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全国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全国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全国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全国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朝代表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十六国: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胡夏、成汉

这一时期叫“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

东周

西周

春秋、战国

两晋

东晋西晋

南北朝

北朝: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不久被北齐北周代替

南朝:宋齐粱陈

三国

魏:曹丕 蜀:刘备 吴:孙权

五代

五代:北方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南方的前蜀、吴、吴越、津南(南平)、楚、闽、南汉、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

明 清

第一节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概要

远古时代

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名称距今年数简介

云南元谋人170万年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北京猿人70-23万年打制石器和天然火、已有简单语言

北京山顶洞人 1.8万年打制石器和骨器、人工取火

母系氏族

代表成就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1.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

2.又叫“彩陶文化”(距今5000-6000年)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1.发现稻种,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最先建造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干栏式房屋

3.最先发明了打井技术

父系氏族(距今四五千年)

——东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为代表

——父权确立,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阶级对立出现,国家开始产生古代传说人物

女娲、伏羲蛇身人首是“龙的传人”的源头

巢氏构木为巢反映了先人构筑自己居所的状况

燧人氏钻木取火反映了人们进入了人工取火的时代

庖牺氏伏羲1.反映原始畜牧业产生

2.画八卦,刻文字代替“结绳记事”,说明中华文字、文明萌芽

神农氏炎帝1.教人们种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

2.成为了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和中医的滥觞

轩辕氏黄帝1.炎帝站蚩尤的传说:反映了华夏远古部落争战、融合的过程

2.制作兵器,建造宫室和舟车

3.被誉为“人文始祖”

4.“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通常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

1.嫘祖养蚕、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

2.尧、舜、禹时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通过部落联盟民主推选的方式(“禅让制”)担任首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者大禹——(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2.大禹去世,儿子启登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夏的国土:黄河流域和大江南北

4.夏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汤,灭掉了桀

1.商部落首领“汤”率兵灭掉了夏朝——(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2.商朝:多次迁都,在中期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商朝又叫殷朝

3.从“王位世袭制”演变到“嫡长子继承制”——(是周朝宗法制的重要基础)

4.商朝亡国君:纣王,昏庸无道,“牧野之战”,武王灭纣

西周1.周武王在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武王建周:实行了“分封制”

3.周公礼治:制定了“礼和刑”,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制度,镇压奴隶和平民

4.周厉王,国人暴动,诸侯不上贡

5.平王东迁:犬戎入侵,西周灭亡,平王东迁洛邑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前半期春秋:因鲁国的史书《春秋》而得名,

1.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诸侯国抢着“尊王攘夷”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3.后来,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中原。

4.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是春秋后期的霸主

后半期战国:因列国混战不休得名。

1.分界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形成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2.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3.三家:赵、魏、韩。

——秦朝于公元前221年建立,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秦国的“商鞅变法”,让秦国强盛,归于统一

2.秦始皇嬴政:

①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王朝;

②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官僚体制,实行郡县制度;

③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修筑万里长城和驰道

3.秦王朝:严酷的刑法、焚书坑儒等苛政,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4.变法运动: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显著,是七国中的最强者(封建制度得到确立)

1.经历楚汉四年之争(公元前206-202),

2.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年号“建元”,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年号。

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

1.西汉初年,实行修养生息

2.汉武帝时是西汉的鼎盛时期

3.在经济繁荣、府库充实的基础上,汉武帝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

①派大将卫青、霍去病打击匈奴;

②在西北边地屯田修长城;

③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开辟了丝绸之

④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百家,尊儒术,设太学,授五经,使儒学获得

独尊地位

4.西汉后期: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

东汉

1.刘秀利用农民起义,建立东汉政权,定都洛阳。

2.光武中兴

3.东汉中叶:外戚与宦官长期把持朝政,豪强地主称雄,最终导致黄巾大起义

4.此后,军阀割据,统一王朝名存实亡

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

2.曹操统一北方孙权和刘备联军抵抗

3.赤壁之战

4.三国鼎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分大乱的时期)

魏:曹丕蜀:刘备吴:孙权

5.三分归一:于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西晋短暂统

6.内乱和异族入侵而灭亡

7.东晋偏安江南

8.与北方“五胡十六国”对峙

9.东晋灭忙后相继出现宋、齐、梁、陈4个小王朝,成为南朝

10.北方的十六国为北魏所统一,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与北周所取代,史

称“北朝”

11.北魏孝文帝以汉化为主题的改革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1.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帝国统一大业。

2.隋朝虽然短暂,却是承前启后的朝代。

3.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都为以后各朝代沿袭、改进

4.南北大运河是古代工程史上的伟大创举,它改变了中国水运体系南北不同的历史,对中国南

北方经济交通、南粮北运和人员往来都有巨大的作用

1.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

2.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

3.引发唐朝灭亡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

4.唐朝与日本、朝鲜、印度、波斯、阿拉伯建立了广外交联系

5.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宦官专权与官僚势力斗争现象,唐朝走向衰落与灭亡

五代

1.唐朝灭亡后,中国出现“五代十国”

2.五代是北方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3.十国”是南方的前蜀、吴、吴越、荆南(南平)、楚、闽、南汉、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

宋、辽、金、元

1. 赵匡胤建立宋朝,再次统一南方,但没有完全统一中国

2. 燕云十六州被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占据,河西走廊被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占据,维护边境和平,不得不向辽和西夏交纳岁币。

3. 后来:松花江流域女真族建立金,1125年联合北宋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变”

4. 赵构在江南偏安立国,建都杭州,史称“南宋”。

5. 金与南宋多次交战,宗泽、岳飞等都是抗金名将。

6. 蒙古族迅速崛起,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发动了扩张战争

7. 蒙古族先后灭西夏、金、大理和南宋。1217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元” 8. 1279年,元灭南宋 9.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1.实现了包括新疆、西藏及云南地区在内的全国大统一(世界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帝国)

2.设行省制度统治全国,影响深远(是中国省的开始)

3.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通过废除丞相、建立厂卫特务机构、以八股取士和在地方设三司等措施,

2.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2.明成祖永乐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密切了中国和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关系

3.明朝中期后:

1.我国东南沿海遭到倭寇的侵扰,戚继光等肃清倭寇,立下赫赫战功

2.宦官专权,特务横行,史治败坏

3.明朝开始衰落

4.嘉靖帝时期:张居正变法使形势好转,但魏忠贤专政加速明朝的灭亡。

5.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推翻明朝

1125年金联合北宋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

1279年,元灭南宋

金与南宋多次交战

元先后灭西夏、金、大理和南宋

1.1644年,东北的女真族人入关,建立清朝

2.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阶段

3.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臵台湾府

4.击败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5.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分裂势力和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6.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7.政策:

1.在经济上,仍然以农立国文化

2.思想上,提倡封建纲常礼教、屡兴文字狱

3.对外关系上长期闭关自守,盲目自大

8.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9.英、美、法、俄、日签不平等条约

10.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

(1)在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同时结束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中华民国(2)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3)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4)1937年7月7日,日本又发动卢沟桥事变

(5)1945年,中国经过八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6)1946年国民党发动战争,中国进入了国共内战阶段

(7)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

(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二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一.文字与书法

1.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书法起源于汉字

2.中国汉字的萌芽:约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母系氏族公社阶段)

甲骨文、金文: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1.最早有系统记录汉语的文字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2.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文字,汉字就是从它演变而来

3.从甲骨文的结构来看,已体现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

4.标志着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

商代文字

除甲骨文外,还有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称“金文”,“钟鼎文”)

周代文字

以金文、甲骨文为主,金文字画丰腴,体势凝重,《毛公鼎》、《散氏盘》等是铭文的代表作小篆:

1.秦始皇时期,下令“车同轨,书同文”,小篆成为最初的规范文字

2.李斯等人用小篆书写各种颂扬秦始皇丰功伟绩的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会稽

刻石》,标志着中国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阶段

3.《石鼓文》

隶书:

1.形成的时间:大约在战国晚期,成熟于汉代

2.特点:对小篆的进一步简省,讲究“蚕头雁尾”,具有浓重的装饰趣味

3.代表作:《衡方碑》、《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

4.作用: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用笔通行草,提高了汉字的书写效率,是汉字书写的一大

进步,也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是汉字趋于方正,而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草书:

1.始于汉初,是隶书、楷书的快写,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2.汉朝的张芝擅长今草,被誉为“草圣”

3.唐朝的张旭、怀素擅长狂草,有“张癫素狂”之说

4.张旭狂草的代表作品:《古诗四帖》,也有“草圣”之誉

楷书:

1.又称“正书”、“真书”,是从汉隶和章草中蜕变出来的一种书体

2.始于汉魏之际,鼎盛期在唐代,世人称之为“唐楷”

3.特征:笔画平直,结构整齐,字体方正,既美观又便捷,融艺术与实用为一体

4.代表作: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5.东汉末年的钟繇被称为楷书之祖,跟王羲之合称“钟王”

6.“楷书四大家”: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与元代的赵孟頫(fú)

7.柳公权的字挺秀劲健、法度严谨,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行书:

1.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以简易为宗旨,实用性强

2.“书圣”:东晋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跟他儿子王献之被称为“二王”

3.“宋四家”:北宋的苏轼、黄庭坚、米蒂、蔡襄

4.“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甲骨文殷商最早有系统记录汉语的文字。

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文字。

标致着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

金文《毛公鼎》《散氏盘》

小篆秦《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

《会稽刻石》

标志着中国书法艺术进入了

新的阶段

隶书战国晚期《衡方碑》《张迁碑》

《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

特点:蚕头雁尾

草书汉初《古诗四帖》

楷书唐朝颜真卿《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

楼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楷书四大家”

行书《兰亭序》“宋四家”

二、绘画

1.中国画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

2.中国画又称“国画”,属于东方绘画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3.分类

(1)在题材上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2)在技法上分为:工笔画、写意画。

(3)装裱后款式分为:立轴、手卷、扇面、斗方、册页

4.战国时期:

帛画《龙凤人物图》是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古代绘画实物。

5.秦、汉时期:

已具备了鲜明的民族特征,流传后世的主要有:壁画、画像砖、画像石

6.魏晋南北时期:

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有记载的著名画家

7.三国时期:

吴国的曹不兴是第一个画佛像的画家。

8.东晋时期:

顾恺之擅人物画,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代表作有《<史箴

图》《洛神赋图》

9.隋唐时期

1.最为突出的特点,

一、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二、涌现了一批蜚声中外的艺术大师。

2.初唐阎立本,代表作:《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3.中唐吴道子,人称“疏体”,有“吴带当风”之誉,被后人尊为“画圣”《天王送子图》。

4.张萱和周昉开创了仕女画,

5.隋朝展子虔代表作《游春图》

6.展子虔的设色山水、李思训的金碧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泼墨山水

7.王维倡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融诗、书、画为一体的独特风格,奉为文人画的始祖。

10.五代的西蜀(前蜀、后蜀)和南唐:

1.宫廷之中设有“图画院”,是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画院的开端。

2.南唐:顾闳中善画人物,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山水画家的代表:荆浩、董源

11.北宋时期:

1.“画学“被正式列入科举之中,是中国历史上宫廷绘画最为兴盛的时期。

2.山水画名家:李成、范宽花鸟画的代表画家:黄笙、崔白

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北宋名俗画推向高潮,在美术史上享有盛名

4.北宋文人画的特点:主张即兴创作,要求达到“得意忘形”的境界

5.米蒂、米友仁父子善于用水墨横点,被称为“米点山水”

6.南宋四家:南宋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宋徽宗赵佶:擅长工笔山水和花鸟

12.元代时期:

1.盛行文人画,书法趣味被引申到绘画的表现和鉴赏中,诗、书、画进一步结合,体现了

中国画的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

2.最重要的画家:赵孟頫、“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

13.明朝时期:

1.出现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如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徽明为代表的派

2.花鸟画派有以徐渭、陈淳为首的“水墨写意派”和以周之冕为代表的“钩花点叶派”

3.较有特色的人物画家:陈洪绶、《西厢记》等木刻插画清朝早期:

14.清朝中期:

1.以扬州八怪(金农、郑燮等)为代表的文人画派,追求个性,力主创新,对近现代的绘画影

响极大

2.“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3.江南画家:石涛、朱耷(号八大山人)石涛的山水画成就最高,朱耷的花鸟画,

4.扬州八怪

5.版画、年画:在明、清时期大为流行达到高峰

三、文学

1.在文字产生之前就有口头文学存在了。

2.《诗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500年间的社会风貌。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3.战国时期:

爱国诗人屈原创造了“楚辞体”诗歌,代表作《离骚》我国古代第一篇长诗,在文学史上有

重要地位

4.先秦时期:

1.《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光辉起点。

2.先秦文学以散文、诗歌为主,《诗经》、《楚辞》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5.汉代时期:

1.著名的文学体裁是“赋”和“乐府”。

2.赋是汉代最盛行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咏物、叙事、抒情的长篇韵文,

3.汉赋名家:贾谊、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4.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

5.《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艺术典范。

6.汉代乐府是由官府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6.魏晋南北朝:

1.文学以诗歌成就最大,

2.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王粲、孔融等)、“竹林七贤”(嵇康、原籍

等)为代表诗人。后世誉为“建安风骨”。

3.东晋的陶渊明(田园诗人)第一个用诗歌的形式反映田园生活。谢灵运写了大量山水诗

7.唐代:

1.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2.传奇小说产生于唐朝,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

3.唐代格律诗的特点:字句固定、形式规范、讲究对偶、平仄、押韵

4.“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8.五代与宋代:

1.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词”

2.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的苏轼、欧阳修、辛弃疾、李清照、柳永、陆游、姜夔。

3.宋词的风格:婉约与豪放并存,清新与秾丽争艳

4.元代:文学最突出的是散曲和杂剧。

5.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

9.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是小说

元曲的代表作

窦娥冤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汉宫秋马致远墙头马上白朴

明清代表作三国演义罗贯中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说水浒传施耐庵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红楼梦曹雪芹我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西游记吴承恩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聊斋志异蒲松龄我国古代文言文短篇小说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世情小说

儒林外史吴敬梓

牡丹亭汤显祖

剧长生殿洪升

桃花扇孔尚任

四、史学

1.中国史学:发达之早,持续之久,体裁之完备,史籍之丰富堪称举世无双

2.起源于:夏商时期,西周时期就出现了系统记载的历史文献,

3.《尚书》后经孔子整理,成为现存的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史书。

4.体裁分类:

以时间为中心的编年体;

以人物为中心并分门别类记载典章制度的纪传体;

以事件为中心的记事本末体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鲁国史书《春秋》经左丘明加工改造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史记》是我国二十四史之首,是传记之祖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东汉班固《汉书》成为后世“正史”的楷模。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五、哲学思想

1.哲学在文化系统中居于最高层次

2.中国哲学的流派:

周代子学、西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诸子百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成为中国后世学术之母

春秋时期:

1.孔丘(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言行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

2.李耳(老子)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著有《老子》。

3.墨翟(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其言行思想集中反映在《墨子》中。

4.孙武(孙子)是兵家的著名代表,著有《孙子兵法》

战国时期:

1.韩非(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

2.墨子思想:“兼爱”、“非攻”、“尚同”,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精辟的见解。

3.法家的思想:主要是政治哲学

4.兵家的思想:不仅在历代军事上,而且在当今经济领域不断释放其价值

道家:

①春秋时期:创始人:老子

②战国时期:以庄子为代表

③魏晋时期:“玄学”“贵无”派:以何晏、王弼为代表

老子思想:

以辩证思维,主张清净无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而著称,治理国家应“无为而

治”

庄子思想:

“自恣适己”,“无用之用”之道,“庄生梦蝶”“超世”、“顺世”、“游世”

儒家思想(2000多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

①春秋时期:创始人孔子

②战国时期:以孟子(亚圣)为代表

③战国后期:以荀子为代表

孔子学说:

①主张德政,“礼”与“仁”是儒学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

②认知观:“学而知之”,“学而时习之”;

③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④修身观:“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思想:

提出“性善论”,注重个人修养;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本思想,

并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荀子思想:

主张礼法并用,提出“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西汉时期:

1.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是尊崇儒术,兼容百家,对儒学进行了

改造,奠定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两宋时期: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理学

发展的集大成者:

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将儒学改造成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后人称“程朱理学”

儒家

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是东方最有价值的只是系统,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

春秋道家老子《道德经》小国寡民,朴素辨证儒家孔子《春秋》仁者爱人

兵家孙子(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百家争鸣墨家墨子《墨子》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孟子》仁政,民为贵,君为轻

荀子《荀子》朴素唯物主义,人定胜天道家庄子《南华经》浪漫想象,鄙视富贵,消极法家商鞅,韩非子《韩非子》崇尚法治,主张积极进取兵家孙膑《孙膑兵法》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名家惠施、公孙权白马,非马

阴阳家邹衍五德终始说

宋元理学奠基人:周敦颐,集大成者:朱熹。后人称“程朱理学”

明清心学王守仁主张心外无物反封建

反专制

王守仁,李贽

第三节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一、天文历算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天象观测、仪器制作、编订历法

天象观测

1.《诗经》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2.《春秋》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76年一次,中国是唯一每一次都有记录的国家

3.《汉书〃五行志》有世界公认的较早的黑子记录

4.《甘石星经》战国,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记载了120颗恒星的位臵

5.唐,和尚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出地球子午线长度,通过观察发现了恒星位臵移动现

仪器制作

1.圭表,我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用来度量日影长短

2.东汉,张衡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地动仪。写有《浑天仪图注》、《漏水转运浑天仪》,奠定了我国天文仪器制造的基础

3.元,郭守敬先后创造和改进10多种天文仪器,如简仪、高表、仰仪

编订历法

1.远古时代,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历法《黄帝历》

2.夏,以农历正月为岁首的《夏历》,现代农历的起源

3.商周,阴阳合历,设臵闰月以调整历差

4.元,郭守敬《授时历》,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最精确的历法

算数

1.中国数学萌芽可追溯至4000多年前,战国《尸子》,形状概念

2.商甲骨文的自然数已经使用十进制,先秦的八卦学说是古老的二进制

3.两汉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算学著作和学者,标志着中国算学的正式形成。

4.两汉《周髀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历算和数学著作,有分数运算和开平方方法,

最早提出了勾股定理。

5.东汉《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6.三国刘徽注释《九章算术》,最早提出十进小数的概念

7.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早于欧洲1000多年

8.13世纪元朝,世界最早的简便易学的手动计算器—珠算

二、农学

1.中国是水稻、小麦、大豆、苎麻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果树原产地之一,也

是世界最早植桑养蚕的国家,中国丝绸享誉世界。

2.新石器时代,中国酒形成“南稻北栗”的农业局面。

3.春秋战国时期,大兴农田水利,都江堰就是一个范例。

4.汉代南方有了双季稻

5.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最早、最完备的农书。

6.唐代陆龟蒙《耒耜经》介绍了常用农具

7.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他本人被尊为“茶圣”。

8.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是第一部集古代农学之大成的著作。

三、医学

(一)中医理论体系

1.核心:整体、综合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方法

2.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生病是整体失调所致;精神状况,“惊伤心、怒伤

肝”。

3.中医强调“治病须治人”,心理治疗至关重要。

4.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即“天人合一”,“气”“百病生于气”

5.对疾病要辨证论治。战国扁鹊首创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

6.“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7.中医治疗方法:药物、针灸、推拿、外治、饮食、意疗法

(二)中华名医与名著

1.西汉,《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包括《素问》和《灵枢》。为中医学奠

定了理论基础,医学史上占有最高的指导地位,中医工作者必读的指导性著作

2.东汉,《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

3.中医医疗学基础。华佗(神医)发明“麻沸散”,全身麻醉施行腹腔手术,是世界医学史

上的创举、创造“五禽戏”(虎鹿熊猿鸟)

4.西晋,王叔和《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5.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6.唐,唐太宗首办世界上第一座医校,早欧洲200年。

7.唐政府《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订颁布的药典,早欧洲800多年。

8.孙思邈(药王)《千金方》“东方医学圣典”

9.两宋,北宋医学家王惟一监制针灸铜人,作针灸教学考试之用。

10.南宋宋慈《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早欧洲300年

1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四、四大发明及其他科技成果

(一)造纸术

1.西汉,丝絮制成薄片的“絮纸”,标志着我国造纸术的萌芽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至晋,纸张成为我国主要书写工具

3.魏晋,纸代替竹简、绢帛,为人们普遍使用。

4.隋唐造纸手工业遍及全国,唐代宣纸

(二)印刷术

1.印刷术—人类“文明之母”。古代印刷术发明发展分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两大

阶段

2.雕版印刷术产生于古代刻石和印章基础上。刻印于(唐)868年的《金刚经》是我国

发现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3.宋代是雕版印刷的全盛时期,其数量、质量达到了高峰

4.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5.元代农学家王祯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架

(三)火药

1.唐,孙思邈在他书中提出将硫黄、硝石、木炭制成药粉用以发火炼丹的配方,说明

最迟在唐初就已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在军事上运用

2.宋,出现“霹雳炮”、“震天炮”等火器。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载了最早的火药兵

3.南宋时发明射击性的管形火器,突火枪,是现代枪炮的前身

4.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四)指南针

1.黄帝首造指南车辨认方向

2.战国,发现磁石吸铁和指示南北现象,造出指南器具—司南

3.北宋,人工磁化金属法制造指南鱼、指南针。南宋,将磁针安于罗盘上

4.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五)其他科技成果

1.李约瑟《中国科技史》,列举机械和技术从中国向西方传播的26个项目。

2.英国坦普尔《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介绍了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

3.两汉,“井渠”(坎儿井)法,在旱地采用这种节水技术。

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早欧洲1000多年

5.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古代地学史上最系统、最完备的水文地理著作

6.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7.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古代科技的集大成之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

书”

五、对外文化交流

1.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路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录

时间人物事件

西汉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通了经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到中亚以外的交通线,后被称为“丝绸之路”。

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活动30年。派甘英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抵达波斯湾。大秦王安郭派使臣从海路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录。

东晋法显60岁到印度寻法,历经19年,著有《佛国记》

唐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历时17年,行程5万里。著《大唐西域记》

唐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至今鉴真和尚的塑像还供奉在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中,被定为日本国宝。

明朝郑和航海家。七次下西洋经过30多国,最远航程2万余里,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第四节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小常识

一、姓氏称谓

(一)姓氏

1.我国现存姓氏3500多个,历史上出现过的姓氏有

2.2万多个。

2.姓氏是一个人血统的标志。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3.姓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母系氏族社会。其作用是“别婚姻”,实行族外婚。带有

“女”字偏旁,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

4.“氏”原为“姓”的分支,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其作用是“明贵贱”。“氏”

成为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用以区别子孙之所出

5.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和“氏”开始合而为一

6.到了汉代则全都叫做“姓”,人人有姓

(二)名、字、号

名:

1.名是一个人区别与其他人的称号。古人幼时取名已供长辈呼唤。

2.名具有“名以正体”的严肃性,一般用于谦称、卑称。

3.上对下、长对少可称名;下对上、平辈之间,称字不称名。

字:

1.字是古人成年后取的别名,与名相表里,又叫“表字”。

2.男子20成人行冠礼,标志其人可立身于社会,要另取一字。

3.女子未许嫁时叫“待字闺中”,到15岁许嫁时行及笄礼,也要取字

4.字有“字以表德”之意,使用率大大超过名。

号,

1.亦称“别号”,一般为尊称、美称,呼人号比呼字更示尊重与客气。

2.另一类号叫“诨号”“混名”,即“绰号”、“外号”,大都含亲昵、憎恶或开

玩笑的意味

(三)谥号、庙号、年号

谥号

1.是古代帝王及官僚死后,据死者生前事迹而加给的称号。

2.谥号原寓褒贬同情之意。在宋朝以后有褒无贬

3.美谥:文、武、昭、穆恶谥:厉、灵、幽、炀平谥:哀、怀、愍、悼

4.朝廷重臣的谥号叫官谥,一般为1-2字。官谥中也有恶谥和改谥的

庙号

是帝王死后其继承者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某祖、某宗的名号。始于商,明

确称谓于汉代

年号

1.是皇帝用以纪年而设臵的称号。始于西汉武帝“建元”。

2.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遇到重大事

件如祥瑞灾异等,也常改元。年号一般两个字,也有三四个字的

3.隋以前帝王一般称谥号;唐至元通常称庙号;明清两代皇帝除明英宗两次即

位用两个年号外,其余均用一个年号

(四)避讳

1.古代人们言谈书写遇到君父尊亲的名字要设法回避,用别的词语来代替,叫避

2.对帝王和孔子之名,众所共讳,称公讳、君讳或圣讳

3.人子不能直言父辈尊亲之名,称家讳或私讳

4.避讳之法,一般为改字、空字、缺笔、改读等

二、科举制度

正式开始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备于明清,于20世纪初废除,历时1300多年名字又称时间地点参加人、考取者

乡试秋闱三年一次省城秀才(痒生)

举人(有做官资格)第一名:解元

会试春闱

礼闱

乡试后

第二年春天

礼部

贡士

第一名:会元

殿试廷试皇宫一甲:取三名,叫“赐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同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叫“赐同进士出身”

“连中三元”在三试中考取解元、会元、状元

三、四时、二十四节气

(一)四时

1.四时即四季,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时,“春秋”为一年

2.按农历十二个月,每一季有三个月,以孟、仲、季来表示。

(二)二十四节气

1.最早出现于汉代。

2.依次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4.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四、天干地支与纪年法

1.天干和地支合称“干支”,是我国传统的记录时间顺序的符号,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2.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60为一周,称“甲子”或“六十花甲子”。

5.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东汉时以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国通行

6.常用的传统纪年方式:帝号纪年法、年号纪年法

六十甲子表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配,构成十二生肖(属相):

十二地支与时间

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

23-0101-0303-0505-0707-0909-11

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11-13 13-15 15-17 17-1919-2121-23

五、阴阳五行八卦

1.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自然哲学,是中国古代思维的起点

2.“阴阳”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的日照向背,后引申到相互对立、消长的两种现

象、事物、联系等

3.古代认为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是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它们形成“相生”、“相

克”关系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五色五方五脏五阴

土黄中脾宫

金白西脏商

木青东肝角

火红南心徵

水黑北肾羽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基础数据表》填表说明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由2大类、13中类、24小类指标组成,是对历史文化村镇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的综合评价,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基础数据表》,其填报的资料、数据、图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每项指标评定分值的必要依据。为做好《评价指标体系》和《基础数据表》的填报工作,现将有关指标释义说明如下: 《指标体系》包括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2大类指标。 一、价值特色方面 价值特色是名镇(村)评价的基础和核心,由10个中类、17个小类指标组成,分别涉及名镇(村)的历史影响、古迹建筑、街巷景观、空间格局、文化民俗以及生活延续等方面。 (一)历史久远度 历史久远度反映名镇(村)历史形成发展的久远程度,具体评价由现存传统建筑、文物古迹最早修建年代来确定。 1、现存传统建筑、文物古迹最早修建年代 (1)是指位于现状镇区(村落)建成区范围之内1,且当前尚1评价范围: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涉及的历史传统建筑、文物古迹均应位于现状镇区(村落)建成区范围之内。以下

存历史传统建筑、文物古迹遗址的最早修建年代(历史上经过部分或完全修复的,以尚能观察到和鉴别的建筑遗迹最早年代为准)。本项指标反映名镇(村)的历史久远度。 (2)资料填报:注明古迹建筑具体名称、最早修建年代(附有效证明文件,包括县级以上史志资料或文物行政部门的鉴定意见)。提供该古迹建筑的文字简介2、现状照片3。 (二)文物价值(稀缺性) 本项指标反映名镇(村)拥有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以及稀缺程度,具体评价由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来确定。 2、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 (1)是指位于现状镇区(村落)建成区范围之内,拥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最高级别,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 同。 2文字简介:包括古迹建筑的地理位置、历史形成、价值特色、修复保存等情况,定性与定量描述相结合,word格式编 辑,300字左右。以下同。 3现状照片:能反映古迹建筑价值特色、现存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彩色照片2-3张,JPG格式,每张照片大小在500kb左 右。以下同。

2018尔雅中国历史文化地理上期末考试答案

1 由于生产力、通信交通的落后,周朝采用()来管理国家。(1.0分)1.0分 ?A、 禅让制 ? ?B、 分封制 ? ?C、 郡县制 ? ?D、 行省制 ? 我的答案:B 2 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的是()。(1.0分)1.0分 ?A、 初郡 ? ?B、

侨郡 ? ?C、 都护府 ? ?D、 羁縻府 ? 我的答案:D 3 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的支流是()。(1.0分)1.0分 ?A、 东西之间,由西而东 ? ?B、 东西之间,由东而西 ? ?C、 南北之间,由北而南 ? ?D、 南北之间,由南而北 ?

我的答案:C 4 唐太宗时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临时派遣使者观察,未成定制。(1.0分)1.0分 ?A、 十四刺史 ? ?B、 十三刺史 ? ?C、 五十郡 ? ?D、 十道 ? 我的答案:D 5 ()时期,唐朝击败东突厥,疆域范围扩展到蒙古高原、西伯利亚。(1.0分)1.0分 ?A、 唐高宗 ?

?B、 唐太宗 ? ?C、 唐玄宗 ? ?D、 唐文宗 ? 我的答案:B 6 清朝国土沦丧的原因是()。(1.0分) 1.0分 ?A、 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 ? ?B、 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的落后及边防的空虚? ?C、 受“四夷”观念的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 ? ?D、 以上都对

? 我的答案:D 7 由于怀疑反朝残余势力在海上搞破坏活动,以及日本海盗、倭寇的骚扰,()下令实行海禁。 (1.0分) 1.0分 ?A、 朱元璋 ? ?B、 朱标 ? ?C、 朱允炆 ? ?D、 朱棣 ? 我的答案:A 8 南宋的首都和行在所分别是现在的()和()。(1.0分) 1.0分 ?A、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至2014)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2003)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2005)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16、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17、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 18、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 19、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 2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21、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 22、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23、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 24、重庆市江津市中山镇 25、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6、四川省邛崃市平乐镇 27、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28、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 29、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30、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 31、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 32、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 33、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 34、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三批2007)名单 1、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 2、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3、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4、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镇 5、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 6、江苏省高淳县淳溪镇 7、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8、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 9、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浦镇 10、浙江省宁海县前童镇 11、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 12、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 13、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 14、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 15、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上清镇 16、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 17、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 18、湖北省监利县程集镇 19、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 20、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 21、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 22、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 23、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 24、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兴坪镇 25、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 26、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 27、重庆市江津市塘河镇 28、重庆市綦江县东溪镇 29、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镇 30、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 31、四川省合江县尧坝镇 32、四川省古蔺县太平镇 33、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 34、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 35、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英文名称:BasicofTourGuide 课程编码:课程代码:09120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2学分,52学时(理论讲授48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分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山东景点》两个部分,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山东17地市主要的旅游景点等基础知识。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由 区大社镇 (4) ;井陉县天长镇 (4) ;涉县固新镇 (5) ;武安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 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 年 3月 10 日,共公布 6批 252 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按地区分布,名单如下(括号内数字为对应的公布 批次) 北京市( 1 处) 密云县古北口镇 (4) 天津市( 1 处) 西青区杨柳青镇 (4) 。 河北省( 8 处) 蔚县暖泉镇 (2) ;永年县广府镇 (3) ; 邯郸市峰峰矿 反映 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 截止 2014 第一批, 2003 年 10 月 8 日公布,共 10 处 第二批, 2005 年 9 月 16 日公布,共 34 个 第三批, 2007 年 5 月 31 日公布,共 41 个 第四批, 2008 年 10 月 14 日公布,共 58 个 第五批, 2010 年 12 月 13 日公布,共 38 个 第六批: 2014 年 3 月 10 日公布,共 71 处

冶陶镇(5) ;武安市伯延镇(6) ;蔚县代王城镇(6) 。 山西省( 8 处) 灵石县静升镇(1) ;临县碛口镇(2) ;襄汾县汾城镇(3) ;平定县娘子关镇(3) ;泽州县大阳镇(4) ;天镇县新平 堡镇(5) ;阳城县润城镇(5);泽州县周村镇(6)。 内蒙古自治区( 4 处) 喀喇沁旗王爷府镇(4) ;多伦县多伦淖尔 镇(4);丰镇 市隆盛庄镇(6) ;库伦旗库伦镇(6) 。 辽宁省( 4 处) 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2) ;海城市牛庄镇 (4);东港 市孤山镇(6) ;绥中县前所镇(6)。 吉林省( 2 处) 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4) ;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 镇(4) 。 黑龙江省( 2 处) 海林市横道河子镇(3) ;黑河市爱辉镇(4) 。 海市( 10 处) 金山区枫泾镇(2) ;青浦区朱家角镇(3) ;南汇区新 场镇(4) ;嘉定区嘉定镇(4) ;嘉定区南翔镇(5) ;浦东新区 高桥镇(5) ;青浦区练塘镇(5) ;金山区张堰镇(5) ;青浦区 金泽镇(6) ;浦东新区川沙新镇(6)。 江苏省( 27 处) 昆山市周庄镇(1) ;吴江市同里镇(1) ;苏州市吴中

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试题及答案

《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试题 (全卷共五大题,总分100分) 成绩: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 的日食记录。 A、《春秋》 B、《甘石星经》 C、《诗经》 D、《梦溪笔谈》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 3、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是()族。 A、满族 B、朝鲜族 C、回族 D、壮族 4、维吾尔族人的()是最普遍的民间集体舞蹈。 A、踩芦笙 B、赛乃姆 C、孔雀舞 D、玄子舞 5.()是傣族的传统新年。 A、火把节 B、泼水节 C、开斋节 D、圣纪节 6、少数民族服饰中,戴四楞小花帽的和藏式金花帽的分别是()族。 A、回族和藏族 B、回族和维吾尔族 C、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D、维吾尔族和藏族 7、佛教、道教、儒教褒封关羽称号分别是( )。 A、关帝圣君、伽蓝神、武圣人 B、武圣人、关帝圣君、伽蓝神 C、伽蓝神、关帝圣君、武圣人 D、关帝圣人、武圣人、伽蓝神 8、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是()。 A、东林寺 B、塔尔寺 C、白马寺 D、华严寺 9、基督教有()传中国之说。 A、一 B、二 C、三 D、四 10、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A、北海公园 B、苏州园林 C、颐和园 D、承德避暑山庄 11、我国以龙墙著称的园林是()。 A、颐和园 B、承德避暑山庄 C、豫园 D、拙政园 12、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园林的构景手段称为()。 A、借景 B、添景 C、抑景 D、漏景 13、贵妃鸡、葫芦鸡、叫化鸡分别属于()。 A、福建菜、西北菜、浙江菜 B、上海菜、西北菜、江苏菜 C、上海菜、东北菜、江苏菜 D、广东菜、东北菜、山东菜 14、为国内国际市场上的“酒中明珠”,素有“国酒”之誉的是( )。 A、五粮液 B、郎酒 C、贵州茅台酒 D、董酒 15、下列茶叶中, 按加工工艺依次为不发酵、半发酵和全发酵的是( )。 A、西湖龙井, 水仙, 大红袍 B、黄山毛峰, 君山银针, 宣红 C、银针白豪, 乌龙菜, 单枞 D、太湖碧螺春, 铁观音, 祁红 16、下列国家名酒, 依次为浓香型, 清香型, 复香型白酒的是( ) 。 A、五粮液, 山西汾酒, 桂林三花酒 B、泸州老窖特曲, 五粮液, 陕西西凤酒 C、茅台酒, 山西汾酒, 五粮液 D、五粮液, 山西汾酒, 陕西西凤酒 17、旅游活动的客体是( )。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卷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在试卷规定位置填写考生本人信息,并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3、答题要字迹清楚、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封建社会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为() A、尊号 B、年号 C、庙号 D、谥号 2、下列茶叶中,从加工方法来看,属于不发酵茶的是() A、太湖碧螺春 B、铁观音 C、君山银针 D、祁红 3、新石器时代是指() A、打制石器时代 B、母系氏族时期 C、磨制石器时代 D、父系氏族时期 4、秦代万里长城西起于() A、嘉峪关 B、鸭绿江 C、阴山 D、临洮 5、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彩画的最高等级为() A、旋子彩画 B、和玺彩画 C、苏式彩画 D、杭式彩画 6、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哪种地貌景观() A、丹霞风光 B、流纹岩地貌 C、岩溶山水 D、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7、在园林建筑中,专供读书之用,环境相当隐蔽清幽,尽可能避开园林中主 要游览路线的建筑是() A、榭 B、轩 C、楼阁 D、厅堂

8、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这种形式的屋顶称为() A、庑殿顶 B、歇山顶 C、悬山顶 D、硬山顶 9、享有“天下神品”之称的是() A、洛阳唐三彩 B、淄博美术陶瓷 C、景德镇名瓷 D、宜兴紫砂 10、云锦产于(),因锦文如云,故名。 A、江苏南京 B、四川成都 C、江苏苏州 D、湖南长沙 二、多项选择题(共5分) 1、下列各组菜肴中属于江苏风味的是() A、清炖狮子头 B、清蒸加吉鱼 C、三套鸭 D、蜜汁火方 E、生熘鱼片 2、下列各风景区中,属于丹霞风光的是() A、安徽的齐云山 B、福建的武夷山 C、湖南的张家界 D、浙江的雁荡山 E、河南的嵩山 3、下列民族中,其民居形式为干栏式的有() A、壮族 B、藏族 C、黎族 D、朝鲜族 E、傣族 4、下列自然保护区中属于综合型自然保护区的是() A、长白山 B、天目山 C、阿尔金山 D、庐山 E、九寨沟 5、历史上曾被命名为天下第一泉的有() A、江西谷帘泉 B、杭州虎跑泉 C、济南趵突泉 D、镇江金山泉 E、北京玉泉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天干 第2页/共8页

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气候: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人口增长、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乱世,经济开发。 2、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变化。 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二是险峻,如华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黄山、峰奇、石奇、松奇、云奇。五是秀丽,如四川峨眉山。中国历代的山水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国文化里较少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和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这些变化属于“人化自然”的过程,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沙漠面积扩大。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最初的水利事业,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水入海,治服了洪灾。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规划修建了第一个见于历史记载的水库芍陂(今安徽寿县南)。自东汉至唐,芍陂变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渐消失。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漕渠等。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之最总结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之最题汇总 第一章 01.我国最大的冰瀑布(世界第二):海螺沟冰川瀑布 02.亚洲第一大河:长江 03.亚洲第二大河:黄河 04.我国最长的内河流:塔里 05.我国水量最丰富的内河流:伊犁河 06.我国第一大咸水湖(全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07.世界最大的天坑: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08.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自然海洋保护区:昌黎黄金海岸 09.我国最大的海岸沙丘:昌黎黄金海岸 10.我国最大额泻湖:昌黎黄金海岸 11.中国最著名的三条江河风景线:富春江,长江三峡,桂林漓江 12.神州第一漂:湘西猛洞河漂流 13.世界最早的船闸:灵渠的陡门 14.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 15.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西藏纳木错 16.我国最深的湖泊:长白山天池 17.我国最大的堰塞湖:镜泊湖 18.贵州省最大的湖泊;威宁的草海 19.世界上水库最多的国家;中国 20.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 21.我国最长的阶梯瀑布:福建周宁龙祭瀑布 22.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23.我国最大的火山堰塞型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 24.钱塘江最佳观潮时间: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 25.我国最大的古树园:曲阜的孔林 26.我国古树名木最多的城市:北京 第二章 27.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28.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民族:回族 29.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 30.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 31.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 32.中国最早的典籍产生于:商代 33.中国最早的纸产生于:西汉

34.纵过最早的类书:曹魏时期的《皇览》 35.现存最早的类书:糖肽的《北唐书钞》 36.古代编篆规模最为浩瀚、实际范围最广泛的类书:《永乐大典》 37.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38.康熙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 39.中国古代最早的丛书:南宋的《儒学警悟》 40.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41.七大藏书楼阁: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渊阁、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朔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 42.现阶段发现并已适读的最早的汉字:甲骨文 43.世界上最早的手术麻醉剂:麻沸散 44.中国古代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 45.中国最早的医药学和植物学分类学专著:《神农木草经》 46.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 47.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第四章 48.藏传佛教中最有实力的教派:格鲁派 49.道教信奉的最高神:尊神 50.伊斯兰教派中最善于秘密活动的教派:什叶派 51.世界上拥有教徒最多的宗教:基督教 52.天主教最高的首领:教皇(或教宗) 第五章 53.世界最早的券拱石桥:安济桥 54.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 55.我国古代建筑的高峰时期:明清时代 56.官式建筑中最高的规格:重檐庑殿顶 57.古代彩绘中的最高登记:和玺彩绘 58.历史上城市布局最景点、规模最壮观,实际影响最大的城市:唐长安城、元大都 59.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布达拉宫 60.泰山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岱庙 61.全国孔庙中规模最大,时代最早,规制最高的:山东曲阜孔庙 62.覆斗方上式地面封土中形最大的:秦始皇陵封土 63.我国保留最古老的地陵:黄帝陵 64.我国第一座皇帝陵,历代单葬制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的:秦始皇陵 65.现存陵前石雕像最早的实物:茂陵“马踏匈奴” 66.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清东、西陵 67.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从总体上看,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 ?随着朝代的更替、历史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因而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我们大致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四个时期,即先秦——中国文化的初创期, ?秦汉至隋唐——中国文化的繁荣期, ?宋元明清——中国文化的发展期, ?鸦片战争至20世纪中期——中国文化的转型期。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初创期 中国人起源(中国文化的起源)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所以有了人就有了文化,或者说正因为有了文化才有了人。 ?考古学资料显示,从猿到人的标志是元谋人的出现,即170万年前,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起点两颗早期人类的牙齿化石 ? ? 元谋猿人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出土了两颗早期人类的牙齿化石和一部分遗物。这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存之一,距今有170万年。 ?大概已经会使用火。在石穴中,在密林深处,元谋猿人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火光,证明我们中国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 北京猿人 ?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 ?被称作"北京猿人"和"北京人"。 ? 最初的人类社会--原始群 ?在距今约四五十万年以前,周口店一带的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这就是最初的人类社会--原始群。 ?白天制造工具,采摘果实,猎取野兽,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加上手势交谈。 ?能够利用天然火,这是征服自然的一种重要本领。 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一个经过修整的大洞。保留有三个完整的头骨化石、一些头骨碎片和牙齿。 ?是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被称为“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的体格、外貌基本上和现代人相同,脑容量也接近现代人。

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常识考点

中国古代地理文化常识考点,太全了! 1.地区名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精品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朔气指北方的风,也叫朔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部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2.政区名 精品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目录(2013)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区) 我国已有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名单):国务院曾于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批准了三批共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1年起开始单独批复增补,至2013年7月烟台列入为止, 先后增补了24个,总数达到123个。其中2007年增补的海口市与第三批中的海口市琼山区有时合并算为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总计122个。122个文化名城按省域分布,最多的是江苏,有11个;其次是山东9个;河南和四川则分别有8个;广东有7个。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这些村镇分布在全国二十五个省份,包括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2015年)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2015年)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 1. 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是( ) A.曾母暗沙 B 漠河 C乌苏镇 D喀什乌恰 2. 世界建园最早的皇家御园是( ) A.颐和园 B 避暑山庄 C中山公园 D北海 3.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是( ) A颐和园 B避暑山庄 C北海 D豫园 4. 被联合国专家列为全球六大无污染的自然景区的是( ) A九寨沟 B黄龙 C青山沟 D张家界 5. 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 A乌鲁木齐 B西安 C银川 D兰州 6.有“清凉山”、“华北屋脊”之称的是( ) A恒山 B太行山 C燕山 D五台山 7. 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的古都是( )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8. 开创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石窟是( ) A莫高窟 B龙门石窟 C麦积山石窟 D云岗石窟 9.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佛寺是( ) A大相国寺 B白马寺 C大理寺 D五华寺 10. 我国最早的古塔是( ) A四门塔 B 白塔 C六和塔 D崇圣寺三塔 11. 因特产优质葡萄酒,有“美酒海湾”之称的港口城市是( )

A辽宁大连 B江苏南通 C山东烟台 D广西北海 12. 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是( ) A上海外滩 B青岛的八大关 C哈尔滨 D浦东开发区 13. 古人称为“金陵第一名胜”的是( ) A玄武湖 B莫愁湖 C太湖 D东湖 14. “中国的比萨斜塔”是( ) A小雁塔 B应县木塔 C 曼飞龙佛塔 D虎丘塔 15. 马可波罗盛赞的“全世界最美丽华贵的城市”是( ) A大都 B杭州 C苏州 D南京 16.自古有“东南第一山”之称的是( ) A雁荡山 B武夷山 C越秀山 D武陵源 17.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是( ) A天山天池 B卡拉库里湖 C达里诺尔湖 D纳木错 18. 古人称之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是( ) A蓬莱阁 B崂山 C泰山 D普陀山 19. 有“中国的夏威夷”之称的是( ) A香炉湾 B大东海 C牙龙湾 D北部湾 20. 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青铜坐佛是( ) A乐山大佛 B灵山大佛 C天坛大佛 D卢舍那大佛 二.多项选择:(每个小题3分,共30分) 1.五岳中位于华夏文明中原访古旅游区的有(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E衡山 F五台山 2. 关外三陵是指( ) A昭陵 B福陵 C永陵 D北陵 E东陵 F兴京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数:60学时(理论讲授30学时,实践教学30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和掌握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级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了解旅游业、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

了解旅游组织及其功能,国际上重要的几个旅游组织。 讲授内容: 1、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2、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活动 3、旅游业的含义级构成、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4、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5、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重点:旅游业的产生;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难点: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理论讲授4学时) 掌握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概况,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和民族自豪感。 讲授内容: 1、中国历史的发展概况,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我国历史的发展,在不同时间段的文化、科技对历史所产生的作用。 2、历史文化常识,了解历史上主要王朝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了解年、月、日、辰记录方法,了解四时、节气、阴阳、五行、八卦、生肖等古代基本常识。 重点: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 难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俗(理论讲授8学时) 了解各民族历史、语言的概况,掌握各民族的人口分布概况,重点掌握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概况、饮食、服饰、房屋、宗教信仰、代表性食品和主要禁忌等民俗文化知识。 讲授内容: 1、民族、民俗的概况,了解中华民族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字情况,民俗的内涵及属性。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理论与研究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赵勇1 唐渭荣2 龙丽民3 王兆芳3 作者单位: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100835) 2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21) 3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24)收稿日期:2012-05-03 摘要/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保护体系 保护规划ABSTRACT/ The domestic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town and village has got fruitful achievements under the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since 1982.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aspects of improving conservation system, ascertaining resources, launching salvage conservation, reinforcing management, multidisciplinary participation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etc.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about the conservation and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town and village, conservation system, conservation planning 从1982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2003年建设部(2008年更名为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陆续公布了5批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纵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目前仍然存在不少实践问题和认识误区,一些保护概念和保护方法还需要梳理和辨析。1 保护工作回顾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研究和实践的30年,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 1982~1994年左右。1982年是重要的一年,国家颁布第一部《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公布了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在文革以后迎来崭新的开始。之后,国务院先后于1986、1994年公布了第二、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又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颁布《城市规划法》,强调城市规划应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改造大规模展开,一批学者针对当时保护与发展出现的矛盾问题,分别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规划结构与旧城更新、传统特点和风貌保护、特色要素和保护范围、保护概念和保护对策[1-4]等问题展开探讨,奠定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基础。1.2 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 1995~2002年左右。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越来越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层次。1996年在黄山召开的历史街区保护研讨会和1997年建设部转发的《黄山市屯溪老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地位和保护原则方法;1997年国家又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基金,对16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资助。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制度,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江苏、浙江、广州、昆明等地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法规也相继出台。同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增至101座,平遥、丽江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于1997年、皖南古村落(宏村、西递)于2000年先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6~2001年,国务院公布第四、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1276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在地方政府率先展开,周庄、同里、乌镇等一批古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一时期,不少学者开展了对历史文化街区概念方法、保护规划、建筑保护更新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类型特点和保护实践[5-8]的研究,有关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研究则集中在聚落景观、价值特色以及保护规划[9-11]等方面。

导游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备考试题及解析

导游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备考试题及解析 1、距今170万年的时候,云南(C)就已经活动在中国大地上。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2、距今约70~20万年的(B),已学会使用天然火。 A、北京山顶洞人 B、北京猿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3、(C)中关于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记录,是我国历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A、《春秋》 B、《甘石星经》 C、《诗经》 D、《梦溪笔谈》 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A)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 5、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B)。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 6、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D)。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 7、(B)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洗冤录》 D、《神农本草经》 8、(D)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洗冤录》 D、《神农本草经》 9、(A)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写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洗冤录》 D、《神农本草经》 10、(C)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A、《唐本草》 B、《黄帝内经》 C、《洗冤录》 D、《神农本草经》 11、徐宏祖是的学者和旅行家,著《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B)的人。 A、山岳景观 B、岩溶地貌 C、丹霞地貌 D、火山地貌 12、古代纪月,仲春、季夏、仲秋、孟冬依次指(C)。 A、二月、五月、八月、十月; B、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C、二月、六月、八月、十月; D、三月、七月、九月、十月 13、在八卦中,象征天、地、水、火的四卦分别是(D)。 A、艮、兑、坤、巽; B、巽、乾、震、离; C、坎、艮、兑、震; D、乾、坤、坎、离; 14、皇帝的母亲和姑母依次称为(C) A、皇太后、长公主 B、太皇太后、大长公主 C、皇太后、大长公主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最新满分答案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章节测试答案 2018.10网页不好保存?阅读不方便? 移步微信公众号超星助手享受更好的阅读体验。 中国人口的來源 1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D)。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2 【多选题】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ABCD)。 A、日本 B、东南亚 C、欧洲 D、美洲 3 【多选题】历史上,(ABCD)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A、回鹘 B、高丽 C、契丹 D、昭武九姓 4 【判断题】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 5 【判断题】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 人口与户口 1 【单选题】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A)。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 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 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 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 2 【多选题】在中国历史时期,调查户口主要是为了(ABC)。 A、兵役 B、徭役 C、征收赋税

D、划分土地 3 【判断题】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 4 【判断题】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对户籍登记的影响最大。(×)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1 【单选题】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C)。 A、2千多万 B、4千多万 C、6千多万 D、8千多万 2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ACD)。 A、高出生率 B、低死亡率 C、低增长率 D、高死亡率 3 【多选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出现“两高一低”的原因是(ABCD)。 A、初婚年龄早,有偶率低 B、赋役制度 C、核心家庭规模不大 D、战争和自然灾害 4 【判断题】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出现。(×) “两高一低”的原因 1 【单选题】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B),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 B、长平之战 C、伊阙之战 D、破赵之战 2 【多选题】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是(BCD)。 A、孔融 B、陈琳 C、徐干 D、刘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考试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 A、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设施 B、旅游景点、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交通 C、旅游交通、旅行社业、旅游者 D、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住宿业 2、世界旅游组织是目前世界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旅游组织。中国于()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A、1983年 B、1984年 C、1985年 D、1986年 3、在八卦中,象征天、地、水、火的四卦分别是()。 A、艮、兑、坤、巽 B、乾、坤、艮、兑 C、乾、坤、坎、离 D、巽、乾、震、离 4、“建安”是属于帝王的()。 A、庙号 B、年号 C、谥号 D、尊号 5、三省六部制是()朝代的中央官制。 A、秦 B、战国 C、西汉 D、隋 6、在封建社会,()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取中者称“举人”,已有做官资格。 A、会试 B、院试 C、乡试 D、殿试 7、下列哪个属于庙号()。 A、周平王 B、宋太祖 C、慈禧 D、乾隆 8、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是()。 A、立春 B、清明 C、冬至 D、立冬 9、《清明上河图》是___风俗画的代表。() A清朝 B、北宋 C、明朝 D、明清 10、我国内地城市藏传佛教、西藏藏传佛教、云南上座部佛教的著名寺塔依次为:( )。 A、雍和宫、甘丹寺、广允缅寺 B、少林寺、哲蚌寺、曼飞龙佛塔 C、慈恩寺、国清寺、色拉寺 D、兴教寺、华严寺、塔尔寺 11、下列名山中,全属道教名山的是( )。 A、泰山、天台山、武当山 B、华山、终南山、鸡足山 C、青城山、龙虎山、华山 D、雪窦山、衡山、普陀山 12、道教“三官”中,被民间视为“福神”的是()。 A、地官 B、天官 C、水官 D、天官和地官 13、藏传佛教规模最大的寺院、也是中国最大的寺院是()。 A、色拉寺 B、甘丹寺 C、哲蚌寺 D、扎什伦布寺 14、下列民族使用汉语的是() A、壮族 B、满族 C、回族 D、傣族 15、属于社会民俗的是() A、民间艺术民俗 B、岁时节日民俗 C、服饰民俗 D、狩猎民俗 16、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