找更好的发展策略,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不断进步才是解决模仿的正确方法。同时要注意解决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各类问题,不断完善品牌建设。

(三)寿光蔬菜品牌优势流失及新的建设模式

从调查报告显示,现在寿光蔬菜的影响力和美誉度都存在流失现象。原先作为寿光蔬菜最重要优势的反季节、健康质量、品牌建设等现在正在被消费者忽略。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寿光蔬菜新的品牌和产业战略必须开展。

借用《蓝海战略》一书提出的形象说法,在之前全国都没有反季节蔬菜的时候,寿光蔬菜凭借科学技术推出冬季蔬菜,从而开创了一片缺乏竞争而且高收益的蓝海。现在这篇蓝海因为竞争者的进入竞争日趋激烈,逐渐将演变为一片红海,所以寿光蔬菜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战略,继续开创新的蓝海空间,继续取得新的发展。

营销2班张永昌

学号:20062702362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探析

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探析:五指攥成拳打好特色牌 2013-08-12 “阅读提示” 山西农业以特取胜,不乏历史悠久传统名品,也不乏后起的市场新宠。在产业化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山西特产,已经从提篮小卖走上规模经营的道路。但横向比较,市场表现仍不能尽如人意,至今还不敢说有称霸全国的品牌。特色这张牌打得不够有力,品牌多散乱是重要原因之一。同类企业各自为政,各打各的牌,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公共品牌的维护。合力没有形成,内耗反而不少,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是当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品牌让特色农业更具魅力 长子县玉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才俊说:“总以为把菜种好就有市场。”后来他才意识到,没有品牌让合作社吃亏不少,名气不响,超市难进,菜再好别人也记不住。注册商标后,合作社才在周边市场有了点名堂。尝到品牌甜头的农户已经越来越多,品牌的力量在寿阳县则体现得更为明显。当地用10年时间持续打造“寿绿”蔬菜品牌,终成正果。这个牌子不仅打开了沿海地区市场,而且走出国门在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站稳脚跟。过硬的质量和品牌的影响力,还让“寿绿”摆上了世博会和奥运会的餐桌。在寿阳,“寿绿”品牌的辐射带动面积在十万亩以上。 近几年,山西省种养和加工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几乎都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目前,全省特色农产品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4个,获中国名牌产品7个,入选“中华老字号”企业27个,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300多个。某种程度上,品牌是现代农业标志,推动传统农业转变升级就是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的过程。靠品牌整合资源,靠品牌壮大产业,靠品牌开拓市场,已经成为山西省推动特色农业的重要手段。 省农业厅宣传中心主任赵文志介绍,合作社、企业打造品牌,政府则为他们营造展示的平台。从2009年起,山西省以品牌推介为主题,连续四年交替举办“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和“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很多山西品牌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 小散乱使品牌影响力大打折扣 为自己的农产品注册商标,打上字号,是品牌意识的觉醒,值得鼓励。不过,我们也发现,近几年省内农产品品牌是多了,但小、散、乱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同质化严重、辨识度不高、甚至形成了内耗。 目前,山西省杂粮、红枣等看似品牌众多,产品丰富,但论及单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很难拿得出手。以小米为例,省内品牌上百个。个别主产县,一县就有十几个,同样的产地、同样的品质、牌子却是五花八门,而且企业规模很小,几乎就是作坊。这种品牌过于繁多的格局,不仅不利于消费者对品牌选择习惯的养成,而且还冲淡了特产的整体形象。 一个成功的农产品品牌价值有多大?《2012胡润品牌榜》的答案是,“伊利”两个字值105亿元,“蒙牛”值99亿元,“双汇”值84亿元。这些品牌对农民的辐射带动已经突破了省域的界限,消费者的广泛认知让企业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去年,双汇的年销售额超过600亿元,已接近山西省整个农产品加工业的销售额。在这些品牌航母面前,我们所熟知的冠云牛肉、沁州黄小米、甚至几大陈醋品牌,仅仅只是小舢板。 某种程度上,山西省很多知名农产品还停留在吃老本的阶段,占有市场主要依靠历史沉淀和古已有之的口碑,市场营销的手段和力度则远远不够。甚至有一些传统优势农产品已经失去竞争力,山西红枣正在被新疆红枣代替,

县域公共品牌培育完整方案设计

目录 一、指导思想 (2) 二、主要目标 (2) 三、建设内容 (2) 四、工作步骤 (3) 五、品牌管理建设 (4) 六、保障措施 (5) 附件1:品牌释意 (7) 附件2:“XXXX”公共品牌管理办法 (8) 附件3:公共品牌产业、产品范围 (15) 1、公共品牌XXXX注册范围表 (16) 2、品牌涵盖商品表 (16) 附件4:公共品牌授权企业名单及子商标清单复印件 (16) 1、授权企业名单 (16) 2 、子商标清单复印件 (17) 附件5:公共品牌网货产品供应平台展示 (17) 附件6:公共品牌产品网销店铺清单及实体店展示清单 (17) 1、XXXX品牌产品销售淘宝系列店铺 (17) 2、XXXX品牌产品销售微店系列店铺 (17) 3、XXXX品牌产品展销线下体验店 (17) 附件7:公共品牌相关产品质量体系管理办法(试行) (17) XXXX县公共品牌建设方案

为扩大我县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辨识度,提高我县绿色产业(包括蔬菜、中药材、马铃薯、百合等相关产业)竞争力,打造我县农特产品统一标识,做好我县网货公共品牌培育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以农业龙头企业、电商企业为主体,以公共品牌为引领,通过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落实相关产业、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和品牌培育能力,通过推广宣传县域公共品牌,从而带动企业品牌发展。 二、主要目标 打造以注册商标“XXXX”命名的“生态、安全、绿色”为内涵的公共品牌,与我县其他地理商标、企业商标共同组成“母子”商标体系,同步发展,共同成长。通过培育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营销,提升我县农产业及绿色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2-5年的努力,把“XXXX”打造成全省、全国的知名商标。培育销售收入过千万、过亿的龙头企业,带动电商创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公共品牌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创业创新发展市场机制,力争到2020年实现我县农产业综合产值提升、电商销售大幅提升、销售额占比提高,进而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三、建设内容

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方案

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方案 1、制定品牌培育方案 结合本区域市场实际,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准确预测品牌发展方向,将品牌梳理分类为重点培育品牌、一般培育品牌、试销品牌培育思路并拟定分类服务方案。 农产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一般都具有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决定了品牌的类别划分,品牌培育策略也应根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 2、不同类型品牌的培育思路 重点品牌培育思路。重点品牌主要是指完成品牌周期前三个阶段的品种系列或规格。按照品类管理原则确定重点品牌后,要按照上述策略制定培育方案。采取以下策略: A、广告促销:利用媒体(社会媒体、自办客户园地等)介绍企业状况、宣传品牌文化、推介品种特点。邀请消费者或专家发表感想或评论,提高品牌知名度。 B、市场跟踪,维护产品质量。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客户经理在走访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重点品牌的质量,处理好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建议重点品牌公布质量承诺。 C、限量稳价,保持市场稳定。 D、利用品牌效应,扩大市场占有率。根据市场状况,增加品牌

系列,利用现有知名度引入不同规格、增加新的特色和品牌功能,挤占新的市场份额 一般品牌培育思路。一般品牌是那些投放市场后不温不火,需要通过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培养和扩大消费群体促使其向重点品牌转化的品牌。要全程关注其成长过程,营销策略上除采取重点培育策略A-C 外,要着重做好销售选点工作,客户经理要严格认真地筛选客户,做好投放客户的选点工作,在选点数量上宜精不滥,根据销售情况逐步扩展;要重点做好控制货源投放节奏,督促零售户做好明码标价,保持价格的稳定,保证零售户有较为优厚的利润,形成价格稳定、供不应求的市场氛围。 试销品牌培育思路。试销品牌属于新品引入范畴,培育内容主要是:选好品牌投放的时间或时段、地点或区域;客户的筛选、投放量的规定,上市的价格及管理办法;宣传促销的方法、形式、内容,宣传促销的目标群体(新品购买倾向的消费),参与的部门与人员;促销期间预计费用等。 品牌包装设计方案 1、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原则 含义:包装设计的原则是科学、经济、可靠、美观。 原则: 1、科学是指包装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包装的功能,达到保护产品、提供方便和扩大销售的目的。符合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同时

农业品牌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农业品牌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我县是农业大县,为了建成农业强县,就必须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把我县建成农副产加工基地,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品牌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密不可分,它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能够给创建者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和财富的商标或标识。它既是有形财富,也是无形资产。创建品牌就是以高质量的商品或服务为根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通过一系列运作,提高某种商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度。, 一、我县农业品牌建设现状 我县农业资源丰富,商品量较高。农林牧渔产品产量在全市、全省不仅占有靠前的位次,且总量较大。加之我县工业污染少,农产品品质有保证。借此天然优势,我县农业品牌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今年初,全县已注册41 个农业品牌商标。有"、"鑫禾""桂山"3 个精制大米品牌;""、"2 个食用油品牌;"芙蓉"、"董河"、"绿阳春"3 个茶叶品牌;""草鱼、""草鱼、鳙鱼、"大闸蟹"3 个水产品品牌;"天宝"、"绿杨桥"、"状元郎"等6个酒类品牌;"、"" 、""3 个鱼面品牌;还有"金绿环"葡萄、""藕粉、""豆油等其他品牌。其中"和"天宝"、"状元郎"是省精品品牌,是著名商标;"食用油、"董河"茶叶、""草鱼、""草鱼、鳙鱼等6 个品牌中,有29 个品种是国家认证的绿色食品。 这些品牌产品,部分已进入中百等大型超市或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品牌所发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大。我县尽管创出了一些农业品牌,但与先进地区、与跨越发展的要求存在"五个不足"。 一是商标品牌意识不到位,重申报注册轻保护。截止去年底,我县已注册的41 件农业品牌中,被闲置的农产品商标达11 件,占%。失效达8 件,占%,注销1 件,占%,转让1 件,占%。超过一半品牌商标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品牌企业无规模,"作坊"多,市场占有量小。规模相对较大的"大米去年才生产万多吨,不仅在全省的市场所占份额很有限,与蕲春县的"珍米"也有一定的差距。而其他的一些品牌规模更小,甚至是小作坊。 如"芙蓉"茶年产不过5 吨,鱼面是我县较有特色有知名度的商品,但在当地却有

区域品牌打造思路

区域品牌打造思路 1、品牌VI(视觉识别)系统建设 对于区域品牌战略规划我们分别从:企业的名称、标志logo、标识、标准字体、标准色、辅助图形、标准印刷字体、标牌旗帜、办公用品、公关用品、环境设计、办公服装、专用车辆等等进行统一标准设计建设,从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基础形象。这必须要由专业团队来操作,要有强大的设计运营团队,操作过大量的品牌推广,在公共品牌建设区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才足以胜任。 2、品牌包装设计建设 区域品牌包装设计建设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建设:第一种是在已有品牌的产品中加入现有知名的VI标识,使现有客户了解区域品牌信息。第二种是根据产品筛选,筛选优质产品包装成本地自有品牌产品。 3、产品溯源品牌建设 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成功做法,应用商务部 CPC 商务产品编码体系,围绕安全管理理念,建立农产品生产溯源系统,实现对农产品生产记录全程进行“电子化”管理,为农产品建立“身份档案”。 将所销售的农产品的产地、工艺、人文、等方面,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档案,规范农产品品牌、包装。让每一款产品具备可追溯依据。加入溯源系统的产品,可推荐企业使用二维码溯源标签-- “产品身份证”,作为产品生产溯源信息的载体,创新营销

模式。用手机扫描溯源标签上的二维码,产品信息将显示在手机上,主管部门可通过溯源标签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监管。标签可根据当地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4、品牌文化塑造建设 充分利用本地历史人文典故,根据不同的产品借鉴人文,塑造包装产品文化品牌。由当地政府统一注册区域内规模产业化农产品品牌商标,制定品牌使用标准,设立品牌监管机制,采用“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运营方式。区域公共品牌由专业运营公司负责品宣策略及实施方案,政府宣传部门协调资。

县域公共品牌培育完整方案设计

目录 一、指导思想 (1) 二、主要目标 (2) 三、建设容 (2) 四、工作步骤 (3) 五、品牌管理建设 (4) 六、保障措施 (5) 附件1:品牌释意 (7) 附件2:“XXXX”公共品牌管理办法 (8) 附件3:公共品牌产业、产品围 (16) 1、公共品牌XXXX注册围表 (16) 2、品牌涵盖商品表 (18) 附件4:公共品牌授权企业及子商标清单复印件 (19) 1、授权企业 (19) 2 、子商标清单复印件 (20) 附件5:公共品牌网货产品供应平台展示 (20) 附件6:公共品牌产品网销店铺清单及实体店展示清单 (27) 1、XXXX品牌产品销售淘宝系列店铺 (27) 2、XXXX品牌产品销售微店系列店铺 (32) 3、XXXX品牌产品展销线下体验店 (33) 附件7:公共品牌相关产品质量体系管理办法(试行) (34) XXXX县公共品牌建设方案

为扩大我县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辨识度,提高我县绿色产业(包括蔬菜、中药材、马铃薯、百合等相关产业)竞争力,打造我县农特产品统一标识,做好我县网货公共品牌培育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以农业龙头企业、电商企业为主体,以公共品牌为引领,通过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落实相关产业、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和品牌培育能力,通过推广宣传县域公共品牌,从而带动企业品牌发展。 二、主要目标 打造以注册商标“XXXX”命名的“生态、安全、绿色”为涵的公共品牌,与我县其他地理商标、企业商标共同组成“母子”商标体系,同步发展,共同成长。通过培育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营销,提升我县农产业及绿色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2-5年的努力,把“XXXX”打造成全省、全国的知名商标。培育销售收入过千万、过亿的龙头企业,带动电商创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公共品牌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创业创新发展市场机制,力争到2020年实现我县农产业综合产值提升、电商销售大幅提升、销售额占比提高,进而带动更多农户增收。 三、建设容

农业区域品牌建设

农产品品牌分类 按面向市场不同,可分为出口型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国家战略安全型农产品品牌和内销型农产品品牌。;按照品牌知名等级不同,可以分为地方级农产品品牌、地区级农产品品牌、国家级农产品品牌、国际级农产品品牌和世界级农产品品牌。 按照品牌拥有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企业农产品品牌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了区分本企业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而设计的名称、标记、符号及其组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简称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共有的,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许可使用、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以联合提高区域内外消费者评价、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 发展特点:从地区来看,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分布基本呈现东部地区最多、“三品一标”发展最快,而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其次,西部农产品品牌数量相对较少,发展最慢的状态;从农产品品牌的种类来看,我国现有品牌农产品大部分是鲜活农产品(瓜果蔬、畜牧产品、水产品等)和初加工农产品,缺乏精深加工、二次增值的产品,不利于农产品品牌的进一步发展;从农产品品牌的主体结构看,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主体中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等非营利机构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达到10%-20%,而在其他产业中,该比例还不到2%。 我国农产品品牌培育与经营 (一)品牌定位、形象塑造与传播 品牌定位可从产品特征、文化理念和竞争导向三个方面进行 (二)质量提升与优势创新 (三)品牌整合与规模扩张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的重要类型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指,特定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所共有的,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以联合提高区域内外消费者评价,是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例如: 传承地方传统加工工艺。地方传统加工工艺是人类智慧的创造,经过这些加工工艺加工的农产品变成了经年流传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比如,我国的金华火腿、西湖龙井、山西老陈醋等等。 开发历史文化民俗资源。一些地区的农产品公用品牌,在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化民俗,利用历史名人、文化特色、民俗故事等构成品牌的特殊价值。 扩大传统产地声誉。一些地区的区域公用品牌则利用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产地声誉,进一步扩大声誉优势。比如,福州茉莉花茶,萧山萝卜干等。 创建新兴产业集群。如涪陵榨菜,借助产业集群,形成了区域公用品牌下的子品牌集群,

《“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

《“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试行)》政策解读 一、制定背景为有效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坚决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具有巴彦淖尔特色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市委、政府立足资源禀赋,顺应和把握新时代绿色有机食品需求趋势,提出打造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此推动全市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2018年5月,市委、政府委托内蒙古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聘请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编制了《巴彦淖尔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确定“天赋河套”为巴彦淖尔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自发布以来,“天赋河套”荣登2018年度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排行榜亚军,2019年写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天赋河套黄金农业种植带”获得国字号气候认证,荣获2019年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学府奖——十佳品牌案例奖,授权企业兆丰面业石碾雪花粉荣获第20届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圣牧高科有机牛奶荣获第13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天赋河套”授权产品成为“十四冬”独家供应商,授权面粉成为指定用品,安格斯牛肉成为全国“两会”指定使用品牌,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截至目前,12家企业53款产品获得授权,授权产品的溢价达21.7%,带动全市优质农畜产品整体溢价8%。 在此背景下,我市辖区内的部分企业和个人未经授权,纷纷竞相使用“天赋河套”的标识,一度出现“泛用”、“滥用”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天赋河套”品牌申请、使用和管理,《管理办法》出台势在必行。 二、起草依据和起草过程依据《巴彦淖尔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有关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号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2018年12月,巴彦绿业实业有限公司组织专人开展了多轮专题研讨,并多次向市直相关部门、各旗县区、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征求意见(共征求书面意见、建议38条,经认真分析研判,采纳21条),形成《管理办法(草案)》,经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并于2019年2月13日政府常务会审议后,结合常书记带队考察“丽水山耕”时提出的要求、张市长专题研究《管理办法》提出的意见和市委政府分管领导、有关部门建议,进行了修改完善,2019年12月17日,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研究讨论,再次修订完善。 三、主要内容《管理办法》共六章33条,具体如下: 第一章总则,共4条。主要从编写的目的依据、品牌概念、管理原则和社会责任4个方面进行说明,明确了《管理办法》制定的总体方向和基本原则。 第二章申请,共4条。主要从申请的条件、资料、程序和授权范围4个方面对“天赋河套”的申请进行了阐述。 第三章使用,共5条。主要从使用权利、义务、规则以及实体店和其他使用情形5个方面对“天赋河套”的使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农业区域品牌建设

农业区域品牌建设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农产品品牌分类按面向市场不同,可分为出口型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国家战略安全型农产品品牌和内销型农产品品牌。;按照品牌知名等级不同,可以分为地方级农产品品牌、地区级农产品品牌、国家级农产品品牌、国际级农产品品牌和世界级农产品品牌。 按照品牌拥有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企业农产品品牌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了区分本企业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而设计的名称、标记、符号及其组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简称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共有的,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许可使用、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以联合提高区域内外消费者评价、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 发展特点:从地区来看,我国农产品品牌的分布基本呈现东部地区最多、“三品一标”发展最快,而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其次,西部农产品品牌数量相对较少,发展最慢的状态;从农产品品牌的种类来看,我国现有品牌农产品大部分是鲜活农产品(瓜果蔬、畜牧产品、水产品等)和初加工农产品,缺乏精深加工、二次增值的产品,不利于农产品品牌的进一步发展;从农产品品牌的主体结构看,我国农业企业的发展主体中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等非营利机构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达到10%-20%,而在其他产业中,该比例还不到2%。 我国农产品品牌培育与经营 (一)品牌定位、形象塑造与传播 品牌定位可从产品特征、文化理念和竞争导向三个方面进行 (二)质量提升与优势创新 (三)品牌整合与规模扩张

有名的地儿才有人投资深圳石岩镇“区域品牌建设”案例

有名的地儿才有人投资——深圳石岩镇“区域品牌建设”案例 当我们谈到品牌时,很容易联想到商品或企业的品牌,例如品牌西服、品牌轿车、着名企业等等。似乎品牌只与产品、企业有关,而与区域无关。 区域是否有品牌?北京,对于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和很多的外国人,都想去一趟,看看天安门、长城;大连召开招商引资会的时候,许多商家、企业家冲着“大连”这个地名就去了,去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将投资什么项目,可能只是因为“大连”是一个驰名中外的海滨城市。这些都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区域是有品牌的。目前流行一种说法:“一年看中关村,十年看浦东,二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三百年看香港,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这种说法正是区域品牌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体现。 从开放型经济招商引资的角度最能看出区域品牌经济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表现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直接效应是指投资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解决部分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和政府税收,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间接效应是指区域品牌会产生投资与消费的联动效应,会提高当地的消费水平和带动当地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石岩镇位于深圳市西北部,常住人口1万,暂住人口11.5万人。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7.5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6.98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实现5324万元。在宝安区基本上属于发展比较滞后的一个镇。 为什么说它发展比较滞后?为什么其工业总产值和税收值均比较小?为什么这里企业相对不多,产值高效益好的企业少?为什么投资者少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区域品牌尚未形成,无法形成对投资者强大的吸引力,更无法获得品牌经济的巨大效益的缘故!本期案例从多个角度对石岩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请看本期深圳市石岩镇“区域品牌建设”案例。 一、调查:良好生态是核心竞争力 建设区域品牌,首先要对该区域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必须进行实地考察和科学调查研究。只有建立在对本区域实地考察和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区域品牌,才是符合区域实际和发展方向的,才能促进本区域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预备研究和调研 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对于区域品牌定位极其重要。在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主任杨开忠教授和谭成文博士的主持下,近十位博士、硕士对石岩镇发展状况、环境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并对重点地域和部分部门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访谈。同时,还对石岩镇周边部分镇(沙井、龙华等)、市(东莞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对石岩镇未来发展的思路框架。 ★研究和分析

农业品牌建设完整版

农业品牌建设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农业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本质应该渗透到生产、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中,甚至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因此,要有效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必须合理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调整品牌结构、弘扬品牌文化,具体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品牌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切实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商标意识,进一步完善农业品牌战略,大力开展树品牌、创名牌活动,不断培育出有名气的名牌农产品。对现有的品牌农产品,要搭好宣传平台,通过举办外宣活动、参加各级农博会等措施,不断扩大影响面。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广告投入力度,扩大辐射范围,千方百计提高知名度,并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农产品科技含量的竞争,是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尤其是品牌的竞争。所以,推出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名牌,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对农业和农产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培植载体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要加强营销平台建设,组织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培育壮大各种农产品营销合作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创立自己的品牌,要树立创立农产品品牌就是为自身合作组织发展的需要,品牌战略要成为农业经营者的自主行为。

(三)实施有序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并非是指品牌越多越好,农产品品种很多,但没有必要每个农产品都注册商标,更不要一个产品注册数个商标,对农业品牌建设及名牌战略工作实施有序管理,以突出优势产业,优化农产品结构,实现名牌战略构想。 (四)加强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广。品牌的出路在标准。按标准进行农业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使之成长为名牌的技术基础。因此,要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与示范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发展名、优、特、新产品结合起来。把农业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作为示范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将农业标准化工作由点及面开展起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无公害种养殖基地,加快发展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水平。要充分调动农业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形成县、乡(镇)、村、龙头企业及农户等各级组织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新格局。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市场标准。同时,选择一批重点产品,引导一批相关企业,积极申报“三品”认证,培育名牌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湖州市农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_2020年]

湖州市农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2017年农业品牌推进年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7〕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7〕3号)、《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州市发挥质量标准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湖政办发〔2017〕38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业品牌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结合湖州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率先发展,以市委“四新”主题实践为载体,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切实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深入挖掘湖州农业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推动湖州农业品牌建设向更高品质、更高水平迈进。 二、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品牌发展政策体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市场监管,创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品牌的社会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和消费升级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品牌定位、

形象塑造和传播推介。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理、品牌培育、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自主品牌,努力打造以品牌价值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充分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宣传引导,讲好湖州农业品牌故事,培养消费者品牌情感,树立消费信心,发挥好行业协会桥梁作用,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建设,为农业品牌建设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以提升湖州农业整体形象为目标,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合作联创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为主体,以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的品牌培育、发展、宣传、保护体系,形成优势农产品品牌集群效应,创建农业品牌强市。 1.农业品牌培育取得显著成效。发展做大一批传统农业品牌,整合做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形成一批以品牌农产品生产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农业产值和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到2020年,培育1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3个,其中“安吉白茶”品牌价值突破40亿元;新增40个省级以上农业品牌,新增农产品注册商标200件;组织参加各类农业展示展销活动60个。 2.品牌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为抓手,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不断完善农产品生产、

我县县域公共品牌建设思考培育

我县县域公共品牌建设的思考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 为了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引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概念,推动农业大县向品牌大县转变,是新时期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农业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产业。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不同、生态环境各异,生产的农产品在品种和品质方面也存在差别。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正是农业生产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在特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下生产的农产品具有独特的品质。因此,打造标识农产品独特品质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推进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优化农产品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具有巨大牵引作用和特殊重要意义。建设农产品区域品牌,就要立足地方特色,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把特色打造成

品牌,以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建设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够优化农业布局,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深度开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推出一些特色农产品,但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当前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不是品牌而仍然是产品,品牌意识淡薄。一些农产品生产者在农业发展项目中没有很好地依托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在创建农产品品牌时,没有注入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农产品的文化底蕴,忽视了农产品品牌文化内涵的研究挖掘和建设深化。 为加快推进我县农产品品牌建设,扩大我县农特产品知名度,辨识度,提高我县农特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我县农特产品统一标识,做好我县网货公共品牌培育工作。不断提升农产品产供销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大县向品牌大县转变,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农业新格局,需要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 我县需要在品牌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新型业态开发、品牌文化打造等方面创新求变,激发品牌农业新活力。对延长苹果的品牌价值、管理和保护进行重新梳理,对品牌战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研究_马清学

第37卷 第1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V ol.37 N o.1 J 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Jan.2010 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研究 马清学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摘 要:农产品区域品牌生成的机理主要包括: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产业集聚并实现规模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广泛的正面信息传播。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构成要素很多,但左右着消费者的购买态度和行为、决定着品牌生成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有四种类型:主要由区域自然资源决定的特优农产品,主要由现代科技决定的优质农产品,人文历史文化,农业休闲娱乐和消费体验。与此相对应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模式也有四个:特优自然资源模式,现代科技模式,历史文化模式,农业旅游模式。各种模式的建设对策和对策组合不一样。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10)01-0142-03 作者简介:马清学(1962-),男,河南辉县人,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农产品品牌战略。 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总趋势是追求特色性、高品质、高营养、无污染、无公害等,而广大消费者却很难对农产品的特色、品质和安全性进行辨别。品牌作为这些信息要素的总载体,可以帮助消费者进行识别,并且向消费者提供一种信誉保证。所以,有品牌的特色农产品不仅畅销于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市场空间也在迅速扩大。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对增强我国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及特征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在某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农业企业(或家庭)所属品牌的商誉总和[1]。它是众多某种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及其协作者合作拼搏的结果,是在该区域形成的某种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农产品区域品牌不同于农产品绿色标志。农产品绿色标志是用来证明农产品的各种有害物质含量低于规定标准,生产经营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并且得到国家权威机构认可的一种标志,而不代表产品品质的特色、优质,也不具有排他性。无论哪个地区或是哪家企业生产经营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只要达标都可使用统一的绿色标志。而农产品区域品牌所承载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并且具有明显的区域界限和区域个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农产品地理标志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7月15日颁布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规定,地理标志产品(也称原产地产品)是“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也就是说,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地理证明商标,是一种接受法律监督、享受法律保护的特殊农产品区域品牌。与普通农产品区域品牌相比,其地理界限更清晰严格,其产品品质、声誉或其他特性与当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必须高度相关。 与企业品牌相比较,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区域公共性特征。企业品牌是由某家企业组织或个人所独占,并且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农产品区域品牌则是区域内所有生产相同产品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共同享有的一种无形资产,是区域内众多知名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与提炼[2]。所以,农产品区域品牌不可进行市场交易;区域内各个相同和相关生产经营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项目(B076);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082400410340)收稿日期:2009-05-18 · 142 ·

品牌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刘书记:你好! 没时间,很粗糙,还请认真修改、斧正. 1、品牌建设,按照上面多年的要求、做法和自己体验以本文目录框架编写了,请审查。 2、建设内容,列了一些,不知妥否?请修改、补充、汇总。 3、文中还有空缺的数字,也请补充!

定边县宝鲜肉食有限责任公司 品牌建设规划方案 项目名称:定边县宝鲜肉食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定边县宝鲜肉食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单位法人: 联系电话: 规划编制:刘前进葛鹏 二 0一七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的背景 .............................. 第二章品牌建设意义 ............................ 第三章品牌建设的优势条件.. 第四章公司经营发展情况............. 第五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六章规划内容 ................................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 第八章效益评估 ................................. 第九章保障措施....................

第一章规划的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省国资委《关于进一步明确》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以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和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为主战场,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对象,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陕西省国资委《关于进一步明确助力脱贫攻坚榆林合力团产业扶贫任务的通知》和《助力脱贫攻坚榆林合力团产业扶贫工作方案》,标志着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启动,有了

深圳石岩镇区域品牌建设案例(1)

深圳石岩镇“区域品牌建设”案例 当我们谈到品牌时,很容易联想到商品或企业的品牌,例如品牌西服、品牌轿车、著名企业等等。似乎品牌只与产品、企业有关,而与区域无关。 区域是否有品牌?北京,对于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和很多的外国人,都想去一趟,看看天安门、长城;大连召开招商引资会的时候,许多商家、企业家冲着“大连”这个地名就去了,去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将投资什么项目,可能只是因为“大连”是一个驰名中外的海滨城市。这些都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区域是有品牌的。目前流行一种说法:“一年看中关村,十年看浦东,二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三百年看香港,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这种说法正是区域品牌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体现。 从开放型经济招商引资的角度最能看出区域品牌经济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表现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直接效应是指投资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解决部分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和政府税收,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间接效应是指区域品牌会产生投资与消费的联动效应,会提高当地的消费水平和带动当地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石岩镇位于深圳市西北部,常住人口1万,暂住人口11.5万人。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7.5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6.98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实现5324万元。在宝安区基本上属于发展比较滞后的一个镇。 为什么说它发展比较滞后?为什么其工业总产值和税收值均比较小?为什么这里企业相对不多,产值高效益好的企业少?为什么投资者少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区域品牌尚未形成,无法形成对投资者强大的吸引力,更无法获得品牌经济的巨大效益的缘故!本期案例从多个角度对石岩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请看本期深圳市石岩镇“区域品牌建设”案例。 一、调查:良好生态是核心竞争力 建设区域品牌,首先要对该区域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必须进行实地考察和科学调查研究。只有建立在对本区域实地考察和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区域品牌,才是符合区域实际和发展方向的,才能促进本区域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预备研究和调研 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对于区域品牌定位极其重要。在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主任杨开忠教授和谭成文博士的主持下,近十位博士、硕士对石岩镇发展状况、环境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并对重点地域和部分部门进行了实地考察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X政发〔X〕42号),根据《X蔬菜产业品牌化战略规划》和《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打造“X蔬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整体形象目标,以创塑品牌、提升品质、强化加工、渠道建设、产业融合、品牌管理及传播推广为战略发展路径,以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为重点,抢抓高铁经济时代到来的新机遇,加快推进品牌化与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品牌保护管理与营销展销,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到X年,力争将我市建设成为X及X 城市群两大经济圈绿色、优质、稳定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和“小米王国”,“X蔬菜”“X小米”区域品牌价值分别达到50亿元和20亿元,成为国内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加强政策扶持,创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品牌的社会环境。

(二)坚持企业主体。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强化企业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中的载体作用,提升企业创牌内生动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开拓域内外市场。 (三)坚持市场运作。组建X农垦有限公司,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积极开展中、高端品牌产品研发,扩大“X蔬菜”“X 小米”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坚持品质至上。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格执行绿色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不断巩固和提升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质量。 三、项目工程 按照“两个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为在全省乃至全国迅速叫响“X蔬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X—X年重点实施“九大工程”,强力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工作。 (一)品牌导入工程 品牌导入工程由市农委总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开展。 1.开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委托杭州浙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对“X蔬菜”“X小米”区域公用品牌的图形、图案进行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保护。其中,商标注册2款,版权登记7款,于X 年5月提出申请,X年初完成商标注册和版权登记。(牵头单位:市农委;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2.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X年组建X农垦有限公司,作为品牌工作主体,负责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持有和管理“X蔬

农业品牌建设

农业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本质应该渗透到生产、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中,甚至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因此,要有效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必须合理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调整品牌结构、弘扬品牌文化,具体应该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品牌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切实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商标意识,进一步完善农业品牌战略,大力开展树品牌、创名牌活动,不断培育出有名气的名牌农产品。对现有的品牌农产品,要搭好宣传平台,通过举办外宣活动、参加各级农博会等措施,不断扩大影响面。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广告投入力度,扩大辐射范围,千方百计提高知名度,并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农产品科技含量的竞争,是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尤其是品牌的竞争。所以,推出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名牌,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对农业和农产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培植载体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要加强营销平台建设,组织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培育壮大各种农产品营销合作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创立自己的品牌,要树立创立农产品品牌就是为自身

合作组织发展的需要,品牌战略要成为农业经营者的自主行为。 (三)实施有序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并非是指品牌越多越好,农产品品种很多,但没有必要每个农产品都注册商标,更不要一个产品注册数个商标,对农业品牌建设及名牌战略工作实施有序管理,以突出优势产业,优化农产品结构,实现名牌战略构想。 (四)加强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推广。品牌的出路在标准。按标准进行农业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农产品品质使之成长为名牌的技术基础。因此,要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与示范基地建设、产业化经营、发展名、优、特、新产品结合起来。把农业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作为示范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将农业标准化工作由点及面开展起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一批无公害种养殖基地,加快发展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用安全水平。要充分调动农业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的积极性,形成县、乡(镇)、村、龙头企业及农户等各级组织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新格局。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市场标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