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游沙湖(苏轼)》阅读答案

《游沙湖(苏轼)》阅读答案

《游沙湖(苏轼)》阅读答案
《游沙湖(苏轼)》阅读答案

《游沙湖(苏轼)》阅读答案

篇一:《游沙湖》导学案

《游沙湖》导学案

2021.4

教学目标

1、疏通文字,理清文脉

2、比较《游沙湖》作为一篇游记与《游褒禅山记》的不同之处

3、透过文章学习苏轼本人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宋朝人,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政治家、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著名的美食家。他和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与欧阳修合称“欧苏”,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陆游并称“苏陆”。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同登进士,政治生涯:八年在朝,位高权重。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在立新法中与王安石发生不快,被罢免官职。《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清人敬称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2、乌台诗案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解决预习练习

三、疏通文意并赏析

1、文章第一段写什么?是怎么写的?

2、文中穿插的几句戏言有什么作用?

3、苏轼在第一段中写了自己的什么?是怎样写自己的?

4、第二段写游沙湖,内容极少,写了游玩沙湖的什么地点?

1

5、看题目《游沙湖》,作为一篇写游记的作品,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品有哪些不同?

6、第二段中诗词的下阙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联系一下背景说一说这两个典故的运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7、由此可见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总结

六、作业

以“心态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预习练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往相田,得疾相:观察

B.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了:了解,明白

C.休将白发唱黄鸡休:最终

D.是日剧饮而归剧饮:痛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B.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C.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D.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下列有关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庞安常这样一个“异人”,可记的事迹必然很多,而作者却只突出他“以眼为耳”的“异”,其实也是为了写自己。

B.“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两句,正面运用乐府古辞句意。作者病好了,又看见兰溪水向西流,很有感触,所以这样说。

C.“休将白发唱黄鸡”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满头白发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已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

D.本文笔法自由,行文活泼,时而漫记戏言,时而引录词作,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

篇二:游沙湖话苏轼

游沙湖,话苏轼

——读《游沙湖》及苏轼

课程纲要

《游沙湖》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的一篇小品文,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文本解读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着力点放在了“读文·读人”上,力求通过对文章和对苏轼的多重解读,实现认识和思想上的提升。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诗文回顾,了解苏轼的多彩人生,力图让学生通过综合以往学过的作品,在头脑中勾勒出较为清晰、完整的苏轼的形象;二是解读文本,在翻译、背诵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探究和相互交流,理解文字含义,品读作品内涵;三是拓展延伸,把作品放在苏轼的人生历程中予以关照,最终实现“读文”和“读人”的统一。另外,在整个教学中我没有使用多媒体,而是有时为学生朗读某些书或文章中的相关段落,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办法,是不想破坏整个教学的节奏和氛围。

教学实录

师:有人把苏轼和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重量级人物作了一番比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翻开黄玉峰《说苏轼》):“与屈原比,苏轼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与陶潜比,苏轼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与韩柳比,苏轼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与李白比,苏轼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与杜甫比,苏轼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中国的读书人对苏轼似乎有一种本能的亲近,他的许多作品大家也一定很喜欢;不过,我对今天的课不抱乐观的态

度,主要是因为,我担心大家不能真正读懂苏轼。现在,我就作个调查,自认为了解苏轼的同学请举手!

师:(指一个举手的同学)你认为自己比较了解苏轼?

生:(点头)

师:我的问题是,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哪一篇作品?

(这个问题显然出乎他的意料,他有点不知所措;其他同学笑,大有“幸灾乐祸”的意味)

生:(思考了一会儿)《记承天寺夜游》!

师:还能背下来吗?在我的印象中,初中老师对背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生:记不大清了。

师:我们一起尝试背一下。

(老师大声背诵,学生跟着老师背)

师:(指一名学生)八年级下学期,学过苏轼的一首词,还记得篇名吗?生:……

(有学生小声提醒:《水调歌头》,学生恍然大悟)

师:刚才提到的那些作品都是初中时学到的,进入高中之后,我们还学习了苏轼的哪些作品?

生:《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

师:刚才上课的时候,我说,我对今天的课不抱乐观的态度,因为,我担心大家不能真正读懂苏轼。现在,我多少有一点儿信心了。

师:老师读一遍课文,大家要注意句读和字音。

(老师读《游沙湖》,学生听读,偶尔作记录)

师:大家为自己的同桌朗读一遍课文,同桌一定要及时指出对方的错误。开始!

(学生相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师:从字面上看,这篇文章的难度似乎不算大。“左邻右舍”在一起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把课文翻译出来。如果有哪个句子不能确定,或者有争议,就把它标记出来,一会儿我们一起解决。(学生分小组翻译课文)

师:大家在翻译课文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生:“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有没有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用手当嘴,您用眼睛当耳朵,都是这个时代的怪人。

师:(追问)“我用手当嘴”是针对什么说的?

生:……

师:(追问)“您用眼睛当耳朵”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生:……

师:(追问)为什么“我们都是怪人呢”?

生:……

师:看来,字面上翻译出来了,似乎也对了,但并不一定就真的懂了。大家想一想老师的这几个问题。发表发表你的看法!“左邻右舍”也可以交流交流。(学生讨论了一小会儿,似乎没有得出什么有价值的结论)

师:要想弄懂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究竟是什么意思。“以纸画字”的是“苏轼”,还是“安常”?(学生对此有点儿争议)

师:“别人在纸上给安常写字,写不上几个字,安常就能懂得别人的意思”;“安常在纸上写字,用不了几个字就能说中别人的心事”。这两种理解,你觉得哪一种更合乎情理?

生:第一种。

师:安常只看别人写下的不多的几个字,就能猜中对方的意图,所以苏轼说他“颖悟绝人”。“余以手为口”如何理解?

生:因为安常耳聋,我无法用语言和他沟通,只能通过写字和他交流,因此苏轼说“以手为口”。

师:苏轼为什么说他和安常都是“异人”呢?

(学生讨论)

师:苏轼在被贬黄州的最后一年,侍妾朝云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苏遁。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苏轼写了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从中你读出了苏轼怎样的情绪?生:发牢骚。

师:从这个角度看,“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是否就能理解了呢?

生:我的手,也就是我写的字,传达出我内心的想法,我写的东西和我心里想的是一致的,你看到了,内心能够很好地领会,没有歪曲,这本应该是正常的事情;可是,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官场中却不是这样,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样,看到了却不能明察真相,甚至故意曲解,这样的现象是普遍的。

师:很好!我来概括一下:如果一个人的“口”能像我苏轼的“手”一样传达心声,不用来造谣中伤,我的命运就不至于如此坎坷;如果一个人的“耳”能像安常的

“眼”一样明察是非,不轻信谗言,我也不至于蒙冤受屈。

师:还有问题吗?好,现在我们齐读、背诵课文。

(学生开始读、背课文)

师:现在,我们已经能把课文完整、准确地背诵了,但这还不能表明我们把文章读懂了。接下来,请大家结合你喜欢的词句加以点评。

(学生自由阅读)

生:我比较喜欢“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里面流露出非常乐观的情绪。苏轼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之后并没有消沉,而是能够把自己从痛苦的深渊里解救出来,这一点非常了不起。相比之下,我们有些人遇到一点点挫折、坎坷就自暴自弃,显得太可怜也太可笑了。

师:好!苏轼的乐观是有质量、有分量、有厚度、有内涵的乐观,是经过苦难淬炼之后的自我超越。老师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生:因为诗人经历了“乌台诗案”,现在被贬黄州。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乌台诗案”呢?

(学生七嘴八舌,相互补充,虽不完整,但也能说出个大概)

师:一些人之所以把苏轼作为攻击的对象,一方面是出于对苏轼反对新政的痛恨;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苏轼的恐惧,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又快又好,影响极大;第三方面,其中或许还掺杂进了文人相互倾轧的险恶与卑鄙。1079年7月28日苏轼被捕,在4个多月里,苏轼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与羞辱。好在宋代有不杀士人

的传统,12月29日,判决书下来了,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限制居住,不得擅离,无权签署公文。除夕这一天,出狱,在牢中关了130天。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在人们欢庆新春的喜悦中,苏轼在儿子苏迈的陪同下前往黄州。初到黄州的苏轼内心更多的是惶恐与难言的孤独,他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把苏轼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了距离,让他获得了看世界和人生的一种新的眼光,而这正是孕育出伟大作品的重要条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生:我比较喜欢文章最后的一句话“是日剧饮而归”,特别是“剧饮”这个词,仿佛能让人想到苏轼谈笑风生的样子;同时,也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他身上那种与传统文人文文弱弱截然相反的豪侠之气,有点儿笑傲江湖、我行我素的感觉。师:你阅读得很仔细。老师想问一个问题,这里的“剧饮”有没有借酒消愁的味道?如果有,如何理解?

生:借酒消愁未必不好,当一个人陷入困境中的时候,需要找一个宣泄的渠道,这样才能把自己从痛苦中解救出来。

师:一个执著于“美感”的人,必须要有超脱之道,这样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愈是执著,就必须愈是超脱。苏轼解救自己是很有办法的。他特别会享受人生。被贬黄州后,他研制出了“东坡肉”。他到处奔波流放,有的地方没有酒,就自己酿,往往一面做酒一面品尝,还没等酿好,已经大醉。被贬岭南,苏东坡

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62岁时,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这个地方“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可苏东坡同样能

够寻得美味,还写了一篇文章《食蚝》,嘱咐儿子苏过不要对他人提起这一美味:“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学生笑)在幽默的嘲讽中,他将一肩沉重的苦难化为虚无缥缈的云烟。

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我曾经读到过一篇写苏轼的文章,题目叫做《微笑着面对》。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好,只是,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公和磨难,苏轼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学生议论纷纷,一时给不出一个好的理由)

师:被贬黄州时期,苏轼亲近宗教,大量阅读佛经,他每隔一天就要到安国寺参禅。然而,他没有完全接受佛教把人生视为苦海的厌世主义。他仍然执著地热爱生命,珍惜人生。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苏东坡那里发生了奇妙的综合,他以儒修身,以佛治心,以道养生。他把儒家推己及人的博爱思想、佛家众生平等的观念和道家珍爱生命的意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人世的艰难中顿悟生命的真谛,在现实的夹缝中引进一缕阳光,吸一口清新的空气,从而保持内心的独立与安然。

师:我们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就到这里,大家再来背诵一下课文。

(学生背诵)

师:1084年4月,49岁的苏轼结束了黄州的贬谪生活,仕途得到好转,八个月之内,朝廷将他擢升三次,担任的最高官职是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给小皇帝当老师、担任主考官,此时的苏东坡已经接近世俗追求的顶点。在

整整八年的时间里,虽然也有排挤倾轧,但总的说来苏东坡的生活是轻松的、富有的、风光的,只是没有什么好作品留下来。“文章憎命达”,“痛苦出诗人”,1094年,59岁的苏轼一路被贬,最终被贬往岭外惠州。然而,苏东坡这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在惠州写诗描写在春风中酣美的午睡:“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政敌看后说:“原来苏东坡过得蛮舒服!”于是颁发了新贬谪的命令。这一次,被贬往大宋王朝的最南端——海南岛儋州。侍妾朝云已经去世,此时的苏东坡已是62岁的暮年,垂垂老矣,形单影只,生命的帷幕很快就要降落了。而三年后北归渡海时他却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一生的贬谪苦旅竟成了平生最奇绝的一次漫游。然而,这快乐的背后却隐藏着人生的大荒谬。苏轼北归后途经金山寺,北宋名画家李公麟为他画像。苏轼对像自鉴,回首平生,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人生即将谢幕,他在遗嘱中托付弟弟子由说:“既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1101年7月28日,66岁的苏轼在这一天去世。

在这一堂课就要结束的时候,我想起了林语堂《苏东坡传》篇末的一段话:“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呈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哲人已逝,诗卷长存。人生短促,艺术永恒。”苏东坡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诗,但为这些诗,他却付出了整个一生。

我看选修课

选修课给任课教师提供了一个相对灵活的施教平台,我个人认为,对选修课的处理可以不必太拘泥,至少有两点是值得考虑的:第一,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可以有更大的主动权。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专题进行完善和整合,甚至篇目替换。第二,教师可以更加主动地发挥自己的“学术”专长,并在此基础

上围绕具体的某一点做一些文章,真正把教师本身也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以往的被动传授。就目前选修教材的编写和课程开设方式而言,还有许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线教师大有可为的创新空间。

(辽宁东北育才学校;110179)

篇三:名著阅读初赛选拔题 (2)

广州市高中学生名著阅读第二次选拔试题(4.11)

1.全卷分五部分,按照题目的序号把相应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2.题目均为四选一的选择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时间为90分钟。

第一部分《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1.哲学不同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地方在于:()

A.依赖实验或观察B.依赖形式化的证明方法

C. 依赖对一些特定问题的思想

D.以上都是

2.下列哪个问题不属于本书要探讨的问题:()

A.死亡的本性 B.语言如何可能

C. 生活的意义

D. 新生孩儿如何学会一门语言

3.下列各项不能用于证明外部世界存在的一项是()

A.生命个体可以运用科学思维的推理与证明

B.生命个体心灵之内的东西

C.生命个体的经验和思想D.生命个体的感觉和感官印象

4.下列对《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一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节从哲学方面引导我们去思考,“外部世界是否存在”是个哲学困惑,作者在文中

并未给出答案。

B.只有你的心灵才是唯一存在的东西,这种观点被称为“怀疑论”。

C.尽管不能证明你的心灵之外还有别的东西存在,我们依旧可以若无其事地相信外部世

界存在。

D.外部世界是否存在,科学可以帮助我们证明。

5.下列不属于“怀疑论”内容的一项是()

A.你砍下一棵树的时候,那棵树或许就受伤而感到疼痛了。

B.他人的体验和我自己内心体验是相通的。

C.你吃巧克力雪糕的感觉或许与别人吃柠檬雪糕的感觉是一样的。

D.你喝苦丁茶感觉是苦的,或许他喝苦丁茶感觉就是甜的。

6.关于《他人的心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直接接触到他人的体验思想和感觉,唯一能真正拥有的只有自己的经验。

B.因为我的心灵与你的心灵难以完全相通一致,因此,对事物的认知存在不一致的可能

性。

C.用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他人的体验,从哲学上讲,这种判断是不可靠的。 D.关于他人心灵,最为彻底的怀疑论者也认为,除了我们自己的心灵,还有别的心灵存

在。

7.关于“意识“,从一般科学思维看,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一般来说,我们相信他人是有“意识”的。

B.绝大多数人都相信哺乳动物和鸟类是有“意识”的。

C.鱼、昆虫、毛虫或水母有没有“意识”,人们意见是一致的。

D.在哲学上,怀疑论者否认了人类关于植物没有“意识”的说法。

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用《他人的心灵》一节的观点来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庄子从鱼的从容,可以感知到鱼很快乐。

B.惠子认为庄子又不是鱼,不能体验到鱼的快乐,就不能判断鱼是快乐的。 C.庄子认为,惠子有不是自己,是没有理由判断我知道鱼是否快乐的。

D.若依从庄子和惠子的说法,庄子是不可能知道与是否快乐的。

9.下列观点不属于《身心问题》一节所涉及的一项是()

A.怀疑论 B.物理主义或唯物主义 C. 二元论D. 两面论

10.关于身体与心灵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科学层面讲,意识活动依赖肉体上的活动。

B.任何发生在心灵或意识中的活动,在身体特别是脑中也要发生活动。

C.从哲学层面讲,心灵是某种与大脑不同的东西,而不是大脑本身。

D.从哲学层面讲,心灵与身体属于什么样的关系,并不明确。

11.关于词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语有许多种类,如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就叫名词。

B.一些词能够用另一些词来定义,但定义不能充当一切词语的意义的基础。 C.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词语不是某一个人为自己发明的。

D.一个词的意义,并不包含所有的可能的,或真或假的使用,而仅仅是现实的使用。

12.在《自由意志》一节中,不属于“我本可以吃一只桃子”讨论内容的一项是()

A.我有机会去拿一只桃子

B.我本可以吃桃子却选择了别的东西。

C.我本可以吃一只桃子但却吃了两只。

D.由于某种原因,我的选择并不自由。

13.对“我们有自由意志吗?”这个哲学问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能够”决定我们的行为,由此可见我们缺乏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B.我们“本来可以”决定我们的行为,由此可见我们存在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C.决定论者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事先决定的,由此可见我们并没有自由意志。

D.作者认为,由于我们的行为是不是被决定的这个问题尚难以定论,“对自己行为负责”

这话并无重大意义。作者未对我们有无自由意志作出明确的回答。

14.关于“对、错与规定的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错和是否违反规定是两回事。 B.错的,都是违反规定的。

C.对的,都是符合规定的。D.遵守规定,就一定不会错。

15.古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运用“对与错”一节中观点,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对于他人直接的关心,乃是道德无可替代的基础。虽然我们不能要求人人都关心他

人。

B.尊重和爱护自己的长辈和晚辈,是尊重和爱护他人的前提。

C.这种道德上不偏不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太高的要求。

D.对所有人来说,在私人的倾向性和公平的重要性之间,应至少要有一种方式去保持

平衡,否则,行为的对错与道德标准就失却了社会的普遍性。

16.对于个人行为和道德的阐述,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关于个人行为的对错的标准,对每个人来说是否都一样,这只是个哲学讨论,作者

在文中并没下定论。

B.在某种情况下,行为的对错明显依赖具体情况而定。

C.由于个人行为动机不同,不同社会不同时代,道德标准不同。道德要求是否普遍这

个问题一直出现并引起不同争论。

D.作者对道德整体一致观和道德相对性的观点是赞同的。

17.关于个人行为动机,心理哪项不是《对与错》这节所要谈及的()

A.个人行为的家庭动机 B.个人行为的宗教动机

C.个人行为的自私或非自私的私人动机

D. 个人行为源于心中一种追求公义的道德动机

18.下列不属于社会不公平的原因的一项是()

A.家庭出身 B. 个人自然天赋的差异

C. 语言文化上的差异

D.种族或性别歧视

19.对“死亡”这一哲学问题,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死亡对死者来说,必然是一种消极的善或者恶。

B.死亡似乎不可能有任何积极的或消极的价值

C.对于任何人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从世界上彻底消失。

D.从逻辑上讲,除非人在死后仍将活着,并经历一些可怕的转变。否则,就不能说死

亡是可怕的。

20.对于“生活的意义”,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大大小小的事,大都可以合情合理地加以解释和说明。 B.每一个人都能够说清楚所做的大多数事情的目的所在。

C.我们可以解释整体生活的某一部分意义,但无法解释作为整体生活有什么意义。

D.作者认为,生命不仅没有意义,而且是一出荒诞剧。

第二部分《寂静的春天》

21.在《死神的药剂》一章中与氯化萘没有裙带关系的杀虫剂是()

A.狄氏剂

B. 艾氏剂

C.安德萘

D.DDT

22.在《不必要的浩劫》一章中,美国在西部使用什么药剂来企图杀死日本甲虫?

A.对硫磷

B. 艾氏剂

C. 七氯

D.五氯酚

23.下列杀虫剂不属于无机物的是()

A.干菊花

B. 尼古丁硫酸盐

C. 鱼藤酮

D.氯丹

24.目前DDD被用于治疗哪一种疾病?

A. 肾上腺癌症

B.脑部肿瘤

C.甲状腺肿瘤

D. 艾滋病

25.在《地表水和地下海》一章中,作者指明原始的毒素浓缩者是()

A. 动物

B. 人类

C.植物

D. 土壤

26.在《死神的药剂》一章中,作者指出对硫磷对人类的危害是()

A.干呕、半盲、半昏迷

B. 不孕不育

C.皮肤溃烂

D. 引起恶性肿瘤

27.在《死神的药剂》一章中,作者指出七氯的毒性是氯丹的()倍

A.3.6

B.4

C.7

D. 12

28.在《人类的代价》一章中,作者写到在榆树上喷药,第二年春天就听不到知更鸟的歌声,原因是毒素能够通过()的循环一步步转移。

A. 榆树叶——蚯蚓——知更鸟

B. 榆树叶——知更鸟——蚯蚓

C.知更鸟——蚯蚓——榆树叶

D.蚯蚓——榆树叶——知更鸟

29.在《寂静的春天》中提到DDT是()国家化学家首先合成的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30.在《地表水和地下海》一章中,作者指出DDD会对人类的()部分造成严重危害

A.大脑神经

B.肾上腺皮质

C.肠胃内黏膜

D.肝脏脂肪层

31.在《寂静的春天》中,1874年()因发现DDT的杀虫功效获得诺贝尔奖

A.阿诺德·莱曼

B.罗伊·巴克

C.保罗·穆勒因

D.维兰德·海耶斯

32.作者在全书中最着重写了()农药

A.DDT

B. BHC

C.狄氏剂

D.毒杀芬

33.为就《寂静的春天》写序言的是()

A.亚伯拉罕·林肯

B. 路易十六

C.乔治·华盛顿

D.阿尔·戈尔

34.资源保护是()主义的前身

A.资源节约

B. 环境保护

C.生物保护

D.水体保护

35.在《寂静的春天》中,作者认为喷雾液、药粉等化学药品不应该称作杀虫剂,而应该称为()

A. 杀人剂

B. 杀生剂

C.毒剂

D.魔鬼剂

36.在《死神的药剂》一章中指出当今采用的杀虫剂大多数属于两大类化学药物中的一类,它们的统一特点是()

A.可溶于水

B. 有毒

C. 易燃

D.以碳原子为主要成分

37.DDT这种药物的含量在体内为()时会造成肝细胞坏死或衰变

A.百万分之三

B. 百万分之五

C. 百万分之七

D.百万分之十

38.在《寂静的春天》中指出决定我们以及陆地上其他动物的生存的是()

A.气候

B.粮食

C.土壤

D.空气洁净程度

39.在《寂静的春天》中指出多种除草剂、杀虫剂的基本成分通常是()

A.硫

B.氯

C.砷

D.鉮

40.在《寂静的春天》一书指出地球植物和动物的形态与习性都是由什么造成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