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建筑结构12345

建筑结构12345

建筑结构12345
建筑结构12345

第一章

建筑结构的分类

1.按材料分类: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组合结构、木结构

2.按结构体系分类:混合结构、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第二章

一。结构的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或分布荷载以及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因素的总称。

作用效应:由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的反应称为作用效应。

结构抗力: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称为结构抗力。

影响结构抗力的因素:材料性能、构件的几何尺寸及计算的精确性等。

二。荷载的分类:

1.按时间的变异:永久荷载(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加应力)、可变荷载(风雪荷载、吊车荷载)、偶然荷载(地震、爆炸、撬击)

2.空间位置的变异:固定荷载(结构构件的自重)、可动荷载(人群荷载、吊车荷载)

3.结构的反应: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

三。结构的代表值

1.永久荷载的代表值:对于永久荷载而言,只有一个代表值,这就是他的标准值。

2.可变荷载的代表值:

(1)标准值:可变荷载的基本代表值

(2)组合值:将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系数以后的数值。

(3)频遇值: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仅为设计基准期一小部分的作用值,或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频率为某一给定频率的作用值

(4)准永久值:可变荷载中在整个设计基准期内出现时间较长的那部分荷载值,称为该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

四。结构功能要求:安全性要求、适用性要求、耐久性要求

五。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其中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称该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称为正常使用状态。

第三章

一。刚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完全恢复到原始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外力消失后瞬间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弹性模量是反映材料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即材料的强度。

二。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有一部分变形不能恢复,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塑性。

第四章

一。钢筋混凝土的优缺点

1.优点:(1)就地取材(2)节约钢材(3)耐久耐火(4)可模性好

(5)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且具备必要的延性,适用于作抗震结构;同时它的防振性和防辐射性也较好,适用作防护结构

2.缺点:(1)自重大(2)抗震性差(3)建造较费工

二。混凝土的抗压程度

是混凝土力学性能中最重要的指标,它是混凝土强度分级的标准,也是施工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依据。分为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混凝土抗拉强度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指按照标准方法作养护的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0+3摄氏度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

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三。混凝土的徐变

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沿作用力方向随时间而产生的塑性变形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1.混凝土的徐变对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有很大影响:

(1)对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徐变使构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增加。

(2)使柱的偏心距增大

(3)引起试件或结构内部的应力重分布

(4)对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徐变是引起预应力损失的重要原因。

2.混凝土的徐变和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影响有:水灰比,混凝土龄期,温度和湿度,材料配比。

3.如何减少徐变

(1)水灰比较小或混凝土在水中养护

(2)养护时温度高、湿度大、水泥水化作用充分,徐变就小

(3)混凝土所用集料弹性模量较大

(4)减少混凝土所受应力

四。混凝土的收缩与膨胀

1.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硬化时体积减小的现象

2.膨胀:混凝土在水中或出于饱和湿度情况下硬结时体积增大的现象。

收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化学收缩和干湿变形

3、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产物的体积小于反应物的体积,导致混凝土在硬化时产生收缩,称为化学收缩。混凝土的化学收缩时不可恢复的。混凝土在空气中硬化时通常产生干缩,混凝土的干缩与所用水泥的品种、水灰比、骨料类型和养护条件有直接关系。

五。受弯构件:指截面上通常有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而轴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构件。梁和板是典型的受弯构件。

六。少筋破坏:

当构件配筋率低于某一定值时,构件不但承载能力很低,而且只是一开裂,裂缝就急速开展,裂缝截面处的拉力全部由钢筋承受,钢筋由于突然增大的应力而导致屈服,构件发生破坏,带有脆性性质。

七。适筋破坏:

当构件配筋率不低也不高时,构件的破坏首先是由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利用。这种破坏前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和裂缝预兆,破坏不是突然发生的,呈塑性性质。

八。超筋破坏:

当构件的配筋率超过某一定值时,构件的破坏是由于受压区的混凝土被压碎引起的,受拉区纵向钢筋不屈服。超筋破坏在破坏前虽然也有一定的变形和裂缝预兆,但不想适筋破坏那样明显,而且当混凝土压碎时,破坏突然发生,钢筋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破坏带有脆性性质。

九。T型截面:

对于尺寸较大的矩形截面构件,可将受拉区两侧混凝土挖去,形成T型截面,以减轻结构自重,获得经济效果。

十。双筋矩形截面:适用条件

(1)结构或构件承受某种交变的作用,使截面上的弯矩改变方向。

(2)截面承受的弯矩设计值大于单筋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而截面尺寸和材料品种等由于某些限制又不能改变

十一。影响斜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以及主要破坏形态。

1.影响因素

(1)剪跨比和跨高比(2)腹筋的数量(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4)纵筋配筋率

2.破坏形态

(1)斜拉破坏(2)剪压破坏(3)斜压破坏

十二。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破坏形态。

1.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有明显预兆,横向裂缝显著开展,变形急剧增大,具有塑性破坏的性质。

2.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缺乏明显预兆,具有脆性破坏的性质。

两类破坏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破坏时,远离纵向力一侧的钢筋能否达到屈服,若远离纵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然后是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即为受拉破坏;若远离纵向力一侧无论受拉还是受压均未屈服,则为受压破坏。

十三。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缺点。

1。优点:提高了构件的抗裂能力;增大了构件的刚度;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扩大了构件的应用范围。

2。缺点:施工工序多,对施工技术要求高,且需要张拉设备,锚夹具及劳动力费用高等缺点。

十四。预应力的施加方法。

1。先张法:在浇筑混凝土前,用机械张拉钢筋,待混凝土硬化后,在放松钢筋,从而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使构件受拉边预先产生压应力的方法。

2。后张法:在浇筑混凝土并待其硬化后,对在构件预留孔道内设置的预应力钢筋用机械张拉,从而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使构件受拉边预先产生压应力的方法。

十五。张拉控制应力σcon

张拉控制应力是指张拉预应力钢筋时,张拉设备的测力仪表所指示的总张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得出的拉应力值,以σcon表示。

十六。预应力损失(6种)(L应为小写)

1.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1

2.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2

3.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载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3

4.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4

5.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5

6.螺旋式预应力钢筋作配筋的环形构件,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6

十七。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1.选择变形小或预应力筋滑动小的锚具或夹具,尽量减少垫板的数量,增加先张法合座长度,以减少σL1值

2.采用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高标号水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灰比,采用良好的骨料,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并加强养护,减少σL5值

3.钢筋放张时混凝土的实有立方体强度值不能定的太低,并使得混凝土的预压应力σpc和σpc`不大于0.5f`an

4.对预应力钢筋进行超张拉,减少σL4

5.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如对预应力钢筋进行两端张拉,加热养护采用“两阶段升温养护”十八。荷载的最不利组合

1.若求结构某跨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时,除恒载作用外,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

2.若求结构某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绝对值)时,除恒载作用外,应在该支座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

3.若求结构某跨跨内截面最大负弯矩(绝对值)时,除恒载作用外,不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

4.若求结构边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时,除恒载作用外,其活荷载布置与求该跨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时活荷载布置相同。

5.若求结构中间跨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时,其活荷载布置与求该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绝对值)时的活荷载布置相同。

第五章

一。砌体结构(优缺点)

1.优点:

(1)砌体所用的黏土、砂、石属天然材料,分布较广。

(2)砌体的保温、隔热、隔高声性能均比普通钢筋混凝土好,采用砖、石建造的房屋既美观又舒适。

(3)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耐久性,使用时期限较长。

(4)砌体结构工艺简单,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且能较好地连续施工。

(5)砌体结构可大量地节约钢材、水泥和木材,因而工程造价低。

2.缺点

(1)砌体的强度低,构件截面尺寸大,因而结构自重大。

(2)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低,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差。

(3)砌筑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

二。砌体受压破坏特征(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单块砖内产生细小裂缝,若不继续施加压力,此裂缝则不会发展。

第二阶段—随着压力的增大,砌体裂缝增多,单块砖的裂缝沿竖向通过若干层砖,逐渐形成一段一段的裂缝。即使不再增加压力,裂缝仍会继续发展,表明砌体已接近破坏。

第三阶段—破坏阶段。砌体中裂缝急剧加长增宽,个别砖被压碎或形成的小柱体发生失稳破坏。

三.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

(1)块体和砂浆的湿度是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2)块体表面的规则、平整程度对砌体抗压强度有一定影响

(3)砌筑质量对砌体强度也有较大的影响

四。砌体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有以下四种形式:

1.横墙承重。荷载主要传递路径是楼盖荷载—横墙—基础—地基

2.纵墙承重。传递方式有两种:一种为楼板直接搁置在纵墙上,另一种为楼板搁置在梁上而梁搁置在纵墙上。

3.纵横墙承重。传递路径是:楼盖荷载—纵墙或横墙—基础—地基

4.内框架承重

五。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

六。墙、柱的高厚比

是指墙、柱的计算高度H0和墙厚或矩形柱较小边长的比值,用符号β表示。

允许高厚比【β】主要根据房屋中墙柱的稳定性和实践经验确定。

墙柱的变形主要取决于砂浆强度的等级和砌筑方式,而与砌体的强度等级关系不大。

七。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1)防止或减轻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墙体中设置伸缩缝。

(2)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采取降低屋盖与墙体之间的温差,选则整体性和刚度较小的屋盖、减小屋盖与墙体之间的约束以及提高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等措施。(3)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尤其增大圈梁的高度以及在窗台下墙体灰缝内配筋,课提高墙体的抗拉、抗剪强度。

(4)防止墙体交接处开裂,墙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宜沿竖向设拉结钢筋。

(5)对非烧结块材墙体防裂的加强措施,宜在非烧结块材墙体各层门、窗过梁上方的水平灰缝内及窗台下第一和第二道水平灰缝内设置焊接钢筋网片

(6)防止或减轻混凝土砌块房屋顶层两端和底层第一、第二开间门窗洞口处的裂缝

(7)当房屋刚度较大时,可在窗台下或窗台角处墙体内设置竖向控制缝,或采取可靠地防护措施。竖向控制缝的构造和嵌缝材料应能满足墙体平面外传力和防护的要求。

(8)灰砂砖,粉煤灰砖砌体宜采用粘结性好的砂浆砌体,混凝土砌块砌体应采用砌块专用砂浆砌筑。

(9)对防裂要求高的墙体,课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10)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1、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和强度2、设置沉降缝

第六章

一。钢材的机械性能

(1)屈服强度fy(2)抗拉强度fw(3)伸张率σ(4)冷弯性能(5)冲击韧性

二。钢结构的链接方式:焊接、螺栓、锚接

三。受弯构件的计算内容:包括强度、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性和挠度,必要时还要进行疲劳计算。

四.1、承重钢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和Q345钢

2、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和构件不宜采用Q235沸腾钢:(1)焊接结构A、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震动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B、室外空气温度低于-20摄氏度时的直接承受动荷载或震动荷载或振动荷载但不可不验算疲劳的结构,以及承受静力荷载的受弯及受拉的重要结构才C、当室外空气温度等于或低于-30摄氏度的所有承重结构(2)非焊接结构,钢结构连接方式有焊接和螺栓连接两种(3)卯结

第七章

一。排架结构的计算内容包括:

1.计算简图的确定。

2.排架结构上的荷载统计。

3.排架结构的内力分析和内力组合

4.验算排架侧移

二。荷载计算:

恒荷载,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吊车、风荷载

第八章

一。框架结构特点

1.空间布置灵活,且能形成较大的空间。

2.构件简单,施工简便,较经济

3.抗侧刚度小,侧移较大

4.对支座不均匀沉降比较敏感

5、高层建筑的布置应力求简单、规则、对称,使结构的刚心和质量中心尽量重合,从而减少扭转。

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分层法:把一个几层框架分解为几个框架,其中第I个框架仅包含第I层的梁以及这些梁相连的柱,且这些柱的远端假定为固接。

原框架的弯矩和剪力即为这几个框架弯矩和剪力的叠加。

三。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反弯点法(弯矩为0处):反弯点法适用于各层结构比较均匀(各层层高变化不大、梁的线刚度变化不大)、节点梁柱线刚度比大于5的多层框架。计算中采用以下基本假定:(1)梁的线刚度为无穷大,即柱的反弯点位于柱中(2)底层柱的反弯点在距基础2/3柱高处。D值法(改进反弯点法):在反弯点法的基础上,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柱的抗侧刚度和反弯点高度进行修正,就得到D值法。

第十章

一。震级: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叫震级,单位是“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来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只与地震能量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二。烈度:用来描述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面运动的强度或地面破坏的程度,单位是“度”

三。抗震设防的目标。

目标:“三水准的设防目标”和为此目标而进行的“两阶段设计步骤”

“三水准设防目标”指小震不坏,基本地震可修,大震不倒

四。抗震构造措施。

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先砌筑墙体,然后在墙体两端或纵横墙交接处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的柱。

设置目的:约束砌体,增大延性,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变形能力。

设置位置:震害较重、应力较集中和连接构造较薄弱的部位,如墙体的端部和纵横墙的交接处。

2.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

作用:约束墙体变形,提高房屋的整体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性;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陷对房屋的不利影响;减轻和防止地震时的地面裂缝将房屋撕裂。

一。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其中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称该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

正常使用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称为正常使用状态。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可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而失去正常使用和耐久的功能。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3.正像正常使用的振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二。混凝土的抗压程度

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指按照标准方法作养护的边长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0+3摄氏度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天,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用fcu,k表示。

轴心抗压强度:可以用棱柱体测得的抗压强度作为轴心抗压强度,又称棱柱体抗压强度,用fck表示。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之一。

三。适筋受力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截面开裂前的阶段

当荷载很小时,截面上的内力很小,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截面的应力分布为直线,这种受力阶段为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从截面开裂到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开始屈服的阶段。

截面受力达到Ia阶段后,荷载只要稍许增加,截面立即开裂,截面上应力发生重分布,裂缝处混凝土不再承受拉应力,钢筋的拉应力突然增大,受压区混凝土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应力图形呈曲线,这种受力阶段称为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破坏阶段。

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屈服后,截面的承载能力无明显增加,但塑性变形急速发展,裂缝迅速开展,并向受压区延伸,受压区面积减小,受压区混凝土压力迅速增大,这是受力第三阶段。

四。少筋破坏:

当构件配筋率低于某一定值时,构件不但承载能力很低,而且只是一开裂,裂缝就急速开展,裂缝截面处的拉力全部由钢筋承受,钢筋由于突然增大的应力而导致屈服,构件发生破坏,带有脆性性质。

五。适筋破坏:

当构件配筋率不低也不高时,构件的破坏首先是由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屈服,然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利用。这种破坏前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和裂缝预兆,破坏不是突然发生的,呈塑性性质。

六。超筋破坏:

当构件的配筋率超过某一定值时,构件的破坏是由于受压区的混凝土被压碎引起的,受拉区纵向钢筋不屈服。超筋破坏在破坏前虽然也有一定的变形和裂缝预兆,但不想适筋破坏那样明显,而且当混凝土压碎时,破坏突然发生,钢筋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破坏带有脆性

性质。

七。T型截面:

对于尺寸较大的矩形截面构件,可将受拉区两侧混凝土挖去,形成T型截面,以减轻结构自重,获得经济效果。

第一类T型截面,中和轴在翼缘内,即x≤hf`

第二类T型截面,中和轴在梁肋内,即x≥hf`

八。影响斜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以及主要破坏形态。

1.影响因素

(1)剪跨比和跨高比(2)腹筋的数量(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4)纵筋配筋率

2.破坏形态

(1)斜拉破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2)剪压破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3)斜压破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九。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破坏形态。

1.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有明显预兆,横向裂缝显著开展,变形急剧增大,具有塑性破坏的性质。形成这种破坏的条件是:偏心距e0较大,且纵筋配筋率不高,故称为大偏心受压破坏。

2.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构件的破坏是由于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其抗压强度,距轴力较远一侧的钢筋,无论受拉或受压,一般均为达到屈服,但近纵向力一侧的钢筋均能达到屈服,构件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受压区混凝土,缺乏明显预兆,具有脆性破坏的性质。

两类破坏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破坏时,远离纵向力一侧的钢筋能否达到屈服,若远离纵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然后是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即为受拉破坏;若远离纵向力一侧无论受拉还是受压均未屈服,则为受压破坏。

十。预应力的施加方法。

1。先张法:在浇筑混凝土前,用机械张拉钢筋,待混凝土硬化后,在放松钢筋,从而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使构件受拉边预先产生压应力的方法。

2。后张法:在浇筑混凝土并待其硬化后,对在构件预留孔道内设置的预应力钢筋用机械张拉,从而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使构件受拉边预先产生压应力的方法。

十一。预应力损失(6种)(L应为小写)

1.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1

2.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2

3.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载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3

4.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4

5.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5

6.螺旋式预应力钢筋作配筋的环形构件,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6

十二。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1.选择变形小或预应力筋滑动小的锚具或夹具,尽量减少垫板的数量,增加先张法合座长度,以减少σL1值

2.采用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高标号水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灰比,采用良好的骨料,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并加强养护,减少σL5值

3.钢筋放张时混凝土的实有立方体强度值不能定的太低,并使得混凝土的预压应力σpc和σpc`不大于0.5f`an

4.对预应力钢筋进行超张拉,减少σL4

5.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如对预应力钢筋进行两端张拉,加热养护采用“两阶段升温养护”十三。荷载的最不利组合

1.若求结构某跨跨内截面最大正弯矩时,除恒载作用外,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

2.若求结构某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绝对值)时,除恒载作用外,应在该支座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

3.若求结构某跨跨内截面最大负弯矩(绝对值)时,除恒载作用外,不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两侧隔跨布置。

4.若求结构边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时,除恒载作用外,其活荷载布置与求该跨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时活荷载布置相同。

5.若求结构中间跨支座截面最大剪力时,其活荷载布置与求该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绝对值)时的活荷载布置相同。

十四。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

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

十五。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1)防止或减轻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墙体中设置伸缩缝。

(2)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采取降低屋盖与墙体之间的温差,选则整体性和刚度较小的屋盖、减小屋盖与墙体之间的约束以及提高墙体本身的抗拉、抗剪强度等措施。(3)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尤其增大圈梁的高度以及在窗台下墙体灰缝内配筋,课提高墙体的抗拉、抗剪强度。

(4)防止墙体交接处开裂,墙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宜沿竖向设拉结钢筋。

(5)对非烧结块材墙体防裂的加强措施,宜在非烧结块材墙体各层门、窗过梁上方的水平灰缝内及窗台下第一和第二道水平灰缝内设置焊接钢筋网片

(6)防止或减轻混凝土砌块房屋顶层两端和底层第一、第二开间门窗洞口处的裂缝。(7)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1、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和强度2、设置沉降缝

十六。钢材的机械性能

(1)屈服强度fy(2)抗拉强度fw(3)伸张率σ(4)冷弯性能(5)冲击韧性

十七。钢结构的链接方式:焊接、螺栓、锚接

十八。受弯构件的计算内容:包括强度、整体稳定性、局部稳定性和挠度,必要时还要进行疲劳计算。

十九。1、承重钢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和Q345钢

2、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和构件不宜采用Q235沸腾钢:(1)焊接结构A、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震动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B、室外空气温度低于-20摄氏度时的直接承受动荷载或震动荷载或振动荷载但不可不验算疲劳的结构,以及承受静力荷载的受弯及受拉的重要结构才C、当室外空气温度等于或低于-30摄氏度的所有承重结构(2)非焊接结构,钢结构连接方式有焊接和螺栓连接两种(3)卯结

二十。四种内力组合。

1.+Mmax及相应的N、V

2.-Mmax及相应的N、V

3.Nmax及相应的±M、V

4.Nmin及相应的±M、V

二十一。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用分层法求的的弯矩图,在节点处弯矩会出现不平衡。为提高精度,可把不平衡弯矩在分配一次(只分配,不传递)。这时弯矩分配已不是分层法意义上的弯矩分配,此时除基础处为固定外,其余各杆的远端均为一定程度的弹性约束。因此,此时除底层柱外,其余各杆的线刚度均应乘系数。

二十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反弯点法(弯矩为0处):反弯点法适用于各层结构比较均匀(各层层高变化不大、梁的线刚度变化不大)、节点梁柱线刚度比大于5的多层框架。计算中采用以下基本假定:(1)梁的线刚度为无穷大,即柱的反弯点位于柱中(2)底层柱的反弯点在距基础2/3柱高处。

D值法(改进反弯点法):反弯点法中的梁刚度为无穷大的假定,导致柱的反弯点位于柱中,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相应的。故反弯点高度也与梁柱线刚度比、上下层梁的线刚度比、下层的层高变化等因素有关。在反弯点法的基础上,考虑上述因素,对柱的抗侧刚度和反弯点高度进行修正,就得到D值法。

二十三。抗震设防的目标

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三水准的设防目标”和为此目标而进行的“两阶段设计步骤”。

所谓“三阶段的设防目标”是指小震不坏、基本地震可修、大震不倒。第一水准为当建筑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为当建筑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为当建筑遭受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所谓的“二阶段设计步骤”的第一阶段为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算和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对各类结构按规范要求采取抗震措施。第二阶段为对一些规范规定的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浅谈建筑结构工程存在的通病及其措施

浅谈建筑结构工程存在的通病及其措施摘要:裂缝作为一种质量通病,不仅会对建筑结构工程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在观感和使用上也会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从建筑结构工程中裂缝的种类、形成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 abstract: cracks as a quality problems, not only will the structure engineering quality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but also in impressions and also can use a bad influence. this paper, from the building structure engineering fracture in the type, form factor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 etc.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质量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产生直接影响,裂缝作为一种质量通病,不仅会对建筑结构工程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在观感和使用上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分析建筑物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并且在实际工程中要对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设计、施工及原材料使用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就必须要求如何根据现有的国情国力,对建筑物的裂缝进行控制研究,这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技术经济意义。

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论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摘要: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是土建结构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以及调节安全设置的不同见解,提出了提高土建结构安全性的措施。 关键词:土建结构;土木工程;安全性? ? 前言: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就是指防止破坏倒塌的一种能力,它也是结构工程非常重要的质量标准,而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也是主要由于施工的水平和结构的设计,并且与结构的正确维护、检测有关,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合理设置及运用有相当的关联性。 ? 一、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 1.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为240

和250公斤;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 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不但结构构件要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的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是指结构出现局部损坏,但不至于导致大范围倒塌的能力,换一种说法讲是结构能适应与其不相称的破坏。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是依靠结构优良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预防地震、爆炸、火灾等自然灾害或人为差错导致的巨大灾难,尽量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例如汶川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又如,前段日子的上海的楼趴趴,这也是典型的房屋设计牢固性缺失。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工程特点分析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工程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8-02-28T11:05:35.9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作者:肖红[导读]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工程特点是形成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一个重要支撑部分。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享誉世界,和古埃及、古代西亚、古印度、古爱情海、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六大风格古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工程特点支撑,也构成传统建筑独特的文化特色。本文就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工程特点进行分析。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工程;特点分析引言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工程特点是形成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一个重要支撑部分,建筑文化的长期积淀成为这种工程特点酝酿和形成的重要机制,工程特点在现实层面而言不仅体现社会发展对建筑的需求,也形成独有特色的建筑力学和美学体系。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1)大气 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大气,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2)生气 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立欲飘,让建筑物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若“大气”产生于理,则“生气”产生于情。情越浓,艺术性越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艺术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拟的。而西方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着的雕塑或绘画——观赏艺术,无法给建筑物自身带来生气。 (3)富丽 体现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其寿命长,颜色鲜艳,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在各种环境中富丽堂皇。其较高的成本,象征着财富和地位。大气、生气、富丽三者,既有其特定行色,又有其丰硕内涵,三者结合形成中国建筑的传统。(4)重山林风水 上述三个特点,仅指建筑物本身,未及其环境。若包容环境,中国建筑的传统性还有第四个特点——重山林风水。中国历代的职业风水先生,去除迷信成分,可称得上是选址专家。有山,易取其势,视野开阔,排水顺畅;有林,易取其物,苍柴丰盛,鸟鸣果香;有风,易得其动,空气清新,消暑灭病;有水,易得其利,鱼虾戏跃,鹅鸭成群。若靠山面水,侧有良田沃土,阳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当然是公认得宜于人类生存得最佳选址。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自然的山林风水,也重人工的山林风水,让人工的与自然的谐调,院内的与院外的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中国传统建筑的第四个特点,更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恰恰与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欲望相吻合。 二、传统建筑结构工程中的独特梁架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类包括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形式。抬梁式木结构的特点:是在柱头上插接梁头,梁头上安装檩条,梁上再插接矮柱用以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每榀屋架梁的总数可达5根。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插接于斗拱上。这种形式的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是室内分割空间比较容易,但用料较大。广泛用于华北、东北等北方地区的民居以及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中。穿斗式木结构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纵向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屋架,檩条直接插接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这种形式的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是室内分割空间受到限制,但用料较小。广泛应用于安徽、江浙、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区的民居类建筑中。时至今日木结构的功能仍在建筑设计中成为一种独特风格,这种巧妙的木构工程产生于对力学和,木材料深入的独特理解。每部分的形状、结构和功能都需从整体布局的思维定位,不断分解,最后落实到某个具体的位置和功能部件,因此在这种基础的分解下也成为影响和提升传统建筑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单位一平面以“间”为单元,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五、七、九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采用这种单位划分有利于建筑结构中的柱网结构划分,在这种功能布局下也是建筑结构域能最大程度减小部件的受力程度,增强主体的稳固程度。古埃及建筑中也有采用这种的建筑结构形式,一平面为单位,不断扩大整个建筑受力范围,但不同的是建筑材料的特点。不同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师手里发挥不同的作用,材料不同,导致建筑思维产生巨大差异。还有一种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混合式结构,多用于上述南方地区部分较大的厅堂类或寺庙类建筑中。由于重要建筑出檐的进深都较大,所使用的是以斗拱作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重量的结构技术。在随后斗拱的应用中,又以梁柱与“铺作(斗拱)层”相结合的技术,支撑大开间大进深的殿堂类建筑的屋顶。除了单层建筑外,东汉时期出现的纯粹木构架结构的多层楼阁和多层木塔,也是使用相同的结构技术。这说明这种木结构技术具有很大的适用性。 三、材份制—智慧的模数制模数制是现代主义建筑中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尤其在工业大革命时期的建筑,模数制被得到充分挖掘。批量生产住宅和建筑构件,使一些建筑原件的标准化生产开始盛行,建筑按标准行事。这种建筑思维早在中国古代的匠人们就开始探索尝试,材份制就是和模数制较接近的一种建筑思维。按标准生产一些经常用到的部件和一些基础材料,工匠们在设计和建筑的过程中就能很好利用好标准节省单独施工与设计步骤,在这种形式下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建筑主体的标准化生产需求。这种建筑形式思维在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工程非常重要,例如梁的长度和重量在建筑行业内都有统一标准。这种标准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经历酝酿到盛行的阶段,唐宋时期的材份制度已相当盛行,在这种建筑结构工程特点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影响和提升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结构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施工简便与实用

谈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谈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 耐久性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385-78 谈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一)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和桥梁等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1.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二个因素是:1)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同时期建造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

2010年3月第26卷第2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J ianzhu U 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 M ar . 2010 V ol.26,N o.2 收稿日期:2009-10-26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1006B01-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基金项目(2008-k3-7);沈阳 建筑大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JG -200911) 作者简介:张延年(1976—),男,副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防震减灾和结构检测与加固研究. 文章编号:1671-2021(2010)02-0261-07 不同时期建造的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 张延年1 ,邢 然1 ,武 迪 2 (11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21山东建固特种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目的研究依据不同时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造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差异.方法基于Pushover 分析方法,建立依据不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造混凝土框架 结构三维分析模型,采用S AP2000软件对结构进行分析,根据能力谱法,将Pushover 曲线转换为能力谱曲线,将规范中的设计反应谱转换得到弹塑性需求谱,通过能力谱和需求谱的叠加,求出结构的性能点,进而得到结构的顶点位移及塑性铰分布、层间位移角和楼层位移,从而得到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结果通过一个5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的抗震能力分析,分别得到依据我国1974年、1989年和2001年《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造的建筑物能力谱曲线和达到性能点时的塑性铰发展过程.结论依据不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造的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异明显,建议在抗震能力评估时,应给予充分考虑. 关键词:既有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评估;静力弹塑性分析中图分类号:TU 435 文献标志码:A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严重威胁着 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1]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0年来因地震死亡的人数超过全球的一半,经济损失十分巨大[2]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发生M 810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谢礼立院士指出汶川地震的最重要的教训是没有将土木工 程防灾放在预防工作之首[3] .地震中建筑物的大量破坏与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直接原因[4] ,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都取决于建筑物的震害情况,因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减轻震害最有效的措施. 在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评估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确定性评估方法和非确定性评估方法.目前,确定性评估方法被广泛使用.确定性评 估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5-8] :①经验评估法、②振动测量评估法、③规范校核法、④能量 法、⑤简化的弹塑性分析评估方法、⑥以地震影响 系数为指标的反应谱法.在国外主要有简化非线 性分析方法[9] 和以一个抗震指标作为抗震能力 评估的方法[10] 等. 由于建筑物新、旧时间间隔长,依据不同时期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造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差异明显,大量建筑物抗震能力差,急需进行抗震能力评估与加固改造.笔者建立了依据不同时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评估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建筑物的动态抗震能力,并能对其在未来地震中的破坏程度进行预测,明确抗震薄弱环节,对减少地震灾害损失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1 抗震能力评估模型建立 111 分析模型建立 采用SA P 2000软件中的Pushover 分析方法

土建结构工程的探讨

土建结构工程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8-02-28T11:24:10.2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作者:冯源 [导读] 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就是指防止破坏倒塌的一种能力,它也是结构工程非常重要的质量标准。 摘要:在建筑行业数量繁多的今天如何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是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依靠,而要依靠的标准就是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以及持久性。文章针对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持久性 1 土建结构的安全性 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就是指防止破坏倒塌的一种能力,它也是结构工程非常重要的质量标准,而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也是主要由于施工的水平和结构的设计,并且与结构的正确维护、检测有关,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合理设置及运用有相当的关联性。 1.1土建结构的整体牢固力 土建结构安全性规范中要求结构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同时,结构物还需具有一定的整体牢固性。整体牢固性是指局部的结构破坏不导致大范围的连续破坏、倒塌,也就是说结构不应该出现与诱因不匹配的严重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要求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必要的冗余度与良好的延展性,以应对爆炸、地震等灾害荷载,或者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后果,达到减轻灾情损失的目的。从历史的实例中看,我国土建结构整体牢固性尚有待提高。 1.2土建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 首先,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其次,制定规定的材料强度分项系数和荷载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活荷载与恒载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4和1.2,这样根据我国规范设计办公楼时,所依据的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值大约只有英美的0.52和0.85倍,而设计时据以确定构件能够承受荷载的能力却要比英美规范高出的0.1和0.15倍,二者都使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水准下降。 2 土建结构的持久性 土建工程的耐久性跟其工的使用寿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是土建结构工程正常使用并实现其工程目的的重要保证。通常所说的土木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一般是指工程的使用寿命,是土木建筑在规定使用年限内能够正常发挥使用功能。现行的土木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对建筑物由于冻容、干湿、有害物质侵蚀造成的使用寿命减短,没有太明确的考虑规定,只是重点规范了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物强度要求。而事实是某些建筑物由于外在的因素,比如钢筋因混凝土保护层薄而锈蚀,这种损害程度要高于安全水准设置偏低带来的危害.土木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提高建筑物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以前土木建筑只注意项目建设的一次投资,各方面都没有考虑建成投入使用后正常维修需要的费用.导致后期维护费用超支,工程项目的总体支出还是非常高。 3 对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持久性的建议 3.1对土建结构工程的新技进行推广 (1)研发及推广新技术,在安全监测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撩测、回弹法、射线法等对土建结构强度进行检测,控制裂缝、渗漏、剥蚀等灾害。 (2)合理应用技术规范,不同的工程要根据不同的技术标准制定规范,不可强求统一,做到因工程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3)在混凝土中合理使用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一些国家的规范规定在桥梁等混凝土结构中必须加入粉煤灰等掺合料。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工程结构要求时恰当使用引气剂,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工程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低的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抗裂和耐久性能。 (4)开展安全监测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分析建筑物工作性态、保障工程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安全监测资料。当建筑物出现变形、位移和裂缝时,我们就可以依靠原型观测资料去评价这个建筑物的安全性,目前,大多数地区都是以效应量的变化趋势去作为评估的依据。 3.2增强检测和维护的力度 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建筑物的使用耐久性能的检测和维护,对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土建工程结构的质量,需要对工程建设中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进行检测,并对竣工的工程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检测,及时解决问题防止不必要的安全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对桥梁的承载能力、隧道的支撑部位、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等工程建设的检测和维修。因此,为了保障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以及建筑持久耐用性能,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人员资质认证和监管体制,随时检测和维护建筑工程。 3.3加强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监管 土建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检测、维护和修理可以防患于未然。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能和耐久性能,工程质量的优劣与多个因素有关,其中工程质量的监管是重要因素之一,工程质量监管是按照工程规范和法律条文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监督的另一方,他不受施工单位的约束和干扰,监督更有实效性。这就要求工程监管部门提高监管人员的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树立对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意识,认真履行监管职责,从工程的进料、用料(包括材料配比和材料的大小等)、养护时间(如混凝土要保证足够的养护时间、胶合部分要有足够的风干时间等)和工程进度等全程跟踪监管。 3.4合理的设置土建结构的安全水准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对土建结构工程设计规范的安全水准设置是有必要的。但是在水准的设置要征集广泛的意见,其中包括商品房消费者的意见,在建筑物安全性与持久性的要求上是否要分别对待也是要考虑的问题。合理设置安全系数既有利于提高结构整体牢

建筑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 A 、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 、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 、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 、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 )截面为内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 、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 、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 、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3、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 )情况下。 A 、0.751.0 C 无论何时 q γ=1.4 D 作用在挡土墙上q γ=1.4 12、与b ξξ≤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我眼中的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我眼中的建筑与结构的关系 在我看来,建筑与结构就是两兄弟,谁也离不开谁。学过建筑史就知道,建筑的每一次进步——从古希腊到古罗马,从古典到现代工业建筑,都与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而技术的革新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结构的进化,包括结构理论,算法与材料的进步。因此,没有结构上的更新与探索,建筑的研究无发取得突破,因为建筑的突破意味着空间形式与空间体验的突破,而这必须依赖于新的结构技术。很简单的例子便是钢结构的出现使大量巨跨建筑如水晶宫等成为了可能。而建筑本身,作为研究空间与人使用空间模式的学科,也在不断的对结构产生出创新的应用,也推动了结构的发展。因此,建筑与结构可谓相辅相成。 建筑设计是体现建筑物价值的关键,结构是保障建筑安全的前提。建筑设计是建筑物的造型、外观、功能的体现,结构是根据建筑来进行计算配置的,建筑和结构发生冲突时以结构为主。建筑设计人员要掌握大量的建筑专业设计规范和一定的消防、结构知识。 任何一个建筑设计方案,都会对具体的结构设计产生影响,而有限的结构设计技术水平又制约着建筑设计层次。因此,在做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应具备有一定的结构方面基础,能与结构设计适当结合,相互调协,使二者相统一,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然而,许多建筑设计师,强调创作的美观、新颖、标新立异,强调创作的最大自由度,然而这样的建筑设计将会给结构设计带来很大

的困难,作为建筑物本身必须承受起巨大的自重荷载和活载、水平风力、地震力、扭矩力等。如果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构思时,不依据基本的结构技术原理和有关结构的受力特征,不征询结构设计师的意见,往往会使结构工程师不能有效地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设计导致结构的不稳定等问题。 通常,一座现代化建筑物和工程结构物,一组工业或民用的建筑群,道路和桥梁,乃至城镇的规划和设计,需要有各种专门的技术人员协力合作完成。他们中间有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和环境工程师等。他们同属土木建筑类学科。土木工程包括结构、市政建设、道路桥梁、给排水、粘土、建筑经济等。培养目标是工程师。如建筑结构工程师他们的任务是使建筑物和工程结构物既能满足生产和生活使用提出的各项要求,又能经受强烈地震、狂风袭击、海水侵蚀以及各种大自然的考验;要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他学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各种力学和结构理论、结构设计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和管理,以及现代化实验技术。此外还要学习有关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知识、优化设计、地震工程、防空工事及地下结构等内容。 建筑学培养目标是建筑师。在房屋建筑和大型工程结构物的设计过程中,他需要综合考虑许多问题,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结合、建筑物本身的使用功能、技术性能、经济效果、艺术形式等等。在综合考虑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上,进行城镇布局的规划,建筑平面和空间的组合,建筑立面的处理,选定合适的材料结构形式,拟定声、光、热等适宜的环境条件,进行室内外装饰设计等等。要求具有工程技术、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建筑框架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设计方法 框架结构是当前建筑应用最广泛的结构之一,利用框架结构可以最大化地保证建筑内部的可使用面积,还能够节约材料,有效减轻自重,更重要的是建筑框架的抗震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复杂条件下的使用需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只有确保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才能够保障项目的安全和质量。 1框架结构设计原则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刚性连接而成的承重体系,这种承重体系不仅要承受来自建筑物外部的作用力,还要承受内部的荷载。而框架结构的房屋墙体并不承受重量,仅仅起到了分隔的作用。作为受力的主体,一旦框架结构在设计上出现问题,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就得不到保证,为建筑物的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1.1 刚柔并济 建筑物的刚性和柔性是不可调和的两个方面,刚性越大则柔性越差,柔性越大则刚性越差。在自然环境下建筑物框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很多,刚性可以满足建筑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的需求,但是在较强的外力作用下,刚性太强意味着变形能力差,无法抵抗建筑物的形变,在外力作用下整个建筑物会出现整体倾覆的情况。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刚柔并济的原则,虽然柔性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但是却很容易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形变,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兼顾刚性和柔性,在刚性和柔性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从而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 多道防线 建筑物的稳定性依靠的不是某一结构,而是整体的作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树立多道防线的原则,避免某一结构承重过大,要让整体建筑所有的结构都能分担外力。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而土建结构中多肢墙比单片墙好,框架剪力墙比纯框架好,体现的就是这一原则。 1.3 抓大放小 在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说法,刚性较强的柱子要搭配较弱的横梁,这是因为如果所有的构件都很强,这种结构体系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在建筑框架结构的设置上是没有绝对安全的结构的,组成同一结构的各个构件担任的角色不同,功能不同意味着其重要性也有主次之分。一旦遇到意外情况,各个构件之间虽然能够协作抵抗外力,但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必须要保障重要的结构在最后才遭摧毁,而次要的构件要先去承担最大的外力。因而如果建筑物的柱子刚性很强,在强大外力的作用下首先损坏的是建筑物的横梁,而柱子还能够对整体结构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如果首先损害的是建筑物的柱子,整体结构就会瞬间倒塌,横梁也就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在建筑物的结构中柱承担的责任是比横梁要更大的,因而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柱子是在最后倒塌,而横梁起到了吸收作用力的作用,可以减少作用力对于柱子的破坏。如果柱子和横梁是同样的结果,只会产生玉石俱焚的效果。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还要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即有的结构是

建筑结构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设计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设置在伸缩缝区段的()。 A、两端,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B、中间,与屋盖横向支撑对应的柱间 C、两端,与屋盖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对应的柱间 D、中间,与上柱柱间支撑相对应的柱间 2、在一般单阶柱的厂房中,柱的()截面为力组合的控制截面。 A、上柱底部、下柱的底部与顶部 B、上柱顶部、下柱的顶部与底部 C、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的底部 D、上柱顶部与底部、下柱顶部与底部 3、单层厂房柱牛腿的弯压破坏多发生在()情况下。 A、0.75

发生。 A 、竖向裂缝发展导致的破坏——先裂后坏 B 、劈裂破坏——一裂就坏 C 、局压面积处局部破坏——未裂先坏 D 、B 和C 8、( )房屋的静力计算,可按楼盖(屋盖)与墙柱为铰接的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 A 、弹性方案 B 、刚弹性方案 C 、刚性方案 D 、B 和C 9、在进行单层厂房结构设计时,若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活载同时存在,则( )同时考虑。 A 、屋面活载与雪荷载,积灰荷载三者 B 、积灰荷载与屋面活载中的较大值,与雪荷载 C 、屋面活载与雪荷载中的较大值,与积灰荷载 D 、只考虑三者中的最大值 10、单层厂房柱进行力组合时,任何一组最不利力组合中都必须包括( )引起的力。 A 、风荷载 B 、吊车荷载 C 、恒载 D 、屋面活荷载 11.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A 对结构有利时 q γ<1.0 B 无论何时q γ>1.0 C 无论何时 q γ=1.4 D 作用在挡土墙上q γ=1.4 12、与 b ξξ≤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A 10.5s b γξ≥- B min ρρ≥ C 20(10.5)c b b M f bh ξξ≥- D 2s x a '≥ 13、与V≥ f c bh 0意义相同的表达式为( ) A min sv sv ρρ> B max sv sv ρρ≤

建筑结构设计步骤

1、首先是柱网的布置,这一阶段你可以理解为概念设计,你要大概确定哪些位置需要布置柱,如果是某些对室内空间有要求的建筑,比如住宅,你还需要确定是布矩形柱还是L型柱或者T型柱,这一阶段你可以先不确定柱的尺寸,只要先确定哪些位置需要布置柱就行了。具体怎么布你需要查一查规范,这个我在这里也很难说清楚,一般主要是首先在保证结构尽量规整(比如框架尽可能要形成闭合体系,就是围成一个矩形)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再进行调整(比如有的地方不能放柱)。 2、确定梁的位置。一般没意外的话墙下尽可能要有梁,柱网没有形成闭合体系的地方要通过梁把两个闭合体系连接成一个整体,楼板跨度过大的地方要设置次梁,楼板开洞处板洞要用梁围合,梁不能凭空搭接,梁的两端要么搭在柱上,要么搭在别的梁上。以上两部分算概念设计,确实有规范可循,但主要靠经验,你可以查一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梁柱尺寸的确定,柱截面尺寸估算你可以根据轴压比公式来估算,不会的话百度下很多的,比较长我不细说了。梁高主要根据跨度取,我也不说多复杂了,主梁一般取1/10不到,次梁取1/12,梁宽你一般取200~350之间,高宽比最好不要大于2,主梁你可以外围的梁取250宽,中部的取300,次梁取200~250,比如一块7*9最边上的板,外部9米长的跨度部分取800*250,内部的取800*300,7米跨度部分外部的取600*250,内部的取600*300,9米跨一半的地方搭根次梁取500*250。 4、建模,其实前面3点已经是在PKPM里建模做了,第四部主要是加荷载,比如墙的重量转化成梁上的线荷载,板上的面层转化成楼面恒载等等,具体不细说了。然后楼层组装,设定建筑的一些系数,最后去SATWE里计算,然程序自动给你配筋 5、出施工图了,用梁平法和柱平法把施工图出出来让后根据制图规范改吧。 6、JCCAD里做基础,地质报告看看好,系数设好,布基础、地梁,导荷载,然后自动计算,写了好多了也不细说了,主要在1、2、3里给你讲下最开始怎么从梁柱的布置入手。 一、起因 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大,很难界定出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 理论的、半理论半经验的或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可以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可以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于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或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由变形控制了承载力。以往的工程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地基事故皆由地基变形过大且不均匀造成。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选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

建筑与结构建筑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

建筑与结构建筑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 1 屋面淋水(蓄水)试验记录 Ⅰ基本要求与内容 (1)屋面防水工程完成后,应进行淋水或蓄水试验。 (2)屋面淋水(蓄水)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规定,并按检验(建)表1内容填写完整,数据应真实。 (3)屋面淋(蓄)水试验应进行监理旁站(对无监理项目,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4)屋面淋(蓄)水试验记录应由项目专业质检员及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手续应齐全 (5)对屋面泛水、变形缝、出屋面管道根部、过水孔等细部以及易出现渗漏水的薄弱部位在淋(蓄)水试验时,作为重点控制部位。 (6)坡屋面(斜屋面)采用2h淋水试验,或有监理(建设)签认的经一场2h以上的大雨记录。有条件的平屋面采用蓄水试验,蓄水时间不少于24h,对于蓄水屋面则必须进行蓄水试验,蓄水高应符合设计要求,蓄水区的划分应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的规定。Ⅱ核查办法 (1)核查是否有淋(蓄)水试验记录。 (2)核查淋(蓄)水试验记录内容是否齐全,签证手续是否完整。 Ⅲ核定原则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未进行淋(蓄)水试验。 (2)淋(蓄)水试验未按规定进行或记录内容不完整,签证手续不全。 2 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地下室防水工程验收时,应同时检查防水效果,并按检验(建)表2填写检查情况。 (5)地下防水工程应由专业防水队伍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执业资格证书。 Ⅱ核查办法 (1)核查是否有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2)核查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水量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设计防水等级的标准。 (3)核查设计防水等级与现行国家标准要求是否符合。 (4)核查所用防水材料和防水工程的细部构造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Ⅲ核定原则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无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2)渗漏水量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或设计要求。 (3)填表中主要项目错、漏,签证不完整。 3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记录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造型实例分析

建筑构造作业——大跨度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造型实例分析

大跨度建筑通常是指跨度在30m以上的建筑,我国现行钢结构规范则规定跨度60m以上结构为大跨度结构。主要用于民用建筑的影剧院、体育场馆、展览馆、大会堂、航空港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在工业建筑中则主要用于飞机装配车间、飞机库和其他大跨度厂房。 大跨度建筑在古代罗马已经出现,如公元120到124年建成的罗马万神庙,成圆形平面,穹顶直径达43.5m,用天然混凝土浇筑而成,是罗马穹顶技术的光辉典范。

罗马万神庙 虽然大跨度建筑在古代罗马已经出现,但是大跨度建筑真正得到迅速发展还是在19世纪后半叶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近几十年中。 大跨建筑迅速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发展使建筑功能越来越复杂,需要建造高大的建筑空间来满足群众集会、举办大型的文艺体育表演、举办盛大的各种博览会等;另一方面则是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大跨度建筑的进步。一是需要,二是可能,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19世纪后半叶以来,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使大跨建筑有了很快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新品种的钢材和水泥在强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轻质高强材料、新型化学材料、高效能防水材料、高效能绝热材料的出现为建造各种新型的大跨度结构和各种造型新颖的大跨度建筑创造了更有利的物质技术条件。 大跨度建筑常用结构形式;大跨度常用建筑结构根据结构形式,受力构件排列组合不同可分平面平面机构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两大类,共有八种。它们是: 平面结构体系有拱、刚架以及桁(héng)架。空间结构体系有网架、折板(薄壳)、悬索、膜结构以及混合结构。 拱是古代大跨度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由于拱成曲面形状,在外力作用下,拱内的弯矩可以降到最小限度,主要内力变为轴向压力,且应力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比同样跨度的梁结构断面小,故拱能跨越较大的空间。 但是拱结构在承受荷载后将产生横向推力,为了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必须设置宽厚坚固的拱脚支座抵抗横推力。常见方式是在拱的两侧作两道厚墙来支承拱,墙厚随拱跨增大而加厚。很明显,这会使建筑的平面空间组合受到约束。 拱的内力主要是轴向压力,结构材料应选用抗压性能好的材料。古代建筑的拱主要采用砖石材料,近代建筑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拱,有的采用钢衍架拱,跨度可达百米以上。拱结构所形成的巨大空间常常用来建造商场、展览馆、体育馆、散装货仓等建筑。

建筑结构设计

65 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张亚超 魏强 西安骊山建筑规划设计院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建筑结构的基本内容,然后针对目前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墨守成规的现象,提倡采用概念设 计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师的创造性,推动结构设计的发展,对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做了分析,为以后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方法;概念设计 而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则既能满足建筑美观、造型优美的要求,又能使房屋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成为实质意义上的“经济适用”房。 1 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1.1 屋顶(面)结构图 当建筑是坡屋面时,结构的处理方式有两种:梁板式及折板式。梁板式适用于建筑平面不规整,板跨度较大,屋面坡度及屋脊线转折复杂的坡屋面。反之,则适用折板式。两种形式的板均为偏心受拉构件。板配筋时应有部分或全部的板负筋拉通以抵抗拉力。板厚基于构造需要一般不宜小于 120 厚。此外梁板的折角处钢筋的布置应有大样示意图。至于坡屋面板的平面画法, 建议采用剖面示意图加大样详图的表示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便于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图纸)。1.2 结构平面图 在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前有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 就是要不要输入结构软件进行建模的问题。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区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可以不用进行截面抗震验算的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那么对于砌体结构来讲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足的话应该可以不用在软件中建模的,直接设计即可,但要注意受压和局部受压的问题。必要时进行人工复核。对于局部受压的防御措施是要按规定对梁下设梁垫以及设置构造柱等措施。如果时间不是很紧张的话建议还是输入建模较好, 有一个便利就是可以利用软件来进行荷载导算。另外,当建筑地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以上时我的观点是必须要输入软件建模计算的, 绘制结构平面图时如果没有建模的话就可以直接在建筑的条件图上来绘制结构图了, 这一步必不可少的是删除建筑图中对结构来讲没有用的部分,简单快捷的方法是利用软件的图层功能,直接冻结相关的层。然后再建立新的结构图层:圈梁层、构造柱层、梁层、文字层、板钢筋层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绘图效率, 方便在不同结构平面图间的拷贝移动和删除。1.3 楼梯 楼梯梯板要注意挠度的控制, 梯梁要注意的是梁下净高要满足建筑的要求, 梯梁的位置尽量使上下楼层的位置统一。局部不合适处可以采用折板楼梯。折板楼梯钢筋在内折角处要断开分别锚固防止局部的应力集中。阁楼层处的楼梯由于有 分户墙的存在要设置抬墙梁。注意梁下的净空要求, 并要注意梯板宽度的问题。首段梯板的基础应注意基础的沉降问题, 必要时应设梯梁。1.4 基础 基础要注意混凝土的标号选择应符合结构耐久性的要求。基础的配筋应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施工图审查中心重点审查部位)。条基交接部位的钢筋设置应有详图或选用标准图。条基交叉处的基底面积不可重复利用,应注意调整基础宽度。局部墙体中有局部的较大荷载时也要调整基础的宽度(因软件计算的是墙下的平均轴力)。基础图中的构造柱,当定位不明确时应给予准确定位。 2 概念设计 所谓的概念设计一般指不经数值计算, 尤其在一些难以做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 依据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 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运用概念性近似估算方法, 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迅速、有效地对结构体系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易于手算。所得方案往往概念清晰、定性正确,避免后期设计阶段一些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具有较好的经济可靠性能,同时,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概念设计的重要性:概念设计是展现先进设计思想的关键,一个结构工程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特定的建筑空间中用整体的概念来完成结构总体方案的设计,并能有意识地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一般认为,概念设计做得好的结构工程师,随着他的不懈追求,其结构概念将随他的年龄与实践的增长而越来越丰富,设计成果也越来越创新、完善。遗憾的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大部分结构工程师只会依赖规范、设计手册、计算机程序做习惯性传统设计,缺乏创新,更不愿(不敢)创新,有的甚至拒绝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纳(害怕承担创新的责任)。大部分工程师在一体化计算机结构程序设计全面应用的今天,对计算机结果的明显不合理、甚至错误不能及时发现。 3 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下转第67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