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下)第十四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下)第十四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下)第十四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下)第十四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三(下)第十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1.

( )

A. 商纣其实是一个仁德之君

B. 历史研究服务于政治须要

C. 历史叙述不等于历史事实

D. 后代评述更接近历史真相

2. 曹操创立屯田制,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到了曹丕时期,“屯田区和郡

县并置,典农本人的身份已不再是带有军事性质的农官,而是和郡守、县令(长)一体看待的地方行政官员”。这种变化说明( )

A. 屯田制度成功实现转型

B. 地方行政权力不断扩张

C. 中央集权得到有效维系

D. 军事职能范围逐渐缩小

3. 长江三角洲地区到宋代逐渐发展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苏湖(常)熟,

天下足”的谚语广泛流传。但到明代中叶,该地区出现“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价值取向。农户的经营重点转向种植经济作物的“地”。这一现象说明该地区( )

A.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B. 农业生产的发展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

C. 农业雇佣生产加速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D. 重农抑商思想受到主流价值取向挑战

4. 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融诗词、戏剧、绘画、园林、建筑、医药、饮食、茶道、服饰、年节、

礼俗、佛道、巫术等为一体,被誉为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其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反映了( )

A.

皇帝好恶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 B. 读者猎奇心成为文学创作动力 C. 文学家担负起承古萌新的使命

D. 古典文学呈现世俗化发展趋势

5. 如表是关于“南京布”名称的几种解释

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南京布”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B. “南京布”的产地是松江地区 C. 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D. 江南地区手工业技术较为发达 6. “在一个毫无组织而暮气沉沉的国家里,若是没有经济制度上的彻底改变,问题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

对此,1919年李大钊在与胡适的论战中以马克思主义为解决方案。这说明在李大钊看来,马克思主义( )

A. 改变了国家经济制度

B. 强化了暴力革命手段

C. 推动了无产阶级运动

D. 迎合了历史发展趋势

7.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里写道:“在一九三二年的中日淞沪战争中,中国农民就在

炮火交加中毫不在乎地继续种他们的田”。这一描述从某个角度说明C ( )

A. 江浙地区民族意识低下

B. 小农经济遭受严重摧残

C. 国民政府脱离人民群众

D. 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8. 邓小平曾说:“其实,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

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非常见效。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邓小平所谓“唱反调”的含义是( )

A. 全面整顿触及“四人帮”的经济利益

B. 全面整顿与当时政治、思想路线相悖

C. 推行拨乱反正,形成了正确组织路线

D. 直接挑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张

9. 古希腊喜剧家阿 里斯托芬在《公民大会妇女》中有一个虚拟的故事:雅典的妇女们 偷偷穿上了丈夫的

服装,戴上假胡须,女扮男装出席公民大会,投票通过法律夺取了 政权,把男性从城邦中驱逐出去。这出喜剧意在( )

A. 歌颂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 激励雅典妇女夺取国家政权

C. 讽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D. 批判雅典国家权力的滥用

10. 格兰特在《科学与宗教--从亚里士多德到哥白尼》中写道:“研究物理世界意味着 研究上帝的创造物,

研究上帝则意味着了解世界。追求、发现、阐明自然规律的效果,足以显示上帝造物之奇妙与思虑周详,这一神学动机为整个近代早期的科学研究提供 了最大的驱动力。”作者意在说明( ) A. 宗教改革影响了人类价值取向 B. 基督教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C. 理性崇拜与宗教信仰同步共生 D. 科学发展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

11. 在一篇名为《寓言》的文章中,圣西门提出,如果法国失去了几十个第一流的科学家、银行家,几百

个最能干的商人、农夫和铁匠--这些“最主要的生产者”,这将会是巨大的不幸和灾难,整个国家会成为“没有灵魂的躯体”,如果法国失去了所有的王室成员、元帅、大主教、法官和一万个游手好闲的产业主,“对国家都不会造成任何政治上的损失”。材料表明( ) A. 当时人们对旧制度的不满 B.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制度的探索 C. 法国社会一直混乱政局动荡 D. 圣西门实施“实业制度”设想失败

12. 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英国外交官哈利法克斯勋爵对英国代表团主要成员凯恩斯低 声耳语:“他们是

有钱袋子,但是我们有的是脑瓜子。”这表明( ) A. 英国对自己的方案缺乏自信 B. 英美两国经济实力差距悬殊 C. 美国的方案比英国的方案更好 D. 美英均提出国际贸易体系方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0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6年、1897年,清廷派李鸿章、张荫桓等人就加税一事与荚国等西方国家进行接触,英国方面主张先裁厘(厘金税,清政府向过往客商征收的货物通过税,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中国方面则要求对方加税而自己闭口不谈裁厘,因此,这两年清廷的加税斗争没有任何进展。1902年,英国为了保证庚子赔款的偿还,与清廷进行实行切实值五抽五的谈判清廷几经犹豫,终于在《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上签字。条约规定中国首先裁撤洋货厘金,之后中国可提高进出口关税。但由于各国反对,清廷提高关税财政职能的计划,直至清朝灭亡也没有进展。

--摘编自裴洪彬《凊朝关税职能认识的变迁》材料二 1928年7月,国民政府与美驻华公使签订了《中美关税新约》,规定:“历年中美两国所订立有效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之税率,存票、子口税等项之条款,应撤销作废,而适应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接着,英、法、荷等国相继与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关税条约》,承认中国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杈…中国政府遂于1928年12月颁布“海关进口税则”,将各国于1926年同意的七级附加税率再分别加上5%的进口正税,共有八级税率公布为第一个国定税则,并决定于1929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 --摘编自邱松庆《简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自主政策》

材料三 2002年,中国大幅度地下降了5352种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使关税总水平降至12%,2003年1月1日,关税总水平从12%降低至11%,2004年对2400多个税目的税率进行不同程度的下调后,关税总水平降低至10.4%,2005年1月1日起,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关税总水平由10.4%降低至9.9%,2006年,降低植物油、化工原料、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143个税目的正常贸易税率。到2011

年,将关税总水平降至9.8%,与2001年的关税总水平相比降幅为35.9%。

--摘编自张忆良《中国进出口关税政策的演变及其评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提高关税失败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的关税自主政策。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01年之后中国关税大幅度降低的原因。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关税政策的认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刊商业广告变化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消晰、论据准确、逻辑严密。)15.材料: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其考课制度日臻完善,在中国古代

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大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除了郎中以外,考功司员外郎、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针对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二十七条相对具体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成“考簿”,然后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殷文明《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

根据材料,概括唐代考课制度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考课制度的作用。

16.材料:1939年8月,《苏德互不怪犯条约》签仃。在此之前,蒋介石认为“日苏必战”,误判了苏联

的缔约动机。蒋介石最忧虑的是,日本既利用欧洲的混乱要抉列国对其退让,实际上又不介入欧局,而集中全力压迫中国。反之。他最期待的是,日本在侵华战争尚未结束之际,就同时介入欧局,或北进攻苏,或南进掠取欧关的亚洲从民地。因此,蒋介石积极推动苏联与英法速仃军事同盟,即间接促使日本决意和德意结盟,从而使苏联与日本都不能时欧战旁观坐大,苏日战事或不能免。1939年5月,蒋介石在分析国际局势时指出。“只要美国时远东方针不变,九国会约存在,则中国之地位当然有利。”

---摘编自鹿锡俊《蒋介石对<苏德互不浸犯条约>的反应》

根据材料,指出蒋介石对《苏德互不浸犯条约》签订前国际形势的认识及对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对远东局势的影响。

17.材料:1935年,钱学森远赴关国求学,准备离开祖国之前,他表露过自己的心声:“现在中国政局混

乱,豺狼当道,我到美国去学习科学技术是舫时的,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祖国服务!“1949年,钱学森听闻中国解放消息后,先后辞去关国空军科学顾问团和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职务,积极为回国做好准备。但关国当局以钱学森贾以中国人身份参与过美国一系列核心军事计划。离去“不利于关国的最高利益”,将其软禁在关国五年之久。1955年,在中国政府与关国的多次谈刊后,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终于回到祖国。回国后。自1958年4月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航天之父”等。他还积极投身建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并提出发展科技必须重视教育,培养熟悉科学技术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工、文、艺结合的现代人才。钱学森以自己的亲身实践给

当代知识分子树立了榜样。

--摘编自穆森《钱学森爱国主义枯神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学森能够回国的主要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学森对新中网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从材料里面可以看出,对于商纣王的说法,表述有不同的,不同时期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我

们可以看出,历史叙述并不等于历史事实。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叙述和历史史实的认识,要求学生结合夏商西周时期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历史叙述和历史史实的关系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

料的能力。

2.【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屯田区和郡县并置,典农本人的身份已不再是带有军事性质的农官,而是和郡守、

县令(长)一体看待的地方行政官员”可知,表明典农由专管屯田的农官变为地方行政官员,屯

田区和郡县一样成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屯田制度的转型,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屯田区和郡县并置,屯田区和郡县一样成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无法体现地方行政权力不断扩张,故B项错误。

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需要掌握屯田制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屯田区和郡县并置,典农本人的身份已不再是带有军事性质的农官,而是和郡守、县令(长)一体看待的地方行政官员”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屯田制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3.【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盛产米粮,该地区出现“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价值取向,农户

的经营重点转向种植经济作物的“地”,说明农业生产的发展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雇佣生产,故C项错误。

历代王朝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发展。需要掌握明朝商业发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明朝商业发展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D

【解析】

A项说法过于绝对,皇帝好恶不可能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故A项错误;

《红楼梦》的创作不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猎奇心,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不出文学家的使命,故C项错误。

《红楼梦》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说明《红楼梦》在民间极受欢迎,即《红楼梦》是世俗化的文学,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小说,简化材料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红楼梦》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文学,考查了明清小说,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A

【解析】

“得名于明清时期来华经商的西方人,产地主要是南京”“真正的南京土布,是东印度公司指定订购的所谓棕色土布,大约是江南苏、松一带所织的一种紫花布”“当时耶稣会士的购物清单中便明确提及”表明“南京布”的商品化程度较高,故A正确;

B与《江南土布史》内容不符,排除;

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看懂表的内容。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

“1919年李大钊在与胡适的论战中以马克思主义为解决方案”说明在李大钊看来,马克思主义迎合了历史发展趋势,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解题的关键是“1919年李大钊在与胡适的论战中以马克思主义为解决方案”。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7.【答案】C

【解析】

A.材料不是强调民族意识低下。

B.材料体现不出小农经济遭受摧残。

C.从材料可以看出,军队的抗战和民众的经济生活没有密切联系在一起,说明国民政府脱离了群众。

D.当时中日矛盾还没有成为主要矛盾。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过程特征,还要搞清楚国民政府的抗战政策特点。

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在实践中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否定,故选 D项。

全面整顿触及的是“四人帮”的政治利益,排除A。

全面整顿主要触及政治路线,还还没有触及思想路线,排除B。

此时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组织路线,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遭到破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拨乱反正在1975年就开始了”“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材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科素养的重视。

9.【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妇女穿上丈夫的衣服参加公民大会,是讽刺雅典民主下的妇女没有民主权利,揭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政治制度特点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0.【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信息“这一神学动机为整个近代早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大的驱动力”表明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诞生有促进作用,故B正确。

材料中并没有宗教改革与人类价值取向的信息,排除A。

材料也没有涉及理性崇拜与宗教信仰同步共生,排除C。

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科学发展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这一神学动机为整个近代早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大的驱动力”。

近代科技与古代科技的区别:古代人把自然界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近代以来的科学把自然界划分为不同的领域,分门别类地加以研究,逐渐形成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各门学科;古代学者只是依靠直观感觉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科学依靠科学试验来检验和发展科学理论,科学试验是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古代科学和技术两相分离,近代以来科学与技术互相联系,并逐步走向结合,技术在科学的指导和推动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1.【答案】A

【解析】

A.从材料可以看出圣西门认为法国如果失去了知识精英,经济精英和生产精英将是巨大的灾难,而失去政治上的精英无所谓,说明圣西门认为,当时的政治制度并不合理。

B.材料,没有体现出对社会制度的探索,只体现了对当时社会的认识。

C.材料不能体现出法国社会一直混乱。

D.材料没有体现出圣西门的实业制度的设想。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和第一次工业革命

之前的社会现实来分析材料。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学说,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反映了这时人民群众对政治平等、社会平等特别是财产平等的要求。从17世纪英国革命时代温斯坦莱的《自由法》至18世纪法国莱的《自由法》至18世纪法国摩莱里的《自然法典》和马布里的《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等,开始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19世纪初,

伟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摆脱了平均主义、禁欲主义,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制度的暂时性,看到了新的社会生产力是改造社会制度的依据,就未来社会必须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见解。这些极其重要的思想,后来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

1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时候,所以在战争中消耗巨大,实力下降,而美国当时经济实力已经是世界第一,占据绝对的优势,所以才会出现材料中他们有钱袋子,这样一种说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学生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这段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

能力。

13.【答案】

【小题1】(1)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裁厘导致中央和地方财源冲突;结合所学可以得

出列强的反对和条约的束缚;清朝国力弱小。

(2)本小问的评述,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即可。

(3)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的承诺。第二小问的认识,属于开放题,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关税政策是调节对外贸易的

重要手段;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关税政策应与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相适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原因:列强的反对和条约的束缚;清朝国力弱小;裁厘导致中央和地方财源冲突。

(2)评述:一定程度上争取了关税自主权,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

利于抵制外货的倾销,保护中国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但是中国的海关税率的制定仍然受外国制约,

未从根本上改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3)原因: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

认识:关税政策是调节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关税政策应与国家经济发展政

策相适应。

2

3

【解析】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的关税政策。考查晚清时期、国民政府时期以及新时期新中国的关税政策状况及其原因和影响。

本题考查对晚清时期、国民政府时期以及新时期新中国的关税政策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相关结论,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依据广告的相关信息可归纳出两类信息:以产品种类的变化分析;以企业的变化进行分析。依据材料可得出如下观点:“1949年至1950年,商业广告多是日用品广告;1956年后,多是工业产品广告”、“1949至1950年,广告主以私营企业为主;1957年后,广告主身份基本上为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就第一个观点示例如下:建国初期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结构以轻工业为主,所以建国初期广告种类以轻工业产品为主。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支持下,中国轻重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所以1956年以后的商业广告绝大多数为工业产品。1953年开始实施统购统销政策,日常生活用品凭票供应,因此日用品广告在1953年后显著减少。其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1:信息:1949年至1950年,商业广告多是日用品广告;1956年后,多是工业产品广告。

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结构以轻工业为主,所以建国初期广告种类以轻工业产品为主。在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支持下,中国轻重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所以1956年以后的商业广告绝大多数为工业产品。1953年开始实施统购统销政策,日常生活用品凭票供应,因此日用品广告在1953年后显著减少。

示例2:信息:1949至1950年,广告主以私营企业为主;1957年后,广告主身份基本上为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

分析:社会主义改造以前,存在众多私营企业,广告主以私营企业为主。随着1956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商业广告主多为国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报刊业演变的相关知识。本题属于小论文性质的考试题,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总体难度偏高。

15.【答案】

【小题1】(1)问,“特点”,根据材料信息“考课制度日臻完善,在中国古代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除了郎中以外,考功司员外郎、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二十七条相对具体的要求……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

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并结

合所学知识从承上启下、考核机构、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程序以及官员奖惩等角度概括。

(2)问,“作用”,依据所学知识从提高政府效能、激励官吏、改善吏治、扩大统治基础、对后世的借

鉴作用等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

(1)特点:日臻完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考核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考核内容广泛,标准详细系统;考核程序严密;考核结果与官员奖惩相结合。

(2)作用: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激励官吏改善吏治;巩固和扩大唐朝统治基础;对后世有借鉴作用。

2

【解析】

(1)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解答。 (2)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影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进行阐述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进行概括阐述的能力,本题应掌握科举制特点及影响等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6.【答案】

【小题1】(1)关于认识:根据材料信息“蒋介石认为‘日苏必战’……日本既利用欧洲的混乱……而集中全力压迫中国……1939年5月,蒋介石在分析国际局势时指出。‘只要美国时远东方针不变,九国【小

会约存在,则中国之地位当然有利’”得出;日本会趁欧洲混乱之机,加紧侵略中国;苏日战争在所难免;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有利于中国抗战等。“对策”,依据材料信息“蒋介石积极推动苏联与英法速仃军事同盟,即间接促使日本决意和德意结盟,从而使苏联与日本都不能时欧战旁观坐大,苏日战事或不能免。1939年5月,蒋介石在分析国际局势时指出。‘只要美国时远东方针不变,九国会约存在,则中国之地位当然有利。’”从积极促进苏联与日本的对抗、寄希望于美国支持等角度分析。

(2)依据所学知识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中国、对苏联、对日本以及对远东格局等角度分析。 故答案为:

(1)认识:日本会趁欧洲混乱之机,加紧侵略中国;苏日战争在所难免;苏德为自保会互相利用;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有利于中国抗战。

对策:积极推动苏联与英法结盟,德国与日本结盟,促成苏联与日本的对抗;寄希望于美国支持。 (2)影响:使中国抗战更加艰难;有助于加强苏联在远东的防御力量;打破了日军的“北进苏联”计划。

题2】

【解析】

(1)本题考查蒋介石对《苏德互不浸犯条约》签订前国际形势的认识及对策。依据材料“蒋介石认为‘日苏必战’……日本既利用欧洲的混乱……而集中全力压迫中国……1939年5月,蒋介石在分析国际局势时指出”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对远东局势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难度适中。

17.【答案】

【小题1】(1)本小问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信息“1949年,钱学森听闻中国解放消息后,先后辞去关国空军科学顾问团和美国海军炮火研究所顾问职务,积极为回国做好准备……1955年,在中国政府与关国的多次谈刊后,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终于回到祖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中国对钱学森的感召力、钱学森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等角度分析。 (2)本小问的贡献,根据材料信息“自1958年4月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他还积极投身建立现代科学

技术体系。并提出发展科技必须重视教育,培养熟悉科学技术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工、文、

艺结合的现代人才。钱学森以自己的亲身实践给当代知识分子树立了榜样”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了新

中国航天、原子能开发和利用、促进国防事业的现代化、奠定后世科学研究的基础、我国现代化教育事

业以及人们学习的榜样等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

(1)原因:新中国对钱学森的感召力;钱学森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热情;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政府对知识分子的重视。

(2)贡献:推动了新中国航天、原子能开发和利用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国防事业的现代化,有助于提升国际地位;其科学思想体系奠定了后世科学研究的基础;其教育主张为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启发;其个人的科学品质和爱国情怀成为人们的榜样。

2

【解析】

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人物。考查钱学森能够回国的主要原因以及钱学森对新中网社会

主义建设的贡献。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本题考查对钱学森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第1~3题: 1.儒家思想体系所包含的优秀思想不包括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轻徭薄赋 D、和谐社会 【解析】B。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B属于法家思想。 2.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开始改变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B、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思想密切结合 C、从思想上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 D、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 【解析】A。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早在秦朝“焚书坑儒”时期开始得到改变。3.下列历史人物,将自己的思想活动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有 ①葛洪②李贽 ③洪秀全④康有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C。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否定孔子权威;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4.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族社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呼韩邪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

B 、在西汉时期内部出现过混战与分裂 C 、经过西汉的三次重大打击之后,再也不对汉朝构成威胁 D 、西汉时期威胁西域,东汉时期不构成对西域的威胁 【解析】B 。A 错误:统一北方草原的是冒顿单于;C 错误:此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西部,东汉时期仍然威胁东汉的中原、河西以及西域;D 错误:东汉初年汉朝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5.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我国现存的石窟艺术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并留下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秦汉时期开始修造 B 、云冈石窟佛像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C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D 、最精美的作品大多是佛教特别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 【解析】C 。A 错误:魏晋以后,随着佛教广泛传播开始建造;B 错误:是典型的胡人形象,洛阳的龙门石窟佛像才具有中原文化特征;D 错误:大多是隋唐时期作品。 6.王安石变法规定,进士科专考 A 、明经诸科 B 、诗赋 C 、经义和时务策 D 、律令和断案 【解析】C 。基础知识再认再现的考查。王安石变法废除 了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设明法科,专考律令 和断案等 7.下图反映了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是 A 、引进的高产农作物逐渐取代传统的农作物 B 、棉花的种植区域在明朝中后期进一步扩大 C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D 、农业的进步促进了具有专门职能城市的发展 【解析】C 。A 不符合实际情况;B 项不对,该图反映的 是贸易场景,而不是生产场景;该图与D 项中城市的发展无关,所以答案应该体现出农业生产与贸易的关系。 8.明清时期,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②政局相对比较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③抗击的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④粉碎了各种分裂势力的活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C 。根据明清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条件及其作用进行分析。③错误:其间抗击的日本倭寇、沙皇俄国等不是资本主义列强。 9.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下列属于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有 A.美国公使进驻北京 B.江苏的南京、苏州和镇江开辟为通商口岸 C.允许美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D.美国兵船可以任意到中国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解析】A 。从树上“摇撼下来的果子”指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从中渔利或通过片面棉花图·收贩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2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2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陇西李氏续修族谱·例言》规定:“随母子,数岁来;带孕子,数月生,及义子、赘婿,皆异姓也,原非一本,例禁概不收入。”材料表明宗法制( ) 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B.标榜尊崇共同祖先 C.异姓乱宗是其大忌 D.不准异姓冒姓入族谱 2.在中国历史上,全国各级政府之间是一种严格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这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线型政府权力运作体系一直是我国行政管理系统的核心。其历史源头应当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3.清朝乾隆皇帝直到86岁做了太上皇,还是励精图治、大权在握。他曾说:“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这反映了( ) A.庞大完善的官僚机构 B.乾纲独断的政治体制 C.持续繁荣的封建经济 D.清廉勤政的治国理念 4.交子来源于唐代的一种汇兑票据——飞钱。交子最初由北宋四川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每年发行一定额度的交子,持交子者可以随时兑现。交子三年界,界满后持旧交子换新交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笔费用,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这说明( ) A.唐代灭亡后飞钱直接发展为交子 B.飞钱是北宋四川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 C.交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飞钱是政府与私人共同发行的官方货币 5.[明]刘侗《帝京景物略》中载:“尝考会馆设于都中,古未有也。始嘉(靖)隆(庆)间……用建会馆,士绅是主。凡出入都门者,籍有稽,游有业,困有助也。”由此分析,明朝会馆( ) A.都设在京城 B.以商办为主 C.功能较完善 D.出入较方便 6.司马光说:“隋始置进士,唐益以明经等科……不复使人察举矣。……于是进士专尚属辞,不本经术;而明经止于诵书,不识义理。……儒雅之风日益颓坏,为士者狂躁险薄。”当时有识之士针对此弊端( ) A.主张恢复察举制度 B.反对礼教虚伪僵化 C.重申儒家伦理道德 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说明该时期( ) A.传统文化未发生实质的变化 B.宋明理学统治地位开始动摇 C.思想领域出现近代民主思想 D.文化专制政策出现一定松动 8.阅读下面的表格(改编自朱荫贵《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 上表反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 A.列强加紧了对中国商品输出 B.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民族工业身受多重压制 D.农业商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9.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说:“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邹容在《革命军》中说:“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两者都主张( )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共和国 B.反对满清贵族的封建统治 C.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D.实现主权在民原则 10.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1982年宪法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说法,这说明( ) A.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 B.中国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C.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法制建设 11.下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对下表的分析准确的是( )

最新-重庆一中初2018级初一下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精品

重庆一中初2018级12—13学年度七年级下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第I卷(90分) II.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 ) 21. Most of the students in that village go the bridge to go to school. A. to B. on C. over D. across ( ) 22. I’m so sorry. There is for you today. A. something exciting B. nothing bad C. anything fun D.something terrible ( )23. –Can you tell me to do after school? – You can go to the library. A. w here B. when C. w hat D. h ow ( )24.–Do you often hear the song “Yesterday once more”? – Yes, it beautiful. We all like it. A. sounds B. listens C. makes D. looks ( )25. Jane, like her other classmates, __________ the new movie“Tiny Times” on vacation. A. want to watch B. want watching C. wants to watch D. wants watching ( )26. – Would you like some beef? – __________ . I don’t like meat. A. Yes, I’d love to B. No, I wouldn’t C. Yes, please D. No, thanks ( )27. – Who washed those clothes just now? – Father , mom! A. washed B. does C. was D. did ( ) 28. My father likes writing stories and ________ them to other people. A. saying B. talking C. telling D. speaking ( ) 29.Please be quick. We have____________ time left. A. much B. a little C. many D. some ( ) 30.My mother is 38 years old short curly hair, and she of medium build. A. with; is B. has; is C. with; has D. is; has ( )31. – Is she tall or short? –, but s he can’t pick the apples. A. Yes, she is B. No, she isn’t C. She is short D. She is tall ( )32. Please look out of the window. You can find some apples on the tree. A. don’t B. you C. not D.\ ( )33. Look at the candles on the cake. Can you in one go? A. blow out them B. blow out it C. blow them out D. blow it out ( )34. Let me you English, please. A. help; learning B. help; to learn C. to help; to learn D. to help; learn ( )35. Our teacher is friendly that we all want to talk with her. A. very B. too C. so D. kind of ( )36. In the morning, I usually go to the near my house to have breakfast. The dumplings there are delicious. A. street B. bank C. hospital D. restaurant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讲课讲稿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 卷分析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苟锋 一 试题评价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紧扣教材及学考考点,试题难易接近于学考题难度,选择题分布较合理,但第三,四单元的选择题较少,涵盖了必修三前四单元大部分知识点。侧重考察学生的识记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归纳、分析及应用能力。通过测试本试卷的及格率为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二 试卷分析(抽两个考场缺考3人共57份样卷) 题型与得分情况 得分情况 失分原因 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最高分44 分,最低分6分 较低7、14、17、24题,其中第 7题出错的达到33人,14题出错的达到37人,17题 出错人数达到43人,24人出错人数达到 40人。 较好1、2、3、4、8、9、15、 18、21、22题 基础知识不够扎 实;知识的联系比 较迁移能力差,部分题分析题干时理解不到位 非选择题共40分 26题,19分 最高13分,最低1分,平均分7.63,得分率是百分之四十点一六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固,对教材知识不熟悉,不能正确分析概括史料,不会从材料里提炼有效 信息 27题,13分 最高9分,最低0分,平均分4.79,得分率百分之三十六点八 审题不准,不能找到关键词句和做题的突破口,知识迁移能力欠缺,知识体系混乱 28题,18分 最高14分,最低2分,平均分9.35,得分率是百分之五十一点九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 掌握不牢固,答题过程中答案俗语太多,不能准确答出历史专业术语和标 准知识点 三 突出问题 1在平时历史学习中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不落实,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河北省高三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河北省高三历史期末试卷答案 24.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 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 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 所下降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 的探求 25.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 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 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 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 文化的主流思想 C.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 现权力高度集中 26.北宋李觏明确指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言”,他还批判 孟子“何必曰利”的说法太偏颇。王安石也反对以往儒者“耻言理财”的旧传统。苏洵也主张“徒义”是行不通的。这反映了北宋时 期 A.孟子的学术和社会地位降低 B.政府逐渐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D.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27.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 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 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

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D.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28.第一次鸦片战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 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 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 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 较快发展 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 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 业所取代 29.很多重要领导人如汪精卫、孙科、宋子文、、董必武、吴玉章、何香凝、唐生智等均在这个政府工作过。他们在这里共作出 200多项重要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 治土豪劣绅等。“这个政府”是指 A.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D.武汉国民政府 30.发文称:“(中国共产党现在领导的)这个广大的中国解放区,包括十九个大的解放区,其地域包括辽宁、热河、察哈尔、绥远、 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分或小部分”此文发表 的直接历史背景是 A.“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 B.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全民族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D.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政 31.下列图表所示白色柱状、黑色柱状之比例主要用于说明新中 国成立后我国 A.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 B.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之比

2019年海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19年湖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 .深受宗法影响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利于邻里和睦 2. 《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材料体现的理念是 A .中央集权 B .官僚政治 C .君主专制 D .家国一体 3. 观察右图,票面中的主要人物是 A .毕昇 B .沈括 C .徐光启 D .李善兰 4. 李大钊认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两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能于进化有益”。下列理解准确的是 A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性质不同 B .新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变成旧文化 C .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东方文化 D .李大钊创造了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5.“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诗中描写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 B.北伐进军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6.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 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 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 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中國古代四大發

重庆一中初2018级八下物理期末试卷

重庆一中初2018级16-17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卷)收回 2.全卷g=10N/kg,ρ水=1×103kg/m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正确的是() 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B.人的密度约为0.5×103kg/m3 C.现在考试室内的气压约为1x105pa D.将初二物理书从地面捡到桌子上所做的功约为300J 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 3、下列与压强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实现船只通航 B.学生用吸管吸“早餐奶”与大气压无关 C.托里拆利实验最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 4、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使用时一定费力的是() A.镊子 B.起子 C.钳子 D.动滑轮

5、下关于功和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拉开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B.人用力推车而车未动,因为用了力所以推力做了功 C.人用竖直向上的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运动,人对水桶的拉力做了功 D.具有能量的物体一定正在做功 6、关于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B.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C.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7、如图所示,摩托车运动员从高处平台的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包含摩托车)在下落过程中() A.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 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增大 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大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减小 8、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第1次和第2次运动的s-t 图像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他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P1 >P2 B.F1 =F2 P1 >P2 C.F1=F2 P1 <P2 D.F1 <F2 P1 <P2 9、如图所示,底端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下列表示木块下表面处水的压强P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木块的重力势能E p和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F随时 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高三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50道,共50分。材料题3组,共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考查的方向侧重于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非选择题侧重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一定涉及。 试卷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主干知识。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考核力度。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试题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试题难易适当,没有偏题、怪题。 具体而言,通过本次考试着重从能力提升角度下手进行命题。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靠读熟背透已不能再取得理想成绩。从主观题来看,材料分析题成为最主流的考查题型,而且材料的篇幅越来越长。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 从命题来源来讲,本次期中考试主要选取的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为主,结合一轮复习特点加入一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其中高考真题部分重点选取全国卷和天津卷的经典题目组成,辅以江苏、浙江、安徽等东部省份的题目,其主要用意在于让学生通过这次考试熟悉天津高考的命题特点,同时把握全国整体高考历史思维的大方向,做到一定程度的难易结合。同时着重挑选对文本解读能力有所提升的材料分析题,用大量新材料和新情景来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尽可能让学生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做到教材知识与材料内容的整合与呼应。 二、学生考试情况及原因分析 本次考试总体平均分如图所示: 分析:与以往相比成绩有所下降,一方面较之过往考试,本次考试总体难度有所增加,结合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60242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分封诸侯,在武王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分封在成王和其子康王时期。康王之后,分封机会减少,太子以外的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这反映康王之后的西周 A.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牢固 B.分封制度日益走向瓦解 C.王室成员受到严密防范 D.嫡庶长幼地位依然有别 2.《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3.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 4.武则天在其身后的千余年间,主要是受批判和责难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建国后,史家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由此可知,历史人物的研究 A.视角不同导致结论有别B.时间愈久真相愈加清晰 C.观点越多越易达成共识D.需要迎合特定政治要求 5.宋代官员的选任,有科举取士、恩荫补官、学校考选、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途径。当时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被认为“无出身”,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这表明,宋代选官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传统的不同B.生产方式的不同C.生活习俗的不同D.宗教信仰的不同2.玉石具有温润、坚硬的特点,我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孔子提倡君子佩玉,主要是因为 A.玉非常贵重,是财富的标志B.玉石的特点与我国古代的道德规范相吻合C.玉石具有祛除疾病的功用D.玉饰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3.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在厦门,“大批的美国床单、衬衣布、斜纹布发生积压,卖不出合适的价格”。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盲目对华输出商品的结果B.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顽强抵抗 C.闭关锁国政策的抵制D.中国民众的贫困与消费观念对洋货的销售不利 4.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8年春在上海刊行,后曾三次被清政府下令毁版。此书遭毁版的原因是 A.宣扬经学B.批判儒家思想 C.借“经学”之名,行“改制”之实D.否定孔子的权威 5.20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了“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B.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频临崩溃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 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 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7.摄影技术的出现为记录历史提供了新的手段。下列照片记录的是同一事件,它是 A.中华民国成立B.北伐胜利进军C.抗战胜利D.新中国成立8.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度 9

重庆一中初2018级初二下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包含答案

重庆一中初2018级16 -17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卷 (全卷共十一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 1. 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请把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把第Ⅱ卷的答案用黑色或蓝色中性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2. 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共75分) I.听力测试。(共20分) 第一节(每小题1分,共6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 1. A. Yes, I am. B. Yes, I haven’t. C. Yes, I have. ( ) 2. A. No, it doesn’t. B. It’s kind of interesting. C. Yes, it is. ( ) 3. A. The Sahara. B. The Pacific. C. The Nile. ( ) 4. A. Never mind. B. You’re welcome. C. OK. ( ) 5. A. Hou Yi. B. The Monkey King. C. Yu Gong. ( ) 6. A. Good idea. B. The same to you. C. Not at all. 第二节(每小题1分,共6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 7. A. Before 9:00 pm. B. Before 10:00 pm. C. Before 11:00 pm. ( ) 8. A. 950 meters. B. 900 kilometers. C.850 meters. ( ) 9. A. This morning. B. Today. C. Yesterday. ( ) 10. A. For ten minutes. B. In ten minutes. C. In ten days. ( ) 11. A. Justin Bieber. B. The TF Boys. C. Taylor Swift. ( ) 12. A. In the park. B. In the library. C. At home. 第三节(每小题1分,共4分) 听两遍。根据你所听到的长对话,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3和14小题。 ( ) 13. What’s the weight of an elephant at birth? A. Around 100g. B. Around 100 kilos. C. About 200 kilos. ( ) 14. What color is an elephant? A. Brown. B. Grey. C. Brown, grey or red.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第15和16小题。 ( ) 15. Which book has Alex decided to write about for the English class? A. Little Women. B. Robinson Crusoe. C. Harry Potter. ( ) 16. What is J.K. Rowling’s childhood like? A. Unhappy. B. Soft. C. Common. 第四节(每小题1分,共4分) 听两遍。根据你所听到的短文内容,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 17. Alice hasn’t returned home ________. A. for two years B. for two months C. for five years

2018高考历史全国卷三试卷分析报告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引言:今年高考文综试题整体区分度较高,利用贴近生活、贴近时事的选材,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尤其凸显学科核心素养,这个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全国卷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社会热点,鼓励学生结合当下放眼看世界、看社会、看历史。 一、具体分析如下:全国卷3考点及分值分布情况表 题号知识点分布考点分值 24 中国古代史·先秦(经济史)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4分 25 中国古代史·宋元(政治史)社会阶层流动4分 26 中国古代史·隋唐(文化史)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4分 27 中国古代史·明清(文化史)明清文化繁荣4分 28 中国近代史·晚晴(政治史)维新思想的理解 4分 29 中国近代史(政治史)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分 30 中国近代史(政治史)民主法制建设4分 31 共和国史(经济史)改革开封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4分 32 世界史(政治史)雅典民主政治4分 33 世界史(文化史)法国启蒙思想4分 34 世界史(经济史)美国经济危机4分 35 世界史(政治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4分 41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现代史(材料题)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城市发展情况25分 42 中国古代史(开放题)班固的史学思想12分

4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湖北保卫局的变迁15分 46 20世纪战争与和平英法对德的经济封锁15分 4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唐宪宗李纯15分 必做题部分(85分)。中国史占58分左右,世界史占27分左右,与2017全国卷三相比,中国史比重上升,不容忽视;从模块角度来讲,必修1和必修2仍为考试重点。 二、试卷总体能够发挥高考引领作用。 ①注重基础与课本知识,更加注意考查主干知识,这就需要考生基础知识一定过硬。 ②考查学生史学素养,即42题,所以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史学基本功与基本能力。 三、试卷主要特点 1.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全国卷试题题干材料历来是非常新颖的,但是考查的内容不会脱离所学知识,想要在这些新颖复杂的材料中提取出命题人希望考查的知识点,就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滚瓜烂熟,可以熟练地将一个不规范的模型迅速整合为一个规范的模型,并利用这一部分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这也数学建模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试卷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和思维深度 相对而言,对于法制建设尤其是从清末近代至今的这类纵向类题目一直都是对思维深度要求很高的,同时对于专业性语言的运用要求

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word版)

2019-2020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末 历史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荀子明确提出了“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的观点,认为正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才造成了社 会的动乱。除儒学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统统是“无用之辩”,“无用之辩” 是“治之大殃”,必须予以根绝。据此可知() A. 荀子最早提出儒家学说独尊的设想 B. 荀子的主张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C. 其他学派思想有缺陷,无存在价值 D. 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思想统一的论述 2.宋人叶适记载“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为意,靡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 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这反映了当时宋朝() ①农产品日趋商品化 ②交通日益发达 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市镇开始兴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元代杂剧是在前代戏曲艺术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 剧艺术,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成熟文学剧本。与传统诗词歌赋相比,元代杂剧的突出特点是() A. 流传范围广 B. 反映社会生活 C. 富于观赏性 D. 体现文化融合 4.著名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这样描述:“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 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表述理解正确的是() A. 内阁于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决策 B. 相权的发挥依赖于皇权的支持 C. 内阁可以灵活机动地处理国政 D. 内阁地位提升但仍需服从君权 5.徐继畬在1844年《瀛环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 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A. 鄙视西方的心理转向崇洋 B. 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 C. 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D. 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 6.漫画(注: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是() A. 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 B. 反对君主制度,主张共和制度 C. 反对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D. 反对暴力革命,欣赏渐进改良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近三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近三年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20XX年:石门六中杨敏 一、试卷基本情况 (一)注重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试卷中所有的试题都采用材料设置情境,这就需要学生能准确解读材料,由此可见对考生分析史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材料来源广泛,有原始文献、史学论著、统计报告,同时也有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材料的选择也比较新颖,不拘泥于教材。比如40题,试题立足于考查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以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既与科技进步有关,同时又与学生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小视角,大视野”更是当今史学界研究的趋势。由此可见命题的立意高远。 (二)考查内容突出主干知识 20XX年新课标历史卷考查明显以主干知识为主,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明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点、罗马法、经济体制改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等等,并且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如材料分析40题以交通信号灯为例,整体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知识点的掌握,而第三问突出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影响;就考查知识的比例而言,对政治经济两大模块的考核要明显多于思想文化部分;对中国史的考核也明显多于对世界史。 (三)注重能力考查,体现高考导向 试卷以材料的形式提出问题,重在检查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知识迁移、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的史料,更是要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准确迁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如26、27、34、45、48题。同时也能注重学生多元史观的养成,如材料分析题41题提供的“冲击——反应”模式材料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物,表面上看是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掌握,但题型是开放式的,实际考核的却是考生多元史观的积累。这样的命题也反映了当下高考对多元史观培养、史学思维养成和史学方法运用的要求。高考命题对能力考核的重视可见一斑。 总体而言,今年文综卷历史部分的命题更能秉承新课标的理念,“史料”、“史观”统领整个试题,所谓“见微知著,睹始知终”,鉴于高考命题的强势导向,今后的中学历史教学将更具学科特点,专业性将更加明显。 二、20XX年试卷基本结构及试题分析 在试卷结构方面,中国古代史的考查部分,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古代思想和古代文化的分布继续沿用了20XX年的平衡结构,各考察两个题目,而且考察内容紧扣课本重点。中国近现代史也考查了书本中的重要内容且结合了热点知识。世界史依然选取了古代史具有代表性的希腊罗马的知识点和现代史中重要的战后经济格局。考题选用的材料比较简单,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减轻了负担。本次高考选择题部分难度中等,在基础知识的把握上着重考查学生的材料理解与分析能力,每道题的答案均需要通过材料分析得到,没有直接可作答的知识点问题。学生做题中需要仔细审题,全面思考。 本次大题保持新题型“四选一”选作部分和小论文评述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难度中等。两道必修题所考知识点跨度较大,需要考生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结合了近几年比较热的几种史观来进行考查,例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选做题较为容易,考生在材

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

大庆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周礼》中设计的官制:“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总数为三百六十。政令、礼仪、祭祀又都有阴、阳之分。”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什么特征A.天人合一 B.以人为本 C.刚健有为 D.贵和尚中 2.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A.理生万物 B.格物致知 C.心即理也 D.强调人格、修养 3.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下列最能支持该观点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D.军机处制度 5.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 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 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B.以重量命名的货币将不再流通 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身价倍增 D.古人对货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6.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儒贾相通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 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 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流动 C.商人成为儒学主要传播者 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弃儒从商 7.清朝创立了一个复杂的粮食供给系统。朝廷向各地方官员收集粮价、气候和降雨的资料,以预测何时何地可能发生严重的缺粮,以及研究如何做出反应。而中心是建立与维持一个储粮数百万吨、分布于县城和小市镇的粮仓。这反映出 A.庞大的官僚体制易于控制国家资源 B.中央集权有利于防灾抗灾 C.建储粮系统是巩固统治的有效措施 D.保证粮食供给是赈灾的关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