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解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作文

解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作文

解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作文
解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作文

解释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作文

【篇一:春分】

【篇二:unit 2 写作】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让学生深入认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点生命在春天里成长变化的过程及特点,培养热爱春天

的情感;

2.在观赏春天、赞美春天的活动过程中,加深对春天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初步的自然观赏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3.培养在观察中勤于记录的习惯,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

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教材以“春天”为主题设计了三项活动,而开展此项活动正值春季,

因此,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且这三项活动的学习资源不难找到,

适宜学生自主开展。但三项活动各有特点,其活动方式、重点、达

成的目标各有不同,教师在指导时应区别对待,各有侧重。

1.关于“编一辑?自然日志?”。这项活动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资料,让学生对二十四节气有所了解,在明确“春

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具体涵义

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一两个节气,搜集当地的有关谚语,同时细心

观察物候变化;其次,组织指导学生选择一、两种植物或动物“跟踪”观察,逐日记录,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从中发现春天的“足迹”,感悟春天的神奇,甚至还可引发关于自然、关于生命的诸多思考;第三,指导学生将搜集的谚语和自己对动植物的“观察记录”进

行整理编辑;第四,组织全班学生对“活动成果”进行交流、评比。

在开展活动的方式上,可以将“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两种学习方

式结合起来,比如,对二十四节气和“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的具体涵义的了解、搜集谚语等活动可以采取“小组合作

学习”的方式,而对动植物的观察、记录则应侧重于自主探究。本次

活动的重点是选择一两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对观察记

录进行编辑整理。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这一环节的组织与指导。

2.关于“谱一支?春天的赞歌?”。这一活动是对前一项活动的伸展

和提升,如果说,“编一辑?自然日志?”,主要是观察春天,那么,

这项活动则是歌颂春天;前项活动要求对春天“跟踪了解”,用理性

去认知,此项活动则要求对春天“深情投注”,用心灵去体验。教材

中设计了两个小活动:第一,“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写一首诗、一篇散文或一篇杂感”。开展这项活动期望实现两个目的:(1)提升、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深化学生对自然的感情。写作的

过程是对以前的观察进行再“观察”的过程,即反思与体验的过程,

是对已有观察的提炼,是对情感的激发和提升。因而,学生在活动

中所获得的对春天的热爱、欣赏之情,可以通过写作来进行内化、

强化和升华。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一定要关注学生情感的投入

和发展,而不仅仅是写一篇文章。(2)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进一

步提高写作能力。教材提示了可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可以写成诗歌、散文、杂感,旨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的基础上,发挥其写作特长,来充分表达对春天的感情。实际上,除教材提示的体裁外,还可写

成童话,

甚至可以创作歌词,由自己或请人谱曲等。第二,以“春天的赞歌”

为主题出一期墙报。开展这一活动旨在相互交流,互相促进,也为

评价提供了依据。开展这一活动可以纳入“为画题诗”“为诗配画”学

习活动的成果,将“配画诗”或“诗配画”在墙报里展出,或许会为墙

报增色生辉。如果墙报“版面”已被占用,也可采用“春天的赞歌──散文、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形式,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3.关于“创作一幅?诗画?”。这项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从文学艺术的

角度再次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同时通过活动来激活学生的创作

潜能,用诗笔、画笔表现春天。教材中设计了两项活动内容,可让

学生根据兴趣特长任选一项。教师对“为画题诗”这一活动的指导,

需要注意三点:第一,为画题诗,通常要选择那些富有意境和情趣

的画作,对这样的画作题诗,便于展开、发挥;第二,为画题诗不

是对画面或画意简单复述,而是表达对这幅画的独特理解和再创造。通常是抓住画面最有特色、最有意趣“那一点”生发开去,发挥想像,点睛传神;第三,其诗作一般不宜过长,不要喧宾夺主。教师对“为

诗配画”这一活动的指导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为诗配画,不仅要理

解诗意,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联想;第二,配画不是对诗意的

直观的面面俱到的“图解”,而是要描绘出诗中某种的神韵。

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可以先提供一些范例,并进行解说;也可

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来查找、观摩这方面的资料(网络上“诗配画”、“画题诗”的作品较多,可资参考)。

无论是“为画题诗”,还是“为诗配画”,教师在指导时应注意不能要

求过高,以激励为主。

“诗情画意”本就相通。可以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来开展活动,如共

同围绕“春天”的主题,先让有绘画专长的同学来作画,然后由会写

诗的同学来题诗;或者反过来,先由同学写出诗作,然后再由另一

同学来配画。对这种合作学生可能比较感兴趣,而且同学之间相互

合作,便于在合作中切磋研讨,品评揣摩,相互启发,共同长进。

4.关于写作。教材只设计了作文题“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

常的春天里”,而对作文的体裁没有要求,可让学生自由选择。但从

文题看,这两篇作文都有抒情性、文学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进

行作文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方式,尊重学生的语言特点,应大力提倡学生富有灵性的表达,理

解并尊重学生自己的视角,防止用成人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正统观念

去钳制学生的思维;(2)要引导学生克服作文中的矫情。装腔作势、虚情、矫情是学生抒情性作文中的一大弊端,造成这一弊端的根源

在于没有自己的体验,而是在追求对成人世界“正统情感”的迎合。

真情来自真切的感悟、心灵的震颤,所以,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活动评价

对本次活动的评价,在内容上,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发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而丰富的诗情,进而引发学生对世界、对生

活的诗意体验;在评价方式上,让学生多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小组评价)。此外,教师要参与评价,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阶段性评价。三项活动及写作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

结束后应及时予以评价,甚至在过程中进行评价。如果等到活动全

部结束再来评价,就有可能失之于笼统,不利于及时纠偏导正。当然,全部活动结束后还应该有总结性评价。

2.在加强过程评价的同时,“学习结果”应成为本次活动评价的重要

指标。如对“编一辑?自然日志?”活动的评价,要关注“自然日志”的

编辑质量和交流的效果;对“谱一支?春天的赞歌?”活动的评价,要

关注诗、文的表达效果,是否有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深入的思考;对“创作一幅?诗画?”活动的评价,要看学生选诗、选画的贴切性和创

作的水平。

3.对活动评价时,要特别关注那些基础较差但在活动中积极参与

的学生,要善于发掘、发现这些同学的优长和进步,及时给予鼓励。

四、参考资料

(一)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二)二十四节气释义

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节气的名称便已说明

这段时间的气象条件及万物之变化。现简述如下:

夏至、冬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来。中国各地最热

的月份是七月,夏至是六月二十二日,表示最热的夏天快要到了;

中国各地最冷的月份是一月,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三日,表示最冷的

冬天快到,故称为夏至、冬至。又因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

最短,古代又分别称之为日长至和日短至。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此两天昼、夜相等,古时统称为日夜分。这两个节气又正处在立春与立夏、立秋与立冬之间,把春季与秋季

各一分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和秋分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

是把四立作为四季之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

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到立春为冬。立,是开始的意思。故此四个

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过,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多。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至第二年回春

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从惊蛰

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现青。清洁明净的风光代替了草木

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

谷雨降雨明显增加,雨水促使谷类作物之生长发育,古代称为雨生

百谷。

小满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未有成熟,故称小满。

芒种芒指有芒作物,种是种子。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种

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之意,是一年中最热之季节。小暑是开始炎热,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之意。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快要“躲藏”。

白露处暑后气温降低,夜间温度已达到成露条件,露水凝结得较多,呈现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也更凉,故称寒露。

霜降气候已渐寒冷,有白霜出现。

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天气冷,开始下雪,小雪时,始下雪。大雪时,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积雪。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气候开始寒冷,称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称之为大寒。

(三)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春社日雨年定丰秋社日雨年丰稔

正月

岁朝蒙黑四边天

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

农夫不用力耕田

二月

惊蛰闻雷米似泥

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

到处棉花豆麦佳

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四月

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五月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六月

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七月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八月

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九月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高

【篇三: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立春有关的习俗,感受立春带给我们的文化情趣。

2、学习民间圣果做法从中体验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立春的材料,传承民俗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独特情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了解各地有关立春习俗。有关立春习俗的图片,各种与

立春节庆祝活动有关的文字介绍。

2.学生准备: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立春有关的谚语、习俗。

教学设计:

一:初步了解一些春季气候变化的相关常识,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活的

影立春简介:(课件、春天的图片)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

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

时为立春。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

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二、教师介绍立春节的由来

立春的“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

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三介绍立春的习俗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

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

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

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

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

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

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

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四、拓展:

四、拓展:

在春季精神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悦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

之时,借阳气上升,

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

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冬至与夏至的来历

冬至与夏至的来历 夏至来历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到全年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XX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XX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同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

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隆冬。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我

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

春分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春分的含义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春分-二十四节气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二十四节气表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3月19日~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春分点)时

开始春分节气。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

二十四节气关于秋分的诗词

二十四节气关于秋分的诗词 秋分节气现代诗词秋分 作者:王运用 余热还没有消尽 秋风潮水般地涌来 蔚蓝的海像天空一样 夜籟令我无眠 秋声在水中 刀尖隐藏在哪刀锋隐藏在哪 其实我想 只把刀鞘留在秋分 落叶捧起月光 季节豁然开朗 月光是我的爱人 诗歌美丽得像中秋 月光和秋色 浸透了爱人的一生 秋分世界 温润而又婉转

秋分抒情 作者:李俊德 阳光垂直照赤道, 二十四节是秋分; 黑一半,白一半, 昼夜讲平均。 难道人的一辈子, 也会一半逆来一半顺?! 有热必有冷, 有晴必有阴; 有早就有晚, 有远就有近。 若是地球不运转, 不是太热晒死人,就是太黑吓死人。二十四节,节气变, 丰富了天,丰富了人; 丰富了地, 丰富了心, 丰富了万物蒸蒸日上, 丰富了生命日夜打拼。 拼出个春天万紫千红, 拼出个秋天金谷满囤。

拼出夏季瓜果飘香, 拼出个腊月年味浓醇! 按着节气忙播忙种, 会有天道酬勤,会有人间瑞气降临! 秋分,秋分, 昼夜平均; 秋分,秋分, 让我的心也来平均。 一半欢天喜地送盛夏, 一半风风火火迎接十冬腊月雪纷纷。一半忙播冬小麦, 一半舞狮舞龙再迎春。 节气一节一个场面, 大地一节一个气氛; 拉开每个节的大幕, 看谁跳的最美,看谁唱的最开心! 秋分几何 作者:梦君诗画两翼 谁与你擦肩而过 不见回眸一笑 谁拿笑靥贴胸膛 温柔地让我死在梦乡里

今宵一刻值千金 怎教我离你远去 我疏远白昼肌肤白晰 亲近黑夜美色梦境 谁用神力扭转乾坤黑白 冤假错案明年春分为你拨乱反正 秋分节气仿古诗词秋分 秋分时令日月均,彰映人寰泾渭明。 新透珠帘听笙雨,旧告惊雷阴炽行。 周天还始一阳复,子贡圣举万年君。 迦叶拈花笑什语?吾观此契参同心。 秋分 暮雨送秋凉,东厨灶作忙。 瓷盅蒿叶绿,玉碗蟹膏黄。 沥过风含露,虫鸣雁引霜。 老妻相并坐,饮酒侯菊香。 秋分 西关桥外楼千尺,落叶敲窗不忍听。 梦里此身谁与共,一轮明月满城星。 秋分 春风相许秋分夜,滟滟金波北斗天. 万里家山明月外,一樽清酒进君前.

春分节气的含义

春分节气的含义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19日~22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3月19日~22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春分节气。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

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要根据天气情况,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以保一播全苗。春茶已开始抽芽,应及时追施速效肥料,防治病虫害,力争茶叶丰产优质。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在火热的农忙季节,要继续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祖国山河,美化我们的环境。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

关于二十四节气春分的谚语大全

关于二十四节气春分的谚语大全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春分时节农业谚语春分与秋分表示昼夜平分。这两天昼夜相等,古时统称为日夜分。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二十四节气春分的谚语,一起来了解吧! 春分节气谚语 1、春分前后,大麦豌豆。 2、春分春分,百草返青。 3、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5、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 6、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7、春分豆苗粒粒伸。 8、惊蛰蛾子春分蚕。 9、春分栽不妥,再栽难成活。 10、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 11、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12、春分无雨莫耕田,秋分无雨莫种园。 13、麦怕春旱,谷怕急雨。 14、花开九不尽,果子没人问。 15、春分西风多阴雨。

16、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17、春分降雪春播寒。 18、春分大风夏至雨。 19、春分时节,果树嫁接。 20、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21、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22、填平坑湾,先种黍穇。 23、春分,日螟封分。 24、春分至,把树接;园树佬,没空歇。 25、种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26、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27、麦到春分昼夜长。 28、春分不种麦,别怨收成坏。 29、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30、春分分芍药,到老花不开;秋分分芍药,花儿开不败。 31、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32、春分日,植树木。 33、春分不上炕,谷雨插不上。 24节气谚语春分 1、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2、春分无雨到清明。 3、春分天暖花渐开,牲畜配种莫懈怠。

4、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 5、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6、春分不冷清明冷。 7、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8、好种出好苗,好苗多结桃。 9、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10、两头去,中间留,玉米苗子黑油油。 11、麦过春分昼夜忙。 12、买种省了钱,减产后悔晚。 13、春分麦,芒种糜,小满种谷正合适。 14、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 15、春分有雨是丰年。 16、新土填得多,大长胡萝卜。 17、春分利大风,利到四月中。 18、好种出好苗,早发早结桃。 19、半年的锅头当年的炕,熏透的烟囱发苗壮。 20、纺好线,用好棉,好种壮苗长满田。 21、春分刮大风,夏至雨。 22、要想庄稼长得凶,一家一个沤粪坑。 23、春季雨丰不歉,冬有大雪多面。 24、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 25、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节气诗歌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节气诗歌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中国天文年历》显示,9月22日22时21分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故称秋分。按照中国传统的农历二十四节气,秋分意味着真正进入秋季。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二十四节气之秋分节气诗歌,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秋分棉花白茫茫。 秋分不着“喷”(拾第一次花),到老瞎胡混。 时到中喷花,留种莫拖拉。 棉种留中喷。 中喷花,大把抓,留种顶呱呱。 要想来年长好棉,中喷花要田间选。 种棉不选种,必定减收成。 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一年纯,二年杂,三年就退化。 一年纯,二年杂,三年四年不像啥。 棉花要摘好,不能满地跑。 棉花要摘多,一棵挨一棵。 大兜上缝小兜,好坏棉花分开收。 拾时大掺,回来再捡。 要想棉花卖上价,拾花莫要揪疙瘩。 早割豆,午拾花,摊开布单砍芝麻。

僵固瓣,眼睫毛,全部摘净效益高。勤拾花,不留羊尾巴。 精收细摘,朵絮归仓。 拾不完的棉花,抖不尽的芝麻。 天气要变,摘花莫慢。 棉花不入垛,收成不敢说。 一年辛勤盼个秋,棉花拾净才说收。地里看年景,棉垛看收成。 如若地里丢,丰产没丰收。 该收不收,必定得丢。 不怕不丰收,就怕手下丢。 公路上晒花最不妥,妨碍交通易着火。砘子响,地瓜萝卜长。 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秋分种小葱,盖肥在立冬。 生姜老的辣,甘蔗老的甜。 姜越老越辣,藕越老越粉。 葱辣眼,蒜辣心,芥茉辣着鼻子亲。葱辣鼻,蒜辣心,辣椒辣嘴唇。 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圆。 涝栗旱枣,吃了叫好。 旱枣子,涝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八月中秋正卸梨。

梨行卸了梨,柿子红了皮。 苹果栗子为上果,乌枣李子更值钱。 秋分牲口忙,运耕耙耢耩。 膘要肥,体要壮,耕耙拉运才顶戗。 饥无劲,饱无劲,不饥不饱才有劲。 宁拉十步远,不拉一步喘。 马是拉欢不拉窝,骡是能拉又能坐。 骡怕前沉,牛怕后沉。 压牛吊马撅搭骡。 先松后紧,越使越稳。 人方便,牛下肩。 冬不揭鞍,夏不去衔。 秋分节到温度降,鱼塘投饵要减量,投喂水旱各种草,嫩绿新老均匀上。 多施肥料培水质,一肥二活三要爽,鱼病防治莫粗心,综合防治高产量。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2016辽宁朝阳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余世存 ①当太阳抵达黄道180度时,阳光直射地球赤道;这一天即为每个太阳回归年的9月23日前后,这天地球上昼夜均分,白天、黑夜各占12小时,人们命名为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②秋分日,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隆水,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北方谚语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南方谚语是,“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紧、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经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播种油菜。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故乡村经验是,“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③秋分之后,降雨量开始减少,气候越来越干燥,很多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咽干唇裂、鼻子出血、干咳少痰、心烦、便秘……即使喝一大杯白开水,仍然难以解渴。这种现象被称为“秋燥”,应对秋燥的方法只能是静心,是韬光养晦。 ④无论是物候显象,还是人体征兆,都在提醒人们要换一个活法,即进入不同于春夏的另外时空中去。这个节气的律令既是告别,又是新生 ..。既是告别旧的时空,又是进入新的时空。宋代词人柳永曾经写江南秋天的美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据说,在北方感受秋天萧索的金国皇帝完颜亮越看越羡慕,当看到后面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油然而定“投鞭渡江之志”,生“侵吞南宋之心”。可见,秋分在提醒人们要寻找新家园。 ⑤从大自然的角度看,无论如何寻找,伙分的本质在于收养。春生春种,秋收秋敛。秋分意味着隐居、避让,意味着独立不惧,遁世无问。有心的农民会在秋忙空闲之际,检查、修缮房屋,欧美国家那些勤劳的农民则会刷漆、换地板、换门窗,使房子焕然一新,以迎接冬天。 ⑥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是一个重要日子。如果说春分时万物都在生发,都踏上了征程,都有无限的可能性;那么秋分时就是收敛,在告别,在隐居。 (选自2015年第20期《国家人文历史》,有删改)18.选文的说明对象是。说明顺序是(2分) 19.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④段加点词语具体指什么。(4分) 这个节气的律令既是告别,又是新生 ..。 20.第②段加点词语“很多”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21.选文多处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8.秋分;逻辑顺序 19.“新生”即进入新的时空,提醒人们要换一个活法,进入不同于春夏的别外时空中去。

精选最新夏至日和冬至日

冬至和夏至的关系 夏至、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二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冬至夏至日是相对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而言的。其实对我们北半球来说,夏至那天更接近于地球的远日点,虽然地球距离太阳最远,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北回归线上,所以是炎热夏天的开始,所以说是夏至日。冬至那天,虽然地球距离太阳最近,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南回归线上,所以是寒冷冬天的开始,所以说是冬至日。 而夏至与冬至在24节气中是两个标志点,夏至一般在6月21或22日,冬至是12月21或22日,两者相差半年,夏至在北半球是阳光日照最长的一天,冬至正相反,是阳光日照最短的一天。 在北半球,一般夏至过后,天气会加速热起来,一般后10天开始进入伏天,冬至过后开始进入一年的最冷时候,冬至后开始数九,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都和夏至和冬至直接相关。 “吃冬至肉” 是南方冬至扫墓后同姓宗族祠堂按人丁分发“胙肉”的古老食俗。肉有生、熟两种,分时有许多规矩。加区别学历高低,清有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四级,民国有高小、中学、大学、留学四级,以示鼓励;优先照顾老人,在50、60、70、80、90年龄段,数量依次递增,以示敬重。冬至肉用祠堂公积金或富家捐款购置,族长主理其事在当时被视作一份厚礼。 “供冬至团” 也见于江南。冬至团是以糯米粉为面团,内包肉、莱、糖、果、豇豆、赤豆沙、萝卜丝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蹭送亲邻或待客,是冬至亚岁宴上的必备食品之一。 冬至“馄饨拜各” 是北方的冬至食俗。《燕京岁时记说;“(冬至)民间…唯食馄纯而已。”《帝京岁时广记》说;“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之所以选用馄饨拜冬,是因为“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冬至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 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什么意思-范文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什 么意思

我们肯定都学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吧?你了解它们各自的意思吗?今天职场文秘网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春分的意思 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日~21日期间)。 在时间段上也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之间的位置,即从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时段,公历则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 春分地球现象 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 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绝大部分地区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北极点( 北纬90)与南极点( 南纬90)附近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白昼短于黑夜)。 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夏至的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春分前面是哪个节气,你知道吗

春分前面是哪个节气,你知道吗 二十四节气是小学的时候,已经要开始学习的内容。每个小学生都耳熟能详。一般都是让你熟悉一下到底是哪几个节气,记得那时候是串成一首家喻户晓的曲子。接下来和小编一起看看春分前面一个是什么节气吧,重温一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故春分之前乃惊蛰也。 春分的分,指的是昼夜平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在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从这一天开始,大地春暖花开,大地回春,农村开始进行农作和田间劳动,也是人们开始出游踏青的好日子。 春分这一天有些什么现象呢?首先,这一天,全球的各个地方都是昼夜等长的。从春分过去之后,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而南半球则正好相反,夜间逐渐变长,白天逐渐变短。 春分的这一天,全球都没有极昼或是极夜的现象,而从春分过去之后,在地球的北极附近则开始出现极昼,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而地球的南极附近极昼现象结束,开始出现极夜,并且极夜的范围逐渐扩大。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惊蛰”节气日,地球已经达到太阳黄经345度,一般在每年3月4日~7日。 中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

二十四节气谚语之秋分

二十四节气谚语之秋分 导读:本文是关于二十四节气谚语之秋分,希望能帮助到您! 八月有雨好种田,十月有雨麦墩盘,来年三月透地雨,穗足粒多保丰产。 瓜茬种上麦,馍馍吃不败。 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谷耩浅,麦耩深,芝麻只要隐住身。 二指浅,四指闷,种麦三指正当心。 二指浅,四指深,三指准。 中指二纹,不用问人。 两三厘米浅,六七厘米深,四五厘米准。 麦种晒和扬,粒实出苗壮。 扬一扬,秕粒剔除种子强。 麦种用水漂,瘪粒能除掉。 药剂拌种,防治病虫。 发芽试验早做好,下种数量可参考。 小麦精量播种机,深浅宽窄能调剂,下种均匀省良种,苗子出来壮又齐。 稀豆稠麦,收不会坏。 稀麦稠豆,没啥来头。 麦稀两手空,稠麦好收成。 早麦要稀,晚麦要密。

七宿麦子八宿谷,十二宿上看秫秫。 麦出七,豆(春)出五,高粱十天才出土。 豆三(夏)麦六菜(秋菜)一宿。 麦子不出芽,猛使砘子压。 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晚稻蒂子松,经不起一阵风。 稻黄一月,麦黄一夜。 秋分收春豆。 豆收旁秸麦收齐。 荞麦四个一十八,七十二天就归家。 青十八,红十八,白十八,黑十八,七十二天收回家。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叶落空。 秋分棉花白茫茫。 秋分不着“喷”(拾第一次花),到老瞎胡混。 时到中喷花,留种莫拖拉。 棉种留中喷。 中喷花,大把抓,留种顶呱呱。 要想来年长好棉,中喷花要田间选。 种棉不选种,必定减收成。 一要质,二要量,田间选种不上当。 棉种贮藏要分家,单收单贮不混杂。 一年纯,二年杂,三年就退化。 一年纯,二年杂,三年四年不像啥。 棉花要摘好,不能满地跑。

棉花要摘多,一棵挨一棵。 大兜上缝小兜,好坏棉花分开收。 拾时大掺,回来再捡。 要想棉花卖上价,拾花莫要揪疙瘩。早割豆,午拾花,摊开布单砍芝麻。僵固瓣,眼睫毛,全部摘净效益高。勤拾花,不留羊尾巴。 精收细摘,朵絮归仓。 拾不完的棉花,抖不尽的芝麻。 天气要变,摘花莫慢。 棉花不入垛,收成不敢说。 一年辛勤盼个秋,棉花拾净才说收。地里看年景,棉垛看收成。 如若地里丢,丰产没丰收。 该收不收,必定得丢。 不怕不丰收,就怕手下丢。 公路上晒花最不妥,妨碍交通易着火。砘子响,地瓜萝卜长。 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秋分种小葱,盖肥在立冬。 生姜老的辣,甘蔗老的甜。 姜越老越辣,藕越老越粉。 葱辣眼,蒜辣心,芥茉辣着鼻子亲。葱辣鼻,蒜辣心,辣椒辣嘴唇。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与立春,夏,秋,冬

1 为什么,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比立春,夏,秋,冬重要 ?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是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的时间。春夏秋冬是依照太阳直射地球的直射点的位置来分的而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地球的最北和最南端。也就是说太阳能直射到的地方只有南北回归线以内。而赤道正好把它分为两段,一段在北半球,一段在南半球。这样,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即夏至左右)北半球天气比较热,就是夏,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即冬至左右)南半球天气比较冷,就是冬。当太阳直射既没有太靠近北,又没有太接近南时(即春分或秋分左右)就是春或秋。也就是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在全球全世界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而立春,夏,秋,冬会因地区的不同而改变。例如:中国立夏时,澳大利亚则立冬。但夏至这一天就是这一天,像1月1日这一天一样,全球人都过,不会改变。 2 春分,秋分,夏至,东至与春季,秋季,夏季冬季的区别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叫节气,分别是一天。具体的说这两分两至都有具体时刻,可以具体到这一天的某小时某分某秒钟。不过,人们一般都认为它们分别是一天。 春分日一般在3月21日 秋分日一般在6月22日 夏至日一般在9月23日 冬至日一般在12月23日 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叫季节,分别是三个月约91天。 春季一般是公历3、4、5月 秋季一般是公历6、7、8月 夏季一般是公历9、10、11月 冬季一般是公历12、1、2月 两分两至一般都在它们对应的季节的中间一点。 春分在春季,夏至在夏季,秋分在秋季,冬至在冬季。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

2019秋分的由来及习俗_秋分和春分有什么区别

2019秋分的由来及习俗_秋分和春分有什么区别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3或24日。 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秋分的由来及习俗,希望 你喜欢。 秋分的由来及习俗 秋分的由来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全球昼夜等长。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 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秋分的特点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特殊的。秋分的气 候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 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 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 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的习俗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 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 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 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 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 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竖蛋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 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 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 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秋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 故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 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 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 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 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 民秋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送秋牛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篇一:春分节气时间介绍】 年年春分秋分是很重要的节气,但你了解春分节气时间吗?这是不少种地的农民兄弟很关心的常识,这个时间关系到人播种的时间掌握,下面我就来介绍春分节气时间的相关内容。那么究竟春分节气时间 是怎样的呢?公历:2014年3月21日00:57春分,农历:甲午(2014)年二月廿一 知道了春分节气时间之后,再了解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 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三候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 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 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春分意义也是朋友们喜欢的内容,春分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 十日之半,故称“春分”。 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 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 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 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 花香。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有人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表示昼夜时间相等,可见春分的重 要性非常不同,所以千万不要忘记春分节气时间,朋友你记住没有? 【篇二:有感于春分】 有感于春分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春风已暖,草长莺飞,杨柳青青。春风撩开 了春天的序幕,春雷唤醒了沉睡的万物,春雨沁润了干涸的土地, 春光绚烂了生命的色彩。 春分的太阳或许是最公正的,它把阳光公正地分给南北半球。我们 看待事物也应似春分的太阳一样公正。

节气知识:春分和秋分区别详解

本文今天为各位准备了节气知识:春分和秋分区别详解,供大家阅读和启示。 春分节气特征: 春分时,从理论上说,全球昼夜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秋分节气特征: 一是,日夜时间均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而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 从汉字字面可以解释为“昼夜均分”的意思。春分是春天昼夜均分的一天。秋分是秋天昼夜均分的一天。春分(spring (vernal) equinox和秋分(autumnal equinox)。spring (vernal) 和autumnal 是两个定语,是春季的和秋季的意思。equinox是赤道。与定语合起来是表示春天太阳走到赤道了,秋天太阳走到赤道了。根本没有春天开始和秋天开始的意思。比如可以说:“spring holiday”,“autumm holiday"表示春假和秋假。并不表示春季和秋季的开始。如果要表示春季的开始或秋季的开始,要用“the beginning of spring”,和“the beginning of autumn”这样的说法。 西方天文学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黄道四点(0°、 90°、180°、270°)看作四季的分点。表面看起来很直观,四个黄经90°区域分别占直角坐标分割单位圆的四个象限的弧。可惜这样的分区,每区的太阳赤纬不能满足上面说的科学分划的充分必要条件。只要看一、二两区的太阳赤纬范围完全一样,三、四两区的太阳赤纬完全一样,就能明白,这样的划分法作为四季划分是不合理的。太阳赤纬不能作为区分区域的天文特征。 很容易用数学证明以315°、45°、135°、225°为分点的划分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春分的谚语 导读:春分节气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其中一个,下面就由小编为你分享一下关于春分的谚语吧,欢迎阅读! 1、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收成。 2、良种更换一遍,每亩多收一担。 3、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4、沙地发小苗,粘地发老苗;沙粘一混搅,从幼到老长得好。 5、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6、沙压碱,黄金板;沙压粘,变良田;粘压沙,好庄稼。 7、春接海棠,夏接桂,秋接菊花,冬接梅。 8、玉米种,种一辈,继续再种少长粒。 9、良种良法要配套,配套才能产量高。 10、良种壮苗长得快,速生丰产早成材。 11、春分降雪春播寒。 12、节令到春分,栽树要抓紧。 13、围堰不平地,也是白费力。 14、玉米种,种一辈,接着再种坏了事。 15、种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16、大粪长瓜鸡粪辣(椒),羊粪长得好棉花。 17、买种省了钱,减产后悔晚。 18、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19、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

20、留好种子田,年年夺丰产。 21、淤上半尺黄河泥,可打三年好粮食。 22、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23、大寒前像骨头,立春后变烂肉。 24、晒棉种,很重要:发芽势,明显好;发芽率,能提高。 25、家里土,地里虎,土倒土,两石五。 26、沙地里看苗,淤地里吃饭。 27、碱地逮着苗,能和好地摽。 28、油碱管出不管长,刚碱管长不管出。 29、新土填得多,大长胡萝卜。 30、骨灰上棉花,狗粪上菜瓜。 31、猪丹毒,传染急,温高便秘食欲低。 32、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33、春分不上炕,谷雨插不上。 3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35、土杂肥,有力气,能增产,还养地。 36、投饵施肥要当心,量少、次多最要紧;投饵定位搭食台,省饵省工鱼齐来。 37、有苗七成收,无苗没盼头。 38、春雪填满沟,小麦要减收。 39、半年的锅头当年的炕,熏透的烟囱发苗壮。 40、两头去,中间留,玉米苗子黑油油。

冬至夏至日出日落时间

冬至夏至日出日落时间 【篇一:日出、日落时间大体换算方法】 各主要季节间日出、日落时间大体换算方法 根据农历二、八月昼夜平(这仅是粗略的说法。实际上不同纬度,昼 夜时间不完全均等)这一基本时间,可将我们这一带主要季节之间日出、日落的大体时间用各时期的换算公式予以粗略测定。现以中国 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计算的济南地区的日出、日落时间为基础 予以说明。济南地区在“春分”时日出6:15,日落18:24,在此粗略 各取6点钟。1、“春分”──“夏至”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测定 2、“夏至”──“秋分”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情况是“夏至”时,济南4:53日出,19:34日落)测定 3、“秋分”──“冬至”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情况是秋分时,济南5:59日出,18:11日落)测定 4、“冬至”──(翌年)“春分”期间日出、日落时间的大体(实际上 冬至时,济南7:21日出,17:00日落)测定 1:58≈6,y2=4+1.58≈6,即至“春分”时日出、日落又再次各为早、晚 六点钟。同理,可求得这一期间任意一天的日出、日落时间。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1)各年度间天数不太一样,有时是365天,有 时是366天,所以各季节间n值会不完全相同。(2)由于是大体测算,运算中会有误差,有时误差还较大,因 此得出的结果只能是大体接近,并不十分精确。这主要是计算测定 时是以平均速度和天数的乘积去换算,事实上,地球的公转不是匀 速进行。据天文台测定,在不同季节地球公转速度是不一样的。年 初时,地球较近太阳,运行的速度较快,而在年中时,又较远太阳,“夏至”时达到地球离太阳最远,地球运行得较慢,而接近年终时, 运行得又较稍快,“冬至”时地球离太阳最近,运行速度较快。但“春

春分与秋分

春分与秋分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春分与秋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春分与秋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的日子。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春分和秋分有什么不同?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历史论文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这个节气的律令既是告别,又是新生。既是告别旧的时空,又是进入新的时空。春生春种,秋收秋敛。秋分意味着隐居、避让 文|余世存 太阳与地球无时无刻不在互动。它们的关系、互动的轨迹(如黄道、南北回归线)等等构成了中国文化中天道范畴的核心,天道如何,地道即会跟从效法,人道则经历了从本能跟从到自觉跟从的历史。虽然人类世界一直寻找超越,但天道至今仍在影响我们。当太阳抵达黄道180度时,阳光直射地球赤道;这一天即为每个太阳回归年的9月23日前后,这一天地球上昼夜均分,24小时的白天黑夜各占12小时。人们命名为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日,大陆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北方谚语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南方谚语是,“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故乡村经验是,“秋分只怕雷电闪,多

来米价贵如何”。 古典中国人对物候的感受是细腻的。尽管秋色美好,但他们知道,好景不长了。正如大地呈献粮食作物之后,一片萧条。一切都如俗话所说的,“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诗人为赋辞章只能强颜,“天凉好个秋。” 人们观察此时的物候总结说:“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之后,气候越来越干燥,很多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咽干唇燥、鼻子出血、干咳少痰、心烦、便秘,即使喝一大杯白开水,仍然难以解渴。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秋燥”,应对秋燥的方法只能是静心,是韬光养晦。 无论是物候显象,还是人身体征兆,都在提醒人们要换一个活法,即进入不同于春夏的另外时空中去。这个节气的律令既是告别,又是新生。既是告别旧的时空,又是进入新的时空。宋代词人柳永曾经写江南秋天的美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据说,在北方感受秋天萧索的金国皇帝完颜亮越看越羡慕,当看到后面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时,油然而定“投鞭渡江之志”,生“侵吞南宋之心”。可见,秋分在提醒人们要寻找新家园。 从大自然的角度看,无论如何寻找,秋分的本质在于收养。春生春种,秋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